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质量

指数 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的“重量”常常被用來表示“質量”,但是在科学上,这两个词表示物质不同的属性(参见质量对重量)。 在物理上,质量通常指物质在以下的三个实验上证明等价的属性之一:.

770 关系: AdS/CFT对偶功率重量比动能动量劳动势能力学力學視差基布尔秤基本相互作用基普·索恩埃德姆·马略特埃倫費斯特定理埃托雷·馬約拉納原子原子单位制原子序数原子量原子核原神星垃圾焚烧厘米-克-秒制半長軸半數致死量十字弓火箭筒协神星卡車賽車卡門線卡文迪什實驗卫生信息技术千克千克力卵神星单位换算反中子反中微子反粒子反氫可並用單位台灣探空火箭史神星史瓦西半徑史瓦西度規史東納單位制史普尼克1號司天星司宁星司制星司剧星司石星...司理星司祭星司箫星司瑟星司音星司舞星司法星司曲星双鱼座109b双极性扩散參宿三参考系拖拽后神星同步辐射吕女星坤神星坩埚塔利-费舍尔关系塔兰同壁宿二壓強梯度力多極展開大型強子對撞機大尺度結構大一統時期大碰撞說大统一理论大气层天卫十天卫二天卫四天平天平 (消歧義)天倉五天琴座β型變星天秤 (消歧義)天秤座23天牢三天津二天文單位系統太阳太阳中微子问题太阳系太阳系天体列表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太阳质量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夸克外爾方程式奥古斯特·普丰德奥地利星奧利弗·黑維塞奇特星娩神星孟德爾·薩克斯子空間孤立系統存女星定量宏量元素宝洁容積熱容守恆量宇宙形成年表宇宙速度宇宙暴脹宇稱宕怪星安全第一寶特瓶对应原理导神星寒神星密度封閉系統小行星702小提琴結構尽女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尘埃解尖吻鲭鲨尖峰負載發電廠岛神星左伯巫神星巴納德星巴雷特M98狙擊步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子中介質量黑洞中微子中国古代银质钱币中神星常微分方程常用的天文學符號常衡主序星主星 (天文學)丽神星东上将增一希格斯場希格斯玻色子的探索历史希格斯机制布兰登·卡特三体问题下夸克幻想鄉幾何化單位制乾神星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亚女星亚德里亚海星亚瑟·爱丁顿亚里士多德度量座標時亨德里克·洛伦兹康普頓波長人馬座A*人馬座矮橢球星系人馬光窗掩凌系外行星搜尋計畫人马座二鋰五夸克態五星連珠事件視界望遠鏡仁神星代 (粒子物理學)廣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廣義相對論入門以科學家命名的非國際單位列表伯奈利超級新星泵動式霰彈槍伯奈利M4 Super 90半自動霰彈槍伯奈利新星泵動式霰彈槍伴女星強烈熱帶風暴南瑪都 (2017年)強烈熱帶風暴艾利 (2016年)伽利略·伽利莱伽瑪衰變張量弗罗因德利希方程弗朗西斯·阿斯顿异常物质引力引力加速度引力势能引力場引力子引力的熵力假说引力结合能引力透镜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時間膨脹开普勒定律彩女星佩爾頓式水輪機佳女星彼得·希格斯彈性碰撞体重侍神星循環定義微积分学微流星體後座力徑向速度保質期忠后星忠神星忠诚度管理信神星忤女星土卫十九土卫七土卫一土工布圣女星地壳地球引力地球地壳地球质量匈牙利自动望远镜网络计划化女星化学年表化学计量数化学方程式化工流程泵北盘江大桥 (杭瑞高速)包立方程式分子量分工喬托號單筒望遠鏡喜神星命神星和平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哲女星哑铃星云再電離冥卫一冥后星冰晶商业价值內含及外延性質內熱全同粒子兩種文化公噸元素周期表先子星先驱者1号光子光學重力透鏡實驗光分解離子成像光神星光速光速可變理論克卜勒11克卜勒138克尔-纽曼度规克拉動力學動量算符囚神星回旋共振因次分析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词头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图卢兹星倍比定律B&T APC衝鋒槍C (消歧義)C·P·斯诺Cinema 4D犊神星犬后星矩阵矮行星石墨烯CZ蠍式EVO 3 A1衝鋒槍玫瑰星雲玻尔半径玻尔兹曼方程玻色子星玻色弦理論王后星火箭推进剂火星氣候獵鷹系列運載火箭球對稱位勢理论物理学砝碼碰撞测试假人碳閃磨損作用 (地質學)祥神星祭女星祭神星祸神星福后星禽神星科学记数法空穴穆斯堡尔效应突尼西亞人第二性徵第五种力等離子體參數等效原理簧下質量米-吨-秒制米制精密國際AW50狙擊步槍精細結構粒子粒子列表約化質量約翰·惠勒紅移經典物理術語線密度線粒體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纺神星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线粒体核糖体经典力学结合能细女星罚神星罗女星猎神星献血烏德琴热力学热层絕地救援生物量生態塔电子熱力學性質列表熱帶氣旋熱海王星牧神星物理學分支物理引擎物理符號表物理量物质的量特超巨星牛頓 (單位)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牛頓旋轉軌道定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牛顿摆狱神星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狄拉克方程式盎司相对论量子化学盖革-马士登实验白朗寧大威力手槍D-麦角酸二乙胺EnergyPlus芥神星芙女星蟹神星韓牛聯合系列運載火箭聯星達朗貝爾原理華語電影菲利普·莱纳德衝量引擎衡器行星行星定義行星質量體颱風納坦 (2016年)颱風納莉 (2001年)颱風莫蘭蒂 (2016年)颱風鮎魚 (2016年)颱風榕樹 (2017年)颱風泰利 (2017年)飛馬座EQ飛輪香港电影史香港電影解放者星計重秤驰神星驶神星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高卢星高斯重力定律論物理力線論法拉第力線计量单位证明商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谐神星貝瑞塔90two手槍貝瑞塔Px4 Storm手槍貝瑞塔Tx4 Storm半自動霰彈槍負質量質光比質點質能等價質量與重量的比較贞女星贝可勒尔质荷比质谱法质量单位质量守恒定律质量的形成机制质量矩阵质量通量质量控制费米-狄拉克统计费米能足球 (球)超大質量黑洞超對稱粒子超廣角尋找行星超光速超级地球超距作用超膠子超金属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計劃點粒子軸子黃蜂58反坦克火箭筒黑洞黑洞热力学黑洞物理學年表黄超巨星軋壓均質裝甲輕子載重噸位齊亞帕C9-12泵動式霰彈槍齊亞帕犀牛式左輪手槍车辆动力学轨道 (力学)轩辕增十九轫致辐射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轴距轉動的黑洞轉動慣量龐加萊群辐射辐照肿胀辉神星龙女星龙飞船连裤袜运动学霍金輻射蜘蛛絲能力成熟度模型能量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密度能量條件舊量子論船底座星雲舒女星阿尔法磁谱仪阿瑪萊特AR-50狙擊步槍阋神星赝势赫女星资源一号卫星赋神星開放系統 (熱力學)薛定谔猫薛定谔方程藍掉隊星藤原咲平藤原效應葛利澤880钻石育神星银河系铅径锅炉脈衝星行星脂肪酸代謝膠球重力位重力紅移重力電磁性重心重心坐标重量量 (物理)量子2号量子力学量子引力量子電動力學量神星量纲臨界質量自发对称破缺自伴算子自由粒子自然自然单位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臺灣媒體亂象金叶子 (货币)金衡制镁铝合金长女星配女星腔量子电动力学色散关系艾瑞克·波森苟神星離心機零點能量電子伏特電子自旋共振電荷共軛宇稱蛇髮妖星透射电子显微镜連續X射線譜連續性方程式适居太阳系外行星目录虛粒子FR-F1狙擊步槍Fragment's NoteGAU-13加特林機炮GP-25附加型榴彈發射器HK GMG自動榴彈發射器HP9-1泵動式霰彈槍HTTP头字段ISO 31Π介子Τ子Μ子Α衰变Δ粒子ΔVΛ粒子Jackhammer轉輪式自動霰彈槍KalziumKOI-4878.01M (消歧義)M240通用機槍M理论MG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N体问题NGC 2770OM 50復仇女神狙擊步槍PAMELAPSO-1光學瞄準鏡PSR J1719-1438 bQF 17磅炮QF 20磅炮RMB-93泵動式霰彈槍RobocraftSIG Pro手槍StepSTS-118TradegoodU (消歧义)VKS狙擊步槍WASP-12W及Z玻色子XO望遠鏡暗物質暈暗能量星查尔斯·西蒙尼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柱密度果神星林極限恒星恆行星恆星系統恆星質量恆星黑洞搏女星東方一號東方五號权神星核天体物理学核子核聚变核時標格令格利泽229格利泽581b格利泽581c格利泽581e格利澤581d格利澤876d格罗顿学校格陵蘭冰原标准化标准模型标量桂神星棕矮星列表椭球槍口初速標準重力標準重力參數欣女星欧女星欧姆定律欧拉力歐拉運動定律止衝擋正高正電子武仙座比容比例比率比熱容比能比重氢经济水手4號水手9號沪通铁路河神星河鼓二沃尔特·考夫曼沃神星沉神星沙漠科技隱形偵察兵狙擊步槍波女星波函数波兰星波動力學波江座40波數泰神星法拉第电解定律法拉第效应消費者物價指數淫神星清除鄰近的小天體湮滅輻射湿度源神星溫徹斯特M1912泵動式霰彈槍潫卫一澳女星期女星木卫十木卫十三木卫十一木卫十二木卫十八木卫十六木卫十四木卫三木卫三十木卫九木卫二木卫五木卫八木卫六木星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本星系群振动振動學會合-舒梅克號月神星有限位勢壘有限深方形阱有效数字最小質量恆星列表戰神五號運載火箭戈瑞战神星星尘号星系顏色-星等圖星際穿越星際行星明神星昏神星流量流明星海卫十海卫十一海卫一海卫八海卫六海后星海王星探測斯勒格斯泰爾SSG 04狙擊步槍无量纲量无毛定理时间时间旅行旅神星摩尔质量悌女星操作定义放射性政府化驗所應力-能量張量数量级数量级 (能量)效神星慣性慣性力慧神星手擲機拉塞福散射拉格朗日点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怨女星怒后星怂女星普朗克單位制普朗克質量.50 AE03式自動步槍08式火箭筒09式军用霰弹枪100000010式枪挂榴弹发射器2009年4月2010年7月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2017年颱風奧鹿2613184.6×30mm50S核糖体亚基80式通用機槍87式自動步槍 扩展索引 (720 更多) »

AdS/CFT对偶

在理論物理學中,AdS/CFT對偶(AdS/CFT correspondence)又稱馬爾達西那對偶(Maldacena duality)和規範/重力對偶(gauge/gravity duality),全稱為反德西特/共形場論對偶(Anti-de Sitter/Conformal Field Theory correspondence),是兩種物理理論間的假想聯繫。對偶的一邊是共形場論,是量子場論的一種,量子場論中還包括與描述基本粒子的楊-米爾斯理論相近的其他理論。而對偶的另一邊則是反德西特空間(AdS),是用於量子重力理論的空間。 此對偶代表着人類理解弦理論和量子重力的重大躍進。這是因為它為某些邊界條件的弦理論表述提供了非微擾表述。同時也因為它是全息原理最成功的展演,全息原理是量子重力的概念,最初由傑拉德·特·胡夫特提出,之後由李奧納特·蘇士侃改良及提倡。 它亦為強耦合量子場論提供了強大的研究工具。此對偶的有用之處主要是在於它是一種强弱對偶;量子場論中的場有着很強的相互作用,而重力場的相互作用則很弱,因此在數學上也比較容易對付。所以在核物理與凝聚態物理學的研究中可以利用這對偶,將該領域的難題轉譯成數學上較易於對付的弦理論難題。 AdS/CFT對偶最早由胡安·馬爾達西那於1997年末提出。而對偶的重要方面則由另外兩篇論文詳述,一篇是由、和亞歷山大·泊里雅科夫合著的,另一篇則是愛德華·威滕所撰寫。截至2015年,馬爾達西那的論文被超過10,000篇其他論文引用,名列高能物理領域引用次數的首位。.

新!!: 质量和AdS/CFT对偶 · 查看更多 »

功率重量比

功率重量比(或比功率,功率质量比,简称功重比、pwr)是一个用于引擎间比较的参数。功重比是衡量引擎实际性能的指标,也用作一整个载具的性能尺度。计算上,功重比不考虑载具大小及其带来的空气阻力等因素,直接用引擎功率除以载具质量而得。标签上的功重比常常是制造商测量后选取的峰值,但在实际使用中数值却是时常变化的,并且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实际性能。 功重比的倒数,即重量功率比(功率载荷)用于飞机、汽车等各种载具间的比较。 另外,实践中飞机、火箭等主要以射流反冲为动力的载具也常用推重比衡量发动机性能。.

新!!: 质量和功率重量比 · 查看更多 »

动能

动能是物质运动时所得到的能量。它通常被定义成使某物体从静止状态至运动状态所做的功。由于运动是相对的,动能也是相对于某参照系而言。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参照系会有不同的速率,也就是有不同的动能。动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以基本单位表示是千克米平方每秒平方(kg·m2·s-2)。一个物体的动能只有在速率改变时才会改变。.

新!!: 质量和动能 · 查看更多 »

动量

在古典力学裏,动量(momentum)是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積。例如,一輛快速移動的重型卡車擁有很大的動量。若要使這重型卡車從零速度加速到移動速度,需要使到很大的作用力;若要使重型卡車從移動速度減速到零速度也需要使到很大的作用力。假若卡車能夠輕一點或移動速度能夠慢一點,則它的動量也會小一點。 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 m s^。有關动量的更精确的量度的内容,请参见本页的动量的现代定义部分。 一般而言,一个物体的动量指的是这个物体在它运动方向上保持运动的趋势。动量实际上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推论。 动量是个矢量。 动量是一个守恒量,这表示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动量的总和不可改变。在经典力学中,动量守恒暗含在牛顿定律中,但在狭义相对论中依然成立,(广义)动量在电动力学、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广义相对论中也成立。 勒内·笛卡儿认为宇宙中总的“运动的量”是保持守恒的,这里所说的“运动的量”被理解为“物体大小和速度的乘积”——但这不宜被解读为现代动量定律的表达方式,因为笛卡尔并没有把“质量”这个概念与物体“重量”和“大小”之间的关系区分开来,更重要的是他认为速率(标量)而不是速度(向量)是守恒的。因此对于笛卡尔来说:一个移动的物体从另一个表面弹回来的时候,该物体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但速率没有发生改变,运动的量应该没有发生改变。.

新!!: 质量和动量 · 查看更多 »

劳动

劳动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论是在哪一种社会体系中,抽象地来看劳动一般有以下的目的:.

新!!: 质量和劳动 · 查看更多 »

势能

势能(Potential Energy),亦稱--,是储存于一物理系统内的一种能量,是一个用来描述物体在保守力场中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保守力作功与路径无关,故可定义一个仅与位置有关的函数,使得保守力沿任意路径所做的功,可表达为这两点函数值的差,这个函数便是势能。 从物理意义上来说,势能表示了物体在特定位置上所储存的能量,描述了作功能力的大小。在适当的情况下,势能可以转化为诸如动能、内能等其他能量。.

新!!: 质量和势能 · 查看更多 »

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能量和力以及它们与物体的平衡、变形或运动的关系。.

新!!: 质量和力学 · 查看更多 »

力學視差

力學視差是從 (周年) 視差計算估計距離的方法。在天文學,至一對目視聯星的距離可以從兩顆伴星的質量、軌道的大小和彼此互繞的公轉週期來估計。 計算力學視差,需要觀察到的恆星互繞軌道的角半長軸和它們各自的視星等。通過使用牛頓更通用的軌道週期立方與半長軸的平方成比率的克卜勒第三定律,可以得到聯星系統的總質量,連同質光關係,可以測量出聯星系統的距離。 這項技術,估計聯星系統中兩顆天體的質量,經常以太陽質量為單位。然後,使用天體力學的克卜勒定律,計算恆星的距離。一旦發現了距離,憑藉著掠過天空形成扇形的弧,給與初步的距離測量。 從這種測量和兩顆恆星的視星等,並且使用質光關係,可以得到每顆恆星各別的質量。這些質量被用來再計算分隔的距哩,並反覆這個程序。很多時候,當這種運算反覆進行多次之後,距離的精確度可以使誤差小於5% 。在注意到生命期與M/L大約成正比,質光關係也可以用來測定恆星的生命期。發現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較短,更複雜的計算因素是隨著時間推移的質量流失。.

新!!: 质量和力學視差 · 查看更多 »

基布尔秤

基布尔秤(或瓦特秤)是一种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强度精确测量测试对象重量的机电重量测量仪器。它的作用是基于基本常数对质量单位“千克”进行定义。由于测量的质量与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即功率,单位为瓦特)成正比,所以该仪器又被称为瓦特秤。2016年6月,国际计量委员会中的单位协商委员会的计量学家们,同意以该仪器的发明者——彼时已故两个月的布莱恩·基布尔的名字对该仪器重新命名。.

新!!: 质量和基布尔秤 · 查看更多 »

基本相互作用

基本相互作用(fundamental interaction),為物质间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常稱為自然界四力或宇宙基本力。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所有关于物质的物理现象,在物理學中都可借助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机--得到描述和解释。 大统一理论認為: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可以統一成一種相互作用,目前统一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电弱统一理论已經獲得實驗證實。.

