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馬良弼

指数 馬良弼

良弼(;)號汝舟,和名名護親方良豐(),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大臣。童名太良金。他是馬世榮(名護親方良員)之子,馬良詮(名護親方良意)之孫。 1551年生於首里城。1579年,為進貢及謝冊封尚永王之恩事,以王舅的身份,與長史鄭迵(謝名親雲上利山)一起出使明朝。在北京期間,蕭崇業、謝-杰-贈送給馬良弼「國佐元勲」四字匾額。歸國後,因功升三司官座敷。 1592年,其父馬世榮退隱。因兄長馬良輔(伊計親方良眞)早卒,馬良弼遂以次子的身份繼承家督之位。同年就任三司官,領名護間切總地頭。 當時日本逐漸強大,島津義弘致書琉球,聲稱日本要出兵朝鮮,要求琉球提供糧草支援。馬良弼與翁寄松(城間親方盛久)都認為琉球弱小、日本強大,主張對日本和好,同主戰派的鄭迵、向里瑞(浦添親方朝師)意見相對。1605年,翁寄松在與鄭迵的政治鬥爭中失勢,尚寧王轉而傾向對日強硬的態度。 1606年,冊封使夏子陽、王士楨到達琉球,贈送給馬良弼「世承天寵」四字匾額。 1609年,薩摩藩派遣樺山久高、平田增宗率兵入侵琉球。尚寧王得知消息後,派馬良弼、毛鳳朝、菊隱、喜安等人前往北山。馬良弼在此期間的行為,各史料是矛盾的。一說馬良弼率一千名首里親軍前往北山防禦,但中薩軍伏兵之計,兵敗被俘;馬良弼仰天痛哭而不投降,因此受到薩軍的尊敬。而另一種說法是馬良弼前往北山的運天港,至薩摩軍中請罪,並留在薩摩軍中作人質,引導薩摩軍開入那霸港。 薩摩軍包圍首里城後,尚寧王向薩摩投降,並先至馬良弼府邸暫時居住。尚寧王等人被擄至鹿兒島時,馬良弼同毛繼祖(豐見城親方盛續)被留下,一同管理首里城。 1611年尚寧王歸國後,馬良弼繼續擔任三司官之職。1612年(萬曆四十一年),再以謝恩王舅的身份出使明朝,並就進貢之事同明朝交涉。翌年歸國。 馬良弼於1614年致仕,由毛繼祖繼任其職。1615年,尚寧王向明廷報稱馬良弼因交涉進貢一事失敗而遭到處決;事實上,根據《中山世譜》的記載,馬良弼並未遭處死,翌年出使薩摩藩,告知赴明謝恩完竣之事。 1617年逝世。.

37 关系: 向里瑞夏子陽尚寧王尚豐王尚永王島津義弘三司官乳名平田增宗北山喜安和名王士楨琉球之風 (電視劇)琉球国第二尚氏翁寄松運天港菊隱宗意萬曆朝鮮之役親方馬良詮首里首里城謝杰 (明朝)鹿儿岛薩摩藩那霸港鄭迵蕭崇業NHK大河劇樺山久高毛廉毛繼祖毛鳳朝明朝慶長琉球之役

向里瑞

向里瑞(),一作向里端、吳賴瑞,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尚寧王時期的三司官。和名浦添親方朝師,號梅岳。他是向氏小祿御殿二世尚弘業(浦添王子朝喬)的第六子,第二尚氏王朝第三代國王尚真王之孫,也是尚寧王的叔父。 尚寧王繼位之後,向里瑞任三司官。任內主張對日強硬。1609年薩摩藩入侵琉球國,向里瑞的三子出兵抵抗,在戰鬥中被殺。首里城陷落時,向里瑞同尚寧王一起被擄至鹿兒島。1611年,尚寧王歸國之時,向里瑞被薩摩藩扣作人質,並由毛鳳儀(池城親方安賴)取代其三司官職務。直到1616年,向里瑞才被赦還。1620年病逝,享年61歲。.

新!!: 馬良弼和向里瑞 · 查看更多 »

夏子陽

夏子陽(),字君甫,號鶴田,江西玉山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初授浙江紹興府推官,後升任兵科右給事中。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充正使,冊封琉球國尚寧王,官至通奉大夫、太常寺卿。.

