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

指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греко-католицька церква)是天主教會的一部分,為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3個成員之一。而該教會是東儀天主教會中最大的教會。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且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任大總主教斯維亞托斯拉夫·舍夫丘克,他是於2011年3月上任。.

100 关系: 加拿大執事基輔基辅罗斯君士坦丁堡大總主教天主教天主教會宗主教宗教自由中世纪主教乌克兰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帕尔玛圣约沙法教区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芝加哥教区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费城总教区乌克兰语传教士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德语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修女俄罗斯礼天主教会俄羅斯正教會匈牙利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利沃夫祭司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紀念日總主教美國美洲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羅塞尼亞羅馬尼亞羅馬教廷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加利奇大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多倫多及加拿大東部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聖母贊助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恰奇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庫里奇巴聖若翰洗者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德國及斯堪地納維亞宗座代牧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利沃夫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切爾諾夫策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哈爾科夫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克里米亞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倫敦聖家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切爾諾夫策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索科爾-若夫克瓦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盧茨克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薩斯卡通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艾德蒙頓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捷爾諾波爾-茲博羅夫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桑博爾-德羅霍貝奇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樂斯拉夫-格但斯克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溫尼伯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坦福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特雷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新威斯敏斯特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普熱梅希爾-華沙總教區烏克蘭人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节日西伯利亚西欧首都魯塞尼亞禮天主教穆卡切沃教區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蘇聯苦路英語捷克斯洛伐克東儀天主教會東西教會大分裂格拉哥里字母正教會民族主義波兰法语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斯拉夫人教會斯拉夫語拜占庭拜占庭礼拜占庭禮天主教克里熱夫齊教區拉丁化拉丁语 扩展索引 (50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執事

執事可以指:.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執事 · 查看更多 »

基輔

基輔(Kyiv ;Kyjev;Kiyev )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州首府及第一大城市,人口達2,907,817(2016年)。 基輔是東歐重要的工業、科學、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許多高科技產業、高等教育機構和歷史建築的所在地,擁有廣泛的基礎設施和高度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如基輔地鐵。 基輔的名稱來自「Kyi」,傳說中這座城市的建立者之一(Kyi, Shchek, Khoryv三兄弟和姐妹Lybid)。基輔在5世紀時是一座交易所,後逐漸成為東斯拉夫文明的中心,並在10世纪至13世紀成為基輔羅斯的首都。1240年12月的拔都入侵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使基輔失去過去數個世紀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後來強盛鄰國的興起,使得這裡成為這些大国的邊境重鎮(立陶宛大公國、波兰立陶宛联盟、俄羅斯帝國)。 19世紀末,基輔因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基輔在經歷1917年俄國革命引發的動盪時期後,自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重要城市,1934年後成為首都。苏德战争期間,基輔在1941年7月7日—9月26日的基辅战役中被纳粹德国国防军占领,1943年10月被红军解放,并迅速发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基輔成為烏克蘭首都。.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基輔 · 查看更多 »

基辅罗斯

基輔羅斯(古东斯拉夫语:Рѹ́сь,Рѹ́сьскаѧ землѧ,Ῥωσία,Rus(s)ia, Ruscia, Ruzzia, Rut(h)enia,Киевская Русь,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Кіеўская Русь),是一個882年至1240年,以基輔為首都,维京人奥列格建立的以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东欧君主制國家。在1236—1240年的拔都西征时被毁灭。基辅罗斯的正式名称为罗斯,俗称“罗斯之地”,罗斯是维京人的后裔。基辅罗斯这一名称是19世纪俄罗斯史学界为了表明这一时期国家中心位于基辅而创造的。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民族國家(、及)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Правда роусьскаꙗ)。.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基辅罗斯 · 查看更多 »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ις、Κωνσταντινούπολη;Constantinopolis;قسطنطینیه;现代İstanbul)又譯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舊名,現在則指伊斯坦堡金角湾與马尔马拉海之間的地區。它曾经是羅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為新羅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Rosenberg, Matt.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君士坦丁堡 · 查看更多 »

大總主教

大總主教(Archiepiscopus maior)是天主教會聖統制的一種頭銜。指得是一個作為東儀天主教會的管理者的總主教,由於該教座既有或者是教會最高權威(一般情況下是教宗)所給予的原故而獲得此頭銜者。.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大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宗主教

