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阿爾卑斯山脈

指数 南阿爾卑斯山脈

南阿爾卑斯山脈(Southern Alps,毛利語:Kā Tiritiri-o-te-Moana)是位於紐西蘭南島西部的一條山脈,是整個南島的天然分水嶺。「南阿爾卑斯山脈」一般是用來泛指整座山脈,組成這座山脈的其他眾多小山脈有許多各自不同名稱。 庫克山是山脈的最高峰,高3,754公尺,此山脈另外還有16個超過3,000公尺的山峰。山脈大部份受到各個國家公園的保護,值得注意的有韋斯特蘭國家公園、亞斯派靈山國家公園和庫克山國家公園。南阿爾卑斯山有大約360條冰河,其中最大的是29公里長的塔斯曼冰河Lambert, M. (ed) (1989) Air New Zealand Almanack Wellington: New Zealand Press Association.

13 关系: 南島坎特伯雷 (紐西蘭)太平洋板塊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山脉庫克山冰川环太平洋火山带焚風阿贝尔·塔斯曼毛利语滑翔机新西兰

南島

#重定向 南岛.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南島 · 查看更多 »

坎特伯雷 (紐西蘭)

#重定向 坎特伯雷区.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坎特伯雷 (紐西蘭)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太平洋板塊 · 查看更多 »

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

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 位於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部,與西部區國家公園、亞斯派靈山國家公園,及峽灣國家公園相鄰。境內有近二十座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以及多大360條的冰河,其中海拔3,753公尺的庫克山是紐西蘭最高峰,而長達27公里的塔斯曼冰河則是紐西蘭最長的冰河。.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 · 查看更多 »

山脉

山脈是相連的山體的統稱。 一般由於板塊相互擠壓使得地殼隆起,形成山脈,這類山脈稱為褶皺山脈。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是由於亞歐板塊受印度板塊的衝撞而形成的;從庫頁島、日本、台灣到菲律賓群島的彩帶列嶼是由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推擠形成的。 由火山作用所形成的通常是獨立的山峰,但在某些情況下,一連串的火山活動也會形成山脈,例如夏威夷群島,即是火山群山脈。 山脈依高度可分為三種類型:.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山脉 · 查看更多 »

庫克山

庫克山(Mount Cook;毛利語:Aoraki)是紐西蘭南島骨幹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高3,724公尺,位于南島中西部坎特伯雷地区。 库克山顶部有大量积雪(雪线仅1070米),以巨大冰川著名,最大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长约30公里,平均宽2公里,景色壮观,现被紐西蘭政府將此地域劃為庫克山國家公園。 庫克山的正式全名為Aoraki/Mount Cook,Aoraki是當地原住民的稱呼,意為「雲之巔」;或译插云峰,庫克山之名則是為紀念庫克船長,他是最早發現南半球的紐西蘭、澳大利亞東海岸的英國人。此外,今日紐西蘭北島和南島間的海峽,就依他的名字命名為庫克海峽。南太平洋中也有一個群島以他命名為庫克群島。 Category:火山 Category:新西兰山峰.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庫克山 · 查看更多 »

冰川

-- 冰河,或稱--(glaciarium;glacier;Gletscher),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是一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層層積雪堆疊而成的巨大冰川冰。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經重力或冰河之間的壓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受重力作用而移動的冰河稱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間的壓力作用而移動的則稱為大陸冰河或冰帽。兩極地區的冰川又名大陸冰川,覆蓋範圍較廣,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七大洲都有冰川。(大洋洲的冰川都在島嶼上,不在澳洲大陸上。) 由于冰川形成于长年封冻地区,所以对冰川的研究,可以帮我们找到远古时代的地质信息。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地球上的冰川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對於直接流入大海的冰川來說,這意味着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到的氾濫;對於高山上的冰川來說,這意味着山腳下河流水流量的不穩定,即在大量融雪時造成水災、其餘時間则造成旱災。 冰川前進時會切割山谷两侧的岩石,將它們帶往下游非常遠的地方。在冰河退縮時,這些巨大的石块就被留在原來冰河的河道上,包括兩旁山坡上。冰河流經的山谷會由原來的V字型橫切面变成U字型橫切面,千萬年期間其粗糙的山谷岩層表面更能給冰川移動時磨擦至平滑。.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冰川 · 查看更多 »

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英語: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帶)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火山弧和火山带,和板块移动。它有452座火山,是占有世界上的活跃的和休眠火山的75%以上。环太平洋火山带有时也被称为火环帶。 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大西洋中洋脊。.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 查看更多 »

焚風

(Foehn wind)或稱火燒風是出現在山脈背面的乾熱風,焚風往往以阵风形势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山脉都有类似的风,在各个地方它也有不同的名字。.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焚風 · 查看更多 »

阿贝尔·塔斯曼

阿贝尔·塔斯曼(Abel Tasman,),荷兰探险家、商人。.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阿贝尔·塔斯曼 · 查看更多 »

毛利语

毛利語是紐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另两种是英语和手语。毛利人從太平洋诸岛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基本上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无碍。.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毛利语 · 查看更多 »

滑翔机

滑翔机(英文:Glider)是指不依靠动力装置飞行的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起飞后仅依靠空气作用于其升力面上的反作用力进行自由飞行。 根据结构特点,滑翔机分为高级滑翔机或翱翔机(英文:Sailplane)和悬挂式滑翔机(英文:Hang glider)两种。本文介绍的是高性能滑翔机。一般来说滑翔机没有动力装置,但动力滑翔机(英文:Motor glider)则配备有小型辅助动力装置用于自行起飞。现代滑翔机主要用于体育运动。.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滑翔机 · 查看更多 »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新!!: 南阿爾卑斯山脈和新西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