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法務部

指数 中華民國法務部

法務部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行政機關。本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博愛特區內,與司法院為鄰,隔重慶南路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相望。 除本部之外,法務部另轄調查局、廉政署、最高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福建高等檢察署金門分署、行政執行署、矯正署、司法官學院、法醫研究所以及所屬機關28個檢察機關與77個矯正機關等一共124個機關,本部暨所屬機關員工約一萬八仟餘人。.

105 关系: 城仲模博愛特區司法官司法院司法機構姚震居正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民國法律中正區 (臺北市)人事室第二辦公室廖正豪伍廷芳張一鵬張知本徐謙律師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刑部呂有文六部元旦光绪王寵惠王任遠王式通王用賓王正廷王清峰王文豹程克章士釗章宗祥羅瑩雪羅文榦監察院盧信行政院行政院院長行政机构馬英九許世英马君武謝冠生 (中華民國政治家)魏道明趙琛...黃世銘薛篤弼董康葉金鳳邱太三蔡元培鄭彥棻重慶南路重慶南路 (台北市)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臺灣高等檢察署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蕭天讚陳定南护法军政府查良鑑林彬 (大法官)李元簇梁启超梅汝璈檢察官民國紀年江庸汪道淵法官法務部司法官學院法務部廉政署法務部矯正署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法務部調查局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法部清朝朱履龢朱深最高檢察署新臺幣施啟揚施茂林曾勇夫 扩展索引 (55 更多) »

城仲模

城仲模(),台灣政治人物,中華民國臺灣臺南市人,前任司法院大法官兼任副院長。1962年,畢業於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1966年,在日本國早稻田大學取得法學碩士學位。1970年,獲得奧地利共和國維也納大學法學博士。.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城仲模 · 查看更多 »

博愛特區

博愛特區是指臺北市中正區內以中華民國總統府為中心所劃定的一塊區域,中華民國國軍稱之為臺北市博愛警備管制區。由於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機構多位於此區域內,堪稱是臺灣的政治中樞,也因此被劃定為限航區(特別申請許可外,任何航空器禁止經過),並訂定許多管制措施。.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博愛特區 · 查看更多 »

司法官

司法官在台灣是法官及檢察官的合稱。 依司法人員人事條例第三條規定:「本條例稱司法官,指下列各款人員:一、最高法院院長、兼任庭長之法官、法官。二、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主任檢察官、檢察官。三、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兼任院長或庭長之法官、法官。四、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檢察長、主任檢察官、檢察官。」因此,司法官包括法官和檢察官。 在台灣要成為司法官的話必須先具備大學院校法學院法律系畢業或司法人員高等檢定考試(司法三等)及格之應試資格,再經司法官特考及格,進入法務部司法官學院接受司法官訓練,並至各地方法院及地方檢察署學習期滿及格後,才能被任用。 至於律師轉任之法官,並未經過司法官特考及格,且未進入法務部司法官學院訓練,故並不具有司法官資格。 目前台灣曾提案修法比照外國,將參加司法官特考及律師高考的應試資格提高到法律相關研究所畢業才行。.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司法官 · 查看更多 »

司法院

司法院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公務員的懲戒,並設有大法官十五人,以大法官會議審理方式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及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與政黨違憲解散案。司法院於實務上並不職司審判,而是由轄下的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任之,而實際為一個司法行政機關。.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司法院 · 查看更多 »

司法機構

司法机构是政府机构之一,它的工作就是維護法律、確保法律正確執行、解決爭議;但“司法”的具體定義和司法部門的權力在不同法制裏有些不同。 大陸法認為,司法是指法院或特定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对民事、刑事案件进行聆訊和审判。 普通法認為,司法就是審判、裁決。在普通法體制裡,只有司法部門具有對法律(包括憲法)的解釋權。.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司法機構 · 查看更多 »

姚震

姚震(),字次之,安徽省池州府貴池縣人,中華民國法官、政治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姚震 · 查看更多 »

居正

居正()原名之駿,字覺生,號梅川,湖北省黄州府廣濟县(今武穴市)梅川镇居杠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國政治家、法學家。萧棟梁「居正.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居正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中華民國的中央行政機關共分為三級,主要以行政院為首,下設34個機關,通稱部會,是中華民國政府首要的組成部分;其中行政院負責統轄所有的中央行政機關,被視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與各部會之首長,在總統的任命與監督之下推行政務。.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華民國中央行政機關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總統

