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指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

夏爾·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爾 (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出身於古老的貴族家庭。起初封號是比尼窩王子 (prince de Bénévent) ,然後成為塔列朗王子。法國主教、政治家和外交家。由於腿部殘疾,不能如家族期望的那樣進行軍事生涯,轉而學習神學。1780 年,他成為一般代理神職人員並成為法國王室的教會代表。 他曾歷經數屆法國政府擔任高等職務,通常是外交部長或一些其他外交要職。他的職業生涯跨越路易十六 、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帝國、波旁復辟和奧爾良王朝時期。塔列朗的上級通常都不信任他,但是拿破侖本人認為塔列朗是個十分能幹的外交官。「塔列朗式」已經成為一種玩世不恭、狡猾的外交態度之代名詞。 他是拿破崙年代的首席外交官,當時法國的軍事勝利將法國塑造為一個強大、橫跨歐洲的大一統帝國。 然而大多數的時候,塔列朗的任務是為法國尋求和平,以此鞏固法蘭西的國際利益。1801年,他成功地與奧地利簽訂呂內維爾條約,並在1802年與英格蘭達成亞眠和約獲得和平。但是他並沒能阻止1803年戰爭的重啟。在1805年,他反對他的皇帝再度與奧地利、普魯士和俄國開戰,因此他於1807年八月辭去外長官銜,但拿破崙依然倚靠他。塔列朗隱秘勾搭俄國沙皇亞歷山大和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暗中破壞皇帝的計劃。 塔列朗尋求通過談判實現和平,意圖延續法國革命所獲得的成果。拿破崙拒絕和平,當他在1814年垮臺後,塔列朗基於正統性原則擔負起波旁王朝復辟的任務。1814年至1815年,當拿破崙的征服失敗後,塔列朗在維也納會議扮演重要角色,他在那裡談判獲得有利於法國的解決方案。 學術界對塔列朗的評價是高度兩極分化的。有人認為他是歐洲歷史上最多才多藝,熟練的和有影響力的外交官之一;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他是叛徒,依次背叛了舊制度、法國大革命、拿破崙和波旁復辟。.

94 关系: 劈腿族執政府协和广场坎波福爾米奧條約夏爾十世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天主教歐坦教區天主教會外交官威尼斯共和国小威廉·皮特巴黎巴黎条约中將主教七月王朝三级会议 (法兰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亚历山大一世亞維儂亞眠和約交際花庇護七世德國教會的世俗化運動德意志帝國保羅·巴拉斯俄法戰爭圣叙尔比斯教堂圣职者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呂內維爾條約啟蒙時代八月十日事件克萊門斯·梅特涅皮埃尔·保罗·普吕东王爵督政府神學神圣罗马帝国祭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次反法同盟第六次反法同盟索邦神學院绝罚维也纳会议美國的巴黎使館美法短暂冲突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热月政变...病人傅油聖事瓦朗塞城堡無套褲漢無黨籍百日皇朝莱茵兰莱茵省萊茵邦聯馬賽鲁尔区路易-菲利普一世路易十八路易十六阿尔芒-埃曼纽尔·迪普莱西 (黎塞留公爵)阿龙·伯尔薩克森自由邦蒙貝利亞爾長子繼承制若阿尚·缪拉雾月政变雅各賓俱樂部耶拿會戰RoutledgeXYZ事件提爾西特條約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民兵波尔多波旁复辟波旁王朝法國外交部法國七月革命法國榮譽軍團勳章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大革命法国总理法蘭西王國戰神廣場政治家教宗教宗庇護六世拿破仑一世普雷斯堡和约1801年教務專約 扩展索引 (44 更多) »

劈腿族

劈腿族(promiscuity)是指同時擁有兩位或更多情人者。華人古時有「腳踏兩條船」(臺語俗諺:「雙腳踏雙船,心肝亂紛紛」)的說法,形容一個人用情不專,在兩個對象之中周遊不定。 「劈腿」一詞首次在台灣媒體出現,源自於2002年2月《壹周刊》報導立委高金素梅介入微風廣場董事長廖偉志的戀情,文中先說璩美鳳靠「雙B」,而高金素梅則是「劈腿族」,自此劈腿一詞開始被大眾所熟知,之後並廣泛流傳。 劈腿的狹義定義是與情人或配偶之外的人發生性行為,廣義來說是泛指對感情不忠的人,例如與其他對象牽手、接吻,或有曖昧關係。造成劈腿的主要原因有環境、人性兩個因素。工作環境不同,接觸到的對象也就不同,若再加上不專一、不忠實等個性的弱點,就會造成劈腿行為的產生。報紙上常常看見劈腿二字,許多公眾人物的私生活都被挖掘,劈腿行徑被攤在大眾的眼光下,接受傳統道德上的譴責。 然而,在心理學觀點中,三角關係其實是一個假議題。換句話說,不論是元配、劈腿者、或者是第三者都以為是「劈腿」這件事情讓三個人如此痛苦,三個人都有自己「真正」需要面對的事情:.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劈腿族 · 查看更多 »

執政府

法國執政府是由1799年霧月政變推翻督政府到1804年拿破崙稱帝為止。.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執政府 · 查看更多 »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法文:Place de la Concorde),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一个大广场,面积约8.4万平方米。.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协和广场 · 查看更多 »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Treaty of Campo Formio)或坎波福爾米奧之和是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中,由法國與奧地利簽訂的和約。條約於1797年10月17日簽訂,由法國代表拿破崙·波拿巴與奧地利代表路德維希·馮·科本茨爾伯爵所簽訂。條約標誌著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崩潰、拿破崙於意大利戰場的最終勝利和第一波的法國大革命戰爭終結。 條約決定奧地利須向法國奧屬尼德蘭(即比利時),而威尼斯及其領土被分割則被瓜分:威尼斯(連同威尼西亞)、伊斯特拉半島和達爾馬提亞歸屬奧皇,法國則獲得地中海數個島嶼,包括科孚島及其他威尼斯共和國在亞德里亞海的島嶼,此外,奧地利承認利古里亞共和國及奇薩爾皮尼共和國獨立。 條約同時亦包含了一些秘密條款,決定了數個地區的邊界、使利古里亞共和國獨立、同意法國邊界延伸至萊茵河、奈特河及盧爾河。法國於萊茵河、馬士河及摩澤爾河有自由航行權。法蘭西共和國邊界延伸至德意志及意大利的自然邊界內。條約亦使被奧地利一方逮捕的拉法葉侯爵得以釋放。 條約於五個月談判後達成並簽署。條約內容其實基本上已於早前的洛本密約中決定,但談判雙方各自因為不同原因而延長了談判時間。在談判期間,法國於9月重擊君主主義者,並引發君主派的逮捕及逃亡潮。 拿破崙的傳記作者,Felix Markham,寫道"瓜分威尼斯於和約中既是個道德污點,更讓奧地利得以插足意大利,而此舉只會引致更多戰爭。"("the partition of Venice was not only a moral blot on the peace settlement but left Austria a foothold in Italy, which could only lead to further war.")。實際上,儘管坎波福爾米奧條約重塑了歐洲各國的版圖,並且代表著拿破崙的崛起,但其實條約僅是一次戰爭間的短暫喘息。.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 查看更多 »

