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热带

指数 亚热带

亚热带,又稱副热带,是地球上的一种气候地带。一般亚热带位于温带靠近热带的地区(大約23.5°N~40°N、23.5°S~40°S之间)。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是其夏季与热带相似,有时亚热带地区的夏天比热带地区更热更高温;但冬季受大陸高压影响,氣温明显比热帶寒冷。最冷月均温在摄氏0度到18度之間。.

18 关系: 夏季季风槽地中海式气候地球冬季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副热带湿润气候红壤热带熱帶氣旋西風帶黃土根系氣候温带溫帶氣旋

夏季

夏季是一年四季的第二季,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同时也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季节。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此外,由於夏季時全球大部份學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當旺盛的旅遊季節。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夏季:曼谷夏季約八個月、北極夏季約五個月(另外七個月為冬季)。.

新!!: 亚热带和夏季 · 查看更多 »

季风槽

季风槽(),氣象學名詞,是熱帶幅合帶的一部份,由跨赤道季風與偏東信風的幅合產生。季風槽中一般有降雨天氣,亦不時有熱帶氣旋在其中生成。.

新!!: 亚热带和季风槽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式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又稱作--或地中海气候、副热带地中海型氣候,其分布於中緯度地區(約南北緯30至40度)的大陸西岸地區,包括地中海沿岸地區、黑海沿岸地區、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澳洲西南部伯斯、南部阿德莱德一帶,南非共和國的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區。 地中海式氣候分布範圍占全球比例十分稀少,特徵為「夏乾冬雨」,迥異於其他類型氣候,也往往造成作物生長季無法與雨季配合,因此地中海農業區的作物種類往往為耐旱的蔬果,灌溉系統亦十分發達,為其一大特色。.

新!!: 亚热带和地中海式气候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亚热带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冬季

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區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來襲的時候會減少生命活動,很多植物會落葉,動物會休眠,有的稱作冬眠。候鳥會飛到較為溫暖的地方過冬。以北半球為例,除了赤道一帶其他地方都有冬季:曼谷冬季約兩個月、北極冬季約七個月(另外五個月為夏季)。用來形容冬天的成語:天寒地凍、冰天雪地。而有趣的是,有些地區的冬季氣溫平均並沒有非常低溫,但體感溫度卻會低於很多相當寒冷的國家,像 臺灣 平均冬季月溫達10-15°C,但卻與冬季平均溫僅5度的 大韩民国 感覺一樣冷,原因是 臺灣 空氣濕度高,所以通常臺北的10°C 就像首爾的0°C一樣。這算是個有趣的差別。而這樣的感受通常要在適應雙方環境後,才會明顯的感受到。.

新!!: 亚热带和冬季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湿润。主要分布于纬度在20~40之间的大陆东部。.

新!!: 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气候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于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向高纬一侧,约在纬度25至35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具体分布于:北非、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澳大利亚南部、潘帕斯南部、巴塔哥尼亚和南非部分地区。.

新!!: 亚热带和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湿润气候

副热带湿润气候又称--、中國型氣候,其特点与副热带季风气候相似,都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凉爽干燥。.

新!!: 亚热带和副热带湿润气候 · 查看更多 »

红壤

#重定向 紅土.

新!!: 亚热带和红壤 · 查看更多 »

热带

热带,(Tropics)是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无极昼极夜现象。.

新!!: 亚热带和热带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新!!: 亚热带和熱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西風帶

西風帶是位處於南北緯30至60度中緯度地區由西向東的盛行風。由於副熱帶高壓把空氣吹向南北兩極,加上地球自轉產生的科里奥利力,致使在北半球出現西南風而在南半球出現西北風。溫帶氣旋在此區經常出現;而如果熱帶氣旋越過移入此區,會因為受西風影響出現溫帶變性並轉為溫帶氣旋。.

