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5月12日

指数 5月12日

5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132天(闰年是1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3天。.

178 关系: AFI百年百大明星加拿大卡齐米日三世印度尼西亚南宋台灣歌手列表吳美雲吴文俊多萝西·霍奇金大學威尼斯共和国宁国市宋楚瑜尼泊尔山口真弓巴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中國國民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華民國主席乔治六世亞捷隆大學亨利三世 (法兰西)亨利一世·德·洛林,第三代吉斯公爵伦敦弗羅倫斯·南丁格爾彭定康俄罗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圣彼得堡北京市國民政府刚果共和国唐哀帝唐朝凯瑟琳·赫本克拉科夫固定翼飛機国际护士节四川省的黎波里国际机场立法院立法院院長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学家列表...美國美国美国电影学会生物化学牛津大学聲優荃灣萩尾望都西柏林西敏寺親民黨香港香港總督設計師許名傑马塞洛·维埃拉·达席尔瓦·儒尼奥尔護理人員诺贝尔化学奖超級人瑞黑色五月暴动近藤隆胡锦涛胡漢民郭鐵人防灾减灾日阿倫·波爾蘇珊娜·瓊斯蔣怡自由時報自行車臺灣里氏地震規模配音員苏联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英屬香港英国英国君主英格兰雅加达陳譯賢SpeXialWannaCry柏林封鎖林利豪李立三李莎李清照李慧詩校監梁少霞楊慕琦江兆申汶川县汶川大地震沙特尔波士顿波兰君主列表法国法国君主列表法国大革命战争法国宗教战争泛非航空771號班機空難港鐵車廠漫画家演員朱元璋朱蕾安朱温斯洛文尼亚文·雷姆斯日本教宗拿破仑一世曼尼托巴省思維二世思齊四世1003年1012年1084年1155年1357年1364年1588年1797年1820年1870年1879年1886年1899年1907年1910年1914年1919年1925年1936年1937年1943年1944年1945年1949年1959年1961年1971年1974年1975年1977年1978年1979年1985年1987年1988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5年2015年費城火車出軌事故2016年2017年907年 扩展索引 (128 更多) »

AFI百年百大明星

1998年,美国电影学会从500名20世纪美国电影界的电影明星中,评选出50名最伟大明星(必须在1950年前已出道,男女各25名),作为美国电影学會的“百年百大”系列的一个重要部分——“AFI百年百大明星”(AFI's 100 Years...

新!!: 5月12日和AFI百年百大明星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5月12日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卡齐米日三世

卡齐米日三世(大帝)(波兰语:Kazimierz III Wielki,)波兰国王(1333年~1370年在位)。皮雅斯特王朝的最后男性成员。 卡齐米日三世是国王瓦迪斯瓦夫一世之子。他奉行依靠中小贵族,削弱有独立倾向的大贵族的方针。曾于1347年颁布确立封建君主制度的维希利察—皮沃特勒库夫条例。 卡齐米日三世扩大了城市的自治权,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他在1337年至1346年实施币制改革以稳定物价。应对波兰境内德国势力增长的局面,卡齐米日三世建立独立的以德意志法为裁判依据的最高法庭,禁止波兰各城市去德意志境内的马德堡法院上诉。 卡齐米日三世的外交活动包括:1339年与匈牙利结盟;1343年与条顿骑士团缔结“永久和平条约”,以割让东波莫瑞给骑士团为条件换回库亚维;反对立陶宛大公国和加利奇公国,1366年一度与立陶宛发生过战争。他还在1340年至1350年侵入一些罗斯小公国。 1364年,卡齐米日三世於克拉科夫市创办亞捷隆大學。1366年,他召开了波兰的第一次国会。 由于身后无嗣,卡齐米日三世死后波兰王位传给了匈牙利安茹王朝的国王拉约什大帝。 Category:波兰君主 Category:歐洲紙幣上的人物.

新!!: 5月12日和卡齐米日三世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5月12日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5月12日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台灣歌手列表

本表列出臺灣歌手,以在臺灣出生或中華民國國籍的歌手為主,曾在臺灣發行唱片的非中華民國國籍歌手亦可收入。 姓名後標註(*)者為已逝歌手,出生日期後加註逝世日期。 注意:本表不收入於香港成名後往臺灣發展的香港歌手,關於此類歌手請見香港歌手列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歌手列表。.

新!!: 5月12日和台灣歌手列表 · 查看更多 »

吳美雲

吳美雲(Linda Wu,),生於美國紐約,籍貫廣東中山,台灣企業家,英文漢聲出版公司共同創辦人。出版了《漢聲雜誌》與《漢聲小百科》等。.

新!!: 5月12日和吳美雲 · 查看更多 »

吴文俊

吴文俊(),浙江嘉兴人,出生于中國上海。数学家。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

新!!: 5月12日和吴文俊 · 查看更多 »

多萝西·霍奇金

多萝西·玛丽·霍奇金,OM,FRS(Dorothy Mary Hodgkin,)本姓克劳福特(Crowfoot),英国女性生物化学家,促进了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她生於開羅,196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新!!: 5月12日和多萝西·霍奇金 · 查看更多 »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新!!: 5月12日和大學 · 查看更多 »

威尼斯共和国

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语:Serenìsima Repùblica Vèneta;意大利语:Serenissima Repubblica di Venezia)是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人的城邦,以威尼斯为中心。它存在于8世纪至1797年。拉丁语称其为Serenissima,意思是“最尊贵的”,聖馬爾谷獅子為其國徽象徵。.

新!!: 5月12日和威尼斯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宁国市

宁国市,在中國安徽省东南部、水阳江上游,是宣城市代管的县级市,邻接浙江省。.

新!!: 5月12日和宁国市 · 查看更多 »

宋楚瑜

宋楚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湘潭縣,現任親民黨主席,獲聘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臺北市政府首席顧問,2016年起擔任。1979至1984年擔任行政院長蔣經國英語秘書,後陞任行政院新聞局長一職。蔣經國總統逝世,宋協調支持及反對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的派系,扮演安定國家的重要角色。此外,臺灣省政府精簡前,宋於1994至1998年曾任臺灣唯一的民選省長。 2000年選舉,首度參選總統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04年選舉,以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與連戰搭配以些微之差未能勝選。2012年選舉,再度參選總統取得2.77%的選票未能勝選。2016年選舉,三度參選總統並與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搭配取得12.84%的選票未能勝選。.

新!!: 5月12日和宋楚瑜 · 查看更多 »

尼泊尔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संघीय लोकतान्त्रिक गणतन्त्रात्मक नेपाल),通称尼泊尔(नेपाल),是南亚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一个内陆国家,北与中国相接,其余三面与印度为鄰。尼泊爾的土地面積為14万7181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93位,2640万人口则排名世界上第41位。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世界上最高的十座山峰中有八座位于尼泊尔境内,包括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也是登山好手的觀光勝地。 尼泊尔拥有古老的文化遗产,佛教创始人佛陀释迦牟尼即出生在尼泊尔。国家主体宗教信仰为印度教,另有少数群体信仰藏传佛教、伊斯兰教等。尼泊尔还以骁勇善战的廓尔喀人士兵闻名于世。 18世纪中期建立了尼泊尔王国,并曾入侵西藏,后成为清朝藩属国。在19世纪初英尼战争后尼泊尔割地予英属印度并与其结盟。尼泊尔原為印度教君主制国家。2006年,国会凍結了國王賈南德拉的權力,2008年,尼泊尔制宪会议正式通过宪法修正案,废除君主制改国号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新!!: 5月12日和尼泊尔 · 查看更多 »

山口真弓

山口眞弓()是女性聲優。隸屬於Aksent公司。生於岩手縣。血型A型。身高157cm,三圍B:85cm W:60cm H:87cm。.

新!!: 5月12日和山口真弓 · 查看更多 »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5月12日和巴西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5月12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5月12日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5月12日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5月12日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5月12日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当前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职位的正式名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政治制度下地位最高、排名最前、权力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领导职务,负责领导中共全党。担任此职的党员干部是国家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和国政的最高决策者,位列国家级正职首位。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总书记的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以及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党章》又规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选出。总书记任期与中央委员会相同,五年一届,但党章没有规定连任次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创立于1925年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945年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取代,1982年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职务重新设立。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习近平,于2012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2017年10月25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以全票连任。.

