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公路自行车赛

指数 公路自行车赛

公路自行车赛是一项自行车赛事,使用公路自行车。運動員從一地出發,沿公路騎行,最先到達目的地者獲勝。 公路自行车赛在欧洲非常普及,较流行的国家有比利时、法国、荷蘭、意大利、卢森堡、西班牙、瑞士等国。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上就有该项目。 世界上著名的三大公路自行车赛分別是环法自行车赛、环西自行车赛與环義自行车赛。 在台灣每年也會舉辨國際环台自行車賽。.

21 关系: 卢森堡奥林匹克运动会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公路自行车兰斯·阿姆斯特朗环西自行车赛环法自行车赛环意自行车赛米格尔·安杜兰瑞士荷兰西班牙阿尔卑斯山自行車艾迪·莫克斯英聯邦運動會UCI世界錦標賽比利牛斯山比利时法国意大利

卢森堡

卢森堡大公国(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Großherzogtum Luxemburg),通称卢森堡(Lëtzebuerg;Luxembourg;Luxemburg),被邻国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是一個位于欧洲的内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欧盟成员国,因境内有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欧洲投资银行等多个欧盟机构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卢森堡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奧林匹克運動會(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Jeux olympiques、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奧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綜合型體育賽事,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後因有別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举行一次(從1987年起,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分開,每兩年交替舉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於古希腊,因為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但隨著古希臘的沒落,奧運停办了近1,500年,直到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自1896年开始每4年举办一次,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間中断过3次(分別是在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更確立了會期不超過16日的傳統。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

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Tour de Taiwan)最早是在1978年創立,當時是由捷安特創辦人劉金標先生與國際知名大廠合作辦理此項比賽,以台北為起點,經省道往中南部,再繞經東部,最後回到起點,花費一周的時間完成此項巡迴賽事。此項比賽除了在2005年,被國際自由車總會列為重點賽事,並且因為在同年3月,與外貿協會聯手合作,順利舉辦2005年台北國際菁英自由車競賽,而使得此項賽事在2006年起,與台北國際自行車展覽會整合,成為台灣自行車界的重大盛會。.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國際自由車環台公路大賽 · 查看更多 »

公路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俗称“公路車”或“自行车赛车”。是在平滑的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车身重量较轻且风阻较小。.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公路自行车 · 查看更多 »

兰斯·阿姆斯特朗

藍斯·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美国公路自行车赛职业车手。他出生於美國德州的Plano。因从睾丸癌中康复过来后连续7次(1999年-2005年)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而闻名。他的成功让一些人给环法自行车赛取了一个绰号“Tour de Lance”(藍斯之旅)。 藍斯·阿姆斯壯取得的成就已经被广为称颂。2002年,《体育画报》杂志把他评为年度最佳體育人物。他也当选美联社年度e男运动员(2002年-2004年),并接受了ESPN的最佳男运动员ESPY奖(2003年-2005年)及赢得2003年BBC年度海外体育人物奖(因為禁藥事件屬實而被撤銷)。在完成了2005年的环法自行车赛后,阿姆斯特朗退役。2009年,他宣佈復出加盟哈薩克艾斯坦拿車隊,并获得当年环法车赛第三名。 2012年8月24日,美國反禁藥組織(USADA)宣布阿姆斯壯長期使用禁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國際自由車總會於2012年10月22日宣布褫夺阿姆斯特朗七个环法自行车赛头衔及1998年8月1日之後成績(雪梨奧運銅牌則於2013年1月17日由國際奧委會褫奪)、追回300多萬美元的獎金,并且终身禁赛。而阿姆斯特朗本人则於2013年1月14日接受奥普拉專訪時承认,他曾服用过违禁药物。.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兰斯·阿姆斯特朗 · 查看更多 »

环西自行车赛

环西自行车赛(Vuelta a España),是一项在西班牙举办的公路自行车比赛,为三大自行车赛之一。环西自行车赛为期3周。 环西自行车赛首次举办于1935年,主要是受到環法自行車賽、環義自行車賽啟發。中途因西班牙內戰、二次大戰而中斷,直至1955年,才成为年度赛事。迄今为止,西班牙车手赢得了31个总冠军,法国车手获得9次冠军。.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环西自行车赛 · 查看更多 »

