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初期佛教

指数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佛教史的最初階段,一般指從佛陀證道傳教或佛滅後開始,到根本分裂後部派佛教形成之前的歷史階段,此時的教義與釋迦牟尼原始的教義相去不遠,被認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義。現存所有佛教典籍都是第三次結集之後記載下來的,因而初期佛教主要研究對象仍是部派佛教三藏。 現代佛教研究學者,又將此時期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這幾個術語經常被混用,學者經常賦與它們不同的定義。但亦有將根本佛教一詞用作佛陀傳道時期,而原始佛教一詞用作佛滅後100年左右的使用方法。.

109 关系: 原始佛教十二分教十事印順印順法師增一阿含經大史大天五事大乘佛教大眾部大迦葉契經學處孔雀王朝宇井伯壽富蘭那迦富樓那小小戒小部 (佛經)小野玄妙島史巴利三藏巴利律藏巴利聖典巴利藏上座部上座部佛教中论中阿含經中村元东晋七覺支布薩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藏三法印九分教平川彰五力伽陀佛教历史佛教研究律藏分別說部善見律毘婆沙呂澂八正道八敬法前5世纪四法印...犍度玄奘窺基笩駄摩那等诵经緣起经幢经量部真諦結夏安居瑜伽師地論無我異部宗輪論相應部發智論道安論事論藏論書鬼子母说一切有部龍樹迦多衍尼子迦旃延部派佛教郭良鋆舍利弗舍利弗阿毘曇論阿含經阿尼律陀阿难阿說示阿育王阿育王傳阿毘達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阿毗达磨俱舍论藍吉富長阿含經雪山部雜阿含經根 (佛教)根本佛教根本分裂根本說一切有部桑伽施毗奈耶比丘尼水野弘元波羅提木叉法句經涅槃木村泰賢本生經成實論日本摩訶僧祇律摩訶迦葉摩揭陀 扩展索引 (59 更多) »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可以指:.

新!!: 初期佛教和原始佛教 · 查看更多 »

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dvādaśānga—buddha—Vacana),又稱十二部经、十二分圣教,佛教術語,對於佛經的一種分類方式,依照其文章類型分成12種,為三藏分類的基礎。十二分教源起於部派佛教時期,由九分教進一步發展而成。.

新!!: 初期佛教和十二分教 · 查看更多 »

十事

十事或十净,是佛教上座部諸律藏記載中,佛滅百年後毘舍離僧團所行的違背戒律規定的十件事情,又稱十事非法、十非事、十事不合律制。東西部僧團對“求乞金錢”非法與否有諍論,因而發起了七百集結。 大眾部《摩訶僧祇律》中,只有記載“求乞金銀”一事《摩訶僧祇律·雜誦跋渠法·七百集法藏》:「佛般泥洹後。長老比丘在毘舍離沙堆僧伽藍。爾時諸比丘從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長壽世尊在時。得前食後食衣服供養。世尊泥洹後。我等孤兒誰當見與。汝可布施僧財物。如是哀聲而乞。時人或與一罽利沙槃二罽利沙槃乃至十罽利沙槃。至布薩時盛著瓫中。持拘鉢量分次第而與。時持律耶舍初至次得分。問言。此是何物。答言。次得罽利沙槃醫藥直。耶舍答言過去。問言何故過去施僧。耶舍答言不淨。諸比丘言。汝謗僧言不淨。此中應作舉羯磨。即便為作舉羯磨。」。東西部僧團對待戒律執行的不同態度,可能導致了日後佛教的根本分裂,西部僧團成立上座部,東部僧團成立大眾部。.

新!!: 初期佛教和十事 · 查看更多 »

印順

#重定向 释印顺.

新!!: 初期佛教和印順 · 查看更多 »

印順法師

#重定向 释印顺.

新!!: 初期佛教和印順法師 · 查看更多 »

增一阿含經

《增一阿含經》亦寫作《增壹阿含經》(舊稱Ekottara Āgama,公元 2000年後,歐美學者的擬音已經改作:Ekottarika Āgama),為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相當於巴利五尼柯耶之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集為增一,是勸化人所習」。 「增一」或「增支」是指編集時,經文法數漸次增加,將從「一」、「二」、「三」至「十」(或十一)佛法名目相關的經文各自編於一「集」,再依數目次序排列各「集」。《長阿含經》中的眾集經、十上經等以及《本事經》、《》同樣用「增一」法編排。印度耆那教也有用同樣編輯方法來結集古代的耆那教經典。 漢譯《增一阿含經》計有52品472經,由曇摩難提憑記憶背誦而出,竺佛念傳譯。後來,該譯本又為僧伽提婆略加改訂。現存《增一阿含經》在經文與攝頌(嗢拕南,uddāna)兩方面都有遺漏佚失的現象,另外對照法數和現存的攝頌,部份經文的次第顯有錯亂。 與巴利「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不同,漢譯《增一阿含經》有相當份量的經文使用大乘詞彙或顯露大乘傾向。此一現象究竟出自默誦者還是翻譯者,甚至是翻譯完成初期的編輯者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翻譯於公元 384 年,是現存漢譯四阿含經(T1, T26, T99)當中年代最早的翻譯本。另有一本釋《增一阿含經》義的經疏,名《分別功德論》,從初〈序品〉至第四〈弟子品〉過半。.

新!!: 初期佛教和增一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大史

《大史》(英文譯名:Mahavamsa/Mahawansha),斯里蘭卡古代巴利文歷史文獻,採用編年史詩體,作者是摩訶那摩(英文譯名:Mahanama)等。該書涉及斯里蘭卡、印度等南亞等地區,以及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歷史。此外,由於該書辭藻華麗,因而亦被奉為斯里蘭卡古典文學的瑰寶。.

