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吳回 (香港)

指数 吳回 (香港)

吳回(Ng Wui,),原名吳耀民,香港已故著名粵語片導演及演員。其妻為粵語片演員葉萍。.

70 关系: 吳楚帆大俠霍元甲大地恩情大觀聲片有限公司大昏迷天使危機天若有情 (1990年電影)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女媧行動家姐、細佬、飛髮舖家春秋 (電視劇)导演對對糊 (電視劇)少女慈禧少年黃飛鴻 (電視劇)中山市中国抗日战争中聯影業公司七公主一江春水向東流 (1983年電視劇)九品芝麻官广州市广东省亞洲電視人在江湖張保仔 (1988年電視劇)張瑛周星馳哪吒 (1986年電視劇)再向虎山行再會太平山凹凸神探秦劍第四代粤语紫羅蓮甘草演員盧敦白燕莫康時鐵膽英雄青春三重奏香港香港電影香港浸會大學諸葛亮 (亞視電視劇集)變色龍 (電視劇)鱷魚淚麗的電視麗的映聲...黃鶴聲黃曼梨胡美倫胡鵬赤腳小子葉萍電影院電視人 (電視劇)陳真 (電視劇)IQ成熟時李我楊維漢滿清十三皇朝漢族演員浣花洗劍錄 (1978年電視劇)浮生六劫新不了情 (1983年電視劇)新会区新變色龍 扩展索引 (20 更多) »

吳楚帆

吳楚帆,原名吳鉅璋,香港粵語片演員,其兄為另一著名演員高魯泉。吳楚帆在日本橫濱出生,成長於中國天津。吳楚帆在電影圈中人稱「二哥」,另有兩大綽號「嘮囌王」、「大聲公」。 吳楚帆與張活游、張瑛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小生」。.

新!!: 吳回 (香港)和吳楚帆 · 查看更多 »

大俠霍元甲

《大俠霍元甲》(Legendary Fok)是香港麗的電視製作的電視劇集,在1981年9月首播,共20集,由徐小明兼任監製。此劇為電視界第一部以霍元甲為主角的作品,日後又出現多個題材相關及重拍的故事版本。此外,此劇是香港歷史上第一部引進至中國大陸的電視劇集,1983年首次在廣東電視台播出後,又在全國各地電視台輪番播放,萬人空巷,引起一陣收視狂潮,成為一代觀眾的集體回憶。并促使黃元申飾演的霍元甲、米雪飾演的趙倩男、梁小龍飾演的陳真、魏秋樺飾演的王秀芝、董驃飾演的霍恩第、黎漢持飾演的龍海生等角色形象深入民心,成為一眾主演演藝生涯的代表作。此劇續篇為1982年的《陳真》及1984年的《霍東閣》。.

新!!: 吳回 (香港)和大俠霍元甲 · 查看更多 »

大地恩情

《大地恩情》是麗的電視(即亞洲電視前身)1980年播映的經典電視劇(三部曲、共七十集)。當年其收視率不逊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六比四),導致《輪流傳》仅播放15集就被腰斬。此事至今仍為香港電視歷史上的热门话题。本劇也奠定多位藝員的地位,如劉志榮、岳華等等。 《大地恩情》以清末民初廣東省的農村作為背景,刻劃農民楊家的困苦生活;年輕一代受五四運動的衝擊而引出的遭遇,楊家在民初時期南遷澳門的生活(並至澳門多個景點取景),楊九斤被「賣豬仔」到金山的故事(並到加拿大取景),可說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南方農民典型生活的歷史劇。 本劇在拍攝期間原命名為「血淚中華」和「根」,及後才易名大地恩情,並計劃開拍二百集及在中華電視公司協助下在台灣取景。本劇策劃蕭若元先生在2006年7月6日其主持的香港人民廣播電台節目《風蕭蕭》中表示,该劇本來沒有規劃結局,甚至可以寫至文化大革命,而他則希望將故事延續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止。.

