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指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政府簡稱國傳會、NCC,但社會簡稱則為通傳會)是中華民國有關電信通訊和廣播電視等訊息流通事業的最高主管機關,為受行政院監督的獨立機關,2006年成立。該機關的創設係仿效自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目的是使通訊及傳播事業的管理能超然於政治力影響。.

77 关系: 劉孔中劉幼琍執政黨垄断台灣團結聯盟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司法院司法院大法官吳忠吉壹傳媒壹電視多元文化大法官中央選舉委員會中國廣播公司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交通部中華民國憲法中正區 (臺北市)世新大學年代綜合台交通部電信總局仁愛路 (台北市)廣播彭芸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法T9修法爭議事件國立交通大學國立高雄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暨南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公務員共识决策法石世豪王金平獨立機關立法委員立法院立法院院長管碧玲美國电视銘傳大學衝突行政中立行政一體...行政院行政院院長行政院新聞局親民黨訊息言論自由謝志偉謝進男诽谤資訊工業策進會趙少康蘇蘅蘇永欽蘋果日報 (台灣)臺北市電信通信林東泰李祖源東森新聞報比例原則民主進步黨新臺幣日落條款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2007年12月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劉孔中

劉孔中,現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台灣大學法律學士、硕士,后赴德国慕尼黑大學攻读法學博士。.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劉孔中 · 查看更多 »

劉幼琍

劉幼琍,臺灣留美傳播學者,曾任記者、節目製作人、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委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中央廣播電台董事,現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劉幼琍 · 查看更多 »

執政黨

執政黨,是一個國家政府中獲得政權的政黨,一般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地方行政長官所屬的政黨,或者是其他形式而掌握執政權的政黨。 标准的議會民主國家中,执政党是指实际控制立法行政权力的政党,政治下的执政权力一般限于国家治理,不是能真正掌握国家制度的权力,因为单一政党及其政治家无法代表绝对多数政治力量。民主國家的執政黨政治人物在担任国家及地方政府重要职务时,擁有依法組織政府和制定政策的权力,同时执政党負起政治責任,以維護執政權,否則會在下次選舉中成為在野黨甚至丧失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地位。在政党轮替中與執政黨相反的是在野黨,即在国家机关中拥有席位,有政治地位的政党,或反對黨,即广义上反对执政党的政党。.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執政黨 · 查看更多 »

垄断

垄断(Monopoly),或称卖者垄断、獨賣、獨佔,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方垄断相反。獨占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壟斷能夠藉由在法律上獨享的特權、對供應來源的控制、或是企業間的聯手或協力行為來達成。 中國自古稱壟斷為“榷”。古代中國的鹽、鐵、茶長期屬於官營之壟斷事業,因有暴利之故,国家一旦出现了财政危机,為貼補國用不足,必然實行禁榷制度。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獨占廠商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它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产生垄断的原因有三个:.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垄断 · 查看更多 »

台灣團結聯盟

台灣團結聯盟,簡稱台聯,台聯黨,是一個臺灣政黨,成立於2001年8月12日,創黨時主要以原中國國民黨內本土派的黨員及民進黨內獨立派的黨員組成,其創黨的四大宗旨為「穩定政局、振興經濟、鞏固民主、壯大台灣」。由於偏向臺灣本土化與臺灣獨立的政治訴求,普遍被歸屬為泛綠陣營的政黨之一。前總統李登輝雖然並非該黨黨員,但為該黨之精神領袖。 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國會席次及全國得票率,台灣團結聯盟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的台灣第三大政黨,亦是藍綠兩黨以外唯一獲得一百萬選票以上的政黨。2014年中華民國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選舉亦為全國第三大黨。第9屆立法委員選舉不分區立委僅獲2.5%的政黨票,區域立委均落選,是繼2008年之後第二度退出國會。2016年1月20日,台聯宣布資遣所有員工。.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台灣團結聯盟 · 查看更多 »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簡稱TWNIC,是隸屬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國家級網路資訊中心(National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1999年12月29日由交通部電信總局與中華民國電腦學會共同捐助成立、主管機關為交通部,2017年12月22日主管機關變更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TWNIC掌管台灣“.tw”網域名稱、域名解析、IP地址發放管理,也會在每一季公佈《台灣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01年3月1日,TWNIC不再直接受理新申請網域名稱服務,申請者需向TWNIC授權之受理註冊機構辦理。2009年12月3日,第10屆金手指網路獎頒獎典禮,是TWNIC首度參與贊助金手指網路獎。.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 查看更多 »