新!!: 5月12日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5月12日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主席

主席(Chairperson/President)一般指一個機構或委員會內的領袖,根據機構的類型有多種不同稱謂,如會長、議長、委員長、理事長等,副職一般稱「副主席」。公司的負責人(董事長)又可以稱「董事會主席」。有些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或政黨領袖也會稱為主席。.

新!!: 5月12日和主席 · 查看更多 »

乔治六世

佐治六世(George VI,),原名阿尔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英国国王及众英联邦自治领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乔治六世亦为末任印度皇帝及首任英联邦元首。 乔治六世于其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出生,以其曾祖父阿尔伯特亲王得名,并在登基前称阿尔伯特。作为乔治五世次子,阿尔伯特原先无望继承王位,其早年活在其长兄爱德华的阴影之下。他青年时就读於海军学院,并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於皇家海军及皇家空军服役。1920年阿尔伯特受封为约克公爵。1923年其与伊丽莎白·鲍斯-莱昂女勋爵成婚,育有二女伊丽莎白及玛格丽特。1920年代中期其接受言语治疗以矫正其口吃,但这一缺陷并未彻底得到解决。 1936年乔治五世过世,爱德华登基为爱德华八世。同年他宣布冀與美籍名流华里丝·辛普森成婚;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告知爱德华因为政治及宗教原因,若迎娶曾离异之女性,将使其无法继续担任国王。由此爱德华决定退位與辛普森成婚,阿尔伯特隨即即位为乔治六世,亦为温莎王朝第三位君主。 乔治在位期间,大英帝国解体过程加速,逐渐演变为英联邦。爱尔兰自由邦议会在其即位日将英国君主之名从宪法中去除。次年,新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更改为爱尔兰,并立爱尔兰总统为国家元首。1939年,大英帝国及英联邦(除爱尔兰)與纳粹德国开战,1940年和1941年亦與意大利及日本开战。1945年英国及其盟友最终取胜,但此时帝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已被崛起的美国和苏联取代。1947年,乔治仍为两国国王,但於1948年6月放弃「印度皇帝」一头衔。1949年爱尔兰正式宣布并脱离联邦;次年印度亦改制为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乔治开始使用英联邦元首这一新头衔。 乔治在位后期饱受健康问题困扰,最终於1952年过世,其女伊丽莎白即位,称伊丽莎白二世。.

新!!: 5月12日和乔治六世 · 查看更多 »

亞捷隆大學

亞捷隆大學(Uniwersytet Jagielloński)是位於波蘭克拉科夫的研究型大學,為波蘭第一所大學,由卡齐米日三世創建於1364年,並在1400年由雅蓋沃國王復興。這所學校在歷史上曾使用克拉科夫學院(Akademia Krakowska)、王家大學校(Szkoła Główna Koronna)、克拉科夫大學校(Szkoła Główna Krakowska)、克拉科夫大學(Uniwersytet Krakowski)等名稱,至1817年改以奠定其發展基礎的亞捷隆王朝命名至今。 亞捷隆大學各學院分散座落於市區,其中的Collegium Maius是全波蘭最古老的大學建築,現已成為博物館。.

新!!: 5月12日和亞捷隆大學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法兰西)

亨利三世(Henri III,原名:亨利·亚历山大(Henri Alexandre),)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四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枫丹白露。.

新!!: 5月12日和亨利三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一世·德·洛林,第三代吉斯公爵

(带刀伤的)亨利一世·德·洛林,第三代吉斯公爵(Henri I de Lorraine le Balafre,3me Duc de Guise,)英雄蓋世的法国军人和政治家。“三亨利之战”的中心人物;吉斯家族最重要的代表,和其父有相同的綽號「刀疤的吉斯」。.

新!!: 5月12日和亨利一世·德·洛林,第三代吉斯公爵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5月12日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OM,RRC(Florence Nightingale,),英國護士和統計學家,出生於義大利一個來自英國上流社會的家庭。 在德國學習護理後,曾往倫敦的醫院工作。於1853年成為倫敦慈善醫院的護士長。 克里米亞戰爭時,她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醫療護理。她分析過堆積如山的軍事檔案,指出在克里米亞戰役中,英軍死亡的原因是在戰場外感染疾病,及在戰場上受傷後缺乏適當護理而傷重致死,真正死在戰場上的人反而不多。她更用了圓形圖以說明這些資料。 南丁格爾於1854年10月21日和38位護士到克里米亞野戰醫院工作。成為該院的護士長,被稱為「克里米亞的天使」;南丁格爾經常在黑夜中提燈巡視病房,又被譽為「提燈女士」(The Lady with the Lamp)。 由於南丁格爾的貢獻,讓昔日地位低微的護士,社會地位與形象都大為提高,成為崇高的象徵。「南丁格爾」也成為護士精神的代名詞。.

新!!: 5月12日和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 查看更多 »

彭定康

巴恩斯的彭定康男爵,CH,PC(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Baron Patten of Barnes,),出任香港總督前音譯為柏藤,英國保守黨政治人物,早年出任環境大臣和保守黨主席(非黨首,時任黨魁為馬卓安),於1992年獲委任為末任香港總督,於1997年見證香港主权移交。彭定康自2000年至2004年出任歐洲聯盟外交事務專員,卸任後被冊封為終身貴族,2011年獲委英國廣播公司信托基金主席(2014年因心臟健康問題提早卸任),現任牛津大學校監。.

新!!: 5月12日和彭定康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5月12日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縮寫為РСФСР;Russian SFSR);舊譯為全俄社会主义劳农委员会联邦共和国,简称蘇俄,是苏联的第一個加盟共和国。 蘇維埃俄罗斯联邦是蘇聯面積最大的一級行政區,面积占苏联總面積的75%,人口约是苏联的三分之二;作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其首府莫斯科也是苏联的首都。.

新!!: 5月12日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俄语

俄语(russkij jazyk,发音)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俄語属于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是斯拉夫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吉尔吉斯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主要在俄羅斯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中使用,且在華沙公約組織的成员国裡曾經被学校广泛列为第一外语教学。在蘇联時代,苏联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非常强调俄语的重要性。虽然这些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现在很多开始强调使用当地语言的重要性,在部分國家俄語已不再是官方語言,但俄语仍然是这些地区最广泛使用的共通语言。俄语屬於印欧语系,是东斯拉夫语支中三個目前仍在使用的語言之一。目前發現最早的古東斯拉夫語文字是在第十世紀的內容。 俄语是歐亞大陸中分布區域最廣的語言,也是斯拉夫語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俄语也是歐洲最多人使用的母語,是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1.44億人的母語。俄语是母語人口排名的第八名,是以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中的第七名。.

新!!: 5月12日和俄语 · 查看更多 »

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新!!: 5月12日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5月12日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5月12日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刚果共和国

刚果共和国(République du Congo;基图巴语:Repubilika ya Kongo;林加拉语:Republiki ya Kongó),简称刚果,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国家。首都为布拉柴维尔。该国接壤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加蓬以及安哥拉等国,毗邻几内亚湾。 历史上该地由班图人的部落控制,后成为法国殖民地,通用法语,1960年获得独立。1970年至1991年间国名为刚果人民共和国,是一个馬克思列寧主義一党制国家;1992年曾改用多党制,但1997年此政府在内战中倒台。.

新!!: 5月12日和刚果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唐哀帝

唐昭宣帝李柷(;),原名祚。唐昭宗第九子,生母何皇后。是唐朝第23位皇帝(除武曌以外),904年-907年在位,在位3年,被废。次年死,得年17岁,葬于温陵。 Category:李姓.

