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微处理器

指数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缩写:µP或uP)是可程式化特殊集成电路。一种处理器,其所有元件小型化至一块或数块集成电路内。一种集成电路,可在其一端或多端接受编码指令,执行此指令并输出描述其状态的信号。这些指令能在内部输入、集中或存放起来。又称半导体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主要部件。微处理器的元件常安装在一个单片上或在同一组件内,但有时分布在一些不同芯片上。在具有固定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逻辑单元组成。在具有微程序控制的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它包含另外的控制存储单元。用作处理通用资料时,叫作中央处理器。這也是最为人所知的应用(如:Intel Pentium CPU);专用于图像资料处理的,叫作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如Nvidia GeForce 9X0 GPU);用于音讯资料处理的,叫作Audio Processing Unit音讯处理单元(如Creative emu10k1 APU)等等。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就是一块集成了数量庞大的微型晶体管与其他电子元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之所以会被称为微處理器,並不只是因为它比迷你电脑所用的处理器还要小而已。最主要的区别別,还是因为当初各大晶片厂之制程,已经进入了1 微米的阶段,用1 微米的制造,所產製出來的处理器晶片,厂商就会在产品名称上用「微」字,强调他们很高科技。与现在的许多商业广告中,「纳米」字眼时常出现一样。 早在微处理器问世之前,電子計算機的中央处理单元就经历了从真空管到晶体管以及再后来的离散式TTL集成电路等几个重要阶段。甚至在電子計算機以前,还出现过以齿轮、轮轴和杠杆为基础的机械结构计算机。,但那个时代落后的制造技术根本没有能力将这个设计付诸实现。微處理器的發明使得複雜的電路群得以製成單一的電子元件。 从1970年代早期开始,微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就基本上遵循着IT界著名的摩尔定律。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多年里每18个月,CPU的计算能力就会翻倍。大到巨型机,小到筆記型电脑,持续高速发展的微处理器取代了诸多其他计算形式而成为各个类别各个领域所有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动力之源。.

121 关系: AMD AthlonAMD Athlon 64AMD Athlon 64 X2AMD DuronAMD K5AMD K6AMD K6-2AMD K6-IIIAMD SempronAMD處理器列表ARMARM架構AT&TAtmel AVR半导体印刷电路板单片机大型计算机奔騰奔腾4奔腾II威盛電子安腾工作站中央处理器伽利略号探测器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微米德州仪器列奥纳多·达·芬奇创新科技全美達Celeron DCeleron MCPU插座CyrixCyrix 6x86系统单晶片縮寫纳米美國國家半導體美國海軍真空管瑞薩電子DEC Alpha芯片组计算机架构贝尔实验室超威半导体...超长指令字齿轮航海家計畫赛扬英特尔電子元件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集成电路F-14雄貓式戰鬥機GeForceIA-64IBMIBM POWERIntel 4004Intel 4040Intel 8008Intel 80186Intel 80188Intel 80286Intel 80386Intel 80486Intel 8080Intel 8085Intel 8086Intel 8088Intel i960Intel處理器列表ITItaniumM1M2MIPS架構MOS 6502MOS TechnologyNexGenNvidiaOpteronPentium DPentium IIIPentium MPentium ProPowerPCPowerPC G4RCARISCSGISPARCStrongARMSuperHTurion 64UNIXX86X86-64XeonXScaleZilog Z80杠杆机械指令集架構惠普公司海盗号文艺复兴日立时钟频率摩尔定律摩托罗拉摩托罗拉 68000摩托罗拉6800摩托羅拉 88000思科系统晶体管 扩展索引 (71 更多) »

AMD Athlon

Athlon是美國AMD公司的一種為x86計算機平台而設的微處理器,也是迄今为止AMD最为成功的一代处理器架构,其研发负责人是前AMD首席执行官Dirk Meyer。其中文官方名稱為「速龍」。第一款Athlon處理器屬於AMD的第七代(K7),與當時英特爾的Pentium 3處理器競爭,及後出現Athlon XP、MP等。現時最新的Athlon處理器有屬於Jagaur架構的Athlon APU系列。.

新!!: 微处理器和AMD Athlon · 查看更多 »

AMD Athlon 64

Athlon 64是美國AMD公司的64位微處理器型號之一,它支援AMD64架構,用於針對個人客戶的64位處理器市場。早期AMD K8開發計劃中,K8代號為Hammer,並使用與IBM共同開發的SOI(絕緣上覆矽)技術。 Athlon 64分為64、FX及X2三個版本,當中以Athlon 64-FX的效能為最高,與Opteron相似。Athlon 64除支援AMD64外,還兼容16位和32位的x86平台。 此外,Athlon 64有一種名為Cool'n'Quiet的技術,當用户執行一些對處理器負荷較少的程式時,處理器的速度和電壓相應降低,從而達到省電的效果。 Athlon 64使用HyperTransport总线技术,从而提高了效能。 Socket754的Athlon 64大多为ClawHammer核心,封装为mPGA。内置单通道DDR400内存控制器。 Socket939的Athlon 64大多为Winchester核心,封装为mPGA。功耗较ClawHammer核心小。内置双通道DDR400内存控制器。 Socket940的FX-51为SledgeHammer核心;FX-53、FX-55为ClawHammer核心;FX-57則為San Diego核心。封装为CuPGA。内置双通道DDR400内存控制器。支持ECC校检。.

新!!: 微处理器和AMD Athlon 64 · 查看更多 »

AMD Athlon 64 X2

Athlon 64 X2是AMD設計的首款桌面級雙核心處理器,腳位有Socket 939、AM2,於2005年5月首次推出。首批產品採用90奈米SOI製程,其後也開始推出代號 Brisbane 的65奈米產品,並於2006年12月發售,全數產品均支援SSE3指令集。處理器內建了兩顆Athlon 64核心,兩个核心可以透過 System Request Queue 互相溝通。Intel Pentium D 的兩個核心溝通必須透過FSB,繞過北橋方能;換言之,這會增加FSB的負擔,減低系統性能。相比之下,由於Athlon 64 X2有專屬通道,系統性能比Pentium D高,但售價較貴。 與單核心的Athlon64比較,這款雙核產品擁有更多的晶體管,因此晶圓需使用更複雜的製程,期間必須有更大面積的矽為無損,使其產量不及單核產品,因此售價也會比單核產品昂貴。 由於Athlon X2對外連接是HyperTransport,與Athlon 64一樣;所以使用腳位為Socket 939或SocketAM2的單核心Athlon 64的用戶,只要更新主機板BIOS,即可直接升級為Athlon 64 X2。這一點比Intel優勝。 早期的Athlon X2處理器是有2 x 512 KB及2 x 1024 KB兩種L2快取記憶體版本的,及至2006年中AMD宣佈停產2 x 1024 KB L2的Athlon X2。 另有更低階的X2 3600+型號,時脈與3800+相同,但L2被減為2 x 256 KB。這款產品最早是提供OEM廠商使用的,後來為應對Intel Core 2上市,AMD也於2006年7月至8月發行AM2版本的3600+,與Intel的Pentium D 915/925競爭。 AMD於2006年12月發售65nm產品,代號Brisbane,產品仍舊使用K8微架構,而使用K10微架構的新產品預計會於2007年中推出。另外在2007年6月推出的Brisbane 45W BE省電版本的雙核處理器中,新品改稱為「Athlon X2」,去掉了 "64" 字樣,並使用全新型號,原有的4000+及4400+另外推出型號為BE-2350及BE-2400省電型處理器。 部份雙核產品型號屬Black Edition 黑盒版本,它們與普通版的分別在於不鎖倍頻,用家可自由調整倍頻,發揮其極限性能。現有的Athlon X2系列的Black Edition型號有 90 nm F3步進值的6400+處理器及 65 nm G2步進值的5400+、5000+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AMD Athlon 64 X2 · 查看更多 »

AMD Duron

Duron是美國AMD公司的一種為x86計算機平台而設的微處理器,屬於AMD的第七代(K7)處理器,其中文官方名稱為“钻龍”,根据其英文发音被俗称为“毒龙”。.

新!!: 微处理器和AMD Duron · 查看更多 »

AMD K5

K5是一個由AMD製作與Intel推出的Pentium競爭的產品,由Mike Johnson主導整個K5處理器開發計畫。整个K5项目看起来更像是AMD面对INTEL突然推出跨时代的Pentium处理器措手不及的应对之作。其性能较Pentium处理器有较大差距。.

新!!: 微处理器和AMD K5 · 查看更多 »

AMD K6

K6是一個由AMD製造的x86處理器,可能在150至400MHz的時鐘頻率下運行。它有64KB一級緩存(32KB指令集和32KB資料),在2.2伏特的電壓下運行。使用最早使用0.35微米制程,后期改用0.25微米製程,擁有930萬個電晶體,以及只能使用於處理器插座是Socket 7或Super Socket 7的主機板。 K6处理器是AMD最后一代采用AMD完全兼容架构的处理器(K7换用了ALPHA架构EV6总线),其整数运算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对手Pentium和PentiumMMX,但浮点运算性能只有同频率Pentium处理器的1/2左右。.

新!!: 微处理器和AMD K6 · 查看更多 »

AMD K6-2

K6-2是一個由AMD製造的x86處理器,也是AMD整个奔腾时期最成功的一个处理器序列。K6-2可以在266至550 MHz的時鐘速度運行。它有64Kb一級緩存(32KB指令集和32KB資料),在2.2伏特的電壓下運行。使用0.25微米製程,擁有930萬個電晶體,以及只能使用於處理器插座是Socket 7或Super Socket 7的主機版。.

新!!: 微处理器和AMD K6-2 · 查看更多 »

AMD K6-III

K6-3是一個由AMD製造的x86處理器,可以在266至550 MHz的時脈速度運行。是超微K6-2的下一個版本,在使用上面都有不錯的效能,但竞争对手PentiumIII则更为强大,已经和K6-3拉开了性能差距,迫使AMD不得不将所有赌注放在下一代的Athlon处理器上。K6-3使用的處理器插座是Socket 7或Super Socket 7的主機版。.

新!!: 微处理器和AMD K6-III · 查看更多 »

AMD Sempron

Sempron是美國AMD公司的入門級微處理器,中文官方名稱為「閃龍」(不過一般玩家則多根据其英文发音俗称为「散步龍」),用以取代Duron處理器及與英特爾公司的Celeron和Celeron D處理器競爭。 名字方面,“Sempron”來自拉丁文的“semper”,意即「每天」,代表Sempron為每日的運算之選。.

