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哥德語

指数 哥德語

哥德語是一種由哥德人所使用的,已滅亡的日耳曼語族語言。它的內容主要是從一個4世紀聖經翻譯版本的6世紀抄本,也就是所謂的「銀色聖經抄本」(Codex Argenteus)裡頭得知的,哥德語也是唯一擁有相當數量語料的東日耳曼語言。其他的語言,包括勃根地語和汪達爾語等,僅能從歷史紀錄裡所遺留的姓名來得知其內容。 做為日耳曼語言,哥德語當然也是印歐語系的語言之一。它是有著存在證據的日耳曼語言當中最早的一種,但哥德語沒有現代的後裔存活下來。最早的哥德語文獻可追溯到四世紀的時候。在六世紀中期時,這個語言處於逐漸衰微的狀態,在某些程度上,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哥德人在軍事上敗於法蘭克人的手中、哥德人在義大利半島的被消滅、大規模地對主要使用拉丁語的天主教教會的皈依,以及地理上的孤立等。這個語言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晚一直存活到八世紀紀左右,而法蘭克人作家瓦拉福里德‧史特拉伯(Walafrid Strabo)寫到說哥德語在九世紀早期時,在下多瑙河地區和克里米亚的孤立山區依舊被使用著(另見克里米亞哥德語)。另外,在九世紀後出現於一些手稿裡的一些近似哥德語詞彙的用詞可能不是同一個語言的。 早期的語料證據的存在,使得它成為比較語言學裡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 注:在本篇文章裡所提到的哥德語單字,都會用羅馬字母轉寫來表示。.

100 关系: 基督基督徒原始印歐語原始日耳曼語历史比较语言学半開元音印欧语系古諾爾斯語古諾斯語古高地德語古英语双唇音发音部位同源词吉森塞音多瑙河奥斯曼帝国宾格尼希米記与格主禱文主格希腊字母希腊语东日耳曼语支人称二合字母互补分布德语保加利亚呼格哥德字母哥德語哥特人哈布斯堡王朝唇音克里米亚硬顎音祈使語氣祖語福音书米蘭約翰福音維爾納定律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羅馬尼亞羅馬帝國羅馬書烏爾菲拉...瑞典語瓦良格人盧恩字母白話字音高重音聲門音達基亞顫音西哥特人馬太福音語言接觸高地德語子音推移默西亞 (羅馬行省)黑體字鼻音软腭音齿音边音近音阿里烏教派闪音關係代名詞重音臺灣話長音符號英語東哥德人格林定律标音梵语比照法濁硬顎塞音挪威最小對立體新約聖經新約書信方言连续体日耳曼語元音變音日耳曼语族旧约圣经擦音意大利半島拉丁字母拉丁语性 (语法)12世纪14世纪17世纪6世纪8世纪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基督

200px 基督来自于希腊语Χριστός或Christos,是亚伯拉罕诸教中的术语,原意是“受膏者”(中東地區膚髮易乾裂,古代的以色列王即位時必須將油倒在國王的頭上,滋潤膚髮,象徵這是神用來拯救以色列人的王,後來轉變成救世主的意思),也等同于希伯来语中的彌賽亞,意思为「受膏者」。在基督教、聖經當中基督是拿撒勒的耶稣专有名稱,或者是稱號,即“耶穌基督”。 基督一词常被误认为是耶稣的姓,因为圣经中曾多次提到「耶稣基督」(Jesus Christ)。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因为他们相信並清楚知道耶稣是他们的救世主,或在旧约书中所预言的弥赛亚。大部分犹太教徒反对这一观点,并仍然等待着弥赛亚的到来。而所有基督徒现在正在等待基督耶穌的再临,从而验证弥赛亚预言余下的内容。 基督教神學集中研究耶稣的身位、生活、教授、和工作。又被称为基督学。.

新!!: 哥德語和基督 · 查看更多 »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新!!: 哥德語和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原始印歐語

原始印歐語(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後世語言學家根據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特色,透過比較語言學的方法而所倒推出來的假想語言。這種假想語言被認為是現時印歐語系諸語的共同祖先。雖然原始印歐語沒有得到直接證實,但其基本的發音和辭彙都通過比照法重構了出來。 標準慣例是將未證實的形式用星號標記岀來:*ṷódōr(“水”,比較英語的water)、*ḱṷon(“狗”,比較英語的hound)、*treḭes(“三”,陽性,比較今日英語沒有詞性的three)等。現代印歐語的很多詞都是從這些“原始詞”經過有規律的語音變化發展而來(比如格林定律)。 所有的印歐語都是屈折語,不過很多現代印歐語(包括近代英語),都已經失去了大多數屈折變化。通過比較重建法,有很大可能後期的原始印歐語是屈折語(後綴比前綴多)。然而,經過詞內重建和分析那些重建後看起來最古老詞的各種形態,最近語言學者發現早期原始印歐語很有可能是詞根屈折語,像原始閃米特語一樣。 其他一些學者認為,高加索語系和印歐語系是最近的近親,尤其是在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使用的西北高加索語言。雖然列出一些事實證據,但這種假設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

新!!: 哥德語和原始印歐語 · 查看更多 »

原始日耳曼語

原始日耳曼語(Proto-Germanic),或曰共同日耳曼語(Common Germanic),是猜想中存在的一個所有日耳曼語族語言的共同祖先。原始日耳曼語的相關內容,並非以存留至今的文件,來證明其詞根的形式等的,而是以比照法來重構的。另外,有些人認為,有些約於西元200年左右寫成,並存留至今的盧恩字母寫成的碑銘,其題字裡的語言是原始諾爾斯語或甚至於是直接從原始日耳曼語發展而來的晚期共同日耳曼語 。有人認為,有些存在於非日耳曼語言當中的日耳曼語言借詞,被認為是在原始日耳曼語時候就被借入這些語言的。例如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的kuningas(意即「國王」)這個詞,就和原始日耳曼語的*kuningaz這個字的形式相似;另外,原始日耳曼語本身是一種由原始印歐語發展出來的語言。.

新!!: 哥德語和原始日耳曼語 · 查看更多 »

历史比较语言学

歷史比較語言學(comparative linguistics),原作比較文獻學,中文習稱歷史比較語言學。作為歷史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其目標是確定語言間的歷史親緣關係;即是研究語言在語音、詞彙、文法上歷時變化的學科。親緣關係即暗示著共同的來源或共同的祖語,比較語言學致力於重構(中國的語言學者習稱爲「構擬」)祖語並標識出已被文獻記載的語言變化的痕跡。為了區別重構的形態和實際出現過的形態(指文字),一般在記錄構擬詞語的文字前面加上星號(*)標記。.

新!!: 哥德語和历史比较语言学 · 查看更多 »

半開元音

半開元音( open-mid vowel、mid-open vowel、low-mid vowel、mid-low vowel、half-open vowel)是一類舌頭位置介於開元音至中元音閒,相對更靠近中元音的元音。.

新!!: 哥德語和半開元音 · 查看更多 »

印欧语系

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系之一。欧洲、美洲、南亚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国家都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印欧语系包括約443种(SIL統計)語言和方言,使用人數大約有20億。.

新!!: 哥德語和印欧语系 · 查看更多 »

古諾爾斯語

#重定向 古諾斯語.

