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土星的卫星

指数 土星的卫星

土星擁有62顆已確定軌道的天然衛星,其中52顆已命名,大部分體積都很小。另外還有幾百顆已知的“小衛星”,位於土星環內。有7顆衛星的質量足夠大,其重力使其坍縮成近球體形狀(因此若它們是直接環繞太陽公轉,則會歸為矮行星)。土星不但擁有複雜的環系統,其衛星系統也是太陽系中最多種多樣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有土衛六,它是太陽系第二大衛星,而且有著類似於地球的大氣層、液態碳氫化合物的湖泊、河流和降雨;另有土衛二,其南極地區底下很可能有液態水。 土星衛星之中有23顆為“規則衛星”,其順行的軌道和土星赤道平面的傾斜度並不高。當中有7顆大衛星、4顆與較大衛星共有軌道的特洛依衛星和一對共軌衛星。最後,兩顆衛星的軌道是在土星環縫中。這些規則衛星都以泰坦巨人族或其他與農神薩圖爾努斯相關的神祇之名來命名。 其餘的38顆較小衛星均為“不規則衛星”,其軌道距離土星更遠,軌道傾角更高,包括順行及逆行衛星。它們很可能是引力捕捉來的微型行星,或是微型行星分裂後的殘餘物,形成各個撞擊衛星群。這些不規則衛星根據軌道特性分爲:因紐特衛星群、諾爾斯衛星群、高盧衛星群,其名稱選自相關神話。 土星環由冰體組成,體積從顯微鏡程度到幾百米不等,各自有著自己圍繞土星的軌道。土星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衛星數目,因爲在組成環系統的小物體和被標誌為衛星的大物體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標準。根據量度對鄰近物質的干擾,至少有150顆位於環以內的“小衛星”被發現,但人們相信這只是總數的一小部分。 確認的衛星會由國際天文聯會賦予永久命名,包括名稱和羅馬數字。1900年之前發現的9顆衛星(土衛九是唯一一顆不規則衛星)以其距離土星的距離編號,而其餘的以其得到永久命名的順序編號。.

87 关系: 千克坤神星大衛·朱維特天王星的卫星天文期刊威廉·亨利·皮克林威廉·赫歇爾威廉·邦德威廉·拉塞尔小行星小行星1809小行星1810小行星4450小衛星 (天文)不規則衛星希爾球伊薩卡峽谷微型行星土卫十土卫八土卫六土衛三十七土衛三十九土衛三十八土衛三十六土衛五十土衛五十三土衛五十一土衛五十二土衛四十土衛四十七土衛四十三土衛四十一土衛四十九土衛四十二土衛四十五土衛四十八土衛四十六土衛四十四土星土星環國際天文聯會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因紐特衛星群矮行星火星的衛星磁层祸神星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萨图尔努斯順行和逆行行星环衛星角度諾爾斯衛星群高盧衛星群麗亞環軌道傾角航海家計畫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自然 (期刊)逆行S/2004 S 12S/2004 S 13S/2004 S 17S/2004 S 3S/2004 S 4S/2004 S 6S/2004 S 7S/2006 S 1S/2006 S 3S/2007 S 2S/2007 S 3死星母神星毛納基山天文台泰坦木卫三木卫二木星的卫星月球海王星的卫星旅行者2号拱點拉格朗日点 扩展索引 (37 更多) »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新!!: 土星的卫星和千克 · 查看更多 »

坤神星

坤神星(106 Dione)是一顆巨大的主帶小行星,是J.C.沃森在1868年10月10日發現的,並且依據希臘神話泰坦族的坤神命名為坤神星;但有時也會被當成希臘神話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它的成分可能類似於穀神星,被歸類為與木星軌道有2:1共振的海丘巴群小行星。 在1983年1月19日,在荷蘭、丹麥和德國觀測到坤神星掩蔽了一顆暗星,推斷出他的直徑是147 ± 3公里,與IRAS獲得的值相吻合。此外,质量为3.3×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59.923天。 IRAS進行的測量,坤神星的直徑是169.92 ± 7.86公里,並且幾何反照率是0.07 ± 0.01。相較)之下,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MIPS光度計測量所得的直徑是168.72 ± 8.89,幾何反照率是0.07 ± 0.01。掩星觀測時的結果顯示直徑是176.7 ± 0.4公里。 在2004-2005年間,光度計的觀測顯示坤神星自轉週期是16.26 ± 0.02小時,光度則有0.08 ± 0.02星等的變化。 土星的一顆衛星,土衛四也有相同的名字,但音譯為戴翁尼。.

新!!: 土星的卫星和坤神星 · 查看更多 »

大衛·朱維特

大衛·朱維特(David C. Jewitt,),生於英國的美國天文學家。他曾在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擔任教授,現任教於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

新!!: 土星的卫星和大衛·朱維特 · 查看更多 »

天王星的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第7颗行星,截至2014年7月,人类一共发现27颗天王星的卫星,所有卫星均以威廉·莎士比亚或亚历山大·蒲柏著作中的角色命名。威廉·赫歇尔于1787年发现了天卫三和天卫四两颗卫星,另外3颗近球体卫星中的天卫一和天卫二是于1851年由威廉·拉塞尔发现,天卫五则是在1948年由杰拉德·柯伊伯发现。这5颗卫星都拥有行星质量,一旦脱离天王星轨道,直接围绕太阳运行,就可以归类成矮行星。其它22颗卫星都是在1985年以后发现的,部分来自旅行者2号的发现,还有部分是先进地面望远镜的功劳。 天王星的卫星可以分成三类:13个内卫星,5颗主群卫星和9颗不规则卫星。内卫星是暗黑色的小天体,与天王星环的性质和源起相同。5颗主群卫星的质量都大到足以实现流体静力平衡,其中4颗卫星的地表有迹象显示内部有驱动形成峡谷和火山喷发等的地质活动。5颗主群卫星中最大的是天卫三,其直径有1578公里,是太阳系的第8大卫星,质量相当于月球的5%。天王星的不规则卫星大部分都以逆行轨道运行,轨道的离心率和倾角都很高,距离天王星很远。.

