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俄国君主列表

指数 俄国君主列表

俄國君主列表,指俄羅斯由862年留里克創立諾夫哥羅德公國開始,到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其間,共1055年間俄國君主的列表。 862年,留里克創立諾夫哥羅德公國,是為俄羅斯國家的開始。882年,第二代諾夫哥羅德大公奧列格攻陷基輔,創立了基輔羅斯。基輔羅斯創立早期,匯聚周邊民族,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羅斯人。伊戈爾繼位後,創立留里克王朝,是為統治俄羅斯的第一個王朝。基輔羅斯在這段時間屢次出兵劫掠拜占庭帝國、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可薩汗國等周邊國家。 智者雅羅斯拉夫死後,長子、次子、四子分別爭位,基輔羅斯小分裂,最終由四子弗謝沃洛德再度統一,是為弗謝沃洛德一世。弗謝沃洛德之子紅太陽莫諾馬赫打敗南俄草原的波洛韋茨人,消除了突厥人對基輔羅斯的威脅。紅太陽莫諾馬赫死後,基輔羅斯大分裂,他的長孫伊賈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維奇曾統一大部分基輔羅斯,但被七叔尤里·多爾戈魯基所敗,基輔羅斯再度陷入動亂。1169年,尤里·多爾戈魯基長子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聯合十六個大公國的軍隊攻陷基輔,將首都遷移至弗拉基米爾,再度名義上統一基輔羅斯,但一年後再分裂。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死後,除了其弟大窩弗謝沃洛德能暫時穩定局勢外,基輔羅斯長時間陷於動亂中。最後在長子西征中,基輔羅斯亡於拔都為首的蒙古侵略軍。 伊凡大帝在位期間,吞併諾夫哥羅德、布良斯克、特維爾、圖羅夫、明斯克、霍爾姆等公國,滅亡金帳汗國,莫斯科大公成為俄國君主。伊凡三世晚年娶巴里奧略王朝的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將莫斯科大公國視作拜占庭帝國的承繼人。伊凡大帝和其子瓦西里三世致力出兵消滅蒙古和其他大公國殘餘勢力,打下了統一俄羅斯的根基。1547年1月16日,伊凡大帝之孫伊凡四世自稱沙皇,成立俄羅斯沙皇國,俄國再度統一。 1598年1月17日,伊凡四世之子費奧多爾一世·伊萬諾維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結束,俄羅斯陷入混亂。僅伊凡四世的顧問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登位時,勉強維持了對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和平,但戈東諾夫在位七年間,俄國內部多有暴亂。戈東諾夫去世後,波蘭扶植了三位德米特里,皆稱為伊凡四世幼子。偽德米特里一世成功取得沙皇之位,但被瓦西里四世所推翻,成立叔伊斯基王朝。但波蘭立陶宛聯邦撕破停戰協定,宣稱瓦迪斯瓦夫四世對俄國王位有繼承權,入侵俄國。斯坦尼斯瓦夫·若烏凱夫斯基率領軍隊攻陷莫斯科。瓦西里四世被俘,叔伊斯基王朝被波蘭立陶宛聯邦終結。瓦迪斯瓦夫自稱沙皇伏拉斯基拉夫一世,透過七波耶會議,開始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對俄羅斯的管治。梁贊公爵以留里克王朝後裔身份號召俄羅斯人抵抗波蘭侵略,召開全俄縉紳會議。在他死後,大主教被推舉為領導人。在1613年2月21日其子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為全俄沙皇米哈伊爾一世,1613年7月21日全俄縉紳會議還政沙皇,成立羅曼諾夫王朝。 羅曼諾夫王朝在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和費奧多爾三世治下,分別於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奧斯曼帝國處取回烏克蘭地方,並因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率領哥薩克酋長國附庸俄國,俄國領土獲得大幅度的擴張,但因波羅的海沿岸的歸屬問題與瑞典帝國的關係急速惡化。彼得大帝於1696年開始進行彼得大帝改革,俄國開始西化。終於在1721的大北方戰爭打敗瑞典,取回自古斯塔夫大帝時代交給瑞典的俄國東北部海岸線。彼得大帝因此稱帝,成立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去世後,由於他處決其子,導致無嗣繼位,他十四歲的孫子彼得二世去世後,羅曼諾夫王朝絕男嗣。在其女伊麗莎白女皇去世後,彼得大帝外孫彼得三世繼位,開始荷爾斯泰因-戈托普-羅曼諾夫王朝。 彼得三世在位不到一年便被妻子葉卡捷琳娜大帝所廢,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期間三次瓜分波蘭、於第五次俄土戰爭大敗奧斯曼,吞併克里米亞汗國。在她去世後,由其子保羅一世繼位,但因改革不得貴族支持,被暗殺於米哈伊洛夫宮,由其子亞歷山大一世繼位。亞歷山大一世在位期間領土再度大幅擴張,先後打敗奧斯曼和波斯,從瑞典處取得芬蘭大公國。在拿破崙戰爭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撃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取得波蘭會議王國國王頭銜,俄國成為歐陸霸主。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戰敗,尼古拉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二世因此推行改革,廢除農奴制,並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加索戰爭,出售阿拉斯加。在亞歷山大二世被激進青年謀殺後。亞歷山大三世繼位,俄羅斯開始工業化進程,並佔領全中亞。尼古拉二世登位後期,因1905年俄國革命,俄國開始立憲運動。因大斯拉夫主義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7年俄國革命,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及軟禁,俄國君主制結束。.

199 关系: 加利奇加利西亞 (中歐)基辅罗斯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华沙卡根伯格汗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可萨人台灣叶卡捷琳娜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君士坦丁九世大北方戰爭大公大诺夫哥罗德大斯拉夫主義奥都剌奧古斯都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尤利烏斯·凱撒尤里·丹尼洛维奇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尼古拉·羅曼諾維奇尼古拉一世尼古拉一世 (俄国)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不剌汗中亚布良斯克帖木儿·忽格鲁特下诺夫哥罗德乞迪兒乞邻·别儿歹乌克兰乌剌黑赤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亨利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库卡剌汗库尔斯克库楚克·马哈麻...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伊凡三世伊凡一世伊凡二世伊凡五世伊凡六世伊凡四世伊戈尔·留里科维奇伪德米特里一世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佩切涅格人彼得大帝彼得大帝改革彼得三世 (俄国)彼得二世 (俄国)德米特罗夫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 (苏兹达尔)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德米特里二世往年纪事保加利亚沙皇列表保罗一世 (俄国)忽里纳俄罗斯俄罗斯历史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帝国皇帝及女皇世系图俄罗斯混乱时期俄羅斯聯邦國徽俄羅斯沙皇國忙哥帖木儿圣彼得堡圖羅夫別洛焦爾斯克别儿哥别儿迪别切尔尼戈夫切爾克斯汗傀儡政權哈桑·貝格汗冬宫八剌汗兹韦尼哥罗德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汗國兀剌不花兀鲁·穆罕默德兀鲁斯汗皇帝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神聖羅馬皇帝科洛姆纳穆罗姆穆拉德汗第三羅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五次俄土战争第六次反法同盟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纳兀鲁斯维堡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罗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维奇罗斯托夫罗曼诺夫王朝羅斯人瑞典帝國瓦西里三世瓦西里一世瓦西里二世瓦西里四世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薩王朝瓦良格人瓦拉幾亞留里克留里克王朝特维尔白俄罗斯芬兰-乌戈尔语族芬蘭大公國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国道剌特·别尔迪荷尔斯泰因-格托普-罗曼诺夫王朝頭髮交替規則高加索戰爭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谢赫·阿合马谢苗一世鲍里斯·戈东诺夫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费奥多尔·戈东诺夫费奥多尔三世贾巴尔·别尔迪齐格蒙特三世農奴制迪尼别霍爾姆阿列克謝一世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阿黑麻汗阿拉斯加州问号脫脫 (金帳汗國)脱脱蒙哥臨時政府金帳汗國苏兹达尔雷利斯克雅罗斯拉夫尔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東斯拉夫民族梁赞梅什科一世沃里尼亞沙皇沙迪别汗波列斯瓦夫一世波罗的海波蘭立陶宛聯邦波蘭會議王國波洛茨克法兰西第一帝国札尼别札尼别二世札兰丁·汗月即别明斯克斯堪的纳维亚斯摩棱斯克撒里答教宗斯德望一世拿破崙戰爭拜占庭帝国拔都更圍困君士坦丁堡怯别汗普季夫利普斯科夫1917年俄国革命 扩展索引 (149 更多) »

加利奇

加利奇(Га́лич)是俄羅斯科斯特羅馬州西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加利奇湖畔,距科斯特羅馬東北121公里、丘赫洛馬以南50公里。2002年人口19,151人。 1159年首見於文獻,1778年設市。 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加利奇 · 查看更多 »

加利西亞 (中歐)

#重定向 加利西亚 (东欧).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加利西亞 (中歐) · 查看更多 »

基辅罗斯

基輔羅斯(古东斯拉夫语:Рѹ́сь,Рѹ́сьскаѧ землѧ,Ῥωσία,Rus(s)ia, Ruscia, Ruzzia, Rut(h)enia,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Кіеўская Русь),是一個882年至1240年,以基輔為首都,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东欧君主制國家。在1236—1240年的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及)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Правда роусьскаꙗ)。.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基辅罗斯 · 查看更多 »

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

基里爾·弗拉基米洛維奇(Кирилл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是一位俄罗斯帝国皇室成員。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子、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儿子。1917年俄國革命中,其堂兄弟原沙皇尼古拉二世與其弟米哈伊爾死後,他成為俄羅斯皇室的家族領袖及俄羅斯沙皇的假定繼承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 · 查看更多 »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博赫丹·齐诺维伊·米哈伊洛维奇·赫梅尔尼茨基(Богдан Зинові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Хмельницький;Bohdan Zenobi Chmielnicki;r,),哥萨克酋长国首任酋长,也是烏克蘭國父,又譯波格丹·赫梅利尼斯基。根据很多同时代犹太人的一手资料,他是迄今为止对犹太人最残忍的暴君之一。他领导了针对波兰立陶宛联邦权贵的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或稱波蘭哥薩克戰爭、赫梅利尼茨基之亂,1648年-1654年),而这次起义也让哥萨克国家建立。1654年,他与沙皇俄国订立佩列亚斯拉夫条约,而这份条约让乌克兰最终并入俄罗斯帝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 查看更多 »

华沙

華沙(Warszawa )是波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里。2008年人口數字爲1,707,983人,都市圈人口大約2,785,000人。城市面積512平方公里,都市圈面積12266平方公里。冷戰時期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此簽署的。 该市也是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拥有许多工业企业(制造、钢铁、电气工程、自动工业),66所高等学府(包括华沙大学),和超过30家剧院。.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华沙 · 查看更多 »

卡根伯格汗

#重定向 合罕别.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卡根伯格汗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Gustav II Adolf,),瑞典瓦薩王朝國王,生於斯德哥爾摩,即位後,與神聖羅馬帝國相爭,節節獲勝,卻於呂岑會戰不幸陣亡。他是歷代瑞典國王中惟一被國會封為「大帝」(den store)者,另外,清教徒称之為「北方雄狮」。斯德哥爾摩和哥德堡都有古斯塔夫·阿道夫廣場,以紀念這位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 · 查看更多 »

可萨人

可薩人,又譯作卡扎人,常指一西突厥的屬部落,他們的汗國是中世纪初期最大的汗國。最早见于《隋书·北狄传》,《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下》称其为“突厥可萨部”,杜环《经行记》提到“苫国(叙利亚)有五节度,有兵马一万以上,北接可萨突厥,可萨北又有突厥”,他們半定居在東歐大平原至北高加索。 他們與西突厥只有稀疏的關係(統治者是西突厥宗室,後來全然獨立),他們在公元7世紀下半葉,在北高加索草原伏爾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強大的可薩汗國,成為絲綢之路北道上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中轉站,疆域東至今花剌子模、今西哈薩克斯坦州、西至多瑙河与今烏克蘭,達吉斯坦是核心,南至格鲁吉亞、車臣、克里米亞、小亞细亞東北、他們與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在政治和經濟上保持密切的關係。 他們的可汗名號是答剌罕。“可薩”一词在德文有“異教徒”,希臘文有“匈奴騎兵”,在俄文與希伯來文有“牧羊人”,在阿拉伯語有“小眼睛”的意思,在亚美尼亞與格魯吉亞有“北方”的意思,在突厥语解为“遊蕩”,古代波斯史說可薩人好劫掠與長途奔襲,長矛是主要武器,亞洲人後來把类似于可薩人那样生活的也稱為可薩人,在1480年代,格魯吉亞還有自稱可薩人的突厥語游牧民,哥薩克與哈薩克也源於此字。在車臣語中,“可萨”一词可解为“美丽谷地”。 汗国民族有突厥语部落、波斯人、烏戈尔、斯拉夫人、哥德人和高加索人。《世界境域志》中说可萨汗国可汗姓氏是阿史那(Asna)。.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可萨人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叶卡捷琳娜一世

叶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725年—1727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女皇,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而称呼她为凱薩--琳一世或凱瑟--琳一世,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之女。 本名玛尔塔·斯卡乌龙斯卡娅(,),皈依东正教后更名为叶卡捷琳娜。大北方战争中,在马里恩波尔附近成为俄军的俘虏,不久为彼得一世所宠。丈夫死后,得到近卫军的支持,于1725年加冕成为俄罗斯帝国女皇。但是不太参与国政,实权被缅什科夫掌握。按彼得大帝遗嘱建立俄罗斯科学院(1726年),创立最高枢密院。临死前数日,在传位给彼得二世的遗诏上签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叶卡捷琳娜一世 · 查看更多 »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I)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1762年至1796年在位),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出生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通过政变废黜并刺杀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俄罗斯女皇。在其治下俄罗斯经历复兴,达到其历史顶峰并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叶卡捷琳娜即位和在位时均时常依靠其宠幸贵族的协助,如和波将金。在苏沃洛夫、鲁缅采夫和乌沙科夫等将领支持之下,叶卡捷琳娜治下的俄罗斯帝国通过军事及外交迅速扩张。在南方,俄罗斯通过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击溃克里米亚汗国,对黑海及亚速海的广阔区域进行了殖民(即新俄罗斯);在西方,叶卡捷琳娜前情人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俄罗斯获得了最大面积的领土;在东部,俄罗斯开始对阿拉斯加进行殖民,俄属北美由此建立。 叶卡捷琳娜改革行政区划,诸多新城镇在其令下建立起来。她跟随其所景仰的彼得大帝的步伐,继续根据西欧模式对俄罗斯进行现代化革新,但征兵制及经济仍旧以为基础,国家及地主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农奴,由此导致了多次叛乱,农民及哥萨克的普加乔夫起义即为一例。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时代”,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及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彼得三世在位时颁布,由叶卡捷琳娜确认延续的《贵族自由宣言》将贵族由强制兵役和国家公务中解放出来。叶卡捷琳娜推动诸多古典主义贵族建筑的建设,改变了俄国的面貌。她热心支持启蒙时代理念,由此获得开明专制君主一称。叶卡捷琳娜亦支持艺术事业,推动了的发展。这一时期所建立斯莫尔尼宫是欧洲首家由国家资助的女性高等教育机构。.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九世

