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基督论

指数 基督论

基督論(Christology)就是環繞著教會根基耶穌基督的論述。《聖經》記載耶穌曾問及門徒:「你們說我是誰?」,門徒的答案亦得耶穌所認同。但基督論自教會發展便一直撼動著教會,是神學家辯論的主題,也是正統與異端的攻防戰場;更是早期東西方教會分裂的爆發點。 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為了打擊阿里烏教派而宣告:「基督是完全的神」。但教會並沒有因此而太平,教內對於基督的人性和神性、以及在神性和人性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且反覆在政治上相互角力。一直到公元451年的迦克墩公會議,教會才承認「基督是完全的人」。 基督是真上帝又是真人,具神人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 可是教會依然沒有因此而平靜,反而引起「二性如何結合在基督身上」的爭論。東西方教會因著對解經方式不同,對基督的二性也有不同的觀點,故引起神學和政治的鬥爭。安提阿學派的聶斯脫里和亞歷山大學派的區利羅,就是頗具代表性的人物。 當初釋經角度不同所引發的爭議,直至今天仍持續震盪。德國頗具影響力的神學家布特曼在面對自由主義者,以安提阿學派注重聖經字義和歷史背景的解經精神,所發展出來的「歷史耶穌的追尋」運動時,以亞歷山大學派寓意解經觀點,就「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之間的落差,提出其獨特的看法。.

38 关系: 基督教存在主义对观福音上帝一次得救永遠得救幻影说幻象亚玻里拿留派亞歷山大的區利羅人性伊便尼派信經信義宗灵魂理性主义神學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系統神學異端聶斯脫里聶斯脫里派教會聖經道成肉身馬丁·路德身體迦克墩公會議阿利烏阿里烏教派門徒邏各斯自由主义耶稣東西教會大分裂東方亞述教會法利赛人政治景教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基督论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驱。在20世纪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保羅·萨特和卡缪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繆)、精神分析學(例如: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新!!: 基督论和存在主义 · 查看更多 »

对观福音

類福音(Synoptic Gospels)又稱共觀福音、同觀福音、對觀福音等,為新約聖經前三卷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合稱。這三本福音書的內容、敘事安排、語言和句子結構皆很相似,而它們又以近似的順序、措辭記述了許多相同的故事。使學者們認為它們有著相當的關聯。 四福音書中的另一卷書《約翰福音》及其它被稱為偽典的福音書,與符類福音各方面皆有很大的差異。.

新!!: 基督论和对观福音 · 查看更多 »

上帝

上帝,通常是指信仰系統中的至高神。 在华夏信仰中,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又称“帝”、“天”、“天帝”、「太一」、「皇天」、“昊天上帝”,和后土成對,並稱「皇天--土」。緯書又稱昊天上帝為天皇大帝,並增以五方上帝配屬五行及仁义礼智信。道教尊稱昊天上帝為玉皇,以五方上帝為「五方五老君」所化。受到基督教傳入的影響,上帝一詞在現代社會也用來指基督教的神。.

新!!: 基督论和上帝 · 查看更多 »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Once saved, always saved,簡稱OSAS)亦稱聖徒的堅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圣徒蒙保守(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或永遠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是源於基督教的神學理論之一,指如果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在得救以後,他便可永遠得救。 基督新教神學家喀爾文(1509-1564年)對新約、舊約經文的注解與整理時,側重上帝的主權與其工作,由此帶出上帝對其選民的保守,而選民在保守中得以有力量來實踐信仰。其後,加爾文的追隨者在相關神學議題的論辯中,便歸納出此說,屬「五點喀爾文主義」(Five-Point Calvinism)之一。 關於此神學觀念的闡釋,大體上被認為有如下兩點:.

新!!: 基督论和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 查看更多 »

幻影说

幻影說(Docetism),又稱看似人主義,或稱唯神主義,是早期基督教對基督的表述之一。此派認為,耶穌是個完全的神,不可能成為肉身。耶穌的本體就是上帝,耶穌在人間的一切活動,包括十字架上受苦,以及而後的復活、升天,都只是化身及假象,只是上帝投射在人間的一個影子、幻象或幻影形體。因此他們反對道成肉身理論。 傳統上認為,此派與諾斯底主義及希臘哲學關係密切,在基督教會中,馬吉安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學說的人。325年尼西亞會議宣布幻影說為異端,此派因而衰微。.