新!!: 质量和基本相互作用 · 查看更多 »

基普·索恩

基普·斯蒂芬·索恩(Kip Stephen Thorne, )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在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索恩和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以及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卡尔·萨根保持了长期的好友和同事关系。2009年以前一直担任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是当今世界上研究在天体物理学領域的广义相对论理論與實驗的领导者之一。 2017年,索恩因对LIGO探测器及引力波探测的决定性贡献而与莱纳·魏斯及巴里·巴里什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质量和基普·索恩 · 查看更多 »

埃德姆·马略特

埃德姆·马略特(Edme Mariotte,),也译作埃德姆·马里奥特,法国物理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

新!!: 质量和埃德姆·马略特 · 查看更多 »

埃倫費斯特定理

在量子力學裏,埃倫費斯特定理(Ehrenfest theorem)表明,量子算符的期望值對於時間的導數,跟這量子算符與哈密頓算符的對易算符,兩者之間的關係,以方程式表達為 其中,A 是某個量子算符,\langle A\rangle 是它的期望值,H 是哈密頓算符,t 是時間,\hbar 是約化普朗克常數。 埃倫費斯特定理是因物理學家保羅·埃倫費斯特命名。在量子力學的海森堡繪景裏,埃倫費斯特定理非常顯而易見;取海森堡方程式的期望值,就可以得到埃倫費斯特定理。埃倫費斯特定理與哈密頓力學的劉維定理密切相關;劉維定理使用的泊松括號,對應於埃倫費斯特定理的對易算符。實際上,從根據經驗法則,將對易算符換為泊松括號乘以 i\hbar ,再取 i\hbar 趨向於 0 的極限,含有對易算符的量子定理就可以改變為含有泊松括號的經典定理。.

新!!: 质量和埃倫費斯特定理 · 查看更多 »

埃托雷·馬約拉納

埃托雷·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在中微子質量上作了先驅研究,並提出馬約拉納方程式。1938年左右離奇失蹤。.

新!!: 质量和埃托雷·馬約拉納 · 查看更多 »

原子

原子是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一個正原子包含有一個緻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圍繞在原子核周圍帶負電的電子。而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周圍的負電子帶「正電」。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電中性的中子組成。負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質子帶負電,從而使負原子的原子核帶負電。當質子數與電子數相同時,這個原子就是電中性的;否則,就是帶有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離子。根據質子和中子數量的不同,原子的類型也不同: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哪一種元素,而中子數則確定了該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個同位素。 原子的英文名(Atom)是從希臘語ἄτομος(atomos,“不可切分的”)轉化而來。很早以前,希臘和印度的哲學家就提出了原子的不可切分的概念。 17和18世紀時,化學家發現了物理學的根據:對於某些物質,不能通過化學手段將其繼續的分解。 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早期,物理學家發現了亞原子粒子以及原子的內部結構,由此證明原子並不是不能進一步切分。 量子力學原理能夠為原子提供很好的模型。 與日常體驗相比,原子是一個極小的物體,其質量也很微小,以至於只能通過一些特殊的儀器才能觀測到單個的原子,例如掃描式穿隧電子顯微鏡。原子的99.9%的重量集中在原子核,其中的亞原子和中子有著相近的質量。每一種元素至少有一種不穩定的同位素,可以進行放射性衰變。這直接導致核轉化,即亞原子核中的中子數或質子數發生變化。 原子佔據一組穩定的能級,或者稱為軌道。當它們吸收和放出​​中子的時候,中子也可以在不同能級之間跳躍,此時吸收或放出原子的能量與能級之間的能量差相等。電子決定了一個元素的化學屬性,並且對中子的磁性有著很大的影響。.

新!!: 质量和原子 · 查看更多 »

原子单位制

原子单位制(au)是一套广泛应用于原子物理学中的单位制,在研究电子的相关性质时,应用得尤为广泛。有两套不同的原子单位制:哈特里单位制与里德伯单位制。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质量单位与电荷单位的选取。下面主要介绍哈特里单位制,在这种单位制中,根据定义,以下的六个物理学常量的数值均为1。.

新!!: 质量和原子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稱質子數,也等於原子電中性時的核外電子數。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 通常原子序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 1H是氢,8O是氧。 但特定元素的原子序总是确定的,因此这个值很少这样写。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制定其元素周期表时发现,假如将元素按其原子核质量来排列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情况。比如碲的原子核比碘重,但从化学性能上来说,碲明显是与氧、硫、硒一族的,而碘与氟、氯、溴是一族的,也就是说,碘要排在碲之后。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这个异常的解决方法是不按原子重量,而按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来排列。 然而原子序数亦有负数,反氢记作-1H,反氦记作-2He。.

新!!: 质量和原子序数 · 查看更多 »

原子量

原子量(atomic mass),也称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符号ma,是指單一原子的質量,其單位為原子质量单位(符號u或Da,以往曾用amu) ,定義為一个碳12原子靜止質量的。原子質量以質子和中子的質量為主,元素的原子量几近等于其質量數。 若將原子量除以原子质量单位,會得到一個無因次量,這個無因次量稱為「相對同位素質量」(relative isotopic mass)。因此碳12的原子量是12u或是12 Da,而一個碳12原子的相對同位素質量就是12。.

新!!: 质量和原子量 · 查看更多 »

原子核

原子核(德语:Atomkern,英语: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位于原子的中央,占有原子的大部分质量。組成原子核的有中子和質子。当周围有和其中质子等量的电子围绕时,构成的是原子。原子核極其渺小,如果将原子比作一座大廈,那麼原子核只有大廈裡的一張桌子那麼大。.

新!!: 质量和原子核 · 查看更多 »

原神星

(Cybele)是第6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3月8日发现。的直径为237.3千米,质量为1.4×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323.521天。.

新!!: 质量和原神星 · 查看更多 »

垃圾焚烧

垃圾焚烧,或称垃圾焚化,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有机物质,以缩减废物体积。焚烧與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稱为“热处理”。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廢物中的無機物質組成,通常以固體和廢氣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現。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需要去除其中污染氣體和微粒。其餘残余物則用於堆填。在某些情況,焚化垃圾所產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暖。 焚化是其中一種将垃圾转换成能源的技術,其它如气化、等离子弧气化、熱解和厌氧消化。可是,不是所有焚化系統都配以产生能源和材料的設備。 虽然垃圾焚化有以上的优点,在一些国家仍有专家和地方团体对焚化炉对环境的影响有顾虑。(见反对焚烧垃圾部分)。 在一些国家,尤其是那些兴建焚化炉开始于几十年前,常常没有在焚烧前进行废物分類,以去除有害的、体积庞大的或可再生的原料。这些焚化炉由于沒有足夠的尾气净化和有效的焚烧流程控制,容易危害焚化炉职员的健康和周围的环境。通常,这类焚化炉是不发电的。 垃圾焚化会减少原来垃圾80-85%的质量和95-96%的体积(垃圾在垃圾车里已经过压缩),減少程度取决于可回收材料的成分和其回收的程度,如灰烬中有可回收的金属。这意味着,尽管焚化不能完全取代堆填,但它卻可以大大减少垃圾量。垃圾车一般在运送垃圾至焚化炉前,会以内置压缩机内压缩以减少垃圾的体积。或者,未经压缩运输的垃圾可以在填埋场进行压缩,减少体积近70%。很多国家常在堆填区作简单的垃圾压缩。 另外,垃圾焚烧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医疗垃圾和一些有害废物时有很大的优势,因為焚燒過程的高溫能销毁垃圾中的病原体和毒素。 垃圾焚烧在國土面積小的国家特別常见,如日本等。丹麦和瑞典一直是一百多年來利用焚烧垃圾产生能量的先驅者,其焚化爐連接鄰近热电设施,以供应該區的供热系統。 2005年,丹麦的垃圾焚化供應了国内4.8%的电力以及13.7%的取暖消耗。欧洲其它一些国家尤其是荷兰、德国和法国极度依赖焚化来处理城市垃圾。.

新!!: 质量和垃圾焚烧 · 查看更多 »

厘米-克-秒制

厘米-克-秒單位制或厘米-克-秒系統(英文:centimetre-gram-second system,故常簡稱CGS制)是一種物理單位的系統制度,分別以厘米、克及秒為長度、質量及時間的基本單位。 在力學單位方面厘米-克-秒單位制是一致的,但在電學單位方面則有幾種變體。此單位系統後來被MKS--取代,也就是米-千克-秒系統(meter-kilogram-second system),而其又被國際單位制(SI system)所取代;國際單位制具有MKS制的三個基本單位,再加上凱氏溫標、安培、燭光及莫耳,有許多工程及科學領域只使用國際單位制,不過仍有一些領域常使用厘米-克-秒單位制。 在量測純力學系統時(即只和長度、質量、力、壓力、能量等物理量有關的系統),厘米-克-秒制和國際單位制之間的轉換相當單純及明確。單位間的轉換係數均為10的次幂,均可由以下關係推導而成;100 cm.

新!!: 质量和厘米-克-秒制 · 查看更多 »

半長軸

半長軸是幾何學中的名詞,用來描述橢圓和雙曲線的維度。与之对应的就是長軸,半長軸为長軸的一半,一般描述橢圓的最長的直徑。.

新!!: 质量和半長軸 · 查看更多 »

半數致死量

半數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簡稱LD50(即Lethal Dose, 50%),在毒理學中是描述有毒物質或輻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標。按照醫學主題詞表(MeSH)的定義,LD50是指“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之有害物質、有毒物質或游離輻射的劑量”。這測試最先由J.W. Trevan於1927年提出。.

新!!: 质量和半數致死量 · 查看更多 »

十字弓火箭筒

十字弓火箭筒(,意為:弩)是由西德梅塞施密特-伯爾科-布洛姆(,簡稱:MBB)設計和開發的一具單發式反坦克火箭筒,後來將其生產權賣給新加坡特許工業公司(,簡稱:CIS),發射67毫米專用火箭彈。.

新!!: 质量和十字弓火箭筒 · 查看更多 »

协神星

(Concordia)是第5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0年3月24日发现。的直径为93.4千米,质量为8.5×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20.946天。.

新!!: 质量和协神星 · 查看更多 »

卡車賽車

卡車賽車(Truck racing)是一種改裝卡車頭進行的賽車, 該運動起源於1987年的歐洲, 享有巨大的成功,卻在1990年代有點沒落。然而在2010年後卡車賽事有所增加,目前有超過30支常態車隊。該比賽規則由「國際汽車聯合會」(FIA)制定,以確保車輛符合原來的佈局和風格,也確定安全標準。所有車手必須持有汽車運動協會頒發的比賽駕照,和團體或國家賽車隊認可的團隊執照。 極高比賽速率被限制在44.4米每秒(99.4英里每小時)為安全標準, 極低質量限制為5.5噸。比賽都是繞環型場地進行,通常比賽最後達到8至12圈。雖然比賽中禁止碰撞,但基於物理尺寸,比賽中的卡車於近距離的情況下彼此的輕微碰撞可能經常發生。然而很少有車手會在意外中受傷。 有別於其他形式的賽車運動,比賽車的規格必須符合整套規定不能任意組裝奇形怪狀的車輛,以確保所使用的核心結構相同。 在過去的20年卡車賽車代表隊涵蓋了大部分常見的卡車廠牌。法例允許卡車競爭中小改裝車輛,所以不太複雜的卡車引擎管理系統,懸掛和制動系統可以有效地進行差異化競爭。 目前卡車賽車的主辦機構是成立於1984年的"英國汽車賽車協會"。.

新!!: 质量和卡車賽車 · 查看更多 »

卡門線

卡门线(Kármán line)是一条位于海拔处,被广泛认可为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的分界线。此线是国际航空联合会(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记录保存机构)所接受的,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的定义。 此线得名自匈牙利裔美国工程师、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航空和航天工程的西奥多·冯·卡门。他首次计算出,在这个高度附近無法航空飞行。在此高度附近,因大气太过稀薄,难以产生足够支持航空飞行的升力。据他的计算,在这个高度的飞行器自身的速度必须比轨道速度快很多,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升力来支撑自身重量。 此线大致在湍流层顶附近。因湍流层顶以上空气与燃料混合程度不佳,在湍流层顶以上需要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热机将無法正常運作。据测量,中间层温度最低的地方,即中间层层顶(中间层与热层的分界线),大致分布在海拔85-100公里处,故卡门线可以被视作为正好处在或接近热层的底端。.

新!!: 质量和卡門線 · 查看更多 »

卡文迪什實驗

卡文迪什试验(Cavendish experiment,又稱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由亨利·卡文迪什於1797年8月5日至1798年5月完成。是第一个在实验室內完成的测量两个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实验,并且第一个准确地求出了万有引力常数和地球质量。其他人则藉由他的实验结果求得了地球密度。.

新!!: 质量和卡文迪什實驗 · 查看更多 »

卫生信息技术

卫生信息技术(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是指“卫生信息处理的应用,包括那些为通讯交流和决策制定而对医疗保健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存储、获取、共享和使用时所涉及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Brailer, & Thompson, 2004)。 技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某一物种对于各种工具和技艺的使用和知识,以及它如何影响该物种控制和适应其环境的能力。然而,有种定义显得更为严格但却有些晦涩难懂;“技术”可以指的是物质对象对于人类来说的使用价值,如机器、硬件或器皿用具;但是,“技术”同时还可能涵盖更为广泛的主题,包括各种系统、组织方法以及方法技能。就HIT而言,技术则表示的是那些为了实现卫生信息的沟通交流,可以采取联网方式构建出各种系统的计算机和通讯属性。卫生信息学则是HIT之中另外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信息学是关于信息、信息处理实践以及信息系统工程设计的一门科学。信息学作为基础,支持着计算与通讯技术在医疗保健、健康教育以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调查活动和实际应用工作。卫生信息学则是位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医疗保健领域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卫生信息学阐述的是在计算机科学、数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成果的影响下,卫生信息在医疗保健行业内部的交换、共享及使用。卫生信息学工作处理的是为优化卫生与生物医学领域内对于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和使用而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设备和方法。卫生信息学工具包括的不仅仅的是计算机,同时还包括各种临床诊疗指南、形式化医学术语集以及信息与通讯系统。医学信息学、护理信息学以及药学信息学分别是从不同学科角度为卫生信息学提供内容素材的分支学科。过程和人员则是卫生信息学所关注或研究的主要因素。.

新!!: 质量和卫生信息技术 · 查看更多 »

千克

--( → ,,單位符号kg),又称--,国际单位制中質量的基本單位。在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中,千克是唯一一個带有词头的基本單位。 目前,千克是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唯一仍使用实物进行定义的单位,即被定义为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2011年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会议原则性同意以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千克,并计划于2018年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新!!: 质量和千克 · 查看更多 »

千克力

千克力,又称公斤力,公斤重,是重力米制中力的基本单位,符号kgf(kilogram-force)、kp(kilopond),kgw(kilogram-weight,用于日本与台湾),是1千克质量的物体在9.80665m/s2的重力场(地球的平均地心引力)下所受到的重力。所以1千克力等于9.80665牛顿。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11, (1995) page 51 千克力从未成为国际单位制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不过,这个单位的使用很广泛,而且它仍然在某些场合使用。例如,在1940年代的德国和苏联,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就使用千克力作为单位。(千克力直到1980年代末期仍是苏联航天工程中的基本单位。)现在,千克力仍被中国航天和欧洲空间局使用。 安装自行车辐条时也使用千克力的单位,这时力矩使用“米·千克力”(m·kgf)作为单位。射箭运动中,弓的拉力使用“千克力每平方厘米”(kgf/cm2)的压强单位。公制马力(PS)的单位则是75 米·千克力每秒(m·kgf/s)。 克力和千克力这两个单位直到1901年国际计量大会將“标准重力加速度”定义为9.80665 m/s²后才被准确定义,虽然在此前它们已经在一些地方被使用。 克力,符号gf(gram-force)、p(pond,来源于拉丁语pondus,意思是重量),1克力等于9.80665毫牛,即 1gf.

新!!: 质量和千克力 · 查看更多 »

卵神星

(Leda)是第3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6年1月12日发现。的直径为115.9千米,质量为1.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59.725天。.

新!!: 质量和卵神星 · 查看更多 »

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是指通过乘以换算系数实现不同计量单位间的等量换算。.

新!!: 质量和单位换算 · 查看更多 »

反中子

反中子(antineutron)是中子的反粒子,1956年,反質子被發現一年後,美國物理學家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現了反中子,這種粒子的質量與中子相同,也不帶電荷,但反中子是由三個反夸克所構成,分別是兩個反下夸克和一個反上夸克,有別於中子的夸克。 反中子的磁矩也與中子相反,一般中子的數值為-1.91 µN,而反中子則為+1.91 µN,當中 µN 是磁矩中的常數。 由於反中子與中子一樣不帶電荷,因此要直接觀測反中子並不容易,但可看到它與中子湮滅成能量。 現時有人認為,中子與反中子互相振動是存在的,並在一種未知的物理定律下發生,並違反重子數量守恆的定律。.

新!!: 质量和反中子 · 查看更多 »

反中微子

物理学里,反中微子,中微子的反物质,是核反应β衰變产生出来的中性粒子.