宗主教(Πατριάρχης;Patriarcha),东正教在中文传统上习惯翻译为牧首,是實施主教制度的基督教宗派的一種神職人員職稱。 最初,宗主教是一位作为家父(pater familias)对某个扩展家庭行使专制的权力的男人。该种由年长男性对家庭进行支配的体系被称为父权(patriarchy)(Πατριάρχης)。这是一个希腊文词汇,由πατήρ (pater,意为“父亲”)和ἄρχων (archon,意为领导leader,首领chief,统治者ruler,国王king,等等) 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格被提及为三位以色列人的族长(patriarch,天主教中文译译法,或为“圣祖”),而他们生活的时期即被称为“族长时代”(Patriarchal Age)。它最初是在圣经的七十士譯本中获得了其宗教上的含义。 该词主要具有特殊的教会的多种含义。特别是,東方正教會、罗马天主教会(高于大总主教(Major Archbishop)和首席主教(primate))、东方亚述教会中最高等级的主教均称为“patriarchs”。此位patriarch的办公地以及教会的征役(由一个或更多的教省组成,尽管在他自己的(总)教区之外他经常没有可实施之司法权)被称为“宗主教区”(patriarchate)。从历史上说,宗主教可能经常是一个充当行政长官(Ethnarch)的合理人选,后者可在一个信奉其他教义的国家或帝国内代表由其宗教团体所形成的社区(如在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 宗主教是早期基督教在一些主要城市的主教的称号,他们的威望和权力比一般的主教要高;其中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港、安条克、耶路撒冷等五個首要主教所領導的教會,又合稱為「五大宗主教區」(Pentarchy;亦稱為「五牧首聯合治理教會」)。当罗马天主教会和东方正教会分裂时,罗马的宗主教成为天主教的教宗,而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成为东正教普世大牧首。现今在世界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一至数名宗主教/牧首,特别是在历史形成的宗教中心更是如此,比如亚历山大宗主教。.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宗主教 · 查看更多 »

宗教自由

宗教自由是指一个人可以在一个社会中自由选择其宗教信仰和在这个社会中公开参加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和传统,或者选择不信仰任何宗教,而不必担心受社会的迫害或歧视。 宗教自由也包括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宗教自由的范围更广,还包含獨自或與他人一道、公開或私下敬拜的權利,以及參加宗教儀式、宗教活動和宗教傳道而無需擔心遭受政府或社會其他團體迫害的權利。.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宗教自由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中世纪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帕尔玛圣约沙法教区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帕尔玛圣约沙法教区是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在美国帕尔玛的教区。于1983年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建立。首任和现任主教是 Robert M. Moskal。其堂区分布于:.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帕尔玛圣约沙法教区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芝加哥教区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芝加哥教区是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的东方礼教区,治理全美国西部,全中西部(除俄亥俄州),阿拉斯加,夏威夷。但是,其堂区限制在有乌克兰礼天主教徒的地方,因此只存在于15个州。 该教区主教是Richard Seminack。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圣尼各老主教座堂是该教区的母教堂。该教区如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斯坦福教区和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帕尔玛圣约沙法教区一样,都在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费城总教区辖下。.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芝加哥教区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费城总教区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费城总教区是一个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的天主教东方礼总教区(Archeparchy),统辖所有美国的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教区以及教徒。其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总部地址是:北富兰克林街827号。.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费城总教区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语

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是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的一种语言。它是乌克兰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乌克兰两种主要通用语言之一。乌克兰文采用西里尔字母,所用字母同俄文有一定区別。乌克兰语使用人数有4700万,在斯拉夫语族中,仅次于俄语和波兰语。 乌克兰语源于中世纪基辅罗斯所用的古东斯拉夫语。从1804年至俄国革命之前,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东乌克兰地区(重要是乌克兰中部、东部和南部),乌克兰语被所有学校禁用。但在非俄国统治的西乌克兰地区,由于未被禁止教学,乌克兰语依然保留着原有的影响力。 标准乌克兰语由隶属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的乌克兰语言所、乌克兰语言信息基金会和波特本尼亚语言研究所共同规范。从词汇角度来看,与乌克兰语最接近的是白俄语(有84%共同词汇),然后依亲疏关系依次为波兰语(77%),塞-克语(68%),斯洛伐克语(66%)。而与俄语的共同词汇仅为62%.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乌克兰语 · 查看更多 »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传教士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圣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Vladimir Sviatoslavich,Св.Влади́мир Святосла́вич, 弗拉基米尔一世受洗后取教名瓦西里;约955年至960年之间—1015年7月15日)古罗斯政治家、军事活动家,诺夫哥罗德王公(969年—977年),基辅大公(978年—1015年)。他是留里克王朝早期最重要的成员。.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弗拉基米爾一世·斯維亞托斯拉維奇 · 查看更多 »

