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奥托·勒维和奥地利
亨利·哈利特·戴尔
亨利·哈利特·戴尔爵士,OM,GBE,FRS(Sir Henry Hallett Dale,),英国神经科学家。他研究乙酰胆碱,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与奥托·勒维一起获得193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category: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category:英國科学家 category:GBE勳銜 category:下級勳位爵士 Category:功績勳章成員 Category: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Category: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校友 Category:科普利獎章獲得者.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奥托·勒维和德国
納粹
-- 納粹可泛指下列有關條目:.
查看 奥托·勒维和納粹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查看 奥托·勒维和纽约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缩写为NYU)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主要的校區位於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區域,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学校於1831年成立,今日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把紐約大學均列為全球最頂尖的30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紐約大學由18個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大部分的校舍集中于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下城。紐約大學也是世界級的大學,设立了和上海紐約大學分校,同时在阿克拉、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佛羅倫斯、倫敦、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維夫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11個全球學術中心。 纽约大学目前拥有36名诺贝尔奖得主(參考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4名阿贝尔奖得主,9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6名普利策奖得主,19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全美大学中最多)。此外,还拥有多名艾美獎、托尼奖、麦克阿瑟奖、古根海姆奖得主。紐約大學校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根據普林斯頓評論,紐約大學被學生和家長一直認為是一間「頂尖夢想學院」。.
查看 奥托·勒维和纽约大学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奥托·勒维和美国
药理学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機體(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在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品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者药动学)。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查看 奥托·勒维和药理学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它是五项诺贝尔奖中的一项,诺贝尔奖是根据硝酸甘油炸药的发明者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于1895年设立的。诺贝尔本人对实验生理学很感兴趣,并想为那些通过在实验室的科学发现而取得的新进展设立奖项。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的颁奖典礼上授予获奖者,这一天是诺贝尔的逝世纪念日,获奖者将被授予获奖证书及奖金证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的正面与物理学、化学及文学奖奖章相同,都镌刻着诺贝尔的浮雕像;但奖章的背面是独特的。 截至2015年,106次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208名男性以及12名女性。第一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901年授予德国生理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用于表彰他在血清疗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贡献。格蒂·科里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女性,她于1947年获得该奖,因其阐释了葡萄糖的代谢作用,这对治疗糖尿病以及解决众多医学问题有重要作用。 一些奖项至今仍有争议。包括1949年因提出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而授予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的奖章,尽管这一做法受到了医疗机构的抗议。其他争议是由于对获奖人员的分歧而引起的。1952年,获奖者赛尔曼·瓦克斯曼被起诉至法庭,最终一半的专利权被赋予了其共同发现者之一但并未获得诺奖认同的艾伯特·沙茨。1962年这一奖项被授予詹姆斯·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尔金斯,表彰其在DNA的结构与性质方面所做的工作,但并未承认其他人的贡献,如在提名时已经逝世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和罗莎琳·富兰克林。因为诺贝尔奖的规则禁止提名死者,长寿也成为获奖的资产,有一项研究在长达50年之后才获得此奖。同时诺贝尔奖也禁止同一奖项的获奖者超过3人,鉴于过去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团队合作,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些争议。.