新!!: 馬良弼和夏子陽 · 查看更多 »

尚寧王

尚寧(;)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七代國王,1589年至1620年在位。神號日賀末按司添()。他是第三代國王尚真王的曾孫尚懿的长子,同时也是第六代国王尚永王的女婿。 前國王尚永王没有儿子,于是尚宁以女婿身份袭位,尚寧任命弟弟尚宏為攝政。此時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欲征朝鮮,令薩摩琉球共出兵一萬五千相助,尚寧婉拒,改為提供軍費和七千人的後勤支援。1598年,琉球赴明朝的進貢船因遇颱風漂至日本境內。初執政權的德川家康將船隻送還琉球,並要求尚寧派遣謝恩使前來致謝。琉球大臣就是否遣使一事發生很大分歧,最終尚寧接受鄭迵的建議,拒絕了這一要求。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明神宗以夏子陽、王士楨為正副冊封使至琉球國,冊封尚寧為王。 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一支為數3000多人的薩摩藩軍隊在桦山久高的率领下,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入侵並攻佔琉球,而尚寧王等君臣百餘人也被擄到鹿兒島城。尚宁王被薩摩藩帶到江戶城,於1611年8月28日與征夷大將軍德川秀忠(德川家康次子)會面後被帶回鹿兒島。尚寧王被迫與薩摩簽訂《掟十五條》(掟十五ヶ条),承認琉球是薩摩的藩屬國,君臣發誓永遠忠於島津氏。隨後,尚寧王等人被釋返回琉球,任命天王寺長老菊隱為攝政。從此,琉球處於「中日(薩摩藩)兩屬」狀態。1613年,尚寧王被迫將奄美諸島割讓給薩摩藩。 尚寧王死後沒有按照慣例葬於第二尚氏的歷代王陵玉陵,而是葬於浦添極樂陵。其原因,一說是尚寧王因戰敗被俘自感愧見列代先王的緣故;另一說是希望歸宗於其出生的小祿御殿的緣故。.

新!!: 馬良弼和尚寧王 · 查看更多 »

尚豐王

尚豐(;)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八代國王。1621年至1640年在位。神號天喜也末按司添()。他是大金武王子尚久的第四子(尚久是第五代國王尚元王的第三子),是尚賢王和尚質王的父親。 1616年,尚豐作為人質前往薩摩藩,同年冬被釋歸國,任尚寧王朝廷的攝政;同時因尚寧王無子,且尚寧王原先指定的王位繼承人尚熙(島添大里王子朝長)在薩摩入侵琉球之後失勢,尚豐的長子尚恭(浦添王子朝良)遂被過繼給尚寧王,並立為世子。1619年領中城間切封地,稱中城王子朝昌。1621年尚寧王逝世,因尚恭年幼,群臣遂在三司官毛鳳朝(讀谷山親方盛韶)的提議下擁立尚豐繼位。 1632年(崇禎五年),琉球在被薩摩藩佔領的島嶼建立館舍,從此以後琉球淪為薩摩藩的傀儡政權。 1636年(崇禎九年),琉球王的稱號被薩摩藩剝奪,改稱琉球國司。.

新!!: 馬良弼和尚豐王 · 查看更多 »

尚永王

尚永(;)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六代國王。他是尚元王的第二王子。1573年至1588年在位。神號英祖仁耶添按司添(),又作日豐操王()。 原為阿應理屋惠王子。1572年,其父尚元王薨。因為尚元的長子尚康伯(久米具志川王子朝通)不是正妃所生,群臣遂擁立次子尚永繼位。1579年(萬曆七年),明朝遣使封尚永為王。 1588年11月25日,30歲的尚永王逝世。由於他沒有兒子,群臣擁立他的長女婿、小祿御殿的尚寧(第三代國王尚真王長子:尚維衡(浦添王子朝滿)的曾孫、尚懿(与那城王子朝賢)之子。母為尚永之妹)為王。.

新!!: 馬良弼和尚永王 · 查看更多 »

島津義弘

島津義弘()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岛津家大名,島津氏第十七代當主。島津貴久的次子,《裂帛 島津戰記》。母親是雪窗夫人。幼名又四郎,官位為兵庫頭、侍從、參議。死後更被追贈正三位。育有兒子久保、忠恒、萬千代丸以及忠清。.

新!!: 馬良弼和島津義弘 · 查看更多 »

三司官

三司官,亦稱法司,是琉球國朝廷的最高執政機構,也是這個機構所有官員的官職名稱。琉球共設三司官三人,稱號為「某某親方」。三位三司官分別監督「用意方」(管理國家財產和山川的治理)、「給地方」(管理給與役人俸祿和旅費)、「所帶方」(管理租稅和國庫的出納)三個物奉行所。 三司官的官階由正一品至從二品,這是琉球士族中最高的官階,相當於中國和日本的三公或三師。雖然在三司官之上還有攝政,但攝政一般不參與政治活動,因此三司官是琉球國實質上的最高級別官員。.

新!!: 馬良弼和三司官 · 查看更多 »

乳名

乳名又叫小名、幼名、小字,是婴儿出生后,父母等长辈给小孩取的非正式的名字。有时是因为父母还没有选定正式的名字,所以取乳名作临时之用。.

