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乌托邦

指数 乌托邦

烏托邦(utopia,国际音标:/juˈtoʊpiə/)也稱「理想鄉」(和製漢語,曾為魯迅《華蓋集》中使用),「無何有鄉」(無何有之鄉、此句出自《莊子》逍遙遊篇),是一个理想的群体和社会的构想,名字由托马斯·摩尔的《烏托邦》一书中所写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国“乌托邦”而来。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托马斯·摩尔在书中虚构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岛,小岛上的国家拥有完美的社会、政治和法制体系。这个词用来描述一种被称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会和文学虚构的社会。这个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乌托邦。.

50 关系: 基督教印度教反乌托邦天堂天主教宾夕法尼亚州宗教巴克敏斯特·富勒世外桃源一九八四乌托邦 (书)伊斯兰教佛教律師信義宗國際音標和平主义者和製漢語British Library犹太教犹希迈罗斯理想国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符腾堡第二次大覺醒美麗新世界群体瓦尔登湖生态乌托邦莊子 (書)聖經读者鲁迅黄金时代轮回震教徒资本主义虔敬主义柏拉图法律消失的地平线涅槃战争星艦奇航記新大陸无产阶级摩尔托马斯·莫尔普魯塔克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乌托邦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乌托邦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dystopia、Cacotopia、kakotopia 或 anti-utopia;中文又稱反面乌托邦、敌托邦、惡托邦、絕望鄉或废托邦)是烏托邦(utopia)的反義語,希臘語字面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是一種不得人心、令人恐懼的假想社群或社會,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反烏托邦常常表徵爲、極權政府、生態災難或其他社會性的灾難性衰敗。這種社會出現在許多藝術作品中,特別是設定在未來的故事。反烏托邦出現在許多虛構作品的亞流派中,常用於提醒人們注意現實世界中的有關環境、政治、經濟、宗教、心理學、道德倫理、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被人忽略,有可能導致出現反烏托邦的狀况。.

新!!: 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 查看更多 »

天堂

#重定向 天國.

新!!: 乌托邦和天堂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乌托邦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Pennsylvania)是美國的州份之一,正式名称为“宾夕法尼亚联邦”,俗称“里程碑”州。中文簡稱賓州。 這個州的名稱起源于英国移民威廉·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償還其父親的債務而授予大片林地,拉丁文中的意思是“賓的林地”。 州内最大的两个城市也是美国的大城市,是费城和匹兹堡,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起草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地方,所以宾夕法尼亚州也被称为“美国的摇篮”,匹兹堡曾经是著名的钢铁城。 本州的行政區劃,共管轄了67個郡。.

新!!: 乌托邦和宾夕法尼亚州 · 查看更多 »

宗教

宗教(英语:Religion)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可分为多神论、泛神论、一神论和无神论等多种体系,包括个人行为、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世界观念、经典作品、朝拜圣地、道德规范或社会团体等形式。宗教信仰是人们对其中某个体系的共识和崇敬。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声称与神话和哲学相辅相成,宗教相当于人文社科中的一门包罗万象的“生存之道”。 不同宗教可能包含不同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神性,圣物,信仰,超自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给予信徒规范或力量的终极性或超验性生命体验。宗教的表现形式包括仪式,讲道,纪念或崇拜神明,牺牲,节日,节庆,殡葬服务,婚姻服务,祷告,音乐,艺术,舞蹈,公共服务或其他文化形式。宗教可能通过神圣历史、叙述(可能通过神圣经文保存)、符号意义和圣地,来记录生命、宇宙或其他事物的起源、并以此表达生命的意义。传统意义上,信仰被认为是宗教信念的来源。全世界大约有10000个不同宗教 ,大约84%的人口附属于5个最大宗教之一,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或不同形式的民俗宗教。.

新!!: 乌托邦和宗教 · 查看更多 »

巴克敏斯特·富勒

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美國哲學家、建築師及發明家 。曾在1946年取得戴美克森氏投影法 國家圖書館編目 第四頁 dg 戴美克森氏投影 (dimaxion) 2001年10月的專利。 富勒發表超過30本書,發明和普及的詞彙,他還開發了眾多的發明,主要是建築設計,最著名的是在球型屋頂。富勒烯也是其形狀類似富勒的球型屋頂而得名。.

新!!: 乌托邦和巴克敏斯特·富勒 · 查看更多 »

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可以指:.

新!!: 乌托邦和世外桃源 · 查看更多 »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所創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說,出版於1949年Benet's Reader's Encyclopedia, Fourth Edition (1996).

