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互联网历史

指数 互联网历史

互联网的主要前身为阿帕网。1974年美国国防部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学的文頓·瑟夫开发了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1983年1月1日,ARPA网将其网络核心协议由网络控制程序改变为TCP/IP协议。ARPA网使用的技术(如TCP/IP协议)成为了以后互联网的核心。它采纳的徵求修正意見書过程,一直是发展互联网协议与标准所使用的机制,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除ARPA网之外,早期的计算机网络还有UUCP、Usenet、Bitnet、和多种商用X.25网络等。.

36 关系: ARPANET史丹佛大學万维网互聯網泡沫互联网互联网协会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BITNET網頁伺服器網誌维基百科罗伯特·卡恩网络论坛网络控制程序网络文化网页浏览器网际协议美国国防部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网络蒂姆·伯纳斯-李FacebookMosaicMySpaceRFCTCP/IP协议UsenetUUCPWeb 2.0X.25YouTube搜索引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文頓·瑟夫

ARPANET

等研究計劃署網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縮寫ARPAnet)是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封包交换网络,是全球互联网的鼻祖。.

新!!: 互联网历史和ARPANET · 查看更多 »

史丹佛大學

小利蘭·史丹福大學(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常直接稱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為一所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因其學術聲譽和创业氛围而獲評為世界上最知名的高等學府之一。 斯坦福大學於1891年由時任加州參議員及州長的鐵路大亨利蘭·史丹福和他的妻子創辦。這是為了紀念他們因傷寒而於16歲生日前夕去世的兒子()。其為男女及宗教自由的學校,在1930年代前所有學費全免。可是,1893年利蘭·史丹福的逝世及1906年對校園造成重大損毀的三藩市大地震,為該校帶來嚴重的財政困難後才開始收費。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任學校教務長的弗雷德里克·特曼全力支持校友與教職員的企業精神,希望能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本地工業,這也是現今硅谷的源流。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史丹福成為了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所在地,及其中一個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互聯網雛形)的起源地。 學校的校園位於矽谷的西北方,鄰近帕羅奧圖。校方的各個學術部門被歸入七所學術學院內,而包括生物保育區及加速實驗室在內的其他資產則設於主校區之外。此校同時為最富有的教育機構之一,並為第一所在一年內獲得超過十億美元捐款升幅的大學。 史丹福為一所擁有高住宿率及高選擇性的大學,當中的研究生課程較本科的多元化。該校也是馬丁路德金手寫原稿的保存地。史丹福學生透過36支代表隊參與不同的體育競賽,其為兩所太平洋十二校聯盟的私立大學之一。有關校隊曾奪得過104次大學體育協會賽事的冠軍,成績於眾多大學中位列第二。自1994-95年起,其亦一直為全國大學體育競技董事杯的年度得主。 史丹福培養了不少著名人士。其校友涵蓋30名富豪企業家及17名太空員,亦為培養最多美國國會成員的院校之一。史丹福校友創辦了眾多著名的公司機構,如:谷歌、雅虎、惠普、耐克、昇陽電腦等,這些企業的資金合計相等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系。共81名諾貝爾獎得主現或曾於該校學習或工作。.

新!!: 互联网历史和史丹佛大學 · 查看更多 »

万维网

万维网(World Wide Web),亦作「WWW」、「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英國科學家蒂姆·伯纳斯-李於1989年發明了萬維網。1990年他在瑞士CERN的工作期間編寫了第一個網頁瀏覽器。網頁瀏覽器於1991年在CERN向外界發表,1991年1月開始發展到其他研究機構,1991年8月在互聯網上向公眾開放。 萬維網是資訊時代發展的核心,也是數十億人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互動的主要工具。網頁主要是文本文件格式化和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除了格式化文字之外,網頁還可能包含圖片、影片、聲音和軟體元件,這些元件會在使用者的網頁瀏覽器中呈現為多媒體內容的連貫頁面。 萬維網並不等同網際網路,萬維網只是網際網路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是靠着網際網路運行的一項服務。.