新!!: 基督论和幻影说 · 查看更多 »

幻象

幻象可指:.

新!!: 基督论和幻象 · 查看更多 »

亚玻里拿留派

亚玻里拿留派是由亚玻里拿留(-390年)所教导的基督教派別。按其神学观点的基督论认为耶稣仅有人的身体和魂,没有人的灵,乃是以道隐代人的灵。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開始逐步確立三一论,但是争论仍在继续。公元362年,亚他那修在亚历山大大会上曾责备这种观点。及至公元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宣布亚玻里拿留派為异端,並正式宣布基督是完全的人和完整的神。亚玻里拿留派信徒被谴责为试图产生“第三性”(既不是神也不是人)的异端份子。.

新!!: 基督论和亚玻里拿留派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的區利羅

區利羅一世(Cyrillus Alexandrinus,),又譯作聖濟利祿或亞歷山大的西里尔,於412年-444年間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任職亞歷山大宗主教。區利羅著作甚多,積極參於當時關於耶穌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爭論。他是第一次以弗所公會議的關鍵人物,會議導致聶斯脫里被革除君士坦丁牧首的職務,聶斯脫里派亦被定作異端,大公教會和聶斯脫里派分裂。 區利羅在羅馬天主教、東方正統教派和東正教被尊為聖人。在東正教,區利羅的瞻禮定於6月9日,並於1月18日和教父亚他那修一同紀念。羅馬天主教會區利羅的瞻禮在1882年定於2月9日,在1969年修改為6月27日,作為逝世紀念日。路德會亦定於同一日。1883年罗马教宗良十三世宣封區利羅为教會聖師。 區利羅是具爭議的人物,他驅逐了亞歷山大城裏的猶太人和諾窪天派(Novatians),並可能參與了殺害希臘女哲學家希帕提婭。歷史學家對於區利羅要為這些事件應負上多少責任有不同意見。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曾指責他的舉止就像一個驕橫的法王,而聶斯脫里派的主教們認為他是「來破壞教會的魔王」。.

新!!: 基督论和亞歷山大的區利羅 · 查看更多 »

人性

人性,一般指人的性情,亦可泛指人類才有的特性;有別於其他生物之處。 人性,在用於指出人有或沒有時,有,則當作人的形容人另一种含义指的是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包含所有正义性的人类价值观,以人为本,也包括对“人”个体的尊重,无论国家功能机器还是社会资源对于“人”的不可凌驾性,不走極端路線,在英文中称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也指同情心與同理心,是隶属于人性这一定义中的分支。但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的性質,應該也屬於人性的一部分卻多刻意被人怱略掉,這能看出普遍人的良好期望。 关于人性的问题,一直是学术上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目前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大部分人相信人性的存在,相信这是一种人类的特有标签。区别于“人格”。 人性,作為人類特性解釋者,很有可能需要一並研究心和腦的功用,即思想和心態等範疇中的普遍存在,又歷久不衰的特質特性。.

新!!: 基督论和人性 · 查看更多 »

伊便尼派

伊便尼派(Ebionism,Ἐβιωναῖοι,Ebionaioi,來自於希伯來文:,Ebyonim,意為貧窮、窮人)是早期的基督教派,被主流基督教會認為是異端。.

新!!: 基督论和伊便尼派 · 查看更多 »

信經

《信經》(英語是或Articles of Faith,源自拉丁文credo,意為「我信」)是傳統天主教的權威性基本信仰綱要。源頭可以追溯至初期大公教會的信仰準則(regula fidei),當時教會對外面臨逼迫,對內面對異端的攪擾,特別是諾斯底派。於是當時的辯道士透過「教條神學」(theologia dogmatica)發展出信仰摘要,藉之說明信仰原委並澄清信仰內容。信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出來的。簡單來說是教條式的信仰摘要。不過,信經主要表徵天主教信仰的道統,不是對信仰內涵的絕對定義,因此可能出現附加條款的情形。以尼西亞信經為例,原版和修訂過的信經是對特定的涉嫌有錯誤解說的異端學說做出隱含的譴責。當新的學說出現,之後被認定為異端時,這時就會有新附加的語句出現在信經裡頭,有如憲法或是一般法律條文的附加條款那樣。信經附加語句的變動顯示出神學在歷史上的發展。 在古代,大多數人承認接受的大公教會信經一共有四個,分別《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阿塔拿修信經》和《迦克墩信經》。現代基督教稱的「三大信經」分別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阿塔拿修信經》。 並不是所有的宗教有著信經的概念。對希臘、羅馬或是舊歐洲的異教徒,以及印度教、佛教徒來說,信經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伊斯蘭教則有清真言作為信仰告白。.

