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亨利八世 (戏剧)

指数 亨利八世 (戏剧)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历史剧,故事基于英格兰亨利八世国王的人生。同时代的文档记录了该部戏剧的另一个名称——《All is True》,直到1623年《第一对开本》出版时,《亨利八世》才第一次作为剧本的名称出现。文笔的不同显示出该部作品是由莎士比亚与他在宫内大臣剧团主剧作家接替人约翰·弗莱彻共同创作,或是由弗莱彻改写。在结构上体现出几分莎士比亚后期传奇剧的特征。 1613年,该剧在环球剧场演出时,大炮点燃屋顶,剧场被焚毁。.

28 关系: 坎特伯雷大主教塞缪尔·皮普斯塞缪尔·约翰逊大法官 (英國)威廉·莎士比亚宫内大臣剧团安妮·博林乔治·维利尔斯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弗兰西斯·培根国王剧团环球剧场第三代白金汉公爵爱德华·斯塔福德第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第一对开本羅馬教廷白金汉公爵西班牙詹姆士一世 (英格兰)都铎王朝阿拉貢的凱瑟琳英格蘭教會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斯图亚特王朝托馬斯·克蘭麥托馬斯·沃爾西

坎特伯雷大主教

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里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繼承了聖奧古斯丁的使徒統系,為全英格蘭主教長(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蘭聖公會的領袖,坎特伯里教省的都主教,也是坎特伯里教區的教區主教。他作为使徒聖奧古斯丁的继承人的事實,令其成为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 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兩個主教座位坐落於英國肯特郡的坎特伯里座堂。.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坎特伯雷大主教 · 查看更多 »

塞缪尔·皮普斯

塞缪尔·皮普斯,FRS,JP (Samuel Pepys,又译佩皮斯,发音,),英國托利黨政治家,歷任海軍部首席秘書、下議院議員和皇家學會主席,但他最为後人熟知的身份是日记作家。 尽管皮普斯没有真正的海军经历,但憑藉裙帶關係、自身的努力和管理方面的天赋,从一介平民一步步擢升为查理二世及詹姆斯二世在位期間的海軍部首席秘書。他任內推行的改革对英国皇家海军早期的專業化起深远影响,很多举措成为现代海军建制的基础。 他在1660年到1669年间写下的生动翔实的日记于19世纪发表後,被认为提供了英国复辟时期社会现实和重大历史事件(如伦敦大瘟疫、第二次英荷战争、伦敦大火)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素材。.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塞缪尔·皮普斯 · 查看更多 »

塞缪尔·约翰逊

塞缪尔·詹森(Samuel Johnson,(儒略历)),常稱為詹森博士(Dr.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塞缪尔·约翰逊 · 查看更多 »

大法官 (英國)

大不列顛大法官(英文:Lord High Chancellor of Great Britain),通稱大法官(英文:Lord Chancellor),是英國政府內一個高級和重要的官位。大法官在一眾國務重臣(Great Officers of State)中排行第二,有關任命都由首相提出意見,再由君主委任。在1707年英國成為聯合王國以前,此職位曾分別為「英格蘭大法官」(Chancellor of England)及「蘇格蘭大法官」(Lord Chancellor of Scotland)執掌。現任大法官兼司法大臣是郭達瑋閣下,PC,MP。 大法官的其中一項重要職責,是擔任國璽的保管人。此外,他也是英國內閣的閣臣之一,依據法律,理論上他有責任維持法院有效運作,以及確保法院的獨立。在昔日,大法官負責主持上議院的會議,同時是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的司法首長;但自《2005年憲制改革法案》生效後,上述兩項職能已經分別移交予上議院議長及首席法官。大法官自16世紀開始原本一直由貴族出任,但此一傳統在2007年6月被施仲宏打破,他成為近代首位以庶民身份擔任大法官的人士,並且兼任司法大臣一職。大法官以往曾經兼任憲制事務大臣之職,但此職已在2007年為司法大臣取代。 如果大法官沒有被委任,就可以委任國璽大臣。國璽大臣與大法官的職能完全一樣,不過兩者的任命方法卻有分別。另外,大法官的職務亦可以由一個由多於一位「上議院國璽專員」組成的委員會行使。不過自19世紀以來,只曾有大法官的任命,而國璽大臣與委員會則處於廢棄的狀態。.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大法官 (英國) · 查看更多 »

