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国现代建筑

指数 中国现代建筑

中国现代建筑,指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对,近现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建筑与思潮影响,在建筑上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语汇、材料、艺术、营造方式的建筑形式。从时间轨迹上看,中国现代建筑历史一般指1949年以后至今,而实际上现代建筑的历史自1920年已经开始发端,与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时间有一定重叠。.

40 关系: 基泰工程司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后现代主义建筑同济大学吕彦直天津大学天津工商学院天津市宾夕法尼亚大学上海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國建築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东南大学人民日报二七纪念塔庄俊建筑老八校圣约翰大学 (上海)北京十大建筑刘敦桢現代主義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解構主義建築黄作燊范文照阶级斗争赵深邓小平南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苏联陈植柳士英杨廷宝梁思成清华大学斯大林文化大革命文远楼

基泰工程司

基泰工程司(Kwan, Chu and Yang Architects)是关颂声于1920年在天津创办的建筑事务所,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包括关颂声、朱彬(关之妹夫)、杨廷宝、杨宽麟四人。.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基泰工程司 · 查看更多 »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Allied Architects)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了多座有影响的建筑。 1931年,赵深在上海自设建筑师事务所,次年陈植从东北来沪加入,名为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1933年1月童寯加入,改名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他们都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上海中区西藏路520号的大上海大戏院和北京路780号的金城大戏院是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的早期作品。1930年代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上海的著名作品还有江西路北京路口的浙江兴业银行(1935年)。 在南京,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外交部大厦于1934年在中山北路云南路口落成。 位於南京的中央政治學校也是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興建,現今南京市僅留存大門,該大門仿法國巴黎凱旋門興造,顯示當年中央政治学校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抗战期间,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昆明、贵阳设立分所。 抗战结束后,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南京设计了美军顾问团宿舍、文昌巷52号童宅;在上海设计了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今华东建筑设计院大楼),风格已经从装饰艺术派转向接近现代主义。 1951年9月,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上海加入联合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 查看更多 »

后现代主义建筑

後現代主義这个词汇,各个理论家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有些认为仅仅指某种设计风格,有些认为是二十世紀中期现代主义之后整个时代的名称。在这个名称的使用上,全世界的建筑理论界都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和认识,同時風格與設計也在繼續的發展。.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 查看更多 »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位于中国上海市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行政级别为副部级。是“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建筑老八校”之一,同济建筑系与清华建筑系并列全国榜首。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校。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后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立国立同济大学,1949年更名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目前共设有38个学院(系)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5所附属中学;有全日制本科生1.7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3万余人,博士研究生近5000人。有外国留学生数千人;学校占地面积约3850亩;纸本图书400余万册。 根据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和2018年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同济大学均位列全国(中国大陆)第十。.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同济大学 · 查看更多 »

吕彦直

呂彥直(),字仲宜,別古愚,生於天津,祖籍山东东平县彭集镇吕家庙村。中國著名建築師,曾设计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碑等建筑。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刘敦桢、童寯、梁思成、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吕彦直 · 查看更多 »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简称:天大,缩写:TJU),始建于1895年10月,前身为清光绪皇帝御笔亲批、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初名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自1895年建校伊始,历经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校,国立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等历史沿革,至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复原回天津旧址,被各界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1951年9月,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令,北洋大学与1903年2月创立的河北工学院合并,改称天津大学。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地质、冶金、采矿、航天等院系外迁,南开大学、津沽大学等院校工科并入,使天津大学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59年,天津大学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天津大学成立了研究生院。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天津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天津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沿用1935年谱写的《北洋校歌》。 目前,天津大学法定住所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高校,2017年9月,天津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学校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天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天津工商学院

#重定向 津沽大学.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天津工商学院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UPenn)。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740年,是美國第四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美国第一所从事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的现代高等学校。美国《独立宣言》的9位签字者和《美国宪法》的11位签字者和该校有关。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学校的创建人。 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商学、建筑与工程教育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为知名的学科是商業学、法学与医学。学校拥有约4,500名教授,近10,000名全日制大學生与10,000多名研究生。2006年学校获得的科研经费达到6千6百多万美元,从事研究的人员包括约4,200名教职工,870名博士后,3,800名研究生与5,400多名技术人员。同时,学校每年的建设投入达到4亿美元以上,在常春藤盟校中名列前茅。 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是美国大学联合会的14所创始校之一。.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宾夕法尼亚大学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没有描述。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國建築