德语

德语(德语:Deutsch,)是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語支的一门语言。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六的語言,也是世界大國語言之一以及欧盟内使用最广的母语,德语拥有9000万到9800万使用者。德语标准共同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对拉丁文《圣经》的翻译工作。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 德语母语使用者的主要分布在德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列支敦士登和卢森堡。欧洲许多地区(如意大利北部、比利时东部以及波兰等地)和作为原德国殖民地的纳米比亚也有大量的德语使用者,主要为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日耳曼人。 德语书写使用拉丁字母。德文字母除去标准的26个拉丁字母外,另有三个带分音符的元音Ä/ä、Ö/ö、Ü/ü以及一个特殊字母ß。.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德语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

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語:Bulgar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ски гръцки Католическата Църква)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在在保加利亞設立東方禮宗座代牧區(英語:Apostolic Exarchate)。.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保加利亞希臘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修女

修女(Nun),是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以及信義宗的女性修行人員,通常須發三愿(即“绝财”、“绝色”、“绝意”),从事祈祷和协助神父进行传教。在中国,修女有时称为“姆姆”。德雷莎修女是知名修女之一,获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同名小说有十八世纪法国作家狄德罗一部著名的哲理小说《修女》。 修女必須領洗5年以上才可提出申請,並需加入女修會,在初學院修道至少6年。此外,要正式成為修女,需經過誓發初願、複願、終身願等過程,表示自己對天主的獻身。在誓發終身願後,便終身不能結婚。 修女是基督宗教中离家进修会的女教徒,並非神職人員。正式而言,神職人員三級制度包含:主教、司鐸(神父)與執事。.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修女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礼天主教会

俄羅斯禮天主教會(Российская греко-католическая церковь)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部分,是基督教拜占庭禮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俄羅斯禮曾經有過兩個宗座代牧區,但現今並沒有成立聖統制,而是在俄羅斯及隨著世界各地的俄羅斯移民以個別堂區的身分來運作。其神職人員來自其他拜占庭禮天主教按立,或是由改宗的前正教會神父以及受相關禮儀訓練的天主教神職人員擔任。.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俄罗斯礼天主教会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正教會

#重定向 俄罗斯正教会.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俄羅斯正教會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

匈牙利國(Magyarország),通称匈牙利,是一个位於中歐的內陸国家、但是長期和東歐、南歐歷史所有關聯。匈牙利與奧地利、斯洛伐克、乌克兰、罗马尼亞、塞尔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接壤,人口约1,000万,首都為布达佩斯。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這是歐洲最廣泛使用的非印歐語系語言。在歷史上匈牙利經常和遊牧民族與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奧地利和捷克、波蘭、當時統治南歐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匈牙利為匈人帝國、哈布斯堡君主國和奧匈帝國的核心部分之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匈牙利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

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語:Hungar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拉丁語:Hungarian Ecclesiae Graecae Catholicae、匈牙利語:Magyar Görög Katolikus Egyház)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3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在在匈牙利設立東方禮總教區和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匈牙利希臘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利沃夫

利沃夫(Львів;Lwów;Lemberg,中文译为“伦贝格”;Львов)是烏克蘭西部的主要城市,有獅城之稱,利沃夫州首府。人口860,000 (2006年),其中乌克兰人占88%,俄罗斯人占8%,波兰人占1%,另外每天有20万人从郊区进城上班。 该市是乌克兰西部主要的工业与文化教育中心,拥有许多大型工厂、乌克兰最古老的大学和著名的利沃夫歌剧与芭蕾舞剧院。利沃夫的舊城區拥有许多珍贵的建筑,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利沃夫是烏克蘭民族文化的中心都市。利沃夫市內也有著眾多的劇場和博物館。.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利沃夫 · 查看更多 »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祭司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Mihail Sergeyevich Gorbachov,),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在其总书记任内推行開放政策,1987年和1989年两度当选美国時代年度風雲人物,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截至目前,他是继埃贡·克伦茨(东德)、汉斯·莫德罗(东德)、洛塔尔·德迈齐尔(东德)、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蘇聯)、伊萬·斯捷潘諾維奇·西拉耶夫(蘇聯)、(匈牙利)之后,少数还健在的前东方集团的领导人之一。 戈尔巴乔夫的头上有一个显著的胎记,为其广为人知的外貌特征,被中國网友戏称为“地图头”。.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查看更多 »

紀念日

纪念日是指某年某月某日發生了一件特別事情以致當事人、團體或是一個國家民俗的記憶深刻,於是每年當天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去慶祝、懷念或是悼念。 而與國家或是宗教相關的紀念日一般來說會休假一天,成為法定假日。.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總主教

总主教,也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传统教会的一种高階聖職人員,根据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正權主教則稱為總主教;而教省總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不過這一職銜在聖秩聖事三階級的分類上和一般的主教是同等的。頭銜簡稱為『abp.』.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洲

