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加勒特·哈丁

指数 加勒特·哈丁

加勒特·哈丁(Garrett James Hardin,)是美國一位生態學家。他對人口過多提出警告。他於1968年在《科學》期刊發表了一篇探討「公地悲劇」的著名文章。.

目录

  1. 9 关系: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埃塞俄比亚饥荒史丹佛大學安全係數人口過多人類生態學公地悲劇科学 (期刊)芝加哥大学

  2. 美国人口学家
  3. 美国优生学家
  4. 美國生態學家
  5. 美國社會科學作家
  6. 联合自杀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簡稱UCSB,又常被译作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是一所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加州大學系統的成员之一。学校坐落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以西10英里的一個約1,055英畝(427公頃)的半島上,距洛杉矶约100英里。主校区东南兩面環海,北邻圣巴巴拉机场,西接景岛(Isla Vista)社区。学校享有行政上的自治权,并不隸屬於聖塔芭芭拉市或更近的戈立塔(Goleta)市。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891年的安娜布雷克学校(Anna Blake School)。1908年学校改公立并改名为“加州州立师范学校(Santa Barbara State Normal School)”,1921年又改名为“聖塔芭芭拉州立学院(Santa Barbara State College)"。学校于1944年成为加州大學系統中第三个成员,并改名“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学院(Santa Barbara Colleg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最后于1958年改为今名。加州大学系统的管理者们最初想把学校办成一个小型的文理学院,但之后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最近十几年学校在杨祖佑校长的领导下发展迅速,已經成為美國頂尖以研究科學為主,且學術聲望非常高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学校被譽為公立常春藤之一,同時也是美國重要的學術聯盟美國大學聯合會61所知名大學成員之一。 自1972年以來,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教授們,在化學,物理學,經濟學等領域已榮膺7個諾貝爾獎,以及数学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菲爾茨獎。此外UCSB的現職教授中更有29位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27位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院士以及34位藝術和科學學院(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如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已經是全美重要的學術發展重地之一。.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埃塞俄比亚饥荒

埃塞俄比亞饥荒,有记录可查的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1540年至1742年,至少发生了10次大的饥荒。所谓的“埃塞俄比亚大饥荒”(Great Ethiopian Famine)发生在1888年至1892年,它造成该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至今仍被人们纪念为“Kifu qan”(灾难的日子)。最近的几次大饥荒发生于1972-1974年以及1983年-1985年衣索比亞饑荒,分别造成了4-20万人的死亡以及100万人的死亡。.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埃塞俄比亚饥荒

史丹佛大學

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常直接稱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一所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學術聲譽和创业氛围而獲評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斯坦福大學於1891年由時任加州參議員及州長的鐵路大亨利蘭·史丹福和他的妻子創辦。這是為了紀念他們因傷寒而於16歲生日前夕去世的兒子()。其為男女及宗教自由的學校,在1930年代前所有學費全免。可是,1893年利蘭·史丹福的逝世及1906年對校園造成重大損毀的三藩市大地震,為該校帶來嚴重的財政困難後才開始收費。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任學校教務長的弗雷德里克·特曼全力支持校友與教職員的企業精神,希望能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本地工業,這也是現今硅谷的源流。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史丹福成為了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所在地,及其中一個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互聯網雛形)的起源地。 學校的校園位於矽谷的西北方,鄰近帕羅奧圖。校方的各個學術部門被歸入七所學術學院內,而包括生物保育區及加速實驗室在內的其他資產則設於主校區之外。此校同時為最富有的教育機構之一,並為第一所在一年內獲得超過十億美元捐款升幅的大學。 史丹福為一所擁有高住宿率及高選擇性的大學,當中的研究生課程較本科的多元化。該校也是馬丁路德金手寫原稿的保存地。史丹福學生透過36支代表隊參與不同的體育競賽,其為兩所太平洋十二校聯盟的私立大學之一。有關校隊曾奪得過104次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冠軍,成績於眾多大學中位列第二。自1994-95年起,其亦一直為全國大學體育競技董事杯的年度得主。 史丹福培養了不少著名人士。其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史丹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如:谷歌、雅虎、惠普、耐克、昇陽電腦等,這些企業的資金合計相等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系。共81名諾貝爾獎得主現或曾於該校學習或工作。.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史丹佛大學

