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吐谷浑静媚

指数 吐谷浑静媚

吐谷浑静媚(),吐谷浑王族,北朝的贵族妇女,吐谷浑首领阿豺的玄孙女。 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年),阿豺的儿子纬代被杀,静媚的曾祖父吐谷浑头颓和叱力延兄弟八人投靠北魏。于是世居洛阳。吐谷浑静媚十七岁时嫁给上党郡士族尧峻。齐武成帝天统元年六月初三日(565年7月16日),吐谷浑静媚薨于京师邺城永福里第。天统三年(567年)岁次丁亥二月壬寅朔廿日辛酉,合葬于邺西漳北负郭七里。.

19 关系: 叱力延吐谷浑吐谷浑玑天统太平真君上党郡开府仪同三司北魏北朝刺史員外郎六月初三纬代魏太武帝齐武成帝阿豺长安洛州洛阳市

叱力延

叱力延,吐谷浑王族,北魏官员,吐谷浑第九任首领阿豺的儿子。 阿豺临终前,舍弃长子纬代,立叔叔的乌纥提儿子慕璝为嗣,慕璝死后,慕璝的弟弟慕利延即位。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叱力延的大哥纬代被杀,叱力延兄弟八人投靠北魏。请兵讨慕利延。魏太武帝拜叱力延归义王,诏晋王拓跋伏罗率诸将讨伐吐谷浑。慕利延逃到白兰。慕利延的侄子拾寅逃到河曲,从弟伏念率领一万三千人归降北魏。.

新!!: 吐谷浑静媚和叱力延 · 查看更多 »

吐谷浑

吐谷浑(--,中古漢語擬音:),是西晋至唐朝时期位于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今青海)的一个古代国家。因其统治地区位于黄河以南,统治者又被封为“河南王”,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后不复见。公元663年被吐蕃征服,但其世袭王室汗族仍保留,与唐朝作战中成为吐蕃军队的重要来源,一部分东迁到唐朝,原部或者一直到公元9世纪才在今青海省境内消失。.

新!!: 吐谷浑静媚和吐谷浑 · 查看更多 »

吐谷浑玑

吐谷浑玑(),字龙宝,吐谷浑王族,北魏官员,吐谷浑首领阿豺的曾孙。 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年),阿豺的儿子纬代被杀,吐谷浑玑的祖父吐谷浑头颓和叱力延兄弟八人投靠北魏。于是世居洛阳。吐谷浑玑二十岁时袭父爵,内侍宫廷,授任直寝奉车都尉,汶山侯。他处武怀文,博畅群籍,善文艺,爱琴书。熙平元年岁在丙申六月丙申朔廿日乙卯(516年8月3日),吐谷浑玑薨于京师洛阳。十一月甲子朔廿一日甲申葬於孝文皇帝大陵之东北。赠使持节、宁朔将军、河州刺史。.

新!!: 吐谷浑静媚和吐谷浑玑 · 查看更多 »

天统

以天统作为年号的有.

新!!: 吐谷浑静媚和天统 · 查看更多 »

太平真君

太平真君(440年六月-451年六月)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年號,歷時11年。因寇謙之建請而改元,正有祈求金闕太平真君護佑之意。.

新!!: 吐谷浑静媚和太平真君 · 查看更多 »

上党郡

上党郡,是中国古代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其最广大时的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天的山西省长治市全境,晋城市大部,全境及晋中市东部的榆社县、和顺县、昔阳县、左权县(遼縣)等地。上党的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

新!!: 吐谷浑静媚和上党郡 · 查看更多 »

开府仪同三司

开府仪同三司,官名。开府,指以自己的名义自置幕府與幕僚部屬的行为。得授仪同三司加号者可以得到与三公一样之待遇。开府仪同三司一般是魏晉至元朝時,朝廷對有功大臣功勞的重賜。.