新!!: 互联网历史和万维网 · 查看更多 »

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間與資訊科技及互聯網相關的投機泡沫事件。在歐美、亞洲多個股票市場中,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相關企業的股價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的最高點時達到頂峰,且以5,048.62收盤。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投機者看到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的快速增长,紛紛向此一方面投机。然而互联网板块的发展是一个繁荣和萧条的周期,互联网热潮有时指持续在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的稳定商业增长,以及1993年Mosaic浏览器首发为证的全球資訊網的出现。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通常被称为“.com”的互联网公司不斷成立。公司可以简单地通过在他们名字上添加“e-”前缀或是“.com”的后缀来使其股票价格增长,某作者称其为“前缀投资”。 股价的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广泛利用,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商业模式创造温床。它們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場。 虽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IT企业生存下来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亚马逊公司、谷歌、netflix,paypal、雅虎。.

新!!: 互联网历史和互聯網泡沫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標準的網路TCP/IP协议族相連,連接全世界幾十億個設備,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络。,它是由從地方到全球範圍內幾百萬個私人的、學術界的、企業的和政府的網络所構成,通過電子,無線和光纖網絡技術等等一系列廣泛的技術聯繫在一起。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這基础上发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網絡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网络。互聯網並不等同万维网(WWW),万维网只是一個基於超文本相互鏈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統,且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互聯網帶有範圍廣泛的信息資源和服務,例如相互關聯的超文本文件,还有萬維網的應用,支持電子郵件的基礎設施,對等網絡,文件共享,以及IP電話服務。.

新!!: 互联网历史和互联网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协会

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簡稱ISOC),一個非營利的國際性組織,成立於1992年,以促进使用互联网使用為目的。它的会员制有以下几种:个人(任何人均可免费加入)、公司、组织、政府及大学。 由它产生的主要标准,会交到網際網路工程工作小组(IETF)和網際網路结构委员会(IAB)。 互联网协会有两个联合办事处,分别位于美国維吉尼亞州及瑞士日内瓦。.

新!!: 互联网历史和互联网协会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互联网工程任务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縮寫為 IETF)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 它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大量负责特定议题的工作组,每个都有一个指定主席(或者若干副主席)。工作组再用主题组织为领域(area);每个领域都有一个领域指导(area director,AD),大多数领域还有两个副AD;AD任命工作组主席。AD和IETF主席构成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负责IETF的整体运作。.

新!!: 互联网历史和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 查看更多 »

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

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縮寫:DARPA)是美國國防部屬下的一個行政機構,負責研發用於軍事用途的高新科技。成立於1958年,當時名為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縮寫:ARPA),於1972年3月改用現名,於1993年2月改回原名ARPA,至1996年3月再次改為現名。其總部位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縣。.

新!!: 互联网历史和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 · 查看更多 »

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

此條目為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整合了有關表格、圖表、地圖以及使用率等條目或資料。.

新!!: 互联网历史和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率 · 查看更多 »

BITNET

因时网(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是1980年代由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和耶鲁大学的研究者们建立的一个学术研究网络,也是今天互联网的雏形,如ARPA网一样。虽然依照今天的标准BITNET显得非常简陋,但它的功能已基本成形:提供收发电子邮件、交换文件以及在空间内共同分享文字信息。.

新!!: 互联网历史和BITNET · 查看更多 »

網頁伺服器

网页服务器(Web server)一詞有两個意思:.

新!!: 互联网历史和網頁伺服器 · 查看更多 »

網誌

網誌(Blog)是一種由个人管理、張貼新的文章、圖片或影片的網站或線上日記,用來紀錄、抒發情感或分享資訊林東清,管理資訊系統,。網誌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 许多博客作者專注评论特定的--或新闻,其他則作为個人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其他博客或网站的超連結、及其它與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为主,也有一些博客專注艺术、攝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種主題。網誌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新!!: 互联网历史和網誌 · 查看更多 »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 或 )是一個网络百科全书项目,特点是自由內容、自由编辑。它目前是全球網絡上最大且最受大眾歡迎的参考工具书.