新!!: 吳回 (香港)和大地恩情 · 查看更多 »

大觀聲片有限公司

大觀聲片有限公司(The Grandview Film Company, Limited)創辦人為舊金山中華會館董事趙俊堯的兒子趙樹燊。 1932年底,粵語片導演關文清受聯華公司總經理羅明佑委託,攜帶《十九路軍抗敵光榮史》紀錄片前往美國公映,在舊金山結識趙樹燊,隨即在1933年創辦大觀聲片有限公司,之後趙與羅明佑商談將大觀作為聯華公司海外機構,未果。 1935年,趙樹燊將大觀公司移至香港註冊,註冊名稱為"大觀聲片有限公司", 創造香港第一個立體聲、彩色、寬銀幕電影公司的歷史,1938年拍攝香港第一部正面宣傳抗戰的影片《最後關頭》。.

新!!: 吳回 (香港)和大觀聲片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大昏迷

《大昏迷》 是香港麗的電視在1981年製作以反映醫院內部種種不良風氣的電視劇,共有25集。值得一提,這部電視劇到現時為止本地視為禁忌的題材;故事反映醫療制度問題,內容包括醫療失誤、包庇、利益輸送、販賣人體器官等,所以在1981年4月首播時曾遭到醫療部門投訴及要求禁播。.

新!!: 吳回 (香港)和大昏迷 · 查看更多 »

天使危機

《天使危機》(Angel in Crisis),香港麗的電視1981年製作的劇集,首播時間為1981年9月7日-9月25日,而該作品評為亞視版《午夜太陽》。亞洲電視本港台曾於2008年重播此劇。由於重播時部分片段已受損,故剪輯成14集播出。.

新!!: 吳回 (香港)和天使危機 · 查看更多 »

天若有情 (1990年電影)

是一部於1990年上映的香港電影,为陳木勝導演的電影處女作,杜琪峯監製,由劉德華、吳倩蓮、吳孟達和黃光亮主演,內容描述一名非法賽車手與千金小姐之間的愛情故事,堪稱經典。 本片緣起於王天林自電視台退休之前,長子王晶與其一班徒子徒孫(林嶺東、杜琪峰、陳木勝等等)希望開拍一部電影以獻給王天林當作退休金,因此才誕生本片。其幕後陣容,包括監製杜琪峰,導演陳木勝,編劇阮世生,策劃王晶及林嶺東,可謂一時無兩。 在香港上映的天數和票房收入分別為43天和1,289萬,總票房排名第25位。此片令吳孟達获得1991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奖,吳倩蓮得到最佳新人提名,更令劉德華有別號「華Dee」之稱。.

新!!: 吳回 (香港)和天若有情 (1990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

是一部於1993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陳木勝和杜琪峯分別擔任導演和監製,以及由郭富城、吳倩蓮、郭晉安和黃秋生擔任主演,此電影為《天若有情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 此電影在香港上映的天數和票房收入分別為21天和914萬,總票房排名第56位。.

新!!: 吳回 (香港)和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 · 查看更多 »

女媧行動

《女媧行動》(Newark File),是香港麗的電視在1981年拍攝的一套電視劇,由朱江及張瑛主演,共10集。首播於1981年4月27日。此劇曾於1994年在亞洲電視重播,於2009年1月6日起16:9重播。第二次重播前亚视曾多次在其官网上宣布会在2008年间重播该剧,但最终都取消。 這電視劇以政治阴谋暗杀为主题,即使在廿一世紀的今日來看,亦是很大膽。由于经费有限,拍摄该题材也很困难,这套剧只能够拍摄十集,不同于一般最少20集的香港电视剧。陶傑在2005年11月24日的《光明頂》節目提及這套電視劇,指這套劇印證了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後言論自由收窄了,很多人為免得罪中國政府而自我設限。.

新!!: 吳回 (香港)和女媧行動 · 查看更多 »

家姐、細佬、飛髮舖

《家姐、細佬、飛髮舖》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電視劇集,本劇共有兩輯,由張之玨擔任策劃,監製是梁天 (第一輯)及梅小青 (第二輯)。分別首播於1982年12月20日及1983年1月10日。主演有鄧碧雲、董驃、吳回、朱德惠、黃英波、苗金鳳、卡迪遜等。第二輯加入了柳影紅、何家勁、文雪兒及鍾保羅等新演員。.