新!!: 微处理器和AMD Sempron · 查看更多 »

AMD處理器列表

本列表為超微半導體 (AMD) 推出的微處理器列表,並以代數及推出年份排序。.

新!!: 微处理器和AMD處理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ARM

#重定向 ARM架構.

新!!: 微处理器和ARM · 查看更多 »

ARM架構

ARM架構,過去稱作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Advanced RISC Machine,更早稱作:Acorn RISC Machine),是一個32位元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其廣泛地使用在許多嵌入式系統設計。但在其他領域上也有很多作為,由於節能的特點,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行動通訊領域,符合其主要設計目標為低成本、高效能、低耗電的特性。另一方面,超级计算机消耗大量电能,ARM同样被视作更高效的选择。 至2009年為止,ARM架構處理器佔市面上所有32位元嵌入式RISC處理器90%的比例,使它成為占全世界最多數的32位元架構之一。ARM處理器可以在很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看到,從可攜式裝置(PDA、行動電話、多媒體播放器、掌上型電玩和計算機)到電腦週邊設備(硬碟、桌上型路由器),甚至在导弹的弹载计算机等军用设施中都有他的存在。在此还有一些基于ARM设计的衍伸产品,重要產品還包括Marvell的XScale架構和德州儀器的OMAP系列。 2011年,ARM的客户报告79亿ARM处理器出货量,占有95%的智能手机、90%的硬盘驱动器、40%的数字电视和机上盒、15%的微控制器、和20%的移动电脑。在2012年,微软与ARM科技生产新的Surface平板电脑,AMD宣布它将于2014年开始生产基于ARM核心的64位元服务器芯片,2016年,日本富士通公司宣布下一代“京”超级计算机将采用ARM架构。 2016年7月18日,日本软银集团斥资3.3万亿日元(约合311亿美元)将设计ARM的公司ARM Holdings收购。。.

新!!: 微处理器和ARM架構 · 查看更多 »

AT&T

AT&T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固網電話服務供應商及第一大的流動電話服務供應商,此外還提供寬頻及收費電視服務。合共1.5億戶提供服務,當中8,510萬戶為無線用戶。 西南貝爾公司創辦於1983年是根據的,而成立的其中一間。1995年西南貝爾公司易名為SBC通訊公司,再於2005年收購了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並易名為AT&T公司,此外並繼承了原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所持有的商標及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編碼T(電話之意)。 目前AT&T公司通過購買持有不少因1983年判決而剝離的。 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市中心Godinez, Victor and David McLemore.

新!!: 微处理器和AT&T · 查看更多 »

Atmel AVR

Atmel AVR系列是一种基于改进的哈佛结构、8位元~32位元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RISC)的微控制器,由Atmel公司于1996年研发。AVR系列是首次采用闪存(Flash Memory)作为数据存储介质的单芯片微控制器之一,同時代的其它微控制器多採用一次寫入可编程ROM、EPROM或是EEPROM。 目前AVR处理器发展了六个系列,分别是:tinyAVR,ATtiny系列;megaAVR,ATmega系列;XMEGA,ATxmega系列;Application-specific AVR,面向特殊应用的AVR系列,增加LCD控制器、USB控制器、PWM等特性;FPSLIC,FPGA上的AVR核;AVR32,32位AVR系列,包含SIMD和DSP以及音视频处理特性,与ARM架構形成竞争。.

新!!: 微处理器和Atmel AVR · 查看更多 »

半导体

半导体(Semiconductor)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材料的导电性是由导带中含有的电子数量决定。当电子从价带获得能量而跳跃至导电带时,电子就可以在带间任意移动而导电。一般常见的金属材料其导电带与价电带之间的能隙非常小,在室温下电子很容易获得能量而跳跃至导电带而导电,而绝缘材料则因为能隙很大(通常大于9电子伏特),电子很难跳跃至导电带,所以无法导电。 一般半导体材料的能隙约为1至3电子伏特,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因此只要给予适当条件的能量激发,或是改变其能隙之间距,此材料就能导电。 半导体通过电子传导或電洞傳导的方式传输电流。电子传导的方式与铜线中电流的流动类似,即在电场作用下高度电离的原子将多余的电子向着负离子化程度比较低的方向传递。電洞导电则是指在正离子化的材料中,原子核外由于电子缺失形成的“空穴”,在电场作用下,空穴被少数的电子补入而造成空穴移动所形成的电流(一般称为正电流)。 材料中载流子(carrier)的数量对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极为重要。这可以通过在半导体中有选择的加入其他“杂质”(IIIA、VA族元素)来控制。如果我們在純矽中摻雜(doping)少許的砷或磷(最外層有5個電子),就會多出1個自由電子,這樣就形成N型半導體;如果我們在純矽中摻入少許的硼(最外層有3個電子),就反而少了1個電子,而形成一個電洞(hole),這樣就形成P型半導體(少了1個帶負電荷的原子,可視為多了1個正電荷)。.

新!!: 微处理器和半导体 · 查看更多 »

印刷电路板

印刷电路板,又称印制--电路板,印刷线路板,常用英文缩写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或PWB(Printed wire board),是电子元件的支撑体,在這其中有金屬導體作为連接电子元器件的線路。 傳統的電路板,採用印刷蝕刻阻劑的工法,做出電路的線路及圖面,因此被稱為印刷電路板或印刷線路板。由於電子產品不斷微小化跟精細化,目前大多數的電路板都是採用貼附蝕刻阻劑(壓膜或塗佈),經過曝光顯影後,再以蝕刻做出電路板。.

新!!: 微处理器和印刷电路板 · 查看更多 »

单片机

--,全称--(single-chip microcomputer),又稱--(microcontroller),是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计数器(timer/counter)、各種输入输出接口等都集成在一块-zh-hans:集成电路; zh-hant:積體電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与应用在个人电脑中的通用型微处理器相比,它更强调自供应(不用外接硬件)和节约成本。它的最大优点是体积小,可放在仪表内部,但存储量小,输入输出接口简单,功能较低。由于其发展非常迅速,旧的单片机的定义已不能满足,所以在很多应用场合被称为范围更广的--;由於單晶片微電腦常用於當控制器故又名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单晶片”是台湾对单片机的称呼;中国大陆主要采用“--”的称呼,英文缩写为MCU。.

新!!: 微处理器和单片机 · 查看更多 »

大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mainframe),又称大型机、大型主机、主机等,是從IBM System/360开始的一系列计算机及與其兼容或同等級的计算机,主要用于大量數據和关键项目的计算,例如银行金融交易及数据处理、人口普查、企业资源规划等。.

新!!: 微处理器和大型计算机 · 查看更多 »

奔騰

奔騰(Pentium)是英特爾公司的一個註冊商標,作為其x86處理器品牌之一,於1993年推出。以往,「奔騰」是英特爾的唯一的x86處理器產品線,後來隨著其產品線的擴展衍生出低端的「賽揚」(Celeron)系列、供伺服器以及工作站使用的「至強」(Xeon)系列。2006年英特爾推出「酷睿」(Core)系列處理器產品線,取代原奔騰處理器系列的市場定位。時至今日,「奔騰」這個品牌仍然繼續使用,但市場定位被定位為比低端入門型的賽揚系列高一級,比橫貫中高端主流型和高端旗艦型的酷睿系列低一級的中端入門型級別。.

新!!: 微处理器和奔騰 · 查看更多 »

奔腾4

奔騰4(Pentium 4,或簡称奔4或P4),Intel生產的第七代x86微處理器,是繼1995年出品的第六代P6架构Pentium Pro之後第一款重新設計過的處理器,這一新的架構稱做NetBurst,(此前的Pentium II、Pentium III及相应各版本的Celeron仍旧属于P6架构)。Pentium 4首款產品工程代号為:Willamette,拥有1.4GHz左右的核心時脈,并使用Socket 423腳位架構,于2000年11月发布。值得注意的是,Pentium 4有著非常快速到400MHz的前端匯流排,之後更有提升到533MHz、800MHz,它其實是一個100MHz时钟频率的四倍数据速率(QDR)前端匯流排,因此数据传输速率为4×100MHz。相应的,Pentium 4前期的竞争对手AMD Athlon处理器采用双倍数据输率(DDR)前端匯流排,拥有266MHz或333MHz的数据传输速率(2×133MHz、2×166MHz)。 令业界观察人士感到意外的是,NetBurst架构的Pentium 4在“每周期整数处理能力”和“每周期浮点处理能力”这两个重要性能上比前一代的P6架构不升反降。它通过牺牲每个周期的性能以实现非常高的--和SSE性能。与英特尔的传统保持一致的是,Pentium 4也有低端Celeron〔通常称为Celeron 4〕及Celeron D版本和用于SMP配置的高端Xeon〔至強〕版本。 Pentium 4的设计目标是适应更快的时钟速度,因为消费者开始依据更高的時脈购买電腦。在这方面Pentium 4是一个经典的市场驱动技术的范例。这很快就推动超微半導體(AMD)的“时钟频率神话运动”。英特尔使用一个特别长的指令流水线来实现这个目标,同Pentium III和Athlon那样的传统x86 CPU相比,Pentium 4降低了每个时钟周期的处理能力,但是它能够以更高的时钟速度工作。AMD則採用所謂的PR值來標示與Pentium 4相對應的Athlon XP處理器。 英特尔在發表Pentium 4時向大眾宣布说,NetBurst架構能夠運行在10GHz。然而,NetBurst架构在3.8GHz便遇到提升制程也无法解决的高功耗问题。这迫使英特尔在2005年年中放弃NetBurst,并转向升温更少的Pentium M,祭出“MoDT ('''M'''obile '''o'''n '''D'''esk'''T'''op)”的旗帜;并由此发展处Intel Core微架构取代NetBurst。.

新!!: 微处理器和奔腾4 · 查看更多 »

奔腾II

奔騰II(Pentium II)為英特爾於1997年5月7日推出的微處理器。它基於Pentium Pro使用的P6架構,但加強16位元的效能,以及加入MMX指令集。虽然MMX指令集最早出现在Pentium MMX CPU,但是其后研发的所有型号的Pentium Pro都没有包含MMX指令集,这影响在图形计算方面的性能。.

新!!: 微处理器和奔腾II · 查看更多 »

威盛電子

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VIA Technologies),是台湾的積體電路設計公司,主要生產主機板的晶片組、中央處理器(CPU)以及繪圖晶片。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主機板晶片組設計公司。身為一家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VIA主要在研究與發展他的晶片組,然後將晶圓製造外包給晶圓廠進行(例如台積電)。2000年,威盛的南北橋晶片組挑戰Intel,結果成功拿下全球市佔率一半,在台灣股市創下629元的天價,市值高達1兆8千多億,還有「台灣Intel」的稱號。.

