目录
27 关系: 印度,印度事务大臣,大衛·勞合·喬治,外交,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安德魯·博納·勞,下議院領袖,伦敦,伯明翰,嘉德勋章,内维尔·张伯伦,第一海軍大臣,约瑟夫·张伯伦,罗加诺公约,罗伯特·塞西尔,第一代切尔伍德的塞西尔子爵,诺贝尔和平奖,財政大臣 (英國),阿瑟·亨德森,阿瑟·貝爾福,英国,H·H·阿斯奎斯,掌璽大臣,殖民地,沃里克郡,斯坦利·鲍德温,拉姆齊·麥克唐納,总理。
- 拉格比公學校友
- 掌玺大臣
- 第25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26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27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28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29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0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1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2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3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4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5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6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第37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英国外交大臣
- 英國保守黨黨魁
- 英國海軍大臣
- 英國第一海軍大臣
- 英格兰一位论派
- 雷丁大學校監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印度
印度事务大臣
印度事务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简称India Secretary,又譯印度大臣)是為英國於1858年直接管治印度而設置的内阁职位,統領印度事务部。至1935年,此職又兼領新置的緬甸事務部,並同時改名為印缅事务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 and Burma,又譯印缅大臣)。1947年,印度事务部随印度独立而中止,職位一再改名為緬甸事务大臣,但次年因缅甸独立而廢置。.
大衛·勞合·喬治
大衛·勞萊·喬治,第一代德威弗爾的勞萊-喬治伯爵,OM,PC(David Lloyd George, 1st Earl Lloyd-George of Dwyfor,),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在1916年至1922年间领导战时内阁,在1926年至1931年间担任自由党党魁。 在担任公职期间,他引入多个改革,为现代福利国家立下基石。劳合·乔治是最后一位自由党首相,他的主要支持者并非自由党人,却是保守党人。自由党后来分裂,不再是一个主要的政党。十年后,他再度担任自由党党魁,却再无能力重返唐宁街10号。 劳合·乔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大英帝国击败德国及其盟友,这是他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为人所知的一件。他是巴黎和会的主要与会者之一。劳合·乔治是20世纪的自由主义的标志,被认为是福利国家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认为他是20世纪的英国首相中,对英国公众生活影响最大的一位,因为他在一次大战期间领导英国,在一次大战后重塑欧洲,在一次大战前引入社会福利制度。 有很多英国首相是訟務律師,但只有劳合·乔治是事務律師。他也是唯一一位威尔士人英国首相,也是唯一一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以威尔士语为第一语言的英国首相。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劳合·乔治的评价在历届英国首相中位列第三。他入选2002年的调查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外交
外交是一個國家、城市或組織等在國際關係上的活動,其目的在於建立能夠滿足彼此需求的關係。如互派使節、進行談判、會談。一般來說外交是國家之間通過外交官就和平、文化、經濟、貿易或戰爭等問題進行協商的過程體系。一般來說國際條約首先是由外交官協商而成,然後由國家的政治家批准簽署生效的。國家、國際間的外交為邦交或國交,城市、城際間的外交為友好城市。.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外交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簡稱外交大臣或外相,即Foreign Secretary),是英国内阁閣員,負責主理英國的對外事務,並且是外交及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簡稱外交部,即Foreign Office)的首長。出任此職的人,除了是內閣成員外,也是英國政府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的內閣排列僅次于首相及財政大臣。.
安德魯·博納·勞
安德魯·博納·勞(Andrew Bonar Law,),加拿大裔英國保守黨政治家,1922年至1923年出任英國首相,他是唯一一位生於英倫以外的英國首相。 L L L L.