威廉·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受洗日)-儒略曆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他的戏剧有各種主要语言的譯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戏剧家的作品。 莎士比亚在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内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雅芳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有关莎士比亚私人生活的记录流传下来很少,关于他的性取向、宗教信仰、以及他的著作是否出自他人之手都依然是谜,有人认为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亞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犧牲與復仇,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并与其他剧作家合作。在他有生之年,他的很多作品就以多种版本出版,质素和准确性参差不齐。1623年,他所在剧团两位同事出版了《第一对开本》,除两部作品外,目前已经被认可的莎士比亚作品均收录其中。 莎士比亚在世时被尊为诗人和剧作家,但直到19世纪他的声望才达到今日的高度。并在20世纪盛名传至亚,非,拉丁美洲三大地區,使更多人了解其盛名。浪漫主义时期赞颂莎士比亚的才华,维多利亚时代像英雄一样地尊敬他,被萧伯纳称为莎士比亚崇拜。20世纪,他的作品常常被新学术运动改编并重新发现价值。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全球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威廉·莎士比亚 · 查看更多 »

宫内大臣剧团

#重定向 宫务大臣剧团.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宫内大臣剧团 · 查看更多 »

安妮·博林

安·博林(Anne Boleyn,),英格蘭王后,英王亨利八世第二個王后,伊麗莎白一世的生母,瑪麗一世的繼母,威爾特伯爵湯馬斯·波林與之女。 安妮·博林原本是亨利八世第一個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的女侍官,在1525年時,安妮·博林和亨利八世發生曖昧關係,在1533年1月與亨利八世秘密結婚,5月被宣佈為合法妻子。3個月後亨利八世對她的熱情消退,直到1533年9月7日生下女兒伊麗莎白後才稍和緩。但是兩人關係在1536年1月安妮·博林流產時惡化。 1536年5月2日被捕入獄,關進倫敦塔;5月19日以私通的罪名被斬首。11天後,亨利八世迎娶第三個王后——安妮生前的侍從女官珍·西摩,来自西摩家族,天主教信仰,西摩家族地位比博林家族更高,受到当时贵族的一致拥护,安妮·博林也是亨利第一任王后凯瑟琳的侍女。.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安妮·博林 · 查看更多 »

乔治·维利尔斯

#重定向 喬治·維利爾斯.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乔治·维利尔斯 · 查看更多 »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亨利八世 · 查看更多 »

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她終生未婚,因此有“童贞女王”(The Virgin Queen)之稱,亦稱“荣光女王”(Gloriana)、“賢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或直譯“好女王貝絲”)。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麗一世。 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妻子安妮·博林的女儿。但在她两岁八个月的时候,生母不僅即被父親处死,其婚姻關係亦被宣布无效,伊丽莎白被剥夺王室称号。她的同父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承了王位直到1553年駕崩,他无视两位同父异母姐姐及當時的法律规定,伊丽莎白和罗马天主教徒玛丽,而把王位传给了简·格雷夫人。爱德华的遺願並沒有成功,玛丽赶走了简·格雷夫人,当了女王。 1558年,伊丽莎白接替她的同父异母姐姐而成为女王,聲稱要在優秀顧問的帮助下治理國家。她非常信任一群以為首的顾问官们。伊丽莎白上任後首先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一个新教的英格蘭教會,她成为该教会最高领袖,實施。人们原以为伊丽莎白会结婚生子,以延续都铎王朝。但她没有,尽管有很多人追求她。随着她的年龄渐长,伊丽莎白因为其未婚而变得知名。当时有不少人通过画像,游行和文学作品讴歌她。 在国家管理方面,伊丽莎白比她的父亲和姐姐更加温和Starkey Elizabeth: Woman, 5.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弗兰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著名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科學家、法學家、演說家和散文作家,是古典经验论的始祖。.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弗兰西斯·培根 · 查看更多 »

国王剧团

英皇劇團(King's Men)其前身为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宫内大臣剧团,是威廉·莎士比亚职业生涯中主要工作的剧团。1603年,新国王詹姆士一世授予剧团皇家标志,成为赞助人,并改名为英皇劇團。.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国王剧团 · 查看更多 »