君士坦丁九世(单独战斗者)(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Θ' ο Μονομάχος,約),东罗马帝国皇帝(1042年-1055年在位)。 君士坦丁九世是帝都(君士坦丁堡)官僚贵族的代表。他的父亲狄奥多西是巴西尔二世皇帝与君士坦丁八世皇帝在位时的朝中重臣,后来因被怀疑卷入宫廷阴谋而失宠。但君士坦丁依靠与罗曼努斯三世皇帝的侄女的婚姻而再度踏上仕途,并受到当时在位的女皇佐伊的特殊青睐。佐伊的丈夫米海尔四世出于嫉妒将君士坦丁流放;但在米海尔死后,女皇很快将君士坦丁召回(1042年),并选择他为自己的丈夫和共治者。此举受到君士坦丁堡牧首阿历克塞一世的强烈反对,因为两人都是第三次结婚,但皇帝夫妇仍于6月11日举行婚礼(牧首本人缺席)。他们一起统治到1050年佐伊去世为止。 君士坦丁九世即位后马上驱逐了米海尔四世的所有亲信。新皇帝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封建贵族和军队的叛乱。由于受到情妇玛丽亚·斯科莱琳娜的谗言影响,君士坦丁九世解除了在意大利的拜占庭将领乔治·马尼亚克的职务,导致后者发动兵变(1042年),造成一场严重危机。马尼亚克宣布自己为皇帝并率军侵入巴尔干,但在与皇帝的军队战斗中伤重身亡,从而结束了这场叛乱。后来在1047年又发生了一场更严重的叛乱:君士坦丁九世的侄子、亚得里亚堡总督利奥·托尔尼基奥斯企图推翻他。托尔尼基奥斯得到了色雷斯封建主集团的支持,并试图进攻君士坦丁堡,但被击退,后来在另一次战斗中被俘。这次叛乱大大削弱了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防御力量,导致1048年佩切涅格人入侵该地区,并在此后5年多次进行劫掠,造成很大破坏。 突厥部族(主要是佩切涅格人和塞尔柱人)是君士坦丁九世在位时期最主要的外敌。佩切涅格人从北方骚扰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属地,而塞尔柱人则从东方侵袭帝国的小亚细亚领土。由于在1045年吞并了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小王国,拜占庭的疆域直接与塞尔柱人的国家接壤,双方于1046年第一次发生接触。1048年帝国与塞尔柱人在亚美尼亚发生冲突,但不久即缔结和约。在签订条约之后,君士坦丁九世愚蠢地解散了在亚美尼亚的驻军以节约国家开支,此举对后来帝国亚洲领土的丧失有深远影响。至于佩切涅格人,他们在1048年的入寇之后就对巴尔干造成持续威胁,而皇帝却寄希望于用外交手段和怀柔来缓和局势。结果佩切涅格人被允许居住在巴尔干附近地区,这就使得防御他们更加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君士坦丁九世曾企图获得匈牙利王国的援助。 在国内,君士坦丁九世希望通过讨好帝都贵族(宫廷官僚集团)和大土地所有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大幅减少了各省地主和基督教会应缴的税赋,并加速推进国内土地的封建化。在他执政时,各省的实际权力落入高等文官(大法官)的手中。 1054年发生了著名的东西教会大分裂。罗马教皇良九世和君士坦丁堡牧首米海尔·凯鲁拉里乌斯互相开除了对方的教籍,此事被认为是天主教与东正教正式决裂的标志。君士坦丁九世企图介入此事,因为他需要利用教皇来共同对付诺曼人,后者对帝国在南意大利的领土形成了严重威胁;但他突然病倒并于下一年1月去世。佐伊的妹妹狄奥多拉被宣布为新的皇帝。 君士坦丁九世在位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拜占庭与罗斯进行了密切交往。1043年,基辅大公智者雅罗斯拉夫派其子弗拉基米尔·雅罗斯拉维奇率领一支舰队进攻君士坦丁堡;罗斯人的舰队被击败了,但却意外地促成了双方的联姻关系。1046年拜占庭与罗斯结盟,后来双方大体上保持友好。君士坦丁九世的女儿(一说为妹妹;一些文献认为其名为安纳斯塔西娅,另一些则认为为玛丽)与雅罗斯拉夫之子弗谢沃洛德·雅罗斯拉维奇(后来获得了大公公位)结婚。这对夫妇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他继承了外祖父君士坦丁九世的外号“单独战斗者”(读音为“莫诺马赫”)。.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君士坦丁九世 · 查看更多 »

大北方戰爭

大北方戰爭(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Stora nordiska kriget,1700年 - 1721年),又稱或北方大戰,是沙俄與瑞典之間在1700年爆發的戰爭,主因是為了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戰爭的結果是俄國從此稱霸波羅的海,瑞典由歐洲列強的名單上消失。.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大北方戰爭 · 查看更多 »

大公

大公是一个中世纪欧洲贵族等级的对应汉语翻译词汇简称,系“大公爵”的简称。参见:.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大公 · 查看更多 »

大诺夫哥罗德

大诺夫哥罗德(Великий Новгород,俄语诺夫哥罗德拉丁字母拼写:Novgorod)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城于859年,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沃爾霍夫河注入伊爾門湖的地方。大诺夫哥罗德在2002年有人口216,856人,人口数量最高时是在1989年统计时,当时人口达229,126人。大诺夫哥罗德是诺夫哥罗德州的首府。俄罗斯10号联邦公路通过诺夫哥罗德。.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大诺夫哥罗德 · 查看更多 »

大斯拉夫主義

#重定向 泛斯拉夫主義.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大斯拉夫主義 · 查看更多 »

奥都剌

奥都剌(),又作阿卜杜拉汗,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第二十二任可汗,月即别的儿子。 1361年9月,别儿迪别的女婿马麦拥立札尼别的的兄弟奥都剌推翻帖木儿火者。之后国都别儿哥萨莱被斡耳都灭里、乞里迪别、阿木剌、米耳·不剌、阿即思汗占据。1367年,马麦协助他夺得萨莱,1368年,哈桑·貝格汗将他赶出萨莱。1369年,他重新夺回萨莱,1370年,奥都剌死后,其子马合麻·布剌克即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奥都剌 · 查看更多 »

奧古斯都

#重定向 奥古斯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奧古斯都 · 查看更多 »

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俄語:Мстисла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Великий;)古羅斯政治家、軍事家。姆斯季斯拉夫一世曾當過諾夫哥羅德王公(1088年-1093年)及(1095年-1117年),羅斯托夫王公(1093年-1095年)和基辅大公(1125年-1132年在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 · 查看更多 »

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

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Дмитрий Романович;),是前俄羅斯皇室的成員,也是一名銀行家、慈善家和作家。他和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同時是聲稱擁有俄羅斯沙皇皇位的皇位請求者,被共同尊为季米特里五世和玛利亚一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季米特里·羅曼諾維奇 · 查看更多 »

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

安娜·伊凡诺芙娜(俄语:Анна Ивановна,,1730年-1740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女皇,俄国沙皇伊凡五世與妻子普拉斯科維亞·費奧多羅芙娜的第四女,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大帝的侄女。 父親伊凡五世於1696年逝世時,安娜·伊凡諾芙娜只有三歲,叔父彼得大帝成為獨立的君主,她與姊姊葉卡婕琳娜·伊萬諾芙娜及妹妹普拉斯科維亞·伊萬諾芙娜三人皆為母親的管教下成長。1710年,安娜·伊凡諾芙娜17歲時由彼得大帝安排下嫁給同齡的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爵弗雷德里克·威廉·凱特萊,但是婚後不久,在由聖彼得堡返回庫爾蘭和瑟米加利亞公國的路程上,弗雷德里克·威廉突然逝世,叔父費迪南德·凱特萊繼承爵位,但是他當時身為波蘭的將領,並沒有回公國執政,安娜·伊凡諾芙娜以攝政身份統治公國19年。 安娜·伊万诺芙娜在堂侄彼得二世於1730年死后回國即位。1740年安娜·伊凡諾芙娜因腎結石及腎病去世,她將帝位传给她的外甥女之子伊凡六世,以確保帝位由伊凡五世的子嗣繼承,並由她的緋聞情人恩斯特·約翰·比隆成為攝政。可惜只有兩個月大的伊凡六世在位約一年後,便被彼得大帝的女兒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所推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安娜·伊凡诺芙娜·罗曼诺娃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俄語: Андрей Боголюбский ;真名:安德烈·尤里耶维奇,俄語: Андрей Юрьевич ,约1111年~1174年6月28日)罗斯王公,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爵(1157年~1174年在位)。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为著名的苏兹达尔王公尤里·多尔戈鲁基(长手尤里)之子。他在年幼时即被父亲封为维施戈罗德的公爵,后又成为图罗夫的王公(1150年~1151年),但他却于1155年在自己的出生地苏兹达尔建立政权,并将王公府邸设在弗拉基米尔。这是弗拉基米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位王公的首府。在尤里·多尔戈鲁基去世后,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违背父亲的遗嘱,从两个弟弟手中夺取了罗斯托夫和苏兹达尔两座城市。在他的统治下,苏兹达尔公国日渐强盛。1169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攻占了“罗斯之母”基辅,赶走了基辅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二世·伊贾斯拉维奇,在一段时间内自立为基辅大公。从此,弗拉基米尔取代基辅成为罗斯的政治中心。 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是弗拉基米尔城辉煌壮丽的圣母升天大教堂的建立者。 1172年,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封其子尤里·博戈柳布斯基为诺夫哥罗德王公。尤里后来与格鲁吉亚女王塔玛拉结婚。 1174年6月28日,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被阴谋反对他的廷臣刺杀。 Category:弗拉基米尔大公 Category:基辅大公 Category:图罗夫王公 Category:1174年逝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安德烈·博戈柳布斯基 · 查看更多 »

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

安德鲁·安德烈耶维奇·罗曼诺夫(Andrew Andreyevich Romanov,),是前俄羅斯皇室的成員。2016年,季米特里·罗曼诺维奇辭世後,他繼任為羅曼諾夫家族的首領。安德鲁王子的教父是英国前国王爱德华八世。他在温莎城堡度过了他的童年生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安德魯·安德烈耶維奇 · 查看更多 »

尤利烏斯·凱撒

乌斯·尤利乌斯·凱撒¹(拉丁文:Gaius Julius Caesar²,),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為羅馬尤利乌斯家族成员。 凱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大祭司、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用了8年時間征服高卢全境(现在的法国),亦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西元前49年,他率军佔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前44年,凱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凱撒身后,其甥孫及養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且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Imperator)。.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尤利烏斯·凱撒 · 查看更多 »

尤里·丹尼洛维奇

尤里·达尼洛维奇()是第二任莫斯科大公(1303年-1325年在位),是莫斯科大公国政策的初创者。他是前任大公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的長子。 尤里充当钦察汗的工具,从而窃取汗的权力,然后用以对付同他竞争的王公们和他自己的臣民。尤里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迎娶钦察汗月即別的妹妹为妻,因而博得了汗的欢心。由于他甘作鹰犬,立即得到一支蒙古军来对付其政敌。当时,特维尔一直和莫斯科争夺弗拉基米尔大公宝座。当尤里和特维尔大公米哈伊尔内讧时,他的妻子被掳去丧命。尤里控告米哈伊尔,米哈伊尔被汗处死。特维尔王公终于丧失了汗的宠信。但尤里不久也被特维尔王公杀害。 参见:俄罗斯历史 Category:莫斯科大公 Category:弗拉基米尔大公 Category:诺夫哥罗德王公.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尤里·丹尼洛维奇 · 查看更多 »

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

#重定向 尤里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羅曼諾維奇

尼古拉·羅曼諾維奇·罗曼诺夫(Николай Романович Романов;),生前是聲稱擁有俄羅斯沙皇皇位的皇位請求者,被尊为尼古拉三世(Николай III),也是原俄羅斯皇室罗曼诺夫王朝成員中主張皇位傳男不傳女的(Объединение Членов Рода Романовых)之主席。他也主張其父母的婚姻違反了俄羅斯帝國的法律。.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尼古拉·羅曼諾維奇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一世

尼古拉一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尼古拉一世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一世 (俄国)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1)(),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25年—1855年在位)。保羅一世第三子。其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国皇帝。在尼古拉一世統治時期,農奴獲得了從事商業,和從一個地主的屬地遷徙到另一個地主屬地的自由。農奴比例降到了35%。到了亞歷山大二世時期,因為農奴制已經不再適應社會的發展,於是在1861年被徹底廢除。.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尼古拉一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尼可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羅曼諾夫即尼可拉二世(Николай II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儒略曆1868年5月6日-1918年7月4日),俄罗斯帝国末代沙皇和芬蘭大公,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尼古拉二世 (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不剌汗

不剌汗,又作不剌·锁鲁檀,金帐汗国可汗(1407年—1410年),帖木儿·忽格鲁特和沙迪别汗的兄弟,一说沙迪别汗的儿子。是被也迪古拥立上汗位以代替他兄长沙迪别汗。 不剌汗曾经参与出征立陶宛在位三年后被废黜。没有留下任何知名的子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不剌汗 · 查看更多 »

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Средняя Азия / 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即亚洲中部,在地理上是指西至里海,东到中国,南到阿富汗,北到俄罗斯的广大区域。而根据长期占据这片区域大部分领土的苏联官方定义,中亚仅指其四个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苏联解体后,中亚成了亚洲中部现已独立的五个以“斯坦”命名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人口1660万)、吉尔吉斯斯坦(人口550万)、塔吉克斯坦(人口760万)、土库曼斯坦(人口510万)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人口2950万)的总称。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中亚地区还包括阿富汗、伊朗东部的呼罗珊地区、巴基斯坦北部、蒙古等地,有时还包括中国西部的新疆和西藏以及西伯利亚南部。 上述关于中亚的定义没有一项得到全世界范围的认可。然而,虽然中亚地区的边界并不确定,但这一地区有着一些显著特征。例如,在历史上,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而这块区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个原因,这一区域成了东亚、西亚、南亚和欧洲各个民族、各种宗教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汇之地。 在伊斯兰化之前以及伊斯兰化早期,中亚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操伊朗语支各语言的民族Encyclopædia Iranica, "CENTRAL ASIA: The Islamic period up to the Mongols", C. Edmund Bosworth: "In early Islamic times Persians tended to identify all the lands to the northeast of Khorasan and lying beyond the Oxus with the region of Turan, which in the Shahnama of Ferdowsi is regarded as the land allotted to Fereydun's son Tur.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中亚 · 查看更多 »

布良斯克

布良斯克 (Брянск)是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州府,位於傑斯納河 (第聶伯河支流)畔。面積18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31,526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布良斯克 · 查看更多 »

帖木儿·忽格鲁特

帖木儿·忽格鲁特(Temur Qutlugh,),金帐汗国可汗,帖木儿·灭里(Timur-Malik)之子。兀鲁斯汗的族弟脱脱迷失登上了汗位,帖木儿·忽格鲁特不满。在脱脱迷失和帖木儿的斗争中,帖木儿·忽格鲁特和也迪古(Edigu)充当帖木儿的助手。1392年,帖木儿在昆都尔察河谷大败脱脱迷失,帖木儿立帖木儿·忽都鲁特取代脱脱迷失。帖木儿·忽都鲁特并不是帖木儿的傀儡,他积极恢复金帐汗国的势力,1399年,脱脱迷失与帖木儿·忽都鲁特及额地该战于沃尔斯克拉河,脱脱迷失战败,但帖木儿·忽都鲁特在不久后被脱脱迷失的儿子所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帖木儿·忽格鲁特 · 查看更多 »

下诺夫哥罗德

下诺夫哥罗德(p),俄罗斯城市,位于东欧平原的中心,伏尔加河与其最大支流奥卡河的交汇处,是伏尔加联邦管区和下诺夫哥罗德州的行政中心(首府)。在1932年至1990年间被称作高尔基(p)(为了纪念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 下诺夫哥罗德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工业,科学,教育和文化中心、伏尔加联邦管区最大的交通枢纽、俄罗斯最大的游船旅游中心,有很多历史景点、工厂和剧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下诺夫哥罗德 · 查看更多 »