新!!: 微处理器和威盛電子 · 查看更多 »

安腾

安腾(Itanium),是英特尔安腾架构(通常稱之為IA-64)的64位元處理器。英特尔推出了兩個安腾的家族:其一是安腾,另一個是安腾2。在2007年11月1日,安腾2的家族又再一次稱為安腾。該處理器的市場定位是在於企業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系統。該架構由惠普創始,後來則是惠普與英特尔共同開發。 安腾的微架構是徹底的不同於其他英特尔處理器採用的x86(包含x86-64)架構。這個架構是建基於顯性的指令並行,由編譯器來決定哪些指令並行處理。這種方式允許處理器在每個週期最多可以執行6個指令。與超純量架構的不同點,安腾在並行處理中並沒有複雜的線路來判斷指令依賴性,所以編譯器必須要在編譯的時候就已經處理妥當。 在一系列的拖延開發進度後,第一款安腾於2001年推出,性能更強的安腾處理器在之後則是有週期性的持續推出。採用安腾處理器的製造商之中,以惠普的製造量最多。在2007年,安腾在企業界系統採用的架構之中是位於第四名,而前三名則是x86-64、IBM POWER與SPARC。英特尔於2007年11月推出最新的安腾處理器為Montvale核心,2012年推出安腾9500(Poulson)。2017年推出最後一代Itanium處理器,但是在技術上較同時代Xeon低級,且停止開發Itanium。.

新!!: 微处理器和安腾 · 查看更多 »

工作站

工作站(Workstation)是一种高端的通用微型计算机。它是为了单用户使用并提供比個人電腦更强大的性能,尤其是在图形处理能力,任务并行方面的能力。 另外,連接到伺服器的終端機也可稱為工作站。.

新!!: 微处理器和工作站 · 查看更多 »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缩写:CPU),是计算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计算机的可编程性主要是指对中央处理器的编程。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是现代电脑的三大核心部件。1970年代以前,中央处理器由多个独立单元构成,后来发展出由集成电路制造的中央处理器,這些高度收縮的元件就是所謂的微处理器,其中分出的中央处理器最為复杂的电路可以做成单一微小功能强大的单元。 中央处理器廣義上指一系列可以执行复杂的计算机程序的逻辑机器。这个空泛的定义很容易地将在“CPU”这个名称被普遍使用之前的早期计算机也包括在内。无论如何,至少从1960年代早期开始,这个名称及其缩写已开始在电子计算机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尽管与早期相比,“中央处理器”在物理形态、设计制造和具体任务的执行上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其基本的操作原理一直没有改变。 早期的中央处理器通常是为大型及特定应用的计算机而定制。但是,这种昂贵的为特定应用定制CPU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开发便宜、标准化、适用于一个或多个目的的处理器类。这个标准化趋势始于由单个晶体管组成的大型机和微机年代,随着集成电路的出现而加速。IC使得更为复杂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中设计和制造(在微米的數量级)。中央处理器的标准化和小型化都使得这一类数字设备和電子零件在现代生活中的出现频率远远超过有限应用专用的计算机。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在包括从汽车到手机到儿童玩具在内的各种物品中。.

新!!: 微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 · 查看更多 »

伽利略号探测器

伽利略號(Galileo)是美國太空總署一艘無人太空船,專門用作研究木星及其衛星。它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名字來命名,於1989年10月18日由穿梭機亞特蘭蒂斯號運送升空,任務名稱為STS-34,它於1995年12月7日接近木星。 伽利略號是首個圍繞木星公轉,對木星大氣作出探測的太空船。在前往木星的旅程中,它發現了首個屬於小行星的衛星。 由於燃料的消耗,且在發射前並未通過無菌處理,為免與木衛二碰撞,造成污染,伽利略號被安排撞向木星摧毀,它於2003年9月21日以每秒50公里的速度墜落木星大氣層,結束它長達14年的任務。.

新!!: 微处理器和伽利略号探测器 · 查看更多 »

微型计算机

一般来说,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作为CPU的计算机。这类计算机的另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占用很少的物理空间。 桌面计算机、游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种类众多的手持设备都属于微型计算机的範例。 微型计算机使用的设备大多数都紧密的安装在一个单独的机箱中,也有一些設備可能短距離地連接在机箱外,例如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一般而言,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尺寸可以使之很容易摆放在大多数桌面上。相对的,更大的计算机像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超级计算机可以占据部分机柜或者整个房间。 大多数微型计算机只能同时服务单用户,但是一些运行类Unix操作系统的PC和工作站可以同时提供多个用户使用。如同所有的计算机,微处理器负责所有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工作。与CPU一同工作的数据存储有两种,非常高速但易失的RAM以及較低速但非易失的磁盘。 完整的微型计算机所包括的其他设备有电源供應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例如印表機、螢幕、人機界面裝置等,用來轉達資訊給人類操作者,或是從他得到資料。.

新!!: 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 查看更多 »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缩写:µP或uP)是可程式化特殊集成电路。一种处理器,其所有元件小型化至一块或数块集成电路内。一种集成电路,可在其一端或多端接受编码指令,执行此指令并输出描述其状态的信号。这些指令能在内部输入、集中或存放起来。又称半导体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主要部件。微处理器的元件常安装在一个单片上或在同一组件内,但有时分布在一些不同芯片上。在具有固定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由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逻辑单元组成。在具有微程序控制的指令集的微型计算机中,它包含另外的控制存储单元。用作处理通用资料时,叫作中央处理器。這也是最为人所知的应用(如:Intel Pentium CPU);专用于图像资料处理的,叫作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如Nvidia GeForce 9X0 GPU);用于音讯资料处理的,叫作Audio Processing Unit音讯处理单元(如Creative emu10k1 APU)等等。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就是一块集成了数量庞大的微型晶体管与其他电子元件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之所以会被称为微處理器,並不只是因为它比迷你电脑所用的处理器还要小而已。最主要的区别別,还是因为当初各大晶片厂之制程,已经进入了1 微米的阶段,用1 微米的制造,所產製出來的处理器晶片,厂商就会在产品名称上用「微」字,强调他们很高科技。与现在的许多商业广告中,「纳米」字眼时常出现一样。 早在微处理器问世之前,電子計算機的中央处理单元就经历了从真空管到晶体管以及再后来的离散式TTL集成电路等几个重要阶段。甚至在電子計算機以前,还出现过以齿轮、轮轴和杠杆为基础的机械结构计算机。,但那个时代落后的制造技术根本没有能力将这个设计付诸实现。微處理器的發明使得複雜的電路群得以製成單一的電子元件。 从1970年代早期开始,微处理器性能的提升就基本上遵循着IT界著名的摩尔定律。这意味着在过去的30多年里每18个月,CPU的计算能力就会翻倍。大到巨型机,小到筆記型电脑,持续高速发展的微处理器取代了诸多其他计算形式而成为各个类别各个领域所有计算机系统的计算动力之源。.

新!!: 微处理器和微处理器 · 查看更多 »

微米

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萬分之一(10-6,此即為「微」的字義)。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际单位制符号。微米是红外线波长、细胞大小、细菌大小等的数量级。.

新!!: 微处理器和微米 · 查看更多 »

德州仪器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TI,)是一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跨国公司,以开发、制造、销售半导体和计算器技术闻名于世,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与模拟电路方面的研究、制造和销售。它在25个国家有制造、设计或者销售机构。德州仪器是世界第三大半导体制造商,仅次于英特尔,三星;是行動電話的第二大芯片供应商,仅次于高通;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大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半导体元件的制造商,其产品还包括计算器、微控制器以及多核处理器。德州仪器居世界半导体公司20强。 德州仪器于1951年建立。它由地球物理业务公司(Geophysical Service Incorporated, GSI)整组而产生。这家公司最初生产地震工业和国防电子的相关设备。TI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晶体管,同时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硅晶体管。1954年,TI研发制造了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1958年,在TI中新研究实验室工作的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1961年,TI为美国空军制造了第一台集成电路电脑。50年代末期,TI开始研究红外线技术,随后TI涉足制造导弹和炸弹的雷达系统,导航和控制系统。世界上第一台便携式计算器由TI于1967年发明。 20世纪70、80年代公司业务集中于家用电子产品,如数字钟表、电子手表、便携式计算器、家用电脑以及各种传感器。1997年公司将其国防业务出售给了美国雷神公司。2007年,德州仪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道德企业之一。 2011年收购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之后,TI拥有由约45000种模拟电路产品及客户设计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这使TI成为世界上最大模拟电路元器件生产厂商。2011年TI在财富500强中位列第175名。TI旗下业务有两个主要分支:半导体(SC)和教育技术(ET),其中半导体业务创造了公司收益的约96%。.

新!!: 微处理器和德州仪器 · 查看更多 »

列奥纳多·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又譯--,全名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文西城皮耶羅先生之子──李奧納多」),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个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尔並稱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为纪念达·芬奇而被命名為“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常常被描述成一个博学者中的典型、一个有着“不可遏制的好奇心”和“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他被广泛地认同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画家之一,或许他还是所有人中拥有最多不同类型的天赋的人Vasari, Boltraffio, Castiglione, "Anonimo" Gaddiano, Berensen, Taine, Fuseli, Rio, Bortolon.

新!!: 微处理器和列奥纳多·达·芬奇 · 查看更多 »

创新科技

創新科技有限公司(Creative Technology Limited)(),是新加坡電腦多媒體製造商,1981年7月1日由新加坡企業家沈望傅創立。創新科技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分部稱為Creative Labs, Inc.;在台灣曾用中文譯名「創巨科技」,之後改成「創新未來」。創新科技自成立以來陸續併購了Ensoniq、E-MU Systems、Cambridge SoundWorks、Aureal、3DLABS、Ectiva、Share Vision、Digicom與Silicon Engineering等公司。 創新科技最為著名的是自1989年推出的Sound Blaster系列音效卡,現時主要產品為音效卡、電腦用多媒體音箱、耳機及便攜藍牙音箱。 創新科技也跟主機板製造商和筆記型電腦品牌合作,將Sound Blaster技術內置在它們的產品上。.

新!!: 微处理器和创新科技 · 查看更多 »

全美達

全美達(Transmeta,)是一家設計超長指令字(VLIW)程式碼轉譯微處理器的美國有限公司,集中於開發減低電子設備功秏的運算技術,於1995年由Bob Cmelik、Dave Ditzel、Colin Hunter、Ed Kelly、Doug Laird、Malcolm Wing與Grzegorz Zynerlo創立,至今為止共出產了兩款兼容x86架構的處理器:Crusoe與Efficeon, 該些處理器用於非常重視低功秏與散熱能力的超便攜式筆記型電腦、刀鋒伺服器、平板電腦與安靜型桌上電腦上。.

