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化地部

指数 化地部

化地部(梵文:,巴利文:),音譯為彌沙塞部,義譯為大不可棄部、正地部、教地部等,為部派佛教的早期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它於佛滅後第三百年中分立而成。.

28 关系: 大眾部島史中有世亲乾闼婆五分律心性本淨地獄僧伽罗分別說部空性窺基真諦瑜伽行唯識學派無我異部宗輪論隨眠非我说一切有部部派佛教阿賴耶識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法藏部我見我所執无著摄大乘论性空論者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新!!: 化地部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島史

《島史》(巴利文:Dīpavamsa,另有中文譯名《島王統史》、《洲史》),斯里蘭卡最古的編年史詩體歷史文獻,採用巴利文寫成,作者不詳,大約成書於公元4至5世紀。.

新!!: 化地部和島史 · 查看更多 »

中有

中有(梵文:antarābhava,藏文:bardo),又稱称作中陰、中蘊、中有身、中陰身,佛教術語,意指生命在死亡之後,到下一期生命開始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是生命輪迴的一部份,類似於一般所說的靈魂、鬼魂、魂魄、元神、細微身等,但佛教對它有自己的理論解說。 在佛教中,不同部派對中有的概念有所爭論,說一切有部支持中有學說,但大眾部與分別說部則不支持。上座部佛教否定中有理論,但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則普遍接受中有的想法。.

新!!: 化地部和中有 · 查看更多 »

世亲

世親菩薩(梵文:वसुबन्दु ),舊曰天親菩薩,音譯婆藪盤豆、筏蘇盤豆、伐蘇畔度、筏蘇畔徒、婆藪槃陀。 佛教4世紀瑜伽行唯識學派論師,生於北印度健馱邏國富婁沙富羅城,在說一切有部中出家,為無著之弟,和無著同為古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創始人。.

新!!: 化地部和世亲 · 查看更多 »

乾闼婆

乾闼婆(Gandharva,Gandhabba),在印度宗教中,是一种以香味為食的男性神,能表演音樂、節目。因翻譯關係有各種音譯,如樂乾闥婆王、健達婆、犍達縛、健闥婆、乾沓和、乾沓婆、彥達縛、康達婆,或犍陀羅,意譯有香神、嗅香或尋香行等。在佛經中因其是入胎的“三事和合”之一,也有人翻譯做香陰,佛教有時翻譯為飛天。.

新!!: 化地部和乾闼婆 · 查看更多 »

五分律

《彌沙塞部和酼五分律》(Mahīsasakavinaya),簡稱《五分律》,佛教戒律經典,屬於化地部。本書梵文原本現已失傳,現存漢譯本由法顯自錫蘭攜回,由罽賓律師佛大什(Buddhajīva)與沙門智嚴漢譯。此部經典傳入後,在關中一帶有少數僧人在弘傳,但是相較於其他律部經典,在中國歷史上較不受重視。.

新!!: 化地部和五分律 · 查看更多 »

心性本淨

心性清淨,意譯為明淨心、明光心、光淨心、明心、清淨心(pabhassara citta),佛教術語,形容心非常清淨而又光明的狀態,經由禪定修行,就可以體驗到這個狀態。部派佛教中,大眾部與分別說部皆主張心的本性是清淨的,禪定修行只是恢復了心的本來狀態,又稱為本性清淨(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自性清淨心。 大乘佛教中通常將心性本淨,對應到菩提心或如來藏。如來藏學派繼承了這個學說,隨後由此發展出佛性、如來藏等學說。藏傳密宗的大手印及大圓滿傳承,重點都在於發現自我的清淨本性。.

新!!: 化地部和心性本淨 · 查看更多 »

地獄

地獄,被一些人認為是人死亡後靈魂會到的地方。在汉族传统宗教观念中,地獄是陰間地府的一部分。地獄的觀念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宗教信仰观念中,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現今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中的一些派别、伊斯兰教等。其實陰間和地獄的性質不盡相同,陰間也稱冥界,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而地獄特指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間的監獄和刑場。 地狱的观念同时出现在古代东方的印度和西方的西亚,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其最初来源可能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1800年古波斯的拜火教就有这样的描述:末日审判是有一个大火坑,好人在那里被牛奶和蜂蜜浇灌,而坏人则被融化的金属溶液浇灌。有人認為這是东西方所有地狱观念的共同起源,研究古波斯宗教的学者也持此观点。一種觀點認為佛教傳入前中國沒有地獄觀念。以著有《東漢生死觀》的余英時等為代表的學者認為,中國道教原本已有地獄觀念,佛教傳入後又影響後來道教的地獄概念。 不同的信仰對地獄的理解會有所不同,但一般與人死後的靈魂會到地獄受審、等待輪迴、轉世或受刑罰等事有關。地獄與痛苦的負面情緒有不可分割的聯想,佛教認為地獄道是沒有喜悅意和喜樂的地方,在六道之中最苦的境界;地獄道的是囚犯即“罪鬼”,這與鬼道中的鬼是不同的。.

