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阿留申群島

指数 阿留申群島

阿留申群島(英語:Aleutian Islands,可能來自楚科奇語:aliat,為島嶼的意思)於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自阿拉斯加半島向西伸延至堪察加半島。屬於阿拉斯加半島上阿留申山脈的延伸。由超過三百個細小的火山島(當中有57座火山)組成,長1,900公里,總面積17,666平方公里。由於橫跨東經/西經180°,為美國技術上的最西及最東點。絕大部分屬於美國阿拉斯加州,通常被視為阿拉斯加荒野的範圍,惟極西部屬俄羅斯。阿留申群島位於太平洋火環北部,是東亞島弧的起點。島上居民為阿留申人。各島嶼之間有提供人車輪渡服務。.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279 关系: 埃達克島博戈斯洛夫島十線六線魚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卡斯特納的兇手台风泰培 (1979年)史氏中喙鯨史氏弓杜父魚叶卡捷琳娜二世双发延程飞行各國時區列表吉洪 (莫斯科牧首)塞古拉火山多肉千里光夏威夷-阿留申時區大黑屋光太夫大海牛太平洋奇蹟的作戰 金斯卡島太平洋板塊太平洋油鰈外胸鮄杜父魚奧馬哈級輕巡洋艦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DD-579)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寬鰭白令杜父魚小基斯卡島小頭無足狼鳚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 (AO-48)尼爾群島尖頦平鮋山茱萸属山本五十六岛链巴區號驅逐艦 (DD-363)巴氏平鮋上田毅八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中吻鱘中国东方航空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事故中途岛海战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希沙爾丁火山帕奈號貨船九九式手榴弹平安丸平氏鮄杜父魚乌列尔·塞伯里亞洲箭齒鰈庫多賓群島... 扩展索引 (229 更多) »

埃達克島

埃达克岛(Adaax)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岛屿,位于阿拉斯加州西部,阿留申群岛中安德烈亚诺夫群岛的西端,阿拉斯加州最南端的小镇埃达克就位于此岛上。埃达克岛长、宽,面积为,是美国第25大岛屿。由于强风作用的关系,岛上经常云层密布,气候寒冷,低海拔地区的植被主要为苔原(主要为草、苔藓、浆果、低洼开花植物等)。岛上最高点是接近岛屿西北端,海拔1196米(3924英尺)的莫菲特山(Mount Moffett),山峰全年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岛屿名称“埃达克”(Adak)取自阿留申语单词“adaq”,意为“父亲”。当地居民也会称这里为“The Birthplace of the Wind”(风诞生的地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埃達克島

博戈斯洛夫島

博戈斯洛夫島(Bogoslof Island、Aĝasaaĝux̂)是美國一座火山島,位於白令海海域,烏納拉斯卡島西北方處,屬於福克斯群島的一部分。該島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寬,面積,海底火山從海床上升,但從海平面到最高點只露出150公尺,目前島上無人居住。.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博戈斯洛夫島

十線六線魚

十線六線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六線魚亞目六線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南部海域,棲息深度可達46公尺,體長可達61公分,為底棲性魚類,棲息在沿岸海草生長的岩石或沙底層水域,以甲殼類、多毛類、軟體動物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觀賞魚及遊釣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十線六線魚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USS Carl Vinson CVN-70)是一艘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也是十艘同級艦中的三號艦。1980年正式下水的卡爾文森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新船下水時,其命名由來的主人公還在世的航空母艦。卡尔·文森是來自佐治亞州的知名眾議員,長年擔任眾議院軍事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Armed Services)以及其前身之一的海軍委員會之主席,達25年之久。他也是最早洞悉核動力航空母艦對未來海權擴張的重要性,因此積極推動此類船艦建造的重要推手。為了紀念文森眾議員對於美國海軍的貢獻,軍方特地將新建造的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使得他成為第一位非歷屆美國總統或軍事將領身份但卻能獲得如此殊榮的人。 1980年本艦完工下水時,文森眾議員親自參加了新船的,他於次年去世,享年97歲。.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

卡斯特納的兇手

卡斯特納的兇手,又名阿拉斯加斥候,是阿拉斯加第一作戰情報排的別名。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的阿留申群島戰役幫助美軍擊敗日本。此部隊由65人組成,在戰時負責在阿留申群島進行偵察任務。.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卡斯特納的兇手

台风泰培 (1979年)

台风泰培(--)是有纪录以来全世界最强烈的热带气旋,源于10月4日澎贝岛附近季风槽产生的扰动天气,是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19场风暴和第12场台风。泰培的发展和移动起初受到西北方向一场热带风暴的不利影响,但该风暴之后向北移动,泰培于是得以增强。掠过关岛后,气旋得以爆发性增强,于10月12日达到风速每小时305公里的最高强度,海平面气压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刷新世界纪录。台风在此强度下的风场直径长达2,220公里,又创下覆盖范围最广的热带气旋纪录。泰培接下来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之后因受低压槽逼近的影响转向东北,并在这一过程中缓慢减弱。10月19日,气旋登陆日本南部,不久后便转变成温带气旋。 美国空军气象局派出60架次侦察机飞入泰培内部执行观测任务,这场台风因此成为近距离观测次数最多的热带气旋之一。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神奈川县开展的训练营因泰培间接引发火灾,致使13人遇难,68人受灾。该国其他地区还因这场台风引发大范围洪灾,导致42人丧生,海上还有许多船只沉没,至少44人死亡或失踪。.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台风泰培 (1979年)

史氏中喙鯨

史氏中喙鯨(學名Mesoplodon stejnegeri)旧称史坦氏喙鲸,又称北太平洋喙鲸。最初在1885年時,由美國國家博物館(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現今隸屬於史密森學會)館長Leonhard Stejneger發表。當時僅在白令島發現一具頭骨,其後將近100年間沒有任何關於其存在的證據被提出。自1970年代末期開始,一些對史氏中喙鯨感到興趣的博物館科學家開始調查在日本與阿留申群島積累的擱淺記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94年,有4頭成年雌鯨在阿留申群島的艾達克島(Adak Island)集體擱淺,由於其屍體未腐壞,提供了研究其外觀與生物學資料的機會。史氏中喙鯨有時又稱為白令海中喙鯨(Berng Sea Beaked Whale)和白令海喙鲸,牠們可能是生存於北太平洋的中喙鯨中,分布範圍最北的一種,其分布可能不僅止白令海周圍。牠們的牙齒外露的部分比其他中喙鯨來得大,僅次於長齒中喙鯨,也因此史氏中喙鯨有時又稱軍刀齒中喙鯨(Saber-toothed Whale)和军刀齿喙鲸。.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史氏中喙鯨

史氏弓杜父魚

史氏弓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千島群島及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0-1公尺,體長可達4.3公分,棲息在潮池,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史氏弓杜父魚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I)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1762年至1796年在位),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出生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通过政变废黜并刺杀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俄罗斯女皇。在其治下俄罗斯经历复兴,达到其历史顶峰并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叶卡捷琳娜即位和在位时均时常依靠其宠幸贵族的协助,如和波将金。在苏沃洛夫、鲁缅采夫和乌沙科夫等将领支持之下,叶卡捷琳娜治下的俄罗斯帝国通过军事及外交迅速扩张。在南方,俄罗斯通过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击溃克里米亚汗国,对黑海及亚速海的广阔区域进行了殖民(即新俄罗斯);在西方,叶卡捷琳娜前情人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俄罗斯获得了最大面积的领土;在东部,俄罗斯开始对阿拉斯加进行殖民,俄属北美由此建立。 叶卡捷琳娜改革行政区划,诸多新城镇在其令下建立起来。她跟随其所景仰的彼得大帝的步伐,继续根据西欧模式对俄罗斯进行现代化革新,但征兵制及经济仍旧以为基础,国家及地主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农奴,由此导致了多次叛乱,农民及哥萨克的普加乔夫起义即为一例。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时代”,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及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彼得三世在位时颁布,由叶卡捷琳娜确认延续的《贵族自由宣言》将贵族由强制兵役和国家公务中解放出来。叶卡捷琳娜推动诸多古典主义贵族建筑的建设,改变了俄国的面貌。她热心支持启蒙时代理念,由此获得开明专制君主一称。叶卡捷琳娜亦支持艺术事业,推动了的发展。这一时期所建立斯莫尔尼宫是欧洲首家由国家资助的女性高等教育机构。.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双发延程飞行

雙發動機延程飛行(Extended-range Twin-engin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航空字母縮寫:ETOPS,-zh-tw:美國聯邦航空總署;zh-cn: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簡略為「Extended Operation」),延程飛行(Extended Operations)與長程飛行(Long Rang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標準,前身包括雙發動機延程飛行 (Extended-range Twin-engin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tandards),或雙發動機延程操作標準,最初是國際民航組織為一些執行備降機場之間超過60分鐘航程的航線的雙發動機商用飛機所訂下的規定。 ETOPS容許雙發動機飛機如波音737、757、767、777、787、空中巴士A300、A310、A320、A330、A350作長距離飛行(尤其是穿越沙漠、海洋和極地的航線)。ETOPS訂立前,雙發動機飛機都不能執行這一類航班。 在西方世界,ETOPS經常被幽默地稱為「Engines Turn Or Passengers Swim」(發動機要轉動,否則乘客就得游泳)。不過幽默歸幽默,現今的噴射客機均相當安全,统计显示,目前民航飞机的发动机,每1000小时飞行时间的空中停车率在0.020以内,也就是说每飞行十万小时,单发失效不到两次。目前飞行员每年合法最多飞1000小时,从20岁飞到60岁退休共40年,最多可以飞四万小时,而兩萬小時以上的飞時基本上已經算是經驗老道的退休駕駛了,从概率上说,一辈子也未必遇到一次空中发动机失效。 2007年2月15日,由-zh-tw:美國聯邦航空總署;zh-cn: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發表的全新ETOPS規則正式執行。有關的規則被重新定義為「延程飛行」,涵蓋所有具有兩具或以上噴射發動機的飛機。此外,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也正在草擬涵蓋三發動機與四發動機飛機的「長距離飛行性能標準」(LROPS),而EASA對於ETOPS的定義,則仍然限於雙發動機飛機。有關標準預計會在2008年內實行。根據FAA新版的 14 CFR 121.161, 規定在2015年2月後所製造的四引擎客機,在執行備降機場之間超過180分鐘航程的航線時,也必須遵守ETOPS之規定。四引擎貨機與軍機則不在此限。.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双发延程飞行

各國時區列表

本列表列出各國現行时区規劃,根據國家或地區的時區數量進行排序,時區包括各國属地的時區(排除南极领地),法国為時區最多的國家,共計12個時區,許多國家採行夏时制,於夏季時調快一小時,但本列表並不包括相關資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各國時區列表

吉洪 (莫斯科牧首)

圣吉洪(Тихон: – 1925年4月7日):俗名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别拉文(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Беллавин),在苏联初期(1917年到1925年)担任俄罗斯正教会第11任莫斯科牧首。.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吉洪 (莫斯科牧首)

塞古拉火山

塞古拉火山是美國的火山,位於塞古拉島,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距離安克雷奇1,976公里,海拔高度1,153米,山體在全新世時期形成。 Category:阿拉斯加州火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塞古拉火山

多肉千里光

多肉千里光(学名:Senecio pseudoarnica)为菊科千里光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日本、近北极和北美洲、阿留申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北等地,常生长在海岸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多肉千里光

夏威夷-阿留申時區

夏威夷-阿留申時區(Hawaii–Aleutian Time Zone)採用的是夏威夷-阿留申標準時間(Hawaii–Aleutian Standard Time,簡稱HAST),是將協調世界時減掉10小時(UTC-10)後所得的時間。本時區的時鐘時間,來自格林尼治以西150經度的平太陽日。 這個時區的命名取自兩個地區,包括夏威夷和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西經169.5度以西的島嶼。阿拉斯加這部分採用日光節約時(UTC-9),夏威夷則全年使用標準時間。 1900年至1947年之間,夏威夷的標準時間是將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減10小時半。 法屬玻里尼西亞的主要區域和庫克群島均使用同一標準時,也不使用日光節約時。.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夏威夷-阿留申時區

大黑屋光太夫

大黑屋光太夫(,),日本江户时代的一位运输船的船头。 大黑屋光太夫在以伊势国白子(今三重县铃鹿市)为据点的运输船上担任船头(船长)。1782年,在向江户航行的途中,在海面上遭遇了风暴,船被漂到俄属北美阿留申群岛中一个名叫“阿姆奇特卡岛”的岛屿。随后,他与俄罗斯人一起来到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圣彼得堡,谒见了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在滞留九年之后,他于1792年乘船回到了日本的根室。 江户幕府的老中松平定信计划利用光太夫来与俄罗斯交涉,但失势。此后在江户被赐予屋敷,同桂川甫周、大槻玄澤等人交流,致力发展兰学。桂川甫周听取了他漂流俄罗斯的经历,写下了《北槎聞略》。.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大黑屋光太夫

大海牛

大海牛(學名:Hydrodamalis gigas),又名巨儒艮、無齒海牛或斯特拉海牛,是已滅絕的巨大哺乳類動物。牠們是海牛目中已知體型最大的物種,比起其近親海牛與儒艮都要來得大,而牠們也是生存至近代的海牛目動物中,唯一適應寒帶氣候的物種。大海牛于1741年在白令海峡发现,发现者為博物学者乔治·斯特拉,当时他正与探险家维他斯·白令一同旅行,而他也是已知唯一看過大海牛活體的生物學家。當時大海牛的數目已十分少,主要生活在靠近科曼多尔群岛白令岛與铜岛(медний)的近海水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大海牛

太平洋奇蹟的作戰 金斯卡島

《太平洋奇蹟的作戰 金斯卡島》(日語:たいへいようきせきのさくせん キスカ)是1965年日本上映的戰爭電影,丸山誠治導演作品。 出自原作家千早正隆的《太平洋海戦最大の奇跡》一作品改編,呈現日軍金斯卡島撤退作戰的當時情況。.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太平洋奇蹟的作戰 金斯卡島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油鰈

太平洋油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區阿留申群島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海域,棲息深度10-1370公尺,體長可達76公分,棲息在泥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遊釣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太平洋油鰈

外胸鮄杜父魚

外胸鮄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50-178公尺,體長可達9.7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外胸鮄杜父魚

奧馬哈級輕巡洋艦

奥马哈级巡洋舰(Omaha-class cruiser)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一级輕巡洋艦。它们也是二战爆发时,仍在美国海军服役的最旧式巡洋舰。.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奧馬哈級輕巡洋艦

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DD-579)

威廉·D·波特号驱逐舰(USS William D. Porter DD-579)是二战期间美國海軍的一艘弗莱彻级驱逐舰,以南北战争时美國海軍准将(1808–1864)命名,爱称“Willie Dee”,先后活跃于大西洋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参与过阿留申群島戰役、菲律宾战役和沖繩島戰役等攻势。在两年的战斗生涯中,波特号大小事故不断,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她曾向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搭乘的衣阿华号战列舰误射鱼雷的尴尬意外。1945年6月10日,威廉·D·波特号在冲绳海域执行警戒任务时遭遇神风特攻队攻击,虽然没有直接撞上,却仍因炸弹爆炸而最终沉没。接连的意外和离奇的击沉方式让她有了个“美国海军最倒霉驱逐舰”的名号。.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 (DD-579)

安德烈亞諾夫群島

安德烈亞諾夫群島(英語:Andreanof Islands,阿留申语:Niiĝuĝin tanangis)是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群島,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安德烈亞諾夫群島

寬鰭白令杜父魚

寬鰭白令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本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區的阿留申群島,為深海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201至402公尺,體長可達18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寬鰭白令杜父魚

小基斯卡島

小基斯卡島(Little Kiska Island)是一個阿留申群島中位於基斯卡島東方外海的島嶼,屬於拉特群島的一部分。該島嶼緊鄰基斯卡港東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小基斯卡島

小頭無足狼鳚

小頭無足狼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绵鳚亞目绵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區,從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在水深0至199公尺,體長可達9.8公分。.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小頭無足狼鳚

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 (AO-48)

尼奧紹號(USS Neosho,AO-48)是肯納貝克級艦隊油料補給艦的6號艦,也是第3艘以尼奧紹河為名的美國海軍船艦。第3艘尼爾紹號原名卡托巴號(SS Catawba),是伯利恆鋼鐵公司麻雀角造船廠替飛馬牌石油公司(Socony Vacuum Oil)所建造。卡托巴號於1941年7月8日放置龍骨,12月23日下水。1942年7月18日改名尼奧紹號,8月4日在舊金山被美國海軍徵用,並在伯利恆鋼鐵公司舊金山聯合工廠進行改裝。1942年9月16日完工服役,編號AO-48,首任艦長為法蘭克·沃登(Frank L.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 (AO-48)

尼爾群島

尼爾群島(英語:Near Islands,阿留申語:Sasignan tanangin)是阿留申群島中最西方的群島,位於阿拉斯加西南。.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尼爾群島

尖頦平鮋

尖頦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東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海域,棲息深度24-476公尺,體長可達36公分,棲息在軟底質底層水域,卵胎生,生活習性不明,具有毒性。.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尖頦平鮋

山茱萸属

山茱萸属(學名:Cornus),又称梾木属,是山茱萸科的一个属,约30-50种,为灌木或乔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山茱萸属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旧日本海軍軍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战役,例如偷襲珍珠港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一式大型陸上運輸機)被击落。山本之死对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山本五十六

岛链

岛链(island chain)是由美国前国务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在1951年冷戰時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义,又有政治與军事上的内容,其用途是围堵亚洲東岸,对蘇聯、中國等共產主义国家形成威慑之势。島鏈這個概念在中文和日文語境的應用在冷戰結束及國際關係變化中逐漸減少,在英文語境中已經很少被應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岛链

巴區號驅逐艦 (DD-363)