下議院領袖
下議院領袖(Lead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乃英國內閣閣員,負責安排政府下議院事務。此職位過往由首相兼任,但近年通常由樞密院議長兼任。 2003年起,下議院領袖一職改由掌璽大臣(Lord Privy Seal)或其他大臣兼任。 下議院通常花費一定時間討論政府事務(如審議政府引入的法令,發表官員聲明等)。下議院領袖與執政黨首席黨鞭(Chief Whip)負責組織政府事務,為討論非政府事務抽出時間,並在每個星期的星期三公佈下星期議程。 當英國副首相一職空缺(或不設副首相),首相本人又未能參加會議之時,下議院領袖有可能代替首相,進行首相答問環節。.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伦敦
伯明翰
伯明翰(Birmingham ,本地發音:)是英國英格蘭西米德蘭茲區域西米德蘭茲郡的大型工業城市,据2013年统计数字,該城人口有1,092,330人,是英国除伦敦外最大的城市。其所在的西米德蘭茲組合都市在2011年有2,440,986人,是英國第三大建成區,其都會區在2012年有3,701,107人,是英國第二大都會區。 在中世紀的時候伯明翰只是一個中型的集鎮,18世紀成為英國中部地區啟蒙運動的發源地,加上隨後的工業革命,伯明翰的國際地位大為提高; 。現在伯明翰主要以服務業為主,是Beta級全球城市。其都會經濟體在英國也僅次于倫敦,加上此地有六所大學,伯明翰成為了倫敦以外最大的高等教育中心。.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伯明翰
嘉德勋章
最高贵的嘉德勋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KG或LG)是授予英国骑士的勋章,起源于中世纪。嘉德勋章是英国荣誉制度最高的一级,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这枚勋章,其中包括英国國君和最多25名在世者。英国君主亦可少數超額授予給王室成员以及外国君主。与其他勋章不同,只有国君可以授予嘉德勋章,首相无权建议或者提名受勋者。 嘉德勋章最主要的标志是一根印有“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 who thinks evil of it.”“心怀邪念者蒙羞”)的金字的吊袜带。在正式场合下勋章佩戴者須佩戴这个吊袜带,在一些其他标志中印有它的图案。 大多数英国的骑士勋章适用于整个联合王国,但是三个最高級別的勋章各只适用于一个區域,这三个勋章中适用于英格兰的即是地位最高及最古老的嘉德勋章。适用于苏格兰的則是蓟花勋章,它至少始於16世纪,有可能源于中世纪,今日的形式源于1687年。适用于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勋章設立於1787年,但爱尔兰独立后,便停止这枚勋章。该勋章最后一位获得者已于1974年逝世。.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嘉德勋章
内维尔·张伯伦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8年签署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德语区割让予德国。此后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被迫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八个月内张伯伦为英国战时首相。 张伯伦曾于商界及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16年至1917年短期任国家服务总监。此后他决定跟随其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及其兄长奥斯丁·张伯伦的步伐,于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时年49岁。他拒绝了一项内阁职位,并作为后座议员直至1922年。1923年他迅速升任为卫生大臣及财政大臣。在一届工党领衔的政府任期后,张伯伦重返卫生大臣职位,于1924年至1929年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31年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1937年5月斯坦利·鲍德温卸任,张伯伦接替其首相职位。在其任期内对德国政策成为中心问题,在慕尼黑的外交举措受到当时英国人民的欢迎。希特勒持续其侵略性举动,张伯伦承诺捍卫波兰独立,而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亦履行承诺同德国开战。在联军被迫从挪威撤退后,张伯伦认为政府此时应当得到所有党派支持,但工党和自由党亦不愿参与由其领衔的政府,由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宣布辞职,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其职位。去职后的张伯伦在国会中(尤其是保守党中)仍旧受到广泛尊敬。其为战时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并在丘吉尔缺席时领衔这一内阁,但由于健康原因后被迫辞职,六个月后,张伯伦因癌症过世。 历史学家对张伯伦的评价极具争议。其初始声望较高,但1940年7月的《》对张伯伦等人进行了严苛的抨击,称其在慕尼黑外交失败并未能使英国对战争进行充分准备;该书以及日后的一系列出版物几乎彻底摧毁了其名望,而在其过世后的一代史学家(如丘吉尔所著《风云紧急》)绝大多数持相同观点。近年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的态度逐渐好转,引证最新解密的政府文件,认为1938年时的英国准备仍旧不足,对德国开战将带来灾难。。.
第一海軍大臣
第一海軍大臣(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簡作第一大臣(First Lord),是英國海軍本部的最高領導。海軍大臣為海軍本部委員會(Board of the Admiralty)的主席。委員會內其他成員包括有文人出任的大臣,亦有職業海軍軍官大臣。其中最高級之海軍將領,1828年起稱為第一海務大臣(First Sea Lord,即海軍參謀長),之後有第二、第三海務大臣。分管人事、裝備、後勤等不同工作。海軍大臣自1806年起,一概由文職人員擔任。海軍大臣向為內閣閣員之一。是故海軍大臣一職,為政治任命之職位。1964年英國裁撤海軍本部,海軍大臣一職亦撤消。 Category:英国政府官员 Category:英國皇家海軍.