中國建築,亦作中華建築、漢式建築、中國式建築,以斗拱和屋簷為最大特點。與韓國建築、朝鲜建築、琉球建筑、日本建築、越南建築同屬東亞建築系列。.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國建築 · 查看更多 »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是中国建筑学领域的学术性团体,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国建筑学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於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了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解决了有关问题,此后召开的三中全会只是公布并确认了工作会议的成果。.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 查看更多 »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缩写:SEU),簡稱「東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原四大工学院、建筑老八校之一,入选首批211工程及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双一流”计划“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卓越大学联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主要成员。东南大学也是中国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16所部属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中国首批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艺术团试点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高校,拥有中国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大学科技园。 东南大学是20世纪初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2012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题词“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早在1920年代,东南大学首任校长郭秉文主张“自由讲学”,延揽了国内外许多名流学者到此讲学,如美国杜威博士讲授《实验教育哲学》;美国吴卫士博士讲授《昆虫学》;美国孟禄博士讲授《教育学》;德国杜里舒博士讲授《生机哲学》;北大胡适博士讲授《实用主义》;梁启超教授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江亢虎博士讲授《劳动问题》;张东荪教授讲授《新闻学大意》;还有本校常务校董和工科教授杨杏佛的《政治改造思想》等,此外还延聘了佛学大师欧阳竟无讲了一次《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世人所必需》的讲座。1923年国学大师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学时就称“或许我们这里,东南大学,就是推行美化的大本营。”(美化即美国式的教育)。 东南大学依据“打造强势工科、强化优势理科、发展精品文科、建设特色医科”的一流学科发展战略多学科协调发展,在2017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中,东南大学入选1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数量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5个学科获评“A+”顶级学科(数量亦居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现有1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0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重点智库,以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太赫兹研究所、医学影像与精确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阿尔法磁谱仪 AMS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通信技术研究院、智能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现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研究中心、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等近百个学术科研机构。 东南大学目前在美国和白俄罗斯设有3个孔子学院,同时与全球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1947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492人,留学研究生536人,学历留学生和留学研究生数均居中国江苏省第一。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曾任东南大学校长的韦钰院士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留学生代表,作为中国第一位电子学女博士,德国学成回国后,在东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现名吴健雄实验室)及中国第一个“生物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点。.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东南大学 · 查看更多 »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與新華社及中國中央電視台並列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三大传媒機構,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大报,有广泛影响力。 《人民日报》于1946年5月15日起发行,最初是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的机关报,风格较为严肃,内容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官方立场。該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人民日报 · 查看更多 »

二七纪念塔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是河南省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建成于1971年9月29日,是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装有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乐曲,悠扬悦耳。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 塔内一边为旋梯,一边为展室,游人可登至塔顶,远眺市容。入夜后,多种彩灯内透外照,使双塔更加绚丽多彩。塔顶有“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的霓虹灯。 二七纪念塔曾是郑州的最高建筑。在八十年代以前,晴天登临塔顶,可以远眺一线黄河从邙山流过的景色。但在今天,地处商业区的二七塔已被周围的高楼大厦所包围,登塔后也无法再欣赏到如前胜景了。.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二七纪念塔 · 查看更多 »

庄俊

莊俊()中国建筑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庄俊 · 查看更多 »

建筑老八校

建筑老八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建筑学、城市规划相关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曾更名重庆建筑大学,后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1994年-2000年更名为哈尔滨建筑大学,2000年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建筑老八校 · 查看更多 »

圣约翰大学 (上海)