新!!: 土星的卫星和天王星的卫星 · 查看更多 »

天文期刊

天文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AJ)是由美國天文學會委託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發行的科學期刊。這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幾個天文學期刊。2008年以前是由美國天文學會委託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2009年1月起才更改。另外兩個重要的天文學期刊,天文物理期刊和天文物理期刊增刊系列也在2009年1月改由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出版。.

新!!: 土星的卫星和天文期刊 · 查看更多 »

威廉·亨利·皮克林

威廉·亨利·皮克林(William Henry Pickering,)是一名美国天文学家,土卫九的发现者。他是爱德华·皮克林的弟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威廉·亨利·皮克林 · 查看更多 »

威廉·赫歇爾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爵士,FRS,KH(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Frederick William Herschel,),出生於德國漢諾威,英國天文學家及音樂家,曾作出多項天文發現,包括天王星等。被譽為「恆星天文學之父」。.

新!!: 土星的卫星和威廉·赫歇爾 · 查看更多 »

威廉·邦德

威廉·克兰奇·邦德(William Cranch Bond,),美国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台的首任台长。他的儿子乔治·邦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父子两人共同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发现。 威廉·邦德1789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波特兰,幼时家里贫困,曾经做过学徒,学习制作手表,15岁的时候制造出了自己的第一块手表。1806年,十七岁的邦德观赏了一次日全食,从此天文学成了他的主要爱好。1811年,邦德同其他几位观测者一道各自独立发现了一颗彗星,这颗彗星后来成为明亮的大彗星,即1811年大彗星。 1815年,邦德访问了英国,受哈佛大学的委托,考察了欧洲的天文台,目的是要在美国建立天文台。邦德还在自己家中建立了一个屋顶可以开合的小型天文台。1839年,哈佛大学提议将邦德的私人天文台并入大学,称为哈佛大学天文台,邦德接受了邀请,并担任首任台长。1847年6月24日,哈佛大学天文台从德国购置的口径15英寸(0.38米)的折射望远镜正式启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1848年,邦德父子发现了土卫七,1850年11月,他们又共同发现了土星的第三个环——C环。英国人威廉·拉塞尔也独立发现了土星C环和土卫七,仅比他们晚了几天。1847年至1852年间,邦德父子与摄影先驱约翰·亚当斯·惠普尔一起使用15英寸望远镜进行了天体照相的工作,拍摄了月亮的照片,并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获奖。1850年7月16日至17日夜,邦德父子和惠普尔和使用银版照相法共同拍摄了织女星的照片,这是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恒星的照片。1857年他们又拍摄了大熊座的开阳双星等照片。 1859年,威廉·邦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去世。他的儿子乔治·邦德接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为纪念邦德父子,第767号小行星被命名为Bondia。.

新!!: 土星的卫星和威廉·邦德 · 查看更多 »

威廉·拉塞尔

威廉·拉塞尔(,),英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博尔顿。拉塞尔早年曾从事啤酒酿造行业,积聚了不少财富,从而可以毫无顾虑的发展其对天文学的爱好。他在利物浦附近建立了一座天文台,配备有一架24英寸(610毫米)反射望远镜——就是在这架望远镜上,拉塞尔开创性的使用了利用赤道仪追踪天体的简易方法。同时他还使用自己设计的仪器亲自磨制、抛光望远镜镜片。.

新!!: 土星的卫星和威廉·拉塞尔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内類似行星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 至今為止在太陽系內一共已經發現了約127萬顆小行星,但這可能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數這些小行星的直徑大於100公里。到1990年代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穀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帶內發現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徑比穀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發現的伐樓拿(Varuna)的直徑為900公里,2002年發現的誇歐爾(Quaoar)直徑為1280公里,2004年發現的厄耳枯斯的直徑甚至可能達到1800公里。2003年發現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於古柏帶以外,其直徑約為1500公里。 根據估計,小行星的數目應該有數百萬,詳見小行星列表,而最大型的小行星現在開始重新分類,被定義為矮行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小行星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809

小行星1809(普罗米修斯星,1809 Prometheus)是一颗主带小行星,由科内利斯·約翰內斯·萬·豪敦(Cornelis Johannes van Houten)、湯姆·赫雷爾斯(Tom Gehrels)和英格麗·萬·豪敦-格勒內費爾德(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在1960年9月24日发现于帕洛马山天文台。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明之一Lutz D. Schmadel: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5.

新!!: 土星的卫星和小行星1809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1810

小行星1810(厄庇墨透斯星,1810 Epimetheus)是一颗主带小行星,代号4196 P-L,由科内利斯·約翰內斯·萬·豪敦(Cornelis Johannes van Houten)、湯姆·赫雷爾斯(Tom Gehrels)和英格麗·萬·豪敦-格勒內費爾德(Ingrid van Houten-Groeneveld)在1960年9月24日发现于帕洛马山天文台。 厄庇墨透斯(Επιμηθέας)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提坦神Lutz D. Schmadel: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5.

新!!: 土星的卫星和小行星1810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4450

小行星4450(4450 Pan)是一颗围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1987年9月25日,卡罗琳·舒梅克、尤金·舒梅克在帕洛马山发现了此天体。 这颗小行星的绝对星等为291.7845775118594等。.

新!!: 土星的卫星和小行星4450 · 查看更多 »

小衛星 (天文)

小衛星是針對特別小的天然衛星不拘形式的一個項目。在天文學的文獻中,它至少已經使用在兩種場合內:.

新!!: 土星的卫星和小衛星 (天文) · 查看更多 »

不規則衛星

不規則衛星是天文學中以逆行軌道環繞著行星的天然衛星,通常有著較遠的距離、傾角、和離心率。他們被認為是行星捕獲的,不同於規則衛星是原生的。 從1997年起,已經發現93顆不規則衛星,環繞著4顆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1997年之前,包括土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Phoebe、木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Himalia,只有10顆是已知的。天王星最大的不規則衛星Sycorax是在1997年發現的。目前認為不規則衛星原本是在靠近現在位置環繞太陽的日心軌道上,而在母行星形成不久之後就被捕獲。一種替代的理論,認為它們來自古柏帶,但現在的觀測並不支持這種說法。.