新!!: 乌托邦和一九八四 · 查看更多 »

乌托邦 (书)

《乌托邦》(Utopia)是托马斯·摩尔以拉丁语写成的一部書,該書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Libellus vere aureus, nec minus salutaris quam festivus, de optimo rei publicae statu deque nova insula Utopia),约于1516年出版。乌托邦的原词来自两个希腊语的词根:ou是没有的意思,另一个说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种理想国,并非一个真实的国家,而是一个虚构的国度,有着至美的一切,没有纠纷。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今天乌托邦往往有一个更加广泛的意义。它一般用来描写任何想象的、理想的社会。有时它也被用来描写今天社会试图将某些理论变成实现的尝试。往往乌托邦也被用来表示某些好的,但是无法实现的(或几乎无法实现的)建议。 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在战争时期它宁可雇佣临近好战国家的雇佣兵(“塞波雷德人”),而不轻易使用自己的公民;而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也是自由的,妇女可以担任神职人员,男性神职人员也可以结婚,这些设想明显是违背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摩尔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经想过做司铎,他的小说可能受到耶稣会的影响。 广义的乌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实际的,但一般来说这个词更强调乐观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新!!: 乌托邦和乌托邦 (书)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乌托邦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乌托邦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乌托邦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新!!: 乌托邦和信義宗 · 查看更多 »

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早期又稱萬國音標,是一套用來標音的系統,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來作為口語聲音的標準化標示方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IPA), Handbook.

新!!: 乌托邦和國際音標 · 查看更多 »

和平主义者

#重定向 和平主義.

新!!: 乌托邦和和平主义者 · 查看更多 »

和製漢語

和製漢語是指現代漢語中從日語借用的新詞。19世紀末起,大量日語的漢語詞流入中國,成為漢語中的外来詞。這類詞彙的來源可分為被日本人賦予新意的中國古籍裏的舊詞以及日本人原創的新詞;前者如「洋行、社會、經濟」等,後者有「大根、抽象、哲學」等崔崟《進入中國的「和製漢語」》,〈日語學習與研究〉2007(6),2008-06-03。 另外,近代以來中國人獨力或者與外國人合作翻譯的詞被稱為「華製新漢語」。日本為了吸收西洋文明而有系統地引進中文書刊和辭書,這些新詞因而被日語吸收,後來又被中國人原封不動地帶回中國陳力衛《語詞的漂移:近代以來中日之間的知識互動與共有》,〈學苑〉2007-05-29。.

新!!: 乌托邦和和製漢語 · 查看更多 »

British Library

#重定向 大英图书馆.

新!!: 乌托邦和British Library · 查看更多 »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303; Ewa Morawska, Insecure Prosperity: Small-Town Jews in Industrial America, 1890-194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新!!: 乌托邦和犹太教 · 查看更多 »

犹希迈罗斯

#重定向 欧赫迈罗斯.

新!!: 乌托邦和犹希迈罗斯 · 查看更多 »

理想国

《理想國》(Πολιτεία;拉丁语:Res Publica)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王制》,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圖在大約西元前390年所寫成的作品,主要谈及了正义、秩序和正义的人及城邦所扮演的角色。它以苏格拉底为主角,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理想国》是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和政治理论著作之一。 《理想国》译本极多,英译本中最有名者为Benjamin Jowett於1871年所出之译本,1968年艾伦·布鲁姆的译本也被学界公认。而某些版本(如郭斌和、张竹明的2009年译本)在正文旁插入了柏拉图著作编号,以作为不同译本或学者引述时的公器。.

新!!: 乌托邦和理想国 · 查看更多 »

社会

會一詞並没有太正式明確定義,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個體構建而成的群體,占据一定的空間,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由於社會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組成的,所以社會和人類社會一般具有相同的含義。在科學研究和科幻小說等等里面,有時亦可作“外星人社會”。狹義的社會,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體人類活動和聚居的範圍,例如是:鄉、村、鎮、城市、聚居點等等;廣義的社會則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大範圍地區或一個文化圈,例如是英國社會、東亞社會、東南亞或西方世界,均可作為社會的廣義解釋,也可以引申為他們的文化習俗。以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叫做社會學。.