美利堅洲(英文:Americas),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積達4254.9万平方公里,佔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分为盎格鲁美洲(大多使用英語)和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美洲地区拥有大约9.5亿居民,占到了人类总数的13.5%。 最早发现并移民美洲的美洲原住民是东亚人后裔,迁徙时间至晚约在一万年前。多数原住民已经被欧洲移民有组织屠杀,已经不是主要居民。对于欧洲人来说,美洲最初并不为所知,后被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並误认为是印度,以致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流传之今。后以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并沿用至今。 最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向美洲移民,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向那里移民。1776年,美洲诞生第一个西方殖民独立国家——美国。.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美洲 · 查看更多 »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

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Italo-Albanian Ecclesia catholica;Chiesa cattolica italo-greca)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罗马教宗共融的,直屬羅馬教廷。現在在意大利設立東方禮教區和自治會院區。該教會不要和阿爾巴尼亞希臘禮天主教會(Alban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混淆。.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羅塞尼亞

羅塞尼亞(Ruthenia)是東歐的一個歷史地名,包括現在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北部、俄羅斯西部、小部分的斯洛伐克東北部和極少部分的波蘭東部。 首度出現在西歐的時間大約1360年,但指的是紅色羅塞尼亞,相當於現代烏克蘭。另外細分有黑色羅塞尼亞、白色羅塞尼亞。 在立陶宛大公明道加斯征服了周圍1240區域,它被併入立陶宛大公國,給予新格魯代克省,也被稱為“黑羅塞尼亞省”。 使用的是古老的羅塞尼亞語。.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羅塞尼亞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羅馬尼亞 · 查看更多 »

羅馬教廷

羅馬教廷(Curia Romana;中文常直稱為教廷)是聖座的行政机构。它是輔助教宗處理整個天主教會的事務,也与教宗一起构成了天主教会的中央领导机构。其為天主教會的日常運作與達成目標提供必要的中樞組織。現今多以其所在地「梵蒂冈」代稱。.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羅馬教廷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加利奇大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加利奇大總教區(Archieparchia Kioviensis–Haliciensis Ucrainorum、Київська Архиєпархія УГКЦ)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大總主教區(烏克蘭希臘禮)。 教座包括烏克蘭中北部五州,教座位於首都基輔。2009年有教友240,000人、五十一個堂區、四十三名司鐸。現任大總主教為斯維亞托斯拉夫·舍夫丘克,榮休大總主教為盧博米爾·胡薩爾樞機。 1963年12月23日設利沃夫大總教區,但為免刺激蘇聯鎮壓地下教會及阻礙與君士坦丁堡牧首之間的對話而沒有升為名望更優的宗主教區。2004年12月6日教座遷至基輔,利沃夫降為總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加利奇大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總教區 (Archieparchia Kioviensis、Київська Архиєпархія УГКЦ)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 教座包括烏克蘭中北部五州,教座位於首都基輔。2009年有教友240,000人、五十一個堂區、四十三名司鐸。現任總主教為斯維亞托斯拉夫·舍夫丘克,也是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的大總主教(相等於宗主教)。 988年建立了隸屬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基輔都主教區,大分裂後歸屬正教會。1596年12月15日部份東正教徒恢復了與羅馬教宗的共融關係,並於1620年成立了與正教教區平行的總主教區(1838年被撤銷)。1995年11月25日恢復了基輔-維什戈羅德督教區,2004年12月6日恢復總教區。 Category:基輔 K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基輔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多倫多及加拿大東部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多倫多及加拿大東部教區 (Eparchia Torontinus Ucrainorum、Українська Катол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 Торонто й Східньої Канади)是加拿大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溫尼伯總教區。 東加拿大代牧區於1948年1月19日成立,1956年11月3日升為教區。 教區範圍包括安大略及以東的所有省份。2009年有教友7,500人、十五個堂區、十九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斯德望·赫米拉爾。.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多倫多及加拿大東部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Єпархія святого Володимира Великого у Парижі;Éparchie Saint Vladimir le Grand de Paris des Ukrainiens)是一个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东方礼教区。 2009年,有20,000名教友,有18個堂區、20名司鐸、3名終身執事、3名修士、5名修女。 教區前身為乌克兰希臘禮天主教法国、比荷盧和瑞士宗座代牧区,成立於1960年7月22日。2013年1月19日升為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聖母贊助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聖母贊助教區(Eparchia Sanctae Mariae a Patrocinio Bonaënsis、Буе́нос-А́йреська єпа́рхія Покро́ви Пресвято́ї Богоро́диці、Eparquía de Santa María del Patrocinio en Buenos Aires de los ucranios)是阿根廷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布宜諾斯艾利斯總教區。 阿根廷代牧區於1968年4月9日成立,1978年4月24日升為教區。 2010年有教友160,000人、十八個堂區、十七名司鐸。目前教區主教席位自原主教斯維亞托斯拉夫·舍夫丘克升任烏克蘭禮天主教會大總主教後懸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宜諾斯艾利斯聖母贊助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恰奇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恰奇教區(Eparchia Bucacensis、Буча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捷爾諾波爾-茲博羅夫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2000年7月21日,範圍包括捷爾諾波爾州南部,教座位於喬爾特基夫。2010年有教友216,000人(佔轄區人口53.3%)、300個堂區、179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德米特里·格里戈拉克。 T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布恰奇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庫里奇巴聖若翰洗者教區

