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1 关系: 加拿大,加拿大廣播公司,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緬尼托巴省,魁北克省,自行車,英聯邦運動會,速度滑冰,速滑,泛美運動會,温尼伯,19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大英國協運動會,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 1991年泛美运动会奖牌得主
- 1995年泛美运动会奖牌得主
- 1995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選手
- 1999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選手
- 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度滑冰运动员
- 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
- 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2003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200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
- 200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運動員
-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運動員
- 加拿大奥运自行车运动员
- 加拿大奥运速度滑冰运动员
-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得主
-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銀牌得主
-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銅牌得主
- 加拿大女子自行车运动员
- 加拿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
- 加拿大旅美國體育人物
-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金牌得主
-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铜牌得主
-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银牌得主
-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金牌得主
-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铜牌得主
- 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獎牌得主
- 泛美运动会自行车奖牌得主
- 英联邦运动会自行车奖牌得主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加拿大
加拿大廣播公司
加拿大广播公司(;),其对外品牌为“CBC/Radio-Canada”,是加拿大政府的一家国有企业,承担着加拿大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广播及公共电视服务。 加拿大广播公司其旗下英语和法语服务分别以“CBC”和“Radio-Canada”对外称呼,而这两个缩写也可以指代整个加拿大广播公司。 尽管在加拿大历史上,有一些地方广播公司早于加拿大广播公司成立,但是加拿大广播公司依然是现存加拿大最悠久的广播服务业者。加拿大广播公司于1936年11月2日以现有形式成立。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电台频道包括:、、、及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等;电视频道包括:加拿大英语电视台、加拿大法语电视台、、、、(部分持股)和。同时,加拿大广播公司以“”和“加拿大广播北方频道(Radio-Canada Nord)”的名义向加拿大北极地区提供广播电视服务。除此之外,加拿大广播公司还经营数字广播电视服务,这包括ICI.Radio-Canada.ca、、ICI.mu、等;并且加拿大广播公司还拥有卫星广播服务商20.2%的股权,并通过该服务商提供了几个由加拿大广播公司制作的音频频道。 加拿大广播公司在加拿大境内提供英语、法语及其他八种本土语言的节目服务;而在国际上,则透过互联网和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提供五种语言的广播服务。 但是随着加拿大广播公司在2010年代前期被削减预算,导致其不得不关闭部分频道来减少服务开支,停止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的短波服务和所有地面电视广播网内的转播服务,甚至包括不受加拿大无线数字电视转播服务影响的社区。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性质不同于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其他国有广播公司,因为加拿大广播公司会通过收取广告费用来补足联邦拨款预算的不足。其广播服务从1974年开始播出广告;也是从那时起,加拿大广播公司旗下的主要联播网与BBC一样是免费的。而从2013年开始,其旗下的二级联播网,例如CBC音乐广播和ICI音乐广播,每小时限时播出四分钟广告。.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Summer Olympic Games或Games of the Olympic)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性多项运动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从1904年起,夏季奥运会的每个项目都会颁发奖牌,其中第一名为金牌,第二名为银牌,第三名为铜牌。夏季奥运会取得的成功促使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产生。 夏季奧運會已經從42項、不到250名男運動員成長為有超過一萬名來自205個國家的運動員、300個項目的體育賽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10,500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302个项目。 美国举办过四次夏季奥运会,是举办奥运会次数最多的国家。英国於2012年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伦敦成为第一个举办三次夏季奥运会的城市。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和希腊都举办过两次夏季奥运会。其他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国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比利时、加拿大、芬兰、意大利、墨西哥、荷兰、大韩民国、西班牙、苏联和瑞典。亞洲第一次奥运会在日本東京举办。南美洲的第一次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有五个城市曾两次举办过夏季奥运会:東京、洛杉矶、伦敦、巴黎和雅典。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两次夏季奥运会中举办过赛事,一次是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在195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与其他国家合作举办了马术项目的比赛。个别比赛项目在香港和荷兰举办,分别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项目及19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两场帆船比赛。 五个国家——希腊、英国、法国、瑞士和澳大利亚(曾两次和新西兰组成澳大拉西亚队)都参与了所有的夏季奥运会。唯一一个在所有夏季奥运会中都获得金牌的国家是英国,从1904年、1952年和1996年一枚到1908年五十六枚不等。.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奧林匹克運動會(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Jeux olympiques、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奧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綜合型體育賽事,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後因有別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举行一次(從1987年起,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分開,每兩年交替舉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於古希腊,因為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但隨著古希臘的沒落,奧運停办了近1,500年,直到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自1896年开始每4年举办一次,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間中断过3次(分別是在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更確立了會期不超過16日的傳統。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奥运会、冬奥,每隔4年举行一届,赛事的主要特征是在冰上和雪地举行的冬季运动,如滑冰、滑雪等适合在冬季举行的项目。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4年1月25日在法国的夏慕尼举行。2018年南韓平昌冬奥于2月开幕,赛事由2月9日举行至2月25日,为期16天。下一屆冬奧將於202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舉行。 1986年,國際奧委會全會決定將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從1994年起分開每兩年間隔舉行,1992年冬季奧運會是最後一屆與夏季奧運會同年舉行的冬奧會。.