夏爾十世

#重定向 查理十世_(法兰西).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夏爾十世 · 查看更多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昵称The Met)位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中央公園旁,是世界上最大的、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主建築物面積約有8公頃,展出面積有20多公頃。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整個博物館被劃分為十七個館部。主除了主館外,還有位於曼哈頓上城區修道院博物館的第二分館。那裡主要展出中世紀的藝術品。 在眾多永久藝術收藏品中,包括许多出众的古典藝術品、古埃及藝術品、几乎所有歐洲大師的油畫及大量美國視覺藝術和現代藝術作品。博物館還收藏有大量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蘭藝術品。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樂器、服裝、飾物、武器、盔甲的大總匯。 博物館的室內設計模仿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从1世紀的羅馬風格延续至現代美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一群美國公民於1870年發起构建。當時的發起人包括了商人、理財家、卓越的藝術家與思想家。他們期望博物館能夠给予美國公民有关藝術與藝術教育的熏陶。 最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872年2月20日開幕,當時的博物館位於第五大道681號。 在2007年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已經有接近四分之一英里長及佔地二百萬平方英尺,是博物館最初大小的二十倍。.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歐坦教區

天主教歐坦教區(Dioecesis Augustodunensis-Cabillonensis-Matisconensis-Cluniacensis、Diocèse d'Autun-Chalon-sur-Saône - Mâcon - Cluny)是法國一個羅馬天主教教區,屬第戎總教區。 教區傳統上被認為成立於3世紀,教區主教在1962年12月15日獲得克呂尼修道院院長名銜。 教區位於索恩-盧瓦爾省,2012年有教友548,000人(佔轄區總人口95.3%)、四十九個堂區、174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本篤·馬利·帕斯卡爾·里維耶爾。.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天主教歐坦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外交官

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个国家常驻的。常驻外交官的办公地一般是一个大使馆或一个领事馆。常驻外交官往往还有为本国公民提供服务或管理本国公民事务的任务。往往也有外交官在他国从事间谍或其他情报工作,这种行動一般視為对駐在国不友好的做法。 按照1961年4月18日签署的《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在他国享受豁免权,其所在的国家不允许将外交官加以逮捕、扣留或审问,若該外交官有犯罪等行為,僅能將其驅逐出境。外交官在进出国界时不受海关搜查,也不必交关税,並於其驻在地享有治外法权。 当两国因宣战或其他原因断绝外交关系时,或驻在国的局势紧张、无法保障外交官的安全时,外交官通常會撤離。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恶化时,召回驻他国的首席外交官(大使)、驅逐駐在國的外交官或者降低外交等级,一般而言是代表一种对他国表示非常不满的姿态。最嚴重時則會斷交。.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外交官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语:Serenìsima Repùblica Vèneta;意大利语: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人的城邦,以威尼斯为中心。它存在于8世纪至1797年。拉丁语称其为Serenissima,意思是“最尊贵的”,聖馬爾谷獅子為其國徽象徵。.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威尼斯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小威廉·皮特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活跃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英国政治家。1783年,他获任首相,时年24歲,时至今日,仍然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1801年,他辞去首相一职,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却在1806年任内去世。担任首相期间,他同时兼任财政大臣。民间为了把他和他的父亲,老威廉·皮特区分开来,通常会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上“小”(the Younger)。1766年,因父亲获封伯爵,他获得了“The Hon”的前序。 小皮特首相任内,欧洲风起云涌,先后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一般认为,皮特是一个托利党人(或称新托利党人)。然而,皮特自称“独立的辉格党人”,反对英国发展出过于严密的政党政治系统。 因领导英国对抗法国,皮特声名大噪。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效率极高,推行改革,培养出一代优秀的政治家。为筹备对法战争军费,皮特提高税率,又打压国内的激进派。为应对法国支持的爱尔兰叛乱,他提出1800年联合法令,又试图解放天主教(Catholic Emancipation,未获成功)。皮特创出了“新托利主义”(new Toryism),奠定了托利党在他去世后继续执政二十多年的基础。历史学家查尔斯·佩特里(Charles Petrie)认为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国家和平地过渡到新阶段……他了解新英国。”Charles Petrie, "The Bicentenary of the Younger Pitt", Quarterly Review, 1959, Vol.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小威廉·皮特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条约

巴黎條約是所有在法國巴黎簽署的條約的概稱,可以指:.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巴黎条约 · 查看更多 »

中將

中將是許多國家軍隊中的職銜,介於少將和上將之間。這個職銜的來源可追溯至中世紀中,在戰場上接受上將的命令,再傳達下去的那個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的中将来自于日本古代官职。 在美國等國,陸軍、空軍及陸戰隊的中将称为Lieutenant General,海军中将称为Vice Admiral;英国空军中将则特称为Air Marshal。 在中華民國國軍、中国人民解放军、俄羅斯聯邦軍及英国皇家海军(2001年后改为3星)等国中将的军衔标志为两颗星,在美国军队及韩国國軍、德國聯邦國防軍及日本自衛隊等受美军影响较深的軍隊中,中将級別的军衔标志通常為三颗星,而法国军队及其他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中将军衔标志为四颗星。 中華民國國軍中将主要主要担任军长的职务,以及區域指揮官、司令官等。德國聯邦國防軍除了一般中將外,尚存在有「軍醫中將」此一特定軍銜名稱(陸、空軍軍醫中將稱Generaloberstabsarzt,海軍軍醫中將稱Admiraloberstabsarzt)。 在美國建國初期,中將為美國陸軍的最高軍銜。因為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生前所擔任的最高軍銜就是中將。.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中將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July Monarchy),又称奥尔良王朝,始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至1848年法国革命(法國二月革命)后被第二共和国取代。 1830年代初,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在两院中均取得优势,1830年, 议会试图通过不信任投票罢免保守派内阁。而身为保守主义者的国王查理十世因而试图发动政变保护保守派政权。因此自由派发动七月革命,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流亡英国。查理十世指定香波堡伯爵亨利(1820年—1883年)為繼承人,然而亨利并未继位。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浦(大革命时期的改革派贵族,路易·平等之子)依靠资产阶级的支持登上王位,史称奥尔良王朝。.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七月王朝 · 查看更多 »