新!!: 哥德語和古諾爾斯語 · 查看更多 »

古諾斯語

古諾斯語(Old Norse),由於地理位置與歷史因素,亦稱作古北歐語、古斯堪地納維亞語、古冰島語、古挪威語,是日耳曼語族的一個分支,發展自8世紀時更古老的原始諾斯語,在維京時期至公元1300年左右,通行於斯堪地納維亞居民以及海外殖民地。 由於絕大部分現存文字源自中世紀冰島語,事實上古諾爾斯語的標準版本是古西諾斯語方言,包含了古冰島語和古挪威語。大部分的古諾爾斯語使用者,說的是非常相近的古東諾斯語方言,包含丹麥、瑞典與其殖民地。在這兩種語系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地理分界。古東諾爾斯語的特徵是在挪威東部所發現,而古西諾爾斯語是在瑞典西部發現。此外,另一個方言古哥得蘭語(Old Gutnish)有時會被併入古代東諾爾斯語之中,因為它是最鮮為人知的一種方言。不過有理由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單獨的分支,因為它共有著古西諾爾斯語與古東諾爾斯語的特徵,並且發展自己的語言。冰島的陳述出:瑞典人、挪威人、冰島人、丹麥人皆使用相同的語言dnsk tunga。在瑞典與丹麥使用的東部方言裡,這個字本來是dansk tunga,意思是「丹麥的语言」。其亦稱作北歐語(norrœnt mál)。 古諾爾斯語逐步發展成現在的北日耳曼語支:冰島語、法羅語、挪威語、丹麥語以及瑞典語。現代冰島語是與古諾爾斯語離異最少的分支。由於其標準化的寫法基於自古諾爾斯語/現代冰島語音位系統、在語義與詞彙順序上細微的拼寫差異,古諾爾斯語能夠被今日的冰島語使用者所理解。在古諾爾斯語時代通行的冰島語,和當時大部分分歧的諾爾斯語方言相較之下,其現代的發音法與橫向延伸字彙被認為幾乎沒有區別。而其發音法(尤其是母音音素),是北日耳曼語支當中改變最少的。法羅語保留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受到了丹麥語、挪威語和蓋爾語(蘇格蘭語和/或愛爾蘭語)的影響。儘管瑞典語、丹麥語和挪威語的差異最大,他們仍保留有。這可能是因為這些語言已經彼此受到對方影響,以及具有受到中世紀低地德語影響的相似發展。.

新!!: 哥德語和古諾斯語 · 查看更多 »

古高地德語

古高地德語(Althochdeutsch,縮寫為Ahd)是今日德語的原型,一般指日耳曼語族在經歷過第二次輔音推移之時,在今日德國山區所通行的德語方言。古高地德語出現的時間,估計大約在公元5世紀,直到公元1050年。不過,由於古高地德語的書面語要到公元8世紀下半才出現,有文獻把古高地德語出現的時間訂為公元750年,並把這年之前的德語稱為「史前德語」。事實上,近年已發現一些在6世紀採用Elder Futhark的銘刻,比較著名的有Pforzen buckle。另外,在一些8世紀以前的拉丁語文獻裡,亦能找到數言片字的古高地德語,足以證明古高地德語出現的時間比750年更早。.

新!!: 哥德語和古高地德語 · 查看更多 »

古英语

古英语(Ænglisc,Old English)或盎格魯-撒克遜語(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對應於今天英格蘭和蘇格蘭東南部的人說的英语。古英語屬於西日耳曼語,和古弗里西語及古撒克遜語有密切關係。古英語和近代英语无论在读音、拼写、词汇和语法上都很不一样。古英语的语法和、德语及冰島語比较相近,形态变化很复杂。.

新!!: 哥德語和古英语 · 查看更多 »

双唇音

雙唇音在語音學裡指以雙唇發音的輔音。.

新!!: 哥德語和双唇音 · 查看更多 »

发音部位

发音部位在语音学上指的是辅音发音时,口腔或者咽腔中受到阻碍的位置。.

新!!: 哥德語和发音部位 · 查看更多 »

同源词

同源词(cognate)也稱同源字,在语言学里指拥有同一个词源的词汇。这可以指一个语言里的不同的词,比如英语的“shirt”(衬衫)和“skirt”(裙子),他们都是从原始印欧语的词汇“”而引来。漢字同源詞是指由同一語源派生出來的新的詞語,其音和義都來源於它的根詞,所以他們彼此之間產生了音近義通的關係,這種由同一語源派生出來、具有歷史淵源關係因而音近義通的一組詞叫同源詞。同源词也可以指不同语言的同词源词汇,比如英语的“night”(夜晚)和德语的“Nacht”(夜晚)都是从原始印欧语(夜晚)引来。“同源词”通常不用来称呼当代的借词。 同根词(paronym)指拥有用一个字根的词汇。从词源的视角而看,这概念与同源词几乎同意。.

新!!: 哥德語和同源词 · 查看更多 »

吉森

吉森(Gießen)是德国黑森州的一座城市,吉森行政区和吉森县的首府,中部黑森地区的行政中心和大学城,黑森州的第8大城市。 G.

新!!: 哥德語和吉森 · 查看更多 »

塞音

塞音(sè yīn)(爆破音、闭塞音、塞爆音;英文:Plosive Consonant)。辅音发音方法的一种。发音时气流通路闭塞,然后突然打开发出聲音。一般的鼻音也可以归入塞音,因为发音时气流通过鼻腔,但是口腔中的气流通道被阻碍。.

新!!: 哥德語和塞音 · 查看更多 »

多瑙河

多瑙河(德文:Donau)是欧洲第二大河,次於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最後注入黑海,全長2857公里,流域面積81.7万平方千米Bundesministerium für Umwelt, Naturschutz und Reaktorsicherheit: Hydrologischer Atlas von Deutschland, Freiburg i. Br.

新!!: 哥德語和多瑙河 · 查看更多 »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新!!: 哥德語和奥斯曼帝国 · 查看更多 »

宾格

宾格(accusativus, accusative case,又称:直接受格)表示一个动词直接宾语的名词或一个前置词的宾语。 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宾格,但通过名词变格表达宾格的语言比较少,其中包括拉丁语、希腊语、德语、俄语、芬兰语、维吾尔语、蒙古语、满语、土耳其语、冰岛语、古典阿拉伯语、波兰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阿尔巴尼亚语、羌语、锡伯语、鄂伦春语、赫哲语、韩语和藏语(通过变化施动者为具格而间接体现宾格)等等。世界语也用名词变格表达宾格。 不通过变格体现宾格的语言,则会使用虚词和语序来表达这个意义。例如:漢語, 英语、荷兰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泰语、越南语等等。 例如,名词词尾变化较少的英语,在少数一些代词中存在宾格(例如whom是who的宾格形式;him是he的宾格形式)。但是在英文的名词中,主格和宾格形式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必须通过“SVO”的结构,区分主语和宾语。德语或拉丁语就不需要这样。 舉例來說,「The hunter kills the tiger.(猎人杀死老虎。)」與「The tiger kills the hunter.(老虎杀死猎人。)」此二句中,主语及宾语完全是由语序的正反区别的(和汉语一致),因此这两句的主宾相反是因为语序相反造成的。 以德語舉例,「Der Jäger tötet den Tiger.」與「Der Tiger tötet den Jäger.」(語意同上)此二句中,主语及宾语是由名词的变格(在此二句中体现在冠词上)区别的,因此这两句的主宾相反不是因为语序相反造成的,而是名词的格位不同造成的。因为在德语中,將这两句话颠倒,意思也完全不变(和汉语相反):「Den Tiger tötet der Jäger.」與「Den Jäger tötet der Tiger.」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和前述两句话意义相同。 在英語裡,who / whom和he / him在不仅仅是主格和宾格的关系,也是主格和与格的关系(例如:「I gave him the present.」);在古英语中有很明显的区分,him是与格,hine是宾格,这个双重性使得很多學習英语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英语中宾格和与格的不同。.

新!!: 哥德語和宾格 · 查看更多 »

尼希米記

主題: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繼續神選民中間祂見證的恢復,以完成祂的經綸。.

新!!: 哥德語和尼希米記 · 查看更多 »

与格

与格(casus dativus; dative case)、或謂第3格,是指名词的语法上的格。与格通常表示动词的间接宾语。与格存在于古希腊语、拉丁语、俄語、古英语和德语中。在德语中,一些介词要求其后的名词使用与格,例如 "aus", "außer", "bei", "mit", "nach", "seit", "von" 和 "zu" 之后,总是跟随与格。 在克丘亚语中,用在词尾加上-paq来表示与格,比如wasi(房屋)的与格就是wasipaq。 在现代英语中,与格不再是英语语法的一部分,它只出现在一些表达用语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单词methinks(据我看来)。它来源于古英语的与格形式变化:me(与格的人称代词)+thinks(to seem,与动词词组to think很接近的一个词组)。 与格在英语中可以不要前置词,例如在“He built me a snowman.”中一样。在这个例子中,“me”是与格。.

新!!: 哥德語和与格 · 查看更多 »

主禱文

《主禱文》(公教稱之為《天主經》)是基督宗教最為人所知的禱詞,亦最為信徒熟悉的經文。此文記載於《聖經》新約的與。其中《馬太福音》背景來自山上宝训的一部分,共七個祈求,《路加福音》則僅記載五個祈求,而教會禮儀傳統上採用馬太福音所記載之版本。.

