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馬提尼克

指数 馬提尼克

提尼克(Martinique)位于加勒比海,是法国的一个海外大区。下辖一个省,即马提尼克省。面积1,130平方公里,首府法兰西堡。位于首府。.

213 关系: A1 (972)高速公路加勒比岛屿列表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板块加勒比海加拿大航空航点培雷火山基督教传播年表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各國執政黨列表各國首都機場列表各國農業產值列表各國時區列表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各国首都列表大米七香蕉天主教法蘭西堡總教區奥希阿纳 (歌手)娜克希迪尔安德烈·布勒東安地列斯巨稻鼠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小安德烈斯島鬣蜥属地旗帜列表居伊·乔治·永珊岛屿面积列表工人战斗 (法属安的列斯)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上空解放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足球俱樂部列表席克斯特租車七省號戰艦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亚马孙鹦鹉属人類性別比互联网顶级域列表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争取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党伊比利亚美洲弗朗茨·法农佩蒂翁维尔学校倒塌事故保羅·高更俄羅斯公民簽證要求圣卢西亚圣卢西亚历史圣皮埃尔圣皮埃尔 (马提尼克)圣皮埃尔区圣玛丽 (马提尼克)...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在世超級人瑞列表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北美洲国家和地区列表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喬治·布里奇斯·羅德尼,第一代羅德尼男爵先贤祠克勞德·李維-史陀勒马兰区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国民公会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矛頭蝮屬火山火山碎屑流理查德·蒙哥马利社会主义革命团体科西嘉国际航空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第一次反法同盟红梅花雀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维也纳会议美鷹航空航點美洲非殖民化省 (法国)瓜德羅普足球代表隊生態區列表申根区無核武地帶特拉特洛科條約白头文鸟花月级巡防舰道路通行方向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行動裝置國家代碼颶風貢薩洛颶風迪安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飓风克劳斯飓风莱尼飓风迪安的气象历史飓风拉斐尔西加勒比海航空708号班机空难西格莉德·雅格倫馬合郡馬丁尼克-亞米-凱薩國際機場馬提尼克獨立運動馬提尼克綠鸚鵡馬提尼克足球協會馬提尼克足球代表隊馬提尼克海峽馬提尼克旗幟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主席马提尼克市镇列表马提尼克共产党马提尼克省长马提尼克行政区划马提尼克议会詹姆森狸藻高山狸藻貝亞恩號航空母艦跨大陸國家列表路易-奥古斯特·西尔巴里路易十四黑腰梅花雀黛園郡迪米特里·巴斯库胡蜂號航空母艦 (CV-7)背风群岛 (加勒比海)阿兰·罗伯-格里耶阿克塞尔·维特塞尔门罗·爱德华兹钻石岩蒂埃里·亨利蒙特塞拉特足球代表隊自然灾害長戟大兜蟲艾梅·塞泽尔雙線細盲蛇UTC−04:00林伯特·維克斯林飞龙東加勒比國家組織桑特海峡战役椰族橫斑梅花雀橙颊梅花雀欧元欧洲联盟签证政策欧洲联盟成员国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歐洲聯盟特別領域殖民主义殖民地油彩粉紅趾蜘蛛波里也法属安的列斯法國各省人口列表法國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法國郵政法國海軍法兰西堡法兰西堡区法国法国各大区国内生产总值列表法国大区法国大革命年表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法国地理法国军事史法国行政区划法国海外部分法语法语地理分布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泛美航空292號班機空難朱尔斯·布雷维耶戰後新世界地圖綱要海外省海地历史海地的印度人海蟾蜍斑文鳥时区列表拉特里尼泰区拉斐尔·瓦拉内.mq1780年大飓风1855年大西洋飓风季1864年大西洋飓风季1882年金星凌日1902年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1917年大西洋飓风季1917年新赫罗纳飓风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1928年奥基乔比飓风1930年國家人口列表1960年大西洋飓风季1987年飓风艾米莉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1990年飓风古斯塔夫1993年热带风暴辛迪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1994年热带风暴黛比1999年法國人口普查2001年热带风暴尚塔尔2004年热带风暴邦尼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2009年2月2010年足球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2011年足球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5月8日 扩展索引 (163 更多) »

A1 (972)高速公路

A1 (972)高速公路是馬提尼克的唯一一条高速公路,也是纳入法国高速公路网中唯一一条在法国本土以外的公路,全长7千米。该高速连接马丁尼克-亚米-凯萨国际机场,于1963年建成通车。.

新!!: 馬提尼克和A1 (972)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岛屿列表

本列表收录面积较大的加勒比地区岛屿。详细列表请参看各国岛屿列表。.

新!!: 馬提尼克和加勒比岛屿列表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地区

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

新!!: 馬提尼克和加勒比地区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板块

加勒比板块是一个大部分为大洋地壳的板块,位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北岸以外的加勒比海。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中,它是美洲板块的一部分。 加勒比板块的面积大约是320万平方千米,它与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和科科斯板块接界。这些边界都是地震活动密集区,频繁发生地震,偶然还会发生海啸;在边界上还有火山喷发。.

新!!: 馬提尼克和加勒比板块 · 查看更多 »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Mar Caribe;Mer des Caraïbes;Caraïbische Zee)是位于西半球热带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与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东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则是南美洲。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积达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点是开曼群岛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度低于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和洪都拉斯湾等.

新!!: 馬提尼克和加勒比海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航空航点

加拿大航空是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加拿大唯一的国家航空公司,成立于1936年,其前身为環加拿大航空(Trans-Canada Air Lines),目前加拿大航空通航城市有194个,覆盖五大洲。其最大枢纽为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其次为蒙特利尔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国际机场、温哥华国际机场和卡尔加里国际机场。按机队数量计算,加拿大航空为全球第八大航空公司,也是星空联盟的创始会员之一。2014年加拿大航空及加拿大快运航空共运载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每天运营航班1500个班次。 以下为加拿大航空的定期航点列表,本列表不包括加拿大航空Rouge及加拿大快运航空所经营的航点,以及代码共享航点。.

新!!: 馬提尼克和加拿大航空航点 · 查看更多 »

培雷火山

培雷火山(英語:Mount Pelée,法語:Montagne Pelée,中文又譯:派利火山/派里火山)是一座火山,位於法屬馬提尼克的北端,為活火山。培雷火山屬於層狀火山,火山錐由火山灰與火山岩漿所構成。培雷火山最著名的一次噴發發生在1902年,也是20世紀最嚴重的火山災害之一。這次噴發造成了約30,000人喪生,同時毀滅了當時馬提尼克島的最大城市圣皮埃尔。 1902年火山爆發在火山碎屑流路徑上只有兩名倖存者:一人被關在通風不良,地牢般的監獄;另一人則生活在城市的邊緣,遭受到嚴重燒傷 。一個年輕的女孩於火山爆發時搭乘小船到山洞避難,後來被發現漂浮距離島上2英里(3公里)之處。1902年培雷火山爆發是法國及其海外領土的歷史上唯一的嚴重火山災難。.

新!!: 馬提尼克和培雷火山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传播年表

初期的日期只是“大约”.

新!!: 馬提尼克和基督教传播年表 · 查看更多 »

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

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法語:Émile Bertin)是一艘以法國著名軍艦設計師路易-埃米爾·貝爾坦命名的法國海軍輕巡洋艦。該艦的設計目的主要是在海軍中擔任佈雷艦與嚮導驅逐艦的角色;其設計佈局稍後成為後來的法國輕巡洋艦與重巡洋艦的設計基礎,而其後繼艦種受本艦影響尤其深遠。此外,本艦亦是首艘採用三聯裝主炮炮塔的法國巡洋艦。.

新!!: 馬提尼克和埃米爾·貝爾坦號輕巡洋艦 · 查看更多 »

各國執政黨列表

各国執政黨列表列出了全球各國、各地區(包括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有效統治的)以及海外領土正在執政的執政黨;如有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時,以執政聯盟中最大的政黨(通常總統、總理/首相由最大政黨領袖出任)為執政黨。除地區動蕩以外,執政黨選舉一般为4年左右一次。 本列表依照各國和各地區的國家地區代碼,分洲別排列。各國執政聯盟內小黨請參見該國立法機構、對應國會選舉、該國總統總理列表或是主要執政黨的條目。.

新!!: 馬提尼克和各國執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首都機場列表

本列表為在各國首都或地區的商用機場。國家列表是從ISO 3166-1內參考。如果該首都或地區有多座機場,將會展示所有商用機場,以最繁忙的機場為首,其餘的機場為後。列表的排序是由ISO 3166-1的二位字母順次序排列。 這列表的資料包括:.

新!!: 馬提尼克和各國首都機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此統計數據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資料庫取得,單位為千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s),此國際元以1999年至2000年之美元為基準。農業產值包含穀物、食物、非食物、家禽、畜牧、作物等,亦包含各項農業、林業、漁業等相關製品,但此表格因聯合國糧農組織部分國家資料並非完整或匯率換算間而造成些許誤差。下列表格為2007年之數據。.

新!!: 馬提尼克和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國時區列表

本列表列出各國現行时区規劃,根據國家或地區的時區數量進行排序,時區包括各國属地的時區(排除南极领地),法国為時區最多的國家,共計12個時區,許多國家採行夏时制,於夏季時調快一小時,但本列表並不包括相關資訊。.

新!!: 馬提尼克和各國時區列表 · 查看更多 »

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这是一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排列的經濟體列表,是某经济体指定年份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這裡的GDP是按照市場價值或政府官方汇率所估算,單位是百万時值美元。.

新!!: 馬提尼克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国际汇率) · 查看更多 »

各国首都列表

以下各國首都列表列出了世界各國與部分特殊行政地區的首都或首府,除了少部分有特殊情況的國家外,國家或行政地區的首都,是以其行政中樞所在地為準。 依国家'''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 Z 依首都'''漢語拼音'''排序: A B C D E F G H-I J K L M N-O P Q R S T-U-V W X Y-Z 依国家'''注音拼音'''排序: ㄅ ㄆㄇ ㄈㄉㄊ ㄋㄌ ㄍㄎㄏ ㄐㄑㄒ ㄓㄔㄕㄖㄗ ㄙㄚㄜ ㄞㄠㄢ.

新!!: 馬提尼克和各国首都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米七香蕉

大米七香蕉又作大麥克香蕉(Gros Michel,美國內常稱為Big Mike),是小果野蕉的三倍體品種,屬AAA種。由於其沒有果籽、外皮厚、外型誘人的特性,使它為美國的香蕉公司所歡迎,是1950年代前进口美國的主要香蕉栽培品種。 其正式名稱是Musa acuminata (AAA Group) 'Gros Michel'。 另有異名包括:.

新!!: 馬提尼克和大米七香蕉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法蘭西堡總教區

天主教法蘭西堡總教區(Archidioecesis Arcis Gallicae et S. Petri o Martinicensis、Archidiocèse de Saint-Pierre et Fort-de-France)是羅馬天主教在法屬馬提尼克一個教省總教區,下轄兩個教區。 2006年有教友312,000人,佔轄區總人口80.0%。教區下轄四十七個堂區,有五十八名司鐸。現任教區總主教為大卫•马凯尔。 1643年建立宗座監牧區,1850年9月27日升為教區,屬波爾多總教區。1967年9月27日升為總教區。.

新!!: 馬提尼克和天主教法蘭西堡總教區 · 查看更多 »

奥希阿纳 (歌手)

奥希阿纳·马尔曼(Oceana Mahlmann,)是一名德国灵魂乐歌手。.

新!!: 馬提尼克和奥希阿纳 (歌手) · 查看更多 »

娜克希迪尔

娜克希迪尔(Nakshidil或Nakşidil)(1768年-1817年8月28日),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第四位,马哈茂德二世养母,1808年至1817年间為皇太后,称娜克希迪尔·瓦立德·苏丹娜,实际掌握奥斯曼帝国大权。.

新!!: 馬提尼克和娜克希迪尔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布勒東

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法國作家及詩人,為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人。其最著名的作品之1924年編寫的《超現實主義宣言》,他在其中将超现实主义定义为“纯粹的精神自动”。.

新!!: 馬提尼克和安德烈·布勒東 · 查看更多 »

安地列斯巨稻鼠

安地列斯巨稻鼠(Megalomys desmarestii),又名馬島巨稻鼠,是加勒比海馬提尼克上已滅絕的稻鼠。牠們是西印度稻鼠中體型最大的,大如一隻貓,且是最近期滅絕的。牠們被追的時候,很多時會逃往水裡,但卻從未遠離居住的島嶼。現時仍未知牠們怎樣來到馬提尼克,於19世紀前牠們在當地仍很普遍。牠們對於椰子種植業是害蟲,當地曾實施一些消滅牠們的措施。牠們亦可以作為食物,但要消除其身體的麝香味,必須將牠們去毛及風乾,再用沸水煮熟才可以。培雷火山於1902年的爆發,破壞了整個島嶼,而安地列斯巨稻鼠亦隨之而消失了。.

新!!: 馬提尼克和安地列斯巨稻鼠 · 查看更多 »

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2015年初,由寨卡病毒引发的茲卡熱在巴西大规模流行,并传播到美洲、多个太平洋岛屿和东南亚。2016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到该年底,病毒传播很可能遍及美国大部分地区。2016年11月,世卫组织宣布寨卡疫情结束。 2016年2月,世卫组织宣布疫情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证据表明寨卡可致使新生婴儿畸形并患上精神疾病。受感染的孕妇可将病毒传播给胎儿,随后造成婴儿小头畸形和大脑严重变形。成人感染病毒会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疫情爆发前,寨卡被认为是轻度传染病,大多数寨卡病毒感染症状是隐性的,使得断定病例准确个数非常困难。大约五个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有一个是由寨卡热引发的,而这个引发发烧和出疹症状的疾病又是少数的。 病毒主要由一般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生存的埃及斑蚊传播和分布在美国五大湖地区的白纹伊蚊传播。感染了寨卡的人可以将病毒转播给他们的性伴侣。 鉴于疫情将显著减少旅游,许多国家颁布了旅游警示。更有国家直接建议孕妇延期生产,直到获知病毒及其对胎儿发育的影响。此外,疫情也引发民众担忧2016年里約奥運會上运动员和观众的健康安全。在巴西,寨卡疫情暴露医疗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卫生设施方面。.

新!!: 馬提尼克和寨卡病毒疫情 (2015-2016年) · 查看更多 »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

小安德烈斯島鬣蜥(學名Iguana delicatissima)是小安的列斯群島特有的一種大型蜥蜴。由於棲息地的破壞、野生掠食者、捕獵及混種都令它們的數量急速衰落。人工繁殖也只有兩個成功個案。.

新!!: 馬提尼克和小安德烈斯島鬣蜥 · 查看更多 »

属地旗帜列表

*海外地區旗幟為自治區、屬地、海外省與海外領地的旗幟,夸弧為所在地理位置。.

新!!: 馬提尼克和属地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居伊·乔治·永珊

乔治·永珊(Bao Ngoc Georges Vinh San),越南文通称阮福保(;),维新帝和费南德的长子,在留尼汪岛出生,1954年5月和莫尼克·永珊在马提尼克的首府法兰西堡结婚,婚后有一子,3女。1956年参加法国军队,在巴黎,图卢兹,弗雷瑞斯,马提尼克,马达加斯加(法属)和阿尔及利亚(法属)当过兵。 4个子女分别是:Patrick Vinh San,Chantal Vinh San,Annick Vinh San和Pascale Vinh San。 Category:维新帝皇子 Category:留尼旺人 Category:在法国的越南人.

新!!: 馬提尼克和居伊·乔治·永珊 · 查看更多 »

岛屿面积列表

以下是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列表,按照面积大小排列:.

新!!: 馬提尼克和岛屿面积列表 · 查看更多 »

工人战斗 (法属安的列斯)

工人战斗(法语:Combat ouvrier)是法属安的列斯(瓜德罗普和马提尼克)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该组织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女权主义。该组织的政治立场是极左翼。该组织的发言人是Jean-Marie Nomertin(瓜德罗普)和Ghislaine Joachim-Arnaud(马提尼克)。该组织的总部位于瓜德罗普的Goyave。该组织出版双周刊《工人战斗》。该组织是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联盟的支部。 Category:法国政党 Category: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新!!: 馬提尼克和工人战斗 (法属安的列斯) · 查看更多 »

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已灭绝动物列表列出16世纪以后的已记录的已灭绝动物(包括亚种和变种)以及其名称(中文名称和拉丁学名)、命名者与命名年代、已确认的该物种最后一次观察记录时间和该物种分布地。 注:表格中标有*中的物种为是否为有效物种存疑物种.

新!!: 馬提尼克和已灭绝动物列表 (近现代) · 查看更多 »

上空解放

上空解放(Topfreedom)是一种由女性主导的文化或社会运动,目的是要求承认女性具有和男性相同,在公众场所裸露上半身的平等权利。同时,它也鼓吹将女性在公众场所哺乳的行为合法化,并提倡上空日光浴和男女平等。 很久以来,社会规范要求成年女性必须在公众场所将乳房遮盖,不少国家的法律也明文规定成年女性在公众场所裸露上半身是犯法的行为,罪名等同于裸露生殖器,但是同样的标准却不適用在男性的身上,成年男性在公众场所裸胸是可以被合理接受的。因此,部分的女性认为这种态度含有歧视的成分在内,在她们看来做为第二性徵的乳房在生理结构上,其实和男性的胸部是并无二致的。.

新!!: 馬提尼克和上空解放 · 查看更多 »

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足球俱樂部列表

本條目的列表連結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CONCACAF)所屬成員國的最高級別足球聯賽的足球會,列表按所屬國家的英文名稱順序排列。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是負責管理北美洲、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有關足球的事務,但當中加勒比海地區有一部分的境外領至今未有加入CONCACAF,包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格陵蘭。 每個最高級別足球聯賽的參賽球會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各間球會會列明官方的英文名稱,粗體字則代表應屆聯賽冠軍。.