中華民國總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行使職權,對內則負政治上的最高責任,且為中華民國三軍統帥(武裝最高總司令),直接任命行政院院長,並提名司法、考試、監察三院院長,交由立法院(國會)行使同意權。除身兼國家安全會議主席之外,也在慣例上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等中華民國政府外圍民間機構的領銜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華民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是中華民國監督與管理金融事務與規劃金融政策的部會,成立於2004年7月,目標包含維持金融穩定、落實金融改革、協助產業發展、加強消費者與投資人保護與金融教育。.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華民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法律

中華民國的法律分為憲法、法律、命令(行政命令)三個層級,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基礎,並以《中央法規標準法》做為法律制定的通則,所有規範皆不可違背在其上位階的規定。法律的制定、修改與廢止主要由立法院執行,各項法案在立法院通過後,再經總統公布始有效力。法規架構主要採行大陸法系體系,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選舉訴訟歸一般法院,而行政訴訟歸行政法院;至於軍人還加上之規範,並在戰時由軍事法院負責。 中華民國以《六法全書》,即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為最通用之法律。中華民國法律的制定,相當程度的參考同屬大陸法系的德國與日本,其中高達八成以上的法律條文是比照德國,尤其民法以德國、瑞士爲法律繼受的主要對象,因而使不少司法官與律師前往德國留學取得法學學位。.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華民國法律 · 查看更多 »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中正區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人事室第二辦公室

人事室第二办公室,简称“人二室”,是台湾戒严时期各政府机关、学校、公营事业机构以及部分民营企业设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保密防谍”、监控所在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言行。.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人事室第二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廖正豪

廖正豪(),台灣政治人物及法學家,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曾任臺灣省政府官員、行政院副秘書長、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胞兄是廖正雄,曾任六腳鄉長、嘉義縣議員。.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廖正豪 · 查看更多 »

伍廷芳

伍廷芳(),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齋號、筆名觀渡廬,祖籍中國廣東新會,生於南洋的英屬馬六甲。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學家、书法家。他是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也是香港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後於中國從政,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伍廷芳 · 查看更多 »

張一鵬

张一鹏(),字雲博,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法學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張一鵬 · 查看更多 »

張知本

張知本()字怀九,号龙甲,别名礼恭,湖北省荆州府江陵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国政治家、法学家、教育家。汪洪「張知本.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張知本 · 查看更多 »

徐謙

徐谦(),字季龙,教名乔治,晚年自署黄山樵客,安徽歙县徐村人。中国現代法学家、政治家。清光緒進士,入翰林,受命考察歐美法務,參與清末司法改革。民國間曾任法務總長,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在南北政壇活躍多年。徐謙为中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贡献颇多,著有《民法总论》和《刑法丛编》等法學專著。.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徐謙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刑部

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之一,相當於現代的司法部。其長官為刑部尚书,相当于司法部長。 受中國文化影響,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也設有刑部,其長官為刑部尚書。至朝鮮王朝時期,改稱刑曹,長官改稱刑曹判書。越南古代亦設有刑部的機構。.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刑部 · 查看更多 »

呂有文

呂有文(1926年-1999年10月29日),祖籍四川,北平朝陽法學院法律系畢業,1949年隨國民政府前往臺灣,後臺東地方法院院長、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院長、臺中分院檢察處首席檢察官、司法行政部參事、司法院廳長、副秘書長、法務部政務次長、部長及司法院副院長。 呂有文是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之後,簽結死刑犯執行最多的法務部部長,人數為114人。 |- |colspan.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呂有文 · 查看更多 »

六部

六部(地方及藩属国的称六曹),中国、朝鮮、越南古代數個官署的統稱。从隋唐开始,对中央行政机构中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总称。以上六部,最高領導長官稱為尚書,所以分別有吏部尚書、户部尚書、礼部尚書、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工部尚書等各部首長。六部发端于秦少府尚书,经東汉尚书台诸曹演化而成。 六部的职务在秦汉时为九卿所分掌,魏晋以后,尚书分曹治事,由曹渐变为部,至隋唐始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以吏、户(隋称民部)、礼、兵、刑、工六部比附《周礼》中的六官,秦汉九卿的职务大部并入。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太祖废宰相不置,以尚书任天下事,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地位更加提高。明成祖永樂遷都,國都雖在北京,但依舊設置南京六部,清末,新設外务等各部,六部之名遂废。.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六部 · 查看更多 »