新!!: 初期佛教和大史 · 查看更多 »

大天五事

大天五事,是關於阿羅漢餘習和證道機緣的五種說法,最早見於說一切有部《發智論》的記載 《發智論》:「諸起此見:有阿羅漢,天魔所嬈,漏失不淨。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無知。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漏智見,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於自解脫,猶有疑惑。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越度疑惑,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有阿羅漢,但由他度,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諸阿羅漢,無障無背,現量慧眼,身證自在,邪見攝,見道所斷。諸起此見:道及道支, 苦言所召。此於五見,何見攝?見何諦斷此見耶?答:非因計因,戒禁取攝,見苦所斷。」 ,《大毘婆沙論》稱其是大天比丘所提出,因僧眾對五事的意見分歧而導致佛教根本分裂。《大毘婆沙論》稱支持五事者成立為大众部,《異部宗輪論》稱此次根本分裂發生在大約佛陀涅槃百年後,此後百年又有同名“大天”提出同樣“五事”,在印度南部創立制多部。.

新!!: 初期佛教和大天五事 · 查看更多 »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新!!: 初期佛教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大眾部

大眾部(梵文:),音譯摩訶僧祇部,略稱僧祇部,又稱聖大眾部,為部派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一。 學術界一般認為大眾部與上座部的根本分裂是部派佛教的開端,而大乘佛教《文殊師利問經》稱「根本二部從大乘出」。學術界曾普遍認為大乘佛教從大眾部演變而來,現代則傾向認為大乘佛教是從原始佛教演變而來。.

新!!: 初期佛教和大眾部 · 查看更多 »

大迦葉

#重定向 摩訶迦葉.

新!!: 初期佛教和大迦葉 · 查看更多 »

契經

契經(梵語天城體:सूत्र;IAST:sūtra),又稱線經,音譯修多羅、素怛纜,簡稱經。原義為線,原是古代印度的一種散文文體。印度教與佛教,都有被稱為契經的經典。 印度教中一般是指格言性質的短文。佛教中是指三藏十二部經典的一種。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在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中,修多羅包括經與律,後世則專指三藏中的經藏。.

新!!: 初期佛教和契經 · 查看更多 »

學處

學處(巴利語:,śikṣāpada)是重要佛教術語,也譯作學足。 的意思是學習、訓練; 的意思是足、處所。學處就是學習規則、戒條。學處是佛教出家眾應該學習的一切行事準則的總稱。在學處之中,最重要的戒條稱為波羅提木叉。其他與生活起居,行動威儀有關,比較細的學處,被收錄在犍度與毗奈耶之中。.

新!!: 初期佛教和學處 · 查看更多 »

孔雀王朝

孔雀帝國(梵语:मौर्य राजवंश,约前324年至约前185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孔雀王朝擴張所形成的帝國,阿育王為當時主要推廣佛教的領導者,在歷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新!!: 初期佛教和孔雀王朝 · 查看更多 »

宇井伯壽

宇井 伯壽(),生於日本愛知縣寶飯郡御津町(現豐川市),日本曹洞宗僧侶。為印度哲學研究者、佛教研究者,日本學士院成員之一。.

新!!: 初期佛教和宇井伯壽 · 查看更多 »

富蘭那迦

富蘭那迦(Purnaka),又作富樓那、富蘭那、富羅那,佛陀弟子。為波羅奈國長者,與耶舍為友,後成為佛陀最初的弟子之一,證阿羅漢果。.

新!!: 初期佛教和富蘭那迦 · 查看更多 »

富樓那

富樓那(梵名 Pūrna,巴利名 Punna),全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梵文Purna Maitrayani-putra),簡稱為邠耨、富娄那、富剌拏、弥多罗尼子,意译为满慈子、满祝子、满愿子。迦毗罗卫人,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被譽為說法第一。 與佛陀同日出生。.

新!!: 初期佛教和富樓那 · 查看更多 »

小小戒

小小戒,又稱為雜碎戒或微細戒,釋迦牟尼佛陀将涅槃之前,遺命阿难尊者曰「小小戒可捨」 《长阿含經·遊行經》:「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聽諸比丘捨小小戒。」 《長部·大般涅槃經》:「爾時,世尊告阿難曰:阿難!若於汝等中,有作如是思惟:『大師之教言滅,我等無復有大師。』阿難!勿作如是見,阿難!依我為汝等所說之法與律,於我滅後,當為汝等之大師。……阿難!於我滅度後,僧團若欲者,小小學處可以捨。」 《巴利律藏》:時,具壽阿難言諸長老比丘:「諸大德!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言:『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捨。』」 《十誦律》:「長老阿難。偏袒右肩長跪叉手。白大德摩訶迦葉。我面從佛聞受是語。佛言。我般涅槃後。若僧一心和合。籌量放捨微細戒。」 《四分律》:「時阿難即從坐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白大迦葉言。我親從佛聞。憶持佛語。自今已去。為諸比丘捨雜碎戒。」 《五分律》:「阿難復白迦葉言。我親從佛聞。吾般泥洹後。若欲除小小戒。聽除。」 《大般涅槃經》:「爾時如來告阿難言。汝勿見我入般涅槃便謂正法於此永絕。何以故。我昔為諸比丘。制戒波羅提木叉。及餘所說種種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師。如我在世。無有異也。……互相伺察。無令眾中有犯大戒。不應求覓他細過。」 。「小小戒可捨」雖然是佛陀的遺命,但是在王舍城的第一次集結,眾人對何謂小小戒各有己見,故未被採納,阿難還因此而受到包括摩訶迦葉等人的諸多責難。.

新!!: 初期佛教和小小戒 · 查看更多 »

小部 (佛經)

《小部》(巴利文:Khuddakanikāya),也称《小尼柯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其编订一般认为晚于前四部尼柯耶,具有补遗性质。其他部派或稱此為雜藏。鍚蘭及泰國傳的巴利經藏中的小部有十五部經,而緬甸共有十八部經。 小部雖被認為是晚於前四部尼柯耶集出,但其中有貼近佛世的古老經文如《法句經》、《自說經》、《如是語》、《經集》、《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六部古老的經典。同時也收集了接近部派佛教阿毘達磨的過渡典籍,如小誦、天宮事、餓鬼事、義釋、無礙解道、譬喻、佛種姓、所行藏,這些都被認為是屬於較為後期的經典。.