新!!: 互联网历史和维基百科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卡恩

羅伯特·艾略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美國電氣工程師,與文頓·瑟夫一起發明了傳輸控制協定(TCP)和網際網路協定(IP),這兩個協議成為網際網路核心通信協議的基礎。 Category:计算机领域先驱者 Category:美国工程師 Category:图灵奖获得者 Category: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 Category:普林斯顿大学校友 Category:網際網路的歷史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Category: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奖获得者 Category: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获得者.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罗伯特·卡恩 · 查看更多 »

网络论坛

網絡--,常簡稱為--,又稱--、討論版等,是種提供在線討論的程序,或由这些程序建立的以在線討論为主的网站。由Usenet在1980年之后開始流行,网络论坛大多在技术上代替了早期的电话为基础的BBS服务。虽然在技术上代替了BBS,很多论坛还保有“BBS”的名称。.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网络论坛 · 查看更多 »

网络控制程序

#重定向 網路控制程式.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网络控制程序 · 查看更多 »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種只在互聯網上流通,而較少為非網民所知的獨有文化。由於網路於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網路予人認識之外,也同時在網上被同化、融合、產生,甚至衍生成現實世界的文化,有些網上文化又會因著本身已經存在的同類演變出來,故此變化和傳送的速度很快。 現代人類文明在網路慢慢流行後續漸被影響,網路風氣有時亦會在社會中產生巨大影響,如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冰桶挑戰、韓國歌手PSY的歌曲江南Style等。.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网络文化 · 查看更多 »

网页浏览器

網頁瀏覽器(web browser),常被简稱為瀏覽器,是一種用於檢索並展示全球資訊網資訊資源的應用程式。這些資訊資源可為網頁、圖片、影音或其他內容,它們由統一資源標誌符標誌。資訊資源中的超連結可使使用者方便地瀏覽相關資訊。 網頁瀏覽器雖然主要用於使用全球資訊網,但也可用於獲取專用網絡中網頁伺服器之資訊或檔案系统內之檔案。 主流網頁瀏覽器有Mozilla Firefox、Internet Explorer、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Opera及Safari。.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网页浏览器 · 查看更多 »

网际协议

網際協議(Internet Protocol,縮寫為IP),又译互联网协议,是用于封包交換数据网络的一种协议。 IP是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主要协议,任务仅仅是根据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地址来传送数据。为此目的,IP定义了寻址方法和数据报的封装结构。第一个架构的主要版本,现在称为IPv4,仍然是最主要的互联网协议,尽管世界各地正在积极部署IPv6。.

新!!: 互联网历史和网际协议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簡稱DOD或DoD)是美國聯邦行政部門之一,主要負責統合國防與陸海空軍(美軍),其總部大樓位於五角大楼(The Pentagon),因此人们也常用五角大楼作為美國國防部的代稱。国防部的行政首長是國防部長,依照美国法律由文官擔任。美國國防部設有三個軍事部門:陆军部、海军部與空軍部,涵蓋除海岸防衛隊外的所有美國軍隊。除此之外,美國國防部亦設有若干國防幕僚與研究單位,同時管轄各軍校。 1947年,美国政府將軍隊管理中央化,將軍事指揮權統一交由新成立的「國家軍事機構」(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除了將陆军部與海军部交由其管轄之外,同时将美國陸軍航空軍升格为独立的美國空軍,建立一个直屬於該機構的空军部。至1949年8月10日,國家軍事機構才更名為國防部。美国国防部现在的组织是按照美国国会通过的1986年的《戈德华特-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Goldwater-Nichols Act of 1986)。按照这个法案,军事命令是从美国总统通过美国国防部长直接到美国战区司令官。參謀長聯席會議有责任管理美国武器和後备军人,参谋长聯席會議主席也担任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但是参联会没有指挥权。.

