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保羅·烏切洛

指数 保羅·烏切洛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 ,),原名保罗·迪·多诺(Paolo di Dono),意大利画家。由於烏切洛生活于中世紀末期和文藝復興初期,因此他的作品相應地也呈現出跨時代的特征:他將晚期哥特式和透視法這兩種不同的藝術潮流融合在了一起。他最著名作品是描繪聖羅馬諾之戰的三聯畫。 瓦薩里在《藝苑名人傳》中記載,烏切洛癡迷于透視法,常常爲了找到精確的消失點而徹夜不眠。他最著名作品是描繪聖羅馬諾之戰的三聯畫。.

15 关系: 卢浮宫中世紀後期三聯畫佛罗伦萨國際哥特式藝術畫家聖羅馬諾之戰 (烏切洛)艺苑名人传透视洛伦佐·吉贝尔蒂消失点濕壁畫文艺复兴意大利普拉托韦基奥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新!!: 保羅·烏切洛和卢浮宫 · 查看更多 »

中世紀後期

中世纪後期 (Late Middle Ages),或稱中世紀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後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紀晚期位於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之後,而在近代早期(Early Modern)之前。 到了1300年左右,歐洲幾世紀以來的繁榮與成長告一段落。歐洲遭受一連串的飢荒和瘟疫的打擊,例如1315-1317年的大饑荒和14世紀中期的黑死病大流行。這段時期還伴隨著人口下降、社會動亂和各個地區性的戰爭。英國和法國都發生了嚴重的農民起事:札克雷起事和百年戰爭。雪上加霜的是,天主教教會還發生了大分裂。這些事件有時被合稱為「中世紀晚期的危機」。 儘管有這些危機存在,14世紀的歐洲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古希臘羅馬的文獻重新吸引人們的注意,這個運動被後世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由於十字軍東征時與阿拉伯人的接觸,對拉丁文獻的研究風潮在12世紀就開始了。但西歐取得希臘文獻主要是在君士坦丁堡陷於鄂圖曼土耳其之手後,因為在當時有許多拜占庭學者逃難至西方,尤其是義大利。 除了古典文化的復興外,印刷術的發明使印刷文字的傳播更便利、教育更普及,而這兩者在未來導致了宗教改革。而這個時代的末期也是地理大發現的時代。哥倫布於1492年到達美洲,達伽瑪於1498年航行非洲和印度,這些發現增強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這些發展所造成的改變使許多學者認為中世紀晚期是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的開始。不過,這樣的區分還是會讓某些學者覺得不自然,他們認為古典文化從未在中世紀歐洲斷絕過,且古典時期與現代(Modern)有著連續。有些學者,尤其是義大利學者,寧可拒絕使用中世紀晚期一詞,而將14世紀的文藝復興是向現代的直接轉換。.

新!!: 保羅·烏切洛和中世紀後期 · 查看更多 »

三聯畫

三聯畫(來自希臘語形容詞τρίπτυχοs,意味“三折的”)是畫作(常為板面油畫)的一種類型,是多聯畫的一種,分為三個部份。一般正中的那一幅最大,也有三幅作品大小相同的畫作。 三聯畫在基督教藝術早期就已經出現,是中世紀祭壇畫的常見形式。後來又被文藝復興畫家們採用。用這種形式創作出的作品也易於拆分運輸。同樣的手法被用於現代的攝影技術中。.

新!!: 保羅·烏切洛和三聯畫 · 查看更多 »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Florentia,意大利诗歌:Fiorenza),又譯--,在19世紀的中國或者現代文學、藝術、餐飲的場合也經常翻譯成翡冷翠。是意大利中部托斯卡纳大区和佛羅倫斯省的首府,拥有366,091名城市人口,是该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以及主要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中心。从该市延伸出去的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都会区共有1,506,098名居民。 佛罗伦萨曾经长期处于美第奇家族控制之下,是欧洲中世纪重要的文化、商业和金融中心,并曾一度是意大利统一后的首都(1865-1871年)。 佛罗伦萨被认为是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地,艺术与建筑的摇篮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藏品丰富的博物馆(诸如烏菲茲美術館、学院美术馆、巴杰罗美术馆、碧提宫内的帕拉提那美术馆等)。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馬基維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美名由來是徐志摩前往度假時,因飽覽當地的湖山之勝,因而觸發內心美的悸動,便將意大利语的Firenze翻譯成--,並寫下《--》及《--》兩篇散文。.

新!!: 保羅·烏切洛和佛罗伦萨 · 查看更多 »

國際哥特式藝術

國際哥特式藝術是哥特式藝術的一個發展階段,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於勃艮第、波西米亞及意大利北部發端。隨後傳播到了西歐的廣大地區,其名稱由法國藝術史學家在19世紀末提出,但也有學者指出這個詞并不準確。 在國際哥特式藝術時期,出現了大批的藝術家和可攜帶的藝術品,例如泥金寫本,這些藝術品被帶到了歐洲大陸的各個地區,因而使得上流社會的審美形成了統一,減少了不同地區之間藝術風格的變化。其中受其影響最大的為勃艮第公國、神聖羅馬帝國和意大利。雖然主要是宮廷的藝術風格,但也向下對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小貴族產生其影響。直到文藝復興時古典主義興起,國際哥特式藝術一直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新!!: 保羅·烏切洛和國際哥特式藝術 · 查看更多 »

畫家

畫家,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或者畫畫特別優秀的人。西方在文藝復興或之前的時代,畫家基本上是受人委託而作畫的職業。在中國古代,正如音樂家一樣,很多畫家都不是職業性的。事實上幾乎沒有優秀的畫家是“職業性”的。以畫畫為職業者,一般稱爲“畫匠”,在中國古代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論那個人是畫在石頭、畫布、紙、皮上,都可稱為畫家。另外,可尊稱大畫家為「畫伯」。 畫家這個名稱在近代有所轉變,米羅經常反對畫家這個字,因其創造性不足,事實上畫家也往往是設計師、插畫家、雕塑家、作家、老師等。而且畫家也常與藝術家有重疊的意思 de:Artist.