新!!: 吳回 (香港)和家姐、細佬、飛髮舖 · 查看更多 »

家春秋 (電視劇)

《家春秋》(The Ba Jin's Trilogy),是香港麗的電視製作的劇集,由梁天監製並於1982年9月13日首播,共26集。這是麗的電視在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前最後一部首播的電視劇集,本劇是根據巴金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改編。.

新!!: 吳回 (香港)和家春秋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导演

导演,狹义指在戏剧演出、影视制作团队中,整合全部艺术元素的艺术生产负责人。.

新!!: 吳回 (香港)和导演 · 查看更多 »

對對糊 (電視劇)

《對對糊》(英文:Four Couples),是麗的電視1981年拍攝的電視連續劇,監製劉嘉豪,主要演員有林國雄、陳秀雯、張國榮、倪詩蓓、蔣金、文雪兒、丁櫻、吳回、車保羅、周美玲、許英秀、鄭雷、伍永森等。.

新!!: 吳回 (香港)和對對糊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少女慈禧

《少女慈禧》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並於1983年12月首播的一齣電視劇集,電視台結合野史加以創作描述了慈禧的前半生。在劇中飾演慈禧的劉雪華也憑藉其在劇中精湛的演繹而一舉成名並成為她的代表作之一。.

新!!: 吳回 (香港)和少女慈禧 · 查看更多 »

少年黃飛鴻 (電視劇)

《少年黃飛鴻》是香港麗的電視以黃飛鴻為主角製作的劇集,由蕭笙擔任監製並於1981年3月首播,是首部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視劇集。黃飛鴻一角由黃元申飾演,樹立其飾演民族英雄角色的形象。.

新!!: 吳回 (香港)和少年黃飛鴻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中山市

中山市(官方音译: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 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国父兼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 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314.23萬人(2010年人口普查),民族以汉族为主,通用语言为中山話、粤语和普通話,還有一小部分本地人講閩語或客家話。 中山市是珠三角经济圈的9个地级市之一,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业化城市。中山市凭着城市绿化率高、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等条件,近几年陆续荣获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的一些城市荣誉,在城市绿化、环境卫生方面的建设位于中国城市的前列。.

新!!: 吳回 (香港)和中山市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吳回 (香港)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聯影業公司

中聯影業公司,全名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簡稱中聯,於1952年11月成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電影工作人,組織可以主導自主藝術意向的仝人電影製作公司,以拍攝反映社會現實、維護藝術尊嚴的影片為製作方針,提高粵語片水準為己任,抵抗當時粗製濫造的粵語片,被稱為「香港電影光榮旗幟」。 中聯電影是傳統文學的延伸,繼承五四新文學運動傳統反封建、反傳統、批判社會的現實主義,其中又以改編自「激流三部曲」的影片《家》、《春》、《秋》為代表作。.

新!!: 吳回 (香港)和中聯影業公司 · 查看更多 »

七公主

C C Category:人物並稱 Category:名數7.

新!!: 吳回 (香港)和七公主 · 查看更多 »

一江春水向東流 (1983年電視劇)

《一江春水向東流》(River of No Return)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劇集,於1983年1月4日首播,共15集。本劇由賴水清監製,彭濟材擔任劇本編審,黎漢持、馬敏兒、曾偉權、阮佩珍等主演。本劇是黎漢持的代表作之一。.

新!!: 吳回 (香港)和一江春水向東流 (1983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九品芝麻官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Hail the Judge),是香港演员周星驰於1994年主演的喜劇电影,當時由於臺灣連續劇《包青天》爆紅,香港各家電視台紛紛欲加入轉播,王晶於是惡搞,創造一個「新的包青天故事」,電影的香港原名為《--》,副標題「白--包青天」中的「白--」即「白臉」,原因是周星驰扮演北宋名臣包龍圖(包拯,人稱「包青天」)的後人包龍星,只不過包拯是黑臉的,包龍星卻是白臉的。包龍星是一個小官,为了幫一名含冤被判處死刑的女子伸冤,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打敗了犯罪者與背後的惡勢力,告大白於天下。 该影片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搞笑风格,尤其片中臺詞十分詼諧逗趣,属其电影的经典之作。.