新!!: 化地部和地獄 · 查看更多 »

僧伽罗

僧伽罗(梵语名Simhaladvipa),是斯里蘭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師子國、师子洲。宋代之後,稱呼它為细兰。明朝時稱锡兰。.

新!!: 化地部和僧伽罗 · 查看更多 »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新!!: 化地部和分別說部 · 查看更多 »

空性

(śūnya)或空性(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

新!!: 化地部和空性 · 查看更多 »

窺基

釋窺基法師(),俗姓尉遲,字洪道,讳窺基,别名慈恩大师、三车法师,京兆長安人,唐朝法相宗大師,為玄奘大師之徒。.

新!!: 化地部和窺基 · 查看更多 »

真諦

真諦(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音譯波羅瑪訶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一說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歷遊諸國,隨機利見。”.

新!!: 化地部和真諦 · 查看更多 »

瑜伽行唯識學派

伽行派 (योगाचार,),又稱唯識派(विज्ञानवाद,)、唯識宗、唯識瑜伽行派、法相宗,印度大乘佛教派別之一,推尊彌勒為始祖,至無著,世親時,正式建立唯識學派。此派根本經典為《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重要的論師還有陳那、護法、安慧、法稱等,此學派後與如來藏學派合流,那爛陀寺一度是其根據地。 唯識學派與中觀學派並列,為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之一。在漢傳佛教的傳統判教理論中,唯識學派被稱為有宗 圓測《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親光釋曰:千年已前,佛法一味,過千年後,空有乖諍。佛滅沒已,一千年後,南印度界健至國中,有二菩薩,一時出世,一者清辨、二者護法,為令有情悟入佛法,立空有宗,共成佛意。清辨菩薩,執空撥有,令除有執,護法菩薩,立有撥空,令除空執。……故今略述二種觀門:一者、清辨依諸《般若》,及龍猛宗,立一觀門,謂歷法遣相觀空門,立一切法,皆悉是空,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二者、護法依《深密》等,及彌勒宗,立一觀門,謂在識遮境辨空觀門,立一切法,通有及無,遍計所執情有理無,依他起性因緣故有,圓成實性理有非無。.

新!!: 化地部和瑜伽行唯識學派 · 查看更多 »

無我

無我(अनात्मन्,,anattā),佛教術語,指對於我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我,我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稱我空;另一方面,則可解釋為,這不是我,也稱為非我()。這兩種含義間的爭論,成為佛教各宗派間的重要課題。,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 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即所谓“我”)的存在,有两类:.

新!!: 化地部和無我 · 查看更多 »

異部宗輪論

《異部宗輪論》,是記載部派佛教時期各派教義異同點的論書,題為世友菩薩撰。.

新!!: 化地部和異部宗輪論 · 查看更多 »

隨眠

(Anusaya,anuśaya),又譯為使、使煩惱,佛教術語,「煩惱」之異名,但煩惱的意涵較廣(包含煩惱現行與煩惱隨眠,但通常多指煩惱現行),隨眠則只限定在為現行的煩惱,潛伏在內心深處如影「隨」形,幽微難知如「眠」,故稱為「隨眠」。 隨眠是所有表層煩惱之根源。隨眠可分為「貪隨眠」「瞋隨眠」「癡隨眠」,它是心的內在習性,潛伏於意識流中,一旦有外境的刺激,例如:踫到可意者,則貪隨眠即生起,踫到不可意者,瞋隨眠即生起。根據十二因緣的理論,「感受」是「貪」生起的直接原因(近因),因此,唯有透過四念住,尤其是受念住的練習,才能逐漸擺脫對「苦受」以瞋反應,對「樂受」以貪反應的習性。.