新!!: 哥德語和主禱文 · 查看更多 »

主格

主格(casus nominativus; nominative case)是指名词的语法的格。主格通常表示动词的主语。 主格在拉丁语和古英语中都有。现在的英语中仍然存在于与宾格相反的主格代名词:I(宾格为me)、we(宾格为us)、he(宾格为him)、she(宾格为her)以及they(宾格为them)。古英语的用法包括ye(宾格为you)以及单数第二人称代词thou(宾格为thee)。.

新!!: 哥德語和主格 · 查看更多 »

希腊字母

希臘字母源自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只有辅音,從右向左寫。希臘語的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因為希臘人的書寫工具是蠟板,有时前一行從右向左寫完後順势就從左向右寫,變成所謂“耕地”式書寫,後來逐漸演變成全部從左向右寫。字母的方向也顛倒了。罗马人引進希臘字母,略微改變變為拉丁字母,在世界廣為流行。希臘字母廣泛應用到學術領域,如數學等。.

新!!: 哥德語和希腊字母 · 查看更多 »

希腊语

希臘語(Ελληνικά)是一种印歐語系的语言,广泛用于希臘、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等国,与土耳其包括小亚细亚一帶的某些地区。 希臘语言元音发达,希臘人增添了元音字母。古希臘語原有26个字母,荷马时期后逐渐演变并确定为24个,一直沿用到現代希臘語中。后世希腊语使用的字母最早发源于爱奥尼亚地区(今土耳其西部沿海及希腊东部岛屿)。雅典于前405年正式采用之。.

新!!: 哥德語和希腊语 · 查看更多 »

东日耳曼语支

东日耳曼语支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之下一个已经灭绝的语支,唯一已知文字的东日耳曼语支语言是哥德語。其他被认定同是东日耳曼语支的语言有汪达尔语、勃艮第日耳曼语、伦巴底日耳曼语和克里米亚哥德语。克里米亚哥德语使用者相信在18世纪之前它仍然被使用。現時,我們一般只能從帶有東日耳曼語痕跡的地名來瞭解這種語言在當年的流通範圍。.

新!!: 哥德語和东日耳曼语支 · 查看更多 »

人称

人称是与语言中的行为动作相关的话语角色。“妈妈餵宝宝吃饭”和“我餵你吃饭”,意思可能相同,但前者是用有词汇意义的名词来表示与“餵”相关的人的具体身份,后者才是用功能性的形式来表示话语角色这一抽象概念。话语角色的确定取决于具体的交际事件,因此人称是句子进入交际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称范畴的表达可以通过独立的代词或不独立的附缀和屈折形式等来表达。狭义的人称范畴就指动词的屈折变化所表示的诸类人称意义。一般来说,独立的人称代词比不独立的形式区分的意义更多。如英语中,人称代词区分I/you/he/she/it/we/they等,还有格的变化;在be动词里,就只区分am/are/is;在现在时单数的动词后,只有第三人称加-s,也不区分性。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在表示与“性数格时体态”等形态语法范畴并列时,人称可以省称为“身”。.

新!!: 哥德語和人称 · 查看更多 »

二合字母

二合字母(digraph、或稱二重音字、二重字),在字母系統上是由2個字母組合成的語音,而組成的語音與個別字母的發音不同。且能由二合字母表記出新的語音(音位)。在一些發音變化的場合(無聲化等),比如將2個相同或不同的字母排列在一起時整體單詞的發音會有所變化,相對的僅為一個字母時發音上並不會改變,而且語音較強時發音上並不會拉長等。在歐洲語言上會有這些現象,尤其西歐的語言中經常會見到,但在斯拉夫語系裡則相當罕見。.

新!!: 哥德語和二合字母 · 查看更多 »

互补分布

在语言学中,当两个语言成分(辅音、元音、词素等)不能在同一个环境中出现,即处于互补分布。.

新!!: 哥德語和互补分布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哥德語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哥德語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呼格

呼格(casus vocativus;vocative case)為名詞的格表示法,用來對人(動物、物件等)的稱呼,或者有時作為名詞的限定詞使用。呼格的用法是一種直接式的表達法,在一群人中所談到的個體「人」是置於句子中來表示的。舉例說明,在一句子中,「I don't know, John」(我不知道,約翰),“約翰” 就是呼格的表示法指出所談到的人。 在歷史上,呼格為「格(case)」在印歐語系裡的語法元素,也存在於拉丁語、梵文、古典希臘語中。雖然在很多的印歐語言中已遺失掉了,不過在一些語言當中仍然保留呼格的用法。像是現代希臘語與斯拉夫語族中,諸如:波蘭語、俄羅斯语、捷克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波斯尼亞語、烏克蘭語;及現代凱爾特語族中,諸如:苏格兰盖尔语、與愛爾蘭語等。在羅曼語族中呼格被保存在羅馬尼亞語裡。.

新!!: 哥德語和呼格 · 查看更多 »

哥德字母

哥特字母,哥特語所使用的文字。哥特字母現在在訓詁上的研究較多。.

新!!: 哥德語和哥德字母 · 查看更多 »

哥德語

哥德語是一種由哥德人所使用的,已滅亡的日耳曼語族語言。它的內容主要是從一個4世紀聖經翻譯版本的6世紀抄本,也就是所謂的「銀色聖經抄本」(Codex Argenteus)裡頭得知的,哥德語也是唯一擁有相當數量語料的東日耳曼語言。其他的語言,包括勃根地語和汪達爾語等,僅能從歷史紀錄裡所遺留的姓名來得知其內容。 做為日耳曼語言,哥德語當然也是印歐語系的語言之一。它是有著存在證據的日耳曼語言當中最早的一種,但哥德語沒有現代的後裔存活下來。最早的哥德語文獻可追溯到四世紀的時候。在六世紀中期時,這個語言處於逐漸衰微的狀態,在某些程度上,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哥德人在軍事上敗於法蘭克人的手中、哥德人在義大利半島的被消滅、大規模地對主要使用拉丁語的天主教教會的皈依,以及地理上的孤立等。這個語言在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晚一直存活到八世紀紀左右,而法蘭克人作家瓦拉福里德‧史特拉伯(Walafrid Strabo)寫到說哥德語在九世紀早期時,在下多瑙河地區和克里米亚的孤立山區依舊被使用著(另見克里米亞哥德語)。另外,在九世紀後出現於一些手稿裡的一些近似哥德語詞彙的用詞可能不是同一個語言的。 早期的語料證據的存在,使得它成為比較語言學裡的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 注:在本篇文章裡所提到的哥德語單字,都會用羅馬字母轉寫來表示。.

新!!: 哥德語和哥德語 · 查看更多 »

哥特人

--(哥特语:𐌲𐌿𐍄𐌰𐌽𐍃),又譯--,是东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分支部族,从2世纪开始定居在斯基泰、達契亞和潘诺尼亚。5到6世纪时,分裂为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 哥特人生活在今天德國的區域裡,是日耳曼的一個部落。德涅斯特河劃分了他們,河東的叫東哥特人,河西的叫西哥特人。 哥特人曾南下西班牙甚至北非,替代羅馬人,統治西班牙和北非。但亦有一說指哥德人並未有南下到非洲,而是推使了原本在西班牙的汪達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北非。東哥特人於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特王國。西哥特人於法國南部和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西哥特王國。.

新!!: 哥德語和哥特人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也称哈普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地域最廣的王室之一。 其家族成員曾出任罗马人民的国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奧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奧地利帝國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國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國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國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今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境内及南部斯拉夫地區若干王國、公國的國王、大公與公爵。 16世纪中叶查理五世退位後,哈布斯堡家族分为奥地利与西班牙两个分支,前者占据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称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则为西班牙国王,统治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的广袤领土,称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但由于多代近支联姻,西班牙分支在1700年,奥地利分支在1740年相继男嗣断绝。西班牙王位落入法國皇室波旁家族之手;而奥地利分支与洛林家族联姻,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玛丽亚·特蕾西亚嫁于洛林公爵、托斯卡纳大公弗兰茨·斯蒂芬,并依据《国本诏书》继承了奥地利、匈牙利与波希米亚等家族领地,由此创建了哈布斯堡-洛林皇朝,1745年弗兰茨·斯蒂芬当选为帝国皇帝。.