乞迪兒

乞迪兒(),又作希思兒,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第十五任可汗,白帐汗斡儿答的后代,薩昔不花的儿子。阿必散、穆巴拉·火者的弟弟。 1360年1月,纳兀鲁斯将哥哥忽里纳刺杀后继位钦察汗国汗位。1360年6月,乞迪兒从东方带兵到伏尔加国,杀死纳兀鲁斯,夺得金帐汗国的汗位。他在古里斯丹、别剌古里斯丹、新萨莱、花剌子模和阿咱黑等地铸币。派使者去联络俄罗斯王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1361年8月,他的长子帖木儿火者杀死了他和他的幼子,篡夺汗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乞迪兒 · 查看更多 »

乞邻·别儿歹

乞邻·别儿歹,又作卡里姆·别尔迪,金帳汗國君主(1413年—1414年在位),是脱脱迷失的儿子。 1405年脱脱迷失被杀,乞邻·别儿歹跟随哥哥札兰丁·汗逃往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大帝帮助他们兄弟攻打金帐汗国也迪古。札兰丁·汗推翻了金帐汗国可汗帖木儿·忽格鲁特之子帖木儿汗。1413年,乞邻·别儿歹杀了札兰丁·汗,登上了萨莱的汗位。他的兄弟怯别汗、合迪儿·别儿迪、賈巴爾·別兒迪不服,1414年乞邻·别儿歹的统治结束。.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乞邻·别儿歹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乌剌黑赤

乌剌黑赤(Ulaghchi,),金帐汗国第三任可汗,关于他的身世,记载不一,有说他是撒里答之子,有说他是拔都的幼子。1256年,撒里答死后,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命幼王乌剌黑赤继位,並由拔都的遗孀博剌克斤监国。1257年,乌剌黑赤死后,由拔都的弟弟別兒哥繼承金帐汗國大汗之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乌剌黑赤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重定向 亚历山大·雅罗斯拉维奇·涅夫斯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大三世,又譯歷山三世、亞力山大三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三世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

亚历山大三世·亚历山德罗维奇(p,,1881年-1894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二世次子。亞歷山大三世統治時期沒有國內戰爭且和平穩定,是俄羅斯帝國後期最繁榮的時期,被譽為和平締造者。.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三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

亚历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I Павлович,公曆;儒略曆:1777年12月12日-1825年11月19日),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罗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一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二世

亞歷山大二世,又譯歷山二世、亞力山大二世,可能是如下历史人物:.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二世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 II Николаевич,,1855年—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亨利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重定向 亨利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亨利二世 (神聖羅馬帝國) · 查看更多 »

库卡剌汗

库卡剌汗,金帳汗國君主(1414年—1416年在位),是也迪古拥立的大汗,以前是成吉-图拉(1407年—1413年)的统治者。 库卡剌汗是术赤的儿子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他的高祖父是秃花帖木儿的儿子。1404年11月,库卡剌参加帖木儿对中国的远征,1405年,帖木儿去世後,也迪古和库卡剌征服了西伯利亚。1406年,脱脱迷失死在西伯利亚,成吉-图拉附近。1410年,也迪古出征花剌子模时,脱脱迷失的儿子札兰丁·汗夺取了金帳汗國大汗之位。乞邻·别儿歹杀札兰丁·汗,怯别汗和乞邻·别儿歹互相残杀。1414年,也迪古拥立库卡剌,赶走了怯别汗。1416年,库卡剌被脱脱迷失的儿子賈巴爾·別兒迪推翻。他在1427年之前去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库卡剌汗 · 查看更多 »

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Курск;Kursk)是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行政中心,位于,人口412,442(2002年人口普查)。.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库尔斯克 · 查看更多 »

库楚克·马哈麻

#重定向 馬哈茂德·本·庫楚克.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库楚克·马哈麻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

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俄文:Елизаве́та I Петро́вна,—),俄罗斯帝国女皇(1741年—1762年),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一世的第三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罗曼诺娃 · 查看更多 »

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瓦西里耶维奇(,1440年—1505年10月17日),是莫斯科大公,在位时间1462年-1505年。人稱伊凡大帝,被部分俄罗斯史学家认为是俄罗斯帝国的开创者。 伊凡三世是使俄罗斯取得了独立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期,莫斯科大公国最终统一了雅罗斯拉夫尔、诺夫哥罗德、彼尔姆、特维尔这几个俄罗斯公国,这几个公国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们多次征服过并向莫斯科公国臣服。蒙古人的金帐汗国(1219—1502年)不久由于内斗而分裂成几个小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诺盖汗国、昔班尼国、克里米亚汗国),伊凡三世于是在1480年停止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从而结束了两个半世纪的金帐汗国统治,并在1502年灭掉了金帐汗国。 1497年,伊凡三世颁布了法典(Sudebnik),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政府机构。在这部法典中,规定了拜占廷的双头鹰国徽为俄罗斯国徽,并且将其图案刻在了俄国国玺上。同年,一面镀金的双头鹰徽记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宫的斯巴斯基塔楼上。俄罗斯获得了象征自己国家的标志。同样在这部法典中,他还限制了农民的流动,规定只有在圣尤里节(俄曆11月26日)前后两周期间,农民要還清債務才可离开土地四处走动,如地主不願放行,就會避開,農民要再等一年。开辟了莫斯科公国的农奴化进程。 原配夫人去世后,1473年娶拜占庭帝国巴里奥略王朝的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此时拜占庭帝国已经灭亡,索非娅为亡国皇室旁支)。1500年,其子瓦西里三世为获取大公权力公然造反,伊凡三世束手无策。1502年,伊凡三世被迫将大公称号授予瓦西里,大权旁落的伊凡三世在抑郁中死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三世 · 查看更多 »

伊凡一世

伊凡一世·丹尼洛维奇(钱袋)(,),是莫斯科大公(约1325年-1340年3月31日在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幼子丹尼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之子。 伊凡一世富于谋略,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狡猾而残忍。金帳汗國在俄羅斯的達魯花赤人數太少,無法有效統治。因此只有委託當地大公統治。利用以往积累的财力贿赂金帐汗国统治阶层,又站在对清算封建分裂势力有利的教会一方,抑制以特维尔王公为首的莫斯科邻近各公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一世 · 查看更多 »

伊凡二世

伊凡二世,全名為伊凡·伊凡诺维奇(Grand Prince Ivan II Ivanovitch of Vladimir,Иван II Иванович,,1353年—1359年在位)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之子、謝苗·伊萬諾維奇的弟弟。兄長謝苗·伊萬諾維奇及其兩名兒子因為1353年爆發的一場黑死病逝世後,伊凡二世繼承爵位Karamzin, 1353。 当梁赞公国试图反对莫斯科时候,伊凡二世通过支持与梁赞公国敌对的一些王公(特別是立陶宛),削弱了梁赞公国的力量。.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二世 · 查看更多 »

伊凡五世

伊凡五世(),全名為伊凡五世·阿列克谢维奇·罗曼诺夫(Иван V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是一位俄罗斯沙皇,1682年-1696年在位。 他是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与玛丽亚·米罗斯拉夫斯卡娅之子。因病弱低能,不能参与国政。在其兄费多尔三世死后,纳雷什金家族推其同父异母弟彼得为沙皇,米罗斯拉夫斯基家族对此不满,唆使近卫军发动政变,推伊凡并立为沙皇。此后召开的全俄缙绅会议确认伊凡为第一沙皇,彼得为第二沙皇。但是伊凡即位后不过是名义上的沙皇而已,实际权力被同母姐姐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掌握,直到1689年再次发生政变,将索非亚囚入修道院为止。此后权力落入彼得手中,即俄罗斯历史上最著名的彼得大帝。.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五世 · 查看更多 »

伊凡六世

伊凡六世(,1740年—174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为安娜·伊万诺夫娜的外甥女、伊凡五世的長女葉卡捷琳娜·伊萬諾夫娜的女兒梅克伦堡的安娜·利奥波德芙娜和不伦瑞克的安東尼·烏爾里希之長子。 1740年,女皇安娜·伊萬諾夫娜逝世,臨終時將帝位傳給她的伊凡六世,以確保帝位由伊凡五世的子嗣繼承,並由她的緋聞情人恩斯特·約翰·比隆成為攝政。三星期後,其父母推翻恩斯特·約翰·比隆,而安東尼·烏爾里希成為攝政王。1741年,被彼得大帝之女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发动政变推翻,全家被囚禁。伊凡六世於1764年在一次未成功的营救活动中被杀。.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六世 · 查看更多 »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又被称为伊凡雷帝(Иван Грозный),俄羅斯沙皇國的開創者。留里克王朝君主,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为沙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凡四世 · 查看更多 »

伊戈尔·留里科维奇

伊戈尔·留里科维奇(Игорь Рюрикович;)古罗斯王公。从912年或922年(取决于他的前任奥列格的真实去世日期)开始,他是统治基辅的大公。伊戈尔是俄罗斯国家的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的实际创建者。 伊戈尔为瓦良格人(诺曼人)。在古罗斯的主要文献往年记事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少。编年史把他当成半神话式的瓦良格王公留里克(据说曾统治诺夫哥罗德)的儿子。 伊戈尔继承了奥列格的扩张政策。他迫使周围的斯拉夫部落(乌利奇人和德列夫利安人)向基辅大公纳贡。913年伊戈尔率亲兵远征里海沿岸地区,抵达巴库。那一年有瓦良格人抢劫了里海地区的阿拉伯人,不过无法证实此事是否与伊戈尔有关。伊戈尔也是第一个与草原游牧民族发生关系的罗斯王公,他曾与突厥部落佩切涅格人发生冲突,后与之缔结和约。 伊戈尔在941年和944年两次远征拜占庭帝国。在941年的进攻中,他的船队被拜占庭的神秘武器希腊火摧毁。944年的远征结果是与皇帝签订了一份贸易条约,不过这个条约不如奥列格签订的那个条约有利。 945年伊戈尔在率领亲兵进行索贡巡行时,企图征取双倍的贡赋,结果被忍无可忍的德列夫利安人杀死。编年史把他的死归因于过度的贪婪。.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伊戈尔·留里科维奇 · 查看更多 »

伪德米特里一世

伪德米特里一世(Лжедмитрий I,),俄罗斯沙皇,在哥萨克起义军的推举下浮上檯面,自稱是伊凡四世的幼子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在波兰军队和哥萨克起义军的帮助下进入莫斯科。但德米特里其实是天主教徒,他讓天主教徒糟蹋東正教教堂;波兰军队在莫斯科的胡作非为也引起了俄罗斯人民的不满,最终德米特里被莫斯科人民起义推翻。 本名疑似是格里戈里·奧特里葉夫(Grigory Otrepyev)。.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伪德米特里一世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Владимир,英语:Vladimir),俄罗斯城市,弗拉基米尔州首府,位于莫斯科市东北方向190公里克里雅吉马河北岸。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口:340,700 (2006年)。 弗拉基米尔建城于990年,城中有一所大学和三所学院,还有博物馆和两个剧场。 12世纪长手尤里扩建了弗拉基米尔城,此地成为东北罗斯的中心。苏兹达尔-弗拉基米尔大公以此地为基地同以基辅为首的西南罗斯诸公争雄。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击溃以后,弗拉基米尔受到严重破坏,从此一落千丈,东北罗斯的中心也由弗拉基米尔转移到了莫斯科。.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弗拉基米尔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

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乌克兰语:Володимир-Волинський;俄语:Владимир-Волынский)是位于乌克兰西北部的古城,属于沃伦州。.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

弗拉基米爾·基里洛維奇(Влади́мир Кири́ллович;),是俄羅斯皇室后裔。亚历山大的曾孙。自1938年到1992年間聲稱擁有俄羅斯沙皇皇位的皇位請求者 。.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圣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Vladimir Sviatoslavich,Св.Влади́мир Святосла́вич, 弗拉基米尔一世受洗后取教名瓦西里;约955年至960年之间—1015年7月15日)古罗斯政治家、军事活动家,诺夫哥罗德王公(969年—977年),基辅大公(978年—1015年)。他是留里克王朝早期最重要的成员。.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查看更多 »

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

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乌克兰语:Переяслав-Хмельницький,俄语:Переяслав-Хмельницкий)是乌克兰境内的一座小城市,属于基辅州。它的名字不应与乌克兰的另一座城市赫梅利尼茨基弄混。 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位于基辅以南95千米处。人口:25000。 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的历史十分悠久,是一座基辅罗斯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古城(建城于911年)。它原来的名字是“佩列亚斯拉夫”(Переяслав)或“佩列亚斯拉夫尔”(Переяславль),字面意思是“吸取(基辅的)光荣”。1943年时改为现名,以纪念乌克兰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乌克兰哥萨克的盖特曼)。 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有很多古建筑博物馆。.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佩列亚斯拉夫-赫梅利尼茨基 · 查看更多 »

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

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俄语:Переславль-Залесский)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周边著名的金环上的一座城市,以旅游业闻名。 此城的历史可上溯到1152年。其建立者便是著名的莫斯科的创建者尤里·多尔戈鲁基,他在当地建了一个高8~15米,长2.5米的土堆,那个土堆迄今仍保留着。城内有着著名的主显圣容教堂。 此外城里还有很多教堂,以一个整体的影响让这座小城带给游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些教堂分别是彼得府主教大教堂(1595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斯列坚斯克·弗拉基米尔教堂等。 而从城市中最高的哥尔克教堂的顶上可以眺望整个城市。 此外,普列谢耶沃湖南岸有彼得大帝的船博物馆,馆内展有据称是比得大帝亲自做的“弗鲁茨那”号船等。 П Category:金環古城.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 · 查看更多 »

佩切涅格人

佩切涅格人,是西突厥的一支(鐵勒中的比千與一部分康居人),受到葛逻禄的驱逐而迁往咸海附近,而后他们继续西迁(因与乌古斯人冲突),10世纪时到达顿河和多瑙河下游,在11世纪时与拜占庭帝国发生冲突,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的几场战争中他们被东罗马帝国所败,后来在匈牙利定居下来,逐渐融入到本地居民中。 他们曾打败可萨人,康里人与巴什基尔的一些部族与他们有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佩切涅格人 · 查看更多 »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阿列克謝耶維奇·罗曼诺夫(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為俄羅斯帝國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1682年—1725年),及俄國皇帝(1721年—1725年)。在位期间力行改革,使俄罗斯现代化,定都聖彼得堡,人稱彼得大帝(Пётр Вели́кий)。.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彼得大帝 · 查看更多 »

彼得大帝改革

彼得大帝改革(Реформы Петра I)是指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在位期間對俄國推行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西化改革,為俄羅斯富國強兵打下重要基礎,也因此使彼得一世成為俄國歷史上少數被稱做大帝的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彼得大帝改革 · 查看更多 »

彼得三世 (俄国)

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Пётр III Фëдорович, Pyotr III Fyodorovitch,原名卡尔·彼得·乌尔里希,Karl Peter Ulrich von Schleswig-Holstein-Gottorf,),1762年任俄罗斯帝国皇帝,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的卡尔·腓特烈和安娜·彼得罗芙娜之子,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本來是德意志人,幾乎不會說俄語。 彼得三世因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无嗣,他在1742年被挑选成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1762年彼得三世即位后,是为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由於他對腓特烈大帝的武功更是崇拜得五體投地,刚即位便停止了于俄国有利的七年战争,与普鲁士王腓特烈订立攻守同盟;這個行為被稱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讓普魯士起死回生,逃過一劫。彼得三世不僅不進攻普魯士,反過來命令年前攻佔柏林的切爾尼謝夫將軍率領2萬俄軍援助普魯士,在腓特烈的麾下對奧地利作戰。彼得本人甚至表示過在腓特烈麾下作戰的願望。 彼得三世宣告解除贵族的服役义务,停止对非東正教信徒的迫害。可是由于没收修道院领地、强迫军队普鲁士化,对外把自己出身的荷尔斯泰因家族的利益置于俄罗斯国家利益之上,引起俄罗斯僧侣阶级、贵族和军人的反感。1762年6月28日,彼得三世在宫廷政变中被妻子葉卡捷琳娜(葉卡捷琳娜二世)废黜。7月17日,被廢的沙皇彼得三世被毒死(也有說是縊死),葉卡捷琳娜對外宣稱是消化不良而死。 1796年女沙皇葉卡捷琳娜死後,夫妻倆的兒子保羅登基為沙皇保羅一世。因為保羅一世的相貌與性格極端酷似其父,不久就在1801年被反對派暗殺(被人用枕頭悶死),沙皇之位由葉卡捷琳娜親自撫養的長孫亞歷山大一世(保羅一世的長子)繼承。.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彼得三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彼得二世 (俄国)

