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黃克競

指数 黃克競

黃克競博士,OBE,CBE(,),原名黃祖騋、字克競、以字行,香港1960年代著名工業企業家,五邑華僑,祖籍廣東新會。黃克競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前會長,他於五十年代後期投資研發及製造光學儀器,被稱為「光學儀器大王」。同時,黃克競熱心於教育、公益事業,造福華人社會,是一位慈善家。.

12 关系: 白加道白加道47號香港1968年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黃姓黃振輝黄宣充陳蕉琴新会区新會第一中學1月9日

白加道

白加道 (Barker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行車道路,是來往香港島太平山山頂山頂纜車白加道站至山腰山頂道40號摘星閣鄰近之間。白加道是雙線雙向行車道,無巴士、小巴,是純民居的山頂高級住宅區,不過可容許的士、貨車及私家車等車輛出入。 白加道1號是摘星閣,沿途無分支路往其他街道,直至終點白加道51號,西端該處除了是小型纜車分站,也是白加道與舊山頂道及種植道交界點,向南面山上望去見太平山獅子亭,向北望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及中環、尖沙咀兩岸。至於在街頭,白加道1號鄰近,除了見山頂道公路有巴士站及加油站,還有出入於僑福道路口的小巴及的士等。 山頂道沿途有住宅柏加別墅、維多利亞大廈、政務司司長公館、三軍司令官邸及摘星閣等。山頂道沿途的住宅,正門不在路邊,以高架斜道連接,路口有保安,又或者鐵閘上貼有告示「私人地方,內有惡犬」。 白加道是1890年代已經開拓的道路,以署理香港總督白加爵士(George Digby Barker)命名。.

新!!: 黃克競和白加道 · 查看更多 »

白加道47號

白加道47號,又名Villa Blanca,是香港一座古老大宅,位於香港島太平山頂白加道47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該大宅建於1930年代,1978年由香港工業家黃克競以180萬港元購入。 該大宅具有西班牙式別墅之風格,特色包括其矮身的紅瓦屋頂,以及精緻的粉牆。 該建築己於2016年拆除以興建新大宅。.

新!!: 黃克競和白加道47號 · 查看更多 »

香港1968年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

香港1968年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1968年6月8日於《倫敦憲報》刊登,共有49人授勳及嘉獎,另有11名軍官於六七暴動期間鎮暴有功並獲勳。.

新!!: 黃克競和香港1968年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英語:Hong Kong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Haking Wong),簡稱:IVE(HW)),位於長沙灣荔枝角道702號,前身為黃克競工業學院,以已故工業家「光學大王」黃克競博士作命名。.

新!!: 黃克競和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黃克競分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簡稱香港仔墳場,是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轄下第一所成立的墳場,位於香港香港島香港仔與田灣之間一帶,總面積約為98,542平方米,車路入口位於香港仔海旁道及石排灣道的東面交界,此外,可以經由貝璐道直達墳場比較上流的位置。墳場内設有土葬墓地、金塔地、骨灰龕位及骨殖龕位。.

新!!: 黃克競和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 查看更多 »

黃姓

黃姓是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6位,中國大陸第七大姓。黃姓人口在廣東省最多,佔全國黃姓總人口的約19%。黃姓在廣東、香港和澳门為第二大姓;在广西為第一大姓;在福建、台灣為第三大姓。在韓國、朝鲜亦有黃姓,羅馬轉寫為Hwang。.

新!!: 黃克競和黃姓 · 查看更多 »

黃振輝

黃振輝 (, ),香港1980年代著名商人,黃克競家族成員,加拿大發展有限公司及俊業資源有限公司創辦人,80年代發展香港首批底密度洋房住宅區康樂園及錦綉花園。.

新!!: 黃克競和黃振輝 · 查看更多 »

黄宣充

黃宣充,ป..(PM/泰王禦賜王冠一等勳章),(, ),原名黃龍順、又名黃順、字宣充、以字行,廣東新會人、當地雙水鎮龍頭鄉黃族第十七世祖 Soldier Lau.

新!!: 黃克競和黄宣充 · 查看更多 »

陳蕉琴

陳蕉琴博士,OBE,JP(Dr Chan Chiu-kam, Pauline,),香港女性企業家和慈善家,1957年與「光學儀器大王」黃克競創辦寶源基業有限公司,出任總經理,從事生產各式光學儀器和攝影器材,後來成為該公司的永遠董事總經理。 陳蕉琴早年受教於瑪利諾修院學校和香港大學,1945年加入香港樹膠製造廠有限公司擔任文職,並認識任職總經理的黃克競。四年後,兩人合作成立寶源工業(牙刷)有限公司,由黃克競任董事長、陳蕉琴任總經理,該公司在五十年代曾經是亞洲最大規模的尼龍牙刷生產商之一。1957年,陳蕉琴與黃克競開始生產市場上較少競爭的光學儀器和攝影器材,但受生產水平所限,加上缺乏經驗,他們初期遇上不少困難,並需要從日本和西德等地引入技術和人材,過了數年生意才漸上軌道,而旗下在香港製造的「夏蓮娜」塑膠照相機更打進了英國和美國等國際市場。此後,寶源基業的光學和攝影器材生產業務不斷發展,到九十年代以後才逐漸式微。 作為香港戰後少有的女性企業家,陳蕉琴自五十年代初已積極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工作,並獲香港政府委以多項公職。本身是香港大學校友的她還在歷年來多次捐助香港大學醫學院。位於沙宣道屬於醫學院的陳蕉琴樓,即由她協助捐建,並以她本人命名。除了香港大學外,她又曾捐助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和英國牛津大學及劍橋大學等多家海內外高等院校。為肯定她對教育方面的支持和在工業界方面的表現,她在1985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新!!: 黃克競和陳蕉琴 · 查看更多 »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新!!: 黃克競和新会区 · 查看更多 »

新會第一中學

新會第一中學(Xinhui No.1 Middle School),又稱新會市第一中學,簡稱新會一中,是中國廣東新會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

新!!: 黃克競和新會第一中學 · 查看更多 »

1月9日

1月9日是公历年的第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6天(闰年是357天)。.

新!!: 黃克競和1月9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黄克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