新!!: 哥德語和哈布斯堡王朝 · 查看更多 »

唇音

唇音通常指嘴唇成阻形成的辅音。单纯的唇音有双唇音和唇齿音,前者(如p、b、m等)的部位是双唇,后者(如f、v等)的部位是上齿和下唇。舌尖和嘴唇成阻的辅音叫做舌唇音,但通常不被认为是唇音,因为主动发音部位是舌头。.

新!!: 哥德語和唇音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半岛(又译克里木半岛;Krymskiy poluostrov;Krymskyi nivostriv;Къырым ярымадасы, Qırım yarımadası),简称克里米亚,是黑海北岸的一个几乎完全被海包围的半岛。東部為刻赤半島,與大陸隔刻赤海峽相望。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主体部分之南和俄罗斯主体部分之西,人口约235万(2007年估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包含几乎整个克里米亚半岛,行政上与位于半岛西南方的塞瓦斯托波爾直辖市分离。自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以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是乌克兰境内唯一的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于2014年3月11日宣布联合塞瓦斯托波爾從烏克蘭獨立。首都是辛菲罗波尔,最大都市是塞瓦斯托波爾。 該自治共和國在俄軍支持下於2014年3月16日舉辦全區域性的歸屬公投,成立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并正式宣布脱离乌克兰,准备加入俄罗斯联邦。3月17日,克里米亞公投最終結果公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与塞瓦斯托波爾的投票率均超过八成,共约97%的選民支持克里米亞從烏克蘭獨立並加入俄羅斯,但烏克蘭政府、美國、歐盟以及大部分国家并不承認此公投。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批准一項與克里米亞有關接納克里米亞共和國加入俄罗斯並組建新的俄罗斯聯邦主體的條約草案,并于21日正式设立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包含整个克里米亚半岛。4月11日俄罗斯修订宪法,将克里米亚地区作为俄罗斯联邦主体写入条文。.

新!!: 哥德語和克里米亚 · 查看更多 »

硬顎音

-- 硬顎音(Palatal consonant,也称硬顎輔音、上顎音),為以舌面接近或抵著硬顎部分(口腔上中部)而發出之輔音,屬舌面音(舌面中音)。如以舌尖捲起回抵著硬腭而發的輔音則稱之為捲舌音。.

新!!: 哥德語和硬顎音 · 查看更多 »

祈使語氣

使語氣(imperative mood)是表達直接命令或請求的語氣。它還用來表示禁止、請求或任何其他類的勸告。.

新!!: 哥德語和祈使語氣 · 查看更多 »

祖語

語(proto-language)或原始语,歷史語言學的重要概念,指同一系屬中若干相關語言的共同祖先——一種古代語言,或者是處於語言起源的某一階段的尚不能稱作「語言」的一個溝通體系。.

新!!: 哥德語和祖語 · 查看更多 »

福音书

福音書(Gospel,Ευαγγέλιο;唐朝景教譯「阿思瞿利容經」)是以記述耶穌生平與復活事蹟為主的文件、書信與書籍。在基督教傳統中,它通常意指《新約》聖經中的內容。更狹義的說法,則是專指四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但不同的基督教教派,對福音書的內容,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福音書已經失傳,如《希伯來福音書》;有些福音書則被主流教會認定是偽經,如《巴拿巴福音》、《多馬福音》、《猶大福音》、《雅各福音書》等。.

新!!: 哥德語和福音书 · 查看更多 »

米蘭

米蘭(Milano)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相當悠久,以觀光、時尚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米蘭市区目前有182萬居民,其都会区超过800万人是歐洲三大都會區之一。總面積約有1,982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超過2,000人居住。目前米蘭市長為Giuseppe Sala。 市区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Insubres)稱為Medhlan。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Mediolanum。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新!!: 哥德語和米蘭 · 查看更多 »

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Κατά Ιωάννην;天主教汉譯作《若望福音》),是《新約聖經》正典的第四部福音,共21章,是四福音書中最遲寫成。本書中記載的耶穌言行有許多未記錄在其他三卷福音書,文體淺顯但深邃,特別強調耶穌的神性和基督徒屬靈生命的建造。 基督教傳統上,相信它的作者福音書作者約翰,即是使徒約翰。 《約翰福音》主題:生命的福音─證明耶穌基督是神救主,來作生命,使神得擴增。.

新!!: 哥德語和約翰福音 · 查看更多 »

維爾納定律

維爾納定律(Verner's law),由卡爾·維爾納於1875年提出,該定律描述了發生在原始日耳曼語(PGmc)中的一次歷史音變(sound change),指出了,出現在非重讀音節的末尾的清擦音*f, *þ, *s和*x,經過濁化轉變成了*b, *d, *z和*g。.

新!!: 哥德語和維爾納定律 · 查看更多 »

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

#重定向 J·R·R·托爾金.

新!!: 哥德語和约翰·罗纳德·鲁埃尔·托尔金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新!!: 哥德語和羅馬尼亞 · 查看更多 »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Imperium Rōmānum,;通用希腊语和中古希腊语:Βασιλεία τῶν Ῥωμαίων, 转写:)是上古時期的一個文明帝國,承接着先前的羅馬共和國。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或「扶菻」。 前44年,羅馬共和國將領凯撒成爲終身獨裁官,象征着共和制的結束;至前27年,屋大維成爲奧古斯都,象征着羅馬帝國的開端。其首府羅馬城在公元前100年至公元400年這段時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直至公元500年其遷都至拜占庭(又稱君士坦丁堡、新羅馬),該城才隨之取代羅馬城成爲世界最大城市,帝國人口亦增長到五千至九千萬,大約是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约20% 罗马帝国可分为前期(前27年—200年)、中期(200年—395年)和後期〔395年—1204年/1453年〕三个阶段。 羅馬共和國末年,政局由于一連串的內戰和政治角力變得非常不穩定。公元前44年,共和國將領凯撒被元老院封爲終身獨裁官後不久,便遭到刺殺身亡。直至公元前31年,屋大維在亚克兴角战役擊敗對手马克·安东尼和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吞并埃及托勒密王国後,共和國的政局仍然不明朗。至公元前27年,元老院放棄共和制,賜君權及奧古斯都頭銜予屋大維,這象征着羅馬共和國的終結。這時元老院仍然存在,但大權已掌握在屋大維手中。最初幾位皇帝都以「第一公民」自居。 屋大維征战的勝利擴張了帝国的領土。立國之初的兩個世紀,帝國的政局有着前所未見的穩定,這段時期被稱爲「羅馬治世」。直到公元41年,帝国第三位皇帝卡里古拉被刺身亡後,元老院曾经考虑恢復共和政制,但罗马禁卫军架空元老院,遂立克劳狄一世爲帝。克劳狄一世在位期間,帝国繼屋大維後首次征战不列颠尼亞。公元68年,克劳狄一世的繼位者尼祿在兵變中自殺身亡,帝国遭遇一連串短暫的內戰,同時猶太地區更爆发第一次起義,這段時期曾经有四位軍團將領稱帝。維斯帕先在公元69年戰勝其他將領,建立弗拉维王朝。其繼位者提图斯,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发後開放斗兽场。提图斯只短暫在位两年,便由其兄弟图密善繼位爲帝国第11位皇帝。图密善最后亦遭到刺殺身亡。元老院後來封涅尔瓦爲皇帝,這亦是羅馬五贤帝之首,開辟一段長達八十多年的政局穩定時期。罗马第13位皇帝图拉真是羅馬五贤帝之中的第二位,他在位時見證帝國的最大版圖。 康茂德在位時,帝国開始出现衰退之兆。公元192年康茂德被刺殺身亡,觸發五帝之年,有五人同時稱帝,分别是佩蒂纳克斯、尤利安努斯、奈哲尔、阿尔拜努斯和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事件最後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取得勝利。公元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刺殺身亡,導致三世纪危机,這段時期短短50年之內有26人被元老院封爲皇帝。直至戴克里先在位時創立四帝共治,帝國才全面恢复穩定,這段時期一共有四位皇帝共同統治羅馬帝国。這種制度並不能維持下去,很快便招致內戰。內戰最終由君士坦丁一世勝出,成爲帝国的唯一統治者。後來君士坦丁一世遷都至拜占庭,並命名為新羅馬,但史家更喜歡以其名字―君士坦丁稱之爲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自此之後一直是帝國的首都,一直到其終結。君士坦丁一世亦于313年將基督教(后成為天主教会)合法化,並由狄奧西亞一世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基督教從而成爲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 這時的羅馬帝國仍然是世界上的強權,並與其東面安息帝国的繼承者波斯帝國互相抗衡,持續着一個世紀的紛爭。狄奥多西一世是最後一位統治一個完整的羅馬帝國的皇帝,隨後帝國的領土因濫權、內戰、野蛮人入侵、軍事改革和經濟衰退等負面因素被日益蚕食,這時的羅馬帝國實際上已完全分裂成東西兩部份,自此之後再没有被統一過。公元410年及公元455年,西面的羅馬城相繼被西哥德人和汪達爾人等日爾曼部族入侵,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被奥多亚塞废黜,這象征着西罗马帝国的終結。但是,由於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路斯從未被東罗马帝国所承认,所以嚴格上來説,只有在西罗马帝国上一位皇帝尼波斯在公元480年去世後,才可以正式爲罗马帝国在西歐的統治劃上句號。而東罗马帝国則一直存在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人攻陷、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爲止。史学家會称东罗马帝国爲拜占庭帝国。 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帝國,無論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都達到很高的水平。羅馬帝國存在將近一千五百年,帝国的疆域在图拉真在位末年(117年)達到全盛,控制着大约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統治着七千萬的人口,這相當於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羅馬帝國幅原遼闊,而且國祚長久,使拉丁希腊的语言、文化、宗教、發明、建築、哲學、法律及政府模式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歐洲在整個中世纪時期,有數次對羅馬帝國的復辟,這包括拉丁帝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文艺复兴而後的歐洲帝國主義的興起,更使希腊、羅馬、猶太和基督教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開去,對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有着重要影响。.