新!!: 初期佛教和小部 (佛經) · 查看更多 »

小野玄妙

小野玄妙()日本佛教美术学者、藏经学者。神奈川县人,号二楞学人。属净土宗学僧。俗名金次郎。.

新!!: 初期佛教和小野玄妙 · 查看更多 »

島史

《島史》(巴利文:Dīpavamsa,另有中文譯名《島王統史》、《洲史》),斯里蘭卡最古的編年史詩體歷史文獻,採用巴利文寫成,作者不詳,大約成書於公元4至5世紀。.

新!!: 初期佛教和島史 · 查看更多 »

巴利三藏

巴利三藏(Tipiṭaka;Pāli Canon),又作巴利文大藏經、南傳大藏經,指錫蘭上座部所傳用巴利語寫成之佛教三藏,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結集。 其經藏部分分為五部:《長部》或稱《長尼柯耶》,《中部》或稱《中尼柯耶》,《相應部》或稱《相應尼柯耶》,《增支部》或稱《增支尼柯耶》,《小部》或稱《小尼柯耶》。前四部相當於漢傳的《阿含經》,但經數與內容較一致的只有雜阿含經,其他阿含與其他尼柯耶經數出入較大。漢傳對應小部的經典只有《法句經》等零星的經文。 巴利三藏分为律藏、经藏和论藏三大部分。南傳佛教 認為這些都是「佛語」。.

新!!: 初期佛教和巴利三藏 · 查看更多 »

巴利律藏

《巴利律藏》(Pāli-vinaya,又稱《上座部律》),分五部份。是上座部赤銅鍱部所傳的戒律。現今為南傳各國的比丘所受的戒律依據。.

新!!: 初期佛教和巴利律藏 · 查看更多 »

巴利聖典

#重定向 巴利三藏.

新!!: 初期佛教和巴利聖典 · 查看更多 »

巴利藏

#重定向 巴利三藏.

新!!: 初期佛教和巴利藏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

上座部(梵文:,巴利文:,藏文:Neten depa),又譯為他鞞羅部、體毘履部、他毗利部、他毘梨部,為佛教中的一個派系。上座部起源於第二集結之後遵守保守戒律的僧團,與大眾部並列為部派佛教時期最早的兩個分支。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繼承了上座部中分別說部傳統。.

新!!: 初期佛教和上座部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初期佛教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中论

《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藏文:dbgu ma rtsa ba'i shes rab),又譯為《中觀論》、《中論頌》、《中觀根本論》,龙树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為中觀派的根本論書之一。《中論》為大乘佛教重要理論著作,漢傳佛教中的三論宗也以此書為根本典籍。.

新!!: 初期佛教和中论 · 查看更多 »

中阿含經

《中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篇幅不長不短的經文集為一部,名為中阿含。《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中阿含》是為利根者分別、抉擇諸深義的經典,為學問者所習。 漢譯《中阿含經》推定為說一切有部誦本,計有18品,222經依據晉朝道慈法師〈後出中阿含經記〉(《出三藏記集》登錄為〈《中阿含經》序〉):「此《中阿含》凡有五誦,都十八品,有二百二十二經,合五十一萬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分為六十卷。」(CBETA, T01, no. 26, p. 809, b29-c3)。 《出三藏記集》同時登錄了曇摩難提默誦翻譯的59卷本,和僧伽提婆根據胡本翻譯的60卷本,並聲稱兩者內容大不同,可見僧祐當年,兩本仍然並行於世。 《出三藏記集》卷2:「 《中阿鋡經》五十九卷(同建元二十年出) 右二部凡九十二卷。晉孝武時,兜佉勒國沙門曇摩難提,以符堅時入長安,難提口誦胡本,竺佛念譯出。」(CBETA, T55, no. 2145, p. 10, b23-26)。 《出三藏記集》卷2:「 《中阿鋡經》六十卷(晉隆安元年十一月十日於東亭寺譯出,至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訖。與曇摩難提所出大不同)」(CBETA, T55, no. 2145, p. 10, c7-8)。 《出三藏記集》卷9:「然五部異同孰知其正。而道慈愚意怏怏於違本。故諸改名者皆抄出注下。新舊兩存別為一卷。與目錄相連以示於後。將來諸賢令知同異。得更採訪。脫遇高明外國善晉梵方言者。訪其得失刊之從正。」(CBETA, T55, no. 2145, p. 64, a24-28) ,對應於巴利經藏之《中部》(Majjhima Nikāya)。其經文數222經遠多於《中部》的152經,不過大多可在其餘的巴利經藏中找出相對應的經文。 在漢譯四阿含中,《中阿含經》是唯一保存完整攝頌(嗢拕南,uddāna)的一部,可藉由對照攝頌來確知經文次第有無錯漏。.

新!!: 初期佛教和中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中村元

中村 元(),生於日本島根縣松江市,印度思想哲學研究者,佛教研究學者,精通梵文與巴利文,專長為印度哲學、佛教思想,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新!!: 初期佛教和中村元 · 查看更多 »

东晋

东晋(317年4月6日-420年7月10日),中國朝代,乃西晉司馬氏政權的延續。因内迁的北方游牧民族造反,建都洛陽的西晉亡國,琅琊王司馬睿在群臣擁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與之前的孫吳以及其後的宋、齊、梁、陳,合稱為六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当时北方多个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连年征战,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東晉雖然是司馬氏政權的延續,但司馬氏在政治上威望不高,朝廷由世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個乃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導,其後又有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等等。而世家大族中的代表者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和本身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的吳姓。最初東晉有賴權臣王導主持大局,一方面拉攏江南士族,一方面又安排予從中原南下的士族,並以司馬氏作為共同擁戴的對象,司馬氏實際上成為傀儡。世家大族本身並不真正忠於司馬氏,尤其是他們本身都擁有大量田地,以至擁有自家部隊(即所謂「部曲」),有足夠實力抗衡司馬氏政權。最初有王導主持大局,東晉政權得以穩定,故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但晉元帝以降則內亂頻生,如有早期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後期又有孫盧之亂等。 东晋也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晉元帝及世家大族挾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了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于刘裕。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南朝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新!!: 初期佛教和东晋 · 查看更多 »

七覺支

七觉支(sapta bodhyanga,satta bojjhaṅgā,或satta sambojjhaṅgā),也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为佛教术语,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类。.

