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原始宗教

指数 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Prehistoric religion,或稱自然宗教或自發宗教),是史前人類宗教信仰和習俗的總稱。更具體的,包括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宗教。西方殖民主義興起後,殘存於近代原始部落的原住民宗教受到嚴重衝擊,宗教之原始狀態與文明社會之接觸發生許多變形。原始宗教多表現為對大自然的崇拜。.

46 关系: 基督教化原始社会原住民印度古塚塔西安神廟大洋洲宗教太阳神宗教尼安德特人崇拜巨石文化巫覡教中國中石器時代土葬地中海地母神喀拉哈里沙漠火焰崇拜祖先崇拜精靈崇拜美洲原住民宗教瑪利亞·金布塔斯熊崇拜萨满教非洲青铜时代風俗馬祭詹蒂亞神廟认知科学近世近東阴历自然自然崇拜至點考古学陪葬品措迪洛山殖民主义月神新石器革命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基督教化

基督教化,也称基督化(Christianization或Christianisation)指或集体改宗至基督教。从古典时代晚期直到中世纪,人们使用过各种各样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基督教化的改宗工作。有一些是通过信徒、牧师来传播福音,在一个已经部分基督教化的社区中和平地传教;也有通过打压异教的方式,如将异教宗教设施改造成成基督教教堂和谴责异教神灵、宗教行为等,来进行传教。 一种非常著名的基督教化的方式是“”,即通过基督教信徒努力传教(按照大使命去傳福音),将本土的异教文化、宗教图案、宗教地点、宗教教历来转化成基督教的方式。.

新!!: 原始宗教和基督教化 · 查看更多 »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根據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一般来说,他终于国家的产生。国家的诞生,标志着原始社会的终结。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原始社会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新!!: 原始宗教和原始社会 · 查看更多 »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新!!: 原始宗教和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印度

印度共和国(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भारत;India),是位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国家,印度面积位列世界第七,印度人口众多,位列世界第二,截至2018年1月印度拥有人口13.4亿,仅次于中国人口的13.8亿,人口成長速度比中國還快,预计近年将交叉。是亚洲第二大也是南亚最大的国家,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实际管辖),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购买力平价/PPP)经济体。 印度并非单一民族及文化的国家。印度的民族和种族非常之多,有“民族大熔炉”之称,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约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仅宪法承认的官方语言就有22种之多,其中印地语和英语被定为印度共和国的联邦官方语言,并且法院裁定印度没有国语。英语在印度非常流行,尤其在南印地位甚至高于印地语,但受限于教育水平,普通民众普遍不精通英语。另外,印度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世界4大宗教其中的佛教和印度教都源自印度。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信教者约占印度的14.6%(截至2011年,共有约1亿7千7百万人)。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莫卧儿王朝。印度也是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多边国际组织的成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金砖五国、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和不结盟运动等。 以耕种农业、城市手工业、服务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的部分行业已经相对取得了进展。除了民族文化与北方地形的丰富使印度旅游业颇受欢迎之外,由于时差,大批能说英语的人才也投入外包行业(即是外国企业把客户咨询,电话答录等等服务转移到印度)。另一方面,宝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在英语圈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不亚于世界主流。同时印度还是很多专利过期药物的生产地,以低价格提供可靠的医疗。近年来,印度政府还大力投资本国高等教育,以利于在科学上与国际接轨,例如自主太空研究、南亚半岛生态研究等等。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新!!: 原始宗教和印度 · 查看更多 »

古塚

#重定向 坟冢.

新!!: 原始宗教和古塚 · 查看更多 »

塔西安神廟

塔西安神廟(Tarxien temple;馬爾他語發音:)是位於馬爾他塔爾欣的古代建築遺址。年代約在公元前3150年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遺址以及其他列為世界遺產。.

新!!: 原始宗教和塔西安神廟 · 查看更多 »

大洋洲宗教

#重定向 世界宗教列表.