新!!: 哥德語和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羅馬書

《羅馬書》(ΠΡΟΣ ΡΩΜΑΙΟΥΣ;,簡稱羅,又譯《羅馬人書》,全稱《保羅達羅馬人書》,意思是《保羅致羅馬城基督徒的書信》),是由使徒保羅寫給當時在羅馬城的基督教會的一卷書信,这本书在基督教传统排序中为《新约圣经》第6本书,但一般認為這並非聖保羅的第一卷書信。內容集合他對基督教信仰,尤其在罪及救恩等問題的獨特見解及價值觀,對後世的基督教神学研究有一定的影響。 《羅馬書》主題:神的福音─將罪人作成神的兒子,構成基督的身體,顯為在地方上的召會。.

新!!: 哥德語和羅馬書 · 查看更多 »

烏爾菲拉

乌尔菲拉(Ulfilas或Wulfila;)是哥特主教和基督教(阿里乌斯教)传教士。他是《圣经》的译者,也是哥特字母的创造者。 哥德人入侵羅馬帝國的同時,四處搶奪財物,甚至佔領了羅馬稱王封侯的同時,卻從無摧毀教堂,另立了哥德人神廟。這完全是因為入侵哥德人幾乎全部都是信奉耶穌的基督徒。只不過這些哥德人都是阿萊亞派的基督徒,認為耶穌是人,是偉大的先知,但不是上帝。他們進入教堂依舊習慣性的有禮貌尊敬耶穌,並因著教堂的莊嚴而產生敬畏的心。然而將基督教傳到哥德蠻邦的傳教者,就是正統教忽略的烏爾菲拉(Uifila,或作Wulfila)主教。 烏爾菲拉的母親原是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的臣民(為希臘語小亞細亞人),但家人為四處擄掠的西哥德人擄到西哥德境內(大概位於今日羅馬尼亞與匈牙利一帶)。他後來成為一位哥德人之妻室。她雖居異邦,仍然親自傳授子弟以希臘文與宗教文化。烏爾菲拉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受教育。也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後,被送至康士坦丁堡處理關於哥德人的一些相關事情,同時進入教會服務。於公元341年,他受康士坦丁堡教會封為哥德主教,然後就前往哥德人地區傳教,幾乎半個世紀。因為他自幼年就在哥德地區長大,語文便利,傳教獲得空前絕無的大成功。他不但在哥德傳教,還編造哥德文字,教化當地的人民。公元370年,他還將基督徒用的希伯來文經書去翻譯成哥德文。唯一的問題是烏爾菲拉在康士坦丁堡進修的時候,皇帝以及教會都是阿里烏派的基督徒,所以他的哥德信徒們全部也都是阿里烏派基督徒。不過雖然哥德人是阿里烏派基督徒,但也保留相當多原來的信仰文化,形成一種混合式的信仰。到狄奧多西當皇帝的時候,他極力剷除異教以及阿里烏派異端。後來闖入帝國境內的哥德人就是阿里烏派的基督徒。 當它們自立稱王的時候,為拉攏人心,尚得宣告改宗為正統基督教徒。信仰相異也是哥德蠻邦人與那羅馬境內的民產生衝突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衝突直到哥德人、倫巴底人改宗為正統的基督教信徒後才逐漸和緩,之後便消失於無形。.

新!!: 哥德語和烏爾菲拉 · 查看更多 »

瑞典語

典語(svenska,)是北日耳曼语(也称为斯堪的那维亚语)的一种,主要使用地区为瑞典、芬兰(尤其是奥兰群岛),使用人数超过九百万人。它和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另外两种语言——丹麦语和挪威语——是相通语言。和其它北日耳曼语一样,瑞典语来源于古诺尔斯语。古诺尔斯语是维京时期斯堪的那维亚地区通用语言。 瑞典成人的识字率高达99%。标准瑞典语是瑞典官方语言,来源于19世纪瑞典中部的方言,并在20世纪初固定下来。标准瑞典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统一且标准化的。如今从一些古老的偏远地区的方言演化下来的其它语言变体依旧存在,部分方言和标准瑞典语在语法和词汇上有很大区别,已经不能称为相同语言。这些方言只在很偏僻的地区使用,并且使用的人数很少,而这些人社会流动性很低。虽然目前没有迹象这些语言将成为死语,有很多学者认真研究这些方言,并且当地政府也鼓励人们使用这些方言,但是自上个世纪以来,使用这些方言的人数还是逐渐减少。 瑞典语标准语序是主谓宾结构,有时为了强调某些词会更改语序。瑞典语的构词学和英语相近,词形变化相对较少;有两种词性,没有语法上的格(以前的研究认为有两种格,主格和属格);单数和复数之间有区别。形容词根据词性、数量和限定范畴的不同发生改变。名词的限定范畴通过不同后缀来表示,同时前面加以定冠词和不定冠词。韵律特征体现在重音和声调上。瑞典语有大量元音。瑞典语还以Sj音而著称,这是一种变化复杂的辅音音位。.

新!!: 哥德語和瑞典語 · 查看更多 »

瓦良格人

瓦良格人(Varjager;Βάραγγοι或Βαριάγοι,Varangoi或Variagoi;Варяги, Varyagi或Varyahy)也作瓦里亚基人、瓦兰吉亚人、瓦兰人、法朗清人、瓦倫京人。是指公元8世纪至10世纪出现在东欧平原上的诺曼人。瓦良格人原来居住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逐渐沿着商路来到东欧平原,活跃在当地的商路上。同维京人一样,他们从事着强盗和商人的双重工作,也经常抢劫财物,掳掠人口为奴,运到君士坦丁堡出售。他们还受雇于当地东斯拉夫人的王公,充当亲兵,从事征战。其中一位瓦良格人领袖留里克还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统治了基辅罗斯。后逐渐與斯拉夫人融合為俄羅斯人。 Category:日耳曼人 Category:瑞典人 Category:斯堪的纳维亚 Category:欧洲古代族群 Category:俄罗斯历史 Category:烏克蘭歷史 Category:白俄羅斯歷史 Category:中世纪战争.

新!!: 哥德語和瓦良格人 · 查看更多 »

盧恩字母

盧恩字母(Runes)又稱為如尼字母或北欧字母,是一类已灭绝的字母,在中世纪的歐洲用来书写某些北欧日耳曼语族的语言,特别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岛与不列颠群岛通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用的盧恩文字被稱作Futhark,不列顛島所用的盧恩文字被稱作Futhorc。.