巴區號驅逐艦(舷號DD-36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為波特級驅逐艦的八號艦。她是美國第二艘以巴區為名的軍艦,紀念美國內戰時期的海軍軍官佐治·巴區(George B. Balch)。 巴區號於1934年5月16日開始建造,在1936年3月24日下水,1936年10月20日服役。巴區號接著到太平洋加入戰鬥部隊(Battle Force),並參與多次艦隊解難演習。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前,巴區號正跟隨企業號航空母艦的第8特遣艦隊增援威克島,剛好避過攻擊。此後巴區號跟隨企業號參與馬紹爾及吉爾伯特群島突襲、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和瓜島戰役,並在1943年調到北太平洋參與阿圖島戰役和茅舍行動,協助盟軍重奪阿留申群島。1944年巴區號調回南太平洋,支援新畿內亞戰役,然後在7月調到大西洋負責護航任務,直到戰爭結束。1945年巴區號退役除籍,並在1946年出售拆解。 巴區號在二戰共獲得六枚戰鬥之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巴區號驅逐艦 (DD-363)

巴氏平鮋

巴氏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海域,棲息深度49-625公尺,本魚身體淡紅色,體側具4條暗紅色橫帶,頭部、眶骨具硬棘,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3-15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6-7枚,體長可達64公分,棲息在軟底質底層水域,卵胎生,幼魚為浮游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巴氏平鮋

上田毅八郎

上田毅八郎(,),日本海洋船舶画家,以绘制了田宫的模型的封绘而知名。.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上田毅八郎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英文:Shanghai Hongqiao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于中國上海市长宁区、闵行区。机场只运营中国大陆国内航线及部分港澳台和日韓航線,大部份国际航线由上海市的另一个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负责。 虹桥机场分为一号航站楼和二号航站楼,跑道在两个航站楼中间。一号航站楼为老航站楼,位于长宁区;二号航站楼为新航站楼,位于闵行区,大部分航空公司在二号航站楼。2017年,虹桥机场共接待进出港旅客4191.13万人次,实现货邮吞吐40.80万吨,起降航班263720架次。 2012年起,虹桥机场被Skytrax评为四星级机场。但同时虹桥机场也在2015年度以54.3%的准点率被FlightStats评为全球188个大中型机场中准点率第6低的机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中吻鱘

中吻鱘(學名:Acipenser medirostris)為鱘科鱘屬下的一種,分佈在北美阿留申群島及阿拉斯加灣至墨西哥恩森那達,在加拿大列為易危物種。生活在海水淡水以及鹹淡水,約0-80公尺深,溯河產卵。其亞洲族群現已認為是一個分裂的種米氏鱘(Acipenser mikadoi)。.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中吻鱘

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大型中央企业,簡稱東航,为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之一,设有飛行常客計划東方萬里行。其母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是以原先之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為基礎,兼併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聯合雲南航空公司所組成的新集團,與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合稱中國大陸三大航空集團,并在2010年完成了与上海航空公司的联合重组。除了主要的航空运输业务外,东航还运营航空食品、进出口、传媒广告、旅游票务、机场投资等其它次要业务 中国东方航空。 2015年全年,东航运送旅客9377.99万人次,同比增加11.89%;客座率80.5%,同比增长0.95%。.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中国东方航空

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事故

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是由中国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定期班机。 在1993年4月6日,执飞这一航班的麦道MD-11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阿留申群岛附近以0.84马赫巡航时,由于机组成员意外地将飞机的前缘缝翼放出,使得该飞机经历了多次剧烈的俯仰过程。随后,该航班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塞米奇群岛的进行了紧急降落。 在机上共计2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中,有60人入院观察,2人最终伤重不治。在所有的驾驶舱人员中,5人没有受伤,3人重伤。在所有的客舱服务员中,8人没有受伤,4人重伤。在所有幸存的乘客中,有84人没有受伤,96人受轻伤,53人受重伤。直到1993年4月24日,除仍有3人留院观察外,其余人员均已出院。 MU583這個航班號現時仍被東方航空用於上海至洛杉磯的航班,只是起飛地已改為浦東機場,機型也由MD-11改為空中客車A340-600,后来又改為空中客車A330-200,现在由波音777-300ER执飞;现任返程航班號則為MU586(1998年时仍为583的附加航班,曾發生迫降事故,亦涉及MD-11)。 2012年8月9日,已更改为空中客车A340执飞的MU583航班(注册编号B-6050)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与一架编号为9M-MRO的马航波音777客机(当时航班号MH389)发生擦撞,导致马航客机的机翼受损,而这架马航客机即为2年后失事的MH370。 2018年3月,一名乘客在乘坐该航班时于1993年时的事发地点上空突发心脏病,导致飞机紧急备降安克雷奇国际机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中国东方航空583号班机事故

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ミッドウェー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海戰的主要戰鬥在1942年6月4日於中途島西北海域爆發,後續戰事一直持續至6月7日。 1942年初,日本陸續達成南方作戰的戰略目標,但軍方卻對下一步行動意見紛歧。在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堅持下,大本營放棄向新畿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的西南太平洋推進,轉為在6月4日進攻中太平洋的中途島。山本五十六的目標是利用登陸艦隊引誘在珍珠港事件倖免於難的美軍航空母艦,再派遣日軍「機動部隊」的六艘航空母艦予以伏擊。不過,日本海軍有兩艘航母在5月珊瑚海海戰受損而無法參戰,其無線電通訊密碼更遭到美軍部分破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切斯特·尼米茲根據破譯信息提供的情報,隨即制訂反埋伏作戰,緊急募集三艘航母到中途島。結果,美軍在6月4日成功伏擊機動部隊,以一艘航母沉沒為代價,一舉擊沉了日軍四艘航母。 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美軍憑藉此場戰役的勝利,扭轉了開戰以來的被動,並恢復美日兩國在西太平洋的海權均勢。日本海軍則失去開戰以來的戰略主導權,隨後於西南太平洋與盟軍陷入消耗戰,在戰爭中漸走下坡。.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中途岛海战

中途島號航空母艦

中途島號航空母艦(USS Midway,舷號CVB/CVA/CV-41)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為中途島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她是美軍第一艘以中途島為名的軍艦,以紀念中途島海戰。 中途島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在1945年下水,並於日本投降後一個月服役,無緣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著中途島號一直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在韓戰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CVA-41)。韓戰結束後不久,中途島號轉到太平洋艦隊服役,並在途中參與了大陳島撤退。稍後中途島號進行SCB-110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 改建後中途島號轉到太平洋艦隊服役,並在老撾危機期間到南中國海警備。1965年後,中途島號多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並在期間進行SCB-101現代化改建。1973年起,中途島號開始以日本橫須賀為母港,並在越戰結束前夕,西貢陷落時在越南外海參與了名為「常風行動」的撤僑任務。1975年,中途島號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為CV-41。 越戰後中途島號主要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及阿拉伯海三地執勤。伊朗人質危機及兩伊戰爭期間,中途島號均曾到波斯灣戒備,並在戰爭後期為科威特油船護航;1980年韓國光州事件後中途島號又曾與珊瑚海號到濟州島外待命。六四事件後,中途島號亦被派到中國外海,一度預備撤僑。同年菲律賓發生政變,在阿基諾夫人的請求下,美國派中途島號等到菲律賓外海警戒,最終迫使政變流產。退役前夕,中途島號參與了海灣戰爭,空襲了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部隊。 中途島號在1992年退役,並在1997年除籍。2003年海軍將中途島號捐贈給民間組織,改裝為博物館艦。博物館在2004年6月於加州聖地牙哥開放。現在停放於加州聖地牙哥。.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中途島號航空母艦

希沙爾丁火山

希沙爾丁火山是美國的火山,位於烏尼馬克島,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屬於阿留申山脈的一部分,距離伊薩諾茨基火山16公里,海拔高度2,857米,是阿留申群島最高的山峰。 Category:美國火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希沙爾丁火山

帕奈號貨船

帕奈號貨船(USS Panay AG-41),原名中途島號(USS Midway),是一艘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期間向民間徵調作為軍事用途的1622噸商用貨輪。1921年時在紐約州布魯克林的(Todd Shipyards Corporation)完工下水時原名奧瑞塔尼號(Oritani),在1939年時改名為泰伊號(Tyee)。 1942年時,因應當時的戰事需要美國海軍向商船的業主、在西雅圖註冊的阿拉斯加運輸公司(Alaska Transportation Company)徵調了這艘船,並於4月10日時在布雷莫頓的(Puget Sound Navy Yard)成軍,賦予其中途島號的艦名,舷號AG-41「AG」是通用輔助艦(Auxiliary, Generic/General use)的縮寫。的該艦艦名承襲自兩年前發生的中途島海戰,也是美國海軍第一艘使用「中途島」作為艦名的船隻。 在二戰期間,中途島號主要是負責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各港口與在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島的美軍基地間的運輸工作,但也曾在1943年1月期間前往珍珠港,負責中太平洋海域各島嶼之間的兵員與設備之接駁運輸。1943年4月3日,為了將艦名釋出給正在建造中的航空母艦,中途島號改名為帕奈號(USS Panay)。而繼承其艦名的則是一艘卡薩布蘭加級(Casablanca-class)護航航空母艦CVE-63。 1946年5月24日,伴隨著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海軍將帕奈號歸還給其原本的船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帕奈號貨船

九九式手榴弹

99式手榴彈 (九九式手榴弾,きゅうきゅうしきてりゅうだん)為日本帝國陸軍與日本帝國海軍海軍特別陸戰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用的九七式破片手榴彈之改良版。.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九九式手榴弹

平安丸

平安丸()曾為日本郵船公司所有之貨客兼用輪船。 於1951年已經建造有第2代貨物船「平安丸」,本項只解說第1代的「平安丸」貨客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平安丸

平氏鮄杜父魚

平氏鮄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極圈、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北大西洋格陵蘭、美國東北部至丹麥海域,棲息深度0-930公尺,體長可達2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底層水域,以甲殼類、片腳類、多毛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平氏鮄杜父魚

乌列尔·塞伯里

乌列尔·塞伯里(Uriel Sebree,)是美国海军职业军官,最终于美国内战期间进入海军学院学习,一直服役到1910年再以海军少将军衔退役。他最广为人知的经历是先后两次前往北极探险,还曾出任美属萨摩亚代总督,并一度担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1867年从美国海军学院毕业后,塞伯里先后在多艘舰船上服役,然后再在海军首度派往北极探险的“北极星”号失踪后被派前往救援。这次救援行动只取得部分成功,因为北极星号上的人员是由英国船只所救,但受此次经历影响,塞伯里11年后再度获选,与温菲尔德·斯科特·雪利等人远征北极,营救阿道弗斯·格里利带领的探险队并取得成功。接下来,他又被任命为美属萨摩亚第二任代总督,但只过了一年就返回美国。1907年,塞伯里升任少将并出任引路人分遣舰队司令官,带队从美国东岸绕南美洲抵达美国西岸,而后成为太平洋舰队第2支隊司令官,接下来又当上整个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1910年,塞伯里以少将军衔退役,再于1922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科罗纳多的家中谢世,享年74岁。阿拉斯加州的塞伯里峰和塞伯里岛都是以他的姓氏命名。.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乌列尔·塞伯里

亞洲箭齒鰈

亞洲箭齒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從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至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20-1200公尺,嘴非常大,鰓耙細長,尾鰭強壯且呈新月狀,背鰭軟條98-116枚、臀鰭軟條76-94枚,體長可達100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亞洲箭齒鰈

庫多賓群島

庫多賓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阿拉斯加半島沿岸的白令海,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東阿留申自治市鎮負責管轄,最高點海拔高度4米。 Category:阿拉斯加群岛 Category:白令海島嶼 Category:阿留申群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庫多賓群島

伊势级战列舰

伊势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戰艦,共造2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势级战列舰

伊勢號戰艦

伊勢(いせ)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的戰艦,伊勢型戰艦1號艦。 艦名的來源為三重縣的舊國名#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34頁,該名稱在戰後由海上自衛隊的日向型護衛艦(ひゅうが型護衛艦)2號艦「伊勢(いせ)」所繼承。戰艦「伊勢」的歷代艦長中為著名指揮官輩出,包括有山口多聞和古賀峯一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勢號戰艦

伊號第十五潛艦

伊号第一五潜水艦(イごうだい15せんすいかん)是一艘日本海軍潜水艦。伊一五型的1号舰。.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十五潛艦

伊號第七潛艦

伊号第七潜水艦(いごうだいななせんすいかん)是大日本帝国伊七型潜水艦的一号舰。.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七潛艦

伊號第三十一潛艦

伊号第三一潜水舰是大日本帝国海軍伊一五型潜水舰的十二号舰。横须贺海军工厂で建造された。竣工は1942年(昭和17年)5月30日。.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三十一潛艦

伊號第三十六潛艦

伊号第三六潜水舰大日本帝国海軍一艘伊一五型潜水舰。伊一五型中太平洋战争结束后唯一残存者。初代艦長为稻叶通宗海軍少校(任上晋升中校)。.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三十六潛艦

伊號第九潛艦

伊号第九潜水艦(いごうだいきゅうせんすいかん)是一艘日本海軍潜水艦。伊九型潜水艦(巡潜甲型)的1号舰。1943年(昭和18年)在基斯卡岛附近作战时被击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九潛艦

伊號第二潛艦

伊号第二潜水艦(いごうだいにせんすいかん)是一艘大日本帝国海軍的潜水艦。伊一型潜水艦(巡潜1型)的2号舰。1944年从拉包尔向楚克航行的途中被击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伊號第二潛艦

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

企業號航空母艦(USS Enterprise,舷號CVN-65,中文也常被意譯為進取號或勇往號),綽號大E(Big E),是美國海軍第一代及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唯一一艘建成的企業級航空母艦。企业号是美軍第八艘以企業為名的軍艦,艦名源自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軍俘獲並更名的一艘英國單桅縱帆船。 企業號在1958年開始建造,在1960年下水,最後於1961年服役。不久企業號在古巴導彈危機中封鎖古巴海域,然後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曾在不補充燃料的情況下環球航行一圈。1965年企業號由大西洋調往太平洋艦隊,先後七次派往參與越戰,並在戰爭結束前夕參與胡志明市的撤僑行動。除大型戰爭外,企業號也參與冷戰時期多場地緣政治事件,包括1963年復興黨於伊拉克及敘利亞軍變奪權後到黎巴嫩戒備、1971年印巴戰爭時開往印度外海宣示力量、普韋布洛號扣留事件及EC-121擊落事件發生後到北韓外海巡弋、向烏干達總統「蘇格蘭王」伊迪·阿敏施壓、參與環太平洋演習、拯救越南船民、到北太平洋向蘇聯示威、1986年在利比亞攔截蘇聯飛機、於兩伊戰爭期間護衛進出波斯灣的油輪、與伊朗海軍交戰以及介入菲律賓政變等等,其足跡遍佈全球。 踏入1990年代,企業號調回大西洋,並在地中海及阿拉伯海執勤。期間企業號曾派往亞得里亞海,到發生種族屠殺的前南斯拉夫地區支援北約維和部隊;又曾介入伊拉克的庫爾德內戰,在沙漠打擊行動及沙漠之狐行動空襲伊拉克的軍事據點。1990年代末,企業號開始參與南方守望行動,並在2001年九一一襲擊後率先參與持久自由行動及阿富汗戰爭。踏入21世紀,企業號在伊朗核問題上扮演美國的外交施壓角色,亦曾應對索馬里海盜問題。 企業號在美國海軍服役51年,是海軍在役最長的航空母艦。企業號在2012年12月1日舉行退役儀式,由於移除核反應爐時必須先拆解大面積艦體,再加上保留艦島的成本過高,故此海軍將會把企業號全艦拆解,而不保留作博物館艦。在企業號的退役典禮上,美國海軍部長宣佈將籌建中的一艘福特級航空母艦命名為企業,以為承傳。2017年2月3日,企業號正式從海軍退役除籍,預備全面拆解。下一艘企業號航空母艦預計於2025年開始服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

強壯疣杜父魚

強壯疣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白令海Pribilof群島及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0-50公尺,體長可達5.1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且藻類生長的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強壯疣杜父魚

強烈熱帶風暴法茜 (2007年)

强热带风暴法茜(Severe Tropical Storm Faxai,国际编号:072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uaning,--)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第20个获得命名的风暴,其持续时间较短,对陆地产生的影响也很小。法茜来源于10月下旬西太平洋公海的一股热带低气压,系统在快速朝东北方向进发的过程中快速强化,于10月26日成为强热带风暴,不过到次日掠过日本时,风暴已转变成温带气旋,其残留于10月28日消散。 虽然法茜自始至终没有登陆,但与其相关联的外围雨带产生了暴雨,三宅岛的降雨量高达458毫米。一班飞往成田国际机场的日本航空航班在10月27日下午遭遇了严重的湍流,飞机因此受到损伤,机上有一人重伤,六人轻伤。东京附近有一人在风暴经过时遇难,另外还有三人受伤。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约为1.5亿日元(合150万美元)。.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強烈熱帶風暴法茜 (2007年)

似蟾真圓鰭魚

似蟾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拉斯加北部至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69-170公尺,體長可達7.4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似蟾真圓鰭魚

德拉羅夫群島

德拉羅夫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行政方面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由11個島嶼組成,總土地面積165.349平方公里,群島上無人居住。 Category:群島 Category:太平洋島嶼 Category:阿拉斯加島嶼 Category:阿留申群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德拉羅夫群島

俄美公司

俄美公司(Рус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ая компания)是一個半官方性質的殖民貿易公司,由格里戈里·舍利霍夫和 尼古拉·列扎諾夫共通創辦,並在1799年得到沙皇保羅一世的特許。 此20年的特許賦予俄美公司在俄屬北美、阿留申群島至北緯55度地區的貿易壟斷權。於1821年,第二次特許更使公司的控制權擴張到了北緯51度。根據特許,三分之一的公司利潤將給予俄皇。 從1790年至1818年,在亞歷山大·巴拉諾夫的管理下,俄美公司在新阿爾漢格爾斯克(今日的錫特卡)建立一個永久據點,並以此地來組織日漸繁榮的皮草貿易。 但自從1820年代之後,公司的利潤開始減少。而早在1818年俄國政府便從持有特權狀的商人手中收回了俄美公司的所有權。费迪南德·冯·弗兰格尔,一個探險家兼俄國官員,成為國營時期的第一任總裁。於1867年,當阿拉斯加購地把當地的控制權轉交給美國後,俄美公司停止了一切商業活動。而俄美公司的商業所有權則全部賣給位於舊金山的Hutchinson, Kohl & Company。.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俄美公司