安全係數

安全係數(Factor of safety或是safety factor,簡稱SF)是指一個結構或是機械所能負荷的負載可以超過預期負載的程度。 安全系數為大於等於1的數值,安全系數越高,表示結構或機械的安全度越高,但也意味著其成本也相對提高。 一般而言,結構所能負荷的程度需比預期的負載要大。在許多專案中(如橋樑及建築物),不可能進行完整的測試,但先確定結構允許負荷的程度,而且需要到一定的準確度。 許多系統在設計時會加以考量,不止在正常條件下可以使用,在一些較特殊的嚴酷條件下(如緊急情形、較預期要大的負載、異常使用或系統退化)仍能正常使用。.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安全係數

人口過多

人口爆炸(又稱人口過剩)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人类数量的生态足迹超过了当地环境承载力。从长远角度来看,人口过剩也可被视为不可再生能源大幅耗尽或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无法支持人口数量。 词汇人口过多讨论的是整个人类数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球或较小的地理区域,如国家。人口过多可以由出生率增加、死亡率降低、移民涌入、生物群系不可持续或资源枯竭造成。如果某一贫瘠之地难以为生,虽然人数稀少但也可能会人口过多(如荒漠)。支持人口适度的说法常引述生活质量、环境承载力及饥荒风险来反驳持续高人口增长,支持人口下降。科学家认为人口过多、 过度消费和技术应用导致人类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使得地球进入新的地质世,即人类世。.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人口過多

人類生態學

人類生態學是一門跨領域研究。其主題為人類與其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建成環境之間的關係。.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人類生態學

公地悲劇

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這個字起源於英國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在1833年討論人口的著作中所使用的比喻。196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在期刊《科學》將這個概念加以發表、延伸,稱為「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Garrett Hardin,, Science, Vol.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公地悲劇

科学 (期刊)

《科学》(Science)是美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一份学术期刊,為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科學》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不像大多數科學期刊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科學》和它的對手《自然》期刊涵蓋了所有學科。根據期刊引證報告,《科學》在2014年的影響因子為33.611。 雖然《科學》是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期刊,但發表文章并不需要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會員資格。《科學》收到世界各地作者的論文。發表文章的競爭極其激烈,因為發表在這樣高引用率期刊上文章可以為作者吸引關注并有助於其職業發展。但是提交給編輯的文章只有不到10%會被接受發表,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見刊之前皆須同行評審。.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科学 (期刊)

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是美国大学协会的创始会员之一。芝加哥大学包括本科学院以及由4个系、6所职业学院和1所继续教育学院组成的各种研究生项目和跨学科委员会,并拥有约5000名本科生和10,000名研究生。 芝加哥大学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在众多人文社科领域均开创了“芝加哥学派”,其中包括著名的“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大学还是法律经济学的诞生地,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全球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芝大,在“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成功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截止至2017年,芝加哥大学有97位教师和校友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四。另有9位菲尔兹奖得主 、4位图灵奖得主、22位普利策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还有15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近70位美国国家科学院(44位)、美国国家工程院(9位)和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4位)。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 芝加哥大学是培养华人精英的两个摇篮和聚集地之一(另一个是柏克萊加州大學)。芝加哥大学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和崔琦三个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其中,李政道和杨振宁实现华人诺奖零的突破),著名华裔政治家、中华民国前副总统、中國國民黨前主席连战,著名法学家梅汝璈,著名医学家吴阶平,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著名气象学家郭晓岚,保釣運動健將林孝信教授,世界银行前高级副总裁林毅夫等等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或曾在芝大学习。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数学家陈省身等也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查看 加勒特·哈丁和芝加哥大学

另见

美国人口学家

美国优生学家

美國生態學家

美國社會科學作家

联合自杀

亦称为 救生艇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