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众议院 (日本)

指数 众议院 (日本)

議院()是日本國會的下議院,最早在於1890年隨著《大日本帝國憲法》的施行而成立,為日本原帝國議會兩個議院之一;1947年之後則依照《日本國憲法》而改為現制。現在有465席,每四年改選一次,但有中途解散的制度。自1976年起都以解散結束任期。.

26 关系: 千代田區參議院 (日本)大島理森大日本帝國憲法帝國議會 (日本)中選區制下議院國會 (日本)國會議事堂公明黨社会民主党 (日本)立憲民主黨 (日本)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眾議院解散無黨籍解散国会议会自由民主党 (日本)选举权東京都永田町民意代表日本日本共產黨日本国宪法日本首相

千代田區

千代田區()是日本東京都的特別區之一,位於東京都區部的中心位置,在1947年(昭和22年)3月15日由麴町區與合併而來,名稱來自於江戶城的別名「千代田城」。日本國會、首相官邸、最高法院、大部分中央行政機關,以及天皇住所皆座落於此,而區內的大手町、丸之內、有樂町等商圈,是許多日本大型企業總部的聚集地,因而使該區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政治與經濟中樞。東京站、秋葉原、靖國神社、神保町古書街、日本武道館等著名景點亦位於區內。.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千代田區 · 查看更多 »

參議院 (日本)

參議院()是日本國會的上議院,1947年隨著《日本國憲法》的施行而成立,前身为贵族院。現有242席,议员任期为6年,每三年对半数议员进行一次改选。.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參議院 (日本) · 查看更多 »

大島理森

大島理森(),日本政治家,自由民主黨黨員。出身於青森縣八戶市。1983年至今連續當選11屆眾議院議員。 歷任眾議院預算委員長、環境廳長官、文部大臣、科學技術廳長官、農林水產大臣、自由民主黨國會對策委員長、自由民主黨幹事長、自由民主黨副總裁等要職。 在自民黨內屬於番町政策研究所,2012年從高村正彥手中接任會長,成為派閥領袖。 2015年4月21日接替因病辭職的町村信孝出任眾議院議長,2017年11月1日連任議長。.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大島理森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憲法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日本基于近代君主立憲而制定的首部宪法,公布于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并于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在很多情况下,该部宪法也被称作“帝國宪法”或“明治宪法”。相对於现行日本国宪法,也被称作“旧宪法”。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部宪法的名称中带有“大日本帝国”的文字,但当时并不是日本正式的国号,一直到昭和11年(1936年)日本的国号才正式统一称为“大日本帝国”。.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大日本帝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帝國議會 (日本)

帝國議會()是大日本帝國的最高立法機關,也是日本國會從1889年發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到1947年發布《日本国憲法》期間的正式名稱。其歷史包括從1890年11月29日的第1回帝國議會、至1947年3月31日的第92回帝國議會。.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帝國議會 (日本) · 查看更多 »

中選區制

#重定向 複數選區制.

新!!: 众议院 (日本)和中選區制 · 查看更多 »

下議院

下议院或众议院,是两院制国家或自治地區议会的議院之一,在民主國家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大多按各地人口多少的比例分配的。众议院在各國稱謂各有不同:例如英國、加拿大所稱“平民院”(House of Commons),美國、澳大利亞、马来西亚所稱“代表院”(House of Representatives),荷蘭所稱“第二院”(Tweede Kamer),法国所称“国民大会”(Assemblée nationale),許多前殖民地的“立法院”(Legislative Assembly)等。由於众议院席位一般是按照人口比例分配的,因此在一些國家稱之爲“人民院”(The People's House),印度--議院的正式名稱直接就是“人民院”。.

新!!: 众议院 (日本)和下議院 · 查看更多 »

國會 (日本)

國會()為日本的最高權力機構與立法機構,現今依《日本國憲法》而設置,由眾議院與參議院構成。 今眾議院議員設465席、參議院議員設242席,選民則為18歲以上的日本國民。國會議員可兼任內閣閣員,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亦由國會推選。 今日本國會的主要政黨為自民黨、立憲民主黨 、國民民主黨 、公明黨、日本共產黨等,而最大黨為自民黨。.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國會 (日本) · 查看更多 »

國會議事堂

国会议事堂是日本國會所在地,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一丁目,竣工于1936年(昭和11年),当时名为帝国议会议事堂。其左侧为众议院,右侧为参议院(旧贵族院)。建筑物呈左右对称,但是两院管理的范围并不均等,中央前庭、中央大厅、休息室與中央塔楼都由参议院负责管理。.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國會議事堂 · 查看更多 »

公明黨

公明黨是日本的一個政黨,簡稱「公明」。英文名称KOMEITO或Clean Government Party(CGP)。 公明党與日本知名的宗教法人組織創價學會有密切關係。成立于1964年(昭和39年)11月17日,總部位在於東京都新宿區南元町17。目前黨員數量約有40萬名。 自1999年與自民黨結盟,两党更前後在1999-2009年及2012年至今共同聯合執政,並且保持密切合作關係。.