新!!: 馬提尼克和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足球俱樂部列表 · 查看更多 »

席克斯特租車

席克斯特租車(Sixt GmbH & Co.)乃德國一家經營汽車租賃的跨國公司,其母公司為股票上市的席克斯特集團(Sixt Aktiengesellschaft,ETR: SIX2)。在德國、奧地利、瑞士和以色列等市場,該公司的市佔率排名第一。.

新!!: 馬提尼克和席克斯特租車 · 查看更多 »

七省號戰艦

七省號(De Zeven Provinciën)是一艘荷蘭共和國戰列艦。艦名來自於組成荷蘭聯省共和國之七個省分。於1664年在鹿特丹的馬士海軍總部建造,並於隔年下水,並可搭載80門大砲。.

新!!: 馬提尼克和七省號戰艦 · 查看更多 »

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馬提尼克和世界女童軍總會會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

自從1907年以來,童軍運動已經從原先的創始國英國快速發展,並廣泛運作於全球216個國家或地區。目前全球共有3,800萬童軍和女童軍、165個國家性組織在世界童軍運動組織中,及近乎同樣數目的國家性組織在世界女童軍總會中。.

新!!: 馬提尼克和世界童軍運動組織會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亚马孙鹦鹉属

亚马孙鹦鹉属(学名:Amazona),是鹦形目鹦鹉科下的一属。其属下约有30种物种,它们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区。。.

新!!: 馬提尼克和亚马孙鹦鹉属 · 查看更多 »

人類性別比

性別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別比」指懷孕時的性別比;「第二性別比」指剛出生嬰兒的性別比;「第三性別比」指所有成熟個體(此指出生後至死亡)的性別比。 人口學上對人類社會或國家中的男女性別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數目為計算標準。目前的人類二級性別比大約是105位男性對100位女性。而生物學上的性別比,則是以族群中雄性所佔比例來做定義。.

新!!: 馬提尼克和人類性別比 · 查看更多 »

互联网顶级域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馬提尼克和互联网顶级域列表 · 查看更多 »

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

五级飓风指的是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达到五级的大西洋和太平洋飓风,这一强度属地球上飓风强度的最高等级。有纪录以来,北大西洋(赤道以北)、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一共形成过33场五级飓风,平均每3年都会出现1场。由于北半球中纬度海域的热带气旋通常会向东北方向移动,所以这些风暴登陆的情况较少。风从西向东吹的西风带往往会令强飓风向高纬度洋面前进,令其因水温逐渐降低而减弱。但是,大规模的热带海面东风又会将强飓风带入加勒比海,影响这里的陆地。 截至2016年,只有6个大西洋飓风季曾形成多于1场五级飓风,分别是1932年、1933年、1960年、1961年、2005年和2007年。其中只有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五级飓风达到4场,只有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有超过1场以五级强度登陆。.

新!!: 馬提尼克和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 · 查看更多 »

争取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党

争取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党(法语:Parti communiste pour l'indépendance et le socialisme)是法国海外大区马提尼克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成立于1984年5月22日,分裂自马提尼克共产党。该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该党主张马提尼克独立。该党的总部位于法兰西港。该党是圣保罗论坛的成员。 Category:馬提尼克 Category:法国政党 Category:欧洲共产党.

新!!: 馬提尼克和争取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伊比利亚美洲

伊比利亚美洲(西班牙语:Iberoamérica,葡萄牙语:Ibero-América,加泰罗尼亚语:Iberoamèrica)是指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总称,它们曾经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地,属于西班牙殖民帝国或葡萄牙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并且在各方面、尤其是在文化方面深受原宗主国西班牙或葡萄牙的影响,例如它们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或葡萄牙语,主要宗教都是天主教。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本土都位于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美洲由此得名。 也有另外一种把伊比利亚美洲的概念扩展的说法,认为与上述伊比利亚美洲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国家,包括原宗主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内,都属于广义的伊比利亚美洲范畴。也有说法,因为安道尔也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且其通用语言也是西班牙语,其官方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在西班牙部分地区也是官方语言,其主要宗教也是天主教,所以安道尔也被归于广义的伊比利亚美洲。但一般不把说英語的伯利兹和美国南部等州份和地区归为伊比利亚美洲。.

新!!: 馬提尼克和伊比利亚美洲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法农

弗朗茨·奥马·法农(法语:Frantz Omar Fanon,),法国馬提尼克法蘭西堡作家,散文家,心理分析学家,革命家。他是20世纪研究非殖民化和殖民主义的精神病理学較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超过40年来,他的作品启发了不少反帝国主义解放运动。.

新!!: 馬提尼克和弗朗茨·法农 · 查看更多 »

佩蒂翁维尔学校倒塌事故

佩蒂翁维尔学校倒塌事故发生于2008年11月7日,一间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郊区佩蒂翁维尔(Pétionville)的名为“诺言学院”(The Evangelic Promise)的教会学校的教学大楼在当地时间早上10:00左右突然倒塌。事故导致超过500名学生和多名教师活埋在瓦砾之下;至今已造成至少93死150伤,估计死亡人数会持续上升。.

新!!: 馬提尼克和佩蒂翁维尔学校倒塌事故 · 查看更多 »

保羅·高更

歐仁·亨利·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生於法國巴黎,印象派畫家。大部份藝術史家將他歸於后印象派。他死後作品才開始名聲大噪。 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除去繪畫之外,在雕塑、陶藝、版畫和寫作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對色彩的使用導致了綜合主義的產生,加上分隔主義的影響,也為原始主義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新!!: 馬提尼克和保羅·高更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公民簽證要求

截止到2018年1月7日,俄罗斯护照持有者可以免签证或者落地签证的方式前往的国家和地区有110个,与摩尔多瓦和黑山在亨氏签证受限指数中并列第48名。.

新!!: 馬提尼克和俄羅斯公民簽證要求 · 查看更多 »

圣卢西亚

聖露西亞(Saint Lucia)是東加勒比海鄰近大西洋的島國。它在聖文森及格瑞那丁之北和法屬馬丁尼克之南,是小安地列斯群島的一部份。首都为卡斯特里。.

新!!: 馬提尼克和圣卢西亚 · 查看更多 »

圣卢西亚历史

在公元前1000至500年前,圣卢西亚岛上即有人类开始居住。已证实最早的居民为阿拉瓦克人。他们在大约公元200-400年从南美洲来到这里。800年左右,加勒比人来到这里。.

新!!: 馬提尼克和圣卢西亚历史 · 查看更多 »

圣皮埃尔

圣皮埃尔(Saint-Pierre或Saint Pierre),可能指以下地名:.

新!!: 馬提尼克和圣皮埃尔 · 查看更多 »

圣皮埃尔 (马提尼克)

圣皮埃尔(法语:Saint-Pierre)马提尼克(法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外省)城市,是圣皮埃尔区和圣皮埃尔县的首府。现任市长为拉斐尔·马蒂讷(任期从2008年至2014年)。 圣皮埃尔由法国冒险家皮埃尔·贝兰·德斯纳姆巴克于1635年建立。该城在1999年人口普查的数据为4453人,2004年估计为4544人。 圣皮埃尔城曾在1902年5月8日的培雷火山爆发中被彻底摧毁。这次爆发导致超过三万人丧生,圣皮埃尔全城居民及附近村庄的农民(他们原本是到城里避难的)都在灾难中死亡了。只有数人幸存,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被关在地下牢房里的囚犯路易-奥古斯特·西尔巴里。一说,此人是唯一的幸存者。 圣皮埃尔在这次灾难性的爆发前是马提尼克的最大城市。在培雷火山爆发后,虽然城镇得以重建,但该城再也没有恢复原来的人口数量和经济上的重要性。.

新!!: 馬提尼克和圣皮埃尔 (马提尼克) · 查看更多 »

圣皮埃尔区

圣皮埃尔区(法语:Arrondissement de Saint-Pierre),是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210平方公里,总人口23464,人口密度112人/平方公里(1999年)。主要城镇为圣皮埃尔 (马提尼克)。.

新!!: 馬提尼克和圣皮埃尔区 · 查看更多 »

圣玛丽 (马提尼克)

圣玛丽(法语:Sainte-Marie)是法国海外领地马提尼克的一个镇。 S.

新!!: 馬提尼克和圣玛丽 (马提尼克) · 查看更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

在16世纪欧洲人到来之前,各个印第安人曾经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居住过。包括西波内人、阿拉瓦克人和加勒比人。在1502年哥伦布第四此航行路过此地之前,取代阿拉瓦克人的加勒比人已经居住了好几个世纪。.

新!!: 馬提尼克和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在世超級人瑞列表

本列表依年齡長幼排列記錄經認證的超級人瑞(年齡超過110歲者)。據估計已有150到600人活到了110歲 ,不過受限於部分區域地理偏遠與年代久遠等資訊流通問題,導致並非所有人瑞都在某時間點上被相關研究組織得知,故現今仍無法完整確定真實數字。此外某些紀錄申請也可能帶有自稱或欺詐性而無法被公正機構(如或吉尼斯世界紀錄)驗證。 2018年4月21日,日本人田島鍋去世後,其同胞都千代接替成為在世最長壽人瑞。.

新!!: 馬提尼克和在世超級人瑞列表 · 查看更多 »

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

地域统计单位命名法(NUTS,Nomenclature of Territorial Units for Statistics),是歐盟為其成員國的行政區划設立的代號標準。NUTS的分類方法不一定對應該國的行政區劃分類。 NUTS以2個英文字母(除了英國以「UK」取代「GB」外,全依ISO 3166-2的標準)開头代表該國,之後的一個阿拉伯數字代表該國的第一級行政區劃,第二個阿拉伯數字代表該國的第二級行政區劃。.

新!!: 馬提尼克和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 · 查看更多 »

北美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以下是位於北美洲的國家及海外領土列表,當中包括名稱、國旗、首都、貨幣、官方語言、面積 、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PPP)以及地圖 。(屬地以淺藍色背景顯示) 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 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 國家是指政治實體,對人口、領土施行有效主權,並為他們作出符合國家利益的決定。根據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一個國家須有永久的人口、介定的邊界、政府和與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

新!!: 馬提尼克和北美洲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国际民航组织机场代码(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Airport Code,縮寫:ICAO code),是國際民航組織為世界上所有機場所訂定的識別代碼,由4個英文字母組成。ICAO機場代碼通常用于空中交通管理及飛行策劃等。 國際民間航空組織機場代碼與一般公眾及旅行社所使用的IATA機場代碼並不相同。.

新!!: 馬提尼克和國際民航組織機場代碼 · 查看更多 »

喬治·布里奇斯·羅德尼,第一代羅德尼男爵

海軍上將喬治·布里奇斯·羅德尼,第一代羅德尼男爵,KB(Admiral George Brydges Rodney, 1st Baron Rodney,),18世紀英國皇家海軍軍官。.

新!!: 馬提尼克和喬治·布里奇斯·羅德尼,第一代羅德尼男爵 · 查看更多 »

先贤祠

先贤祠(Panthéon;Panthe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區,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正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

新!!: 馬提尼克和先贤祠 · 查看更多 »

克勞德·李維-史陀

克勞德·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名的法國人類學家,與弗雷澤、鮑亞士共同享有「現代人類學之父」美譽。他所建構的結構主義與神話學不但深深影響人類學,對社會學、哲學和語言學等學科都有深遠影響。.

新!!: 馬提尼克和克勞德·李維-史陀 · 查看更多 »

勒马兰区

勒马兰区(法语:Arrondissement de Le Marin),是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409平方公里,总人口106818,人口密度261人/平方公里(1999年)。主要城镇为勒马兰。.

新!!: 馬提尼克和勒马兰区 · 查看更多 »

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

这是一个按洲排列的世界各国列表,列表展示出各个国家的国旗和首都。.

新!!: 馬提尼克和国家列表 (按洲排列) · 查看更多 »

国民公会

國民公會(Convention nationale)存在於1792年9月20日至1795年10月26日,是法蘭西大革命時期的單一國會。 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後,國民立法議會頒布發令暫停國王路易十六的職務,並由未逃跑代表召開臨時國民公會起草新憲法選出新的國民工會代表。 新憲法規定所有國民公會代表必須經由年滿25歲以上,居住一年以上並依靠起勞力生活的法蘭西人民,選舉產生。 因此,1792年 9月20日開幕的國民公會是第一個沒有階級區分的法國議會,由男性普選產生的代表組成。 國民公會由749名議員組成,其中吉倫特派為右翼,約160人,山嶽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高位置而得名)為左翼,約140人,而人數最多的為中間派,也稱或沼澤派(因議員坐在議會廳較低位置得名)。 1795年10月26日,國民公會解散,其立法權力由和五百人院 繼承,其行政權力由督政府繼承。.

新!!: 馬提尼克和国民公会 · 查看更多 »

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埃尔-夏尔-让-巴普蒂斯-西尔维斯特·德·维尔纳夫(Pierre-Charles-Jean-Baptiste-Silvestre de Villeneuve,1763年12月31日–1806年4月22日),拿破仑战争期间的法国海军将领,在特拉法加海战中指挥法国和西班牙舰队同霍雷肖·纳尔逊作战。.

新!!: 馬提尼克和皮埃尔-夏尔·维尔纳夫 · 查看更多 »

矛頭蝮屬

矛頭蝮屬(學名:Bothrops),又稱槍蝰、矛頭蛇、黃腭蛇,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蛇屬,主要分布於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區。其學名「Bothrops」源自希臘語「Bothros」及「ops」,意指「洞」及「眼睛(或臉頰)」,象徵矛頭蝮鼻孔附近的的頰窩(熱能感測器官)。頭部狹小,呈三角形,因此俗稱「矛頭(Lancehead)」。矛頭蝮在美洲導致許多宗人類遭其咬傷致死的事件,其為禍情況比其它毒蛇更嚴重。Campbell JA, Lamar WW.

新!!: 馬提尼克和矛頭蝮屬 · 查看更多 »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新!!: 馬提尼克和火山 · 查看更多 »

火山碎屑流

火山碎屑流是某些火山爆發或的一個平常但極具毀滅性的現象,又稱火山雷。為快速流動的熾熱的氣體、灰和岩石(被稱為火山灰或火山碎屑),可從火山以每小時700公里的速度向外噴出。氣體溫度通常是在1000-800 攝氏度。火山碎屑流通常順火山斜坡向下運動,速度取決於其密度、噴發速度與山坡的傾斜度。.

新!!: 馬提尼克和火山碎屑流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蒙哥马利

查德·蒙哥馬利(Richard Montgomery,),是一名愛爾蘭裔英國軍官,在美國獨立戰爭初期於大陸軍出任將軍,於1775年戰死身亡。 蒙哥馬利生於1738年愛爾蘭斯沃司,家族世代從政。蒙哥馬利一家,先有理查德的父親獲選為議員,後來又有三名「亞歷山大」先後入選國會,包括理查德的長兄、堂兄及。 理查德·蒙哥馬利自幼便獲良好教育,修習法語、拉丁文及修辭學,在1754年入讀都柏林三一學院,正值法國印第安人戰爭爆發之時。在父親催促下,蒙哥馬利在1756年綴學從戎,並以捐納購得少尉軍銜,跟隨英國陸軍到北美洲。 抵達北美後,蒙哥馬利的軍事才華鋒芒漸露。他先在後因功獲擢升中尉,在提康德羅加堡戰役後又獲提拔為軍團副官。第17步兵軍團後來沿尚普蘭湖北上,最終迫使法國管治的蒙特利爾向英軍投降。魁北克戰事結束後,蒙哥馬利隨軍調往加勒比海,攻佔馬提尼克等法屬西印度群島殖民地。西班牙帝國與法國波旁王朝同盟後,蒙哥馬利又隨軍攻打古巴哈瓦那。七年戰爭結束後,蒙哥馬利跟隨軍團駐守紐約市,後來又參與了,鎮壓印第安人叛亂。 1764年,蒙哥馬利獲得湯馬士·蓋奇將軍准許,回到英國養病。期間蒙哥馬利與當時的輝格黨人時有來往,並與埃德蒙·伯克、查爾斯·詹姆士·福克斯及結下友誼。1771年蒙哥馬利因未獲晉陞,而把軍銜出售套現,獨自一人到北美洲覓地務農。 抵達美洲後,蒙哥馬利在紐約布朗克斯安頓,並與名門聯姻。由於利文斯頓家族的政治立場傾向反抗英國宗主國,再加上蒙哥馬利又有一定的輝格黨背景,這使他開始批評英國國會向北美施加的殖民政策。 1775年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爆發後,蒙哥馬利獲選為議員,並且負責紐約軍事要務。喬治·華盛頓獲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後,要求紐約省議會提名二人,分別出任少將及准將一職。紐約省議會最終提名沒有實戰經驗的菲力·斯凱勒為少將,由蒙哥馬利出任准將。不過由於蒙哥馬利的軍旅經驗豐富,故此他的權限仍較其他准將為高。 1775年6月,斯凱勒與蒙哥馬利一同準備遠征加拿大。後來斯凱勒因病不能行,西路遠征軍隊由蒙哥馬利全權指揮。蒙哥馬利先在11月於聖讓恩堡圍城戰取勝,再在12月初開始魁北克圍城戰。由於圍城未有奏效,蒙哥馬利改為策動奇襲攻城,並在12月31日親自帶兵出陣,卻在穿越障礙時遭到英軍迎面射擊,當場陣亡。魁北克圍城戰也以大陸軍失敗告終。大陸議會在12月初通過任命蒙哥馬利為少將,但他尚未得悉,便告死亡。 由於蒙哥馬利在英國及美洲俱有聲望,蓋伊·卡爾頓在尋獲蒙哥馬利屍體後,下令將其禮葬。而倫敦一份晚報也將3月12日刊的封面邊框塗黑,向其致哀。就連諾斯勳爵也承認蒙哥馬利是個「勇武、能幹、仁慈、慷慨的叛徒」。華盛頓及斯凱勒兩人互通之書信,也流露出痛心疾首之情。由於蒙哥馬利甚得軍心,大陸議會嘗試低調處理其死訊。後來北美各地俱有紀念蒙哥馬利的活動。1818年蒙哥馬利的屍骨由魁北克運回紐約,並在下葬,超過5,000名紐約市民夾道迎接其棺木。.