緬尼托巴省
#重定向 曼尼托巴省.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緬尼托巴省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Québec,Quebec),簡稱魁省,加拿大華人舊譯古壁省,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區人口为7,903,001人。魁北克官方语言為法语,北美的法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此。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聯邦自治省份也是第二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努納武特;在西與安大略省、詹姆斯灣以及哈德森灣接壤,北接哈得遜海峽與昂加瓦灣,在東與聖羅倫斯灣、紐芬蘭-拉布拉多省和新伯倫瑞克省相鄰,南鄰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紐約州,並與努納武特、愛德華王子島以及新斯科細亞共享海上邊界。 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次多的自治省分,僅次於安大略省,多數居民住在鄰近聖羅倫斯河的都市-蒙特婁以及魁北克市,其中魁北克市也是該省首府,英裔人口大多居住西部的蒙特利尔,現在加蒂诺、東部鄉鎮以及加斯佩半島地區也有相當多數的英裔人口,位於北方的北魁北克地區則占據該省大半部的地區,該地以原住民因纽特人居多並要求和魁北克分離。.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魁北克省
自行車
--,或稱--、--、自由--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雙輪的,但也有三輪的(主要用於貨運,相對少見)。在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稱“孔--明車”、“腳--踏--車”、“自轉--車”(日治時代用語);江浙、上海、福建等地亦有「腳--踏--車」一稱;在香港、澳門、廣東、廣西、湖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則更常稱其為“單--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東潮汕地區則稱之“腳--車”,江西贛語更稱之為“綫--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 一般人日常騎車(按步行出力)的速度約,經過訓練的人騎行專用車可以達到的速度(通過伏低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速度增加空氣阻力按同比例平方增加);騎車能源效率很高,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不到汽車的十分之一。.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自行車
英聯邦運動會
英联邦运动会(英語: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这运动会首次举办于1930年,当时它被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The British Empire Games)。运动会的名称在1954年被改为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于1970年改作不列颠联邦运动会(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然后在1978年换成现在的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2002年起,英联邦运动会增加了残疾人运动会,使得更多残疾选手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门运动项目,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方面也包含了一些流行于英联邦国家的项目如草地滾球、七人制橄欖球和无网篮球。目前,一共有53个英联邦国家和71个队伍参与此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通常高达5,000人。这使到英联邦运动会为其中最为多运动员参与的国际运动盛会之一。.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是冰雪运动中历史最悠久,开展最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男子速滑比赛在1924年就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女子比赛在1960年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比赛的赛道周长为400米,跑道内外两道,道宽5米。比赛时两人同时滑跑,每滑一圈交换一次内外道。.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速度滑冰
速滑
#重定向 速度滑冰.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速滑
泛美運動會
泛美運動會是美洲的國際綜合性體育活動,每隔四年舉辦一次。.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泛美運動會
温尼伯