新!!: 保羅·烏切洛和畫家 · 查看更多 »

聖羅馬諾之戰 (烏切洛)

《聖羅馬諾之戰》(Battaglia di San Romano)是佛羅倫薩畫家保羅·烏切洛繪製的三幅蛋彩畫,描繪1432年佛羅倫薩人和錫耶納人之間發生的聖羅馬諾之戰。其對揭示早期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線條透視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委託者並不是教會人士,這在當時也是很不尋常的。三幅畫都是蛋彩畫,且長度均超過三米。根據國家美術館的證據顯示,這些畫作是由佛儸倫薩的一個家族在1435年至1460年間委託烏切洛製作的。 後來洛倫佐·德·美第奇買下了其中一幅,並將其他兩幅搬到了美第奇宅府中。現分藏於倫敦國家美術館,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和巴黎盧浮宮。.

新!!: 保羅·烏切洛和聖羅馬諾之戰 (烏切洛) · 查看更多 »

艺苑名人传

《艺苑名人传》,全名《由契馬布埃至當代最優秀的意大利建築師、畫家、雕刻家的生平》(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这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第一本艺术史著作,作者是乔尔乔·瓦萨里,该书从13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开始,一直写到16世纪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寫到書的最末卷是他自己,共讲述了260多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杰出艺术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它是“藝術史上最早的重要著作”。Murray, P. and L. Murray.

新!!: 保羅·烏切洛和艺苑名人传 · 查看更多 »

透视

透视分三种:线透视、空气透视、隐没透视。.

新!!: 保羅·烏切洛和透视 · 查看更多 »

洛伦佐·吉贝尔蒂

洛伦佐·吉贝尔蒂(Lorenzo Ghiberti,本名Lorenzo di Bartolo,)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雕塑家。 吉贝尔蒂出生在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Bartoluccio吉贝尔蒂,训练有素的艺术家和金匠,训练他的儿子在黄金贸易中。后来洛伦佐·吉贝尔蒂前往Bartoluccio de Michele的作坊工作,在伯鲁乃列斯基也在那里接受培训。当1400年黑死病袭击佛罗伦萨时,吉贝尔蒂移居罗马涅(Romagna),在那里协助完成了卡罗马拉泰斯塔(Carlo I Malatesta)城堡的壁画。 吉贝尔蒂首次出名是在1401年击败伯鲁乃列斯基,赢得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第一套青铜大门的竞赛。最初的计划是描绘旧约奉献以撒的情景,但是后来改为描绘新约的情景。 为了完成这一委托,他设立了一个大型作坊,许多艺术家在其中培训,包括多那太罗、马佐利诺、米开罗佐、保罗·乌切洛和安东尼奥·波拉尤奥罗。吉贝尔蒂重新发明了青铜的脱蜡铸造(古罗马人曾经使用)。这使得他的作坊对于年轻的艺术家特别亲密。 当他的第一套28块面板完成时,吉贝尔蒂又得到委托在教堂门口完成第二套,这一次的场景来自旧约,他没有再创作28块面板,而是改为完全不同风格的10个矩形场景。它们更为自然,运用透视,也更为理想化。米开朗基罗称为这些场面为“天堂之门”。“天堂之门”被公认是人文主义的纪念碑。 后来他受命完成佛罗伦萨圣弥额尔教堂壁龛内的几尊镀金铜像,包括施洗约翰(羊毛商人行会)、马太(银行公会)和司提反(羊毛制造商行会)。 他还是古典文物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积极参与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未完成的《述评》(Commentarii)是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宝贵的文献资料,也包含了第一部艺术家的自传。这部著作成为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重要的参考文献。 吉贝尔蒂在佛罗伦萨去世,享年77岁。 奥古斯特·罗丹的地狱之门受到“天堂之门 ”的启发。.

新!!: 保羅·烏切洛和洛伦佐·吉贝尔蒂 · 查看更多 »

消失点

如当你沿着铁路线去看两条铁轨,沿着公路线去看两边排列整齐的树木时,两条平行的铁轨或两排树木连线交与很远很远的某一点,这点在透视投影中叫做消失点(vanishing point),又称灭点。 艺术家和工程师在纸上表现立体图时,常用一种透视法,这种方法源于人们的视觉经验:大小相同的物体,离你较近的看起来比离你较远的大。凡是平行的直线都消失于无穷远处的同一个点,消失于视平线上的点的直线都是水平直线。 Category:藝術技巧 Category:工程製圖 Category:計算機視覺.

新!!: 保羅·烏切洛和消失点 · 查看更多 »

濕壁畫

濕壁畫,原意是“新鮮”,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泛指在鋪上灰泥的牆壁及天花板上繪畫的畫作,14-16世紀時所形成於義大利。操作困難,今已罕見。.

新!!: 保羅·烏切洛和濕壁畫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新!!: 保羅·烏切洛和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保羅·烏切洛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普拉托韦基奥

普拉托韦基奥(Pratovecchio),是意大利阿雷佐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人口3163人,人口密度42.0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51032。.

新!!: 保羅·烏切洛和普拉托韦基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乌切洛,P.烏切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