新!!: 土星的卫星和不規則衛星 · 查看更多 »

希爾球

希爾球,又稱洛希球,粗略來說,是環繞在天體(像是行星)周圍的空间区域,那裡被它吸引的天體(像是衛星)受到它的控制,而不是被它繞行的較大天體(像是恆星)所控制。因此,行星若要能保留住衛星,則衛星的軌道必須在行星的希爾球內。同樣的,月球也會有它的希爾球,任何位於月球的希爾球內的天體將會成為月球的衛星,而不是地球的衛星。 更精確的說法,希爾球約為一個小天體在面對著一個大許多的天體的重力影響下,只會受到攝動影響的引力球範圍。這是美國天文學家喬治·威廉·希爾以法國天文學家愛德華·洛希的工作為基礎所定義的,由於這個緣故,它有時也被稱為洛希球。 為了說明,以考慮木星環繞著太陽為例,對太空中任何的點,可以計算下面三種力的總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希爾球 · 查看更多 »

伊薩卡峽谷

伊薩卡峽谷(Ithaca Chasma)是位於土星衛星土衛三上的峽谷,以希臘島嶼伊薩基島命名。該峽谷寬度平均100公里,深度3到5公里,全長2000公里,大約是土衛三的四分之三周長,是太陽系中最長的峽谷之一。伊薩卡峽谷和奧德修斯撞擊坑大致成同心圓狀。.

新!!: 土星的卫星和伊薩卡峽谷 · 查看更多 »

微型行星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是直接環繞著我們的太陽的天體,但它們暨不是主要的行星,也不是原本所謂的彗星。微型行星可以是矮行星、小行星、特洛伊天體、半人馬小行星、古柏帶天體、和其它的海王星外天體。第一顆微型天體是在1801年發現的穀神星(矮行星,但從發現開始迄1851年,它都被視為一顆行星)。在小行星中心已經存有軌道資料的天體超過570,000顆。 「微型行星」(minor planet)這個名詞從19世紀就被用來描述這些天體。planetoid這個名詞也曾經被使用過,特別是針對較大(像行星)的天體,像是從2006年起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稱為矮行星的天體Planet, asteroid, minor planet: A case study in astronomical nomenclature, David W. Hughes, Brian G. Marsden, Journal of Astronomical History and Heritage 10, #1 (2007), pp.

新!!: 土星的卫星和微型行星 · 查看更多 »

土卫十

土卫十又稱為「傑努斯」(S/1980 S 1, Janus),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绕土星一周约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自转一周需要9小时。 曾經被錯認為另一個衛星「泰美斯」,不過最後確認「泰美斯」和土衛十是同一個衛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卫十 · 查看更多 »

土卫八

土卫八又稱為「伊阿珀托斯」(Iapetus或Japetus,希腊语:Ιαπετός),是土星的第3大卫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的第11大卫星,由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于1671年发现。土卫八以其两半球面巨大的颜色差异而著称,而卡西尼号最近的发现则揭示了该卫星其他多处不寻常的特征,如其拥有一个环绕球体半圈的赤道脊。.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卫八 · 查看更多 »

土卫六

土卫六又稱為「泰坦」(Titan),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是土星卫星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1655年3月25日发现它,也是在太阳系内继木星伽利略卫星後发现的第一颗卫星。由於它是太陽系第一颗被发现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衞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土衛六可以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卫六 · 查看更多 »

土衛三十七

土衛三十七(Bebhionn),編號S/2004 S 11,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三十七 · 查看更多 »

土衛三十九

土衛三十九(Bestla),編號S/2004 S 18,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土衛三十九直径大约7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19,959Mm,轨道周期1052.722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47°(相对土星赤道153°)以离心率0.772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三十九 · 查看更多 »

土衛三十八

土衛三十八(Bergelmir),編號S/2004 S 15,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土衛三十八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为19,372 Mm,轨道周期1006.659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57°(相对土星赤道156°)以离心率0.152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三十八 · 查看更多 »

土衛三十六

土衛三十六(Aegir),編號S/2004 S 10,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土卫三十六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为19,618 Mm,轨道周期1025.908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 167°(相对土星赤道163°)以离心率0.237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三十六 · 查看更多 »

土衛五十

S/2006 S 6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6年1月至4月間進行觀測,至6月26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6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1,800多萬公里,繞土星公轉週期943.784天,與黃道及土星赤道的軌道傾角分別為162.9°及164.1°,軌道離心率0.1918。與土衛九一樣,這顆衛星逆向公轉。分類方面,它屬諾爾斯群的不規則衛星成員之一。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Category:2006年发现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五十 · 查看更多 »

土衛五十三

土衛五十三(Saturn LIII)是一顆土星衛星,正式名稱為埃該翁(Aegaeon)。天文學家卡羅琳·波可(Carolyn Porco)在2009年3月3日經由卡西尼-惠更斯號於2008年8月15日的觀測紀錄中發現它的蹤跡。 土衛五十三的公轉軌道位於G環當中,很可能是G環物質的主要來源。 土衛五十三被命名為埃該翁,牠是希臘神話中的一位百臂巨人 。.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五十三 · 查看更多 »

土衛五十一

S/2006 S 4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6年1月至5月間進行觀測,至6月26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6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1,800多萬公里,繞土星公轉週期906.556天,與黃道及土星赤道的軌道傾角分別為172.7°及159.2°,軌道離心率0.3735。與土衛九一樣,這顆衛星逆向公轉。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Category:2006年发现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五十一 · 查看更多 »