元旦

元旦,也称為新年、公曆新年、陽曆新年、新曆新年或國曆新年,是指公历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數国家的法定假日,放假日數則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元旦 · 查看更多 »

光绪

光緒(a;;公元1875年至1908年)為清朝第十一位皇帝載湉的年号,前後三十四年。同治、光緒兩朝,常被合稱為同光,如同光體、同光中興。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溥仪即位之初沿用。.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光绪 · 查看更多 »

王寵惠

王寵惠(),字亮疇,廣東東莞人,生於香港。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法学家。历任外交总长、司法总长、國務總理、代理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第一任司法院院長、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等职务。.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寵惠 · 查看更多 »

王任遠

王任遠,(),河北清苑人,曾任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出生軍旅。.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任遠 · 查看更多 »

王式通

王式通(),原名儀通,字志盦,號書衡,又號研廬。祖籍浙江紹興,改籍山西汾陽。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学者。.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式通 · 查看更多 »

王用賓

王用賓可能指下列人物:.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用賓 · 查看更多 »

王正廷

王正廷(),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官、体育活动家,基督教人士,欧美同学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创始人之一。.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正廷 · 查看更多 »

王清峰

王清峰,台南人,中華民國(台灣)律師、前任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曾任監察委員。現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 王清峰曾與陳履安搭檔參選第九任1996年總統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參與總統選舉的女性候選人(副總統),但並未當選。後擔任法務部長,因個人宗教信仰與信念不願執行死刑,終因民意逼迫下台。.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清峰 · 查看更多 »

王文豹

王文豹(),字紹荃,湖南省長沙府長沙縣人,中華民国政治家、法學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王文豹 · 查看更多 »

程克

程克(),字仲渔,又作众渔,河南省開封府祥符縣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程克 · 查看更多 »

章士釗

士釗(),字行嚴,筆名黃中黃、青桐、秋桐,生於湖南省善化縣。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章士釗 · 查看更多 »

章宗祥

宗祥(),字仲和,浙江吴兴荻港(今湖州南浔区和孚镇) 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鄭則民「章宗祥.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章宗祥 · 查看更多 »

羅瑩雪

羅瑩雪(),生於台灣花蓮縣,中華民國律师、政府官員,曾任政務委員、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福建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羅瑩雪 · 查看更多 »

羅文榦

羅文榦(),字鈞任,廣東番禺县(今廣州海珠區瀝滘)人。民国政治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羅文榦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盧信

盧信()字信公,筆名梭功。廣東省廣州府順德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實業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盧信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行政机构

行政机构也称执法机构、行政機關 ,其工作是对组织進行日常的管理并施行法律政策等相关活动,是三權分立中的其中一部份。广义上,行政被定义为负责国家政策的执行的政府机构。狭义上,则专指内阁等行政决策机构,而只从事事务性执行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则归为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区分也存在争议,例如法国大革命前以及欧洲的许多君主立宪政体,占据行政机构顶端的部长职位的也是行政管理者。.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行政机构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許世英

許世英(),字静仁,号俊人,安徽省秋浦县(今东至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国务總理。鄭則民「許世英.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許世英 · 查看更多 »

马君武

君武(),名「和」,字「君武」,广西桂林人,中国教育家、翻译家、学者、社会活动家,上海大夏大学首任校长,广西大学的创建人。短暫出任廣西省省長。柏林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马君武 · 查看更多 »

謝冠生 (中華民國政治家)

#重定向 謝冠生.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謝冠生 (中華民國政治家) · 查看更多 »

魏道明

魏道明刘国铭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2464页,字伯聰,江西省九江府德化县(今江西省九江市区)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外交官。中国现代史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878页.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魏道明 · 查看更多 »

趙琛

赵琛(),谱名懿琛,字韵逸,浙江省东阳县巍山人。中华民国法学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趙琛 · 查看更多 »

黃世銘

黃世銘()臺灣花蓮縣出生,中華民國檢察官,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最高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總長。 2013年的九月政爭中,因涉及洩密案(監聽國會事件),於2014年3月21日,遭台北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隨即發表辭職聲明。 4月3日總統府公布總統令,准予辭職,回任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在申請退休獲准後,於2015年1月退休。2月12日,高等法院合議庭認定黃世銘向總統及行政院長洩露偵察中的偵辦內容與通聯記錄等機密事項,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洩密罪判黃世銘1年3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全案定讞。.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黃世銘 · 查看更多 »

