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

指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 y Famy,),又译为艾米里俄·阿圭那多、阿吉納爾多、阿奎那多、阿基纳尔多、安密里奥·亚昆诺杜、阿吉诺多。菲律宾人,华人、他加禄人和西班牙人混血。菲律宾军事家、政治家、独立运动领导人。早期加入卡蒂普南,後与领导人滂尼发秀产生分歧,取得統治權後将其处决,並解散卡蒂普南。後创建了菲律宾边那巴多共和国,自任總統,但不久就投降,後流亡香港。之後趁著美西戰爭回國參與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再度成為总统,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共和國总统。美菲戰爭中投降,投靠美國。二戰時投降日本,與日軍合作,二戰結束後因此短暫入獄,被特赦出獄。菲律賓獨立後,曾被委任爲國務會議成員。1964年2月因病死亡,終年94歲。.

33 关系: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华人卡蒂普南大元帅天主教奎松市安德烈·滂尼发秀巴拉索阿因佩德罗·帕特诺地主北呂宋呂宋农场總統美菲战争美西战争甲米地省特赦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菲律宾菲律宾人菲律宾第一共和国菲律宾总统西班牙人马尼拉马德里马里亚诺·特里亚斯边那巴多共和国阿波里納里奧·馬比尼苏禄群岛Project Gutenberg法学曼努埃爾·奎松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Emilio Aguinaldo y Famy,),又译为艾米里俄·阿圭那多、阿吉納爾多、阿奎那多、阿基纳尔多、安密里奥·亚昆诺杜、阿吉诺多。菲律宾人,华人、他加禄人和西班牙人混血。菲律宾军事家、政治家、独立运动领导人。早期加入卡蒂普南,後与领导人滂尼发秀产生分歧,取得統治權後将其处决,並解散卡蒂普南。後创建了菲律宾边那巴多共和国,自任總統,但不久就投降,後流亡香港。之後趁著美西戰爭回國參與菲律宾第一共和国,再度成為总统,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共和國总统。美菲戰爭中投降,投靠美國。二戰時投降日本,與日軍合作,二戰結束後因此短暫入獄,被特赦出獄。菲律賓獨立後,曾被委任爲國務會議成員。1964年2月因病死亡,終年94歲。.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埃米利奧·阿奎納多 · 查看更多 »

华人

華人(Ethnic Chinese),是對原居於東亞中國地區族裔群體及其後代的泛稱,其概念源自於華夏、中華或中華民族。華人是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並非一個有嚴格定義的學術名稱,類似於華人名称还包括唐人、中國人等稱呼,這些名稱隨著政治與歷史變遷,其內涵也隨之改變。在化約主義及種族主義的影响下,時常產生混淆不清,難以清楚定義的情況。也由於中國民族主義將中國視為是一個由中華民族構成的民族國家,主張中華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因此在「中華民族」概念出現後,華人並不特定指具有漢族血统的後裔,一些中國大陸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等在中國以外地區也被稱或自稱為華人,但「華人」的概念一般不以政治或行政區劃甚至國籍做劃分,例如香港人、澳門人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華裔也被稱為華人。.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华人 · 查看更多 »

卡蒂普南

卡蒂普南(Katipunan),也译作卡迪普南、卡的普南、卡提普南、卡地普南、卡的普兰,是菲律宾一支反西班牙的秘密革命社团,由博尼法西奥(Bonifacio)于1892年創立。此革命社团在1896年於菲律宾奎松市巴林塔瓦克(Balintawak, Quezon City)暴力起義,失败後退守吕宋岛北部地区,並最终于1897年因内部鬥爭而解散。.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卡蒂普南 · 查看更多 »

大元帅

大元帅是军衔体系中的最高等级,一般授予一国武装部隊的最高统帅。 另外中华民国的特级上将、纳粹德国的帝国元帅、法西斯意大利的最高帝国元帅,以及美国在1903年授予乔治·杜威海军特级上将,在1919年授予约翰·潘兴陆军特级上将和在1976年追授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合众国特级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of the United States)军衔均可以视为大元帅。.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大元帅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奎松市

奎松市(,),又稱計順市,人口约230萬人,乃菲律賓全國第一大岛吕宋岛上的城市区域、菲律賓人口第一大城、1948年至1976年的首都。面积166.2平方公里。 奎松市建市于1939年,市名源自前菲律宾总统曼努埃爾·奎松。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之奎松市指馬尼拉大都會的一个主要部分,菲律宾另有一个奎松省,位于吕宋岛东南部的卡拉巴宋地区,其省名也是取自前總統曼努埃爾·奎松之名。 由於奎松市曾經是菲律賓首都,所以有許多政府大廈和國會前址可見。菲律賓兩所名門學府——馬尼拉大學和菲律賓大學均坐落於此城。 奎松市是菲律賓最富有的地方政府。市內建有許多寬廣的公園、綠蔭大道及許多住宅區和商業區。 奎松市亦是菲律賓主要娛樂中心,許多電視節目、音樂及電影在此製作,所以被稱為菲律賓的--。.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奎松市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滂尼发秀