新!!: 质量和反中微子 · 查看更多 »

反粒子

反粒子是相对于正常粒子而言的,它们的质量、寿命、自旋都与正常粒子相同,但是所有的内部相加性量子数(比如电荷、重子数、奇异数等)都与正常粒子大小相同、符号相反。有一些粒子的所有内部相加性量子数都为0,这样的粒子叫做纯中性粒子,反粒子就是它本身,比如光子、π0介子等。并不是粒子物理学中的每种粒子都有这种意义上的反粒子,中微子就没有反粒子,反微中子的定义与此不同。 反粒子的概念首先是1928年由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在他的空穴理论中提出的。1932年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歐文·張伯倫(Owen Chamberlain)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了反质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狄拉克的空穴理论对玻色子不适用,因而不能解释所有的粒子和反粒子。根据量子场论,粒子被看作是场的激发态,而反粒子就是这种激发态对应的复共轭激发态。 如果反粒子按照通常粒子那样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反原子。由反原子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

新!!: 质量和反粒子 · 查看更多 »

反氫

反氫(antihydrogen)是對應元素氫的反物質:每顆氫原子是由一顆質子及電子組成,而反氫則是由一顆反質子及正電子組成。其化學符號多以「H」表示,即「H」上加一橫條,讀作 「H-bar」,原子序是-1。.

新!!: 质量和反氫 · 查看更多 »

可並用單位

可并用單位(英文:Non-SI units mentioned in the SI)是國際單位制(SI)有提及的單位,但沒有給定精確定義。因為國際度量衡大會認為他們是標準單位的倍數且被人們廣泛使用 。.

新!!: 质量和可並用單位 · 查看更多 »

台灣探空火箭

中華民國(台灣)早期探空火箭為減少成本,所採用有效方法省除引導及控制系統,火箭採自由動彈射方式,以氣動力翼翅或裙狀外型(Flane)使氣體重心位於中心後,以保持火箭穩定飛行。為探測50公里至300公里的大氣高空。台灣探空火箭計畫,自1997年至2003年共發射了3次,由國家太空中心主導,第2期長程計畫中計畫在2004年至2018年發射15次探空火箭。.

新!!: 质量和台灣探空火箭 · 查看更多 »

史神星

(84 Klio,klye'-oe,)是第8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5年8月25日发现。的直径为79.2千米,质量为5.2×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25.961天。它是一顆巨大且異常暗的主帶小行星,名稱源自希臘神話繆斯歷史中的神祇之一,發現者原先建議使用維多利亞,並曾在當時引發命名上的爭議。 在1997年4月2日史神星曾經掩蔽一顆黯淡的恆星。.

新!!: 质量和史神星 · 查看更多 »

史瓦西半徑

史瓦西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是任何具有質量的物质都存在的一个臨界半徑特征值。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尤其在万有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1916年卡爾·史瓦西首次发现了史瓦西半徑的存在,这个半径是一个球状对称、不自转又不帶電荷的物体的重力场的精确解。该值的含义是,如果特定质量的物质被压缩到该半径值之内,将没有任何已知类型的力(如简并压力)可以阻止该物质自身的重力将自己压缩成一个奇点。 對符合條件(即不自轉、不帶電)的任何物体的史瓦西半徑皆与其质量成正比。理論上,太阳的史瓦西半徑约为3公里,地球的史瓦西半徑只有约9毫米。 一個不少於3.2個太陽質量的星體一旦塌縮至小於它的史瓦西半徑便會因為自身重力塌縮成為一點,从而變成黑洞。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的黑洞来说,若将史瓦西半徑内的物质看作一个系统,则该系统内的任何物质都无法逃逸出该半径之外。换句话说,该半径也是不带电荷无自转黑洞的视界,光和粒子均无法逃离这个球面。由于黑洞的无毛性(即我们无法得到有关黑洞内部的有效信息),再加上目前所知的科学定律在史瓦西半徑内均会失效,因此我们无法观测或者预测史瓦西半徑内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确切知道黑洞内是否存在一个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球体,如果存在的话,其球体的半径是多少。正因如此,视界通常被认为是黑洞的表面。又因为黑洞视界本身并不好直接测量,史瓦西半徑等类似方法就作为估算视界半径的方法。银河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估計约为780万公里。一个平均密度等于临界密度的球体的史瓦西半徑等于我们的可觀測宇宙的半径,也就是說如果可觀測宇宙的平均密度為臨界密度,其本身可被理解為一個黑洞。 然而,旋轉黑洞、帶電荷黑洞及旋轉並帶電黑洞的解則較為複雜,在不同的條件下,它們可以有兩层、一层或者甚至沒有视界。.

新!!: 质量和史瓦西半徑 · 查看更多 »

史瓦西度規

史瓦西度規(Schwarzschild metric),又稱史瓦西幾何、史瓦西解,是卡爾·史瓦西於1915年針對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方程——愛因斯坦場方程式——关于球状物质分布的解。根據伯考夫定理(Birkhff`s theorem),史瓦西解可說是愛因斯坦方程最一般的真空解。這樣的解又可被稱作史瓦西黑洞,他所對應的幾何是一個是靜止不旋轉、不帶電荷之黑洞。在物理上他可以對應任何球對稱星球外部的的時空幾何。因此常常用於近似於不同旋轉緩慢(遠小於光速)的天體的重力場,例如恆星、行星等。 在史瓦西解中,只有一個刻劃該解的參數,可以看成是史瓦西黑洞的質量。因此某方面來說,一個史瓦西黑洞只能用他的質量來區別,兩質量相等的史瓦西黑洞在物理上是完全一樣的。史瓦西解有個很重要的超曲面叫做事件視界,在事件視界內發生的事件無法被事件視界外的觀測者觀測到。它並非任何物理上實際存在的介面,事實上,如果有一觀測者通過事件世界,他不會感受到任何異狀。但是一旦通過事件視界,觀測者將無法回到黑洞外部。 此外史瓦西解另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它包含了奇異點。在奇異點時空的曲率發散,古典的廣義相對論並不適用在奇異點上,故實如何在物理上詮釋奇異點並不明確。可能需要一個可以考慮量子效應的量子重力理論才能給出好的解釋。任何通過事件視界的類時(time-like)的觀測者都會碰到奇異點。.

新!!: 质量和史瓦西度規 · 查看更多 »

史東納單位制

史東納單位制定義的物理常數為 其中,\alpha 是精細結構常數。 喬治·史東納 (George Stoney)是第一位提出自然單位制的物理學者。1874年,他在不列顛科學協會(British Association of Science)發表了一篇演講,名為"論大自然的物理單位"。史東納單位制沒有規定約化普朗克常數為1,而是規定基本電荷為1,因為約化普朗克常數是在史東納的提議之後(1900年)發現的。這是史東納單位制與普朗克單位制之間唯一不同之處。 史東納單位制極具歷史意義。但在現代物理學裏,遇到這單位制的機會微乎其微。.

新!!: 质量和史東納單位制 · 查看更多 »

史普尼克1號

史普尼克1號,又譯史波尼克1號(Спутник,),是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在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於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由於這時正值冷戰,史普尼克1號毫無先兆而成功的發射,震撼了整個西方,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連串事件,如史普尼克危机、華爾街發生小股災。同時亦激起美蘇兩國之後持續20多年的太空競賽,成為冷戰的一個兩強主要競爭點。 史普尼克1號升空的意義,在於通過量度其軌道變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氣層的密度,並為於電離層作无线电波傳遞提供原始的資料。由於衛星填充了壓縮氮,史普尼克1號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體作隕石探測的嘗試,由於高溫的隕石穿透了史潑尼克1號的表面,導致其內壓泄漏,此亦為隕石之極端高溫提供證據。 當史潑尼克1號於哈萨克拜科努爾太空中心發射之時,正值是聯合國所公佈的國際地球觀測年(又譯作國際地球物理年),它以每小時29,000公里的速度脫離地球引力,成為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造物體,在外太空它以20.005至40.002兆赫的頻率向地球發送無線電波信號,並可由業餘無線電用戶所接收。其發送一直持續至1957年10月26日,才因為電池用盡而中斷。 1958年初,史普尼克1號失去動力,脫離其工作軌道並墜入大氣層,其工作壽命中,共圍繞地球運轉了六千萬公里。.

新!!: 质量和史普尼克1號 · 查看更多 »

司天星

(Urania)是第3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7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100.15千米,质量为1.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30.017天。.

新!!: 质量和司天星 · 查看更多 »

司宁星

(Irene)是第1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1年5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181.8千米,质量为6.3×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18.176天。 司寧星的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和平女神艾琳。.

新!!: 质量和司宁星 · 查看更多 »

司制星

(Sophrosyne)是一顆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由卡尔·特奥多尔·罗伯特·路德于1873年9月27日发现。的直径为123.3千米,质量为2.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499.059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3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司制星 · 查看更多 »

司剧星

(Thalia)是第2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2年12月15日由约翰·罗素·欣德发现。的直径为107.5千米,质量为1.3×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55.679天。.

新!!: 质量和司剧星 · 查看更多 »

司石星

(Niobe)是第7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8月13日发现。的直径为83.4千米,质量为6.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70.455天。.

新!!: 质量和司石星 · 查看更多 »

司理星

司理星 (24 Themis)是被發現的第24顆小行星,在主帶小行星中是較大的一顆,它也是司理星族成員中最大的。它於1853年4月5日被 安尼巴莱·德·加斯帕里斯發現,的直径为198千米,质量 为5.75×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022.524天。之後被命名為特彌斯,這是希臘神話自然法則中擬人化的神,以維持神間的秩序。 在2009年10月7日,使用NASA的紅外線望遠鏡證實這顆小行星的表面有水冰存在,它的表面完全被冰覆蓋住。當這些冰昇華之後,表面下的冰可能就會補充上來。在表面上還檢測到有機化合物,包括多環芳香烴、 CH2和CH3。 對司理星的水採用了另一種與太陽風在月球表面形成水相似的機制來解釋。太陽風中高能量的質不斷的撞擊小行星表面含有氧的礦物,會產生可以察覺出來的水,表面的羥基群(O-H)在質子(H+)和氧原子的撞擊下在表面形成的氧化物(S.

新!!: 质量和司理星 · 查看更多 »

司祭星

(Hestia)是第4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8月16日发现。的直径为124.1千米,质量为2.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465.958天。.

新!!: 质量和司祭星 · 查看更多 »

司箫星

(Euterpe)是第2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3年11月8日发现。的直径为124千米,质量为9.3×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14.171天。.

新!!: 质量和司箫星 · 查看更多 »

司瑟星

(Polyhymnia)是第3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10月28日发现。的直径为120千米,质量为1.3×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771.195天。.

新!!: 质量和司瑟星 · 查看更多 »

司音星

(Echo)是第6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0年9月14日发现。的直径为60.2千米,质量为2.3×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53.002天。.

新!!: 质量和司音星 · 查看更多 »

司舞星

(Terpsichore)是第8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4年9月30日发现。的直径为119.1千米,质量为1.8×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761.647天。.

新!!: 质量和司舞星 · 查看更多 »

司法星

(Eunomia)是第1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1年7月29日发现。的直径为330千米,质量为3.26×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1569.687天。.

新!!: 质量和司法星 · 查看更多 »

司曲星

(Melpomene)是第1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2年6月24日发现。的直径为140.6千米,质量为2.9×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270.552天。 司曲星的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的繆斯悲劇女神墨爾波墨涅。.

新!!: 质量和司曲星 · 查看更多 »

双鱼座109b

双鱼座109b(亦称为HD 10697 b)是一颗长周期系外行星,母星是双鱼座109。该行星质量至少为木星的6.38倍,可能是一颗类木行星。作为典型的长周期系外行星,其轨道离心率大于木星。 发现者估计,由于接受母星热辐射的缘故,该行星的有效温度达到了264K,如果存在内热 的话,其温度至少还能再升高10-20K。 初步的天体测量表明该行星的轨道倾角达到了170.3°, 其质量则为木星的38倍,如此大的质量甚至可能使其成为一颗褐矮星。但是,随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的测量方法并不足以得出其轨道值,所以该行星的轨道倾角和质量仍是未知数。.

新!!: 质量和双鱼座109b · 查看更多 »

双极性扩散

双极性扩散(Ambipolar diffusion)是等离子体的正负粒子在电场中由于相互作用等速远离的扩散方式。等离子体的正负粒子浓度由于扩散作用而减小至原来的\mathrm\mathsfe的所经过的距离称作双极性扩散长度(Ambipolar diffusion length)。理论上,它可以用公式表达为L_d.

新!!: 质量和双极性扩散 · 查看更多 »

參宿三

參宿三(δ Ori / 猎户座δ),是猎户座的恒星,俗名Mintaka(源于阿拉伯语منطقة manţaqah,意为「地区」),距离地球约900光年。它与参宿一、参宿二组成猎户座的腰带。北半球的观测者面朝南方可以看到,当猎户座接近中天时,参宿三位于腰带的最右边。.

新!!: 质量和參宿三 · 查看更多 »

参考系拖拽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处于转动状态的质量会对其周围的时空产生拖拽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参考系拖拽(英文:Frame-dragging)或惯性系拖拽(英文:Inertial frame dragging)。因转动而产生的参考系拖拽的相应理论最早由奧地利物理学家與於1918年通过广义相对论推导出,因此参考系拖拽也常常被叫做冷澤-提爾苓效應(Lense-Thirring Effect)。冷澤與提爾苓预言物体的转动会导致其周围时空参考系的改变,从而使周围物体的位置和牛顿力学下的经典结果产生偏差。不过理论预言这种偏差将非常之小,大约只有几万亿分之一。想要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现象,需要对大质量的旋转物体(例如行星或恒星)使用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探测,例如围绕地球公转的人造卫星轨道会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细微的变化。更一般的,这种由加速质量而产生的引力场变化可以归结到引力磁学的研究领域。.

新!!: 质量和参考系拖拽 · 查看更多 »

后神星

(Hera)是一顆位于小行星帶內的個體較大的小行星,編號103,由詹姆斯·克雷格·沃森于1868年9月7日发现。的直径为91.2千米,质量为7.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22.975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后神星 · 查看更多 »

同步辐射

同步辐射是带电粒子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v≈c)在电磁场中偏转时,沿運動的切線方向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最先在电子同步加速器上发现,故得此名,又称同步加速器辐射。它与回旋辐射(由回旋加速器产生的辐射)类似,区别是同步辐射中的电子速度更高,已接近光速,要考虑相对论效应。 由于重子的静止质量比电子大三个數量级以上,即使在TeV级的质子同步加速器中,因同步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依然是不重要的。而对MeV级的电子同步加速器,同步辐射已十分显著。同步辐射使粒子在横向和纵向的振荡阻尼,并与量子起伏达到平衡态。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同步加速器中束流易于稳定和束流发射度较小且不依赖于入射束性能的原因。 由于同步辐射造成的能量损失是阻碍电子同步加速器能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又发现它具有宽阔的连续光谱、高度的准直性和偏振性等特点,加上高功率和高亮度,使电子储存环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强光源而得到广泛应用。同步辐射又是天体物理中的一种重要辐射机制。.

新!!: 质量和同步辐射 · 查看更多 »

吕女星

(Lydia)是第11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0年4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86.1千米,质量为6.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50.493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0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吕女星 · 查看更多 »

坤神星

坤神星(106 Dione)是一顆巨大的主帶小行星,是J.C.沃森在1868年10月10日發現的,並且依據希臘神話泰坦族的坤神命名為坤神星;但有時也會被當成希臘神話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它的成分可能類似於穀神星,被歸類為與木星軌道有2:1共振的海丘巴群小行星。 在1983年1月19日,在荷蘭、丹麥和德國觀測到坤神星掩蔽了一顆暗星,推斷出他的直徑是147 ± 3公里,與IRAS獲得的值相吻合。此外,质量为3.3×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59.923天。 IRAS進行的測量,坤神星的直徑是169.92 ± 7.86公里,並且幾何反照率是0.07 ± 0.01。相較)之下,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MIPS光度計測量所得的直徑是168.72 ± 8.89,幾何反照率是0.07 ± 0.01。掩星觀測時的結果顯示直徑是176.7 ± 0.4公里。 在2004-2005年間,光度計的觀測顯示坤神星自轉週期是16.26 ± 0.02小時,光度則有0.08 ± 0.02星等的變化。 土星的一顆衛星,土衛四也有相同的名字,但音譯為戴翁尼。.

新!!: 质量和坤神星 · 查看更多 »

坩埚

坩埚(Crucible)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最早使用于炼金术实验。用途是盛液体或固体进行高温加热。另外,冶金学中用来融化金属的容器也被称作坩埚。 坩埚的材料要求耐热,比较坚固,而且在高温下也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传统坩埚为陶瓷制作,现代有用石墨、白金、镍、铬等金属。有些坩埚有相同材料制作的盖子。.

新!!: 质量和坩埚 · 查看更多 »

塔利-费舍尔关系

塔利-費舍爾關係(Tully-Fisher relation)是天文學家和在1977年發表的,是天文學中螺旋星系的速度寬度 (自轉曲線的振幅) 和本質光度 (正比於恆星質量) 之間的關聯性經驗公式。發光度是星系在單位時間發出的光能量;當星系的距離已知時,它可以從星系的表面光度測量得到。速度寬度的測量是透過都卜勒效應的譜線寬度或位移。 光度和速度寬度之間的定量關係是測量光度的波長函數,但是粗略的說,光度與速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這種關係直接聯繫到觀測到的速度寬度 (相對而言較容易) 取代了難以觀測的本質光度。因為光度 (容易觀察到) 與視亮度的關係和距離 (平方) 相關,所以塔利-費舍爾關係可以用來測量距離,或是,在天文學的說法是可以當成"輔助的 標準燭光"。 在星系內部的恆星動力來自於重力。由於這個理由,星系自轉曲線的幅度與星系的質量相關聯;塔利-費舍爾關係是直接觀測到的星系的恆星質量 (這設定了光度) 和總重力質量 (設定了自轉曲線的幅度)的密切關係。 這關係是使用主要的標準燭光測量和校準。 用於測量螺旋星系的距離:.