#重定向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庫里奇巴聖若翰洗者總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庫里奇巴聖若翰洗者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Archieparchia Stanislaopolitana、Івано-Франківська архі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下轄科洛梅亞教區和切爾諾夫策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德國及斯堪地納維亞宗座代牧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德國及斯堪地納維亞宗座代牧區 (Exarchatus Apostolicus Germaniae et Scandiae、Апостольський екзархат у Німеччині та Скандинавії、Apostolisches Exarchat für Deutschland und Skandinavien.)是一個包括德國和斯堪地那維亞三國的東儀天主教宗座代牧區(烏克蘭希臘禮),直屬教廷。 代牧區於1959年4月17日成立,教座位於德國的慕尼黑。2009年有教友30,320人、十九個堂區、卅四名司鐸。現任宗座代牧為伯多祿·克里克。.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德國及斯堪地納維亞宗座代牧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利沃夫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利沃夫總教區(Archieparchia Leopolitana Ucrainorum、Львівська архі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下轄三個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利沃夫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切爾諾夫策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切爾諾夫策教區(Eparchia Chernivcensis、Черніве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2017年9月12日,範圍包括烏克蘭切爾諾夫策州。座堂位於切爾諾夫策。現任教區主教為約瑟法·莫希奇。 Ч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切爾諾夫策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哈爾科夫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哈爾科夫督教區(Харківський екзархат УГКЦ)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五個天主教大總主教督教區之一。 教區成立於2014年4月2日,現任督主教為巴西略·圖察佩茨。.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哈爾科夫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克里米亞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克里米亞督教區(Кримський екзархат)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世界唯四天主教總主教代牧督教區之一。 2014年2月13日,原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一分為二,督教區成立。 督教區範圍包括克里米亞,教座位於辛菲羅波爾。目前督主教席位處於出缺狀態,由原敖德薩-克里米亞督主教、科洛梅亞-切爾諾夫策教區教區主教瓦西里·伊瓦希夫克任大總主教署理。.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克里米亞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倫敦聖家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倫敦聖家教區(Єпархія Пресвятої Родини у Лондоні,羅馬化:Yeparkhiya Presvyatoyi Rodyny u Londoni)是爲大不列顛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徒所成立的東方禮教區。它是英國唯一的東方禮教區。 教區前身是大不列顛的烏克蘭人代牧區,于1957年6月10日成立,最初是為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信友所建,自1968年5月12日,代牧區的範圍擴大至整個大不列顛,即包括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 2013年1月18日升為教區,首任主教為Hlib Lonchyna。 不像在烏克蘭以外的其他許多烏克蘭僑民(Ukrainian diaspora)移居的國家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在大不列顛的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會沒有東方禮教區(eparchy)的地位(相當于拉丁禮教會的教區的地位),而僅有東方禮宗座代牧區(exarch)地位。此外,相對于其他在不列顛的拉丁禮教區,該東方禮宗座代牧區由于信友數量較少,故提供的服務如學校和護理中心便較少。.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倫敦聖家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切爾諾夫策教區

#重定向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切爾諾夫策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切爾諾夫策教區(Eparchia Kolomyiensis-Chernivcensis、Коломийсько-Черніве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1993年4月20日,範圍包括烏克蘭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州南部,2017年在切爾諾夫策州成立了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切爾諾夫策教區。座堂位於科洛梅亞。2009年有教友239,300人(佔轄區人口19.3%)、279個堂區、221名司鐸。現任總主教為瓦西里·伊瓦希夫克。.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科洛梅亞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索科爾-若夫克瓦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索科爾-若夫克瓦教區(Eparchia Socaliensis-Zhovkviensis、Сокальсько-Жовківс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利沃夫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2000年7月21日,範圍包括利沃夫州北部。2009年有教友323,838人(佔轄區人口63.4%)、355個堂區、254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彌額爾·科爾通。 S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索科爾-若夫克瓦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盧茨克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盧茨克督教區(Exarchatus Luceoriensis Ucrainorum、Луцький екзархат УГКЦ)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世界唯三天主教大總主教督教區之一。 教區成立於2008年1月15日,範圍包括沃倫州和羅夫諾州。2010年有教友2,760人、廿一個堂區、廿一名司鐸。現任督主教為若撒法·霍費拉。.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盧茨克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區(Eparchia Sanctorum Petri et Pauli Melburnensis Ucranorum、Мельбурнська єпархія святих апостолів Петра й Павла、Ukrainian Catholic Eparchy of Saints Peter and Paul)是一個位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墨爾本總教區。 澳大利亞代牧區於1968年4月9日成立,1982年6月24日升為教區。教區2010年有教友32,450人、十個堂區、廿一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伯多祿·斯塔西烏克。.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聖伯多祿聖保祿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督教區

