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匍根大戟和台灣
双子叶植物
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s,简称dicots),又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木--蘭綱(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種子有兩個子葉之開花植物的總稱,約有199350個物種。非雙子葉植物的開花植物則稱為單子葉植物,一般只有一個子葉。 雙子葉植物不再被視為是一個恰当的類群名称,且此一名稱亦至少不被使用在分類的意涵上。但前述之雙子葉植物的絕大部份可以分至一名為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單系群。此一單系統可以以其花粉的結構於其他的開花植物所區隔。其他的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花粉都是單溝或單溝衍生的樣式;而真雙子葉植物分支的花粉則為三溝或三溝衍生的樣式,其花粉的溝上會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細孔。.
查看 匍根大戟和双子叶植物
大戟屬
大戟屬,又稱翡翠塔屬,是大戟科植物的一個屬,包括了2160多種不同種類的植物,當中有些比較常見的,例如:一品紅、麒麟花、燈台草等。大戟屬植物是現時地球上其中一種生長範圍極廣的植物種屬,主要在非洲及美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但在溫帶亦有發現。生長年期有一年生或多年生,有草本、木本灌木及喬木,而且都有樹液。.
查看 匍根大戟和大戟屬
大戟科
大戟科(学名:Euphorbi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中的一个大科,有240属大约6,000种。.
查看 匍根大戟和大戟科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查看 匍根大戟和學名
被子植物门
#重定向 被子植物.
查看 匍根大戟和被子植物门
豆类植物
豆类植物(Fabids)是APG分类法所确认的一个植物单系群分类,最初又被称作真蔷薇I类(Eurosids I),或者被视为亚纲等级的豆亚纲(学名:Fabidae),属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是蔷薇类植物的两个主要次级演化支之一,共包含了八个目,包括了蔷薇目及豆目。.
查看 匍根大戟和豆类植物
金虎尾目
金虎尾目(学名:Malpighiales)又名黄褥花目,是双子叶植物纲的一个大目,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没有这一个目,金虎尾科是被分在远志目以下的。APG 分类法设立了这个目,在I类真蔷薇分支下面,其中许多科原来是被分在许多其他不同的目中的,像大戟目、杨柳目、堇菜目、山茶目等。《APG 分类法》设立了32个科,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剔除了几个科,又合并了几个科,现在共有36个科。 目前的金虎尾目包括了许多种人们熟悉的植物,例如柳树、西番莲、红树以及一品红、三色堇等花卉。.
查看 匍根大戟和金虎尾目
植物
植物(Plantae)是生命的主要形態之一,並包含了如乔木、灌木、藤類、青草、蕨類及綠藻等熟悉的生物。種子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擬蕨類等植物,據估計現存大約有350000個物種。直至2004年,其中的287655個物種已被確認,有258650種開花植物15000種苔蘚植物(参见条目中表格)。綠色植物大部份的能源是經由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得到的。.
查看 匍根大戟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