新!!: 馬提尼克和理查德·蒙哥马利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革命团体

社会主义革命团体(法语:Groupe révolution socialiste)是法国海外大区马提尼克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72年。该组织是第四国际支部。该组织的政治立场接近于新反资本主义党。 Category:法国政党 Category: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新!!: 馬提尼克和社会主义革命团体 · 查看更多 »

科西嘉国际航空

科西嘉國際航空公司(Corsair S.A.,又稱Corsair International)是一家總部設在法國蘭吉的航空公司。它目前是是法國第二大航空公司,僅次於法國航空,運營前往包括法国海外领地、非洲、北美洲在內15個目的地的定期航班以及包機業務。科西嘉航空以巴黎-奧利機場為運營基地。.

新!!: 馬提尼克和科西嘉国际航空 · 查看更多 »

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

海軍中將第一代納爾遜子爵霍雷肖·納爾遜,KB(Vice Admiral Horatio Nelson, 1st Viscount Nelson,),英國18世紀末及19世紀初的著名海軍將領及軍事家,在1798年尼羅河戰役及1801年哥本哈根戰役等重大戰役中帶領皇家海軍勝出,他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戰役擊潰法國及西班牙組成的聯合艦隊,但自己在戰事進行期間中彈陣亡。 納爾遜生於諾福克郡一個小康之家,1771年倚靠舅父的關係加入海軍,很快在軍中備受賞識,屢獲擢升,1779年首次擔任軍艦艦長。不過他在美國獨立戰爭完結後一度在西印度群島惹上官非,返國後又賦閒在家,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英、法日益交惡,他才在1793年獲重新重用,被派往地中海一帶服役。納爾遜在土倫附近一帶參與過幾場小型戰事,有份協助英方攻下科西嘉島,但期間失去右眼。後來在1797年的聖文生戰役中,他率兵先後登上兩艘敵方戰艦展開惡鬥,因而聲名大噪。 聖文生戰役後不久,納爾遜在加那利群島的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進行另一次軍事行動時,失去右臂,被迫返回英國休養。他在翌年1798年復出,帶領英軍在尼羅河戰役重挫法國海軍,此後繼續留守地中海,協助那不勒斯對抗法國入侵,但後於1800年被召回國。在1801年,納爾遜再獲起用,前往波羅的海,在哥本哈根戰役中擊敗丹麥海軍。此後,他再被派往地中海阻止土倫的法國艦隊駛離地中海,但不成功,雙方於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展開追截,最終法國艦隊成功逃逸。納爾遜返國稍作休息後,在1805年9月再度出擊堵截位於加的斯的法、西聯合艦隊,並在10月21日爆發特拉法加戰役,納爾遜在戰事中取得英國海軍史上其中一次最重大的勝利,但他自己卻中彈陣亡,身後遺體運返英國,落葬於聖保羅大教堂。 雖然納爾遜與漢彌爾頓爵士夫人艾瑪的風流生活在他生前一度招來不少閒言蜚語,成為輿論的焦點。不過自去世以後,納爾遜被國人普遍視為偉大的軍事人物,他的英雄色彩在19世紀中葉開始得到加以宣揚,令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成為大英帝國與英帝國海上霸權的象徵之一。即使到現代,納爾遜在不少英國人心目中仍享有崇高地位,現今位於倫敦西敏的特拉法加廣場,即為紀念納爾遜而在1843年建成的。.

新!!: 馬提尼克和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反法同盟

一次反法同盟戰爭(1792年至1797年)是歐洲的君主制王朝第一次嘗試打敗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4月20日法蘭西對 哈布斯堡君主國的奧地利 宣戰,隨後幾個星期普魯士王國加入了奧地利參戰。 這些武力由陸地和海上入侵法蘭西,奧地利從奧地利尼德蘭進攻,普魯士由萊茵河攻擊,而大不列顛王國支持法蘭西各省級的反叛並在地中海圍攻南邊的土倫港。1793年3月18日,法蘭西在遭到挫敗以及內部旺代地區叛亂的紛爭,只能以嚴厲戰爭法的措施回應。 1793年4月6日組建公共安全委員會構成以及1793年8月的 徵招所有18至25歲身強力壯的男子。 新的法蘭西軍隊反擊,擊退侵略者並進擊超越法蘭西邊境。 1795年5月,法蘭西建立了巴達維亞共和國作為並以獲得普魯士的萊茵蘭。隨著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的神聖羅馬帝國割讓奧地利尼德蘭給法蘭西,意大利北部建立了幾個法蘭西。與西班牙單獨簽訂的第二個,隨後的督政府實施征服更多 神聖羅馬帝國 (日耳曼和奧地利)的計劃。 1796年,在阿爾卑斯山北部卡爾大公扭轉局勢,但1796年4月12日剛上任的拿破崙在獲勝,全面進攻皮埃蒙特大區,接續在許多戰役獲勝,最終在1797年1月15日的里沃利會戰的決定性勝利,最終簽訂在1797年4月18日 和1797年10月的坎波福爾米奧條約。第一次的反法聯盟聯合崩解了,只剩大不列顛對法蘭西作戰。.

新!!: 馬提尼克和第一次反法同盟 · 查看更多 »

红梅花雀

红梅花雀(学名:Amandava amandava)是梅花雀科红梅花雀属的一种,分布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引进种)、老挝、印度尼西亚、东帝汶、斐济(引进种)、波多黎各(引进种)、埃及(引进种)、中国大陆(云南、贵州、海南)、菲律宾(引进种)、伊朗(引进种)、文莱(引进种)、瓜德罗普(引进种)、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引进种)、马提尼克(引进种)、孟加拉国、瓦努阿图(引进种)、意大利(引进种)、印度、巴林(引进种)、斯里兰卡、越南、尼泊尔、柬埔寨、美国(引进种)、日本(引进种)、缅甸、墨西哥(引进种)、西班牙(引进种)、泰国、留尼汪(引进种)和葡萄牙(引进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红梅花雀的平均体重约为9.2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耕地、湿地、种植园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新!!: 馬提尼克和红梅花雀 · 查看更多 »

约瑟芬·德·博阿尔内

约瑟芬·德·博阿尔内(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原名玛丽·罗丝·约瑟芙·塔契·德·拉·帕热利(Marie Rose Josèphe Tascher de la Pagerie),拿破仑·波拿巴的第一任妻子,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约瑟芬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在巴黎附近的马尔梅松城堡去世。.

新!!: 馬提尼克和约瑟芬·德·博阿尔内 · 查看更多 »

维也纳会议

维也纳会议(Le congrès de Vienne)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之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外交会议。本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主持,其目的在于解决由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导致的一系列关键问题,保证欧洲的长久和平。会议的目标不仅包括恢复战前国界,还包括重新调节各列强的权力,使他们能够相互平衡并保持和平。参会者主要是保守派,反对共和主义和革命。法国失去了在前一段时间征服的所有领土,而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则获得了大量的领土——普鲁士吞并了西部的一些德意志小国,并获得了40%的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奥地利获得了威尼斯和北意大利的大部;俄罗斯则获得了波兰的一部分。在数月之前,荷兰王国被建立起来,并包括了部分过去的奥地利领土,这一部分领土于1830年成为比利时。 历史学家保罗·施罗德认为,旧的“权力平衡”体系事实上是相当不稳定和具有掠夺性质的,而维也纳会议则刻意回避了这一体系,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规则,达成了更为稳定和温和的平衡。维也纳会议是这一时期一系列国际会议的开始,而这些会议最终构成了欧洲协调,试图在欧洲建立一套和平的权力平衡体系,并成为了日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样板。 会议的直接背景是拿破仑帝国于1814年战败和投降,结束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持续战争。拿破仑在会议期间重回法国,于1815年3月至7月重建百日王朝并导致新战事的爆发,但会议仍然继续进行,决议于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前的九天便已经签署。 从技术上来说,“维也纳会议”并不能算是一个会议,因为实际上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并没有召开,大多数的讨论都是由奥地利、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普鲁士等列强间的非正式会晤中进行的,其他代表的参与基本上十分有限。而在另一方面,维也纳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各国代表共同参与订立条约的洲际性会议,而非简单地在各国首都之间传递信息。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在日后虽有一定修改,但仍然奠定了欧洲政治的框架,一直延续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新!!: 馬提尼克和维也纳会议 · 查看更多 »

美鷹航空航點

以下是美鷹航空航點,美國航空屬下的其中一個地區航空公司,另一個為美國航空聯運,美鷹航空屬下再有兩間航空公司,分別是樞紐中心位於沃斯堡的美鷹航空,以及樞紐中心位於波多黎各聖胡安的行政航空,資料以2009年3月為準。.

新!!: 馬提尼克和美鷹航空航點 · 查看更多 »

美洲非殖民化

美洲非殖民化指的是北美和南美国家脱离殖民统治独立的斗争过程。.

新!!: 馬提尼克和美洲非殖民化 · 查看更多 »

省 (法国)

法国行政区划中,直属“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大区(法語:région)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法语为“département”,汉语将其翻译为“省”或「府」,这类行政单位英语将其与“county”(郡)看作类似,截止2011年3月共计101个,其中5个位于法国海外省或「海外自治領」。.

新!!: 馬提尼克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瓜德羅普足球代表隊

德羅普足球代表隊是法國海外省瓜德羅普的官方男子足球代表隊,由瓜德羅普足球協會(Ligue Guadeloupéenne de Football)管理,屬於法國足球總會的地區分支。雖然瓜德羅普屬於法國的一部分,但並非國際足協成員國。現時是CONCACAF成員國之一。瓜德羅普出產多名優質球員,部分球員並且入選法國國家足球隊,包括杜林、韋托特、亨利及沙夏。 瓜德羅普以CONCACAF成員國身份參加2007年美洲金盃,前法國國腳安高馬亦獲代表瓜德羅普參加。瓜德羅普在賽事中表現突出,先後意外地擊敗加拿大及宏都拉斯,最終在準決賽階段敗於墨西哥。.

新!!: 馬提尼克和瓜德羅普足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生態區列表

這是一個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所收集匯整的生態區列表。 世界自然基金会將生態區分為陸地、淡水、海洋等3大類型。其中,陸地及淡水部分可依地理分布、演化歷史因素及生物類群之相似性再分為8個生態界,共包含867個陸地生態區及426個淡水生態區;海洋部分則可依緯度及洋盆分為12個生態界,包含232個海洋生態區。.

新!!: 馬提尼克和生態區列表 · 查看更多 »

申根区

申根区是指履行1985年在卢森堡申根镇签署的《申根协议》的26个欧洲国家所组成的区域。对于国际旅行者而言,这一区域非常像一个单独的国家,进出入这一区域需要经过边境管制,而在该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却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 申根区包含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这四个非欧盟国家,和摩纳哥、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这三个亦不屬於歐盟的微型国家。虽然有非欧盟国家的存在,但1999年通过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使《申根既有规范》(Schengen acquis)正式成为了欧盟法律的一部分。除了爱尔兰和英国外,其余的欧盟国家均被要求履行《申根既有规范》,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浦路斯和克羅埃西亞尚未履行该协议。目前申根区已包含超过4亿的人口,面积达4,312,099平方公里。 遵循《申根既有规范》有助于取消该区域内国家之间的边境管制,同时加强与非成员国之间的外部边境管制力度。申根协议包含了一系列涉及到临时入境(包含申根签证)、外部边境管制的协调和跨国警务合作等的共同政策。 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规定,在机场、酒店或者是警署可能需要护照或者认可的身份证明来完成身份检查。同时,在申根国家之间偶尔也会执行常规边境管制。.

新!!: 馬提尼克和申根区 · 查看更多 »

無核武地帶

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缩写NWFZ),是指由聯合國确认的根据各国自愿订立条约而明令禁止使用、研發和部署核武器的特定区域,联合国大会决议采取一系列监督和控制手段以保障有关条约的施行。无核武地带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比较接近但又有一定的区别。与此类似的还有无核地带,这一概念指的是禁止使用、研发和部署核武器及核电站的特定区域,某些情况下该区域还会禁止安置或处理核废料、禁止使用或研发核动力装置;与无核武地带不同,无核地带所依据的并不是由联合国确认的国际条约。.

新!!: 馬提尼克和無核武地帶 · 查看更多 »

特拉特洛科條約

《特拉特洛尔科條約》 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禁止核武器條約》的慣稱。 該條約由“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禁止核武器組織”所頒布(OPANAL,西班牙語:Organismo para la Proscripción de las Armas Nucleares en la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根據該條約,締約國同意禁止及防止“通過任何方式测试、使用、製造、生產或獲取任何核武器”以及“接收、储存、安裝、部署和以任何形式持有核武器”。條約有另外兩個補充協議:協議一為與其他在該區域內有海外領土的國家所簽訂(美國、英國、法國以及荷蘭);協議二為與其他合法擁核國家所簽訂,要求其不以任何形式破壞該區域的無核狀態。協議二已由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以及中國批准并簽署。同時還設立了綜合的控制與審查機制,由OPANAL(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禁止核武器組織)負責監督,總部設於墨西哥城。.

新!!: 馬提尼克和特拉特洛科條約 · 查看更多 »

白头文鸟

白头文鸟(学名:Lonchura maja),是梅花雀科文鸟属的一种,分布于马提尼克(引进种)、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白头文鸟的平均体重约为12.5克。栖息地包括种植园、乡村花园、耕地和湿地。.

新!!: 馬提尼克和白头文鸟 · 查看更多 »

花月级巡防舰

花月级(Floréal class)有时也音译为弗洛雷亚尔级,法国称之为“警戒护卫舰”(surveillance frigates)于冷战即将结束的1989年下单,建造标准部分采用民船标准以节省支出,它们是以法国共和历的月份命名的。.

新!!: 馬提尼克和花月级巡防舰 · 查看更多 »

道路通行方向

道路通行方向是世界各国交通规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规定了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位,避免出现混乱和事故。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为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和靠道路右侧行驶两类。34%的国家靠左行驶,66%的国家靠右行驶。如果按道路里程计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驶的,72%靠右行驶。值得留意的是,除日本、泰國、澳門、印尼、東帝汶、尼泊爾、美屬處女群島和蘇里南外,靠左行駛的國家或地區,過去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脫離英國或獨立後仍然維持靠左行駛。.

新!!: 馬提尼克和道路通行方向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聯合國地理區劃列表闡述联合国如何為世界各地作地理分区。据联合国说法,将世界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特定的地理分区和分组僅为了统计方便,并不表示联合国对有关国家、领土、城市或地区的政治或其它所属有任何的假设。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總数和疆界亦非一成不变,主权国有分有合,「分」有冷战末期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離婚,「合」有两德统一,联合国对其分区亦隨之變更。本表茲引用最新的联合国资料,截至2013年10月31日。.

新!!: 馬提尼克和联合国地理区划列表 · 查看更多 »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

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集团(African, Caribbean and Pacific Group of States,缩写ACP),简称“非加太”,是一个国家集团(截至2008年有79个成员:48个非洲成员,16个加勒比成员,以及15个太平洋成员),1975年通过《乔治敦协定》成立。该集团的主要目标是在其成员国中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并且促进其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进一步一体化。除古巴外,所有成员国都与欧洲联盟签订了《科托努协定》。 《科托努协定》于2000年6月在贝宁科托努签订。该协定是《洛梅公约》的后继者。它与《洛梅公约》的一个最大区别是其伙伴关系扩大至新行动者如市民社会,私营部门,工会和地方当局。这些将被包括在协商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从而获得财政资源,并包括在规划的实施中。 许多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是非加太国家;《洛梅公约》于1995年在毛里求斯进行了第4次修订,给予该协定中的岛屿国家以特别关照。.

新!!: 馬提尼克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 · 查看更多 »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定義於國際電信聯盟 E.212 ,其目的為在電信網路中辨識用行動裝置基地,特別是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通用移動通訊系統中。行動裝置國家代碼通常和行動裝置網路代碼結合使用(MCC/MNC)以用來辨識網路營運商。 行動裝置國家代碼是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的一部分。此識別碼是用來辨認特定的用戶,通常儲存於可移除的SIM卡。在 GSM/UMTS 無線數據機中可用 AT 指令 AT+COPS 來得到目前的國家代碼。.

新!!: 馬提尼克和行動裝置國家代碼 · 查看更多 »

颶風貢薩洛

飓风贡萨洛(Hurricane Gonzalo)是一场强劲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于2014年10月对背风群岛和百慕大构成灾难性破坏。贡萨洛是繼2010年的飓风伊戈尔后最强烈的大西洋飓风,在飓风费伊偷袭百慕大不到一周后袭击该岛,2014年由此成为有纪录以来百慕大首次在一年中遭受两场飓风袭击。系统于10月12日经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的一股东风波发展形成,先以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强度登陆安地卡岛、圣马丁岛和安圭拉,并对邻近多个岛屿构成破坏。安提瓜和巴布达遭受了4000万美元损失,背面群岛北部有大量船只严重受损或被毁。圣马丁和圣巴泰勒米有3人因风暴丧生。气旋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增强成四级飓风,成为自2011年的飓风奥菲莉亚以来大西洋上空形成的第一场大型飓风。接下来飓风结构和强度虽因眼墙置换产生波动,但贡萨洛还是于10月16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230公里的最高强度。 百慕大在贡萨洛来袭数天前刚因飓风费伊导致大规模停电,岛上居民不得不仓促进行防灾准备。银行、商户、学校和政府办事处在风暴袭击前关闭,英国皇家海军“阿盖尔号”护卫舰从加勒比赶往百慕大提供紧急援助。气旋逐渐减弱,于协调世界时10月18日凌晨0点30分以二级飓风强度直接登陆该岛,岛上受到时速高达232公里的阵风摧残,成百上千的树木倒塌,大量屋顶受损。风暴期间,全岛3.6万电力用户中有约3.1万失去供电,直至11月上旬才完全恢复。许多道路在飓风过后无法通行,很多地方已无法分清破坏是由贡萨洛还是费伊导致。百慕大团的军人与阿盖尔号船员承担了岛上部分早期清理和修复工作,据初步评估,风暴导致的破坏程度还不足以和2003年的飓风法比安相提并论。灾害模拟公司估计,百慕大遭受的损失总额高达4亿美元,破坏程度虽大,但岛上没有出现人员丧生或重伤。 离开百慕大后,飓风加速向北大西洋水域前进,经过纽芬兰岛东南近海后于10月19日转变成温带气旋。阿瓦隆半岛东南部因阵风和暴雨引发停电和轻度洪灾。贡萨洛的残留形成新的天气系统,于10月21日袭击不列颠群岛和中欧,造成英国3人遇难,交通受严重影响。系统之后还在巴尔干半岛上空引发倾盆大雨,导致希腊和保加利亚爆发严重洪灾。.