新!!: 馬良弼和乳名 · 查看更多 »

平田增宗

平田增宗()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士。島津氏家臣、薩摩藩老中。通稱平田太郎左衛門尉,琉球的《歷代寶案》稱之為「他魯濟」(),是日語「太郎左衛」()的轉訛。官職美濃守。 平田增宗出生在薩摩平田氏家族,為平田歲宗與側室羽島氏女所生。他是平安時代公卿平宗盛的後裔。其祖父平田宗仍、父親平田歲宗都擔任島津氏的家老。1598年(慶長三年)父親平田歲宗逝世後繼任薩摩平田氏家督之位,同時擔任島津氏的老中。領日置郡郡山領地以及知行高三千石。 平田增宗是島津義久的親信。他曾參加1600年關原之戰,戰敗後力救島津義弘歸國。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之際擔任薩軍的副將,隨樺山久高出征,俘虜琉球國王尚寧及其大臣而歸。然而次年卻在島津氏內部的爭權中被指為圖謀不軌,島津忠恒派遣押川公近埋伏於土瀨戶越(今鹿兒島縣鹿兒島市入來峠附近),用鐵銃將平田增宗暗殺。 平田增宗死後,薩摩平田氏的嫡流斷絕。薩摩藩將平田增宗認定為「國賊」。.

新!!: 馬良弼和平田增宗 · 查看更多 »

北山

北山可以指:.

新!!: 馬良弼和北山 · 查看更多 »

喜安

喜安(),17世紀時期琉球第二尚氏王朝的茶人、僧侶,出生在日本和泉國的堺。唐姓閔姓,名乘蕃元,人稱喜安入道。因此其全名為閔氏喜安入道蕃元()或閔氏喜安親方蕃元()。 喜安的父親是在街角邊的算命先生,年幼時預言喜安在日本默默無聞,但是如果前往南國的話必然大富大貴。幼年時的喜安十分聰明,拜康印(千利休的弟子)學習茶道,並精通和歌和漢詩的創作。 1600年,35歲的喜安渡海來到琉球。數年之後其名聲聞於王宮之中,被尚寧王任命為侍從,賜予閔姓。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之際跟隨被俘虜的尚寧王,負責同薩摩藩談判。尚寧王前往江戶拜謁德川秀忠之時隨行前往。1611年隨尚寧王歸國。 1619年擔任數寄屋(茶寮)奉行(又稱「御茶道」)職務,將日本式的茶道在琉球廣為傳播。翌年獲得知行50石的俸祿。此後數度負責同薩摩藩交涉,晚年因外交功績,被授予了親方的位階。 尚豐王時代,喜安將同薩摩開戰前至尚寧王歸國之間的2年半時間的經歷,寫成了《喜安日記》一書。該書受到日本軍記物語的影響,是研究薩摩入侵琉球之戰的重要史料。.

新!!: 馬良弼和喜安 · 查看更多 »

和名

和名,依照字面上的意義是指日文中的名稱,它除了可以指日文中的人名之外,更常見的場合是用來代替生物學、礦物學、物理學或化學等領域中一般民眾難以辨識或記憶、將拉丁文以片假名轉寫為日文外來語的科學名詞,以便利日常生活中的溝通。.

新!!: 馬良弼和和名 · 查看更多 »

王士楨

王士楨,字衷一,号旭阳。山東泗水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光祿寺少卿。曾出使琉球國。.

新!!: 馬良弼和王士楨 · 查看更多 »

琉球之風 (電視劇)

琉球之風 DRAGON SPIRIT(),是於1993年1月10日至同年6月13日播放的NHK大河劇,由台灣裔日本人陳舜臣的同名作品編成。共23回,講述的是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時期的故事。該劇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播放時長僅為半年的大河劇,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部有歌手演唱片頭主題曲的大河劇。.

新!!: 馬良弼和琉球之風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馬良弼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第二尚氏

二尚氏是對從始祖尚圓王即位的1469年(成化六年)到琉球廢藩置縣的1879年的410年間統治琉球國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後的王朝。正式名稱為尚氏,為了與第一尚氏做區別,一般稱其為第二尚氏,又稱伊是名王統。第二尚氏從初代尚圓王到末代尚泰王,共傳位十九代。其王室家紋為「左三巴」,又稱「左御紋」().