环法自行车赛

法自行車賽(Le Tour de France)是知名的年度多階段公路單車運動賽事,主要在法國舉辦,但也經常出入周邊國家(如英國、比利時,還有比鄰的西班牙比利牛斯山中)。自從1903年開始以來,每年於夏季举行,每次賽期23天,平均賽程超過3500公里(約2200英里)。完整賽程每年不一,但大都環繞法國一周。近年来,比賽結束前總是會穿越巴黎市中心的香榭丽舍大道,並且經過艾菲爾鐵塔。比赛全程分成許多段,從一個城鎮到下一個,每一段分別計時排名。所有段成績累計起來決定每一位賽手的總成績。冠軍為各段時間累計最少者。在每日賽事結束時,領先者將可穿上黄色领骑衫,最佳衝刺者將被贈與一件綠色車衣,山間賽事中之最佳騎士將會得到一件波爾卡點運動衣,其有時被稱作登山王(King of the Mountains)。 環法單車賽,以及环意自行车赛和環西自由車賽,是3個最主要的分段公路單車賽。 像其他公路大賽一樣,選手們組織隊伍參賽。每一隊由9名選手組成,共有20-22個小隊。傳統上,只有一流的專業賽車隊才能收到參賽邀請。近年來,大賽組織者採用國際自由車總會的計分系統來決定參賽隊伍,另留下2-4個名額予知名(大牌)或落選的法國車隊。每個車隊由其最大贊助商命名,穿著其隊服。比賽時,各車隊採取戰術,隊友之間互相幫助,通常車隊後面還有一部支援車帶著配件等備急緊跟著他們。.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环法自行车赛 · 查看更多 »

环意自行车赛

義自行車賽(意大利语: Giro d'Italia)是公路自行车运动界中的年度大賽,UCI的三大自行車環賽之一。起初,是米蘭體育報為了增加銷量而在1909年透過借貸與募款舉辦,然而目前則由RCS Sport主辦。後來環義的知名度及參賽人數開始增加,賽程也跟著延長。主要參加的車隊也從原本以義大利車隊為主,擴展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車手。 路線以在義大利舉辦的多站自行車賽事為主,有時也會借用鄰近國家場地。累積總長度超過3,000公里。環義從1909年起每年舉辦,除了在二戰期間曾經停辦過。通常開賽時間在5月,緊接在春季古典赛之後,環法自行車賽之前。.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环意自行车赛 · 查看更多 »

米格尔·安杜兰

米格尔·安杜兰·拉腊亚(Miguel Indurain Larraya,),已退役的西班牙公路自行车赛车手。他曾经获得连续获得五次环法自行车赛总排名第一(1991年-1995年)。L'Équipe, France, 2 July 2004他还获得两次环意自行车赛第一名,成为历史上在同一个赛季同时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和环意自行车赛冠军的7个人之一。他在环法自行车赛共穿了60天领先者的黄色领骑衫。安杜兰身高1.88米(6英尺2英寸),体重80公斤(176磅),有昵称 "Big Mig"(“大米格”)。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西班牙全国业余公路总冠军的车手,当时他18岁L'Équipe, France, 8 July 2001。20岁时成为环西自行车赛最年轻领骑者,还获得Tour de l'Avenir赛段冠军。Cycling Weekly, UK, 11 January 1997.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米格尔·安杜兰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Alpen;Alpes;Alpi;Alpe)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意大利北部邊界、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文尼亞。它可以被细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從瓦莱达奥斯塔到布伦纳山口(奥地利和意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從布伦纳山口到斯洛文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意大利的交界處。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平均海拔约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阿尔卑斯山 · 查看更多 »

自行車

--,或稱--、--、自由--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雙輪的,但也有三輪的(主要用於貨運,相對少見)。在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稱“孔--明車”、“腳--踏--車”、“自轉--車”(日治時代用語);江浙、上海、福建等地亦有「腳--踏--車」一稱;在香港、澳門、廣東、廣西、湖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則更常稱其為“單--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東潮汕地區則稱之“腳--車”,江西贛語更稱之為“綫--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 一般人日常騎車(按步行出力)的速度約,經過訓練的人騎行專用車可以達到的速度(通過伏低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速度增加空氣阻力按同比例平方增加);騎車能源效率很高,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不到汽車的十分之一。.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自行車 · 查看更多 »