新!!: 馬提尼克和颶風貢薩洛 · 查看更多 »

颶風迪安

飓风迪安(Hurricane Dean)是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最强烈的热带气旋,也是自2005年的飓风威尔玛以来最强烈的北大西洋飓风,在有纪录以来所有大西洋飓风中也可以排到第七位,还能在所有登陆过的大西洋飓风中排名第三。这股佛得角型飓风于2007年8月13日形成,从大西洋东部向西北偏西方向穿越圣卢西亚海峡进入加勒比海。系统接下来逐渐增强成大型飓风,并在8月20日从牙买加南部近海经过前不久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强度。8月21日,迪安以强劲的五级风暴强度在尤卡坦半岛登陆,穿越半岛进入坎佩切湾后虽有大幅削弱,但仍然达到飓风强度。系统接下来又有小幅增强,于8月22日在韦拉克鲁斯州实现二度登陆。之后迪安朝西北方向漂移,逐渐减弱成残留低气压,最终在美国西南部上空消散。 这场飓风产生的狂风、巨浪、暴雨和风暴潮导致十个国家共计有至少45人死亡,经济损失估计达到16.6亿美元(2007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最先受到其冲击的是小安的列斯群岛,迪安给途经加勒比地区的农作物造成毁灭性打击,特别是在马提尼克和牙买加。风暴在朝墨西哥逼近的过程中仍然有五级飓风强度,但幸运的是没有袭击人口稠密的地区,结果迪安登陆时虽然强度远高于途经加勒比地区岛屿的二级,但造成的破坏程度却要小得多,而且也没有导致任何人员丧生。 受影响地区的清理和重建工作花费数月时间才完成。多个国际救援组织筹集资金,与国有基金一起对道路清理、房屋重建和被毁农作物补植提供援助。受破坏最为严重的牙买加在之后超过一年的时间里也未能恢复风暴来袭前的香蕉产量。墨西哥的旅游业也是如此,花费近一年的时间重建受损的游船基础设施。 迪安是继飓风安德鲁于1992年8月24日登陆以来大西洋盆地第一个在登陆时仍然有五级强度的飓风,不过由于登陆区域地广人稀,因此其规模虽然比安德鲁大得多,但造成的破坏却远远不及。尽管如此,这场飓风仍然造成大范围且持久的破坏,世界气象组织因此将其名称予以退役,今后都不会再在大西洋风暴命名中使用。.

新!!: 馬提尼克和颶風迪安 · 查看更多 »

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

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為共计45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12.47亿美元(2005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其中又以格林纳达最为严重,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受飓风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这场风暴源于10月5日的一股东风波,之后经爆发性增强成为仆街大型飓风,于9月7日以每小时205公里风速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以南近海掠过。当时飓风中心向外延伸260公里外风力仍有热带风暴强度,向外延伸110公里外风力则有飓风强度,风眼的北部也在格林纳达上空经过。 受创最为严重的格林纳达遭受了价值高达11亿美元(2004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破坏,相当于该国两年的GDP。飓风令超过1.4万户民房受损,其中30%被彻底摧毁,导致约1.8万人无家可归,岛上共有39人遇难。委内瑞拉北部因伊万致使至少3人丧生,还造成了中等程度破坏。特立尼达岛和巴巴多斯各有一人死亡,风暴名称“伊万”(Ivan)也因此予以退役。.

新!!: 馬提尼克和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 · 查看更多 »

飓风克劳斯

飓风克劳斯(Hurricane Klaus)是1990年10月令小安的列斯群岛普降暴雨的一场大西洋飓风,也是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1个热带气旋和第6场飓风。系统源于10月3日多米尼克以东不远处的东风波,系统向西北方向飘移并迅速增强,于10月5日达到飓风强度。气旋一度到达距小安的列斯群岛不到19公里海域,但在强烈风切变的影响下,其最强风力一直保持在东北象限,飓风也开始稳步减弱。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后,克劳斯一度在巴哈马上空短暂强化,最终于10月9日受逐渐发展的热带风暴马可影响下消散。 圣卢西亚有大量香蕉作物因暴雨毁于一旦,数量占当地香蕉年产量的15%。马提尼克受灾最为严重,强降雨在岛上引发严重洪灾和多场山体滑坡,导致7人死亡,1500人无家可归。风暴残留之后进入美国东南部,同样产生大量降水,致使4人丧生,部分地区数天后又因热带风暴马可出现更多雨量。由于这场飓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名称“克劳斯”因此退役,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新!!: 馬提尼克和飓风克劳斯 · 查看更多 »

飓风莱尼

飓风莱尼(Hurricane Lenny)是有纪录以来在11月形成的第二强烈大西洋飓风,也是1999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12场热带风暴、第8场飓风和第5场四级飓风,于11月13日在西加勒比海形成,其存在期间一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从西向东移动路线。系统于11月15日在牙买加以南达到飓风强度标准,并在接下来数天里先后经过伊斯帕尼奥拉岛南部和波多黎各。11月17日,莱尼在加勒比海东北部快速强化,在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圣克洛伊岛以南约34公里海域达到每小时250公里的最大风速。飓风在途经背风群岛期间逐渐减弱,最终于11月23日在大西洋开放海域上空消散。 行经小安的列斯群岛前,莱尼产生的大浪夺走了哥伦比亚北部两人的生命。狂风暴雨导致波多黎各东南部的农作物严重受损。飓风以最高强度从圣克洛伊岛经过,该岛出现大范围洪灾和侵蚀,但破坏只达到“中等程度”。美属维尔京群岛和波多黎各一共遭受了3.3亿美元(1999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的损失。降雨量最高的是圣马丁岛法国领地的警察局,达867毫米。该岛有3人遇难,超过200套物业被毁。附近的安提瓜和巴布达也有1人丧生,暴雨还污染了当地水源。向南远至格林纳达也受到这场风暴的严重破坏,大浪导致多个城镇和首都之间的联系中断。由于风暴造成了重大损失,其名称“莱尼”因此从大西洋风暴命名名单上退役,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使用。.

新!!: 馬提尼克和飓风莱尼 · 查看更多 »

飓风迪安的气象历史

飓风迪安的气象历史从2007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开始,这时有一股强烈的东风波离开非洲西海岸进入北大西洋。虽然这股东风波起初遭遇了强烈的东向风切变,但还是快速移动到了一片适合热带气旋发展的环境中并迅速组织起来。到了8月13日早上,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将还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超过2400公里海域的系统归类为热带低气压。 系统因北面存在的一个深层高压脊而转向西进并迅速进入加勒比地区的温暖水域。8月14日,低气压有所增强并升级为热带风暴,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因此将其命名为“迪安”(Dean)。到8月16日时,风暴已进一步增强达到飓风标准。飓风迪安在向西穿越小安的列斯群岛的过程中继续强化,一度在加勒比海中爆发性增强至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强度。接下来飓风略有减弱,于8月19日以四级飓风强度在牙买加南部海岸掠过后继续朝尤卡坦半岛水温更高的洋面进发。加勒比海西部的有利条件让风暴得以在次日再度强化并达到五级飓风标准,然后在金塔纳罗奥州登陆。 飓风迪安是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期间以五级强度登陆过的两场风暴之一,并且与飓风卡米尔和飓风米奇一起并列成为有纪录以来第七强烈的大西洋飓风。首次登陆后,飓风迪安在穿过尤卡坦半岛的过程中减弱,然后进入了坎佩切湾。由于该海湾内水温较高,风暴再度短暂加强,又在韦拉克鲁斯州实现二度登陆。之后迪安朝西北方向移动,逐渐减弱成残留低气压,最终在美国西南部上空消散。.

新!!: 馬提尼克和飓风迪安的气象历史 · 查看更多 »

飓风拉斐尔

飓风拉斐尔(Hurricane Rafael)是2012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7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和第9场飓风,对加勒比海东北部地区构成轻度破坏。系统源于10月12日圣克洛伊岛东南偏南方向约370公里海域的一股东风波,由于其风速已经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因此气象机构没有将之归类为热带低气压,而是直接升级成热带风暴并命名。受中等强度风切变的影响,气旋结构起初杂乱无章,但随着风切变减少,降雨和雷暴活动到10月14日时已有显著发展。次日清晨,风暴朝西北偏北移动并增强成一级飓风。美国东岸近海存在的冷锋令系统转向北上,到10月16日时又已转向东北,拉斐尔也在这时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50公里的最高强度。由于气旋接下来进入的海域大气环境渐趋稳定,海面温度也逐渐降低,飓风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并于次日下午完成转变。 气旋在加勒比海东北部行进期间虽然杂乱无章,但还是在当地引发严重洪灾。小安的列斯群岛多地的降雨量达到300毫米,引起泥石流、山体滑坡及河流泛滥,对当地农作物构成重创。圣马丁岛测得的阵风时速接近飓风标准,许多岛屿的风速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强烈的雷暴引发闪电,造成多起火灾并导致停电。瓜德罗普一位女性试图驾车穿过洪水淹没的道路,但却被水卷走而遇难。拉斐尔以飓风强度从百慕大以东近海掠过,当地降下小雨,时速超过85公里的阵风还令数以百计的房屋失去供电。新斯科舍沿海地区因气旋温带残留产生的大型涌浪而受到严重破坏,许多道路被冲毁或是堆满垃圾,但总体损失数额不高。.

新!!: 馬提尼克和飓风拉斐尔 · 查看更多 »

西加勒比海航空708号班机空难

西加勒比海航空708次班机是西加勒比航空公司的包机。2005年8月16日(星期二),该架包机坠毁于委内瑞拉北部的山区,导致机上152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这架包机为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MD-82,从巴拿马的巴拿马城托库门国际机场(ICAO:MPTY)起飞,前往马提尼克的法兰西堡(ICAO:TFFF)。机长在探讨机身积冰的问题时向塔台汇报一个引擎熄火,随后第二个引擎也熄火,于是机长请求在马拉开波进行紧急迫降。在以近每分钟7000英尺的速度急降及两个引擎在停机或临近停机状态下,飞机在当地时间3:45am(世界协调时的7:45am)坠毁于委内瑞拉苏利亚州西部马奇奎斯的一个牧场(距离哥伦比亚边境约30公里)。 机上除了一名意大利导游外,所有的乘客都是来自马提尼克的法国公民。机组人员都来自哥伦比亚。这架飞机被Globe Trotters de Rivière Salée旅行社包下,因此绝大多数的乘客都是从巴拿马度假完返程的旅客。.

新!!: 馬提尼克和西加勒比海航空708号班机空难 · 查看更多 »

西格莉德·雅格倫

西格莉德·雅格倫(Sigrid Agren;),昵称“梨儿”,法國超級名模。.

新!!: 馬提尼克和西格莉德·雅格倫 · 查看更多 »

馬合郡

合郡(法語:Arrondissement de Le Marin),是一個位於法屬馬提尼克的一個行政區。.

新!!: 馬提尼克和馬合郡 · 查看更多 »

馬丁尼克-亞米-凱薩國際機場

丁尼克-亞米-凱薩國際機場(Aéroport de Fort-de-France - Le Lamentin;),是法國海外屬地法屬馬提尼克的對外航空交通機場。其位於該地首府─法蘭西堡。.

新!!: 馬提尼克和馬丁尼克-亞米-凱薩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獨立運動

馬提尼克獨立運動(Mouvement Indépendantiste Martiniquais,缩写为MIM;克里奧爾語:Mouvman endépandantis matinitjé)是法國海外大区馬提尼克的一個左翼政黨,其主要訴求為馬提尼克能夠去殖民化並且獨立。 在2012年法國國民議會改選後,該黨在馬提尼克海外大区被分配的4席中當選2席。 Category:左翼政黨 Category:1978年建立 Category:馬提尼克政黨 Category:法國政黨 Category:獨立主義政黨.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綠鸚鵡

提尼克綠鸚鵡(Amazona martinicana)是一種馬提尼克特有及已滅絕的鸚鵡。由於其棲息地被開發作為農地,因而走上滅絕的道路。 自1722年起就再沒有有關牠們的紀錄。另一種棲息在瓜德羅普的鸚鵡與牠們可能是同一物種。.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綠鸚鵡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足球協會

提尼克足球協會是專門管轄馬提尼克足球事務的組織。馬提尼克球協會成立於1953年,並未加入國際足協。但它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和加勒比海足球聯盟的成員。.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足球協會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足球代表隊

提尼克足球代表隊是馬提尼克的足球代表隊,由馬提尼克足球協會管理,現時屬於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成員國之一,但並非屬於國際足協及成員國之一,因此無法參加世界盃外圍賽,只可以參與CONCACAF有關賽事。.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足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海峽

馬提尼克海峽是中美洲的海峽,連接加勒比海和大西洋,分隔北面的多米尼克和南面的法國海外省馬提尼克,寬35公里,最大水深1,400米。 Category:海峽 Category:加勒比海 Category:多米尼克地理 Category:馬提尼克地理.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海峽 · 查看更多 »

馬提尼克旗幟

提尼克旗帜是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的非官方旗帜。该旗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66年8月4日公布的一条法令,该法令规定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和圣卢西亚的船只必须悬挂当时的法国军旗,而当时的法国军旗的样式是旗中央为白色十字架,四角为蓝色,为了纪念圣卢西亚(Saint Lucia),四个蓝色部分内各有一个L型的蛇。 旗帜中的蛇为原产于马提尼克的马提尼克矛头蝮。 法国国旗是马提尼克的唯一官方旗帜。.

新!!: 馬提尼克和馬提尼克旗幟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

提尼克大区委员会(Conseil régional de la Martinique)是法国海外领地马提尼克过去的大区一级立法机关,办公地点设在法兰西堡的德费尔克吕尼。 2016年1月1日,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停止存在,其职能交由新设立的马提尼克议会行使。.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主席

提尼克大区委员会主席(Presidents of the Regional Council of Martinique),是法国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的马提尼克立法机关马提尼克议会的首脑,1974年,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主席设立。.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主席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市镇列表

马提尼克市镇列表,是法属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全部34个市镇的列表。 Category:法國市鎮列表.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市镇列表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共产党

提尼克共产党(法语:Parti communiste martiniquais)是马提尼克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该党在1957年9月举行的法国共产党马提尼克联合会第一次正式会议上成立。1960年代初期,该党曾为马提尼克第一大党。该党的领导人是Georges Erichot。该党的总部位于法兰西堡。该党出版报纸《公正》和理论刊物《行动》。.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省长

提尼克省长(Le préfet de Martinique),是法国海外大区和海外省的马提尼克的省长。.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省长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行政区划

提尼克行政区划 马提尼克分为4个区,分别为.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马提尼克议会

马提尼克议会(Assemblée de Martinique)是法国马提尼克的立法机关。马提尼克议会实行一院制,由51名议员组成。 马提尼克议会是在马提尼克的政治地位由“海外大区”和“海外省”改制为“单一领土集体”后创设的。2016年1月1日,第一届马提尼克议会正式成立,取代此前的马提尼克大区委员会和马提尼克总委员会,作为马提尼克新的立法机关。 Category:馬提尼克 Category:马提尼克政治 Category:各国立法机构.

新!!: 馬提尼克和马提尼克议会 · 查看更多 »

詹姆森狸藻

詹姆森狸藻(学名:Utricularia jamesoniana)为狸藻属多年生附生食虫植物。其种加词“jamesoniana”来源于英国植物采集者詹姆森。其分布于中美洲的安的列斯群岛及南美洲西部和北部,存在于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及瓜德罗普、伊斯帕尼奥拉岛、馬提尼克和多米尼克。詹姆森狸藻生长于山地云雾森林或低地雨林中长满苔藓的树干上,海拔分布范围为0至2500米。1860年,丹尼尔·奥利弗正式描述了詹姆森狸藻。终年开花。Taylor, Peter.

新!!: 馬提尼克和詹姆森狸藻 · 查看更多 »

高山狸藻

山狸藻(學名:Utricularia alpina)為狸藻屬中型的陸生或附生多年生食虫植物。其种加词“alpina”来源于拉丁文“alpinus”,意为“高山”,指其原生地环境。其分布于安的列斯群島和南美洲北部。在安的列斯群島其存在于多米尼克、格瑞納達、瓜德羅普、牙買加、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薩巴、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島以及千里達島。在南美洲北部其存在于巴西、哥倫比亞、蓋亞那以及委內瑞拉。Taylor, Peter.