新!!: 基督论和信經 · 查看更多 »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新!!: 基督论和信義宗 · 查看更多 »

灵可以指:.

新!!: 基督论和灵 · 查看更多 »

灵魂

魂,在從古至今的宗教、哲学和神话中,被描述为决定前生今世的无形精髓,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是一种非物理学现象;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也有认为灵魂是永恒不灭的。一个人肉体消失后,其灵魂是否存在,存有争议。人生哲学、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相辅相成,是影响人类灵魂观的三个文化范畴。 现代,一些科学家也开始用模因和量子学说探讨灵魂问题,他們也认为与生命基因类似,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并主宰着思想、情感、梦境、幻觉等潜意识,随着生老病死而变化。 很少人曾經歷過失去意識的狀態,因此無法想像死亡將帶給人們什麼樣的感覺。學者通常會認為,那只不過是人們因為渴望相信「死亡並非終點」,而產生的情緒性念頭。「恐懼管理理論」主張:「心靈延續」的信念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隱晦的想法、行為與心態,都是人們為了減輕對「自我不存在」的極度焦慮,因而產生的反應。其支持者認為,人的心中都存在著一套秘密防禦機制,專門用來抑制對死亡的恐懼。.

新!!: 基督论和灵魂 · 查看更多 »

理性主义

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於並獨立於感官感知。理性主義最早的發源地是在英國,一般认为是隨著以哥白尼日心說為先驅的科學革命在歐洲大陸的發展,然後在包含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陸各地繼續發揚光大,最後在笛卡儿的思想出現以後而产生的一套理論,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各地例如在歐洲大陸以及冰島和愛爾蘭跟英國得以传播。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稱為經驗主義,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有知识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这里主要关注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以及证实我们所知的一种手段。 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實踐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 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并非由当时的哲学家,而是后人作出了区分。事实上,有时两者之间的区分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显著。三位主要的理性主义者都认同经验科学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研究方法及形而上学的理论上更接近笛卡儿而不是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和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tz)。尽管这种区分在--著书立作时很有必要,他们在哲学本身来说不是非常有用。 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认为,人类首先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原则,如几何法则,随后可以依据这些推理出其余知识。最典型的持这种观点的是斯宾诺莎及莱布尼兹,在他们试图解决由笛卡儿提出的认知及形而上学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使理性主义的基本方法得以发展。斯宾诺莎及莱布尼兹都认为原则上所有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单纯的推理得到,另一方面他们也承认现实中除了数学之外人类不能做到单纯用推理得到别的知识。 笛卡儿的理论相对来说更接近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只有一些永恒真理(包括数学以及科学的认知及形而上学基础)可以单纯靠推理得到,其余的知识需要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必要的科学手段。更准确地说笛卡儿是一位重视形而上学的理性主义者,是一位重视科学的经验主义者。 康德开始时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但是经过休谟(David Hume)的“将他从沉睡中唤醒”的著作(《人类理智研究》)的熏陶,他成了理性主义者以及经验主义者的综合体。 现在理性主义表达一种人类行为应该由理性所支配的观点(这种观点被欧洲所有的理性主义者以及所有的经验主义者所认同)。.

新!!: 基督论和理性主义 · 查看更多 »

神學

學(Θεολογια,theologia,Theology)一詞,廣泛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神學一詞的希臘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道/話語/學說」)兩個字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類對上帝正確認識的學說之意。為宗教研究的一個領域。 在羅馬的君士坦丁與狄奧多西崇信基督教以後,在歐洲,神學多被用以指稱基督教神學,但在基督教神學之外,還有伊斯蘭教神學、猶太教神學等神學體系。有些科學理論家和人文主義代表由於神學受到認信傳統所規限而拒絕神學,並且主张公立大學不應該有神學系的設置。.

新!!: 基督论和神學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一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325年在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尼西亞(今 土耳其布爾薩省伊茲尼克)召開的基督教大公會議。此會議乃基督教歷史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確立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宗教法規和現今普遍基督教會接納的傳統教義。在基督教被國教化過程中,會議亦為關鍵之一。.