新!!: 互联网历史和美国国防部 · 查看更多 »

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縮寫EDI)是一个文档规范,作为1至2个或多个应用系统间都可以理解的通用接口。他通常用于大公司的电子商务,如发送订单到仓库货跟踪这些订单。EDI有一系列的标准。 1996年,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定义EDI为 EDI意味着两个实体间的一系列消息交换,双方既可以是发起人,也可以是接收者。格式化的数据可能通过电信(网络)从发起人传输到接收方,也可以通过电子存储介质传输”。此定义区分了单纯的电子交换和数据交换,说明在EDI场景下,通常的消息接收处理是通过电脑进行的。人工参与仅仅在处理出错,质量审查或一些特殊场景。 EDI通常(更加广泛的)可定义为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电脑和电脑间传输约定消息标准的结构化数据。也可以称为B2Bi。.

新!!: 互联网历史和电子数据交换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通常也简称網路,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軟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简单的说即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新!!: 互联网历史和计算机网络 · 查看更多 »

蒂姆·伯纳斯-李

--·约翰·伯纳斯-李爵士,(Sir Timothy John Berners-Lee,),暱稱為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他是万维网的发明者。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網際網路实现了HTTP客戶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伯纳斯-李是万维网联盟的主席,为关注万维网发展而创办的组织。他也是的创办人。伯纳斯-李还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主席及高级研究员。同时,伯纳斯-李是网页科学研究倡议会的总监。最后,他是麻省理工学院集體智慧中心咨询委员会成员。2011年,他被任命為福特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 2004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向伯纳斯-李颁发大英帝国爵級司令勋章 。2009年4月,他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被《時代》雜誌列為時代100人:本世紀最重要的人物。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上,他获得了“万维网发明者”的美誉。伯纳斯-李本人也参与了開幕典禮,在一台NeXT计算机前工作。他在Twitter上发表消息说:“这是给所有人的”,体育馆内的LCD光管随即显示出文字来。2017年,他因“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浏览器和使得万维网得以扩展的基础协议及算法”而获得2016年度的图灵奖。.

新!!: 互联网历史和蒂姆·伯纳斯-李 · 查看更多 »

Facebook

Facebook(簡稱FB),華人地區有臉--書、臉--譜、面--書、面--簿等中文名稱。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zh-hans:圣马特奥县; zh-hant:聖馬刁郡-门洛帕克市的線上社交网络服务網站。Facebook成立初期原名為thefacebook,名稱的靈感來自美國高中提供給學生包含照片和聯絡資料的通訊錄(或稱花名冊)暱稱「face book」。 除了文字訊息之外,使用者可傳送圖片、影片、貼圖和聲音媒體訊息(現在也可以傳送其他檔案類型如.doc,.docx,.xls,.xlsx等,但是.exe可能會被禁止傳送)給其他使用者,以及透過整合的地圖功能分享使用者的所在位置。Facebook是在2004年2月4日由馬克·扎克伯格與他的哈佛大學室友們所創立。Facebook的會員最初只限於哈佛學生加入,但後來逐漸擴展到其他在波士頓區域的同學也能使用,包括一些常春藤名校、MIT、紐約大學、史丹福大學等。接著逐漸支援讓其他大學和高中學生加入,並在最後開放給任何13歲或以上的人使用。現在Facebook允許任何聲明自己年滿13歲的使用者註冊。 使用者必須註冊才能使用Facebook,註冊後他們可以創建個人檔案、將其他使用者加為好友、傳遞訊息,並在其他使用者更新個人檔案時獲得自動通知。此外使用者也可以加入有相同興趣的群組,這些群組依據工作地點、學校或其他特性分類。使用者亦可將朋友分別加入不同的列表中管理,例如「同事」或「摯友」等。截至2012年9月,Facebook內已有超過十幾億個活躍使用者,其中約有9%的不實使用者。截至2012年,Facebook每年共產生180拍位元組(PB)的資料,並以每24小時0.5拍位元組的速度增加。統計顯示,Facebook上每天上傳3億5千萬張圖片。.