新!!: 馬良弼和第二尚氏 · 查看更多 »

翁寄松

翁寄松()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時期政治家、書法家。和名城間親方盛久,童名太郎金,號瑞岩。他是翁壽祥(國頭親方盛順)長子。翁氏永山家二世。他擅長於書法,其書道風格效仿日本御家流之祖尊圓法親王,因此也被稱作「尊圓城間」。 1578年,明朝冊封使蕭崇業、謝-杰-即將出使琉球,翁寄松隨正議大夫梁燦出使明朝,迎接勅書。1580年事竣歸國,陞敘紫冠。1597年(萬曆二十五年),擔任修建首里城至浦添道路的普請惣奉行;竣工後,翁寄松又奉命撰寫碑文,以誌其事。 1601年出任三司官一職。任內主張對日本妥協,與對日強硬派的總理唐榮司鄭迵(謝名親雲上利山)互相對立。http://nccui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95/10/59503210.pdf1605年,翁寄松遭鄭迵彈劾,尚寧王罷免了翁寄松三司官一職及其在朝中的一切職務,左遷任浦添間切城間地頭之職。1607年,薩摩藩入侵琉球,翁寄松的長子城間鎖子親雲上盛增自願從軍,隨向德深(越來親方朝首)在太平橋阻擊薩軍,陣亡。同年,翁寄松與尚寧王一起被擄至鹿兒島。翌年,尚寧王赦免翁寄松之罪,並陞為紫冠。 1612年,翁寄松以71歲高齡病逝。因長子盛增陣亡,次子盛豎又有疾病,由第三子盛繼繼承其家督之位。 曾抄寫《和漢朗詠集》和《徒然草》,現存世。.

新!!: 馬良弼和翁寄松 · 查看更多 »

運天港

運天港(,)是日本沖繩島北部的一個重要港口,位於沖繩縣國頭郡今歸仁村境內。包含對岸名護市的屋我地島以及跨羽地內海的一些小港區在內。港口的管理者是沖繩縣。 運天港與本部半島的本部港同為沖繩島北部重要港口。相傳源為朝曾逃到這裡登陸。在琉球國時代,這裡是防衛今歸仁城的要塞。17世紀薩摩入侵琉球時,第一步就是入侵運天港。 Category:沖繩縣港口 Category:琉球國外交 Category:今歸仁村.

新!!: 馬良弼和運天港 · 查看更多 »

菊隱宗意

菊隱宗意(;),17世紀琉球第二尚氏王朝僧侶,為琉球臨濟宗總本山圓覺寺的第18代住持。 菊隱幼年出家,師從於圓覺寺住僧洞觀學習佛法達十餘年,後雲遊日本,並參拜了鐮倉五山。其間成為日本大德寺笑嶺宗訢的前堂首座(座元)。笑嶺宗訢之後,古溪宗陳嗣位,授予其菊隱這個道號,以之為法嗣。 後來菊隱回到了琉球,將日本臨濟宗大德寺派傳到了琉球,擔任天王寺住持。1593年曾乘紋船訪問薩摩、江戶。此後擔任圓覺寺的住持。 1609年薩摩入侵琉球時,菊隱已隱居於山川村的千手院。尚寧王決定向薩摩藩求和時,群臣認為菊隱長期遊歷日本,精通日語,因此請菊隱前往和談。最初菊隱以老邁為由推辭,但事情緊急,最終菊隱前往今歸仁城談判。此時薩軍已經攻陷今歸仁,薩軍橫槍拔刀,向他開炮,但菊隱面不改色,徑直走向薩摩兵船談判。薩軍兵至那霸港時,菊隱再次負責談判事務。 尚寧王被俘虜到薩摩時,菊隱隨同前往,並隨之來到江戶。歸國後,因功授予大里間切800石,昇為攝政,破格授予「王子」這一只有王室成員才能擁有的位階,成為大里王子();賜五色浮織冠,稱球陽國師(),執掌朝政。同時獲准在上儀保村(今那霸市首里儀保町)的達磨峰上建立西來院,成為該寺的開山之祖。 後年老辭官退隱,授予知行高400斛。1620年圓寂於西來院。.

新!!: 馬良弼和菊隱宗意 · 查看更多 »

萬曆朝鮮之役

-- 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稱壬辰之亂,朝鮮語: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語:文禄・慶長の役),是1592年至1598年(大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間,日本豐臣政權與大明王朝、朝鲜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也是明朝萬曆三大征之一。中國明朝為抗倭援朝,先后两次派遣军队入朝,与日军作战。 1591年(壬辰年),日本太閤(卸任关白)丰臣秀吉以「假道入唐」(唐,即代指中国)為名義,致函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將於次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要求請予協助。在久未獲答覆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突然派兵入侵,朝鮮節節潰敗,並向宗主國明朝求救。隨即明朝指示派兵前來支援。這場戰爭波及到了朝鮮南部乃至全境,其間曾於1593年議和並休戰;但於1597年(丁酉年)戰事再度爆發。後期雙方陷入膠著,最後由於豐臣秀吉的病逝,日本军队於1598年全部从朝鲜撤退,而日本占领朝鲜并以之为跳板进攻明朝的行动最終失敗。.