地震

地震(Earthquake)震動,可由自然現象如地殼突然運動、火山活動及隕石撞擊引起,亦可由人為活動如地下核試驗造成。歷史曾記載的災害性地震主要由地殼突然運動所造成,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震動可能引發山泥傾瀉甚或火山活動。如果地震在海底發生,海床的移動甚至會引發海嘯。 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地震波的觀察來量測,地震規模表示地震所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地震烈度指地震在該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地震的發生處稱為震源,其投影至地表的位置為震中。.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地震

地震帶

地震帶是指地震集中发生及分布的地方。地球上主要有四處地震帶。地震帶皆位於板块交界处或者板块内部的断裂带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地震帶

北太平洋環流

北太平洋環流系統( 英語:North Pacific Gyre ) 整體而言有兩個環流,一個是順時針的大環流;另一個則是在比較北邊程逆時針的小環流。在北半球,因東北信風的推動,約在北緯15度附近具有由東向西的洋流,北半球稱為北赤道洋流,從美國加州流向菲律賓。北赤道洋流流到菲律賓以後有一部分轉向北去,形成黑潮(Kuro Shio);而一部分向南形成一種補償流,流向與北赤道洋流相反,於是由西向東,稱為赤道逆流。黑潮在日本的東邊開始轉往美洲方向移動,與流速較慢的西風飄流(北半球)(Drift of Westerlies)相接,成為北太平洋洋流。北太平洋洋流碰到了美國和加拿大的陸塊後,就往北和往南各形成一個洋流,向南的洋流叫做加利福尼亞洋流,水溫較低,屬寒流性質,最後又向西變成北赤道洋流的一部分;向北的叫做阿拉斯加洋流,流經阿拉斯加南岸,屬暖流性質。阿拉斯加洋流在北方碰到阿留申群島,就往西轉折成為阿留申洋流;阿留申洋流碰到亞洲邊緣以後,在庫頁島,與白令海峽下來的水會合,沿著亞洲東岸,形成往南的堪察加洋流(Kamchatka),亦即是親潮(Oya Shio),屬寒流性質,親潮寒流與黑潮相會,一部分與黑潮合併改向東流,大部分潛入黑潮底下。 在太平洋上,北太平洋環流系統是相對靜止的區域,此區主要為副熱帶高壓帶,水流旋轉的方向將周圍的廢物帶進來,導致漂浮物和其破碎物的累積,這些像是漂浮的「雲狀」廢物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 B B B B.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太平洋環流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或北极地方(有时也直接用“北极”一词来指代)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北极地区包括整个北冰洋以及格陵兰岛(丹麦领土)、加拿大、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阿拉斯加(美国)八个国家的部分地区。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无树木的冻土地带所组成。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冰盖厚度在不断下降。一些证据表明,最迟到2040年 或2100年,北极地区在夏季时将不再为冰所覆盖。而最新的研究显示,在2007年夏季冰层的融化速度高于估计值,因此可能很快就会出现无冰的情况。 北极地区的生物体包括冰中的微生物、鱼类与海洋哺乳动物、陆地动物以及人类。这一地区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而在此居住的土著居民和其文化都与这里低温和极端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极地区

北极气候

北极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北极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多样,但冬夏二季都会经历极端的日照变化。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海冰、冰川或积雪),此外绝大部分地区每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地表都有冰雪。北极各地区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40℃至0℃之间,冬季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可低至-50℃以下。七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至10℃之间,某些地区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0℃以上。 北极地区中部是北冰洋,四周环绕着欧、亚、美洲大陆。因此,北极地区的气候因海洋水体而变得较为温和。北极地区的海水温度基本维持在-2℃以上。正因为有这样相对温暖的海水,在冬季,尽管水面上漂浮着巨大的冰盖,北极仍旧不是北半球最寒冷的地区,而且明显比南极更“温暖”。而在夏季,冰凉的海水也使北冰洋沿岸地区的气温较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极气候

北東方面艦隊

北東方面艦隊是日本海軍以向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樺太方面哨戒・警備為目的而編成的日本海軍艦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東方面艦隊

北方平鮋

北方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海域,棲息深度0-1200公尺,體長可達108公分,棲息在軟底質底層水域,卵胎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方平鮋

北方海路

北方海路(Се́верный морско́й путь)20世紀初以前又被稱為東北航線,是指沿俄羅斯海岸線往返太平洋與北冰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大部份路段位於北冰洋水域,當中一部份只有一至兩個月的通航期。但近年因全球暖化的關係,航線的潛力大增。.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北方海路

圓球雀魚

圓球雀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是一种溫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北太平洋阿拉斯加Unimak海峽及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58-330公尺,體長可達11.5公分,棲息在泥底質或岩石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圓球雀魚

圓斑透明獅子魚

圓斑透明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阿留申群島等海域,棲息深度53-83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圓斑透明獅子魚

初霜号驱逐舰 (初春型)

初霜(はつしも)是大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驱逐舰。初春型驱逐舰四號艦。在日本海军中继神风型驱逐舰(初代)“初霜”后,第二艘使用“初霜”作为舰名的舰船。.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初霜号驱逐舰 (初春型)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老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m Nimitz, Sr.,)是一位美國海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五星上将。尼米茲早期以研究潛艇為主,而後成為美軍中柴油引擎技術的專家,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尼米茲擔任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等職務,主導對日作戰,軍事歷史學家艾德溫·帕爾瑪·霍利(Edwin Palmer Hoyt)因而評論:「海爾賽能在一場海戰中取勝,斯普魯恩斯能在一場戰役中取勝,而尼米茲能在一場戰爭中取勝。」戰後,尼米茲擔任海軍作戰部長,一直至1947年退役為止。 尼米茲於1966年逝世。美國海軍為紀念尼米茲,而將其去世之後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當時最新銳的航空母艦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以他為名,也就是日後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此外,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及加州舊金山有以他為名的尼米茲高速公路。.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

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是指公元前10000年前就定居在了美洲的那些美洲原住民们及其后裔和其他大陆(非洲、亚洲、欧洲及大洋洲)的人们之间,在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抵达加勒比群岛之前,所发生的互相影响,然而穿越白令海峡,或者穿越该地区的曾经存在过的陆桥,都不算是跨大洋接触。 哥伦布时代前的欧洲人与美洲人的接触推测只有一个实例被确认无疑了,那就是古北欧人大约在公元1000年定居在了加拿大纽芬兰的水母湾牧草地。 除了维京人定居加拿大以外,根据历史记述、考古发现、文化对比,又有其他许多哥伦布时代前的接触被提了出来。不过,关于这些接触的宣称大多数都是有争议的,这一部分是因为这些理论的提出者所引用的证据许多都是含糊不清的,或者有充分的细节却无法证实的。科学界对于哥伦布时代前的接触的宣称的回应既有在同行评议刊物中的严肃的考虑,也有将之视为边缘科学或而进行否定,等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

共生短吻獅子魚

共生短吻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89-40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9.9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共生短吻獅子魚

光皮獅子魚

光皮獅子鱼,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太平洋區,包括阿留申群島、加拿大、美國華盛頓州、奧勒岡州及加州中部海域,屬底棲性魚類,棲息在水深225-338公尺的水域,尾鰭圓形,具有在腹部邊緣上的比較長又突出的鰭條較下面的部位,背鰭軟條33-35;臀鰭軟條27 -29枚,體長可達18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光皮獅子魚

克利夫兰火山

克利夫兰火山(Cleveland Volcano)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楚吉纳达克岛上,海拔1730米,以美国前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的名字命名。阿留申土著称该火山为“楚吉纳达克”,为一火神的名字,当地人认为该神就住在这座山上。2011年,克利夫兰火山出现喷发的迹象。.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克利夫兰火山

克列尼岑群島

克列尼岑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福克斯群島中烏納拉斯卡島和烏尼馬克島之間的太平洋海域,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11個島嶼組成,總土地面積159.533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713。.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克列尼岑群島

勒皮他

勒皮他(Laputa,另作飞岛国、拉普达、拉普塔等)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写作于1726年的《格列佛游记》中出现的一个飞行岛。它的直径大约,以金刚石为基底,而居住于其上的居民可以使用磁石推动岛屿前往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在岛屿非常精确的中央位置有一个用来汇集雨水的洞窟。该岛也被國王用来维持、保证他的霸权统治。.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勒皮他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国际日界线、国际换日线或国际日期线,这条子午线由于穿越陆地,而在陆地变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实际使用的国际換日線是一条基本上只经过太平洋表面的折线(见附图)。 为了解决日期紊乱问题,大体以180度经线为日界线;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的子午线划分,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島、萨摩亚、斐济、汤加等岛屿到达新西兰的东边。 須注意的是,由東向西越過此線(從北京飛往紐約)日期需減一天;由西向東越過此線(從紐約飛往北京)日期需加一天,例如:於2011年4月8日15:45向东飛行跨过此线,时间应变为2011年4月7日15:45。 原理是從零度經線所在時區向東每跨1個區間時鐘就撥快1小時,而向西每跨1個區間時鐘就撥慢1小時,如此一來,到了另一端經線180度附近,就會有24小時的落差。為了平衡此一誤差,人們因而訂定了國際換日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四山群島

四山群島(Islands of Four Mountains)是阿留申群島中的一個群島,由美國阿拉斯加州管轄。所有島嶼都無人居住。.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四山群島

四角防線

四角防線,位於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及密克羅尼西亞,太平洋三大島群內,主要是夏威夷歐胡島的檀香山、馬里亞納群島的關島、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以及薩摩亞群島的派哥派哥港設有重要軍事基地,組成的「四角防線」,以夏威夷歐胡島的檀香山為美軍總司令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四角防線

犬短吻獅子魚

短吻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244-434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15.9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犬短吻獅子魚

短棘平鮋

短棘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海域,棲息深度0-375公尺,本魚體呈綠色到銀灰色,腹部白色略帶橘或淡紅色,唇暗色,下頜長的而且伸出超過上頜,頭部棘弱,背鰭硬棘13枚;背鰭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8枚,體長可達71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底層水域,卵胎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短棘平鮋

环太平洋火山带

环太平洋火山带(英語: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或火环帶)是一个围绕太平洋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地区,全长40,000公里,呈马蹄形。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有一连串海沟、火山弧和火山带,和板块移动。它有452座火山,是占有世界上的活跃的和休眠火山的75%以上。环太平洋火山带有时也被称为火环帶。 地球上90%的地震以及81%最强烈的地震都在该地带上发生,第二个最猛烈的地震带是从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伸延至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以及大西洋的阿尔卑斯带,地球上6%的地震和17%最强烈的地震在这里发生。第三个最猛烈的地震带则是大西洋中洋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环太平洋火山带

玉碎

玉碎是指自毁而不委屈求全的行动,该用语的典故出自中国《北齐书·元景安传》中的“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语。其意为人寧可像碎裂的玉石一样壮烈牺牲,也不要像完整的砖瓦一样苟且偷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军队以「玉碎」来代稱守軍全體陣亡的情況。.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玉碎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火山

火山弧

火山弧為链状的火山群,形成於隱沒板塊之上。成群的火山在海上形成火山弧。通常,較重的板塊隱沒到另一個板塊之下時噴出岩漿形成與隱沒帶平行的火山群島或山脈。隱沒的板塊飽含水、揮發物,因此能降低地函的熔點。當海洋板塊隱沒時,隨著深度與壓力不斷的增加,使得板塊釋出水或流體進到地函,地函熔融並在地底深處形成岩漿,之後岩漿上升噴發至地表形成平形於海溝的火山弧。 熱點跟火山弧有所不同,熱點的形成通常是在板塊中間而非板塊與板塊交界處,並且是一個接著一個產生的。熱點在地質學上是指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熱點的火山鏈是板塊緩慢地移動時經過地表下一個「固定的」熱點而形成的。熱點被認為是一股較熱的、狹窄的上部地函向上進行對流而形成的,這稱為「熱柱」(mantle plume)。地質學家也確認出了全球40到50個熱點,最活躍的熱點包括夏威夷、留尼旺、黃石、加拉巴哥群島、冰島等地。 兩種火山弧.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火山弧

獺犬熊

(Kolponomos)是已滅絕及水中生活的熊,生存於中新世的亥明佛德階至阿啟塔階,約2000萬年前。獺犬熊是由Ruben A. Stirton於1960年基於從奧林匹克半島發現的一個部份頭顱骨及顎骨而命名的。他認為這些化石是大型水中的浣熊科所有,但後來分別於1969年及1977年發現的標本顯示牠們是與熊的祖先有關。而後來在阿留申群島亦有發現另一組獺犬熊的化石。 獺犬熊的鼻端向下,臼齒很闊及重型,適合吃有硬殼的水中無脊椎動物。另外牠們的鼻端很窄及向前看的眼睛顯示牠們可以直接看見前面的東西。獺犬熊的頸部肌肉發達,肢骨粗壯,可見牠們在水中肉食性動物中有獨特的生態位,只有現今無關的海獺有接近的生態位。由於未有發現完整的骨骼,很難就有關獺犬熊的適應性作出推測。.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獺犬熊

睫平鮋

睫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加拿大卑詩省海域,棲息深度5-160公尺,體長可達53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底層水域,卵胎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睫平鮋

福克斯群島 (阿拉斯加)

福克斯群島,或稱為狐狸群島(Fox Islands),是阿留申群島最東邊的一個群島,由美國阿拉斯加州管轄。福克斯群島是阿留申群島中最靠近北美洲的部分,和四山群島之間以萨马尔加海峡(Samalga Pass)相隔。.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福克斯群島 (阿拉斯加)

科曼多尔群岛

科曼多尔群岛(Командорские острова)是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火山岛群,位于堪察加半岛以东200公里的太平洋北部白令海附近,组成部分包括白令岛、梅德内岛、托波尔科夫岛以及阿里岩礁;该群岛总面积为1,84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达751米,和阿留申群島其他島鏈分隔超過300公里,是阿留申群島的最西端。.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科曼多尔群岛

科曼多尔群岛海战

科曼多尔群岛海战(Battle of the Komandorski Islands,アッツ島沖海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不寻常的海战之一,1943年3月27日发生在前苏联科曼多尔群岛附近的北太平洋海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科曼多尔群岛海战

穴棲微盤獅子魚

棲微盤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半島、北海道等海域,棲息深度1130-180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34.3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穴棲微盤獅子魚

空袭东京

袭东京,或也常被稱呼為杜立德空袭(Doolittle Raid),是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2年4月18日時,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轟炸攻擊任務,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國戰爭史中,這是惟一一次美國陸軍航空軍的轟炸機在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起飛執行的戰鬥任務。美國經由這次轟炸任務,證明盟軍有能力对日本本土进行空中攻擊,並且報復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由於這個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飛行員的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德空袭”。 此次空袭对日本造成的损失并不大,直接军事作用很小,但是战略意义却很大。它一方面振奋了美国人的士气,一方面促使日本海军将主要注意力从南方战线转移到威胁日本的中太平洋地区,在没有充分准备下仓促发动中途岛海战 。另外,日本迫於形勢,發動浙赣战役,企圖徹底摧毀中國浙江的衢州、玉山、麗水等機場,防止飛行員安全降落及日後繼續遭受美機穿梭轟炸,以達到安定本國民心和戰場官兵士氣的目的。.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空袭东京

第三艦隊 (美國海軍)

美國第三艦隊(United States Third Fleet)是美國海軍六大艦隊之一。轄區範圍在東部及北太平洋海域一帶面積約五千萬平方公里(包含白令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及部分北極),司令部設置在美國西部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的。第三艦隊在確保美國與友邦在整個環太平洋的海上貿易及石油交通路線的順暢。過去二次大戰著名艦隊司令官為威廉·海爾賽,現任艦隊司令官為比曼中將。 美軍高層有意取消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的行政劃界,把第三艦隊執勤範圍擴到西太平洋。目前,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橫須賀港。.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第三艦隊 (美國海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

太平洋戰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英、美等國所主導規劃的四大戰場區域之一。該戰區的同盟國勢力以美國海軍、陸軍與陸戰隊組成佔絕大多數,其他國家有英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及斐濟等國軍隊;相對的軸心國則以大日本帝國為主。.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以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

粗棘鮄杜父魚

粗棘鮄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海域,棲息深度18-350公尺,體長可達26.4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粗棘鮄杜父魚

索齒獸目

索齒獸目(学名:Desmostylia),又名索齒目、鏈齒獸目或束柱目,是已滅絕的水中哺乳動物,生存於3080萬-725萬年前漸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晚期。牠們的牙齒及骨骼形態顯示牠們是兩棲的草食性動物,生活於濱岸帶。由於牠們的臼齒很特別,每一個小齒都變成了空心的柱,因而得名。 索齒獸目的化石是在環太平洋的日本南部至俄羅斯、阿留申群島及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至下加利福尼亞州的南端發現。雖然索齒獸最初於1888年被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Marsh)根據一些牙齒及脊骨被分類為海牛,但這個分類卻一直存疑。於1898年,享利·費爾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基於索齒獸像乳齒象的頭顱骨及長鼻而認為牠是長鼻目的起源。最完整的索齒獸牙齒之一的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John Campbell Merriam所積存,他認為索齒獸的臼齒結構及在海床的不斷發現,顯示牠們是水中生活,故有可能是海牛。其他科學家則因為索齒獸最初只有一些頭顱骨碎片、牙齒及其他骨頭,而相信牠們有鰭及像鰭的尾巴,並認為牠們的起源是與單孔目(如鴨嘴獸)相同的。於1941年在庫頁島發現了索齒獸的完整骨骼,發現牠們是有四條腿的,而骨頭更像河馬般粗壯,故於1953年Roy H.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索齒獸目

