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奥地利总统

指数 奥地利总统

奥地利为联邦制议会制共和国,总统是象徵性的国家元首,为军队的總司令,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包括任命總理及內閣官员,以及依總理要求解散國民院,由民选产生,任期六年,可以連任一次。.

30 关系: 卡尔·塞茨卡尔·伦纳卡尔海因茨·科普夫多麗絲·布雷斯奥地利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奥地利历史奥地利人民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奥地利自由党奥地利总理威廉·米克拉斯布鲁诺·克赖斯基亞歷山大·范德貝倫库尔特·瓦尔德海姆德奧合併國家元首共和制納粹德國纳粹党無黨籍联邦制諾伯特·霍費爾議會制鲁道夫·基希施莱格迈克尔·海尼施海因茨·菲舍尔托马斯·克莱斯蒂尔1974年

卡尔·塞茨

卡尔·塞茨(Karl Seitz,)是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19年-1920年)。 塞茨生于维也纳,是一个煤炭贸易商的儿子。1875年在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家庭陷入了贫穷,塞茨被送到孤儿院。但他仍然接受到教育和赢得了下奧地利州圣珀尔滕市师范训练学院的奖学金。1888年,他作为一位公立小学老师在维也纳就业,在那时他加入社会民主党,1896年他建立一个社会民主党教师工会,1897年他领导的工会进入下奧地利州教育委员会。1901年和1902年塞茨被选进了皇家委员会和下奧地利州议会。 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他参加1917年斯德哥尔摩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奥匈帝国瓦解后,1918年11月12日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宣布成立,塞茨擔任臨時總統。1919年塞茨擔任正式總統。同年國名的「德意志奧地利」改為「奧地利」。塞茨担任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在1920年10月1日奥地利的明确的宪法实施以后,塞茨無意參加新選舉,在12月9日卸任总统职位。在1923年11月13日,他被选举为维也纳市长,一直担任到1934年。 塞茨經歷了1938年德奧合併和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4年他第二次被拘捕,甚至一度被监禁在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当纳粹德国在1945年5月最终崩溃後,塞茨再次返回到维也纳。虽然身体不大健康,塞茨还是担任新成立的奥地利社会党的名誉主席和一名有名无实的国会议员,直到在80岁时去世。 Seitz, Karl.

新!!: 奥地利总统和卡尔·塞茨 · 查看更多 »

卡尔·伦纳

卡尔·伦纳(英語:,)奥地利政治家、奥地利总理(1918—1920、1945)和奥地利总统(1945—1950)被称为奥地利国父。.

新!!: 奥地利总统和卡尔·伦纳 · 查看更多 »

卡尔海因茨·科普夫

卡爾海因茨·科普夫(Karlheinz Kopf;),是一名奧地利政治人物,屬奥地利人民党,在2013年10月29日出任。 2016年7月8日,前奧地利總統海因茨·菲舍尔卸任,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多麗絲·布雷斯、奥地利自由党的諾伯特·霍費爾和他共同擔任奧地利聯合代理總統直到新總統選出。.

新!!: 奥地利总统和卡尔海因茨·科普夫 · 查看更多 »

多麗絲·布雷斯

多麗絲·布雷斯(Doris Bures;),是一名奧地利政治人物,屬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在2013年10月29日出任。 2016年7月8日,前奧地利總統海因茨·菲舍尔卸任,由奥地利人民党的卡爾海因茨·科普夫、奥地利自由党的諾伯特·霍費爾和他共同擔任奧地利聯合代理總統直到新總統選出。.