新!!: 馬提尼克和高山狸藻 · 查看更多 »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貝亞恩號航空母艦(Béarn)是一艘二次大戰期間服役於法國海軍的航空母艦,該艦原為諾曼第級5號艦,於1914年1月10日開始建造,但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令大批工人被徵召入伍,以及軍方優先製造其他軍備,導致諾曼第級建造進度延宕,乃至完全停工。一戰勝利後,軍方評估諾曼第級設計已過時,加上法國財政困難;同時主要列強國已於1922年2月簽訂《華盛頓海軍條約》,這令當局決定拆毀尚未完成的諾曼第級。但為了開發航空母艦相關技術,軍方決定留下完成度最低的5號艦貝亞恩號改裝成法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作為航艦與海軍航空隊技術開發技術平台;相關成果為霞飛級航空母艦之技術儲備,但是軍方最後沒有完成後繼航艦霞飛級,而該艦則在1939年改為訓練艦。 1940年代,貝亞恩號奉命將法國儲備黃金從本土運往美洲大陸。當法國在1940年6月投降後,貝亞恩號無法返航,只能長期靠泊在馬丁尼克島,之後於1943年加入自由法國部隊。然而,該艦直到1944年至1945年3月間於美國整修後,才短暫地恢復渡運任務。二戰後,貝亞恩號短暫為法國軍方提供運輸任務。1967年,該艦於義大利熱那亞報廢拆解。雖然貝亞恩號上的艦載機從來沒有執行過作戰任務,但該艦在當時成為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航空母艦,同時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安然度過二次世界大戰並倖存至1960年代的第1代航空母艦。.

新!!: 馬提尼克和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 查看更多 »

跨大陸國家列表

跨大陸國家又被稱為洲際國家。「大陸」的定義對特定國家可能不同,除了利用地理關係區隔外,有時會因為政治、經濟及文化標準作區分。如俄羅斯,其歷史重心、人口(72%)、政經活動聚集於歐洲,但其大部分國土(71%)是在亞洲。.

新!!: 馬提尼克和跨大陸國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路易-奥古斯特·西尔巴里

卢德格尔·西尔巴里(Ludger Sylbaris,),出生時名爲奧古斯特·西爾巴里(Auguste Cyparis)或路易-奧古斯特·西爾巴里(Louis-Auguste Cyparis),是一名。1902年5月8日,在法国的马提尼克岛培雷火山爆发中,其所在城市圣皮埃尔正处于火山碎屑流扩散的直接路径上,这座被称为“西印度群岛的巴黎”的城市被完全夷为平地,大约有3至4万人死亡。西尔巴里由于当时被关在地下监狱而逃过一劫,成为了圣皮埃尔市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新!!: 馬提尼克和路易-奥古斯特·西尔巴里 · 查看更多 »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110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确切记录在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红衣主教马萨林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 在红衣主教阿尔芒·让·德·普莱西·李希留和马萨林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了一个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国。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他的周围,以此強化法国国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決策權。他建立起的這一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在他親政期間(1661-1715年),法國發動了三次重大的戰爭:法荷戰爭、大同盟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和兩次小規模的衝突——遗产战争和重盟战争。法荷戰爭和兩次小衝突讓他建立霸權,使他在1680年開始成為至高無上的歐洲霸主;後兩場大戰對上荷-英-奧的三強聯盟,大同盟戰爭因雙方厭戰而和解,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最後由法國王孫繼承王位,但戰爭負擔也使國庫日漸空虛,使法國國力在他死後日漸下滑。.

新!!: 馬提尼克和路易十四 · 查看更多 »

黑腰梅花雀

黑腰梅花雀(学名:Estrilda troglodytes),是梅花雀科梅花雀属的一种,分布于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几内亚比绍、厄立特里亚、贝宁、塞内加尔、乍得、马里、波多黎各(引进种)、毛里塔尼亚、美国、喀麦隆、马提尼克(引进种)、尼日尔、维尔京群岛(引进种)、加纳、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利比里亚、肯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冈比亚、葡萄牙(引进种)、苏丹、布基纳法索、多哥和乌干达。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96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黑腰梅花雀的平均体重约为6.1克。栖息地包括干燥的稀树草原、耕地和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燥疏灌丛。.

新!!: 馬提尼克和黑腰梅花雀 · 查看更多 »

黛園郡

黛園郡(法語:Arrondissement de La Trinité),是一個位於法屬馬提尼克的一個行政區。.

新!!: 馬提尼克和黛園郡 · 查看更多 »

迪米特里·巴斯库

迪米特里·巴斯库(Dimitri Bascou,)生于馬提尼克,是一名法国跨栏运动员,以13.24秒的成绩赢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铜牌。.

新!!: 馬提尼克和迪米特里·巴斯库 · 查看更多 »

胡蜂號航空母艦 (CV-7)

胡蜂號航空母艦 (CV-7)是胡蜂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亦是唯一一艘),也是美國第八艘以胡蜂命名的艦隻。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胡蜂號被迫多次降低噸位,使之看上去是約克鎮級航空母艦的縮小版本。在美國加入二次大戰後,胡蜂號先後參與了歐洲與太平洋海戰,於1942年被日軍潛艇擊沉。.

新!!: 馬提尼克和胡蜂號航空母艦 (CV-7) · 查看更多 »

背风群岛 (加勒比海)

背风群岛(Leeward Islands),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北部岛群,因为与向风群岛相对而得名。 背风群岛包括以下国家和地区:.

新!!: 馬提尼克和背风群岛 (加勒比海) · 查看更多 »

阿兰·罗伯-格里耶

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又译阿蘭·霍格里耶。法国作家和电影制片人,新小说代表人物之一。.

新!!: 馬提尼克和阿兰·罗伯-格里耶 · 查看更多 »

阿克塞尔·维特塞尔

阿克塞尔·托马斯·维特塞尔(Axel Laurent Angel Lambert Witsel,)是一名馬提尼克裔比利时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現效力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队天津權健。.

新!!: 馬提尼克和阿克塞尔·维特塞尔 · 查看更多 »

门罗·爱德华兹

罗·爱德华兹(Monroe Edwards,)是美国奴隶贩子和伪造犯,曾于1842年在一场广为人知的审判中被定罪。爱德华兹生于肯塔基州,迁居新奥尔良后又搬到墨西哥德克萨斯。他曾于1832年将奴隶走私到巴西,用获得的收益在德克萨斯购买土地。1836年,他又向德克萨斯共和国走私奴隶。爱德华兹企图利用伪造文件骗取同伙的利润,失败后被迫逃离德克萨斯进入美国。接下来他又以美国和英国的废奴主义者为目标,企图骗取他们的钱财,在此期间有时还会用上伪造的介绍信。爱德华兹一度前往英国,但由于大部分伎俩都不成功,他又在1841年中期返回美国。 爱德华兹最大的骗局是利用新奥尔良棉花经纪商的回信伪造信件,制造他有大量棉花待售的假象,进而骗取大额银行本票后兑现。事件败露并被捕后,他又利用伪造信件骗取律师信任,还将庭审日期延迟了几个月,直到1842年6月才开审。案件审理过程成为媒体焦点,发布相应报道的报纸因此大卖。爱德华兹的英俊外表成为他被定罪的重要原因,有证人因此当庭认出他来。此外,爱德华兹所写信件中的多处拼写错误也导致法庭认定许多信件正是由他伪造。法庭判被告入狱10年,爱德华兹最终于1847年在新新监狱去世。除1848年出版的《门罗·爱德华兹上校,伪造犯和骗子的生活和历险》对爱德华兹的生平有详细记载外,赫尔曼·梅尔维尔185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誊写员巴特比》也曾提及他的名字。.

新!!: 馬提尼克和门罗·爱德华兹 · 查看更多 »

钻石岩

钻石岩(Rocher du Diamant)位于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南部的加勒比海中,距海岸约3公里,是一座高175米的无人居住的玄武岩小岛。1804年,英国派水手登陆并将该岛注册为一艘船只。后法国经过17个月的战斗将其攻克。现为著名的一处游览胜地。.

新!!: 馬提尼克和钻石岩 · 查看更多 »

蒂埃里·亨利

蒂埃里·丹尼爾·亨利(Thierry Daniel Henry,國際音標:,)是已退役的法国職業足球員,司職前鋒,現擔任比利時國家足球隊助教。他曾效力、尤文图斯、阿森纳、和紐約紅牛,在效力阿森纳的八年期間,他成為球會的傳奇球員,保持了球會的總入球紀錄。國家隊方面,他效力隊,亦同樣保持該隊的入球紀錄,他被認為是其年代的最佳球員之一。世界足壇最佳法國巨星之一。 亨利出生於埃松省的于利斯,效力地區球會期間已展示出極佳射手潛力。1990年被摩納哥相中並即時加盟,1994年首次亮相職業賽。出色的表現令他獲得國家隊垂青,1998年獲得國家隊徵召出戰世界盃。之后他轉投尤文图斯,但是為球會擔任翼鋒的日子過得不如意,他便以1,050萬英镑轉會阿森纳。阿森纳成為亨利的成名地。雖然初時不太適應,但在之後的表現突飛猛進,幾乎包辦每個球季的球隊首席射手。與恩師温格共事日久下,他成為一名超級射手,效力阿森纳期間共射入228球。他亦曾為槍手贏得兩次英超冠軍及三次足總盃冠軍、兩度成為世界足球先生亞軍以及三度獲選英格蘭足球先生。在效力阿森纳的最後兩個球季,他成為球隊隊長,並帶領球隊殺入2006年歐洲聯賽冠軍盃決賽。 2007年6月,他以2400萬歐元的身價轉會至。2009年,作為球隊重心的亨利隨隊贏得西甲、西班牙盃及欧洲冠军联赛,成為三冠王。連同其後的西班牙超級盃、歐洲超級盃和世界俱乐部杯,他成就了六冠王霸業。亨利亦五度入選歐洲足協年度最佳陣容。2010年,他轉投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球會紐約紅牛,並助他們贏得東岸分區冠軍。2012年他以外借身份回巢阿森纳,效力兩個月。2013年,他助紐約紅牛贏得常規賽冠軍。2014年12月1日,亨利宣佈掛靴,結束他20年的足球生涯。 亨利在國家隊亦有出色的成就,先後贏得1998年世界盃、2000年歐洲國家盃和2003年洲際國家盃。2007年10月,他打破普拉蒂尼的國家隊入球紀錄,成為法国队史上首席射手。在球場外,由於有切身感受,亨利熱衷就種族歧視之議題發言。亨利與英籍模特兒妮歌·瑪莉(Nicole Merry)於2003年共諧連理並育有一名女兒,但兩人於2007年離婚。亨利亦擁有極高的商業價值,曾在2006年位列全球最有價值足球員第九名。.

新!!: 馬提尼克和蒂埃里·亨利 · 查看更多 »

蒙特塞拉特足球代表隊

蒙特塞拉特國家足球代表隊是蒙特塞拉特的國家足球代表隊,由蒙特塞拉特足球協會管理,現時屬於國際足協及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協會成員國之一。蒙特塞拉特至今仍未參加過任何國際大賽的決賽週,無論在世界盃及美洲金盃外圍賽階段從未取得過出線資格。.

新!!: 馬提尼克和蒙特塞拉特足球代表隊 · 查看更多 »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natural hazard、natural disaster),又稱為自然災難、天然災難、天然災害、天災、天禍、天患、災荒 ,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會给周围的生物和人类社会造成灾害。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天災有百分之九十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的弹性及其所受影响或其恢复的能力有关。 若有害事件所发生的区域内没有人受害,则该事件不属于灾难。例如圣弗朗西斯科这样的大城市等较易受害的地区,一场地震可能会带来持久性的破坏,这些破坏通常需要数年才能修复。.

新!!: 馬提尼克和自然灾害 · 查看更多 »

長戟大兜蟲

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學名:Dynastes hercules hercules),又名「赫克力士大兜蟲」,成蟲體長最長紀錄為181毫米,是全世界最大的甲蟲。力量極大,可以舉起自身體重850倍的物體,因此以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赫克力士命名,一般顯示其承載能力僅達100倍的體重的「獨角仙」不同,而正式的獨角仙指的是叉犀金龜屬當中的獨角仙和其他的六個亞種。 長戟大兜蟲屬完全變態,幼蟲期約1-1.5年,長度可達180毫米,重量可達150克。幼蟲期之後會化蛹,羽化之後的成蟲以樹汁或腐爛的水果為食。 長戟大兜蟲兩性異型:.

新!!: 馬提尼克和長戟大兜蟲 · 查看更多 »

艾梅·塞泽尔

艾梅·费尔南·达维德·塞泽尔(Aimé Fernand David Césaire,),法国殖民地馬提尼克出身的黑人诗人、作家、政治家,法国共产党黨员。.

新!!: 馬提尼克和艾梅·塞泽尔 · 查看更多 »

蛇是一类無足的爬蟲類動物,是蛇亚目(学名:Serpentes)的通称,属于爬行纲,另有其它無足的爬虫類如蚓蜥、蛇蜥等并不属于蛇亚目。 又有虵、虺、螣、蚦、蜧、蜦、长虫等別稱,根據種類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正如所有爬蟲類有鱗目一樣,蛇類全身佈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種蛇類,包括體型最短小的細盲蛇科以至最長的蟒科及蚺科。為了配合蛇類窄長的身體,成對的內臟(如肺、腎)會在蛇體前後排列,而非左右互對。 部分蛇類擁有毒性,能使被其咬擊的生物受傷、疼痛以至死亡。蛇的另一個特徵是顎部能作出廣角度的開合,因此能吞食比自己身型龐大的獵物。生物研究指蛇類大概於白堊紀時代由蜥蜴類衍生而成。現代蛇類的分類研究,大概可追溯至古新世時代。目前紀錄中最巨型的蛇類是活於古新世的泰坦巨蟒,長度達13米長,其化石被發現的年份是2009年;目前體型最細小的蛇類是卡拉細盲蛇,長度約只有10公分。 亚洲一些地区則认为他们有着魔力,因此将他们的肉用作传统药材。.

新!!: 馬提尼克和蛇 · 查看更多 »

雙線細盲蛇

雙線細盲蛇(Two-Lined Blind Snake (Leptotyphlops bilineatus))是蛇亞目細盲蛇科下的一個品種,是一種對人類無害的蛇種,主要分佈於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中的小安的列斯群島。雙線細盲蛇下目前未有任何的亞種被確認。.

新!!: 馬提尼克和雙線細盲蛇 · 查看更多 »

UTC−04:00

UTC−04:00時區比協調世界時慢4小時,使用於地區如下:.

新!!: 馬提尼克和UTC−04:00 · 查看更多 »

林伯特·維克斯

林伯特·維克斯(Lambert Wickes,)是一名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大陆海军舰长。.

新!!: 馬提尼克和林伯特·維克斯 · 查看更多 »

林飞龙

林飞龙,西班牙文名威尔弗雷多·奥斯卡·德拉康塞普西翁·林·伊·卡斯蒂利亚(Wifredo Óscar de la Concepción Lam y Castilla,),古巴超现实主义画家。 其父为来自广东的华人移民。曾于西班牙学艺,西班牙内战爆发后游历法国,结识毕加索和安德烈·布勒东等人,受到毕加索的赏识。1942年回到古巴,其画作以超现实主义与立体派的技法融合西印度群岛的宗教及神话。《亚当与夏娃》、《丛林》、《达巴拉的阿巴拉契之舞,唯一的神》、《聚会》等名作均以原始森林为素材,充满象征意味。他注重线条,画的色彩一般偏暗。1964年在古根海姆国际美术展上获奖。.

新!!: 馬提尼克和林飞龙 · 查看更多 »

東加勒比國家組織

東加勒比國家組織(Organisation of Eastern Caribbean States;簡稱OECS),創建於1981年,是一個跨政府組織,致力於經濟協調和一體化、保護人權和法律權利,並鼓勵東加勒比各國之間的良好治理和依賴。還執行自然災害的救援,例如:颱風。 東加勒比國家組織,秘書處設在聖露西亞的首都卡斯特裡(卡斯翠)。.

新!!: 馬提尼克和東加勒比國家組織 · 查看更多 »

桑特海峡战役

桑特海峡战役(Battle of the Saintes)是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海军在西印度群岛的重要胜利,从而结束了该地区的法国威胁。.

新!!: 馬提尼克和桑特海峡战役 · 查看更多 »

椰(学名:Cocos nucifera)是棕榈科椰属的唯一种大型植物,椰子是椰树的果实,是一种在热带地区很普及的果实。椰子树的普及也在于其果实椰子可以在海中随风浪漂流上千公里后落地生根在离母树非常远的地方。一般商业卖出来的椰子在收割时还是绿色的,未成熟的果实,它有点三角形状,足球大小。在泰国南部人们也利用训练好的猕猴来採摘椰子。 一般在外地出售的“椰子”实际上是椰子的棕色的核,也叫作「椰仁」,是椰子的种子。在这个核外面实际上还有一层很厚的纤维质和一个硬的、绿色的果皮壳层。为了节省运输占用的地方,核外的部分一般在运输前就被去掉了。核内含约一升清甜的、几乎清晰的汁和白色的、清香的果肉。.

新!!: 馬提尼克和椰 · 查看更多 »

椰族

椰族(学名:Cocoseae),亦作椰子族,是棕櫚科檳榔亞科下的一個族。.

新!!: 馬提尼克和椰族 · 查看更多 »

橫斑梅花雀

橫斑梅花雀(学名:Estrilda astrild)为梅花雀科梅花雀屬下的一个种。分布于津巴布韦、加蓬、毛里求斯(引进种)、埃塞俄比亚、南非、塞舌尔(引进种)、坦桑尼亚、赞比亚、尼日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引进种)、马里、科特迪瓦、安哥拉、新喀里多尼亚(引进种)、赤道几内亚、乌拉圭(引进种)、斯威士兰、尼日利亚、百慕大(引进种)、卢旺达、喀麦隆、马提尼克(引进种)、纳米比亚、圣赫勒拿(引进种)、加纳、中非共和国、巴西(引进种)、利比里亚、瓦努阿图(引进种)、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马里、佛得角(引进种)、法属波利尼西亚、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博茨瓦纳、刚果、美国(引进种)、几内亚、乌干达、葡萄牙(引进种)、肯尼亚、马拉维、塞拉利昂、波多黎各(引进种)、苏丹、留尼汪(引进种)、莱索托和莫桑比克。全球活动范围约为5,86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橫斑梅花雀的平均体重约为7.1克。栖息地包括乡村花园、耕地、湿地、种植园、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和干燥的稀树草原。.