新!!: 亚热带和西風帶 · 查看更多 »

黃土

黃土一种浅黄或褐黄色的土,颗粒成分以粉土粒级为主(含量>50%),物质粒径均一,具孔隙,无层理,疏松,垂直节理發育。富含碳酸钙,有时含硫酸盐或氯化物盐类,具有肉眼可见孔隙的第四纪陆相沉积物。黄土有时具有湿陷性。另外,其在矿物成分方面高度复杂,多达60多种矿物,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矿物成分,而且与其中任何一种岩石的矿物成分都不相同。各地区黄土矿物成分大体相同,无论矿物种类还是百分含量都基本相似,并有比较多的易风化不稳定矿物。在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SiO2、Al2O3、CaO、Na2O,含有比较多的易溶盐类,主要是: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CaCO3,含量在10%-16%之间。在所含生物化石方面以耐旱草本植物花粉和耐干旱动物化石为主,而且含有喜暖湿的动植物化石。最早李希霍芬(1877年)对欧洲莱茵河流域及中国大陆的黄土提出的定义为:黄-褐色,含石灰质,以粉土为主的粉状土;没有层理,含陆生蜗牛,有垂直节理。历史方面,“黄土”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及民间就已出现。 西方国家在19世纪后期将德国莱茵河流域的黄色松散堆积物命名为“lœss”,由此音译出英(loess)、俄(Лёсс)等文,不同学者曾以不同观点提出黄土的定义。1933年奥布鲁切夫(Β.Α. Обручев)将没有层理的黄土称为原生黄土,并认为是风成成因的;次生黄土是其他各种成因形成的。由於冰川的活動,把四周的岩石研磨成非常微細、像麵粉一樣幼細的塵土。這些塵土乾了以後,很容易被風帶走,送到很遠的地方去,並累積起來。當這些微細的泥土不斷的沉積,可以堆成很高的山。 有時因淋洗作用較強而使粘粒明顯往剖面下層移動,養分有的已流失而呈黃、黃棕或紅棕色。多生成於丘陵地上之相對地形較安定、坡度起伏較緩和處。土壤多呈弱酸性,肥沃度偏低,須進行施肥管理及水土保持,才可做農牧用地。此土壤在新分類上屬弱育土或淋溶土。 。.

新!!: 亚热带和黃土 · 查看更多 »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尝酸(尤其是高浓度的酸)是非常危险的。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作用,生成水和盐。酸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

新!!: 亚热带和酸 · 查看更多 »

根系

在數學中,根系是歐幾里得空間中滿足某些公理的向量配置。根系在李群、李代數與代數群理論中格外重要;而根系分類的主要工具──鄧肯圖,也見諸奇异性理论等與李群並無顯著關係的學科。.

新!!: 亚热带和根系 · 查看更多 »

氣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大气粒子数及众多其他气象要素在很长时期及特定区域内的统计数据。与气候相比,天气是指这些气象要素在近两周内的实时状态。 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受该地的纬度、地形、海拔、冰雪覆盖情况、以及附近水体及其水流状况影响的。气候可根据不同气象要素的平均范围和特殊范围进行分类,最常采用温度和降水量,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分类系统是柯本气候分类法。1948年开始使用的桑斯维特费气候分类系统,在温度和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基础上增加土壤水分蒸散量,该系统应用于研究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伯杰龙和空间天气分类系统侧重于通过气团的形成来确定某些地区的气候状况。 古气候学是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和描述。由于19世纪前气候无法通过直接观察获得,因而古气候是通过代理变量推断得到的,这些代理变量包括非生物迹象如在湖床和冰核中发现的沉积物,以及生物迹象如树木年轮和珊瑚生物。气候模型是指包括古代,现代和未来的气候的数学模型。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新!!: 亚热带和氣候 · 查看更多 »

温带

溫帶(Temperate climate、Gemäßigte Zone、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學上,是位於亚熱帶和極圈之間的气候带。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北緯23.5°的北回歸線到北緯66.5°的北極圈之間。南半球溫帶區的範圍是從南緯23.5°的南回歸線到南緯66.5°的南極圈之間。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新!!: 亚热带和温带 · 查看更多 »

溫帶氣旋

溫帶氣旋,亦稱為鋒面氣旋或中緯度氣旋,是一種發生在地球中緯度地區的大尺度低壓系統。溫帶氣旋附帶鋒面,一段時間後將合併成為錮囚鋒。.

新!!: 亚热带和溫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亞熱帶亞熱帶地區亞熱帶氣候副熱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