新!!: 吳回 (香港)和九品芝麻官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吳回 (香港)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吳回 (香港)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

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簡稱亞視;Asia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ATV),前身為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簡稱麗的;Rediffusion Television Limited,英文縮寫:RTV)是香港一家免費電視廣播的電視台,於1957年5月29日啟播,成為香港乃至全球華人地區的首間電視台。麗的映聲於1973年4月6日易名為麗的電視,並由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於1982年9月24日易名為亞洲電視。亞洲電視因為於2015年不獲續牌,2016年4月2日凌晨零時牌照期屆滿,結束於香港本地的免費地面電視廣播頻道,正式結束58年309天的電視廣播歷史。 亞洲電視是華人地區中較具影響力的電視台之一,惟至2000年代後的節目質素不斷下降,加上受“慣性收視”、數度易主和政治立場轉變等影響,使得其收視率長期低落,以及出現股權爭拗及財困問題。 2017年協盛協豐完成收購亞視大多數股權。12月18日,協盛協豐旗下亞洲電視數碼媒體宣布以「亞洲電視」為品牌推出OTT平台網絡電視服務,於2018年1月29日正式啟播。2018年4月20日,協盛協豐易名為亞洲電視控股有限公司。.

新!!: 吳回 (香港)和亞洲電視 · 查看更多 »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可以指:.

新!!: 吳回 (香港)和人在江湖 · 查看更多 »

張保仔 (1988年電視劇)

《張保仔》(Bandits from Hong Kong)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電視劇集,曾在廣東取景,在1988年10月首播,共25集,由譚新源監製。.

新!!: 吳回 (香港)和張保仔 (1988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張瑛

張瑛(),原名張溢生,香港人,同胞兄弟姊妹排行第14,所以人稱「十四哥」,亦有「千面小生」之譽。 張瑛畢業於華仁書院,是香港粵語片年代明星小生,童星李小龍常與之結片緣,對手戲還有白燕等。張瑛與吳楚帆、張活游和李清合稱為當年的粵語片「四大小生」,主演超過400部影片。張瑛曾創辦大群、華僑等電影公司,亦曾執導10多部影片。 1970年代開始,張瑛同時轉向電視界發展參演電視劇集。1971年3月正式與無線電視簽約,但翌年張瑛被指工作態度散漫,由時任無線電視製作部經理蔡和平下令與張瑛提前解約,事件最後鬧上法庭。張瑛與無線電視鬧翻後加入麗的電視,自此一直在麗的及其後的亞洲電視工作,期間亦有參與香港電台電視劇及電影演出直到其逝世。 1984年12月14日,剛為電影《又見冤家》拍攝完成後不久的張瑛因中風病逝於加拿大。.

新!!: 吳回 (香港)和張瑛 · 查看更多 »

周星馳

周星馳(Stephen Chow Sing Chi,),暱称星爺,祖籍浙江寧波,出生於香港,香港著名演員、電影導演、電影監製、編劇、廣東省政協委員。電影以喜劇為主。.

新!!: 吳回 (香港)和周星馳 · 查看更多 »

哪吒 (1986年電視劇)

哪吒(The Boy Fighter from Heaven),香港亞洲電視製作的電視劇,1986年7月首播,內容及人物大部分來源於神話小說《封神演義》。本劇為方國珊演藝生涯之代表作。.

新!!: 吳回 (香港)和哪吒 (1986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再向虎山行

《再向虎山行》(Tiger Hill Trail)是香港亞洲電視製作並於1983年6月首播的一齣電視劇集,由徐小明擔任監製,本劇是1980年代著名武打劇集,其後被廣東電視台引進到中國內地播放,一如《大俠霍元甲》、《陳真》等武打劇集,再向虎山行在中國內地頗有知名度且深入民心,劇情更是耳熟能詳,此劇亦曾被中國內地電視台重拍。.