土衛五十二

S/2007 S 1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6年1月5日至2007年3月22日間進行觀測,至2007年4月13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7公里,與土星半主軸距離為1,791.06萬公里,以順向繞土星公轉,週期894.86天,與黃道及土星赤道的軌道傾角分別為49.90°及49.77°,軌道離心率0.1081。分類方面,它屬因紐特群的不規則衛星成員之一。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五十二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

土衛四十(Farbauti),編號S/2004 S 9,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S/2004 S 9直径大约5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20,291 Mm,轨道周期1079.099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58°(相对土星赤道151°),以离心率0.209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七

土卫四十七(Skoll),编号S/2006 S 8,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七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三

土衛四十三(Hati),編號S/2004 S 14,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S/2004 S 14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为20,303 Mm,轨道周期1080.099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63°(相对土星赤道169°)以离心率0.291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三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一

土衛四十一(Fenrir),編號S/2004 S 16,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土衛四十一直径大约4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22,611Mm,轨道周期1269.362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63°(相对土星赤道164°)以离心率0.131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一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九

土衛四十九是土星的衛星之一,位置介符土衛一及土衛二之間。原有編號為S/2007 S 4,英文稱(Anthe),該詞取自希腊神話阿尔库俄尼得斯(Alkyonides),詞義為花。土衛四十九由 於2007年5月30日發現,但該衛星早於2004年6月由卡西尼號太空船所探索,最後在2007年7月18日首次向外公佈。土衛四十九每隔兩年受到土衛一明顯的擾動平均經度共振所影響,平穩密切軌道在軌道半長軸有約20公里的分子隨振幅度。使鄰近的土衛三十二及土衛三十三會產生共振。.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九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二

土衛四十二(Fornjot),編號S/2004 S 8,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二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五

土卫四十五(Kari),编号S/2006 S 2,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五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八

土卫四十八(Surtur),编号S/2006 S 7,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天然卫星。是在2006年6月26日被 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等人發現。根據觀測土衛四十八約直徑6公里,離木星約22243600公里,公轉週期1238.575天,偏離黃道166.9°或土星赤道148.9°,而其離心率為0.3680.。 土衛四十八在2007年4月以北歐神話中的史爾特爾(Surtr)命名。...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八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六

土卫四十六(Loge),编号S/2006 S 5,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六 · 查看更多 »

土衛四十四

土卫四十四(Hyrrokkin),编号S/2004 S 19,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衛四十四 · 查看更多 »

土星

土星,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於第六、体积則僅次於木星。並與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氣體(類木)巨星。古代中国亦称之填星或鎮星。 土星是中国古代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按照五行学说即木青、金白、火赤、水黑、土黄)。而其他语言中土星的名称基本上来自希臘/羅馬神話传说,例如在欧美各主要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中土星的名称来自于羅馬神話中的农业之神萨图尔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还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泰坦族,宙斯的父親,一说其在罗马神话中即萨图尔努斯)、巴比倫神话中的尼努尔塔和印度神话中的沙尼。土星的天文学符號是代表农神萨图尔努斯的鐮刀(Unicode: )。 土星主要由氫組成,還有少量的氦與微痕元素,內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圍由數層金屬氫和氣體包覆著。最外層的大氣層在外观上通常情况下都是平淡的,雖然有时会有長时间存在的特徵出現。土星的風速高達1,800公里/時,明顯的比木星上的風快速。土星的行星磁場強度介於地球和更強的木星之間。 土星有一個顯著的環系統,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較少數的岩石殘骸以及塵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有62顆。其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統中最大和太陽系中第二大的衛星(半徑2575KM,太陽系最大的衞星是木星的木衛三,半徑2634KM),比行星中的水星還要大;並且土卫六是唯一擁有明顯大氣層的衛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星 · 查看更多 »

土星環

土星環是太陽系行星的行星環中最突出與明顯的一個,環中有不計其數的小顆粒,其大小從微米到米都有,軌道成叢集的繞著土星運轉。環中的顆粒主要成分都是水冰,還有一些塵埃和其它的化學物質。 雖然環的反射能夠增加土星的視星等(亮度),但從地球僅憑肉眼還是看不見環。在1610年,當望遠鏡第一次指向天空之際,伽利略雖然未能清楚的看出環的本質,但他還是成為觀察土星環的第一個人。在1655年,惠更斯成為第一個描述環是環繞土星的盤狀物的人。 雖然許多人都認為土星環是由許多微細的小環累積而成的(這個觀念可以回溯至拉普拉斯),並有少數真實的空隙。更正確的想法是這些環是有著同心但是在密度和亮度上有著極值的圓環盤。在叢集的尺度上,圓環之間有許多空洞的空間。 在環的中間有一些空隙:有兩條已經知道是與被埋藏在環中的衛星產生軌道共振引起的波動造成的,其它的空隙還不知道成因。穩定的共振,另一方面,也維繫了一些環長期的存在,像是泰坦環。.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土星環 · 查看更多 »

國際天文聯會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缩写为IAU;法語:Union astronomique internationale,縮寫為UAI),由博士以上的專業天文學家所組成,積極參與天文學研究與教育。於1919年7月28日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立,由當時的國際天文星圖計畫(Carte du Ciel)、太陽天文聯合會(Solar Union)和國際時間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 l'Heure)等數個組織合併而成。其後,世界各國的國家級天文組織陸續加入,构成今日的規模。該會是國際科學理事會(ICSU)的國際科學聯合成員,也是國際上承認的權威机构,負責統合恆星、小行星、衛星、彗星等新天體以及天文學名詞的定義與英文命名。2014年7月10日宣布「外星世界命名」(NameExoWorlds)活動啟動,開放公眾參與系外行星的命名。 IAU下分成數個工作單位,IAU也負責天文訊息全球電報通報系統,實際工作由中央天文電報局(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CBAT)汇总整理天文訊息的匯報及電報的發布。 總會共有90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共10144位會員,其中美國最多,有2579位會員,其次为法國(700位)、日本(598位)、義大利(568位)、德國(532位)和英國(523位)。.

新!!: 土星的卫星和國際天文聯會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土卫六的发现者。他还发现了猎户座大星云和土星光环。.