圣约翰大学(Saint John's University)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叶,美国圣公会在中国上海创办的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被称为“东方哈佛”。195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解散。 該校解散以后,上海聖約翰大學校董會主席歐偉國會同廣州嶺南大學校長李應林和香港教會團體,合併包括上海聖約翰大學在內的中國大陸原13所著名基督教大學,創立崇基學院;崇基學院於1963年被併入「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教堂聖壇兩旁仍然排列国民政府时期(1951年前)十三間基督教大學,包括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校徽木刻。.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圣约翰大学 (上海) · 查看更多 »

北京十大建筑

北京十大建筑指在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兴建的,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十项大型建筑工程。后来也借用此名称,选出不同时代在北京城市建设上标志性的新十大建筑,但均不如最初的十大建筑著名,也并未得到过广泛的认可。.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北京十大建筑 · 查看更多 »

刘敦桢

刘敦桢(),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他是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开创者。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呂彥直、童寯、梁思成、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刘敦桢 · 查看更多 »

現代主義

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之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陈规旧矩,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重視理性與邏輯,實驗探証。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礎。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參見相關條目。 現代主義通常包含著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求集體跟個人功利性與共同體。現代主義也延伸了民族主義跟國際主義的內涵價值。.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現代主義 · 查看更多 »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

一个五年计划(亦称“一五”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该计划由中共中央周恩来、陈云主持制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了50年代后发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案例。 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专家,产业工人,提高了国民收入,并且通过苏联和东欧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 · 查看更多 »

解構主義建築

解構主義建築是一个从1980年代晚期開始的後現代建築思潮。它的特点是把整体破碎化(解构)。主要想法是对外观的处理,通过非線性或非歐幾里得幾何的設計,来形成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變形與移位,譬如楼层和墙壁,或者结构和外廓。大廈完成後的視覺外觀產生的各种解構「樣式」以刺激性的不可预测性和可控的混乱为特征。 一些解構主義的建築師受到法國哲學家德希達的文字和他解構想法的影響。雖然這個影響的程度仍然受到懷疑,而其他人則被重申的俄國構成主義運動中的幾何學不平衡想法所影響。在解構主義中,也有參考其它20世紀的運動,譬如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互相作用,表現主義、立體派、簡約主義及當代藝術。解構主義的全面嘗試,就是讓建築學遠離那些實習者所看見的現代主義的束緊規範,譬如「形式跟隨功能」、「形式的純度」、「材料的真我」和「結構的表達」。 在解構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包括了1982年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建築設計比賽(特別德希達和彼得·艾森曼的作品 並且柏納德·楚米的得獎作品),1988年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紐約的解構主義建築展覽,由菲利普·約翰遜和馬克·威格利組織,還有1989年初位於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由彼得·艾森曼設計的衛克斯那藝術中心。.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解構主義建築 · 查看更多 »

黄作燊

作燊(),生于天津,祖籍广东番禺。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戏剧家黄佐临之胞弟。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始人。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黄作燊 · 查看更多 »

范文照

范文照(英文:Robert Fan ,),广东省顺德县人 ,ABITARE,中国著名建筑师,曾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及社会公众设计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后来作为行政院的铁道部大楼等。1942年以后主要服务於香港地区,设计了包括崇基学院在内的一批建筑。.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范文照 · 查看更多 »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自由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看来,是指阶级冲突。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而言,迄今为止所有存在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马克思所说的阶级概念和血缘沒有關係,也和上、中、下的社会阶层无关,而是指「经济地位」。他认为阶级归属是由自己和生产手段的关系决定。 阶级斗争理论也是毛泽东的主要思想观点,他把中国人划分成人民与阶级敌人两大阵营。他说:“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阶级斗争 · 查看更多 »

赵深

赵深(),生于中国江苏无锡北门外江阴巷,中国建筑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赵深 · 查看更多 »

