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桓檀古記

指数 桓檀古記

《桓檀古記》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鮮半島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壽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建立古朝鲜。有人认为此书是以《揆园史话》为基础写成的,据称很多内容与《揆园史话》非常相似。.

64 关系: 古列加大定大仁秀大彝震大嵩璘大元瑜大祚荣大言义大諲譔大钦茂大虔晃大武藝大明忠天福天統 (渤海國)太始 (渤海)太伯山宗統王小甲帝釋天中原东北亚丘乙乞乞仲象干支年号于西翰庙号仁安 (渤海)建兴 (渤海)北扶餘嘉勒咸和 (渤海)商朝王儉神市纪元翰栗烏斯丘熊女道奚馬韓解慕漱高句丽魯乙谥号阿述逹門揆园史话...李沂桓因桓雄桓檀古記檀君檀君朝鮮正曆 (渤海)永德 (渤海)渤海国清泰朝鲜半岛朱雀 (渤海)日韩合并扶婁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古列加

《桓檀古记》认为,前238年,檀君朝鲜君主古列加棄位入山,修道登仙。宗室大解慕漱據故都白岳山,稱爲天王郞,建立北扶余。封須臾侯箕否(哀王準之父)爲番朝鮮王。.

新!!: 桓檀古記和古列加 · 查看更多 »

大定

大定有以下数种含义:.

新!!: 桓檀古記和大定 · 查看更多 »

大仁秀

渤海宣王(),諱大仁秀,是渤海國第十代君主,大明忠之从兄,大祚荣之弟大野勃4世孫。在位期間818年至830年,年號為建兴。大仁秀兼并了靺鞨铁利、安车骨、拂涅、号室等部,击败了黑水靺鞨,渤海國达到极盛。在位期间,曾二十次遣使到唐朝长安,所谓海东盛国主要就是指他統治的时期。830年去世,諡號宣王。.

新!!: 桓檀古記和大仁秀 · 查看更多 »

大彝震

大彝震(),是渤海国第十一代君主,在位期間830年至857年,大仁秀的孙子。其父世子大新德早亡,大彝震以王孙嗣位,改元為咸和。831年,唐文宗遣使册封。大彝震模仿唐朝,施行募兵制,建立左右神策軍、左右三軍、一百二十司。857年大彝震去世,其弟大虔晃即位。.

新!!: 桓檀古記和大彝震 · 查看更多 »

大嵩璘

渤海康王(),諱大嵩璘,是渤海国第六代君主,在位期間794年至809年,大欽茂的幼子,改元為正曆。唐朝遣使殷志瞻册封大嵩璘为渤海国王、銀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大嵩璘结束了大钦茂死后的动乱,渤海国又开始正常发展,809年去世,谥號康王。.

新!!: 桓檀古記和大嵩璘 · 查看更多 »

大元瑜

渤海定王(),諱大元瑜,是渤海国第七代君主,在位期間809年至812年,大嵩璘的之子,改元為永德。唐朝唐宪宗遣使元文成为大嵩璘吊丧,册封大元瑜为渤海国王,812年大元瑜去世,谥號定王。.

新!!: 桓檀古記和大元瑜 · 查看更多 »

大祚荣

渤海高王()諱大祚荣,是渤海国的開國之主,在位期从698年至719年。.

新!!: 桓檀古記和大祚荣 · 查看更多 »

大言义

渤海僖王(),諱大言义,是渤海国第八代君主,在位期間812年至817年,大元瑜的弟弟,改元為朱雀。唐朝遣使李重旻册封大言义为渤海国王。大言义进一步加强了与唐朝的关系,817年去世,谥號僖王。.

新!!: 桓檀古記和大言义 · 查看更多 »

大諲譔

大諲譔(),是渤海国第十五代君主,在位期間906年至926年,曾遣使向后梁朝贡。契丹国兴起后,屡屡侵犯渤海国,926年,上京龍泉府被契丹国攻陷,大諲譔投降,渤海国滅亡。.