安德烈·滂尼发秀(Andrés Bonifacio,),也译作博尼法西奥、波尼法秀、旁尼法秀等,是菲律宾军事家、政治家、菲律賓獨立運動的發起人及主要領導人之一,被誉为「菲律宾革命之父」。.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安德烈·滂尼发秀 · 查看更多 »

巴拉索阿因

巴拉索阿因(西班牙语:Barásoain),是西班牙纳瓦拉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4平方公里,总人口509人(2001年),人口密度36人/平方公里。.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巴拉索阿因 · 查看更多 »

佩德罗·帕特诺

佩德罗·帕特诺(Pedro Paterno、1857年2月17日 - 1911年4月26日)又佩德罗·亚历杭德罗·帕特诺·德·维拉·伊格纳西奥(Pedro Alejandro Paterno y Debera Ignacio、Pedro Alejandro Paterno y de Vera-Ignacio)菲律宾的独立活动家,革命家。1899年5月8日至1899年11月13日2任菲律宾臨時政府的總理。.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佩德罗·帕特诺 · 查看更多 »

地主

地主可以指:.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地主 · 查看更多 »

北呂宋

#重定向 呂宋.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北呂宋 · 查看更多 »

呂宋

呂宋島(塔加洛語:Luzon)是菲律賓最大的島,也是世界第15大島,面積109,965平方公里。呂宋島位於菲律賓北部,是首都馬尼拉的所在地。呂宋島在台灣南方,維薩亞斯群島北方,中國南海東方,菲律賓海西方。《劍橋百科》介紹:「多海灣和近岸島嶼。西北部中科迪勒拉山的普洛格山[為最高點]。馬德雷山在島東北。島上最大的湖稱內湖…產穀物、甘蔗、木材、大麻、鉻鐵礦。旅遊業發達。」 呂宋同時也是菲律賓三大政區之一,包括呂宋島,北部的巴坦群島(Batanes)和巴布延群島(Babuyan),南部的馬林杜克島(Marinduque)、馬斯巴特島(Masbate)、卡坦端奈斯島(Catanduanes)、民都洛島(Mindoro)和巴拉望島(Palawan)。吕宋政區面積138309平方公里。 呂宋也是中國史書對西班牙的古稱,而菲律賓的古稱则是小吕宋。.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呂宋 · 查看更多 »

农场

農場,指農業生産單位、生産組織或生産企業,以從事農業生産或畜牧養殖爲主,經營各種農產品和畜牧産品。 農場可以作爲一個企業,由個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經營,或由聯合體、公司所有和經營,農場的規模可以從數畝到成百上千公頃不等,在美洲,一個農場的規模大的可以大到幾萬公頃或幾十萬公頃。在中國大陸的人民公社時期(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一個大的國有農場面積相當與一個鄉或幾個鄉鎮的規模,号称中国最大农场的国营友谊农场甚至衍生出友谊县,次于它的芳草湖农场则衍生出芳草湖市;原來以大型農場爲主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东北的北大荒自1990年代以來相繼改爲城鎮建制,亦有直接以农场命名的类似乡级单位。 巴西的大種植園,在殖民時期,種植園主對其不動產以及為他們工作的黑人奴隸和自由民均擁有控制權,實際上不受殖民當局干涉。.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农场 · 查看更多 »

總統

總統(President),日本及朝鲜半岛称为“大统领”(;),是共和制國家的元首稱呼。.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總統 · 查看更多 »

美菲战争

菲律宾-美国战争,也称为菲律宾独立或菲律宾起义(1899-1902)战争,由最初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並成立菲律賓第一共和國,轉變成對抗美國兼併菲律賓的新殖民戰爭。这场战争发生在菲律宾革命和美國西班牙開戰之後,是菲律宾独立斗争的一系列冲突之一。 1899年2月4日,美国和菲律宾共和軍之间爆发战斗,并迅速升级到1899年的马尼拉战役。1899年6月2日,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正式对美宣战。这场战争在1902年7月4日正式结束。 然而,卡蒂普南組織的成员继续與美军戰鬥。将军也在其中,他是一位资深的卡蒂普南成员并曾经担任的总统。塔加拉共和国是在总统阿奎納多被捕后,于1902年宣告成立的。其他的团体,包括摩洛族人和信徒,始终保持敌对状态直到他们在1913年6月15日於中失败。 这场战争和美国的占領改变了菲律賓的文化景观,大约有34,000-1,000,000人员伤亡,作为国教的菲律賓天主教脱离了政府體制(国家政教分离),同时引进英语作为政府和一些企业的主要语言。1916年,美国给予菲律宾自主权并承诺最终成立自治政府,该承诺最终于1934年兑现。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承认菲律宾独立并通过了《》。.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美菲战争 · 查看更多 »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又稱西美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Guerra hispano-estadounidense),是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进而控制加勒比海而发动的战争。.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美西战争 · 查看更多 »