环球剧场

环球剧场(Globe Theatre)位于英国伦敦南華克區,最初的环球剧场由威廉·莎士比亚所在宫内大臣剧团于1599年建造,1613年6月29日毁于火灾。1614年环球剧场重建,并于1642年关闭。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1998年版本。1997年,一座现代仿造的环球剧场落成,命名为“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或“新环球剧场”,距离公园街(Park Street)的原址约205米远。.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环球剧场 · 查看更多 »

第三代白金汉公爵爱德华·斯塔福德

三代白金汉公爵爱德华·斯塔福德 KG(Edward Stafford, 3rd Duke of Buckingham;),是第二代白金汉公爵亨利·斯塔福德之子,第三代白金汉公爵。其母凯瑟琳·伍德维尔是英国国王爱德华四世的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的姐妹。他被判犯叛国罪于1521年5月17日被处决。.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第三代白金汉公爵爱德华·斯塔福德 · 查看更多 »

第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

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KG PC(Thomas Howard, 3rd Duke of Norfolk,)是英国都铎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英王亨利八世六任妻子中的两任,即安妮·博林和凯瑟琳·霍华德,都是他的子侄辈。在两人嫁给国王的过程中托马斯·霍华德都曾积极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幸且巧合的是,安妮和凯瑟琳最后都掉了脑袋。1546年托马斯失足,被剥夺了公爵头衔并投入伦敦塔。若不是亨利八世在次年就去世,他多半难逃一死。 信奉天主教的玛丽一世女王登基之后,托马斯·霍华德被释放。作为回报同为天主教徒的托马斯努力帮助女王维护和巩固其权力,但也因此得罪了信奉新教的王室成员,尤其是继任的玛丽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一世。.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第三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 · 查看更多 »

第一对开本

《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是现代学者为第一部威廉·莎士比亚剧本合集命名的名字。其实际名称为《威廉·莎士比亚先生的喜剧、历史剧和悲剧》(Mr.)。 作品集以对开本形式印刷,共包括莎士比亚36部作品,由莎士比亚在国王剧团的同事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于1623年筹划出版,距莎士比亚逝世大约7年。尽管莎士比亚的18部剧本已经在1623年之前以四开本形式发行,《第一对开本》却为莎士比亚大约20部剧本提供了仅有的可靠来源,同时也为已经出版过的剧本提供了重要的来源。除了《两位贵族亲戚》和《泰尔亲王佩力克尔斯》之外,对开本中包括了普遍认为属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另外两部失传作品《爱得其所》和《卡登尼欧》,以及诗也没有收录其中。.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第一对开本 · 查看更多 »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羅馬教廷 · 查看更多 »

甥是一個親屬稱謂,指姊姊或妹妹的子女。男性(舅父)稱姊妹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女性(姨母)稱姊妹的子女為姨甥/姨甥女。不過,中國周代時「甥」是指姑表兄弟姊妹。吳語區、晉語區及其他方言區也稱女兒的子女為外甥、外甥女,相當於其他地區稱呼的外孫、外孫女。.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甥 · 查看更多 »

白金汉公爵

白金汉侯爵(Marquess of Buckingham)與白金漢公爵(Duke of Buckingham)是英格蘭王國、大不列顛王國、聯合王國的爵位名,名稱來自英格兰的白金汉郡。 1444年9月14日,漢弗萊·斯塔福德,第六代斯塔福德伯爵首次被授予「白金汉公爵」爵位。他是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外曾孫、伍德斯托克的托馬斯,第一代格洛斯特公爵的外孫。在薔薇戰爭中他支持蘭開斯特王朝,後來在1460年7月的北安普敦戰役中战死。他的孫子亨利·斯塔福德,第二代白金漢公爵繼承爵位。他曾支持理查三世篡位,但理查即位後他又謀反,因而被理查處死,爵位也被廢。兩年後(1485年)理查被亨利七世推翻,他的儿子愛德華·斯塔福德,第三代白金漢公爵得以復爵,但1521年他被亨利八世處死,爵位廢除。 第二次获授白金汉公爵的是詹姆士一世的宠臣乔治·维利尔斯,他被封為「維利爾斯子爵」(1616年)、「白金漢伯爵」(1617年)、「白金漢侯爵」(1618年)、「白金漢公爵」(1623年)。他在1628年去世之前是英格蘭實質上的首相。他的兒子喬治·維利爾斯,第二代白金漢公爵於1687年去世,無後,爵位斷絕。 1703年,安妮女王又封掌璽大臣約翰·謝菲爾德為「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Duke of Buckingham and Normanby)。他是托利黨要人,後任樞密院議長;關於他的家族資料請參見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他的兒子艾德蒙·謝菲爾德,第二代白金漢和諾曼比公爵死於1735年,無後,爵位再度斷絕。 1784年,前首相喬治·格蘭維爾的兒子喬治·紐金特-坦普爾-格倫維爾被封為「白金漢侯爵」,他曾任外交大臣。他的兒子理查·坦普爾-紐金特-布里奇斯-錢多斯-格倫維爾在 1822年被封為「白金漢和錢多斯公爵」(Duke of Buckingham and Chandos)。關於他的家族資料請參見科布涵子爵(Viscount Cobham)。理查·坦普爾-紐金特-布里奇斯-錢多斯-格倫維爾,第三代白金漢和錢多斯公爵曾任樞密院議長、殖民大臣,1889年他死後,爵位斷絕。.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白金汉公爵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詹姆士一世 (英格兰)

