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关系: 史丹佛大學,布鲁克林区,弗雷德里克·桑格,凱斯西儲大學,纽约,纽约州,美國,生物化学,诺贝尔化学奖,重組DNA,沃特·吉爾伯特。
-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師
-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师
- 猶太諾貝爾獎獲得者
- 美國生物化學家
- 艾滋病研究者
史丹佛大學
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常直接稱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一所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學術聲譽和创业氛围而獲評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斯坦福大學於1891年由時任加州參議員及州長的鐵路大亨利蘭·史丹福和他的妻子創辦。這是為了紀念他們因傷寒而於16歲生日前夕去世的兒子()。其為男女及宗教自由的學校,在1930年代前所有學費全免。可是,1893年利蘭·史丹福的逝世及1906年對校園造成重大損毀的三藩市大地震,為該校帶來嚴重的財政困難後才開始收費。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任學校教務長的弗雷德里克·特曼全力支持校友與教職員的企業精神,希望能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本地工業,這也是現今硅谷的源流。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史丹福成為了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所在地,及其中一個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互聯網雛形)的起源地。 學校的校園位於矽谷的西北方,鄰近帕羅奧圖。校方的各個學術部門被歸入七所學術學院內,而包括生物保育區及加速實驗室在內的其他資產則設於主校區之外。此校同時為最富有的教育機構之一,並為第一所在一年內獲得超過十億美元捐款升幅的大學。 史丹福為一所擁有高住宿率及高選擇性的大學,當中的研究生課程較本科的多元化。該校也是馬丁路德金手寫原稿的保存地。史丹福學生透過36支代表隊參與不同的體育競賽,其為兩所太平洋十二校聯盟的私立大學之一。有關校隊曾奪得過104次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冠軍,成績於眾多大學中位列第二。自1994-95年起,其亦一直為全國大學體育競技董事杯的年度得主。 史丹福培養了不少著名人士。其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史丹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如:谷歌、雅虎、惠普、耐克、昇陽電腦等,這些企業的資金合計相等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系。共81名諾貝爾獎得主現或曾於該校學習或工作。.
查看 保羅·伯格和史丹佛大學
布鲁克林区
布魯克林又称布碌仑(Brooklyn),为美國紐約市的五個行政區之一,也就是纽约州的金斯县(Kings county,意為「國王縣」),为纽约州人口最多的县份。布魯克林位於曼哈頓東南部,東連皇后區。在纽约市五大區中,为人口最多的一區(250萬居民)。若該區为一座城市,單以人口比較,则有可能为美國第四大城。 布魯克林在19世紀時有許多暱稱,其中有「樹之城」(City of Trees)、「家之城」(City of Homes)和「教堂之城」(City of Churches),今日則綜合稱為「家與教會的自治市」(Borough of Homes and Churches)。在1980年代及90年代,該區以治安不良聞名於世。自朱利安尼擔任紐約市長之後,治安大為改善,居住環境也逐漸變好。.
查看 保羅·伯格和布鲁克林区
弗雷德里克·桑格
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Frederick Sanger,),英國生物化學家,曾經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是第四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以及唯一獲得兩次化學獎的人。.
凱斯西儲大學
凯斯西储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是美國的一所研究型私立大學,位於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市。該校是由凱斯理工學院(由慈善家倫納德·凱斯創立於1880年)及西方儲備大學(在1826年由康乃狄克西部儲備區創立)於1967年合併而成。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光速不变性的邁克爾遜-莫雷实验,就是1887年在这里进行的。而邁克爾遜也成為第一個贏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美國人。 在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學是第一學府也是最大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它提供文理、工程、法律、管理、醫科、牙科、護理及社會科學的教學與學術研究。 該校已有16名校友及教授獲諾貝爾獎。.
查看 保羅·伯格和凱斯西儲大學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位於美國紐約州的城市,為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紐約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纽约还被称为「世界文化之都.
查看 保羅·伯格和纽约
纽约州
纽约州(State of New York),暱稱帝國州(Empire State),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首府是奧爾巴尼,由上州、紐約市及郊縣(下州)所組成。 纽约州西部及北部与加拿大接壤,东邻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佛蒙特州(即“新英格兰三州”)和大西洋,南接宾夕法尼亚州和新泽西州,西北部連接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通常人们说起纽约州时不能像称呼美国绝大多数州那样省略最后的“州”(State)字,因为简单地说纽约多指纽约市。.
查看 保羅·伯格和纽约州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保羅·伯格和美國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 虽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实际上有很多大的复合物分子(称为“聚合物”)是由相似的亚基(称为“单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每一类生物聚合物分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亚基类型。例如,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所组成,而脱氧核糖核酸(DNA)由4种核苷酸构成。生物化学研究集中于重要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特别着重于酶促反应的化学机理。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对细胞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行得相当深入。生物化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密码(DNA和RNA)、 蛋白质生物合成、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以及细胞信号转导。.
查看 保羅·伯格和生物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查看 保羅·伯格和诺贝尔化学奖
重組DNA
重組DN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它是把一般不同时出现的DNA序列组合到一起而产生的。从遺傳工程的观点来看重組DNA是把相关的DNA添加到已有生物的基因組中,比如细菌的质粒中,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或者添加特别是的特性,比如免疫。重組DNA与遺傳重組不是一回事。它不是重组细胞内或者染色体上已经存在的基因组,而完全是通过外部工程达到的。重组蛋白质是从重組DNA合成出来的蛋白质。 重組DNA技术是1973年由斯坦利·诺曼·科恩和赫伯特·玻意尔设计的。1974年他们发表了他们的设计。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分离和放大基因或者DNA片段,然后精确地把它们插入其它细胞中,由此制造出转基因细菌。沃納·亞伯、丹尼爾·那森斯和漢彌爾頓·史密斯发明了限制酶才使得重組DNA技术可行,为此他们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医学奖。.