温尼伯(Winnipeg;),加拿大當地漢語人士稱之為溫尼辟,座落於草原三省東緣,是加拿大第八大城市,也是馬尼托巴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半數以上的曼尼托巴省人口集中於此,现有人口约71万。溫尼伯的名字源於當地原住民的克里語,意為“渾水”。溫尼伯在地理上屬於西加拿大。它是一個運輸、經濟、製造業、農業與教育的重鎮。同時也是西加拿大的重要交通樞紐,距美国邊境仅96公里。1738年,法國商人在此建立第一個貿易站,在這之前,溫尼伯已成為原住民諸部落的貿易中心。1812年,一批蘇格蘭移民在此定居。1873年,城市人口增至1869人。 溫尼伯的經濟由金融、製造、餐飲、文化及旅遊組成。城內有理查德森國際機場。由北美一級鐵路構築的城市鐵路東西通往加拿大各省,向南則駛往美國。以溫尼伯為主場的體育隊有:溫尼伯藍色轟炸機隊(加拿大式橄欖球)、溫尼伯噴射機隊(冰球)及溫尼伯黃金眼隊(棒球)。坐落在溫尼伯的大學及學院有:曼尼托巴大學、溫尼伯大學、加拿大門諾會大學、聖伯尼菲斯大學及紅河學院。 溫尼伯擁有不同種群的人口,其中菲律賓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數在加拿大全國為最高,他加祿語也成為城市中使用比例最高的非英語第二語言。然而,其人口的絕大多數仍由歐洲裔構成(如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德國人)。其中十分之一以法語為母語。溫尼伯亞裔在市中心也建立了唐人街。.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温尼伯
19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六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96年7月19日至8月4日在美国的亚特兰大举行,先前的世界盃也在同一國家舉行。.
2002年大英國協運動會
2002年英联邦運動會於2002年7月25日至8月4日在英格蘭曼徹斯特舉行。.
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九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於2002年2月8日至24日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举行。 在本屆冬季奧運會舉行前,部分國際奧委會成員因為被揭發不正當收受禮物,以換取投票支持鹽湖城申辦而被迫令辭職。新任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及鹽湖城冬季奧運會行政總裁米特·罗姆尼及後主理大會並接受公眾對醜聞的嚴厲批評。 911事件令本屆冬奧會成為奧運歷史上安全要求最高的一次,美国國土安全部定義奧運會為國家特別安全事項(National Special Security Event、NSSE)。雅克·羅格首次以國際奧委會主席名義出席奧運開幕典禮,表示主辦國及其運動員將會克服恐怖威脅,並且在共同信念下團結起來。然而,主辦國於開幕典禮展示一面在世貿中心遺跡發掘的美國國旗,被輿論批評為利用奧運會作為政治宣傳。.
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於2006年2月10日至2月26日在意大利都靈舉行。這次的冬季奧運是繼1956年科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後,意大利第二次主辦的冬季奧運,若包括1960年舉行的羅馬奧運,意大利是歷史上第三次成為奧運的主辦國。.
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
短道速滑於都靈冬季奧運中共有8個小項,速度滑冰的賽事由2月12日正式開始,至2月25日結束所有比賽。.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200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短道速滑比赛
2010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2010年2月12日至28日間在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舉行,而部分項目則會於鄰近的威士拿舉行。此屆奧運會是繼1976年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和1988年卡加利冬季奧運會後,加拿大第三次舉辦的奧運會,亦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次舉辦的奧運會。 最終,東道主加拿大憑冰球、冰壺、有舵雪橇等項目反超挪威,以14金7銀5銅完成賽事,除了成功登上獎牌榜首位外,也成為了歷屆冬季奧運中成績最傑出的主辦國,德國和美國則排名次位和第三。加拿大同時也是歷屆冬季奧運中取得最多金牌的國家,打破了前蘇聯在1976年創下的13金以及挪威在2002年同樣創下的13金紀錄,另外也一掃1976年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和1988年卡加利冬季奧運會身為東道主卻沒得金牌的窘鏡。.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加拿大是本屆冬季奧運的地主國,一共派出206名(男性116人,女性90人)選手參加所有15大項的競賽。共拿下14面金牌,超越1994年挪威和2002年美國的10面,創下歷屆冬奧主辦國獲得金牌數的新高紀錄;同時也超越了1976年前蘇聯與2002年挪威的13面,成為歷屆冬奧會中奪得最多金牌數的單一代表團。.
查看 克拉拉·休斯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加拿大代表團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是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典禮,於2010年2月12日當地時間(太平洋標準時間)下午6點正在溫哥華市的卑詩體育館舉行。是次開幕典禮是首次在室內場地舉行。.