彼得二世·阿列克谢耶维奇(,1727年—1730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彼得大帝的皇储阿列克谢和布伦斯威克·沃尔芬布特尔公国夏洛特郡主之子。 叶卡捷琳娜一世死后,根据她的遗言,12岁的彼得被掌握实权的緬什科夫拥立即位。改革反对派多尔戈鲁基家族通过政变,清除了缅什科夫派势力而掌握实权。政府由圣彼得堡暂时迁回莫斯科。彼得二世在位两年多后因天花而去世。罗曼诺夫家族男系绝嗣。.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彼得二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罗夫

德米特羅夫 (俄語:Дмитров),是俄羅斯莫斯科州的一個城市,位於莫斯科以北,臨莫斯科運河。2002年人口62,219人。 1154年由尤里·多爾戈魯基建立,1364年被納入莫斯科大公國內。 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德米特罗夫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 (苏兹达尔)

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 Дмитр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1323年或1324年~1383年6月5日)俄国王公。他曾任苏兹达尔公爵(1359年~1383年),诺夫哥罗德公爵(1359年~1363年)和苏兹达尔-下诺夫哥罗德大公(1365年~1383年)。1359年~1363年,他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之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 (苏兹达尔)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更著名的称呼是德米特里·顿斯科伊(Дмитрий Донской,意即顿河的德米特里),莫斯科大公,1359年—1389年在位。 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在位期间,把莫斯科城周围的木墙改为石墙用来防御外敌入侵。同时莫斯科大公国继续同邻近各公国作战,迫使他们臣服自己。战争严重削弱了特维尔公国的力量。 在莫斯科公国逐渐强大的同时,金帐汗国日渐衰弱。1378年,金帐汗国马麦汗派遣鞑靼王公联合立陶宛和梁赞大公,进攻莫斯科,季米特里率兵15万迎击。1380年德米特里率兵在顿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与蒙古鞑靼军队展开了决战,并打败了金帐汗国的部队。该战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德米特里因而被尊称为“顿斯科伊”(意为“顿河英雄”),莫斯科大公国取得了暂时的独立。但不久1383年,莫斯科大公国的独立又被脫脫迷失的入侵所取消了。.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二世

德米特里二世,可能为以下历史人物:.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德米特里二世 · 查看更多 »

往年纪事

《往年纪事》(Повѣсть времѧньныхъ лѣтъ,Pověstĭ Vremęnĭnyhŭ Lětŭ,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Povest' vremennyh let)也称《古史纪年》、《原初编年史》、《古編年紀》,是中世纪基辅罗斯一部描述东斯拉夫人早期历史的著作。本书根据拜占庭的编年史、西、东斯拉夫的文学作品、官方文件以及口头文学等史料汇编而成,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公元1377年的手稿。一般认为本书的作者为基辅洞窟修道院的僧侣聶斯特,现代有部分学者认为该书是一部综合作品集。本书第一版记载至公元1113年,之后经过了两次增修,分别增补至1116年及1118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往年纪事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沙皇列表

#重定向 保加利亚君主列表.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保加利亚沙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保罗一世 (俄国)

#重定向 保罗一世 (俄罗斯).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保罗一世 (俄国) · 查看更多 »

忽里纳

忽里纳(Qulpa,),金帐汗国第十三任可汗,札尼别的儿子。1359年,忽里纳将哥哥别儿迪别刺杀后继位。在位不到一年,忽里纳又被自己的弟弟纳兀鲁斯如法炮制,刺杀身亡。.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忽里纳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於东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傳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這些國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變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罗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旧俄語:Россійская Имперія;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亦简称为沙皇俄国、沙俄、帝俄或俄国,是1721年彼得大帝加冕為皇帝起至1917年尼古拉二世退位為止的俄罗斯,同时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制国家,由羅曼諾夫王朝統治。全盛時的疆域,北起北冰洋、南达黑海南部、西起波罗的海、东达阿拉斯加(1867年前),包括了整个中亚、波兰及芬兰,与挪威、瑞典王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波斯(今伊朗)、阿富汗、中國(當時為清朝)、朝鲜與日本(前期為江戶幕府、後為大日本帝國)接壤。根据1897年的人口普查登记,俄罗斯帝国共有1億2,560万人,至1914年达到1億6,570万人,仅次于大清帝國及大英帝国。 在羅曼諾夫王朝之前的留里克王朝的伊凡四世在1547年便已經開始使用“沙皇”的稱號,因此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俄羅斯帝國”真正诞生是沙皇伊凡三世征服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或伊凡四世征服喀山,根据另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沙皇制度 (Царство),这是在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后已经帝国的当代俄语单词,而彼得大帝刚刚更换了一个拉丁化的代名词。也许后者是为了让欧洲承认俄罗斯作为一个欧洲的君主制国家。发生在17世纪俄罗斯的扩张,最终导致在17世纪中叶,俄罗斯完全征服西伯利亚之后,俄罗斯的领土到太平洋和波俄战争(1654—1667年)之后的左岸乌克兰;这个标志着俄罗斯帝国的成立。 俄罗斯帝国的國力在19世紀達到空前鼎盛,是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自稱第三羅馬,但在19世纪後期的欧洲相继进行工业革命时没有紧随时代的步伐,导致其经济实力在20世纪初期的尼古拉二世时代远不及欧洲几大强国,尽管在此期间推行了几次较为成功的改革(如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1914年8月,政局动荡不定的俄罗斯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诏书,俄罗斯帝国灭亡,俄羅斯共和國和俄國臨時政府成立,但同年就被布尔什维克派通过十月革命暴力推翻,被苏维埃俄国取代,但沙俄的残余势力直到1922年俄罗斯内战后才被完全消灭。.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罗斯帝国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帝国皇帝及女皇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罗斯帝国皇帝及女皇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混乱时期

混乱时期(Смутное время)或动乱时代、空位时期、大動亂時代,整體而言是指西元1598年-1613年俄罗斯历史上金帳汗國控制力減弱、各大公國並立的时期。.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罗斯混乱时期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聯邦國徽

俄羅斯聯邦國徽來自於1917年俄国革命時廢除的早期俄羅斯帝國的國徽,1993年宪政危机後启用。雖然自伊凡三世(1462–1505)統治開始經過了多次修訂,但當前的國徽是直接修訂於中世紀的版本,繪有一隻拜占庭和在俄羅斯人的政權產生之前很長時間裡的先驅所使用的雙頭鷹。其色彩佈局取自15世紀早期的標準。鷹的造型可追溯到彼得大帝(1682–1725)統治時期,儘管盾徽上鷹的顔色是金色而不是傳統的黑色。.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羅斯聯邦國徽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沙皇國

#重定向 俄罗斯沙皇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俄羅斯沙皇國 · 查看更多 »

忙哥帖木儿

忙哥帖木儿(Mengu-Timur,)永恆的铁,金帐汗国第五任可汗,拔都之孙、秃罕之子。1266年,别儿哥去世,忙哥帖木儿即位,得到了忽必烈的册封,忽必烈要求忙哥帖木儿联合八剌进攻海都。可是回来忙哥帖木儿却联合海都进攻八剌。1269年,忙哥帖木儿、海都、八剌三方划分了在中亚(特别是河中地区)的势力范围。1276年,忽必烈之子北平王那木罕被反元的昔里吉俘虏,把他交给了忙哥帖木儿。忙哥帖木儿又送回给忽必烈。在伏爾加保加利亞之地铸造的金帐汗国的钱币直到忙哥帖木儿的时代仍铸有蒙古帝国大汗之名,此后只铸有忙哥帖木儿和他的后继者的名字。1280年,忙哥帖木儿去世。 他是薩滿教徒。 他對俄羅斯人的政策比別兒哥寬厚許多,他也廢除了別兒哥時代的包稅政策,並且他尊重希臘正教(東正教),容許正教自治,其屬民免稅、免兵役,又規定凡誹謗希臘正教者處死。但他多次用兵於近东,1269年至1271年征拜占廷,1275年攻立陶宛,1277年伐阿兰。他也继续别儿哥与拜巴尔一世的反伊儿汗国联盟。.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忙哥帖木儿 · 查看更多 »

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圖羅夫

圖羅夫是白俄羅斯的城鎮,位於距離格羅德諾以西226公里的普里皮亞季河右岸,距離首都明斯克206公里,由格羅德諾州負責管轄,2009年人口为2967。 中世纪时曾是一个公国。 Category:白俄羅斯城市.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圖羅夫 · 查看更多 »

別洛焦爾斯克

別洛焦爾斯克 (Белозе́рск)是俄羅斯沃洛格達州西部的一個城市,位於白湖南岸,距沃洛格達214公里。2002年人口10,975人。 862年首見於文獻,是俄羅斯最古老的五個城市之一。1719年設市。1777年前稱為白湖城 (Белоо́зеро)。 Б.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別洛焦爾斯克 · 查看更多 »

别儿哥

別兒哥(;阿拉伯语:;)金帳汗國的君主之一,正式名稱是納速剌丁·摩訶末·別兒哥汗。統治期間為1257年-1267年。他是拔都的弟弟,成吉思汗的孫子,在他統馭期間,汗國的區域擴及鹹海與裏海北部與中亞西部,他在布哈拉也有五千戶百姓的管理權。並佔領今東歐和中歐部分地區。他的名字在蒙古语解顽固。母亲是苏丹可敦。他曾在1239年于库班与捷列克河打败最后一批钦察人与蔑兒乞。 別兒哥是金帳汗國首位接受伊斯蘭教的可汗(他在拔都死前已经信教),金帳汗國的伊斯蘭化由此開始。他是由一位名為巴哈兒昔的教士接納入教(有个故事是他在沙莱楚克询问伊斯兰问题)。他改宗的原因是奪取汗位,以及境內的保加爾人與花剌子模人的影響,以及經濟理由。外交上他也與埃及马木留克蘇丹結盟,對抗伊兒汗國。別兒哥與旭烈兀的爭議是近東與阿塞拜疆的監督權,他指责过旭烈兀屠杀巴格達居民,以及未与其他的成吉思汗宗王们协商就处置了哈里发。另一方面是大汗的人選問題。旭烈兀支持忽必烈為大汗。別兒哥支持阿里不哥,1262年11-12月,两汗国在高加索边境開戰,互有勝負。他在向高加索進軍的途中死在軍中。 他在國內設清真寺與教育兒童學經的學校。他在首都拔都薩萊外建設別兒哥薩萊作商業中心。別兒哥時代,欽察汗國影響力很大,因此有時欽察草原被稱為別兒哥草原。在埃及有些人視他為馬木路克宗主,為加強與拜巴爾一世的關係,他曾派一些欽察人與俄羅斯人到埃及從軍。 1264年,拜巴爾一世要麥地那与开罗、耶路撒冷清真寺在星期五禮拜宣佈,他的名在自己之後。.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别儿哥 · 查看更多 »

别儿迪别

别儿迪别(Berdi Beg,),金帐汗国第十二任可汗,札尼别的儿子。1357年,札尼别攻入阿塞拜疆和桃里寺(大不里士),灭亡楚邦王朝,桃里寺的正统伊儿汗国宣告结束。札尼别让别儿迪别留下来镇守桃里寺,但是不久,因札尼别病重,别儿迪别被召回钦察。别儿迪别毒杀了父亲,登上了王位。金帐汗国陷入了混乱局面。1359年,他的弟弟忽里纳将他刺杀后继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别儿迪别 · 查看更多 »

切尔尼戈夫

切尔尼戈夫(Чернігів)是位于乌克兰北部的古城,也是切尔尼戈夫州的首府。.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切尔尼戈夫 · 查看更多 »

切爾克斯汗

#重定向 哈只·彻尔客思.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切爾克斯汗 · 查看更多 »

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指形式上獨立,但其内政外交卻受到外國指揮、控制的政權,是從屬國的一類。一些小國内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不可以視爲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一个特定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中产生的词汇,通常指某个政权,因为外国势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国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导致其法统“非法”。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一词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色彩,不少处于内战,或者有外国势力插手的战争中的政治实体,都互相指责对方是某一外国势力的“傀儡政权”,己方则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为美國或苏联的傀儡政權。韩國政府和朝鲜政府也是如此。 傀儡國家一詞很容易被誤用或濫用,因此需要一些規範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傀儡政權 · 查看更多 »

哈桑·貝格汗

#重定向 哈桑·汗.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哈桑·貝格汗 · 查看更多 »

冬宫

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冬宮) 冬宫(p)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721-1762年(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属俄罗斯巴洛克建筑。 建成之初到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一直是俄国皇帝们的皇宫。冬宫具有双重性,早在彼得大帝的女儿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性,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女皇之一。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并于1764年在冬宫内建立了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当时收藏的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从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获得的225幅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1917年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博物馆在12月17日庆况自己的建馆日——这—天也是圣叶卡捷琳娜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于1852年对公众开放。 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冬宫,(一说并未开炮,并未流血),接着士兵和工人占领冬宫。1940—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列宁格勒(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二战结束,苏维埃政府开始重修冬宫。因為這棟建築還提拔了設計師拉斯特雷利的作品。现在的冬宫一般被称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以古文字学研究和欧洲绘画艺术品闻名世界。.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冬宫 · 查看更多 »

八剌汗

八剌汗(1422年-1427年在位),白帐汗国最后一位可汗。他父亲科利贾克(1391年-1420年在位)与祖父兀鲁思也是白帐汗。 其是受帖木儿王朝的兀鲁伯支持而得位。八剌本人在位五年后因受金帐汗攻打而死。 后来昔班家族的阿布海儿强大起来,攻击其他术赤系王子。他的儿子贾尼别克与再从兄弟克列反击,1456年前往蒙兀儿斯坦,成立哈萨克汗国。 Category:1427年逝世 Category:白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八剌汗 · 查看更多 »

兹韦尼哥罗德

兹韦尼哥罗德(俄语:Звенигород)是俄罗斯莫斯科州的一个镇,人口12,155(2002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兹韦尼哥罗德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在俄羅斯又稱為東方戰爭(Восточная война),是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是俄國與英、法為爭奪小亞細亞地區權利而開戰,戰場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作战的一方是俄罗斯帝国,另一方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法兰西帝国、不列颠帝国,后来撒丁王国也加入这一方。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克里米亞戰爭是俄羅斯人對抗歐洲的重要精神象徵,最終以俄方求和簽訂巴黎和約作結。.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克里米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汗國,又名可里米亚汗国、克里木汗国(قريم خانلغى;Крымско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oye khanstvo;Кримське ханство - Kryms'ke khanstvo;Kırım Hanlığı;Chanat Krymski),是一個1430年至1783年的克里米亞韃靼人國家,為金帳汗國衍生出的國家中國祚最長的一個。汗國不只是在克里米亞半島,而是延伸到北高加索與坦波夫及耶列兹一帶的钦察草原。金帳汗國的实际建立者拔都把汗國分成13分,克里米亞是禿花帖木兒封地。.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克里米亞汗國 · 查看更多 »