新!!: 互联网历史和Facebook · 查看更多 »

Mosaic

NCSA Mosaic,是一個早期停產的網頁瀏覽器,它也是早期協議的客戶端如FTP、NNTP和Gopher。該瀏覽器因支援多種網際網路協議而命名。其直觀的介面、可靠性和簡易安裝,因此在當時人氣爆發的大受歡迎。Mosaic的出現,算是點燃全球資訊網熱潮的火種之一。它也是第一個可以在文字中嵌入圖片的瀏覽器,而不是在單獨的視窗中顯示圖片。雖然經常被誤認為世界上第一個圖形介面瀏覽器,但事實上比Mosaic更早的還有WorldWideWeb、不太知名的Erwise和ViolaWWW。 Mosaic於1992年底由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NCSA開發。NCSA於1993年發布瀏覽器,並於1997年1月7日正式停止發展和支援。但是,它仍然可以從NCSA下載。 Netscape後來開發了Netscape Navigator,聘用了許多原始Mosaic開發者;但是,它刻意不使用Mosaic的代碼。Netscape Navigator的代碼繼任者是Mozilla Firefox。從1995年開始,Mosaic市佔率輸給了Netscape Navigator,到了1997年,只剩下一小部分使用者,那時候開發就停止了。微軟在1995年取得Mosaic授權建立Internet Explorer。.

新!!: 互联网历史和Mosaic · 查看更多 »

MySpace

#重定向 Myspace.

新!!: 互联网历史和MySpace · 查看更多 »

RFC

徵求意見稿(Request For Comments,縮寫為RFC),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一系列備忘錄。文件收集了有關網際網路相關資訊,以及UNIX和網際網路社群的軟體文件,以編號排定。目前RFC文件是由網際網路協會(ISOC)贊助發行。 RFC始于1969年,由當時就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斯蒂芬·克罗克(Stephen D. Crocker)用来记录有关ARPANET开发的非正式文档,他是第一份RFC文档的撰寫者。最终演变为用来记录互联网规范、协议、过程等的标准文件。基本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都有在RFC文件內詳細說明。RFC文件還額外加入許多的論題在標準內,例如對於網際網路新開發的協定及發展中所有的記錄。.

新!!: 互联网历史和RFC · 查看更多 »

TCP/IP协议

#重定向 TCP/IP协议族.

新!!: 互联网历史和TCP/IP协议 · 查看更多 »

Usenet

Usenet是一種分佈式的互聯網交流系統,源自通用用途的UUCP網絡(名字亦類似),它的發明是在1979年由杜克大學的研究生Tom Truscott與Jim Ellis所設想出來的,Usenet包含眾多新聞組,它是新聞組(異於傳統,新聞指交流、信息)及其消息的網絡集合。.

新!!: 互联网历史和Usenet · 查看更多 »

UUCP

UUCP即UNIX间复制协议(Unix to Unix Copy Protocol)的缩写,它同时包括一个电脑程序以及一个协议,UUCP允许在未连上Internet的UNIX主机间远程执行命令以及传送文件,email或netnews.UUCP包是由多种程序组成,包括uucp,uuxqt(front ends for remote copy and execution),uucico(通信程序),uustat,以及uuname.现在已经很少使用Modem来进行通信了,但是有时这个协议仍然在TCP/IP上使用。 在广泛使用Internet全球通信之前,电脑间只能组建非常小型的网络连接或是点对点连接。UUCP允许机器间可以进行类似Fidonet(Fidonet在DOS系统上非常流行,UUCP完全模仿Fidonet)的消息交换。 UUCPNET(UUCP网络)是指通过UUCP连接形成的网络,这只是一个俗称。 UUCP协议也用于在跳("中继段")与跳之间转发消息。UUCPNET上中间宿主地址路由被以使用感叹号(或称为"bang")分隔的形式存为一个列表,这种列表被称为bang路径。举例来说,...!bigsite!foovax!barbox!me这个路径说明有人发信到机器bigsite(可能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地址),这封信通过机器barbox上的帐号"me"穿越机器foovax到达。 人们有时会使用混合的bang地址,这种地址使用约定(参见)来到达多个不同的大型主机,这是希望某个邮件能够被可靠的传送(例如:...!!rice!beta!gamma!me)。带有8到10个跳的Bang路径在1981年是少见的。这种路径使得拨号网络上的UUCP连接可能需要一周的传送时.Bang路径的传送和可靠性需要精心挑选,否则消息将会经常丢失。 Usenet通信最初是运行在UUCPNET上的,并且直到现在bang路径仍然用于Usenet的消息格式的Path段信头。但现在它们只是一个信息标记,该标记用于指明路由选择,这个标记可以用来确定循环回路的发生。通常,E-mail地址格式已经被SMTP协议中的"@符号"取代了。.