新!!: 初期佛教和七覺支 · 查看更多 »

布薩

布薩(posatha、,Upavasatha),佛教節日的名稱,也是在這個節日中舉行的儀式名稱。在每個月的新月及滿月時舉行,佛教出家眾在那天會舉行誦波羅提木叉戒的儀式,因此又被譯為誦戒、誦戒日。在家眾則會接受八關齋戒,俗稱六齋日。源自於印度吠陀時代,是印度教中的節日,後被佛教所吸收。.

新!!: 初期佛教和布薩 · 查看更多 »

三十七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巴利文:bodhipakkhikā dhammā、bodhapakkhiyā dhammā;梵文:bodhipakṣa dharma),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譯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

新!!: 初期佛教和三十七菩提分法 · 查看更多 »

三藏

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ipiṭaka),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新!!: 初期佛教和三藏 · 查看更多 »

三法印

三法印(),佛教術語,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項標準,大乘佛教認為可以用這三項標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這三種教說並列,稱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現代南傳上座部佛教提出了三相(诸行无常、诸行是苦、诸法无我)作為一切萬法存在之特徵。.

新!!: 初期佛教和三法印 · 查看更多 »

九分教

九分教,又稱九部經,佛教術語,為早期部派佛教對於佛教經典類型的一種分類法,由大眾部提出,分別說部中的赤銅鍱部也有類似分類法,是十二分教的前身。 佛教研究中,對阿含經與九分教出現的先後有長久的爭論,印順法師認為兩者是同時發展而成。.

新!!: 初期佛教和九分教 · 查看更多 »

平川彰

平川 彰(),生於日本愛知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梵文文獻,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

新!!: 初期佛教和平川彰 · 查看更多 »

五力

#重定向 力 (佛教).

新!!: 初期佛教和五力 · 查看更多 »

伽陀

伽陀(巴利文與gāthā),又譯伽他、偈佗、偈。意譯諷誦、諷頌、造頌、偈頌、頌、孤起頌、不重頌偈,原為古印度的一種韻文文體,是一種歌謠。在佛教中,伽陀為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之一,句型長短不一,佛教中用這種文體,來串連文句,方便誦唸、教授及學習佛教教義。 在傳入中國後,因為翻譯影響,伽陀不一定會押韻,但其句型則整齊一致,每句採固定字數;但在不同段落中,其每句字數可能會變化。在禪宗中,禪宗祖師以伽陀來證明自己證悟的境界,並教授他人。.

新!!: 初期佛教和伽陀 · 查看更多 »

佛教历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 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东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及越南;唐朝時期傳入西藏,于是北傳佛教被后人分称汉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初期佛教和佛教历史 · 查看更多 »

佛教研究

佛教研究(Buddhist studies),有時被等同於佛學,是對於佛教的現代學術研究。它是宗教學之下的一個子類別,它研究的範圍不只是佛教哲學或佛教神學,也包括了歷史學、人類學與哲學部份。佛教研究學者不一定是佛教徒。 Category:學科 Category:佛教教育.

新!!: 初期佛教和佛教研究 · 查看更多 »

律藏

律藏(巴利语:-,梵語:),又稱毘奈耶藏,佛教術語,為三藏之一,是毗奈耶的集合,內容是有關佛教戒律的規定與討論。《律藏》被認為是僧伽的依怙。《律藏》講述制定戒律的原因及意義, 亦記載了從佛教創建之初逐漸發展的歷史, 佛陀的一生及教化情況。它間接地提供了古印度歷史、風俗習慣、古老藝術及科學等資料。.

新!!: 初期佛教和律藏 · 查看更多 »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新!!: 初期佛教和分別說部 · 查看更多 »

善見律毘婆沙

《善見律毘婆沙》,即《善見律註》,全名《一切善見律毘婆沙》(巴利語:),佛教巴利律藏的註釋,體現了在斯里蘭卡流傳的分別說部(史稱赤銅鍱部)的悠久歷史傳統,絕非一人一時之著作。此書在南齊永明7年(公元489年)時由僧伽跋陀羅與僧猗漢譯,共十八卷,是漢傳佛教經典中少見由巴利文譯出的著作。.

新!!: 初期佛教和善見律毘婆沙 · 查看更多 »

呂澂

呂澂(),原名呂渭,字秋逸,或秋一、鷲子,江蘇丹陽人,是二十世紀中國有名的佛學家、佛教居士,與其師歐陽漸共同創辦支那內學院,復興了唯識學。 呂澂精於英、日、梵、藏、巴利文等語言,長於佛教文獻比對與義理探討。呂澂對印度佛學及藏傳佛學有深入的造詣,在佛學研究方面上與印順法師齊名。.

新!!: 初期佛教和呂澂 · 查看更多 »

八正道

#重定向 八聖道分.

新!!: 初期佛教和八正道 · 查看更多 »

八敬法

八敬法(aṭṭha garudhamma),又名八重法、八尊法、八尊重法、八尊師法、八敬戒、八尊敬法、八不可越法,記錄於比丘尼的一六六條心懺悔戒之中,說明比丘尼要尊敬比丘。比丘尼有此八條戒涉及比丘, 而比丘戒中亦有涉及十修戒關於如何教誡比丘尼。此八條戒在上座部中廣泛被接受,認為這是比丘尼根本戒;大眾部明顯較不嚴格,戒律中雖有敬法,但沒有完整八條,也不認為這是根本戒。 因為現代女權運動,認為這八敬法其實代表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因此提出「八敬法非佛制」與「廢除八敬法」的言論,其中以釋昭慧法師為代表。.