新!!: 微处理器和全美達 · 查看更多 »

Celeron D

#重定向 赛扬D.

新!!: 微处理器和Celeron D · 查看更多 »

Celeron M

#重定向 赛扬M.

新!!: 微处理器和Celeron M · 查看更多 »

CPU插座

CPU插座(CPU socket)是電腦裡主機板上固定住CPU並導通電氣訊號的一種插座。.

新!!: 微处理器和CPU插座 · 查看更多 »

Cyrix

Cyrix Corporation是1988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理查森市成立的一家微處理器開發公司,主要從事于專為286和386微處理器提供高性能的浮點運算處理器。Tom Brightman和Jerry Rogers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經過公司總裁兼CEO的Jerry Rogers親自招賢納士,最終組成了一個僅有30人的設計團隊,人數雖少但卻很高效。 Cyrix在1997年11月11日與國家半導體合併。.

新!!: 微处理器和Cyrix · 查看更多 »

Cyrix 6x86

Cyrix 6x86是一顆第六代、32位元、x86相容的微處理器,是由Cyrix公司所設計,並由IBM、SGS-Thomson所生產,於1996年發表。.

新!!: 微处理器和Cyrix 6x86 · 查看更多 »

系统单晶片

#重定向 系统芯片.

新!!: 微处理器和系统单晶片 · 查看更多 »

縮寫

縮寫(abbreviation),在语言学裡嚴格地说是一種詞語的簡易格式,又称缩略语或簡稱。但實際上,它是從詞中提取關鍵字來簡要地代表原來的意思。例如,「欧洲联盟」被省略作為「欧盟」。.

新!!: 微处理器和縮寫 · 查看更多 »

纳米

纳米(符號 nm,nanometre、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長度單位,指1米的十億分之一(10-9m)。 有時候也會見到埃米(符號 Å)這個單位,為10-10m。 1納米(nm).

新!!: 微处理器和纳米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家半導體

美國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簡稱國半)是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之一,專於類比元件及子系統,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產品包括電力管理電路、顯示器驅動、音頻與運算放大器、通訊接口產品及數據轉換方案。美國國家半導體的主要市場包括無線耳機、顯示器及多個廣泛的電子市場,包括醫學、汽車、工業與試驗與測量應用。 美國國家半導體於1959年5月27日由數名斯派里公司(Sperry Rand Corporation)的工程師創立,多年來收購了數家公司,如在1987年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與在1997年收購Cyrix。但隨著時間的過去美國國家半導體開始分拆該些收購得來的公司,仙童半導體在1997年再次成為獨立公司,Cyrix微處理器部門在1999年出售予威盛電子,資訊設備部門(「互聯網小器具」高度整合式處理器)在2003年出售予超微,先進個人電腦事業處(Advanced PC Division)在2005年出售予華邦電子,其他業務如數位無線晶片組亦於近期關閉,而美國國家半導體已轉型為一家高性能類比半導體公司。 2011年4月4日,德州儀器宣佈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2011年9月23日,德州儀器與美國國家半導體正式合併。.

新!!: 微处理器和美國國家半導體 · 查看更多 »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新!!: 微处理器和美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真空管

-- -- -- -- 真空管(Vacuum Tube)是一種在電路中控制電子流動的電子元件。參與工作的電極被封裝在一個真空的容器內(管壁大多為玻璃),因而得名。在中国大陆,真空管則會被稱為「電子管」。在香港和廣東省,真空管會被稱作「膽」。一般來說真空管內都是真空。但隨著發展也不一定:有充气震盪管、充氣穩壓管及水银整流管。 在二十世紀中期前,因半導體尚未普及,基本上當時所有的電子器材均使用真空管,形成了當時對真空管的需求。但在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普及和平民化下,真空管因成本高、不耐用、體積大、效能低等原因,最後被半導體取代了。但是可以在音響擴大機、微波爐及人造衛星的高頻發射機看見真空管的身影;許多音響特別使用真空管是因為其特殊音質,在音響界、老舊的真空管常與最新的數位IC共存。另外,像是電視機與電腦陰極射線管顯示器內的阴极射线管以及X光機的X射线管等則是屬於特殊的真空管。 對于大功率放大(如百万瓦电台)及衛星而言(微波大功率)而言,大功率真空管及行波管仍是唯一的選擇。對于高頻電焊機及X射线机,它仍是主流器件。.

新!!: 微处理器和真空管 · 查看更多 »

瑞薩電子

薩電子公司(日文:ルネサ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英文: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為NEC電子以及瑞薩科技合併後所成立的新公司。於2009年9月16日簽定最終協議,以NEC電子為存續公司,與瑞薩科技進行合併。.

新!!: 微处理器和瑞薩電子 · 查看更多 »

DEC Alpha

DEC Alpha,也称为Alpha AXP,是由迪吉多公司開發的64位RISC指令集架構微处理器。最初由DEC公司制造,并被用于DEC自己的工作站和服务器中。作为VAX的后续被开发,支援VMS操作系统,如Digital UNIX。不久之后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也可以在其上运行,如Linux和BSD。Microsoft Windows支持这款处理器,直到Windows NT 4.0 SP6,但是从Windows 2000 beta3开始放弃了对Alpha的支援。 1998年,随着DEC被一起卖给康柏。2001年,被康柏卖给Intel。同年,惠普收购康柏,继续开发基于Alpha处理器的产品到2004年。 2011年,部署在中国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曝光,其采用了据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威蓝光SW-1600处理器。根据网络资料,神威蓝光处理器基于专利已经过期的DEC ALPHA 21164A EV-56架构,单CPU中集成了16个核心,主频975MHz到1.2GHz,浮点数计算峰值性能140.8GFlops@1.1GHz,集成了DDR3内存控制器,并支持16GB内存。.

新!!: 微处理器和DEC Alpha · 查看更多 »

芯片组

芯片组(英語:Chipset)是一组共同工作的集成电路“芯片”,并作为一个产品销售。它负责将电脑的核心——微处理器和机器的其他部分相连接,是决定主板级别的重要部件。以往,芯片组由多顆晶片組成,慢慢的簡化為兩顆晶片。 在计算机领域,“芯片组”术语通常是特指计算机主板或扩展卡上的芯片。当讨论基于英特尔的奔腾级处理器的个人电脑时,芯片组一词通常指两个主要的主板芯片组:北桥和南桥。芯片组的制造商可以,通常也是独立于主板的制造商。比如PC主板芯片组包括NVIDIA的nForce芯片组和威盛電子公司的KT880,都是为AMD处理器开发的,或英特尔许多芯片组。 單晶片晶元組已推出多年,例如SiS 730。但直到最近nForce 4的出現才逐漸流行。現在的單晶片晶元組,不像以往般複雜,因Athlon 64已內建記憶體控制器,取代了北橋的功能。縱使晶元組變成單晶片,習慣上亦沿用舊名稱。.

新!!: 微处理器和芯片组 · 查看更多 »

计算机架构

#重定向 计算机系统结构.

新!!: 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架构 · 查看更多 »

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最初是内从事包括电话交换机、电话电缆、半导体等电信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机构。地点位于美國新澤西州聯合縣的Murray Hill。.

新!!: 微处理器和贝尔实验室 · 查看更多 »

超威半导体

超微半导体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縮寫:AMD、超微,或譯「超威」),創立於1969年,是一家專注於微处理器及相關技術設計的跨国公司,总部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矽谷內的森尼韦尔市。最初,超微擁有晶圓廠來製造其設計的晶片,自2009年超微將自家晶圓廠拆分為現今的GlobalFoundries(格羅方德)以後,成為無廠半導體公司,僅負責硬體積體電路設計及產品銷售業務。現時,超微的主要產品是中央處理器(包括嵌入式平台)、圖形處理器、主機板晶片組以及電腦記憶體, 超微半導體是目前除了英特爾以外,最大的x86架構微處理器供應商,自收購冶天科技以後,則成為除了輝達以外僅有的獨立圖形處理器供應商,自此成为一家同時擁有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技術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唯一可与英特爾和輝達匹敵的廠商。在2017年第一季全球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的市場佔有率中,英特爾以79.8%排名第一、AMD以20.2%位居第二。於2017年8月,AMD CPU在德國電商Mindfactory的銷售量首次以54.0%超越intel,並於9月增長至55.0%,於10月(同時也是Coffee Lake推出之月份),銷售份額仍繼續成長至57.7%,於11月,由於增加部分未計算型號,份額下降至57.4%.

新!!: 微处理器和超威半导体 · 查看更多 »

超长指令字

超长指令字(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指的是一种被设计为可以利用指令级并行(ILP)优势的CPU体系结构。一个按照顺序执行指令的非超标量处理器不能充分的利用处理器的资源,有可能导致低性能。 性能可以通过同时执行一系列指令中的不同子步骤来提高(这就是流水线),或者像超标量架构一样,甚至完全的并行执行多个处理器指令。进一步的提高可以通过指令的执行顺序与在程序代码中出现的顺序不同来提高,这就是乱序执行。 这3种技术都要付出代价:增加了硬件的复杂性。在并行执行任何操作之前,处理器必须确认这些指令间没有相互依赖。例如第一个指令的结果作为第二个指令的输入。很明显,这样的两条指令无法同时执行,并且第2条指令不能在先于第一条指令执行。乱序执行处理器增加了硬件资源用于调度指令和决定相互依赖。 另一方面,VLIW通过另外一种方法来实现并行。VLIW的并行指令执行是基于一个确定的调度。这个调度是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的。由于决定乱序执行的工作是由编译器来完成的,处理器不再需要上面三种技术所需的调度硬件。结果VLIW处理器相比其他多数的超标量处理器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处理能力但是更少的硬件复杂性(编译器的复杂性提高了)。 正如一些其他比较新颖的架构,这种并行执行的概念只有当编译器能生成有效的代码的时候才变得有用。事实上,一些有着特殊目的的指令可以用来帮助一些复杂的操作,例如快速傅立叶变换或者在地貌计算中出现的计算。如果编译器无法准确的找出相关的代码并且生成可以利用CPU能力的目标代码,这些特殊目的的指令将变得毫无用处。例如,程序员可能需要将他的算法用一种可以降低编译器工作难度的方式进行描述。 Category:微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超长指令字 · 查看更多 »

齿轮

齒輪(Gear或cogwheel)是輪緣上有齒能連續嚙合傳遞運動和動力的机械零件,齒輪依靠齒的齧合傳遞扭矩。齒輪通過與其它齒狀機械零件(如另一齒輪、齒條、蝸桿)傳動,传动方式是啮合传动,可實現改變轉速與扭矩、改變運動方向和改變運動形式等功能。由於傳動效率高、傳動比準確、功率範圍大等優點,齒輪機構在工業產品中廣泛應用,其設計與製造水平會直接影響到工業產品的品質。 齒輪輪齒相互扣住齒輪會帶動另一個齒輪轉動來傳送動力。將兩個齒輪分開,也可以應用鏈條、履帶、皮帶來帶動兩邊的齒輪而傳送動力。齒輪一般由輪齒、齒槽、端面、法面、齒頂圓、齒根圓、基圓和分度圓組成。 兩個齒輪为外啮合齿轮机构時,轉動的方向會相反。如右圖: 为内啮合齿轮机构時,轉動的方向會相同。.