司法院

司法院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為中華民國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的審判及公務員的懲戒,並設有大法官十五人,以大法官會議審理方式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令及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與政黨違憲解散案。司法院於實務上並不職司審判,而是由轄下的各級法院、行政法院及公務員懲戒委員會任之,而實際為一個司法行政機關。.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司法院 · 查看更多 »

司法院大法官

司法院大法官,是中華民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於最高司法機關——司法院中所設置,具有「解釋憲法」、「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職務、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案」及「總統、副總統彈劾案」權限之常設機關,相当于憲法法院。同時,在一般口語的用法中,司法院大法官亦有可能是指該機關的「成員」。 在指稱該機關的成員時,司法院大法官也是屬於憲法上的法官,同樣受到《中華民國憲法》第81條之保障,司法院大法官於司法院釋字第601號解釋中便已經對此加以闡明。根據《法官法》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也屬於該法所稱之法官,原則上受到該法之規範,僅於例外情況下排除該法之適用。.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司法院大法官 · 查看更多 »

吳忠吉

吳忠吉〔),为台湾经济学家,國民黨推薦產生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委員、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諮詢委員、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顧問、台灣金融研訓院顧問。.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吳忠吉 · 查看更多 »

壹傳媒

壹傳媒有限公司(簡稱壹傳媒;Next Digital Ltd.;)是一家總部在香港的傳媒企業,成立於1990年,於2000年2月16日透過百樂門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換取於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於1999年以前主要從事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及雜誌出版,其業務版圖橫跨香港與台灣,在港台兩地出版多份報紙、雜誌,亦有蘋果日報美國版(Apple Daily US)等,並曾經在臺灣經營電視台壹電視,及多媒體平台網絡協定電視壹網樂。其他業務包括廣告、印刷及分色製版服務。 壹傳媒旗下的刊物大多有在互聯網上提供完整內容並在互聯網刊登廣告,公司在香港註冊,行政總裁為張劍虹。 壹傳媒自2015年10月20日起,將公司的英文名稱從「Next Media Limited」更名為「Next Digital Limited」。.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壹傳媒 · 查看更多 »

壹電視

--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Next TV,簡稱壹電視),是一家臺灣電視臺,2010年12月28日正式開播,最初由壹傳媒創立,至2013年6月轉手年代集團經營。目前旗下頻道有新聞台與綜合台與電影台,其所有自製節目皆以高畫質(HD)拍攝、製作並播出。 轉手年代集團後,多次爆發勞資糾紛。同時也是全台灣第一家由工會合法取得罷工權的電視臺。.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壹電視 · 查看更多 »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是由不同信念、行為、膚色、語言的文化組成,彼此關係是相互支持且均等存在。.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多元文化 · 查看更多 »

大法官

大法官可以指:.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大法官 · 查看更多 »

中央選舉委員會

#重定向 選舉委員會.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央選舉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國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交通部

交通部是中華民國交通相關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其業務範圍涵蓋運輸、郵政、氣象、觀光等交通四大領域。.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華民國交通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華民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中正區 (臺北市)

中正區是臺灣臺北市的區之一,位於臺北市西南側,其涵蓋臺北府城大部份區域,為臺北市區較早開發的區域,也是台北都會區的核心,除了首都核心的博愛特區與中央政府機關多座落於此區外,加上本區內的臺北車站為全國最大交通樞紐,確立其政經中樞的特殊地位 2010年,臺北市政府配合舉辦花博而制定各區區花,中正區為木棉花,民政局也特別製作區花版門牌。.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中正區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世新大學