新!!: 土星的卫星和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 查看更多 »

因紐特衛星群

因纽特群是与土星共享类似轨道的一组卫星群.

新!!: 土星的卫星和因紐特衛星群 · 查看更多 »

矮行星

行星(別稱中行星、準行星、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級質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衛星的太陽系天體。也就是說,它是直接環繞著太陽,並且自身的重力足以達成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通常是球體),但未能清除鄰近軌道上的其它小天體和物質。 矮行星這個項目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8月通過環繞太陽天體的三種分類定義的一部分,導致新增加了發現的比海王星離太陽更遠的天體,其大小足以和冥王星匹敵,並且最後質量超過冥王星的天體,例如鬩神星。2006年,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定義上決議將矮行星排除在外,對此學界評價兩極。天文學家麥克·布朗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他是鬩神星和其它新矮行星的發現者。但拒絕接受這樣定義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卻是在1991年4月創造矮行星這個名詞的天文學家。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目前承認的矮行星有5顆:、冥王星、、和。布朗批評官方的認可:「一個理性的人可能會認為,太陽系裡面只有5顆符合IAU定義的已知矮行星,但這些理性的人將無從修正。」 在另一份有數百顆已知的天體列在其中的清單,被懷疑都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估計在完整的探索過整個古柏帶之後,可能會發現200顆矮行星,而在探索過古柏帶以外的區域後,矮行星的總數可能超過10,000顆。個別的科學家認定的還有一些,麥克-布朗在2011年8月發表的清單中,從幾乎可以肯定到有可能是矮行星,就有390顆候選天體。布朗目前標示的11顆已知天體 -除5顆是已經被IAU認可的之外,還有(225088) 2007 OR10、、、、(307261) 2002 MS4和—是「幾乎可以確定」的,另外還有12顆是極有可能的Mike Brown, Accessed 2013-11-15。斯特恩也指出還有十多顆已知的矮行星Alan Stern,, August 24, 2012。 然而,只有兩顆天體,穀神星和冥王星,有足夠詳細的觀測資料可以確定它們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定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鬩神星是矮行星,是因為它比冥王星更大。他們附帶決議尚未命名的海王星外天體,它們的絕對星等必須大於 +1(這意味著假設幾何反照率 ≤ 1,直徑就必須≥838公里),就會據以假設是矮行星來命名。目前,只有鳥神星和妊神星是依據這個程序被承認是矮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沒有討論其它可能是矮行星天體的相關問題。 在其它行星系統的分類中,並未列出矮行星的特徵。.

新!!: 土星的卫星和矮行星 · 查看更多 »

火星的衛星

火星目前已知擁有2顆衛星,分別是火衛一與火衛二,都是火星從小行星帶中捕獲的天體。這2顆衛星都是在1877年由美國天文學家阿薩夫·霍爾所發現的,後來分別以希臘神話神祇福波斯及得摩斯,它們都是戰神阿瑞斯之子。除了上述兩顆衛星外,火星可能還有直徑小於50-100米的衛星,以及一個位於火衛一與火衛二之間的行星環。但是,上述天體還沒有被發現。.

新!!: 土星的卫星和火星的衛星 · 查看更多 »

磁层

磁層是一个天体周围、以该天体的磁场为主的地区。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周围均有磁層。火星仅有局部的磁场,因此不能形成一个磁層。除此之外其它拥有磁场的天体如脉冲星也有磁層。.

新!!: 土星的卫星和磁层 · 查看更多 »

祸神星

(55 Pandora)是第5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9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66.7千米,质量为3.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73.243天。.

新!!: 土星的卫星和祸神星 · 查看更多 »

美國科學促進會

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缩写为AAAS),創建於1848年9月20日,是世界最大的非營利科學組織,下設21個專業分會,所涉包括數學、物理学、化學、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學学科。現有265個分支機構和1000萬成員。《科學》雜誌的主辦者、出版者。.

新!!: 土星的卫星和美國科學促進會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縮寫为NASA)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负责制定、实施美国的民用太空计划、與开展航空科學暨太空科學的研究。1958年7月29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美国公共法案85-568》,创立了國家NASA航空和太空管理局,取代了其前身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於1958年10月開始運作。自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負責了美國的太空探索,例如登月的阿波羅計劃,太空實驗室,以及隨後的航天飞机。自2006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愿景是“開拓未來的太空探索,科學發現及航空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使命是“理解并保护我们依賴生存的行星;探索宇宙,找到地球外的生命;启示我们的下一代去探索宇宙”。在太空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还进行长期的民用以及军用航空航天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太空机构中執牛耳者。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透過地球觀測系統提升對地球的了解,透過太陽科學研究計劃精進太陽科學。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注重於利用先進的機械任務探索太陽系中的的所有天體並利用天文觀測台及相關計劃研究天體物理學中的主題,例如大爆炸理論。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與許多美國國內及國際的組織分享其研究數據。.

新!!: 土星的卫星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查看更多 »

萨图尔努斯

萨图尔努斯(拉丁語:Saturnus),又譯作撒頓,是罗马神话中的农业之神。 萨图尔努斯本来是罗马最古老的神祇之一,但从前3世纪开始,他与希腊神话中的克罗诺斯混同。关于克罗诺斯的一些神话,如吞食亲生子女等等,被加到有关萨图尔努斯的神话裡。萨图尔努斯的儿子就是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比特。神话描写萨图尔努斯在被朱比特推翻后逃到了拉丁姆,并教会了那里的人民耕种土地;这就是罗马农业的由来。 纪念萨图尔努斯的节日叫农神节(萨图尔纳利亚),时间在每年的12月17日到12月23日,在這七天之中,也是當時奴隸階級唯一可以能夠獲得部分自由參與慶祝的節日。 土星和星期六的拉丁名得自于萨图尔努斯。.