新!!: 初期佛教和八敬法 · 查看更多 »

前5世纪

前500年至前401年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前5世纪。按史记,在前476年,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始。.

新!!: 初期佛教和前5世纪 · 查看更多 »

四法印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忧檀那(梵udāna )。 四法印乃显示诸法真理之四标印,可作为佛教特征之四种法门。即:.

新!!: 初期佛教和四法印 · 查看更多 »

犍度

《犍度》(Khandhaka),集結佛教戒律的匯編書籍,律藏的组成部分。現今《巴利文大藏经》中仍然保留了以犍度為名的經典。.

新!!: 初期佛教和犍度 · 查看更多 »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新!!: 初期佛教和玄奘 · 查看更多 »

窺基

釋窺基法師(),俗姓尉遲,字洪道,讳窺基,别名慈恩大师、三车法师,京兆長安人,唐朝法相宗大師,為玄奘大師之徒。.

新!!: 初期佛教和窺基 · 查看更多 »

笩駄摩那

#重定向 筏馱摩那.

新!!: 初期佛教和笩駄摩那 · 查看更多 »

等诵经

《等诵经》(巴利文:Savgiti Sutta),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经》中的长部第三十三部经。 该经讲述,佛陀住在末罗国波婆城铁匠纯陀的家林园时,末罗人新建一座会堂,请佛陀说法。佛陀在说法时候,感到背痛,吩咐舍利弗继续为众比丘说法。舍利弗的说法为分十部分,分别依数字序列排列,共讲二百三十种。 该佛经在北传佛教的《大正新修大藏经》对应经典为《長阿含經·眾集經》(第1部第49卷)、《大集法門經》(第1部第226卷)。 Category:长部.

新!!: 初期佛教和等诵经 · 查看更多 »

緣起

緣起(梵語:प्रतीत्यसमुत्पाद ;巴利語:),重要佛教術語,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新!!: 初期佛教和緣起 · 查看更多 »

经幢

幢(梵文:驮缚若 ध्वज ,又计都 केतु ;),是佛教道场的严饰之具,是属于旗类的一种。.

新!!: 初期佛教和经幢 · 查看更多 »

经量部

经量部(梵語, 巴利語 ),又譯說經部、经部,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異部宗輪論》記載佛灭后第四百年初(即佛滅三百多年後),由说一切有部中分出。此部在三藏之中,唯以经为正量,反對《大毗婆沙論》,故名经量部。《異部宗輪論》所記載的經量部宗義基本上屬於其前身說轉部。.

新!!: 初期佛教和经量部 · 查看更多 »

真諦

真諦(परमार्थ Paramārtha,),音譯波羅瑪訶陀,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之一,其他三位是鳩摩羅什、玄奘和不空。 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一說他“景行澄明,器宇清肅,風神爽拔,悠然自遠。群藏廣部,罔不厝懷。藝術異能,偏素諳練。雖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歷遊諸國,隨機利見。”.

新!!: 初期佛教和真諦 · 查看更多 »

結夏安居

安居(巴利語:,梵語:,原意即“雨”),佛教術語,也稱為結夏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指的是印度在雨季的三個月期間 at About.com,出家人集結在一起修行的制度,在這期間僧侶不允許隨意外出。在結夏安居結束之後,開始供僧衣節。 漢傳佛教中,因為中國的季節不同,改為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日,結束時即佛歡喜日。在禪宗寺院中,又有冬安居(農曆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的制度,亦即「坐臘」。.

新!!: 初期佛教和結夏安居 · 查看更多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語:),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新!!: 初期佛教和瑜伽師地論 · 查看更多 »

無我

無我(अनात्मन्,,anattā),佛教術語,指對於我的否定,為佛教根本思想之一。這個名詞有二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可以解釋為,沒有我,我不存在,大乘佛教又稱我空;另一方面,則可解釋為,這不是我,也稱為非我()。這兩種含義間的爭論,成為佛教各宗派間的重要課題。,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3) 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即所谓“我”)的存在,有两类:.

新!!: 初期佛教和無我 · 查看更多 »

異部宗輪論

《異部宗輪論》,是記載部派佛教時期各派教義異同點的論書,題為世友菩薩撰。.

新!!: 初期佛教和異部宗輪論 · 查看更多 »

相應部

《相應部》(巴利文:Saṃyutta Nikāya)、又称《相应尼迦耶》,为《巴利文大藏经》中经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相應部有二八九八经文,而雜阿含經則有一三六二經。相應部共五十六相應, 分为五品: 1.

新!!: 初期佛教和相應部 · 查看更多 »

發智論

#重定向 阿毘達磨發智論.

新!!: 初期佛教和發智論 · 查看更多 »

道安

道安可以指:.

新!!: 初期佛教和道安 · 查看更多 »

論事

《论事》(巴利文:Kathāvatthu),为《巴利文大藏经》中论藏的组成部分,南传上座部佛教典籍。 论事,分为二十三品,为二百一十七论,記載了南傳上座部佛教之外的其他佛教部派的不同學說。.

新!!: 初期佛教和論事 · 查看更多 »

論藏

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

新!!: 初期佛教和論藏 · 查看更多 »

論書

論書,又稱議論、阿毘達磨論書,佛教術語,針對佛教經義與法相進行論述的書籍,被歸類在論藏之中。論書又分成優波提舍、摩呾理迦、阿毘達磨等三類。.