新!!: 微处理器和齿轮 · 查看更多 »

航海家計畫

航海家計畫(--,Voyager program)是美國的無人太空探測衛星計畫,包括航海家1號與航海家2號探測衛星。它們都在1977年發射,並從1970年代末開始探測太陽系的行星。雖然航海家計畫一開始只設計針對木星與土星來進行探測,不過這兩個衛星最終都抵達太陽系邊緣,並持續傳回相關資訊。航海家1號與2號目前仍持續朝太陽系外前進,而航海家1號則是目前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 航海家1號與2號衛星都獲得大量關於太陽系氣體行星的資料,大幅增加天文學家對於它們的認識。而衛星軌道的變化也被科學家用來研究海王星外天體的存在。.

新!!: 微处理器和航海家計畫 · 查看更多 »

赛扬

赛扬(Celeron)是英特尔公司中央处理器的一个注册商标。 赛扬处理器是Intel旗下的「经济型」产品。赛扬与奔腾或酷睿处理器使用的核心相同,但不同的是,赛扬处理器往往要比高端处理器处理能力低。 AMD公司在2000年至2003年使用Duron,中文译名钻龙的处理器来与赛扬抢占低端市场份额;钻龙停产后,于2004年7月推出Sempron,中文译名为闪龙的低价处理器继续与赛扬竞争。.

新!!: 微处理器和赛扬 · 查看更多 »

英特尔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伊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集成電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之名在1968年7月18日共同創辦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英特爾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Intel Inside”的廣告標語與Pentium系列處理器在1990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英特爾的品牌名號。 英特爾早期在開發SRAM與DRAM的記憶體晶片,在1990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英特爾的主要業務。在1990年代時,英特爾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PC工業。在這段期間英特爾成為PC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微軟公司一樣支配著PC工業的發展方向。而Millward Brown Optimor發表的2007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英特爾的品牌價值由第15名掉落了10個名次到第25名。 而主要競爭對手有AMD、NVIDIA及Samsung。.

新!!: 微处理器和英特尔 · 查看更多 »

電子元件

電子元件(electronic component),是電子電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個別封裝,並具有兩個或以上的引線或金屬接點。電子元件須相互連接以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電子電路,例如:放大器、無線電接收機、振盪器等,連接電子元件常見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電路板上。電子元件也許是單獨的封裝(電阻器、電容器、電感器、晶體管、二極管等),或是各種不同複雜度的群組,例如:集成电路(運算放大器、排阻、邏輯閘等)。.

新!!: 微处理器和電子元件 · 查看更多 »

電晶體-電晶體邏輯

電晶體-電晶體邏輯(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缩写为TTL),是市面上较为常見且应用广泛的一种邏輯閘数字集成电路,由电阻器和電晶體而组成。TTL最早是由德州儀器所開發出來的,現雖有多家廠商製作,但編號命名還是以德州儀器所公佈的資料為主。其中最常見的為74系列。 与TTL分庭抗禮的是CMOS,旧时两者相比较TTL主要是速度快,CMOS則是速度慢,但省電、成本比TTL低。隨着CMOS技術的進步,其反應速度已經超越TTL。而且CMOS內部不具有製作麻煩的電阻,所以TTL可說几乎沒有發展。目前TTL主要应用于教育或是較簡單的數位電路。.

新!!: 微处理器和電晶體-電晶體邏輯 · 查看更多 »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縮寫:IC;integrierter Schaltkreis)、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晶--片/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導體裝置,也包括被动元件等)小型化的方式,並時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圓表面上。 前述將電路製造在半导体晶片表面上的積體電路又稱薄膜(thin-film)積體電路。另有一種(thick-film)(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元件,集成到基板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本文是关于单片(monolithic)集成电路,即薄膜積體電路。 從1949年到1957年,維爾納·雅各比(Werner Jacobi)、杰弗里·杜默 (Jeffrey Dummer)、西德尼·達林頓(Sidney Darlington)、樽井康夫(Yasuo Tarui)都開發了原型,但現代積體電路是由傑克·基爾比在1958年發明的。其因此榮獲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但同時間也發展出近代實用的積體電路的罗伯特·诺伊斯,卻早於1990年就過世。.

新!!: 微处理器和集成电路 · 查看更多 »

F-14雄貓式戰鬥機

F-14雄貓式戰鬥機(F-14 "Tomcat" Fighter)是美國海軍曾使用的一款超音速空優及長程攔截用艦載戰鬥機。為雙發噴射機、可變後掠翼與雙尾翼、雙座配置,由格魯門公司承包開發製造,專門負責以航空母艦為中心的艦隊防衛任務。首架F-14於1970年試飛,1974年正式服役,以取代F-4--式戰機作為美國航空母艦艦隊的防衛。F-14在服役後期曾追加低空導航暨夜間紅外線標定筴艙,具備有基本的精確對地攻擊能力。F-14在美國海軍服役32年後,於2006年9月22日正式退役,由F/A-18E/F超級大黃蜂式打擊戰鬥機所取代。伊朗是唯一獲准購買F-14的國家,而且一直操作至今。.

新!!: 微处理器和F-14雄貓式戰鬥機 · 查看更多 »

GeForce

GeForce(中國大陸又稱精视),是由英伟达公司開發的個人電腦的圖形處理器的品牌。第一款GeForce產品是為高邊際利潤(高端)遊戲社群和計算機用戶的市場設計開發的,但是後來的產品發佈擴展了產品線,覆蓋圖形市場的所有細分市場,從低端、中端到高端。到2013年為止,GeForce的設計已經包含16個世代。它现在的竞争對手是AMD的Radeon系列圖形處理器。NVIDIA亦擁有定位於專業圖形處理領域的Quadro系列,多數產品使用與GeForce相同的核心,GeForce的早期產品甚至可以藉由改刷韌體的方式軟改為Quadro系列。 英伟达通常會為一個新的系列,研發一個旗艦級產品。然後將其的功能(如核心、記憶體)削減,成為中端或低端產品。.

新!!: 微处理器和GeForce · 查看更多 »

IA-64

IA-64,又稱英特爾安騰架構(Intel Itanium architecture),使用在Itanium處理器家族上的64位元指令集架構,由英特尔公司與惠普公司共同開發。IA是Intel Architecture(英特尔架构)的缩写,64指64位系统。使用这种架构的CPU,包括Itanium和Itanium 2。此架構與x86及x86-64並不相容,作業系統與軟體需使用IA-64專用版本。.

新!!: 微处理器和IA-64 · 查看更多 »

IBM

国际商业机器股份有限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首字母縮略字:IBM,曾译万国商用机器公司)是美國一家跨國科技公司及諮詢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州阿蒙克市。IBM主要客户是政府和企业。IBM生产并销售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并且为系统架构和网络托管提供咨询服务。截止2013年,IBM已在全球拥有12个研究实验室和大量的软件开发基地。IBM雖然是一家商業公司,但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卻也有很高的成就,利用這些學術研究為基礎,发明很多产品。比较有名的IBM发明的产品包括硬盘、自動櫃員機、通用产品代码、SQL、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RAM及沃森。.

新!!: 微处理器和IBM · 查看更多 »

IBM POWER

IBM POWER是RISC處理器架構的一種,由IBM設計,全稱為“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IBM Connect電子報》2007年8月號譯為「增強RISC性能優化」。POWER系列微處理器在不少IBM伺服器、超級電腦、小型電腦及工作站中,廣泛作為主CPU使用。而PowerPC架構也是源自POWER架構,並應用在蘋果電腦的麥金塔電腦及部份IBM的工作站,以及各式各樣的嵌入式系統上。此外,IBM透過網站,向其他開發者及製造商推廣POWER架構及其他衍生產品。 POWER同样也是一系列实施了同样架构指令集的微处理器的名字。POWER系列微处理器用于IBM的服务器、微电脑、工作站、超级电脑的主处理器。POWER3以及随后的POWER系列微处理器均全部实施了64-bit PowerPC架构。從POWER3開始及其之後的POWER處器都不再具備與支援更早之前的舊POWER的指令集架構,包括PowerPC指令集架構或任何POWER2所追加延伸的指令,如lfq或stfq等,都不再具備與支援。.