约瑟夫·张伯伦
约瑟夫·张伯伦(Joseph Chamberlain,),英国政治家。与当时其他政治家不同的是,张伯伦是一个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白手兴家的商人。.
罗加诺公约
罗加诺公约是在1925年10月5日至16日欧洲多国在瑞士罗加诺商議的七项协议,在同年12月1日于英国伦敦签署,隔年9月14日於日內瓦批准生效。一战中的欧洲協約國与中欧及东欧新兴国家尝试确认战后领土界线,并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 1925年2月9日,德国外交部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为求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建议与她们确立根据1919年凡尔赛条约而定下的德国西部边界。因此,德国、英国与法国在该年之夏交换照会,开启协议之先声。 条约的主要签署国是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与意大利—前三国保证互不侵犯,而后两国则为此作保;如果前三国任何一者攻击另一国,所有其他签署国有责任保护遭到攻击的對象。 德国与法国和比利时签署仲裁协定;又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仲裁条约,保证将任何纷争转交到仲裁法庭或是由国际联盟主导的常設國際法院 (后来的国际法院) 审理。 法国也分别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条约,并承诺协助两国抵抗德国侵略。如此,新条约重新确认法国与两国分别在1921年2月19日和1924年1月25日签订的条约。 纵然东欧局势仍然紧张,罗加诺公约被认为是替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改善提供了基础。公约之成功,可见于德国在1926年获得成为国际联盟第六个常任会员国;以及盟军在1930年6月完全撤出德国西部的莱茵兰。作为维持世界和平、鼓励国际合作的首个正式机构,国联之能接纳德国者,诚然创造维持欧洲和平的契机。 然而,罗加诺协定明显排除苏联于局外,仅仅令苏联因“西方之议和”而更感孤立。1922年,苏联借拉帕洛条约与德国修好,然则西欧现下之举,无疑为拉拢德国而已。 1930年,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再度抬头,“罗加诺精神”宣告幻灭。在1934年,对于“东方罗加诺”之提议,德国反对确认东方边界;波兰则要求西方承认她在1920年从苏联得到的土地利益,故此未能达成任何协议。1936年3月7日,纳粹德国否定罗迦诺协定,进驻原本为非军事区的莱茵兰。.
罗伯特·塞西尔,第一代切尔伍德的塞西尔子爵
埃德加·阿尔杰农·罗伯特·加斯科因-塞西尔,第一代切尔伍德的塞西尔子爵,CH,PC,QC(Edgar Algernon Robert Gascoyne-Cecil, 1st Viscount Cecil of Chelwood,1864年9月14日-1958年11月24日),英国律師、政治家与外交家。他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人、捍卫者之一,他亦因此在193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1868年-1923年间,塞西尔称为“罗伯特·塞西尔勋爵”。.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罗伯特·塞西尔,第一代切尔伍德的塞西尔子爵
诺贝尔和平奖
諾貝爾和平獎(Nobels fredspris),是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於1895年所創立的諾貝爾獎中之一,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頒發。與其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頒發四個獎項不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陸舉行,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頒獎,挪威國王監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則是由五位評審委員組成,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的宗旨是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於1901年舉行,得主是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 和平獎的得主可以獲得一枚勳章、一張獎狀及一筆獎金。1901年,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共同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的獎金,直到2008年頒發給芬蘭人馬爾蒂·阿赫蒂薩里時,獎金調整為1000萬克朗(略多於100萬歐元或140萬美元)。 各界對諾貝爾和平獎一直有爭議。詳見以下得主主條目“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以及大事記。.
財政大臣 (英國)
財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是英國內閣中,主管經濟與金融事務之官員職稱,通常簡稱財相(The Chancellor)。財政大臣負責管理女皇陛下財政部,職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財政大臣一般被認為是重大國務官位之一,地位更是僅次於英國首相。 現任財政大臣是夏文達閣下,MP,屬保守黨籍。 在一眾主要官職中,財政大臣是英格蘭與聯合王國兩地,歷史第三悠久的官職。此職最初職掌是管理國庫(Exchequer),而國庫在中世紀英格蘭時代則是負責收集皇家歲入的。直至近代,財政大臣除了主理財政政策外,還負責制定貨幣政策。不過,隨著英倫銀行在1997年取得獨立控制利率的權力以後,財相失去對這方面的權力。另外,財政大臣亦照管政府部門內的公共開支。 財政大臣的英文職稱與大法官(Lord Chancellor)、(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Chancellor of the High Court)與(Lord Chief Baron of the Exchequer)相近,切忌混淆。.