新!!: 吳回 (香港)和再向虎山行 · 查看更多 »

再會太平山

《再會太平山》是香港麗的電視的一齣電視劇集,在1981年7月首播,本劇以1927-1931年的香港作為歷史背景。本劇是浴血太平山的續集,所以沿用了浴血太平山的幕後製作人員及留用主要演員。劇集主題曲《香江之歌》由飾演本劇男主角的劉志榮演唱。.

新!!: 吳回 (香港)和再會太平山 · 查看更多 »

凹凸神探

凹凸神探,是一部香港麗的電視製作的短篇電視劇,於1982年首播。監製梅小青、故事編審區華漢,全劇共9集分兩個故事。故事圍繞一家私家偵探社調查的兩宗案件,一宗是富家子弟被綁架之謎 (第1-4集),另一宗是涉及富翁被殺事件 (第5-9集)在調查過程中偵探社社員遇到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問題和耐人尋味的情節。.

新!!: 吳回 (香港)和凹凸神探 · 查看更多 »

秦劍

劍(),廣東新會人,本名陳健,又名陳子儀,香港50、60年代電影導演、編劇,曾執導近70部電影。1959年,與女星林翠結婚,育有一子陳山河。秦劍好賭,兩人於1967年分居。1969年6月15日,秦劍在清水灣邵氏片場宿舍自殺。謝賢、嘉玲、南紅、江雪、姜中平、楚原、龍剛等香港電影人都是秦劍弟子。.

新!!: 吳回 (香港)和秦劍 · 查看更多 »

第四代

《第四代》又名《第4代》是香港亞洲電視在1985年製作的60集時裝長篇劇集,監製是徐小明及阮惠源。劇集首播於1985年6月10日,以豪門故事貫穿全劇,主演有劉雪華、秦祥林、伍衛國、余安安、江漢、曾偉權、麥翠嫻、吳回等人,其中劉雪華、秦祥林、伍衛國、余安安都是以部頭合約形式與亞洲電視合作。.

新!!: 吳回 (香港)和第四代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吳回 (香港)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紫羅蓮

紫羅蓮(),原名鄒潔蓮,籍貫廣東省雲浮縣,胞姊鄒潔雲是廣州著名的粵劇一線花旦,受薰陶在13歲開始學習粵劇,其後在馬師曾的「太平劇團」當二幫花旦。紫羅蓮在14歲時的銀幕處女作《第八天堂》(1938年),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大日本映畫社」攝製宣傳軍國主義的《香港攻略》(1941年),紫羅蓮擔任配角演一場戲,還曾到日本觀摩學習,宣稱她將主演兩部宣傳大東亞共榮圈的電影,回港後伺機潛逃回中華民國,並找律師稱她是被迫接拍,因此避過「漢奸」罪名。戰後,她重返香港當電影演員,首演《含笑飲砒霜》(1947年),至1964年已演出超過110齣,角式多屬優閑少女、賢妻良母等正派人物。紫羅蓮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息影後一直在教會當義工。.

新!!: 吳回 (香港)和紫羅蓮 · 查看更多 »

甘草演員

草演員是指年紀(大約40多歲以上)及年資較高的綠葉演員,他們有多年的演出經驗,演技已获得广泛的觀眾認同和肯定。他們经常飾演主角的父母、長輩、老闆或經驗老手等。不少甘草演員在年輕時為紅極一時的小生花旦;隨年紀漸大,而轉演老角。但年紀大的演員並不一定是配角,不少戲劇均以老角為主線。港劇《真情》、《金枝慾孽》、《溏心風暴》、《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圓》、《巾帼梟雄》、《碧血鹽梟》、《蔡锷与小凤仙》、《宮心计》、《巾帼梟雄之义海豪情》、《紫禁惊雷》、《名媛望族》、《大太監》、《神鎗狙击》、《守业者》以及《大药坊》等等,劇中更一度掀起风波熱潮,具有精堪演技的甘草演員和新一代的电视艺員傾力演出; 随之亦成為了无數影迷和粉絲們的集體回憶。 中醫藥學中,甘草多屬使藥(中医也称为药引),作用是引導藥物直達病變部位,且具有調和各種中藥的功能,因此很多傳統藥方都配搭甘草使用。甘草演員在演出中的功能,正如甘草在中藥的效能一樣,具有襯托、調和與引導的作用。表面看來屬可有可無,但其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新!!: 吳回 (香港)和甘草演員 · 查看更多 »

盧敦

盧敦,廣東新會人,生於廣州。著名電影演員、編劇、導演和製片人。早年在廣州組建話劇團,其後成為電影演員。1936年,來到香港。曾演出120多部電影。1998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終身成就獎。2000年,在香港廣華醫院逝世,享年90歲。.