兀剌不花

兀剌不花,又译秃剌不花(Talabuga,),金帐汗国第七任可汗,拔都之曾孙、秃罕之孙、忙哥帖木儿、脱脱蒙哥的侄子。 他1284年出兵匈牙利,1287年出兵波兰(大部分不成功),1287年,脱脱蒙哥将汗位传给侄子兀剌不花。当时,那海逐渐控制了金帐汗国的政权。兀剌不花企图除掉那海,恢复拔都系的权威。被那海提前知道,1290年,那海请兀剌不花参加一个会晤,在会上那海将兀剌不花逮捕,然后拥立忙哥帖木儿之子脱脱为汗,将兀剌不花处死。1290年,他被那海杀死前,曾经与他出兵cerco地方(可能是吉尔吉斯或切尔克斯人),杀了他们皇后,但因寒冷撤军。.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兀剌不花 · 查看更多 »

兀鲁·穆罕默德

#重定向 兀魯·穆罕默德.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兀鲁·穆罕默德 · 查看更多 »

兀鲁斯汗

#重定向 兀鲁斯.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兀鲁斯汗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

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Мар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Рома́нова;),是現任聲稱擁有俄羅斯沙皇皇位的皇位請求者,她一直使用女大公殿下此頭銜,儘管此頭銜已被廢棄Massie, p 269。她也是前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玄孫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玛利亚·弗拉基米洛夫娜 · 查看更多 »

神聖羅馬皇帝

聖羅馬皇帝(Römisch-deutscher Kaiser,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歷史學家稱呼中世紀時獲教宗賜予「羅馬皇帝」頭銜的东法兰克国王和罗马人民的國王,和1356年後統治神聖羅馬帝國的君主。 最早「神聖羅馬皇帝」只是歐洲中世紀時的一個富宗教色彩的頭銜,首個獲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直至十世紀中後期,奧托大帝在加洛林王朝的東法蘭克,即德意志地區,建立神聖羅馬帝國,该名稱才作为該帝国的君主頭銜使用,後來的纳粹德国称其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帝國內的公爵會先互相選舉出「东法兰克國王」,然後由教宗加冕為皇帝。但事实上,在查理五世後的皇帝都沒有得到教宗的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當選人」。最後一個神聖羅馬皇帝當選人是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退位,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神聖羅馬皇帝」該詞是歷史學家對該時期受天主教教宗加冕的羅馬皇帝的稱呼,而當中「神聖」一詞事實上從未在正式文件的皇帝頭銜中出現。「神聖羅馬皇帝」頭銜的正式名稱應為「蒙上帝恩典的羅馬皇帝,永恒的奧古斯都」(Dei Gratia Romanorum Imperator Semper Augustus)。查理曼在八百年加冕時,他的頭銜是「蒙上帝加冕的最尊貴的奧古斯都,平和而偉大的皇帝,羅馬帝國的統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當中包含了「神聖」和「羅馬」兩個元素。沿用「羅馬」一詞是為了象徵「皇權的過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認神聖羅馬皇帝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繼承人,而這頭銜在480年尼波斯死後一直懸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神聖羅馬皇帝 · 查看更多 »

科洛姆纳

科洛姆纳(Коло́мна)是俄罗斯莫斯科州南部的一座古老城市,位于莫斯科河和奥卡河的交汇处,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150,129人(2002年)。 科洛姆纳在莫斯科河同奥卡河交汇处。是河港城市。重要的铁路站。人口15.6万(1985年)。1177年见于史籍。 工业以内燃机车、重型机床、纺织机械制造为主,还有水泥、钢筋混凝土构件等工厂。有内燃机研究所。 城市有建于十四世纪、十七世纪的寺院、古塔、教堂、地志博物馆等古迹。.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科洛姆纳 · 查看更多 »

穆罗姆

罗姆(俄语:Му́ром)是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的一座城市,位于奥卡河畔,距离首都莫斯科约300公里,人口126,901人(2002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穆罗姆 · 查看更多 »

穆拉德汗

#重定向 阿木剌.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穆拉德汗 · 查看更多 »

第三羅馬

三罗马,是指欧洲一些声称是古罗马帝国(即「第一罗马」)继承者的城市、城邦、王国或大公国。这些城市、城邦、大公国或王国有的通过自己和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又称「第二罗马」)的联系来成构建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比如俄罗斯帝国);也有的通过自己和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比如教皇国、神圣罗马帝国)的关系来建立自己和古罗马的继承关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第三羅馬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五次俄土战争

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是发生在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影响重大的战争,其主要结果是南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从此被沙皇俄国控制。.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第五次俄土战争 · 查看更多 »

第六次反法同盟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1812年—1814年)中,由匈牙利、普魯士、俄羅斯、瑞典、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及萊茵聯邦的某些邦國組成的同盟,打敗了法國,拿破崙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拿破崙俄法戰爭中遭受慘敗後,歐洲的力量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崙率軍40萬與聯軍作戰。不料,各附庸小邦國乘機起來擺脫法國控制,拿破仑陷入困境。在1813年十月的萊比錫戰役中,在薩克森擊敗拿破崙的軍隊。在1814年3月30日,聯軍攻陷巴黎,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復辟,路易十八登上皇位。然而,拿破崙從戒備森嚴的厄爾巴島上逃了出來。1815年3月20日,進占巴黎,重新登上皇位,建立了「百日王朝」。 在第六次反法同盟中,250萬軍人參與了戰爭,總共約有200萬人陣亡。重要战役包括民族會戰及斯摩棱斯克戰役等。.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第六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1613年-1645年在位),是俄國沙皇,羅曼諾夫王朝的開創者。 父亲是菲拉列特大主教费多尔,为罗曼诺夫家族族长,在波兰入侵期间被俘虏并强迫进入修道院成为僧侣。1613年,米哈伊尔被选为沙皇。他得知自己被选为沙皇之後一度惊慌失措,躲在伊帕提耶夫修道院中,最后很不情愿地接受了沙皇的王位(主要是由于前面几位沙皇的命运不祥)。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代表着王朝混乱的结束。在位初年由父亲在幕后掌握政权。1645年去世后,王位由长子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继承。.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 · 查看更多 »

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

(俄語:Царевна Софья Алексеевна Романова,)是俄羅斯歷史上的一位女攝政,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公主,彼得大帝的異母姐。彼得大帝親政後,她試圖奪權不成,被彼得放逐為修女直至身故。.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索菲婭·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 · 查看更多 »

纳兀鲁斯

纳兀鲁斯(Nawruz Beg,),金帐汗国第十四任可汗,札尼别的儿子。1360年,纳兀鲁斯将哥哥忽里纳刺杀后继位。在位不到一年,金帐汗国完全瓦解,此后直到1380年脱脱迷失重新统一金帐汗国,短短的二十年间就有十八个可汗,势力最大的是权臣马麦。拔都系统结束,脱脱迷失是拔都的哥哥白帐汗斡儿答的后代,脱脱迷失之后,汗位基本上由白帐汗出任。 Category:金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纳兀鲁斯 · 查看更多 »

维堡

维堡(Вы́борг,Vyborg、Viipuri、Viborg、Wiburg)是俄罗斯西北部列宁格勒州城市。位于芬兰湾内的維普利灣口,在圣彼得堡西北方113公里(70哩)处。由於此地為東斯拉夫、俄羅斯與芬蘭的交界處,因此歷史上有多次易主的記錄。最近一次是1940年冬季戰爭後,芬蘭將此地割讓給蘇聯。.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维堡 · 查看更多 »

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

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Вячеслав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古罗斯王公。他曾是斯摩棱斯克王公(1113年-1125年),图罗夫王公(1125年-1132年,1134年-1142年,1142年-1146年),佩列亚斯拉夫尔王公(1132年-1134年,1142年),维什哥罗德王公(1149年-1151年)。他曾经三度当过基辅大公(1139年,1150年,1151年-1154年)。 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是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的六子,母亲是英格兰公主威塞克斯的盖莎。1113年,他被送到斯摩棱斯克当王公,后来又去图罗夫。在大公 姆斯季斯拉夫一世·弗拉基米羅維奇安排下,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于1132年得到佩列亚斯拉夫尔;但是在姆斯季斯拉夫死后,佩列亚斯拉夫尔很快就被姆斯季斯拉夫之子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他是维亚切斯拉夫的侄子)夺走。 1139年2月18日,在其兄亚罗波尔克二世·弗拉基米罗维奇大公去世后,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继承了基辅大公的公位。但是他这大公还作了还不到1个月,就被切尔尼戈夫王公弗谢沃洛德·奥利戈维奇赶下台。1150年代,在苏兹达尔王公尤里·多尔戈鲁基与伊贾斯拉夫二世·姆斯季斯拉维奇激烈争夺大公公位时,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曾两次与后者联合统治基辅。 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去世于1154年(一说1155年),他的遗体安葬于基辅圣索非亚大教堂。.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维亚切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 · 查看更多 »

罗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维奇

罗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维奇(Ростисла́в I Мстисла́вич,),古罗斯王公,斯摩棱斯克王公(1125年-1160年),诺夫哥罗德王公(1153年),基辅大公(1154年,1159年-1167年)。他是斯摩棱斯克公王朝的始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罗斯季斯拉夫一世·姆斯季斯拉维奇 · 查看更多 »

罗斯托夫

罗斯托夫(Ростов)或大罗斯托夫(Ростов Великий)位于俄罗斯西部雅罗斯拉夫尔州,也是該州的行政中心。坐落在涅羅湖,距離雅罗斯拉夫尔53公里,距離莫斯科202公里。在M8公路 (俄羅斯)上。 該城於862年始有文獻記載,是该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並列入金環旅遊路線上的城市。人口:3.4万。人們常以“大罗斯托夫”稱乎該城,目的是不要讓城市與顿河畔罗斯托夫混淆。“大罗斯托夫”的稱呼出現在1880年到1891年之間的刊物上。.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罗斯托夫 · 查看更多 »

罗曼诺夫王朝

罗曼诺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是1613年至1917年统治俄罗斯的王朝。罗曼诺夫王朝是俄罗斯的一個王朝,它也是俄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俄国由东欧一个闭塞的小国扩展为世界范围的强国之一。.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罗曼诺夫王朝 · 查看更多 »

羅斯人

羅斯人("Роусь", Рось, Русь, Русы),是一個古老民族,是烏克蘭、俄羅斯和白羅斯的居民對他們的稱呼。他們的出身和身份有很大的爭議。一些俄羅斯學者,以及一些西方人和波斯人認為羅斯是一個東南斯拉夫部落在基輔州創立的一個部落聯盟。但多数西方人認為他們是諾曼人來自北歐,根據俄羅斯最早歷史書往年紀事,提及羅斯人從海上來到,他們在首領留里克領導下建立汗國,到奧列格時攻下基輔,是日後俄羅斯沙皇國的基礎。.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羅斯人 · 查看更多 »

瑞典帝國

典帝國(svenska stormaktstiden)是1611年至1721年期間存在的一个帝国。这一时期瑞典曾晉身歐洲列強之一,在近代史上又稱為帝國時代(stormaktstiden)。.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瑞典帝國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三世

西里三世·伊万诺维奇(Васили III Иванович,1479年3月25日~1533年12月4日)莫斯科大公(1505年~1533年在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西里三世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一世

西里一世·德米特里耶维奇(俄语:Василий I Дмитриевич,1371年~1425年2月)莫斯科大公(1389年~1425年在位)。 瓦西里一世是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长子,母亲为苏兹达尔大公德米特里·康斯坦丁诺维奇之女叶芙多基娅。他在继承莫斯科大公公位同时也继承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头衔(根据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决定)。 瓦西里一世在位时期,金帐汗国持续衰弱,使瓦西里一世就好像俄罗斯内定的君主一样;但立陶宛大公向东不断的扩张,却成为莫斯科大公国的最大问题。瓦西里一世小心地处理与这两国之间的关系:他用重金收买蒙古贵族和金帐汗,使他们同意把一些公国并入莫斯科;同时,又于1392年与立陶宛结盟,以防范蒙古人。但这个联盟是徒有虚名的,因为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企图兼并更多俄国土地。 瓦西里一世继续实行以莫斯科为中心、统一全俄罗斯的政策。1392年,他在金帐汗的同意下将下诺夫哥罗德和穆罗姆两公国兼并。1397年至1398年,瓦西里一世又兼并了别热茨克维尔赫、沃洛格达、乌斯丘格和科米人的土地。随着大公权力的加强,瓦西里一世推行了中央集权化的策略。他剥夺了大封建主的一些最重要的司法权力,而把它们转交给由大公本人任命的总督或州长。 由于莫斯科大公国力量的增长,与蒙古人的关系变得不再稳定。1391年和1395年中亚征服者帖木儿两次大败金帐汗国后,瓦西里一世一度停止了对金帐汗国的纳贡。但1408年新的蒙古领袖叶基盖(此人打败了原来的金帐汗脱脱迷失并实际控制了全部汗国领地,但从不曾自称汗)突袭了俄罗斯,焚毁了包括下诺夫哥罗德、戈罗杰茨、罗斯托夫在内的许多城市;瓦西里一世因此于1412年恢复了对汗国的纳贡。 1403年至1404年,立陶宛大公维托夫特(他已是瓦西里一世的岳父)向东出击,吞并了俄国城市维亚兹马和斯摩棱斯克。但瓦西里一世还是在临死前托付维托夫特保护他年仅10岁的儿子瓦西里二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西里一世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二世

西里二世可以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西里二世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四世

西里·伊萬諾維奇·叔伊斯基(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Шу́йский, 1552年-1612年9月22日),通稱瓦西里四世,是1606年-1610年在位的俄国沙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西里四世 · 查看更多 »

瓦迪斯瓦夫四世

迪斯瓦夫四世·瓦萨(Władysław IV Waza;Vladislaus IV Vasa或Ladislaus IV Vasa;Vladislovas IV Vaza;1595年6月9日—1648年5月20日),属于曾统治波兰和瑞典两国的瓦萨王室,自1632年11月8日起至1648年去世时止任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是反宗教改革时期的重要人物,因其宗教寬容的主張,處於与神職人員及貴族的緊張關係之中,也是歐洲現代早期選舉君主制的案例之一。他的能力與評價較其父為高,但面對的的困局卻比其父艱難十倍。他在位的十六年是「波蘭黃金時代」的尾聲,此時經濟條件因為天災與戰爭而不斷惡化,但是因為他的努力,各種社會與宗教大問題沒有在他生前引爆,而是拖延到他死後才開始清算。 瓦迪斯瓦夫四世是齐格蒙特三世·瓦萨(Zygmunt III Waza)与王后奥地利的安娜(亦被称为哈布斯堡的安娜)之子。1610年,方为青少年的瓦迪斯瓦夫被七波雅尔选为俄国沙皇,但因父王反对,俄国爆发人民起义,瓦迪斯瓦夫未能真正登上俄国皇位。不过,至1634年为止他一直使用莫斯科大公之衔。 瓦迪斯瓦夫1632年被选为波兰国王,成功领导波兰立陶宛联邦抵御外敌,其中属1632年至1634年间的斯摩棱斯克战争最为著名,其间他曾亲自作战。瓦迪斯瓦夫支持波兰宗教宽容,实行军事改革,譬如建立联邦海军。他也以艺术赞助人的身份著称。然而,他未能实现重夺瑞典王位,征服奥斯曼帝国博取声望,加强国王权力,对联邦施行改革的理想。 瓦迪斯瓦夫去世时未有合法男性后代,其弟约翰二世·卡齐米日·瓦萨(Jan Kazimierz Waza)成功登上波兰王位。瓦迪斯瓦夫的逝世标志着波兰立陶宛联邦相对稳定时期的结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不断酝酿的冲突和矛盾最终浮出水面,使联邦遭受一连串灾难性打击,其中以有史最大的一次哥萨克起义赫梅利尼茨基起义(1648年)和瑞典的入侵(大洪水时代,1655年—1660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迪斯瓦夫四世 · 查看更多 »

