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指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本名埃里希·保羅·雷馬克(Erich Paul Remark),二十世紀德裔美籍作家。.

27 关系: 天主教奥斯纳布吕克好莱坞工人布莱希特作家德国國籍利翁·福伊希特万格凯旋门 (小说)玛莲娜·迪特里茜第一次世界大战納粹美国美国公民瑞士西線無戰事 (電影)西线无战事西發里亞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查理·卓别林提契諾州歐斯納布魯克洛迦诺流亡托马斯·曼20世纪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奥斯纳布吕克

奥斯纳布吕克(Osnabrück,),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个不属于县的城市,目前有165,500居民。它是继汉诺威和不伦瑞克后下萨克森第三大的城市和该州的一个地区中心。整个地区有80至100万居民。 奥斯纳布吕克有一所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和一所职业高校。它是天主教和新教的一个主教驻地。德国联邦环境基金会的总部也在这里。 780年查理大帝奠基了奥斯纳布吕克作为主教驻地。1648年在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签署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約,因此奥斯纳布吕克也被称为“和平城市”。 奥斯纳布吕克周边的大城市有比勒费尔德(东南43千米)、明斯特(西南44千米)、荷兰的恩斯赫德(西方78千米)、奥尔登堡(北方约95千米)、不来梅(东北约103千米)和汉诺威(东方约114千米)。1940年奥斯纳布吕克的人口数超过十万,在德国属于大城市。.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奥斯纳布吕克 · 查看更多 »

好莱坞

荷里活(Hollywood),中國大陆、台灣及新马譯作--,港澳譯作--,是美國加州洛杉磯的一個地名,由於美國許多著名電影公司設立於此,故经常被与美國電影和影星联系起來,而「荷里活」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南加州的。.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好莱坞 · 查看更多 »

工人

工人,若指從事某種職業的勞動者,則是體力工,內部稱為職員或員工。多指工业生产领域,依靠出卖劳动获取报酬的人,通常指“体力劳动者”。工人一般指工厂中生产工序的人,除了工厂的管理者外,都称为工人。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工人有時不單是指在工廠中從事生產工作的人,也指在社會服務行業工作的人,如服務員、電工、銷售員等在最前線工作的人員都被定為工人階層,而且工人的收入也僅維持在最低工資上下。有些地區工人與勞工同義,泛指受薪階層,其中包括收入非常高的中產人士。.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工人 · 查看更多 »

布莱希特

#重定向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布莱希特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國籍

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一個國家國民的法律資格,也是國家實行外交保護的依據。各國將國籍做為立法的重要內容,是從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開始的。《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五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國籍。任何人的國籍不得任意剝奪,亦不得否認其改變國籍的權利。.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國籍 · 查看更多 »

利翁·福伊希特万格

利翁·福伊希特万格(Lion Feuchtwanger,笔名:J.L. Wetcheek,1884年7月7日出生于德国慕尼黑,1958年12月21日逝世于美国洛杉矶)是一位德国犹太小说作家。.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利翁·福伊希特万格 · 查看更多 »

凯旋门 (小说)

《凯旋门》 (Arc de Triomphe) 是德裔作家雷马克于1945年发表的小说。描述二战之前德国难民在巴黎的流亡生活。本书是继《西线无战事》后他的第二本全球畅销小说(近千万册)。1948年改编成一部电影,1985年也有一部电视电影。.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凯旋门 (小说) · 查看更多 »

玛莲娜·迪特里茜

玛丽·玛德莲娜·“玛琳”·黛德丽(Marie Magdalene "Marlene" Dietrich,), 德国演员兼歌手,拥有德国与美国双重国籍,在其近七十年的演艺生涯中持续自我革新,由此保持了颇高的受欢迎度。 黛德丽于1920年代柏林开始演艺生涯,出演戏剧及无声电影。1930年她凭借在《》中的表演赢得国际声誉,也由此同派拉蒙电影公司签约,进军好莱坞。黛德丽出演了《摩洛哥》(1930年)、《》(1932年)和《》(1936年)等电影,以其个人魅力及“异国美貌”大获成功,成为这一时代收入最高的女演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黛德丽在美国进行广泛巡演。战后她出演电影数量下降,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主要从事歌舞表演,巡游世界。 二战期间黛德丽投身人道主义事业,为德国及法国避难和流亡者提供住所和经济支持,并为其争取美国公民权。她在前线巡演并鼓舞士气,以此获得了美国、法国、比利时及以色列方面的表彰。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评选黛德丽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9名。.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玛莲娜·迪特里茜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納粹

-- 納粹可泛指下列有關條目:.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納粹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公民

美国国民(United States national)和美国公民(United States citizen)身份由美国宪法和法律定义。一般情况下,拥有美国国籍者除部分美国领地居民外,都是美国公民。.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美国公民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西線無戰事 (電影)