新!!: 互联网历史和UUCP · 查看更多 »

Web 2.0

Web 2.0,指的是一個利用万维网(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内容的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web2.0。 Web 2.0 是资源平等的体现。Web 2.0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到目前万维网正在进行的一种改变——从一系列网站到一个成熟的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络应用的服务平台。这种概念的支持者期望Web 2.0服务将在很多用途上最终取代桌面计算机应用。Web 2.0並不是一個技術標準,不過它包含了技術架構及應用軟件。它的特點是鼓勵作為資訊最終利用者透過分享,使得可供分享的資源變得更豐盛;相反的,過去的各種網上分享方式則顯得支離破碎。 Web 2.0是網路運用的新時代,網路成為了新的平台,內容因為每位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產生,參與所產生的個人化(Personalization)內容,藉由人與人(P2P)的分享(Share),形成了現在Web 2.0的世界。Darcy DiNucci在她1999年的文章「Fragmented Future」中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彙,但現在我們所以為的Web 2.0一直要到2004年才出現。Tim O'Reilly提到他與工作夥伴在一次腦力激盪中提出了「Web 2.0」這個概念,他的定義是: 一些科技專家們,特別是蒂姆·伯纳斯-李,質疑是否有人可以有意義地應用這個名詞,因為許多Web 2.0的技術元件從早年的Web開始就存在著。 IBM的社群網路分析師,Dario de Judicibus,提出不一樣的定義,特別是在社群互動和架構現實上。 将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放置于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Web 2.0可以说是信息通讯技术引发信息革命、知识社会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新!!: 互联网历史和Web 2.0 · 查看更多 »

X.25

X.25 是一个使用电话或者ISDN设备作为网络硬件设备来架构广域网的ITU-T网络协议。它的實體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1-3层)都是按照OSI模型来架构的。在国际上X.25的提供者通常称X.25为分封交换网(Packet switched network),尤其是那些国营的电话公司。它们的复合网络从80年代到90年代覆盖全球,在现在仍然应用于交易系统中。.

新!!: 互联网历史和X.25 · 查看更多 »