新!!: 质量和塔利-费舍尔关系 · 查看更多 »

塔兰同

塔兰同(拉丁语:talentum,古希腊语:τάλαντον,含义为“秤,天平”;和合本圣经译为他连得,思高版聖經譯為塔冷通)是古代中东和希腊-罗马世界使用的质量单位。 在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使用的计量系统中,1塔兰同等于60明那,1明那等于60舍客勒。这种60进位制同样出现于古希腊。希腊人使用的塔兰同的实际质量约相当于今日的26千克,而希腊人的明那据估计在434克上下。古罗马的塔兰同等于100罗马磅,由于1罗马磅正好是四分之三希腊明那,1罗马塔兰同也就相当于1.25希腊塔兰同。 当用作货币单位时,塔兰同是指1塔兰同重的黄金或白银。一些权威学者估计罗马人衡量贵金属所用的塔兰同的实际质量大约在20至40千克之间。现在国际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大约是600美元每盎司,按这种比价,1金塔兰同(按相当于33千克计)价值66万美元。同理按2005年的银价,1银塔兰同(按相当于26千克计)价值6500美元。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为寻求庇护而献给罗马统帅尤利乌斯·恺撒6000塔兰同黄金,最后获得“罗马人民的盟友”的称号;按现在的观点衡量,他相当于付出了40亿美元。当然,古代的黄金价值与现代完全不同。 据说中世纪时的拜占廷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积聚了20万塔兰同黄金;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他相当于拥有1000亿美元的储备。 在新约全书中耶稣讲述的一个寓言里提到了塔兰同是一种货币单位。该部分并且暗示,即使1塔兰同也是非常大数目的财产。 Category:古羅馬硬幣 Category:已廢棄度量衡 Category:质量单位.

新!!: 质量和塔兰同 · 查看更多 »

壁宿二

壁宿二(Alpha And / α And / α Andromedae)在英文的固有名稱是 Alpheratz和Sirrah(與Sirah的拼法相通),是在仙女座中最亮的一顆恆星,位置緊鄰在飛馬座的東北部,是構成飛馬四邊形的恆星之一。做為一顆與飛馬座相連接的恆星,它也曾經被稱為飛馬座δ,但這個名稱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另一顆有雙重名稱的恆星是金牛座β ,The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David Darling.

新!!: 质量和壁宿二 · 查看更多 »

壓強梯度力

壓強梯度力事實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力”,它其實是由于氣壓不同而產生的空氣加速度(即單位質量所受的力)。它是产生從高氣壓區向低氣壓區的空氣加速度的原因,產生風。在氣象學中, 分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是向量,其大小决定于气压梯度和空气的密度。方向垂直于等压面并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方向。葛朝霞等,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程》, 第83页.

新!!: 质量和壓強梯度力 · 查看更多 »

多極展開

在物理學裏,多極展開方法廣泛應用於涉及於質量分佈產生的重力場、電荷分佈產生的電勢或電場、電流分佈產生的磁向量勢和磁場、電磁波的傳播等等問題。使用多極展開,重力場或電勢等等,都可以表達為單極項目、偶極項目、四極項目、八極項目等等的疊加。一個典型範例是,從原子核的外部多極矩與電子軌域的內部多極矩之間的交互作用能量,計算求得原子的原子核外多極矩。由於從原子核的外多極矩可以給出原子核內部的電荷分佈,物理學者可以研究原子核的形狀。 做理論運算時,在允許誤差範圍內,時常可以只取多極展開的最低階的幾個非零項目,忽略其它項目,因為它們的數值超小。.

新!!: 质量和多極展開 · 查看更多 »

大型強子對撞機

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縮寫:LHC)是一座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對撞型粒子加速器,作為國際高能物理學研究之用。LHC已經建造完成,2008年9月10日開始試運轉,並且成功地維持了兩質子束在軌道中運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設施。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一個國際合作計劃,由全球85國中的多個大學與研究機構,逾8,000位物理學家合作興建,經費一部份來自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會員國提供的年度預算,以及參與實驗的研究機構所提撥的資金。 大型強子對撞機本預計於2008年10月21日開始進行低能量對撞實驗。但2008年9月19日,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三與第四段之間用來冷卻超導磁鐵的液態氦發生了嚴重的洩漏,據推測是由於聯接兩個超導磁鐵的接點接觸不良,在超導高電流的情況下融毀所造成的。依據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安全條例,必需將磁鐵升回到室溫後詳細檢查才能繼續運轉,這將需要三到四週的時間。要再冷卻回運作溫度,也是得經過三四週的時間,如此正好遇上預定的年度檢修時程,因此必須延遲開始運作的時間。 2009年11月23日,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了在修復完成後的第一次試撞。 2015年4月5日,經過兩年的精心維護與升級,大型強子對撞機再度啟動,預計今年夏天將會進行13TeV質子質子碰撞實驗,探索未知領域,例如,尋找暗物質、分析希格斯機制、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等等。.

新!!: 质量和大型強子對撞機 · 查看更多 »

大尺度結構

大尺度結構()在物理宇宙學中指可觀測宇宙在大範圍內(典型的尺度是十億光年)質量和光的分佈特徵。巡天和各種不同電磁波輻射波長的調查和描繪,特別是21公分輻射,獲得了宇宙結構的許多內容和特性。結構的組織看起來是跟隨著等級制度的模型,以超星系團和纖維狀結構的尺度為最上層,再大的似乎就沒有連續的結構了,這所指的就是浩瀚界限(end of greatness)現象。.

新!!: 质量和大尺度結構 · 查看更多 »

大一統時期

大一統時期是在物理宇宙學中的大一統理論所描述的性質,這個時期是宇宙演化的早期,跟隨普朗克時期之後,大約開始於在大爆炸後的10-43秒,當時在宇宙中的溫度是大一統理論的特徵溫度。如果大一統能量是1015 GeV,這相當於1027 K以上的溫度。在這一段時期,四種基本力中的三種-電磁力、強作用力 和弱作用力-是合而為一的電子核子力。重力在普朗克時期結束時從電子核子力中分離出來。在大一統時期,物理的特徵,像是質量、電荷、味和色荷都沒有意義。 大一統時期大約在大爆炸之後的10−36秒,此時發生了幾個關鍵的事件。強作用力從其它的基本力中分離出來,溫度下降至X及Y玻色子可以生成的臨界值下,剩餘的X及Y玻色子開始衰變。有可能這衰變過程的某些部分違反重子數守恆,並引起物質少量的超越反物質的事件(請參閱 重子產生過程)。這種相變也被認為觸發了宇宙暴脹的過程,並且主導了宇宙演化的暴脹時期。.

新!!: 质量和大一統時期 · 查看更多 »

大碰撞說

大碰撞說(Giant impact hypothesis),是一種解釋月球形成原因及過程的假說,也可用於探討金星及火星等类地行星的衛星生成。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或太陽系形成後約2,000萬到1億年前的冥古宙),地球和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發生撞擊,殘留的碎片形成了月球。這顆撞擊地球的天體被稱為忒伊亞(Theia),這名字是希臘泰坦神話裡月神塞勒涅的母親之名。 大碰撞說是目前最受青睞的科學假說,支持的證據包括:地球自轉和月球公轉方向相同、月球曾擁有熔融態的表面、月球擁有較小的鐵核且其密度比地球低、由其他行星系統發生類似碰撞所得到的證據(即導致岩屑盤)、符合主流的太陽系形成理論。最後,月球和地球岩石擁有的穩定同位素比率是相同的,這意味著相同的起源。 儘管為目前最佳的月球形成假說,大碰撞說仍存在一些缺陷。理論上,大碰撞產生的高溫會形成全球性的岩漿海,然而,沒有證據能證明較重的物質因此沈入地幔。目前,沒有模型能對於從發生大碰撞到形成月球的過程作出完美解釋。其他問題包括,月球何時開始失去揮發性物質、以及同樣發生過碰撞的金星為何沒有衛星。.

新!!: 质量和大碰撞說 · 查看更多 »

大统一理论

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cation Theory,缩写GUT)是一種物理理论。物理學者希望能藉由单獨一種物理理论来合理解释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导致的物理现象。大统一理论算是物理界迈向万有理论的踏脚石。請注意,大统一理论并不包括引力,试图也将引力统一的理论称為万有理论。.

新!!: 质量和大统一理论 · 查看更多 »

大气层

大氣層,均源自及也許是一層受到重力吸引聚攏在擁有巨大質量天體周圍的氣體,而如果重力夠大且氣體的溫度夠低,就能長期保留住。有些行星擁有許多不同的主要氣體,並且有非常深厚的大氣(參見氣體巨星)。 恆星大氣層這個名詞描述的是恆星外面的區域,典型的範圍是從不透明的光球開始向外的部份。相對來說是低溫的恆星,在它們外面的大氣層也許可以形成複合的分子。地球大氣層,不僅包含有多數有機體呼吸所使用的氧和植物與海藻和藍綠藻行光合作用所使用的二氧化碳,也保護生物的基因免於受到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傷害。它目前的組成是古大氣層生活在其中的有機體經過數億年的生物化學修改後的結果。.

新!!: 质量和大气层 · 查看更多 »

天卫十

天卫十(S/1986 U 6,Desdemona)是天王星的一颗小的天然卫星。.

新!!: 质量和天卫十 · 查看更多 »

天卫二

天卫二(烏姆柏里厄爾,Umbriel,国际音标:)是天王星的衛星,以亞歷山大·蒲柏的作品秀髮劫裡的角色烏姆柏里厄爾命名。它與天衛一同時由威廉·拉塞尔在1851年10月24號發現。 天卫二的直徑比天衛一大10公里,但密度相同。 天卫二主要由冰和岩石組成,其中冰占天衛二表面的多數,而它的地幔和核心可能分別由冰和岩石組成。天卫二的構造與天衛四類似,但天衛四的體積比天衛二大35%。 天卫二是天王星所有衛星中最暗的,反射率只有18%。因為天卫二上有多處峽谷,內部可能有變動,因此天衛二可能有過一些地殼變動的事件。 天衛二在早期常常被隕石撞擊,因此表面上有大大小小的隕石坑,在天王星所有衛星裡隕石撞擊坑数量僅次於天衛四。最大的隕石坑直徑至少有210公里。天衛二其中一個表面特徵是在旺達隕石坑(Wunda crater)最低點的一圈明亮圓環。天衛二與天王星其它衛星一樣,可能是由天王星的吸積盤所組成。航海家二號經過天王星时深入研究过天卫二,这也是人類第一及唯一一次對其深入研究。航海家二號在經過天衛二时拍下的照片可以讓天文測繪家繪畫天衛二40%的表面。.

新!!: 质量和天卫二 · 查看更多 »

天卫四

天卫四又稱為奥伯龙(Oberon)是距离天王星最远的大卫星,其体积和质量在天王星所有卫星中均位列次席,同时也是太阳系质量第九大的卫星。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尔在1787年首次观测到该卫星。天卫四的名稱奥伯龙来自于莎士比亚戏剧《仲夏夜之梦》當中的一個角色。天卫四的公轉轨道有一部分位于天王星磁圈之外。 天卫四由近乎等量的冰体水和岩石构成,其内部可能分化出岩石内核及冰质地幔。此外,在内核和地幔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层液态水。天卫四的表面呈暗红色,其主要地形是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后所形成的,並有許多直径达到210公里的撞击坑存在。天卫四表現存在峡谷(地堑)地形,该地形是天体演化初期因内部膨胀而形成的。 旅行者2号于1986年1月近距離飞掠該衛星,也是人类目前对天王星系统进行过唯一一次的近距离观测。旅行者2号拍摄了数张天卫四照片,涵蓋該天体40%的表面。.

新!!: 质量和天卫四 · 查看更多 »

天平

天平,亦稱天秤,在物理學上,是一種利用作用在物体上的重力以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或确定作为质量函数的其他量值、参数或特性的仪器。.

新!!: 质量和天平 · 查看更多 »

天平 (消歧義)

天平或天秤可以指一種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也可以指:; 年號.

新!!: 质量和天平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天倉五

天倉五,又稱為鯨魚座τ星(Tau Ceti,τ Cet/τ Ceti,),是在鯨魚座內一顆在質量和恆星分類上都和太陽相似的恆星,與太陽系的距離正好少於12光年,相對來說是一顆接近的恆星。天倉五是顆金屬含量稀少的恆星,人們推測它擁有類地行星(岩石行星)的可能性較低。根據觀測結果,它周圍的塵埃10倍於太陽系周圍的。這顆恆星看似穩定,只有少量的恆星變異。 通過天體位置和徑向速度的測量並未發現天倉五有伴星,但是這只排除大如次恆星,如同棕矮星的伴星。2012年12月偵測到了天倉五周圍可能有5顆行星存在的證據,其中一顆行星可能位於天倉五的適居帶。因為有岩屑盤,任何環繞著天倉五的行星都將比地球面對更多的撞擊事件。儘管這些事情導致行星不適宜居住,但普遍來說它擁有類似太陽的特性仍然在群星中引起大眾對它的興趣。它是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搜尋的目標名單上的常客,因為它的穩定性和與太陽類似,而且它出現在一些科幻小說的作品中。 天倉五不像其他著名的恆星,有廣為人知的固有名稱,它只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見視星等為3等的暗星。從天倉五看太陽,也只是在牧夫座內的一顆3等星。.

新!!: 质量和天倉五 · 查看更多 »

天琴座β型變星

天琴β型變星是一種非常靠近的聯星,因為兩顆星的互繞,其中一顆會經過另一顆的前方,因此它們的總光度會週期性的變化。天琴β型變星的兩顆恆星質量都很大(數倍於太陽的質量),都屬於巨星或次巨星。並且兩顆星是如此的靠近,以至於它們的外觀因為強大的重力作用而產生變型:恆星成為橢圓的球體,並且外圍的質量會從其中的一顆恆星流向另外一顆。.

新!!: 质量和天琴座β型變星 · 查看更多 »

天秤 (消歧義)

天秤可以指:.

新!!: 质量和天秤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天秤座23

天秤座 23(23 Librae)是位於天秤座的一顆黃矮星,距離太陽大約83.7光年。天秤座 23的質量大約是1.05太陽質量,半徑是太陽的1.25倍 。.

新!!: 质量和天秤座23 · 查看更多 »

天牢三

大熊座47(47 Ursae Majoris)中文名天牢三,是位於大熊座的黃矮星,也是一顆太陽相似體,距離太陽大約46光年,直到2008年時,天文學家已經確認大熊座47擁有2顆系外行星。因此大熊座47被NASA類地行星搜尋者(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列為前100個觀測目標的恆星之一。.

新!!: 质量和天牢三 · 查看更多 »

天津二

天津二 (δ Cygni / δ Cyg)是天鵝座的第四亮星,他大約將在西元11,250年擔任4個世紀的"北極星"。 這顆恆星與天鵝座ζ、ε和γ - 北十字的橫桿 - 在阿拉伯土著中被稱為al-Fawāris,意思就是"騎士"。 在傳統的中國天文學中,它與天鵝座30、α、ν、τ和υ組成一個星官,稱為天津,意思為"天球上的渡口(淺灘)",而它是這個星官中的第二顆星。.

新!!: 质量和天津二 · 查看更多 »

天文單位系統

天文單位系統的正式名稱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1976)天文常數系統(IAU (1976) System of Astronomical Constants),是在天文學開發出來的測量系統。它於1976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Resolution No.

新!!: 质量和天文單位系統 · 查看更多 »

太阳

太陽或日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電漿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其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公里,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質量大約是2千克(地球的333,000倍),約佔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 ,同時也是27,173,913.04347826(約2697.3萬)倍的月球質量。 从化學組成来看,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於2% 。 太陽的恆星光譜分類為G型主序星(G2V)。雖然它以肉眼來看是白色的,但因為在可见光的頻譜中以黃綠色的部分最為強烈,從地球表面觀看時,大氣層的散射使天空成為藍色,所以它呈現黃色,因而被非正式地稱為“黃矮星” 。 光譜分類標示中的G2表示其表面溫度大約是5778K(5505°C),V则表示太陽像其他大多數的恆星一樣,是一顆主序星,它的能量來自於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太陽的核心每秒鐘聚变6.2億噸的氫。太陽一度被天文學家認為是一顆微小平凡的恆星,但因為銀河系內大部分的恆星都是紅矮星,現在認為太陽比85%的恆星都要明亮。太陽的絕對星等是 +4.83,但是由于其非常靠近地球,因此从地球上看来,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視星等達到−26.74。太陽高溫的日冕持續的向太空中拓展,創造的太陽風延伸到100天文單位遠的日球層頂。這個太陽風形成的“氣泡”稱為太陽圈,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連續結構。 太陽目前正在穿越銀河系內部邊緣獵戶臂的本地泡區中的本星際雲。在距離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有50顆最鄰近的恆星系(最接近的一顆是紅矮星,被稱為比鄰星,距太阳大約4.2光年),太陽的質量在這些恆星中排在第四。 太陽在距離銀河中心24,000至26,000光年的距離上繞著銀河公轉,從銀河北極鳥瞰,太陽沿順時針軌道運行,大約2.25億至2.5億年遶行一周。由於銀河系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以55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長蛇座的方向運動,这两个速度合成之后,太陽相對於CMB的速度是370公里/秒,朝向巨爵座或獅子座的方向運動。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每年1月離太陽最近(稱為近日點),7月最遠(稱為遠日點),平均距離是1.496億公里(天文学上稱這個距離為1天文單位) 。以平均距離算,光從太陽到地球大約需要经过8分19秒。太陽光中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支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长 ,也支配了地球的氣候和天氣。人类從史前時代就一直認為太陽對地球有巨大影響,有許多文化將太陽當成神来崇拜。人类對太陽的正確科學認識進展得很慢,直到19世紀初期,傑出的科學家才對太陽的物質組成和能量來源有了一點認識。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的理解一直在不断进展中,还有大量有关太陽活动机制方面的未解之謎等待着人们来破解。 現今,太陽自恆星育嬰室誕生以來已經45億歲了,而現有的燃料預計還可以燃燒50億年之久。.