新!!: 5月12日和唐哀帝 · 查看更多 »

唐朝

唐朝(),中國朝代,國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淵所建立,與隋朝合稱隋唐。唐室出身自關隴世族,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後代李淵為隋朝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民變時出兵入關中以爭奪天下,於618年受隋恭帝楊侑禪位,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統一天下。唐朝定都長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并设东都洛陽、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朝歷史可以概略分成數個時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亂為界。初唐時國力強盛,李淵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王子李世民以玄武門之變,殺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高祖內禪帝位,即為唐太宗,是唐朝多次首都兵變的開端。太宗一手將唐朝帶向盛世,擊敗強敵东突厥,受尊為「天可汗」,成就貞觀之治。唐高宗時期击败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建立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圖擴到最大。高宗去世後,其皇后武后先後擁立兒子中宗和睿宗當傀儡,最後於690年廢睿宗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即武周,人稱「武則天」,而此時女主政治也達到高峰。直到705年中宗因神龍革命而復辟,唐朝國號得以恢復。但接著還有韋后專權,之後宗室李隆基與其姑姑太平公主共同發起唐隆之變,才掃蕩韋氏勢力,結束自從中宗復辟後朝政紊亂的情況。李隆基也實際掌權,成為日後的唐玄宗。玄宗即位後便發動先天之變,賜死太平公主,結束數十年來的女主政治與百年來的政變時代,進入盛唐時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與轉折,開元時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開明,威服四周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到天寶時期,政治逐漸混亂,於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唐朝極盛而衰。中唐時,唐朝受到河朔三鎮、吐蕃的侵擾、宦官專權與牛李黨爭等內憂外患的影響而衰退。其間雖然有唐憲宗的元和中興、唐武宗的會昌中興與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內憂外患。在晚唐時因為政治腐敗,爆發唐末民變,其中黃巢之亂破壞江南經濟,使唐朝經濟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鎮割據,唐室最後被藩鎮朱全忠控制。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並於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朱全忠建國梁,史称后梁,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的疆域廣大,但時常變動,630年就超过隋朝极盛时的版图。唐朝也是自秦汉以来,第一个不使用前朝所筑长城及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其鼎盛时期為7世纪,當時中亚的綠洲地帶受唐朝支配。其最大範圍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中唐後漠北、西域的領地相繼失去,到晚唐時衰退到等同中國本部的大小,但仍然保有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天宝十三年(754年)户口统计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统计不严,存在大量没有计入统计的瞒报户口,此外还有隐户、佃农、奴婢、士兵、僧道等人群不纳入户口统计,故大多数学者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八千万左右。此时,长安辖区人口估算在200万人左右,而市区则是100万人。 唐朝全盛时在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之中有两个即火药和印刷术都诞生于唐朝。其政治為三省六部制,前期中央權力在皇帝與宰相,到後期變成皇帝與宦官。同隋朝推行科舉制度,使得晉朝南朝的世族制度不再興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三元及第,都诞生于唐朝,即622年状元孙伏伽(一说651年的颜康成)。軍事制度前期採用府兵制,軍力強盛,多次擊敗外族。後期則出現節度使(藩鎮)的軍政制度,割據一方,到唐朝後期還出現四十八個藩鎮。唐朝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首,與突厥、高句丽、吐蕃、大食爭奪四方霸權。藉由羈縻制度控制回紇、契丹等等北方各族,还调度漠北地区的突厥诸部军队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並且讓南诏、高昌、龟兹、粟特、吐蕃、新罗、渤海国和日本等國家吸收唐朝的文化與政治體制。唐朝的經濟富盛,結合華北、關中與江南的經濟,到後期更加依重江南赋税。土地、盐铁與赋税制度隨著社会改變而改革,由均田制與租庸調制轉向兩稅制,並且增加許多雜稅。其中兩稅制影響中國後半期的賦稅制度。唐朝文化兼容並蓄,接納各個民族與宗教,進行交流融合,成為開放的國際文化。其文學發展達到高峰,以詩最為興盛。當時有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人,以及推行古文運動的韓愈,其史書與傳奇(小說的前身)也十分發達。由於吸收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其壁畫、雕刻、書法與音樂都很發達。唐朝声誉远及海外,其歷史地位深重,到明清時期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新!!: 5月12日和唐朝 · 查看更多 »

凯瑟琳·赫本

凯瑟琳·霍頓·赫本(Katharine Houghton Hepburn,),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美国国宝级电影女演员,美国电影与戏剧界的标志性人物、好莱坞的传奇。凱瑟琳·赫本近六十年的演藝生涯横跨数种表演类型,有“美國影壇第一夫人”美譽,她亦是美國奧斯卡金像獎自1929年創立以來,唯一一位能四度摘下奧斯卡影后的女星,她也是史上首位穿長褲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的影后。1999年,美国电影学会将凱瑟琳·赫本评为美国影视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

新!!: 5月12日和凯瑟琳·赫本 · 查看更多 »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Kraków,;Krakau,克拉考)是波蘭第二大城市,為小波蘭省首府,也是波蘭的舊都。位於波蘭南部,鄰近克拉科夫-琴斯托霍瓦高地,維斯瓦河貫穿市區,全市人口約76萬人。在波蘭歷史上,克拉科夫自1038年起成為首都,直至1596年遷都華沙為止Jagiellonian University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 "A Very Short History of Kraków", see: ;波蘭在1795年至1918年期間,則以該城為中心先後建立了克拉科夫自由市及。其擁有非法定的城市全銜,稱為(Stołeczne Królewskie Miasto Kraków)AGH, ACK Cyfronet.

新!!: 5月12日和克拉科夫 · 查看更多 »

固定翼飛機

固定翼飞机(Fixed-wing aeroplane或 aeroplane, airplane)簡稱飞机,是指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飞机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新!!: 5月12日和固定翼飛機 · 查看更多 »

国际护士节

国际护士节(英文:International Nurses Day,縮寫:IND)是为纪念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而訂定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年5月12日至1910年8月13日)是英国的一位女护士。在1854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她率领38名护士赴前线参加伤病员护理工作,建立了医院管理员制度,提高护理--,使伤病员死亡率得到迅速下降。1860年她在伦敦创建了英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使护理事业逐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并且推动了西欧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南丁格尔把其护理经验写成了专著,其中包括《护理工作记录》(Notes on Nursing)。 1912年,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做出的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辰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新!!: 5月12日和国际护士节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5月12日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黎波里国际机场(阿拉伯文:)()是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国际机场,是该国最大的机场,也是利比亚航空、泛非航空和布拉克航空的枢纽机场。 利比亞內戰結束後,來自津坦、支持哈利法·哈福特的民兵控制了的黎波里國際機場。2014年7月,以米蘇拉塔的伊斯蘭主義分子為主的敵對民兵聯盟向機場發動攻擊,8月23日米蘇拉塔民兵宣稱已奪得機場的控制權。戰鬥造成機場設施嚴重損毀,機場停止運作,多架停泊在機場的飛機也中彈受損。此後來往的黎波里的航班--能使用鄰近的米提加國際機場。 2017年6月1日,民族團結政府部隊重新控制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新!!: 5月12日和的黎波里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新!!: 5月12日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院長

立法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之首長,相當于國會議長,由立法委員相互提名投票選舉後產生,依法督導監管立法院委員會,組織立法院決策程序與行政議事,並負責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 值得留意的是,立法院在台灣全面改選後,所有的院長均為台灣出身。.

新!!: 5月12日和立法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5月12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统计学家列表

以下列出了统计学家,或对统计学理论、概率论或机器学习相关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

新!!: 5月12日和统计学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5月12日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5月12日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国电影学会

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简称AFI)成立于1967年,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创建的独立运作的非营利组织。.

新!!: 5月12日和美国电影学会 · 查看更多 »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而对于化学生物学来说,则着重于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来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相关问题。 虽然存在着大量不同的生物分子,但实际上有很多大的复合物分子(称为“聚合物”)是由相似的亚基(称为“单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每一类生物聚合物分子都有自己的一套亚基类型。例如,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所组成,而脱氧核糖核酸(DNA)由4种核苷酸构成。生物化学研究集中于重要生物分子的化学性质,特别着重于酶促反应的化学机理。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对细胞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进行得相当深入。生物化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包括遗传密码(DNA和RNA)、 蛋白质生物合成、跨膜运输(membrane transport)以及细胞信号转导。.

新!!: 5月12日和生物化学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5月12日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聲優

声优()通常多指為影音作品作後期配音的日本配音员,由NHK演藝節目製作人大岡龍男命名。聲優表也用CV(character voice)用来标示作品中所演繹角色的對應聲優。.

新!!: 5月12日和聲優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5月12日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萩尾望都

萩尾望都,日本昭和24年組之代表少女漫畫家,女子美術大學客座教授。.