新!!: 微处理器和IBM POWER · 查看更多 »

Intel 4004

4004是美國英特爾公司 (Intel) 推出的第1款微處理器,也是全球第一款微處理器;1971年11月15日发布。 4004處理器的尺寸為3mm×4mm,外層有16隻針腳,內有2,300個晶體管,採用五层設計、10微米製程。 4004最初的主频是108KHz,最高時脈有740KHz,能執行4位元運算,支援8位元指令集及12位元位址集,使用10.8微秒和21.6微秒运行周期。当使用10.8微秒运行周期时,可以每秒运算9万次,成本低于100美元。4004處理器的性能與早期电子计算机ENIAC相若。ENIAC是在1946年推出,機器體積庞大,需占用一个房间。ENIAC擁有18000个真空管。 該款處理器原先是為一家名為Busicom的日本公司而設計,用來生產計算機。.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4004 · 查看更多 »

Intel 4040

4040是美國英特爾公司 (Intel) 的一款微處理器,它是Intel 4004的加強版,於1974年推出。 4040的新增指令有中斷(Interrupt)和單步(Single Step)。 此外,它的指令集增至60個,程式記憶體(Program memory)增至8KB,資料儲存器(register)增至24個,子程式堆棧(Subroutine stack)增至7層。 4040也支援不少新增的晶片。 Category:微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4040 · 查看更多 »

Intel 8008

Intel C8008為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元處理器。由Intel從1972年中到1983年推出,共有兩種速度,0.5 Mhz以及0.8 Mhz,雖然比4004的工作時脈慢,不過因為是八位元處理器(比起4004的四位元),整體效能要比4004好上許多。8008可以支援到16KB的記憶體。C8008是比較珍貴的紫色陶瓷鍍金接腳版本,D8008則是後期出的量產版。.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08 · 查看更多 »

Intel 80186

Intel 80186是intel针对工业控制/通信等嵌入式市场,於1980年推出的8086处理器的扩展产品,除8086内核,另外包括了中断控制器、定时器、DMA、I/O、UART、片选电路等外设。 80186因为使用了8086内核,只能使用1M內存,可以运行真实模式的DOS环境和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 开发工具除Intel自己提供的c86、as86、link86工具外,也可以使用Borland或微軟的DOS下的C编译器和CSiLOC/LOCATE的方式,也有商业的完整toolchain,如paradigm/cad-ul。 80186处理器虽然历史悠久,但现在除Intel公司外,AMD公司、NEC、RDC等公司也有系列兼容产品,在嵌入式领域仍有广泛应用,堪称嵌入式领域最成功的处理器之一。 对应的升级版本是支持保护模式,突破1M地址限制的386EX。 Category:Intel x86處理器 Category:嵌入式系统.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186 · 查看更多 »

Intel 80188

Intel 80188為Intel 80186的一個衍生版本,跟80186不同的是,它只有一半的外部資料匯流排(External Data Bus),由16位元減至8位元,以助減低成本。 80188有四個16位元通用暫存器,亦可作為八個8位元暫存器。另外,它有十六個16位元的暫存器,包括:堆疊指標(Stack Pointer)、索引暫存器(Index registers)以及狀態暫存器(Status word register)。 跟8086一樣,它同有四個16位元位址暫存器以容許替64千位元組以上的記憶體給予位址。當超越16位元極限(即64KB)時,一個新的數值就會加入。這個位址系統可容許1百萬位元組(1 MBytes)的位址記憶體,但在當時這個數字是比一台電腦所需的記憶體高出很多。 Category:Intel x86处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188 · 查看更多 »

Intel 80286

80286(官方名称为iAPX 286),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发布于1982年2月1日。 802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早期的IBM PC/AT相容機中。这些PC称为“80286电脑”或“2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286”或“286”。 80286处理器集成了大约13万个晶体管,最大時脈为20MHz,采用16位資料匯流排和24位位址匯流排。 80286有两种運作模式:真實模式和保护模式。在真實模式下,80286直接访问内存的空间被限制在1M字节,更多内存需要通过EMS或XMS内存机制进行映射。而在保护模式下,80286可以直接访问16M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这为后来的微软的多任务操作系统Windows准备了条件。 80286的后续替代产品80386于1985年10月面世。.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286 · 查看更多 »

Intel 80386

Intel 80386,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发布于1985年10月17日。 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 PC兼容机中。这些PC被称为“80386电脑”或“3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386”或“386”。 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从16位元时代带入了32位元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巨大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CPU的快速演進,在1990年代後期使用80386的個人電腦已相當罕見,但因可應用於嵌入式系統、工業電腦及航天等用途,英特爾公司仍持續生產此CPU產品,直到2007年才停產。.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386 · 查看更多 »

Intel 80486

Intel i486(又稱486, 80486)是Intel公司的一款CISC架構的x86 CPU。 i486的前身是 Intel 80386 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486 · 查看更多 »

Intel 8080

Intel 8080為英特爾早期發佈的處理器。它於1974年4月發佈,是一枚8位元處理器,包含6000个晶体管,時脈為2MHz,亦是第一枚可算得上的處理器。1976年zilog製造了與8080相容的CPU z-80。 Category:Intel x86處理器 Category:1974年面世.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80 · 查看更多 »

Intel 8085

Intel 8085 是由Intel公司在1970年代中期所發展的八位元微處理器。設計上軟體可以向前相容于著名的Intel 8080,但在硬體上的支援需求較低。因此製造商可以生產出更便宜且更簡單的電腦系統。 Category:Intel处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85 · 查看更多 »

Intel 8086

Intel 8086(亦稱之為iAPX 86) (page 1-1)是由英特爾公司於1976年初開始設計,1978年年中發表的Intel第一款16位元微處理器。随後於1979年,又推出了Intel 8088,它在晶片的外部連接椎使用8位資料匯流排(允許使用更廉價和更少積體電路Fewer TTL buffers, latches, multiplexers (although the amount of TTL logic was not drastically reduced).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86 · 查看更多 »

Intel 8088

Intel 8088 是一個 Intel 以 8086 為基礎的 微處理器,擁有 16 位元 暫存器 和 8 位元外部 資料匯流排。這是原本 IBM PC 上所使用的處理器。 8088 使用 8 位元的設計,所針對的是較為經濟之系統。在它推出時候,大的資料匯流排寬度電路板還是相當地昂貴。8088 的預取(prefetch) 貯列(queue) 是 4 位元組,相對於 8086 的是 6 位元組。8088 的後代包括到現在還在使用的intel 80188、80288(不再製造或使用)、和 80388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到目前為止使用 8088 之最重要的微電腦是 IBM PC。原本的 PC 處理器是以 4.77 MHz 的時脈頻率執行。 顯然地 IBM 自家工程師想要使用 Motorola 68000,並且它後來被用在已經遺忘的 IBM 儀器 9000 實驗室電腦中,但是 IBM 已經擁有製造 8086 家族的授權,以作為給 Intel 氣泡式記憶體 設計的授權之交換。使用 8 位元 8088 版本的一個因素是,它可以使用現有 Intel 8085 形態的元件,允許以修改 8085 設計的方式為基礎製造電腦。68000 的元件在當時並非廣泛可以得到,雖然可以使用 Motorola 6800 元件來達成一種程度。Intel 的泡沫式記憶體在當時市場上推出有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從日本公司來的低廉價格所產生的激烈競爭,Intel 離開了記憶體市場並且專注在處理器上。 相容可以取代的晶片 NEC V20 是由 NEC 所製造,改進了約 20 % 的功率改善。 Category:Intel x86处理器 Category:1979年面世 es:Intel 8086 y 8088#Pines del 8088.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8088 · 查看更多 »

Intel i960

Intel i960是英特爾所出品的一款非x86架構的RISC微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 i960 · 查看更多 »

Intel處理器列表

#重定向 英特尔微处理器列表.

新!!: 微处理器和Intel處理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IT

#重定向 信息技术.

新!!: 微处理器和IT · 查看更多 »

Itanium

#重定向 安腾.

新!!: 微处理器和Itanium · 查看更多 »

M1

M1可以指:.

新!!: 微处理器和M1 · 查看更多 »

M2

M2可以指:.

新!!: 微处理器和M2 · 查看更多 »

MIPS架構

MIPS架構(MIPS architecture,為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line Stages的縮寫,亦為Millions of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頭字語),是一種採取精簡指令集(RISC)的處理器架構,1981年出現,由MIPS科技公司開發並授權,廣泛被使用在許多電子產品、網路設備、個人娛樂裝置與商業裝置上。最早的MIPS架構是32位元,最新的版本已經變成64位元。.

新!!: 微处理器和MIPS架構 · 查看更多 »

MOS 6502

MOS 6502是1975年由MOS科技所研發的8位元微處理器。當年6502剛問世時是當時效能最強的8位元CPU,且價格只有大型業者(如Motorola、Intel)相近產品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且除了公司的Z80外,6502幾乎快過多數業者的相近產品,進而激起一系列的的電腦專案,並在之後的1980年代帶來一場個人電腦的革命。MOS科技僅授權兩家業者能相容研製6502,即是所謂的“第二供貨源”,此分別是洛克威爾國際公司()與,更之後才有更多的業者獲得相容研製的授權,並仍持續在嵌入式系統的市場中供貨。.

新!!: 微处理器和MOS 6502 · 查看更多 »

MOS Technology

#重定向 MOS科技.

新!!: 微处理器和MOS Technology · 查看更多 »

NexGen

NexGen是一家私人控股的美国半導體公司,專門設計x86相容處理器,之後於1996年由AMD所收併。NexGen與他的競爭業者Cyrix相同,都是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必須倚賴晶圓廠代為生產晶片。NexGen過去是交由IBM微電子部門代產。 NexGen成立於1986年,由Compaq、株式會社ASCII及Kleiner Perkins共同創辦。第一個設計是期望開發出80386相同世代等級的處理器,不過設計過於複雜、電路面積過於龐大,必須用8顆晶片才能等同於1顆晶片的功效;等到晶片數已經收斂減少後,整個業界已經轉移、進入80486世代了。 NexGen的第二顆設計是Nx586 CPU,於1994年推出,並嘗試與Intel的Pentium直接抗衡,這也是第一顆向Pentium發出挑戰的處理器。此時Nx586處理器的具體型款為Nx586-P80及Nx586-P90。與其他競爭業者(AMD、Cyrix)不同的,Nx586的接腳配置與Pentium不相容,以致必須搭配特有的晶片組與主機板才行。為此,NexGen推出兩款使用Nx586的主機板,一片支援VLB(VESA Local Bus),另一片支援PCI。 與AMD、Cyrix的Pentium級處理器一樣,在相同時脈頻率下,AMD、Cyrix的處理器效能皆超越Pentium;所以Nx586-P80以75MHz運作,Nx586-P90以84MHz運作。然而很不幸的,Nx586的效能勝過搭配82430LX、82430NX晶片組的Pentium,但Intel推出Pentium的新搭配晶片組82430FX(Triton)後就超越了Nx586,使Nx586的優勢難以維持。此外,Nx586不具浮點運算能力,必須額外搭配Nx587的浮點運算(協力)處理器才行。 不過,後續的Nx586也具有浮點運算能力,這是由IBM使用MCM(Multi-Chip Module)封裝技術來實現,將Nx586、Nx587兩個裸晶一同封裝,且接腳相容於過去的Nx586;此顆稱為Nx586-PF100,好與之前就已經推出的Nx586-P100(不具浮點運算能力)有所區別。 另外,Compaq在其產品文宣、展示、箱盒上使用586字樣,並以此對抗“Pentium”一詞,不過Compaq並沒有廣泛採用NexGen的處理器。 之後,AMD K5處理器的性能與銷售表現都低於預期,因此AMD買下NexGen,大量取得NexGen的設計團隊,並延續Nx586的設計來開發新處理器,以此成就了在商業上相當成功的AMD K6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NexGen · 查看更多 »

Nvidia

#重定向 英伟达.