新!!: 桓檀古記和大諲譔 · 查看更多 »

大钦茂

渤海文王(),諱大欽茂,是渤海国的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間737年至793年。 737年(唐開元二十五年;渤海国仁安18年),唐玄宗撰《吊渤海郡王大欽茂書》、《冊渤海郡王大欽茂文》等兩文,冊封大武藝的嫡子大欽茂為渤海郡王。 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渤海国大興元年),大欽茂改渤海国年號為大興。 大欽茂在位期間,努力改善與唐朝的外交關係,並將渤海國的國力擴張至今日中國吉林省的琿春,致力发展文化。並因協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獲得晉封為渤海國王。二女貞惠公主、四女貞孝公主的墓志铭称大钦茂为大兴宝历孝感金轮圣法大王。 關於對日本方面,渤海國則逐漸淡化了與日本間的軍事往來,改為以文化交流和商業活動為主。此外,由於渤海國對於唐朝與日本兩國的往來都是採取朝貢貿易的形式,而日本方面對於來自渤海國的貢品,往往給予數倍的回賜,因此渤海國從日本獲取較大的利益,這使得當時的日本財政受到了影響,故接待使節及回賜的費用達到較大規模後,日本制定了十二年一次使節來朝等限制。二者往來一直持續到渤海滅亡為止。.

新!!: 桓檀古記和大钦茂 · 查看更多 »

大虔晃

大虔晃(),是渤海国第十二代君主,在位期間857年至871年,大仁秀之孙,大新德之子,大彝震的弟弟。857年,大彝震死,大虔晃嗣位。871年大虔晃去世,其孙大玄錫即位。.

新!!: 桓檀古記和大虔晃 · 查看更多 »

大武藝

渤海武王()諱大武藝,是渤海国第二代君主,在位期間719年至737年。.

新!!: 桓檀古記和大武藝 · 查看更多 »

大明忠

渤海簡王(),諱大明忠,是渤海国第八代君主,在位期間817年至818年,大言义的弟弟,改元為太始。818年大明忠去世,谥號简王。大祚荣王统从此断绝,大祚荣之弟大野勃4世孙大仁秀继位。.

新!!: 桓檀古記和大明忠 · 查看更多 »

天福

天福,可以指:.

新!!: 桓檀古記和天福 · 查看更多 »

天統 (渤海國)

天統,韓國史籍《桓檀古記》中记录的渤海高王的年號,始於698年,止於719年,共廿一年,中國、朝鲜古籍都没有记载。;《桓檀古記·太白逸史》·大震国本紀中不见于史书的年号 Category:渤海國年號 Category:有爭議的年號.

新!!: 桓檀古記和天統 (渤海國) · 查看更多 »

太始 (渤海)

太始(818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簡王大明忠的年号,共计1年。.

新!!: 桓檀古記和太始 (渤海) · 查看更多 »

太伯山

关于“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高丽僧人一然(1206—1289)在《三国遗事》自注中明确指出:“太白,今妙香山。”《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指出:“妙香山,在府东一百三十里,一名太伯山。”后世学者也多将太伯山(太白山)视为今妙香山。大约到18世纪末,朝鲜人开始将太白山定位为“白头山”或“长白山”,其代表人物是安鼎福(1712—1791),他在《东史纲目·太伯山考》中根据新罗文人崔致远《上太师侍中状》中关于“高句丽残孽类聚,北依太白山下,国号渤海”的说法,一改前人的解释,谓“太白山”(太伯山)即“白头山”,亦即长白山。其后,附和者渐众。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袭其谬说,将今长白山同“檀君神话”中的“太伯山”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将中国的东北视为“古朝鲜”的疆域。 朝鲜古籍见《三国遗事》: “云 昔有桓因 谓帝释也 庶子桓雄 数意天下 贪求人世 父知子意 下视三危太伯 可以弘益人间 乃授天符印三个 遣往理之 雄率徒三千 降于太伯山顶 即太伯今妙香山 神坛树下 谓之神市 是谓桓雄天王也 将风伯雨师云师 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 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 在世理化” – ‘三国遗事’ 卷第一 纪异 第一.