#重定向 詹姆士六世及一世.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詹姆士一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都铎王朝

都铎王朝(),是1485至1603年間統治英格蘭王國和其屬土的王朝。而該王朝首位君主亨利·都鐸乃威爾士古時的德赫巴思公國(Welsh principality of Deheubarth)統治者和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室的後裔。 亨利·都鐸不但得到蘭開斯特王朝的支持者的民心,更在戰爭中獲得蘭開斯特宿敵——約克王室的支持,在薔薇戰爭後期漸漸得勢。之後順利登上英王大位,是为亨利七世。而他和伊莉莎白·約克的聯姻,象徵著過往開戰的雙方,在新王朝的旗幟下聯合起來,進一步鞏固了都鐸家族的勝利。而都鐸王朝的權勢並不局限在英格蘭,他們在《》中成功將威爾士兼併入英格蘭,並確立了英格蘭對愛爾蘭王國的治權。他們亦維持了對法國王位的主張,但歷任君主都沒有在實現該主張上有任何實質進展。 歷史上總共有五位都鐸君主統治過英格蘭的屬地,超過一個世紀。而亨利八世是唯一一位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後裔。因此王位繼承一直是都鐸年間的主要政治議題。 隨著終身不嫁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駕崩,都鐸王室從此絕嗣。而當時在位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長姊馬格麗特·都鐸公主。因此詹姆士根據和伊麗莎白生前的秘密約定,入繼英格蘭王位,英蘇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結束兩國持續近六百年的戰爭,進入了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都铎王朝 · 查看更多 »

阿拉貢的凱瑟琳

亞拉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Infanta Catalina de Aragón y Castilla,名字也可以拼作Katherine或Katharine,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阿拉貢的凱瑟琳 · 查看更多 »

英格蘭教會

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或譯為英格蘭國教會、英国国教会、英格蘭聖公會,是聖公宗的教會之一,16世纪由英格兰君主亨利八世时期开始由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胡克等改革家们改革并作为英格兰的国教。教会的辖区是今天英国(联合王国)中的英格兰地區,不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後者分归苏格兰圣公会、威尔士教会与爱尔兰教会管理。 英格兰教会的最高主教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副手是约克大主教。此外英國君王擁有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的頭銜。.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英格蘭教會 · 查看更多 »

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查理五世(西班牙语:Carlos I,读音:卡洛斯;荷兰语:Karel V,读音:卡瑞尔;德语:Karl V,读音:卡尔;意大利语:Carlo V,读音:卡洛;法语:Charles Quint,读音:夏尔);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罗马人民的国王卡尔五世(1519年 - 1530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阿拉贡国王卡洛斯一世(1516年 - 1556年),西西里国王卡洛二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在欧洲人心目中,他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開啟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時代。.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查理五世 (神圣罗马帝国) · 查看更多 »