#重定向 西線無戰事 (1930年電影).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西線無戰事 (電影) · 查看更多 »

西线无战事

《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是德國作家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Erich Maria Remarque)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反戰小說。因內容带有强烈的反战意識,曾於1930年代纳粹黨執政時查禁。.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西线无战事 · 查看更多 »

西發里亞

西發里亞(Westfalen)是以德國多特蒙德、明斯特、奧斯納布魯克等都市為中心的地域。跨北萊茵-西發里亞和下薩克森邦,位在萊茵河和威悉河之間。西發里亞無精確的境界範圍,依時代不同而異。面積約16,000~22,000km2,人口約430萬人~800萬人。終結三十年戰爭的西發里亞和約的締結地。 原本是薩克森公國的一部分。1807年~1813年,成為從屬於拿破崙的西發里亞王國。1815年,成為普魯士王國的西發里亞省。.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西發里亞 · 查看更多 »

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著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砲的砲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和戰車等,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瞭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查理·卓别林

查尔斯·斯宾赛·「查理」·卓别林爵士,KBE(Sir Charles Spencer "Charlie" Chaplin,)是一位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卓别林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尤为成功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與哈羅德·勞埃德和巴斯特·基頓並稱為「世界三大喜剧演员」,卓別林戴著圓頂硬禮帽和禮服的模樣幾乎成了喜劇電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模仿过他的表演方式。 卓内心则一副绅士气度、穿着一件窄小的礼服、特大的裤子和鞋、戴着一顶圆顶硬礼帽、手持一根竹拐杖、留着一撇小胡子的形象。在无声电影时期卓别林是最有才能和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自己编写、导演、表演和发行他自己的电影。从在英国的大剧院作为孩童演员登台演出,到他88岁逝世為止,他的職業生涯超過70年。从狄更斯式的伦敦童年一直达到了电影工业的世界顶端,卓別林已成为了一个文化偶像。.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查理·卓别林 · 查看更多 »

提契諾州

提契諾州(Ticino;Tessin;Tessin),又譯為德欣州,位於瑞士南部,是瑞士義大利語區。首府為貝林佐納,但盧加諾卻是全州第一大城,重要城市還有舉辦羅加諾影展的羅加諾。该州与意大利接壤 Category:瑞士行政區劃.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提契諾州 · 查看更多 »

歐斯納布魯克

#重定向 奥斯纳布吕克.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歐斯納布魯克 · 查看更多 »

洛迦诺

洛迦諾(義大利語:, 德語:,法语:Locarno)是瑞士南方提契诺州的一個直轄市,位於馬焦雷湖北邊湖畔,而洛迦諾東北方連接阿爾卑斯山山脈的南方山腳。當地人口16,407(2017年)。洛迦諾小鎮位於馬焦雷湖三角洲的東北方,河的另外一邊是三角州西南方的小鎮阿斯科纳。根據人口排序,這是瑞士境中的第74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在提契諾州內第三大的城市,僅次於盧加諾與貝林佐納。官方語言是義大利文。洛迦諾小鎮以主辦洛迦諾國際金豹獎聞名,每年的八月會在小鎮的露天大廣場舉行。1925年十月,發表了聞名的洛迦諾協議,是針對戰後歐洲領土劃分的共同協議結果。2004年一月,義大利歷史學家馬里諾.維加諾推測,洛迦諾城堡應該是來自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設計。.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洛迦诺 · 查看更多 »

流亡

流亡或逃亡,指任何人或團體,因為自然災害、受到侵略、迫害或其他負面因素而離開出生或定居的國家、地區。流亡未必指在國外流亡,如唐玄宗幸蜀,也可以稱做流亡。 強迫他人流亡的刑罰稱為流放。世界各國都有流放的刑罰,流放地通常是離島或極為偏遠的地方,使被流放的人難以返回原定居或活動的地方。如大英帝國時常流放罪犯到澳大利亞、俄羅斯帝國則多將異議分子遷徙至西伯利亞,日本幕府將軍則多流放公卿、武士到北海道或佐渡島、隱岐島。中國,清初多流放罪人至東北盛京、寧古塔、尚陽堡,中葉以後則常常是伊犁或烏魯木齊。.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流亡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曼

保罗·托马斯·曼(Paul Thomas Mann,), 德国作家,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托马斯·曼 · 查看更多 »

20世纪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該世紀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航天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战争与军事对峙(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此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影响人们深远,并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该世纪的殖民主义也曾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佈。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到20世紀中期,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日本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導致二次大戰爆發,歐洲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该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強權的代理人戰爭直到世紀末,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识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则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识,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与更好的生活品质,部分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澳洲,许多土耳其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路等资讯媒体,造成美国与小数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

新!!: 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20世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雷马克雷马克,E.M.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