新!!: 吳回 (香港)和盧敦 · 查看更多 »

白燕

白燕(),原名陳玉屏,廣東惠州人,是香港1950年代至1960年代粵語片女演員,人稱扁姐,有「華南影后」的美譽。白燕精於演繹不幸女性,及賢妻良母,形象鮮明,端莊嫻淑,故事寫實。幕前對手有著名小生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等。期間總共主演影片有300多部。.

新!!: 吳回 (香港)和白燕 · 查看更多 »

莫康時

莫康時(),中國廣西省出生,20世紀30年代已獻身電影業,參予180多齣電影的導演工作。.

新!!: 吳回 (香港)和莫康時 · 查看更多 »

鐵膽英雄

《鐵膽英雄》是香港亞洲電視在1983年拍攝的一套電視劇。.

新!!: 吳回 (香港)和鐵膽英雄 · 查看更多 »

青春三重奏

青春三重奏是香港麗的電視在1981年2月首播的一部共10集的青春愛情電視劇集,由麥當雄監製,鍾保羅、莊靜而、蔡楓華共同主演,三人在當時來說都是年輕偶像。此劇是三人首次演出電視劇集,而由蔡楓華演唱的同名劇集主題曲亦是經典歌曲。 故事以兩位出身背景完全不同的好朋友竟同時愛上一個少女,但完全不知對方是彼此的第三者的愛情關係作為劇集主線。由於收視理想,本劇三位主角隨後又合作拍攝了麗的電視另一部經典青春愛情電視劇IQ成熟時。.

新!!: 吳回 (香港)和青春三重奏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吳回 (香港)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新!!: 吳回 (香港)和香港電影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吳回 (香港)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諸葛亮 (亞視電視劇集)

《諸葛亮》(The Legendary Prime Minister - Zhuge Liang),是香港亞洲電視1985年製作的電視劇,描述了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傳奇故事。本劇主演為鄭少秋、米雪、汤镇宗及罗乐林。.

新!!: 吳回 (香港)和諸葛亮 (亞視電視劇集) · 查看更多 »

變色龍 (電視劇)

《變色龍》(Chameleon),香港麗的電視經典電視劇,於1978年11月6日至1979年3月16日期間首播,共80集。本劇由潘志文、劉緯民、劉志榮等領銜主演,主要講述三兄弟由好友變死敵,其中劇情峰迴路轉,令人拍案叫絕。.

新!!: 吳回 (香港)和變色龍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鱷魚淚

《鱷魚淚》(Crocodile Tears),香港麗的電視經典電視劇,1978年4月23日首播,共89集。本劇由潘志文、張瑪莉、林嘉華等領銜主演,麥當雄監製。同名主題曲《鱷魚淚》,由袁麗嫦原唱,並由黃霑作曲及填詞。 除了電視劇《鱷魚淚》是經典,其主題曲也是香港黃金時代,1970年代的香港經典和麗的電視的經典。主題曲《鱷魚淚》亦為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者。.

新!!: 吳回 (香港)和鱷魚淚 · 查看更多 »

麗的電視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吳回 (香港)和麗的電視 · 查看更多 »

麗的映聲

#重定向 亞洲電視.