YouTube

YouTube(非官方中文名:油管、優兔、优图)是源自美國的影片分享網站,讓使用者上載、觀看及分享及評論影片。公司於2005年2月15日註冊,網站的口號為「Broadcast Yourself」(表現你自己),網站的標誌意念來自早期電視顯示器(阴极射线管)。 2005年,YouTube由陳士駿、、賈德·卡林姆等人創立,賈德·卡林姆作为网站创始者亦是YouTube最早影片《我在動物園》的上传者。2006年11月,Google公司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並把其當做一間子公司來經營。Google公司最初对于如何通过YouTube盈利,一直保持非常谨慎的态度。被收購後的YouTube依然風靡全球網路使用者。花旗銀行分析師認爲,以2012年整年計算,Google可能从YouTube获得24亿美元的净收入。无Google账号的用户仍可以直接觀看YouTube中的视频,但无法上传视频及無法留言。註冊用戶則可以無限數量上傳影片。當影片多次被舉報,經過審查,核實後,含有暴力或裸露的内容可能會被定為“18歲以上註冊用户可以觀看”,而色情内容以及侵犯版权的内容(比如仍在上映或发行影碟的电影,电视剧或动画片)會被刪除,另外也禁止特定的買賣主題影片。 加利福尼亚州聖布里諾是YouTube總公司的所在,網站藉由HTML5 WebM影片 來播放各式各樣由上傳者製成的影片內容,包括電影剪輯、電視短片、预告片、音樂錄影帶等,以及其他上傳者自製的業餘影片,如VLOG、原創的影片等。大部分YouTube的上傳者為個人,但也有一些媒體公司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VEVO以及其他團體與YouTube有合作夥伴計劃,上傳自家公司所錄製的影片。 時至今日它已經成為影音網站的翹楚,不單在影音娛樂市場上吸引觀眾,又成功把龐大流量轉變為社群平台,並激發網上創作產業,例如每年YouTube名人的演出等收看人數與廣告收入都相當驚人,同時企業則申請官方帳號用作廣告與線上傳媒渠道、NGO的推廣公關等等,成為又一段矽谷文化新創成功的經營典範,當然也是因為Google的硬體支援,才能承受龐大的資訊量而發展起來,還有恰好的創業時機換來的知名度與其爆紅效應。儘管目前有大量用戶支持,但同類型網站激烈競爭下內容生產更變得重要,因此近幾年眼光開始轉向網上知名製作者,YouTube對這些擁有數百萬訂閱的人十分器重,並聯繫博主來提供獎盃回饋與官方聚會活動邀請、以及更高的薪資分紅等等(這類職業化的博客經營者被稱為Youtuber),追求高點擊率已經成為許多人獲取財富的方式之一,第一個突破十億點閱率的男歌手是PSY(Gangnam Style),第一個突破十億點閱率的女歌手是姬蒂·佩芮。2015年9月,PewDiePie成为第一个观看次数超过100亿次的YouTube频道。 2015年7月17日,谷歌发布截至6月30日的201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现在YouTube有超过10亿用户,世界上所有上网的人群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在YouTube合计消费几亿个小时的时间观看视频,现在YouTube的观看时间同比增长60%,这是几年来最高增长水平。 2017年6月6日,《2017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公布,YouTube名列第65位。.

新!!: 互联网历史和YouTube · 查看更多 »

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旨在协助搜索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搜索结果一般被称为“hits”,通常会以表单的形式列出。搜索引擎和其他信息过载管理技术类似,可缩小信息的搜索时间、搜索范围等。网络搜索引擎是最常见、公开的一种搜索引擎,其功能为搜索万维网上储存的信息。.

新!!: 互联网历史和搜索引擎 · 查看更多 »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法语:Organisation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英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通常被簡稱為CERN ),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祥地。它成立於1954年9月29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西北部郊區的法瑞邊境上,享有治外法權。CERN目前有21個成員國。以色列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非歐洲成員國。 CERN也被用來稱呼它的實驗室,其主要功能是為高能物理學研究的需要,提供粒子加速器和其它基礎設施,以進行許多國際合作的實驗。同時也設立了資料處理能力很強的大型電腦中心,協助實驗數據的分析,供其他地方的研究員使用,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中樞。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現在已經聘用大約三千名的全職員工。並有來自80個國籍的大約650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代表500餘所大學機構,在CERN進行試驗。這大約佔了世界上的粒子物理學圈子的一半。 粒子物理學博物館歡迎一般公眾在辦公時間參觀。除此之外,事前預約的話每天上下午共有兩個時段可以參觀實際的實驗工作,並備有導覽說明。導覽員來自各國的實驗合作者,可以提供多種語言的嚮導。.

新!!: 互联网历史和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 查看更多 »

文頓·瑟夫

文顿·格雷·瑟夫(Vinton Gray Cerf,),美國網際網路先驅,被公認為「網際網路之父」之一,與TCP/IP共同發明者羅伯特·卡恩共享了這一頭銜。他的貢獻一再得到承認和讚揚,榮譽學位和獎項包括國家技術勳章、圖靈獎 February 16, 2005、總統自由勳章 from the White House website、馬可尼獎和美國國家工程院成員。.

新!!: 互联网历史和文頓·瑟夫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互聯網的歷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