瓦薩王朝

薩(Vasa、Waza、Vazos)是瑞典貴族家族,歷史可追溯至14世紀,直至17世紀消亡。最早有記載的家族成員是尼爾斯·克提松(Nils Kettilsson),1355年時三王冠宮的侍衛官 。「瓦薩」之名最先於16世紀末出現,得名自其家族紋章──Vase(禾束)。 瓦薩王朝在1523年至1654年間統治瑞典,由古斯塔夫一世當選國王起至克里斯蒂娜退位止;它也在1587年至1668年間統治波蘭和立陶宛。它在瑞典的統治由普法爾茨王朝繼承。.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薩王朝 · 查看更多 »

瓦良格人

瓦良格人(Varjager;Βάραγγοι或Βαριάγοι,Varangoi或Variagoi;Варяги, Varyagi或Varyahy)也作瓦里亚基人、瓦兰吉亚人、瓦兰人、法朗清人、瓦倫京人。是指公元8世纪至10世纪出现在东欧平原上的诺曼人。瓦良格人原来居住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逐渐沿着商路来到东欧平原,活跃在当地的商路上。同维京人一样,他们从事着强盗和商人的双重工作,也经常抢劫财物,掳掠人口为奴,运到君士坦丁堡出售。他们还受雇于当地东斯拉夫人的王公,充当亲兵,从事征战。其中一位瓦良格人领袖留里克还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统治了基辅罗斯。后逐渐與斯拉夫人融合為俄羅斯人。 Category:日耳曼人 Category:瑞典人 Category:斯堪的纳维亚 Category:欧洲古代族群 Category:俄罗斯历史 Category:烏克蘭歷史 Category:白俄羅斯歷史 Category:中世纪战争.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良格人 · 查看更多 »

瓦拉幾亞

拉幾亞(羅馬尼亞文:Ţara Românească)是一個在中世紀時期位於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歷史地區,位置大約在今日的羅馬尼亞東南部。.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瓦拉幾亞 · 查看更多 »

留里克

留里克(Rurik.,也作Riurik.,古教會斯拉夫語 Рюрикъ Rjurikŭ,),根据12世纪《往年纪事》一书所记载,是羅斯人的瓦良格首领,在公元862年时掌权舊拉多加,在大诺夫哥罗德附近建立了营地,并建立了基辅罗斯。他是留里克王朝的开国元勋。 Category:Princes of Novgorod Category:Founding monarchs Category:留里克王朝 Category:瓦良格人 Category:9世纪欧洲统治者.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留里克 · 查看更多 »

留里克王朝

留里克王朝(Рюриковичи)是统治东斯拉夫人的古罗斯国家(大致相当于今日俄罗斯东欧部分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部分地区)的第一个王朝。.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留里克王朝 · 查看更多 »

特维尔

特维尔(Твер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Tver'英语:Tver)是俄罗斯特维尔州首府,位於伏尔加河和特维尔察河交汇之处。于1135年建立。于1247年成为特维尔大公国的中心。在蒙古鞑靼人统治期间,特维尔是抗战中心,也于莫斯科争夺首都的地位。2002年人口为408,903人。 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1164年。1931年改名為加里宁(Кали́нин),以紀念蘇聯領袖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1990年恢復原名。 Т.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特维尔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translit;;bʲɪlɐˈrusʲ ),通称白俄罗斯,或稱白羅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苏联独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万人(2008年) ,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為羅馬天主教,而基督宗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也被設為國定假日。.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白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芬兰-乌戈尔语族

芬蘭-烏戈爾語族(也譯稱為芬-烏戈爾語族或芬諾-烏戈爾語族)是烏拉爾语系的一支,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芬蘭语、匈牙利语和爱沙尼亚语都包含在此语族中。与欧洲其他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芬蘭-烏戈爾語族并不属于印欧语系。很多使用人口較少的芬蘭-烏戈爾諸語言都属濒危、接近消亡。.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芬兰-乌戈尔语族 · 查看更多 »

芬蘭大公國

#重定向 芬兰大公国.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芬蘭大公國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公國(Velikoe Knjažestvo Moskovskoe;),準確翻譯為莫斯科大親王國,是一個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世紀俄羅斯政權,於1283年至1547年存在。莫斯科公國作為一個政府,於俄羅斯的記錄,被很多西方資料認為起源於Muscovy。但是,這個名稱有時亦應用到沙皇俄国。 莫斯科公國最初的領土範圍是今天的俄國西北部,為一內陸國,但從蒙古帝國金帳汗國手中成功奪取大量領土以後,便宣稱為它的繼承者,其後亦宣稱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自詡為「第三羅馬」。.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莫斯科大公国 · 查看更多 »

道剌特·别尔迪

#重定向 道剌特·別兒迪.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道剌特·别尔迪 · 查看更多 »

荷尔斯泰因-格托普-罗曼诺夫王朝

彼得二世(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1727年-1730年在位)去世后,罗曼诺夫王朝断绝男嗣,至未婚无嗣的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女皇(1741-1762年在位)去世之后,由彼得大帝的外孙德国人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王室的彼得·烏爾里希大公继承皇位,稱彼得三世,荷尔斯泰因-戈托普-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Category:俄羅斯歷史.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荷尔斯泰因-格托普-罗曼诺夫王朝 · 查看更多 »

頭髮交替規則

頭髮交替規則或稱禿頭交替規則(Лысый–волосатый)是一個關於俄羅斯(包括蘇聯及之前的俄羅斯帝國)最高領導者的笑話,指的是從1825年即位的尼古拉一世到如今的俄羅斯的最高領導人中,頭髮稀疏者與頭髮茂密者交替出現的現象。典型的例子包括尼古拉一世(禿)與其子亞歷山大二世(不禿)、列寧(禿)與斯大林(不禿)、以及普丁(禿)與梅德韋傑夫(不禿)。.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頭髮交替規則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戰爭

加索战争,又称俄罗斯征服高加索,是指俄罗斯帝国在19世紀入侵北高加索地区的战争。戰爭開始時間有兩種說法,一是俄軍將領葉爾莫洛夫在1817年10月26日在尤鄧金村(今哈薩維尤爾特)展開大屠殺開始;二是加齊‧穆罕默德在1829年成立車臣尼亞開始。1859年8月25日,第三代伊瑪目沙米爾投降,結束了東部戰事。1864年5月21日,切爾卡斯亞投降,高加索戰爭結束。最终俄罗斯兼并了北高加索地区,并对当地进行了民族清洗。 1801年,南高加索地區由卡特利-卡赫季王國系的大衛‧巴格拉季昂親王所統一,格魯吉亞併入俄羅斯帝國,成為俄羅斯帝國的一個親王國。除了波斯和土耳其兩國的南高加索領地外,俄羅斯已經擁有大部分南高加索,北高加索則是自第五次俄土戰爭一直維持著雙方邊界,但山民不定時下山劫掠俄國邊境百姓。因此俄羅斯帝國在百日王朝崩潰後,出兵北高加索平定殘餘的反抗部落,是俄羅斯征服北高加索的開始。 1816年,俄羅斯帝國的主要對手是阿瓦爾人、切爾克斯人、庫巴人、達吉斯坦人。而車臣人由於在1794年已經投降俄羅斯,因此車臣人在戰爭初期沒有參戰。但由於1817年的尤鄧金村大屠殺,令車臣人開始反抗俄羅斯人統治。1817年,俄軍北高加索駐軍30,000士兵由弗拉季高加索南下車臣地區,對車臣人、印古什人進行屠殺和掠奪。迫使車臣人於1826年聯合起來,與波斯的卡扎爾王朝合作,在第六次俄波戰爭中共同對俄作戰。在波斯全面潰敗後,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等地的毛拉聯合起來,推舉加齊‧穆罕默德為伊瑪目,創立政教合一國家「車臣尼亞」。高加索戰爭進入了最慘酷的階段。 1830年2月9日,毛拉沙米爾率五百人下山搶掠俄軍駐屯的村莊貢扎哈,並將村莊中三百多名居民一律剜去雙眼、割去雙耳、削下鼻子、切去四肢,成年女子切去乳房、成年男子切去陰莖,僅穆斯林和改信者獲得寬恕。俄軍於5月6日由伊凡‧帕斯凱維奇率領28,000軍隊由弗拉季高加索南下,對車臣人作報復性屠殺,雙方至此開始互相進行酷刑式屠殺,多數受害人均遭到重度凌虐和酷刑。帕斯凱維奇實施焦土作戰,以優勢兵力多次對車臣尼亞軍隊作出包圍。1832年,聖戰軍領袖加齊‧穆罕默德於吉邁之戰戰死,由徒弟哈姆扎特‧貝克繼位為第二代伊瑪目,貝克無法挽回敗局,因沙米爾回軍而得救。1833年1月初,車臣尼亞只餘下約3,000平方公里土地,但由於帕斯凱維奇被調回聖彼得堡,俄軍退兵,車臣尼亞倖存。 1834年2月,哈姆扎特‧貝克解除沙米爾軍權,將沙米爾軟禁,並組織對俄反攻。但於哥扎提戰役被俄軍撃敗,貝克遭到部下暗殺,沙米爾繼位為第三代伊瑪目。沙米爾即位後與俄軍談和,並以賄賂北高加索駐軍總司令維魯明諾夫,車臣尼亞因此能休養生息。1836年6月12日,俄軍不宣而戰,攻打車臣尼亞,戰爭再度開始。1841年6月14日,車臣軍於泰爾米河戰役大勝俄軍,將十二位俄軍將領處以酷刑,俄軍轉為守勢。。1840年6月22日,沙米爾改國名為高加索伊瑪目國,成為高加索戰爭中各部族之領導者。1845年5月31日,伊瑪目國軍於第一次達戈戰役採取中央突破的方式,將俄軍分段包圍在達戈山谷並採取火攻,導致遠征軍大量燒死和餓死,高加索駐軍近乎全軍覆沒。1845年6月22日沙皇尼古拉一世下令全國動員220,000士兵應戰,抵抗伊瑪目國入侵俄羅斯帝國。 1847年6月24日,俄軍於薩爾塔會戰以250,000士兵,將伊瑪目國軍隊24,000軍隊包圍,俄軍大勝,伊瑪目國軍死亡近半,殘軍撤回車臣地區。俄軍20多萬軍隊分四路追撃至車臣境內,大規模燒殺屠掠,1848年9月14日,俄軍於阿干提會戰與伊瑪目國展開決戰,伊瑪目國慘勝,守住了西南達吉斯坦,但已無力反攻俄軍,由於1848年革命爆發,俄軍退兵。 1858年,俄國決定平定伊瑪目國,由亞歷山大‧巴米亞京斯基元帥率132,000軍隊由基輔和阿斯特拉罕南下,會同高加索各軍63,000人攻打伊瑪目國,俄軍用了六個月時間平定了車臣地區,並約束軍紀,嚴禁士兵燒殺搶掠。1859年2月3日,俄軍侵入達吉斯坦西南部,1859年8月25日,沙米爾在吉倫戰役後向俄軍投降,伊瑪目國滅亡。亞歷山大二世准許沙米爾保留伊瑪目頭銜,以勸說尚在抵抗中的切爾卡斯人投降,1864年3月18日,最後一支抵抗軍在頭目克倫杜戈指揮下向俄軍投降,高加索戰爭結束。 歷時約半世紀的高加索戰爭結束,也標誌了俄羅斯對北高加索的全面征服。俄軍在高加索戰爭的傷亡數以萬計,付出了很大代價,回報卻只有高加索山脈的少數礦坑和通行山谷,更因一連串的戰爭罪行孕育出車臣人對俄羅斯人的深仇大恨,影響深遠。戰後巴米亞京斯基元帥主導成立軍政府,對戰區人民給予了物資援助,並建立政府機關。但1865年軍隊撤走後,俄羅斯帝國地方官員對高加索山民的暴政依舊,不久後再度爆發了1877年車臣及達吉斯坦起義。 Category:俄罗斯历史 Category:高加索战争.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高加索戰爭 · 查看更多 »

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

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乌克兰语:Новгород-Сіверський;俄语:Новгород-Северский)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的一座古城,是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县的首府。 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位于杰斯纳河河畔,距基辅约330千米,距乌俄边境约45千米。当前人口约为15000人。.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 · 查看更多 »

谢赫·阿合马

谢赫·阿合马是金帐汗国的残余大帐汗国阿黑麻汗的儿子,他是大帐汗国末代可汗。 阿黑麻汗被杀后,谢赫·阿合马的权力进一步削弱 大帐汗国与立陶宛大公国联盟,和与莫斯科大公国联合的克里米亚汗国作战。 1500年,莫斯科-立陶宛战争重新开始。立陶宛再次与大帐汗国结盟。1501年,谢赫·阿合马在雷利斯克、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斯塔羅杜布附近进攻莫斯科的军队Kolodziejczyk (2011), p. 26。立陶宛大公亚历山大一世·雅盖隆契克专注于自己在波兰王国的继承权而没有参战。严酷的冬天,加上克里米亚汗明里·格来燃烧草原,导致谢赫·阿合马的军队饥荒。许多人离他而去,1502年6月,剩下的军队在苏拉河被击败。 谢赫·阿合马被迫流亡。他寻求奥斯曼帝国的庇护,和莫斯科大公国结盟,他的前盟友立陶宛大公国囚禁谢赫·阿合马超过二十年。Kolodziejczyk (2011), p. 27作为与克里米亚汗国谈判的筹码:如果克里米亚汗国不听话,谢赫·阿合马会被释放,恢复他与克里米亚汗国的战争。明里·格来成为立陶宛一个并不情愿的盟友。谢赫·阿合马羁押在特拉凯,他后来试图逃脱,被迁移到考納斯城堡。 1527年1月,谢赫·阿合马从监狱中释放出来,设法在阿斯特拉罕汗国夺取权力。Kolodziejczyk (2011), p. 66他大约死在1529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谢赫·阿合马 · 查看更多 »

谢苗一世

谢苗一世·伊万诺维奇(Симеон Иоаннович,1317年~1353年),外号“骄傲的谢苗”(Симеон Гордый),莫斯科大公(1340年~1353年在位),1341年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封诰。 谢苗·伊万诺维奇是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钱袋)的长子。1340年他在父亲去世后继承莫斯科公国,第二年被金帐汗国的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谢苗·伊万诺维奇继续执行其父伊凡一世的政策。他向金帐汗国上缴大量贡赋,以争取汗的信任,同时利用这种有利局面与其他公国的王公进行坚决斗争。他对处于立陶宛影响下的斯摩棱斯克进行过征讨。 通过支持金帐汗抵御日益强大的立陶宛大公国的威胁,谢苗·伊万诺维奇比父亲得到更多的来自汗的权力。他有一点跟后来诸莫斯科大公不同,就是他始终都对汗国是忠诚的。 Category:莫斯科大公 Category:弗拉基米尔大公.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谢苗一世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戈东诺夫

#重定向 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戈东诺夫.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鲍里斯·戈东诺夫 · 查看更多 »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

#重定向 費奧多爾一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 · 查看更多 »

费奥多尔·戈东诺夫

#重定向 費奧多爾二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费奥多尔·戈东诺夫 · 查看更多 »

费奥多尔三世

费奥多尔三世·阿列克谢维奇(Федор III Алексеевич Романов,,1676年-1682年在位),是俄国沙皇,为沙皇阿列克谢与玛丽亚·米罗斯拉夫斯卡娅之子。 费奥多尔三世即位时年幼,朝政由纳雷什金家族把持。这个时期谋求军事、税收的改革和加强,激化了政治领导权之争。1678年进行人口普查,次年开始征收户籍税。贵族按其家族出身担任高级官职的门第制度于1682年废除。外交方面,与瑞典的矛盾激化,1676年至1681年与土耳其交战,最后以土耳其承认左岸乌克兰合并于俄罗斯告终。.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费奥多尔三世 · 查看更多 »