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英語: The House of Stuart/ 蓋爾語: Siol Na Stiubhartaich),「斯图亞特」一詞最初的拼寫為"Stewart",是1371年至1714年間統治蘇格蘭和1603年至1714年間統治英格蘭和愛爾蘭的王朝。其王室成員的祖先可以追溯至公元11世紀法國布列塔尼的地方貴族。斯圖亞特是第一個成功統治整個不列顛群島的王室。但統治權實際上不太穩定,經歷數次革命,兩位君主被革命所推翻。同時由於斯圖亞特王室的羅馬天主教背景,導致基督新教徒為主的英格蘭民眾經常質疑君主的宗教傾向,令不列顛群島的不穩定因素增加不少。不過,這些因素促使英國議會權力愈來愈大,使英國最早成為議會制國家,也使英國的民主步伐領先於歐陸諸國。.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斯图亚特王朝 · 查看更多 »

托馬斯·克蘭麥

多瑪斯·克藍瑪(Thomas Cranmer,)克藍麥是第69任坎特伯雷大主教。 英格兰諾丁漢人。在劍橋大學接受教育。他一直潛心學術,後來為亨利八世的離婚問題提出策略,所以在1532年奉召当选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蘭默在亨利八世統治期間,一直是大主教,而亨利八世對他也很敬重。愛德華六世繼任後,克藍麥仍是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在英王愛德華六世統治下,領導宗教改革,他是圣公会的代表人物和最重要的改革家,但他被玛丽一世女王革職,於1556年在牛津被處火刑而死。 克蘭默很虔誠,在神學的方向是以路德宗為是,他對於教會古教父的著作非常熟捻,對於禮拜的儀式有著極大的興趣,充滿學問。至於為人方面:敏感勇毅、處事決斷謹慎。即使在推動宗教改革期間,他竭盡心力以和平緩慢的游說方式取代武力,他和馬丁·路德一樣,堅持相信“和平的君王”耶穌基督為全人类承擔一切功勞,負有天父上帝給予的責任,建立一個充滿公正的社會環境,使福音能加以廣傳。 他一生致力恢復西方教會的大公信仰,當羅馬教會拒絕加入改革時,克蘭默擔負起這個責任,從自己的坎特布里教區開始進行宗教改革。上述為克藍麥所注重的第一件事,而他注重的第二件事是恢復以基督和祂的事工為基礎的活神學,從他所著的神學著作中關於基督教義部分,發展出屬於他的見解的“因信稱義”,與在聖餐禮中基督是臨在的神學。而他第三注重的是關於聖靈的教義,是指關於聖經與傳統與基督的合一。但他在玛丽一世女王的逼迫下,長期被單獨囚在監裡,甚至收回自己所寫所發表的主張。不過,他在1556年,最後一次審判中,再次為他的主張奮力辯護,最後勇敢地赴上火刑的處分,他把寫過收回自己主張的那隻手,先伸進火中,藉以表明自己的心,且因此殉道。 克兰麦大主教在世時,主持了《大聖經》(1538)翻譯的工作,還提筆寫序言。著有《總禱文》(1545)、《公禱書》(1549),他還著有《教會法規之改革》(1571),而英國的《六條信仰法》、《四十二信條》、《靈修課》和《基督徒的規範》大部分都是出於他的手筆。克兰麥也是圣公宗的主要确立者之一,和圣公宗的殉道圣人。目前英國牛津有座殉道者紀念堂,就是紀念他和其他兩位殉道者——利得理、休·拉蒂默的死。.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托馬斯·克蘭麥 · 查看更多 »

托馬斯·沃爾西

托馬斯·沃爾西(Thomas Wolsey,),英國政治家,亨利八世的重臣,曾任大法官、國王首席顧問;同時也是一位神職人員,歷任林肯主教、約克總主教及樞機。 托馬斯·沃爾西,深得亨利八世的信任,權傾一時,對外聯合西班牙對抗法國;對內推行稅制、司法和宗教改革。後來因為英格蘭王后——阿拉貢的凱瑟琳無法為亨利八世生下兒子繼承王位,而且亨利八世又愛上了女侍官安妮·博林,所以亨利八世打算以「婚姻無效」為由與凱瑟琳離婚,並令托馬斯·沃爾西負責說服羅馬教廷。1529年,托馬斯·沃爾西因教宗克勉七世遲遲不批准離婚而被革職、追收財產,最後更被控叛國,令其回倫敦解釋。1530年11月29日,回倫敦途中病死於萊斯特。 Category:英國樞機 Category:英國基督徒 Category:英格蘭大法官 Category:英國政治人物.

新!!: 亨利八世 (戏剧)和托馬斯·沃爾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