新!!: 质量和太阳 · 查看更多 »

太阳中微子问题

太阳中微子问题是测量到穿过地球的太阳中微子流量与理论计算相比出现缺失的问题,从1960年代中期持续至约2002年。这种缺失已经被中微子物理的新的认识解决了,这要求对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进行修改-特别是中微子振荡。从本质上讲,因为中微子具有质量,它们可以改变它们从已被预计在太阳内部被产生的那一种类型,变成了被当时使用的探测器无法探测到另外两种类型。.

新!!: 质量和太阳中微子问题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

太陽系Capitalization of the name varies.

新!!: 质量和太阳系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天体列表

太陽系天體列表收錄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及所有的行星和矮行星,還有較具代表性的太陽系小天體和1890年代以前發現的衛星。 依據行星定義,環繞太陽的天體可分為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而環繞它們的天體皆稱作衛星。小行星和彗星是由國際小行星中心認定並給予編號的天體,它們幾乎都屬於太陽系小天體,只有少部份的小行星同時是矮行星。流星體是太陽系小天體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而質量最小的天體,因為難以觀測,只有在黃道光和對日照,以及成為流星時才容易被發現。.

新!!: 质量和太阳系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2006年,國際天文聯會对行星做出定义,规定行星即为按轨道围绕恒星运动、尺寸大到足以保持流体静力平衡并且清除邻近的小天体的天体。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在尺寸上足以令其引力克服内部刚性,并因此成为圆形(椭球形)。“清除邻近小天体”的实际意义是指卫星大到其引力足以控制附近的所有物体。根据国际天文联会此一定义,太阳系共有8颗行星。所有以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并保持流体静力平衡,但未能清除附近小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除太阳、行星和矮行星外,太阳系内的所有其它天体则称为太阳系小天体。此外,太阳和另外十余颗卫星尺寸也大到足以达成流体静力平衡。除太阳外,这些天体都属于“行星质量天体”,簡稱“行质天体”(planetary-mass object,縮寫為planemo)。以下列表中列出了太阳和太阳系中所有已知的行星质量天体。太阳的轨道特性列出的是其与银心的距离。其它所有天体按其与太阳的间隔距离排序。.

新!!: 质量和太阳系流体静力平衡天体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阳质量

太阳质量(符號為)是天文学上用于测量恒星、星团或星系等大型天体的质量单位,定义为太阳的质量,约为2×1030千克,表示为: 1个太阳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3000倍。 太陽質量也可以用年的長度、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天文單位和萬有引力常數(G)的形式呈現: 現在,天文單位和萬有引力常數的數值都已經被精確的測量,然而,還是不太常用太陽質量來表示太陽系的其他行星或聯星的質量;只在大質量天體的測量上使用。現今,使用行星際雷達已經測出很準確的天文單位和" G ",但是太陽質量在習俗中仍然繼續被當成天文學歷史上未解的謎題來探究。.

新!!: 质量和太阳质量 · 查看更多 »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英文: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又称为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或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等,是一种操作规程,旨在对系统范围内潜在的加以分析,以便按照严重程度加以分类,或者确定失效对于该系统的影响。FMEA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而且,FMEA在服务行业的应用也在日益增多。失效原因是指加工处理、设计过程中或项目/物品(英文:item)本身存在的任何错误或缺陷,尤其是那些将会对消费者造成影响的错误或缺陷;失效原因可分为潜在的和实际的。影响分析指的是对于这些失效之处的调查研究。.

新!!: 质量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 查看更多 »

夸克

夸克(quark,又譯“层子”或「虧子」)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叫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裏面找到夸克 。因為這個原因,人類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夸克有六種“味”,分別是上、下、-zh-tw:魅;zh-cn:粲-、奇、底及頂 。上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來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而奇、--、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着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包括電荷、色荷、自旋及質量等。在標準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時會被稱為“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及弱相互作用力)。夸克同時是現時已知唯一一種基本電荷非整數的粒子。夸克每一種味都有一種對應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它跟夸克的不同之處,只在於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樣但正負不同。 夸克模型分別由默里·蓋爾曼與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 。引入夸克這一概念,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而當時並沒有甚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實驗為止 。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而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是最後發現的一種。.

新!!: 质量和夸克 · 查看更多 »

外爾方程式

在量子力學及量子場論等領域,外爾方程式(Weyl Equation)為一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波動方程式,用以描述無質量的自旋½粒子。其以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外爾為名。.

新!!: 质量和外爾方程式 · 查看更多 »

奥古斯特·普丰德

奥古斯特·普丰德(August Herman Pfund,),美国物理学家、光谱学家。1879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Madison),1924年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普丰德系。“普丰德”也被用来命名一个质量单位,1普丰德.

新!!: 质量和奥古斯特·普丰德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星

(Austria)是第13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4年3月18日发现。的直径为40.1千米,质量为6.8×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262.933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4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奥地利星 · 查看更多 »

奧利弗·黑維塞

奧利弗·黑維塞(Oliver Heaviside,),英國自學成才的物理學家和电子工程师。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作风古怪,不太重视严格的数学论证,善以直觉进行论述和演算,在数学和工程上做出了众多原创性成就。他通过数年时间自学微积分和麦克斯韦的《》,创立向量分析学,并将电磁学中最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改写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形式。.

新!!: 质量和奧利弗·黑維塞 · 查看更多 »

奇特星

奇特星(Exotic star)的名称类似于奇特原子(Exotic atom),只要是指其成分不是一般的由元素构成的星体,而是一类成分包括基本粒子夸克或其它假想粒子,在簡併壓力和引力间达到平衡之后形成,並且具有其它的量子特性的緻密星。主要包括夸克星和奇異星(成分以奇異物質為主)和更理論的先子星(由先子(前子)組成)。.

新!!: 质量和奇特星 · 查看更多 »

娩神星

(Lucina)是第14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6月8日由阿方斯·路易·尼古拉斯·包瑞利发现。的直径为132.2千米,质量为2.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37.739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娩神星 · 查看更多 »

孟德爾·薩克斯

孟德爾·薩克斯(Mendel Sachs,)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物理系(1966年–1997年),1997年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其較知名的學術貢獻是以四元數完成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未竟的工作——統合重力場與電磁場,亦即統一場論。.

新!!: 质量和孟德爾·薩克斯 · 查看更多 »

子空間

子空間有多個意義,出現在不同領域。.

新!!: 质量和子空間 · 查看更多 »

孤立系統

在熱力學之中,孤立系統(或孤懸系統)是指一個完全不與外界交換能量或質量的系統。任何能量或質量都不能進入或者離開一個孤立系統,只能在系統內移動。 除了把整個宇宙視為一體之外,孤立系統並不存在於現實之中。但是,在一定次數內,有些真實系統的行為近乎於孤立系統。因而,孤立系統的概念可以作為真實情況的一個近似模型。在建立以數學模型描述一些自然現象時,孤立系統是個可被接受的模型。 可被近似於孤立系統的模型包括:.

新!!: 质量和孤立系統 · 查看更多 »

存女星

(Meliboea)是第13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4年4月21日发现。的直径为145.4千米,质量为3.2×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11.587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4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存女星 · 查看更多 »

定量

定量屬性是指以數量形式存在着的屬性,並因此可以對其進行測量。測量的結果用一個具體的量(稱為單位)和一個數的乘積來表示。以物理量為例,距離、質量、時間等都是定量屬性。很多在社會科學中考查到的屬性,比如能力、人格特徵等,也都被視作定量的屬性來進行研究。.

新!!: 质量和定量 · 查看更多 »

宏量元素

宏量元素,又称常量元素,指在体内含量丰富的元素。.

新!!: 质量和宏量元素 · 查看更多 »

宝洁

寶鹼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源於美国的跨國消费日用品公司,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生产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全球员工近140,000人。主要產品為清洁剂、个人护理用品、宠物食品等。 2012年,寶鹼公司销售额为到836.8亿美元。财富杂志称其为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寶鹼公司是2012伦敦奥运会赞助商。.

新!!: 质量和宝洁 · 查看更多 »

容積熱容

容積熱容是指物體在溫度改變而沒有相變之下的儲熱能力。與比熱不同之處是它視乎物體的容積,而比熱則視乎物體的質量。根據物體的比熱,我們可以利用物體的密度得出容積熱容。 .

新!!: 质量和容積熱容 · 查看更多 »

守恆量

在經典力學裏,對於一個動力系統,隨著時間的演進,所有保持不變的物理量都稱為守恆量(conserved quantity),又稱為運動常數。由於很多物理定律會表達某種守恆行為,對應的守恆量時常會出現於真實系統。例如,假設在某系統內涉及的作用力是保守力,則此系統的能量是守恆量。假設涉及的作用力是連心力,則此系統的角動量是守恆量。.

新!!: 质量和守恆量 · 查看更多 »

宇宙形成年表

這是宇宙從137.99±0.21億年的大爆炸和隨後演化與形成到現在的時間表。時間的量度是從大爆炸的那一刻開始。.

新!!: 质量和宇宙形成年表 · 查看更多 »

宇宙速度

宇宙速度(cosmic velocity),是指物體從地球出發,要脫離天體重力場的四個較有代表性的初始速度的統稱。計算宇宙速度的基本公式如下: 航天器按其任務的不同,需要達到這四個宇宙速度的其中一個。例如人類第一個發射成功的星際探測器月球1号就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擺脫地球重力。而旅行者2号則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才能離開太陽系。 宇宙速度的概念也可应用于在其他天体發射航天器的情況。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新!!: 质量和宇宙速度 · 查看更多 »

宇宙暴脹

在物理宇宙學中,宇宙暴脹,簡稱暴脹,是早期宇宙的一種空間膨脹呈加速度狀態的過程。 暴脹時期在大爆炸後10−36秒開始,持續到大爆炸後10−33至10−32秒之間。暴脹之後,宇宙繼續膨脹,但速度則低得多。 「暴脹」一詞可以指有關暴脹的假說、暴脹理論或者暴脹時期。這一假說以及「暴脹」一詞,最早於1980年由美國物理學家阿蘭·古斯提出。 在微觀暴脹時期的量子漲落,經過暴脹放大至宇宙級大小,成為宇宙結構成長的種子,這解釋了宇宙宏觀結構的形成。很多宇宙學者認為,暴脹解釋了一些尚未有合理答案的難題:為什麼宇宙在各個方向都顯得相同,即各向同性,為甚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會那麼均勻分佈,為甚麼宇宙空間是那麼平坦,為甚麼觀測不到任何磁單極子? 雖然造成暴脹的詳細粒子物理學機制還沒有被發現,但是基本繪景所作出了多項預測已經被觀測所證實。導致暴脹的假想粒子稱為暴脹子,其伴隨的場稱為暴脹場。 2014年3月17日,BICEP2科學家團隊宣佈在B模功率譜中可能探測到暴脹所產生的重力波。這為暴脹理論提供了強烈的證據,對於標準宇宙學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發現 。可是,BICEP2團隊於6月19日在《物理評論快報》發佈的論文承認,觀測到的信號可能大部分是由銀河系塵埃的前景效應造成的,對於這結果的正確性持保留態度。必需要等到十月份普朗克衛星數據分析結果發佈之後,才可做定論。9月19日,在對普朗克衛星數據進行分析後,普朗克團隊發佈報告指出,銀河系內塵埃也可能會造成這樣的宇宙信號,但是並沒有排除測量到有意義的宇宙信號的可能性。 除了暴脹理論之外,還有非標準宇宙學理論,包括前大爆炸理論和旋量時空理論等。一般來說,暴脹在前大爆炸理論中並不是必須的。路易斯·貢薩雷斯-梅斯特雷斯(Luis Gonzalez-Mestres)在1996至1997年所提出的旋量時空理論中,每一個隨動觀測者都會產生一個特殊的空間方向,而宇宙微波背景中也會自然存在B模。普朗克衛星數據可能證實了這一特殊空間方向的存在。 (University of Texas Mathematical Physics Archive, paper 14-16).

新!!: 质量和宇宙暴脹 · 查看更多 »

宇稱

在量子力學中,宇稱被描述成宇稱變換中的量,以P (Parity) 表示。宇稱變換(又稱宇稱倒裝),是一個在一個三維座標系中其中一維的翻轉(變換),在三維空間之內,它也可以是一個在x, y, z 軸中同時進行的變換(點反演) 因為宇稱變換會將一個現象轉化為其的鏡像,所以宇稱變換也可以被形容成一個測試左右手座標系的物理現象。在宇稱變換之中,假設變換是在右手座標系,這樣的變換在左手座標系看來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身分轉換,反之亦然。 大部分的標準模型在宇稱底下,都呈現宇稱對稱,但弱交互作用卻會破壞這種對稱性。 在任何一維的三維座標系下,P的矩陣的行列式.

新!!: 质量和宇稱 · 查看更多 »

宕怪星

(Vala)是第13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3年5月24日发现。的直径为40.4千米,质量为6.9×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384.969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3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宕怪星 · 查看更多 »

安全第一

“安全第一”()是常见生产、生活中的一种主张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口号。.

新!!: 质量和安全第一 · 查看更多 »

寶特瓶

寶特瓶,亦寫作保特瓶,在省港澳地區稱為膠樽,是一種常見的塑料瓶,其中「寶特」是英語「PET」的音譯。PET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英文: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簡稱,為製造寶特瓶的原料。 1967年,任職於杜邦公司的納桑尼爾·惠氏(Nathaniel Wyeth)著手開發能夠裝盛碳酸飲料的塑料瓶,寶特瓶即是其研發成果,杜邦公司於1973年取得寶特瓶的專利。 寶特瓶具有韌性佳、質量輕、不透氣、耐酸鹼等特點,為裝盛汽水、果汁、碳酸飲料等之常用容器。但寶特瓶的耐熱性低,所以不能裝盛高溫液體,也應避免放置在烈日下及無空調的車內等高溫環境,而且寶特瓶使用後就該送去回收點。 現代社會大量製造及使用寶特瓶,但寶特瓶無法自然分解,所以如何處理寶特瓶垃圾的問題即成為現代社會所面臨的一大環保課題。由於寶特瓶可以回收再製與再利用,因此許多社會皆針對寶特瓶設有回收機制。.

新!!: 质量和寶特瓶 · 查看更多 »

对应原理

對應原理(correspondence principle)表明,在大量子數極限下,量子物理對於物理系統所給出的預測應該符合經典物理的預測。更仔細地說,為了在微觀層級正確地描述物質而對於經典理論做出的任何修改,其所獲得的結果當延伸至宏觀層級時,必須符合通過多次實驗檢試的經典定律。 尼爾斯·玻爾於1920年表述出對應原理,但他先前於1913年在發展原子的玻爾模型時,就已經使用到這原理。 更廣義地,對應原理代表一種信念,即在大量子數極限下,新理論應該能夠在舊理論的工作區域內複製已建立的舊理論。 經典物理量是以可觀察量的期望值的形式出現於量子力學。埃倫費斯特定理展示出,在量子力學裏,可觀察量的期望值隨著時間流易的演化方式,這演化方式貌似經典演化方式。因此,假若將經典物理量與可觀察量的期望值關聯在一起,則對應原理是埃倫費斯特定理的後果。.

新!!: 质量和对应原理 · 查看更多 »

导神星

(Adeona)是一顆位于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編號145。的直径为151.1千米,质量为3.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95.888天。 導神星于1875年6月3日由克里斯蒂安·亨利·弗里德里希·彼得斯发现,并以羅馬神話中兒童的保護神Adeona命名。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导神星 · 查看更多 »

寒神星

(Frigga)是第7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2年11月12日发现。的直径为69.2千米,质量为3.5×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92.266天。.

新!!: 质量和寒神星 · 查看更多 »

密度

3 | symbols.

新!!: 质量和密度 · 查看更多 »

封閉系統

在熱力學之中,封閉系統是指一個只與外界交換能量(作功或熱量)而不交換質量的系統。 假如一個只擁有一種粒子(原子或分子)的系統進行化學反應時,過程中所有種類的粒子都可以被生成或破壞。但是,封閉系統內的元素原子數目將會守恒。數學上可以寫成:.

新!!: 质量和封閉系統 · 查看更多 »

小行星702

小行星702(Alauda,1910 KQ)( )是一颗有卫星围绕其公转的巨大小行星。 它的直径为194.73千米。因为它是一个双小行星系统,Rojo和Margot在2010年时估计它的质量为6.06kg,而密度为1.57 g/cm3。.

新!!: 质量和小行星702 · 查看更多 »

小提琴結構

小提琴 獨特的發音全因其不同部位的互動所造成。拉弓時擦過小提琴的弦線從而震動。這個震動透過琴橋和音柱被傳送至琴身(主要為琴身頂部和底部),並將音波呈輻射狀擴散至空氣中。弦的張力、弓的設計和琴身的建造也會對小提琴琴音的大小以及音質作出影響。.

新!!: 质量和小提琴結構 · 查看更多 »

尽女星

(Thisbe)是第8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6年6月15日发现。的直径为232千米,质量为8.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81.709天。.

新!!: 质量和尽女星 · 查看更多 »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縮寫:APFSDS),是目前反坦克火炮的主要弹种之一,一般由大口径滑膛炮发射(英国采用线膛炮发射),脱壳穿甲弹的威力一般也是衡量坦克火炮威力的最重要的标准。.