#重定向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督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督教區(Донецько екзархат УГКЦ)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世界五個天主教大總主教督教區之一。 教區成立於2002年1月11日,範圍包括烏克蘭東部諸州。2006年有教友8,000人、四十三個堂區、五十名司鐸。現任督主教為斯德望·梅尼奧克。 D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頓涅茨克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薩斯卡通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薩斯卡通教區(Eparchia Saskatoonensis Ucrainorum、Українська Катол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 Саскатуну)是加拿大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溫尼伯總教區。 1951年3月10日成立代牧區,1956年11月3日升為教區。 教區範圍包括薩斯喀徹溫。2010年有教友7,779人、八十四個堂區、廿九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布萊恩·若瑟·拜達。.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薩斯卡通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艾德蒙頓教區

#重定向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埃德蒙顿教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艾德蒙頓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捷爾諾波爾-茲博羅夫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捷爾諾波爾-茲博羅夫總教區(Archieparchia Ternopoliensis-Zborovensis、Тернопільсько-Зборівська архі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下轄布恰奇教區及卡緬涅茨-波多利斯基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捷爾諾波爾-茲博羅夫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桑博爾-德羅霍貝奇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桑博爾-德羅霍貝奇教區(Eparchia Samboriensis–Drohobychiensis Ucrainorum、Самбірсько-Дрогоб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利沃夫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1993年4月20日,範圍包括利沃夫州西南部,座堂位於桑博爾。2010年有教友398,485人(佔轄區人口66.5%)、518個堂區、286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雅羅斯拉夫·普里里茲。 S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桑博爾-德羅霍貝奇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樂斯拉夫-格但斯克教區

#重定向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弗羅茨瓦夫-格但斯克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樂斯拉夫-格但斯克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溫尼伯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溫尼伯總教區(Archieparchia Vinnipegensis Ucrainorum、Українська Католицька Архиєпархія в Вінніпеґу)是加拿大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下轄四個教區。 教區包括馬尼托巴及以北的地區。2010年有教友29,740人、136個堂區、四十三名司鐸。現任總主教為老楞佐·達尼爾·胡庫拉克。 1912年設加拿大宗座代牧區,1956年11月3日升為總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溫尼伯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坦福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坦福教區是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的教区,辖位于纽约州和新英格兰的堂区。 在斯坦福的教区总部有圣韦迪梅主教座堂(St.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坦福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特雷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特雷教區(Eparchia Striensis、Стрийс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利沃夫總教區。 教區成立於2000年7月21日,範圍包括利沃夫州東南部。2009年有教友382,000人(佔轄區人口90.5%)、345個堂區、220名司鐸。目前教區主教席位懸空。 S Category: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斯特雷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新威斯敏斯特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新威斯敏斯特教區(Eparchia Neo-Vestmonasteriensis Ucrainorum、Українська Катол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 Нью Вестмінстера)是加拿大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溫尼伯總教區。 教區1974年6月27日成立,範圍包括卑詩省、育空地區以及西北地區一部。2009年有教友7,500人、十五個堂區、十九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肯尼思·諾瓦可斯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新威斯敏斯特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

#重定向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Одесько екзархат) 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督教區(烏克蘭希臘禮),屬基輔-加里奇大總教區。是世界上五个天主教總主教代牧督教區之一。 教區成立於2003年7月28日,範圍包括烏克蘭南部諸州,成立時叫作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2010年有教友93,300人、五十個堂區、五十六名司鐸。2014年2月13日自克里米亞地區成立新的督教區, 而原先的敖德薩-克里米亞督教區就改名為敖德薩督教區。 現任督主教為麥凱悠·布賓尼(Mykhaylo Bubniy)。作為總主教代牧督主教他的身分是代表基輔-加里奇大總主教治理該督教區,職位類似於拉丁禮教會的宗座代牧只是其代表的是基輔-加里奇大總主教,在其他東儀天主教會中亦有宗座督主教的職務存在,此為東方禮天主教以及東正教的神職人員頭銜。在東儀天主教此職在理論上可由神父擔任,不過布賓尼主教經由被任命為領銜主教的模式而被按立為主教的身分。.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敖德薩督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普熱梅希爾-華沙總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普熱梅希爾-華沙總教區(Archidioecesis Premisliensis–Varsaviensis ritus byzantini ucraini、Перемисько-варшавська архієпархія、Archieparchia przemysko-warszawska)是波蘭一個東儀天主教總教區(烏克蘭希臘禮),下轄一個教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普熱梅希爾-華沙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人