新!!: 初期佛教和論書 · 查看更多 »

鬼子母

子母(又名:訶利帝母),佛經中的人物。原先她只是一個神通很大的夜叉或鬼道神靈,後來成為重要的佛教護法神,是二十四天之一。「鬼子母」之名使人望名生畏,有的大德翻譯為和藹可親的「歡喜母」。 一說其夫婿為半支迦大王,亦是二十四天之一,也是毘沙門天帳下八大神將之一。.

新!!: 初期佛教和鬼子母 · 查看更多 »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新!!: 初期佛教和说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龍樹

龍樹(天城文:नागार्जुन,,泰盧固文:నాగార్జున,නාගර්ජුන,,一稱為龍猛、龍勝,音譯為那嘎呵朱訥,舊譯為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順那)是佛教僧侶、大乘佛教論師,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紀,出生於南印度,於說一切有部中出家,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許多人認為他是釋迦牟尼佛之後,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論師,相傳為證得初地《大唐西域記》卷8:「時南印度那伽閼剌樹那菩薩(唐言龍猛。舊譯曰龍樹,非也),幼傳雅譽,長擅高名,捨離欲愛,出家修學,深究妙理,位登初地。」果位之菩薩。其著作甚多,有「千部論主」的稱譽,其中以《中論》及《大智度論》最為著稱。 龍樹廣泛影響了大乘佛教各宗派,中觀派以他為創始者,瑜伽行唯識學派與如來藏學派也多以他的著作來證明本身宗義的正確。在漢傳佛教中享有「八宗共祖」的稱號。在藏傳佛教中,與其大弟子提婆(亦名聖天)同被列入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密宗也以他為傳承上師之一,列名八十四大成就者中。在中國,一些道教流派由於受到佛教禪宗、密宗的影響,也尊龍樹為神靈,尊稱其為「龍樹大醫王」、「衛國金剛龍樹王」,如閭山派。.

新!!: 初期佛教和龍樹 · 查看更多 »

迦多衍尼子

迦旃延尼子(梵語:),又譯為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尼子,迦多演尼子,迦氎延尼子等,古印度佛教僧侶,相傳證阿羅漢果。他造《發智論》,創立了不同於舍利弗阿毘達磨的新阿毘達磨體系,被譽為是使說一切有部從上座部分立而出的開宗論師,他是很多重要佛教理論的最早提出者,對部派佛教發展演變施加過極其深刻的影響。.

新!!: 初期佛教和迦多衍尼子 · 查看更多 »

迦旃延

迦旃延(Kātyāyana),又譯為迦多衍那,迦底耶夜那,迦氎延,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以「論議第一」為人所尊崇。迦旃延為婆罗门姓十姓之一。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以姓为名。.

新!!: 初期佛教和迦旃延 · 查看更多 »

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在佛教史中,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時期與發展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

新!!: 初期佛教和部派佛教 · 查看更多 »

郭良鋆

郭良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中國共產黨員。.

新!!: 初期佛教和郭良鋆 · 查看更多 »

舍利弗

舍利弗(梵語:शारिपुत्र ,巴利語:),又譯為舍利弗多、舍利弗羅、奢利富多羅、舍利弗多羅、舍利補怛羅,玄奘譯為舍利子,意譯鶖鷺子,其父取其名為優婆低沙(),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心經中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舍利弗比釋迦牟尼佛年長,並先於佛涅槃。在藏傳佛教,目犍連與舍利弗往往會被雕塑在釋迦佛身邊,隨侍釋迦佛,並與佛祖一同接受供養、膜拜,往往騎乘或腳踏獅子,象徵佛教智慧的「獅子吼」。而漢傳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身邊則雕塑阿難陀與大迦葉較多。南傳上座部的論書中,經常以法將(Dhamma-senapati)來稱呼舍利弗。.

新!!: 初期佛教和舍利弗 · 查看更多 »

舍利弗阿毘曇論

《舍利弗阿毘曇論》(Śāriputrābhidharma-śāstra),三十卷,由分別論者(可能為法藏部)所傳承弘揚的論書,型式上保有阿毘達磨論書的古型。由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於415年譯出,僅有漢譯本流傳下來。從翻譯過程看來,《舍利弗阿毘曇論》在當時並不被重視。譯本問世1600年來,在中國佛教界,與其他經論相比,相對受到冷落。.

新!!: 初期佛教和舍利弗阿毘曇論 · 查看更多 »

阿含經

阿含(梵文和巴利文:),又譯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為部派佛教依循的根本經典,構成了部派佛教時期的經藏,在巴利三藏中稱為《尼柯耶》()。 漢譯四部《阿含經》是在公元四至五世紀時由天竺或西域來華的僧人誦出翻譯而來,和皆出自於銅鍱部的巴利經藏有所不同,而是來自於說一切有部、法藏部、大眾部等各種不同的佛教部派。此外,還有部份的阿含經保存在藏文大藏經以及殘留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當中。 漢譯阿含經與南傳巴利語記載的《尼柯耶》有對應關係。現代原始佛教研究者重建佛陀本初教義亦以阿含經為基礎之一。其內容多為當時佛與弟子、王公及外教人士等的言談,為最接近佛陀時代的記錄。.

新!!: 初期佛教和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阿尼律陀

阿那律(梵:अनिरुद्ध),又譯為阿那律,阿那律陀,阿泥卢豆,阿㝹樓駄,阿泥㝹豆,阿楼駄,阿㝹駄,阿泥㝹豆,阿泥噜多、阿泥律陀。意译為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无灭如意、如意无贪。 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为佛之从弟,迦毗羅衛城之释氏也。佛陀曾說佛的聲聞弟子中阿那律是天眼第一。 《玄应音义》二十六曰:“阿那律陀,旧言阿那律,亦云阿㝹樓駄,亦言阿泥卢豆,皆一也。此云无灭,亦云如意,甘露饭王之子,佛堂弟也。” 其传见《法华文句》三,《阿弥陀经慈恩疏》上,《名义集》一。.