新!!: 乌托邦和社会 · 查看更多 »

空想社会主义

想社会主义(utopian socialism),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不过“空想”这种中文译法,在清末民初报刊上即出现过,是从日本转译来的。这种学说最早见于16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新!!: 乌托邦和空想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符腾堡

腾堡(Württemberg),是一个历史地名,位于德国西南部的施瓦本,今天巴登-符腾堡州的一部分。东边与巴伐利亚接壤,南边与奥地利,瑞士共享博登湖,西部与巴登、霍亨索伦,北边又与普法尔茨,黑森为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符腾堡首都在斯图加特,其他时间,君主们则选择路德维希堡或乌拉赫为首都。符腾堡得名于斯图加特一座叫Wirtemberg的山。 1143年,符腾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块伯爵领地。1419年分为乌拉赫和斯图加特两支。1495年成为公国。1496年乌拉赫支灭绝。1806年,符腾堡被升为王国,公爵弗里德里希三世成为符腾堡的第一任国王弗里德里希一世。 1871年,符腾堡作为自治王国加入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几次成功的战争和外交手段缔造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主制垮台,国王威廉二世被推翻。符腾堡作为符腾堡人民邦,成了魏玛共和国的一部分。1920年,斯图加特是德国国民政府的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图加特的市中心几乎被空袭完全摧毁。 1945年盟军占领了德国。他们将巴登和符腾堡合并,1952年成立新的民主的巴登-符腾堡州(德国第三大州),首府在斯图加特。.

新!!: 乌托邦和符腾堡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大覺醒

二次大觉醒是指,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在美洲大陆又興起類似第一次大觉醒般的宗教复兴。教会的教友及城市百姓们都悔改认罪,基督信仰生活兴起,人们渴慕认识耶稣基督,教会复兴,历史学家称之为第二次大觉醒。 这场运动始于1790年左右,在1800快速发展,1820之后,浸礼会和卫理公会的成员迅速增加,他们的传教士领导了这场运动。到19世纪50年代末,它达到了巅峰。“第二次大觉醒”反映了人们对浪漫主义的热情、情感和对超自然的吸引力。它否定了启蒙运动的怀疑理性主义和自然神论。 这些复兴活动吸收了数百万名新成员加入现有的福音派,并导致了新教派的形成。许多皈依者认为,觉醒预示着一个新的千年时代。“第二次大觉醒”刺激了许多改革运动的建立,目的是要在预言中的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之前纠正社会的罪恶。Timothy L. Smith, Revivalism and Social Reform: American Protestantism on the Eve of the Civil War (1957).

新!!: 乌托邦和第二次大覺醒 · 查看更多 »

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亦名「美妙的新世界」、「勇敢面對新世界」。為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於1931年創作1932年發表的反烏托邦作品。故事设定在公元2540年(书中的福特632年)的伦敦,描述了与当今社会迥异的“文明社会”的一系列科技,如人类試管培植、睡眠学习、心理操控、建立婴儿条件反射等。 该小说影响巨大,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

新!!: 乌托邦和美麗新世界 · 查看更多 »

群体

群體(、、、)也被稱為社區、社群或共同體,是指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而聚集在一起的。雖然絕大部分群體是由同類人或物種面對面後才能夠組成較小的團體,但是也有針對民族、國際社會、虛擬社群等較大或者由多個共同組成之群體進行之研究。其中群體傳統定義是一群彼此有互動且居住在共同區域的人,而今常用來指具有共同價值觀或者因有共同地域關係而產生團體凝聚力的一群人。 「群體」一詞英語「community」源自於古法語中指稱夥伴關係或者有組織社會的「comunete」,而後者更是從拉丁語中專指共同持有東西的詞彙「」延伸而來。在社會學中對於群體的內涵曾有很大的爭議,社會學家也尚未對群體的定義達成共識,其中在1950年中期關於群體就有49種不同的定義。部分群體可以提出或者行使政治或社會權利,其中又有些群體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上的,但並非全數群體都是施行民主制度。其中一個能寬泛包括所有不同形式群體的定義為: 一般而言群體會是比家還要大的社會單位,而當一群人為了達到目標或者解決問題、共同工作的計畫也能夠促使人們組成群體。群體這個詞也可以指一個民族或者全球性的社群,另外也有如合作社般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上的群體。群體彼此可能同時面對或者共有目的、信念、資源、偏好、、風險等條件,而這也將影響參與者的身分和凝聚力的強弱。在網際網路出現後群體的定義便比較不受到地域性的限制,因為即便在不同地區、人們仍然可以在同一個虛擬社群內交換訊息或者是分享共同的興趣或者國家。而在過去要組織如社會、學術團體等非實體社群時,往往會受到通訊和交通技術的限制而較難發展。.