新!!: 奥地利总统和多麗絲·布雷斯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

#重定向 基督教社会党 (奥地利).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基督教社会党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历史

奥地利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統治德意志地區的最大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急速衰弱,後來在民主化運動下成為讓人安享晚年的福利國。.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历史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人民党

奧地利人民黨(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缩写为ÖVP),奧地利中間偏右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主義的政黨。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奧地利基督社會黨,其政治理念以及選民階層大致與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相同。 人民黨於1945年奧地利第二共和國建立時組成,至今為止與另一大黨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一直是奧地利政壇的兩大政黨之一,兩黨在戰後大部分時間一直組建大聯合政府。.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人民党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德语: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缩写为SPÖ),1888年成立,当时取名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工人党,1934年被取缔。1945年重建为奥地利社会党,1991年6月改用现名。.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社会民主党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指的是奧地利歷史中,自1919年奧匈帝國崩潰後的短命政權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結束起至1938年德奧合併之間的時期。當時的特徵是左右兩派的暴力衝突。《奧地利憲法》在1920年生效(1929年修正)。 由於1934年法西斯政權上台後制訂的憲法稱奧地利為聯邦國(Bundesstaat)而不是共和國,可視之為共和國時代的終結。 * Category:已不存在的欧洲共和国 Category:1919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Category:1938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自由党

奧地利自由黨(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縮寫為FPÖ)是奧地利的一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於1956年4月7日在維也納成立。其前身為「無黨聯盟」。 該黨在奧地利國民議會、全部九個州議會(2017年)和許多地方議會中擁有席位。黨名中的「自由」一詞的涵義並不是通常的古典自由主義,而是民族自由主義。該黨的反移民及反歐盟的立場雖被認為是極右派政黨,但並非具新納粹及法西斯主義的特質。現任主席為海因茨-克里斯狄安·史特拉赫。 1983年至1986年,自由黨支持社會民主黨的聯合政府。1999年的大選,自由黨與人民黨組建聯合政府至2007年。在2008年9月3日進行的奧地利國民議會選舉中,自由黨成為國民議會第三大黨及最大反對黨。.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自由党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总理

奧地利聯邦總理(德語: Bundeskanzler)是奧地利共和國的政府首腦,其代理人是聯邦副總理。此職位等同於1918年之前的奧匈帝國首相。.

新!!: 奥地利总统和奥地利总理 · 查看更多 »

威廉·米克拉斯

威廉·米克拉斯(Wilhelm Miklas,),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总统(1928年-1938年)。基督教社会党党员。曾任帝国议会议员。 米克拉斯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和地理。1928年10月10日当选为奥地利总统。 1938年3月11日,德國要求奧地利撤換總理库尔特·许士尼格,改由親納粹的阿圖爾·賽斯-英夸特擔任總理,否則德軍將會入侵奧地利。許士尼格在當日辭去總理一職。米克拉斯起初拒絕任命賽斯-英夸特為總理,在11日午夜終於向德國的軍事威脅屈服,任命賽斯-英夸特為總理。賽斯-英夸特隨即邀請德軍進駐奧地利。3月13日,德國正式吞併奧地利。 |- style.

新!!: 奥地利总统和威廉·米克拉斯 · 查看更多 »

布鲁诺·克赖斯基

布鲁诺·克赖斯基(德语:Bruno Kreisky )是一位奥地利政治家,他在1959年至1966年间担任了奥地利外交部部长,自1970年至1983年间担任了奥地利总理。作为总理离任时,克赖斯基72岁,是奥地利二战后担任时间最长的总理。.

新!!: 奥地利总统和布鲁诺·克赖斯基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范德貝倫

亞歷山大·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是一名奧地利政治人物及經濟學家。.

新!!: 奥地利总统和亞歷山大·范德貝倫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Kurt Josef Waldheim,)联合国第四任秘书长、奥地利总统。.

新!!: 奥地利总统和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 查看更多 »