新!!: 初期佛教和阿尼律陀 · 查看更多 »

阿难

阿難(IAST:,天城文:आनन्द,注音:ㄚ ㄋㄢˊ),又稱阿難陀,迦毘羅衛人,梵語「阿難」,譯曰「喜慶」和「歡喜」又--「無染」。生於佛成道日,淨飯王既聞太子成佛,又聞宮中誕子,更增歡喜,於是說:「今日大吉,是歡喜日。」而命名為「阿難」。另外《大乘無量壽經解》曰:「又尊者隨佛入天宮龍宮,心無樂著,故名無染。」出家之後,釋迦牟尼佛曾經帶他到天宮去看過,欲界天,也到龍宮去看過,大龍菩薩的住處,無論是在龍宮、是在天宮,他都沒有染污,心地清淨,所以這個名號也有無染的意思。 阿難是白飯王的兒子、佛的堂弟,也是佛的侍者,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稱「多聞第一」。 阿難在佛入滅後証阿羅漢果,曾經參與第一次集結。據說阿難繼承摩訶迦葉之後,成為僧團的領導者。在法華經中,阿難被授記再供養62億諸佛之後將會成佛,佛號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佛國名常立勝幡,劫名妙音徧滿。 《涅槃經》稱:「阿難多聞士。」迦葉讚曰:「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

新!!: 初期佛教和阿难 · 查看更多 »

阿說示

阿說示(梵文:Aśvajit;巴利文:Assaji),又作阿濕婆氏多、阿濕縛伐多、阿奢踰時、阿濕婆、阿鞞、頞鞞,濕鞞。意譯馬勝、馬星、馬師,敬稱「尊者正願」。佛陀弟子,為五比丘之一,證阿羅漢果。.

新!!: 初期佛教和阿說示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

阿輸柯·孔雀(,IAST:,约),常被簡稱為阿育王(अशोक,,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头娑罗王之子。他是一位佛教徒,也帶來佛教的繁榮,后世稱为佛教护法。 阿育王是印度偉大的國王之一。在100次的戰爭之後,阿育王在西元前269年至232年的期間統治了印度次大陸大部份的土地。王朝的版图擴張到現在的阿富汗及今天的孟加拉,也可能達到伊朗的東部,東邊則到印度的阿萨姆邦,南方則到喀拉拉邦及安得拉邦的北部。王國的首都是塔克西拉、鄔闍衍那及巴連弗邑。.

新!!: 初期佛教和阿育王 · 查看更多 »

阿育王傳

《阿育王傳》(अशॊकवदन,Ashokavadana),又譯為阿育王經,佛教經典,內容講述阿育王的生平,約成書於西元二世紀,以梵文寫成,屬於十二分教中的阿波陀那(譬喻),被收入Divyavadana之中。有三個漢譯版本。.

新!!: 初期佛教和阿育王傳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新!!: 初期佛教和阿毘達磨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稱《阿毘達磨發智大毘婆沙論》、《大毗婆沙論》、《鞞婆沙論》,佛教論書。佛教學者認為它約在西元150年前後,在迦濕彌羅國(今喀什米爾)編著而成。迦濕彌羅的論師,尊奉《大毘婆沙論》,被稱為毘婆沙宗,在他們的努力下,《大毘婆沙論》也因此成為說一切有部的最高論書。.

新!!: 初期佛教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 查看更多 »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śa),簡稱《俱舍论》,佛教論書,由印度世亲所著。本论是其代表作之一,對說一切有部學說進行整理與改造,被推崇者稱為是佛法知识的宝库,学习佛法的必读之书。.

新!!: 初期佛教和阿毗达磨俱舍论 · 查看更多 »

藍吉富

藍吉富,(),臺灣南投縣人,佛教史學者 。畢業於東海大學歷史系、歷史研究所碩士班。著有《隋代佛教史述論》、《中國佛教泛論》、《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佛教史料學》等書。編有《現代佛學大系》、《大藏經補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中華佛教百科全書》等書。.

新!!: 初期佛教和藍吉富 · 查看更多 »

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經篇幅較長,說久遠事,故稱“長阿含”。《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長阿含》破諸外道,側重在迴轉外道改宗佛教。 漢譯《長阿含經》四分四誦三十經,共二十二卷,在後秦弘始十五年(413年)於長安由罽賓三藏沙門佛陀耶舍口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為漢文,秦國道士道含筆錄,收錄於《大正藏》第一冊。現代學者認為漢譯《長阿含經》收有《世記經》,可能為法藏部的誦本。.

新!!: 初期佛教和長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雪山部

雪山部或雪山住部,又名上座弟子部,部派佛教二十部之一,根源於本上座部,流傳於雪山地區。.

新!!: 初期佛教和雪山部 · 查看更多 »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佛法教類五蘊、六入處、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的短經編成集,而匯為一部。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新!!: 初期佛教和雜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根 (佛教)

根(梵文與Indriya),在梵文及巴利文中,意指物理性的實體力量或能力,特別是指那些可以被五種感官所感受、認知到的實體或力量。它也有增長的意思。佛教中,根據不同的經文,可以用來指:.

新!!: 初期佛教和根 (佛教) · 查看更多 »

根本佛教

根本佛教,由日本佛教研究學者所提出的佛教史分期法,主要指釋迦牟尼在世時期,以及這段時間的佛教。認為公元前五百年在古印度示現成佛的釋迦牟尼佛在人間的時間訂為後世佛弟子第一次結集佛所說法的內容範圍的佛教。這個概念經常與原始佛教或初期佛教混用。.

新!!: 初期佛教和根本佛教 · 查看更多 »

根本分裂

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階段,通常被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後佛教進一步分化進入部派佛教時期,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學說。 對於根本分裂的原因和確切時間,目前仍有爭論。一般相信,時間應在於七百集結之後,但在阿育王即位之前。.