新!!: 原始宗教和大洋洲宗教 · 查看更多 »

太阳神

太阳神的传说见于世界上许多的古老民族。太阳神代表着太阳或太陽星君,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新!!: 原始宗教和太阳神 · 查看更多 »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新!!: 原始宗教和宗教 · 查看更多 »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是一群生存于旧石器时代的史前人类,1856 年,其遺迹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被發現。目前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科人属,至于是否为独立物种还是智人的亚种则一直不确定,随着2010年的研究发现部份现代人是其混血后代后,也可能被归类于智人下的一个亚种。 最近期的尼安德特人相關考古發現包括Hyaena Den(英國),其存在年代被認定已超過3萬年。另外,Vindija(克羅埃西亞)的尼安德特人存在年代則被測定為距今3.2萬年至3.3萬年前間。考古界至今沒有挖掘到距今3萬年以內的標本;然而,直布羅陀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遺跡,顯示他們可能在當地生活到距今2萬4000年之時。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狀」的克羅馬儂人或原始現代人骸骨則出土於Lagar Velho(葡萄牙),經鑑定年代為距今2萬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跡象,而现在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 在骸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為他們存在、活動的明確證據。莫斯特文化近期的考古成果發現了一種與尼安德特人有關的石器,地點在直布羅陀面南海岸邊的Gorham洞穴。與尼安德特人相關的石器文化另有Châtelperronian文化、奧瑞納文化與格拉維特文化,保有尼安德特人距今2.2萬年前、最後存在的遺跡。 學者推測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應與智人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斷他們的腦部大小也與此相襯。2008年,一群科學家將發現於俄羅斯與敘利亞的尼安德特人幼兒化石,以電腦的三維重建技術重現原貌,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腦部出生時與現代智人大小相同,成人時則稍大於现代智人。平均而言,尼安德特人的身高與同年代的智人相去不遠。尼安德塔男人約為165至168公分(65-66英吋),以強健的骨骼結構支撐。他們比智人更為強壯,尤其是手臂與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約152-156公分(60-61英吋)。尼安德特人幾乎是全然的肉食性,為最高級掠食者。但在西班牙南部一考古遺址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的飲食中也含有大量植物。.

新!!: 原始宗教和尼安德特人 · 查看更多 »

崇拜

崇拜(worship)通常指宗教或信仰上对赞扬、荣耀、虔诚与爱心的特殊举动,如与超自然力的神相联系的举动极为典型。英语的崇拜属于为正式用语,宗教社会学称之为礼拜,实践与习惯上归于神学;汉语的崇拜亦即“顶礼膜拜”。 宗教崇拜的对象,表现为个体地、非正式的群体组织,或有特定头目的事务性组织的一部分如基督教堂、犹太教堂、佛教寺庙或清真寺等。崇拜也常与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相联系,如君主崇拜、权力崇拜;也可以指崇拜敬重的人,如个人崇拜,可以指敬仰的偉人、英雄、政治家、企業家、發明家、專業人士、宗教領袖、爱人、偶像等等。然而人物崇拜若沒有界線、毫無克制或發展到了極端則會逐漸演變為神格化。.

新!!: 原始宗教和崇拜 · 查看更多 »

巨石文化

巨石文化(megalith)是一种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时间上出现较早且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新!!: 原始宗教和巨石文化 · 查看更多 »

巫覡教

#重定向 巫覡宗教.

新!!: 原始宗教和巫覡教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原始宗教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又稱作細石器時代,是位於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年代,它開始於約一萬年前的更新世末期,然後結束於農業的出現。.

新!!: 原始宗教和中石器時代 · 查看更多 »

土葬

埋葬从字面上说是将一个人或物体埋入地下的行为。这是通过在地上挖掘坑或壕沟,将物体放入,再进行覆盖所实现的,甚至以矯形的方式去安葬。.

新!!: 原始宗教和土葬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原始宗教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地母神

地母神或大地女神,也稱為母亲女神。「大地女神」是指象徵大地肥沃、恩惠、赐予的女神;「母亲女神」拥有很强的生育能力,是传说中整个氏族的母亲。在世界各地的神話裡,不是所有的女神都能被稱呼為「地母神」;能被歸類為地母神的女神在其神話體系中都是強力母權的掌握者。.