新!!: 馬良弼和萬曆朝鮮之役 · 查看更多 »

親方

親方是琉球國的一個位階,為琉球士族中的最高稱號。 親方作為琉球士族中的最高位階,一般授予執掌國政的要職人物。親方不能世襲,是國王對士族功績肯定而授予的,因此親方的兒子中不一定有親方。戴紫冠、插花金莖銀簪。官階昇至正二品以上者,戴金簪。 古時候琉球沒有親方這個稱號,直到17世紀起才開始出現。此前稱「かなぞめ親雲上」(紫之親雲上)。這可能是紫冠的由來。親方與王子、按司並稱貴族,事實上應該把親方當作是上級士族的最高層更為妥當。擁有特別功績的黃冠士族被賜予戴紫冠的榮耀,這就是親方的起源。 相對於王族成員只能擔任負責禮儀事務的閑職,親方擁有政治實權,並且在三司官的投票選舉中擁有被選舉權。高級的親方可以擁有一個間切的總地頭。而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擁有一個間切總地頭的親方,與王子、按司併稱為「大名」(デーミョー)。其他的親方僅領有間切內的一個村,稱脇地頭親方。事實上,由於琉球土地的限制,脇地頭親方比總地頭親方更多。 親方的住宅稱為殿內(トゥンチ)。當時的琉球人將親方所領的采地名後加上「殿內」二字,以示對其尊稱。例如小祿家稱為「小祿殿內」、知花家稱為「知花殿內」等等。.

新!!: 馬良弼和親方 · 查看更多 »

馬良詮

良詮(浦添親方良憲,)童名思太郎金,號桂南,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三司官。他是中城掟親雲上良當之子。馬姓小祿家的元祖。 馬良詮的祖父與灣大親是奄美大島的酋長,因與同僚不睦,被同僚誣稱將要謀反,因此尚清王於1537年興兵討伐與灣大親。與灣大親自縊而死,尚清王擄其子糠中城而歸。後來糠中城因「力勤甚務」,尚清王十分贊賞,陞糠中城為黃冠,賜宅與家室,生馬良詮。 馬良詮長大後成為御中門的看門人(閽人)。嘉靖年間,因與王世子尚元的關係良好,被尚清王任命為東宮的養父,領浦添間切總地頭。尚元王即位後,馬良詮以養父身份而受到尊重。1559年,馬良詮隨正議大夫蔡廷會赴明朝進貢,同年歸國,因毛龍唫辭去三司官一職,馬良詮被任命為三司官。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馬良詮與另外兩名三司官澤子、毛廉,奉尚元王之命,於奉神門前創立石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十月二十三日,馬良詮病逝。因他是尚元王養父,特賜葬於見上森陵,尚元王親自出席了他的葬禮。 其子馬世榮、其孫馬良弼都曾出任琉球國三司官。馬良詮的後代輩出三司官21人,時人將他們與向氏、翁氏、毛氏池城家和毛氏豐見城家四家併稱為「五大姓」、「五大名門」。.

新!!: 馬良弼和馬良詮 · 查看更多 »

首里

首里(;)是日本冲绳县那霸市內東北部的一個地區。 首里過去曾經是琉球国的首都,國王的居城首里城便位於首里之內。首里城以外的區域被分為真和志之平等、南風之平等、西之平等三個部份,統稱「首里三平等」。首里是高級官吏聚居地,被稱為「首里親國」(シュイウェーグニ)而非常繁榮。日本吞併琉球,設置首里區。20世紀初期,西原間切併入首里區。1921年改為首里市。1954年9月1日,與小祿村一同併入那霸市。 目前首里地域是那霸市的住宅區,區內並沒有特別的主要產業,但由於區內有許多歷史遺跡,成為沖繩縣的主要旅遊景點,並有許多傳統工藝產品。從琉球國時期,首里就是燒酒的一大產地,二次戰後造酒業分散到沖繩縣內各地,目前區內仍有有數所造酒所。 區內有過去為琉球國王宮的首里城及相關遺跡,已於2000年入選世界遗产。.

新!!: 馬良弼和首里 · 查看更多 »

首里城

首里城()是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东一座琉球式城堡,从15世纪至19世纪是琉球国的都城所在地和王宫。.

新!!: 馬良弼和首里城 · 查看更多 »

謝杰 (明朝)

谢杰(),字汉甫,号绎梅。福建长乐江田(今长乐市江田镇)人。明朝政治人物。.

新!!: 馬良弼和謝杰 (明朝) · 查看更多 »

鹿儿岛

鹿兒島,為位於日本九州南部的地名及行政區劃名稱。.