新!!: 基督论和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系統神學

系統神學(Systematic theology,或称基督教系統神學)是基督教神學的分支,是對基督教信仰所作的有系統的反省、理解與陳述。 在公教神學中,系統神學可分為基礎神學(關注信仰的基本前提)、教義學(關注信仰的內容)以及神學倫理學或道德神學或基督教社會理論(關注信仰對人類行動的後果)。在公教的理解中,基礎神學被視為教義學的前序。而在新教神學中,系統神學一般分為教義學(關注上帝聖言)以及神學倫理學(關注基督徒行為)。 不同於回教或猶太教等有神論的神學,基督教系統神學是持三一神觀的神學。是以基督為中心的思考,故其獨特的三一神觀被視為基於基督的啟示。系統神學研究對象及於信仰的全部,故不只是因基督而瞭解上帝,也因基督而瞭解人。不只是瞭解基督徒個人的信仰,也是瞭解基督所建立的教會。 信仰是生活,因此作神學不能不先有信仰的體驗與實踐。基督信仰是群體生活,因此系統神學也不能脫離教會而為之。系統神學不是第一線對上帝的經驗,也不是第一手與上帝的對話。 它是在這種經驗與對話之後跳脫出來所作的反省。 反省也包含批判,是以基督的啟示為判準來對教會的行動及語言作批判。系統神學用語是理性的而非感性的。感性的語言用在敬拜。其用語也不是說服意志的,說服意志的語言用在宣講。理解是要發問,神學始於問題。問:「是何?為何?如何?」 神學必是用文字語言表達的。道雖不可盡道,人還是勉為道之。.

新!!: 基督论和系統神學 · 查看更多 »

異端

端,指不屬於主流思想的思維派別,通常具有負面含意,意稱指著正宗以外的旁門左道,而非正當的當下之普及、普遍,不被大眾所認同的「異類」。但也可能指說不重要的流派,不該被需要的,不被需要的,不應該存在世上的思想或事物,稱之為異端。 異端一詞常被用在於宗教中使用,指非正統信仰之間,稱呼外來的宗教為「異教」,而那些異類教徒大多泛指多為不同信仰的非主流人士,極為少數人一派。異端常常被主流人士排擠,他們大多是被主流教者為了保存宗教主旨的教義純潔性,與正當性,優越且完整性,正統的繼承者,而往往推向谷底深淵,不信教者,不同教者是往往是被排他主義者拿來做攻擊、揶揄、投射、等肅清抹滅的對象。.

新!!: 基督论和異端 · 查看更多 »

聶斯脫里

聶斯脫里(希臘語:Νεστόριος;386年-451年),古敘利亞人,曾進入安提阿修道院作修士。中譯亦作聶斯多略、聶斯脱利、聶斯托留或涅斯多留等,於428年4月10日至431年6月22日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 他被認爲是開創了聶斯脫里派的人物。他曾在擔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內,反對亞流派在基督論上的見解,但是他自己卻又另外提出一個見解,認為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在431年的以弗所公會議上,他的主張被認定為“異端”。.

新!!: 基督论和聶斯脫里 · 查看更多 »

聶斯脫里派教會

聶斯脫里派教會是由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以及其跟隨者所建立的東亞教會,因此相對於東羅馬與西羅馬的基督教,他們又自稱為東方教會 (ܥܕܬܐ ܕܡܕܢܚܐ ʿĒ(d)tāʾ d-Maḏn(ə)ḥāʾ)。此一教會以薩珊王朝時的波斯為中心,迅速地朝東亞發展。在9至14世紀期間,成為了在擴散的地域最廣的基督宗教教派。在今日亦有表示自己源自於東方教會的東亞基督宗教團體。 此一宗派由東方牧首帶領,並延續了東敘利亞傳統的禮儀與神學觀,並受到了聶斯脫里的神學觀影響而支持耶穌的神人二性二體論。由於431年的以弗所大公會議譴責了此一論點,因此聶斯脫里及其支持者離開了羅馬帝國,並且得到波斯的收容。最後使得聶斯脫里派成為了波斯王朝內的基督宗教代表。並在498年於尼西比斯建立了東方牧首座,並建立了學術中心。之後除了在波斯統治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以至於安那托利亞、庫德斯坦以及突厥斯坦都有其蹤影,最後甚至傳入唐元時代的中國並獲得景教這個名稱。.