新!!: 原始宗教和地母神 · 查看更多 »

喀拉哈里沙漠

卡拉哈里沙漠是非洲南部的一大平原沙漠。沙漠本身处于同名的卡拉哈里盆地中央。覆盖总面积约900,000平方公里。覆盖波札那中南部,奧卡萬戈三角洲南面,馬卡迪卡迪鹽沼南、纳米比亚东南和南非共和国北开普省北的卡拉哈里盆地大部分地区。 沙漠内的气候干燥,潮湿季节为每年的5至10月份,年均降雨量约200毫米。地理学家認為此沙漠在1万6千年前形成。儘管乾旱,卡拉哈里沙漠仍有多種植物群。原生植物,包括金合欢和許多其他草藥和草。卡拉哈里沙漠還有刺角瓜。即使在卡拉哈里沙漠稱為“沙漠”但是不夠乾燥,作為具有降水量少意義上的沙漠。它不是嚴格意義上一片荒漠,因為沙漠通常接近100%無降水量。而真正100%無降雨主要區域是在卡拉哈里沙漠西南部(南非西北部和納米比亞東南部卡拉哈迪跨界公園)。 在卡拉哈里有一些特有物種,被發現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包括大型食肉動物,如卡拉哈里沙漠獅子,獵豹,金錢豹,斑鬣狗,褐斑鬣狗,和非洲野狗。猛禽包括蛇鷲,猛雕等鷹,巨大的乳黃雕鴞和其他貓頭鷹,隼,蒼鷹,紅隼,和鳶。其他動物包括牛羚,跳羚等羚羊,豪豬和鴕鳥。有些卡拉哈里內的區域是季節性的濕地,如博茨瓦納馬卡迪卡迪鹽沼。這個區域,多種嗜鹽種群,例如,數以萬計紅鶴在雨季,訪問這些鹽沼。 Category:非洲沙漠.

新!!: 原始宗教和喀拉哈里沙漠 · 查看更多 »

火焰崇拜

火焰崇拜,是人類历史上不同時期對火的崇拜。火被視為神聖,清除不潔、善與智慧的象徵。.

新!!: 原始宗教和火焰崇拜 · 查看更多 »

祖先崇拜

先崇拜,或稱祭祀祖先、祖靈信仰、敬祖、祭拜祖先、拜公妈,是指一种,供奉、祭祀祖先,類似宗教儀式與习惯的行為。基于死去的祖先仍然深深存在後人心中,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有影响的信仰。俚語俗話說「吃菓子拜樹頭、飲泉水思源頭」。 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崇拜大多是希望祈求一些利益,但人们对祖先的信仰,并不仅仅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也是表达亲情或者對先人的尊敬。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受此影响,一般中国人除了敬祖外,还希望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祖先保佑”一样是最常见的祈福语。.

新!!: 原始宗教和祖先崇拜 · 查看更多 »

精靈崇拜

精靈崇拜是相信世界上各樣自然物皆有靈魂或精靈,從而產生原始宗教的崇拜行為。精靈崇拜被哲學家歸納為泛神論信仰,與巫術及祖先崇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關係。 Category:原始宗教 Category:文化人类学.

新!!: 原始宗教和精靈崇拜 · 查看更多 »

美洲原住民宗教

美洲原住民宗教(Native American religions)是美洲原住民族群的宗教習俗,其中原住民的傳統儀式通常根據各個部落、氏族的歷史與信仰之不同而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早期抵達美洲的歐洲探險者認爲各個有著截然不同的宗教習慣。原住民宗教的神學理論包含了一神論、多神論、單一主神論、泛靈論或是此類理論的綜合。傳統信仰一般通過面對面的口述歷史、故事、寓言和道德規範的形式在信眾的家庭與社群之中代代相傳。 Category:美洲原住民宗教 Category:北美洲宗教.

新!!: 原始宗教和美洲原住民宗教 · 查看更多 »

瑪利亞·金布塔斯

利亞·金布塔斯 (Marija Gimbutienė,1921年1月23日 - 1994年2月2日)是美國立陶宛考古學家,以研究「古歐洲」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文化的學術成就見稱,而她的的墳塚假說亦被廣泛接納。此假說指出原始印歐語族的起源源於東歐大草原。 Gimbutas斷言,在立陶宛以及橫跨歐洲大陸的新石器遺址提供了考古證據,證明古代印歐社會既不是母系社會也不是父系社會,儘管後來她在某些學術圈子明確提出這些古代社會皆為母系氏族。.