新!!: 初期佛教和根本分裂 · 查看更多 »

根本說一切有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梵語:मूलसर्वास्तिवाद,)是佛教部派之一,佛陀入滅第三百年初(即佛滅二百多年後)說一切有部從上座部分出,相對於犍陀羅國和迦濕彌羅國等地的傳承,在摩偷羅國的說一切有部後來又自稱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稱其為“持律者”。.

新!!: 初期佛教和根本說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桑伽施

桑伽施(Sankassa),佛教八大圣地之一,为释迦牟尼自忉利天返回臨降處。 桑伽施国为位于中印度恒河流域的古国,又译僧伽尸沙国、僧迦施国、僧迦奢国、僧迦舍国、僧柯奢国、桑迦尸国。《大唐西域記》稱為劫比他國,從它向東南行不到200里到達曲女城。在法显途經時,此地雜學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玄奘途經時,此地只學小乘正量部並有大量印度教大自在天信徒。.

新!!: 初期佛教和桑伽施 · 查看更多 »

毗奈耶

毗奈耶(梵語:Vinaya),也譯為鼻那夜、毘那耶、毗尼、毘尼、鞞尼迦,意譯為律,佛教術語,即是佛教戒律之意,為學處與軌則的制立。 記錄、收集僧團戒律的經典,也因此被稱為毗奈耶。毗奈耶的總集,或稱為「毘奈耶藏」,即是律藏,三藏之一。在漢傳佛教中,特指以研讀毗奈耶經典為主的宗派,稱為律宗。 它主要是佛教僧團共同生活的規定,具有強制力,相當於僧團中的法律。不能遵守這些規定的出家人,將依情節處罰,處罰的範圍可能是從要求懺悔到強制破門,逐出僧團。.

新!!: 初期佛教和毗奈耶 · 查看更多 »

比丘尼

比丘尼(bhikṣunī;巴利文 bhikkhunī),又譯為苾芻尼、比呼尼、除饉女、乞士女、沙門女,中文俗稱尼姑、尼師、女尼。比丘尼則是指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僧侶。「尼」在梵語中是指女性,比丘與比丘尼合稱出家二眾。 受沙彌尼十戒的稱為沙彌尼。之后受了式叉摩那戒者,稱為式叉摩那,又名學法女。最后受具足戒者为比丘尼。.

新!!: 初期佛教和比丘尼 · 查看更多 »

水野弘元

水野 弘元(),生於日本佐賀縣,佛教研究者,專長於巴利文文獻。他也是日本曹洞宗僧侶,曾任駒澤大學總長。.

新!!: 初期佛教和水野弘元 · 查看更多 »

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木叉(Pratimokṣa;巴利語: ),佛教術語,又作波羅底木叉、般喇底木叉等。意譯為隨順解脫、處處解脫、別別解脫、別解脫、最勝、無等學。為佛教出家眾所應遵守的戒律,是學處中最重要的核心規定,所有僧團成員都應遵守。後世僧團將波羅提木叉的內容收集一處,就形成《波羅提木叉經》,又稱《戒經》,是律藏的核心。.

新!!: 初期佛教和波羅提木叉 · 查看更多 »

法句經

法句經(Dharmapada;印度俗語、-pi धम्मपद ),又譯為曇鉢經、曇鉢偈,為佛教重要典籍;是佛陀所說偈頌的合集,也是傳播廣泛,相當知名的佛教經典。根據傳統說法,這些是佛陀在不同場合中所說的偈頌,其內容涉及有關佛教戒律和修行的清淨生活,為教導佛法戒、定、慧的言說,後來再經由佛教僧侶編定而成。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的《小部》保有 Dhammapada 的早期版本,計有26品423頌,由了參法師在1953年時譯成中文。漢文大藏經則收有從說一切有部譬喻師所編輯的33品梵語 Dharmapada 譯出的《法集要頌經》,以及支謙等人所譯,混編巴利語系和梵語系等不同版本的《法句經》,計有39品758頌。另外,還有穿插故事的《法句譬喻經》以及《出曜經》。.

新!!: 初期佛教和法句經 · 查看更多 »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新!!: 初期佛教和涅槃 · 查看更多 »

木村泰賢

木村 泰賢(),生於日本岩手縣,日本曹洞宗僧侶,為岩手縣東慈寺住持。佛教學者,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博士與教授。.

新!!: 初期佛教和木村泰賢 · 查看更多 »

本生經

#重定向 本生 (佛教).

新!!: 初期佛教和本生經 · 查看更多 »

成實論

《成實論》(Satyasiddhi-sastra),共十六卷,印度訶梨跋摩(Harivarman)所著,成實宗的主要經典。由姚秦鳩摩羅什大師由梵譯漢。《成實論》旨在闡述一代如來教法,經、律、論三藏中的「真實義」,故名《成實論》。.

新!!: 初期佛教和成實論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初期佛教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摩訶僧祇律

《摩訶僧祇律》,又名《婆麤富羅律》,簡稱《僧祇律》,全名意思是「大眾律」,是大眾部的戒律書,由東晉法顯和尚至中天竺求取。東晉義熙十四年,佛陀跋陀羅與法顯 一同漢譯,共40卷。為大眾部所傳的戒律,其流傳經由了27位尊者。.

新!!: 初期佛教和摩訶僧祇律 · 查看更多 »

摩訶迦葉

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巴利語:),又被稱為大迦葉、摩訶迦葉波、迦葉波、迦葉(音「迦攝」),為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頭陀第一。在釋迦牟尼入滅後,大迦葉成為僧團領袖,在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結集。禪宗尊他為第一代祖師。.

新!!: 初期佛教和摩訶迦葉 · 查看更多 »

摩揭陀

摩揭陀(梵语:मगध,Magádha,或译为摩揭、摩竭陀、摩羯陀)古代中印度的一个重要王国。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结集,华氏城结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圣地之一。唐朝貞觀年间,高僧玄奘往印度取经,曾路经此地,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专辟二卷详述。.

新!!: 初期佛教和摩揭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早期佛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