新!!: 土星的卫星和萨图尔努斯 · 查看更多 »

順行和逆行

順行是行星這種天體與系統內其他相似的天體共同一致運動的方向;逆行是在相反方向上的運行。在天體的狀況下,這些運動都是真實的,由固有的自轉或軌道來定義;或是視覺上的,好比從地球上來觀看天空。 在英文中「direct」和「prograde」是同義詞,前者是在天文學上傳統的名詞,後者在1963年才在一篇與天文相關的專業文章(J.

新!!: 土星的卫星和順行和逆行 · 查看更多 »

行星环

行星環是指圍繞著行星運轉的宇宙塵和小顆粒形成扁平盤狀的區域。最廣為人知的行星環就是圍繞著土星的土星環,但是太陽系的其他三顆氣體巨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 最近的報告 認為土星的衛星麗亞可能也有自己的環系統,它可能成為唯一擁有自己的環系統的衛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行星环 · 查看更多 »

衛星

衛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如地球的衛星是月球。不過,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衛星。通常,兩個天体的质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衛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衛,使問題複雜起來了。.

新!!: 土星的卫星和衛星 · 查看更多 »

角度

#重定向 度 (角).

新!!: 土星的卫星和角度 · 查看更多 »

諾爾斯衛星群

诺尔斯群是与土星共享类似轨道的一大组卫星群.

新!!: 土星的卫星和諾爾斯衛星群 · 查看更多 »

高盧衛星群

卢群是共享类似轨道的一组土星的卫星群。它们的半长轴区域在16至19 Gm之间,轨道傾角在35°至40°间,离心率大约为0.53。 该组卫星包括(距离土星由近至远):.

新!!: 土星的卫星和高盧衛星群 · 查看更多 »

麗亞環

土星的衛星麗亞(土衛五)可能有一個稀疏的環系統,包含有三條狹窄、相對來說是密集微粒組成的盤面。此一發現公布在2008年3月6日的《科學雜誌》,這可能是被發現的第一個環繞著衛星的環系統。 在2005年的11月,卡西尼軌道船發現土星的磁氣層在麗亞附近有高能量的電子。根據發現的團隊說明,最好的解釋模式是假設電子被固體的物體吸附在它赤道的盤面上,這些可以包含密集的圓環或弧,而微粒的直徑可以從幾公分至接近1米。.

新!!: 土星的卫星和麗亞環 · 查看更多 »

軌道傾角

軌道傾角通常是參考平面和另一個平面或軸的方向之間的夾角。軸傾斜的表示法是行星的自轉軸和通過行星的中心垂直於公轉軌道平面的線之間所夾的角度。.

新!!: 土星的卫星和軌道傾角 · 查看更多 »

航海家計畫

航海家計畫(--,Voyager program)是美國的無人太空探測衛星計畫,包括航海家1號與航海家2號探測衛星。它們都在1977年發射,並從1970年代末開始探測太陽系的行星。雖然航海家計畫一開始只設計針對木星與土星來進行探測,不過這兩個衛星最終都抵達太陽系邊緣,並持續傳回相關資訊。航海家1號與2號目前仍持續朝太陽系外前進,而航海家1號則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航海家1號與2號衛星都獲得大量關於太陽系氣體行星的資料,大幅增加天文學家對於它們的認識。而衛星軌道的變化也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海王星外天體的存在。.

新!!: 土星的卫星和航海家計畫 · 查看更多 »

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

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德语:Hermann Mayer Salomon Goldschmidt,),德国天文学家、画家。.

新!!: 土星的卫星和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 · 查看更多 »

自然 (期刊)

《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及最有名望的学术期刊之一,首版於1869年11月4日。虽然今天大多数科学期刊都专一於一个特殊的领域,《自然》是少数(其它类似期刊有《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依然发表来自很多科学领域的一手研究论文的期刊。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是在《自然》中以短文章的形式发表的。 《自然》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期刊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期刊内最重要的文章。期刊开始部分的社论、新闻及专题文章报道科学家一般关心的事物,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资助、商业情况、科学道德和研究突破等。期刊也介绍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书籍和艺术。期刊的其余部分主要是研究论文,这些论文往往非常紧密,非常具有技术性。 在《自然》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光荣的,《自然》上的文章经常被引用,这有助于晋升、获得资助和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因此科学家之间在《自然》或《科学》上发表文章上的竞争非常强。但是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新!!: 土星的卫星和自然 (期刊) · 查看更多 »

逆行

没有描述。

新!!: 土星的卫星和逆行 · 查看更多 »

S/2004 S 12

S/2004 S 12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可能是斯科特·谢帕德,戴卫·杰维特等人。 S/2004 S 12直径大约5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199.06亿米,轨道周期1048.541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64°(相对土星赤道170°)。以离心率0.396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12 · 查看更多 »

S/2004 S 13

S/2004 S 13 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S/2004 S 13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 18,056 Mm,轨道周期905.848 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 167°(相对土星赤道166°)以离心率0.261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13 · 查看更多 »

S/2004 S 17

S/2004 S 17 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S/2004 S 17直径大约4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19,099Mm,轨道周期985.453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167°(相对土星赤道168°)以离心率0.226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17 · 查看更多 »

S/2004 S 3

S/2004 S 3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目前尚未正式命名。它的运行轨道刚好处于土星环外侧。在卡西尼-惠更斯号任务期间,于2004年6月21日由卡西尼图像组(Cassini Imaging Team)首先发现,并于2004年9月9日对外公布。 自此之后,这颗卫星再也没有被清晰地发现过,因此对于它的许多情况我们还不了解。通过它的亮度,如果它呈固态的话,直径大概约为3-5千米。它或许是土星的牧羊犬卫星中的一颗。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3 · 查看更多 »