新!!: 馬提尼克和橫斑梅花雀 · 查看更多 »

橙颊梅花雀

橙颊梅花雀(学名:Estrilda melpoda),是梅花雀科梅花雀属的一种,分布于加蓬、赞比亚、几内亚比绍、贝宁、塞内加尔、乍得、马里、科特迪瓦、安哥拉、波多黎各(引进种)、赤道几内亚、毛里塔尼亚、百慕大(引进种)、卢旺达、瓜德罗普(引进种)、马提尼克(引进种)、尼日尔、塞拉利昂、加纳、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美国(引进种)、几内亚、喀麦隆、冈比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引进种)、布基纳法索和多哥。全球活动范围约为3,57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橙颊梅花雀的平均体重约为7.6克。栖息地包括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湿润疏灌丛、乡村花园、亚热带或热带的湿润低地林、湿地、亚热带或热带的(低地)干草原和干燥的稀树草原。.

新!!: 馬提尼克和橙颊梅花雀 · 查看更多 »

欧元

欧元(;ISO 4217代码),港澳常稱歐羅,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这19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義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馬爾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脱维亚、立陶宛,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美元。 1欧元(euro)等於100欧分(cent)。.

新!!: 馬提尼克和欧元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签证政策

欧洲联盟(欧盟)的22个成员国为申根区的一部分,因此该地区实施统一的签证政策。另外欧盟以外的4个国家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也是申根区的一部分,因此同样实施与申根区统一的签证政策。 而欧盟的4个成员国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和罗马尼亚,目前还不是申根区的一部分,但基于《申根协议》,该地区实行与申根区相同的签证政策。 2个欧盟成员国英国和爱尔兰,并不是申根区的一部分,而是共同旅游区。两国拥有各自的签证政策。 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包括欧盟各成员国、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和瑞士的公民不仅有上述地区互免签证的权利,还有进入他国和合法居住上述地区的权利。上述国家的公民具有出入境自由,但也有一些限制。 以下为普通护照持有人的入境要求,个别国家持该国外交、公务护照者,亦能获得免签证优惠待遇。根据规定,所有访客的护照有效期不得少于3个月。.

新!!: 馬提尼克和欧洲联盟签证政策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成员国

欧洲联盟成员国是根据《欧洲联盟条约》,自愿加入欧洲联盟的国家。和一般的国际组织不同,作为欧盟的成员国,要遵守共同制定的统一法律;但和联邦制的国家(如美国)又不同,每个成员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如自行决定外交政策、有自己的军队等。 截至2013年7月1日,欧盟共有28个成员国。1957年创立欧盟的核心成员有6个国家,其他国家是先后加入的。要加入欧盟,必须达到哥本哈根标准所要求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民主、自由市场的政府,有相应的自由制度、成文的法律;申请国还必须承认欧盟已经存在的法律,并得到已经存在的成员国同意。 成员国的大小、富裕程度、政治体系都不尽相同,但都享有同等的权利;但在有些问题的投票过程,人口多的大国可能享有较多的投票权。到2016年为止,没有任何国家正式退出欧盟,虽然英国于2016年6月24日举行公投做出了退出欧盟的决定,但是在经过正式谈判前,英国依然是欧盟的一员。.

新!!: 馬提尼克和欧洲联盟成员国 · 查看更多 »

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以下表格在說明歐洲人權公約及其議定書在歐洲委員會成員國及其所控制的地區被批准(且因此而施行)的狀況:.

新!!: 馬提尼克和歐洲人權公約的適用範圍 · 查看更多 »

歐洲聯盟特別領域

有數個歐洲聯盟成員國屬下的特別領域,因過往原因,獲得歐盟的特殊地位。 每領域而定的地位廣泛由行使次級政策,以至有限到包含歐盟政策權利。 現時大部份歐盟特別領域仍然獲享與歐盟一系列的特殊關係。.

新!!: 馬提尼克和歐洲聯盟特別領域 · 查看更多 »

殖民主义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寻求或取得另外一地或其人民的行政权力的一种政策。殖民主义通常包含了殖民者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往往这些各种不平等关系的建立,是由于被殖民者对现代社会组织和架构的无知造成的。殖民主义这个词通常是指殖民者与未开发文明的土著人民之间的关系。.

新!!: 馬提尼克和殖民主义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國本土的地区。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殖民地的特色是宗主國的文化、經濟等綜合實力皆優於被殖民地的地區;宗主國通過向殖民地輸出文化、資本、技術,進行建設,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國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為了統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國的制度。而是針對殖民地區打造合適的管理制度,為宗主國獲取資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从殖民地的性质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拓殖型殖民地、资源掠夺型殖民地和商业殖民地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殖民地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顺次出现的。.

新!!: 馬提尼克和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油彩粉紅趾蜘蛛

油彩粉紅趾蜘蛛(學名:Avicularia versicolor)捕鳥蛛科下的一種樹棲蜘蛛,原産於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和馬提尼克,性情溫順且色澤豔麗,因此常被當做寵物來飼養。.

新!!: 馬提尼克和油彩粉紅趾蜘蛛 · 查看更多 »

波里也

路易·埃斯普雷特·加斯东·波里也·德·利斯尔(Louis Alexandre Esprit Gaston Brière de l'Isle;)法国将领。曾任塞内加尔总督、北圻远征队总司令等职。 波里也出生在马提尼克岛,1847年从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后,进入法国海军陆战队担任少尉。1852年升中尉。1856年升上尉。1861年至1866年,他在南圻的法军中服役,并参与了法国征服南圻的一系列战役。 普法战争爆发后,波里也被提拔为上校,率领第一海军步兵连队,参加了巴泽耶战役,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870年在色当战役中受伤。 1876年至1881年担任塞内加尔总督。他在法国征服葡萄牙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1881年,被任命为准将和北圻远征队第一旅旅长,参与北圻远征。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取代米乐,成为远征队总司令。1884年,他在该普战役中大败清军,使其声名大振。 1885年1月升为师长。2月击败清军,夺取谅山。3月24日的镇南关之战之后,波里也向法国政府拍出电报,悲观地认为即使派遣再多的军队来北圻,北圻远征队都会遭遇灾难。这份所谓的“谅山电报”直接导致了茹费理内阁的倒台,也为波里也的军旅生涯蒙上阴影。5月,被免除远征队总司令之职,由可尔西代之,波里也依然留在北圻担任第一师团师长之职。可尔西傲慢而迟钝,拒绝接受波里也的建议。10月,北圻发生大规模反法活动,北圻远征队中又爆发霍乱,使他受够了。他不愿与可尔西共事,离开北圻回到法国。1888年至1891年任海军陆战队副检察长。1892年至1893年任检察长。1896年在法国塞纳-瓦兹省塔夫尔尼的圣勒拉福雷逝世。 Category:普法战争人物 Category:中法战争人物 Category:塞内加尔历史 Category:法国荣誉军团大军官勋位.

新!!: 馬提尼克和波里也 · 查看更多 »

法属安的列斯

法属安的列斯(Antilles françaises)或法属西印度群岛这一术语是指现由法国行使主权的七个位于加勒比海中的安的列斯群岛的领地。.

新!!: 馬提尼克和法属安的列斯 · 查看更多 »

法國各省人口列表

本表列出法國各省人口數量及人口密度,為2008年人口普查時數據。.

新!!: 馬提尼克和法國各省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國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

法國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NUTS of France)的編碼分成三種等級:.

新!!: 馬提尼克和法國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 · 查看更多 »

法國郵政

法國郵政(La Poste)成立於1576年,總部設於巴黎十五區,是法國政府全資擁有的郵政機構,亦是法國第二大的雇主。在法國的海外領地,例如留尼旺、瓜德羅普、馬提尼克、法屬圭亞那、馬約特、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等都有提供服務。.

新!!: 馬提尼克和法國郵政 · 查看更多 »

法國海軍

法國海軍(Marine nationale)為法國軍事中的海軍力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軍之一,也是現今為數不多的藍水海军。現在的法國海軍擁有多種現代化軍艦、艦載飛彈和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聯合國的海上維和行動裡有一定的影響力,並在海外基地駐有兵力。海軍總司令部設於巴黎,大西洋艦隊基地設於布雷斯特,地中海艦隊基地設於土伦。到2007年,現役兵約有42,866人、其他文職人員約10,300人。.

新!!: 馬提尼克和法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堡

法兰西堡(法语:Fort-de-France),是法国海外地区马提尼克的首府,是当地重要的行政、军事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小安的列斯群岛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港口,2009年人口为88,440人。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关于城镇单元的定义,2009年该城总人口130,822人。此外,以法兰西堡为中心,其城市圈还包括一些邻近市镇,如马提尼克-亚米-凯萨国际机场所在地勒拉芒坦(Lamentin),法属西印度群岛及圭亚那大学(Université des Antilles et de la Guyane)马提尼克校区所在地舍尔谢(Schœlcher),以及圣约瑟夫(Saint-Joseph)和Case-Pilote。都市圈的总人口达170,000人。 法兰西堡港内有法国海军基地。.

新!!: 馬提尼克和法兰西堡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堡区

法兰西堡区(法语:Arrondissement de Fort-de-France),是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171平方公里,总人口166139,人口密度972人/平方公里(1999年)。主要城镇为法兰西堡。.

新!!: 馬提尼克和法兰西堡区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国各大区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本条目为主要年份法国各大区的区内生产总值列表。以法国官方统计资料为依据,以法国本币欧元为基数。为增加可比性,辅以美元折算,美元折算汇率按联合国发布历年各国GDP本币与美元数推算。.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各大区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区

大区(région),是法国行政区划的第一级单位,下分为省。法国共有18个大区,其中13个位于法国本土(其中科西嘉地位较特殊,称为“地方行政区域”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其余5个则位于海外。 一些法语系国家,如马里,一级行政区也称作大区(région)。.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大区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年表

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年表.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大革命年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

以下是2002年12月以后的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法国教省地图在2002年进行改组,以与行政区域更加一致。这意味着新成立了几个教省,以及废除了几个教省,但是总主教的头衔得以保留。作为历史的产物,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有些教区以数座城市命名,但只有第一个城市才是真正的主教驻地。 在法国,大多数教区与省一致,但也有少数例外,有些专区受设在外省的教区管理,或在省内组成单独的教区(出现在人口众多的省,例如北部省或Bouches-du-Rhône)。.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天主教教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法国地理

法国是一个位于欧洲西部的国家,位于北纬42度和51度之间。法国西临大西洋,西北与英国隔英吉利海峡相望,东北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相接,东面和瑞士为邻,东南与意大利相连,南边则是地中海并和西班牙接壤。至2009年1月1日止,法国全国人口为65,073,482人,其中本土人口为62,448,977人,海外省2,624,505人,在欧盟中仅次于德国,位列第二 。法国国土呈六角形状,对边距离大约为一千公里,国土面积达632,834平方公里,其中海外省占88,868平方公里 。法国地势较低,全国三分之二的地区低于海拔250米。东南部地势较高,有中央高原、朗格尔高原。北部和西部主要是平原和低矮丘陵。法国境内河流众多,纵横交错,主要的河流有塞纳河、加龙河、卢瓦尔河和罗纳河。.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地理 · 查看更多 »

法国军事史

法国军事史是指从2,000多年前到现在的这段时间中,在今天的法国、欧洲和欧洲海外殖民地上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反抗。法国发生的大事常常会影响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 高卢-罗马冲突从前400年一直延续到了前50年,罗马在凯撒的领导下取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在罗马帝国衰落之后,一支名为法兰克人的日耳曼人分支在战胜其他民族后控制了高卢。法国的扩张在克洛维一世和查理大帝在位时达到了顶峰。在中世纪,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发生了一些激烈的冲突,例如百年战争。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自罗马时代以来的第一支常备军队使法国成为了中世纪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它只在意大利战争中输给了西班牙。16世纪的胡诺格战争(1562—1598年)一度使法国一蹶不振,但是在瑞典的帮助下,法国在1618年6月23日—1648年10月29日的三十年战争中打败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并再一次成为了西部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7世纪和18世纪初,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统治下扩大了法兰西王国的领土,但是此时法兰西王国在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代国力已达到极限了。 法国与英国在18世纪的第二次百年戰爭與全球竞争,导致了1756—1763年七年战争。虽然法国最终战败,丧失了它的北美殖民地,但是它随后又帮助北美十三州从英国独立了出来,因此英国的损失也不小。然而國內的財政問題與政治纷争,最终导致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法国的势力在这段时间达到了顶峰,但是到了1813年10月中旬的莱比锡戰役和1814年3月,它的国力大幅退縮,甚至不如大革命之前(失去所有的境外領土與海外殖民地)。接下来就是殖民帝国时期,在这段时间内法国共与俄国(1853年10月—1856年2月的克里米亚战争)、奥地利(1859年法奥战争)和普鲁士(1870年7月—1871年2月普法战争)发生了战争。 在1870年7月—1871年2月的普法戰爭中被打败之后,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再一次成为了德国的劲敌。这次,法国和英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最终成为了胜利者。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德国占领。盟军最终战胜了德国,战后法国也在德国境内有了一个占领区。两次世界大战化解了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并为欧洲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今天,法国军队经常出现在它从前的殖民地,并与法国在北约中的盟友一起在全球焦点地区执行任务。.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法国行政区划

法国行政区划是指法国的行政和机构的划分。.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法国海外部分

法国海外部分(France d'outre-mer)是除欧洲法国本土外的法兰西共和国领土。通常称法国海外省及大区和集体(départements et régions et collectivités d'outre-mer,DROM-COM ),或者法国海外省及领地( départements et territoires d'outre-mer, DOM-TOM)。这一部分继承自原先的法兰西殖民帝国,分布于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以及印度洋,实行着和本土不相同的政治和司法制度。.

新!!: 馬提尼克和法国海外部分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馬提尼克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法语地理分布

本条目详细介绍法语的地理分布情况,并不考虑各地法语的法律地位。而法式克里奥尔语被视为独立语言,不在此条目的介绍范畴。 随着法兰西王国的崛起,法语亦成为中世纪仅次于拉丁语的第二国际语言。法语的国际语言地位一直持续发展至18世纪,成为当时欧洲的法庭以及外交用语。法語的地位衰落始於20世紀美國開始成為超級國家,使得英語開始侵佔原本法語在國際貿易、科學以及外交上的地位。 根據2014年法語圈國際組織的調查,全球共有兩億七千四百萬人說法語,其中有兩億一千兩百人把法語作為日常語言,剩餘的六千兩百人則主要把法語作為外語。 儘管歐洲學習法語的人數在下降,但是總體而言全球法語使用者的數量卻在不斷提升,很大程度是由於非洲的高生育率:全球兩億一千兩百萬把法語作為日常語言使用的人口,有54.7%位於非洲。.

新!!: 馬提尼克和法语地理分布 · 查看更多 »

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这是一个以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和地区的列表。.

新!!: 馬提尼克和法语国家和地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泛美航空292號班機空難

泛美航空292號班機是一班由馬提尼克法蘭西堡經安提瓜和巴布達聖約翰和波多黎各聖胡安飛往紐約的定期班機。1965年9月17日,一架波音707-121B在執行此班機時撞上昌色斯峰墜毀,機上30人全部遇難。.

新!!: 馬提尼克和泛美航空292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朱尔斯·布雷维耶

约瑟夫·朱尔斯·布雷维耶(Joseph-Jules Brévié;)是一名法国殖民地行政官员,他于1930-1936年任法属西非总督,然后从1936-1939年任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他促进了自由和人道主义的政策,认为深入理解当地人和尊重他们的文化是重要的。他视殖民地行政机构的角色为提升殖民地人民经济和人类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期间他于1942年4月-1943年3月担任。 作为他参与维希政府的结果,他在战后被剥夺了军衔和养老金。.

新!!: 馬提尼克和朱尔斯·布雷维耶 · 查看更多 »

戰後新世界地圖綱要

《戰後新世界地圖綱要》(Outline of the Post-War New World Map)是一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佈的地圖。.

新!!: 馬提尼克和戰後新世界地圖綱要 · 查看更多 »

海外省

海外省及大区(département et région ultramarin或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简称DROM),常被称为海外省(département d’outre-mer,简称DOM)或海外大区(Région d'outre-mer),是法国在其本土以外使用的一级行政单位,其享有和本土省与大区一致的政治地位,但却享有特别的宪制条款使其拥有更大的自治权利,并且不在法国国内的失业率等的统计数据中进行核算。2003年法国修宪之前,一直采用海外省这一名称,修宪后海外省各自成为新的海外大区,故称海外省及大区。 海外省及大区既是法国的省份,也单独作为一个大区,不同于法国本土一个大区下辖多个省的情形。海外省与海外集体在法律地位上决然不同:作为法国和欧盟领土的一部分,海外省不仅可以参与法国的國民議會、國民議會、,还可以选举欧洲议会议员,使用欧元作为法定货币,被视为欧盟的海外领土。.

新!!: 馬提尼克和海外省 · 查看更多 »

海地历史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人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即“西班牙的岛”),开始有文字记载的海地历史。.

新!!: 馬提尼克和海地历史 · 查看更多 »

海地的印度人

海地的印度人,是指生於海地,祖先或本人移民到海地的印度人。在2011年人數有200人。.

