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太陽週期

指数 太陽週期

太陽週期,或是太陽磁場活動週期是太陽的各種現象,包括太空天氣後面的動態引擎和能量來源。通過氫磁流體發電機的程序供給的能量,誘導太陽內部的流動,形成太陽週期。.

25 关系: 古斯塔夫·史波勒天體生物學太空天氣太阳系太阳风太阳活动太陽太陽黑子太陽週期表太陽極大期太陽極小期宇宙射線散裂宇宙線平流层紫外线电离层熱力學溫標莫斯科国立大学魯道夫·沃夫蒙德極小期耀斑月相海因利希·史瓦貝日冕愛德華·沃爾特·蒙德

古斯塔夫·史波勒

福萊德雷·威廉·古斯塔夫·史波勒 (1822年10月23日- 1895年7月7日) 是德國天文學家。 他因為研究太陽黑子和太陽黑子週期而受到注意。在這方面,他經常與愛德華·蒙德連結在一起。史波勒是第一位注意到1645年至1715年的太陽活動長期陷入低潮,這一段時期被稱為蒙德極小期。 史波勒與英國的理查·克里斯多福·卡林頓是同一時期的天文學家。一般相信史波勒定律是卡靈頓發現的,它描述了太陽黑子在太陽週期中的緯度變化。史波勒在卡靈頓的觀測中加入他發現的黑子漂移。 史波勒極小期是大約從1420年至1570年的低太陽黑子活動的時期。.

新!!: 太陽週期和古斯塔夫·史波勒 · 查看更多 »

天體生物學

天體生物學(astrobiology),舊稱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門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來發展的交叉学科,並不只限於地外生物,或包括對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指研究天体上存在生物的条件及探测天体上是否有生物存在,研究太阳系除地球外其他行星及其卫星上和其他恒星的行星系上可能存在生命现象的理论,以及探讨探测方法和手段的。 地外生物学(exobiology)是天體生物學的子集,研究範圍較為專門:包括在地球以外尋找生命,以及地外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天體生物學綜合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態學、行星科學、地理學與地質學多個方面,焦點研究在探討生命的起源、散佈和演進,探討在其他世界是否可能有生命存在,幫助辨識與地球生物圈環境不同的其他生物圈。英文中的「astrobiology」來自希臘語的αστρον(astron.

新!!: 太陽週期和天體生物學 · 查看更多 »

太空天氣

太空天气是在地球週圍的太空環境條件改變的觀念。它與行星大氣內的天氣觀念不同,涉及太空中的電漿、磁場、輻射和其他物質。"空间气象"經常隱藏性的意味著在地球附近的磁層,但是它也是在 星際間(並且經常是星際空間)的研究 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內,太空天气受到太陽風的密度和速度,還有太陽風攜帶的電漿造成的行星際磁場(IMF)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物理現象與太空天氣有關,包括地磁風暴和次風暴、范艾倫輻射帶的活動、電離層的擾動和閃爍、極光和在地球表面的地磁的誘導電流。日冕物質拋射和它們關聯的衝激波經由壓縮磁層和觸發地磁風暴也是導引空间气象的重要驅動力。 被日冕物質拋射或閃焰加速的太陽高能粒子,也是太空天氣的重要駕御者,它能經由感應電流危害到太空船上的電子設備,和威脅到太空人的生命。 太空天气在幾個相關的地區對太空探索和發展發揮了深遠的影響。不斷變化的地磁條件可以造成大氣密度的急劇改變,造成低地球軌道上太空船高度的墮落。由於太陽活動增強產生的地磁風暴會導致太空船上的檢測器暫時失明,或是干擾到船上的電子儀器,或是太空環境的條件對設計太空船的遮罩和載人太空船的生命支援系統也是很重要的。此外,磁暴也會影響到在高緯度上常態飛行的飛機,使受到的輻射總量增加。.