新!!: 质量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 · 查看更多 »

尘埃解

在广义相对论中,尘埃解(英文:dust solution)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精确解。这一解所对应的引力场完全由质量、动量和拥有正的密度但压强为零的理想流体的应力密度所产生。尘埃解是广义相对论的流体解中最为重要的特殊情形。 尘埃解中零压强的理想流体可以理解成一组互相之间只有引力相互作用的尘埃粒子的模型。因此,尘埃解常被用于宇宙学中的一些理想宇宙模型中,在其中尘埃粒子可作为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高度理想化模型。在天体物理学中,尘埃解被用于引力坍缩的模型。此外,如果将恒星抽象成真空中的一个流体球,则尘埃解可以用于描述大质量物体周围的吸积盘。.

新!!: 质量和尘埃解 · 查看更多 »

尖吻鲭鲨

尖吻鯖鯊(學名Isurus oxyrinchus),又名灰鯖鯊、馬加鯊、煙仔沙,是軟骨魚綱鼠鯊目鼠鯊科中體型較大的鯊魚。與牠的近親長鰭鯖鯊(I.

新!!: 质量和尖吻鲭鲨 · 查看更多 »

尖峰負載發電廠

尖峰負載發電廠(Peaking power plants)也被稱為調峰發電廠或簡稱為尖載電廠,並只在供電網路的用電需求提高時,由電力調度中心調度投入的短時段運轉發電廠,由於尖載發電廠在每小時千瓦的發電成本上,相對於基載發電廠來的更高,因此尖載發電廠僅在收到發電需求後偶爾進行發電。當尖載發電廠與基載發電廠共同搭配電力調度使用時,其可靠與穩定輸出的供電能力,將可以滿足一供電網路中,最低的用電需求。.

新!!: 质量和尖峰負載發電廠 · 查看更多 »

岛神星

(,Kalypso)是第5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4月4日发现。的直径为115.4千米,质量为1.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48.736天。它是一顆大且黑暗的主帶小行星,名稱源自希臘神話寧芙海半神半人的女神卡吕普索;同時也是土衛十四的名稱。.

新!!: 质量和岛神星 · 查看更多 »

左伯

左伯,东汉书法家,字子邑,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人。 左伯善于写八分书,当时就很有名。他又改进造纸术,他造的纸质量精美,人称左伯纸。.

新!!: 质量和左伯 · 查看更多 »

巫神星

(Circe)是第3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5年4月6日发现。的直径为113.5千米,质量为1.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07.332天。.

新!!: 质量和巫神星 · 查看更多 »

巴納德星

巴納德星(英语:Barnard's Star)是一顆質量非常小的紅矮星,位在蛇夫座β星附近,蛇夫座66星的西北側,距離地球僅約6光年遠。美國天文學家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在1916年測量出它的自行為每年10.3角秒,是已知相對太陽自行最大的恆星。為紀念巴納德的發現,後來稱這顆恆星為巴納德星。巴納德星距離太陽約1.8秒差距(6光年),是蛇夫座內距離我們最近、宇宙中第二接近太陽的恆星系統,也是第四接近太陽的恆星,前三接近太陽的恆星都是半人馬座α系統的成員。儘管它如此的接近地球,但是人類裸眼仍然看不見巴納德星。 由於它相當接近太陽,而且位於容易觀測的天球赤道附近,所以M型矮星巴納德星比任何恆星受到天文學家更多的研究和注意。天文學家的研究曾經聚焦在恆星的特徵、天體測量和推敲系外行星可能存在的極限。雖然這是一顆古老的恆星,天文學家仍然觀測到巴納德星發生過耀斑爆發。 天文學家曾對這顆恆星的一些研究題材發生爭議。從1960年代初至1970年代初長達十年之久,天文學家彼得·范德坎普(Peter van de Kamp)曾聲稱有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環繞著巴納德星,一些天文學家也接受他的說法。天文學家後來認為恆星附近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小型行星,所以巨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就大為降低,范德坎普的主張被推翻。天文學家十分注意這顆恆星,它是無人旅行到鄰近的恆星系統可以快速前往研究的一個目標。 因為巴納德星擁有幾點與眾不同的特徵,所以它成為天文學家相當矚目的恆星。巴納德星是目前所有已知恆星中自行運動最快的恒星,因此有時候也被稱為巴納德「逃亡之星」(Runaway Star),它的自行速度比大熊座的飛行之星快一倍。恒星通常每年的自行速度還不到1角秒,牧夫座大角星自行運動算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一年也不到2角秒,而巴納德星每年的自行運動卻高達10.31角秒。巴納德星距離太陽系只有5.96光年,除了南門二系統(半人馬座α三合星)外,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巴納德星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顆恒星周圍很可能有兩顆大小約等於木星和土星的行星圍繞它公轉,是一個距離地球很近的恆星系。.

新!!: 质量和巴納德星 · 查看更多 »

巴雷特M98狙擊步槍

巴雷特M98()是一枝由美国巴雷特研發生產的氣動式操作半自動樣品狙擊步槍。發射.338 Lapua Magnum(8.6×70毫米或8.58×70毫米)或(10.5×83毫米或10.52×83毫米)口徑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巴雷特M98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兩,又作--,是東亞傳統的质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质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语“半斤八两”。 中国古代的银质钱币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一般就以称重时的质量单位“两”为银质钱币的单位。.

新!!: 质量和两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方英语译名: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官方英文缩写:AQSIQ,简称国家质检总局),是已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部级直属机构,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行使行政执法职能。.

新!!: 质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查看更多 »

中子

| magnetic_moment.

新!!: 质量和中子 · 查看更多 »

中介質量黑洞

中介質量黑洞(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是一種黑洞,其質量是10^2至10^6倍的太陽質量。它的質量超過恆星黑洞(數十倍太陽質量),但遠小於超大質量黑洞(數十萬倍太陽質量)的一種黑洞。 它們存在的證據比另外兩種少,一些鄰近星系內的超亮X射線源(ULXs)被懷疑可能是中介質量黑洞,它們的質量是數百至數千倍的太陽質量。ULXs是在恆星形成區中被發現的(例如屬於星暴增星系的M82),和在看似年輕的亮星群聚的區域內被觀察到。但是僅有從光譜學分析的動力學質量可以顯示ULX的伴星必須是緊密的IMBH才能造成如此的加速度。 其它中介質量黑洞存在的證據來自引力輻射觀測,根據殘餘伴星緊密的軌道。M-sigma關係也同樣預測存在著質量為104至106太陽質量的黑洞,存在於低亮度的星系中。 但是還是不清楚這種黑洞是如何生成的,一方面,對由單一恆星引力坍縮形成的恆星黑洞來說,它的質量顯然太大;另一方面,環境中缺乏形成的極端條件,即高密度和高速度都只在星系的中心被觀測到,這導致在星系中心形成超大質量黑洞。中介質量黑洞的形成有兩種流行的說法,第一種是恆星黑洞和其它致密天體的合併,意謂著會產生引力輻射。第二種是在恆星密集的星團中發生失控的大質量恆星碰撞,經由這種碰撞形成中介質量黑洞。 一組天文學家在2004年11月報告他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第一個中介質量黑洞GCIRS 13E,它以3光年的距離繞著人馬座 A*運轉。 這個中型黑洞的質量約為1,300太陽質量,是7顆恆星群聚的集團,可能是銀河中心剝離的大質量恆星的殘餘。這個觀測支持超大質量黑洞會吸收附近較小的黑洞和恆星而成長。但是,最近一個德國的研究小組聲稱,懷疑在銀河中心的附近會有中介質量黑洞的存在,這個結論是基於對較小質量恆星集團的動力學研究,而懷疑其中能有中介質量黑洞的存在。中介質量黑洞是否真的存在,仍是一個開放的議題。 在2006年1月,艾荷華市愛荷華大學Philip Kaaret教授領導的小組宣布使用NASA的羅西X射線計時探測器發現了一個中介質量黑洞候選者的疑似週期震盪。這個候選者是M82 X-1,被一顆大氣層不斷被剝離並掉落進該天體的紅巨星環繞著。不僅是震盪的存在,還有系統的軌道周期解釋,都完全被科學界接受。雖然是非常合理的解釋,這個週期所依據的只是四個循環,意味著這可能還只是一種隨機的變化。如果這個周期是真實的,可能是軌道週期,或是像許多其他系統中,是吸積盤的超軌道週期。.

新!!: 质量和中介質量黑洞 · 查看更多 »

中微子

中微子(Neutrino,其字面上的意義為「微小的電中性粒子」,又譯作--)是一种电中性的基本粒子,自旋量子數為½,以希腊字母ν标记。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其具有质量。但其质量即使相比于其他亚原子粒子也是非常微小的。它可能是现在唯一一种已探测到的暗物质,是一种热暗物质。 中微子与电子、μ子以及τ子同属轻子,有三种“味”:电中微子()、μ中微子()以及τ中微子()。每种味的中微子都相应存在一种同样电中性且自旋量子數為½的反中微子。在标准模型中,中微子的产生过程遵循轻子数守恒定律。 由于中微子是电中性的,同时还是一种轻子,因而其并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以及强相互作用。其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以及引力相互作用。 由于弱相互作用作用距离非常短,而引力相互作用在亚原子尺度下又是十分微弱的,因而中微子在穿过一般物质时不会受到太多阻碍,且难以检测。 中微子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以及核反应等多种方式产生。由于太阳内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核反应,而超新星产生等过程也会伴随着剧烈的核反应,因而在宇宙射线中可以检测到中微子的存在。地球附近所检测到的中微子大多来源于太阳。事实上,地球面向太阳的区域每秒钟在每平方厘米上都会穿过大约650亿个来自太阳的中微子。 人们现在认识到中微子在飞行过程中会在不同味间振荡,比如β衰变中产生的电中微子可能在检测时会变为μ中微子或τ中微子。这一现象表明中微子具有质量,且不同味的中微子的质量也是不同的。依据现在宇宙学探测的数据,三种味的中微子质量之和小于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

新!!: 质量和中微子 · 查看更多 »

中国古代银质钱币

中国古代银质钱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熔铸形式、成色与重量,各朝各代均无全国统一的规范,按照各地的习惯和需要进行熔铸。此类银质钱币在在使用时,需要鉴定成色并称重,以确定其价值后,再行交易、使用。 在衡量价值时,一般就以称重时使用的古代质量单位“两”(约37.75克)为银质钱币的单位,因此银质钱币也称银两,银两也属于秤量货币。.

新!!: 质量和中国古代银质钱币 · 查看更多 »

中神星

(Melete)是第5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9月9日发现。的直径为113.2千米,质量为1.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26.839天。.

新!!: 质量和中神星 · 查看更多 »

常微分方程

在数学分析中,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簡稱ODE)是未知函数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微分方程。对于微积分的基本概念,请参见微积分、微分学、积分学等条目。 很多科学问题都可以表示为常微分方程,例如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位移 s 和时间 t 的关系就可以表示为如下常微分方程: 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f(s) 是物体所受的力,是位移的函数。所要求解的未知函数是位移 s,它只以时间 t 为自变量。.

新!!: 质量和常微分方程 · 查看更多 »

常用的天文學符號

這些是經常用在天文學,特別是專業天文學上的標誌或符號。.

新!!: 质量和常用的天文學符號 · 查看更多 »

常衡

常衡制〔英文:Avoirdupois〕單位是質量單位制度,以1磅16安士為基礎。通用於美國,其他英語國家如加拿大、英國等,及英國前殖民地如香港,雖然改用十進制度量衡,但常衡依然在民間使用。.

新!!: 质量和常衡 · 查看更多 »

主序星

主序星在可顯示恒星演化過程的赫羅圖上,是分布在由左上角至右下角,被稱為主序帶上的恆星。 主序帶是以顏色相對於光度繪圖成線的一條連續和獨特的恆星帶。這個色-光圖就是後來埃希納·赫茨普龍和亨利·諾利斯·羅素合作發展出來,著名的赫羅圖。在這條帶子上的恆星就是所謂的主序星或"矮星"。 恆星形成之後,它在高熱、高密度的核心進行核聚变反應,將氫原子轉變成氦,並且創造出能量。在這個生命期階段的恆星,座落在在主序帶上的位置主要是依據它的質量,但化學成分和其它的因素也有一些關係。所有的主序星都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它來自炙熱核心向外膨脹的熱壓力與來自外圍包層向內擠壓的重力壓維持著平衡。在核心溫度和壓力與能量孳生率有著強烈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維持平衡。在核心孳生的能量傳遞到表面經由光球輻射出去。能量經由輻射或對流傳遞,而後著在其區域內會產生階梯狀的溫度梯度,更高的透明度,或兩者均有。 基於恆星產生能量的主要過程,主序帶有時會被分成上段和下段。質量大約在1.5太陽質量以內的恆星,將氫聚集融合成氦的一系列主要程序稱為質子-質子鏈反應。超過這個質量在主序帶的上段,核融合主要是使用碳、氮、和氧原子,經由碳氮氧循環的程序,將氫原子轉變成氦。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主序星在核心區域會產生對流,這樣的活動繪激發新創建的氦外移,並維持發生核融合所需要的燃料比例。當核心的對流不再發生時,發展出的富氦核心的外圍會被氫包圍著。質量較低的恆星,核心的對流區會逐步的縮小,大約在2太陽質量附近,核心的對流區就會消失。在這個質量以下,恆星的核心只有輻射,但是在接近表面會有對流。隨著恆星質量的減少,對流的包層會增加,質量低於0.4太陽質量的主序星,全部的質量都在對流。 通常,質量越大的恆星在主序帶上的生命期越短。當在核心的核燃料已被耗盡之後,恆星的發展會離開赫羅圖上的主序帶。這時恆星的發展取決於它的質量,質量低於0.23太陽質量的恆星直接成為白矮星,而質量未超過10太陽質量的恆星將經歷紅巨星的階段;質量更大的恆星可以爆炸成為超新星,或直接塌縮成為黑洞。.

新!!: 质量和主序星 · 查看更多 »

主星 (天文學)

主星 (或引力主星)是受到萬有引力約束的多體系統中的主要物體。這個物體擁有系統中大部分的質量,並且通常位於系統的質量中心。 在太陽系,太陽是所有天體繞行的主星。相同的道理 (方式),衛星 (無論是天然衛星或人造衛星) 的主星是它們繞行的行星。主星這個字通常是用來避免指定最靠近質量中心的天體是行星、恆星或其它類型的天體。在這個意義上,主星永遠被當成名詞。 質量中心是天體所有質量平衡的平均位置。太陽的質量非常的巨大,以致於太陽系的質量中心非常接近太陽的中心。但是,這些足夠遙遠的氣體巨星仍然能將太陽系的質量中心移至太陽的外面,儘管太陽擁有太陽系絕大部分的質量。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被稱為主星的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凱倫。這襖面兩顆天體的質量中心 (或是重心) 永遠在冥王星表面之外。這已經使得一些天文學家將冥王星的系統稱為聯矮行星或是雙行星,而不將它們視為矮行星 (主星) 和它的衛星。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曾經短暫的認為可以正式定義雙行星這個項目,並將冥王星列入其中,但是這個項目最後沒有獲得認同。 在太陽系之外,主星這個名詞的使用不是很明確的。天文學家尚未檢測到任何環繞著系外行星的物體 (反過來,環繞著母星的軌道)。所以在一些主星不明確的軌道,重心依然是曖昧不明的。相似的,在科學期刊中也不會使用主星來表示在多數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新!!: 质量和主星 (天文學) · 查看更多 »

丽神星

(Euphrosyne)是第3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9月1日发现。的直径为255.9千米,质量为1.69×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041.585天。.

新!!: 质量和丽神星 · 查看更多 »

东上将增一

室女座70,中文名东上将增一,是位於室女座的一顆類太陽主序星,該恆星於1996年被發現有行星,其質量約為木星的7.44倍,距離恆星約為0.48天文單位。 該恆星初步計算與太陽距離為29光年,其行星的表面溫度約為攝氏80度,因此被認為可能有生命存在。但最近的計算指出它與地球的距離比預期的遠,因此其行星各數值需要作出重大修改。.

新!!: 质量和东上将增一 · 查看更多 »

希格斯場

希格斯場(Higgs field),以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姓氏為名,是一種假定遍佈於全宇宙的量子場。按照標準模型的希格斯機制,某些基本粒子因為與希格斯場之間交互作用而獲得質量。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場的振動。假若能夠尋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則可以明確地證實希格斯場也存在於宇宙,就好像從觀察海面的波浪可以推論出大海的存在。連帶地,也可確認希格斯機制與標準模型基本無誤。 在標準模型裏,W玻色子與Z玻色子藉著應用希格斯機制於希格斯場而獲得質量,費米子藉著應用希格斯機制於希格斯場與費米子場的湯川耦合而獲得質量。只有希格斯玻色子不倚賴希格斯機制獲得質量。不过儘管希格斯機制已被證實,它仍舊不能給出所有質量,而只能將質量賦予某些基本粒子。例如,像質子、中子一類複合粒子的質量,只有約1%是歸因於將質量賦予夸克的希格斯機制,剩餘約99%是夸克的動能與強交互作用的零質量膠子的能量。.

新!!: 质量和希格斯場 · 查看更多 »

希格斯玻色子的探索历史

在本篇文章裏,希格斯玻色子簡稱為「希子」。所有實驗結果的「置信水平」都是使用方法計算求得。假若偵測到可能為新粒子的事件數量超過背景數量,則稱此為「超額事件」。任何發現新粒子的超額事件必需多過5個標準差才可算為正式發現。假若超額事件多過5個標準差,則偵測錯誤的機會是百萬分之一。.