新!!: 众议院 (日本)和公明黨 · 查看更多 »

社会民主党 (日本)

会民主党(しゃかいみんしゅとう)简称社民党,英文简称:SDP,是日本的政党。1996年由原本的日本社會黨改組而成。 由於原社會党大部分成员都离开并加入民主黨,而且社民黨過於親近北韓與中國大陸,再加上領導層的年齡偏高,導致社民黨的政黨版圖不斷萎縮,2009年至2010年短暫與民主黨政權組織聯合政府。2010年因堅持美國位于沖繩普天間基地遷移而退出。 目前社會民主党为日本国会中最小的政党之一,在众议院中有2席、参议院中有2席。.

新!!: 众议院 (日本)和社会民主党 (日本) · 查看更多 »

立憲民主黨 (日本)

立憲民主黨(;The Constitution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是2017年10月3日成立的日本政党,主要由原民进党自由派成员出走後組成,代表(黨魁)為枝野幸男。官方简称“民主党”或“民主”,为与其他日本历史上的“民主党”区分,部分日本媒体报道时简称“立宪民主”、“立宪”或“立民”。.

新!!: 众议院 (日本)和立憲民主黨 (日本) · 查看更多 »

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於2014年12月14日舉行,改選日本眾議院全部475個議席。由於選舉區範圍的重新劃分,今屆的小選區由上屆的300個減少5個而為295個(「0增5減」),因此總議席也由480個減少至475個。.

新!!: 众议院 (日本)和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 · 查看更多 »

眾議院解散

議院解散()是日本眾議院的解散制度,從舊憲法(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帝國議會到現行憲法(日本國憲法)下的國會,均存在此機制。 根據現行法律,眾議院的解散由內閣發動,但實務上的發動者是首相。內閣在主動或被動(如不信任案通過)的情況下,可由首相召開經全體閣員署名同意後,呈交建議書向天皇提請發布詔書以解散眾議院。解散詔書由眾議院議長向全體議員宣讀後,所有議員立即解職;眾議院隨後在解散起40日內,以產生新一屆議員。.

新!!: 众议院 (日本)和眾議院解散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新!!: 众议院 (日本)和無黨籍 · 查看更多 »

解散国会

#重定向 解散议会.

新!!: 众议院 (日本)和解散国会 · 查看更多 »

议会

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議會常用來指稱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由於其運作內容很大部分來自人民的意向,因此亦被稱為「民意機關」;而國家層級的議會,又稱為國家議會,簡稱「國會」。 現代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以歷史最悠久的英国國會作为典範,英國是第一個君主立憲議會制國家,奉行兩院制。虽然议会普遍被視為民主國家體系的一環,但部分非民主国家也有形式上的议会。当今世界,议会承受着来自公众的前所未有的监察和压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國會內一般分為執政黨及反對黨,在正常情況下,前者是輔助支持中央政府施政,所以中央政府推出的政策等,通常作出對中央政府有利的發言辯論及投贊成票,期望順利通過所有議/法案,而後者則反之亦然,甚至作出任何形式對抗;所以不論前或後者在議會內的議員人數非常重要。 國會的首長稱為「議長」,之下有「副議長」,再之下還有各事務「委員會主席」,他/她們都是由議員互選或內部進升;只有「秘書長」是政府委任的官員,所以秘書長沒有發言、投票或裁決權,只有審批文件的權利。 國會大廈的建築規模,通常代表著議會的權威和尊嚴,象徵主權在民和議會至上。.

新!!: 众议院 (日本)和议会 · 查看更多 »

自由民主党 (日本)

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of Japan),簡稱自民黨、自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日本政黨,1955年成立後長期執政,僅在1993年至1994年、2009年至2012年間短暫成為在野黨,至2012年眾議院選舉再次重新奪回取得執政黨地位至今,政治立場偏向中间偏右和保守主义。其正式黨徽以類似日本皇室徽章的十六菊紋章為底、並於紋章中央標上「自民」兩個漢字,但目前較常採用「陽光下的孩子」造型的形象標誌。.