細尾異頭獅魚

細尾異頭獅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東部海域,棲息深度104-620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體長可達7.76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細尾異頭獅魚

細萱戊子郎

細萱戊子郎(ほそがや ぼしろう、(1888年6月24日 - 1964年2月8日),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人。最終军衔是海軍中将。.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細萱戊子郎

細體刮食杜父魚

細體刮食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亞熱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海域,棲息深度18-284公尺,體長可達15公分,棲息在軟底質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細體刮食杜父魚

約瑟·李維

約瑟·梅臣·李維(Joseph M. Reeves,)是一名美國海軍上將,1894年至1936年及1940年至1946年間在役。 李維在1890年入讀美國海軍學院,在1894年畢業。稍後李維曾參與美西戰爭,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晉升至戰列艦艦長。戰後李維投身方興未艾的海軍航空部隊,推動連串飛行戰術實驗,並透過1929年第9號艦隊解難演習向海軍宣示航空母艦力量,奠定美國海軍航空戰術基礎。這使他與威廉·A·莫菲特並譽為「美國海軍航空之父」。1933年李維晉升為戰鬥部隊司令,再在1934年拔擢為美國艦隊總司令,最後於1936年退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李維被召回美國海軍部長辦公室助理事務,直到1946年方再退伍,期間李維曾加入珍珠港事件的調查委員會。1948年李維因病去世,享年75歲。.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約瑟·李維

紅身異頭獅魚

紅身異頭獅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278-458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體長可達19.5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紅身異頭獅魚

红脸鸬鹚

红脸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 urile)又稱--,为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俗名水老鸦。分布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亚洲西伯利亚、千岛群岛及北海道的海域,在中国大陆的冬天偶见于辽宁等地。該物種是海鸟,繁殖在沿岸或小岛的岩壁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勘察加半岛。.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红脸鸬鹚

经纬度

經緯度是經度與緯度的合稱組成一個座標系統。又称为地理座標系統,它是一種利用三度空間的球面來定義地球上的空間的球面坐標系統,能夠標示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位置。.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经纬度

维他斯·白令

维他斯·強納森·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俄语名字为伊万·伊万诺维奇·白令(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Бе́ринг),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是一位俄罗斯海军中的丹麦探险家。 白令受彼得一世的邀请参加當时新建立的俄罗斯海军成为其中的一个舰長,在对瑞典的战争中他成绩优秀,此后他又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他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1715年他最后一次回到丹麦。1725年他奉彼得的命令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1730年他回到圣彼得堡,当时他患重病,在他远征探险的这段时间里,他有五個孩子死亡。1735年他再次奉令来到鄂霍次克海,1740年他建立了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一场风暴将他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白令本人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在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属于阿留申群岛的一些岛屿,但这时他已重病在身,无法指挥他的船了。他们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在那里白令和他船上的其他28名水手病死。今天这个岛被命名为白令岛。他船上剩下的77名水手中的46人后来回到了他们出发的港口。 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1年8月,一支苏联-丹麦的考古队发现了白令和其他五位水手的墓。他们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白令的原像可以重现。白令的牙齿完好无损,说明他不是得坏血病死亡的。 Category:丹麦探险家 Category:西伯利亚探险家 Category:俄罗斯与苏联极地探险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维他斯·白令

美國地區

美國地區指的美國的正式政權機構外的區劃。.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美國地區

美國時區

美國時區是覆蓋美国及其屬地九個时区的總稱,配以由聯邦及地區立法制訂的夏令時法規使用。 美國時區由《美国法典》第15章(Title 15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260節規定,時區界線由《美國聯邦條例法典》(CFR,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第49章第71節規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美國時區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美国

美国陆军参与的二战战役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参与过多场战役。以下列表包含陆军正式参与的战役,所有部队和军人所获得的奖项和荣誉都是来自这些战役,没有包括那些美国陆军参与度很小的战役,因此这并不是美军参与过的所有二战战役列表。 二战期间,美国陆军一共正式参与了46场战役,其中亚太战区24场,欧洲、非洲和中东战区19场,美洲战区1场。此外,美国陆军在除美洲战区以外的其它战区都参与过3类总体战役:反潜作战、地面作战和空中作战,在美洲战区则只参与过反潜作战。针对3大类型作战颁发的奖章都有不同的的丝带。列表中不但包括美国陆军参与的地面作战,也包括美国陆军航空军参与的空中作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美国陆军参与的二战战役

美洲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洲戰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次要作戰區域。美洲大陸為海洋阻隔,遠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區(歐洲、亞洲),針對美國本土的攻擊威脅幾乎可以無視,有利美國資源向海外輸送。即便如此,二戰期間軸心國仍對北美地區發動數次攻擊,包括今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長達320公里(200英哩)的海岸線與部份島嶼(夏威夷、阿留申群島、格陵兰)。南美洲也受到襲擊,但只發生在海上,即拉普拉塔河口海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美洲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

群島列表

本表所列内容为世界各个主要群岛或岛屿群:.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群島列表

烏姆納克島

烏姆納克島是美國的島嶼,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116公里、寬26公里,面積1,776平方公里,是該國第十九大島嶼,最高點海拔高度2,149米,2000年人口39。.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烏姆納克島

烏尼馬克島

烏尼馬克島(Unimak Island,Unimax)是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島嶼,位于阿留申群島最东端,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95公里、寬116公里,面積2,856平方公里(1,571.41平方英里),是阿留申群島最大岛屿,美國第九大島嶼,及世界第134大岛屿。全岛最高點海拔高度2,856米,位于世界十大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希沙尔丁火山。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全岛人口64,全部位于岛屿东端尽头的假山口。 U U U.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烏尼馬克島

烏納拉斯卡島

烏納拉斯卡島是美國的島嶼,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128公里、寬56公里,面積2,722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1,800米,2000年人口1,759。 城鎮烏納拉斯卡即位於烏納拉斯卡島和鄰近的阿馬克納克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烏納拉斯卡島

瑞鳳號航空母艦

鳳(ずいほう)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祥鳳級航空母艦2號艦。該艦最初是作為補給艦而設計,前身艦名為高崎,後來在華盛頓海軍條約期限過後改裝為航空母艦。.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瑞鳳號航空母艦

生命演化历程

生命演化历程紀錄地球上生命發展過程中的主要事件。本条目中的時間表,是以科學證據為基礎所做的估算。 生物演化指生物的族群从一個世代到另一個世代之間,获得並传递新性状的过程。並解釋长时段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新物种的生成與生物世界的多样性。經歷數十億年的演化與物種形成,現在的各物种之間皆由共同祖先互相連結。 以下的列表除非有寫公元或西元,否則是從現在開始算,如6500萬年前是指距離現在已有6500萬年的時間了。.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生命演化历程

煎饼岩

餅岩(英語:Pancake Rock)是美國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阿留申群島中的福克斯群島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距烏姆納克島西岸約3.1公里。島長約1.48公里,2.06公里寬。由於該島類似堆疊的煎餅,因此得名之。.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煎饼岩

白令海

白令海(Bering Sea),或譯為白林海。是指太平洋北部被阿拉斯加半岛、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围成的一片水域,北端通过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连。白令海得名于最先发现它的欧洲探险家维图斯·白令。 在最近一次的冰河時期,海平面的高度是比現時低的,故人類和其他動物是可以徒步經過現今位於白令海峽以北的地方由亞洲遷移到北美洲。很多學者相信,這條「白令陸橋」就是人類首次進入美洲的通道。 此外,白令海是世界含海产最多的海域之一,在阿拉斯加水域捕獲的魚和貝殼類海產量佔了全美國的一半。因為北極的變化,白令海的氣候在未來會更不穩定。 位於白令海的島或群島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

白令海獅子魚

白令海獅子鱼(学名:Liparis micraspidophorus),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的白令海、阿留申群島海域,屬底棲性魚類,棲息在水深0至5公尺的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獅子魚

白令海等鰭鰈

白令海等鰭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為温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白令海、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海域,棲息深度20-245公尺,體長可達55公分,棲息在泥底質底層水域,會進行洄游,夏季生活在深水域,冬季會游至淺水域,以蠕蟲、蝦子及小魚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食用魚及遊釣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等鰭鰈

白令海甲杜父魚

白令海甲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白令海及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00-800公尺,體長可達14.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甲杜父魚

白令海鰜鰈

白令海鰜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太平洋區,從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南部海域,棲息深度1-325公尺,體長可達63公分,棲息在沙底質底層水域,以魚類、蠕蟲、甲殼動物與軟體動物為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遊釣魚及觀賞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令海鰜鰈

白頭海鵰

白頭海鵰(,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又被稱作白頭鷹、禿頭鷹、禿頭鵰、美洲鵰、美洲鷹、美國鷹、美國國鷹,成年海鵰体长可达1米,翼展2米多长。是北美洲的一種猛禽。這種海鵰有兩個亞種,與白尾海鵰是隐存种。牠們分佈於加拿大、美國全境以及墨西哥的北部。牠們的活动区域通常在开放水域,因為有着很豐富的食物資源。牠們一般會在老樹上築巢。 白頭海鵰是大型鳥類,身長達71到96公分,翼展168到244公分,重3至6.3公斤,雌性体积比雄性大25%左右。del Hoyo, J., Elliott, A., & Sargatal, J., eds.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白頭海鵰

花魁鳥

花魁鳥(學名:Fratercula cirrhata)又名簇絨海鸚,是海雀科的一種海鳥,它有兩個相關品種北極海鸚(Fratercula arctica)和角海鸚(Fratercula corniculata)。長38厘米,翼展63.5厘米,重780克。生活在北太平洋的英屬哥倫比亞、橫跨整個阿拉斯加東南部及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及整個鄂霍次克海,並於日本本州及加利福尼亞州過冬。.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花魁鳥

隼鷹號航空母艦

鷹號航空母艦是飛鷹級航空母艦第二號艦,其前身是日本軍方補助民間造船廠建造的客輪橿原丸,它於1939年3月在三菱長崎造船廠開工,1940年10月客輪工程還未完成已被日本海軍接收改造成航空母艦。.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隼鷹號航空母艦

莖狀弓杜父魚

莖狀弓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莖狀弓杜父魚

聚合板塊邊緣

聚合性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Destructive plate boundary,又譯大陸匯聚帶、聚合性板塊邊界、破壞性板塊邊界),顧名思義,是指邊界兩旁板塊相移近之處。其動力源自軟流圈中下沈的熔岩對流,乃三種主要板塊邊界之一。由於板塊相撞時產生巨大擠壓力和摩擦力,並形成俯衝帶,產生大量熔岩,故容易觸發地震、火山爆發和海嘯等自然災害。與此同時,亦造出摺皺山脈、海溝、火山、火山島弧等自然地貌。.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聚合板塊邊緣

聖彼得 (消歧義)

聖彼得是耶穌基督的十二宗徒之一,第一代羅馬教皇西門彼得的尊稱。除此之外,聖彼得還可以指:.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聖彼得 (消歧義)

達許·漢密特

達許·漢密特(Samuel Dashiell Hammett,),是一個被稱為開創“冷硬派”推理小說和短篇小說的美國作家。他創作的不朽故事人物包括《馬爾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裡的山姆‧史培德(Sam Spade),《瘦人》(The Thin Man)裡面的Nick and Nora Charles,還有《紅色收穫》(Red Harvest)和《丹恩咒詛》(The Dain Curse)裡面的“大陸偵探社無名探員”(the Continental Op)。.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達許·漢密特

荷蘭港戰役

荷蘭港戰役發生在1942年6月3日至6月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派遣了2艘航空母艦襲擊位於荷蘭港的美國陸軍營房和美國海軍基地,並且作為之後阿留申群島戰役的前哨戰。.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荷蘭港戰役

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

菲爾普斯號驅逐艦(舷號DD-360)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為波特級驅逐艦的五號艦。她以美國海軍少將湯姆士·菲爾普斯(Thomas Phelps)為名。 菲爾普斯號於1934年1月2日開始建造,在1935年7月18日下水,1936年2月16日服役。海試後菲爾普斯號先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服役。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時,菲爾普斯號正在珍珠港內停泊,並用防空炮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1942年,菲爾普斯號跟隨艦隊參與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瓜島戰役,並在1943年參與阿圖島戰役和茅舍行動,協助盟軍重奪阿留申群島。1943年底菲爾普斯號調到中太平洋,先後支援馬金島戰役、瓜加林戰役、埃尼威托克戰役和塞班島戰役。1944年8月菲爾普斯號返回美國東岸改裝,隨後在地中海負責護航任務,直到戰爭結束。1945年11月6日菲爾普斯號退役,於1947年1月28日除籍,最後於同年8月10日出售拆解。 菲爾普斯號在二戰共獲得12枚戰鬥之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

萨格楚达克岛

萨格楚达克岛(英語:Sagchudak Island)是美國的島嶼,位於阿拉斯加州西南部,屬於阿留申群島中安德烈亞諾夫群島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萨格楚达克岛長1.4英里(2.3公里)、寬0.6英里(1公里),距阿特卡島南岸約0.93英里(1.50公里)。島嶼現名與原阿留申土著命名相近,而在1850年代早期時,萨格楚达克岛便被繪入航海圖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萨格楚达克岛

頭瓣軟杜父魚

頭瓣軟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隱棘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海域,棲息深度27-1980公尺,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遊釣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頭瓣軟杜父魚

颱風奧利華

颱風奧利華(Typhoon Oliwa,国际编号:971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2C)是1997年太平洋颱風季中11個超級颱風的其中一個。該風暴在9月2日夏威夷西南方的中太平洋形成,其在西太平洋才增強為颱風。奧利華在9月8日爆發性增強,風速在24小時內由每小時85公里增強至每小時160公里。之後,其緩慢減弱,在沖繩縣東方的海面通過後,該風暴轉向東北方移動並以風力時速140公里吹襲日本,造成該國13人死亡,30000人受到影響,數千間房屋被洪水淹浸,有些更被摧毀。在南韓沿岸,強風和大浪破壞了28條小船,其中有1條載着10人的小船失蹤。奧利華在橫過日本其間減弱為熱帶風暴。9月17日,其轉化成的溫帶氣旋,最終於9月19日在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的北太平洋消散。.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奧利華

颱風彩蝶

台风彩蝶(Typhoon Nabi,国际编号:05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olina,菲律賓華語譯名:乔丽娜,--)是2005年9月吹袭日本西南部的一场强劲台风,於8月29日在北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成形,是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4场获得命名的风暴。气旋向西移动,于8月31日以台风强度从塞班岛以北经过,并且还在继续增强。次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彩蝶升级成超强台风,预计其风速已经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标准。日本气象厅估计风暴于9月2日达到10分钟持续风速每小时175公里的最高强度。接下来彩蝶在迂回北上期间减弱,于9月6日袭击日本九州。掠过韩国后,风暴转向东北,并在经过北海道后于9月8日转变成温带气旋。 首先受到台风袭击的是北马里亚纳群岛,当地有114户民居受损或被毁,遭受的损失数额约为250万美元。受彩蝶造成的破坏影响,美国政府之后宣布北马里亚纳群岛为灾区。风暴从冲绳附近经过,产生强烈阵风并造成轻度破坏。接下来,气旋西部边缘又在韩国釜山引发多起交通事故,该国共有6人死亡,经济损失约1亿1540万美元。日本九州有约25万人在气旋来袭前疏散,当地火车、轮渡和客运航班受到严重影响。九州先后3天里降下1322毫米雨量,导致大量庄稼受损,损失数额达40.8亿日圆(相当于同年的3690万美元)。风暴经过期间共计打破61项日降雨纪录。暴雨引发洪灾和山体滑坡,迫使居民离开家园,许多企业被迫关闭。日本各地共有29人因这场台风丧生,损失总额达949亿日圆(相当于同年的8.54亿美元)。气旋过去后,地方政府、军人和保险公司一道向灾民伸出援手。袭击日本后,彩蝶还在俄罗斯千岛群岛产生充沛降水,雨量相当于当地1个月的水平,风暴产生的大浪还导致道路受损。整场台风一共造成35人遇难,经济损失约9.72亿美元。 由於名稱發音近似阿拉伯语之「先知」()詞彙,與宗教觀點有衝突,因此該名稱於2007年被宣告退役,永远都不会再在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命名时采用,用于取代的新名称是“杜苏芮”(Doksuri,,秃鹫),从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12年首度启用。這是繼翰文、庫都、欣欣、婷婷之後,第5個「純技術性」,純粹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除名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名稱 。.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彩蝶

颱風紅霞 (2015年)

颱風紅霞(Typhoon Noul,國際編號:150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6201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Dodong)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風暴。「紅霞」(노을)一名是由北韓所提供,是指日落時紅色的天空。 根據數位颱風網資料顯示,紅霞於5月4日被給予國際編號與命名,是史上第二早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的第6號熱帶氣旋,僅次於1971年熱帶風暴貝貝的5月3日升格紀錄。而紅霞在5月9日傍晚被香港天文台升格為該部門之超強颱風,連同2月的颱風海高斯和3月至4月的颱風美莎克,這意味著2015年風季是2009年香港天文台採用新熱帶氣旋分級制,新增「強颱風」及「超強颱風」以來,首個於5月或之前出現3個超強颱風的風季;紅霞亦是年內第2個達到日本氣象廳之「猛烈的」評級,和第3個達到「超級颱風」分級的熱帶氣旋。紅霞的路徑符合「轉向型」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沿副熱帶高壓脊西行逼近菲律賓呂宋,之後繞過該高壓脊西側和改向東北直衝,掠過琉球群島及日本;但紅霞在轉向後的移速飆升至每小時90公里,是其西行速度的大約5倍,只消30小時便由臺灣東南面海域直達日本本州,速度之快在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中非常罕有。.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紅霞 (2015年)

颱風環高 (2009年)

颱風環高(英语:Typhoon Vamco,國際編號:0910,JTWC編號:11W)是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個熱帶氣旋。.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環高 (2009年)

颱風白海豚 (2015年)