三级会议 (法兰西)

在法国旧制度中,三级会议(États généraux)指的是法国全国人民的代表应国王的召集而举行的会议。参加者共分成三級:第一級為神職人員、第二級為贵族、第三級為除前兩個級別以外的其他所有人,即平民。会议通常是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开,因此是不定期的。1302年,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而与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e VIII)冲突。为了与教廷对抗,腓力四世于1302年5月10日召开了第一次三级会议,除了教会和贵族的代表之外,还第一次召集每个城市的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后来各省也模仿全国的三级会议,召开自己的三级会议。在此后的487年中,三级会议还召开过21次,每次都是在国家遇到财政或政治上的困难时召开的特殊会议,目的是在重大问题上询问民众的看法,或通过某些重大决议。三级会议的代表自首次召开时就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教士、贵族以及平民。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至17世纪初,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削弱。从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三级会议中断了175年。1789年,路易十六召开了最后一次三级会议,这次会议导致了法国大革命。大革命后,三级会议随着旧制度一道被废除,不复存在。.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三级会议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美国军人及開國元勳其中一員,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美国宪法起草人之一与第一任美国财政部长。.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一世

亚历山大一世,可能为以下人物:.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亚历山大一世 · 查看更多 »

亞維儂

#重定向 亞維農.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亞維儂 · 查看更多 »

亞眠和約

《亞眠和約》(Paix d'Amiens,Treaty of Amiens),於拿破崙戰爭發生期間的1802年3月,由當時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拿破崙·波拿巴的兄長约瑟夫·波拿巴及英國的康沃利斯侯爵代表法英雙方所締結的休戰條約。.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亞眠和約 · 查看更多 »

交際花

交際花是一種以提供陪伴及娛樂為主的行業,是以奉客、表演為主。交際花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賣藝」不「賣身」或不輕易「賣身」的高級娼妓,又稱藝妓。另一類則是以賣身為主,但檔次和收費較高,專接待上層社會客人的妓女,也用作指一般女性性工作者的委婉語。现代人是贬词褒用,用来形容有手段且妩媚,也可以说是德才兼营的女子。 雖然藝妓具備文化及藝術素養,但在世界上多數傳統社會被視為低等階層。現代社會中的傳統藝妓,如日本的藝妓、朝鮮半島的妓生等已經式微,被視為一種傳統文化藝術,社會地位較古代大大提高,被視為傳統技藝、文化的繼承者。.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交際花 · 查看更多 »

庇護七世

教宗神僕庇護七世(Servus Dei, Pius PP.,),原名Giorgio Barnaba Luigi Chiaramonti,1800年-1823年在位,在位23年。.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庇護七世 · 查看更多 »

德國教會的世俗化運動

19世紀的德國教會世俗化運動是將教會的財產轉移給君主的過程,改變了教會一直以來在經濟上富裕的狀態,帶來各種正面及負面的影響。.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德國教會的世俗化運動 · 查看更多 »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德意志帝國 · 查看更多 »

保羅·巴拉斯

保羅·弗朗索瓦·讓·尼古拉,子爵 (1755年6月30日至1829年1月29日),俗稱保羅·巴拉斯,是一位 法蘭西大革命時期政治家及1795年至1799年法蘭西督政府的主要執行領導者。.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保羅·巴拉斯 · 查看更多 »

俄法戰爭

#重定向 俄法战争.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俄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圣叙尔比斯教堂

圣叙尔比斯教堂(法语:Saint-Sulpice)是坐落于巴黎第六区的一座天主教教堂。.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圣叙尔比斯教堂 · 查看更多 »

圣职者

圣职人员,又称神职人员,指在宗教机构中,担任宗教性职务的人员。大多數宗教都有圣职人员,虽然名称各异。而在某些宗教的某些教派,更對指定一定職級以上需要出家。.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圣职者 · 查看更多 »

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

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Assemblée nationale),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由1789年6月13日,到1789年7月9日,是由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的第三等級代表(老百姓)組成的革命性的集會;以後它被稱為國民制憲議會,一直1791年9月30日被國民立法議會取替,然而,群眾性較簡略的形式被保留下來。.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國民議會 (法國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呂內維爾條約

呂內維爾條約是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後,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簽訂的停戰條約。條約於1801年2月9日簽訂,法國由約瑟夫·波拿巴為代表,帝國一方由奧地利外相路德維希·馮·科本茨爾作代表。 奧軍於1800年6月14日的馬倫哥之役、12月3日的霍亨林登戰役戰敗給拿破崙一世及莫羅後,奧地利被逼對法國求和,奧法之間遂簽訂一系列和約。呂內維爾條約標誌著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崩潰。繼此條約後,英國亦單獨與法國簽訂亞眠和約。.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呂內維爾條約 · 查看更多 »

啟蒙時代

啟蒙運動(Enlightenment,Aufklärung),又稱啟蒙時代(Siècle des Lumières;Age of Enlightenment)與理性時代(Age of Reason),指在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地區發生的一場哲學及文化運動,該運動相信理性發展知識可以解決的基本問題。人類歷史從此展開在思潮、知識及媒體上的“启蒙”,開啟现代化和现代性的發展歴程。德意志哲學家康德以「Sapere aude」(拉丁語,意為Dare to know,敢於求知)的启蒙精神來闡述人类的理性担当。他認為啟蒙運動是人類的最終解放時代,將人類意識從不成熟的無知和錯誤狀態中解放。 啟蒙時代不同於過往以基督教神學權威為主作為知識權威與傳統教條,而是相信理性並,認為科學和藝術的知識的理性發展可以改進人類生活。承接17世紀的科學宇宙觀及以理性尋找知識的方法,啟蒙運動相信普世原則及普世價值可以在理性的基礎上建立,對傳統存有的社會習俗和政治體制以理性方法檢驗並改進,產生出啟蒙時代包含自由與平等概念的世界觀。 啟蒙時代後期,約18世紀末前後,浪漫主義接續並取代啟蒙運動思維成為19世紀的主流。不同於啟蒙運動相信知識及理性進步觀,有鑑於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的部份負面後果,浪漫主義思維主張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過了頭:藝術及科學等知識的發展並未帶給人類福祉,人類有了知識改變了自然反而使人類變得更墮落、社會不公並且忽略了心之真誠。.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啟蒙時代 · 查看更多 »