查看 保羅·伯格和重組DNA
沃特·吉爾伯特
沃特·吉爾伯特(Walter Gilbert,),美國物理學家與生物化學家,分子生物學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和諾貝爾獎得主。.
另见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師
- 乔治·韦尔斯·比德尔
- 乔舒亚·莱德伯格
- 保罗·瓦兹拉威克
- 保羅·伯格
- 卡尔·代塞尔罗思
- 安德鲁·法厄
- 布赖恩·科比尔卡
- 戴维·博特斯坦
- 托马斯·聚德霍夫
- 斯坦利·诺曼·科恩
- 本·巴雷斯
- 爱德华·劳里·塔特姆
- 理查德·舍勒
- 罗杰·科恩伯格
- 詹姆斯·斯普迪赫
- 詹姆斯·罗思曼
- 費瑞·慕拉德
- 路易吉·路卡·卡瓦利-斯福扎
- 邁可·列維特
- 钱永佑
- 阿克塞尔·布伦杰
- 阿瑟·科恩伯格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师
- 丽塔·列维-蒙塔尔奇尼
- 乔治·斯内尔
- 保羅·伯格
- 卡尔·斐迪南·科里
-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 厄爾·威爾伯·薩瑟蘭
- 吉姆·塔蘭托
- 吳訥孫
- 埃瑞克·格雷滕斯
- 埃里克·潘奇
- 威廉·霍华德·斯坦
- 威廉·麥斯特
- 安道爾·圖威
- 巴克敏斯特·富勒
- 廣川信隆
- 弗萊·奧托
- 彼得·穆塔里卡
- 彼得·雷文
- 愛德華·康登
- 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
- 斯坦利·科恩
- 朱汝瑾
- 李·阿尔文·杜布里奇
- 杰克·施特罗明格
- 杰弗里·戈登
- 林文月
- 柯伟林
- 格蒂·科里
- 槙文彥
- 維吉尼亞·強生
- 羅伯·佛契哥特
- 艾伯特·沙茨
- 菲利普·加斯顿
- 裘小龙
- 赫伯特·斯潘塞·加塞
- 迈克尔·希茨
- 道格拉斯·诺斯
- 阿弗雷德·赫希
- 阿瑟·康普顿
- 阿瑟·科恩伯格
- 饶毅
- 马克斯·贝克曼
- 魯文·拉馬第
- 麥斯特與強生
猶太諾貝爾獎獲得者
- 乔治·安德鲁·欧拉
- 伊利亚·普里高津
- 保罗·埃尔利希
- 保羅·伯格
- 内莉·萨克斯
- 卡尔·兰德施泰纳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
- 奥托·勒维
- 奧托·邁爾霍夫
- 威廉·霍华德·斯坦
- 尼尔斯·玻尔
- 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
- 弗里茨·哈伯
- 恩斯特·伯利斯·柴恩
- 本·伯南克
- 杰尔姆·卡尔
- 梅尔文·卡尔文
- 欧文·罗斯
- 沃尔特·科恩
- 沃特·吉爾伯特
- 猶太人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 約瑟夫·厄爾蘭格
- 納丁·戈迪默
- 罗伊·格劳伯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 罗德·霍夫曼
- 罗杰·科恩伯格
- 艾伦·黑格
- 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
- 薩爾瓦多·盧瑞亞
- 西德尼·奥尔特曼
- 赫伯特·布朗
- 赫伯特·豪普特曼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 阿瑟·科恩伯格
- 阿龙·克卢格
- 马丁·卡普拉斯
- 马丁·查尔菲
- 鲁道夫·马库斯
美國生物化學家
- T·柯林·坎貝爾
- 亚历山大·瓦尔沙夫斯基
- 保罗·博耶
- 保罗·莫德里奇
- 保羅·伯格
- 傑拉德·喬伊斯
- 兰迪·谢克曼
- 凯利·穆利斯
- 史坦利·布魯希納
- 埃德温·克雷布斯
- 埃德蒙·费希尔
- 埃爾文·查戈夫
- 富蘭克林·史達
- 尹航 (教授)
- 布魯斯·艾姆斯
- 布鲁斯·艾伯茨
- 張鋒
- 托马斯·切赫
- 托马斯·施泰茨
- 托马斯·聚德霍夫
- 斯坦利·科恩
- 杰克·施特罗明格
- 沃特·吉爾伯特
- 王倬
- 王晓东 (科学家)
- 約瑟夫·里歐納德·戈爾茨坦
- 约翰·库里扬
- 罗伯特·布鲁斯·梅里菲尔德
-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 罗杰·科恩伯格
- 罗纳德·韦尔
- 艾萨克·阿西莫夫
- 菲巴斯·利文
- 詹姆斯·斯普迪赫
- 迈克尔·希茨
- 道格拉斯·科爾曼
- 錢澤南
- 钱永健
- 钱百敦
- 阿瑟·科恩伯格
- 阿里耶·瓦舍尔
- 阿齐兹·桑贾尔
- 霍华德·锡达
- 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