世新大學(Shih Hsin University,中文簡稱世新、英文簡稱SHU)位於中華民國台北市文山區的一所私立大學。創辦人為成舍我。.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世新大學 · 查看更多 »

年代綜合台

年代綜合台,是年代電視旗下的綜合頻道。其前身為東森娛樂台、E娛樂台。.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年代綜合台 · 查看更多 »

交通部電信總局

交通部電信總局(簡稱電信總局、或直稱電信局;英語譯名:Directorate General of Telecommunications)為中華民國過往有關電信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隸屬於交通部。1932年成立,原同時負責電信事業的管理與經營,在1996年將經營部門分割公司化成立中華電信,之後在2006年因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成立而解散。.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交通部電信總局 · 查看更多 »

仁愛路 (台北市)

#重定向 仁愛路 (臺北市).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仁愛路 (台北市) · 查看更多 »

廣播

#重定向 广播.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廣播 · 查看更多 »

彭芸

彭芸(1953年12月31日-)台灣新聞學者,於2008年出任中華民國(台灣)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2010年8月10日卸任。今為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其兄弟為彭懷恩教授與彭懷真教授。.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彭芸 · 查看更多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法T9修法爭議事件

#重定向 電信法修正草案第九條爭議事件.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電信法T9修法爭議事件 · 查看更多 »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簡稱交大,原建於上海,後復校於新竹市,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該校主要目的為培育工程(engineering)、科學(science)及管理(administration)方面的人才,此宗旨現於交大校徽上的E、S、A。 国立交通大學前身為1896年由盛宣懷創立於上海市徐家汇的南洋公學,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經歷多次遷校及改組,於國共內戰後,上海原址改組為上海交通大學,並於1958年由教育部選定新竹市為交通大學復校後校址,復校後校址與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及國立清華大學相鄰。今日的國立交通大學,主要發展領域為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為臺灣知名院校之一,曾一度與國立清華大學洽談合併事宜,但因新校名稱問題而破局。 位於新竹市的交通大學也同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並稱「飲水思源 五校一家」,代表五校皆系出於同源。饮水思源紀念碑也為各校的精神團結的象徵之一。.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交通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高雄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英語: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縮寫:NUK),簡稱高大,位在中華民國高雄市楠梓區,是一所2000年成立的國立大學。為配合政府產業政策發展,推動亞太營運中心(含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與國際倉儲加工轉運中心等),協助企業轉型升級,以及培育技術和管理人才,於2000年2月1日成立國立高雄大學。於2006、2007、2015~2016年榮獲中華民國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2018年榮獲高等教育深耕計畫。.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高雄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北大學

國立臺北大學,簡稱北大,前身為1949年創建的臺灣省立行政專科學校,1955年改制的臺灣省立法商學院及1961年併入國立中興大學的法商學院,2000年時脫離國立中興大學獨立升格,並改為現今國立臺北大學之校名。現三峽校區(校本部)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臺北校區規劃為進修暨推廣部和在職專班所使用。 最初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臺灣省實施地方自治所需之各級地方行政幹部,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其法學、商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公共事務及犯罪學領域在臺灣學界具有高度聲望。 目前該校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同為臺北聯合大學系統的成員之一,與其它三校均有學術合作關係。.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臺北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該校是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中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4所學校之一,為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以及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高等教育機構 。大學建制始於1928年日治時代中期創校的「臺北帝國大學」,因為今日建制歷經戰後整併,故若拆開檢示,最早可追溯的部分為醫學院前身-1899年建立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由於帝大時期,日本人在行政、招生都佔有優勢地位(類似朝鮮日治時期的京城帝國大學),因此臺大校方在2007年以前不認同帝大的建校時間,以1945年戴運軌等人主持改制的國立臺灣大學為校史起點。,1945年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經改制與兩次易名始用現名。現設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下分54個學系、109個研究所;另設有30餘個各學術領域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以及進修推廣部、臺大醫院等附屬機構。是全臺唯一學生人數超過三萬的高等教育學校。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76名,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98名。 此外,臺大擁有臺北市境內的3大校區、以及多處散布於全臺的分支校區與校地,總面積約3萬4千公頃,佔臺灣土地總面積的百分之一。 臺大以自由主義學風著稱,並在臺灣具有重要學術地位。校友涵蓋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4名中華民國總統(公民直選後的所有總統)與近百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教職員則有多位各國科學或工程學院的院士。除了學術榮譽得主之外,臺大師生校友亦包括數百位行政院院長、縣市首長、部會首長、立法委員、縣市議員等政界人士,對臺灣社會具高度影響力。 2015年1月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並於2016年3月31日正式核定成為國立臺灣大學系統。.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臺灣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暨南大學