贾巴尔·别尔迪

#重定向 賈巴爾·別兒迪.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贾巴尔·别尔迪 · 查看更多 »

齐格蒙特三世

格蒙特三世·瓦萨(Zygmunt III Waza,),在瑞典稱西吉斯蒙德(Sigismund),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国王(1587年-1632年)和瑞典國王(1592年-1599年)。在他45年的統治時期,波蘭-立陶宛聯邦是名副其實的東歐第二強國(奧斯曼帝國為東歐第一強);波蘭的霸權穩固地建立在東北歐地區,是基督世界中,人口僅次於西班牙帝國和法國的第三大國(人口將近一千一百萬)。 在現今的波蘭,齊格蒙特三世的評價仍有頗高的爭議。一方面在他堅持王權的統治下,波立聯邦在對外戰爭的成就當中,迎來國際地位、軍事與經濟影響力的頂峰期,是「波蘭黃金時代」的最後光輝;但另一方面是,他受耶穌會鼓動,把天主教激進的反宗教改革潮流引入聯邦,使得原本寬容合作的教派與貴族出現裂痕,並且浮現出導致後來聯邦衰落瓦解的預兆。現今波蘭通俗的歷史書籍,常常把聯邦衰落的源頭歸咎於他,但學術性的歷史學者卻認為這並非他的過錯,也不是他所能掌控,而較多是植基於聯邦體制原本分權傾向的巨大弱點(波蘭特有的貴族民主制)。 但是,齊格蒙特三世應該為後來的聯邦衰落負上多少責任,仍是一個高度爭議的話題,譬如他好大喜功、四處征戰的風格,有的學者就認為是缺乏目標、濫用國力的行為;因為四處征戰就是四面樹敵,雖然因此獲取不少俄國、瑞典的土地,顯著提升了波蘭的國際地位;但未來俄、瑞的國力復甦崛起後,不久就成為波蘭軍事上的夢靨。.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齐格蒙特三世 · 查看更多 »

農奴制

農奴制是一種在封建制度下、特別是莊園制度下的與農民地位相關的奴役制度。農奴制度主要發展在歐洲10世紀中世紀中期,持續到19世紀中葉,以財務束縛或變異的奴隸制為條件對農民實行奴役。農奴以自己的勞力,在國有或莊園主的土地工作,以換取保護和公正,以及在該土地上額外開墾耕作以保證自己的生計。 農奴制不僅涉及農作,也包括礦業、森業和築路。農奴制下,莊園形成了社會的基本單位,農奴形成了封建社會最低的社會階層。農奴受到法律、經濟和社會關係上的多重束縛。農奴不同於奴隸,農奴的領主只有不完全的人身佔有權。領主不能處死農奴,但能隨意處罰(黥面)或連同土地買賣、抵押和轉讓。農奴有義務為領主無償勞作,農奴的產出也被定義為領主的產權(所以農奴逃走等於盜取領主財產)。 1861年俄羅斯廢除的農奴制規定,領主的產業往往以農奴的數量來衡量。但農奴要困在莊園土地上,不得領主批准,不得離開。如果農奴逃亡,要受來自國家制度的懲罰,領主也會捕捉他們。.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農奴制 · 查看更多 »

迪尼别

迪尼别(Tini Beg,),金帐汗国第十任可汗,月即别之子。 迪尼别是月即别最喜欢的儿子。1341年,月即别死后,迪尼别继位。第二年,迪尼别去东部处理与察合台汗国边界问题的时候,被弟弟札尼别谋害。 Category:金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迪尼别 · 查看更多 »

霍爾姆

霍爾姆 (Холм)是俄羅斯諾夫哥羅德州的一個城市,位於大諾夫哥羅德以南200公里洛瓦季河畔。2002年人口為4,325人。 1144年首見於文獻。1777年設市。 Х.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霍爾姆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謝一世

#重定向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阿列克謝一世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俄語:Алекс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Рома́нов,),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储,他也被叫做「察列維奇」阿列克謝(Tsarevich Alexei) ,是最後一個被以這個頭銜稱呼的人。阿列克謝的父親為沙皇尼古拉二世,母親為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 由於其為尼古拉二世的唯一兒子,故在其出生後自動地成為俄國皇儲。可惜的是,阿列克謝在出生不久後被檢驗出罹患了血友病。雖然皇后四處訪尋名醫為其治療,但仍失敗。阿列克謝其後在拉斯普京的治療下逐漸痊癒了。亦因如此,阿列克謝的出生實給予拉斯普京一個掌權的機會。1918年,俄羅斯帝國滅亡,尼古拉二世全家遭布尔什维克軍隊(即後來的蘇聯共產黨)處決,但阿列克謝和其姐姐安娜斯塔西亞的遺體當時仍下落不明。 《紐約時報》2007年11月25日報導,蘇維埃時期的檔案中,有行刑者回憶處決過程的祕密報告。一群業餘人士分析報告後發現,線索就在行刑隊帶頭者尤洛夫斯基的證詞中。尤洛夫斯基表示,其他王室成員或支持者未來尋找沙皇一家遺骸時,會將目標設定為十一具遺體;他們為了混淆視聽,故意將其中兩具屍體焚毀,並埋在另一個地點。 這群業餘人士根據線索,在距離當初發現九具遺體地點約六十公尺的樹林裡,發現大抵燒得焦黑的兩具骨骸,裡面還夾雜子彈和盛裝強酸罐子的碎片,強酸應是用來毀屍滅跡。這些殘骸發現時的樣子和最早發現的九具屍體類似。 2008年,負責領導DNA鑑定團隊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羅格耶夫接受採訪時,表示尼古拉二世全部的孩子,連之前都傳說逃過一劫的安娜斯塔西亚,幾乎都能夠被證實遭到殺害,一個都沒有留下來。 2008年7月,俄罗斯联邦總檢察長辦公室發表聲明說:「使用三種遺傳檢驗完整進行的DNA研究結果證實了一種假設,即第二座墓穴埋葬了瑪麗亞女大公和阿列克謝皇太子的遺體。」2009年3月DNA鑑定結果公布,確定阿列克谢皇儲與瑪莉亞女大公遭到殺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重定向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 查看更多 »

阿黑麻汗

阿黑麻汗(鞑靼语:احمد خان بن کوچک ;),金帐汗国末代可汗。 当时金帐已分裂为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大帐只剩下一小部分。他于1465年反他兄弟马赫默德。当时莫斯科公国愈来愈强。1474年大帐派使者卡拉库楚姆命伊凡三世交税,1476年派使者叫他到汗廷,他也拒绝。 另一方面,阿黑汗在1472年已经与波兰卡西米尔四世来住。1480年,他向莫斯科进军。10月撤退,其后他于西伯利亚秋明一带被昔班家族伊巴克汗杀害,领土也被诺盖人占有。 category:金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阿黑麻汗 · 查看更多 »

阿拉斯加州

阿拉斯加州(Alaska,)是美國位於北美洲最西北端的聯邦州。州以東與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相鄰,最西端位於阿圖島,並與俄羅斯在白令海峽以西有一海上邊界。以北有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是北冰洋最南的部分。太平洋位於其南側和西南側。此州也是美國最大的州,也是第7大行政區劃。另外,阿拉斯加州也是人口第3少和最稀疏的州份。然而阿拉斯加仍然是北美洲北緯60度線以北人口最多的領土,其人口(根據2015年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有738,432人)比加拿大北部及格陵蘭的總和還要多四倍餘。阿拉斯加州接近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阿拉斯加州經濟分別由漁業、天然氣和石油工業壟斷,該州有許多此類資源。軍事基地和旅遊業也貢獻了一定部分的。 美國在1867年3月30日以720萬美元自俄羅斯帝國購買阿拉斯加,大約每英畝2美分(每平方公里4.74美元)。購下後經過若干次行政易手,在1912年5月11日成為建制領地。此州在1959年1月3日加入美國,成為第49個州。.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阿拉斯加州 · 查看更多 »

问号

問號(?),用於疑問句結尾。疑問句末尾的停頓,用問號,反問句的末尾,也用問號。.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问号 · 查看更多 »

脫脫 (金帳汗國)

脫脫(),忙哥帖木兒之子,金帐汗国君主,是由朮赤家族幼支,別兒哥的侄孫那海擁立的。 他在1290年即位,他處死了先可汗禿剌不花,他與那海很快關係惡化。於1297年在顿河附近的第一仗中击败。那海在脫脫退往萨莱时错误地没有立即向萨莱进军。1299年,在第聂伯河附近发生的第二次战役中,他被脱脱打败,那海的士兵離開了他。他被脱脱军中的一位俄罗斯軍人引誘殺死。脫脫正式除掉了一個可怕首领。 热那亚人和威尼斯人已经在克里米亚建立了贸易机构。显然,大约在1266年,金帐汗国割让黑海克法港給热那亚人,那些人購買年輕的突厥奴隸賣給埃及,令汗國喪失優秀士兵,使兩者關係緊張,直到1312年脫脫去世為止。在俄羅斯政策上,他曾想廢除弗拉基米爾大公。使每個公國直接服從汗國。但這個建設性計劃因他在伏爾加河乘船巡視公國途中病死未能實施。在1293年,脫脫遠征俄羅斯,破壞十四個城市,與拔都時代差不多,俄羅斯歷史上有脫脫汗征討的說法。 至大元年(1308年),元武宗派遣月鲁出使金帐汗国,册封钦察汗脱脱为宁肃王。 他是萨满教徒,对佛教有兴趣,他不是穆斯林。.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脫脫 (金帳汗國) · 查看更多 »

脱脱蒙哥

脱脱蒙哥(Tuda Mengu,),金帐汗国第六任可汗,拔都之孙、秃罕之子、忙哥帖木儿之弟。1280年,忙哥帖木儿去世,脱脱蒙哥即位,他是一位热诚的穆斯林(1283年信教)。在一定程度上,和元朝忽必烈达成了和解。那海逐渐控制了金帐汗国的政权。他於1284年出兵匈牙利,1287年,脱脱蒙哥将汗位传给侄子兀剌不花。.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脱脱蒙哥 · 查看更多 »

臨時政府

临时政府是指国家政权更迭时,因為国家局势混乱、新政权尚未建立,这时由社会各方力量组建临时政权。.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臨時政府 · 查看更多 »

金帳汗國

#重定向 欽察汗國.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金帳汗國 · 查看更多 »

苏兹达尔

苏兹达尔(俄语:Суздаль)是位于俄罗斯西部弗拉基米尔州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人口为11,357(2002年)。 历史上此地区曾是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的一部分。 С Category:金環古城 S.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苏兹达尔 · 查看更多 »

雷利斯克

雷利斯克 (Рыльск)是俄羅斯庫爾斯克州西部的一個城市,位於謝伊姆河畔,距庫爾斯克以西124公里。2002年人口17,603人。 1152年首見於文獻,1779年建市。 Р.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雷利斯克 · 查看更多 »

雅罗斯拉夫尔

雅罗斯拉夫尔(Яросла́вл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Yaroslavl';英语:Yaroslavl)是俄罗斯的一个城市,位于伏尔加河和科托罗斯尔河相会之处。为雅罗斯拉夫尔州首府。人口 591 374(2011年一月统计)。雅罗斯拉夫尔 - 俄罗斯联邦中央联邦区的按人口数量排名第三大的城市。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前往莫斯科,沃洛格达,雷宾斯克,科斯特罗马,伊万诺沃和基洛夫方向的铁路和公路。同时雅罗斯拉夫尔还拥有内河港口和机场。全市占地面积205平方公里。全市划分为六个行政区:捷尔任斯基区,伏尔加河区,基洛夫区,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区,列宁区,伏龙芝。 雅罗斯拉夫尔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立于11世纪并于17世纪达到其发展尖峰,在​​2010年雅罗斯拉夫尔市庆祝了它的建市一千年诞辰。通常在雅罗斯拉夫尔市城市日于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庆祝(2010年,城市一千年诞辰庆祝活动于9月10到12日举行)。城市的历史中心位于伏尔加河和科托罗斯尔河的汇流处,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雅罗斯拉夫尔历来被认为是俄罗斯金环的主要组成地区之一。 同时它也是一个工业重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雅罗斯拉夫尔 · 查看更多 »

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

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俄语:Ярослав III Ярославич,约1230年-1271年9月9日)特维尔的第一位王公,1247年-1271年在位。他也是弗拉基米尔大公(1263年-1271年)。 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是弗拉基米尔大公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的儿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弟弟。1247年,他从叔父手中获得特维尔作为领地。 1252年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与其兄、弗拉基米尔大公安德烈·雅罗斯拉维奇围攻他们的兄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都城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但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得到了金帐汗国的支援,击退了这次进攻;安德烈·雅罗斯拉维奇的大公头衔被夺走,雅罗斯拉夫的家人成为亚历山大的俘虏。雅罗斯拉夫后来被诺夫哥罗德选为王公,以接替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由于诺夫哥罗德城市贵族力量的强大,他的王公实际上只相当于雇佣军首领)。1258年他去汗国的都城萨莱,希望能得到蒙古人的赏识;两年后,他率军与条顿骑士团作战,以保卫诺夫哥罗德。 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于1263年去世后,围绕着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公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由于受到金帐汗的支持,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得到了这一尊荣。但是,他的两个竞争者瓦西里·雅罗斯拉维奇(雅罗斯拉夫的另一个弟弟)和德米特里·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之子)并未放弃与他争夺公位的努力。 1270年三位王公都率领军队准备打仗,但雅罗斯拉夫最终与他的侄子妥协了。他将诺夫哥罗德让给德米特里统治,并陪同他去金帐汗国请求汗的批准。1271年,雅罗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在从汗国返回的途中去世。他的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雅罗斯拉维奇继承了特维尔的公位。 Y Category:特维尔亲王 Category:诺夫哥罗德王公 Category:弗拉基米尔大公.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雅罗斯拉夫三世·雅罗斯拉维奇 · 查看更多 »

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

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俄語:Ярослав II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佩列亚斯拉夫王公(1200年~1206年),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王公(1212年~1238年),基辅大公(1236年,1238年,1243年~1246年),弗拉基米尔大公(1238年~1246年在位)。羅斯國家基輔羅斯未任君主,基輔羅斯於1240年被蒙古帝國所滅亡後,雅羅斯拉夫被立為蒙古人的政治傀儡,名義上是羅斯人的最高領袖,代表大汗施政。 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大窝)的第四子。他的教名为费奥多尔。1200年,他被父亲安排到佩列亚斯拉夫当王公。1206年,他暂时统治过加利奇,后来又去梁赞。他在梁赞与当地居民发生激烈冲突。1209年,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派遣雅罗斯拉夫去诺夫哥罗德与他的政治对手姆斯季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作战,但后来雅罗斯拉夫与姆斯季斯拉夫和解并娶了他的女儿。 在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去世后,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成为佩列斯拉夫尔的全权统治者。13世纪20~30年代,他还多次被选为诺夫哥罗德的王公。 1238年其兄长、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弗謝沃洛多維奇在与蒙古入侵者作战阵亡后,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继承了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公位。1243年他被叫到萨莱去谒见金帐汗国的创建者拔都,在汗的宫廷里待了数月。显然,他受到拔都的赏识。 雅罗斯拉夫·弗谢沃洛多维奇是莫斯科大公王朝和特维尔大公王朝的始祖。 category:佩列亚斯拉夫王公 category:弗拉基米尔大公 category:诺夫哥罗德王公 category:基辅大公 category:1191年出生 category:1246年逝世.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雅罗斯拉夫二世·弗谢沃洛多维奇 · 查看更多 »