阿瑟·亨德森
阿瑟·亨德森(Arthur Henderson,),英国铁模具制造商、工党政治家,1934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此外,他曾在1908年至1910年、1914年至1917年与1931年至1932年间担任工党党魁。 H C.
阿瑟·貝爾福
阿瑟·詹姆斯·贝尔福,第一代贝尔福伯爵,KG,OM,PC,DL(Arthur James Balfour, 1st Earl of Balfour,),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任首相,任期自1902年7月开始,1905年12月结束。后任外交大臣,任期自1916年开始,1919年结束。 贝尔福生于苏格兰,曾经接受哲学教育。1874年大选后,他首次进入国会。贝尔福初入政坛时,被人视为一个门外汉,直至1887年,他获任为,表现出色,在1887年引入,以针对期间出现的杯葛、恐吓和非法集会。 1902年7月,贝尔福接过叔父第三代索尔兹伯里侯爵的两个职位(英国首相和保守党下议院领袖)。贝尔福担任首相期间,英国成功与法国签订挚诚协定,但保守党却因关税改革的问题而分裂。1905年12月,他向自由党让出权力。在次年1月的大选中,保守党及其盟友自由统一党大败,在国会中只剩下157个席位。贝尔福本人亦失去了东曼徹斯特选区席位,但他在一次补选中取得了伦敦市选区席位,重入国会。在大卫·劳合·乔治和国会审议1911年国会法令期间,他一直担任反对党领袖。1911年11月,因未能领导保守党赢得1910年两个大选,贝尔福辞去保守党下议院领袖一职。 贝尔福在1915年5月组成的联合政府中出任第一海军大臣,后于大卫·劳合·乔治所领导的联合政府中担任外交大臣(任期由1916年开始,1919年结束)。担任外相期间,他发布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他亦因此广为人知。在1922年大选中,贝尔福退休,获封伯爵。在20世纪20年代晚期,他再度出山,在斯坦利·鲍德温第二次政府中任职。.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英国
H·H·阿斯奎斯
一代牛津及阿斯奎斯伯爵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KG,PC,KC(Herbert Henry Asquith, 1st Earl of Oxford and Asquith,),英國自由黨政治家,曾任內政大臣及財政大臣,1908年至1916年出任英國首相,任內見證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大戰爆發後,因反對与保守党合组联合政府,兩年由大衛·勞合·喬治接任首相,而战時联合政府则被保守党主導。 在晉為貴族以前,他通稱為H·H·阿斯奎斯(H.
掌璽大臣
掌璽大臣(Lord Keeper of the Privy Seal),在國務重臣(Great Officers of State)中位列第五,在樞密院議長之下,但在掌禮大臣(Lord Great Chamberlain)之上。此職並無特定負責事務,是英國的之一。掌璽大臣起初負責君主的私璽(與國璽相對,國璽由大法官負責)。出任此職者,往往同時是內閣閣員。 掌璽大臣是英國政府最古老的職位之一,在今日已無特定功能。此職的用途類似于不管部大臣。二次大戰結束后,出任掌璽大臣者通常兼任上議院領袖(Leader of the House of Lords)或下議院領袖。 愛德華一世在位期間,私璽由掌袍大臣(Keeper of the Wardrobe)負責。.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掌璽大臣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殖民地
沃里克郡
#重定向 華威郡.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沃里克郡
斯坦利·鲍德温
斯坦利·鲍德温,第一代布由德利的鮑德溫伯爵,KG,PC(,),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曾經出任財政大臣及三任英國首相。.