新!!: 桓檀古記和太伯山 · 查看更多 »

宗統王

否(),是古朝鲜之箕子朝鲜的君主,子姓。在位於前232年至前220年,諡號宗統王(종통왕),後王位由兒子準繼承。.

新!!: 桓檀古記和宗統王 · 查看更多 »

小甲

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君王。《史記·殷本紀》说他是太庚之子,可是《史記·三代世表》说他是太庚之弟,並說「殷道衰,諸侯或不至」(殷本紀把這兩句置于雍己時期)。小甲在位時,商代以亳為都,他去世後,弟太戊繼立。.

新!!: 桓檀古記和小甲 · 查看更多 »

尧(拼音:Yao),伊祁姓,陶唐氏,名放勳,起初被封于陶,後遷徙到唐(今临汾和襄汾),所以又称唐尧,中国傳說歷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传说出生于“三阿之南”。道教中為天官大帝,三官大帝之一,誕日為上元節。.

新!!: 桓檀古記和尧 · 查看更多 »

帝釋天

帝釋天(शक्र,,Sakka),又稱天帝釋、帝釋,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梵文: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巴利文:Sakko devānaṃ indo)或釋提桓因達羅,簡稱釋提桓因。原為印度教神明,即因陀罗(Indra),主管雷電與戰鬥,統領天界,後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的護法神。 佛教認為他是忉利天之主,座騎為六牙白象。他經常率領天人,與阿修羅戰鬥。.

新!!: 桓檀古記和帝釋天 · 查看更多 »

中原

中原是漢族傳统中的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華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後被漢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古代中原地區是華夏部落的原居地,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王朝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的中心是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全境为主体,包括陕西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

新!!: 桓檀古記和中原 · 查看更多 »

东北亚

東北亞是一個地理概念,即亚洲东北部地区,為亞洲、東亞所屬的次區域。根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的定義,東北亞包括日本、韓國、朝鮮;在某些情況下,廣義的東北亞则包含东亚和北亚。 东北亚地区彼此文化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部分地區亦為漢字文化圈。.

新!!: 桓檀古記和东北亚 · 查看更多 »

丘乙

丘乙(구을 단군,丘乙檀君)是烏斯丘檀君的长子和檀君朝鲜的第五代君王(公元前2099年 - 公元前2083年).

新!!: 桓檀古記和丘乙 · 查看更多 »

乞乞仲象

乞乞仲象(),是渤海国创立者大祚荣的父亲。.

新!!: 桓檀古記和乞乞仲象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新!!: 桓檀古記和干支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新!!: 桓檀古記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于西翰

于西翰(우서한 단군,于西翰檀君)是翰栗檀君的长子和传说中的檀君朝鲜的第八代君王(公元前1993年 - 公元前1985年).

新!!: 桓檀古記和于西翰 · 查看更多 »

庙号

廟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古代帝王去世後,後人在太廟之中奉祀時追尊的名号。.

新!!: 桓檀古記和庙号 · 查看更多 »

仁安 (渤海)

仁安(720年-737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武王大武艺的年号,共计18年。.

新!!: 桓檀古記和仁安 (渤海) · 查看更多 »

建兴 (渤海)

建興(819年-830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宣王大仁秀的年号,共计12年。.