新!!: 太陽週期和太空天氣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新!!: 太陽週期和太阳系 · 查看更多 »

太阳风

太陽風(solar wind)特指由太阳上層大氣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非出自太陽的类似带电粒子流也常稱爲“恆星風”。 在太陽日冕层的高温(几百万開氏度)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陽的外围,形成太陽風。 太陽風的速度一般在200-800km/s。 一般認為在太阳极小期,從太陽的磁場极地附近吹出的是高速太陽風,從太陽的磁场赤道附近吹出的是低速太陽風。太陽的磁場的活动是會變化的,週期大約為11年。 太陽風一词是在1950年代被尤金·派克提出。但是直到1960年代才證實了它的存在。長期觀測發現,當太陽存在冕洞時,地球附近就能觀測到高速的太陽風。因此天文学家認為高速太陽風的產生與冕洞有密切的關係。太阳表面的磁场及等离子体活动对地球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太阳发生强烈的活动时,大量的带电粒子随着太阳风吹向地球的两极,就会在两极的电离层引发美丽的极光。.

新!!: 太陽週期和太阳风 · 查看更多 »

太阳活动

太陽活動是太陽所發出太陽輻射的總量變化,以及數千年來的光譜分布變化。這些活動具有一些週期性,其中最主要的是長達11年的太陽週期(或稱太陽黑子週期)。不過這些變化也具有非週期性的波動。太陽活動的估計原本是透過計算太陽黑子數量,近幾十年來,已經改由人造衛星直接觀測。氣候變遷科學家想要了解太陽活動的變化,會對地球與地球氣候造成哪些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被稱為"太陽驅動力"。 在衛星時代來臨前,總體太陽輻照度(TSI)的變動,雖然只是在紫外線的波長上有百分之幾的差異,但始終都在檢定的門檻之下。現在對總太陽輸出的測量變化(涵蓋最後這三個11年的太陽黑子週期)只有0.1%的差異 或是在11年黑子周期期間的峰頂對谷底大約是1.3 W/m²,而在地球大氣層上層表面接收到各式各樣太陽輻射的平均值為1,366W/ m²(每平方米1,366瓦)。沒有對較長期變異直接測量的代理測量變通的不同度量,以最近的結果建議在過去2,000年間的變動大約在0.1%,雖然其他來源的資料建議從1675年起的太陽輻照度增量為0.2% 。太陽變異和火山作用的組合可能是造成一些氣候變化的起因,像是蒙德極小期。 對2006年現有文獻的回顧,刊登在自然,確定自1970年代中期太陽亮度沒有淨增值,並且在過去400年中太陽輸出能量的變化不太可能造成全球性變暖的主要部份變化。然而,同一份報告的作者也警告說:"除了太陽的亮度之外,來自宇宙射線和紫外線輻射對氣候更微妙的影響不可能被排除。他們也補充說,因為物理模形認為這樣的作用不足以開發,使得這些影響尚未能被證實" 。.

新!!: 太陽週期和太阳活动 · 查看更多 »

太陽

#重定向 太阳.

新!!: 太陽週期和太陽 · 查看更多 »

太陽黑子

#重定向 太阳黑子.

新!!: 太陽週期和太陽黑子 · 查看更多 »

太陽週期表

這是從1755年開始追蹤的太陽週期(或是太陽黑子週期) Kane, R.P. (2002).

新!!: 太陽週期和太陽週期表 · 查看更多 »

太陽極大期

太陽極大期是在正常約11年的太陽週期中活動最活耀的時期。當太陽極大期時,會出現大量的太陽黑子,並且太陽的輻射會增加大約0.07% 。增強的太陽能量輸出可能會影響一些的全球氣候,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一些與區域氣候模式的相關性。 因為太陽赤道轉速比兩極快,在太陽極大期,太陽的磁場線被扭曲的最為強烈。太陽週期從一個最大期到下一個最大期的平均長度是11年,但觀測到的週期變化從9年到14年不等。 巨大的太陽閃焰常常發生在太陽極大期。例如,1859年太陽風暴撞擊到地球時,引發的極光,遠在非常南邊,大約在北緯42°的羅馬都能看見。.