薛篤弼

薛篤弼(),字子良,山西省解州人,中華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人物,曾为馮玉祥属下。.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薛篤弼 · 查看更多 »

董康

董康(),原名壽金,字授經,號誦芬主人,江蘇武進(今常州市)人。.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董康 · 查看更多 »

葉金鳳

葉金鳳(),台灣彰化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過中華民國內政部長、法務部長,皆為兩個部會的第一位女性部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葉金鳳 · 查看更多 »

邱太三

邱太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臺灣臺中縣大甲鎮(今臺中市大甲區)日南社打鐵莊,民主進步黨籍,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國家發展博士,曾任檢察官、桃園市、高雄市副市長,現任法務部部長。 臺中一中畢業、臺大法律系畢、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檢察官、律師;從政後歷任國民大會代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桃園市副市長等,期間回到校園執教,擔任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也曾參選過臺中縣長。為前新潮流系要角,另亦曾任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邱太三 · 查看更多 »

蔡元培

蔡元培(),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绍兴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诸暨,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3年后他本人便不在北大,只是名义上的校长,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封建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梁容若,〈蔡元培先生的生平〉,載梁容若、齊鐵恨、方師鐸、何容編《古今文選註》第十五期,台北,國語日報社,1951年12月31日。。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蔡元培 · 查看更多 »

鄭彥棻

鄭彥棻()广东省顺德县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以長於僑務聞名。五十一位中国国民党中常委的最后结局,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第359-363页.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鄭彥棻 · 查看更多 »

重慶南路

重慶南路是常見的路名,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重慶南路 · 查看更多 »

重慶南路 (台北市)

#重定向 重慶南路 (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重慶南路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大學

臺北市立大學,簡稱臺北市大、北市大、市立北大,是一所位於臺灣臺北市的市立大學,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創校時間最早可追溯於1896年的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擁有博愛、天母兩校區,並附設一實驗小學。.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北市立大學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前身為台灣的教育大學: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簡稱北教大、市北、市教大、市北教大或市立教大,是臺北市立大學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的校區。創校於1895年,是目前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大學。 本校區位於臺北市的核心地帶博愛特區之內。所在地區鄰近臺北車站,交通便捷,學校的周邊,公車路線甚多且車次頻繁,搭乘捷運更是方便,鄰近有中正紀念堂站和小南門站等捷運站。除了鄰近西門町商圈及以南昌路為中心的商業區外,文化大學城區部、東吳大學城區部,在半徑一公里方圓內,亦有重要的中央行政機構匯聚如總統府、司法院、法務部、外交部、教育部、財政部、經濟部、中央銀行、中央氣象局等,及臺北市政府行政機關如中正區行政中心等。 為亞洲前500大學成員之一。.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 · 查看更多 »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地址為臺灣基隆市信義區東信路178號(基隆司法大廈),乃中華民國的檢察機關之一,一般被簡稱為基隆地檢署。.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簡稱南投地檢署或投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簡稱士林地檢署、或士檢),與中華民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合署辦公。與同在臺北都會區的臺北地檢署、新北地檢署合稱北三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簡稱彰化地檢署或彰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

臺灣花蓮地方法院檢察署,簡稱花蓮地檢署或者花檢,是中華民國的檢察機關。.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花蓮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高等檢察署