#重定向 乌克兰族.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烏克蘭人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

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Belarusian Ecclesiae Graecae Catholicae,Беларуская грэка-каталіцкая царква)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白俄羅斯希臘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节日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東亞的新春,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陽節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圣诞节、復活节、佛誕等。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各國的国庆节等等。另有國際組織提倡的運動指定的日子,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 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現時節日經常與假日相混淆,事實上大多數節日都沒有法定假期,如中國部分傳統節日如上元節、上巳節、七夕等於兩岸四地皆非假期,而華人三大節日則都是假日。.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节日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

西伯利亞(Сибирь),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俄羅斯及蒙古国北部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範圍西至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哈薩克的中北部,以及蒙古国和中國的邊境。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份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屬於俄羅斯,並且占据了其75%的領土。.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本区位于歐亞大陸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在冷战时期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西欧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穆卡切沃教區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穆卡切沃教區(Eparchia Munkacsiensis、Мукачівська греко-католицька єпархія)是烏克蘭一個東儀天主教教區(魯塞尼亞禮),直屬教廷。 教區成立於1771年9月19日,位於外喀爾巴阡州,教座位於州府烏日霍羅德。2010年有教友380,000人、402個堂區、261名司鐸。現任教區主教為米蘭·沙希克。 M M.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魯塞尼亞禮天主教穆卡切沃教區 · 查看更多 »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

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Ruthenian Catholic Church;Ruthenorum Catholica)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教宗共融的,直屬羅馬教廷。.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魯塞尼亞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

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كنيسة الروم الملكيين الكاثوليك)為一與羅馬教宗完全共融的東儀天主教教會。採行混合了黎凡特等地中海東岸以及希臘文化的拜占庭禮儀,其淵源可以追朔到宗徒伯多祿在安提約基亞建立的基督徒團體。領袖為 默基特希臘禮安提約基雅宗主教,由於教宗方濟各於2017年5月6日接受宗主教額我略三世·拉罕的辭呈,現由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阿勒頗總主教讓巴爾於選出新任宗主教前代為管理。 默基特禮教會以敘利亞、黎巴嫩為核心分布在中東地區以及埃及,此外亦有在海外建立團體。現今的全球默基特禮天主教徒約有一百六十萬人。 Information sourced from Annuario Pontificio 2010 edition.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蘇聯 · 查看更多 »

苦路

苦路(Stations of the Cross)是指天主教的一種模仿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過程重現的宗教活動,也稱之為“拜苦路”,主要進行於四旬期間。17世紀時方濟會士(St.Leonard Of Port Maurice)开始宣揚拜苦路的敬禮,最後在1731年教宗克勉十二世(Clement XII)確定14處地方為苦路地方和敬禮儀式,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重編拜苦路內容,重編內容包括了紀念主的復活。.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苦路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東儀天主教會

東儀天主教會(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Ecclesiae Catholicae Orientales),或稱東方礼天主教会、東方歸一教会,是指與聖座共融的23個採行東方教會禮儀的教會。 東儀天主教分別由其教會的宗主教、都主教或是大總主教擔任領袖。並以東儀天主教法典以及其各自所設立的教會法作為規章,並且各自保有自身的悠久傳統。現今所有東儀天主教信徒約有一千六百萬名 Information sourced from Annuario Pontificio 2010 edition, 佔天主教全體信徒1.5%。 作為相互共融的成員,在各東儀天主教會與拉丁禮教會間共享了同一的聖事。但另一方面這些東儀教會也各自保存了与其有歷史關係的東方基督教派如東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及東方亞述教會的禮儀、神学基础与聖事,因此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認這些非天主教的東儀教會的聖事效力。 東儀天主教的主要分布地點大多與其原先的起源地,如中東、埃及、東歐以及印度相近,然而隨著移民社群的增加,東儀天主教也在美洲或西歐建立教區,相對的在中東的拉丁禮天主教徒則由拉丁禮耶路撒冷宗主教牧養。.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東儀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西教會大分裂(East–West Schism)是指11世紀基督教會大分裂,分出了希臘正教(東方正教會)以及羅馬天主教(羅馬普世公教會)兩大宗。自2世紀以後,以羅馬為首的西方教會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方教會,因各自不同的教會、政治、社會、文化等原因,在神學,以及教會的組織、紀律等各方面的分歧逐漸擴大,彼此爭論不休,最終導致了1054年的東西方教會大分裂,形成日後的公教(此乃原意譯名;慣稱為天主教:在明朝時,公教傳入中國時借用外教名詞「天主」稱呼所信仰的神,因而得名)和正教会(即東正教)。.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東西教會大分裂 · 查看更多 »