新!!: 吳回 (香港)和麗的映聲 · 查看更多 »

黃鶴聲

黃鶴聲(Wong Hok Sing,又名黃金印,),粵劇文武生、香港電影演員及導演、美國電影演員。 黃鶴聲(黃金印)曾與黃岱、莫康時、龍圖、胡鵬、馮志剛、李鐵、吳回、盧雨岐及珠璣義結金蘭兄弟,組成十大導,黃鶴聲(黃金印)為八弟。 粵劇文武生黃鶴聲(黃金印)接受麗的呼聲銀色電臺的《戲劇生涯》節目主持人鄭孟霞女士的訪問,1962年6月26日(星期二)晚上8時30分播出第一部分;1962年6月29日(星期五)晚上8時30分播出第二部分。 1966年的春節,黃鶴聲(黃金印)客串當丑生,還反串網巾邊,參予「艷堂皇」劇團,與文武生蘇少棠、石燕子、花旦羅艷卿、譚倩紅、武生白龍珠、丑生梁中良一同在香港大會堂演出粵劇。 黃鶴聲(黃金印)在1968年12月14日(星期六)搭乘菲律賓航空公司到美國夏威夷州的州府檀香山觀光數天,然後到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考察美國的電影及電視,為期約一年。結果留在美國登臺演出粵劇。1983年11月才回香港探親,表示已長居美國與黃卓港合營戲院。.

新!!: 吳回 (香港)和黃鶴聲 · 查看更多 »

黃曼梨

黃曼梨(原名黃文素,曾名黃曼麗,英文名:Mary Wong,所以同行亦尊稱作「Mary姐」,),生於香港,廣東中山人。香港著名粵語電影、電視演員,電影、電視作品無數,經常在電影裡演惡家姑、虔婆、淫婦的角色。但在早期也演過不少賢妻良母、小家碧玉和大家閨秀的角色。其精湛演技及深厚的修養內涵,贏得「悲劇聖手」美譽。.

新!!: 吳回 (香港)和黃曼梨 · 查看更多 »

胡美倫

胡美倫 (Wu Mei Lun,1908年 - 1985年2月24日),香港粵曲歌手,電影演員。胡美倫在20世紀40年代自組「明月音樂社」,常到香港電臺演出,粵曲歌壇有「中板王」之美譽,她以中氣十足,發音清晰,抑揚疾除,腔圓調潤,而被稱之為「粵曲金嗓子」。.

新!!: 吳回 (香港)和胡美倫 · 查看更多 »

胡鵬

胡鵬,廣東省順德縣人,生於上海。香港電影導演,執導近200部電影,尤以黃飛鴻系列電影知名。1999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卓越成就獎。 2000年3月26日在香港基督教聯合醫院逝世。.

新!!: 吳回 (香港)和胡鵬 · 查看更多 »

赤腳小子

是一部翻拍自1975年張澈執演、倪匡編劇、傅聲主演的武俠經典《洪拳小子》。導演杜琪峰亦從此片開始逐漸展現個人風格,使之昂首闊步踏入銀河影像電影的光輝時代 。.

新!!: 吳回 (香港)和赤腳小子 · 查看更多 »

葉萍

葉萍(Yip Ping),香港1940年代至1960年代粵語片女演員,作品包括《人海萬花筒》、《危樓春曉》、《雷雨》等。1970、1980年代加盟香港無綫電視,曾參演《家變》 。導演吳回之妻。.

新!!: 吳回 (香港)和葉萍 · 查看更多 »

電影院

電影院是放映電影的場所。大部分的電影院都是企業所擁有,並對一般大眾提供服務,必須購買門票才能入場。影像是由電影放映機投射在觀眾席前的銀幕上。某些電影院裝設有數位電影的放映設備,不需要傳統的電影底片就能夠放映。.

新!!: 吳回 (香港)和電影院 · 查看更多 »

電視人 (電視劇)

《電視人》(Network)是香港麗的電視在1977年製作的時裝電視劇,全劇共45集,由陳振華、李司棋、李影、郭鋒、胡楓主演。 此劇首播時與無綫電視長篇劇集《家變》及佳藝電視的《紅樓夢》在同一時段播放,劇集主題曲請來鍾玲玲主唱。 另外,由於李司棋在拍攝此劇期間重返無綫電視,故需要臨時更改劇本安排李司棋飾演的電視台高層楊泳萱跟男友前往外國,離開電視界。.