拉姆齊·麥克唐納
詹姆士·拉姆齊·麥克唐納,FRS,JP(James Ramsay MacDonald,),英國政治家,工黨出身,1924年1月至11月出任英國首相兼外務大臣,1929年6月至1935年6月第二度出任首相,惟任內於1931年8月與保守黨和自由黨合組國民政府,並另組國民工黨,造成與工黨關係決裂。 麥克唐納出身平凡,1900年參與創立工黨,1906年起當選為歷來首批工黨籍下議院議員,後於1911年出任國會工黨主席,但其反戰立場迫使他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辭任主席,復於1918年喪失下院議席。麥克唐納在1922年重返下院,並當選工黨黨魁,1924年1月帶領工黨組閣,成為英國歷史上首位工黨籍的首相。可是,他帶領的只是一個弱勢政府,後來又有傳聞聲稱蘇共滲入政府,使政府旋於同年11月大選敗於保守黨。 麥克唐納在1929年帶領工黨勝出大選,第二度籌組弱勢政府。然而,同年在美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嚴重拖累英國經濟,面對經濟急速衰退,內閣卻在經濟政策上出現重大分歧,無法達成共識,結果麥克唐納在1931年8月24日提出辭呈,旋獲英皇喬治五世授意另組國民政府,實行與保守黨及自由黨籌組聯合內閣,隨後在同年9月決定英鎊放棄金本位。 麥克唐納自立國民政府的行動被工黨視為一大「出賣」,且遭開除出工黨,黨內更有人指責他為「叛徒」。被開除出黨後,麥克唐納創立支持度相當有限的國民工黨,自任黨魁,並謂另組國民政府的決定乃顧全大局之法。不過,國民政府雖由麥克唐納留任首相,但卻遭日益孤立,本土事務的決策大權更落入保守黨手中。麥克唐納在國民政府任相後期,曾在1933年主持國際聯盟的倫敦經濟會議,試圖透過與各國合力化解經濟危機,但峰會最終因美國拒絕合作而流產。 麥克唐納後期因健康惡化而在1935年辭任首相,但一直留在內閣擔任樞密院議長至1937年5月為止。晚年的麥克唐納始終未有獲工黨饒恕,他在1937年11月乘船前往南美洲休養途中在大西洋公海海域病逝,終年71歲。.
总理
总理(英語對應詞:Premier / Prime Minister /Chief Chancellor等)是指一个國家或地區的行政首長,负责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可通用于君主制或共和制國體。现代多数实行议会制、雙首長制、君主制以及其他虚位元首制度的国家都有总理或类似的政府首脑职位,但在一些總統制國家(例如美国),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賦有總理的職責,因此無須另設政府首脑官職。在漢語中會分為「首相」與「總理」,但其他语言中較少严格区分的对应,汉语中的首相一詞,意即位居第一的大臣,因此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之稱,例如英国首相,但根据习惯用法有很多例外。各国政府首脑在中文裡的称呼更多是根据传统译法而定,有时更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君主立憲制下的泰国首相在漢語裡经常被称为「泰國總理」;同样君主立憲制下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在日语中可以直接從全稱擷取為「总理」,或根據其義-總大臣-稱為「首相」,而在漢語圈較常使用後者(君主立憲制下的政府首腦)。总理与首相两者均可用閣揆一詞泛指,此用法來自中國古代將宰相別稱為「首揆」,明代也將內閣首輔稱為首揆,《明史·宰辅年表一》:“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联邦国家,在英语中这些西敏制国家的政府首长,头衔和英国一样,稱為“第一大臣”(Prime Minister),並且共戴同一個君主,但事實上會由英王委派總督代表君王行使國家元首職務,因此實際政府首腦稱「總理」而非「首相」,是相對總督而來,而不是相對君主。 另外實施議會內閣制的區域政府首腦也可以译为“總理”(例如魁北克總理、昆士蘭總理等),但一般“州總理”、“州长”、“省长”或“首席部长”的用法更普遍,实际译法依照习惯而定。.