新!!: 基督论和聶斯脫里派教會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基督论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道成肉身

道成肉身(Incarnation,Ενσάρκωση,公教譯聖言成了血肉),基督教術語,正統基督教信仰認為,耶穌基督是三位一體中的第二個位格,即是聖子或道(Logos),他通過童貞馬利亞的子宮,成為肉體,降生在世上。馬利亞也因此擁有聖母(又譯為誕神女)的稱號。 這個信條在《尼西亚信经》中被確認,是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基于对《圣经·新约全书》的理解。该教义认为:三位一体中的圣子在降世之前与圣父同体,称为“道”。后来这个“道”以肉身的形式降世成人,便是耶稣。所以耶稣就是道成肉身,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 幻影說反對道成肉身,認為耶穌不曾以肉體方式出生與形動,而是上帝在世間的投影化身。.

新!!: 基督论和道成肉身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新!!: 基督论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身體

身體是每個生物的實體。身體是生物的外表,可表示該生物的健康程度,以致表示該生物是否死亡。.

新!!: 基督论和身體 · 查看更多 »

迦克墩公會議

加采東會議(或稱卡爾西頓會議),是於公元451年在迦克敦舉行的第四次基督教大公會議。與會的有東方教會的500位主教及教宗的數位代表。此會議産生了重要的基督論定義,界定了「基督的神人二性」。此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為異端。最後,會議制定了今天基督教著名的信經《迦克墩信經》。同時,會議法規更規定羅馬主教與君士坦丁堡主教具同等優越地位。。.

新!!: 基督论和迦克墩公會議 · 查看更多 »

阿利烏

--利烏(Arius;),或譯--流,天主教稱--略,是領導阿里烏教派的早期基督教人士。阿里烏及其教派認為耶穌基督次於天父和反對教會佔有大量財富。阿里烏認為,上帝是永恆而獨一的存在,在祂以外沒有能與祂平等的,因為一切在祂以外的個體,都是祂所創造的,並且都在祂以下,連聖子耶穌也不例外。因此,阿里烏認為耶穌比上帝低一等,是受造的,他認為聖子不是永恆的,但是有開始的,因為祂是從父而出的受造之物。結果,在公元325年的基督教大公會議(即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被取消教席和斥為異端。後來因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神學態度上的變更,勢力得以保存。 阿里烏所引發的爭論,與三位一體的基督教傳統教義是對立的。.

新!!: 基督论和阿利烏 · 查看更多 »

阿里烏教派

阿里烏教派,即阿里烏主義(Arianism),是4世紀亞歷山大港正教會的包加里教區長老阿里烏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別,故稱阿里烏派。認為《聖經》的啟示說明耶穌次於天父,。阿里烏派拒絶使用「本體相同」這個詞語去描述基督與上帝的關係,而是採用「本体相异”來描述。其教導在不同的大公會議中都斥之為異端。.

新!!: 基督论和阿里烏教派 · 查看更多 »

門徒

徒,原意為向旁人學習且接受指導者。通常指緊密跟隨某大師學者或宗教領袖的弟子,這樣的弟子不但接受老師管教,服膺老師所教導之學術理論或教條真理、且願意身體力行甚至將其發揚光大。.

新!!: 基督论和門徒 · 查看更多 »

邏各斯

邏各斯(λόγος,Logos)是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及基督教神學的重要概念。在古希臘文一般用語中有話語的意思;在哲學中表示支配世界萬物的規律性或原理;在基督教神學是耶穌基督的代名詞,因為他是上帝的旨意或話語,也是萬物的規律的源頭,中文《新約聖經》一般譯為“道”。在西方哲學史上,邏各斯是最早關於規律性的哲學范畴。邏各斯的概念亦見於波斯、古印度和古埃及。.

新!!: 基督论和邏各斯 · 查看更多 »

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liberalism)是一種意識形態、哲学,以自由作為主要政治價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其特色為追求發展、相信人類善良本性、以及擁護個人自治權,此外亦主張放寬及免除政權對個人的控制。更廣泛地,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的權利。 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民主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為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著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參政權。自由主義反對許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構,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等。自由主義的基本人權主張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等。在許多國家,部分持有不同观点的自由主义者從原本的保守自由主義裡脫離出來,主張政府應該藉由抽取富裕階層更多稅賦以提供人們更多的福利,創造更為平等和公平均富的社會,这被称为“社会自由主义”,亦被称作“进步自由主义”、“福利自由主义”或“改良自由主义”。 自由主義在啟蒙時代生根;到了現在,「自由主義」一詞已經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以中间派为主体,從左派至右派,支持者的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主要流派爲中間偏左的社會自由主義和中間偏右的保守自由主義和強調個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義。.