八月十日事件

1792年8月10日暴動是法國大革命歷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8月10日,經由暴動的巴黎公社及來自馬賽和布列塔尼革命的組成的國民自衛軍,攻入杜樂麗宮後,導致了法國君主制的崩解。 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受到國民立法議會的庇護,立法的功能暫停。 六週後,新國民公會組成,正式的結束了君主制度的運作。 這暴動及其導致的成果革命歷史學家最常用的簡稱為“ 8月10日事件 ”; 或者稱為“ 二次革命 ”。.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八月十日事件 · 查看更多 »

克萊門斯·梅特涅

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德意志出生的奥地利政治家,亦是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梅特涅生於科布伦茨的贵族家庭。父亲也是外交家。梅特涅曾就讀斯特拉斯堡大学和美因茨大学,见证过1790年利奥波德二世和1792年弗朗西斯二世的加冕礼。在英格蘭短暂游歷後,他被任命為尼德蘭公使,然就任第二年尼德蘭即被法國占领。   1795年與第一任妻子爱麗諾·馮·考尼特斯结婚,這段婚姻助他躍入维也纳社交圈。1825年原配夫人過世,1827年與男爵夫人安托瓦内特·来卡姆(Antoinette Leykam)结婚,她於1829年逝世;後又與伯爵夫人梅兰妮·西奇·费拉里(Melanie Zichy-Ferraris)於1831年结婚,她先梅特涅5年過世。1801年任奥地利驻萨克森公使,1803年任驻普鲁士公使,1806年改任驻巴黎公使。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   梅特涅之子理查德·冯·梅特涅也是出色外交家。他十二個婚生和非婚生的孩子多數沒他活得長。他是保守主义者,热衷维护大国均衡策略,尤其反对俄国对中欧的领土扩张,并力图削弱奥斯曼帝国。他讨厌自由主义并致力防止帝国崩溃,例如他强行镇压在北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民族主义叛乱;在国内他也推行相同的政策,他建立大范围的间谍网络和检查制度来维續动荡的局面。类似政策在他的策划下在德意志各邦得以推行,此即著名的卡尔斯巴德法令。   1809年任奥地利帝国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被迫下野為止,他任内首要工作是缓和奥地利與法國的關係。他促成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瑪麗·路易莎與拿破倫的婚姻。然不久後,作為外相他推動奥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代表奥地利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流放拿破倫。他是後拿破倫時代欧洲列强组成的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1815年6月)之主席。帝国在1813年10月授予他親王頭銜。“梅特涅体系”維繫着奥地利、俄国、普鲁士联盟十数年之久。这是梅特涅在奥地利外交上的最高峰。此後,梅特涅逐渐被國际外交邊缘化。 1821年他擔任首相,歷經兩朝(弗朗西斯二世和他兒子费迪南一世)直到1848年费迪南一世遜位。此後,他经歷伦敦到布莱顿再到布鲁塞爾的短暂流亡生涯,1851年他再一次回到维也纳宫廷,成为费迪南一世的继任者——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1859年梅特涅逝世,享年86岁,乃同时代知名政治家之最。   歷史上對梅特涅政策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他引领的“梅特涅时代”避免了欧洲大战,其外交才能有目共睹,他使得欧洲列强難以察覺奥地利军事、经济外强中乾的事實。他反对沙俄帝国野心的决策也被视为政绩。他因召開維也納會議重整歐洲秩序,撲滅歐洲革命之火,被封上「消防隊長」的稱號。反对者認为,他坚持病态的保守主义政策仅仅是出于他的虚荣心和不犯错主义,他们认为梅特涅本可以为奥地利做得更多,而不是在1817年通过行政改革来镇压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使得最终德國在普魯士而非奧地利主導下統一。另有史学家指出,梅特涅事实上并没有多大实权,真正的权力都在哈布斯堡君主手里。 1812年12月拿破仑在侵俄战争中失败后,梅特涅在1815年积极参加建立神圣同盟,他是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的核心人物,是复辟势力总代表,积极主张镇压欧洲各国革命。1821年5月,他任奥地利首相。1848年3月,奥地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求实行宪政。梅特涅被迫辞职,亡命英国,1849年迁居比利时,1851年返回奥地利,任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顾问。 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梅特涅。他的整个政治生涯,都是在对国家制度的亲切关怀和对传统权威的适度尊重中,寻找政治生活一切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源泉。梅特涅对于欧洲的眼光也同样朝这个方向推进。梅特涅眷恋着旧秩序,殚精竭力地在各国之间玩弄权术,见风使舵,以期达到他渴望的一成不变。而事实上,他的大国均势政策,在他手中行之有效,以致落后的奥地利能一度跻身于欧洲强国。维也纳体系在旧秩序的气味中摇摆而至于平衡。.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克萊門斯·梅特涅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埃尔·保罗·普吕东(法语:Pierre Paul Prud'hon,)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极具浪漫气息的、独树一帜的画家,他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世界,他以自己的心去感悟艺术,他是古典主义风格画家,同时也是浪漫主义的先驱。.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皮埃尔·保罗·普吕东 · 查看更多 »

王爵

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僅次於整個國家的君主,高於公爵。中国近代最高等级的王爵称为亲王,因此“亲王”也用来翻译西方君主制国家相应的爵位。王爵和作为君主称号的“王”有所不同,前者是君主授予的爵位,而后者是一国的君主。.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王爵 · 查看更多 »

督政府

督政府(Directoire exécutif),是法国大革命中于1795年11月2日至1799年10月25日期间掌握法国最高政权的政府,前承国民公会,后启执政府。 1795年8月,热月党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新的共和三年宪法,规定新立法机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称元老院,由250人组成,下院称五百人院,由500人组成。宪法规定现政府代表必须在新立法机构中占据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根据五百人院的提名,元老院选举出5名督政官组成督政府,每年改选其中1人。督政府成员以3个月为期,每人轮流担任主席。 这一宪法遭到了广泛的反对。10月2日,反对派在法兰西剧院集会反对新宪法,并于10月3日发动暴动,是为“葡月暴动”。同日,国民公会任命保罗·巴拉斯为军事领导人,但实际上的军事行动是在拿破仑·波拿巴的指挥下进行的。在波拿巴炮兵的轰击下,葡月暴动在10月5日被镇压。 根据新宪法,国民公会在10月26日解散,新的立法机构于次日开会选举出督政府,首任五人是保罗·巴拉斯、艾蒂安-弗朗索瓦·勒图尔纳、路易·玛丽·德·拉·拉勒维里、让·弗朗索瓦·勒贝尔和拉扎雷·卡尔诺。.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督政府 · 查看更多 »