S/2004 S 4

S/2004 S 4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尚未确实的卫星的临时名称。该卫星于2004年6月21日在土星F环的内侧被发现。其发现者约瑟夫·斯比淘在试图证实另外一颗未证实的卫星S/2004 S 3的轨道时发现了这颗卫星。S/2004 S 3是在五个小时前在F环的外部被发现的。S/2004 S 4的发现是在2004年9月9日被发表的 2004年9月9日(发现)。 虽然此后试图再次发现它,但是它没有被可信地再次被看到。尤其2004年9月15日对其整个轨道拍的分辨率为四千米的照片系列没有发现它。这可能说明它只不过是暂时的物质聚集,后来又分开了。 也有可能S3和S4的轨道与F环交叉,因此其倾角与F环少许不同。这样的话它们在照片上可能看上去在环的内部和外部,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在环上。 假如S/2004 S 4的确是一颗卫星的话,那么根据其亮度它的直径估计为三至五千米。.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4 · 查看更多 »

S/2004 S 6

在大约在2004年11月21日由Carolyn C. Porco等领导的卡西尼号团队假定S/2004 S 6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该卫星在F环附近,可能是环内物质的一个碎片,类似S/2004 S 3和S/2004 S 4。现在对于该物体还没有更多细节。.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6 · 查看更多 »

S/2004 S 7

S/2004 S 7是土星的一颗天然卫星。发现时间是在2004年12月12日。发现者是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等人。S/2004 S 7 直径大约6千米,运行轨道距离土星大约 20,577 Mm,周期1101.989日,轨道与黄道角度为 166°(相对土星赤道170°),以离心率0.554绕土星逆行轨道运行。.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4 S 7 · 查看更多 »

S/2006 S 1

S/2006 S 1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6年1月至4月間進行觀測,至6月26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6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1,800多萬公里,繞土星公轉週期972.407天,與黃道及土星赤道的軌道傾角分別為154.2°及175.4°,軌道離心率0.1303。與土衛九一樣,這顆衛星逆向公轉。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Category:2006年发现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6 S 1 · 查看更多 »

S/2006 S 3

S/2006 S 3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6年1月至4月間進行觀測,至6月26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6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2,100多萬公里,繞土星公轉週期1142.366天,與黃道及土星赤道的軌道傾角分別為150.8°及128.8°,軌道離心率0.4710。與土衛九一樣,這顆衛星逆向公轉。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Category:2006年发现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6 S 3 · 查看更多 »

S/2007 S 2

S/2007 S 2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7年1月至4月間進行觀測,至5月1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6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1,656萬公里,以逆向繞土星公轉,週期792.96天,與黃道的軌道傾角為176.68,軌道離心率0.218。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7 S 2 · 查看更多 »

S/2007 S 3

S/2007 S 3是土星的衛星之一,由學者斯科特·谢泼德、大衛·朱維特、简·克莱纳和布莱恩·马斯登四人共同發現。他們從2007年1月至4月間進行觀測,至5月1日公佈發現。 這顆衛星直徑約為5公里,與土星平均距離為2,051.85萬公里,以逆向繞土星公轉,週期約1100天,與黃道的軌道傾角為177.22,軌道離心率0.130。 Category:土星的卫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S/2007 S 3 · 查看更多 »

死星

DS-1軌道戰鬥太空站(DS-1 Orbital Battle Station,俗稱死星,Death Star)是《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的虛構太空要塞。第一顆死星出現於《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第二顆未完工的死星二號則是出現在《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裡。.

新!!: 土星的卫星和死星 · 查看更多 »

母神星

母神星,即小行星577(577 Rhea),是由德国天文学家马克斯·沃夫于 1905年10月20日在德国海德堡王座山天文台利用照相法发现的主带小行星。 小行星577以希腊神话十二位提坦巨神之一——时光女神瑞亚命名。.

新!!: 土星的卫星和母神星 · 查看更多 »

毛納基山天文台

莫纳克亚山天文台(Mauna Kea Observatories,縮寫:MKO)坐落在美國夏威夷群島大島上中北部的休眠火山毛納基山(又称冒纳凯阿山)頂峰上,海拔4205米,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學研究場所。所有的設施都在毛納基(冒纳凯阿)的科學保留區,佔地500英畝,被特別稱為「天文園區」的土地內。天文園區在1967年設立,由夏威夷大學的管理處承租該區的土地,並且由許多國家合作在科學與技術上投資了20億美元。天文園區位於對夏威夷文化有歷史意義的土地上,成為歷史保存行動要保護的土地,因為夏威夷的歌謠歷史故事稱毛納基山是夏威夷人祖先的發源地。他的高度和孤立在太平洋的中央,使毛納基山成為在地球上進行天文觀測很重要的陸上基地,對次微米、紅外線和光學,都是理想的觀測地點。在視象度上的統計,顯示在光學和紅外線上都有很好的影像品質,例如,加法夏望遠鏡一般都有0.43秒角的解析度。 為讓研究人員能適應環境,在海拔2,835米(9,300英尺)處建立了天文學家中心,並為訪客在2,775米(9,200英尺)建立了遊客中心。毛納基山的高度使得科學家或訪客都必須在此處停留至少30分鐘,才能在抵達山頂前能先適應高山的環境。.

新!!: 土星的卫星和毛納基山天文台 · 查看更多 »

泰坦

#重定向 提坦.

新!!: 土星的卫星和泰坦 · 查看更多 »

木卫三

* 注意:在希臘神話方面,名稱叫做伽倪墨得斯。關於天文學方面,名稱叫蓋尼米德,也可以叫做甘尼米德。 木卫三又稱為「蓋尼米德」(Ganymede,),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 从先驱者10号开始,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此外,一个被称为“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预计将会于2020年实施。.

新!!: 土星的卫星和木卫三 · 查看更多 »

木卫二

木衛二又稱為「歐羅巴」(Europa,IPA: ;Ευρώπη),木星的天然衛星之一,由伽利略於1610年發現(不久之後又由西門·馬里烏斯(Simon Marius)獨立發現),是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在已知的67顆木星衛星中,木衛二是直徑和質量第四大,公轉軌道距離木星第六近的一顆。 木卫二稍微比月亮小,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并具有水-冰地壳,和可能是一个铁-镍核心;有稀薄的大气层,主要由氧气组成;表面有大量裂缝和条纹,而陨石坑比较罕见,有在太阳系任何已知的固体物体的最光滑表面。.