新!!: 微处理器和Nvidia · 查看更多 »

Opteron

Opteron是美國AMD公司一系列的64位元微處理器,中文名为皓龙。於2003年4月22日正式推出。Opteron處理器主要用於多路伺服器的領域上。最早的Opteron處理器採用了K8微處理器架構,及至2007年後期逐步過渡至K10微處理器架構。目前最新的Opteron採用的是2011年發表的Bulldozer微架構及其改版。除了x86及x86-64以外,還發售過使用ARM架構(AArch64、ARMv8)的機種。 其主要競爭對手為英特爾的Xeon處理器系列。原定Opteron將會採用Zen微架構打造,取代Bulldozer/Piledriver微架構的產品,不過最終AMD決定將推出十四年之久的本系列終止,以採用Zen微架構打造的EPYC系列取代之。.

新!!: 微处理器和Opteron · 查看更多 »

Pentium D

#重定向 奔腾D.

新!!: 微处理器和Pentium D · 查看更多 »

Pentium III

#重定向 奔騰III.

新!!: 微处理器和Pentium III · 查看更多 »

Pentium M

#重定向 奔腾M.

新!!: 微处理器和Pentium M · 查看更多 »

Pentium Pro

#重定向 奔腾Pro.

新!!: 微处理器和Pentium Pro · 查看更多 »

PowerPC

PowerPC(,有時簡稱PPC)是一種精簡指令集(RISC)架構的中央處理器(CPU),其基本的設計源自IBM的POWER(Performance Optimized With Enhanced RISC;《IBM Connect電子報》2007年8月號譯為「增強RISC性能優化」)架構。POWER是1991年,Apple、IBM、Motorola組成的AIM联盟所發展出的微處理器架構。PowerPC是整个AIM联盟平台的一部分,并且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部分。但蘋果電腦自2005年起,將旗下電腦產品轉用Intel CPU。 PowerPC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在1990年随RISC System/6000一起被介绍的IBM POWER架構。该设计是从早期的RISC架构(比如IBM 801)与MIPS架构的处理器得到灵感的。 1990年代,IBM、Apple和Motorola开发PowerPC晶片成功,并制造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器计算机。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第一代PowerPC采用0.6微米製程,電晶體达到单芯片300万个。 1998年,铜芯片问世,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2000年,IBM开始大批推出采用铜芯片的产品,如RS/6000的X80系列产品。铜製程取代了已经沿用了30年的铝製程,使矽芯片多CPU的生产工艺达到了0.2微米的水平,单芯片整合了2亿个電晶体,大大提高了运算性能;而1.8V的低电压操作(原为2.5V)大大降低了芯片的耗能,容易散热,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005年10月,IBM发布System p5产品线,采用基于POWER5处理器的增强版——POWER5+处理器,提供一系列更优化功能。产品一经推出,就打破15项计算领域的世界纪录。新的POWER5+处理器被称为“片上服务器”(server on a chip),它包括2个处理器,一个高带宽系统交换器,一个更大高速缓存和I/O界面。最新的POWER5+有1.5和1.9GHz两个主频选择,最大72MB板上高速缓存,支持逻辑分区技术,可使System p5为用户提供更强大性能,而占用面积更小。.

新!!: 微处理器和PowerPC · 查看更多 »

PowerPC G4

PowerPC G4是蘋果電腦使用的第四代PowerPC微處理器之統稱。 使用G4處理器的麥金塔電腦均以G4作為產品名稱,包括桌上型的Power Mac G4、筆記簿型的PowerBook G4及iBook G4等。除此之外,eMac、iMac、Xserve及Mac mini均有使用G4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PowerPC G4 · 查看更多 »

RCA

美國無線電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較常簡稱為RCA Corporation(RCA公司)),是一家在1919年至1986年間營運之美國電子設備生產商。今日RCA公司雖然已停止營運,但同名的品牌名仍轉手由其他企業持續使用。1986年,美國無線電公司被美國通用電氣所併購。由索尼音樂娛樂及公司使用,授權TCL集团及Audiovox在源自RCA公司的產品上使用RCA的名稱 RCA於1970年代至1990年代在臺灣的桃園縣(今 桃園市)設廠生產期間,曾造成嚴重的污染事件,導致多名員工與當地居民罹患癌症,受害者於2015年獲得賠償5億新台幣。.

新!!: 微处理器和RCA · 查看更多 »

RISC

#重定向 精简指令集.

新!!: 微处理器和RISC · 查看更多 »

SGI

SGI可以指:.

新!!: 微处理器和SGI · 查看更多 »

SPARC

SPARC,名稱源自於可擴充處理器架構(Scalable Processor ARChitecture)的縮寫,是一種RISC指令集架構,最早於1985年由昇陽電腦所設計,也是SPARC國際公司的注冊商標之一。這家公司於1989年成立,其目的是向外界推廣SPARC,以及為該架構進行符合性測試。此外該公司為了擴闊SPARC設計的生態系統,SPARC國際也把標準開放,並授權予多間生產商採用,包括德州儀器、Cypress半導體、富士通等。由於SPARC架構也對外完全開放,因此也出現了完全開放原始碼的LEON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以VHDL語言寫成,並採用LGPL授權。 SPARC架構原設計給工作站使用,及後應用在昇陽、富士通等製造的大型SMP伺服器上。而昇陽開發的Solaris作業系統也是為SPARC設計的系統之一,除Solaris外,NeXTSTEP、Linux、FreeBSD、OpenBSD及NetBSD系統也提供SPARC版本。 現時最新版本的SPARC為第8及第9版,在2005年12月,昇陽方面宣佈其UltraSPARC T1處理器將採用開放原始碼方式。2007年,昇陽電腦宣佈UltraSPARC T2處理器已經加入OpenSPARC開放原始碼計劃。.

新!!: 微处理器和SPARC · 查看更多 »

StrongARM

StrongARM,一個微處理器系列,採用ARM v4指令集架構。最早由迪吉多公司開發,後來賣給英特爾。它的下一代為XScale。.

新!!: 微处理器和StrongARM · 查看更多 »

SuperH

SuperH(或稱SH)是可靠單片機與微處理器架構的品牌名稱。SuperH 是以 32 位元存取的精簡指令集架構,多用在嵌入式系統。.

新!!: 微处理器和SuperH · 查看更多 »

Turion 64

AMD Turion是AMD公司的64位流動平台處理器,其中文官方名稱為「炫龍」,與英特爾的同類產品Pentium M及其繼承者Intel Core競爭。該處理器使用Socket 754插座,擁有512KB或1MB的L2快取,內建64位單通道記憶體控制器,以及單向800MHz、雙向1600Mhz的HyperTransport傳輸速度。另外,第二代的Turion 64 X2及其他AMD移动型處理器使用新的Socket S1插座,已於2006年推出。2008年推出Turion 64 Ultra。从2009年开始,中文官方名稱改为「锐龙」(与2017年3月发售的中文名为“锐龙”的AMD Ryzen并无关系),并推出Turion Ⅱ和Turion Neo。.

新!!: 微处理器和Turion 64 · 查看更多 »

UNIX

UNIX,一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特征。于1969年,在美国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开发類UNIX(UNIX-like)。.

新!!: 微处理器和UNIX · 查看更多 »

X86

x86泛指一系列由英特爾公司開發處理器的架構,這類處理器最早為1978年面市的「Intel 8086」CPU。 該系列較早期的處理器名稱是以數字來表示80x86。由於以“86”作為結尾,包括Intel 8086、80186、80286、80386以及80486,因此其架構被稱為“x86”。由於數字並不能作為註冊商標,因此Intel及其競爭者均在新一代處理器使用可註冊的名稱,如Pentium。現時英特爾將其稱為IA-32,全名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一般情形下指代32位元的架構。.

新!!: 微处理器和X86 · 查看更多 »

X86-64

x86-64( 又稱x64,即英文詞64-bit extended,64位元拓展 的簡寫)是x86架構的64位拓展,向后相容於16位及32位的x86架構。x64於1999年由AMD設計,AMD首次公開64位元集以擴充給x86,稱為「AMD64」。其後也為英特爾所採用,現時英特爾稱之為「Intel 64」,在之前曾使用過「Clackamas Technology」 (CT)、「IA-32e」及「EM64T」。 蘋果公司和RPM套件管理員以「x86-64」或「x86_64」稱呼此64位架構。甲骨文公司及Microsoft稱之為「x64」。BSD家族及其他Linux發行版則使用「x64-64」,32位元版本則稱為「i386」(或 i486/586/686),Arch Linux用x86_64稱呼此64位元架構。.

新!!: 微处理器和X86-64 · 查看更多 »

Xeon

#重定向 至强.

新!!: 微处理器和Xeon · 查看更多 »

XScale

Xscale是Marvell 公司(之前是Intel)針對嵌入式產品的核心,當初是ARM架構v5TE指令集的CPU。2006年6月,Intel将其通信及应用处理器业务出售给Marvell公司,並作為一系列不同微架構的處理器的品牌。.

新!!: 微处理器和XScale · 查看更多 »

Zilog Z80

-- Zilog Z80 CPU,簡稱Z80,是一款由zilog公司製造的8位元微處理器,與英特爾公司出產的8080微處理器的代碼兼容。Z80可執行為8080所寫的CP/M作業系統,所以過去在apple II兼容機盛行的年代,很多人都愛在電腦內加裝z80擴充卡,並透過它來運行WordStar、VisiCalc等商業軟體。 Z80也廣泛用在一些家用電腦(當時還未使用個人電腦這一名詞)中,其中較知名的例如Tandy / Radio Shack的TRS-80。 Z80也大量用於微電腦學習機,例如宏碁公司的第一款微電腦產品:小教授一號(MPF I)。 原始Z80的最高時脈是2.5 MHz,Z80A則可以使用到4 MHz時脈,後來推出的Z80B最高可以使用6 MHz時脈。之後還有8MHz、10MHz的版本。 Z80原使用NMOS製程,後來也有生產CMOS製程的Z80。後期使用的編號,NMOS者為Z8400,CMOS者為Z84C00。.

新!!: 微处理器和Zilog Z80 · 查看更多 »

杠杆

在力學裏,典型的槓桿(lever)是置放連結在一個支撐點上的硬棒,這硬棒可以繞著支撐點旋轉。古希臘人將槓桿歸類為簡單機械,並且嚴謹地研究出槓桿的操作原理。 某些槓桿能夠將輸入力放大,給出較大的輸出力,這功能稱為「槓桿作用」。槓桿的機械利益是輸出力與輸入力的比率。.