新!!: 桓檀古記和建兴 (渤海) · 查看更多 »

北扶餘

北扶余(公元前239年-公元前58年)是一个曾位于今中国东北的古老国家,传说由解慕漱创建。 北扶余的记载大多出自1911年写成的《桓檀古记》的北扶余记中:檀君朝鲜灭亡后,解慕漱经过6年的征战于公元前239年建立起了北扶余国。公元前195年解慕漱传位给他的儿子慕漱离。慕漱离在位期间,北扶余延续扩张领土。公元前170年,慕漱离去世后,其子高奚斯成为北扶余第三任君主。高奚斯继续了其前辈的扩张政策。公元前121年,高奚斯去世后,其长子高于娄继位直到公元前86年。公元前86年,高于娄的兄弟解夫娄继承北扶余王位。解夫娄执政不到一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豆莫(东明帝)就与他争权。结果解夫娄败给高豆莫后,逃到迦叶原,建立了东扶余。高豆莫成为北扶余第六任君主后,改名北扶余为卒本扶余。高豆莫死后,高无胥继位。朱蒙继位后将卒本扶余改名为高句丽。.

新!!: 桓檀古記和北扶餘 · 查看更多 »

嘉勒

嘉勒(가륵단군,嘉勒檀君)是扶婁檀君的长子和檀君朝鲜的第三代君王,后世韩国一些学者根据檀君世纪的记载推断在位年限为公元前2182年 - 公元前2137年,前提是檀君朝鲜有存在的可能。.

新!!: 桓檀古記和嘉勒 · 查看更多 »

咸和 (渤海)

咸和(831年-857年)是渤海国大彝震的年号,共计27年。 大彝震之后,尚有多位继承者不详世次,年号均无考。.

新!!: 桓檀古記和咸和 (渤海) · 查看更多 »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新!!: 桓檀古記和商朝 · 查看更多 »

王儉

王儉可以指:.

新!!: 桓檀古記和王儉 · 查看更多 »

神市

市又名倍达国,神市国是朝鲜半岛传说中的古国家,由天帝桓因之子桓雄创立。 根据《三国遗事》和《帝王韵纪》的记载,天帝桓因的儿子桓雄想下凡与人类一起生活。得到桓因的同意后,桓雄率领3,000人降临到太白山(今妙香山),建立了“神市”。除了带来风伯、雨师、云师外,桓雄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则,并教给人类各种各样的艺术、医学和农业技术。 据说,当时山洞中的一頭虎和一隻熊,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为人。桓雄给了他们20片蒜和一把艾草,并告诉它们吃完之后百日之内不能见阳光。虎没能照办,因此没能变成人。熊在第21日时变成了女人。“熊女”因没有丈夫,于是在一棵神檀树下再次向桓雄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孩子。桓雄被熊女的祈祷打动,娶了熊女为妻。后来熊女生了个孩子,就是檀君王俭。 檀君降生于太白山(今妙香山)顶,据说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在阿斯达建立檀君朝鲜。 北京大学东北亚研究所所长、世界史研究所所长、原北大历史系副系主任,历史学家宋成有教授曾介绍,“韩国历史学家强调国史,认为韩国的历史有5,000多年,可以追溯到古朝鲜的建国神话。”神话中,天神桓雄从天上下凡到太白山山顶的神坛树下,创立了一个神祇世界。而他与熊女所生的儿子檀君,则在人间创建了古朝鲜,成了朝鲜的始祖王。 1910年日本入侵朝鲜半岛后,韩国一些历史学家流亡来到中国,为反抗侵略,唤起民族主义,这些历史学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强调韩国的独立性,后来演变为韩国史学界中的民族史学流派。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民族史学成为韩国讲坛史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而被称为在野史学的非学者民间人士,喜欢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评书演义与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鼓动力量。.

新!!: 桓檀古記和神市 · 查看更多 »

纪元

纪元可以指:.

新!!: 桓檀古記和纪元 · 查看更多 »

翰栗

翰栗(한율 단군,翰栗檀君,)是逹門檀君的长子,桓檀古記中记载的檀君朝鲜第七代君王 桓檀古記中记载七世檀君翰栗在位五十四年,但是关于其五十多年的执政期间,只有一句话被提及。.