邓小平南巡

邓小平南巡,又称九二南巡,其讲话中文媒體亦称为“南方谈话”,是指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期间,邓小平在中国南方的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所做的巡视以及讲话,重申與改革開放相關的鄧小平理論,並期許廣東能按其「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發展經濟在20年內追上亞洲四小龍。見學者Robert Weatherleyp的學術專書的總結原文, 來源為 此事最初为香港无线新闻从大陆民众得知情况后,采访深圳官方并将事件首次披露。事后《解放日报》与《深圳特区报》的未经中共中央审核的社论,支持邓小平南巡。在《珠海特区报》对邓小平南巡细节的试水式报导后,中共中央发文意图统一媒体对邓小平南巡的表述。《深圳特区报》撰写的邓小平南巡细节文章被《光明日报》未经批准转载,得到邓小平的支持和肯定,并命令中共中央媒体报导,最终迫使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公开肯定邓小平的南巡。 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里披露,邓小平在南巡期间曾经在珠海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两个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刘华清和军委秘书长杨白冰,单单绕过名义上的军委主席江泽民。会上邓小平重申:“谁不改革,谁就下台……我们的领导看上去像是在做事,但他们没做任何有用的事。”出席会议的军队领导人的强大阵容表明,如有必要,军队高层愿意拥护一个新的领导人。 有学者认为,迫於地方媒體壓力,2月24日《人民日報》做出響應報導,迫使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公開支持已無任何党职和公职的邓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而中共中央政治局當年3月初發佈相關的正式決定,使中共再次确立改革开放方向。學者趙穗生於同儕評審期刊發表中的文章分析, 邓小平南巡在初期被江澤民主導的北京和國家媒體所忽略, 上海的《解放日報》發表了數篇由"皇甫平"署名的文章支持並宣揚“邓小平南巡”的重要性及意義, 才再次確認改革開放的路線, 並證明當時邓小平仍是實際上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見.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邓小平南巡 · 查看更多 »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苏州工业专科学校通称苏工、苏工专,前身为1911年在苏州创办的官立中等工业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5月与苏省铁路学堂合并为江苏省立第二工业学校,1923年改为高等层次学校,更名江苏公立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并建立中国首个建筑科,1927年学校撤销,全部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即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1929年,苏工专原址开办中央大学工学院附设苏州职业学校,1932年复校为江苏省立苏州工业学校,为中等层次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迁往上海,1942年并入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抗战结束后,1946年返回苏州,改为苏州工业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改名为苏南工业专科学校。1953年,纺织科调整至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1956年,机械科及学校全部行政人员迁往西安组建西安动力学院(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土木科与建筑科并入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苏南工业专科学校撤销。 1981年,苏州市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筹备处基础上建立苏州市职业大学。.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陈植

植可以指.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陈植 · 查看更多 »

柳士英

柳士英(),苏州人,1893年出生,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著名建筑学家。 1923年参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的创建,这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学科。1928年苏州建市,被委任苏州市市政工程筹备处总工程师,并首任苏州市工务局长,主持苏州城市建设与规划。 先后受聘于上海大夏大学、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和湖南大学,历任教授、土木系主任、院长、副校长。兼任长沙楚怡工业学校、长沙高等工业学校、长沙公输学校教授,长沙迪新土木建筑公司总建筑师,湖南克强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 创作有杭州武林造纸厂、上海中华学艺社、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堂、大夏大学校舍新村、上海王伯群往宅、长沙电灯公司、长沙医院、湖南大学校园规划和大礼堂、图书馆、工程馆,武汉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等作品。著有《西洋建筑史》、《五柱规范》、《建筑营造学》、《建筑制图规范》等教材。 1973年7月15日病逝于湖南长沙。 L柳 Category:中国建筑学家 H.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柳士英 · 查看更多 »

杨廷宝

杨廷宝(),字仁辉,河南南阳人。中国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自1940年起长期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任教授及系主任。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曾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刘敦桢、吕彦直、梁思成、童寯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杨廷宝 · 查看更多 »

梁思成

梁思成(),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於保護中國古代建築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在《建筑五宗师》书中与吕彦直、刘敦桢、童寯、杨廷宝合称“建筑五宗师”。.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梁思成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清华大学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文远楼

文远楼是位于上海市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一座现代主义建筑,建成于1954年,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是最早的包豪斯风格建筑。.

新!!: 中国现代建筑和文远楼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國現代建築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