新!!: 太陽週期和太陽極大期 · 查看更多 »

太陽極小期

太陽極小期是太陽週期中太陽活動最低的時期,在這段期間太陽黑子和閃焰的活動最少,經常好幾天都不會發生。極小期的日期使用12個月的平滑曲線平均值來描述,因此確認極小期的時間通常是在極小值發生之後的6個月。 與太陽極小期相對的是太陽極大期,那可能會出現上百顆太陽黑子。 太陽極小期和太陽極大期是太陽11年的活動週期中的兩個極端時期。在太陽極大期,太陽表面佈滿了太陽黑子,經常有閃焰噴發,並且將數十億噸的帶電氣體雲拋入太空中。是觀測天空中極光的好時段,但強烈的輻射卻不利於太空人的活動。動力故障、衛星的功能和通信被打斷、GPS接收器發生故障,都是太陽極大期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情。 太陽極小期則不一樣,太陽黑子的數量很少 - 有時幾天或幾個星期都沒有黑子,閃焰的活動平靜。是從事太空活動最安全的時段,但是天空中的極光就平淡無奇,不會引人注目了。 在2006年4月,太陽活動的週期已經進入極小期。.

新!!: 太陽週期和太陽極小期 · 查看更多 »

宇宙射線散裂

宇宙射線散裂是自然發生的一種核分裂和核合成形式,它經由宇宙射線撞擊物質產生新的元素。宇宙射線是來自地球之外的高能粒子,主要是飄蕩在空間中的電子和α粒子。當宇宙射線(主要是質子)撞擊到物質,包括其他的宇宙射線,就會造成散裂。碰撞的結果是被撞的大的核子會逐出核子(質子和中子),這種過程不僅在宇宙的深處進行,宇宙射線的撞擊也在我們的上層大氣層內進行。 宇宙射線散裂製造出輕的元素,像是鋰和硼,這個過程是在1970年代偶然發現的。太初核合成的模型認為氘的總量太大,與宇宙擴散的速率不能一致,因此對在大霹靂之後是否仍有產生氘的過程在繼續進行,產生極大的興趣。 宇宙射線散裂是被調查的能製造氘的一種過程,但是它的結果是散裂不可能製造出氘,並且剩餘的氘含量可以用假設存在的重子暗物質來解釋。然而,對散裂的研究顯示,它可以產生鋰和硼。鋁、鈹、碳(碳-14)、氯、碘和氖的同位素都可以經由宇宙射線散裂產生。.

新!!: 太陽週期和宇宙射線散裂 · 查看更多 »

宇宙線

宇宙線亦稱為宇宙射线,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它們可能會產生二次粒子穿透地球的大氣層和表面。射線這個名詞源自於曾被認為是電磁輻射的歷史。主要的初級宇宙射線(來自深太空與大氣層撞擊的粒子)成分在地球上一般都是穩定的粒子,像是質子、原子核、或電子。但是,有非常少的比例是穩定的反物質粒子,像是正電子或反質子,這剩餘的小部分是研究的活躍領域。 大約89%的宇宙線是單純的質子,10%是氦原子核(即α粒子),還有1%是重元素。這些原子核構成宇宙線的99%。孤獨的電子(像是β粒子,雖然來源仍不清楚),構成其餘1%的絕大部分;γ射線和超高能微中子只佔極小的一部分。 粒子能量的多樣化顯示宇宙線有著廣泛的來源。這些粒子的來源可能是太陽(或其它恆星)或來自遙遠的可見宇宙,由一些還未知的物理機制產生的。宇宙線的能量可以超過1020 eV,遠超過地球上的粒子加速器可以達到的1012至1013 eV,使許多人對有更大能量的宇宙線感興趣而投入研究。 經由宇宙線核合成的過程,宇宙線對宇宙中鋰、鈹、和硼的產生,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它們也在地球上產生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像是碳-14。在粒子物理的歷史上,從宇宙线中發現了正電子、緲子和π介子。宇宙線也造成地球上很大部份的背景輻射,由於在地球大氣層外和磁場中的宇宙線是非常強的,因此對維護航行在行星際空間的太空船上太空人的安全,在設計有重大的影響。.