新!!: 哥德語和盧恩字母 · 查看更多 »

白話字

白話字(、POJ,台羅拼音:,閩南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書寫的閩南語廈門話或臺灣話正寫法。白話字原本是19世紀時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所創造並推行的,因此後來被外界稱為教會羅馬字(,簡稱教羅)。但是白話字經過發展,包括了廈門地區和台灣都有教會以外的人使用,也有人用之來書寫客家話和台灣原住民語言,因此,白話字已經不限於教會。由於是歷史最悠久、最普遍被使用的臺灣話拼音書寫系統。2001年成立的台灣羅馬字協會是以推動白話字為正式文字的重要民間團體之一。台灣羅馬字協會及台文筆會等諸多本土社團亦將白話字稱為台灣字。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國民黨查禁白話字之前,白話字在台灣使用年代久遠,並用白話字出版數種刊物,由於台語是聲調語言(現今台語共有七個本調),音調提供區分字義的重要資訊,用白話字作為書面語應用是可行的也不會引起混淆,台灣羅馬字協會規定當漢字與羅馬字出現爭議時以羅馬字為準。 在中國大陸,這套方案主要在學界用於與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對照。此時,白話字常被稱作「甘為霖方案」或「廈門音新字典方案」。 在台灣,1970年代國民政府全面禁止使用白話字,並沒收教會的白話字聖經,而同時代,閩南民間的白話字也因為國語運動而漸漸式微。,蔣為文著,發表於2013《台語研究》期刊,5(1),pp.74-97。但在此之前,白話字就已經有百年以上的實際使用歷史,亦曾經在閩南和台灣的教會中相當普遍地被使用過。例如台灣第一份大眾媒體——創刊於1885年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正是使用白話字當作文字媒介的。 白話字本身不僅是標音系統,經過發展,更應被視為一套文字系統,在拼寫上不宜妥協於各地腔調及語音的變動。如欲反映語音,應以IPA國際音標為記音符號。如「蚵」台北腔、台南腔,但在白話字都以「o」表記。又例如「電」寫作「tiān」,但現代許多人都受懶音影響而讀近似「tēn」。 作為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拼音文字,白話字被廣泛的閩南語使用者作為書寫表記的工具之一。目前,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協作的閩南語維基百科便是以白話字做為知識傳遞的文字媒介,為閩南語的語彙保存、正寫表記以及知識推廣都做出了些許貢獻。.

新!!: 哥德語和白話字 · 查看更多 »

音高重音

#重定向 高低重音.

新!!: 哥德語和音高重音 · 查看更多 »

聲門音

聲門音(glottal consonant、聲門輔音,古漢語:喉音),現代亦稱「喉音」,是用声门發出的辅音。許多語音學家認為它們,或則至少是所謂的摩擦音,或是一種「過渡狀態的喉音」且沒有一絲如其它輔音該有的語音;事實上,有些人認為他們一點也不像是輔音。然而,在語言學上聲門塞音至少表現出像是典型的輔音、比如在南島語系的鄒語裡。.

新!!: 哥德語和聲門音 · 查看更多 »

達基亞

#重定向 達契亞.

新!!: 哥德語和達基亞 · 查看更多 »

顫音

顫音根據上下文的不同,可能有以下含意:.

新!!: 哥德語和顫音 · 查看更多 »

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Visigothi),--,是东日耳曼部落的两个主要分支之一,另一个分支是东哥特人。在民族大迁移时期,是摧毁罗马帝国的众多蛮族中的一个。公元4世纪西哥特人兴起于巴尔干地区,后加入对罗马帝国的战争。410年在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攻陷并洗劫罗马。 西哥特人后定居于高卢南部,成为罗马帝国的盟友。随后建立西哥特王国,统治法国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公元589年,皈依基督教。.

新!!: 哥德語和西哥特人 · 查看更多 »

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Κατά Ματθαίον),天主教稱之為《瑪竇福音》,而東正教則譯為《聖福音依瑪特泰所傳者》,是《新約聖經》第一部份《四福音書》的第一卷書,全書共有28章,1168節。教會傳統一般認為,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馬太。 这卷福音书主要记载了耶稣的生平,其中包括耶稣的家谱、耶稣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浸与受试探、讲道、被釘十字架、复活以复活的耶稣最後向使徒颁布大使命。因為《馬太福音》与《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內容相近,而与《約翰福音》有显著区别,所以这前三本福音書被歸納作「对观福音」(可以互相對照閱讀的福音書)。 在《四福音》中,《马太福音》是最接近猶太基督教传统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犹太人。根据思高圣经,《马太福音》是以亚兰文写成,但原文现已失传。多数学者认为这卷福音,如同《新约圣经》其他各卷一样,都是以通用希腊语写成,也有专家认为它最初是以亚兰文写成。 《马太福音》主題:國度的福音─證明耶穌基督是救主。.

新!!: 哥德語和馬太福音 · 查看更多 »

語言接觸

語言接觸(language contact)是一個語言學研究的現象,發生在不同的語言系統相互互動或影響之時。此種研究又稱接觸語言學(contact linguistics)。 當不同語言的說話者密切的接觸時,這種接觸會影響至少一種語言,並帶來語音、句法、語意或等等社會語言學形式的變化。.

新!!: 哥德語和語言接觸 · 查看更多 »

高地德語子音推移

在歷史語言學裡,高地德語子音推移(Hochdeutsche Lautverschiebung,High German consonant shift),又名第二次(日耳曼語)子音推移(Zweite Lautverschiebung,Second Germanic consonant shift),是在西日耳曼語方言連續體區域的南部地區所發生的,可分為數階段的語音變化的總稱,這個變化可能是在三到五世紀間開始的,而且大部份的變化,都在九世紀,也就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高地德語文獻的書寫年代前就已完成。歷經此變化的語言,也就是古高地德語,和其他沒歷經過此音變的大陸西日耳曼語言有著清楚的分界,古高地德語亦可藉此和完全沒受到此推移影響的語言,也就是古英語,做出清楚的分別。.

新!!: 哥德語和高地德語子音推移 · 查看更多 »

默西亞 (羅馬行省)

西亚(希腊语:Μοισία,拉丁语:Moesia),巴尔干半岛历史上的地区名,位于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曾为帝国在东南欧的一个行省。 该地区得名于居住在这里的默西人,他们是一支色雷斯人部落。.

新!!: 哥德語和默西亞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黑體字

#重定向 黑体 (字体).

新!!: 哥德語和黑體字 · 查看更多 »

鼻音

鼻音是按發音方法分類的一類輔音。發音時,口腔中的氣流通路被阻塞,軟顎下垂,氣流通過鼻腔,與氣流從口腔流出的口腔輔音相對。 (少數的擠喉音可能同時具有口腔輔音與鼻音的性質。)一般的鼻音也可以視為塞音的一種,因為發音的時候,氣流通路被阻礙。有些發音方法會與鼻音混淆,例如半母音。 中古漢語的明、泥、日、疑等聲母,普通話的m、n都是鼻音。 唇齒鼻音通常見於同位異音,幾乎沒有作為獨立音素出現。 從聲譜圖上觀之,鼻音的第一共振峰所處的頻率會移至較低頻的位置(約在250Hz),而零點的產生會造成鼻音在第一共振峰頻率以上的能量,有大幅衰減的現象發生,此能量衰減的現象若與鼻音相鄰的元音相互對照,會更形明顯,因此這種能量衰減的現像是辨別鼻音的方法之一。.

新!!: 哥德語和鼻音 · 查看更多 »

软腭音

软腭音的舌位ㄣ偶 软腭音(Velar consonant、又稱軟腭輔音,古汉语稱为:牙音)是按发音部位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颚。一些软腭化的辅音在国际音标中还可以用表示(就是上标的浊软颚擦音符号)。 “软腭音”是按被动发音部位分类的说法,按主动发音部位分类则称为“舌面后音”。参见舌根音 中古汉语中的软腭音(古称牙音)包括见/k/,溪//,群//,疑//等声类。.

新!!: 哥德語和软腭音 · 查看更多 »

齿音

齿音(或舌尖前音、舌齒音)是舌尖音的一种。发音时,舌尖接触上门牙。若发音时舌尖在上门牙和下门牙之间则又称为齿间音(Interdental)。 齿擦音(国际音标为θ和ð)出現在英語、冰島語等語言中,如英语中常见为齿间擦音和。现代标准汉语的s是齿擦音而不是齿龈擦音,因而又称作舌尖前音, 与舌尖中音、舌尖後音相对而言。 齿塞音、鼻音、边音的附加符号即在辅音下加一个形如“横卧的左方括号”(英语称bridge)的符号:.

新!!: 哥德語和齿音 · 查看更多 »

边音

边音(英語:lateral consonant,古汉语:半舌音)是发音方法的一种。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中古汉语的来母,普通话的l都是边音。.