德奧合併

德奥合併(德语:Anschluss ,意指联合或政治联盟,也称为Anschluss Österreichs;同样指德奥合併) ,是1938年3月12日纳粹德国与奧地利第一共和國統一,组成大德意志的事件。一个历史渊源是,奥地利和德国实际上是同一个民族组建的两个国家,因此当时的“统一”(合并)思潮能较容易地得到德奥两国公民的响应。 德国与奥地利合併,是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扩张德国版图的第一步。德奥合併发生在萨尔区回归德国之后。1935年1月1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该区在国际联盟控制15年后举行公投,最后回归德国。德奥合併后,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獲得苏台德地区,并在1939年先后侵略余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 事件发生前,德国先向奥地利施压,要求奥地利政府承认奥地利纳粹党的合法地位,甚至让该黨参与奥国政府事务。1938年,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斯尼格为了保存奥地利的独立,宣布进行公投,来决定奥地利应否与德国合併。德国政府隨即向他施压,要他将权力交给奥国纳粹党。奥国纳粹党在3月11日以政变推翻了奥地利的共和政府。在德国国防军进驻奥地利时,不但没有遇到任何对抗,而且受到很多奥地利居民的欢迎。 其他国家对事件反应温和。一战协约国实行外交抗议,但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併之事,纵使《凡尔赛条约》阻止德国与奥地利合併。 奥地利在事件后失去独立国家之地位,直到德國戰敗後,兩國再度分家,1945年4月27日奧地利臨時政府成立,數月後得到二戰盟国的承认,延至1955年奧地利正式恢復主權。.

新!!: 奥地利总统和德奧合併 · 查看更多 »

國家元首

國家元首是國家的最高代表者,是國家的象徵,履行宪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視乎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元首未必有行政權。君主立憲制下,國家元首是君主,稱號包括國王、女王、蘇丹等。共和制下,國家元首通常的称号是總統,亦有其他稱號,例如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被稱作國家主席或國務委員會主席。也有以國會議長作為國家元首的情況,例如文革時期廢除國家主席的中國,1998年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朝鮮和實行總統制前的蘇聯等。 除總統制的國家元首外,不少國家元首只是位高權不重的名譽職務,只具有象徵意義,不掌握實權,例如日本天皇(君主立憲制)、德國總統(議會內閣制)、中國國家主席(社會主義國家)等。 國家元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

新!!: 奥地利总统和國家元首 · 查看更多 »

共和制

共和制(Republic),是一種政體。與神權及君主制政權的正當性、取得方式和政體形式不同,該政體下國家的最高執政者不是君主,而是依法律選出的最高執政者。施行共和制的国家通常称作「共和国」。世界上的206個國家中,有135個國家的官方名稱中有「共和国」(「republika」、「république」、「республика」、「جمهورية」等等」)字樣。 古代及現代的共和制不論在意識形態或是組成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歐洲古典時代及中古時期,許多國家都想建立羅馬共和國的體制。義大利中古時期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傳統類似現在的「公民人文主義」,有時也用來表示直接從像撒路斯提烏斯及塔西陀等古羅馬政治家傳下來的制度。不過受希臘影響的羅馬作家,例如波利比烏斯及西塞羅有時也用這個詞來翻譯希臘文中的πολιτεία,這個詞可能是指一般性的政體,但也可能是指不對於羅馬共和制的特定政體,共和制不完全等同於雅典式民主的古典民主,不過有一些民主的概念在內。 共和制在十九世紀初開始在歐洲盛行,最後取代了許多國家的君主專制。在現代的共和國中,政府是依宪法,由公民选举產生的。孟德斯鸠將所有公民共同統治國家的民主,以及只有部份人統治國家的贵族政治及寡頭政治都視為共和國的政體。 大多數的共和國是主权国家,不過也有一些半主权的政體稱為共和國。例如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四条提到:「保證本聯邦各州實行共和政體」(guarantee to every State in this Union a Republican Form of Government)。同様的,蘇聯的苏联宪法也將政體描述由15個苏联加盟共和国組成的聯邦,而且其中的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當時在聯合國中就已有席次。 在政治思想上,共和主義指以共和制來治國的一個意識型態。在現代國家興起後,共和主義在世界各國的實踐及理論發展上各異,但大多數有幾項特徵:人民不是統治者的所有物或附屬品,並且大多有一有效憲法確定人民基本的權利不受政府侵犯。政府權力是公有物,國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業。.