新!!: 馬良弼和鹿儿岛 · 查看更多 »

薩摩藩

薩摩藩(),正式名稱為鹿兒島藩,为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属地,位于九州西南部,在江戶時代,其領地控有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此外琉球王國也受他們控制,領土包括今日的鹿儿岛县全域(含琉球國的奄美群島)與宮崎縣的西南部。 在德川幕府之前,这里是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属地。关原之战之后成立薩摩藩。江户时代,和幕府关系亲近的大名藩属在江户即现在的东京附近,而关系越疏远其属地就离江户越远。薩摩藩位于日本四岛的最西,与幕府的关系可想而知。是故其青年武士阶层推动革新,与其附近的长州藩的青年武士一起在和西方列强的接触中发展壮大,被称为强藩。幕末时期,薩摩藩等强藩组成倒幕联盟,主张废除幕府,还政於天皇。在明治天皇掌握政权之后,日本内阁的大多数阁员均出身于长州藩和薩摩藩。 于此之前,1609年,薩摩藩派大将桦山久高入侵当时的琉球国,开始了日本对琉球的征服,为两百多年之后日本正式将琉球改称冲绳并入日本打下基础。.

新!!: 馬良弼和薩摩藩 · 查看更多 »

那霸港

那霸港()是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個港口,位於國場川的入海口。最初那霸港僅指那霸市的那霸埠頭,後來,那霸港成為那霸埠頭、泊埠頭(原泊港)、新港埠頭(原安謝港)的總稱。該港口由沖繩縣、那霸市、浦添市聯合組成的特別地方公共團體(一部事務組合)管理。 早在15世紀時期,那霸港是琉球國與亞洲諸國貿易的重要港口。琉球通過轉口貿易獲得巨額利潤,那霸港因此而極度繁榮。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那霸港與泊港(位於安里川河口)、安謝港(位於安謝川河口)並列為琉球的三大貿易港口。那霸士族因經商而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與首里士族、久米士族、泊士族並列為琉球的四大士族。 日本兼併琉球後,於1907年起對那霸港進行現代化改造。到了1941年,那霸港已經可以同時停泊一艘4500噸級、三艘2000噸級的大型船隻。但在1944年美軍的十十空襲中,那霸港、泊港和安謝港都被嚴重破壞,無法使用。 美國託管琉球之後,那霸港成為美軍的軍港。美軍對那霸港和泊港進行大規模改造,使之能夠容納更大的船隻。那霸港可容納20000噸級軍艦,而泊港則可容納3000噸級。1954年,美軍將那霸港歸還琉球政府,那霸港成為民用港口。但國場川南岸的住吉、垣花地區被美軍劃為軍事用地,稱為那霸軍港。 1969年,在安謝港原址開工建設港口,稱為那霸新港。1972年,沖繩返還後,那霸港與泊港、那霸新港三個埠頭合併,總稱為那霸港,並被日本的《港灣法》列為重要港灣。.

新!!: 馬良弼和那霸港 · 查看更多 »

鄭迵

鄭迵(;)和名謝名親方利山(),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政治、軍事人物。 鄭迵是福建長樂移民鄭肇祚的後裔。1540年出生於琉球國久米村的鄭氏湖城殿內家族裡,其父鄭祿任通事一職。16歲作為官生前往明朝,入學國子監達六年之久,歸國後任職於琉球國朝廷,負責管理向明朝朝貢的事務,領浦添間切謝名村地頭。1579年隨馬良弼赴明朝朝貢。親明派官生出身的鄭迵,在思想上與精通日本文化的三司官翁寄松(城間親方盛久)互相對立。1605年,翁寄松因為鄭迵的讒言被貶為地頭職。翌年,57歲的鄭迵被任命為新的三司官,成為琉球歷史上第一位擁有中國血統的三司官。 鄭迵在《喜安日記》里以「若那」的名字登場。根據喜安的描述,鄭迵是一位「身高六尺、膚色黝黑」的健壯男子。他是琉球王府中親明派的代表人物。 1591年,薩摩藩島津義弘致書尚寧王,指出豐臣秀吉欲出兵朝鮮,命令琉球在明年二月前,將7500人十個月的糧食運至薩摩藩的坊津,然後設法運往朝鮮。鄭迵認為這是十分無理的要求,主張強硬的拒絕這一要求;並且遣使向明朝報告,稱日本欲從朝鮮入侵中國。1598年,琉球的進貢船遇風漂至日本仙台,德川家康遣返了船隻,要求琉球遣使向日本謝恩,又遭鄭迵拒絕並厲聲斥責。 1609年,薩摩藩遣樺山久高入侵琉球。薩軍進犯那霸港時,鄭迵與毛繼祖(豐見城親方盛續)奉命防禦,分別據守那霸港附近的三重城和屋良座森城二城都是那霸港的衛城,建於公元1554年奮力抵抗,但最終那霸港被攻陷,鄭迵被俘。首里城被攻破後,鄭迵同尚寧王等貴族被虜至鹿兒島。此後鄭迵被囚禁。島津忠恆遣人勸降鄭迵,但他拒不投降。 1611年,島津忠恆企圖強迫尚寧王等人簽署《掟十五條》(掟十五ヶ条),臣服於江戶幕府並接受薩摩藩的支配,遭鄭迵的嚴詞拒絕和厲聲斥罵。憤怒的島津忠恆下令殺死鄭迵。其死因,共有兩種說法:一說被斬首,柯喬治《沖繩:一個島國的人民及歷史》(Okinawa, the history of an island people),Tuttle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65頁一說被烹刑處死。http://nccui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4595/10/59503210.pdf 鄭迵在臨刑前,尚寧王擔心無人可以委託朝貢之事。鄭迵向尚寧王推薦蔡堅(喜友名親雲上)有外交官的才能,因此在鄭迵死後,尚寧王任命蔡堅為總理唐榮司。 此外,相傳鄭迵精通唐手拳。薩摩藩欲將他殺死,因武藝高強,未能成功。後來數名武士合力上前,方才將他殺死。 鄭迵死後,其府第遭薩摩武士焚燬。其弟鄭週也遭薩摩通緝。謝名一族從此以後開始衰落。鄭週秘密出奔北中城隱居,今日的鄭氏島袋家即為鄭週的後代。.