新!!: 5月12日和萩尾望都 · 查看更多 »

西柏林

西柏林(West-Berlin;West Berlin;Berlin-Ouest)是对1949到1990年间柏林市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美英法占领区,这一地区在此期间很大程度上与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相结合,但是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西德的一部分。相對於西柏林,柏林的苏联占领区被稱為东柏林,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將東柏林定為首都;但西方國家认为柏林在法律上仍为四国联合占领区,因此不承认东柏林的首都地位。1961年起修筑的柏林墙将西柏林完全与其相邻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隔绝开来,直到冷战结束、柏林墙被拆毁为止。随着1990年兩德統一,西柏林作为一个特别地区的地位也就此消失,柏林重新成为统一后德国的首都。.

新!!: 5月12日和西柏林 · 查看更多 »

西敏寺

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協同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西敏市區的大型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从英格兰、不列颠到英聯邦时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点。曾在1546–1556年短暂成为主教座堂,现为王家胜迹。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5月12日和西敏寺 · 查看更多 »

親民黨

親民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成立於2000年3月31日,前身是宋楚瑜及張昭雄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所成立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目前為第四大黨,由於國民黨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一,且泛綠聯盟之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二,使親民黨黨團成為了某些決策或重要法案(例如倒閣或大法官釋憲)的關鍵少數。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舉行前,宋楚瑜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在選舉結束後,宋楚瑜創辦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及新黨,黨內的領導幹部則主要以宋楚瑜為首,被外界泛稱為泛橘陣營(橘營)。親民黨曾參與泛藍陣營,以國親聯盟的形式合作,2011年以後卻與國民黨漸行漸遠,近期在許多議題上與國民黨持迥異立場,甚至數次與泛綠陣營合作,因此不再被視為泛藍政黨。 依據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立法院席次以及全國得票率,親民黨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及台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選舉中,親民黨拿下9席縣市議員,再加上用無黨籍參選的陳清龍;合計拿下10席。全國得票率亦居第四。 2015年8月14日,無黨籍台南市議員林炳利、謝財旺及林-阳-乙、台南市議會機要秘書周五六等人在台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宣佈,正式加入親民黨,並在8月31日成立親民黨台南市議會黨團,同年,親民黨公布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全國不分區名單,周五六妻周陳秀霞名列第三,並在隔年順利當選立法委員。.

新!!: 5月12日和親民黨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5月12日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總督

香港總督(簡稱港督,民間俗稱“督爺”,尊稱督憲或督憲閣下),前身職位是香港行政官(共有3任),是香港殖民地時期(1841-1997),由英國派駐香港的英国君主代表,共歷28任。 早期港督都是由英國殖民地部(後稱「外交及聯邦事務部」)的官員出任,1971年以後港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麥理浩勳爵是第一位;而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則是國會議員出身,曾任保守黨主席。 香港在英治時期共28位總督中,除第1至2、3至4任以外,其餘每個正任總督的交接時間皆不是完美交接,而是中間隔著一至兩位署理總督。署理總督早期則由香港副總督暫代,該職位是由香港駐軍司令擔任;1870年代香港戰略地位減退,故此於1870年至1902年該職位為非常設職位,1902年後香港副總督的職位正式被撤銷。自此,署理總督多由輔政司(1976年改名為布政司)擔任。.

新!!: 5月12日和香港總督 · 查看更多 »

設計師

設計師是對有關美學事物設計物者的一種專稱,古今可稱發明家。設計師是從人與事物分析再以有道理的構造,現今沒辦法解讀設計統稱為藝術家。 他們通常在專門領域創造或提供創意,並利用各種視與道理方式傳達的方式,表現法的功力作品,即設計師的實力。 設計類型 設計的類型相當多,下面列出歷史較久、較廣為人知的設計類型。更多的設計類型請參看設計下面的目錄。 大系統類型 環境設計(Environmental Design) 建築設計(Architecture Design) 室內設計(Interior & Space Design) 展示設計(Display Design) 公共藝術設計(Public Art Design) 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舞台設計(Stage Design)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 傢具設計(Furniture Design) 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 文具禮品設計(Stationery Design) 玩具設計(Toy Design)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Design) 廣告設計(Advertisement Design) 包裝設計(Package Design) 插畫設計(Illustration Design) 動畫設計(Animation Design) 網頁設計(Web Design) 流行時尚設計(Trend Design) 劇裝設計(Cosmetics Design) 服裝設計(fashion Design) 珠寶設計(Jewelry Design) 設計理論(Design Theory).

新!!: 5月12日和設計師 · 查看更多 »

許名傑

#重定向 明杰.

新!!: 5月12日和許名傑 · 查看更多 »

马塞洛·维埃拉·达席尔瓦·儒尼奥尔

#重定向 马塞洛·维埃拉.

新!!: 5月12日和马塞洛·维埃拉·达席尔瓦·儒尼奥尔 · 查看更多 »

護理人員

護理人員、護理師,中文常稱作護士,是指經過護理培訓機構的訓練,通過考試,並且領有執照的人士。 在醫療院所執行照護的護理師,他們並不侷限於醫院工作,其工作範圍很大包括診所、衛生所、學校、工廠、甚至居家、社區等等。 理论上,無論男性女性皆可擔任護理人員工作,不過实践活动中明显以女性居绝大多数。護理師們負責照顧生病、受傷的病人的安全與復康、及衛生教育的工作。歷史上最有名的護理人員,包括南丁格爾。.

新!!: 5月12日和護理人員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Nobelpriset i kemi)是诺贝尔奖的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從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 根據诺贝尔的遺囑,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在化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新!!: 5月12日和诺贝尔化学奖 · 查看更多 »

超級人瑞

超級人瑞是指年紀達到110歲或以上的人瑞。依據歐洲的統計數據,僅有1%的百歲人瑞能存活至110歲。而且,僅有0.2%的超級人瑞能存活至115歲。迄今只有19位無爭議的人類案例年齡活到116歲或更年長。目前,已知史上最年長者是雅娜·卡爾芒,死於1997年8月4日,享嵩壽122歲164天。.

新!!: 5月12日和超級人瑞 · 查看更多 »

黑色五月暴动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Kerusuhan Mei 1998),又称黑色五月暴动,是指從1998年5月13日至16日发生在印尼棉蘭、雅加達、梭羅等城市的由暴徒發动的一系列針對華裔社群之暴動。暴亂持續約三天,數萬名華裔受到有組織的虐待與殺害。 當時印尼正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的動盪時期,印尼政府對此采取了默許或不作為的態度,亦有證據表明此次暴亂爲印尼軍方所策劃,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此事件中雖然有種族衝突的因子,但就其原因多屬於華族和當地人存在嚴重貧富不均所導致的,印尼土著人的目標就是為了相對富裕華人把持的龐大財富。根據印尼政府機構國家團結發展局七月十日公布的資料,發生在五月中旬以華人為主要攻擊目標的大暴亂,468位華裔婦女被強暴,最年長的55歲,最小的年僅9歲。其中20位華裔婦女在遭強暴或被毆打致死或被投進火海,化為灰燼。死者包括那名9歲的幼女,由於她的陰部被歹徒切除,伤重不治,最后死于醫院。而印尼“被強暴婦女救助中心”、“婦女聯繫資訊中心”等團體則表示,由於政府推諉、犯罪團體恐嚇以及受害者難以啟齒等因素,被強暴的華人婦女的確切數字根本無法把握。有人權組織估計,正確的數字應在千人以上。 事件的中文名稱「黑色五月暴动」,來自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的書《黑色的五月: 印尼暴徒残害华人暴行真相》。.

新!!: 5月12日和黑色五月暴动 · 查看更多 »

近藤隆

近藤隆是日本男性聲優,暱稱「近ちゃん」。隸屬Vi-vo。愛知縣出身。身高163公分,血型為A型。.