新!!: 众议院 (日本)和自由民主党 (日本) · 查看更多 »

选举权

選舉權(Suffrage,源自suffragium,意即投票),在民主過程中,意指公民權中與選舉相關之權利,或對該權利之行使,又稱公權(political franchise,the franchise,也譯為參政權)。在民主社會中,選舉權除了選舉時的投票權之外,也包括成為候選人的權利。成為選舉候選人的權利,有時也被稱為被選舉權(candidate eligibility,候選人資格),同時擁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稱為完全選舉權(full suffrage)。 此詞可追溯至法國人之先祖法蘭克人為自由民之時。在歷史上,曾有多群的人民,因隸屬於封建領主或其他原因不具備自由民的身份,而不獲選舉權。這種排斥性的作法有時在選罷法中有明文規定;有時以表面上無涉於排除選舉權的施行細則行之(例如,美國南方在權利法案制訂之前,曾以人頭稅與識字要求排除被解放的黑奴的選舉權)。有時某些群體是有選舉權,但因選舉制度或政府體制上的因素使其選票與其他群體並不等值。 民主政府的法統通常須由普選產生。.

新!!: 众议院 (日本)和选举权 · 查看更多 »

東京都

東京都()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地方行政區,與道、府、縣同屬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為事實上的日本首都。轄區包含東京都區部、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同時也囊括了日本最南端(冲之鸟礁)和最東端(南鳥島)等幾個地理極點。面積約2,188平方公里,人口1,374萬,人口總數居於日本各都道府縣首位。全境劃分為23區、26市、5町、8村,其中都廳所在地為新宿區。 截至2017年止,東京都是GDP產值世界第1的都市,超過世界第二名的紐約。東京都2010年的人均總生産額達到6,955,171日元(依當年國際匯率兑换成79,261美元),位列全世界第一。以東京都為核心的日本首都圈(東京都會區),聚集人口逾3千6百萬,為世界第一大都會區。.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東京都 · 查看更多 »

永田町

永田町()是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南端的地名。國會議事堂、國立國會圖書館、總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自由民主黨本部、民進黨本部、社會民主黨本部、日枝神社、、、所在地,日本國家政治的中樞地區。 由於日本首相的辦公室與寓所都位於永田町,有時外界會以「永田町之町長」來揶揄日本首相。.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永田町 · 查看更多 »

民意代表

民意代表,又称为議員、代議士,是由人民選出、於議會等各種立法機關代表人民行使政治權利的公職人員。按照字面意思解釋,是指代表多數人的意思,也等同於群眾的意見領袖。在現代的代議制度中,人民藉由選舉選出民意代表,來行使間接民主的權利。.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民意代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共產黨

日本共產黨(),在日本国内简称共産党、共産(在中文语境里由于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故也有「日共」之简称),是日本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日本共産党成立於1922年7月15日,是目前日本国会中最古老的政黨,也是日本最大的左翼政党。为区别于其它也自称为“日本共产党”的小党(如日本共产党(左派)、日本共产党(行动派)),现在日共有时又被称为日本共产党(志位派)或日本共产党(代代木派)。 目前,日共在51个地方自治体参与执政,在其中6个单独执政并由该党党员担任首长(蕨市、曾于市、福崎町、市川町、御代田町、南牧村)。日共还有地方议员2812人,其中都道府县议会议员146人,政令市議会议员157人,特別区議会议员140人,市議会议员1608人,町村議会议员761人。.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日本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日本国宪法

《日本國憲法》,又被稱為《和平憲法》、《戰後憲法》,是日本現行憲法,在1946年11月3日公佈、1947年5月3日起施行。該憲法是日本政府在二戰戰敗投降之後的盟軍佔領時期所制定的,以用來取代原有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其中盟軍占領當局(GHQ)在該憲法的撰寫中居於主導的角色。但由於施行以來從未修改,因而在憲法本文中仍存有昔日在日語上使用的習慣,例如保留歷史假名遣、內文的漢字以舊字體書寫等。 《日本國憲法》採用自由民主的君主立憲制,取代舊憲法所施行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政治體制,以國民主權(主權在民)為原則將天皇權力架空,確立國會、內閣、裁判所三權分立的國家統治機構模式,明文保障國民的基本權利。根據此憲法,天皇是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只能扮演純粹儀式上的角色,即所謂的「象徵天皇制」。此憲法較為著名的地方是其第9條,規定日本以和平主義放棄宣戰與保有戰爭武力的權利。總體來說,和平主義、國民主權、基本人權的尊重,被稱作為日本國憲法的「三大要素」。.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日本国宪法 · 查看更多 »

日本首相

#重定向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新!!: 众议院 (日本)和日本首相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