新!!: 馬良弼和鄭迵 · 查看更多 »

蕭崇業

萧崇业(),字允修,号--养,應天府上元縣人,雲南臨安衛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馬良弼和蕭崇業 · 查看更多 »

NHK大河劇

NHK大河劇(大河ドラマ)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63年起每年製作一檔的電視連續劇的系列名稱,於每星期日晚間八點(日本時間)在NHK綜合頻道播出,每集播出時間為四十五分鐘,一年製作約五十集(不過在1993年到1994年這兩年,則一共拍了三齣戲)。大河劇是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的時代劇。.

新!!: 馬良弼和NHK大河劇 · 查看更多 »

樺山久高

樺山久高()是日本戰國時代、江戶幕府時代初期島津氏家臣。通稱大野權左衛門尉,琉球的《歷代寶案》中稱之為「吳濟」(),是日語中「權左衛」()的轉訛。官位治部大輔、美濃守。 他是樺山忠助的次子,樺山善久之孫。不僅武藝高強,在和歌和蹴鞠方面造詣也頗深。 樺山氏本為島津氏的一族,久高為第十三代當主。早年久高以婿養子身份島津氏的重臣大野忠宗的女兒結婚,但後來忠宗失勢後離婚,回到原來的樺山氏。樺山久高的兄長規久早逝,其子又早夭,因此最後繼任了樺山家家督的位置。 島津忠恆繼任島津氏家督後,樺山久高被任命為家老,深受島津重用,並隨同島津義弘參加了萬曆朝鮮戰爭,曾擊敗朝鮮的李舜臣軍隊。1609年,薩摩藩藩主島津忠恆稟承德川家康的旨意,派遣樺山久高為總大將、平田增宗為副大將,率3000人進攻琉球,虜琉球王尚寧等一百餘人而還。這為日後薩摩藩支配琉球起了一定貢獻。 此後,樺山向島津忠恆請求加增領地,但遭到了無視。此後被迫將家督之位讓給了兒子久守,晚年失意而死。神號正森忠榮庵主。其墳墓在今鹿兒島縣日置市的多寶寺。 大日本帝國海軍大將樺山資紀就是樺山久高的後代。 Category:戰國武將 Category:薩摩藩 Category:樺山氏.

新!!: 馬良弼和樺山久高 · 查看更多 »

毛廉

毛廉(),和名池城親方安棟,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政治家、三司官。毛氏池城殿內二世。 嘉靖年間,毛廉接替其父毛龍唫(新城親方安基),擔任三司官職務。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與另外兩名三司官澤子、馬良詮(浦添親方良憲)奉尚元王之命,於奉神門前創立石欄,並豎立石碑以紀其事。 1569年(隆慶三年)春,以王舅身份,與長史蔡朝器一起出使明朝奉箋、方物,並慶祝明朝冊立皇太子。1579年(萬曆七年),毛廉前往明朝迎接冊封使蕭崇業、謝-杰-的船隊,然而迎封船隊在海中因遭遇逆風而失蹤。 其子毛鳳儀(池城親方安賴),後來亦擔任三司官職務。其女真牛金,號梅南,嫁三司官馬良弼(名護親方良豐)。.