新!!: 乌托邦和群体 · 查看更多 »

瓦尔登湖

尔登湖可以指:.

新!!: 乌托邦和瓦尔登湖 · 查看更多 »

生态乌托邦

《生态乌托邦:威廉·韦斯顿的笔记本与报告》(Ecotopia: The Notebooks and Reports of William Weston)是欧内斯特·卡伦巴赫(Ernest Callenbach)的一部有重大影响的小说的名称,出版于1975年。书中所描述的社会是最初的生态乌托邦之一,对反主流文化,与20世纪70年代及其后的绿色运动影响深远。.

新!!: 乌托邦和生态乌托邦 · 查看更多 »

莊子 (書)

《庄子》一般認為是集合了莊子及莊學後人的篇章,整理而成,分为内篇、外篇與雜篇。道教中奉《莊子》為經典,也称为《南华真经》或《南华经》。民國以來,內篇為莊子言行、外篇為弟子雜說、雜篇為後世敷衍逐漸成為定說。 據司馬遷《史記》所載,《莊子》有十餘萬言,由漢至晉之間,都為五十二篇。今本所見《莊子》則為三十三篇,七萬餘言,應是郭象作注時所編定。歷代《莊子》注本,以郭象注、成玄英疏解最為重要。嚴靈峰所編《無求備齋莊子集成》正、續二編已經多達數百部注本。今人王叔岷所著《莊子校詮》最為精詳。 魏晉玄學稱《老子》、《莊子》、《易經》為「三玄」,為清談的主要典籍。唐代时,《庄子》与《老子》、《文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列禦寇中有莊子言行,借盜跖微言大義。 《庄子》标志先秦散文已经由语录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也标志着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新!!: 乌托邦和莊子 (書)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乌托邦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读者

读者可以指:.

新!!: 乌托邦和读者 · 查看更多 »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新!!: 乌托邦和鲁迅 · 查看更多 »

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χρύσεον γένος)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词汇,尤其是在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被使用。在这个著作中,将人类世纪划分为五个时代,其中黄金时代是第一个时代,之后逐渐堕落。黄金时代被克洛诺斯统治,在此之后依次为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黃金時代是唯一在克洛諾斯統治下的時代。其被描寫為人類生活在神之間,並和神祇們任意來往。整個時代充滿了和平和和諧。人類並不需要為了養活自己而辛勤勞動,因為土地會自己長出食物。人類可以以年輕的外貌度過漫長的歲月,當時間到了的時候,他們會和平虔誠地接受死亡,他們的靈魂會變成精靈環繞著土地。柏拉圖在《克拉底魯篇》中再次闡述了人類的黃金時代。他闡明赫西俄德使用黃金這一詞,並不是指人類是用黃金製作的,而是指當時人類的美好和高貴。他將這些人類描述為地球的精靈(Daemons),因為希臘語中δαίμονες(daimones,精靈)是從δαήμονες(daēmones,智慧或知識)中派生出來的。神對這些人類是仁慈的,讓他們遠離疾病,並守護着他們。 Category:希臘神話.

新!!: 乌托邦和黄金时代 · 查看更多 »

轮回

轮回(梵语:संसार ),作为一种思想理論,佛教被認為發展和引申了其定義,認為生命會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不斷在六道出生、死亡。一般认为这些思想来自东方,但在歐洲亦有轮回观念,即希臘的輪迴哲學,例如畢達哥拉斯及柏拉圖等,和德魯伊教;作为一种宗教体验,则被认为是世界的另一种真实(感官所认识世界的延伸)。.

新!!: 乌托邦和轮回 · 查看更多 »

震教徒

震教徒(Shakers),又称为震教教友会教徒(Shaking Quakers),属于基督再现信徒联合会,18世纪始建于英格兰,是贵格会的支派。1774年由安·李(Ann Lee,1736年—1784年)建立,现已基本消亡。 震教徒的赞美诗、灵歌、舞蹈等祈祷音乐非常著名,有着大量的相关整理和研究。这些音乐往往在一名震教徒突发宗教灵感的时候产生,并在震教徒集会上演唱或演奏,震教徒会在这种集会上集体震颤身体,也同样是由某一名震教徒开头,然后迅速波及所有的人。 震教徒的音乐采用独特的记谱法,近似于美国海滨地区的原始方法。歌词有英文,也有黑人及印第安人语言,或者没有任何意义的词汇。 美国作曲家阿隆·科普兰曾在其作品《阿巴拉契亚之春》中引用震教徒歌曲《朴实无华的礼物》(Simple Gifts)。美国简约派作曲家约翰·亚当斯作有弦乐七重奏(后改编为弦乐队作品)《震教徒之环》(Shaker Loops)。.