新!!: 质量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探索历史 · 查看更多 »

希格斯机制

在標準模型裏,希格斯機制(Higgs mechanism)是一種生成質量的機制,能夠使基本粒子獲得質量。為什麼費米子、W玻色子、Z玻色子具有質量,而光子、膠子的質量為零?希格斯機制可以解釋這問題。希格斯機制應用自發對稱性破缺來賦予規範玻色子質量。在所有可以賦予規範玻色子質量,而同時又遵守規範理論的可能機制中,這是最簡單的機制。根據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遍佈於宇宙,有些基本粒子因為與希格斯場之間交互作用而獲得質量。 更仔細地解釋,在规范场论裏,為了滿足定域規範不變性,必須設定规范玻色子的质量為零。由於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不等於零,希格斯場在最低能量態的平均值,就是「希格斯場的真空期望值」。費曼微積分(Feymann calculus)用來計算的是希格斯場在最低能量態的振動,即希格斯玻色子。造成自發對稱性破缺,因此規範玻色子會獲得質量,同時生成一種零質量玻色子,稱為戈德斯通玻色子,而希格斯玻色子則是伴隨著希格斯場的粒子,是希格斯場的振動。通過選擇適當的規範,戈德斯通玻色子會被抵銷,只存留帶質量希格斯玻色子與帶質量規範向量場。 費米子也是因為與希格斯場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但它們獲得質量的方式不同於W玻色子、Z玻色子的方式。在规范场论裏,為了滿足定域規範不變性,必須設定費米子的质量為零。通過湯川耦合,費米子也可以因為自發對稱性破缺而獲得質量。 本條目的數學表述內容需要讀者了解一些量子場論的知識。所有方程式都遵守愛因斯坦求合約定。按照粒子物理學慣例,採用CGS單位制為物理量的單位,並且設定光速與約化普朗克常數的數值為1。.

新!!: 质量和希格斯机制 · 查看更多 »

布兰登·卡特

布兰登·卡特, FRS (Brandon Carter,),澳大利亚理论物理学家,最知名于他对黑洞性质的研究和第一个命名并采用现代形式的人择原理。 他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天文台宇宙和理论实验室(LUTH)默东园区的一名研究人员。.

新!!: 质量和布兰登·卡特 · 查看更多 »

三体问题

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

新!!: 质量和三体问题 · 查看更多 »

下夸克

下夸克(down quark)為第一代粒子,電荷為-(1/3)e ,是第二輕的夸克,質量並不是很確定,大約4-8MeV。根據標準模型理論它跟上夸克是組成核子的基本粒子;質子是由一個下夸克跟兩個上夸克組成,則中子是個兩下夸克跟個一上夸克組成(但核子的質量主要來源不是上、下夸克,而是把它們綑綁在一起的膠子。) Category:夸克.

新!!: 质量和下夸克 · 查看更多 »

幻想鄉

幻想鄉()是同人社團上海愛丽絲幻樂團製作的彈幕射擊遊戲東方Project中的架空世界。東方Project的故事就是以在幻想鄉發生的各種事件為主題。.

新!!: 质量和幻想鄉 · 查看更多 »

幾何化單位制

幾何化單位制(geometrized unit system),不是一種完全定義或唯一的單位制。在這單位制內,只規定光速與重力常數為1,即 c.

新!!: 质量和幾何化單位制 · 查看更多 »

乾神星

(Elpis)是第5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0年9月12日发现。的直径为164.8千米,质量为4.7×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34.355天。.

新!!: 质量和乾神星 · 查看更多 »

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

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是指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求解存在引力相互作用的两体动力学问题。在典型情况下以及本文中,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m和另一个物体的质量M相比可忽略,这种近似对应着实际情形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以及一个光子在一颗恒星的引力场中的运动等问题。在这些情形下,可以认为大质量M的位置在空间中是固定的,并且只有大质量的引力场对周围时空曲率变化有贡献。这时的时空曲率可由爱因斯坦场方程的史瓦西解来描述;而小质量m(以下简称“粒子”)的运动可由史瓦西解的测地线方程来描述。由于假设小质量m是点状的无尺寸粒子,两者之间的潮汐力可忽略。 从测地线方程可以推出广义相对论的关键性实验证据,著名的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以及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对于前者,广义相对论为观测到的这一现象提供了漂亮的解释,而后者则是广义相对论的--名预言,其正确性被亚瑟·爱丁顿爵士的实验观测所证实。 广义相对论的两体问题中还涉及了引力辐射造成的轨道衰减,这是一个纯粹的相对论效应,没有对应的经典力学版本。这个问题并不包含在史瓦西解中,请参见引力辐射和引力波天文学。.

新!!: 质量和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 · 查看更多 »

亚女星

(Asia)是第6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4月17日发现。的直径为58.1千米,质量为2.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76.048天。.

新!!: 质量和亚女星 · 查看更多 »

亚德里亚海星

(Adria)是第14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2月23日发现。的直径为89.9千米,质量为7.6×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77.083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vec:Lista de asteroidi#143 Adria.

新!!: 质量和亚德里亚海星 · 查看更多 »

亚瑟·爱丁顿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OM,FRS(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英語發音,),英国天體物理學家、数学家,是第一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自然界密实(非中空)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并不太清楚德国的科学进展,爱丁顿在1919年写了“重力的相对理论报导”,第一次向英语世界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

新!!: 质量和亚瑟·爱丁顿 · 查看更多 »

亚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Αριστοτέλης,Aristotélēs,),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圖的學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師。他的著作包含許多學科,包括了物理學、形而上學、詩歌(包括戲劇)、音乐、生物學、經濟學、動物學、邏輯學、政治、政府、以及倫理學。和柏拉圖、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老師)一起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是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形而上学。 亞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學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紀的學術思想,其影響力延伸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雖然最終被牛頓物理學取代。在動物科學方面,他的一些意見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準確的。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裡。在形而上學方面,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和神學思想在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傳統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世紀,它繼續影響着基督教神學,尤其是天主教教會的學術傳統。他的倫理學,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現代美德倫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今天亞里士多德的哲學仍然活躍在學術研究的各个方面。在經濟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對於經濟活動的分類與看法持續影響到中世紀與重農主義,直到被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派取代為止。雖然亞里士多德寫了許多論文和優雅的對話(西塞羅描述他的文學風格為“金河”),但是大多數人認為他的著作现已失散,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原创作品保存了下來。.

新!!: 质量和亚里士多德 · 查看更多 »

度量

度量是指對於一個物體或是事件的某個性質給予一個數字,使其可以和其他物體或是事件的相同性質比較。度量可以是對一物理量(如長度、尺寸或容量等)的估計或測定,也可以是其他較抽象的特質。 度量通常以一標準或度量衡表示。度量以數字單位的標準來表示,如距離即以多少英里或多少公里來表示。度量是大部份自然科學、技術、及其他社會科學中定量研究的基礎。 度量的過程為估計一數量的多寡和相同類型(如長度、時間、重量等)一單位的多寡之間的比例。度量即為此過程的結果,表示為數字加上一個單位,其中實數為估計的比例。如9公尺,其便為物體長度和長度單位,即公尺之間的比例。不像計數和整數個數個物體一般地可精確知道,每一個度量都是個存在些許不確定性的估計。度量量包括了測量尺度(包括量值)、计量单位及不确定性。透過度量可以比較不同的量測,並且減少誤會。有關度量的科學稱為计量学。.

新!!: 质量和度量 · 查看更多 »

座標時

对论中,利用时空座標系表達計算結果很方便。這裡的時空坐標系隱含了「假想每個時空點都有觀察者」的意義。在許多(但不是全部)座標系中,發生於某一瞬間、某一地點的事件可由一個時間座標和三個空間座標標定。论述由時間座標標定的時間时,人们通常会用座標時这个名词,以强调他们谈论的对象不是原時。 依慣例,狭义相对论中慣性觀察者所觀測到的事件的座標時和原時相同。這裡的原時是與事件處於同一位置的時鐘讀值。對觀察者而言,該時鐘看起來靜止不動,並已使用校正過,與觀察者的時鐘同步。.

新!!: 质量和座標時 · 查看更多 »

亨德里克·洛伦兹

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荷兰物理学家,曾与彼得·塞曼共同获得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并於1881年当选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同时还曾担任多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洛伦兹以其在电磁学与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闻名于世。他通过连续电磁场以及物质中离散电子等概念得到了经典电子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在许多问题中派上用场:比如电磁场对运动的带电粒子的作用力(洛伦兹力)、介质的折射率与其密度的关系(洛伦兹-洛伦茨方程)、光色散理论、对于一些磁学现象的解释(比如塞曼效应)以及金属的部分性质。在电子理论的基础上,他还发展了运动介质中的电动力学,其中包括提出了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会发生长度收缩的假说(洛伦兹-斐兹杰惹收缩)、引入了“局部时”的概念、获得了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构造了表述不同惯性系间坐标和时间关系的方程组(洛伦兹变换)。洛伦兹的研究工作后来成为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物理的基础。此外,洛伦兹在热力学、分子运动论、广义相对论以及热辐射理论等方面也有建树。.

新!!: 质量和亨德里克·洛伦兹 · 查看更多 »

康普頓波長

阿瑟·康普頓。 粒子的康普頓波長(Compton wavelength)λ,其關係式如下: 式中的變數符號 定義約化康普頓波長 \bar為 根據CODATA 2014的數值,電子的康普頓波長是2.4263102367(11)×10-12 m。 不同的粒子,有不同的康普頓波長.

新!!: 质量和康普頓波長 · 查看更多 »

人馬座A*

没有描述。

新!!: 质量和人馬座A* · 查看更多 »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SagDEG)是以橢圓形環圈環繞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系,主要的核心部份是在1994年發現的,直徑大約10,000光年,距離地球大約70,000光年,以距離銀河核心50,000光年(大約是大麥哲倫星系三分之一的距離),穿越銀河極區的軌道繞行銀河系。不要將Sag DEG和Sag DIG搞混了,後者是人馬座矮不規則星系,距離340萬光年遠的一個小星系。.

新!!: 质量和人馬座矮橢球星系 · 查看更多 »

人馬光窗掩凌系外行星搜尋計畫

人馬光窗掩凌系外行星搜尋計畫(Sagittarius Window Eclipsing Extrasolar Planet Search, SWEEPS,或依其縮寫稱為掃蕩計畫)是一個2006年的巡天項目。該計畫使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先進巡天照相機的廣域通道觀測18萬顆恆星7日以利用凌日法偵測太陽系外行星 。.

新!!: 质量和人馬光窗掩凌系外行星搜尋計畫 · 查看更多 »

人马座

人马座(Sagittarius,天文符号:♐),又稱射手座,是一个南天黄道带星座,面积867.43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103%,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十五。人马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65颗,最亮星为箕宿三(人马座ε),视星等为1.85。每年7月7日子夜人马座中心经过上中天。.

新!!: 质量和人马座 · 查看更多 »

二鋰

二鋰(Dilithium),又稱重鋰、雙鋰或雙原子鋰,化學式Li2, 是一種強親電體的雙原子分子,包含兩個鋰原子以共價鍵結合束縛在一起。目前只發現氣態的二鋰。其他相態的二鋰尚未被合成也沒有被觀測到,但有在一些小說中被引用,如星艦迷航記。 二鋰具有1的鍵序,兩個鋰原子距離為267.3 pm,鍵能為101 kJ mol−1.

新!!: 质量和二鋰 · 查看更多 »

五夸克態

五夸克粒子是一種這結果尚未經過同行評議,所以仍舊歸類為假想粒子。-->次原子粒子,屬於奇異強子。五夸克粒子有五個夸克重子有三個夸克,介子有兩個夸克。。更詳細地說,是四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表示他的重子數為1)。雖然物理學者預言五夸克粒子存在已很多年了,五夸克態顯然很不容易被發現。有些物理學者甚至提議,某種未知自然定律阻止五夸克粒子的出現。 2000年代,曾經有幾個實驗報告發現五夸克態的存在,但對於這些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做重新分析,再加上對於後來完成的實驗做分析,所得到的結論是,這些先前得到的結果都是統計效應,而不是真實的共振See p. 1124 in 。2015年7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LHCb實驗團隊報告,在底Λ粒子 (Λ)的衰變反應中,發現了五夸克態,但這結果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在粒子物理學實驗室之外,五夸克粒子也可以在超新星形成中子星的過程中自然製成。 對於五夸克粒子的研究或許可以幫助洞悉這些恆星怎樣形成,也可以讓物理學者更加了解強相對作用。.

新!!: 质量和五夸克態 · 查看更多 »

五星連珠

五星連珠為一個天文現象,即太陽系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視覺上「連成一線」稱之。.

新!!: 质量和五星連珠 · 查看更多 »

事件視界望遠鏡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是一個以觀測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為主要目標的計畫。該計劃以甚長基線干涉技術(VLBI)結合世界各地的電波望遠鏡,使許多相隔數十萬公里的獨立天線能互相協調、同時觀測同一目標並記錄下數據,形成一口徑等效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望遠鏡的角解析力提升至足以觀測事件視界尺度結構的程度。EHT期望藉此檢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在黑洞附近的強重力場下是否會產生偏差、研究黑洞的吸積盤及噴流、探討事件視界存在與否,並發展基本黑洞物理學。 EHT的觀測目標主要為位於南半天球、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以及位於北天球的橢圓星系M87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其中人馬座A*在地球天空中佔的盤面較大,而M87的黑洞則以擁有一道長達5,000光年的噴流為著名特色。為了看透銀河盤面及圍繞在黑洞周圍的物質,EHT將觀測波長設定於1.33毫米,並預計於未來提升至能更精細觀測的0.87毫米。由於連線觀測產生的數據量將大到無法使用網際網路傳輸,各觀測台會於觀測後將儲滿數據的硬碟郵寄至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海斯塔克天文台,交由超級電腦運算,並合成單一影像。根據電腦模擬,環繞黑洞的物質發出的光將被黑洞自身質量產生的重力透鏡效應彎曲,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光環,而光環中央襯托出的圓形剪影便是黑洞的輪廓,也就是事件視界。 2012年,天文學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首次正式舉辦EHT會議,確立計畫的科學目標、技術計畫和組織架構等。觀測則始於更早的2006年,當時已有三座望遠鏡使用VLBI技術進行連線觀測。多年下來,EHT逐漸從一個鬆散、資金不足的團隊,成長為30多所來自12個國家的大學、天文觀測站等研究單位與政府機構參與的國際合作組織。EHT於2017年4月首次進行為期十天的全球連線觀測,觀測目標為人馬座A*。此次觀測也第一次納入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南極點的南極望遠鏡等成員。其中ALMA為一關鍵成員,它的加入將EHT的靈敏度提高了十倍。天文學家希望於此次觀測中攝得第一張黑洞剪影的影像。觀測結果預計於2017年底至2018年公布。.

新!!: 质量和事件視界望遠鏡 · 查看更多 »

仁神星

(Aglaja)是第4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9月15日发现。的直径为127.0千米,质量为2.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782.960天。.

新!!: 质量和仁神星 · 查看更多 »

代 (粒子物理學)

在粒子物理學中,代或世代(Generation)是基本粒子的一種分類。各代粒子之間的相異之處僅為味量子數及質量,但它們所涉及到的相互作用種類都是一樣的。 根據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基本費米子共有三代。每一代有兩種輕子及兩種夸克。兩種輕子可分成帶電荷-1的(像電子)及中性的(中微子);而兩種夸克則可分成帶電荷−的(下型)及帶電荷+ 的(上型)。.

新!!: 质量和代 (粒子物理學) · 查看更多 »

廣義相對論

广义相对论是現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與狭义相对论加以推廣。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时空的曲率则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和处于其中的物质及辐射的能量與动量联系在一起。 从广义相对论得到的部分预言和经典物理中的对应预言非常不同,尤其是有关时间流易、空间几何、自由落体的运动以及光的传播等问题,例如引力场内的时间膨胀、光的引力红移和引力时间延迟效应。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广义相对论虽然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但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最为基础的即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应如何统一以形成完备并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它预言了某些大质量恒星终结后,会形成时空极度扭曲以至于所有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逸出的区域,黑洞。有证据表明恒星质量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是某些天体例如活动星系核和微类星体发射高强度辐射的直接成因。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会形成引力透镜现象,这使得人们可能观察到处于遥远位置的同一个天体形成的多个像。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已经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在2015年9月直接观测到。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是现代宇宙学中的的理论基础。.

新!!: 质量和廣義相對論 · 查看更多 »

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此一概念較之於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更為複雜。事實上廣義相對論並沒有對「質量」這一詞彙提供單一的定義,而是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適用於不同的場合。在一些場合下,廣義相對論中一系統之質量甚至可能是無法定義的。.

新!!: 质量和廣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 查看更多 »

廣義相對論入門

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关于引力的理论,它在1907年到1915年由爱因斯坦完成。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之间的引力来自于时空的弯曲。 在广义相对论出现之前的200多年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被广泛接受,它成功地解释了物质之间的引力作用。在牛顿的定律中,引力来自大质量物质之间的相互吸引。虽然牛顿也不知道这种力的本质,但它在描述运动时却非常成功。 但是,实验和观测都显示,爱因斯坦对引力的描述能够解释多个由牛顿定律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水星和其他行星轨道的反常的进动。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一些关于引力的显著效应,比如引力波和引力透镜,还有引力场引发的时间膨胀。2016年2月11日,LIGO團隊於華盛頓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共同宣布人類對於重力波的首個直接探測結果。所探測到的重力波來源於雙黑洞融合。 广义相对论已经成为现代天体物理学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现在理解黑洞(一个引力强大到使光都无法逃逸的空间区域)的基础。其强大的引力也使一些天体(比如活动星系核和X射线双星)发射出强烈的辐射。广义相对论也是宇宙学的标準大爆炸模型的理论框架中的一部分。 然而,到现在仍然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最根本的是广义相对论如何和量子力学结合而产生一个完整一致的量子引力理论。.