新!!: 土星的卫星和木卫二 · 查看更多 »

木星的卫星

木星擁有69顆已確認的天然衛星,是太陽系內擁有最大衛星系統的行星。當中最大的4顆,統稱伽利略衛星,由伽利略于1610年發現,這是首次(除了月球)發現不是圍繞太陽的天體。19世紀末起,越來越多更小型的木星衛星被發現,並命名為羅馬神話中的諸神之王朱庇特(或同等的宙斯)的各位情人、傾慕者和女兒。 木星的衛星之中有8顆屬於規則衛星,它們沿幾乎呈正圓的順行軌道公轉,軌道相對木星的赤道面傾斜度近乎零。4顆伽利略衛星的質量最大,足以形成近球體形狀。其餘4顆規則衛星的體積則小得多,軌道更接近木星,是木星環塵埃的主要來源。剩餘的衛星都屬於不規則衛星,它們分別有順行和逆行軌道,距離木星較遠,軌道傾角和離心率都非常高。這類衛星都很可能曾經圍繞太陽公轉,之後被木星所捕獲的天體。自2003年以來,共有17顆已發現但未命名的不規則衛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木星的卫星 · 查看更多 »

月球

没有描述。

新!!: 土星的卫星和月球 · 查看更多 »

海王星的卫星

截至2014年6月,海王星已知拥有14颗天然卫星,这些卫星都是以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水神命名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命名原則,此后發現的海王星卫星都将按这一规则命名,不过S/2004 N 1還没有获得永久性的名称。。其中最大的一颗仍然是威廉·拉塞尔在發現海王星之後僅17天,于1846年10月10日发现的海卫一;第二颗卫星海卫二(勒德)则在超过一世纪后才发现。 海衛一是唯一擁有行星質量的不規則衛星,也就是說它的軌道與海王星的自轉方向相反,軌道相對於赤道也是傾斜的。這顯示它不是與海王星同時形成,而是被海王星的引力捕獲的。太陽系第二大的不規則衛星是土衛九(費比),但它的質量僅有海衛一的萬分之三。海衛一的捕獲,可能發生在海王星與它的衛星系統形成一段時間之後,對海王星原始的衛星系統而言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擾亂了它們原有的軌道,所以它們相互撞擊形成碎石礫的盤面。海衛一的質量夠大,可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並能夠保留稀薄的大氣層,可以形成雲層和霧靄。 海卫一的轨道内側还有7颗规则卫星,其运行轨道与海王星相同,並且靠近海王星的赤道面;在海王星环内也有一些衛星,这些卫星中最大的是海卫八(普羅秋斯),它們都是在海王星捕获海卫一,并且在海卫一的轨道变圆后从之前的碎石礫盤面中重生的。在海卫一的外层,海王星还拥有6颗不规则卫星,海卫二也是其中之一,其运行轨道距离海王星要远得多,并且倾角也很大:其中有3颗卫星拥有顺行轨道,其餘几颗则是逆行轨道。从不规则卫星的角度来说,海卫二的轨道很不尋常,它的离心率异常之大,距海王星最近的点也异常之近,表明它很可能曾是规则卫星,但其运行轨道在海王星捕获海卫一之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海卫十 (普薩瑪忒)和海卫十三 (Neso)是海王星最外层的两颗不规则卫星,其运行轨道也是迄今在太阳系中所有卫星里最大的。.

新!!: 土星的卫星和海王星的卫星 · 查看更多 »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新!!: 土星的卫星和日 · 查看更多 »

旅行者2号

旅行者2号(Voyager 2)是一艘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的美國太空總署無人星際太空船。它與其姊妹船旅行者1號基本上設計相同。不同的是旅行者2號循一個較慢的飛行軌跡,使它能夠保持在黃道(即太陽系眾行星的軌道水平面)之中,藉此在1981年的時候透過土星的引力加速飛往天王星和海王星。正因如此,它並沒有像它的姊妹旅行者1號一樣能夠如此靠近土衛六。但它因此而成為了第一艘造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太空船,完成了藉這個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陣而造訪四顆氣體巨行星的機會。 旅行者2號被認為是從地球發射的太空船中最多產的一艘太空船,皆因在美國太空總署對其後的伽利略號和卡西尼-惠更斯號等的計劃上收緊花費之下,它仍能以強大的攝影機及大量的科學儀器造訪四顆氣體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衛星。.

新!!: 土星的卫星和旅行者2号 · 查看更多 »

拱點

拱點(apsis,複數為apsides)是指一个物体的运动轨道的极端点;在天文學中,这个词是指在橢圓軌道上運行的天體最接近或最遠離它的引力中心(通常也就是系統的質量中心)的點。 最靠近引力中心的點稱為近拱點(periapsis)或近心點(pericentre),而距離最遠的點就稱為遠拱點(apoapsis)或遠心點(apocentre)。連接近拱點和遠拱點的直線稱為拱點線,是橢圓的長軸,也是橢圓內最長的直線段。 連接近拱點與遠拱點的直線稱為拱點線。橢圓的長軸與拱點線同線。 以下是用於辨識橢圓軌道的項目:.

新!!: 土星的卫星和拱點 · 查看更多 »

拉格朗日点

拉格朗日点(Lagrangian point)又称平动点(libration points)在天体力学中是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殊解(particular solution)。就平面圆型三体问题,1767年数学家欧拉根据旋转的二体引力场推算出其中三个点(特解)為L1、L2、L3,1772年数学家拉格朗日推算出另外两个点(特解)為L4、L5。例如,两个天体环绕运行,在空间中有五个位置可以放入第三个物体(质量忽略不计),并使其保持在两个天体的相应位置上。理想状态下,两个同轨道物体以相同的周期旋转,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与离心力在拉格朗日点平衡,使得第三个物体与前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新!!: 土星的卫星和拉格朗日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土星卫星土星的天然卫星土星的衛星土星的自然卫星土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