神學

學(Θεολογια,theologia,Theology)一詞,廣泛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神學一詞的希臘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道/話語/學說」)兩個字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類對上帝正確認識的學說之意。為宗教研究的一個領域。 在羅馬的君士坦丁與狄奧多西崇信基督教以後,在歐洲,神學多被用以指稱基督教神學,但在基督教神學之外,還有伊斯蘭教神學、猶太教神學等神學體系。有些科學理論家和人文主義代表由於神學受到認信傳統所規限而拒絕神學,並且主张公立大學不應該有神學系的設置。.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神學 · 查看更多 »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祭司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五次反法同盟

五次反法同盟(War of the Fifth Coalition),1809年普魯士、奧地利等國聯合第五次反法同盟,奧地利偷袭法國在德國的領土,拿破仑不等西班牙戰事結束,匆匆率兵回國,東征奧地利,奧地利軍隊雖然一開始取得優勢,但後來情勢逆轉,奧地利被迫簽訂《維也納和約》,再一次割地求和。.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第五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第六次反法同盟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年—1814年)中,由匈牙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萊茵聯邦的某些邦國組成的同盟,打敗了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拿破崙俄法戰爭中遭受慘敗後,歐洲的力量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率軍40萬與聯軍作戰。不料,各附庸小邦國乘機起來擺脫法國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在1813年十月的萊比錫戰役中,在薩克森擊敗拿破崙的軍隊。在1814年3月30日,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然而,拿破崙從戒備森嚴的厄爾巴島上逃了出來。1815年3月20日,進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250萬軍人參與了戰爭,總共約有200萬人陣亡。重要战役包括民族會戰及斯摩棱斯克戰役等。.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第六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索邦神學院

索邦神學院(Sorbonne)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拉丁區的一座建築。這座建築曾是巴黎大學的校舍,現在則是則由數座教育機構使用,包括巴黎第一大學、巴黎第三大學、巴黎第四大學、巴黎第五大學、法國國立古文書學校等。建築物的名稱系來自於索邦學院。.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索邦神學院 · 查看更多 »

绝罚

絕罰(Excommunicatio,字面上的意思是斷絕來往),俗称破門律或逐出教会,現在該詞主要被天主教所使用,是该教所有懲罰中最嚴厲的一種。據天主教教義,被絕罰之人將與教會隔離,沒有教會所予之救贖 。.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绝罚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美國的巴黎使館

#重定向 美國駐法國大使館.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美國的巴黎使館 · 查看更多 »

美法短暂冲突

美法短暂冲突也被称作美法準战争(Quasi-War;Quasi-guerre),是1798年至1800年发生在美国和法国之间的海战。战争的双方并没有正式宣战,所以在美国有时也称它为对法国的不宣而战。.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美法短暂冲突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羅伯特·史都華,第二代倫敦德里侯爵,KG,GCH,PC(Robert Stewart, 2nd Marquess of Londonderry,),英国愛爾蘭政治家,通稱卡蘇里子爵(Viscount Castlereagh),曾任外務大臣,於1814年至1815年代表英方出席維也納會議,後來因工作過勞而精神失控,自殺身亡。.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羅伯特·史都華,卡蘇里子爵 · 查看更多 »

热月政变

熱月政變()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對雅各賓俱樂部領導人主導公共安全委員會的一個政變。隨後,國民公會投票同意處決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安東萬·路易·德·聖茹斯特,和革命政府的其他幾位領導成員。這次政變結束了法國大革命的最激進的恐怖統治。.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热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病人傅油聖事

病人傅油聖事是天主教、東正教和一些新教教會的聖事。 這聖事的舊稱臨終聖事或終傅聖事由12世紀末起在西方天主教會使用,直到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廢止,但意大利很多信徒仍稱呼這聖事為Estrema Unzione;在東正教會這名稱則未有廣泛使用。改名原因是信徒可以多次接受聖事,不用等到臨終,施行聖事亦非預料病人已是臨終。有段時期這聖事只施行予快逝世的人,以避免在聖事後病人再有犯罪;但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已停止這做法。 病人傅油聖事依據的主要聖經經文為「你們中間有患病的嗎?他該請教會的長老們來;他們該為他祈禱,因主的名給他傅油:出於信德的祈禱,必救那病人,主必使他起來;並且如果他犯了罪,也必得蒙赦免。」(雅各伯書5章14,15節) 這聖事給予病人屬靈的幫助和安慰,並完好的屬靈健康,包括因為病重信徒的罪得赦免。天主教會基督徒認為,有的時候聖事會帶來奇蹟治愈。 雖然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有改變這聖事的建議提出,但世界上數以百計的司鐸仍照傳統的終傅聖事的儀式、原由和目的舉行這聖事。在改編自伊弗林·沃(Evelyn Waugh)小說《重返布莱兹海德庄园》的同名電影中,可以看到病人傅油聖事歷經多個世紀的傳統儀式。.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病人傅油聖事 · 查看更多 »

瓦朗塞城堡

朗塞城堡(Château de Valençay)是一座城堡,位於法國羅亞爾河流域。法國小說家喬治·桑稱瓦朗塞城堡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建築之一。.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瓦朗塞城堡 · 查看更多 »

無套褲漢

無套褲漢(sans-culotte,),字面意思是“沒有裙褲”)又稱長褲漢,是下階層的老百姓,在舊制度下生活品質極差的群眾成為響應法國大革命激進和好戰的廣大參與者。.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無套褲漢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無黨籍 · 查看更多 »

百日皇朝

#重定向 百日王朝.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百日皇朝 · 查看更多 »