國立暨南大學是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一所大學,於國共內戰後先後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復校,現分別為:.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暨南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簡稱東大、東華,1994年創立於花蓮縣壽豐鄉。2008年,花教大併入該校,並成立「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2017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東華大學首次進榜世界排名801-999。 2018年泰晤士全球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更大幅躍升至184名。 該校現設置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原住民民族學院、藝術學院、花師教育學院及環境學院等八個學院,下轄38個學士班、56個碩士班、17個博士班,以及多個校級研究中心。.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東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簡稱清大、清華、新竹清華,為高教深耕計畫遴選出參與全球鏈結全校型計畫的四所大學之一,原建於北平市,1956年於臺灣新竹市復校,與國立交通大學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相鄰,有9個學院、17個部門和22個獨立研究院所。該校之象徵物為梅花與紫荊,吉祥物為大熊貓,並於每年定期舉辦「清華紫荊季」活動。 該校之設置幾經更迭,並自國共內戰後由梅貽琦主導於1955年在臺復校。該校現為臺灣聯合大學系統成員。 該校校區內有北京清華二校门的等比例縮小複製品,象徵兩校之間淵源深厚、一脈相承。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現雙方合作提供MOOC課程、學術訪問制度及雙聯學位課程,並與廈門市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促進兩岸學術及文化交流。在美國的清華校友會亦同時為北京清華與新竹清華之校友服務。 2017年,QS排名中,清大為世界第151名。2016年,ARWU排名中,清大落於世界第301至400名區間。.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清華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國立政治大學 · 查看更多 »

公務員

公務員(Civil servant、public servant)亦可能等同公職人員,是一種職業,主要在政府機構工作,執行法定職務權限。公務體系結構通常都有共通點,包括編制有所限制、由政府以法律保障其身份、薪酬與福利。然而,並非所有在政府工作的僱員等皆屬於公務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公務員 · 查看更多 »

共识决策法

共識決策法是指一種決策過程,不僅追求參與者的多數的同意,而且還解決和減輕少數人的反對以達成最多同意的決策。共識通常被定義為以下含義:.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共识决策法 · 查看更多 »

石世豪

石世豪是台灣法律與新聞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碩士、德國漢堡大學法學博士,2006年由民進黨推薦借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擔任委員,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澄社及媒體改造學社成員、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競爭法、憲法、行政法、經濟法,2012年8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石世豪出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石世豪 · 查看更多 »

王金平

王金平(Wang Jin-pyng,),臺灣政治人物,生於日治臺灣高雄州岡山郡--(今高雄市路竹區)。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院院長,現任立法委員。多年來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派的領袖。 自1975年起已連續參與13次立法院公民選舉(含全國不分區席次),是最資深的現任立委,共歷經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共六任總統;自1999年起擔任院長,是國會全面改選後迄今任期最長的國會議長,共經歷三位(共五任)總統,2015年11月29日其任期超過前立法院院長倪文亞,成為中華民國任期最長之立法院院長,共擔任5屆在任17年。 2015年12月18日王金平最後一次主持立法院會,晚間10時34分通過由他主持的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協商條文,這是他身為立法院院長的最後一槌。2016年2月1日,他因國民黨席次優勢不再而卸下院長職位,重回立法委員之身分行使職權,同時因第九屆立委年輕化,王金平成為該屆立委當中最年長者。.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王金平 · 查看更多 »