新!!: 原始宗教和瑪利亞·金布塔斯 · 查看更多 »

熊崇拜

崇拜是广泛存在于北美和歐亞大陸北部很多民族中的文化现象。阿伊努人、尼夫赫人、薩米人和接受基督教前的芬蘭人和巴斯克人均有熊崇拜的记录。熊被視為他們的圖騰,或向他們獻身的神的使者,熊按一定儀式食用和埋葬,象徵把牠送回天國。.

新!!: 原始宗教和熊崇拜 · 查看更多 »

萨满教

萨满教是分佈于北美洲和北亞、中亞一類巫覡宗敎,包括滿族萨满敎、蒙古族萨满敎、中亞萨满敎、西伯利亞萨满敎、北美洲薩滿教(北美洲原住民巫毒)。萨满(珊蛮)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教目前最盛行于美國,美音美洲的原住民(尤其是北美洲)非常相信,即使是被基督教的美國征服以後。在亞洲的传统始于史前时代并且遍布世界。最崇拜薩滿教的地方是伏爾加河流域、芬蘭人種居住的地區、東西伯利亞與西西伯利亞。满洲人的祖先女真人,也曾信奉萨满教,直到公元11世纪。清代以前一直在中国东北甚至蒙古地区大范围流传,清朝皇帝把萨满教和满族的传统结合起来,运用萨满教把东北的人民纳入帝国的轨道,同时萨满教在清朝的宫廷生活中也找到了位置。目前,滿族、鄂溫克族等民族有很多信奉薩滿教的人群,並且有薩滿。.

新!!: 原始宗教和萨满教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原始宗教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 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鉛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比较低,约为800℃;而硬度高,为铜或锡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铸造成型。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石器时代相比,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于恩森·汤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 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

新!!: 原始宗教和青铜时代 · 查看更多 »

風俗

習俗是指在地區社会文化中长期形成之风尚、礼节、习惯以及禁忌等的总和,民間的風俗又稱作民間習俗。風俗的涵括範圍很廣,可以包括食、衣、住、行、娛樂、社交、戀愛、性愛、生育、婚嫁、丧葬、宗教、歲時及藝術等。.

新!!: 原始宗教和風俗 · 查看更多 »

馬祭

馬祭(अश्वमेध)是印度吠陀時代的一種重要儀式。傳統上,馬祭是國王向生主和因陀羅求子的祭祀儀式,後來演變成國王為了獲得上天對其王位的肯定的儀式。國王祭過天後,將祭馬向東放行,國王則帶隨軍隊,征服祭馬所到的地方,如果國王在放行的一年間,能征服祭馬所到的大部分地方,即表示國王受到了天神的祝福。俱盧大戰中獲勝的而得到王位的堅戰曾經都舉行過馬祭,並成功征服了祭馬所到之處,故此能夠順利地繼任王位。 CATEGORY:印度文化.

新!!: 原始宗教和馬祭 · 查看更多 »

詹蒂亞神廟

詹蒂亞神廟(Ġgantija;馬爾他語發音:;意為“巨人之塔”)是位於地中海戈佐島上的新石器時代巨石廟。詹蒂亞神廟是馬耳他巨石廟中年代最早的,比埃及金字塔還古老。它們的建立者在新石器時代(公元前3600-2500年)興建了兩座詹蒂亞神廟,至今已超過5500年,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人造宗教建築。連同其他類似的遺址,馬耳他巨石神廟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這些寺廟是中的禮儀場所。研究人員在遺址發現大量與崇拜相關的塑像和雕像。根據當地的民間傳說,有一個只吃有蠶豆和蜂蜜的巨人,和一個普通男人生了一個男孩。他將孩子掛在肩上,建立了這些寺廟,作為禮拜的場所。.

