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奥林匹克运动会尼日利亚代表团
奈及利亞在1952年首次参加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後幾乎每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都有參與,除抵制1976年的奧運會之外。該國目前從未參與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2018年他們就可以參加,因為他們在一些項目上獲得資格。 該國目前共計赢得了24枚奖牌,大多数是在田径和拳击方面。1996年,尼日利亞國家足球隊獲得金牌。2008年,美國選手因承認使用禁藥,國際奧會讓奈及利亞遞補其於4 × 400米獲得的金牌。 奈及利亞曾於1992年獲得當時為表演項目的跆拳道重量級銀牌,但無法計入官方統計之中。 奈及利亞奧林匹克委員會於1951年成立。.
尚·丁格利
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1925年5月22日,瑞士佛立堡生-1991年8月30日,伯恩卒),另譯傑昂·唐格里,瑞士達達主義畫家與雕刻家,以機動藝術創作聞名。他以作品來暗諷文明工業社會中盲目生產過剩的現象。 丁格利在瑞士巴塞爾成長,曾就讀於巴塞爾藝術與工藝學校(Basel School Of Arts And Crafts);為了發展藝術生涯,他於1952年與第一任配偶——瑞士藝術家伊娃·埃普莉(Eva Aeppli)遷居法國。他的首次展覽於1954年五月在巴黎阿賀諾畫廊(Galerie Arnaud)舉辦。丁格利被視為二十世紀中期巴黎的前衛藝術家。1955年,丁格利與多位藝術家,包含杜象(Duchamp)與卡爾達(Calder),共同參與名為「運動」(Le Mouvement)的展覽,這也是機動藝術首次在藝術中獲得重要地位。丁格利亦是1960年時在新寫實主義宣言中簽署的藝術家之一。 丁格利於1971年與法國藝術家妮基·桑法勒結婚。兩人的共同創作包括巴黎的《史特拉文斯基噴泉》(Fontaine Igor Stravinsky,1983年)以及《詩農堡噴泉》(Fontaine de Château-Chinon,1988年)。 丁格利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向纽约致敬》(Homage to New York),是他於1960年接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邀請所創作的作品。《向纽约致敬》是一架自毀式機器,曾在展覽中運轉27分鐘,但這次表演並未成功將作品完全摧毀,而表演中被破壞的機械殘骸則成為觀眾的紀念品。兩年後,他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之邀創作了《世界盡頭研究二號機》(Study for an End of the World No.
查看 辛尼·卡爾達和尚·丁格利
華斯利斯·托路斯迪斯
華斯利斯·托路斯迪斯(Βασίλης Τοροσίδης,),出生於希臘克桑西,希臘足球員,司職左閘、右閘、防守中場。現效力意甲球會博洛尼亞 ,亦是希臘國家隊成員。.
陳庭詩
陳庭詩(),筆名耳氏,福建長樂人,已故故宮研究員楚戈稱他是藝術上的「國寶」 ,前高雄美術館館長李俊賢和藝術評論家陸蓉之不約而同認為他就像是一部「美術史」。家族屬福州望族,八歲時因為嬉戲不慎從高處跌下,以致損壞聽覺。 生涯早期在躲避戰火同時也透過藝術救國,輾轉來台後又因為二二八事件的波及而暫停藝術創作。1957年開始以當時產量豐富的甘蔗板進行版畫創作,將甘蔗板的特性發揮至極致,版畫作品《蟄》在1970年獲得第一屆「韓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首獎。創作後期將重心轉至現成物雕塑,以《約翰走路》一作名列《二十世紀的藝術》一書篇章之中,在全球的二十世紀藝術史上留名。 一生創作版圖多元,以版畫、雕塑聞名,另有許多彩墨、壓克力、詩及書法作品。逝世前授權「筌美術」及其相關友人成立「財團法人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現存作品多由其保管收藏。另外,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辛辛那提美術館、洛克菲勒基金會等皆有典藏其作品。.
查看 辛尼·卡爾達和陳庭詩
2005年國際足協世界青年錦標賽
2005年國際足協世界青年錦標賽於2005年6月10日至7月2日在荷蘭舉行。.
2010年國際足協世界盃B組
2010年世界盃足球賽分組賽B組於2010年6月12日至22日期間舉行。本組別包括阿根廷、尼日利亞、韓國及希臘。 本組別的小組首名將於十六強面對A組次名;而本組的小組次名將面對A組首名。 所有時間為當地時間(UTC+2)。.
亦称为 卡爾達,薩尼·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