颱風白海豚(Typhoon Dolphin,國際編號:15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5)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7個被命名的風暴。「白海豚」一名是由香港所提供,在此是特指中華白海豚,是當地的吉祥物之一,主要棲息於熱帶及溫帶沿岸水域,例如澳洲中部及北部、華南、印尼等西太平洋水域。白海豚生成初期走向飄忽不定,但隨後開始呈現西北太平洋「轉向型」風暴的路徑,先沿副熱帶高壓脊向西北偏西移動,到達其西側後再轉向東北,直撲阿留申群島一帶,期間受冷空氣入侵而轉化為溫帶氣旋。 白海豚於5月9日被給予國際編號與命名,是史上最早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的第7號熱帶氣旋,打破熱帶風暴解拉於1971年5月19日被命名的紀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5月16日將白海豚升格為該部門之「超級颱風」分級,翌日更評估白海豚的強度等同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之五級強度的標準,同時成為2015年第4個達到「超級颱風」的熱帶氣旋;白海豚與紅霞皆在5月達到5級強度,這也是有紀錄以來首次。此外香港天文台亦於當日評估白海豚達到該部門之「超強颱風」分級,連同紅霞、美莎克及海高斯,這使2015年風季成為香港天文台在2009年採用新熱帶氣旋分級制,新增「強颱風」和「超強颱風」以來,首個在6月前已經出現4個超強颱風的風季。.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白海豚 (2015年)

颱風蘇特

台风苏特(--),在菲律宾名为台风科斯梅(Bagyong Cosme),是约半个世纪来袭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州的最强台风,这个长17公里的小岛全部遭到台风强度狂风的吹袭,导致90%的建筑物不是被毁就是严重受损。风眼行经的雅浦州东南部所受破坏最为严重,风速超过每小时185公里,不过,台风的中心部分是在该岛以南的海上经过。 台风苏特源于2004年4月2日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以东的一片对流区。系统在成形后的第一周里总体保持向西移动,其间曾短暂向北面和西南转向。4月5日,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并逐渐强化成台风。4月9日,苏特在雅浦州以南近海掠过,并很快达到风力时速约240公里的最高强度。台风接下来向西北方向移动,最终又转向东北,于4月16日转变成温带气旋并在两天后消散。 除雅浦州外,台风还袭击了楚克州,造成当地农作物受到轻度破坏。美国关岛和罗塔岛受到苏特产生的大浪冲击,还出现小雨,气旋之后从距无人居住的日本硫磺岛非常近的海域经过。这场风暴一共造成价值1400万美元的破坏,其中大部分都发生在雅浦州,不过没有出现人员重伤或死亡的报道。由于风暴造成的严重破坏,其名称“苏特”遭退役。该名称原是由大韩民国提供,在朝鲜语中意为水獭。.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蘇特

颱風蘇迪羅 (2015年)

颱風蘇迪羅(Typhoon Soudelor,國際編號:151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32015,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anna)為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2個命名的風暴。「蘇迪羅」一名是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所提供,是波納佩島傳說中的酋長。 蘇迪羅是2015年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最強風暴,大多數官方部門均評定蘇迪羅比同年3月至4月的颱風美莎克及5月颱風紅霞更強,是日本氣象廳年內第3個評定達「猛烈的」程度的颱風,亦是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年內第6個超級颱風,以及香港天文台於年內第7個超強颱風。其生命史內兩度發展「雙重眼壁」,對近年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而言甚為罕見。根據數位颱風網資料顯示,蘇迪羅是繼1983年颱風艾比後,首個於8月份經日本氣象廳評估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達115節以上的熱帶氣旋。蘇迪羅橫掃塞班島及臺灣期間造成嚴重破壞,而隨後登陸中國福建省時亦為當地及鄰近的浙江省帶來破紀錄雨量;與此同時,港澳地區受蘇迪羅外圍的下沉氣流影響,令本已持續數日的熱浪加劇,香港更出現破紀錄的酷熱天氣。由于苏迪罗在北馬里亞納群島、臺灣和中國大陸造成严重伤亡及破壞,因此在第48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永久退役,並於翌年的第49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由「沙德爾」取代。.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蘇迪羅 (2015年)

颱風摩羯 (2006年)

颱風摩羯(英語:Typhoon Yagi,國際編號:06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編號:16W)是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最強的热带气旋,风暴於9月17日形成,於9月25日消散,维持了8天。摩羯的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達到195公里每小時(105節),最低氣壓低至910毫巴(百帕斯卡),瞬間最大陣風達280公里每小時(150節)。摩羯雖從未登陸任何地方,但在日本小笠原群岛父岛帶來破壞。「摩羯」是日本提供的名稱,指-摩羯-星座(山羊座)。.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颱風摩羯 (2006年)

颶風伊歐凱

飓风伊欧凯(--)又名台风伊欧凯(--),是有纪录以来中太平洋出现的最强热带气旋。作为2006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中太平洋形成的首场风暴,伊欧凯创下多项纪录,不但纵横太平洋达17天之久,而且强度先后3度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五级飓风标准。 气旋由夏威夷州以南较远处的热带辐合带发展而成,由于水温较高,风切变极少,还有良好的外流推波助澜,伊欧凯迅速增强,在48小时内就从热带低气压强化成四级飓风。8月22日晚,风暴快速弱化成二级飓风,然后从约翰斯顿环礁上空经过。两天后,气旋又因外界环境有利而得以快速增强,于8月25日达到五级飓风标准并在不久后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伊欧凯继续向西行进,其强度反复波动,于8月31日以风力时速249公里强度从威克岛附近经过。风暴接下来转朝西北方向移动,之后又转向北上,并在此期间逐渐弱化,于9月6日转变成温带气旋。系统残留加速向东北前进,最终进入阿拉斯加州上空。 无论是在飓风还是台风时期,伊欧凯都没有对中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任何人口常住地区构成影响。约翰斯顿环礁有12人在风暴来袭期间躲进飓风掩体,他们估计气旋风速超过每小时160公里,对岛上树木构成破坏,但鸟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台风在威克岛构成中等程度破坏,部分建筑受损,房屋的屋顶被刮掉,损失总额约8800万美元(2006年美元,相当于年的美元),幸而所有军事人员均已撤离,岛上基础设施也都完好无损。伊欧凯的温带残留之后还在阿拉斯加州海岸沿线产生强烈风暴潮,引起海滩侵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颶風伊歐凱

颶風約翰 (1994年)

飓风约翰(Hurricane John)又名台风约翰(Typhoon John),是1994年太平洋飓风季期间形成的一个热带气旋,其持续时间之久、行进距离之长都创下新纪录。风暴形成时,东北太平洋正受1994至1995年间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海面温度较高,给气旋强化带来有利条件。约翰因此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最高级别,发展成五级飓风。 约翰共计持续31天,行进距离达1万3280公里,从东太平洋经中太平洋进入西太平洋,最后又回到中太平洋。該風暴在西太平洋亦達到颱風強度,是歷史上少有的既是颶風、又是颱風的熱帶氣旋。虽然强度很高,持续时间也长达一个月,但约翰基本没有对陆地构成显著影响,只有夏威夷群岛和美国位于约翰斯顿环礁的军事基地受轻微影响,风暴残留之后还对阿拉斯加州产生影响。.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颶風約翰 (1994年)

飓风菲乔

飓风菲乔(Hurricane Fico)是1978年太平洋飓风季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飓风,也创下太平洋飓风持续时长的新纪录,该纪录保持了14年才被1992年的飓风蒂娜打破。菲乔源于7月9日墨西哥近海的一股热带扰动,是本季第6场热带风暴、第4场飓风和第3场大型飓风。系统向西北方向移动,之后转向西进,很快就于7月12日达到风力时速220公里的最高强度。菲乔接下来几天里基本朝正西方向前进,其强度波动幅度甚大,跨度范围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的一级至四级飓风之间,于7月20日以持续风速每小时185公里强度在夏威夷州以南约275公里海域经过。飓风转向西北,因行经洋面水温降低而缓慢减弱,于7月28日在中途岛东北方向海域转变成温带气旋。 菲乔和南半球的另一场风暴一起产生强烈的涌浪,夏威夷群岛普遍出现大浪。大浪摧毁了一幢房屋,还对夏威夷岛南岸沿线构成相当严重的破坏。风暴没有造成人员丧生,损失总额约为20万美元(1978年美元)。.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飓风菲乔

西北航空

西北航空(Northwest Airlines;IATA:NW、ICAO:NWA)是美國一家已結束營運的航空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伊根。在美國境内共擁有三個航空樞紐站:底特律都會韋恩縣機場、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國際機場和孟菲斯國際機場;在美國國外亦擁有兩個樞紐站: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以乘客數量、收入和飛行里數合計計算,它是全美國第五大航空公司,也是世界第五大航空公司。該公司的跨太平洋載客量居全美國航空公司之冠(2004年為510萬人次),其貨物運載量也超過任何一家客運航空公司。 2005年9月,西北航空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2008年9月,西北航空股東會通過與達美航空的合併案,並於同年10月獲得美國司法部的同意;2010年1月31日西北航空的所有航班正式併入達美航空公司,「西北航空」的品牌走入歷史。.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西北航空

西阿留申人口普查區

西阿留申人口普查區 (Aleutians West Census Area, Alaska)是美國阿拉斯加州一個人口普查區,由阿留申群島大部分 (鎮名的來由)組成。面積36,56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388平方公里,水面 面積25,174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465人。由於無建制,故無治所。最大城市為烏納拉斯卡 (Unalaska)。 A.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西阿留申人口普查區

馬舌鰈

舌鰈為輻鰭魚綱鰈形目鰈亞目鰈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極、日本本州以北、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北部、加拿大至新澤西州東南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至愛爾蘭等海域,棲息深度1-2000公尺,體長可達80公分,棲息在底中層水域,會進行洄游,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生活習性不明,為高經價價值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馬舌鰈

首長黃道蟹

首長黃道蟹(Cancer magister),又名邓杰内斯蟹、鄧金斯螃蟹、珍寶蟹、唐金蟹、黃金蟹或鄧津蟹,是黃道蟹科黃道蟹屬的一個蟹種,通常栖息于从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到美国加州的圣塔克鲁兹(Santa Cruz)漫草丛生的海床及水底,可食用,是北美洲西海岸盛產的一種食用蟹。這種蟹得名於美国华盛顿州的老镇邓杰内斯,位於史魁恩以北8公里,安吉利斯港以東25公里。.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首長黃道蟹

角田覺治

角田覺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中將司令官,最後於天寧島戰役自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角田覺治

詹姆斯·庫克

海軍上校詹姆斯·庫克,FRS,RN(Captain James Cook,),人稱庫克船長(Captain Cook),英國皇家海軍軍官、航海家、探險家、製圖師,他曾經三度奉命出海前往太平洋,帶領船員成為首批登陸澳洲東岸和夏威夷群島的歐洲人,也創下首次有歐洲船隻環繞紐西蘭航行的紀錄。 庫克年少時曾於英國商船隊服役,1755年加入皇家海軍後,他參與過七年戰爭,後來又在魁北克圍城戰役期間協助繪製聖勞倫斯河河口大部份地區的地圖,戰後在1760年代為紐芬蘭島製作多張精細的地圖。庫克繪製地圖的才能獲得海軍部和皇家學會的青睞,促成他在1766年獲委任為HMS奮進號司令,首度出海往太平洋探索。 庫克曾經三度出海前往太平洋地區,在數千公里的航程途中深入不少地球上未為西方所知的地帶。透過運用測經儀,他為紐西蘭與夏威夷之間的太平洋島嶼繪製大量地圖,地圖的精確度和規模皆為前人所不能及的。在探索旅途中,庫克也為不少新發現的島嶼和事物命名,大部份經他繪製的島嶼和海岸線地圖,都是首次出現於西方的地圖集和航海圖集內。在歷次的航海旅程中,他展現出集合航海技術、測量和繪圖技術、逆境自強能力和危機領導能力等各方面的才華。 1779年,庫克和他的船員在第三次探索太平洋期間,與夏威夷島上的島民發生打鬥,他在事件中遇害身亡。庫克對航海科學和地理學方面的知識作出貢獻,他對後繼者的影響一直持續至20世紀,不少地方均建有紀念碑和雕像以表揚庫克的成就。不過,他的探索成就同時啟引了西方國家後來對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化,使當地原居民的生活面貌和方式產生巨大轉變,這方面的影響長久以來都是政界和學術界的爭論焦點。.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詹姆斯·庫克

鬚真圓鰭魚

鬚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北海道至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74-220公尺,體長可達6.5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鬚真圓鰭魚

鬼形短吻獅子魚

形短吻獅子鱼,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薩哈林島、白令海及阿留申群島等海域,屬深海魚類,棲息在水深73至1600公尺的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鬼形短吻獅子魚

貝氏喙鯨

貝氏喙鯨,學名Berardius arnuxii,旧称贝尔氏喙鲸,有時又被稱為巨瓶鼻鯨,北太平洋瓶鼻鲸,巨四齿鲸,北太平洋四齿鲸以及北方四齿鲸。牠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現生種喙鯨。1881年,俄羅斯一位地方首長Nicholas Grebnitzki在白令海發現未知的大型喙鯨頭骨,之後由學者Leonard Stejneger在1883年時提出學名。牠們一度曾被視為其近親阿氏貝喙鯨(Berardius arnuxii)的北方變種,直到1910年學者True F.在論文中提出完整樣本觀察報告,確認兩者是獨立的兩個物種。在日本外海,由於其龐大的體型且常在岸邊出現,使之成為商業捕鯨的目標,特別是在日本的千葉縣(chiba),貝氏喙鯨極具商業價值,多以新鮮鯨肉或肉乾販售。貝氏喙鯨在日本被稱為“tsuchi-kujira”(假名寫作“ツチクジラ”,漢字為“槌鯨”),“tsuchi”是一種形狀像瓶子的老式木槌,“kujira”意思是“鯨”。與其他喙鯨相同,貝氏喙鯨生存於較深的海域,對研究工作而言是一大挑戰。一直以來對牠們的研究主要來自於解剖日本捕捉到、或隨後在市場上販售的樣本。.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貝氏喙鯨

貪食短吻獅子魚

貪食短吻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的烏納拉斯卡島海域,棲息深度494-641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6.4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貪食短吻獅子魚

鳥冠獅子魚

鳥冠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約285公尺,體長可達3.3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鳥冠獅子魚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The Beaty Biodiversity Museum),是一座自然史博物馆,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占地1900平方米,2010年10月16日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游客约3万人。 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收藏有200余万种标本,这些标本的制作年代跨越1910年代至现在。博物馆展厅包括考文四足动物标本馆、海洋无脊椎动物标本馆、化石标本馆、斯宾塞昆虫标本馆、鱼类动物标本馆、植物标本馆。博物馆尤其注重收藏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育空地区、太平洋海岸特有物种的标本。博物馆最著名的陈列是一具雌性蓝鲸骨架,高达25米,以凌空悬吊方式展示。 博物馆举办的活动包括面向儿童、游客、贝蒂生物多样性中心相关实验室的故事会和科学讨论会、生物多样性公众报告会、播放电影纪录片。.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

跳棋演讲

跳棋演讲(Checkers speech)又称基金演讲(Fund speech),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于1952年9月23日发表的一场演讲。尼克松之前被指有不正当行为,媒体报道称尼克松有一个由其支持者提供的政治基金,对他的政治开销给予报销。这一指控令尼克松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资格受到了威胁,为此他飞到洛杉矶发表了一场时长半个小时的电视讲话,在其中自我辩护并攻击对手,还促请观众联系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对他是否还应该成为候选人表明立场。演讲期间,他表示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打算留下支持者送的其中一件礼物:一只黑白色的美卡犬,他的女儿给其取名为“跳棋”(Checkers),这也正是此次演讲被称为跳棋的原因。 尼克松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法学院毕业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参军入伍、竞选公职和在国会服务上。1950年成功当选联邦参议员后,尼克松的支持者继续筹集资金资助他的政治活动。这些捐款对他的政治行程、邮件等类似费用加以报销,当时这样的基金并不非法,但由于尼克松曾表明自己有意打击政府腐败行为,因此这样的基金报销指控可能会让人怀疑他有给予赞助者特别照顾。 媒体于1952年9月得知了这项基金,这时距尼克松获选成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上将的竞选搭档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在几天的时间里,事件的不利影响急剧膨胀,威胁到了尼克松的副总统候选人资格。为了扭转公众舆论的大潮,他中止了正在美国西岸进行的巡回竞选,飞往洛杉矶通过电视和广播向全国发表讲话,其中上电视所需要的75000美元租金是由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筹集的。演讲中提及跳棋是借用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944年发表“法拉演讲”的构思,罗斯福在该演讲中对共和党人指控自己派一艘驱逐舰去取一条据称落在阿留申群島的狗“法拉”(Fala)的说法进行了嘲笑。 这场演讲有约6000万美国人观看或收听,创下了当时电视收视人数的新纪录,公众对尼克松的支持也如泉涌般爆发。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及其他政治办公室收到了数百万份电报或电话,其中绝大多数都表示支持尼克松。他因此得以继续当任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并在1952年11月的大选中获胜。跳棋演讲是政治家利用电视媒体直接向选民发出吁请的一个早期典型例子,但之后也有数次遭到嘲弄和贬低。“跳棋演讲”一词也成为政治家发表煽情演说的代名词。.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跳棋演讲

麥道MD-11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MD-11(McDonnell Douglas MD-11)是一款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所生產、配置有3具發動機的廣體客機,其設計源自DC-10客機,但其機身、翼展則比DC-10長,機翼的兩端也加裝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設計也得以改良。MD-11提供了新引擎供買家選擇,在物料上使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駕駛艙的設備也全面數位化。在進入21世紀後,各家航空公司所操作的MD-11已經完全退出客運用途,大部分的MD-11都被以聯邦快遞為主的航空貨運業者收購,改裝為貨機使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麥道MD-11

麻叶千里光

麻叶千里光(学名:Senecio cannabifolius)为菊科千里光属的植物。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阿留申群岛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0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草地、林下以及林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麻叶千里光