新!!: 基督论和自由主义 · 查看更多 »

耶稣

耶稣(4BC-30/33AD)(古希伯來語:יהושוע,拼為Yahushua,Ἰησοῦς,可拼为Iesous,Jesus),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以犹太教为基础开创了基督教,並被尊稱為基督或耶穌基督。 按照傳統基督教的信仰,耶穌視同三位一體的-神/主的位格之一,稱為「聖子」或「上帝之子」。為了將人類從罪惡中拯救出來,他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成為舊約聖經撒迦利亞書中所預言的彌賽亞(天主教思高譯本譯為“默西亞”),就是「受膏者」,神所膏的君王和大祭司。在公元元年左右的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童貞女馬利亞受聖靈感孕,生下耶穌。他三十歲開始傳道,宣揚愛神和愛人的福音,信他的人會永遠不死。傳道三年半,他被猶太祭司該亞法控告,被羅馬官府本丟·彼拉多總督判處死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這正好成就了耶穌降生的目的,他的死為世人的罪付上贖價。他三天以後復活,顯現給他的門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後升天,坐在天父的右邊。他還要榮耀再來,審判一切的活人與死人,信從他的人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新!!: 基督论和耶稣 · 查看更多 »

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西教會大分裂(East–West Schism)是指11世紀基督教會大分裂,分出了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會)以及羅馬天主教(羅馬普世公教會)兩大宗。自2世紀以後,以羅馬為首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教會,因各自不同的教會、政治、社會、文化等原因,在神學,以及教會的組織、紀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漸擴大,彼此爭論不休,最終導致了1054年的東西方教會大分裂,形成日後的公教(此乃原意譯名;慣稱為天主教:在明朝時,公教傳入中國時借用外教名詞「天主」稱呼所信仰的神,因而得名)和正教会(即東正教)。.

新!!: 基督论和東西教會大分裂 · 查看更多 »

東方亞述教會

聖使徒大公亞述東方教會(The Holy 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敘利亞語: ܥܕܬܐ ܩܕܝܫܬܐ ܘܫܠܝܚܝܬܐ ܩܬܘܠܝܩܝ ܕܡܕܢܚܐ ܕܐܬܘܪ̈ܝܐ)根據牧首瑪爾·丁哈四世的說法,這個基督教教會可以追溯到塞琉西亞─泰西封座堂,據說是由聖多馬和聖馬理以及雅代所建立起來的,明示在亞戴的教訓(Doctrine of Addai)之中。這派教會有時被稱為「聶斯脫里派教會」或是「波斯教會」。 它有時候稱自己為亞述正統教會,並且有時也錯誤地被認為是東方正統派的團體。稱它為「正統」的用法不見於教會的禮文書中,亦不是在任何一封官方書信,但是後期和混淆不清的用法稱它是屬於東正教以及東方正統教會。條文「正確的信條」或者「正確的教義」在亞述語亦不見於任何團體的學術用語。在敘利亞文譯作「trisa subHa」。在印度,以敘利亞加色丁教會為人所知。東方亞述教會在西方常被人認為是聶斯脫里派教會,既使該教會將這個名稱和它當作有關係的爭議等同是誣蔑。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讚它作為「受難者的教會」,因為在教會的歷史曾迫害著名的殉道者。教會宣稱,其它教會沒有像敘利亞東方教會一樣曾經歷這麼多的死難。 亞述教會是原始的基督教會,曾經廣佈在巴底亞、伊拉克東部以及伊朗。它在中世紀時地理性的延伸到印度和中國,在中國稱為《景教》:在西安發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述景教在中國的流行情況。中國唐代首都長安,在中文和敘利亞文中描述了在7世紀及8世紀教會的活動,過了半個千禧年之後,一位中國僧侶,巴·掃馬從北京前往巴黎和羅馬去尋求與蒙古的結盟國來抵抗馬木留克,這個時期曾有一位中國主教當選牧首,名號是瑪·約伯耶和華三世。他們早在於1498年葡萄牙人到達印度之前,就派遣了東敘利亞教會的主教到聖多馬派的教會。牧首提摩太一世(727年–823年)寫到了在西藏有規模的基督教會。 敘利亞的神學奠基者是遵循安提阿傳統的塔爾索的狄奧多和摩普綏的狄奧多。亞述教會規範的基督論是由大巴拜(Babai the Great)(551年–628年)撰寫的,而且是清楚地不同於對聶斯脫里指控的二位論:他最重要的基督論著作,是著名的「結合之書」(Book of the Union),在巴拜的教導中,兩個本體(qnome)是未混合的,但是永久地聯合在同一個位格(parsopa)基督的人性。.