新!!: 乌托邦和震教徒 · 查看更多 »

资本主义

資本主義(capitalism),亦稱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業經濟,是人類協作的擴展秩序。其特色是私人擁有資本財產(生產工具),且投資活動是由個人決策左右,而非由國家所控制,經濟行為則以尋求利潤為目標 。藉著僱傭或勞動的手段以生產工具創造利潤。商品和服务藉由貨幣在自由市場裡流通。投資的決定由私人進行,生产和銷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並互相競爭。一般普遍認為資本主義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壞之後成為了最主要的經濟模式。 「資本主義」一詞也被許多人用在形容歷史上不同的人、時、地、物,而除了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以外,也有福利資本主義、国家资本主义等打著資本主義稱號的經濟模式。在對於資本主義的解釋上,支持自由放任的經濟學家反對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並且強調財產權利的重要性。而有人則主張政府管制的必要性以避免垄断和景氣循環的負面作用。絕大多數的政治經濟學家都將私人產權視為資本主義的最重要特色,而對於資本主義下的僱傭關係、經濟權力、階級、以及歷史發展等則有不同看法。市場的自由程度、以及私人財產的法規,則是政治和政策上爭論的主要議題。现在大多數國家都被視為「混合經濟」,在這種體制下政府以不同程度的計畫政策干預市場的自由運作Stilwell, Frank.

新!!: 乌托邦和资本主义 · 查看更多 »

虔敬主义

虔敬主义(Pietism)是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中期,发生在路德宗的一次变革所产生的思想。它在新教和圣公会裏影响较大。.

新!!: 乌托邦和虔敬主义 · 查看更多 »

柏拉图

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学院。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也是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西方三聖賢」或「希臘三哲」。.

新!!: 乌托邦和柏拉图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乌托邦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線》(英語:Lost Horizon)是一部英國小說,詹姆斯·希爾頓(James Hilton)於1933年4月推出這部作品,並曾被法蘭克·卡普拉翻拍成同名电影。这被人们广为记住是香格里拉的起源,一个小说里在西藏高山上的乌托邦。这本书影響了国家地理杂志,使得一個和书中有很多共同点的地方被認為是香格里拉,多年後有幾個地方,如中甸縣,被改名为香格里拉。.

新!!: 乌托邦和消失的地平线 · 查看更多 »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新!!: 乌托邦和涅槃 · 查看更多 »

战争

戰爭是动物界普遍的行为,在人类社会,战争则与政治紧密关联,是多個組織和組織之間的有組織性的武裝衝突。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以武力为手段,目的是迫使一方服从另一方的意志(通常是政治意图),通过多次大规模对决使敌人失去抵抗的力量,这样的行为就是战争。兵法是在战争中作戰的方式,沒有战争的情形稱為和平。 一些学者不认同战争一定和政治有关,有些战争出现时间比政治、国家还要早。所以约翰·基根认为克劳塞维茨的定义有局限性,只适用于文明社会,他给出的定义是:「战争一向是文化的表现,往往是文化形态的一个决定因素,在某些社会是文化本身」。 若從開戰開始計算死亡人數,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約在6,000萬至8,500萬之間。若以人口比例來看,巴拉圭戰爭是近代歷史殺傷力最強的戰爭,殺死了巴拉圭60%以上的人口。依照史迪芬·平克的說法,理查德·斯莫利在2003年將戰爭列為接下來50年間人類10大問題中的第6個。.

新!!: 乌托邦和战争 · 查看更多 »