新!!: 吐谷浑静媚和开府仪同三司 · 查看更多 »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新!!: 吐谷浑静媚和北魏 · 查看更多 »

北朝

北朝在漢字文化圈中一般指一個國家政權併立的南北朝時期代指位於北方的政權,可以指:.

新!!: 吐谷浑静媚和北朝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吐谷浑静媚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員外郎

員外郎,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原指设于正員、定員以外的郎官。 三國曹魏末年,設員外散騎常侍。晉武帝时,始設員外散騎侍郎。隋唐以後,直至明清,各部均設有員外郎,位次郎中。員外郎簡稱「員外」。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 唐朝永徽六年(655年),以蔣孝璋為尚藥奉御,員外特置,仍同正員。自是員外官復有同正員者,其加同正員者,唯不給職田耳,其祿俸賜與正官同。單言員外者,則俸祿減正官之半。在貞觀時期之前,吏部考功员外郎是科舉考試的主考官。在開元年間後,因唐玄宗覺得此官職過低,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科舉考試,並一直延續下來。 在清朝,此官職配置於朝廷或地方之輔助部門,品等為從五品。該官職一般為閒職,常有商賈、仕紳捐納八千兩獲得此官職,如權璫李蓮英過繼兒子李德福就捐過員外郎在兵部任職。至此,「員外」成為富有地主的另一種稱呼。1910年代,清朝滅亡後,該官職廢除。 日本亦有員外官(權官),作為律令官制內定員以外的官,律令定員變得有名無實。比如「權大納言」、「權少納言」、「權中納言」、「權近衛大將」等為令外官,不作單純的員外官看待。.

新!!: 吐谷浑静媚和員外郎 · 查看更多 »

六月初三

六月初三,农历六月第三天。.

新!!: 吐谷浑静媚和六月初三 · 查看更多 »

纬代

纬代(),吐谷浑王族,北魏官员,吐谷浑首领阿豺的儿子。 424年,阿豺临终前,说先君树洛干舍其子拾虔以大业托付给自己,于是舍弃长子纬代,立叔叔的乌纥提儿子慕璝为嗣。折箭遗教诸子弟戮力一心,以报家国。436年,慕璝死后,慕璝的弟弟慕利延即位。444年,纬代害怕慕利延谋害自己,与北魏使者计划归顺北魏,慕利延察觉後杀了他,他的兄弟叱力延八人投靠魏太武帝。.

新!!: 吐谷浑静媚和纬代 · 查看更多 »

魏太武帝

魏太武帝拓跋焘(),鮮卑本名佛狸伐。佛狸是官號,突厥語狼büri或böri的音譯。伐或bäg是官稱,且是魏晉時期鮮卑諸部使用最為廣泛的政治名號。北魏第三位皇帝(423年?月27日—452年3月11日在位),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北魏道武帝拓拔珪的長孫,在位28年,谥号太武皇帝。.

新!!: 吐谷浑静媚和魏太武帝 · 查看更多 »

齐武成帝

齊武成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561年至565年。東魏權臣高歡第九子,孝昭帝高演之同母弟。.

新!!: 吐谷浑静媚和齐武成帝 · 查看更多 »

阿豺

阿柴,()即阿豺,任沙州刺史。為4-6世紀建立之吐谷渾第九任統治者,他為武王樹洛干弟弟,承襲武王擔任首領,在位期間為418年-424年,谥号威王。 自称骠骑将军、沙州刺史。兼并氐羌,辖地数千里,号为强国。派侄子西强公敕来泥开拓国土到龙涸、平康。421年,遣使朝贡西秦,西秦乞伏炽磐封他为征西大将军、安州牧、白兰王。423年,朝贡刘宋,宋少帝封他为安西将军、沙州刺史、浇河公。之后暴病而亡,临终前,舍弃长子纬代,立从弟慕璝为嗣。折箭遗教诸子弟戮力一心,以报家国。.

新!!: 吐谷浑静媚和阿豺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吐谷浑静媚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洛州

洛州,可以指:.

新!!: 吐谷浑静媚和洛州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吐谷浑静媚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