另见
1991年泛美运动会奖牌得主
- 亚历克赛·拉拉斯
- 亚当·基费
- 傑森·吉昂比
- 克劳迪奥·雷纳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蒂安·莱特纳
- 吉姆·杰克逊
- 哈维尔·索托马约尔
- 埃里克·蒙特罗斯
- 多诺万·贝利
- 安东尼·内斯蒂
- 布拉德·弗里德尔
- 格兰特·希尔
- 特里·德埃
- 特雷西·穆雷
- 米雷亚·路易斯
- 維克多·梅薩
- 蘭迪·寇楚
- 費爾南達·文圖里尼
1995年泛美运动会奖牌得主
- 丹尼爾·斯科特
- 克拉拉·休斯
- 古拉莫·巴路士·舒洛圖
- 哈维尔·索托马约尔
- 哈维尔·萨内蒂
- 埃尔南·克雷斯波
- 奥斯卡·佩雷斯·罗哈斯
- 嬋達·魯賓
- 小加里·霍尔
- 庫奧特莫克·白蘭高
- 戴夫·詹默森
- 柏保路·柏斯
- 汉密尔顿·里卡德
- 法夫里西奥·奥韦尔托
- 米雷亚·路易斯
- 維克多·梅薩
- 维克托·旺德利
- 罗伯托·阿亚拉
- 羅伊·波爾
- 胡安·巴勃罗·索林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 赫费尔松·佩雷斯
- 路易斯·埃尔南德斯
- 阿列尔·奥尔特加
- 韓奇
- 馬些路·丹尼爾·加拿度
- 馬克·亨利
1995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19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選手
- 乔治·因卡皮耶
- 亚历山大·维诺库罗夫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牛顿
- 兰斯·阿姆斯特朗
- 卡德尔·埃文斯
- 尤金·瓦克
- 布拉德利·麦吉
- 斯图尔特·奥格雷迪
- 格拉尔米·欧伯利
- 橋本聖子
- 米格尔·安杜兰
- 胡安·利亚内拉斯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 趙浩成
- 馬雷克·加林斯基 (單車手)
- 黃金寶
1999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 利瓦伊·莱法伊默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選手
- 乔治·因卡皮耶
- 亚历山大·维诺库罗夫
- 保罗·贝蒂尼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牛顿
- 克里斯·霍伊
- 兰斯·阿姆斯特朗
- 卡德尔·埃文斯
- 卢克·罗伯茨
- 姜翠华
- 尤金·瓦克
- 布拉德利·威金斯
- 布拉德利·麦吉
- 布雷特·兰开斯特
- 延斯·福格特
- 扬·乌尔里希
- 斯图尔特·奥格雷迪
- 斯特凡·尼姆克
- 格雷姆·布朗
- 泰勒·汉密尔顿
- 胡安·利亚内拉斯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 趙浩成
- 迈克尔·罗杰斯
- 阿诺·图尔南
- 馬雷克·加林斯基 (單車手)
- 黃金寶
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速度滑冰运动员
200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
- 伊琳娜·斯卢茨卡娅
- 伯德·米勒
- 克拉拉·休斯
- 关颖珊
- 冯凯 (运动员)
- 叶甫根尼·普鲁申科
- 奥勒·埃纳尔·比约恩达伦
- 孙丹丹
- 安尼娅·帕尔松
- 安玉龙
- 崔恩景
- 崔敏敬
- 斯科特·尼德梅爾
- 斯蒂芬·布拉德伯里
- 朱慧雯
- 朱敏真
- 朴慧园
- 李佳军
- 李野
- 楊揚
- 楊陽 (短道速滑)
- 王春露
- 玛丽-夏娃·德罗雷
- 瑪莉娜·阿妮西娜
- 申雪
- 艾芙金妮亚·拉达诺娃
- 萨拉·休斯
- 蒂莫西·戈貝爾
- 趙宏博
- 郭偉 (運動員)
- 阿列克谢·亚古丁
- 高基铉