查看 奥斯丁·张伯伦和总理
另见
拉格比公學校友
- 亚瑟·马卡姆
- 亞瑟·蘭塞姆
- 亨利·华生·福勒
- 内维尔·张伯伦
- 大卫·马尔
- 奥斯汀·张伯伦
- 威廉·贝特森
- 威廉·韋伯·艾利斯
- 安德魯·端納
- 安德魯·米切爾
- 安東尼·霍洛維茨
- 李察·霍爾
- 歐內斯特·高爾斯
- 爱德华·凯夫
- 珀西·塞克斯
- 瓦特·薩維吉·蘭德
- 白思華
- 約翰·斯托得
- 羅拔·哈迪
- 艾惕思
- 芬顿·霍尔特
- 薩爾曼·魯西迪
- 蘇立文
- 路易斯·卡羅
- 阿瑟·布利斯
- 马修·阿诺德
- 麥理浩
掌玺大臣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塞爾文·勞埃
- 奥斯汀·张伯伦
- 威廉·格萊斯頓
- 安東尼·艾登
- 寶園的埃文斯女男爵娜塔莉·埃文斯
- 托马斯·克伦威尔
- 拉布·巴特勒
- 掌璽大臣
- 斯坦利·鲍德温
- 施仲宏
- 本傑明·迪斯雷利
- 欧内斯特·贝文
- 比斯頓女男爵蒂娜·斯托厄爾
- 爱德华·希思
- 石寶德
- 禤智輝
- 第一代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
- 第一代紐卡斯爾公爵托馬斯·佩勒姆-霍利斯
- 第一代維明頓伯爵斯賓塞·康普頓
- 第一代西德默斯子爵亨利·阿丁頓
- 第三代桑德兰伯爵查尔斯·斯宾塞
- 第三代索爾斯伯利侯爵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
- 第三代马尔博罗公爵查尔斯·斯宾塞
- 第五代羅斯伯里伯爵阿奇博爾德·普里姆羅斯
- 第四代贝德福德公爵约翰·罗素
- 華德偉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貝爾福
第25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
- 兰德尔·克里默
- 喬治·貝登堡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威廉·格萊斯頓
- 湯馬士·修打蘭
- 瑙罗吉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约瑟夫·张伯伦
- 阿瑟·貝爾福
第26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
- 亨利·莫頓·史丹利
- 喬治·貝登堡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弗雷德里克·麥迪遜
- 湯馬士·修打蘭
- 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
- 约瑟夫·张伯伦
- 耆紫薇
- 詹姆斯·約西爾
- 阿瑟·貝爾福
第27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亚瑟·马卡姆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
- 兰德尔·克里默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温斯顿·丘吉尔
- 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
- 约瑟夫·张伯伦
- 耆紫薇
- 詹姆斯·約西爾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貝爾福
第28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亚瑟·马卡姆
- 亨利·甘貝爾-班納曼
- 兰德尔·克里默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弗雷德里克·麥迪遜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
- 约瑟夫·张伯伦
- 耆紫薇
- 詹姆斯·約西爾
- 阿佛列·愛德華·伍德利·麥森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貝爾福
第29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亚瑟·马卡姆
- 哈尔福德·麦金德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约瑟夫·张伯伦
- 耆紫薇
- 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 (1882年)
- 詹姆斯·約西爾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貝爾福
第30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亚瑟·马卡姆
- 哈尔福德·麦金德
- 喬治·里德 (澳洲政治人物)
- 埃蒙·德·瓦莱拉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爱德华·阿尔伯特·沙逊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约瑟夫·张伯伦
- 约瑟夫·拉莫尔
- 约翰·阿瑟·兰塞姆·马里奥特
- 耆紫薇
- 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 (1882年)
- 菲利普·沙逊
- 詹姆斯·約西爾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格里菲斯
- 阿瑟·貝爾福
第31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亨利·休斯·威尔逊
- 亨利·諾里斯
- 内维尔·张伯伦
- 哈尔福德·麦金德
- 埃蒙·德·瓦莱拉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斯坦利·鲍德温
- 斯恩·奧凱利
- 温斯顿·丘吉尔
- 约瑟夫·拉莫尔
- 约翰·阿瑟·兰塞姆·马里奥特
- 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 (1882年)
- 菲利普·沙逊
- 迈克尔·柯林斯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格里菲斯
- 阿瑟·貝爾福
第32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第一代帕斯菲爾德男爵悉尼·韋伯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莱昂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 (1882年)
- 菲利普·沙逊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第33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H·H·阿斯奎斯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東尼·艾登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瑪格麗特·邦德菲爾德