法蘭克福
#重定向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查看 奥托·勒维和法蘭克福
另见
在奥地利的德国人
奧地利諾貝爾獎獲得者
- 卡尔·兰德施泰纳
- 卡尔·冯·弗里希
- 卡尔·斐迪南·科里
- 埃利亞斯·卡內蒂
- 埃尔温·薛定谔
- 埃里克·坎德尔
- 奥托·勒维
- 安东·蔡林格
- 康拉德·洛伦兹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 弗里茨·普雷格尔
- 彼得·汉德克
- 朱利葉斯·瓦格納-堯雷格
- 沃尔夫冈·泡利
- 沃尔特·科恩
- 维克托·赫斯
- 羅伯特·巴拉尼
-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 贝尔塔·冯·苏特纳
- 里夏德·库恩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
- 马丁·卡普拉斯
- 马克斯·佩鲁茨
德国神经科学家
- 伯纳德·卡茨
- 奥托·勒维
- 弗朗兹·约瑟夫·加尔
- 弗朗茨·尼氏
- 愛羅斯·阿茲海默
斯特拉斯堡大學教師
- 亨利·嘉当
- 保罗·利科
- 努马·德尼·甫斯特尔·德·库朗日
- 勒内·托姆
- 卡尔·冯·魏茨泽克
- 卡尔·布劳恩
- 呂西安·費夫爾
- 夏尔·埃雷斯曼
- 奥托·勒维
- 奥托·李卜曼
- 威廉·伦琴
- 安德烈-路易·丹容
- 弗里德里希·卡尔·约翰尼斯·提艾利
- 托马斯·埃贝森
- 朱尔·A·奥夫曼
- 格奥尔格·齐美尔
- 漢斯·費英格
- 盧約·布倫塔諾
- 罗贝尔·舒曼
- 莫里斯·弗雷歇
- 讓-呂克·南希
- 让-皮埃尔·索瓦日
- 让-马里·莱恩
- 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维诺格拉茨基
- 赫尔曼·施陶丁格
- 路易·奈爾
- 路易·巴斯德
- 阿道夫·冯·拜尔
- 馬克·布洛赫
- 马丁·卡普拉斯
斯特拉斯堡大學校友
- 伊曼紐爾·列維納斯
- 保罗·埃尔利希
- 保罗·纳托普
- 卡尔·米夏埃尔 (梅克伦堡)
- 卡爾·史瓦西
- 卡爾·赫弗里希
- 吴文俊
-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 奥托·勒维
- 奥托·瓦尔堡 (植物学家)
- 奥托·雷曼
- 奧托·邁爾霍夫
- 奧特馬·蔡德勒
- 弗里德里希·帕邢
- 朱尔·A·奥夫曼
- 格奥尔格·毕希纳
- 海因里希·李凯尔特
- 皮埃尔·尚邦
-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
-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
- 约翰·阿恩特
- 莫里斯·布朗肖
- 菲利普·雅各·施本爾
- 菲利普·霍瓦特
- 蒙瑟夫·馬佐基
- 让-克洛德·容克
- 让-巴蒂斯特·韦德拉奥果
- 路易·奈爾
- 阿尔塞纳·温格
- 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
- 阿尔韦托·藤森
- 马克斯·冯·劳厄
- 马克斯·韦伯
犹太医生
- 亚历山大·鲁利亚
- 亞倫·貝克
- 亨利·哈姆立克
- 伊万·布洛赫
- 伊曼紐·孟德爾
- 保罗·埃尔利希
- 保罗·格林加德
- 傅莱
- 傑拉爾德·埃德爾曼
- 加夫里尔·伊里扎洛夫
- 卡尔·兰德施泰纳
- 史坦利·布魯希納
- 奥托·勒维
- 奧利佛·薩克斯
- 奧托·邁爾霍夫
- 威廉·赖希
- 巴茹·贝纳塞拉夫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 布鲁斯·博伊特勒
- 愛德華·齊肯多夫
- 戴维·巴尔的摩
- 拉尔夫·斯坦曼
- 斯坦利·科恩
- 犹大·福克曼
- 約瑟夫·布羅伊爾
- 维克多·弗兰克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 羅伯特·巴拉尼
- 羅伯特·雷馬克
- 荷西·德克勒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阿爾伯特·奈瑟
- 雅努什·科扎克
-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
猶太諾貝爾獎獲得者
- 乔治·安德鲁·欧拉
- 伊利亚·普里高津
- 保罗·埃尔利希
- 保羅·伯格
- 内莉·萨克斯
- 卡尔·兰德施泰纳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 奥托·勒维
- 奧托·邁爾霍夫
- 威廉·霍华德·斯坦
- 尼尔斯·玻尔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 弗里茨·哈伯
-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 本·伯南克
- 杰尔姆·卡尔
- 梅尔文·卡尔文
- 欧文·罗斯
- 沃尔特·科恩
- 沃特·吉爾伯特
- 猶太人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 約瑟夫·厄爾蘭格
- 納丁·戈迪默
- 罗伊·格劳伯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 罗德·霍夫曼
- 罗杰·科恩伯格
- 艾伦·黑格
-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
- 薩爾瓦多·盧瑞亞
- 西德尼·奥尔特曼
- 赫伯特·布朗
- 赫伯特·豪普特曼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 阿瑟·科恩伯格
- 阿龙·克卢格
- 马丁·卡普拉斯
- 马丁·查尔菲
- 鲁道夫·马库斯
美国神经科学家
- S·劳伦斯·齐普尔斯基
- 丹妮拉·席勒
- 丹扬
- 乔治·沃尔德
- 傑夫·霍金
- 冯国平
- 卡尔·代塞尔罗思
- 哈維·庫興
- 唐纳德·格拉泽
- 喬治·茨威格
- 埃里希·贾维斯
- 奥托·勒维
- 威廉·卡特罗尔
- 威廉·锡利
- 安·格雷比尔
- 張鋒
- 所罗门·斯奈德
- 本·巴雷斯
- 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
- 沃伦·麦卡洛克
- 游景威
- 理查德·舍勒
- 理查德·阿克塞尔
- 琳达·巴克
- 科妮莉亚·巴格曼
- 約瑟夫·厄爾蘭格
- 罗德里克·麦金农
- 葉公杼
- 蒲慕明
- 蘇珊·霍克菲爾德
- 詹姆斯·伊根·霍爾姆斯
- 詹裕農
- 钱永佑
- 陈路
- 霍爾登·凱弗·哈特蘭
- 马丁·查尔菲
- 马伊姆·拜力克
- 骆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