新!!: 微处理器和杠杆 · 查看更多 »

机械

機械是由機械結構(機構)組成,機械結構再由機械元件(构件)組成,是機械工程學的一個基本概念。機械就是能幫助人們節省工作難度或省力的工具裝置。有一些機械單純轉換力的大小或(及)方向,被稱為簡單機械。而複雜機械就是由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簡單機械構成(是真的).

新!!: 微处理器和机械 · 查看更多 »

指令集架構

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縮寫為ISA),又稱指令集或指令集体系,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與程序設計有關的部分,包含了基本数据类型,指令集,寄存器,寻址模式,存储体系,中斷,異常處理以及外部I/O。指令集架構包含一系列的opcode即操作码(機器語言),以及由特定處理器执行的基本命令。 指令集体系与微架构(一套用于执行指令集的微处理器设计方法)不同。使用不同微架構的電腦可以共享一种指令集。例如,Intel的Pentium和AMD的AMD Athlon,兩者几乎採用相同版本的x86指令集体系,但是兩者在内部设计上有本质的区别。 一些虛擬機器支持基于Smalltalk,Java虛擬機,微軟的公共語言运行时虛擬機所生成的字节码,他們的指令集体系將bytecode(字节码)从作为一般手段的代码路径翻譯成本地的機器語言,并通过解译执行并不常用的代码路径,全美達以相同的方式开发了基于x86指令体系的VLIW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指令集架構 · 查看更多 »

惠普公司

#重定向 惠普.

新!!: 微处理器和惠普公司 · 查看更多 »

海盗号

#重定向 維京号.

新!!: 微处理器和海盗号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通称为文艺复兴,简称为文复,是一场大致发生在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中部的佛罗伦萨,即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扩展至欧洲各国。 “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这场文化运动基本上以復興古羅馬為名,動機大致上是要改變中世紀社會逐漸嚴重的腐敗,卻不是將古羅馬原樣重現,反而是加入新思考和檢討,所以做出實際上是一種徹底不同的新型態文化變革,其中雖囊括了对古典文献的重新学习和承接,卻在绘画方面透過直线透视法的发展,以及逐步而广泛开展的中古時代教育变革,乃至於人體結構、化學、天文技術的知識的追求等等,這些極重要的近代科學發展,除了打破神權時代,也打破了希臘羅馬的古文化。传统观点认为,这种知识上的转变让文艺复兴发挥了衔接中世纪和近代的作用。尽管文艺复兴在知识、社会和政治各个方面都引发了巨大變革,但令其闻名于世的或许还在于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博学家做出的創新贡献。 一般认为,文复始于14世纪托斯卡纳的佛罗伦萨,但对此尚有质疑之声。就这场运动的起源和特点而言,多种理论已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但其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其中包括有当时佛罗伦萨的社会和公民的特点;当地的政治结构;当地统治阶级美第奇家族的赞助Strathern, Paul The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2003);以及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大批流入意大利的及书籍。Encyclopedia Britannica,Renaissance,2008,O.Ed.Har, Michael H.History of Libra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Scarecrow Press Incorporate,1999,ISBN 978-0-8108-3724-9.Norwich, John Julius,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1997,Knopf,ISBN 978-0-679-45088-7.史学上关于文艺复兴的内容很多且颇为复杂,而“文艺复兴”作为词汇的作用,及其作为历史过渡期的意义,都引发了史学家的诸多争论。Brotton, J., The Renaiss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UP, 2006.

新!!: 微处理器和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日立

日立可以指:.

新!!: 微处理器和日立 · 查看更多 »

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又譯:時脈速度,clock rate)是指同步电路中时钟的基础频率,它以“每秒时钟周期”(clock cycles per second)来度量,量度单位採用SI單位赫兹(Hz)。例如,来自晶振的基准频率通常等于一个固定的正弦波形,则时钟频率就是这个基准频率,电子电路会为数字电子设备将它转化成对应的脉冲方波。需要补充一点的是,“速度”作为矢量不应与标量“频率”相混淆,所以使用“时钟速度”来描述这个概念是用词不当的。 在单个时钟--内(现代非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这个时间一般都短于一纳秒)逻辑零状态与逻辑一状态来回切换。 由于发热和电气规格的限制,--里逻辑零状态的持续时间历来要长于逻辑一状态。 中央處理器(CPU)制造商常为时钟频率较高的CPU定额外的高价。就某个CPU来说,时钟频率是在生产环节的最后通过实测测定的。通过了特定测试标准的CPU会被标上这个标准相应的时钟频率,如1.5GHz。而当一个CPU没有通过较高时钟频率一级的测试但通过了较低一级的测试时,它会被标上一个较低的时钟频率。例如某个CPU未通过1.5GHz时钟频率的测试却通过了1.33GHz那一级的,它就会被标为1.33GHz,并且相对于时钟频率为1.5GHz的CPU,它的卖价要低。.

新!!: 微处理器和时钟频率 · 查看更多 »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的。其内容为:積體电路上可容纳的電晶体(--)数目,约每隔兩年便会增加一倍;经常被引用的“18个月”,是由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大衛·豪斯(David House)所说:预计18个月会将芯片的性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晶体管使其更快)。 半导体行业大致按照摩尔定律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并驱动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社会改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个人电脑、因特网、智能手机等技术改善和创新都离不开摩尔定律的延续。 盡管摩爾定律的現象已經被觀察到了數十年,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視為是對現象的观测或對未來的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定律或自然界的規律,從另一角度看,未來的增長率在邏輯上無法保證會跟過去的--一樣,也就是邏輯上無法保證摩爾定律會持續下去。雖然预计摩尔定律将持续到至少2020年。然而,2010年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的更新增长已经在2013年年底放缓;又比如說英特爾在22奈米跟14奈米的CPU製程上已經放慢了技術更新的腳步,.

新!!: 微处理器和摩尔定律 · 查看更多 »

摩托罗拉

摩托羅拉(Motorola, Inc.;全稱:摩托羅拉公司)是一間總部位於美國紹姆堡的電信設備製造商。2011年,摩托羅拉拆分成兩家獨立的公司——摩托羅拉移動及摩托羅拉解決方案。 摩托羅拉的業務包括設計和銷售無線網絡設備,如蜂窩傳輸基站和信號放大器。摩托羅拉的家庭和廣播網絡產品包括機頂盒,數位影像錄像機,以及網絡設備,其用途在於影像廣播、電腦、電話和高畫質電視。它的企業和政府客戶主要包括無線語音和寬帶系統,用於構建專用網絡,以及公共安全通信系統,如Astro和Dimetra。 此外,摩托羅拉個人通訊部門推出首部手機(DynaTAC、MicroTAC和StarTAC)。進入智慧型手機的世代後市佔率遲遲無法提升,目前已出售相關業務。.

新!!: 微处理器和摩托罗拉 · 查看更多 »

摩托罗拉 68000

摩托罗拉68000型中央处理器,或称MC68000,680x0,m68000, m68k, 68k;是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的半导体部门(现已独立成为飞思卡尔公司(Freescale))出品的一款16/32位CISC(复杂指令集)微处理器。作为M68K处理器系列的第一个成员,MC68000于1979年投放市场。由于内部使用32位总线和寄存器,它在软件层(指令集)上基本与随后的纯32位产品保持兼容。目前这款微处理器仍在嵌入式领域得到应用。.

新!!: 微处理器和摩托罗拉 68000 · 查看更多 »

摩托罗拉6800

MC6800是摩托罗拉一款1974年投产的8位微处理器,也是摩托罗拉第一款微处理器。它是M6800微计算机系统的一员,这个系统还包括了其他不同的集成电路、RAM、ROM和芯片。M6800系统成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只需要5伏特的电源,相比之下當時其他一些微处理器需使用3种不同的电压。M6800系统发布于1974年3月,当年年底进入大规模生产 。6800的架构和指令系统受到了日后流行的迪吉多PDP-11小型计算机的影响。它有一个16位的地址总线和8位的双向数据总线,最大支持64KB的内存。在7种不同的寻址模式下,它的72条指令可提供192项作业码。原始版MC6800时钟频率可达1MHz,后续版本则提升到了2MHz。.

新!!: 微处理器和摩托罗拉6800 · 查看更多 »

摩托羅拉 88000

摩托羅拉 88000(簡寫為m88k),是一個由美國摩托羅拉公司(Motorola)推出的,32位元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架構,為摩托羅拉在1980年代企圖進入RISC的嘗試。 原名78000,作為摩托羅拉著名的68000系列的延續,後來才改為此名。 第一個使用88000架構的CPU在1988年出現,為MC88100。 Category:微處理器.

新!!: 微处理器和摩托羅拉 88000 · 查看更多 »

思科系统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互联网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者,其设备和软件产品主要用于连接计算机网络系统。公司成立于1984年,创始人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师夫妇,计算机系的计算机中心主任列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商学院的计算机中心主任桑德拉·勒纳(Sandy Lerner)。 夫妇二人设计了叫做“多协议路由器”的联网设备,用于斯坦福校园網路(SUNet),将校园内不兼容的计算机局域网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这个联网设备被认为是联网时代真正到来的标志。 思科主要产品与业务包括包括宽带有线产品、网络管理、光纤平台、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产品与VPN设备、网络存储产品、协作终端、视频会议系统、IP通信系统、无线产品、超融合基础架构、全数字化网络架构等,致力于为制造、医疗、教育、交通、政府等广泛的行业与部门提供网络与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社会实现安全互联,把握未来的数字化机遇。.

新!!: 微处理器和思科系统 · 查看更多 »

晶体管

晶体管(transistor),早期音譯為穿細絲體,是一种-zh-cn:固体; zh-tw:固態;--zh-cn:半导体器件; zh-tw:半導體元件;-,可以用于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他功能。在1947年,由約翰·巴丁、沃爾特·布喇頓和威廉·肖克利所發明。當時巴丁、布喇頓主要發明半導體三極體;肖克利則是發明PN二極體,他們因為半導體及電晶體效應的研究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獎。 電晶體由半導體材料組成,至少有三個對外端點(稱為極),(C)集極、(E)射極、(B)基極,其中(B)基極是控制極,另外兩個端點之間的伏安特性關係是受到控制極的非線性電阻關係。晶体管基于输入的電流或电压,改變輸出端的阻抗 ,從而控制通過輸出端的电流,因此晶體管可以作為電流開關,而因為晶体管輸出信號的功率可以大於輸入信號的功率,因此晶体管可以作為电子放大器。.

新!!: 微处理器和晶体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央微處理器微處理器微處理機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