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亚历山大·佩蒂翁

指数 亚历山大·佩蒂翁

亚历山大·萨贝·佩蒂翁(Alexandre Sabès Pétion,),海地革命領導人,海地開國元勳之一,海地南部共和國的總統(1807~1818)。 佩蒂翁出生於海地西部太子港的一個混血種人家庭,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黑人。1788年他被派往法国巴黎军事学院就读,法國大革命前在法國殖民軍中服役。1791年在海地南部參加混血種人起義軍,反對法國殖民統治,後來先後參加杜桑-卢维图尔(Toussaint-Louverture)和安德烈·里戈(Andre Rigaud)將軍領導的革命軍,1801年與北部黑人領袖杜桑-卢维图尔領導的黑人起義軍發生衝突(利刀之戰),在杜桑擊敗里戈後,逃往法國。1802年跟隨重占殖民地的法軍回到海地,但後來成為最早反叛法國的海地軍官之一。同年10月和黑人領袖让-雅克·德萨林一起,領導穆拉托人和黑人起義軍反對法國遠征軍,贏得海地獨立。 1807年海地南、北分裂。3月11日,佩蒂翁擔任海地南部共和國總統。1811年再度當選,1816年被宣布為終身總統。1816年佩蒂翁身患重病,遂提名让-皮埃尔·布瓦耶為自己的繼承人。1818年3月29日因黄熱病在太子港病故。.

11 关系: 太子港巴黎利刀之戰穆拉托人終身總統让-皮埃尔·布瓦耶让-雅克·德萨林杜桑·盧維杜爾法国大革命海地国家元首列表海地革命

太子港

太子港(法语:Port-au-Prince,海地克里奧爾語:Pòtoprens),海地首都,位於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部。.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太子港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利刀之戰

利刀之戰,是海地革命期間黑人起義軍和穆拉托人起義軍的內部衝突,發生在1799年6月-1800年3月,也是黑人領袖杜桑·盧維杜爾和穆拉托人里戈爭奪領導權的戰鬥(里戈贏得了對英國侵略一個顯著的勝利,杜桑在法國軍隊優越的排名)。杜桑深受廣大黑人支持,但里戈拒絕承認條地位,兩軍衝突開始。.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利刀之戰 · 查看更多 »

穆拉托人

拉托人(英文:Mulatto)為一血統分類上的習慣名稱,指的是由一名白人父母和一名黑人父母出生的人,或者由混血兒父母和另一名父母出生的人。在英語中,這個術語當今通常局限於歷史背景。混血白人和混血黑人的英語人士很少會選擇將自己確定為穆拉托。 這字源自拉丁語mūlus,即是騾。.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穆拉托人 · 查看更多 »

終身總統

終身總統,是指在共和制度下經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保障其「終身執政」的總統、或與其相當之職位等,終身總統可被視為事實上的君主,其中一部分終身總統有指定繼承人的權利。 終身總統的歷史可溯源自羅馬共和國獨裁者凱撒。傳統上獨裁官只有6個月任期,但凱撒在公元前45年自稱為永久獨裁官。後來在法國大革命後的混亂時期,拿破崙亦於1802年成為終身執政,1804年經修憲,拿破崙正式成為法國皇帝。.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終身總統 · 查看更多 »

让-皮埃尔·布瓦耶

让-皮埃尔·布瓦耶(Jean-Pierre Boyer;約)是海地革命的領導人之一,1818年年亚历山大·佩蒂翁死後任海地總统。 布瓦耶是黑白混血儿,生於海地太子港。父亲是法國裁缝,母亲是來自幾内亞的黑奴。16歲參加法國軍隊,加盟法國革命軍,並贏得了營長軍銜。1818年4月,任海地共和國總統。1820年統一全海地,1822年2月9日,統一全西班牙島。 1843年布瓦耶失去了執政精英的支持被推翻。被迫逃往國外(首先去牙買加,然後到法國)。1850年7月9日在巴黎去世。.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让-皮埃尔·布瓦耶 · 查看更多 »

让-雅克·德萨林

让-雅克·德萨林(Jean-Jacques Dessalines,) 海地革命的领袖,他被視為海地開國元勳。獨立後稱帝,加冕為雅克一世。.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让-雅克·德萨林 · 查看更多 »

杜桑·盧維杜爾

弗朗索瓦-多米尼克·杜桑·盧維杜爾(François-Dominique Toussaint L'Ouverture,),簡稱杜桑·盧維杜爾(Toussaint L'Ouverture)),海地歷史中最偉大的人物,海地革命领导者之一。.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杜桑·盧維杜爾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法国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海地国家元首列表

海地国家元首列表介紹的是海地歷任總統和元首。 在1806年至1820年,海地分裂为海地国、海地王国和海地共和国。.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海地国家元首列表 · 查看更多 »

海地革命

海地革命是指海地推翻殖民統治,成為獨立國家的革命。它是西半球第一個成功的奴隸反叛,並且將海地建立成了第一個自由、並且是以黑人為多數社會的共和國。當時,海地是法國的殖民地。 這場革命從1791年開始,在图森·路维杜尔的领导下反抗法国;1794-1798年间,击败先后入侵的西班牙、法国军队;1801年起义波及东部的圣多明各,全岛宣布自治;1802年拿破侖派遣其妹夫勒克萊爾率庞大的舰队和陆军3万人入侵,试图复辟殖民統治,诱捕了图森·路维杜尔;后海地人民在德萨林的领导下,继续战斗;1803年11月击溃法军。 歷經十餘年的掙扎,海地人終於在1804年1月發表了《海地獨立宣言》,正式地脫離法國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Category:革命 Category:海地歷史.

新!!: 亚历山大·佩蒂翁和海地革命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佩蒂翁,A.S.阿歷山大·佩蒂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