新!!: 5月12日和近藤隆 · 查看更多 »

胡锦涛

胡锦涛() ,祖籍安徽绩溪,出生于江苏省泰縣(今属泰州市),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最高领导人,是2002年至2012年间中国共产党第四代领导人,第十四届至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四和十五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被称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2003年至2013年期间,胡锦涛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务,还兼任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与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1993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过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新!!: 5月12日和胡锦涛 · 查看更多 »

胡漢民

胡漢民(),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清末民初廣東省廣州府番禺縣(今廣州市區)人。自稱汉民,意为不做滿清臣民,做大汉之民。中國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国民黨前期的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5月12日和胡漢民 · 查看更多 »

郭鐵人

郭鐵人(1975年5月12日—)2014年8月13日《康熙來了》節目中提到自己屬兔,因此出生年份應為1975年 (4:23~4:4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

新!!: 5月12日和郭鐵人 · 查看更多 »

防灾减灾日

防災減災日,是於2009年3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國國家民政部、國家減災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紀念日。每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當日為防災減災日,目的是希望加強社會對災區重建防災工作的重視。.

新!!: 5月12日和防灾减灾日 · 查看更多 »

阿倫·波爾

小阿倫·占士·波爾(Alan James Ball Jr.,)是一名已故的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及球會領隊。阿倫·波爾是英格蘭獲得1966年世界盃冠軍隊中最年輕的成員及決賽最佳球員,曾兩度打破英格蘭球員轉會費最高紀錄。在22年的足球生涯中阿倫·波爾為曾效力的多支不同球會射入超過180球。 阿倫·波爾出生於蘭開夏(Lancashire)的小鎮法恩沃斯(Farnworth,現時隸屬大曼徹斯特),是同為足球運動員及領隊老阿倫·波爾(Alan Ball, Sr.)的兒子。阿倫·波爾是那種永不疲倦及勇於攔截的中場球員,可以擔任中場中或右中場。.

新!!: 5月12日和阿倫·波爾 · 查看更多 »

蘇珊娜·瓊斯

蘇珊娜·瑪夏特·瓊斯(Susannah Mushatt Jones;)是一位美国超級人瑞,終年116歲311天。她和意大利人瑞艾瑪·莫拉諾曾是最後兩位出生於1890年代的在世者。她收到了美國眾議院和亚拉巴马州众议院送來的禮物表彰她“生存了三個世紀,成就了一個非凡的一生。”.

新!!: 5月12日和蘇珊娜·瓊斯 · 查看更多 »

蔣怡

蔣怡(Coco Chiang,),出生於江蘇常州,香港前模特兒、演員和主持人。.

新!!: 5月12日和蔣怡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新!!: 5月12日和自由時報 · 查看更多 »

自行車

--,或稱--、--、自由--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雙輪的,但也有三輪的(主要用於貨運,相對少見)。在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稱“孔--明車”、“腳--踏--車”、“自轉--車”(日治時代用語);江浙、上海、福建等地亦有「腳--踏--車」一稱;在香港、澳門、廣東、廣西、湖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則更常稱其為“單--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東潮汕地區則稱之“腳--車”,江西贛語更稱之為“綫--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 一般人日常騎車(按步行出力)的速度約,經過訓練的人騎行專用車可以達到的速度(通過伏低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速度增加空氣阻力按同比例平方增加);騎車能源效率很高,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不到汽車的十分之一。.

新!!: 5月12日和自行車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5月12日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里氏地震規模

里氏地震规模(Richter magnitude scale),亦稱近震震級(local magnitude, ML),是一種表示地震规模大小的標度。它是由观测点处地震儀所記錄到的地震波最大振幅的常用對數演算而來。所以,震級相差1代表振幅相差10倍,而所釋出的能量則相差約32倍。由於地震儀的位置一般並不在震中,考虑到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其它干扰因素,計算時需減去观测点所在地地震規模所應有的振幅之對數。.

新!!: 5月12日和里氏地震規模 · 查看更多 »

配音員

配音--員是以配音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職業。英語是Voice Actor(男)/Voice Actress(女)。在日本則稱為声優,韓國的配音員也稱為聲優(성우),在中國大陸又叫做配音演員,在香港又叫做暗星。 其範疇涉及廣告、電視節目(旁白或外語影片轉譯)、人物聲音演出(戲劇、電台廣播劇、電視動畫、電影或電子遊戲、動畫)、場所廣播、布偶內建語音和遊戲設施的旁白等。廣義意指為影片配製聲音的人;狹義則單指替角色配製聲音的人;但現今外界所稱呼的配音員針對廣義上居多,已經趨向多元化,而非僅限為角色配音。 除翻譯影片(包括外語的翻譯和普通話、方言、少數民族語言之間的互相翻譯)需配音員配錄臺詞外,有些戲劇可能被製作團隊判定演員聲音不好、語言不標準、口音不同或不符合角色性格的要求,則在後期錄音時請配音員為該演員配音。 除了人物需要加入声音,还有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和音效等,但这些工作並不是由配音员完成。所有声音皆须按指定时间或环境加入,否则可能出现声音与影片不同步的情况;角色配音更是讲究配音员的戲感与技巧。.

新!!: 5月12日和配音員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5月12日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Съезд народных депутатов СССР)是1989年5月25日至1991年9月5日苏联的最高立法机关,它负责选举苏联最高苏维埃,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行其职权。.

新!!: 5月12日和苏联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新!!: 5月12日和英屬香港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5月12日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国君主

英国君主(Monarch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国及其海外领地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君主的头衔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现任君主和国家元首为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继承其父乔治六世登基为英国女王。 君主及其近亲具有一系列的官方、礼仪、外交和代表性权力。在君主立宪体系之下,君主的职责仅限于授勋及嘉奖和任命首相。根据传统,君主亦为。现今英国政府的行政权力名义上仍旧通过君主的皇家特权来行使,但事实上这一权力仅能根据国会立定的法律行使,并且受到传统与先例的限制。 英国的君主政体可以追溯至及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的诸多。这些政权至公元10世纪已统一为英格兰和苏格兰两个王国。1066年在诺曼征服英格兰的过程中,最后一位加冕盎格鲁-撒克逊君主哈罗德二世于黑斯廷斯战役中战败并战死,英格兰王权由此转移至胜者威廉及其后裔手中。 13世纪,威尔士公国成为英格兰的从属国。同一时期,《大宪章》开始对英格兰君主的政治权力进行限制。 1603年,苏格兰君主詹姆斯六世继承英格兰王位,称詹姆斯一世,由此英格兰与苏格兰开始为同一君主统治。1649年至1660年,英国君主制传统为共和制的英格兰联邦所打断。1701年的《》(现今仍旧有效)将信仰罗马天主教或与天主教徒结合者排除于王位继承顺位之外。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合并成为大不列颠王国。1801年,爱尔兰王国加入联邦,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由此成立。英国君主成为大英帝国的名义元首,这一帝国于1921年达到其领土最大范围,囊括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领土。 1920年代,爱尔兰六分之五的领土宣布脱离联邦,成立爱尔兰自由邦。1926年的《》承认帝国各自治领将各自发展为独立自治国家,但仍旧为英联邦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多数的英国殖民地和领地独立,基本宣告了帝国时代的终结。乔治六世及其继承者伊丽莎白二世使用了英联邦元首这一称号,象征其独立成员国的自由联合。 英国和十五个英联邦国家共享一个君主,称英联邦王国。“英国君主”一词仍旧用于形容这一体系下的君主和政体,但事实上每个国家都为独立主权国家,在不同国家君主的官方亦有所不同。.

新!!: 5月12日和英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5月12日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雅加达

雅加達(Jakarta),全稱雅加達特別首都地域(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現有人口10,187,595(截至2011年11月).

新!!: 5月12日和雅加达 · 查看更多 »

陳譯賢

陳譯賢(英文名:Alice Chen,),台灣女藝人。在改名之前,原名「陳依伶」;但因小時候體弱多病,家裡開命相館的父親替她在國中時改個陽剛味的名字「陳譯賢」。因參加中廣「中廣流行之星」歌唱比賽獲第2名,而出道為女歌手。近年來多朝向主持方面發展,為電視兒童節目主持人、電臺節目主持人。2011年與日本跟克羅埃西亞混血兒片山先生結婚,目前定居日本。.

新!!: 5月12日和陳譯賢 · 查看更多 »

SpeXial

SpeXial為可米國際影視旗下的藝人團體,團名「SpeXial」為「eXtra Special」的變形單字,意指「與眾不同的特別」。SpeXial於2012年12月7日以四人組合發行首張同名專輯《SpeXial》正式出道,其後經歷數次團員變動,現以八人組合活動。成員包括偉晉、明杰、子閎、Evan、Teddy、風田、易恩、Dylan,平均身高184公分平均年齡23歲。粉絲名為「特使」,意指「特別的守護天使」。 2016年5月21日至22日,出道三年多的SpeXial一連兩天於新莊體育館舉辦首場演唱會「SpeXial the 1st concert - SpeXial Land」《SpeXial Land 2016》。.