新!!: 化地部和隨眠 · 查看更多 »

非我

非我(Nirātman),佛教術語,對於我(ātman)的否定,為佛教的基本教義之一。與無我(Anātman)意義相近,但基於不同部派的立場詮釋,這兩個名詞之間又有一些差異。 上座部《集異門論》將非我列為四諦十六行相之一。非我也被列入現代南傳佛教的三相之中。.

新!!: 化地部和非我 · 查看更多 »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新!!: 化地部和说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新!!: 化地部和部派佛教 · 查看更多 »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आलयविज्ञान,) 北魏佛陀扇多譯無著《攝大乘論》:「如來經中說,謂阿犁耶識,以阿犁耶識語故,作阿犁耶識語說。如來於《大乘阿毘曇經》偈中說:『無始已來性。一切法所依。有彼諸道差。及令得涅槃。』還彼經所說:『一切諸法家。彼識一切種。故說為家識。聰明者乘此。』」 陳朝真諦譯無著《攝大乘論》:「世尊於何處說此識,及說此識名阿黎耶,如佛世尊《阿毘達磨略本》偈中說:『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阿毘達磨》中復說偈云:『諸法依藏住。一切種子識。故名阿黎耶。我為勝人說。』」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世尊於何處說此阿梨耶識,名阿梨耶識。世尊於《阿毘達磨經》偈中說:『界體無始時。諸法共依止。由此有諸趣。及涅槃勝得。』……即彼經復說偈:『諸法所依住。一切種子識。故名梨耶識。我為勝人說。』」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毘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問何等是界義。答因義。種子義。本性義。種性義。微細義。任持義。是界義。」 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此中能證阿賴耶識,其體定是阿賴耶識。……今界者,謂因,是一切法等所依止,現見世間於金鑛等說界名故。由此是因故,一切法等所依止因,體即是所依止義。由此有者,由一切法等所依有。諸趣者,於生死中所有諸趣。趣者,謂異熟果。由此果故,或是頑愚瘖瘂種類,或有勢力能了善說惡說法義,或能證得上勝證得。又為煩惱所依止性,由此故有猛利煩惱長時煩惱,如是四種異熟差別所依止故,無有堪能,應知翻此名有堪能,非唯諸趣由此而有。亦由此故證得涅槃,要由有雜染方得涅槃故。」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此引阿笈摩,證阿賴耶識名所知依。無始時者,初際無故。界者,因也,即種子也。是誰因種,謂一切法,此唯雜染,非是清淨故。後當言:多聞熏習所依,非阿賴耶識所攝,如阿賴耶識成種子,如理作意所攝,似法似義所起等。彼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能依性各異故。若不爾者,界聲已了無假依言。」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多聞熏習所依者,謂大乘法所熏自體。非阿賴耶識所攝者,謂能對治阿賴耶識故。如阿賴耶識成種子者,謂如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法因,此為一切清淨法因亦爾。如理作意所攝者,謂如理作意為自性。似法似義而生者,謂似法義相而生起時。」 北魏佛陀扇多譯《攝大乘論》:「然復彼何故,名阿犁耶識。有生法者依彼,一切諸染法作果於彼,彼亦依諸識作因故,說為阿犁耶識。或復眾生依彼為我故,名阿犁耶識。」 陳朝真諦譯《攝大乘論》:「云何佛說此識,名阿黎耶。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名阿黎耶識。」真諦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曰。一切有生不淨品法,於中隱藏為果故。釋曰。一切謂三世。三世中取正生能生不淨品法。謂翻五種淨品,名不淨品。論曰。此識於諸法中隱藏為因故。釋曰。諸法謂阿黎耶識果,即不淨品等。阿黎耶識藏住此果中為因。論曰。復次諸眾生,藏此識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黎耶識。釋曰。藏者以執義,約阿陀那識及意識,說眾生名,何以故,一切眾生無無我執。我執若起,緣何境,緣本識起,微細一類相續不斷故。」 隋朝達磨笈多譯世親《攝大乘論釋論》:「論曰。……然此識何因緣故,說名阿梨耶。一切有生染法,依住為果,此識亦依彼法為因故,名阿梨耶識。又眾生依住以為自我故。名阿梨耶識。釋曰。此識名阿梨耶者,謂諸法依住故。依住者,共轉故。有生者,謂有生起類皆名有生故。染法者,謂異於淨法故。眾生依住為自我者,執取故。」 唐朝玄奘譯無著《攝大乘論本》:「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為果性故,又即此識,於彼攝藏為因性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故,是故說名阿賴耶識。」玄奘譯世親《攝大乘論釋》:「今訓此識阿賴耶名。一切有生者,諸有生類皆名有生。雜染品法者,是遮清淨義。於中轉故,名為攝藏。或諸有情攝藏此識為自我者,是執取義。」 無性《攝大乘論無性釋》:「能攝藏諸法者,謂是所熏,是習氣義。非如大等顯了法性,藏最勝中;阿賴耶識攝藏諸法,亦復如是;為簡彼義,是故復言,一切種子識,與一切種子俱生俱滅故,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互為緣故,展轉攝藏,是故說名阿賴耶識。非如最勝即顯了性,顯自簡劣故。……一切雜染,庫藏所治,種子體性之所攝藏,能治彼故,非互相違為因果性,是正道理,然得為所依,若處有所治,亦有能治故。於此攝藏者,顯能持習氣,由非唯習氣名阿賴耶識,要能持習氣,如彼說意識。」「且有爾所熏習異計:或說六識展轉相熏。或說前念熏於後念。或說熏識剎那種類。如是一切皆不應理,是故唯說阿賴耶識是所熏習,非餘識者。」 玄奘《成唯識論》:「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非如勝性轉為大等,種子與果體非一故,能依所依俱生滅故。