艾迪·莫克斯

艾迪·莫克斯 (Eddy Merckx),全名爱德华·路易斯·约瑟夫·莫克斯 (Edouard Louis Joseph Merckx) (1945年6月17日-),比利时职业自行车选手,生于沃吕韦-圣彼得。他曾经夺得所有三大环赛和五大古典赛的冠军,其中包括五次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被称作“食人魔”,是史上最伟大的自行车选手。 莫克斯活躍於環法的時間不長,但車手生涯在三大賽以及古典賽都有奪冠紀錄,且五度奪得環法冠軍,功績之外,烙印在車迷心中的,是他對勝利的執著,因而有「食人魔」的封號。 自行車競賽講求精密分工,每個人各司其職,衝刺型選手在平路賽段自然傾巢而出,但在高山賽段只求別被關門,很少紅點衫兼穿綠衫的車手。 莫克斯卻是當中的例外,每一站都恨不得自己是單站冠軍,登山點、衝刺點都要搶,1969年首度稱霸環法,黃衫、綠衫、紅點衫一件都沒讓給別人(雖然他當時24歲,符合現在代表新人王(25歲以下總成績最優)的白衫,但是他沒有白衫,因為這個獎項1975年才開始頒發)。 「當我還是個小男生,就夢想要成為車手,那麼做為一個車手,我就想成為冠軍!」莫克斯說,這因此造就他對冠軍的飢渴,然後就有車手的女兒稱他「食人魔」。 在1975年環法,莫克斯在終點被觀眾攻擊,用藥與傷勢影響後來的表現,還發生嚴重的摔車,導致面部骨折,當年還拿下第二,但之後逐漸走下坡,3年後告別職業生涯。 後來莫克斯回憶說,摔車造成的傷讓他疼痛欲裂,最後的高山賽段已經瀕臨崩潰,「我一直咬牙苦撐,雖然我沒辦法咬合!」 這件事讓他感觸良多,2015年過70歲生日時曾透露,「1983年,我38歲,我父親去世了,我意識到自己孤立無援,以後你出了什麼事情都得靠自己,沒人可以保護你,或許那一天才真正宣告我的青春歲月結束吧!」 莫克斯退休後創立自己同名品牌,生產頂級公路車,以他過去比賽經驗打造車款,他笑說自己因為閒不下來,而且自行車領域還有好多學不完的東西。 。.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艾迪·莫克斯 · 查看更多 »

英聯邦運動會

英联邦运动会(英語: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这运动会首次举办于1930年,当时它被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The British Empire Games)。运动会的名称在1954年被改为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于1970年改作不列颠联邦运动会(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然后在1978年换成现在的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2002年起,英联邦运动会增加了残疾人运动会,使得更多残疾选手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门运动项目,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方面也包含了一些流行于英联邦国家的项目如草地滾球、七人制橄欖球和无网篮球。目前,一共有53个英联邦国家和71个队伍参与此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通常高达5,000人。这使到英联邦运动会为其中最为多运动员参与的国际运动盛会之一。.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英聯邦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UCI世界錦標賽

UCI世界錦標賽為國際自由車總會舉辦的年度賽事,以確定世界自由車冠軍。每年在不同的國家,舉辦幾種不同項目的賽事。冠軍得者在隔年需穿彩虹衫出賽。每個賽事的個人與團體前三名都會頒發獎牌。.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UCI世界錦標賽 · 查看更多 »

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位於欧洲西南部,山脉东起于地中海,西止于大西洋,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亚半島,也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山中有小國安道爾。 长435公里,宽80-140公里,一般海拔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阿内托峰海拔3404米;有现代冰川覆盖。 在比利牛斯山中有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這國家公園成立於1967年,沿著法國和西班牙國界延伸1百多公里。此地景致壯觀,包括了大量蝴蝶飛翔的草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峰頂。海拔的高度和氣候的變化頗大,因而區內擁有多樣化的動植物。.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比利牛斯山 · 查看更多 »

比利时

比利時王國(Koninkrijk België;法語:Royaume de Belgique;德語:Königreich Belgien),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比利时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公路自行车赛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公路自行车运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