獨立機關

立機關,亦稱「獨立機構」,是政府機構的一種類型。為了讓政府組織更有效率、更加專業,並且兼具彈性,獨立機關的建制是主要已開發國家考量的組織型態之一。而其業務的職掌應該兼顧權力分立、責任政治的原則,謹慎規劃設計,並且有決策和執行特別需求專業化、去政治化或需要充分顧及政治和社會多元價值的公共事務,才交由獨立機關處理。獨立機關除了為超然行使職權所為的政策規劃執行之外,僅負責提供裁決性、管制性或調查性的公共任務,不宜兼負政策諮詢、政策協調統合的作用。.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獨立機關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院長

立法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立法院之首長,相當于國會議長,由立法委員相互提名投票選舉後產生,依法督導監管立法院委員會,組織立法院決策程序與行政議事,並負責召集立法院會議(簡稱院會)。 值得留意的是,立法院在台灣全面改選後,所有的院長均為台灣出身。.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立法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管碧玲

管碧玲(Kuan Bi-ling,),臺中縣豐原鎮人(今臺中市豐原區),臺灣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被支持者暱稱為「管媽」,隸屬謝系。1979年大學畢業即在母校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公共行政系服務,並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在國立台灣大學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在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後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獨立改成立為國立臺北大學,繼續在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專任副教授(現仍為兼任副教授),2000年借調到高雄市政府擔任新聞處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到2004年4月17日兩次四年借調期滿,遂辭去國立臺北大學專任教職。2004年9月15日因參選立法委員辭去文化局長等所有本兼職,此一階段共服公職24年10個月又15天。現任高雄市第五選區立法委員,已連任四屆(2005年2月1日就任第六屆立法委員,連任第七、第八至今第九屆立法委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管碧玲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电视

电视(Television,簡稱TV)这个词语有三种不同的涵义,如:连续动态的影像和聲音转换为电子訊號,并通过各种渠道传输电子訊号,后再将电子訊號还原为影像和聲音的技术,即电视;指接收这种电子訊號的设备,即可以接收并还原电子訊號为连续动态的影像和声音的装置,即电视机;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特指人群之间、人群与人之间使用电视作为传播载体进行訊息交流、訊息传播的一种过程,诸如电视节目的制作、电视訊號的传输、电视訊號的接收和观众对于电视节目内容的评判和反馈等的各个方面。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到見今仍十分普遍。.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电视 · 查看更多 »

銘傳大學

銘傳大學(Ming Chuan University, MCU),是中華民國一所由家族興辦的私立大學,校址位於臺北市士林區、桃園市龜山區及金門縣金沙鎮等地,1957年由包德明與李應兆共同創辦,現任校長李銓為創辦人之子。 「銘傳」校址,因為得知先賢劉銘傳的嫡孫女劉德齡在臺北市圓山開設一所「銘傳育幼院」,迫於種種原因導致該校無法繼續維持,寄望有人能伸出援手協助解決困境。創辦人包德明乃接手「銘傳育幼院」,將校舍加以改建,仍沿用銘傳作為校名。除紀念清朝先賢劉銘傳巡撫於清末治理臺灣,奠定現代化基礎,以表達對先賢崇敬之意外;更期望以其為典範,激發師生的壯志雄心、見賢思齊。106學年度註冊率93.13%。.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銘傳大學 · 查看更多 »