格拉哥里字母

--(Glagolitic alphabet)是現存已知最古老的斯拉夫语言字母。它由聖西里爾和聖美多德於862年至863年期間所發明,為要把聖經翻譯成古教會斯拉夫語。.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格拉哥里字母 · 查看更多 »

正教會

正教會(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pravoslavnaja tserkovʹ),也稱為東正教會,簡稱東正教,與天主教會及新教並列為基督教三大教派,信徒总人數少於天主教,但比新教最大的普世圣公宗要多出两倍,主要分佈在巴爾幹半島、東歐和西亞。.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正教會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

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語:Slovak Greek Catholic Church、拉丁語:Moravica Graecum Ecclesiae Catholicae、斯洛伐克語:Gréckokatolícka cirkev na Slovensku, "Greek-Catholic Church in Slovakia")又稱斯洛伐克拜占廷禮天主教會,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任教會總主教為揚‧巴布亞克(英語:Ján Babjak)。.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斯洛伐克希臘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Slavic peoples)是歐洲各民族和語言集團中人數最多的之一,约有三亿四千万人。主要分布于东欧和中欧,語言屬於斯拉夫語族。 斯拉夫人發源於今波蘭東南部維斯杜拉河上游一帶,於一世紀時開始向外遷徙,六世紀前後,斯拉夫人出現在東歐平原上,那時的他們介乎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有時還靠搶掠為生。六世紀的扩张使得他们的居地已經遍佈欧洲中东部。近代随着俄羅斯疆域的扩张,斯拉夫人也向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迁徙。 斯拉夫人可分為南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及東斯拉夫人:.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斯拉夫人 · 查看更多 »

教會斯拉夫語

教會斯拉夫語(Славе́нскїй ѧ҆зы́къ,църковнославянски език,црковнословенски јазик)為保加利亞正教會、馬其頓正教會、俄羅斯正教會、塞爾維亞正教會與其它斯拉夫東正教教會的禮拜。.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教會斯拉夫語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

拜占庭(Βυζάντιον,Byzantium)是一個古希臘城市,也為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的舊名,相傳是從墨伽拉來的殖民於公元前667年建立的。拜占庭的名字據說出自他們的王「拜占斯(Βύζας或Βύζαντας)」,直至4世纪中期,該城發展成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的中心,更名為君士坦丁堡,直至1453年又更名為伊斯坦堡。.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礼

拜占庭礼,又称希腊礼、君士坦丁堡礼,是基督教礼仪的一种。于正教会及东仪天主教会中通行。其中东仪二字便是指拜占庭礼仪。该礼仪也用于东仪安立甘宗及乌克兰信义宗。其礼仪源自三世纪的君士坦丁堡。目前是除了罗马礼(西仪)以外最为通用的礼仪。 君士坦丁堡教会建立的拜占庭礼由事奉圣礼、日课、各种圣事、祈祷、祝福及驱魔组成并包括各式建筑风格、圣像、礼仪音乐、衣着及在多个世纪的传统下形成的习俗。信众在拜占庭礼的圣礼中通常保持站姿,较虔诚的信众还会时常跪拜。圣礼途中,信众可以随意走动。一般来说,拜占庭礼的高级僧侣及神职既不剃发也不刮胡。 圣经在该礼仪中非常重要,在平日及圣礼时都会经常引用。每周,都会根据座位念经完整地诵读一遍圣咏一百五十篇。在大斋期期间更是加至两遍。 斋戒在拜占庭礼中比罗马礼更为严格,斋期期间,信众不仅避免食肉,同时也不进用乳制品。很多时候,鱼、食用油也常被列在禁食的物品中。拜占庭礼遵循四大斋期,包括大斋期、主降生斋期、使徒斋期及帡幪斋期。非斋期的日子里,每周三、五也被视为斋戒日。有些修道院的斋戒日还包括周一。.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拜占庭礼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禮天主教克里熱夫齊教區

拜占庭禮天主教克里熱夫齊教區(Dioecesis Crisiensis;Križevačka eparhija)是羅馬天主教會的一部分,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黑山拜占庭禮教區的一個教區,該教會為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教區以克羅地亞北部克里熱夫齊為中心的,屬薩格勒布總教區。成立於1777年6月15日。.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拜占庭禮天主教克里熱夫齊教區 · 查看更多 »

拉丁化

#重定向 罗马化.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拉丁化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