新!!: 基督论和東方亞述教會 · 查看更多 »

法利赛人

法利賽人(;פְּרוּשׁין;Pharisees),又譯法利塞人,是第二聖殿时期 (前536年–70年)的一个政党、社会运动和犹太人中间的思想流派。法利赛人是当时犹太教的四大派别之一,另外三大派别为撒都该人(Sadducess)、艾賽尼派(Essenes)和奋锐党(Zealots)。 「法利賽」這個名詞源於希伯來語的“”(prushim;字根: parush),意思是「分离」,指一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與撒都該人追求俗世的權力及物慾相對。法利賽人大約在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的時候就已出現;到第二圣殿被毁以后,法利赛教派重新建立為拉比犹太教── 並成為了日後傳統猶太教的典範、今日猶太教所有教派的根本。在某程度上,強調「以《聖經》為根本」的迦來特派亦是建基於法利賽教派的思想之上。 法利赛与撒都该教派之争在犹太历史上时间长久,从巴比伦流放开始,到罗马征服上爆发。其中一个因素是阶级,就是贫富分化。撒都该代表了祭司和贵族。另一个是文化,即同意与反对希腊化。第三个是犹太宗教,即强调第二圣殿、祭祀仪式与服务,相对于强调摩西的其它律法和先知预见。第四个冲突,特别是在宗教上对于律法书的解释,及其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应用。撒都该只接受成文律法,反对口传律法及复活。法利赛人約瑟夫斯(公元37-100年)认为相对于撒都该精英来说,法利赛人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法利赛人认为他们是先知与摩西律法解释的权威,而撒都该人代表的是祭司权威,以及所罗门时期大祭司撒都(有争议,见撒都该)所遗传的特权。約瑟夫斯的说法“普通人”强调将犹太人分离出来,将他们作为礼拜的独立人群。《新约》也常谈到犹太身份在族群中的独立于独特。在《腓立比书信》中,大数的保罗虽然宣称在国外犹太人的礼拜仪式有所改变,但是仍然将自己定义为“犹太的”或“希伯来”,“作为犹太人,第八天受到割礼,便雅悯族人,希伯来中的希伯来人;就律法而言,我是法利赛人”但是大数的保罗与犹太教地位之争仍然存在。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法利赛信条成为拉比犹太教的礼拜与仪式的基础,并最终成为传统正宗犹太教中各种形式派系的来源, 圣经派迦来特犹太教除外。在犹太历史与经文之外,法利赛主要被《新约》引述为与施洗约翰与耶稣产生冲突。《新约》中大数的扫罗也是个法利赛人。早期基督教与法利赛并非十分敌视,比如迦瑪列就被称为同情基督徒的法利赛领袖。基督教文化也广泛传播对法利赛的认识。.

新!!: 基督论和法利赛人 · 查看更多 »

政治

政治是由各种团體进行集体决策的一个过程,也是各种团體或个人为了各自的領域所结成的特定关系,尤指對於社會群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一般来说,这个词多用来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然而社会学家也用来指涉包括各种利益机构、学校、宗教机构在内的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社会学来讲,政治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它影响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因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以及从不同学科角度,不同的学者对他的论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内涵的本身也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对政治的阐释也充满了争议,始终没有一个确切公认的定义。孙关宏等 《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p1-13 ISBN 978-7-309-03661-9 政治学是专门以政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研究政治行为的理论和考察权力的获得与行使。.

新!!: 基督论和政治 · 查看更多 »

景教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也就是現今的東方亞述教會。景教起源於今日敘利亞,由敘利亞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於公元428-431年之間創立,在波斯建立教會。景教被視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基督教派,成為漢學研究一個活躍的領域。唐朝時曾一度在長安興盛,並在全國都建有“十字寺”。.

新!!: 基督论和景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关于基督论的异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