衝突

衝突,是指兩個個體的需求、價值觀念和利益引致實際或想像的反對表現。衝突可以是內部(自己內心)或外部(兩個或以上的個人或團體)的。 衝突作為一個概念可以幫助解釋許多方面的社會生活,如社會分歧、利益衝突,以及個人、團體、企業或組織之間的爭鬥。 衝突在研究生和專業工作解決衝突(可雙贏、只有一方得到他們想要的、或者雙輸)常用的定義是:「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有認為不兼容的目標,試圖破壞對方追求目標的能力。」 當人際衝突發生時,其效果常常比這兩名個人的參與更廣泛,而且可以在或多或少不利的方式影響到許多關聯的個人和關係。 「存在衝突和沒有衝突的區別」與「競爭和合作的差異」容易被混淆。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兩個或以上的個人或個體都有相互矛盾的目標,任何一方試圖達到其目標,將破壞另一方達標的嘗試。因此,有競爭的情況下因為其性質會引起衝突,但如果有良好的體育精神或只是在公平的處理下它不會造成不良的衝突。 然而,衝突也可能會發生在合作的情況,兩個或以上的個人或個體有一致目標,但一方因為以何種方式試圖實現其目標,仍然可以破壞其他個人或個體。 利益、價值觀、行動或方向的抵觸常常引發衝突。衝突是指那抵觸的存在。 如果沒有適當的社會安排或決議,在社會環境的衝突可能造成的壓力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緊張局勢。.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衝突 · 查看更多 »

行政中立

行政中立,與政治中立不完全相同,意指公共行政人員對政治事務維持客觀中立及公平的超然立場,以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為考慮。.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中立 · 查看更多 »

行政一體

行政一體是五權憲法的原則,指在中華民國憲法53條指明下,「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這條並沒有詳細說明行政院能掌管多少的行政機關權力界限,但是依字面理解,行政院應對所有行政機關都有某一程度的掌管權力,而是否包括人事任命權就是爭議所在。 中華民國憲法在訂立時是五權憲法,與三權分立有實質不同,但是行政權之界限為何,只要是行政部門所屬政黨與國會大多派政黨不同,在三權分立國家仍有相類似憲法爭議,所以依然有可參考之處。.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一體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

行政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機關,依憲法之相關規定向立法院負起政治責任。 一般所稱的「行政院」,狹義上僅指行政院本部,主要功能為協助行政院院長處理各項行政事務,廣義上則涵蓋各中央行政機關(即俗稱之「部會」,均由行政院管轄),端看使用的場合而定。需要注意的是,「院本部」並非法定名稱,乃為了區別行政院內部單位與各部會而使用 。同樣是非法定名稱,行政院通常稱為中華民國的內閣,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秘書長、副秘書長、發言人、政務委員與各部會首長則為內閣閣員,並定期召開行政院會議以議定國家重大政事。.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院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院長(通稱行政院長,雅稱閣揆)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首長,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的最高領導者,由總統直接任命,其職位相當於其它共和制國家的內閣總理。總統和副總統同時因故不能視事時,行政院長代行總統職權,行政院長為任代總統順位第2位,僅次於第1順位代總統的副總統。 行政院長的前身為國務總理,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長是譚延闓,行憲後首任院長是翁文灝,政府遷臺後就任的首位院長是陳誠。現任院長是賴清德,2017年9月8日就任。.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親民黨

親民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成立於2000年3月31日,前身是宋楚瑜及張昭雄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所成立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目前為第四大黨,由於國民黨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一,且泛綠聯盟之立法院席次未過三分之二,使親民黨黨團成為了某些決策或重要法案(例如倒閣或大法官釋憲)的關鍵少數。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舉行前,宋楚瑜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在選舉結束後,宋楚瑜創辦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及新黨,黨內的領導幹部則主要以宋楚瑜為首,被外界泛稱為泛橘陣營(橘營)。親民黨曾參與泛藍陣營,以國親聯盟的形式合作,2011年以後卻與國民黨漸行漸遠,近期在許多議題上與國民黨持迥異立場,甚至數次與泛綠陣營合作,因此不再被視為泛藍政黨。 依據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立法院席次以及全國得票率,親民黨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及台聯。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選舉中,親民黨拿下9席縣市議員,再加上用無黨籍參選的陳清龍;合計拿下10席。全國得票率亦居第四。 2015年8月14日,無黨籍台南市議員林炳利、謝財旺及林-阳-乙、台南市議會機要秘書周五六等人在台南市議會召開記者會宣佈,正式加入親民黨,並在8月31日成立親民黨台南市議會黨團,同年,親民黨公布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全國不分區名單,周五六妻周陳秀霞名列第三,並在隔年順利當選立法委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親民黨 · 查看更多 »