霍蘭·史密斯

霍蘭·麥克提爾·「嚎叫的疯子」·史密斯(Holland McTyeire "Howlin' Mad" Smith,),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史密斯將軍對於包括陸軍、海軍和陸戰隊的兩棲作戰的指導與訓練,實為美國能成功的在大西洋與太平洋進行多次登陸作戰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往往也被尊稱為“美國現代兩棲作戰之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霍蘭·史密斯

錫爾群島

錫爾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白令海,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約12座島嶼組成,行政方面由阿拉斯加州東阿留申自治市鎮負責管轄,最高點海拔高度3米。.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錫爾群島

范寧號驅逐艦 (DD-385)

范寧號驅逐艦(DD-385)是一艘美国海军马汉级驱逐舰,以纳芬尼尔·范宁命名。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过程中它首次参战,此后在太平洋战场上参战,1945年12月14日退役,它是最后一艘马汉级驱逐舰之一。它和邓拉普号驱逐舰都是按照马汉级驱逐舰的设计建造的,但是在原设计上稍微有一些小改动,因此一些文献也把它们称为邓拉普级驱逐舰。.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范寧號驅逐艦 (DD-385)

茅舍行動

茅舍行动(Operation Cottage)是阿留申群岛战役的最后一場战役,由美军和加拿大军成功夺回被日本占领的最后一座阿留申群岛岛屿:基斯卡岛。惟因为天气惡劣及失误,日军在美國军隊行动前就从基斯卡岛全身撤出,是次行动被日本称为奇迹作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茅舍行動

鈍頭莖杜父魚

鈍頭莖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太平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0-150公尺,體長可達20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鈍頭莖杜父魚

阿姆奇特卡島

阿姆奇特卡島(Amchitka, Амчихтаҳ,Amchixtax̂)是一个地壳构造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南部阿留申群岛拉特群島的一部分,也是阿拉斯加国家级海洋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一部分。阿姆奇特卡島長68公里、寬6公里,面積308.6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373米。这个地区属海洋性气候,岛上多暴风雨、多阴雨天气。 阿留申人在阿姆奇特卡島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聚居史,但自1852年以来此区域便无常住人口。1867年阿拉斯加易手后成为美国领土。二战阿留申群岛战役时此区域被美军开辟为一个空军机场。二战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选定此区域美國的一個地下核試驗場,分别于1965年(Long Shot,8萬吨当量)、1969年(Milrow,1百萬吨当量)和1971年(Cannikin,5百萬吨当量)进行,这也是美国进行过的最大型地下核试验。鉴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系列核试验倍受争议,特别是1971年的Cannikin核试验,环境保护团体害怕会引发地震和海啸。现在阿姆奇特卡島已不再用来进行核试验了,但仍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以防泄露的危险。.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姆奇特卡島

阿圖島戰役

阿圖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發生在阿留申群島—阿圖島的一場戰役,敵對雙方是大日本帝國和美國,這也是二次大戰中唯一在美國領土的陸上戰鬥。.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圖島戰役

阿列克谢·伊里奇·奇里科夫

阿列克谢·伊里奇·奇里科夫(Алексе́й Ильи́ч Чи́риков,),俄罗斯水手、船长、探险家。他曾是维他斯·白令船队的成员,也是第一位到达北美洲西北海岸的俄罗斯人。在大北极探险中,奇里科夫作为维他斯·白令的代理人,发现并绘制了一些阿留申群岛中的岛屿。.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列克谢·伊里奇·奇里科夫

阿兹阿克岛

阿茲阿克島(英語:Aziak Island,又稱 Azki、Azlak、Azik、Azaik。)是美國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阿留申群島中的安德烈亞諾夫群島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島長約1.8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58米,目前無人居住在島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兹阿克岛

阿图岛

阿图岛(Attu,阿留申語:Atan)是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中最西端的一个岛屿,目前无人居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岛曾一度被日本占领,称为热田岛。1943年5月,美军为夺回阿图岛在这里与日军展开激战,结果岛上日军被几乎全歼。.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图岛

阿米利亞島

阿米利亞島是美國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74公里、寬14公里,面積445平方公里,是該國第36大島嶼,最高點海拔高度616米,島上無人居住。 Category:阿拉斯加島嶼 Category:美國島嶼.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米利亞島

阿留申

阿留申可以指:.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

阿留申島異頭獅魚

阿留申島異頭獅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318-461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體長可達12.9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島異頭獅魚

阿留申平鲉

阿留申平鲉(学名:Sebastes aleutianus)是一种平鲉。长度可达97厘米,重量可达900克。和同属其他生物相似,其寿命很长,衰老几乎可以忽略,据报告最大年龄为205岁。平均寿命为20.5岁。 阿留申平鲉是一种深水鱼,生活在北纬66°到31°之间。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尤其在白令海到阿留申群岛,往南至圣迭戈和加利福尼亚,深度为25米到900米的水域,可做為食用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平鲉

阿留申人

阿留申人(阿留申语:Unangan/Unanga)是居住於美國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和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上的原住民族,但如今人数很少。也分布在加拿大魁北克一帶,他們語言與因纽特语有關。但他們的传统交通工具與一般因纽特人不同,多數用獨木舟狩獵。 “阿留申”的名稱來自阿留申语 Allíthuh,意思是社區, 阿留申的名稱由在18世紀中葉的俄羅斯的毛皮商人开始使用,与俄罗斯侵略者接触前估计人口25000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人

阿留申低壓

阿留申低壓(Aleutian Low)是位於北半球白令海鄰近阿留申群島在冬季所產生的半永久性低壓系統。據海平面氣壓平均圖顯示,阿留申低壓的中心位於阿留申群島附近,范围扩及北太平洋的东、西岸,南端可伸到副热带以北的洋面,是冬季北半球最大的大氣環流系統之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低壓

阿留申群島疣杜父魚

阿留申群島疣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52-97公尺,體長可達4.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群島疣杜父魚

阿留申群島戰役

阿留申群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於1942年6月3日開始在阿拉斯加中的阿留申群島進行的戰鬥,一支小規模的日軍佔領了群島上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但群島地處偏遠和惡劣的天氣和地形讓美軍部隊在1年後才重新佔領當地。這些島嶼的戰略價值是能夠控制太平洋上的大環球路線,這一控制了太平洋上運輸路線的戰略是威廉·米切爾將軍在1935年向國會提出:“我相信在未來,誰擁有阿拉斯加的即擁有世界,我覺得這處是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略地區。”日本控制阿留申群島的理由是防止美軍可能進行橫跨北太平洋的攻擊。同樣,美軍擔心這些島嶼將被作為基地,用以開展對美國西岸的空中襲擊。 該戰役被稱為“被遺忘的戰役”,原因是被同時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所掩蓋,過去大多數西方軍事史學家認為它是一場牽制性的攻擊或在中途島戰役中的佯攻,意在吸引了來自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而同時實施的行動,並由山本五十六同時指揮。然而歷史學家喬納森·帕歇爾和安東尼·塔利作出了對這種說法的解釋,指出日本侵略阿留申群島的北翼,是保護他們的帝國,並沒有打算將它作為一個分散注意力的行動。.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群島戰役

阿留申白頰雁

阿留申白頰雁(Branta hutchinsii leucopareia),又名阿留申黑頰黑雁或阿留申鵝,是加拿大雁的一個細小亞種,只重1.7-2.1公斤。.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白頰雁

阿留申语

阿留申语(Aleut、Unangam Tunuu)屬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是阿留申人的母語。 美国阿拉斯加州(Alaska)的州名即来源于阿留申语,意思是“广大的土地”或“海浪拍击之地”。 阿留申语只有三个元音-a、i、u,辅音和因纽特语相似,有13-21个,重音取决于音节的长度,词法简单,但句法复杂。 阿留申人主要分布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由于以前属于俄罗斯,阿留申语言用俄文西里尔字母书写,有三种方言,可以互通。从俄语和英语中吸收了一定数量的借词,和因纽特语相邻,两种语言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同属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语

阿留申海盆

阿留申海盆(Aleutian Basin)是太平洋白令海西南部的海底凹地,西接堪察加半岛,东北接北美大陆架,南部为阿留申群岛。南北长约1800公里,东西宽约1000公里,深度超过3000米。盆底有一层厚的玄武岩地壳。.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海盆

阿留申海沟

阿留申海沟是位于太平洋北侧的一条海沟,呈近似东西走向的向南凸出的弧形,西接千岛-堪察加海沟的北端,东至阿拉斯加湾,绵延3,400千米。它和邻近的相同走向的阿留申群岛构成太平洋西侧的岛弧-海沟系的最北部分,并成为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洲板块的分界。这段分界是一个消减带,太平洋板块在此以平均45度的俯冲角向北消减于北美洲板块之下。阿留申海沟的最深点,经测量,为7,679米。 阿留申海沟西段南边不远就是著名的天皇海山。由于海底扩张,在可以预计的将来,天皇海山将陆续在阿留申海沟处俯冲、消失。 根據現時太平洋板塊移動方向顯示,如果未來地球發生黎克特制規模10地震的話,震央有可能會在千島海溝或阿留申海溝附近海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留申海沟

阿馬克納克島

阿馬克納克島(英語:Amaknak Island 或 Umaknak Island,阿留申語:Amaxnax)是一個阿留申群島中的島嶼,屬於福克斯群島。該島位於烏納拉斯卡灣內,在烏納拉斯卡島的東北方。荷蘭港即位於阿馬克納克島上。該島面積8.5平方公里,2000年人口普查2524人,這是烏納拉斯卡市鎮59%的人口。該島也是阿留申群島中人口最多的島嶼。.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馬克納克島

阿拉斯加半島

阿拉斯加半島(Alaska Peninsula)是一个位於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南側長達800千米的半島。半島的西南方指向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半島和阿留申群島的两边分别是太平洋與白令海的布里斯托湾。.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半島

阿拉斯加大学系统

阿拉斯加大学系统,()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成立于1917年。阿拉斯加大学最大的校园位于安克雷奇。 阿拉斯加大学系统包含以下3个主要大学:.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大学系统

阿拉斯加州

阿拉斯加州(Alaska,)是美國位於北美洲最西北端的聯邦州。州以東與加拿大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相鄰,最西端位於阿圖島,並與俄羅斯在白令海峽以西有一海上邊界。以北有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是北冰洋最南的部分。太平洋位於其南側和西南側。此州也是美國最大的州,也是第7大行政區劃。另外,阿拉斯加州也是人口第3少和最稀疏的州份。然而阿拉斯加仍然是北美洲北緯60度線以北人口最多的領土,其人口(根據2015年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有738,432人)比加拿大北部及格陵蘭的總和還要多四倍餘。阿拉斯加州接近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阿拉斯加州經濟分別由漁業、天然氣和石油工業壟斷,該州有許多此類資源。軍事基地和旅遊業也貢獻了一定部分的。 美國在1867年3月30日以720萬美元自俄羅斯帝國購買阿拉斯加,大約每英畝2美分(每平方公里4.74美元)。購下後經過若干次行政易手,在1912年5月11日成為建制領地。此州在1959年1月3日加入美國,成為第49個州。.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州

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

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代表阿拉斯加州最大的亞裔美國人的群體。菲律賓海員早在1788年就被記錄與阿拉斯加原住民接觸,菲律賓移民繼續作為阿拉斯加的自然資源工業的工人到達:作為美國捕鯨船的水手; 作為朱諾和道格拉斯島的金礦淘金工人和阿拉斯加罐頭廠工人。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社區與阿拉斯加原住民社區有長期的互動和通婚的歷史,許多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也聲稱擁有阿拉斯加原住民的血統。 2014年,菲律賓人佔阿拉斯加亞裔和太平洋島民總數的52%,2010年,他們佔阿拉斯加總人口的2.7%。菲律賓裔美國人是安克雷奇市最大的少數民族,在阿留申群島和科迪亞克島也有很多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

阿拉斯加真圓鰭魚

阿拉斯加真圓鰭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寒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70-172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真圓鰭魚

薩納克群島

薩納克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阿拉斯加灣,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東阿留申自治市鎮負責管轄,總土地面積157.617平方公里,群島上無人居住。 Category:群島 Category:白令海島嶼 Category:阿拉斯加島嶼 Category:阿留申群島.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薩納克群島

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CV-3)

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USS Saratoga CV-3)是美國海軍旗下第三艘航空母艦,也是美國海軍各類船艦之中,第五艘承襲「Saratoga」之名的艦隻。原本是以列星頓級戰鬥巡洋艦(Lexington class Battlecruiser)三號艦的身份,於1920年9月25日安放龍骨起造。薩拉托加號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署之故,在建造到一半的1922年7月1日被改為航空母艦使用,並且換上CV-3的艦體編號,於1925年4月7日完工下水。薩拉托加號是美國海軍少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造好,並且安然度過大戰戰火的航空母艦之一(另兩艘分別是企業號與遊騎兵號),但在二戰後除役的薩拉托加號被美國軍方列入十字路行動(Operation Crossroads)的參與名單內,在位於比基尼環礁的核子武器試驗中,因為原子弹的破壞而沉沒,並於1946年8月15日自海軍艦隻名單中剔除。.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CV-3)

葉牙副獅子魚

葉牙副獅子鱼,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狮子鱼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白令海、阿留申群島、美國奧勒岡州至加州中部海域,屬深海底棲性魚類,棲息在水深541至1000公尺的海域,背鰭軟條54至56枚;臀鰭軟條49至51枚;脊椎骨59至61個,體長可達8.9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葉牙副獅子魚

金眼異頭獅魚

金眼異頭獅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210-465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體長可達12.97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金眼異頭獅魚

長鬚鯨

長鬚鯨(學名:Balaenoptera physalus)又稱脊鰭鯨、真鬚鯨、剃刀鲸、鯡鯨或鰭鯨,是鬚鯨亞目中的一種水生哺乳動物。牠們是全球第二大的鯨,也是現存第二大的動物,僅次於藍鯨。 長鬚鯨的身軀長而苗條,全身大多呈棕灰色,下腹部的顏色較淺。現時所知,長鬚鯨最少有兩個現存的亞種:北大西洋的北長鬚鯨,以及另一較大的亞種——南冰洋的南極長鬚鯨。在極地到熱帶地區的大型海洋中均可找到長鬚鯨,只是北極和南極附近的地區,以及大型海域附近的小水域找不到牠們。所有密度最高的長鬚鯨族群均分佈於溫帶地區及水較冷的地帶。 牠們的食物有小型的魚類、烏賊及甲殼動物(這包括糠蝦和磷蝦)。 跟其他所有大型的鯨類一樣,長鬚鯨在20世紀期間曾被大量捕撈,現時仍屬瀕危物種。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簡稱IWC)後來全面禁止所有對長鬚鯨商業性捕撈的行為,但冰島和日本仍然宣佈其捕撈行動將會繼續進行。此外,人類在水上的活動亦對長鬚鯨構成很大的威脅,更甚的是,據有關的記錄,每年長鬚鯨與船隻相撞的次數極多,且往往都導致了該鯨的死亡。.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長鬚鯨

長鰭雜鱗杜父魚

長鰭雜鱗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白令海及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61-530公尺,體長可達26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長鰭雜鱗杜父魚

長棘鮶鮋

長棘鮶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深海魚類,分布於東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南部海域,棲息深度201-1757公尺,體長可達39公分,棲息在軟底質底層水域,卵在漂浮的凝膠團,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長棘鮶鮋

鋸棘冰杜父魚

鋸棘冰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東部至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加拿大溫哥華島海域,棲息深度25-770公尺,體長可達24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鋸棘冰杜父魚

雪風號驅逐艦

雪風(ゆきかぜ)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型8號艦。.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雪風號驅逐艦

零式艦上戰鬥機

零式艦上戰鬥機(零式艦上戦闘機,簡稱「零戰」("零戦" - れいせん、"ゼロ戦" - ぜろせん等),編號「A6M」。在部分中文書籍中稱為零式艦載戰鬥機、零式戰鬥機、零式戰機也有某些中國大陸的書籍稱之為「零式飛機」,但是稱為「零式飛機」是存在歧義的,因為還有零式水上偵察機(簡稱「零偵」)、零式運輸機、零式水上觀測機(簡稱「零觀」),它們均被冠以「零式」之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單座型艦載戰鬥機。作為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的後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大日本帝国海軍從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艦載戰鬥機,從中日戰爭戰場初露頭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太平洋戰區都可以見其蹤影,堪稱日本海軍二戰時間最知名的戰鬥機。有關零戰在當年的知名度,嚴格來說應當是「在日本海外最出名」,當時日本國內因為戰意宣揚電影《加藤隼戰鬥隊》的上映,反倒是陸軍的「一式戰‧隼」較為日本百姓所熟知。日本官方直至戰爭末期的昭和19年(1944年)11月才對國內公佈「零式艦上戰鬥機」之名。因此當時百姓除非有從軍的親屬,否則即使看過實機或圖片往往也不知道正確稱呼。零戰最強傳說是日本戰後復興階段在重建國民自信風潮之下娛樂業塑造的產物,被出版業與傳媒反覆引用盟軍當年受震撼的紀錄並加油添醋而成,才廣為人知並流傳至今。零戰神話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確實存在過,但随着盟军缴获了实物试飞并找到了弱点(转弯性能极佳但是俯冲性很差)再加上日本有经验飞行员的损耗到中期就已经不复存在。其名得自于服役时正是皇纪纪元2600年、以該年的末两位而得名。盟軍暱稱代號為Zeke。 零戰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由三菱重工業設計,主要研發人為該公司的設計主任堀越二郎,並由三菱重工業與中島飛機兩家業者共同生產,總計生產10,449架(一說10,938架),總數中約有2/3為中島飛機生產。雖長期流傳著兩業者的製造技術有所差距:中島製的零戰品質較劣,不如三菱本廠製品,而有「品質的三菱、濫造的中島」之說。但這只是早期中島自三菱承接技術轉移時尚未熟悉製程,造成短期間製品不良,以及親海軍的三菱側長期敵視親陸軍的中島之內部風氣下,親海軍的人員或出版社在戰後訪談中刻意擷取對中島廠不利的證言,操弄形象所造成的以訛傳訛。事實上無論當時日本軍部的判定或戰後美軍的考察,中島的量產技術與體制都是日本第一,並無技術不如三菱之事。而當年現場地勤與駕駛的證言亦顯示自零戰五二型起,中島製零戰與三菱製零戰無論性能或品質上幾乎都沒有差異,只有塗裝與細節上不同。後期中島軍機與引擎製造品質與妥善率嚴重低下的現象,肇因於日本因戰況惡化、資源枯竭,而軍部又強行將未成熟的試作機投產之結果,各廠商製品皆有同樣狀況,三菱亦然。此乃環境因素影響下的群體現象,不能單純歸咎為單一廠商的問題。.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零式艦上戰鬥機