臺灣高等檢察署,簡稱高檢署、高檢,是中華民國兩個二級檢察機關之一,負責指揮督導臺灣省與直轄市的地方檢察署,同時也受最高檢察署指揮督導,辦理轄區提起上訴之刑事案件等。.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高等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簡稱高雄地檢署或者雄檢,是中華民國的檢察機關。.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一般被簡稱為台南地檢署或南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簡稱為台中地檢署或中檢)。 本署置檢察長1人、襄閱主任檢察官1人、主任檢察官、檢察官、檢察事務官、法醫師(檢驗員)各若干人,設書記處、觀護人室、法醫室、人事室、會計室、統計室、政風室、資訊室等一級單位,書記處之下並設紀錄科、執行科、文書科、總務科、研考科、資料科等6科及法警室。此外,本署檢察長並依法監督法務部矯正署臺中看守所及法務部矯正署臺中少年觀護所(含戒治所)。.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是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的起訴檢察機關,一般被簡稱為臺北地檢署、或北檢,與同在大臺北地區的新北地檢署、士林地檢署合稱北三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簡稱苗栗地檢署或苗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簡稱桃園地檢署,於2017年2月28日搬遷以前之舊地址為臺灣桃園市桃園區法治路1號,與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庭同址;於2017年3月1日起開始,位於臺灣桃園市桃園區正光路898號之新大樓正式落成啟用。轄管桃園市全境。.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簡稱橋頭地檢署或橋檢,是中華民國的檢察機關,2016年9月1日成立。.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舊稱臺灣板橋地方法院檢察署),是配置於中華民國臺灣新北地方法院的檢察機關,一般被簡稱為新北地檢署、新北檢或板檢(得名於舊稱),與同在大臺北地區的台北地檢署、士林地檢署合稱「北三檢」。現址為臺灣新北市土城區金城路二段249號。.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簡稱新竹地檢署或竹檢。.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蕭天讚

蕭天讚(),生於日治臺灣臺南州東石郡東石-庄-(今嘉義縣東石鄉)三家村,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省第四選區(雲嘉南南)當選為第一屆第一、二、三、四次增額立法委員。 |- |colspan.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蕭天讚 · 查看更多 »

陳定南

陳定南(),臺灣政治家,出身宜蘭縣三星鄉。前宜蘭縣縣長、立法委員、中華民國法務部長。陳定南當縣長時,甚勤於政務,約僱稽查員全天候取締水泥廠汙染,宜蘭縣空氣汙染因而改善。這項首創的計畫,使蘭陽平原青天再現,也使他贏得「青天縣長」的美譽。法務部長任內製作「人人扮青天、家家反賄選」的反賄宣導短片,加以其個性嚴明,得「陳青天」之稱號。.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陳定南 · 查看更多 »

护法军政府

护法军政府于1917年9月1日在广州建立,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1917年7月17日,中華革命黨總理孙中山南下广州,举起了护法的旗帜,組建南方軍政府,與北洋政府對抗。.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护法军政府 · 查看更多 »

查良鑑

查良鑑(),字方季,天津人,籍貫浙江海寧。中華民國法学家,曾任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部長。 早年經歷: 查良鑑是查良釗之四弟,金庸(本名「查良鏞」)的堂兄。先生諱良鑑,字方季,浙江海寧人,生於民前七年六月十七日。海寧為浙東名城,扼錢塘江口,海山重鎮,地靈人傑。查氏江南望族,忠孝傳家,名賢輩出。尊翁 厚基公游宦北方,遂留寓天津,母 顏氏系出名門,賢德慈惠。.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查良鑑 · 查看更多 »

林彬 (大法官)

林彬(),字佛性,谱名宏肇,浙江省樂清縣(今樂清市)海屿乡高坤人。中华民国法学家、政治人物。乐清县志,中华书局,2000年,第1134页.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林彬 (大法官) · 查看更多 »

李元簇

李元簇(),中華民國第8任副總統。出生於中華民國湖南省平江縣的中國國民黨籍法律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任法官、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教育部長、反共救國團主任、法務部長、總統府秘書長以及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職,並於1990年至1996年間出任李登輝總統的副手。.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李元簇 · 查看更多 »

梁启超

梁启超(,署名作梁𠷠超),字卓如、任甫,别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潮居都茶坑乡人,人稱梁新会,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及发明家。 梁启超在青年时期曾經與老师康有為合作进行戊戌變法,事敗後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及張勳復辟等严词抨击,以及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梁启超 · 查看更多 »

梅汝璈

梅汝璈(),字亚轩,祖籍湖北省黄梅縣,出生于江西省南昌縣,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律師、政治人物,曾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其父梅曉春(族譜名梅炳濚),湖北省黄梅縣孔壠鎮梅列村人,畢業於江西測繪學堂三角科,曾任江西都督府参謀部上校、省議會政治委员、陸軍測量總局副官等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梅汝璈 · 查看更多 »

檢察官

檢察官,又名控方律師(prosecutor)是一種法律工作者。無論在歐陸法系或英美法系,檢察官均是進行刑事追訴的主導者,在一些法制中,檢察官也是公眾利益、國家利益的代表人。.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檢察官 · 查看更多 »