新!!: 桓檀古記和翰栗 · 查看更多 »

烏斯丘

烏斯丘(오사 단군,烏斯丘檀君),是传说中的嘉勒檀君的长子和檀君朝鲜的第四代君王。朝鲜半岛根据研究桓檀古記认为执政年限为(公元前2155年 - 公元前2106年),也有人推测其即位元年大约为公元前11世纪左右,前提是檀君朝鲜有存在的可能。.

新!!: 桓檀古記和烏斯丘 · 查看更多 »

熊女

熊女是朝鮮創世神話中一個由熊化為女人的角色。 據說朝鮮天王桓雄降臨的太白山上,有一棵神聖的檀香樹,附近有一個山洞,洞中住著一虎一熊。這兩隻動物向天王桓雄祈禱,希望能成為人類。桓雄聽到牠們的祈求,便給牠們20瓣蒜頭和一把艾草,並命牠們在百日之內只能靠吃這些東西維生,且絕對不能見陽光。老虎在第20天因為飢餓難忍而離開了洞穴,沒能變成人;但是熊繼續堅持下去,並在第21日時變成了女人,名為棲梧。熊女棲梧對天王桓雄感激萬分,並且向祂獻供。後來棲梧因為沒有丈夫而心情鬱悶,她於是在檀香樹下向天王桓雄祈求一個孩子。桓雄被熊女棲梧的祈禱打動,娶她為妻,不久之後熊女棲梧就生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朝鮮日後的開國君主檀君王儉。 Category:朝鮮神話.

新!!: 桓檀古記和熊女 · 查看更多 »

道奚

道奚(도해 단군,道奚檀君),是传说中的鲁乙檀君的长子和檀君朝鲜的第11代君王。朝鲜半岛有学者根据研究桓檀古記认为执政年限为(公元前1891年 - 公元前1834年),也有人推测其即位元年大约为公元前11世纪左右,前提是檀君朝鲜有存在的可能。.

新!!: 桓檀古記和道奚 · 查看更多 »

馬韓

韓,是公元前100年至300年間位於古代朝鮮半島的西南部(忠清、全羅兩道)的部落联盟, 与“辰韩”和“弁韓”(弁辰)合称“三韩”。 据《后汉书·卷85》记载,马韩位于三韩西部,有五十四国。马韩北与乐浪郡,南与倭相邻。 马韩是三韩中最强大的,被三韩拥立为“辰王”, 定都目支国,统领三韩之地。 马韩与高句丽、濊貊一样都有在十月祭天的风俗。 《后汉书·安帝纪》载:公元121 年,马韩曾帮助高句丽围攻玄菟城。 4世纪,馬韓後來被扶余别种百濟所滅。.

新!!: 桓檀古記和馬韓 · 查看更多 »

解慕漱

解慕漱,《三国史记》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他与柳花的儿子朱蒙是高句丽的创建者。《三国遗事》说解慕漱是天帝之子,北扶余国王,解夫娄和朱蒙之祖先。 《桓檀古記》记载,解慕漱出身檀君朝鲜皇室,23岁时成为檀君朝鲜的将军。檀君朝鲜末期解慕漱创建扶餘國。朱蒙是沃沮王高慕漱的儿子,解慕漱的二儿子高辰是高慕漱的爷爷。他曾組織多勿軍抵抗漢朝。 桓檀古记中还认为‘西鴨綠人高豆莫汗为東明(朱蒙)。.

新!!: 桓檀古記和解慕漱 · 查看更多 »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新!!: 桓檀古記和高句丽 · 查看更多 »

魯乙

魯乙(노을 단군, Noeul,魯乙檀君)是阿述檀君的长子和传说中的檀君朝鲜的第十代君王(公元前1929年 - 公元前1906年).

新!!: 桓檀古記和魯乙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桓檀古記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阿述

阿述(아술 단군.,阿述檀君,)是于西翰檀君的长子,桓檀古記中记载的檀君朝鲜的第九代君王 桓檀古記中记载九世檀君阿述在位三十五年。裡面有述:.