甲米地省

米地省(Cavite)是菲律賓呂宋甲拉巴松政區的一個省份,位於馬尼拉灣南岸,距離馬尼拉僅30公里。官方首府为伊姆斯,但是政府驻地為特雷塞馬蒂雷斯市。甲米地省東鄰於內湖省,南為八打雁省,北面南中國海。.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甲米地省 · 查看更多 »

特赦

特赦,指以行政權免除罪犯全部或部分的服刑。宋代以前中國即存在特赦,有所謂「八議」之同罪異罰之說。學者認為特赦權的開始始於19世紀的英國君主,在司法獨立以及國會擴權的時代,是少數專屬於君主的特權之一。在不同的国家里,不同的人或组织有下达特赦令的权利,比如国家元首或者议会。在不同国家里对特赦令的定义和理解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国家中(如德国),对个人和对一群人的特赦令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在有些国家里,特赦令虽然免除被特赦的人的服刑期或服刑的重度,但它并不表示该人已经无罪了。在另一些国家中,特赦令也免除被特赦者的罪行。颁布特赦令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特赦 · 查看更多 »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人

菲律宾人是菲律宾共和國的主體民族,也指具有菲律宾血统的人。在菲律宾國內约有92,000,000人 ,菲律宾境外則约有11,000,000人。“Filipino”一词得名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大部分菲律宾人自称「Pinoy」(女性自称「Pinay」),这是一个俚语单词,由「Pilipino」的最后4个字母以及后缀"-y"组合而成。 最早的菲律賓人其實是指在菲律賓出生的土生西班牙人,在菲律賓革命後指所有在菲律賓生活的公民。.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菲律宾人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第一共和国

菲律宾共和国(República Filipina;Republika ng Pilipinas),史称菲律宾第一共和国、马洛洛斯共和国,是在菲律宾革命期间建立的一个短命政权。.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菲律宾第一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总统

菲律賓總統是菲律賓共和國的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負責領導菲律賓政府,包括內閣在內的行政部門,同時也是菲律賓軍隊的最高統帥。現任菲律賓總統是杜特蒂。.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菲律宾总统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Españoles)是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國家西班牙之主體民族,母語是西班牙語,而西班牙語則是 一種從拉丁方言發展而來的語言,歷史悠久。大部分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 隨著西班牙帝國的興起,西班牙人也散居各個殖民地。西班牙人和這些殖民地的原住民通婚,使得殖民地擁有大量的西班牙后裔,這以拉丁美洲為甚。.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西班牙人 · 查看更多 »

马尼拉

尼拉(Maynila,Manila),又稱岷里拉,是菲律宾首都,位於菲律宾的最大岛—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今為菲國第二大城,人口有150萬;乃全國經濟、文化、教育和工業中心,現為人口達1000萬的馬尼拉大都會區之發展核心。2013年4月,馬尼拉人口排名全球第6名,達2120萬人。在同屬此都會區的眾多城市中,僅奎松市人口多於馬尼拉市。马尼拉之名源於一种生长着白豔花朵的湿地树(Maynilad),許多觀賞過的人們都以「那些白色的花开着,便像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形容它。她所屬的這個都會區,菲律賓官方稱為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一般外國人和非定居者通常簡稱以馬尼拉。全區由17座城市和直轄市所組成。.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马尼拉 · 查看更多 »

马德里

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其位置處於西班牙國土中部,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市內人口約340萬,都会区人口則約627.1萬(2010年),均佔西班牙首位。其建城於9世紀,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於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為往後西班牙殖民帝國的運籌中心,現今則與巴塞罗那並列為西班牙的兩大對外文化窗口。.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马德里 · 查看更多 »

马里亚诺·特里亚斯

里亚诺·特里亚斯(Mariano Trías,),菲律宾独立活动家,革命家和政治人物。1897年3月22日-1897年11月2日菲律宾臨時革命政府的副總統,1898年11月13日-1899年5月7日臨政軍事部長和1899年5月7日-1899年7月15日財務部長。.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马里亚诺·特里亚斯 · 查看更多 »