新!!: 馬提尼克和海地的印度人 · 查看更多 »

海蟾蜍

海蟾蜍(學名:Bufo marinus),又名美洲巨蟾蜍、甘蔗蟾蜍、蔗蟾蜍或蔗蟾,是原產於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種熱帶地區陸生的蟾蜍,後來被引入澳洲,廣泛的分佈在澳洲大陸的東海岸和北部地區。牠們的繁殖能力很強,一次就可以產達幾千顆卵。成體長10-15厘米;紀錄最大的標本重達2.65公斤及長38厘米。 海蟾蜍有毒腺,蝌蚪對於大部份動物也是有具有劇毒的。牠們被引入到多個國家來控制害蟲,不过由于没有天敌反而成為了害蟲及入侵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新!!: 馬提尼克和海蟾蜍 · 查看更多 »

斑文鳥

斑文鳥(學名:Lonchura punctulata),俗名鳞胸文鸟、鱼鳞沉香算命鸟、小纺织鸟、烏合畢、烏嘴畢仔,是梅花雀科文鸟属的一种,分布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引进种)、日本、多米尼加共和国(引进种)、老挝、塞舌尔(引进种)、台湾、海地(引进种)、印度尼西亚、牙买加(引进种)、新加坡、东帝汶、波多黎各(引进种)、毛里求斯(引进种)、中国大陆、帕劳(引进种、已绝灭)、菲律宾、马来西亚、瓜德罗普(引进种)、马提尼克(引进种)、文莱、维尔京群岛(引进种)、澳大利亚(引进种)、孟加拉国、不丹、法属波利尼西亚(引进种)、越南、印度、古巴(引进种)、斯里兰卡、尼泊尔、柬埔寨、美国(引进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引进种)、阿富汗、美国本土外小岛屿(引进种)、缅甸、泰国和留尼汪(引进种)。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模式产地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新!!: 馬提尼克和斑文鳥 · 查看更多 »

时区列表

本列表列举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定时区。 (带有*的地区使用夏令时:在夏天加一个小时,注意南半球地区的夏季时间跟北半球相反。).

新!!: 馬提尼克和时区列表 · 查看更多 »

拉特里尼泰区

拉特里尼泰区(法语:Arrondissement de La Trinité),是马提尼克(法国海外省)所辖的一个区。总面积338平方公里,总人口85006,人口密度252人/平方公里(1999年)。主要城镇为拉特里尼泰。.

新!!: 馬提尼克和拉特里尼泰区 · 查看更多 »

拉斐尔·瓦拉内

拉斐尔·瓦拉内(Raphaël Varane,),出生於法國里爾,父亲来自法国海外省马提尼克,母亲來自法国北部市镇圣阿芒莱索,是一名法國足球運動員,司職後衞;現正效力西甲球隊皇家马德里,同時也是法国國家足球隊代理隊長。.

新!!: 馬提尼克和拉斐尔·瓦拉内 · 查看更多 »

.mq

.mq為法國海外領地馬提尼克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馬提尼克和.mq · 查看更多 »

1780年大飓风

1780年大飓风(Great Hurricane of 1780)又名圣卡利克斯托飓风(Huracán San Calixto)、安的列斯大飓风(Great Hurricane of the Antilles)和1780年大灾难(1780 Disaster),是有纪录以来最致命的大西洋飓风。这年10月10日至16日,风暴经过小安的列斯群岛,共计夺走2万到2万2000条人命。由于缺乏文献记载,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的大西洋飓风数据库又只追溯到1851年止,所以飓风的移动路线和具体强度信息已无法确知。 飓风袭击巴巴多斯时的风速可能超过每小时320公里,然后又经过马提尼克、圣卢西亚和圣尤斯特歇斯,多个岛上有数千人丧生。风暴来袭时正是美国革命时期,正在争夺加勒比海控制权的大英帝国和法国舰队损失惨重。飓风之后又从波多黎各附近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东部上空经过,对沿海地区构成重大破坏。最终风暴转向东北,于10月20日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东南方向洋面失去踪影。 这场飓风造成的死亡人数比数十年间所有大西洋飓风季的总和还多。1998年的飓风米奇共造成1万9325人遇难,仅次于1780年大飓风,并且数值很可能更加准确。1780年10月还出现过另外两场造成人命损失的风暴,1780年大西洋飓风季因此成为有纪录以来致死人数最多的大西洋飓风季。.

新!!: 馬提尼克和1780年大飓风 · 查看更多 »

1855年大西洋飓风季

1855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活跃度很低,确认存在的只有五个热带气旋,这其中部分曾登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大安的列斯群岛和墨西哥,但没有任何风暴登陆美国东岸。据信8月末至9月初在加拿大大西洋省份近海还有另一场热带风暴存在,但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的大西洋飓风正式数据库没有收录。第一号飓风是本季第一个天气系统,最早是在8月6日发现。第五号飓风是本季最后一个气旋,于9月17日失去踪影,都在大西洋盆地每年绝大多数热带天气活动的时间范围内。此外,本季曾有两个热带气旋同时存在。由于缺乏数据,有两个气旋的完整路径和强弱变化已经无从考证,只能确认风暴曾在某位置经过。 全季五个热带气旋中有四个达到飓风强度,其中一个还成为大型飓风,即在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三级或以上标准。第五号飓风的最大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05公里,属三级飓风,是本季最强烈的风暴,但只对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构成轻度破坏。本季首场风暴于8月上旬对墨西哥坦皮科局部地区构成严重破坏。此外,第四号热带风暴还重创小安的列斯群岛。 这年飓风季低迷的活跃程度还经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反映出来,数值仅有18,保持最低累积值纪录半个多世纪后才被气旋能量指数仅13的1907年大西洋飓风季超越。大致来说,气旋能量指数通过飓风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的风暴,其指数也相应越高。只有在热带天气系统风速达到或超过每小时63公里(34节)或热带风暴强度时才会计算该指数,并纳入全面的气象公告,并且亚热带气旋的指数不会计入累积数值。.

新!!: 馬提尼克和1855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864年大西洋飓风季

1864年大西洋飓风季是19世纪60年代连续第三个没有飓风登陆美国的大西洋飓风季,这项纪录至今依然保持。不过,考虑到当时缺乏包括气象卫星在内的现代观测手段,基本上只有那些在海上遇到船只或是吹袭有人类居住陆地的风暴才有文献记载,所以实际形成的热带气旋可能更多。气象学家克里斯托弗·朗诗(Christopher W. Landsea)估计,1851至1885年间实际形成的风暴数量可能比数据库中要多零到六场。全季确认存在的五个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中有四个是由气象学家何塞·费尔南德斯-帕塔加斯(Jose Fernandez-Partagas)和亨利·迪亚兹(Henry Diaz)在1995年出版的文献中首度记载。7月16日,本季第一个天气系统在美国东南部近海出现,其最高强度可以在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达到一级飓风标准。气旋快速向东北移动,于7月18日从纽芬兰岛以东较远处洋面经过后失去踪影。 7月25日,第二场风暴在墨西哥湾中南部出现,但只能确认气旋曾在某位置经过,详细移动路线和强弱变化均已无从考证。经过一个多月的沉寂,小安的列斯群岛东侧海域于8月26日形成另一场飓风。次日清晨,风暴从多米尼克和马提尼克之间穿过。经过加勒比海后,气旋于8月31日晚登陆伯利兹,最终于次日逐渐消散。伯利兹近海有多艘船只遭遇风暴,沿海部分地区被风暴潮淹没。9月5至9日,第四号热带风暴在美国东岸近海活动,多艘船只在行进至气旋附近时遭遇强风。第五个热带气旋也出现在美国东岸近海,许多船只遇到强烈雷暴和恶劣海况。 这年飓风季的活跃程度还经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反映出来,数值为61。大致来说,气旋能量指数通过飓风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的风暴,其指数也相应越高。只有在热带天气系统风速达到或超过每小时63公里(34节)或热带风暴强度时才会计算该指数,并纳入全面的气象公告,并且亚热带气旋的指数不会计入累积数值。.

新!!: 馬提尼克和1864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882年金星凌日

1882年12月6日的金星凌日(世界协调时13时57分至20时15分)是19世纪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金星凌日。前一次金星凌日发生于8年之前。世界各个强国派出了大批的考察队前往世界各地观测此次金星凌日。美国国会就资助了8支考察队。 英国考察队是由组织的。与船长是在马达加斯加的一处临时搭建的天文台观测的金星凌日。 于1871年发明了具有不同焦段的太阳仪。他组织了两支考察队,一支前往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另一支则前往智利的圣地亚哥。两支考察队都有一架乌佐的太阳仪的复制品。 法国科学院也组织了10支考察队前往世界各地,包括佛罗里达、墨西哥、海地、马提尼克以及合恩角1883年法国科学院向参与观测的科学家授予了9项,包括前往墨西哥普埃布拉州的考察队领队让·雅克·阿纳托尔·布凯·德·拉格里、前往智利圣贝尔纳多的考察队领队奥克塔夫·德·贝纳蒂埃以及前往阿根廷圣克鲁斯省海岸的考察队领队乔治-欧内斯特·弗勒里艾。.

新!!: 馬提尼克和1882年金星凌日 · 查看更多 »

1902年

没有描述。

新!!: 馬提尼克和1902年 · 查看更多 »

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

這是按照1913年人口排列的國家列表,只排名主權國家。.

新!!: 馬提尼克和1913年國家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1917年大西洋飓风季

1917年大西洋飓风季确认存在九个热带气旋,其中四个曾经登陆。7月6日,本季第一个天气系统在向风群岛以东海域出现,经过群岛和加勒比海并先后吹袭洪都拉斯、伯利兹及墨西哥,再于7月14日逐渐消散。接下来大西洋盆地进入沉寂,直到三个多星期后才有热带风暴在百慕大成型。气旋掠过新英格兰东部,南塔克特附近有四艘船只沉没,导致41人遇难。风暴产生的大风还对新斯科舍构成破坏,最终于8月10日转变成温带气旋。 8月30日,中大西洋上空形成飓风,之后在百慕大东侧经过期间引起海潮高涨。除此以外风暴产生的影响很小,于9月5日转变成温带气旋。接下来形成的四个热带低气压都未能达到热带风暴强度,但随之而来的第四号飓风非常强劲,最高强度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四级飓风标准,对牙买加、古巴和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部分地区构成重创,并以佛罗里达州西北狭长地带灾情特别严重。整场风暴共导致35人遇难,损失数额至少有17万美元。 这年飓风季的活跃程度还经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反映出来,数值为61。大致来说,气旋能量指数通过飓风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的风暴,其指数也相应越高。.

新!!: 馬提尼克和1917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917年新赫罗纳飓风

1917年新赫罗纳飓风(1917 Nueva Gerona hurricane)是1995年的飓风欧帕尔以前吹袭佛罗里达州西北狭长地带的最强热带气旋,也是1917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四个热带风暴和第二场飓风,最初是9月20日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海域出现的一场热带风暴。经过群岛后,气旋进入加勒比海,于9月21日达到飓风强度,之后又成为二级飓风,于9月23日登陆牙买加北岸。9月25日清晨,风暴达到四级飓风标准,并在不久后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240公里的最高强度。飓风当天从古巴比那尔德里奥省东部登陆,此后不久就进入墨西哥湾并略有减弱。气旋回转北上,短暂对路易斯安那州构成威胁,但很快又转朝佛罗里达州前进。9月29日清晨,风暴以持续风速每小时185公里强度从佛罗里达州华尔顿堡滩附近登陆。进入陆地上空后,飓风急剧弱化,转变成温带气旋后于9月30日逐渐消散。 小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多米尼克、瓜德罗普和圣卢西亚在内的多个岛屿遭遇狂风暴雨。飓风对牙买加的香蕉和椰树种植园构成重创,荷兰湾的通讯受到干扰,该岛北半部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安东尼奥港有九人遇难。新赫罗纳许多建筑质量很好的建筑也被狂风摧毁,全城仅有十户民房留存。青年岛一共受到价值约200万美元的损失,还有至少20人丧生。比那尔德里奥省部分果园和庄稼毁于一旦。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所受整体影响较小,基本局限于农作物和木材林受损,路易斯安那州有十人淹死。更东面的阿拉巴马州莫比尔有部分树木和房屋的屋顶受损,街道上散落着各种垃圾。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的通讯中断,许多小船搁浅,多个码头、船坞及船库受到影响。彭萨科拉地区的损失总额估计为17万美元左右。佛罗里达州共有五人死亡,并且全部发生在克雷斯特韦。飓风及其残留还在乔治亚州、北卡罗莱纳州和南卡罗莱纳州产生降水。.

新!!: 馬提尼克和1917年新赫罗纳飓风 · 查看更多 »

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

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一共只形成七个热带气旋,其中六个增强成热带风暴,四个进一步强化成飓风,一个成为大型飓风,并且最高强度达到现代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标准。全季以奥基乔比飓风最为强劲,造成的破坏也最严重,是美国历史上致死人数第二多的热带气旋。本季第一个天气系统人称匹尔斯堡飓风,于8月3日在小安的列斯群岛附近形成。气旋穿越巴哈马并登陆佛罗里达州,造成两人死亡和价值23.5万美元的破坏。首场风暴成型数天后,海地飓风于8月7日在向风群岛南部附近形成。气旋先后袭击海地、古巴和佛罗里达州,造成至少210人遇难,经济损失约为200万美元。第三个热带气旋造成的影响缺乏文献记载。 全季以人称奥基乔比飓风的第四号飓风强度最高、影响最大,是本季唯一的五级飓风。风暴以五级强度吹袭波多黎各,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多个岛屿遭受“重大破坏”,其中瓜德罗普和波多黎各灾情特别严重。气旋接下来又以四级飓风强度经过巴哈马,在部分岛屿造成人员丧生和严重破坏,然后以四级飓风强度袭击西棕榈滩,狂风对当地构成重创。内陆洪灾和风暴潮致使奥基乔比湖决堤,将附近多个城镇淹没,至少夺走2500条人命,飓风至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致命的热带气旋,仅次于1900年加尔维斯顿飓风。整场风暴一共导致至少4079人死亡,经济损失达一亿美元。之后的三个天气系统都没有影响陆地,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所有风暴至少夺走4289条人命,损失总额超过1.02亿美元。 这年飓风季的活跃程度还经累积气旋能量指数反映出来,数值为83。大致来说,气旋能量指数通过飓风强度和持续时间计算,强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的风暴,其指数也相应越高。.

新!!: 馬提尼克和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928年奥基乔比飓风

奥基乔比飓风(Okeechobee hurricane),又名圣费利佩二世飓风(San Felipe Segundo hurricane),是有纪录以来造成美国人员丧生第二多的热带气旋,仅次于1900年加尔维斯敦飓风;也是192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4个热带气旋,第3场飓风和唯一的大型飓风;于9月6日在西非近海发展而成。这一天气系统起初只是一股热带低气压,但在当天晚些时候从佛得角群岛以南海域经过后不久就增强成热带风暴。之后的增强速度较为缓慢,并于9月7日一度中止。但过了约48小时后,风暴开始继续增强并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飓风强度。气旋持续西进,于9月12日袭击瓜德罗普前达到四级飓风标准,该岛受到“毁灭性的巨大破坏”,有多达1200人丧生。马提尼克、蒙塞拉特岛和尼维斯也遭受了破坏和人员伤亡,但远不及瓜德罗普严重。 9月13日中午左右,风暴增强成五级飓风并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的最高强度,再在仅6小时后吹袭波多黎各,成为有纪录以来仅有的一场以五级强度袭击该岛的飓风。极其强劲的狂风给当地造成严重破坏,全岛有2万4728套民房被彻底摧毁,另有19万2444套受损,导致超过50万人无家可归。强降水还令植被和农作物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风暴在穿越该岛进入大西洋期间小幅减弱至四级强度,于9月16日开始行经巴哈马。由于做了相对较为充分的准备,当地遭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都比较小,一共报告有18人遇难。 9月17日清晨,风暴以每小时233公里风速从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附近登陆,市内有超过1711套房屋被毁。棕榈滩县其他地区中以奥基乔比湖(Lake Okeechobee)周边所受冲击最为严重。风暴潮令湖水从南部边缘决堤而出,淹没了数百平方英里的陆地,水深高达6.1米。贝尔格莱德、卡纳尔波因特(Canal Point)、帕霍基和南湾等多地都有大量房屋和建筑物被洪水冲走。全州有至少2500人溺亡,经济损失估计达到2500万美元。飓风在穿越佛罗里达州的过程中大幅减弱,到9月17日晚已降至一级飓风强度。系统蜿蜒向东北偏北方向前进并于9月18日短暂进入大西洋,但很快又以每小时140公里风速从南卡罗莱纳州埃迪斯托艾兰(Edisto Island)附近登陆。次日清晨,气旋减弱成热带风暴,几小时后在北卡罗莱纳州上空转变成温带气旋。这一天气系统共计造成了至少4078人死亡,经济损失达到1亿美元(1928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新!!: 馬提尼克和1928年奥基乔比飓风 · 查看更多 »

1930年國家人口列表

這是按照1930年人口排列的國家列表,只排名主權國家。.

新!!: 馬提尼克和1930年國家人口列表 · 查看更多 »

1960年大西洋飓风季

1960年大西洋飓风季是1952年后活跃程度最低的大西洋飓风季。本季从1960年6月15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15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6月22日,坎佩切湾发展出全季第一个天气系统,这场未命名风暴在德克萨斯州东南部引起严重的局部洪灾,部分城镇出现1945年遭飓风袭击以来最严重的灾情。风暴在美国本土上空行进了近一周后才于6月29日逐渐消散。7月,飓风艾比对背风群岛构成轻度破坏,然后又对几个中美洲国家产生影响。同月底,热带风暴布伦达在美国东岸大范围地区引发洪灾。接下来的飓风克莱奥虽然距陆地很近,但没有任何报道表明風暴有造成影响。 飓风唐娜是全季最具影响的风暴,其最高强度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强度,当时还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十场飓风之一。系统前身在塞内加尔引发致命空难,之后风暴又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引起严重洪灾。唐娜以四级飓风强度登陆佛罗里达州,并向东北方向移动,袭击北卡罗莱纳州和纽约州长岛,并且这时强度仍然达到飓风标准。气旋夺走至少227条人命,经济损失9亿美元(1960年美元)。接下来的飓风埃塞尔也是场五级飓风,但在登陆密西西比州前迅速减弱,只造成1人死亡和150万美元损失。热带风暴佛罗伦萨是本季最后一场风暴,于9月17日形成,系统强度一直偏弱,在古巴和佛罗里达州上空的前进方向很不稳定,只引起轻度洪灾。1960年大西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一共造成至少250人丧生和9亿1074万美元损失。.