新!!: 桓檀古記和阿述 · 查看更多 »

逹門

逹門(달문 단군,逹門檀君)是丘乙檀君的长子和檀君朝鲜的第六代君王(公元前2183年 - 公元前2047年).

新!!: 桓檀古記和逹門 · 查看更多 »

揆园史话

《揆园史话》是一部有关古代朝鲜的書籍,成书于1675年或1925年之前。成书时间有争议,在1925年出版的《檀典要义》中首次提及并引用。《揆园史话》的作者是“北崖子”或“北崖老人”。北崖子自称其书是以李茗的《震域遗记》(此书已失传)为基础写成的。全书由“揆园史话序”、“肇判记”、“太始记”、“檀君记”和“漫说”五部分组成。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目前存放着一部朝鲜王朝时期的《揆园史话》副本。 一般觀點認爲該書記述的只是朝鮮的古代神話故事。主要反映了當時一股「反尊華」、反事大主義,走出戀明情結的道仙家歷史思潮。.

新!!: 桓檀古記和揆园史话 · 查看更多 »

李沂

李沂可以指:.

新!!: 桓檀古記和李沂 · 查看更多 »

桓因

桓因即帝释天,別名释提桓因,其原型来源于佛教神话中的释迦提婆因提。梵音Śakro devānām indraḥ,又曰帝,印度教中的即能天主。 汉传佛教用语中桓因是“释提桓因之略,帝释天也”,而且释提桓因可 “略称释帝与帝释”,源自佛典《法华经》,故事来自《观佛三昧海经》、《华严经》等佛经中屡屡出现“牛头旃檀”,还出现“天王”、“符印”等宗教用语。可见它是僧人创作,由一然形诸于笔。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小兽林王本纪》:372年、“前秦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374年“僧阿道来”,375年小兽林王“始创肖门寺,以置顺道。又创伊佛兰寺,以置阿道。此海东佛法之始”。因而一般认为朝鲜半岛有佛教始于372年,因而这则神话不可能出现于公元4世纪以前。.

新!!: 桓檀古記和桓因 · 查看更多 »

桓雄

桓雄又名天帝子、天王、天王郎。桓因的儿子,也是檀君朝鲜的开国王檀君的父亲。 根据《三国遗事》和《帝王韵纪》的记载,天帝桓因的儿子桓雄想下凡与人类一起生活。得到桓因的同意后,桓雄率领3000人降临到太白山(一说是朝鲜平安道境内的妙香山),建立了“神市”。 除了带来风伯、雨师、云师外,桓雄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则并教给人类各种各样的艺术,医学和农业技术。 据说,当时山洞中的一个虎和一个熊,求桓雄把他们变成为人。桓雄给了他们20片蒜和一把艾草,并告诉它们吃完之后百日之内不能见阳光。虎没能照办,因此没能变成人。熊在第21日时变成了女人。熊女因没有丈夫,于是在一棵神檀树下再次向桓雄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孩子。桓雄被熊女的祈祷打动,娶了熊女为妻。后来熊女生了个孩子,就是檀君王俭。 韩国1979年出版的野史《桓檀古记》(환단고기,参看Hwandan Gogi)宣称,蚩尤即传说中朝鲜半岛的王朝倍达国第14代君主慈乌支桓雄(자오지 환웅)。此書也成為後來的偽歷史書大朝鮮帝國史的引證。.

新!!: 桓檀古記和桓雄 · 查看更多 »

桓檀古記

《桓檀古記》是一部有关东北亚及朝鮮半島传说时代的书籍。此书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壽和李沂于日韩合并后第二年的1911年编写,1979年出版印刷,主要描述帝释桓因之子桓雄降临和檀君建立古朝鲜。有人认为此书是以《揆园史话》为基础写成的,据称很多内容与《揆园史话》非常相似。.