莱茵兰

莱茵兰 (德语:Rheinland) 指德国西部莱茵河两岸的土地。但认为东岸文化不同,戏称该地是Schäl Sick—较为不好的对岸。莱茵兰本作地理名词,但也蕴含政治与文化意义。它曾是普鲁士的省份,称为莱茵省 (Rheinprovinz) 或莱茵普鲁士 (Rheinpreußen) ,亦即今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两个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协约国联军占领莱茵兰西部,并根据凡尔赛条约把该地非军事化。1936年,纳粹军队占领该地,破坏条约要求。.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莱茵兰 · 查看更多 »

莱茵省

莱茵省(Rheinprovinz),亦被称为莱茵普鲁士(Rheinpreußen),是1822年1946年间普鲁士王国和及后的普鲁士自由邦的一个省分。莱茵省由下莱茵和于利希-克利夫斯-贝格组成。莱茵省的首都是科布伦茨,1939年全省有八百万人口。 1920年,萨尔从莱茵省中分割出来,由国际联盟管理,直至1935年的公民投票后才回归德意志帝国。同时1920年欧本及马尔梅蒂割让给比利时(见德语文化区)。1946年,前莱茵省的地区被分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和莱茵兰-普法尔茨两个联邦州。.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莱茵省 · 查看更多 »

萊茵邦聯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是俄國亞歷山大一世及奧地利弗朗茨一世於奧斯特里茨戰役敗於拿破崙後拿破侖所建立的國家,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後來邦聯再加入了19個邦國,邦聯總共統治超過了一千五百萬人,對法國在東線的戰事有著戰略性的優勢。.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萊茵邦聯 · 查看更多 »

馬賽

#重定向 马赛.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馬賽 · 查看更多 »

鲁尔区

鲁尔区是位于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境內的城市群,它拥有580万人口和4435平方公里的面积。他是莱因-鲁尔城市群的一部分,整个城市群一共拥有超过1000万的人口和将近10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8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区内5万人口以上的城市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人口均超过50万。鲁尔区南部的鲁尔河与埃姆舍河之间的地区,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萊茵-魯爾 。.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鲁尔区 · 查看更多 »

路易-菲利普一世

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er,),法国国王(1830-1848年)。又稱「路易腓力」。.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路易-菲利普一世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羅旺斯伯爵。其姪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795年至1824年在位期間,他有一大段時間並未居住在法國國內,實際在位約十年(1814-1824年),當中約三個月短暫流亡。.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路易十八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XVI;),原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国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正式头衔更改为法国人的国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其父法兰西太子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启蒙运动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农奴制和,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亦在其自由派大臣杜尔哥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殖民者的反英独立斗争,最终通过《巴黎条约》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冲击,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瓦雷内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外国入侵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内战与外战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叛国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断头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续近千年法国君主制的终结。.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路易十六 · 查看更多 »

阿尔芒-埃曼纽尔·迪普莱西 (黎塞留公爵)

阿尔芒-埃曼纽尔·索菲·迪普莱西,黎塞留公爵(Armand Emmanuel Sophie Septemanie du Plessis, duc de Richelieu,),法国貴族、軍人和政治家。 1785年接替祖父黎塞留元帅兼公爵在宮中的職位,為寢宮第一侍從。 R R R R Category:19世纪法国人.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阿尔芒-埃曼纽尔·迪普莱西 (黎塞留公爵) · 查看更多 »

阿龙·伯尔

小阿龙·伯尔(Aaron Burr, Jr.,),美国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英雄,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参议员(1791年-1797年)、美国副总统(1801年-1805年)。 在1800年总统选举中,他与托马斯·杰斐逊获得同样的选举人票。美国众议院在进行36轮投票后才最终将杰斐逊选为总统,伯尔担任副总统。但也導致1804年發生伯爾-漢密爾頓決鬥 伯尔在1805年从副总统一职卸任后,到美国通过路易斯安纳购地案新获得的西部领土旅行。他在此期间的一些行为遭到怀疑,因此被以叛国罪起诉,被指控的罪行包括:(1)试图将美国新购得的土地据为己有并自立为帝;(2)试图非法向西班牙宣战。但1808年他被法庭裁定无罪释放。此后他去欧洲“流亡”,后来又返回纽约居住,直到去世。.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阿龙·伯尔 · 查看更多 »

薩克森自由邦

#重定向 萨克森自由州.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薩克森自由邦 · 查看更多 »

蒙貝利亞爾

#重定向 蒙贝利亚.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蒙貝利亞爾 · 查看更多 »

長子繼承制

長子繼承制是指仅立嫡長子为继承人或長子有優先繼承權的制度。廣義的「長子」是指排行最長的子女,換言之長女也可能包括在內,狹義的則只包括兒子,女兒的繼承順序較兒子之後,甚至沒有繼承權。但在一些母系社會中則是由長女擁有優先繼承權。同时,长子继承制间接地将配偶排除在继承人之外。.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長子繼承制 · 查看更多 »

若阿尚·缪拉

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法兰西第一帝国军事家、元帅(1804年起)。曾任贝尔格和克莱沃公爵(1806年起),后成为那不勒斯国王(1808年~1815年在位)。他以杰出的骑兵指挥官和勇武绝伦的战士而著称。.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若阿尚·缪拉 · 查看更多 »

雾月政变

雾月政变是西哀士連同拿破崙、富歇和塔列朗謀畫的奪權計畫。西哀士與拿破崙結盟,共同策划政變,並在共和8年11月18∼11月19日(1799年11月9日~11月10日)推動政變,迫使督政辭職,驅散立法議會成員,組成執政府。政變後由西哀士、拿破崙、罗歇·迪科任臨時執政,西哀士並起草新的憲法,但被拿破崙破壞。拿破崙此後掌控法國。.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雾月政变 · 查看更多 »