雜色平鮋

色平鮋,為輻鰭魚綱鮋形目鮋亞目平鮋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東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奧勒岡州海域,棲息深度70-588公尺,體長可達38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卵胎生,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及遊釣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雜色平鮋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許多人批评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战时被佔領国家之期望,將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联合国1945年10月才成立,甚至连联合国宪章于雅尔塔会议结束2个月后才签署。且战后盟军没有任何一方将位于欧、亚的曾被占领国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曾托管的11个地区,其中7個在非洲、4個在大洋洲)。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帮助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前其他国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东南亚,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同期自1944年6月起对日本本土的B29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效果有限,1945年2月4日李梅刚展开烧夷弹战术试验;在东亚大陆上中国军队尚与日军僵持,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而东北亚满洲地区则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雅尔塔会议

选择明文攻击

在密码学或密码分析中,选择明文攻击指的是一种攻击模式。攻击者拥有加密机的访问权限,可构造任意明文所对应的密文。.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选择明文攻击

P-38閃電式戰鬥機

P-38“闪电”式战斗机是二战时期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一款雙引擎战斗机。为了满足美国陆军航空軍(USAAF,美國空軍前身)的要求,P-38的两具发动机分别装設在機身兩側並連結至雙尾椼,飞行员与武器系统則設置在中央的短机身里。这架飞机的用途十分廣泛,可執行多種任务,包括远程的攔截,制空及护航战斗机,偵查,对地攻击,俯冲轰炸,水平轰炸等 2007年1月21日造访。P-38在西南太平洋战场得到了最广泛也最成功的应用,其最為知名成功的一役,便是1943年4月18日,被日軍稱為“双胴惡魔”的P-38在一趟精心策劃的長距離跨海攔截任務中,成功擊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機。 P-38對於美國航空科技史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它擁有許多第一的紀錄,包括:.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P-38閃電式戰鬥機

UTC−10:00

UTC−10:00比協調世界時慢10小時,使用此時區的區域如下:.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UTC−10:00

柯氏喙鯨

柯氏喙鯨(學名:Ziphius cavirostris),旧称柯维氏喙鲸,又称柯维氏鲸。是喙鯨科中分布範圍最廣的一種。直到10至20年前,幾乎所有研究資料都來自於擱淺個體的調查,目前科學家對牠們的分布、數量、與行為等已有更深入的瞭解。即使經過了許多勘查與研究,柯氏喙鯨與中喙鯨屬之間的分類關係仍然無法確定,在海面上很難區分兩屬喙鯨,若是有經驗的觀察者較有辨別的可能。牠們又被稱作鵝喙鯨(Goose-beaked Whale)和鹅嘴鲸,由於其頭部側面觀有點像鵝的頭部而得名。種名“cavirostris”源自拉丁文的“cavus”,意為“中空的”或“凹陷的”,反映雄鯨前額鼻骨凹陷的特徵。.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柯氏喙鯨

枝條狼綿鳚

枝條狼綿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绵鳚亞目绵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包括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乞克丘海等海域,屬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在水深340至900公尺,本魚背鰭軟條94至105枚;臀鰭軟條83至90枚,體長可達51公分。.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枝條狼綿鳚

探险家

探险家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险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的人。探险者通常是来自一个国家或文明最先到达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飞行员等等。 探险的目的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军事、商业、学术、旅行、宗教等各种因素。.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探险家

東亞島弧

東亞島弧(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sland arcs),為西太平洋一系列島嶼的統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東亞島弧

東阿留申自治市鎮

東阿留申自治市鎮 (Aleutians East Borough)是美国阿拉斯加州一個自治市鎮,由阿拉斯加半島的最西部、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鎮名的由來)、舒馬金群島、巴甫洛夫群島和薩納克群島組成。面積38,880平方公里。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697人。鎮治桑德波恩特 (Sand Point)。 成立於1986年6月2日。 A.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東阿留申自治市鎮

東日本大震災

東日本大震災是指日本在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及其伴隨而來的海嘯與餘震所引發的大規模災害。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東北、北海道、關東等日本東部地區,特别是距離震央最近的福島、岩手、宮城等縣,這3縣的沿海地区遭到巨大的海啸袭击,大部分离海岸数公里的地区被海嘯淹沒,使許多沿海城市與人造設施遭到摧毀,仅宫城一县死亡及失踪人数便接近11,000人,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不仅如此,巨大的海啸还导致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發生,這些狀況使得該震災成為日本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東日本大震災

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舍利霍夫

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舍利霍夫(Григо́рий Ива́нович Ше́лихов,),俄罗斯水手、探险家、商人。出生在雷利斯克。 1775年,舍利霍夫组织了一队商船,前往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进行商业贸易航行。1783年至1786年,他的船队远征到了今日被称作阿拉斯加的海岸,在那里建立了俄罗斯在北美的第一个据点。舍利霍夫的航行是由的赞助下完成的,该公司的另一位所有人是伊凡·拉里奥诺维奇·戈利科夫。此公司亦为1799年建立的俄美公司的基础。 1784年,舍利霍夫的两艘船来到科迪亚克岛的三圣徒湾。当地的原住民进行防卫,舍利霍夫及其手下屠杀了数百名包括女人和孩子在内的原住民,还逮捕了一些人质来恫吓其他阿拉斯加原住民。此事件为。在科迪亚克岛确立自己的权威之后,舍利霍夫在三圣徒湾建立了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第一个永久性据点(此前乌纳拉斯卡在很久以前建立,但并非永久性据点)。 1790年,舍利霍夫回到俄罗斯,雇佣了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巴拉诺夫来完成他在俄属北美的皮草贸易生意。 鄂霍次克海的舍利霍夫湾,以及阿拉斯加与科迪亚克岛之间的舍利科夫海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舍利霍夫

格林氏獅子魚

格林氏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區,從指揮官群島、阿留申群島至美國華盛頓州海域,棲息深度可達15公尺,為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31公分,生活在沿岸的潮池,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作為觀賞魚。.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格林氏獅子魚

楚吉纳达克岛

楚吉纳达克岛(Chuginadak Island,阿留申语:Tanax̂ Angunax̂)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是阿留申群島中四山群島的最大島。西北为卡莱尔岛,西南为赫伯特岛,东北部为卡加米爾島。岛西部的卡利夫兰火山为著名的活火山,卡利夫兰火山通过一段狭窄的陆地与岛的东部相连。.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楚吉纳达克岛

橫帶雜鱗杜父魚

橫帶雜鱗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日本北海道至阿留申群島海域,棲息深度4-320公尺,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橫帶雜鱗杜父魚

次元艦隊

《次元艦隊》(ジパング/ZIPANG)是日本漫畫家川口開治的作品,而目前在講談社《週刊MORNING》上連載的是《ZIPANG次元艦隊》。.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次元艦隊

毛脚鵟

毛脚鵟(学名:Buteo lagopus)为鹰科鵟属的鸟类,又名--,它是一种生活在北方纬度比较高的地方的鸟类,几乎在所有环北冰洋陆地上均有出现,只有在格陵兰、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没有。 通常毛脚鵟分四个亚种,但是这些亚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一般来说在欧亚大陆上的鸟越向东其羽毛的颜色越浅,体型越大。生活在全北区的亚种B.的体型最小,羽毛颜色最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毛脚鵟

波氏絨杜父魚

波氏絨杜父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絨杜父魚科的其中一種,為溫帶海水魚,分布於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島至美國加州海域,棲息深度25-925公尺,本魚體上部有色彩斑點,腹面灰白,尾鰭圓,四或五個模糊的較黑鞍狀花紋橫過背部,二條黃褐色的斑紋橫過頭部,在刺狀背鰭的薄膜上有紅褐色斑點,在胸鰭上黃色褐色的交互條紋,淡灰色的在臀鰭上有細的黑色斑點與橘色的區塊,在尾鰭上紅黑色的褐色有灰色褐色的細的垂直斑紋,背鰭硬棘13-14枚、背鰭軟條11-12枚,臀鰭軟條13枚,體長可達73公分,棲息在底層水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波氏絨杜父魚

波氏裸鳚

波氏裸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绵鳚亞目绵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北太平洋的千島群島及阿留申群島海域,屬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在水深0至4公尺,體長可達10公分,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波氏裸鳚

法拉 (狗)

法拉(Fala)是一只,作为前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爱犬而闻名于世。作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总统宠物之一,法拉与罗斯福如影随形,几乎成为罗斯福公众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被送给罗斯福之前,法拉曾由罗斯福的一位表亲加以训练,因此颇为懂得讨主人欢心。罗斯福和夫人埃莉诺常常提起法拉在白宫的种种趣事,而这些故事也被媒体广泛传播。罗斯福去世后,法拉又活了七年,之后被葬在罗斯福的身边。在华盛顿的,竖立着一座法拉与罗斯福相伴的雕像,这也是总统宠物中独一无二的殊荣。另一座法拉的雕像则座落于波多黎各,为其揭幕的是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法拉 (狗)

溪木賊

溪木賊(Equisetum fluviatile),又名水問荊或水木賊,是多年生植物,一般沿淡水岸邊或淺水中茂密的生長。.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溪木賊

戴氏獅子魚

戴氏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區,從阿留申群島東部至美國華盛頓州普吉特灣海域,棲息深度73-225公尺,為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30.5公分,屬肉食性,以甲殼類為食,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戴氏獅子魚

战争游戏

战争游戏(Wargame),或稱戰棋遊戲,是一个或多个玩家对一场战役或整个战争进行模拟的一种游戏或军事演习,深深影響後來的軍事與遊戲,甚至連包括即時戰略遊戲。在遊戲上屬於桌上遊戲或是電子遊戲。.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战争游戏

海基X波段雷達

海基X波段雷達(Sea-Based X-Band Radar, SBX),是一種可在遠海的大型風浪中維持運作、以螺旋槳推進的自走機動X波段雷達站,是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署陸基中段防禦系統(NMD)的一環。 海基X波段雷達安裝在一個挪威設計、俄國製造的第五代可半潛雙船體鑽油平台。鑽油平台的改造在德州布朗斯維爾的AmFELS造船廠完成,雷達的製造和安裝則是在德州完成。此雷達將部署在阿拉斯加艾達克島(Adak Island),但也可以漫遊太平洋以偵測彈道飛彈的入侵。.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海基X波段雷達

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自然現象,称之为海啸。.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海啸

海獺

海獺(學名Enhydra lutris)是食肉目動物中最適應海中生活的物種,很少在陸地或冰上覓食,大半的時間都待在水裡,連生產與育幼也都在水中進行。大部分時間裡,海獺不是仰躺著浮在水面上,就是潛入海床覓食。當牠們待在海面時,幾乎一直在整理毛皮,保持它的清潔與防水性。科學家已辨識出三個不同的亞種,其中之一位於美國的加州,另二者皆位於阿拉斯加。在加州的海獺族群又被稱為南方海獺或加州海獺,阿拉斯加族群則被稱為阿拉斯加海獺。屬名Enhydra源自希臘文的enhydris,意為「水獺」;種名lutris則源自拉丁文lutra,也是水獺的意思。.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海獺

海獅科

海狮科(拉丁语学名:Otariidae)是食肉目动物中的一个科,是长有外耳的鳍足动物,总共有14种。而那些长有内耳的鳍足动物则被称为真海豹,即海豹科(Phocidae)。 海狮科包括体形比较大的鳍足动物,如在世界各大洋多岩礁的海岸组成很大群的海狗和海狮。与海豹科的动物相比海狮科的动物还保留着比较好的、适应陆上生活的特征。 在生物分类学中这个科是1825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建立的,其拉丁语学名来自于原型标本南美海獅。.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海獅科

海鸚

海鸚,又名海鸚鵡,即海鸚屬(Fratercula)鳥類。牠們是遠洋海鳥,會潛入水中覓食。牠們會一大群的在懸崖或島嶼上繁殖,並會在石縫間或泥土中築巢。其下的花魁鳥及角海鸚都是分佈在北太平洋,而北極海鸚則分佈在北大西洋。在冰島上,就住有約1000萬隻北極海鸚。http://www.xtreme.is/safnahus/?p.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海鸚

新大津站

新大津站()是一個位於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大津町四丁目,屬於京濱急行電鐵久里濱線的鐵路車站。車站編號是KK65。.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新大津站

日軍佔領基斯卡島

日軍佔領基斯卡島是指在1942年6月6日阿留申群島戰役爆發到6月28日日軍完全佔領基斯卡島的期間,一直到1943年7月太平洋戰爭局勢逐漸翻轉後美軍才重新奪回基斯卡島。其中日軍之所以佔領基斯卡和附近的阿圖島,主要做希望能夠擴展大日本帝國保護線的最北端。.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日軍佔領基斯卡島

日軍佔領阿圖島

日軍佔領阿圖島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日本帝國陸軍部隊在1942年6月6日登陸並且佔領作為阿留申群島組成的阿圖島,而在同一時間日軍也入侵基斯卡島。一直到1943年5月30日後,同盟國部隊才在阿圖島戰役獲勝後結束大日本帝國對於此地的占領。.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日軍佔領阿圖島

时区列表

本列表列举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法定时区。 (带有*的地区使用夏令时:在夏天加一个小时,注意南半球地区的夏季时间跟北半球相反。).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时区列表

扁身短吻獅子魚

扁身短吻獅子魚,為輻鰭魚綱鮋形目杜父魚亞目獅子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東部海域,棲息深度2869-3038公尺,為深海底棲性魚類,體長可達10.2公分,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扁身短吻獅子魚

托马斯·金凯德

托马斯·卡森·金凯德(英文:Thomas Cassin Kinkaid,)是一名美国海军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金凯德担任过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海军指挥官,还曾指挥过著名的第七舰队。他的妹婿是同樣擔任過海軍上將的原太平洋艦隊司令哈斯本·金梅爾。.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托马斯·金凯德

拉特岛 (阿拉斯加州)

拉特岛(Rat Island,阿留申语:Hawadax)也叫“老鼠岛”,是美国阿拉斯加州西南部拉特群岛(阿留申群岛的一部分)中的一座无人定居的小岛,面积26.7平方千米。当地阿留申人称该岛为哈瓦迏克斯。1780年,因一艘日本海船搁浅,船上的挪威鼠跑到岛上,成为入侵物种,后人因此将它改称拉特岛(意即“老鼠岛”)。这是阿拉斯加第一次出现老鼠。老鼠的肆虐威胁了生态平衡,使很多海鸟灭绝。2008年,美国政府在拉特岛上发动了一场被叫做“自然保护和岛屿保护”大规模灭鼠行动。至2009年6月,活着的老鼠已无法看到,有部分海鸟开始在岛上筑巢。.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拉特岛 (阿拉斯加州)

拉特群島

拉特群島,又稱為老鼠群島(英語:Rat Islands,阿留申語:Qax̂um tanangis),是阿留申群島中的一個火山群島,位於阿拉斯加西南。.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拉特群島

普努克群島

普努克群島是美國的群島,位於聖勞倫斯島以東的白令海,屬於阿留申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由3座小島組成,群島上無人居住。.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普努克群島

11月6日

11月6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0天(闰年第31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5天。.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1月6日

1915年8月10日日食

1915年8月10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15年8月10日(東半球爲8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日本母岛列岛,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東部、太平洋大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15年8月10日日食

1927年6月29日日食

1927年6月29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27年6月29日(北美洲西北部大多爲6月28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英国、挪威、瑞典、芬兰、苏联、阿拉斯加領地,日偏食則覆蓋了整個欧洲、亚洲北半部、北美洲北部、非洲北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27年6月29日日食

1939年4月19日日食

1939年4月19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39年4月19日(蘇聯東北部爲4月20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阿拉斯加領地、加拿大、苏联,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地区大部分、欧洲中西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39年4月19日日食

193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39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39年內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虽台风季包含全年内任何时段形成的台风,大部分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都會於五月至十一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中国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39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39xx。1939年的风暴由美国国家气象局进行追踪,并在《》内“远东台风和低压区”一栏中发布。由于《每月天气评论》只记录在东经150°以西形成的热带气旋,某些台风可能未能在官方纪录中出现。加上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当年缺乏卫星和船只的台风报告,气象局很有可能忽略短暂或只属轻微程度的台风。 据纪录,1939年总共出现29个热带气旋,其中24个达到台风級別。十一月的一个台风是全年造成最多人命伤亡的风暴,在横过菲律宾时导致49人死亡。1939年的热带气旋造成至少151人死亡,12人失踪或下落不明。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3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42年7月5日行動

1942年7月5日行動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留申群島戰役期間,所進行的一場海戰作戰行動。在任務中美國海軍貓鯊級主動攻擊停泊在基斯卡島的大日本帝國軍艦。這次行動是黑鱸號潛水艇服役後第一個作戰任務,並且成功對大日本帝國海軍造成一定傷害。 在此次攻击中,日本海军的沉没,及不知火號驅逐艦受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42年7月5日行動

1943年2月4日日食

1943年2月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43年2月4日(東半球為2月5日,也是春節)。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中国、苏联、日本、阿拉斯加領地、加拿大,日偏食則覆蓋了北太平洋及周邊沿岸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43年2月4日日食

1946年阿留申群島地震

1946年阿留申群島地震是於1946年4月1日發生於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域的地震。該次地震引起了影響整個太平洋區域的海嘯。.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46年阿留申群島地震