新!!: 桓檀古記和桓檀古記 · 查看更多 »

檀君

檀君是朝鲜半岛民间传说中的始祖与山神,為檀君朝鮮的開國國君。據《三國遺事》的記載,檀君名王儉,是帝释桓因之庶子桓雄與熊女栖梧結合而生。 朝鲜人的祖先崇拜檀君为神的存在,把他建立国家的10月3日定为开天节,祭檀君。尤其在江东的檀君陵,政府专派官员或以国王名义,举行盛大的开天节活动。 根据20世纪初的偽書《桓檀古记·番韩世家 上》中說法,檀君於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建立檀君朝鮮,定都王儉城(可能在今日朝鲜的平壤)。.

新!!: 桓檀古記和檀君 · 查看更多 »

檀君朝鮮

檀君朝鮮(단군조선)是一个关于朝鲜族起源的神話傳說,是後世朝鲜半岛对传说中檀君所建立的国家的一种称呼。朝鲜半岛现存有关这一传说的最早文字记录見於1280年代高麗国师一然所著的《三国遺事》。.

新!!: 桓檀古記和檀君朝鮮 · 查看更多 »

正曆 (渤海)

正曆(795年-809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康王大嵩璘的年号,共计15年。.

新!!: 桓檀古記和正曆 (渤海) · 查看更多 »

永德 (渤海)

永德(810年-812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定王大元瑜的年号,共计3年。.

新!!: 桓檀古記和永德 (渤海) · 查看更多 »

渤海国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于公元698年到926年,以靺鞨族人的粟末部人为主体民族,沿袭“古肃慎国”的民族基础而建立的君主制、多民族政权,建国者大祚荣。渤海国的前身为各时期的“肃慎”、“挹娄”、“勿吉”等地方民族政权。 渤海国建国后受唐册封,唐王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牡丹江流域置忽汗州,设忽汗都护府,亦称“渤海都护府”,册其首领为都督,封“渤海郡王”,史称“渤海王国”;中国史籍《新唐書》称之为“海东盛国”。 渤海国所统治的领土在极盛期时,曾包括今嫩江至松花江河道一线以南的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吉林省大部、辽宁省、滨海边疆区的南半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

新!!: 桓檀古記和渤海国 · 查看更多 »

清泰

清泰(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是后唐末帝李從珂的年号,共计三年。吳越世宗錢元瓘、楚文昭王馬希範、荆南文獻王高從誨用此年号(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新!!: 桓檀古記和清泰 · 查看更多 »

朝鲜半岛

朝鮮半島(),韩国称其为韩--半島(),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有東亞橋梁之稱。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經长白山(又名“太白山”或“白头山”)与中国大陸相接,东南隔大韓海峽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西海”,大韓民國称“西海”)、大韓海峽、日本海(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朝鮮東海”,大韓民國称“東海”)环绕。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英中四国共同托管。此后朝鲜半岛被划分为南北两块势力范围:苏联势力范围内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鮮)以及美国势力范围内的“大韓民國”(韓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因苏联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缺席,导致当时美国等主导的联合国投票发动了联合国军支援韩国。联合国军支援的韩国同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鲜最终在1953年签署停火协议,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政權,即今天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新!!: 桓檀古記和朝鲜半岛 · 查看更多 »

朱雀 (渤海)

朱雀(813年-817年,但有爭議)是渤海国僖王大言义的年号,共计5年。.

新!!: 桓檀古記和朱雀 (渤海) · 查看更多 »

日韩合并

#重定向 日韓合併.

新!!: 桓檀古記和日韩合并 · 查看更多 »

扶婁

#重定向 扶娄.

新!!: 桓檀古記和扶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丘勿三聖記买勒乙于支代音余乙余娄侯牟苏古弗多勿奥娄门奚牟奈休尉那屹达屹逹延那冬奄勿理固忽檀君世紀摩休普乙索弗娄率那甘勿登口豆密豆忽达音苏台麻勿音次阿忽阿漢邹密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