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此正述阿賴耶名義,次簡外執,外執云:三德冥性將起轉變,名為勝性。轉為大等二十三諦,具如前敘。彼雖計有因果,而體定一是常。……此遮僧佉計為勝性,即自性體起用,名勝性。」「梵云僧佉,此翻為數,即智惠數,數度諸法根本。立名從數起論,名為數論,論能生數,亦名數論。其造數論及學數論,名數論者。此師所造《金七十論》,謂有外道入金耳國,以鐵鍱腹、頂戴火盆,擊王論鼓求僧論議,因諍世界初有後無,謗僧不如外道。遂造七十行頌申數論宗,王意朋彼以金賜之,外道欲彰己令譽,遂以所造名金七十論。彼論長行天親菩薩之所造也。……依金七十論立二十五諦。總略為三,次中為四,廣為二十五。彼論云:略為三者:謂變易、自性、我知。變易者,謂中間二十三諦,自性所作,名為變易。自性者,冥性也,今名自性,古名冥性。今亦名勝性,未生大等,但住自分名為自性,若生大等,便名勝性,用增勝故。我知者,神我也。中為四者:一本而非變易,謂即自性,能生大等故,名為本,不從他生故,非變易。二變易而非本,一說謂十六諦,即十一根及五大,總十六諦;又說但十一根,唯從他生名為變易,不能生他,是故非本。三亦本亦變易,一說謂七諦,即大、我慢及五唯量;又說并五大合十二法,謂從他生,復生他故。四非本非變易,謂神我諦。廣為二十五諦者,一自性、二大、三我慢、四五唯、五五大、六五知根、七五作業根、八心平等根、九我知者,於此九位開為二十五諦。問:自性云何能與諸法為生因也。答:三德合故,能生諸諦。三德者:梵云薩埵,此云有情,亦言勇健,今取勇義;梵云剌闍,此名為微,牛毛塵等皆名剌闍,亦名塵坌,今取塵義;梵云答摩,此名為闇,鈍闇之闇。三德應名勇、塵、闇也;若傍義翻:舊名染、麁、黑,今云黃、赤、黑;舊名喜、憂、闇,今名貪、嗔、癡;舊名樂、苦、癡,今言樂、苦、捨。外人問曰:此我知者,作受者耶?答是受者,三德作故。問:既非作者,用我何為?答曰:為領義故,義之言境,證於境也,我是知者,餘不能知。又從冥性既轉變已,我受用故。次第生者:自性本有,無為常住,唯能生他,非從他生。由我起思受用境界,從自性先生大,大者,增長之義,自性相增故,名為大,或名覺,亦名想、名遍滿、名智、名惠。從大生我執,我執者,自性起用觀察於我,知我須境,故名我執,初亦名轉異,亦名脂膩。」《金七十論》:「故知自性中有大。……故知因中有果。」 ,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中諸雜染品法種子,為別異住?為無別異?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然阿賴耶識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名一切種子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中雜染法種子,為異?為不異?若爾何失?若有異者,彼諸種子應分分別,阿賴耶識剎那滅義,亦不應成,有別異故,由善、不善熏習力故,種子應成善、不善性,然許無記;若不異者,云何有多,此不應理。是故二說俱有過失。非彼種子有別實物於此中住,亦非不異,乃至名一切種子識者,為避如前所說過失,故不定取異及不異。如是而生者,謂由如是品類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別者,謂有能生雜染品法功能差別相應道理。由與生彼功能相應故,名一切種子識。於此義中有現譬喻,如大麥子於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種子性。若時陳久或火相應,此大麥果功能損壞,爾時麥相雖住如本,勢力壞故無種子性。阿賴耶識亦復如是,有生雜染諸法功能,由此功能相應故,說名一切種子識。」「剎那滅者,謂(內外)二種子皆生,無間定滅壞故。所以者何,不應常法為種子體,以一切時其性如本無差別故。」 、異熟識() 無著《攝大乘論》:「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其自性,能攝三界一切自體一切趣等。」「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世親《攝大乘論釋》:「『阿賴耶識用異熟識一切種子為自性』者。謂得自體異類熟故,諸法種子熏在中故。一切趣等者,謂五趣等。一切自體者,謂趣趣中,同分異分,種種差別。」 世親《大乘成業論》:「能續後有能執持身故。說此名阿陀那識。攝藏一切諸法種子故。復說名阿賴耶識。前生所引業異熟故。即此亦名異熟果識。」、阿陀那識() 無著《攝大乘論》:「復次此識亦名阿陀那識。此中阿笈摩者,如《解深密經》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何緣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執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體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無有失壞,盡壽隨轉。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是故此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世親《攝大乘論釋》:「執受一切有色諸根故者,『所以者何,有色諸根由此執受,盡壽隨轉。』用此為釋,謂由眼等有色諸根,阿賴耶識所攝受故,非如死身青瘀等位。一切自體取所依故者,『又於相續正結生時,取彼生故,執受自體。』用此為釋,謂由此識是相續識故,於相續正結生時,能攝受生,一期自體亦為此識之所攝受。由阿賴耶識中,一期自體熏習住故,彼體起故,說名彼生。受彼生故,名取彼生。由能取故,執受自體。以是義故,阿賴耶識亦復說名阿陀那識。」 (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丈夫識。「阿賴耶識」是瑜伽行唯識學派主要依據《解深密經》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如來藏學派進而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新!!: 化地部和阿賴耶識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新!!: 化地部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查看更多 »