新!!: 原始宗教和詹蒂亞神廟 · 查看更多 »

认知科学

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是一門研究訊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以及轉錄過程的跨領域學科。它研究何为认知,认知有何用途以及它如何工作,研究信息如何表现为感觉、语言、注意、推理和情感。其研究領域包括心理學、哲學、人工智能、神經科學、學習、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教育學。它跨越相當多層次的分析,從低層次的學習和決策機制,到高層次的邏輯和策劃能力,以及腦部神經電路。「認知科學」這個詞是在1973年評注一部關於當時人工智慧最新研究的著作時創造的。同10年內,《認知科學期刊》和相繼於美國加州成立。认知科学的基本要义是:理解思维的最好途径,是认识脑中的代表性结构,以及这些结构中发生的计算性过程。.

新!!: 原始宗教和认知科学 · 查看更多 »

近世

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又譯近代早期,歷史學上的一種分期法,指中世紀之後,現代(modern,又譯近代)之前這個時期。起源於歐洲歷史學界,將人類歷史分為四階段(古代,中世紀,近世,近代)的習慣分期法。這個概念盛行於歐洲史與日本史,但在中國史部份,其定義與適用則有所不同。 early modern period有時也被譯為近代;但是Modern也可能被譯為近代。這些譯名並不統一,需要視上下文及歷史學傳統才能確定其意義。.

新!!: 原始宗教和近世 · 查看更多 »

近東

近東,早期近代西方地理學者以「近東」指鄰近歐洲的「東方」。欧美人使用的词汇,以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讲,指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包括非洲東北部和亞洲西南部,有時還包括巴爾幹半島。在巴爾幹戰爭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般不再把巴爾幹國家稱爲近東國家,而以「東南歐」或「南歐」代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此稱渐為「中東」取代,但兩者常通用。.

新!!: 原始宗教和近東 · 查看更多 »

阴历

曆(又稱太陰曆,英語:lunar calendar)在天文学中与阳曆對應,指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曆法;不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時間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大約29.530588日,分為大月30日、小月29日。 纯粹的陰曆有伊斯蘭曆,而大部分通常说的陰曆实际上据现代学者都是阴阳曆,例如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均有使用的農曆。 在農業气象学中,陰曆略微不同於农历、殷曆、古曆、舊曆,是指中国傳統上使用的農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在古代農業經濟中,春天播種、秋天收耕,本來陽曆應更能反映農業週期,但不少古代曆法都是由月亮算起,一個推測是黑夜中的月亮特別容易觀察,月亮盈虧一目了然,直至天文技術成熟後,他們才能觀察到太陽在曆法中的作用。.

新!!: 原始宗教和阴历 · 查看更多 »

自然

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等;宇宙间的天使粒子、次原子粒子、星系星云和黑洞白洞等。 人类不能理解地宗教信仰、灵魂观念和神明信念等现象,被称为超自然现象。 从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到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是人类逐渐理解自己、适应生存环境和丰富社会活动的过程。例如,古时,火是神明,日月星辰是超自然现象;如今,卫星、电视、电脑和手机成为了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区块链成了全球共识共享的无字天书。.

新!!: 原始宗教和自然 · 查看更多 »

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對自然神的崇敬而產生的崇拜活動,乃原始宗教。不同的原始部族因應生活環境而崇拜不同的對象,把對象視為神來崇拜。 自然崇拜的神祇來源可歸納三大類,就是天體、自然力和自然物。對天體崇拜產生的,包括日月星辰等神祇。對自然力崇拜產生的,包括對風雨雷電等神祇和祭天活動。對自然物的崇拜,則直接見於自然物體本身的神祇。  Category:原始宗教 Category:文化人类学.

新!!: 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 · 查看更多 »

至點

二至點(亦稱至點)可以是太陽在一年之中離地球赤道最遠的兩個事件中的任何一個,英文的字源(solstice) 來自拉丁文的太陽(sol)和保持直立(sistere),因為在至點時太陽直射的地球緯度是他能抵達的最南或最北的極值,而至點所在之日是一年之中日夜長短差異最大的一天。至點和分點通常與季節有關,在一些區域他們被做為季節的起點或分界點,有些區域則將之作為中間點。例如在北半球的英國,在六月至點前後的一段時期被稱為仲夏,而仲夏日被訂為夏至之後2或3日的6月24日。.