新!!: 5月12日和SpeXial · 查看更多 »

WannaCry

WannaCry(直译“想哭”、“想解密”,俗名“魔窟”,或称WannaCrypt、WanaCrypt0r 2.0、Wanna Decryptor)是一种利用NSA的“永恒之蓝”(EternalBlue)漏洞利用程序透過互联网对全球运行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进行攻击的加密型勒索軟體兼蠕虫病毒(Encrypting Ransomware Worm)。该病毒利用AES-128和RSA算法恶意加密用户文件以勒索比特币,使用Tor进行通讯,为WanaCrypt0r 1.0的变种。 2017年5月,此程式大规模感染包括西班牙電信在内的许多西班牙公司、英国國民保健署、聯邦快遞和德国铁路股份公司。据报道,至少有99个国家的其他目标在同一时间遭到WanaCrypt0r 2.0的攻击(目前已有大约150个国家遭到攻击)。俄罗斯联邦内务部、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和俄罗斯电信公司共有超过1000台计算机受到感染。中国教育网相连的中国大陆高校也出现大规模的感染,感染甚至波及到了公安机关使用的内网,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亦发布通报。 WannaCry被认为利用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永恒之蓝”(EternalBlue)工具以攻击运行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永恒之蓝”传播的勒索病毒以ONION和WNCRY两个家族为主。“永恒之蓝”利用了某些版本的微软伺服器訊息區塊(SMB)协议中的數個漏洞,而當中最嚴重的漏洞是允許遠端電腦執行程式碼。修复该漏洞的安全补丁已經于此前的2017年3月14日发布,但并非所有计算机都进行了安装。.

新!!: 5月12日和WannaCry · 查看更多 »

柏林封鎖

柏林封锁(德語:Berlin-Blockade,1948年6月24日-1949年5月12日)是冷战时期的第一次重大国际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处于多国占领下的德国,因冷戰令蘇聯和西方國家關係惡化,苏联遂封锁了西方盟国通向在其管制下的柏林地区的道路和铁路。迫使西方力量同意让苏联與其佔領区向整个柏林供应食物和燃料,使苏联在实际上控制了整个城市。 為了防止城市落入蘇聯手中,英美為首的西方陣營开展了史上規模最大的空中運輸行動:柏林空運(Berlin Airlift;Berliner Luftbrücke),为西柏林提供物资供给。英国皇家空军和刚刚成立的美国空军等盟國空軍部隊在1年内进行了278,228次飞行,向柏林提供了2,326,406吨的物資,包括燃料和食物。除了英美空軍,还有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加拿大皇家空军、新西兰皇家空军和南非空军参加了整个空运。 到了1949年春天空运的成果开始显现,4月份后通过空运投下的物资甚至超过了之前通过铁路向城市运送的货物,柏林空运的成功让之前不相信其可能有所作为的苏联感到耻辱。封锁在1949年5月被解除,并导致了3个独立的德意志国家的建立:柏林從法理上一分為二,西柏林獨立,並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形成特殊的同盟關係;東柏林則併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領土。。作为对空运的纪念,原先柏林西部的3个机场在其后的50年裡依然作为德国的重要国门。.

新!!: 5月12日和柏林封鎖 · 查看更多 »

林利豪

林利豪(),台灣男歌手,為第七屆超級偶像校園組選手,最後獲得該屆第五名。2014年5月30日推出個人首張單曲〈想你了〉,其單曲MV女主角邀請偶像劇《原來是美男》女主角程予希(樂樂)擔任。 2012年參加第七屆超級偶像,於4月14日播出崇右學院海選,演唱萬芳的〈新不了情〉順利過關,取得進棚錄影資格,2013年2月2日以積分86分榮獲該屆第五強(於2013年3月9日播出),林利豪於超偶節目中多以動人情歌獲得評審青睞,故有「情歌王子」稱號。在參加超偶之前林利豪為台灣電子競技聯盟選手,職業正式比賽項目為SF Online的步槍手,林利豪擁有帥氣的外型(曾被陳國華老師稱為會唱歌的帥哥),故又有「最帥宅男」之稱。參賽過程中,雖然剛開始一直坐在失敗區,但日後表現逐漸進步,被王治平老師稱為是超偶裡面少數幾位,一直在進步的選手。且被王祖壽老師稱為已經是一個唱將型的人,林利豪於節目中也曾以動人的歌曲多次獲得MVP。.

新!!: 5月12日和林利豪 · 查看更多 »

李立三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政治家,中國工人運動領袖。曾任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

新!!: 5月12日和李立三 · 查看更多 »

李莎

李莎()俄语名伊丽莎白·帕夫洛芙娜·基什金娜(Елизавета Павловна Кишкина,Elizabetha Pavlovna Kishkina)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巴拉绍斯基县,李立三之妻,后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语文学教育的开创者之一。.

新!!: 5月12日和李莎 · 查看更多 »

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齊州(今山東省濟南市)人,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與辛幼安並稱「濟南二安」;又因其詞有「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三句,故人稱「李三瘦」。.

新!!: 5月12日和李清照 · 查看更多 »

李慧詩

李慧詩(Lee Wai Sze, Sarah,),出生於香港,籍貫潮州,基督徒,香港女子單車運動員,有「牛下女車神」之稱(牛下即牛頭角下邨的簡稱——為其成長的地方),於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由車女子競輪賽中贏得銅牌,為香港歷史上第三面於奧運會中贏得的獎牌,亦是繼李麗珊後第二位出生於香港而在奧運會中贏得獎牌的運動員。為香港首位女子單車比賽世界冠軍、,及繼黃金寶、郭灝霆和梁峻榮後,香港第四位單車運動員獲取世界冠軍,並得以穿上彩虹戰衣。.

新!!: 5月12日和李慧詩 · 查看更多 »

校監

校監(Chancellor)有时也译为名誉校长,是學校校務會議主席,相當於企業董事長(Chairman)的角色。負責主持校董會(校務會議)和畢業大典,以及決定學校長遠發展願景。.

新!!: 5月12日和校監 · 查看更多 »

梁少霞

梁少霞(Sharon Leung Siu Ha,),香港女配音員。O型血。.

新!!: 5月12日和梁少霞 · 查看更多 »

楊慕琦

楊慕琦爵士,GCMG,KStJ(Sir Mark Aitchison Young,),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09年至1928年間於錫蘭任職,官至首席助理輔政司兼錫蘭行政局秘書,後來先後於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託管地服務,期間曾任塞拉利昂護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級專員。楊慕琦自1933年至1938年任巴巴多斯總督,1938年至1941年任坦噶尼喀地區總督,兩段總督任內以推行改革著稱,獲得英政府肯定。 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獲任命為第21任香港總督,並於9月就任,但三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軍香港,爆發香港保衛戰。幾經奮力抵抗後,楊慕琦在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向日軍無條件投降,淪為戰俘。他在戰時先後被監禁於香港半島酒店、台灣及滿州國的瀋陽,後期受盡非人折磨。大戰在1945年8月結束後,楊慕琦沒有立即復任港督,而香港事務則暫由軍政府打理,直到他於翌年5月復任為止。 戰後楊慕琦爵士試圖在香港推行稱之為「楊慕琦計劃」的政治改革,計劃成立民選市議會下放政府權力,但礙於地區局勢及其他客觀條件所限,他復任僅一年而於1947年5月退休後,有關改革未獲繼任港督葛量洪爵士支持,使改善陷入停頓狀態,後來更以流產告終,此後香港長時間也再沒推行重大政治改革。.

新!!: 5月12日和楊慕琦 · 查看更多 »

江兆申

江兆申(1925年10月26日-1996年5月12日),字茮原,齋名靈漚館。1925生於安徽歙縣岩寺鎮豐溪水畔。著名書畫、篆刻家,中國書畫研究學者,曾任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兼書畫處處長。1996年5月12日因心肌梗塞猝逝於瀋陽魯迅美術學院演講席中。.