法藏部

法藏部(梵語:),又稱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是早期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公元前1世紀時十分興盛。法藏部的戒律四分律對漢傳佛教有重要影響。.

新!!: 化地部和法藏部 · 查看更多 »

我見

我見(atta-diṭṭhi,ātma-dṛṣṭi),佛教術語,佛教認定的錯誤見解之一,這種見解認為我(ātma)是實存的。這經常被等同於薩迦耶見。.

新!!: 化地部和我見 · 查看更多 »

我所執

佛教術語,屬於無明煩惱的一種,令人無法解脫。或稱作我所煩惱, 我所執通常與我執的煩惱同時比較說明,相對於我執的煩惱,我所執是屬於較粗重的煩惱,是因為對自我的執著而更衍生出來對自我所擁有的種種一切產生執著。 對於修行者而言,我所執是較初淺而容易斷除的。 我所包括我的財富資產、我的眷屬(父母、伴侶、子女、親友)、我的成就、我的世間智慧能力、我的名聲等。 或者也有人將有情自我的五蘊當作是我或者我所,但一切的五蘊都是虛妄無實的,而一般世間人因沒有佛法的智慧,所以對五蘊貪愛執取,當作真實,視作我的所有,所以稱作我所執。.

新!!: 化地部和我所執 · 查看更多 »

无著

无著(Asanga),著是执着的着。音譯為阿僧伽,阿僧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佛教高僧,在化地部出家,為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识宗)创始人。在整个佛教历史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與其弟世亲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

新!!: 化地部和无著 · 查看更多 »

摄大乘论

《攝大乘論》(梵語:),簡稱《攝論》。印度無著菩薩所造,是對《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詮釋。此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最為重要的論典之一。印度无著撰。梵文原本已佚。.

新!!: 化地部和摄大乘论 · 查看更多 »

性空論者

性空論者,佛教阿毘達摩術語,最早由說一切有部提出,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主張「無補特伽羅」,後來提婆設摩《識身論》自稱“性空論者”,將支持「有補特伽羅」的宗派概括統稱為補特伽羅論者,並進行了全面批判。.

新!!: 化地部和性空論者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彌沙塞彌沙塞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