边那巴多共和国

边那巴多共和国(Republic of Biak-na-Bato,Repúbliká ng̃ Biak-na-Bató, República de Biac-na-Bató),又译为破石洞共和国或比阿克納馬多共和国,被部分菲律宾人认为是国内第一个宪制共和国,为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的前身。其缔造人是菲律宾革命领袖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及其领导的卡蒂普南革命组织。安達斯·波尼斯奧领导卡蒂普南进行巴林塔瓦克起义後,阿奎纳多应声参加革命,後阿奎纳多与波尼斯奥发生分歧,阿奎纳多在特赫洛斯大會上领导通过了解散卡蒂普南、建立边那巴多共和国的决议。 虽然边那巴多共和国成立了菲律宾第一部共和制宪法,但它的寿命只维持了一个月,随着西班牙殖民军加大反扑攻势,阿奎纳多与殖民当局签订投降协议,自己则流亡香港,边那巴多共和国宣告解体。.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边那巴多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阿波里納里奧·馬比尼

阿波里納里奧·馬比尼·馬拉南(Apolinario Mabini y Maranan,),通稱阿波里納里奧·馬比尼(Apolinario Mabini),菲律宾的独立活动家,革命家及作家,記者。菲律宾的近代憲法的初案者和創始者。 1899年1月23日至1899年5月7日菲律宾臨時政府的總理,1899年1月23日至12月10日臨時政府的外敎部長,同年5月對美国的外交谈判失败及他在總理職的因責辞职。1899年8月菲律宾國會的選任菲律宾的大法院長。他在1899年9月菲律宾的近代憲法的初案作成和同年10月發表。他的綽號是偉大的馬比尼和革命運動的頭腦。.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阿波里納里奧·馬比尼 · 查看更多 »

苏禄群岛

苏禄群岛位于菲律宾西南部、处于沙巴东边 苏禄群岛(Sulu Archipelago),菲律宾西南部岛群。自民答那峨三宝颜半岛向西延伸至加里曼丹岛东岸,与马来西亚沙巴州相望,有800个以上小岛组成,分为五个岛群,面积2823平方公里,大岛都为火山岛,小岛为珊瑚礁,有热带森林,种植椰子、稻米、咖啡、可可、玉米等。该群岛因古代属于苏禄苏丹国而得名,现是菲律宾的一个省--蘇祿省,首府为和乐。其西南端的海龟群岛以产海龟及其卵著名。 明朝永樂年間蘇祿東王曾經親自率使臣來中國明朝北京拜見明成祖,不幸病故,葬於德州,部份家屬及隨從留在山東德州,其墓遺址在今日苏禄王墓。.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苏禄群岛 · 查看更多 »

Project Gutenberg

#重定向 古腾堡计划.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Project Gutenberg · 查看更多 »

法学

法學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特殊的學科,研究法律此一特定社會現象及其規律。所有的秩序都可以說是一種「法律」,例如自然規律、倫常、邏輯法則或美學,而法學就是研究法律的法則。雖然許多法學家,例如、,認定法學沒有學術性質,然而法學演進至今仍包含有法律哲學、法律史學以及法律科學等三大部門。此外,又因為研究對象都是社會上的現象,因此法學與政治學、經濟學、財政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有相當程度的密切關連。 法學思想最早淵源於東周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如管子主張:「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在歐美地區的傳統中,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對法學一詞的定義是:「人事和神事的概念,正義和非正義之學」,荷蘭法學家格勞秀斯認為法學是人類研究遵從正義而生活的學科。文藝復興時期,法學於大學中備受重視,為當時學術界最具地位的科系之一,與醫學及神學三足鼎立。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先有習俗,然後由倫理分離出法律,最後才有道德,但是相對於習俗與道德,法律具有固定以及強制的特性,也包含人民生活中現實可行的權力,企圖解釋理想世界的應然法則。.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法学 · 查看更多 »

曼努埃爾·奎松

曼努埃爾·路易·奎松(Manuel Luis Quezón,),是美治時期菲律賓出名的領袖,深受人民支持。被譽為「菲律賓國父」(被普遍接受的菲律宾国父是黎刹)。 早年参加过独立战争和美菲战争。曾任塔亚巴斯省(Tayabas)省长、菲律宾派往美国国会的常驻专员和参议院议长。1934年美国承认菲律宾“自治”,次年当选总统,1941年连任。次年(1942年)日本侵占菲律宾时,流亡澳大利亚,后至美国组织流亡政府。在菲律賓光復前2個月(1945年)已去世,葬於奎松紀念園,其總統之位由副總統塞尔吉奥·奥斯梅尼亚接任。 Category:菲律宾总统 Category:菲律賓國防部長 Category:菲律賓天主教徒 Category:亞洲紙幣上的人物 Category:聖道頓馬士大學校友.

新!!: 埃米利奧·阿奎納多和曼努埃爾·奎松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伊拉里娅·德·罗萨里奥伊拉里婭·德·羅薩里奧安密里奥·亚昆诺杜安密里奧·亞昆諾杜埃米利奥·阿奎纳多阿吉納爾多阿吉纳多阿吉纳尔多阿吉諾多阿吉诺多阿奎纳多阿基納爾多阿基纳尔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