1947年11月12日日食

1947年11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47年11月12日(東半球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爲11月1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日偏食則覆蓋了美洲的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47年11月12日日食

1948年5月9日日食

1948年5月9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48年5月9日(西半球大多為5月8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卡爾尼科巴島、缅甸、暹羅、法屬印度支那、北越、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苏联、阿拉斯加領地,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的大部分區域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48年5月9日日食

1950年9月12日日食

1950年9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50年9月12日(西半球爲9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苏联和阿拉斯加領地,日偏食則覆蓋了东亚東北部、苏联大部、北美洲西北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50年9月12日日食

1960年智利大地震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又稱為瓦爾迪維亞大地震,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是觀測史上記錄到規模最大的地震,其矩震级為9.4~9.6級。這次地震也引起海嘯侵襲智利、夏威夷、日本、菲律賓、澳洲東南部與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 震中靠近智利,位于圣地亚哥以南700公里附近,而瓦爾迪維亞是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城市。地震引起的海啸严重冲击智利海岸,掀起高达25米的海浪。主海啸穿越太平洋摧毁了希洛。距震中一万公里的地方记录到10.7米高的海浪,并且波及到遥远的日本和菲律宾。如此大范围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及经济损失无法精确得知。对于这次地震和海啸導致的死亡人数有著不同估计,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引述,死亡人数为2231、3000或5700人, 另一来源估计死亡人数达到6000。不同来源估计经济损失在4亿到8亿美元。(或加上通貨膨脹,約為今日的32到64亿美元。).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60年智利大地震

1965年拉特群島地震

1965年拉特群島地震發生於1965年2月4日05:01(UTC)。該次地震規模高達Mw 8.7,並產生了海嘯,海嘯最高處是申雅島紀錄到超過10公尺。但這次地震只有極少的損害。.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65年拉特群島地震

1967年5月9日日食

1967年5月9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67年5月9日(苏联東北部爲5月10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北美地区大部分、欧洲北部和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67年5月9日日食

1969年9月11日日食

1969年9月11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69年9月11日(東半球爲9月12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秘鲁、玻利維亞、巴西,日偏食則覆蓋了美洲的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69年9月11日日食

1977年10月12日日食

1977年10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77年10月12日(東半球爲10月1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哥伦比亚和委內瑞拉兩國,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大部、南美洲西北半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77年10月12日日食

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79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1979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79xx。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

1986年10月3日日食

1986年10月3日日食是一次全環食,發生於1986年10月3日(苏联最東端的日偏食區域爲10月4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本影末端與地表距離很小時,由於地表呈弧形,食帶中心附近地表被本影覆蓋,形成日全食,而食帶中心較遠的區域內本影未能接觸地表,使地表被偽本影覆蓋,形成日環食。這種同一次日食中先後出現全食和環食的稱為全環食。與單純的日全食和日環食類似,全環食的本影和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也會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和日全食均只經過了丹麥海峽和北大西洋的部分海域,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的絕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9人組成的觀測隊克服許多不利條件,乘坐飛機在空中觀測到了日全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86年10月3日日食

1989年3月7日日食

1989年3月7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89年3月7日(東半球爲3月8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北美地区除東南部外的大部分和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89年3月7日日食

1990年7月22日日食

1990年7月22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90年7月22日(北美洲大多爲7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芬兰、苏联、美国阿拉斯加州,日偏食則覆蓋了欧洲東北部、亚洲北半部、北美洲西北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90年7月22日日食

1993年5月21日日食

1993年5月21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1993年5月21日(俄罗斯極東部的部分地區爲5月22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僞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北美地区大部、欧洲東北半部和亚洲西北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93年5月21日日食

1994年5月10日日食

1994年5月10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1994年5月10日(俄罗斯東端和北部的部分日偏食區域爲5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墨西哥、美国、加拿大、亚速尔群岛、摩洛哥,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絕大部分、大西洋東北岸和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94年5月10日日食

19世紀日食列表

19世紀日食列表列出了19世紀所有的日食日期、時間、地點、類型、沙羅周期及持續時間。在19世紀,總共發生了242次日食,其中有87次不帶其他種類日食的日偏食,77次日環食,63次日全食和15次全環食。在這之中,1805年是出現最多日食的年分,一共出現了5次日食,該年1月以及12月則分別出現了2次日食。在1851年7月28日發生的日全食更是人類史上首個被攝影紀錄的日食。 發生於1850年8月7日的日食是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全食維持6分50秒;而日全食最多可持續7分32秒。最長日環食則是1883年10月30日的日食,環食持續10分17秒;日環食最多可持續12分29秒。此外,1807年6月6日之全環食與1807年11月29日之全環食、1825年6月16日之全環食與1825年12月9日之全環食、1827年10月20日之全環食與1828年4月14日之全環食、以及1845年10月30日之全環食與1846年4月25日之全環食相距皆不足一年。另外,日食沙羅週期152與日食沙羅週期153依次於本世紀開始,而日食沙羅週期112、日食沙羅週期107、日食沙羅週期113與日食沙羅週期109則依次於本世紀結束。 本列表包含19世紀日食發生的日期、食甚時間、其沙羅周期、該日食的類型、食分。如果是全食、環食或全環食,亦會提供其全(環)食持續時間及影子直徑。此外,此列表還包含各日食的日甚地點(以經緯度表示)及可見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19世紀日食列表

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相对而言较为活跃,有多个热带气旋对菲律宾、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构成影响。全季每个月都有热带天气活动,其中又以7至10月间形成的风暴数量最多。全年经正式和非正式确认存在的热带低气压有37个,其中26个获得命名,15个发展成台风。 1月10日,热带风暴塔巴在菲律宾以东海域发展形成,提前拉开台风季序幕。两个月后,台风米娜成为有纪录以来首场在3月成形的强台风。6月,台风查特安给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带去暴雨,夺走48人的生命,成为楚克州有纪录以来最致命的自然灾害。风暴接下来重创关岛,然后又袭击日本。8月,台风鹿莎成为43年来在大韩民国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导致238人遇难,经济损失高达42亿美元(2002年美元)。10月,台风海高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吹袭东京都的第三强台风。台风凤仙是本季最后一场风暴,也是有纪录以来造成关岛损失最严重的气旋之一,经济损失达7亿美元,最终在12月11日消散。 西太平洋是指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太平洋;如果是在国际日期以东、赤道以北形成的风暴,则会称为飓风,见2002年太平洋飓风季。西太平洋形成的热带风暴由日本气象厅命名。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为这片海域的热带低气压编号时,会在数字后面加上字母“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会对进入或是在其预警责任海域形成的热带低气压命名,这样,同一场风暴就可能会有两个名称,这类情况会在下文中同时列出两个名称,其中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的命名以括弧括出。.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2007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六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東京颱風中心命名,而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W字母作結。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地震

200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地震發生於2007年12月19日09:30:30(UTC),規模 Mw 7.2。震央座標是,位在阿留申群島安德烈亞諾夫群島中埃達克島西方200公里處。 這次地震發出了海嘯警報,但並無任何海嘯報告,且該次地震並無生命和財產損失。.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0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地震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

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9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五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但本季的第一個被PAGASA升格的熱帶氣旋在1月3日已形成,而第一個被命名的風暴颱風鯨魚則在5月3日被日本氣象廳升為熱帶風暴。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09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另外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1年11月白令海氣旋

2011年11月白令海氣旋是阿拉斯加有氣象測站以來,影響最深的溫帶氣旋。2011年11月8日,美國氣象局對其發布劇烈天氣警告,並表示2011年11月白令海氣旋是白令海有紀錄以來最強的溫帶氣旋之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1年11月白令海氣旋

2012年5月20日日食

2012年5月20日日食是一次日環食,發生於2012年5月20日(欧洲、亚洲大多為5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但距地球較遠,本影未能接觸地表,而使偽本影覆蓋的區域內看到月球的角直徑小於太陽,就形成日環食,同時在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形成日偏食。此次日環食經過了中国大陆、澳門、香港、臺灣、日本和美国,日偏食則覆蓋了歐亞大陸東部和北部、北美洲大部及周邊部分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2年5月20日日食

2014年11月白令海气旋

2014年11月白令海气旋 (也被美国称为后热带气旋鹦鹉 )是在白令海记录的最强烈的温带气旋(也是一个爆发性气旋)。热带气旋鹦鹉在分离底层循环后形成了新暴风区,它很快吸收了母体并形成了这个气旋。 这个旋风给西阿留申群岛带来暴风并给其他地方带来了更强的阵风,其中阿拉斯加州申雅岛测得 阵风。这个气旋恰巧发生在另外一次历史性袭击稍东部地区的温带气旋的三年后。.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4年11月白令海气旋

2014年阿留申群岛地震

2014年阿留申群岛地震是指2014年6月23日发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附近的强烈地震。本次地震的地震规模为MW 7.9级、Ms 7.9级,震源深度约109.0千米,最大烈度为8(VIII)度。受本次地震影响,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向周边地区沿岸发布了海啸警报,并最终观测到最大高度为0.17米的海啸。本次地震已被列入美国地质勘探局2014年度显著--地震列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4年阿留申群岛地震

2017年8月21日日食

2017年8月21日日食,美國又稱為美國大日食,是一次日全食,於2017年8月21日發生(俄羅斯亞洲部分的日偏食區域爲8月22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在横穿美国大陆的一条带状地区内可见,日偏食則覆蓋了整個北美洲、南美洲中北部、歐洲西岸、非洲西岸、俄羅斯東北部。美国是唯一一个能观测到此次日全食的国家。這也是自1918年6月8日以來首次從美国西海岸横贯到東海岸的日全食。.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7年8月21日日食

2017年科曼多尔群岛地震

2017年科曼多尔群岛地震是指2017年7月17日23时34分13秒发生于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科曼多尔群岛的强烈地震。本次地震的地震规模为MW 7.7级、Ms 7.8级,震源深度约10.0千米,最大烈度为7(VII)度。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就此地震对太平洋沿岸的部分国家发布了海啸警告,最终被证实该地震引发了0.10米高度的海啸。本次地震已被列入美国地质勘探局2017年显著地震列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7年科曼多尔群岛地震

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

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是2018年1月23日发生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太平洋近海的地震。其震中位于北纬56.06度、西经149.10度,地震规模为Mw 7.9级、Ms 8.0级,震源深度约25千米。 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先认定此次地震震级达矩震级8.2级,但随后修正为7.9级。该局还指出,此次地震是一次走滑型地震。该次地震震中距美国阿拉斯加州科的阿克岛自治市镇的镇治科迪亚克东南约280千米。主震发生后,又在阿拉斯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多次余震。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一度向北太平洋沿岸、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发布了海啸预警,随后解除。最终,阿拉斯加奥尔德港测得最大高度为0.21米的海啸。.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

2029年6月12日日食

2029年6月12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2029年6月12日(西半球大多爲6月1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偽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歐洲中北部、北美洲北部、俄羅斯北部。 通常每年有2次日食,而2029年共有4次,全都是日偏食。本次日食是其中第二次,距下一次日食,2029年7月11日僅1個月。.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29年6月12日日食

2031年11月14日日食

2031年11月14日日食是一次全環食,將發生於2031年11月14日(東半球爲11月15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本影末端與地表距離很小時,由於地表呈弧形,食帶中心附近地表被本影覆蓋,形成日全食,而食帶中心較遠的區域內本影未能接觸地表,使地表被偽本影覆蓋,形成日環食。這種同一次日食中先後出現全食和環食的稱為全環食。與單純的日全食和日環食類似,全環食的本影和偽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也會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未經過陸地,日環食經過了巴拿馬,日偏食則覆蓋了大洋洲中東南部、北美洲中南部、南美洲西北部。.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31年11月14日日食

2036年8月21日日食

2036年8月21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發生於2036年8月21日(俄羅斯東北部大多爲8月22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由於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偽本影從地球以北或以南經過而未接觸地表,只有半影覆蓋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區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北,出現在北美洲北部、歐洲大部、非洲西北部、俄羅斯北部。 本次日食距上一次日食,2036年7月23日僅1個月。.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036年8月21日日食

21世紀日食列表

21世紀日食列表列出21世紀所有的日食日期、時間、地點、類型、沙羅周期及持續時間。在21世紀共發生224次日食,其中有77次不帶其他日食的日偏食,72次日環食,68次日全食和7次全環食。此外,在這些日食當中,有兩次日環食及一次日全食會偏離日食中心。另外,有82年一年內發生2次日食,有12年一年內發生3次日食,及有6年一年內發生4次日食。發生最多日食的年份,分別是2011年、2029年、2047年、2065年、2076年及2094年,各將發生四次日食。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是本世紀最長的日全食,食甚維持6分39秒;而日全食最多可持續7分32秒。最長日環食則是2010年1月15日的日食,食甚持續11分8秒;日環食最多可持續12分29秒。此外,2049年11月25日之全環食與2050年5月20日之全環食相距不足一年。 本列表包含21世紀日食發生的日期、食甚時間、其沙羅周期、該日食的類型、食分。如果是全食、環食或全環食,亦會提供(食甚)持續時間及影子直徑。此外,列表還包含各日食的日甚地點(以經緯度表示)及可見地區。.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21世紀日食列表

4月1日

4月1日是公历年中的第91天(闰年的第92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74天。.

查看 阿留申群島和4月1日

伊势级战列舰伊勢號戰艦伊號第十五潛艦伊號第七潛艦伊號第三十一潛艦伊號第三十六潛艦伊號第九潛艦伊號第二潛艦企業號航空母艦 (CVN-65)強壯疣杜父魚強烈熱帶風暴法茜 (2007年)似蟾真圓鰭魚德拉羅夫群島俄美公司地震地震帶北太平洋環流北极地区北极气候北東方面艦隊北方平鮋北方海路圓球雀魚圓斑透明獅子魚初霜号驱逐舰 (初春型)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哥伦布时代前的跨大洋接触共生短吻獅子魚光皮獅子魚克利夫兰火山克列尼岑群島勒皮他国际日期变更线四山群島四角防線犬短吻獅子魚短棘平鮋环太平洋火山带玉碎火山火山弧獺犬熊睫平鮋福克斯群島 (阿拉斯加)科曼多尔群岛科曼多尔群岛海战穴棲微盤獅子魚空袭东京第三艦隊 (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役列表粗棘鮄杜父魚索齒獸目細尾異頭獅魚細萱戊子郎細體刮食杜父魚約瑟·李維紅身異頭獅魚红脸鸬鹚经纬度维他斯·白令美國地區美國時區美国美国陆军参与的二战战役美洲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群島列表烏姆納克島烏尼馬克島烏納拉斯卡島瑞鳳號航空母艦生命演化历程煎饼岩白令海白令海獅子魚白令海等鰭鰈白令海甲杜父魚白令海鰜鰈白頭海鵰花魁鳥隼鷹號航空母艦莖狀弓杜父魚聚合板塊邊緣聖彼得 (消歧義)達許·漢密特荷蘭港戰役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萨格楚达克岛頭瓣軟杜父魚颱風奧利華颱風彩蝶颱風紅霞 (2015年)颱風環高 (2009年)颱風白海豚 (2015年)颱風蘇特颱風蘇迪羅 (2015年)颱風摩羯 (2006年)颶風伊歐凱颶風約翰 (1994年)飓风菲乔西北航空西阿留申人口普查區馬舌鰈首長黃道蟹角田覺治詹姆斯·庫克鬚真圓鰭魚鬼形短吻獅子魚貝氏喙鯨貪食短吻獅子魚鳥冠獅子魚贝蒂生物多样性博物馆跳棋演讲麥道MD-11麻叶千里光霍蘭·史密斯錫爾群島范寧號驅逐艦 (DD-385)茅舍行動鈍頭莖杜父魚阿姆奇特卡島阿圖島戰役阿列克谢·伊里奇·奇里科夫阿兹阿克岛阿图岛阿米利亞島阿留申阿留申島異頭獅魚阿留申平鲉阿留申人阿留申低壓阿留申群島疣杜父魚阿留申群島戰役阿留申白頰雁阿留申语阿留申海盆阿留申海沟阿馬克納克島阿拉斯加半島阿拉斯加大学系统阿拉斯加州阿拉斯加的菲律賓人阿拉斯加真圓鰭魚薩納克群島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 (CV-3)葉牙副獅子魚金眼異頭獅魚長鬚鯨長鰭雜鱗杜父魚長棘鮶鮋鋸棘冰杜父魚雪風號驅逐艦零式艦上戰鬥機雜色平鮋雅尔塔会议选择明文攻击P-38閃電式戰鬥機UTC−10:00柯氏喙鯨枝條狼綿鳚探险家東亞島弧東阿留申自治市鎮東日本大震災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舍利霍夫格林氏獅子魚楚吉纳达克岛橫帶雜鱗杜父魚次元艦隊毛脚鵟波氏絨杜父魚波氏裸鳚法拉 (狗)溪木賊戴氏獅子魚战争游戏海基X波段雷達海啸海獺海獅科海鸚新大津站日軍佔領基斯卡島日軍佔領阿圖島时区列表扁身短吻獅子魚托马斯·金凯德拉特岛 (阿拉斯加州)拉特群島普努克群島11月6日1915年8月10日日食1927年6月29日日食1939年4月19日日食1939年太平洋颱風季1942年7月5日行動1943年2月4日日食1946年阿留申群島地震1947年11月12日日食1948年5月9日日食1950年9月12日日食1960年智利大地震1965年拉特群島地震1967年5月9日日食1969年9月11日日食1977年10月12日日食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1986年10月3日日食1989年3月7日日食1990年7月22日日食1993年5月21日日食1994年5月10日日食19世紀日食列表2002年太平洋颱風季2007年太平洋颱風季2007年安德烈亞諾夫群島地震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2011年11月白令海氣旋2012年5月20日日食2014年11月白令海气旋2014年阿留申群岛地震2017年8月21日日食2017年科曼多尔群岛地震2018年阿拉斯加地震2029年6月12日日食2031年11月14日日食2036年8月21日日食21世紀日食列表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