雅各賓俱樂部

憲法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amis de la Constitution),在1792後重新改命為雅各賓派,自由和平等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Jacobins, amis de la liberté et de l'égalité),俗稱雅各賓俱樂部或只稱呼這個團體為雅各賓派,是法國大革命發展期間在政治上最有名的和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最初是由來自布列塔尼反保皇黨代表創立,俱樂部成長為一個全國性的共和運動,估計有五十萬以上的會員。雅各賓俱樂部是多元政治主張團體組合建構的,包括18世紀90年代早期的兩個突出的議會派系,激進的山嶽派和更溫和的吉倫特派。 1792年3月,吉倫特派(由雅克·皮埃爾·布里索和包括托馬斯·潘恩領導)主導雅各賓俱樂部,並領導國政。因為相信革命後的法國不會被周圍的鄰國所接受,他們訴諸積極的外交政策,並啟動對奧地利的戰爭。 當雅各賓派推翻帝制,並建立了共和國時期,吉倫特派是佔主導地位的派別。 當共和國未能兌現被期待的不現實利益,他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吉倫特派力圖遏制狂熱的革命暴力,因此被山嶽派指責成為保皇派同情者。 最終國民自衛軍不再支持吉倫特派,導致山嶽派發動政變。 1793年5月,山嶽派領導人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成功的將吉倫特派邊緣化並控制政府的運作,直到1794年七月。政府在他們掌控期間的特點是激進的立法及實施非常強烈的政治暴力。1793年六月,他們批准了規範了人類文明歷史上首次普遍性男性選舉權。1793年九月,吉倫特派21位主要領導人被送上斷頭台,開始實施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十月,恐怖期間,在最有資格選民缺席的請況下,新憲法獲得公投通過。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山嶽派表面上是為了抑制旺代暴亂和聯邦主義的暴亂,並防止任何其他的暴亂,在全國處決了數以萬計的敵對者。 1794年7月27日,發生歷史稱之為熱月政變的事件,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被拘捕並失去了權力。第二天包括共有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内的22位領導人被處決,雅各賓俱樂部被關閉。 今天,雅各賓和雅各賓主義都被使用表達不同的意涵。在英國,術語“雅各賓”已經主要是和山嶽派相連結,尤其是當它表現出教條主義和暴力鎮壓,它被用作代表激進主義,左派革命政治。在法國,“雅各賓“現在一般指對中央強而有力集權共和政府的支持者或對政府擁有廣泛干預改造社會權力的支持者。這也有用於其他相關的意義,表明支持一個國家教育體系應大力推動和灌輸公民價值,建立強大的民族國家能夠抵抗外國各方面的干擾。.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雅各賓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耶拿會戰

耶拿和奧爾斯塔特的兩場戰役是指發生於1806年10月14日,在現今德國薩勒河以西的高原,拿破崙一世率領的法軍和腓特烈·威廉三世率領的普軍之間的戰鬥。法軍6天之內便瓦解普魯士主要作戰力量,而普軍的慘敗令普魯士於動員作戰後僅19日,就被迫退出第四次反法同盟,直至1813年才重新參加第六次反法同盟。法軍亦摧毀當時曾經風行一時的線式作戰,改寫了歐洲陸戰的戰術原則。.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耶拿會戰 · 查看更多 »

Routledge

#重定向 羅德里奇.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Routledge · 查看更多 »

XYZ事件

XYZ事件是1797年发生在美国与法国之间的外交事件,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的三位代理人(在最初公布的保密外交文件中被分别称为X、Y和Z)向前来进行和平谈判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外交使节索取巨额贿赂,作为继续谈判的条件。这一事件被披露后引发了美国的反法浪潮,进一步恶化了美国与法国的关系,并导致了1798年美国对法国的不宣而战。.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XYZ事件 · 查看更多 »

提爾西特條約

提爾西特條約是指1807年6月,拿破崙在弗里德蘭擊敗俄普聯軍後於提爾西特簽署的兩個條約。7月7日,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與法國的拿破崙在尼門河中央的竹筏會面後,簽訂了第一條。7月9日又與普魯士簽訂了第二條。提爾西特條約結束了法蘭西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戰爭,兩國結成同盟,同時也開始執行幾乎無效的大陸封鎖。這兩個國家在爭論中秘密地同意互相援助:法國承諾幫助俄羅斯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而俄羅斯則同意加入大陸封鎖以對抗大英帝國。拿破崙也說服亞歷山大開啟英俄戰爭,再向瑞典發動芬蘭戰爭,以迫使其參加大陸系統。更具體來講,沙皇同意從俄土戰爭時占領的瓦拉幾亞和摩達維亞撤走。原先被俄國將領烏沙科夫及森亞文占領愛奧尼亞群島和卡塔羅,也將移交法國。為了補償沙皇的損失,拿破崙答應讓沙皇的德國親戚統治奧爾登堡公國和其他一些小國。 與普魯士簽訂的條約則剝奪了她大半的領土:科特布斯割讓給薩克森,易北河左岸則分封給新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比亞韋斯托克則割給俄羅斯(此舉讓俄羅斯建立了貝洛斯托克州),而普魯士在第二次及第三次瓜分波蘭時所占的領土,則轉交給半獨立的華沙大公國。此外,普魯士還被迫削減軍力至四萬人,並罰款一億法郎。塔列蘭曾建議拿破崙應簽訂溫和的條款,但遭拒絕;該條約也標誌著一個重要階段:他開始疏遠皇帝。 許多普魯士和俄羅斯的觀察家都認為,該條約不但不平等,同時也是污辱。俄軍拒絕遵從拿破崙的指令,尤其是在里斯本事件中,他們更向全歐洲表達此意見。俄國皇室阻擋了拿破崙欲與沙皇的姊妹結婚的計畫。由於沙皇開始允許中立國在俄國港口停靠,兩國的合作在1810年急轉直下。1812年,拿破崙橫越尼門河,開啟俄法戰爭,終結了同盟的最後希望。.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提爾西特條約 · 查看更多 »

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瓦尔施塔特公爵(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1742年12月16日-1819年9月12日),普鲁士元帅,在数次重大战役中名声远扬。他积极进攻的指挥风格为他赢得了“前进元帅”的称号。布吕歇尔在1816年被评为柏林和罗斯托克的名誉市民。瓦尔哈拉神殿建有他的胸像。.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 查看更多 »

民兵

民兵(Militia)或武裝民兵相對於現役或者是後備軍人,泛指一個國家當中具備最基礎的作戰能力的人民。這些人民可能已經自軍中退役,或者是受過簡單到完整的軍事訓練,至少會操作各式輕型槍支類的武器進行作戰。 民兵可能出現的場合包括作為一個國家的輔助或者是後備補充兵力,也可能是在內戰的場合出現在反對政府的武裝力量當中,或者是在和平時期民間自己組織的武裝力量。民兵多半有固定的工作或者是職業,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組織起來執行戰鬥或者是相關的支援任務。 在歷史上民兵參與戰爭或者是衝突的機會非常多,無論是在傳統正規軍隊作戰的場合,或者是作為游擊戰的武裝力量。包括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戰、越戰、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以及在非洲許多內戰當中,民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美国允許人民擁有槍枝的權利也與美國獨立戰爭的民兵有很大關聯(參見: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民兵 · 查看更多 »