新!!: 太陽週期和宇宙線 · 查看更多 »

平流层

平流層(Stratosphere),亦稱同溫層,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上热下冷,随着高度的增加,平流层的气温在起初大致不变,然后迅速上升。在平流层里大气主要以水平方向流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因此气流平稳,幾乎没有上下对流。 由于含有大量臭氧,平流层的上半部分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這層使特殊氣體形成的區域也被称为臭氧层。.

新!!: 太陽週期和平流层 · 查看更多 »

紫外线

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為UV),為波長在10nm至400nm之間的電磁波,波長比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太陽光中含有部分的紫外線,電弧、水銀燈、黑光燈也會發出紫外線。雖然紫外線不屬於游離輻射但紫外線仍會引發化學反應與使一些物質發出螢光。 而小于200纳米的紫外線輻射會被空氣強烈的吸收,因此稱之為真空紫外線The ozone layer protects humans from this.

新!!: 太陽週期和紫外线 · 查看更多 »

电离层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被太阳射线电离的部分,它是地球磁层的内界。由于它影响到无线电波的传播,它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新!!: 太陽週期和电离层 · 查看更多 »

熱力學溫標

#重定向 热力学温标.

新!!: 太陽週期和熱力學溫標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国立大学

莫斯科国立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大学(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а),简称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莫斯科大學(МГУ),是俄罗斯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于1755年建校。2004年该大学有约4000名讲师、31000名大学生和7000名进修生。.

新!!: 太陽週期和莫斯科国立大学 · 查看更多 »

魯道夫·沃夫

約翰·魯道夫·沃夫(Johann Rudolf Wolf,1816年7月7日-1893年12月6日)是瑞士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以研究太陽黑子而著名。 沃夫出生於蘇黎世附近的法蘭登。他曾在蘇黎世、維也納和柏林等地的大學求學。恩克是他的老師之一。沃夫在1844年成為柏林大學的天文學教授,1847年擔任伯恩天文台的台長。在1855年,他成為蘇黎世大學和在蘇黎世的聯邦技術學院這兩所學院的天文學會主席。 海因利希·史瓦貝發現太陽黑子週期讓他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不只自己進行觀測,還收集從1610年起所有可用的太陽黑子活動資料,推導出11.1年的週期。在1848年,他想出了將太陽黑子活動量化的方法,以他為名的沃夫數,現在仍在使用中。在1852年,他是發現太陽黑子週期與地磁活動有所關聯的四人之一。.

新!!: 太陽週期和魯道夫·沃夫 · 查看更多 »

蒙德極小期

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prolonged sunspot minimum)大約是從1645年至1715年,當時的觀測者注意到太陽黑子非常罕見。太陽學家愛德華·沃爾特·蒙德(1851-1928)在研究那段時期的記錄資料時,發現這段期間的太陽黑子非常稀少,因此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段時期。以蒙德極小期內一段30年時間為例,天文學家只觀察到約50個太陽黑子,而相對於在平常的相同時段,可以觀察到40,000-50,000顆太陽黑子。.