東斯拉夫民族

東斯拉夫人(Усходнія славяне;Восточные славяне;Східні слов'яни)指讲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语言的斯拉夫人。逐渐演变为俄罗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三大主要民族。 在俄罗斯民族形成初期,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还是同一个民族,基辅罗斯被认为是三个现代东斯拉夫人国家的前身。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的时期,被认为是基辅的黄金时期。当时他们接纳了东正教,也创立了东斯拉夫法典(Правда роусьскаꙗ)。12至14世纪,古罗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基辅向东北部的弗拉基米尔转移,进入罗斯历史上的诸公割据时代,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大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小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等多个支系。基辅罗斯之后,东斯拉夫人经历战乱割据统合、迁移分化融合,逐渐形成现代三个主要民族。三个民族语言十分接近,相互能够直接交流。东斯拉夫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東斯拉夫民族 · 查看更多 »

梁赞

梁赞(Ряза́н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Ryazan',英语:Ryazan)位于俄罗斯中部联邦管区奥卡河畔,是梁赞州的行政中心。拔都攻擊俄羅斯第一地方就是這裡。.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梁赞 · 查看更多 »

梅什科一世

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一位波兰公爵(约960年-992年在位)。 梅什科一世是半传说式的波兰公爵谢莫米斯尔的儿子。他的本名并不叫梅什科,可能是叫梅奇斯瓦夫。他大体上统一了波兰的国土。他曾与斯拉夫部落柳蒂奇人作战,以求获得波美拉尼亚;又曾与波希米亚公爵争夺西里西亚和小波兰。 大约在964年,梅什科一世与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的女儿多布拉瓦结婚。大概是受到信仰基督教妻子的影响,梅什科一世于966年領洗,并规定基督教(天主教)为波兰国教。 梅什科一世指望依靠与波希米亚的同盟关系来抵抗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的威胁,但在963年他被迫臣服于奥托一世。973年,梅什科一世在被奥托一世之子、皇帝奥托二世打败后再次宣誓效忠于皇帝。 981年梅什科一世在与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战争中失去了一部分领土。986年奥托二世去世后,梅什科与新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三世结盟。 992年,梅什科一世在自己即将去世前,于一份文件中将波兰置于教宗保护之下。.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梅什科一世 · 查看更多 »

沃里尼亞

沃里尼亞(Волинь)是位於烏克蘭西部的一個歷史地區。相當于現在烏克蘭的沃倫州和羅夫諾州全境,日托米爾州西部、捷爾諾波爾州和赫梅利尼茨基州的北部。有時白俄羅斯的布列斯特州南部和盧布林省西部也被包含其中。波蘭也統治過沃里尼亞的部份地區。.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沃里尼亞 · 查看更多 »

沙皇

沙皇(俄语:царь)是部分斯拉夫君主採用的頭銜,此字源於羅馬時期的拉丁語稱號「凱撒」,在中世紀時被視為與「皇帝」一詞擁有類同的地位,即與羅馬皇帝一樣,受他國皇帝或宗教領袖(如羅馬教宗或君士坦丁堡牧首)認許。此頭銜最先為保加利亞君主採用,後來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由莫斯科公國承襲。在彼得大帝改以為「凱旋將軍與獨裁者」(俄語:Император и Самодержец)為主要稱號後,「沙皇」一詞在官方定義下改與「國王」同等,但民间和国外仍非正式地把俄國君主称为沙皇。.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沙皇 · 查看更多 »

沙迪别汗

沙迪别汗(Shadi Beg Khan),金帐汗国可汗,1399-1407年在位。帖木儿·灭里之子,他的兄长帖木儿·忽格鲁特死后,沙迪别在也迪古支持下1399年即位。同一年也迪古到西伯利亚找脱脱迷失报复(也迪古父亲被他杀害)。 后沙迪别想巩固他地位,被也迪古以他汗弟不剌汗取代。他被流放到高加索直到1407年去世。 category:金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沙迪别汗 · 查看更多 »

波列斯瓦夫一世

波列斯瓦夫一世(勇敢者、偉大者) (Bolesław I Chrobry,约967年—1025年6月17日)是皮雅斯特王朝的第二位波兰公爵(992年—1000年)和第一位波兰国王(1000年至1025年在位),从1003年至1004年他还是波希米亚公爵。他是波蘭公爵梅什科一世之子,波希米亚公爵波列斯拉夫一世的外孙,被稱作「波列斯瓦夫大帝」。.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波列斯瓦夫一世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波罗的海 · 查看更多 »

波蘭立陶宛聯邦

#重定向 波蘭立陶宛.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波蘭立陶宛聯邦 · 查看更多 »

波蘭會議王國

波兰王国(Królestwo Polskie,Царство Польское),通常称为波兰会议王国(Kongresówka)、簡稱議會波蘭,又因為屬於奧地利、普魯士、俄羅斯瓜分波蘭三部分中的一個、也能被稱作俄属波兰。该国在1815年经由维也纳会议成立,在1915年被同盟国用另一个波兰王国取代。该国在本质上是俄国的共主邦联。虽然原则上,波兰王国获得了相当大的正式的政治上的主权,成为了独立国家,但沙皇总体上并不顾及这些限制他们权力的因素,且严格地说,在十一月起义和一月起义后,俄罗斯更是削弱了波兰议会王国的自主权,首先将该国变为俄国的总督区,随后又将该国划分为俄罗斯帝国的几个省。这样,波兰所谓的主权也就不复存在了。Nation without a State: Imagining Polan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y Agnieszka Barbara Nance,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page 169-188 波兰王国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现在波兰的卢布林省、罗兹省、马佐夫舍省和圣十字省。.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波蘭會議王國 · 查看更多 »

波洛茨克

波洛茨克(白俄罗斯语:По́лацк)是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州的一座城市,位于道加瓦河畔。该地在历史上是白俄罗斯的中心地带,也是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击溃以后唯一一个不向金帐汗国纳贡的罗斯公国。但不久以后,波洛茨克公国被立陶宛吞并。直到500年后的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才和已经统一了的东北罗斯(即俄罗斯帝国)合并。 P.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波洛茨克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 查看更多 »

札尼别

札尼别(;),金帐汗国第十一任可汗,月即别的儿子。1342年,札尼别谋害哥哥迪尼别,夺取汗位。札尼别积极发展伊斯兰教。 这时,伊儿汗国西部分裂为丘拜尼王朝和札剌亦儿王朝。1357年,札尼别趁机攻入阿塞拜疆和大不里士,丘拜尼王朝君主馬利克·阿什拉夫被杀,丘拜尼王朝灭亡,伊儿汗国可汗努失儿完不知所终,大不里士的正统伊儿汗国宣告结束。札尼别让儿子别儿迪别留下来镇守大不里士,但是不久,因札尼别病重,别儿迪别被召回钦察。这时汗国彻底伊斯兰化(连突厥人也成为穆斯林),多次与克里米亚意大利人冲突(也与黑死病传入欧洲有关)。.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札尼别 · 查看更多 »

札尼别二世

札尼别二世,金帳汗國君主(1369年—1370年在位),是纳兀鲁斯的儿子。 札尼别二世在回历767年—768年铸造的钱币,现在有二十九枚铸有他的名字的钱币,没有一枚刻有铸造地点。他在汗国的地位不稳固。1362年,占领不里阿耳的不剌·帖木儿承认了萨莱汗札尼别二世的权力。当时,马麦拥立的大汗奥都剌去世,马哈麻·不剌即位。札尼别二世同时丧失了汗位。秃仑别·哈讷木在新萨莱摄政。.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札尼别二世 · 查看更多 »

札兰丁·汗

札兰丁·汗(Jalal al-Din Khan ibn Tokhtamysh,),金帳汗國君主(1411年-1412年在位),其父亲為脱脱迷失。他也因撰写了蒙古帝国史而出名。 在父亲脱脱迷失于1405年被杀后,札兰丁·汗逃往立陶宛,寻求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大帝的帮助。1410年,参与了由维陶塔斯率军发起针对条顿骑士团的格伦瓦德之战;在军事修会约束下,遭到惨败。 之后,他得到立陶宛的援助,于1411年在也迪古身处花剌子模期间,成功推翻金帐汗国可汗帖木儿汗(帖木儿·忽格鲁特之子),登上了萨莱的汗位。当年的某个时候,他在汗国的金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 根据俄罗斯编年史,札兰丁·汗死于自己的弟弟兼继承者卡里姆·别尔迪之手。 Category:金帐汗国君主.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札兰丁·汗 · 查看更多 »

月即别

月即別,全名穆罕默德·月即别(Mohammed Öz-Beg Khan,),又译烏茲別克汗,是欽察汗國第九代汗,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欽察汗国君主(1312年至1341年在位)。烏孜別克族即由月即別而得名。.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月即别 · 查看更多 »

明斯克

明斯克(ipa;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也是明斯克州的首府,约有180万居民,位于白俄罗斯的中心,斯维斯洛奇河畔。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多个高等院校,包括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明斯克 · 查看更多 »

斯堪的纳维亚

--(丹麥語、瑞典語:Skandinavien,挪威語:Skandinavia,薩米語:Skadesi-suolu、Skandinavía),又譯--,在地理上是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包括挪威和瑞典,文化与政治上則包含丹麦。這些國家互相視對方屬於斯堪的纳维亚,雖然政治上彼此獨立,但共同的稱謂顯示了其文化和歷史有深厚的淵源。 芬蘭、冰島和法羅群島等北歐國家因其與丹麥、挪威和瑞典相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有時也被視為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有時這些對斯堪的納維亞的不同理解可能會引起不滿,「北歐國家」(Nordics)才是對北歐五個國家的合宜統稱。.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斯堪的纳维亚 · 查看更多 »

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俄语:Смоленск)位于俄罗斯西部第聂伯河畔,距离莫斯科360公里,是斯摩棱斯克州的首府。斯摩棱斯克得名于树脂(Смола),因为当地的松树林很茂盛,过去一直都是松香(Канифоль)的出产地。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座机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失败坠毁,机上包含总统夫妇、波兰国家银行总裁、波兰陆军司令在內共132人全数遇难。.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斯摩棱斯克 · 查看更多 »

撒里答

撒里答(,),金帐汗国第二任可汗,拔都之子。他镇守于黑海之北,1252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撒里答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1253年,撒里答接见法国国王派遣的传教士,送他到萨莱见拔都。1255年,拔都去世,撒里答正在和林朝见蒙哥,蒙哥命他回国即位,但撒里答回国不久后就去世了。他是基督徒(一个亚美尼亚作家说他是俄罗斯人为他洗礼),与是穆斯林的别儿哥不合,他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燒香拜天地的安答。.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撒里答 · 查看更多 »

教宗斯德望一世

教宗聖德範一世(Sanctus Stephanus PP.,),原名Stephanus,254年3月12日—257年8月2日在位為教宗。.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教宗斯德望一世 · 查看更多 »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戰爭是指拿破崙稱帝統治法國期間(1803年—1815年)爆發的各場戰爭,這些戰事可說是自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引發的戰爭的延續。它促使了歐洲的軍隊和火炮發生重大變革,特別是軍事制度。因為實施全民徵兵制,使得戰爭規模龐大、史無前例。法國國勢迅速崛起,雄霸歐洲;但是在侵俄戰役慘敗後,國勢一落千丈。拿破崙建立的帝國最終戰敗,讓波旁王朝得於1814年和1815年兩度復辟。 拿破崙戰爭實是從何時開始,到了今天還沒有共識。主要的有以下三種說法:.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拿破崙戰爭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拜占庭帝国 · 查看更多 »

拔都

拔都(,),是铁木真之孙,朮赤的次子,是生母兀乞旭真可敦,为弘吉剌部按陳那顏的女兒。蒙古欽察汗國的開創者。蒙古人因他对部下宽大,称他撒因汗。 1225年朮赤去世,拔都受諸兄弟推戴繼承父位。1235年,窩闊台召集庫里爾台大會,聽從二哥察合台建議,決定由各系宗王居長者統兵遠征欽察人、基辅羅斯、波蘭王国等國,是為蒙古第二次西征。而拔都又為諸王之長,遂領銜統率全軍西出,因此又稱為「長子西征」。1236-1241年,拔都率軍征戰上述諸國,大破钦察人、伏尔加保加利亚、基辅羅斯、加利西亚、摩尔达维亚、立陶宛大公国、波蘭王国(时译“孛烈儿”)、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波西米亚与捷克、摩拉维亚与斯洛伐克、拉什卡、威尼斯共和国等國,先後擊敗波蘭西里西亞公爵亨利二世所率領的日耳曼-波兰聯軍(神圣罗马帝国、波蘭、波西米亞)以及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所率領的匈牙利軍,席捲東歐與中歐,使基輔、布達佩斯等三十个城镇遭受摧毁與屠殺。但是在蒙古軍企圖繼續進軍威尼斯共和国的达尔马提亚的時候接到窩闊台汗死讯而引軍東撤。 1242年,拔都建都於伏爾加河下游河畔的欽察的薩萊,正式立国,史称金帳汗國。當時記載為蒙古“朮赤汗國”(Ulus of Jochi,Ulus是国家的意思),由於大量的欽察人是汗國的居民,甚至成為汗國的骨幹,因此稱“欽察汗國”。 拔都透過俄羅斯大公的輔佐管理東俄。1242年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晉見拔都,領取封誥,這是管理東俄的方法,後來也成為定制;至於西俄,拔都命令加里西亞的大公丹尼爾把政權交結給一位蒙古將軍,將之納入蒙古轄地。 拔都故後,先傳位其子撒里答;撒里答死,蒙哥提名幼王乌剌黑赤代替他,並由拔都遗孀博剌克斤监国(她是阿勒赤塔塔儿人)。在1257年,由弟弟別兒哥繼承金帳汗國的可汗之位。;子:.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拔都 · 查看更多 »

更圍困君士坦丁堡

#重定向 罗斯–拜占庭战争 (907年).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更圍困君士坦丁堡 · 查看更多 »

怯别汗

怯别汗,又作别察博,金帳汗國君主(1414年在位),是脱脱迷失的儿子。 1405年脱脱迷失被杀,怯别汗跟随哥哥札兰丁·汗逃往立陶宛大公國,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大帝帮助他们兄弟攻打金帐汗国也迪古,占领萨莱。1413年,怯别汗另一个哥哥乞邻·别儿歹杀了札兰丁·汗。怯别汗不服,和兄弟合迪儿·别儿迪、賈巴爾·別兒迪反对乞邻·别儿歹。1414年,怯别汗继承汗位。不久,被库卡剌汗赶出萨莱。怯别汗多次为了争夺金帐汗宝座和他的兀鲁思的独立进行了了十多年的斗争,但一直没有成功。1424年,被札兰丁·汗的儿子兀魯·穆罕默德击败,从草原向北逃到梁赞方面。.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怯别汗 · 查看更多 »

普季夫利

普季夫利是烏克蘭的城市,位於該國東北部謝伊姆河右岸,距離首府蘇梅96公里,由蘇梅州負責管轄,始建於989年,面積8.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77米,2011年人口16,361。 Category:蘇梅州城市.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普季夫利 · 查看更多 »

普斯科夫

普斯科夫(,俄语拉丁字母拼写:Pskov)是俄罗斯西北部的一个古城,位于圣彼得堡西南约250公里处。它有约20.7万居民,是普斯科夫州的首府。.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普斯科夫 · 查看更多 »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是指1917年在俄羅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進退失據,在俄國政局不穩、民心越發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其後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則推翻了新建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並在1918年3月與交戰中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十月革命後,擁護舊有帝政或臨時政府的白軍與蘇維埃工農紅軍對抗,非紅、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機起兵,俄國內戰爆發;而沙皇專政的潰滅,亦促成舊帝國疆域內各民族的獨立運動。.

新!!: 俄国君主列表和1917年俄国革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俄國君主列表俄罗斯君主年表俄罗斯君主列表俄罗斯沙皇列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