波尔多

波爾多(Bordeaux;);加斯科:Bordèu;Bordele) 是位於法國西南的港口城市,市区人口24万(2013年)。大波尔多人口达117万,是法國第五大城市群。它是新阿基坦大區和吉倫特省的首府。历史上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 波爾多是歐洲的軍事、航天和航空的研究與製造中心之一,集中瞭如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泰勒斯集團等很多公司的研發機構,以及赛峰集团空中客车和達梭航太等航空巨子下属的飛機製造廠等。它還是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此外還有新材料和納米技術方面的研究機構。 波爾多的大學學生數超过7萬人。除了两所综合性大学之外,还有波爾多政治研究學院、通信與新聞學院和法律學校。法國國立法官學校也在波爾多,是法國法官的搖籃。 波爾多旅游資源豐富,号称“睡美人”,有众多的博物馆和古迹,城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在法国仅次于巴黎。2007年,老城区大部(又称“月亮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18世紀以來尤以盛產優質葡萄酒享譽世界。波爾多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葡萄酒中心,波爾多葡萄酒也有著“葡萄酒皇后”的美稱。每兩年一度,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舉辦盛大的國際酒展-Vinexpo。.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波尔多 · 查看更多 »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波旁复辟 · 查看更多 »

波旁王朝

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是一個在歐洲歷史上曾斷斷續續地統治納瓦拉(1555-1848)、法國(1589-1792、1815-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與西西里(1734-1816)、盧森堡(1964年至今)等國和意大利若干公國的跨國王朝。由於其父系祖先為卡佩王室成員,因此亦稱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員都以保守--著稱,因此在美式英語中,波旁一字成為對極端保守主義者的稱呼。波旁王朝的君主堪稱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一場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波旁王朝 · 查看更多 »

法國外交部

法國欧洲与外交部(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通称法国外交部,是法國政府部門之一,專門負責管理法國與外國的關係。外交部現在位於巴黎的奧塞碼頭(Quai d'Orsay),所以「奧塞碼頭」一詞成了外交部的代號。外交部的中央行政則位於南特。現任外交部長是让—伊夫·勒·德里安。 在1589年,四個法國國家大臣變得專門化,其中一位是專責外交事務;在1791年,這位外務大臣成了外交部長。在1794年,所有部長職位被國會廢除但在1795年重新設立。在1980年代,外交部長曾被改名為對外關係部長。.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國外交部 · 查看更多 »

法國七月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July Revolution),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國七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Légion d'honneur,英文譯作 Legion of Honour,又譯為法國榮譽勳位勳章),全名為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位(Ordre national de la Légion d'honneur),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勳位勳章,以表彰對法國做出特殊貢獻的軍人和其他各界人士。1802年由拿破崙設立,勳章绶带為紅色,分六個等級。.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法国总理

法国总理(Premier ministre français),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府首脑。在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政府首脑称作“部长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des Ministres,简称会议主席,Président du Conseil)。 总理向法国总统提交内阁名单。总理的法令及决定,与几乎所有的行政决策都受到行政法院监督。只有几种法令需听从国务委员会的建议。 总理为政府辩护,与作出预算选择。辩护力度取决于总统与他是否同一政党。.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国总理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王國

法蘭西王國(Royaume de France)為西歐的一個君主制國家,存在時間為987年至1792年,並在1814年至1815年及1815年至1848年間復辟。 987年,法蘭西公爵雨果·卡佩被貴族推舉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卡佩王朝,歷史學家視之為法蘭西王國的開端,但是自雨果.卡佩至路易七世諸王仍然稱自己是法蘭克人的國王,腓力.奧古斯都是第一個使用法蘭西國王頭銜的君主。直至1789年,法國爆發大革命,1792年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進入恐怖時代及拿破崙的第一帝國時代。1814年,法蘭西的王權復辟,直至1848年,由拿破崙三世建立的第二共和推翻王室統治,法蘭西的王政時代才宣告結束。整個王國共經歷了四個王朝,分別是卡佩王朝(Capétiens)、瓦盧瓦王朝(Valois)、波旁王朝(Bourbon)及奧爾良王朝(Orléans)。法蘭西王國是歐洲最早發展封建制度的國家。.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法蘭西王國 · 查看更多 »

戰神廣場

戰神廣場同時被命名為三個不同地區的廣場,分別如下:.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戰神廣場 · 查看更多 »

政治家

政治家(statesman),在中文裡是一個正面的名詞,用於正面肯定的用法,與具有貶意的「政客」一詞的用法不同。「政治家」一般是指從事或积极投入政治的人,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著想,其動機著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許多人確實在政治上相當有建樹,堪稱國之棟樑,或為後世之楷模。他们通常對政府管理事務非常熟練,或者在促進國民福祉及全體利益上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政治家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教宗庇護六世

教宗庇護六世(Pius PP.,),原名:Giovanni Angelo Braschi,出生于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區切塞纳市),1775年—1799年在位。 1798年拿破崙攻打意大利諸國,教宗庇護六世於梵蒂岡下令將拿破崙革除教門。1798年2月法軍逮捕了教宗庇護六世並將其押解回法國囚禁,1799年8月庇護六世逝世於法國。.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教宗庇護六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普雷斯堡和约

普雷斯堡和约是弗朗茨一世的奥地利帝国与拿破仑·波拿巴的法兰西帝国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达成的和议。它结束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拿破仑称帝一年后于1805年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击败了俄罗斯、英国和奥地利的联军。俄罗斯无法从它的内地及时调遣增援军,因此退出战场,但是没有和法国签署和约。彻底战垮的奥地利同年12月26日在普雷斯堡,今天的布拉迪斯拉发与法国签署和约。奥地利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列支敦士登大公约翰·约瑟夫一世和伊格纳兹·吉尤莱伯爵,法国方面签署和约的是外长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次日拿破仑在美泉宫批准了该和约。.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普雷斯堡和约 · 查看更多 »

1801年教務專約

1801年教務專約(Régime concordataire français)簽訂者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執政拿破崙與羅馬天主教会教宗庇護七世,簽定時間為1801年7月15日。於巴黎和羅馬兩地分別簽訂的該條約,恢復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教廷地位,並加入優惠天主教於法國發展的法律。1905年,法國政府以政教分離為由,廢除該專約。.

新!!: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和1801年教務專約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塔列朗塔列朗王子塔列朗,C.-M.de塔列蘭塔列隆夏尔·莫里斯·塔列朗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佩里戈尔比尼窝王子查理·莫里斯·德·塔列蘭-佩里戈爾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