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3 关系: 华州 (华县),华阴市,同州,合阳县,安西路,富平县,山阳县,临潼区,三原县,乾州 (乾宁),周至县,商州区,兴平市,元史,元仁宗,元朝,皇庆,礼泉县,眉县,白水县,韩城市,行政中心,西安市,西安府,高陵区,路 (行政区划),蒲城县,蓝田县,铜川市,鄠县,長安縣,镇安县,耀州 (唐朝),陕西省,陕西行省,武功县,永寿县,泾阳县,洪武,洛南县,澄城县,明史,明朝。
华州 (华县)
华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陝西省华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东雍州设置华州,治所在华县(今陕西省华县西南)。隋朝大业初年,改爲華陰郡。唐朝武德初复置华州,治所在郑县(今华县)。圣历后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华县、华阴、潼关等县市及渭北的下邽镇附近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华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华州。乾宁四年(897年)升为兴德府。光化元年(898年)复为华州。之後辖境屡有变迁。 明朝时,华州属西安府。洪武七年(1374年)五月,商州的雒南县改属华州。成化十三年(1477年)三月,复属商州。终明一朝,华州下领两县:华阴县、蒲城县。清朝初年,仍属于西安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华州直隶州,华阴县、蒲城县隶之。雍正十三年(1735年),仍爲不辖县的散州,改属同州府。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1913年华州降为华县。.
查看 奉元路和华州 (华县)
华阴市
华阴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东部、渭河下游,是渭南市代管的县级市。 陇海铁路横贯,距离西安120公里,北部渭河平原为重要麦、棉产区。.
查看 奉元路和华阴市
同州
同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大荔县。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华州置同州,治所在武乡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唐朝同州属关内道。辖境约今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韩城市、澄城县、白水县等县市地。曾改为冯翊郡,又复为同州。宋朝时为定国军。金朝时沿袭。元朝时仍为同州,属奉元路。下领五县:朝邑县、白水县、郃阳县、澄城县、韩城县。 明朝时,属西安府,仍领五县:朝邑县、郃阳县、韩城县、澄城县、白水县。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同州直隶州,十三年(1735年)升为同州府。.
查看 奉元路和同州
合阳县
合阳县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为44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合阳县
安西路
安西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安西府置,治所在咸宁县、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省中部西至眉县,东北至韩城市,东南至商洛市一带。皇庆元年(1312年)改称奉元路。.
查看 奉元路和安西路
富平县
富平县是陕西省渭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中部,渭河平原北部。面积1233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76万,为陕西省人口最少的行政县,邮编711700,县政府驻杜村镇人民路。.
查看 奉元路和富平县
山阳县
山阳县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3515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42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山阳县
临潼区
临潼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区,是西安市最东边的一个区,位于渭河平原中部,距西安市区26公里。东接渭南市,南接西安市蓝田县,西接西安市灞桥区、西安市高陵县、咸阳市三原县,北接西安市阎良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即在此。临潼区距市中心20余公里,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政村。总人口702484人。.
查看 奉元路和临潼区
三原县
三原县是陕西省咸阳市的一个县。位于富平以西,泾阳以东,西安以北,铜川以南。.
查看 奉元路和三原县
乾州 (乾宁)
乾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乾宁二年(895年)置,治所在奉天县(元朝时废入本州,今陕西省乾县)。辖区约当今陕西省乾县、武功、周至、礼泉等县地,其后渐小。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醴州置。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升乾州直隶州,辖区约今乾县、武功、永寿等地。1913年废。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咸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西安行政区划史.
查看 奉元路和乾州 (乾宁)
周至县
周至县,1964年前称(厔)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南依秦岭,北濒渭水,是西安市辖县。盩厔,因“山曲为盩,水曲为厔”而得名。.