新!!: 馬良弼和毛廉 · 查看更多 »

毛繼祖

毛繼祖(),和名豐見城親方盛續,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政治、軍事人物。他在《喜安日記》中以「豐美城親方」、「豐美城盛續」的名字登場。 毛繼祖出生在毛氏豐見城殿內家族,為豐見城殿內五世當主。原授東風平間切比嘉地頭。1592年,首里西側謝名一族發動叛亂,尚寧王派毛繼祖與毛鳳儀(池城親方安賴)、金應煦(摩文仁親雲上安恒)圍攻其宅。平叛後,因功升紫冠。1602年,毛繼祖奉命為王舅,與長史蔡朝信一起赴中國朝貢,同時慶祝明朝冊立東宮、並送還漂流到琉球的人口。《中山世譜·卷七》翌年繼領其父盛章的豐見城總地頭職。 1606年,夏子陽、王士楨率冊封船隊到達琉球,冊封尚寧王。當時倭寇猖獗,騷擾琉球沿岸。為保障冊封大典的正常進行,尚寧王遣毛繼祖率一千餘人前往北山,防禦倭寇。 1609年,薩摩藩侵略琉球之際,三司官馬良弼奉命前往北山,被薩摩軍隊逮捕。毛繼祖被任命為代理三司官,同鄭迵(謝名親方利山)一起鎮守那霸港;他也參與了於親見世舉行的和談。在薩摩軍隊圍攻首里城期間,毛繼祖的府邸遭薩摩足輕眾的焚毀。尚寧王被擄往鹿兒島時,毛繼祖同馬良弼、金應煦一起被留下鎮守首里城。《喜安日記》 1614年,馬良弼致仕,毛繼祖繼任三司官之職。同年,為國質之事,遣毛繼祖出使薩摩藩。1616年歸國。1617年,再為王舅,與正議大夫蔡堅(喜友名親雲上)一起出使明朝,要求繼續朝貢,但被明朝以「琉球新經殘破,財匱人乏」為由拒絕,要求十年之後再進貢。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二日,賜紫地五色浮織冠;同年四月十九病卒。 其長子毛泰運(豐見城親方盛良),後亦擔任三司官之職。其子毛泰時,作為慶賀崇禎皇帝登極的使節出使明朝。.

新!!: 馬良弼和毛繼祖 · 查看更多 »

毛鳳朝

毛鳳朝(;),和名讀谷山親方盛韶(),是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時期政治人物。 毛鳳朝是毛氏富川殿內第五世當主,在《喜安日記》中以「江洲榮真」的名字登場。1609年薩摩藩入侵琉球期間,毛鳳朝署理御鎖側官,隨菊隱前去運天港,與薩摩軍隊展開談判。薩摩軍隊攻至那霸港時,隨攝政尚宏(具志頭王子朝盛)再次同薩摩軍談判。琉球戰敗後,主戰派的三司官鄭迵(謝名親方利山)、向里瑞(浦添親方朝師)都遭罷免官職。 毛鳳朝同尚寧王等人一起被擄到薩摩藩。離開那霸港前,尚寧王情緒十分低落,毛鳳朝多次進行勸慰。到達薩摩藩後,1611年毛鳳朝歸國,島津忠恒賜予毛鳳朝腰刀。被授予紫冠冠位,取代鄭迵成為三司官。 全興盛(津堅親雲上盛則)由於善於騎馬和武術而受到薩摩藩藩主島津忠恒的讚賞。全興盛因此在琉球仗勢欺人,要求毛鳳朝上書尚寧王,授予他津堅島為采地,毛鳳朝以自古以來從來沒有授予一整個島嶼為采地為由,嚴詞拒絕了這個要求。全興盛因此懷恨在心。1616年,尚寧王令全興盛、向德深(越來親方朝首)開濬田場港。毛鳳朝的長子毛振薇(上江洲親雲上盛相)擔任具志川間切假地頭職,也奉命參與了這件事。毛振薇因身體不適回家養病,全興盛便斥責他不勤王事。毛振薇被迫辭去地頭職。全興盛又以懈怠王事為由彈劾毛鳳朝父子二人,使得毛鳳朝被罷官貶為末吉邑平民、毛振薇流放粟國島。此時驚動了薩摩藩,島津忠恒派遣平田大久房、猿渡新助二人來到琉球調查此事,並讓毛鳳朝、全興盛二人來到薩摩藩親自詢問,方知毛鳳朝是被誣告,官復原職。 1620年,尚寧王逝世。因尚寧王無子,而所過繼的世子尚恭年幼,因此毛鳳朝提議讓尚恭的生父尚豐繼位,並由自己一人獨自頂著薩摩藩的壓力,前往薩摩藩告知此事。翌年,薩摩藩承認了尚豐王的王位,派川崎駿河隨毛鳳朝來到琉球,進香於尚寧王,慶祝尚豐王登基。 1622年,毛鳳朝被尚豐王賜與紫地五色浮織冠。翌年致仕,獲賜知行高三百斛和讀谷山間切地頭。.

新!!: 馬良弼和毛鳳朝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馬良弼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慶長琉球之役

慶長琉球之役,又稱薩摩侵入、島津侵入、琉球征伐、琉日戰爭、己酉倭亂、己酉薩摩之亂等,指的是1609年日本薩摩藩入侵琉球國的事件。這次戰役使琉球成為薩摩藩的附庸國,直到1879年琉球國被日本吞併為止。.

新!!: 馬良弼和慶長琉球之役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名護親方良豐名護良豐馬氏良豐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