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伍安临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牛顿
- 克里斯·霍伊
- 卡德尔·埃文斯
- 卢克·罗伯茨
- 妮科尔·库克
- 安娜·米雷斯
- 布拉德利·威金斯
- 布拉德利·麦吉
- 斯图尔特·奥格雷迪
- 杰米·斯塔夫
- 格雷姆·布朗
- 瑞安·贝利
- 罗斯·埃德加
- 迈克尔·罗杰斯
2003年泛美运动会自行车运动员
- 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
- 克拉拉·休斯
- 華特·費南多·培瑞茲
200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得主
- 任慧
- 伊琳娜·斯卢茨卡娅
- 傑佛瑞·布特爾
- 克拉拉·休斯
- 全多慧
- 卡琳娜·罗白日
- 史蒂芬·兰比尔
- 叶甫根尼·普鲁申科
- 吴世种
- 多米尼克·哈谢克
- 奥勒·埃纳尔·比约恩达伦
- 姜允美
- 安尼娅·帕尔松
- 宋锡雨
- 崔恩景
- 張丹 (花樣滑冰運動員)
- 張昊
- 徐昊辰
- 斯文·克雷默
- 朱慧雯
- 李佳军
- 李妮娜
- 李昊锡
- 楊揚
- 王曼麗
- 王濛 (短道速滑运动员)
- 玛丽特·比约根
- 玛莉丝·席尔德
- 申雪
- 維克多·安
- 艾芙金妮亚·拉达诺娃
- 荒川静香
- 萨莎·科恩
- 趙宏博
- 边千思
- 阿爾伯特·傑姆琴科
- 陈善有
- 韩晓鹏
2006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運動員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運動員
加拿大奥运自行车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加拿大奥运速度滑冰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 瓦莱里·马太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得主
- 丹尼尔·内斯特
- 伦诺克斯·刘易斯
- 佩妮·奥莱克夏克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汀·辛克莱尔
- 凯琳·奥斯蒙德
- 加布里埃拉·達勒漫
- 多诺万·贝利
- 斯科特·尼德梅爾
- 斯科特·莫伊尔
- 泰莎·沃尔图
- 瓦莱里·马太
- 罗西·麦克琳南
- 艾瑞克·拉德福德
- 芭芭拉·安·史考特
- 莊拿芬·蒙哥馬利
- 西里尔·斯莱特
- 达米安·华纳
- 陈伟群
- 马克·麦考伊
- 黃嘉露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銀牌得主
- 亚历山大·德斯帕蒂
- 佩妮·奥莱克夏克
- 克拉拉·休斯
- 凯琳·奥斯蒙德
- 凱文·雷諾斯
- 卡琳娜·罗白日
- 埃尔维斯·斯托克
- 基姆·布廷
- 布莱恩·奥瑟
- 斯科特·莫伊尔
- 泰莎·沃尔图
- 玛丽-夏娃·德罗雷
- 玛丽安尼·桑特-克莱
- 珍妮弗·阿贝尔
- 瑞安·科克伦
- 瓦莱里·马太
- 艾瑞克·拉德福德
- 陈伟群
加拿大奧林匹克運動會銅牌得主
- 佩妮·奥莱克夏克
- 傑佛瑞·布特爾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汀·辛克莱尔
- 凯琳·奥斯蒙德
- 喬安妮·羅切特
- 坎达丝·查普曼
- 基姆·布廷
- 布倫特·海登
- 本·约翰逊 (田径运动员)
- 玛丽-夏娃·德罗雷
- 珍妮弗·阿贝尔
- 瑞安·科克伦
- 米根·本菲托
- 罗莎琳·费利恩
- 艾瑞克·拉德福德
- 达米安·华纳
- 黃嘉露
加拿大女子自行车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加拿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
- 克拉拉·休斯
- 卡琳娜·罗白日
- 基姆·布廷
- 玛丽-夏娃·德罗雷