星艦奇航記

《星艦迷航記》(Star Trek)是一部美國科幻娛樂影--视系列。本作譯名至今仍莫衷一是,港澳譯作《星空--奇遇記》,台灣譯作《星艦--迷航記》(電影)、《星際--爭霸戰》(電視及後來新系列電影),愛好者主張統稱《星艦--奇航記》;中國大陸則先后譯作《星際--旅行》(动画片)、《星際--迷航》(自第11部电影起);此外,還有《星際--奇旅》等多種譯名註。最初的《星際爭霸戰》是由尤金·羅登貝瑞製作的美國電視影集,1966年9月8日首次於NBC播出並之後製作了三季。故事是描述詹姆士.T.寇克艦長與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艦員們在23世紀的星際冒險故事,其後衍生推出動畫影集及六部電影。 之後又製作了相同虛擬宇宙但描述不同角色的四部電視影集:《銀河飛龍》敘述《星際爭霸戰》大概一百年後新聯邦星艦企業號 (NCC-1701-D)的冒險故事;《銀河前哨》及《重返地球》則是在《銀河飛龍》之後播放的電視影集;《-zh:进取号; zh-hans:进取号; zh-hant:星艦前傳;-》則是描述人類22世纪中期進行星際旅行的故事。以《銀河飛龍》的艦員們為主角又拍攝了四部電影;2009年、2013年和2016年上映的三部電影則是以第一代的企業號艦員年輕時期為主軸,創造出另一個平行時間線的不同故事。2017年CBS將會推出新的星艦迷航記的電視劇。 官方亦授權製作了許多電腦遊戲、數百本小說、及位於拉斯維加斯的主題展示館(已於2008年九月關閉)從最初的電視影集到共計剧集(共计730集)、13部電影及授權製作的各種衍生商品,該系列產生了一群擁護劇中觀念的狂熱支持者,並慢慢融入了美國文化當中。.

新!!: 乌托邦和星艦奇航記 · 查看更多 »

新大陸

新大陸是歐洲人於15世紀末發現美洲大陸及鄰近群島後對這片新土地的稱呼。其實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黃種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再者有維京人殖民北美。在發現新大陸前,美洲大陸對歐洲人來講是陌生的,幾乎沒有歐洲高加索人種存在其上,他們普遍認為整個世界只有歐亞非三個大洲而沒有其他大陸存在。 最近數十年以來,「新大陸」這個名字被一些人認為具有歐洲中心主義,讓人覺得好像只有歐洲的觀點才是正確的。因此它的應用被局限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裏:只在從歷史角度上探討哥倫布航行、西班牙人征服尤卡坦半岛等情形下,以及從生物學角度探討各大陸上物種時,人們才會用到「新大陸」這個詞。 另一種觀點認為「新大陸」的「新」在於它對於人類來講是比較新的:人類在歐亞非「舊大陸」上生活的時間遠超過美洲大陸上有人居住的時間;因此當第一批遠古人類移民至美洲定居時,他們便抵達了「新大陸」。 美洲大陸固然是「新大陸」一部分,澳大利亞在不同情形下可能被劃分為「新大陸」或者「舊大陸」,尤其是紐西蘭,因為它僅在哥倫布抵達美洲前數代人的時候才剛剛開始有人居住。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既不屬於新大陸也不屬於舊大陸,因為其上的動植物無論跟歐亞非大陸還是美洲大陸相比都相去甚遠。.

新!!: 乌托邦和新大陸 · 查看更多 »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出自于拉丁语proletarius,或譯勞動階級,其拉丁文本字原是指古羅馬最低下層的社會階級,字源由Proles(子嗣)一字所衍生,意味該階層的唯一貢獻是延續香火並供應人丁,帶有輕蔑之意。根據拉丁文原意直至19世紀,馬克思以此词形容沒有資本工具的工人階級,此字才正式走入社會及經濟學說。Proletarius平常可譯作普羅大眾、平民百姓,但論述馬克思主義時,則譯作無產階級。 .

新!!: 乌托邦和无产阶级 · 查看更多 »

摩尔

摩爾、莫耳、莫爾是一個音譯的詞,它可能是翻譯自Mole,More或Moore。.

新!!: 乌托邦和摩尔 · 查看更多 »

托马斯·莫尔

托马斯·莫尔爵士(Sir Thomas More,),由於被天主教會封為聖人,又稱「聖托马斯·莫尔」(Saint Thomas More)是英格蘭政治家、作家、社會哲學家與空想社会主义者,為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一书,此书对以后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478年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学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当过律师、国会议员、财政副大臣、国会下议院议长、大法官。1535年反对英王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

新!!: 乌托邦和托马斯·莫尔 · 查看更多 »

普魯塔克

普魯塔克(希臘文:Πλούταρχος;拉丁文:Plutarchus)(約46年─125年),生活於羅馬時代的希臘作家,以《比較列傳》(οἱ βίοι παράλληλοι;常稱為《希臘羅馬名人傳》或《希臘羅馬英豪列傳》)一書留名後世。他的作品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受歡迎,蒙田對他推崇備至,莎士比亞不少劇作都取材於他的記載。.

新!!: 乌托邦和普魯塔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烏托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