訊息

訊息(英語:Message),是一段獨立的溝通內容,由傳送者傳達給一個或多個對象,並期望他們充分接收。訊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傳達,包括信差、電報及電子匯流排。一個訊息可以是一段廣播的內容。一連串訊息的互動交換,就形成會話。 訊息的一個常見例子是「公告」,那是由公家機關發佈的一份簡要的政策說明或報告。.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訊息 · 查看更多 »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一種基本人權,指一國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van Mill, Davi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ed.)。它通常被理解為充分表達意見的自由,當中包括以任何方式尋找、接收及發放傳遞資訊或者思想的行為。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任何國家通常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發表誹謗中傷、猥褻、威脅傷人、煽動仇恨或者侵犯版權等言論或者資訊的一系列涉嫌侵犯他人人权的行為都被禁止,而表達意見時也需要注意時間、地點和禮儀。 一些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的国家政权对言论自由的限制程度甚至逾越了人权法案的红线。 《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明言保障言論自由的權利,確認言論自由的基石重要性,也一方面突顯其脆弱需受保障的面向。《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人權法》中亦確認言論自由為一項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指“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下持有意見及主張”及“每個人都有權利自由發表主張和意見,此項權利包括尋找,接收和傳遞資訊和思想的自由,而不分任何媒介和國界。”第19條亦指出,這些權利附有特別責任及義務,行使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確保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不受影響。.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言論自由 · 查看更多 »

謝志偉

謝志偉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謝志偉 · 查看更多 »

謝進男

謝進男是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謝進男 · 查看更多 »

诽谤

诽谤(也称譭謗、诋譭、中伤、恶语中伤、名誉损毁等)是一种明确表示或暗示的虚构事实,可能给个人、企业、产品、团体、政府或民族负面形象的「與事實不符」的宣稱。 大多数普通法司法体系允许采取。 在大多数欧陆法系国家,。 诽谤無論是否屬实,無論是否构成伤害,都不影響诽谤罪的成立。.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诽谤 · 查看更多 »

資訊工業策進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簡稱資策會,英文譯稱: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III),是中華民國經濟部成立的一個財團法人機構,主要是為了推動臺灣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成立,一直以來即為中華民國政府資訊通訊相關政策之智庫,對於資訊相關政策法律制定均參與極深,其研究的項目均帶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典型的例子包括在1984年時,與臺灣13家資訊科技廠商簽定「五大中文套裝軟體」開發計畫,而「大五碼」(Big5)即是為「五大中文套裝軟體」所設計之中文內碼。 於1980年代資訊萌芽時期,亦參予開發中文電腦,致力推動臺灣使用電腦的普及、資訊產業的發展,以及在網際網路剛出現的1990年代初期,推動SEEDNet的成立,使其成為臺灣首家商業運作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ISP)。 目前總部設於臺北市大安區科技大樓,另在臺北市松山區、南投市、高雄市,以及海外的日本等地皆設有辦事處。.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資訊工業策進會 · 查看更多 »

趙少康

趙少康()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及媒體工作者,生於基隆市,籍貫河南涉縣(後改隸河北)。曾任臺北市議會議員、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立法委員等職,在臺灣政壇曾有「政治金童」的稱號。1994年代表新黨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敗於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之後投入媒體界,曾任飛碟電台董事長,現為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並在中廣流行網與TVBS主持政論節目。.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趙少康 · 查看更多 »

蘇蘅

蘇蘅,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第三任主任委員。在任內通過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蘇蘅 · 查看更多 »

蘇永欽

蘇永欽(),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台灣宜蘭縣,台灣法學家。曾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並於2010年就任大法官並為司法院副院長,2016年請辭獲准,9月30日卸任。.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蘇永欽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電信

#重定向 电信.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電信 · 查看更多 »