查看 奉元路和周至县
商州区
商州区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区政府驻地为南街,面积为2672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商州区
兴平市
兴平市是中国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咸阳市代管。兴平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距离西安市区40公里,距离咸阳市区20公里。1993年1月撤县设县级市。 面积496平方公里,人口56万,南与西安市户县、周至县隔渭河相望,东接咸阳市秦都区。辖庄头、汤坊、桑镇、南位、南市、阜寨、丰仪、赵村8个镇 东城、西城、店张、马嵬、西吴 5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上曾名“废丘”、“犬丘”、“始平县”、“槐里县”、“金城县”,唐安史之乱时因平乱有功的兴平军驻扎此地,遂改名“兴平县”,并沿用至今。西周懿王曾迁都至此。秦末项羽三分关中,立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即今兴平。.
查看 奉元路和兴平市
元史
《元史》是明朝的宋濂等奉明太祖之命編撰的纪传体史書,共210卷,有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二十四史之一。.
查看 奉元路和元史
元仁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见《黄金史纲》;,)是元朝第四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八位大汗,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在位,一共在位9年。清代乾隆晚期乾隆帝命改譯遼、金、元三史中的音譯專名,改譯阿裕爾巴里巴特喇,今日學界已無人使用。 早年助兄长海山即位,被海山立为皇太子(元朝的皇位继承人一律称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后嗣位,年號皇慶、延祐。 他去世后,諡號聖文欽孝皇帝,廟號仁宗,蒙古語稱號普顏篤皇帝《元史》卷二十六《仁宗本纪三》记载:“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元史》卷二十七《英宗本纪一》:延祐七年五月“乙未,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延祐七年八月“丙辰,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铁木迭儿摄太尉,奉玉册行事。”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十《册文》中的《仁宗皇帝谥册文》(作者:张士观),册文内容记载元仁宗获得谥号和庙号的时间是延祐七年八月十日(丙辰日)(;又譯巴顏圖可汗。他的名字实源自梵文Āyur-parvata,意为“寿山”,正好与哥哥元武宗的名字“海山”相應。.
查看 奉元路和元仁宗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查看 奉元路和元朝
皇庆
皇庆(元年:1312年 - 末年:1313年)是元朝时元仁宗的年号,共2年。.
查看 奉元路和皇庆
礼泉县
泉县在中國陝西省中部、泾河下游,是咸陽市所屬的一個縣。.
查看 奉元路和礼泉县
眉县
眉县是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863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30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眉县
白水县
白水县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92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28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白水县
韩城市
韩城市,位於中国陕西省东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现在是陕西省省直辖县级市。.
查看 奉元路和韩城市
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又稱治所,即「政府所在地/驻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城市为载体,如首都、首府、省會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聚集于同一城市,亦或在同一行政区内处于不同的下级行政区内。.
查看 奉元路和行政中心
西安市
西安市,古称長安、京兆、镐京,位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幾何中心,现为国家中心城市、陕西省省會,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医疗、教育中心。西安拥有3000余年的文明史、建城史和1077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统一王朝建都最多的古都,在西安定都的周、秦、汉、唐,代表了中国帝王时期开放、外向、尚武、繁荣的顶峰。从文明曙光的半坡到西周礼乐;从大秦一统到汉唐盛世;西安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中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历史名城之一,以及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两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居于全国前列。201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规划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基地”。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的中部,渭水東南岸,地处中国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位於隴海鐵路上,区位显著,交通畅达。在地理环境上,西安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并有八水环绕。 西安是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新亚欧大陆桥及黄河流域重要城市,关中城市群的经济、科技、教育、能源、金融、文化、商贸中心,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之一,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11区2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5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1200万人,户籍人口905.68万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3年国务院批复成立西咸新区,成为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成立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管辖的大部分片区位于西安市境内。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查看 奉元路和西安市
西安府
西安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明清时为陕西省省会。明末李自成建为西京。 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置,治所在长安县和咸宁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領六州,三十一縣。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彬县、周至县以东,铜川、韩城二市以南,镇安、山阳、商南等县以北。清代缩小至今周至、铜川、渭南、宁陕等市县地。1913年废。 清代為陝西省的行政區。衝,繁,疲,難。巡撫,布政、提學、提法三司,鹽法、巡警、勸業三道,提督,將軍,副都統駐。雍正三年,升商州、同州、華州、耀州、乾州、邠州為直隸州,割縣十七他屬。十三年,耀縣及同官縣還舊屬,白水縣改隸同州直隸州。乾隆四十七年,置孝義廳。嘉慶五年,置寧陝廳。領廳二,州一,縣十五:.