新!!: 原始宗教和至點 · 查看更多 »

考古学

考古學(archaeology或archeology,源自古希臘文:ἀρχαιολογία, archaiologia ;ἀρχαῖος,arkhaīos,「古代」;以及-λογία, -logiā,「學問」),對於過去人類社會的研究,主要透過重建與分析古代人們的物質文化與環境資料,包括器物、建築、與。由於考古學運用許多不同的研究程序,它可被認定為一門科學與一門人文學,Renfrew and Bahn (2004:13)而且在美國,它是人類學的一個分支,Cultural Anthropology The Human Challenge (2005)在歐洲則是一門獨立學科。 考古學研究人類歷史,從距今250萬年前東非最早的石器的發展,直到近代。這個學科是最重要的史前史研究學科,在史前時代沒有文字資料可供歷史學家研究,而且這個時代佔了人類整體歷史的99%以上,從舊石器時代直到書寫文字出現之前。考古學具有各種不同的目標,範圍從研究人類演化到文化演化與瞭解文化史。 考古學包括、以及最後對所收集資料的分析,以便更瞭解人類的過去。就宏觀的視野來看,考古學仰賴跨學科分析,學科上的協助來自人類學、歷史學、遺傳學、演化生物學、生物科技、藝術史、古典學、民族學、地理學、Aldenderfer and Maschner (1996) 地質學、Gladfelter (1977)Watters (1992)Watters (2000) 語言學、物理學、資訊科學、化學、統計學、古生態學、古動物學、古生物學、與古植物學。 考古學在19世紀由歐洲的發展出來,從那時開始就成為遍佈世界的學科。從一開始,各種特別型態的考古學就已發展,包括與考古天文學,以及多樣的科學技術以輔助考古學調查。然而今日考古學家面對許多問題,包括面對、盜掘掠奪器物、與反對人類遺留的發掘。.

新!!: 原始宗教和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陪葬品

陪葬品又稱殉葬品、冥器、明器,通常人死後親屬會將死者生前慣用的物品或藏品與死者一同埋葬,為殉葬品的基本由來。社會階級產生後,帝王、富人或貴族則根據其富裕程度或位階的大小而擁有大小規模不等的陪葬品,如金銀晶玉等禮器、珠寶、珍珠、鑽石、瑪瑙、漆竹木牙骨、鶴頂紅、銅器及陶瓷所製之飾品、器具、馬車、兵器、著名文物、書畫等,有時還伴隨著人、畜的犧牲品。 陪葬品.

新!!: 原始宗教和陪葬品 · 查看更多 »

措迪洛山

措迪洛山(Tsodilo)是博茨瓦纳西北部的一座山,共有四座主峰,目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该地区包含4,500多幅岩石绘画,占据喀拉哈里沙漠地区10 km²的面积。.

新!!: 原始宗教和措迪洛山 · 查看更多 »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 原始宗教和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月神

月神是代表月亮或將月亮人格化的神。月神的傳說流傳於世界上許多古老民族之中。.

新!!: 原始宗教和月神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革命

新石器革命泛指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在不同地区同时出现的社会模式改变现象。它的基本内容人类族群从狩獵採集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型。这一转型导致到了人类族群的定居,和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 新石器革命代表著人類和自然界的關係從被動適應環境轉變為利用和改造環境。此革命對人類社会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根据考古学研究,这种现象始于公元前一万四千年左右的近东地区黎凡特,并且在八个不同地区相继发生。它具体表现为动植物的驯化,土地的开垦,建筑技术的提高等现象,不过它的意义远遠不止于對农学(农耕技术)的影响,它更促进了人类其它社会现象的发生,它從根本上改变了人類对于自然的依赖,更提高了食物来源的稳定性与量化生产的可能。这些变化促进了人口聚集化,创造了复杂且完整的社会分工体系, 經濟贸易體系,政治系统,社会阶级以及增加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例如私人产业制度和文字 )。我们可以在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城邦中观察到此现象的影响;它宣告着史前时期的结束,历史时代的开端。.

新!!: 原始宗教和新石器革命 · 查看更多 »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400多年至2200多年不等。不過,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過仍出現高度文明,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銅器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新!!: 原始宗教和新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约260万年Nicholas Toth and Kathy Schick (2007).

新!!: 原始宗教和旧石器时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自然宗教自發宗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