新!!: 哥德語和边音 · 查看更多 »

近音

近音(前稱無擦通音)在語音學中是指一類介乎元音和輔音的聲音。發近音時,兩個發音部位彼此靠攏,組成聲腔並且收窄,但仍然有足夠空間予氣流流動,產生的湍流較弱。(如果聲腔收窄程度加劇,湍流會產生,形成擦音。)由於近音和元音相似,故此清音的近音比較少見。近音除了可以是中央輔音,亦可以是邊音。如果是邊音的近音,可以直接簡稱為邊近音。.

新!!: 哥德語和近音 · 查看更多 »

阿里烏教派

阿里烏教派,即阿里烏主義(Arianism),是4世紀亞歷山大港正教會的包加里教區長老阿里烏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別,故稱阿里烏派。認為《聖經》的啟示說明耶穌次於天父,。阿里烏派拒絶使用「本體相同」這個詞語去描述基督與上帝的關係,而是採用「本体相异”來描述。其教導在不同的大公會議中都斥之為異端。.

新!!: 哥德語和阿里烏教派 · 查看更多 »

闪音

闪音[Flap,也称弹音(tap)]是发音方法之一,属于辅音。发音时,舌尖向上卷起,但不直接接触齿龈或者上颚。气流冲出时,舌尖轻微闪颤一下,与齿龈或上颚接触,瞬间即离开。 日语的"r-"(ら行)以及韓語ㄹ作初聲時也是齿龈边闪音。.

新!!: 哥德語和闪音 · 查看更多 »

關係代名詞

係代名詞(Relative Pronoun)是一類標明關係子句的代名詞,其指稱的對象和主句中由關係子句修飾的事物(通常是名詞或名詞片語)相同。漢語沒有關係代名詞。 一個英語關係代名詞的例子是who,像英語的「Grigori Perelman is the Russian mathematician who refused his Fields Medal」(意即「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是拒絕領取他的菲爾茲獎的俄羅斯數學家」)這句即為其一個例子,在此例中,「who refused his Fields Medal」是一個修飾名詞片語「the Russian mathematician」(俄羅斯數學家)的關係子句,而who則是標明關係子句且在關係子句中代指所修飾的主句中的名詞的關係代名詞,它可被認為是將「a Russian mathematician refused his Fields Medal」和「Grigori Perelman is the Russian mathematician」這兩句給連接起來的代詞,而兩句中所指的「俄羅斯數學家」是同一人。 在提供從句與主句間連結的這方面,關係代名詞和從句性連接詞(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是相似的。然而和連接詞不同的是,關係代名詞不僅標明從句(在關係代名詞的狀況下指的是關係子句),也在從具中扮演名詞的角色,像例如在上面的「who refused his Fields Medal」這句中,who亦作為動詞詞組refused的主詞;而像在英語的「Grigori Perelman refused his Fields Medal after he had proven the Poincaré conjecture」(意即「在證明了龐加萊猜想後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拒絕領取他的菲爾茲獎」)這句中,after是從句「after he had proven the Poincaré conjecture」的標明,但after在從句中不扮演任何名詞的角色。.

新!!: 哥德語和關係代名詞 · 查看更多 »

重音

#重定向 輕重讀.

新!!: 哥德語和重音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哥德語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長音符號

長音符號(Macron; ), 由希臘語 μακρός (makros) 意「巨大」,形為 ¯ ,原意為指示响音成為長响音。相反為短音符號 ˘,用以指示短音的响音。這些是語音學上的消歧義。.

新!!: 哥德語和長音符號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哥德語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東哥德人

東哥特人(Ostrogoths),--,是哥德人的一個分支,3世紀時曾在黑海北邊建立一個帝國。5世紀末在義大利建立東哥德王國。東哥德人自波羅的海地區向南擴張,建起一個其幅員由頓河至德涅斯特河(在今烏克蘭西部)的大帝國。在4世紀時期,臻於鼎盛。被匈人武力入侵征服(374年)後,大部分东哥特人臣服匈人,成为匈人的臣民,后一些東哥德人沿頓河(450年?)定居。后匈人在454年灭亡之后大部分東哥德人在狄奧多里克領導下入侵亚平宁半岛。493年狄奧多里克稱義大利王。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征伐东哥特王国達二十年(535年?-554年),終徹底敗於东罗马帝國。此後東哥德人即不復以一個民族存在於世。 而有一部份的東哥德人遷移至克里米亞半島,所使用的語言形成了克里米亚哥德语。但克里米亞哥德人,最終亦與其語言一同於約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間消失。.

新!!: 哥德語和東哥德人 · 查看更多 »

格林定律

格林定律、格林法則、格里姆定律(Grimm's law),又名第一次子音推移(First Germanic Sound Shift、Rask's rule),是一項用來描述印欧语语音遞變的定律,由德国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Jakob Grimm)提出。格林指: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不仅有共同的词汇和共同的形态,语音变化且很有规律。例如:.

新!!: 哥德語和格林定律 · 查看更多 »

标音

標音(phonetic transcription),是採用符號或記號來標注語素文字的发音方式及語調,亦可稱為音標或標音符號。標音符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標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通用拼音,叫為拼音;另一類是根據原有語言特點創造的符號,如漢字注音符號,叫為注音符號。.

新!!: 哥德語和标音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哥德語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比照法

比照法(comparative method)或比较法是一套比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語言學家用它來揭示語言間的源流關係。它的任務是通過同源詞的比較來證明兩種或多種切實存在或存在過的語言擁有共同的祖先(祖語)。同時,我們用它來歸納語言間同源詞的語音對映規則,推演一系列用以重構祖語的規則的語音演變。 19世紀時在對印歐諸語的研究過程中比照法逐漸發展起來,現今它已被主流的語言學家視作用以判斷兩種語言是否有親緣關係的標準,而與之對應的語彙統計類方法則被普遍認爲是不夠可靠的。但是,語言學界的一些新的理念,比如對傳統語言樹形譜系的修正,對比照法本身持批判態度,這導致了學界對比照法的構擬結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

新!!: 哥德語和比照法 · 查看更多 »

濁硬顎塞音

濁硬顎塞音( voiced palatal stop、voiced palatal plosive)是子音的一種,其IPA符號為,而X-SAMPA符號則為。 匈牙利語是少數有濁硬顎塞音的語言。一般被用來表示濁齒齦後塞擦音,例如在印度-雅利安語支內。或許是因為發音部位雖然不同,但塞音和塞擦音之間的差別並不明顯之故。.

新!!: 哥德語和濁硬顎塞音 · 查看更多 »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新!!: 哥德語和挪威 · 查看更多 »

最小對立體

最小對立體(minimal pair)在音韻學中,指的是在某個語言中一對字詞,這對字詞的音韻元素,例如語音、音位、聲調、時位(chroneme),只有一處相異,而有不同的詞意。這個概念可以用來說明某語言中,兩個語音構成兩個不同的音位。.

新!!: 哥德語和最小對立體 · 查看更多 »

新約聖經

《新約聖經》(Ἡ Καινὴ Διαθήκη;New Testament)是基督教所认为的“《聖經》全書”裡继《旧约圣经》之后的其余部分的常用稱呼。.

新!!: 哥德語和新約聖經 · 查看更多 »

新約書信

中文翻譯源自和合本聖經(基督新教普遍譯名),括弧中翻譯源自思高本聖經(天主教譯名) 新約書信指《聖經·新約》中13卷的保羅書信(保祿書信)及8卷的普通書信(公函)。基督教的教義並非藉論文哲理寫成,乃是憑書信的方式寫出。教會剛成立時為解決教會裏發生的一些問題,使徒(宗徒)們寫下許多書信,這些書信成為今天系統神學的主要根據。它們依次分別是:.

新!!: 哥德語和新約書信 · 查看更多 »

方言连续体

方言連續體(dialect continuum、dialect chain、dialect cluster)或語言連續體是指這麽樣的方言系列:在分佈于一個廣闊地理區域的諸方言裏,地理位置極其接近的方言相互差別非常微小,隨著地理位置的增加,方言間的互通度逐漸降低。.