通信

通信是發送者通过某種媒體以某種格式來傳遞信息到收信者以達致某個目的。在古代,人們通過驛站、飛鴿傳書、烽火報警、符號、語言、眼神、觸碰等方式進行信息傳遞。到了今天,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通訊基本完全利用有線或無線電完成,相繼出現了有線電話、固定電話、無線電話、手機、網際網路甚至視訊電話等各種通訊方式。通訊技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提高了通訊的效率,深刻的改變了人類的通訊。交流也是一種方法讓其他人理解你。.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通信 · 查看更多 »

林東泰

林東泰,生於1950年4月25日,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副校長,現為該校大眾傳播研究所兼任教授。.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林東泰 · 查看更多 »

李祖源

李祖源,湖北省漢川縣人,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學士、外交研究所碩士,是現任由親民黨推薦產生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委員。同樣由親民黨推薦的還有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劉宗德。李祖源在中廣總經理任內,由於不滿中廣售地案而辭職。 1999年12月18日上午,時任台視副董事長的李祖源駁斥《自由時報》該日頭條宋楚瑜秘書長專戶資金 流入10餘人戶頭報導不實,在其女兒李弘敏陪同之下前往台北地檢署按鈴控告《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等三人涉及妨害名譽罪與誹謗罪,並稱願意公開帳戶接受調查;李祖源說,該報導所指的時間應是1991年至1993年間,但根本無《自由時報》所指情事,《自由時報》卻未經任何查證就報導,已經構成誹謗,對他造成嚴重傷害;同日晚間,《自由時報》發表書面聲明:「報導宋楚瑜秘書長專戶資金 流入10餘人戶頭新聞,確有所本並經查證,始予刊載。對散布於眾、損害本報報譽的說詞,保留法律追訴權。.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李祖源 · 查看更多 »

東森新聞報

#重定向 ETtoday新聞雲.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東森新聞報 · 查看更多 »

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是源自德國,為歐陸法系國家所採用的違憲審查模型。當認為某項法律或行政措施可能有違反憲法的疑慮時,就可以用比例原則來檢驗其是否違憲。若其可通過比例原則的檢驗,即為合憲;反之,即為違憲。.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比例原則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日落條款

日落條款,又稱落日條款,指的是法律或合約中訂定部份或全部條文的終止生效日期。通常訂定日落條款的目的是在該條文終止其效力前有緩衝期,可先行準備及實施相關的配套措施。與日落條款相對應的是日出條款。.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日落條款 · 查看更多 »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簡稱旺旺中時集團,是台灣一個橫跨多項產業領域的企業集團,其母集團為經營食品產銷的旺旺集團。在完成中國時報集團的併購後,旺旺集團正式進入媒體經營領域,其經營口號為「唱旺台灣、旺兩岸」與「真道理性、真愛台灣」,意欲打造全球華人世界的最大娛樂平台。現任董事長蔡衍明、副董事長胡志強、總裁蔡紹中、電子媒體資深副總裁馬詠睿、新聞事業副總裁邱佳瑜。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於2009年成立。2008年11月3日,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買下中國時報集團(簡稱「中時集團」)及其旗下被稱作「三中」的媒體事業,包含中國電視公司、中國時報及中天電視。自完成併購起,其產業從食品產銷橫跨到媒體經營,此次併購情事被稱為「旺旺併購中時中天中視事件」。 2011年,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欲出資併購有線電視系統業者「中嘉網路」,但鑒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迴避審查、學者擔心此宗併購壟斷言論自由等因素,造成併購行為遲遲無法進行,除各領域學者、公民團體的抗議外,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亦曾集中其媒體資源反制NCC的反壟斷行為,此稱「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 查看更多 »

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

政務委員是中華民國行政院的政務官職位之一,於《中華民國憲法》舊稱「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主要負責跨部會協調、橫向聯繫,以及特定議題、任務的推動,官階與各部會首長同級,同時為行政院會議的當然成員,惟一般沒有所屬的部會。其功能相當於其它國家之「不管部部長」或「無任所大臣」。依現行《行政院組織法》第五條規範,政務委員定額7人至9人。.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政務委員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2007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中華民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和2007年12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