- 第一代伯基特男爵諾曼·伯基特
- 第一代帕斯菲爾德男爵悉尼·韋伯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约翰·阿瑟·兰塞姆·马里奥特
- 菲利普·沙逊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第34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哈羅德·麥美倫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東尼·艾登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瑪格麗特·邦德菲爾德
- 第一代帕斯菲爾德男爵悉尼·韋伯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约翰·阿瑟·兰塞姆·马里奥特
- 菲利普·沙逊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第35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奈林·貝文
- 安東尼·艾登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拉布·巴特勒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瑪格麗特·邦德菲爾德
- 第一代伯基特男爵諾曼·伯基特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菲利普·沙逊
- 菲利普·诺埃尔-贝克
- 诺曼·安吉尔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 馬爾科姆·麥克唐納
第36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哈羅德·麥美倫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奈林·貝文
- 安東尼·艾登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拉布·巴特勒
- 斯坦利·鲍德温
- 温斯顿·丘吉尔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菲利普·沙逊
- 金斯利·伍德
- 阿瑟·亨德森
- 馬爾科姆·麥克唐納
- 马维什·泰特
第37届英国下议院议员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克莱门特·艾德礼
- 内维尔·张伯伦
- 哈羅德·麥美倫
- 大衛·勞合·喬治
- 奥斯汀·张伯伦
- 威廉·贝弗里奇
- 安奈林·貝文
- 安東尼·艾登
- 彼得·霍尼戈夫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拉布·巴特勒
- 斯坦利·鲍德温
- 欧内斯特·贝文
- 温斯顿·丘吉尔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約翰·普羅富莫
- 约翰·博伊德·奥尔
- 菲利普·沙逊
- 菲利普·诺埃尔-贝克
- 金斯利·伍德
- 阿奇博爾德·希爾
- 馬爾科姆·麥克唐納
- 马维什·泰特
英国外交大臣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哈羅德·麥美倫
- 喬治·坎寧
- 塞爾文·勞埃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東尼·艾登
- 拉姆齊·麥克唐納
- 拉布·巴特勒
-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
- 欧内斯特·贝文
-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 第一代格伦维尔男爵威廉·格伦维尔
- 第一代法罗顿的格雷子爵爱德华·格雷
- 第一代白金漢侯爵喬治·紐金特-坦普爾-格倫維爾
- 第一代羅素伯爵約翰·羅素
- 第一代西蒙子爵约翰·西蒙
- 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 第三代索爾斯伯利侯爵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
- 第二代利物浦伯爵羅伯特·詹金遜
- 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
- 第五代羅斯伯里伯爵阿奇博爾德·普里姆羅斯
- 第四代阿伯丁伯爵乔治·汉密尔顿-戈登
- 阿瑟·亨德森
- 阿瑟·貝爾福
英國保守黨黨魁
-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 保守黨黨魁 (英國)
- 内维尔·张伯伦
- 哈羅德·麥美倫
- 夏偉林
- 奥斯汀·张伯伦
- 安東尼·艾登
- 戴维·卡梅伦
- 文翠珊
- 斯坦利·鲍德温
- 施志安
- 本傑明·迪斯雷利
- 温斯顿·丘吉尔
- 爱德华·希思
- 玛格丽特·撒切尔
- 第一代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
- 第三代索爾斯伯利侯爵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
- 第十四代德比伯爵愛德華·史密斯-斯坦利
- 约翰·梅杰
- 罗伯特·皮尔
- 迈克尔·霍华德
- 阿瑟·貝爾福
- 鲍里斯·约翰逊
英國海軍大臣
- 乔治·懿律
- 亨利·傑克遜 (英國皇家海軍軍官)
- 喬治·格倫維爾
- 夏慤
- 奥斯汀·张伯伦
- 威廉·巴加
- 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
- 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
- 第一代何奧伯爵理查德·何奧
- 第一代費舍爾男爵約翰·費舍爾
- 第一海務大臣
- 第三代巴麥尊子爵亨利·坦普爾
- 第二代格雷伯爵查爾斯·格雷
- 第二代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
- 第四代三明治伯爵約翰·孟塔古
- 第四代贝德福德公爵约翰·罗素
- 罗伯特·沃波尔
- 羅伯特·布萊克 (海軍將領)
- 英国海军部 (1709年至1964年)
- 詹姆斯·卡拉漢
- 阿德里安·约翰斯
英國第一海軍大臣
英格兰一位论派
- 乔治·布尔
-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 内维尔·张伯伦
- 大卫·李嘉图
- 奥斯汀·张伯伦
- 奧利弗·黑維塞
-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 寶寧
-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 碧雅翠絲·波特
- 約書亞·威治伍德
- 约瑟夫·张伯伦
- 约瑟夫·普利斯特里
- 艾瑪·達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