新!!: 5月12日和江兆申 · 查看更多 »

汶川县

汶川县是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县。县治威州镇,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汉朝时称绵虒。汶川县因汶水得名,据《元和郡县志》:“梁置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汶川县的映秀镇是2008年大地震的震中区域,2012年汶川灾后重建工程完毕。现代的汶川以工业与旅游业为其主导产业发展。 汶川县的地理坐标在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县域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105,436人(2009年),主要民族为汉、羌、藏和回族。东邻彭县、都江堰市,南接崇州市、大邑县,西界宝兴县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境内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为主要旅游景点。.

新!!: 5月12日和汶川县 · 查看更多 »

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也称2008年四川大地震或5·12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UTC+8)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映秀镇附近、四川省城成都市西北偏西方向79千米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2、矩震級達8.3(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烈度可能達到11度。本次地震的地震波围绕地球传播了6圈,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区。北至辽宁,東至上海,南至香港、廣東、澳门、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造成四川、甘肅、陝西等省的災區直接經濟損失共8451億元人民幣,災區的衛生、住房、校舍、通訊、交通、治安、地貌、水利、生態、少數民族文化等方面受到嚴重破壞。地震災情引起民間強烈迴響,全中國以至全球紛紛捐款援助,累積金额超过500億元人民币。中国軍方調動了和平時代以來规模最龐大的隊伍进行救災,中国民间的大批志願者和来自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的专业人道救援隊伍也加入救災。震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取“一省帮一县”的原则,用三年時間進行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计划在2010年基本實現目標。2012年初,时任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宣布重建完成。 灾后的头七,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首次对公众设立了全国哀悼日。.

新!!: 5月12日和汶川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沙特尔

沙特尔(Chartres)是法国中北部的一座城市,也是厄尔-卢瓦省的首府。城市位于奥尔良内地区,坐落于厄尔河附近。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2009年时的人口为39122人。.

新!!: 5月12日和沙特尔 · 查看更多 »

波士顿

波士頓(Bosto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最大城市,其人口规模全美大都市排名第21。该市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创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波士顿是欧洲清教徒移民最早登陆美洲所建立的城市,在美国革命期间是许多重要事件的发源地,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航运港口和制造业中心。今天,该市是美国高等教育、医疗保健及投资基金的中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它的经济基础是教育、金融、医疗及科技,是全美人均收入最高的少数大城市之一,并被认为是一个全球性城市或世界性城市。 该市位于大波士顿都会区的中心,这个都会区包括萨福克县的全部和剑桥、昆西、牛顿、萨默维尔、里维尔和切尔西等城市,以及一些小镇和远离波士顿的郊区,还包括了新罕布什尔州的一部分。.

新!!: 5月12日和波士顿 · 查看更多 »

波兰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波兰君主的列表。在使用时,请注意以下问题: 封建割据时期的波兰并无统一政权。这张表中只列出那些获得克拉科夫的、名义上可以认为是全波兰地位最高的统治者(所谓克拉科夫大公,并不是一个世袭的头衔)。关于这一时期波兰各地的世袭统治者,请分别参见“相关条目”中各条目。.

新!!: 5月12日和波兰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5月12日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君主列表

法国君主列表从第一位法兰克人之王法拉蒙德开始列起。法兰西君主(monarque de France)自中世纪开始统治法兰西,其正式头衔起先是“王”(Roi),拿破仑一世增加了“皇帝”(Empereur)的称号,一直到1870年法兰西的君主制被彻底推翻,法兰西歷代君主的统治才告终结。Sullivan, William.

新!!: 5月12日和法国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战争

法国大革命战争()指的是1792年到1802年间新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和反法同盟之间的一系列戰爭。法國大革命战争在军事史上有重大意义,是历史上的第一场“现代战争”。在民族主义激励下的法国公民组成的軍隊打败了歐洲各国的职业军人,显示了民族主義和徵兵制相结合的巨大威力。法國軍队开创了以普遍征兵制,就地补给制和多兵种合成编制为核心的现代军事体制,成为现代军事体制的先导。新兴的民族主义和军事制度,随着拿破仑战争传遍了欧洲,彻底改变了人类战争的形态,使得席卷全民的残酷的世界大战成为可能。.

新!!: 5月12日和法国大革命战争 · 查看更多 »

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Guerres de religion),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发生在1562年-1598年间法兰西王国国内的内战和民众骚动事件,内战双方为罗马天主教廷和胡格诺派(加尔文派)新教徒。战争进行了连续八次,对当时的法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估计在当时三百万民众死于战乱及战争带来的饥荒和瘟疫,在宗教战争中仅次于造成八百万人丧生的三十年战争。.

新!!: 5月12日和法国宗教战争 · 查看更多 »

泛非航空771號班機空難

泛非航空771號班機(8U771)是一班由南非約翰尼斯堡飛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泛非航空定期航班。2010年5月12日於當地時間上午6時(UTC+3,下同),執行此航班的空中巴士A330-202型客機,在降落的黎波里國際機場時墜毀,機上93名乘客及11名機組人員中,只有一名10歲的荷兰籍男童生還。目前已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

新!!: 5月12日和泛非航空771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廠

港鐵營運7條重型鐵路綫、2條中型鐵路綫、1個輕鐵網絡和1個纜車系統,因此設立了多個車廠,以供存放列車及對列車進行維修、清洗等工作。港鐵目前共設有9個鐵路車廠及2個纜車車廠,為港鐵市區綫、機場快綫、輕鐵和昂坪360提供服務。其中何東樓車廠、八鄉車廠、大圍車廠和屯門車廠原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於兩鐵合併後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繼續營運。 除了鐵路服務外,港鐵也提供巴士服務,包括4條港鐵接駁巴士綫(由九巴營運)及13條港鐵巴士綫,所以也設立了數間巴士車廠及停泊處。.

新!!: 5月12日和港鐵車廠 · 查看更多 »

漫画家

漫画家指创作漫画的人,漫畫有不同的類型,有單幅漫畫、四格漫畫、連環漫畫等等。連載強度較低的,可能只由一個漫畫家做完整個創作。連載強度較大的漫畫,往往會由一個工作室團隊來製作,像美國的漫威各英雄角色都有對應的團隊,日本的漫畫也都有工作室,香港的黃玉郎與所轄主筆也是如此。一般來講,漫畫原作與主要畫家都可以稱為漫畫家。其它參與作畫但沒參與創作的,通常只能稱為漫畫助手。.

新!!: 5月12日和漫画家 · 查看更多 »

演員

演員,是指專職演出或在表演藝術作品扮演某個角色的人物或动物,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電影、電視、劇場、廣播等大众媒體當中专指演技演员。有時也用在街頭藝人的身上。通常演員可藉由所有才艺表现方式塑造角色,或只是在廣播中做聲音演出戲劇角色。 在中國,女演員的傳統稱呼有女優、女伶、坤伶、坤角等,現代女伶、坤伶、坤角等則多指戲曲女演員,或引申至其他國家傳統戲劇的女演員。現在日本仍然把女演員通稱為女優。 中國早期多稱演員為優伶,後又有戲子的稱呼,這些稱呼多帶有貶義,表現了傳統中國演員地位的低下。到了晚清、民國以來,一些名演員的社會地位逐漸提昇,且經常成為一個戲班的實際經營者,因此他們常被尊稱為先生。如知名的京劇演員程砚秋,就常被稱為程先生。.

新!!: 5月12日和演員 · 查看更多 »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漢族,朱姓,讳元璋。曾名朱兴宗、朱重八,投军被郭子兴取名元璋,字国瑞,生於濠州钟离县 。廟號「太祖」,谥號「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因年号洪武也俗稱洪武帝。太祖之後的皇帝除明英宗(二度在位)、清太宗(改國號)外,皆實行一世一元制。 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为僧据说法号如净。 25岁(1352年)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先後击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统一南方,後北伐灭元,建立大一統的皇朝,国号“大明”。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興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下令解放奴婢;减免賦稅。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同时立《大明律》,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禁止百姓自由迁徙,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清洗权贵势力及他認為對他的朝廷有威脅的人、並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領各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驾崩後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為明惠宗。 太祖的生活儉樸、工作勤奮,在南京的皇宮內,沒有設立“御花園”,只有“御菜園”,其中種滿蔬菜,使得皇宮自給自足。.