新!!: 馬提尼克和1960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987年飓风艾米莉

飓风艾米莉(Hurricane Emily)是活跃度低于平均水平的1987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唯一一场大型飓风,源自9月20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东风波。气旋很快就达到飓风强度,然后快速增强。9月22日,风暴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205公里,最低气压958毫巴(百帕,28.29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接下来气旋略有减弱,强度回落至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二级飓风标准并登陆多米尼加共和国。降级成热带风暴后,艾米莉快速朝东北方向穿越大西洋,在此期间进入第二轮快速增强期,再于9月25日直接从百慕大上空经过。次日,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发布针对飓风的最后一份公告,宣布风暴转变成温带气旋。 飓风艾米莉于9月21日在向风群岛产生狂风暴雨,导致大量民宅受损,香蕉产业遭受重创,向风群岛的损失总额约为29万1000美元。风暴袭击多米尼加共和国时虽然强度很高,但当地遭受的破坏程度只达到中等水平,共有三人丧生,经济损失约为3000万美元。气旋之后出人意料地快速强化,对百慕大构成重大打击,导致价值5000万美元的破坏,还令16人受伤。.

新!!: 馬提尼克和1987年飓风艾米莉 · 查看更多 »

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

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是1969年后最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于1990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但有一个热带低气压在本季正式开始前就已形成。 虽然非常活跃,但本季产生的天气系统强度不高,并且大部分始终位于海上。全季的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在于,没有任何一个热带气旋以热带风暴或更高强度登陆美国,热带风暴马可也在登陆前不久降级成热带低气压,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则要追溯到1962年,自有纪录以来,这种情况一共只出现过6次,另外4次分别是1853、1862、1864和1922年。 本季共有两场飓风因造成重大影响而闻名。飓风戴安娜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和伊达尔戈州夺走了约139条人命,风暴还引起大规模破坏,但具体财产损失数额缺乏统计。飓风克劳斯在马提尼克引发洪灾,之后又与热带风暴马可和锋面天气系统共同作用,在美国东南部产生瓢泼大雨。飓风季过后,两场飓风的名称均予退役,今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

新!!: 馬提尼克和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990年飓风古斯塔夫

飓风古斯塔夫(Hurricane Gustav)是1990年大西洋飓风季形成的最强风暴,也是唯一的大型飓风。系统源于8月24日的一股东风波,然后在向西穿越大西洋期间稳步增强。8月26日,风暴达到飓风强度,并于次日进一步强化成二级飓风,达到第一波强度高峰。气旋之后转向北上并因风切变增长而减弱,然后又由于外部环境变得有利而重新增强,于协调世界时8月31日早上6点达到风速每小时195公里的最高强度。9月1日,古斯塔夫逐渐减弱,并于次日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再于转变过程完成后不久在冰岛以南约370公里海域消散。 古斯塔夫起初对约一年前受到飓风雨果重创的小安的列斯群岛构成重大威胁,为此当地于8月26至27日发布多份飓风观察预警和警告,但随着风暴转向北上,这些预警和警告均予取消。最终气旋对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影响仅限于轻风细雨和强烈涌浪,没有出现任何破坏或人员伤亡。另有一艘船在海上遭遇风暴,船体因此受损。.

新!!: 馬提尼克和1990年飓风古斯塔夫 · 查看更多 »

1993年热带风暴辛迪

热带风暴辛迪(Tropical Storm Cindy)是一场强度较弱但却异常潮湿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于1993年8月在马提尼克大片地区引发了灾难性的洪灾和泥石流。辛迪于8月14日在马提尼克以东海域形成,成为1993年大西洋飓风季期间第3个获得命名的风暴。由于外界大气环境不利,系统在穿越东北加勒比海期间的组织结构一直很混乱。达到每小时75公里的最大持续风速后,风暴开始因与伊斯帕尼奥拉岛高原地区的相互作用而减弱。8月16日,气旋以热带低气压强度从多米尼加登陆,次日便在当地上空消散。 虽然辛迪的云层结构较为混乱,但却给东北加勒比海许多地区带去了瓢泼大雨。马提尼克岛在24小时里的降雨量就高达305毫米,许多北方乡村和公社受到影响。勒普雷舍(Le Prêcheur)因大范围的土石流而变得满目疮痍,许多建筑被整幢冲走,经济损失达到270万美元(1993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岛上共有两人丧生,数百人流离失所。途经伊斯帕尼奥拉岛期间,辛迪给维尔京群岛和波多黎各带去了大浪和中等程度降水。多明尼加共和国有两人因倾盆大雨引发的洪水遇难,不过准确的损失数额仍不得而知。.

新!!: 馬提尼克和1993年热带风暴辛迪 · 查看更多 »

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

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于1994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形成的时间段。整个飓风季一共产生了7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其中有三个达到飓风强度,这两个数量都低于大西洋飓风季的平均水平。热带风暴阿尔贝托是本季的第一个热带气旋,于6月30日发展形成,最后一场风暴是11月21日消散的飓风戈登。除了产生的风暴数量低于平均水平外,本季也没有产生大型飓风,即没有任何一个气旋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的三级飓风强度,最强烈的飓风佛罗伦萨所达到的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80公里,达到二级飓风水平。除了飓风佛罗伦萨、飓风克里斯和飓风戈登外,其他风暴都没有超出热带风暴强度。 热带风暴阿尔贝托给美国东南部带去了暴雨并引发洪灾,有超过18,000户民宅受损或被毁。到了8月,热带风暴贝丽尔又给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南卡罗莱纳州和北卡罗莱纳州带去了倾盆大雨,还有其他多个州也出现了中等程度降水。贝丽尔还致使多人受伤,其中大部分都是因风暴催生的一场龙卷风导致。9月,热带风暴黛比在加勒比地区导致9人丧生。飓风戈登是本季造成影响最为严重的风暴,其前后共有六次登陆,给从哥斯达黎加到北卡罗莱纳州之间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破坏和人员伤亡,单海地就有1,122人因戈登产生的严重洪灾和泥石流死亡。此外,1994年12月的一场东北风暴也可能存在热带气旋特征,但由于这一特征未能确认,所以没有将其归类为热带天气系统。.

新!!: 馬提尼克和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 · 查看更多 »

1994年热带风暴黛比

热带风暴黛比(Tropical Storm Debby)是1994年9月的一个北大西洋热带气旋,虽然强度较弱,但却对小安的列斯群岛造成重大损失。系统于9月9日在巴巴多斯以东发展成形,是1994年大西洋飓风季第4个获得命名的风暴。9月10日清晨,黛比登陆圣卢西亚,产生暴雨和热带风暴强度阵风。大量降水引发洪灾和山体滑坡,岛上约有半数香蕉种植园毁于一旦。因道路和桥梁受损,多个村庄同外界的交通中断。整场风暴一共造成约1.15亿美元(1994年美元)的损失,邻近的多米尼加也有农作物和水产行业受到打击。 受风切变影响,黛比最强烈的雷暴在穿越圣卢西亚期间位于中心以东和以北。马提尼克的一间气象站测得飓风强度风力,岛上有约2万人失去供电。进入东加勒比海后,气旋达到风力时速110公里的最高强度,但在风切变的持续影响下仅持续到9月11日便完全消散。波多黎各有1人因遭遇大浪丧生,风暴还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引发停电和洪灾。整场风暴共计夺走9条人命。.

新!!: 馬提尼克和1994年热带风暴黛比 · 查看更多 »

1999年法國人口普查

1999年法國人口普查是法國自1801年以來舉行的第34次人口普查,也是法國最後一次採用傳統問卷式普查,普查標準日在1999年3月8日。原先計畫在1997年舉行,但由於經費不足而延到1999年。自1946年起,人口普查由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負責。自2004年起,法國改採滾動式普查,每年發布一次人口普查報告。.

新!!: 馬提尼克和1999年法國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001年热带风暴尚塔尔

热带风暴尚塔尔(Tropical Storm Chantal)是2001年大西洋飓风季的一场在8月穿越了加勒比海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尚塔尔于8月14日由热带大西洋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其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快速向西移动,退化成东风波后穿越了向风群岛。尚塔尔在加勒比海两次达到时速110公里的最高风速,并且气象部门两次都预测风暴将达到飓风强度,但风切变和之后与陆地的相互作用都令风暴没能强化成飓风。到了8月21日,尚塔尔移动到了墨西哥和伯利兹边界海岸附近登陆,并于次日消散。 风暴在向风群岛引发的闪电导致特立尼达岛有两人间接死亡。尚塔尔给行进路途上的各地带去了小到中等程度的降雨,其中墨西哥的金塔纳罗奥州因此出现了大面积的泥石流。伯利兹因大浪、狂风和降雨所受到的经济损失共计为400万美元(2001年美元,相当于年美元),总体上这场风暴所造成的损失很小。.

新!!: 馬提尼克和2001年热带风暴尚塔尔 · 查看更多 »

2004年热带风暴邦尼

热带风暴邦尼(Tropical Storm Bonnie)是一场于2004年8月在佛罗里达州登陆的小型热带风暴,也是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二场风暴。邦尼于8月3日由小安的列斯群岛以东的一股东风波发展而成,并在穿过该群岛后因移动速度过快而消散,之后再在尤卡坦半岛附近重新增强为热带风暴。系统在墨西哥湾达到时速100公里的最高风速后转向东北,以风速每小时75公里的热带风暴强度袭击了佛罗里达州。接下来风暴加速朝东北行进,在新泽西州以东成为温带气旋。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中共有五个热带系统在佛罗里达州登陆,邦尼是其中的第一个,并且还是有纪录以来第二个在8月份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扰动,截止2013年,这样的扰动一共只有8个。 邦尼造成的影响很小,加勒比海上主要出现的是小雨,而佛罗里达州的降水则引发了洪灾并造成轻微的损失。风暴导致美国东南部出现了多场龙卷风,导致三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100万美元。系统在佛罗里达州登陆的时间正好是飓风查理登陆的前一天,后者对美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新!!: 馬提尼克和2004年热带风暴邦尼 · 查看更多 »

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

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活跃的大西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17个热带气旋、15场热带风暴、6场飓风和两场大型飓风。飓风季于2007年6月1日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的时间段。亚热带风暴安德烈亚是本季首场风暴,于5月9日形成;最后一个气旋热带风暴奥尔加则在12月13日消散。飓风迪安是全季最强烈的风暴,截至2013年仍是有纪录以来第七强烈的大西洋飓风和登陆时第三强烈的大西洋飓风。本季是有纪录以来仅有的4个拥有多于一场五级飓风的大西洋飓风季之一,也是第二次有大西洋飓风和太平洋飓风在同一天登陆,分别是飓风费利克斯和飓风亨丽埃特。这年9月一共形成了8场风暴,追平了历史最高纪录,不过其中大部分的强度都比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除了迪安和费利克斯外,其它所有气旋都未能超越一级飓风的强度标准。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季前预报中估计会形成1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其中7场会增强成飓风,3场达到大型飓风标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之后也发布了初步预测,估计会有13到17场命名风暴,7到10场飓风和3到5场大型飓风。对形成风暴的数量进行多次修订后,两个机构都在季中预报里降低了估计数字。 全季多场风暴有过登陆或是直接对陆地构成影响。飓风迪安和飓风费利克斯均以五级飓风强度登陆,分别对墨西哥和中美洲部分地区构成沉重打击。飓风诺埃尔以热带风暴强度先后四次登陆,对加勒比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其名称也与迪安和费利克斯一起予以退役,此后永远都不会再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美国一共受到五场气旋的影响,但大部分登陆时强度都比较弱,除热带风暴加布里埃尔和飓风温贝托以外,另外三个都只有热带低气压强度。加拿大有直接受到三场风暴影响,但破坏程度都很轻微。全季所有风暴一共造成至少423人死亡,经济损失约30亿美元(2007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

新!!: 馬提尼克和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 · 查看更多 »

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8年4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4月30日.

新!!: 馬提尼克和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9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馬提尼克和2009年2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足球

请参看:.

新!!: 馬提尼克和2010年足球 · 查看更多 »

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共计形成19个热带气旋,数量远超往年均值。同时,本季也是有纪录以来首次出现前8个热带气旋无一增强至飓风标准的情况。虽然热带风暴阿琳直到6月28日才形成,但飓风季早在6月1日便已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些日期代表每年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大西洋盆地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段。热带风暴肖恩是本季最后一场风暴,于11月11日完全消散。 全季共生成20个热带气旋,其中19个达到热带风暴强度,7个增强成飓风,4场达到大型飓风标准,在有纪录以来的所有大西洋飓风季中活跃程度同1887、1995和2010年大西洋飓风季并列排在第三位。本季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惨重的两场风暴分别是飓风艾琳和热带风暴李。飓风艾琳风力强劲,且规模异常庞大,在达到风力时速195公里的最高强度后沿美国东岸多次登陆。热带风暴李虽然结构混乱,但却在登陆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并转变成温带气旋后在美国东北部产生创纪录的严重洪灾。 以下时间轴中包含全年大西洋所有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在风暴过后进行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是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

新!!: 馬提尼克和2011年大西洋飓风季时间轴 · 查看更多 »

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

热带风暴艾米莉(Tropical Storm Emily)是2011年8月一场强度虽弱,但却在加勒比地区北部大部分地区降下瓢泼大雨的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也是同年大西洋飓风季第五场获得命名的风暴。系统源自7月下旬在大西洋开放水域行进多日的一股强度较高,但结构杂乱无章的东风波。8月1日,系统结构在逼近小安的列斯群岛后已略有改善,令群岛多地天气恶劣。两天后,这股扰动天气发展出闭合环流中心,热带风暴艾米莉至此成型。气旋继续在加勒比地区行进,总体结构依然混乱,但却在沿途产生强烈雷暴天气和阵风。8月4日,艾米莉微弱的对流已被伊斯帕尼奥拉岛的山区地形扰乱,气象机构认为系统已不再属于热带气旋。8月6日离开加勒比地区东北部海域后,风暴残留一度再生成热带风暴,最终于次日逐渐消散。 虽然结构混乱,但艾米莉却对多个加勒比海国家和地区构成重大破坏。小安的列斯群岛各地都有树木倒塌,并因暴雨引发大面积洪灾,不过只有马提尼克灾情较为严重,该国有一人遇难。波多黎各也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对居民和道路构成影响,当地基础设施遭受的破坏总额约为500万美元。风暴消散后的残留还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大部分地区产生旷日持续的降雨,多米尼加共和国发生大面积洪灾和泥石流,致使7000余人流离失所,首都圣多明哥有三人溺毙。邻近的海地阿蒂博尼特省有数以百计民房被淹,居民被迫疏散。该国南部半岛只出现轻度风害,但有一人丧生。.

新!!: 馬提尼克和2011年热带风暴艾米莉 · 查看更多 »

2011年足球

请参看:.

新!!: 馬提尼克和2011年足球 · 查看更多 »

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

2013年大西洋飓风季是继1994年以来第一个没有大型飓风形成的大西洋飓风季,也是继1968年以来首次没有任何风暴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二级飓风强度。热带风暴安德烈亚是全季首场风暴,于6月5日形成,最后一个气旋则是场没有命名的亚热带风暴,于12月7日消散。全年只有飓风英格丽德和温贝托达到飓风强度,是继1982年以来最少的。 这年飓风季造成的影响很小,虽有15个热带气旋形成,但大部分不是强度很低,就是一直在海上活动。热带风暴安德烈亚是该飓风季唯一登陆美国的风暴,从佛罗里达州登上美国东岸,导致4人遇难。7月上旬,热带风暴尚塔尔从背风群岛经过,造成1人丧生,但总体破坏程度很轻。热带风暴多利安、埃琳以及飓风温贝托只给佛得角群岛带去了狂风天气。墨西哥是本季受灾最严重的国家,飓风英格丽德、第八号热带低气压、热带风暴巴里和热带风暴费尔南德均在该国登陆,其中仅英格丽德就造成至少23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5亿美元。10月上旬,热带风暴凯伦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中部产生降水和阵风。 所有的主流天气预报机构都预测这季的活跃程度会高于平均水平,之后又都在8月上旬将预测数值调低,但事实证明,即便是调整后的数据也仍然过高。这年大西洋热带天气活动程度低主要是因为冬季到春季温盐环流的大幅减弱,减弱程度出人意料。这导致大西洋上空春季天气模式的延长,加上强烈的垂直风切变、中层湿气,以及较为稳定的大气活动共同影响,导致热带气旋的发展受到压制。.

新!!: 馬提尼克和2013年大西洋颶風季 · 查看更多 »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於2017年4月23日及5月7日舉行。總統選舉實行兩輪選舉制,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政黨共和前進!(原名前进!)創辦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及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玛丽娜·勒庞分别以約23%及21%的得票率位居前两名,但因没有候选人的得票率超越50%的简单多數,第二輪投票在同年5月7日舉行,马克龙以66.06%的得票率击败勒庞,成为第25任法國總統。 法国国民议会的兩大政黨:中間偏左的社會黨、以及中間偏右的共和黨,都舉辦初選決定候選人提名人選。共和黨在2016年11月20日和27日舉辦,由前總理弗朗索瓦·菲永獲得提名。社會黨在所屬的現任總統弗朗索瓦·奥朗德放棄角逐連任之下,於2017年1月舉辦,由前教育部長貝諾瓦·阿蒙出線。在兩大黨之外,玛丽娜·勒庞、埃曼努爾·馬克龍、以及曾多次參選總統的左派政治家讓-吕克·梅朗雄,是這次選舉中在兩大黨之外最受矚目的第三黨候選人。 第一輪投票中,傳統左右派兩大黨的候選人均被淘汰,在11名候選人的得票數中分別排名第5及第3,合共得票僅26%,創下法國第五共和以來首例。.

新!!: 馬提尼克和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5月8日

5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128天(闰年是1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37天。.

新!!: 馬提尼克和5月8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法屬馬丁尼克馬丁尼克島马提尼克马提尼克岛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