查看 奉元路和西安府
高陵区
陵区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工农业发展相对较好。2014年12月撤县设区。.
查看 奉元路和高陵区
路 (行政区划)
路是中国宋朝、金朝、元朝时行政区划名称,明朝废除;陳朝也有名為“路”的行政區劃。.
查看 奉元路和路 (行政区划)
蒲城县
蒲城县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面积1564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2004年)。县城位于县境中心。.
查看 奉元路和蒲城县
蓝田县
蓝田县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管辖下郊区县。古时以盛产蓝田玉闻名,目前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
查看 奉元路和蓝田县
铜川市
铜川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北部,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交通要道,素有“渭北之古邑,延南之旧戍”之称。全市面积3927平方千米,是陕西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人口82万,其中工业人口占53%。 铜川原先主要产业是煤矿,由于面临资源枯竭和其他问题而转型和迁移行政中心。.
查看 奉元路和铜川市
鄠县
#重定向 鄠邑区.
查看 奉元路和鄠县
長安縣
長安縣,中國古縣名。 漢代初年置,其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市區。隸屬於京兆尹。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唐等朝代曾定都於此。明清時期,長安縣與咸寧縣两县同城而治,為西安府府治。2002年,長安縣被撤销,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县之名经历两千两百年未改,西安之名是由唐宋的京兆府、元朝的安西路、奉元路而改,不是长安。.
查看 奉元路和長安縣
镇安县
镇安县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东部,秦岭南麓中段,汉江支流乾佑河中游,邻接湖北省。总面积34887平方公里,人口29万,邮编711500。 这里气候湿润温和、森林密布、雨量充沛、山水纵横,高低落差两千多米,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和众多人文景点。.
查看 奉元路和镇安县
耀州 (唐朝)
耀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天祐三年(906年)李茂贞置,治所在华原县(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辖境相当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一带。五代后梁贞明元年(915年)改名崇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耀州,辖境扩大,约今陕西省富平、三原、泾阳、铜川等市县区域。 宋朝时属永兴军路,元朝时属奉元路。明朝属西安府,辖境缩小,约当今陕西省铜川市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耀州直隶州,辖境相当今铜川、白水等市县地。雍正十三年降为散州,属西安府,辖境相当今铜川市耀州区地。1913年降为耀县。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北宋的州 Category:金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陕西的州 Category:铜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渭南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咸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奉元路和耀州 (唐朝)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查看 奉元路和陕西省
陕西行省
陕西或“陕西行省”、“陕西省”,为元朝和明朝时期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一级行政区。.
查看 奉元路和陕西行省
武功县
武功县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西部,位于东径108°1′—108°9′,北纬34°12′—34°26′,东距咸阳(国际机场)50公里、离西安70公里,西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南隔渭河与秦岭相望。 至2007年底,全县有8镇、4乡、212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2.2万人。全县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8万亩。.
查看 奉元路和武功县
永寿县
永寿县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889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为20.66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永寿县
泾阳县
泾阳县在中国陕西省中部、泾河下游,是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面积为792平方公里,有耕地67万亩。2002年人口为49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泾阳县
洪武
洪武(1368年-1398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號,也是明朝的第一个年号。 洪武年间全国没有战乱,社会迅速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規定後代子孫登基後,在位時只能使用一個年號,故除明英宗因為退位後又復辟,故有兩個年號外,其餘均守祖制,參見一世一元制。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其嫡長孫朱允炆即位,翌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通过靖难之役即皇帝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洪武三十五年,翌年改元永乐,夏燮《明通鑑》考異認為從朱棣在1399年北京起兵開始其征伐地区復稱洪武年號,靖難之役後下令全國復用洪武年號。.
查看 奉元路和洪武
洛南县
洛南县(旧作“雒南”,1964年改为“洛南”)是中国陕西省商洛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华山以南,洛河上游。辖区面积2562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2002年),邮编726100。.
查看 奉元路和洛南县
澄城县
澄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是中国陕西省渭南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121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人口为40万人。.
查看 奉元路和澄城县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查看 奉元路和明史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查看 奉元路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