新!!: 奥地利总统和共和制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奥地利总统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纳粹党

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 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 Partei,縮寫為NSDAP),或譯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勞動者黨,通稱納粹黨(Nazi Party),是20世紀前半葉的一個德國政黨,創立於魏瑪共和時代,前身為於1919年創立的德國工人黨,於1920年更名。後由希特勒領導。1932年,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希特勒於1933年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時代結束,德國進入希特勒獨裁時代,俗稱納粹德國或者第三帝國。1945年5月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及由盟國占領後,以盟國管制理事會第2號法令將納粹黨解散。 納粹來自德文中的Nazi,為「民族社会主义者」(Nationalsozialist)的簡寫。.

新!!: 奥地利总统和纳粹党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新!!: 奥地利总统和無黨籍 · 查看更多 »

联邦制

联邦制(federation)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視國家領導人為君主或民選領導人,聯邦制可分為聯邦共和制和聯邦君主制。 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国民享有联邦和各成员单位的双重国籍。 联邦宪法明确界定联邦政府统一行使的权力和各成员国的中央政府所保留的权力,即联邦权力是来源于各成员的参与。联邦成员有自己的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和联邦国家的最高司法、行政、立法机构不存在隶属关系。联邦国家的主权由联邦和各成员单位分享,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但是各联邦成员也在联邦宪法允许的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外交独立性,可以与其他外交主体签订一些协议,部份联邦成员单位也可以以聯邦成員身份参與各個国际组织。 聯邦憲法未指明屬聯邦政府(或上級行政區憲制文件未指明屬上級行政區政府)之權力,即屬地方(或下級行政區)所有,稱為「剩餘權力」或「」。.

新!!: 奥地利总统和联邦制 · 查看更多 »

諾伯特·霍費爾

諾伯特·格瓦爾德·霍費爾(Norbert Gerwald Hofer;)是奧地利的一位政治人物,奧地利自由黨成員,奧地利國會的第三議長。.

新!!: 奥地利总统和諾伯特·霍費爾 · 查看更多 »

議會制

議會制又稱內閣制、議會民主制,是一種民主政治制度,特點是「」,政府首脑(總理或首相)權力來自議會,授權有兩種途徑:第一是議會改選後的多數議席支持,第二是政府首腦贏得議會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屬政党未能贏得議會大選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必須提出辭職,而未能通過議會信任投票的政府首腦,連同其內閣也必須辭職,由議會席位居多數的黨派中協商選舉產生新的首腦與內閣。議會制下政府的行政權與立法權不完全分離,確保其所領導的政府具民意基礎。.

新!!: 奥地利总统和議會制 · 查看更多 »

鲁道夫·基希施莱格

鲁道夫·基希施莱格(Rudolf Kirchschläger) (1915年3月20日 — 2000年3月) 奥地利总统(1974年-1986年)。 |- | width.

新!!: 奥地利总统和鲁道夫·基希施莱格 · 查看更多 »

迈克尔·海尼施

迈克尔·海尼施(Michael Hainisch,)是奥地利第一共和国第二任總統(1920年-1928年)。他是一個自由主義經濟學者、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不屬於任何政黨。 H H H H.

新!!: 奥地利总统和迈克尔·海尼施 · 查看更多 »

海因茨·菲舍尔

海因茨·菲舍尔(Heinz Fischer,)奥地利政治家,前任奥地利总统(2004-2016)。.

新!!: 奥地利总统和海因茨·菲舍尔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克莱斯蒂尔

托马斯·克莱斯蒂尔(Thomas Klestil,)是奥地利总统,在还剩两天任满时死于任上。克莱斯蒂尔1992年起任总统,1998年继续连任。 克莱斯蒂尔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工人家庭,在維也納經濟大學学习国际贸易,1957年获商业学博士学位。 1959年至1962年任职于奥地利驻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代表团,1962年在奥地利驻美国大使馆工作,1966年任使馆经济联络处主任,1969年后任奥地利驻洛杉矶总领事。1974年回国,担任奥地利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78年,克莱斯蒂尔出任奥地利常驻联合国代表,1982年至1987年任奥地利驻美国大使兼驻美洲国家组织大使,1987年至1992年任奥地利外交部秘书长。.

新!!: 奥地利总统和托马斯·克莱斯蒂尔 · 查看更多 »

1974年

没有描述。

新!!: 奥地利总统和1974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奥地利联邦总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