民國紀年

民國紀年是中華民國的國家紀年方式,由中華民國政府規範頒布,表記時稱作中華民國×××年,簡稱民國×××年、民×××。這種紀年方式以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為元年,與西元紀年相差1911年,民國年為西元年,月、日、置閏則同西曆。依照民國紀年制定之曆法又稱國曆。目前主要於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臺澎金馬使用。.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民國紀年 · 查看更多 »

江庸

江庸(),字翊云,别号澹堂阁主,福建长汀人,近代法学家、民国政要。.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江庸 · 查看更多 »

汪道淵

汪道淵(),安徽省歙縣人,軍法官、國防部及司法行政部(今法務部)常務文官,後升任國防部首位文人部長,曾任司法行政部長、國安會秘書長、國防部長、司法院副院長。 汪道淵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法學院、南京國立中央大學研究院。爾後亦任職於中華民國軍中法界。1986年7月,任國防部部長。1987年4月,轉任司法院副院長。他為中華民國少數以文人擔任國防部長的例子,也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位文人國防部長。 1986年6月17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 著有《中國民法總論》、《國際法大綱》等書。.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汪道淵 · 查看更多 »

法官

法官(臺灣前稱推事,法文: Juge, 英文:Judge, 西班牙文: Juez, 德文: Richter)是司法机构中审判人员的通称,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要求基本上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大公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法官是屬於公務員團隊,必須履行及遵守當局對公務員行為的守則和指引。.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官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簡稱司法官學院),最初成立於1914年。負責中華民國新進司法官(即法官及檢察官)的職前養成訓練。.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廉政署

法務部廉政署(簡稱廉政署)是2011年7月20日由法務部政風司改制轉編的肅貪廉政機關,構想源於香港廉政公署及新加坡貪汙調查局,目的在防貪和反貪,在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中華民國總統的競選政見都有提出。廉政署也是全國中央和地方機關政風機構的業務監督及指導機關,並基於「一條鞭」體系掌握全國政風機構人員之派免、調動、陞遷、獎懲及考績。.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廉政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矯正署

法務部矯正署(簡稱矯正署)是中華民國有關受刑人、少年犯、煙毒犯等犯罪矯治事務的專責機關,直屬於法務部。.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矯正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是中華民國法務部所屬機關,成立於2000年1月1日,主要功能為集中辦理所有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案件。.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簡稱調查局、MJIB),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犯罪偵查與情報機構,隸屬於法務部。總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於省及直轄市設有調查處與航業調查處,於各縣市設立調查站。 負責執行維護國家安全與偵辦重大犯罪之工作;另於北部、中部、南部、東部等4個地區設立機動工作站,作為專責辦案單位。肅貪工作領域,職責類似香港廉政公署或新加坡貪污調查局;防制毒品業務,職責相近美國緝毒署(DEA)或。.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為中華民國法務部所屬機構,成立於1998年7月1日,負責台灣法醫訓練、鑑驗和技術發展工作。.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務部法醫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法部

法部是清政府於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設立的中央機構,總管司法行政事務。.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法部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朱履龢

朱履龢(),字笑山,浙江嘉兴人。中華民国政治家、法官。.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朱履龢 · 查看更多 »

朱深

朱深()字博淵,直隷省順天府永清縣人,中華民国的政治家、檢察官。北洋政府、皖系軍閥政治人物,後參加中華民国臨時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汪精衛政權)。.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朱深 · 查看更多 »

最高檢察署

最高檢察署,簡稱最高檢,是中華民國最高檢察機關,辦理最終審之檢察事務,另設特別偵查組辦理政府高階官員涉嫌特定重大刑事案件的偵查。最高檢察署的首長為檢察總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最高檢察署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施啟揚

施啟揚,臺灣臺中縣人,中國國民黨籍,曾任司法院院長,著名法學家。配偶為李鍾桂。.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施啟揚 · 查看更多 »

施茂林

施茂林(),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在台灣司法界擁有完整的院、檢資歷。現任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理事長。.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施茂林 · 查看更多 »

曾勇夫

曾勇夫,臺灣政治人物、檢察官、律師,歷任雲林、嘉義、臺南、臺北的地檢署檢察長,中華民國法務部主秘、政務次長、最高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曾代理中華民國檢察總長,亦曾任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因九月政爭而下臺。.

新!!: 中華民國法務部和曾勇夫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华民国法务部司法行政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