新!!: 太陽週期和蒙德極小期 · 查看更多 »

耀斑

閃焰是在太陽的盤面或邊緣觀測到的突發的閃光現象,它會釋放出高達6 × 1025焦耳的巨大能量(大約是太陽每秒鐘釋放總能量的六倍,或相當於160,000,000,000百萬噸TNT,超過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撞木星能量的25,000倍)。它們通常,但並非總是,伴隨著發生日冕大量拋射的事件。閃焰會從太陽日冕拋射出電子、離子、和原子的雲進入太空。通常,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兩天,這些雲就可能會到達地球。這個名詞也適用在發生類似現象的恆星,但通常會使用「恆星閃焰」來稱呼。 閃焰會影響到太陽所有的大氣層(光球、色球和日冕)。當電漿物質被加熱至數千萬K的溫度時,電子、質子和更重的離子都會被加速至接近光速。它們產生電磁頻譜中所有波長的電磁輻射,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然而絕大部分的能量都在視覺範圍之外,因此絕大碩的閃焰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必須要用特別的儀器觀測不同的頻率。閃焰發生在圍繞著太陽黑子的活動區,強烈的磁場從那兒穿透光球聯接日冕和太陽內部的磁場。 閃焰會突然(時間的尺度在幾分鐘至幾十分鐘)釋放儲藏在日冕中的磁場能量;日冕大量拋射(CME)也可以釋放出相等的能量,但是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閃焰發射的X射線和紫外線輻射會影響地球的電離層,擾亂遠距離的無線電通訊。在分米波長的電波輻射會直接干擾雷達和使用這些波長的儀器和設備的操作。 對太陽閃焰的首度觀測是理查·卡靈頓和理查·霍奇森在1859年獨立完成的"",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20, pp13+, 1859,在黑子群當中看見一個小範圍的明亮區域。觀察望遠鏡或衛星觀測到的恆星光度變化曲線,可以推斷其他恆星是否產生恆星閃焰。 太陽閃焰發的頻率隨著平均11年的活動週期,從太陽位於活躍期的一天數個,到寧靜期的一星期不到一個,有很大的變化(參見太陽週期)。大的閃焰出現的頻率遠低於小的閃焰。 根據NASA的觀測,在2012年7月23日,一個有著巨大和潛在破壞力的太陽超級風暴(閃焰、日冕大量拋射、和)與地球擦身而過。估計在2012年至2022年之間,有12%的機率會發生類似的事件.

新!!: 太陽週期和耀斑 · 查看更多 »

月相

月相,是由地球上所觀看之月光形態。月球本身不發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之部份反射太陽光,才可見發亮,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之陰暗面。根據天文學,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造成月相盈虧圓缺之變化。 月相盈虧周期平均是29.53日,曆法中之朔望月源於此。.

新!!: 太陽週期和月相 · 查看更多 »

海因利希·史瓦貝

塞繆爾·海因利希·史瓦貝(Samuel Heinrich Schwabe,),德國天文學家,因對太陽黑子的研究而知名。.

新!!: 太陽週期和海因利希·史瓦貝 · 查看更多 »

日冕

日冕(Corona,拼音:rì miǎn)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其内部分别为光球层和色球层),厚度达到几百万公里以上。日冕温度有100万摄氏度,粒子数密度为1015m3。在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太阳风。日冕发出的光比色球层的还要弱。 日冕可分为内冕、中冕和外冕3层。内冕从色球顶部延伸到1.3倍太阳半径处;中冕从1.3倍太阳半径到2.3倍太阳半径,也有人把2.3倍太阳半径以内统称内冕。大于2.3倍太阳半径处称为外冕(以上距离均从日心算起)。广义的日冕可包括地球轨道以内的范围。 白光日冕有3个分量:.

新!!: 太陽週期和日冕 · 查看更多 »

愛德華·沃爾特·蒙德

愛德華·沃爾特·蒙德(英文:Edward Walter Maunder,),英格蘭天文學家,最著名的學術貢獻即是他在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力週期上的研究中,標示出1645-1715年間的特殊性,而這個期間即是後來以他命名的蒙德極小期。.

新!!: 太陽週期和愛德華·沃爾特·蒙德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太阳黑子周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