新!!: 5月12日和朱元璋 · 查看更多 »

朱蕾安

朱蕾安(),中華民國台北市人,景美女中、輔仁大學影像傳播系畢業,女演員,曾經通過日語檢定一級。.

新!!: 5月12日和朱蕾安 · 查看更多 »

朱温

梁太祖朱温()五代時期後梁開國皇帝,曾参与黄巢之亂,后降唐为将,唐僖宗賜名朱全忠。但又密谋杀害唐昭宗,立唐哀帝,后废哀帝自立,建立“后梁”,称帝后改名朱晃。晚年大肆荒淫,強姦兒媳。後為三子朱友珪所殺,終年61歲。.

新!!: 5月12日和朱温 · 查看更多 »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亞(Slovenija)是一個位於東南歐,毗鄰阿爾卑斯山的小國。全稱斯洛文尼亚共和国(Republika Slovenija),西鄰意大利,西南通往亞得里亞海,東部和南部被克罗地亚包圍,東北有匈牙利,北接奧地利。斯洛文尼亚國土面積為20,273平方公里,全國人口約205萬人,半數以上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盧布爾雅那為首都及最大城市。 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之前為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6月25日獨立。.

新!!: 5月12日和斯洛文尼亚 · 查看更多 »

文·雷姆斯

文·雷姆斯(Ving Rhames,),美國電影演員,鬥牛犬愛好者,因為在2007年7月尾,其家中愛犬咬死人而著名。文·雷姆斯生於纽约的哈莱姆。文·雷姆斯曾經贏得金球獎系列短劇之最佳男演員名稱。.

新!!: 5月12日和文·雷姆斯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5月12日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教宗

教宗(Papa)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国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天主教會使用「教--宗」为中文譯名,部分華語圈教外人士、日本、韓國、越南則譯為「教--皇」。現任(第266任)教宗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

新!!: 5月12日和教宗 · 查看更多 »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新!!: 5月12日和拿破仑一世 · 查看更多 »

曼尼托巴省

省(Manitoba),簡稱曼--省;當地華人全稱緬尼--托巴省,簡稱緬省《》,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2008年11月25日刊登。;省,加拿大一級行政區。草原三省之一(另外两个是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也是加拿大人口第五多的省份,据估计约130万人。曼尼托巴省占地649,950平方公里(250,900平方英里),地貌地形种类丰富。 该省东部毗邻为安大略省、西部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努纳武特地区,西北部西北地区,南部美国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除了英語之外,雖然在建省初期法語曾一度也是官方語言之一,但此規範已在19世紀末期時廢除。马尼托巴省的标志是一头北美野牛(bison),野生水牛曾一度主宰該省境內的草原地帶。如今的曼尼托巴省以農業與畜牧業為主,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糧穀倉地帶。 土著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已经在曼尼托巴省居住了几千年。 直到17世纪末,毛皮贸易商抵达该地区,当时它是鲁珀特地区的一部分,属于1670年建立哈德逊湾公司。1867年,关于建立马尼托巴省的谈判导致了梅蒂人针对加拿大政府的武装起义,一场被称为红河叛乱的冲突。叛乱导致加拿大议会在1870年通过了“曼尼托巴法案”,标志着曼尼托巴省正式创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開始有大批移民到此定居。 曼尼托巴的省会和最大的城市是温尼伯,同時也是省內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加拿大第八大人口普查区。 温尼伯市是省政府、马尼托巴立法议会和省法院的所在地。 全省五所大学中有四所和四支专业运动队都在温尼伯。 其東北郊的温尼伯湖是加拿大境內第五大湖泊。.

新!!: 5月12日和曼尼托巴省 · 查看更多 »

思維二世

教宗思維二世(Silvester PP.,約950年—1003年5月12日),本名歐里亞克的葛培特(Gerbertus Aureliacensis),於999年4月2日至1003年5月12日岀任教宗。他因為他在學術上的提倡而知名,比如重新引入消失在拉丁世界的希臘算盤與星盤,他本人據說也掌握了製作星盤的技術。 原先出身貧寒的他因才華而獲巴塞隆納公爵波萊爾贊助學習,並在972年時獲得蘭斯總主教阿達爾貝羅重用,然而之後卻捲入卡佩王朝建立者于格·卡佩的政爭中,于格在988年支持阿諾夫(Arnulf)擔任蘭斯總主教,然而阿諾夫卻在日後支持其叔父也是于格的政敵下洛林公爵查理,因此于格在991年時以葛培特取而代之。但是這個做法卻遭致時任教宗若望十五世反對,並於995年在穆松舉行會議撤銷于格的命令,這個決議在隔年由若望的繼承者額我略五世在奧托三世的支持下實行。阿諾夫獲平反回復原職,葛培特被撤除蘭斯總主教職位,最後成為奧托三世的家庭教師。然而999年額我略去世,葛培特卻獲選為教宗思維二世。.

新!!: 5月12日和思維二世 · 查看更多 »

思齊四世

教宗思齊四世(Sergius PP.,),原名Pietro Martino Boccapecora,於1009年7月31日至1012年5月12日岀任教宗。.

新!!: 5月12日和思齊四世 · 查看更多 »

1003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003年 · 查看更多 »

1012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012年 · 查看更多 »

1084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084年 · 查看更多 »

115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155年 · 查看更多 »

135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357年 · 查看更多 »

1364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364年 · 查看更多 »

1588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588年 · 查看更多 »

179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797年 · 查看更多 »

1820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820年 · 查看更多 »

1870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870年 · 查看更多 »

1879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879年 · 查看更多 »

1886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886年 · 查看更多 »

1899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899年 · 查看更多 »

190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07年 · 查看更多 »

1910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10年 · 查看更多 »

1914年

请参看:.

新!!: 5月12日和1914年 · 查看更多 »

1919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19年 · 查看更多 »

192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25年 · 查看更多 »

1936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36年 · 查看更多 »

193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37年 · 查看更多 »

1943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43年 · 查看更多 »

1944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44年 · 查看更多 »

194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45年 · 查看更多 »

1949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49年 · 查看更多 »

1959年

请参看:.

新!!: 5月12日和1959年 · 查看更多 »

1961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61年 · 查看更多 »

1971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71年 · 查看更多 »

1974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74年 · 查看更多 »

1975年

1975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75 European Cup Final),于1975年5月28日在法国巴黎王子公园球场举行。对阵双方为德国的拜仁慕尼黑和英格兰的利兹联。拜仁慕尼黑凭借弗朗茨·罗特和盖德·穆勒在下半场的两粒进球,以2比0战胜利兹联,取得欧洲冠军杯两连冠。.

新!!: 5月12日和1975年 · 查看更多 »

197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77年 · 查看更多 »

1978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78年 · 查看更多 »

1979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79年 · 查看更多 »

198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85年 · 查看更多 »

198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87年 · 查看更多 »

1988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88年 · 查看更多 »

1992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92年 · 查看更多 »

1993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93年 · 查看更多 »

1994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94年 · 查看更多 »

1996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96年 · 查看更多 »

1998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1998年 · 查看更多 »

2001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01年 · 查看更多 »

2003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03年 · 查看更多 »

200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05年 · 查看更多 »

200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07年 · 查看更多 »

2008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08年 · 查看更多 »

2010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10年 · 查看更多 »

2015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15年 · 查看更多 »

2015年費城火車出軌事故

2015年費城火車出軌事故,是指於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5月12日,在賓州費城附近所發生的重大火車出軌事故。一輛由華府往紐約的188次載客列車,在行經該地時,疑似因轉彎時時速超過100英里(或160公里),導致車速過快而出軌。已知事故至少造成8人死亡,超過200人受傷,其中11人重伤。事故仍在调查中。本次事故是於法蘭克福樞紐發生的第二起事故,也是東北走廊線上繼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

新!!: 5月12日和2015年費城火車出軌事故 · 查看更多 »

2016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2016年 · 查看更多 »

2017年

2017年經联合国大会指定为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100週年。.

新!!: 5月12日和2017年 · 查看更多 »

907年

没有描述。

新!!: 5月12日和907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05月12日五月十二日伍月拾貳日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