新!!: 哥德語和方言连续体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語元音變音

元音變音(umlaut,來自德語 um-“around”/“the other way” + Laut“sound”),在語言學中是元音發音變得更像隨後的元音或半元音的過程。術語 umlaut 最初鑄就於並主要用於日耳曼語族的研究。在日耳曼元音變音(也叫做 i-變音或 i-變異)中,當隨後音節包含 、 或 的時候,後元音變更為有關的前元音或者前元音變得接近於 。這個過程從公元450年或500年開始獨立的發生在各種日耳曼語中,並影響了除了哥德語之外所有的早期語言。 元音變音應當明確的區別於其他歷史性元音現象比如更早的印歐元音變換(ablaut,元音等級),它可查見於日耳曼強動詞變位如“sing/sang/sung”之中。.

新!!: 哥德語和日耳曼語元音變音 · 查看更多 »

日耳曼语族

日耳曼語族是印歐語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歐洲日耳曼民族的語族。這一族語言有鮮明的特徵,最著名的有關於輔音演變的格里姆定律。.

新!!: 哥德語和日耳曼语族 · 查看更多 »

旧约圣经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對《聖經》全書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舊約聖經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大约100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納為《聖經全書》的前部分。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認的《舊約聖經》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東正教版本承認50--;基督新教版本則為39--。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經(又稱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書和先知书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的教義看来與耶稣诞生后成書的《新约圣经》相承。.

新!!: 哥德語和旧约圣经 · 查看更多 »

擦音

在语音学上,擦音 (或摩擦音、fricative consonant) 是辅音的一种发音方法。发音时,兩個發音器官彼此靠攏,形成狹窄的通道,气流通过时造成湍流发生摩擦,发出噪音。与塞音不同,擦音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擦音下另有一類有噝擦音,發音時除了氣流在窄道間摩擦外,舌頭拉長,將氣流帶到牙齒的尖處造成更高頻率的湍流。.

新!!: 哥德語和擦音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半島

義大利半島(Penisola italiana),又名亚平宁半岛 (Apennines)(Penisola appenninica)是南欧洲三大半岛之一,位居三大半島的中間,在地中海之北。亞平寧半島北起波河流域,南至地中海中心,長達1000公里。 意大利半島西面為第勒尼安海,南面為爱奥尼亚海,東面為亚得里亚海;整個亚平宁山脉橫亙其中,意大利的大部分国土也在其中,也因此得名。除了義大利,半島上還有聖馬力諾及梵蒂冈兩個國家。此外,此半島長期以來有靴子(Lo Stivale)這個暱稱,這個名稱來自於它的形狀。卡拉布里亚被形容是足尖,薩蘭托被形容為足跟,加爾加諾(Gargano)則是馬刺。 Category:意大利半岛.

新!!: 哥德語和意大利半島 · 查看更多 »

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也稱為罗马字母)是多數歐洲語言采用的字母系统,是世界上最通行的字母文字系統。拉丁字母作為羅馬文明的成果之一,隨著征服推廣到西歐廣大地區。.

新!!: 哥德語和拉丁字母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哥德語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性 (语法)

性(genus,gender)在語法中是指一個名詞或代詞的類別,以及形容詞、冠詞或動詞在與名詞或代詞搭配時發生的屈折變化。因此,性對於名詞或代詞來說是一種分類,而對於形容詞、冠詞或動詞來說是一種屈折,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不過在名詞中,一些指人或生物的名詞也可以看作有性的屈折,如德語中的der Student(大學生)-die Studentin(女大學生),der Löwe((雄)獅) -die Löwin(雌獅),但也可以把這些屈折看作是不同的詞彙。 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性这一语法范畴。有性的语言主要存在於印歐語系與闪含語系當中。 不同性的名词,在进行屈折变化时,往往遵循不同的规则。如拉丁语的阴性名词绝大多数都遵循第一变格法,而阳性名词中不少以-us结尾的词和绝大多数的中性名词则遵循第二变格法。因此,掌握名词的性,是正确将其变格的先决条件之一。 有些语言中的形容词或冠词在修饰名词时,会随名词的性的不同而改变词尾,这就是形容词或冠词的性。大多数语言的动词没有性的屈折,只有少数语言的动词才有这一特点,如俄语的谓语动词的过去时也有性的屈折: 一些語言有三個性,即陽性、陰性和中性,如德語、拉丁語和俄語。另一些語言則只有兩個性,如法語只有陽性和陰性,瑞典語只有通性(由陽性與陰性合併而來)和中性。 一般表示人或生物的名詞的性和其天然性別一致。例如俄語的отец(父親)是陽性名詞;мать(母親)是陰性名詞。但表示物體的名詞其屬性卻不一定是中性,而且在不同的語言中情況也不同,如太陽在法語中(Soleil) 是陽性,在德語中(Sonne) 是陰性,在俄語中(солнце) 卻是中性。 有些語言中,名詞的性可以由其詞形或詞綴分別,例如在義大利語中,以o結尾的大多是陽性名詞,a結尾的則大多是陰性名詞。德語中Mädchen(女孩)一詞是中性,那是因為-chen有「小」的意思,因此帶有此後綴的詞都歸入中性。 但許多語言中名詞的性與詞形常常沒有聯繫,因此只能硬性記誦。 在另一些语言中,则很少有性的区别。例如英語的名词一直到十一世紀為止,與當今的德語相似,有完整的三個性別的系統,且名詞會有字尾變化,因此很容易就能看出其性別。然而在1066年諾曼人攻下英國後,這套字尾系統很快地瓦解,而失去了字尾,新一代英語的使用者便很難判斷名詞的性別,於是有越來越多人將無明顯性別規律的非動物物體稱為"it"(中性的「它」),於是,在幾個世紀中,新的系統-將幾乎所有非動物物體用「它」稱呼的系統-變成形了。現今的英文,僅指人的代詞與極少數的名詞(例如船隻)時還有性的區別。 漢語中更只有個別情況才有性的區別,一個例子是第三人稱代詞“他”(陽性)、“她”(陰性)和“它”(用於非人類事物,繁體漢字中還有--、--),但這也僅僅是爲了摹仿西方語言,而人爲製造的文字上的區別(例如中文本無“她”的用法,是由劉半農在五四運動時提出),在口語中,這幾個代詞的讀音則毫無二致。對於這些語言來說,可以認為並不存在性這個語法範疇,凡是可以解釋為性的區別的詞彙,都可以作不同的詞彙看待。而日本語和韓語名詞也不存在性的區別。.

新!!: 哥德語和性 (语法) · 查看更多 »

12世纪

1101年1月1日至12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2世纪。在欧洲历史上,这段时间被认为是中世纪盛期的一部分,有时也被称作白衣修士时代;在中国,女真人的入侵导致了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建立;柬埔寨的高棉帝国于此世纪繁荣,而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则被阿尤布王朝推翻。.

新!!: 哥德語和12世纪 · 查看更多 »

14世纪

1301年1月1日至14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4世紀。14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时期。.

新!!: 哥德語和14世纪 · 查看更多 »

17世纪

1601年1月1日至1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17世纪,也称巴洛克时期。17世纪是殖民主义发展的一个世纪。 伏尔泰称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科学史上,怀特海称之为“天才的世纪”。.

新!!: 哥德語和17世纪 · 查看更多 »

6世纪

501年1月1日至6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6世纪。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6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很动乱及不稳定的时期。 在中国南北朝轮换交替,战火纷纷,一百年间,中国南方三朝交替,在北方换了五个朝代。直到世纪末,中国才再度在隋朝的统治下统一。 在欧洲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但新生的势力还未能巩固自己的地位,创造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体系。 在亚欧大陆上唯一一个比较稳定的帝国是拜占廷帝国。 在与世隔绝的美洲,玛雅文明的發展到達了它的顶峰。 宗教方面,在东方佛教向朝鲜、日本、越南等边缘地区流传,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影响很深的宗派(如天台宗)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在西方基督教也开始了它对中欧的征服。在阿拉伯半岛上,伊斯蘭教這一个新的世界宗教,正在形成。.

新!!: 哥德語和6世纪 · 查看更多 »

8世纪

公元701年1月1日至8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8世纪。武则天死后,李氏再度执掌大唐帝国,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决定了8世纪后期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本世纪朝鲜半岛上新罗王朝居于主导地位,大多数时间日本处于奈良时代。在急剧扩张后,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马亚王朝成为中东地区的统治者,阿拉伯帝国在本世纪中期版图扩张到顶峰。北欧的维京人至迟在本世纪末期开始侵扰欧洲大陆沿岸地区。.

新!!: 哥德語和8世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哥特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