- 玛丽安尼·桑特-克莱
- 瓦莱里·马太
加拿大旅美國體育人物
- 保罗·斯塔尔特里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汀·辛克莱尔
- 卡拉·兰
- 坎达丝·查普曼
- 大卫·埃德加
- 安德烈·艾諾爾
- 安德鲁·奥诺赫
- 德揚·亞科維奇
- 德韋恩·德·羅沙里奧
- 本·约翰逊 (田径运动员)
- 柏·安斯特
- 查尔斯·格贝克
- 阿祖安·沙尼奥斯
- 陈伟群
- 馬塞爾·德容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金牌得主
- 亚历山大·德斯帕蒂
- 亚历山德拉·布鲁斯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汀·辛克莱尔
- 史考特·里奇蒙
- 吳駿義
- 坎达丝·查普曼
- 夏尔曼·丽德
- 康納·特瑞納
- 斯科特·迪金斯
- 李文珊 (羽毛球運動員)
- 珍妮弗·阿贝尔
- 瑞安·科克伦
- 米根·本菲托
- 罗莎琳·费利恩
- 罗西·麦克琳南
- 肖恩纳西·巴伯
- 蔡宛廷
- 詹森·安东尼·何舒
- 达米安·华纳
- 雷切尔·洪德里克
- 麥可·強森 (棒球選手)
- 黃嘉露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铜牌得主
- 亚历山大·德斯帕蒂
- 亚历山德拉·布鲁斯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汀·辛克莱尔
- 加文·施密特
- 卡拉·兰
- 吳楷義
- 坎达丝·查普曼
- 尤里·基斯爾
- 廖顯邦
- 斯科特·迪金斯
- 李·帕克希爾
- 李文珊 (羽毛球運動員)
- 桑托·孔多雷利
- 瑞安·科克伦
- 米根·本菲托
- 菲利普·加涅
- 詹森·安东尼·何舒
- 陳繼怡
- 雷切尔·洪德里克
- 高福頤
加拿大泛美运动会银牌得主
- 亚历山德拉·布鲁斯
- 伦诺克斯·刘易斯
- 克拉拉·休斯
- 史考特·里奇蒙
- 吳駿義
- 夏尔曼·丽德
- 多诺万·贝利
- 安德鲁·狄索萨
- 尤里·基斯爾
- 帕梅拉·威尔
- 桑托·孔多雷利
- 珍妮弗·阿贝尔
- 米根·本菲托
- 罗莎琳·费利恩
- 罗西·麦克琳南
- 菲利普·加涅
- 蔡宛廷
- 西姆·布拉
- 贾马尔·穆雷
- 雷切尔·洪德里克
- 高福頤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金牌得主
- 亚历山大·德斯帕蒂
- 伦诺克斯·刘易斯
- 克拉拉·休斯
- 多诺万·贝利
- 布倫特·海登
- 本·约翰逊 (田径运动员)
- 李文珊 (羽毛球運動員)
- 珍妮弗·阿贝尔
- 瑞安·科克伦
- 米根·本菲托
- 罗莎琳·费利恩
- 达米安·华纳
- 马克·麦考伊
- 黃嘉露
加拿大英联邦运动会铜牌得主
奧林匹克運動會競速滑冰獎牌得主
- 亚尔马·安德森
- 任慧
- 克拉拉·休斯
- 叶乔波
- 小平奈緒
- 张虹 (运动员)
- 斯文·克雷默
- 李相花
- 橋本聖子
- 牟太钒
- 王北星
- 王曼麗
- 瓦莱里·马太
- 约琳·特莫尔斯
- 羅納德·穆德
- 菊池彩花
- 韓弼花
- 高亭宇
- 高木美帆
- 高木菜那
- 魯斯蘭·扎哈羅夫
- 麥克·穆德
泛美运动会自行车奖牌得主
英联邦运动会自行车奖牌得主
- 丽贝卡·詹姆斯
- 伍安临
- 克拉拉·休斯
- 克里斯·牛顿
- 克里斯·霍伊
- 勞拉·肯尼
- 卡德尔·埃文斯
- 卢克·罗伯茨
- 史蒂文·伯克
- 史蒂芬妮·莫頓
- 埃玛·普利
- 埃莉诺·巴克
- 妮科尔·库克
- 安娜·米雷斯
- 安尼特·埃德蒙森
- 布拉德利·威金斯
- 布拉德利·麦吉
- 布雷特·兰开斯特
- 斯图尔特·奥格雷迪
- 杰米·斯塔夫
- 格雷姆·布朗
- 海登·鲁尔斯顿
- 瑞安·贝利
- 維多利亞·彭德爾頓
- 罗斯·埃德加
- 艾米·科尔
- 萨拉·卡里根
- 贾森·肯尼
- 达妮埃尔·金
- 迈克尔·罗杰斯
- 阿茲祖哈斯尼阿旺
- 马克·卡文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