新!!: 吳回 (香港)和電視人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陳真 (電視劇)

《陳真》(The Fist)是香港麗的電視製作的電視劇集,在1982年2月首播,共20集,由徐小明兼任監製。此劇是繼1981年《大俠霍元甲》後,以精武館為故事的續篇。由於《大俠霍元甲》首播後大受歡迎,麗的電視遂在次年推出該劇的續篇《陳真》。故事的男主角陳真雖已在《大俠霍元甲》的結尾死去,但卻在該劇中「復活」。此劇再次把麗的電視的武打片攻勢推向了又一高潮,并使梁小龍的「陳真」形象深入人心。《陳真》後尚有1984年的《霍東閣》為續篇,但已沒有陳真這角色。.

新!!: 吳回 (香港)和陳真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IQ成熟時

#重定向 I.Q.成熟時.

新!!: 吳回 (香港)和IQ成熟時 · 查看更多 »

李我

李我(),原名李晚景,又名李耀景、李國祥,香港著名播音員,活躍於戰後1950年代至1970年代,先後任職廣州風行電台、澳門綠邨電台、香港麗的呼聲及香港商業電台。1946年始創廣播劇《天空小說》,風行省港澳,聲演三十年,深受粵港聽眾歡迎。.

新!!: 吳回 (香港)和李我 · 查看更多 »

楊維漢

白雲(Bai Yun,),原名楊維漢,中華民國電影演員,祖籍廣東省大埔縣,一生演出超過百多齣國語、粵語及廈語電影。.

新!!: 吳回 (香港)和楊維漢 · 查看更多 »

滿清十三皇朝

電視劇《滿清十三皇朝》(英文:The Rise and Fall of Qing Dynasty),是1987年香港亞洲電視的大製作。該劇不但於香港掀起收視熱潮,也廣受其它地區觀眾歡迎。.

新!!: 吳回 (香港)和滿清十三皇朝 · 查看更多 »

漢族

#重定向 汉族.

新!!: 吳回 (香港)和漢族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吳回 (香港)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浣花洗劍錄 (1978年電視劇)

《浣花洗劍錄》是香港麗的電視根據古龍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劇集,1978年12月首播。本劇由蕭笙監製,張國榮、文雪兒等主演。這是佳藝電視倒閉後,蕭笙在麗的電視監製的首部電視劇,麗的電視亦因吸納部分佳藝電視人才令自身武俠劇集的製作水平得以改善。蕭笙起用當時已略有名氣的文雪兒和新人張國榮飾演男女主角促成他們的第一次合作。另外亦起用當時剛從麗的電視第三期藝員訓練班畢業的阮佩珍飾演要角。.

新!!: 吳回 (香港)和浣花洗劍錄 (1978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浮生六劫

《浮生六劫》為香港麗的電視在1980年2月首播的一齣電視劇集,全劇共76集。是麗的電視繼《變色龍》劇集之後另一個收視高峰,下開九月「千帆並舉」攻勢,以《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一劇使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腰斬。 本劇以1950年至1970年代的香港作為歷史背景,當時香港尚是一個難民社會,大部分居民都是因為國共內戰以及逃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連串政治事件而來,時局相當動盪,不少市井人民力爭上游,劇中主角程瑞祥由難民一名,身無分文至需變賣妻子,後來卻變成企業家,即為一例。劇情又輔以本地主要的廣東人,與1949年後、帶著大批現金流亡香港的上海人的鬥爭穿插其中。劇中每個角色的遭遇,都可能是每一個香港人的寫照,亦可謂道盡了香港人的心聲。.

新!!: 吳回 (香港)和浮生六劫 · 查看更多 »

新不了情 (1983年電視劇)

《新不了情》是香港亞洲電視拍攝製作的時裝劇集,由李兆華監製,劇集於1983年10月3日首播,共15集。主演有于嘉希、趙煒林、陳佩茜、楊仲恩、黎漢持等人。.

新!!: 吳回 (香港)和新不了情 (1983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新!!: 吳回 (香港)和新会区 · 查看更多 »

新變色龍

新變色龍(英文:Chameleon (II)),香港麗的電視第一台電視劇,1978年電視劇《變色龍》的續集。於1979年期間首播。監製李兆熊。.

新!!: 吳回 (香港)和新變色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吳回 (導演)吳回 (演員)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