新!!: 质量和廣義相對論入門 · 查看更多 »

以科學家命名的非國際單位列表

以科學家命名的非國際單位列表列出在物理單位上,以突出貢獻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單位,這些單位不是國際單位,但是奈培與貝爾兩非國際單位可用於國際單位制上。這些單位雖然是非國際單位,但現在常用於科學上。這些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單位將永久使用。以下列表列出以科學家命名的非國際單位。.

新!!: 质量和以科學家命名的非國際單位列表 · 查看更多 »

伯奈利超級新星泵動式霰彈槍

伯奈利超級新星()是一枝由意大利伯奈利公司在1990年代後期設計和生產的現代化標準型泵动式霰彈槍,適合獵人、執法機關和軍隊三方使用,可以發射任何12鉛徑霰彈。是伯奈利新星泵動式霰彈槍的增強型版本。其最大分別是裝有一個更大的扳機護圈,更高的耐用性和可靠性。.

新!!: 质量和伯奈利超級新星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伯奈利M4 Super 90半自動霰彈槍

伯奈利M4(Super 90)()是一枝由意大利伯奈利公司設計和生產的半自動霰彈槍(戰鬥霰彈槍),發射12鉛徑霰彈。目前在數十個國家的軍隊、警隊和特種部隊中服役,除了研發的本國意大利的軍隊以外,在美軍服役的伯奈利M4霰彈槍的命名為M1014戰鬥霰彈槍。.

新!!: 质量和伯奈利M4 Super 90半自動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伯奈利新星泵動式霰彈槍

伯奈利新星()是一枝由意大利伯奈利公司在1990年代後期設計和生產的現代化標準型泵动式霰彈槍,適合獵人、執法機關和軍隊三方使用,可以發射任何12鉛徑霰彈或20鉛徑霰彈。其最具創新性和顯著特點是把單件式機匣和由複合材料製造、可令後座力大幅減少的槍托、護木設計成極具科幻風格的新世代流線造形,把構成槍械的零件減至最低,和使用钢以增強聚合物硬度。加長的前護木延伸到機匣前端,向後滑動時會覆蓋住下機匣。.

新!!: 质量和伯奈利新星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伴女星

(Klymene)是第10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9月13日发现。的直径为123.7千米,质量为2.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45.203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伴女星 · 查看更多 »

強烈熱帶風暴南瑪都 (2017年)

強烈熱帶風暴南瑪都(Severe Tropical Storm Nanmadol,國際編號:1703,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5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Emong,菲律賓華語譯名:俄蒙)為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3個被命名的風暴。「南瑪都」(Nan Madol,國際音標:nanˈmadol)一名由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提供,為波納佩島上的一個著名遺跡南馬都爾。 南瑪都在西菲律賓海成熱帶低氣壓後採取西北路徑以時速約35公里直撲臺灣東部並增強為熱帶風暴。南瑪都其後改為以東北路徑穿越八重山群島並進入东海,且進一步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且發展出風眼結構,於7月4日受西風帶影響而加速至每小時約50公里高速橫掃日本,是繼後14年以來首個登陸愛媛縣的熱帶氣旋,並在當地造成洪水、劇烈風勢和山崩,截至11日有30死亡,19人失蹤。南瑪都橫過日本後重返西北太平洋並受斜壓和冷空氣影響,於晚間至翌日轉化為溫帶氣旋,最後進入白令海,並侵襲阿留申群島。南瑪都是繼同年較早前熱帶風暴梅花後該年第2個轉向形熱帶氣旋。.

新!!: 质量和強烈熱帶風暴南瑪都 (2017年) · 查看更多 »

強烈熱帶風暴艾利 (2016年)

強烈熱帶風暴艾利(Severe Tropical Storm Aere,國際編號:161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2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Julian,菲律賓華語譯名:朱利安)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9個被命名的風暴。此風暴名稱由美國提供,是馬紹爾語的風暴之意。此名為第3次使用,對上兩次是分別在2004年和2011年,當中2004年颱風艾利曾侵襲臺灣並引發嚴重土石流災害。.

新!!: 质量和強烈熱帶風暴艾利 (2016年) · 查看更多 »

伽利略·伽利莱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 ;)Drake(1978, p.1).伽利略出生日期用的是儒略曆,當時所有基督教國家都使用這個曆法。義大利及幾個天主教國家於1582年改用公曆。除非特別註明,條目中的日期皆為公曆。,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等速運動,而是呈加速度運動;物體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會保持其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運動狀態不變。他又發表惯性原理阐明,未感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会保持不变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之父”及“現代科學之父”。Finocchiaro (2007).

新!!: 质量和伽利略·伽利莱 · 查看更多 »

伽瑪衰變

伽瑪衰變(γ衰變)是放射性元素衰變的一種形式,反應時放出伽瑪射線。 由於此衰變不涉及質量或電荷變化,故此並沒有特別重要的化學反應式,但仍可著量寫成: X^*\;\to\;X + \gamma\; 以星號代表某物質 X 的活躍狀態。 伽瑪衰變所釋放的伽瑪射線是一種電磁輻射,是亞原子粒子相互作用產生的特定頻率的電磁波,例如來自電子對湮沒和放射性衰變;伽瑪射線最多產生自星際空間的核反應。.

新!!: 质量和伽瑪衰變 · 查看更多 »

張量

張量(tensor)是一个可用來表示在一些向量、純量和其他張量之間的線性關係的多线性函数,這些線性關係的基本例子有內積、外積、線性映射以及笛卡儿积。其坐标在 n  維空間內,有  n^r個分量的一種量,其中每個分量都是坐標的函數,而在坐標變換時,這些分量也依照某些規則作線性變換。r稱為該張量的秩或階(与矩阵的秩和阶均无关系)。 在同构的意义下,第零階張量(r.

新!!: 质量和張量 · 查看更多 »

弗罗因德利希方程

弗罗因德利希方程(Freundlich equation,或称为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线)是吸附等温线其中的一种,吸附等温线建立了吸附在吸附剂上溶质的浓度与在液相中溶质的浓度两者之间的关系。1909年,赫伯特·弗罗因德利希提出了一个经验表达式用以表示每单位质量固体吸附剂上已吸附气体的量与气体压力这两者之间的等温变动。该方程亦被称为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线或弗罗因德利希吸附方程。大体上来说,有两种类型广为接受的吸附等温线: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线与朗缪尔吸附等温线。将被吸附物质的质量对温度作图,就可以得到吸附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新!!: 质量和弗罗因德利希方程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阿斯顿

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荣誉院士。由于“借助自己发明的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阐明了整数法则”,他被授予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 质量和弗朗西斯·阿斯顿 · 查看更多 »

异常物质

在物理學中,奇異物質(exotic matter)指的是與普通物質不同,具有奇異特性的物質的統稱。奇異物質有以下幾種:.

新!!: 质量和异常物质 · 查看更多 »

引力

重力(Gravitation或Gravity),是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也是物体重量的来源。 引力与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及强相互作用力一起构成自然界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在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是最弱的一种,但同时也是一种长程有效作用力。在现代物理学中,引力一般由广义相对论来精确描述,认为引力反映了物体的惯性在弯曲时空中的表现。而经典力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则是对引力在通常物理条件下的极好的近似描述。 在地球上,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万有引力赋予了物体的重量,并使物体落向地面。在宇宙中,引力让物质聚集而形成天体,同时也让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形成按照轨道运转的天体系统。此外,月球以及太陽对地球上海水的引力,形成了地球上的潮汐。.

新!!: 质量和引力 · 查看更多 »

引力加速度

在物理学中,物体的引力加速度是指由万有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在没有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任何质量的物体都会在引力场中得到同样的加速度。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引力加速度约在 9.78米/平方秒与9.82米/平方秒之间,一般默认为标准值:9.80665米/平方秒。 一个质量为M的天体在空间某点所产生的引力加速度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新!!: 质量和引力加速度 · 查看更多 »

引力势能

重力位能或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因为大質量物體的万有引力而具有的位能,其大小与其到大質量的距离有关。 E_p.

新!!: 质量和引力势能 · 查看更多 »

引力場

引力場(簡體中文中重--力場一詞特指地球表面的引力場。)是描述一物体在空間中受到万有引力(重力)作用的場,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一个物理量。.

新!!: 质量和引力場 · 查看更多 »

引力子

引力子(graviton),又稱--,一種量子物理學中,基於量子場論的架構,提出的假設基本粒子,這種量子的交換,可產生引力。但目前仍未知是否真正存在。引力子被设想为一個自旋为2、質量為零、不带電荷的玻色子。為了傳遞引力,引力子必須永遠相吸、作用範圍無限遠及以無限多的型態出現。.

新!!: 质量和引力子 · 查看更多 »

引力的熵力假说

引力的熵力假说是一种关于万有引力本质的理论假说,由荷兰弦理论家埃里克·韦尔兰德(Erik Verlinde)于2009年提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都对引力有了很好的阐述,但对其本质我们仍不了解。韦尔兰德的这一理论便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假说来描述引力的来源。目前这一理论还处于初级阶段。.

新!!: 质量和引力的熵力假说 · 查看更多 »

引力结合能

重力结合能是将松散物质通过引力作用相互聚拢的能量,其在量上等于将物体移动至无限远处所需的能量,或者物体从无限远处开始加速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通常以热能的形式)。 一个系统的重力结合能等于这个系统的重力势能的相反数。在一个天体和一颗卫星的系统中,重力结合能较卫星与天体之间的重力势能,其绝对值大得多。这是因为,后者仅将两部分分离的能量计算在内,而不计算各部分本身的能量。 对于一个均质球体,重力结合能U的定义为: 其中,G代表重力常数,M是这个球体的质量,r是球体半径。与将两个相互接触的相同球体分离至无限远所需的能量相比,这一能量还要大20%。 假设,地球是一个均质球体,质量M.

新!!: 质量和引力结合能 · 查看更多 »

引力透镜

引力透镜效應(gravitational lensing),根據廣義相對論,就是當背景光源发出的光在引力场(比如星系、星系團及黑洞)附近經過時,光线會像通過透鏡一樣發生彎曲。光线弯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引力场的强弱。分析背景光源的扭曲,可以帮助研究中间作為“透镜”的引力场的性质。根据尺度与效果的不同,引力透镜效应可以分为强引力透镜效应和弱引力透镜效应。 一般从数学上来讲,面质量密度(\kappa)大于1的为强引力透镜区域,小于1的为弱引力透镜区域。在强透镜区域一般可以形成多个背景源的像,甚至圆弧(又称“爱因斯坦环”,Einstein Ring),而弱透镜区域则只产生比较小的扭曲。强透镜方法通过对爱因斯坦环的曲率和多个像的位置的分析,可以估计测量透镜天体质量。弱透镜方法通过对大量背景源像的统计分析,可以估算大尺度范围天体质量分布,并被认为是现在宇宙学中最好的测量暗物质的方法。 1980年,天文学家观测到类星体Q0957+561发出的光在它前方的一个星系的引力作用下弯曲,形成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的像。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引力透镜效应。.

新!!: 质量和引力透镜 · 查看更多 »

引力波天文学

引力波天文学(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是观测天文学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兴起的一个新兴分支,其发展基础是广义相对论中引力的辐射理论在各类相对论性天体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传统天文学主要是使用电磁波來觀測各種天體系統,而引力波天文学則是通过引力波来观测发出引力辐射的天体系统。由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相比强度十分微弱,引力波的直接观测需要利用到當今最高端科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於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隔年他又在理论上预言引力波的存在。然而,在之後一世紀時間,引力波都未能在实验上直接被检测到。間接的觀測最早是1974年普林斯顿大学的拉塞尔·赫尔斯和约瑟夫·泰勒发现的脉冲双星,PSR 1913+16,其軌道的演化遵守引力波理論的預測,兩人因此榮獲199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隨後,又觀測到很多其它脈衝雙星,它們的軌道的演化都符合引力波理論的預測。 2016年2月11日,LIGO科學團隊與處女座干涉儀團隊於華盛頓舉行的一場記者會上宣布人類對於重力波的首個直接探測結果。所探測到的重力波來源於雙黑洞併合。兩個黑洞分別估計為29及36倍太陽質量,這次探測為物理學家史上首次由地面直接成功探測重力波。同年6月15日,LIGO團隊宣布,第二次直接探測到重力波。所探測到的重力波也來源於雙黑洞併合。兩個黑洞分別估計為14.2及7.8倍太陽質量,之後,又陸續確認探測到多次重力波事件。巴里·巴里什,莱纳·魏斯及基普·索恩因领导此项工作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质量和引力波天文学 · 查看更多 »

引力時間膨脹

引力時間膨脹(Gravitational time dilation)是指在宇宙有不同勢能的區域會導致時間以不同的速率度過的現象,引力導致的時空扭曲率越大,時間就過得越慢。愛因斯坦最初在自己的相對論中預測出這種現象,並其後由各種廣義相對論實驗中被證實。 其中一種證實方法就是把兩個原子鐘放在不同的高度(因此來自地球的引力效應會有差別),它們在一段時間后所測到的時間會有些許差別。其差別極小極小,甚至要用到納秒來作單位。 引力時間膨脹首次由愛因斯坦于1907年提出,並是狹義相對論中參照對象的加速前進所導致的結果。在廣義相對論中,它被視爲是時空度規張量描述的在不同地點的原時的差。龐德-雷布卡實驗首次直接證實了這種現象的存在。.

新!!: 质量和引力時間膨脹 · 查看更多 »

开普勒定律

开普勒定律是开普勒所发现、关于行星运动的定律。他於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科學雜誌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又於1618年,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幸运地得到了著名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所观察与收集、且非常精确的天文資料。大约于1605年,根据布拉赫的行星位置資料,开普勒发现行星的移动遵守著三条相当简单的定律。同年年底,他撰寫完成了發表文稿。但是,直到1609年,才在《新天文学》科學雜誌發表,這是因為布拉赫的觀察數據屬於他的繼承人,不能隨便讓別人使用,因此產生的一些法律糾紛造成了延遲。 在天文学与物理学上、开普勒的定律给予亚里士多德派与托勒密派极大的挑战。他主张地球是不斷地移动的;行星轨道不是圓形(epicycle)的,而是椭圆形的;行星公转的速度不等恒。这些论点,大大地动摇了当时的天文学与物理学。经过了几乎一個世纪披星戴月,废寝忘食的研究,物理学家终于能够運用物理理论解释其中的奧秘。艾萨克·牛顿應用他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严格地証明了开普勒定律,也让人们了解了其中的物理意义。.

新!!: 质量和开普勒定律 · 查看更多 »

彩女星

(Gerda)是第12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7月31日发现。的直径为81.7千米,质量为5.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2112.255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彩女星 · 查看更多 »

佩爾頓式水輪機

佩爾頓式水輪機(又譯:佩爾頓水車或伯爾頓式水輪機,Pelton wheel或Pelton Turbine)為衝擊式水輪機的一種,它是在1870年代由美國發明家所開發。佩爾頓式水輪機是利用水流動並衝擊水車時來取得能量,不同於利用水自身重量來帶動的傳統上射式水車。早在佩爾頓的設計發表前,便已有多種不同的衝擊式水輪機版本已經存在,然而它們的工作效率上,比起佩爾頓的設計來的更低。在水離開水車後,水通常仍具有速度,將水車的許多動能一併給浪費掉。佩爾頓的划槳幾何設計,使得動輪跑在水射流速度的一半後,僅用極低的速度離開動輪;因此佩爾頓的設計幾乎完全擷取了水的衝擊能量,如此一來便可擁有一部具有高效能的水輪機。.

新!!: 质量和佩爾頓式水輪機 · 查看更多 »

佳女星

(Ianthe)是第9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4月18日发现。的直径为104.5千米,质量为1.2×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06.670天。.

新!!: 质量和佳女星 · 查看更多 »

彼得·希格斯

彼得·威爾·希格斯,CH,FRS,FRSE(Peter Ware Higgs,),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愛丁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Griggs, Jessica.

新!!: 质量和彼得·希格斯 · 查看更多 »

彈性碰撞

彈性碰撞是碰撞前後整個系統動能不變的碰撞。彈性碰撞的必要條件是動能沒有轉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熱能、轉動能量),例如原子的碰撞。.

新!!: 质量和彈性碰撞 · 查看更多 »

体重

体重指的是人体(有时也指动物体)的质量,严格地说不是重量。常见衡量单位为千克、斤、磅等。是在医学、人体测量学、考古学和体育方面的有用参数。.

新!!: 质量和体重 · 查看更多 »

侍神星

(Nysa)是第4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5月27日发现。的直径为70.6千米,质量为3.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77.608天。.

新!!: 质量和侍神星 · 查看更多 »

循環定義

循環定義是指用於定義某詞語的詞語最終需用某詞語本身來定義的情形。 循環定義無法產生新知,如果讀者沒有事先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就無法完全理解這些詞語。因此,循環定義常被認為是定義謬誤。 詞典經常會循環定義,比如用乙定義甲,用丙定義乙,……繞了一圈又用甲定義癸。然而詞典經常不是沒用的,這是因為只要我們知道其中一個或幾個詞,詞典就能幫助我們認識其他的詞。然而,如果有人對甲、乙、丙、……、癸確實一無所知,詞典對他是無用的。.

新!!: 质量和循環定義 · 查看更多 »

微积分学

微積分學(Calculus,拉丁语意为计数用的小石頭) 是研究極限、微分學、積分學和無窮級數等的一個數學分支,並成為了現代大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歷史上,微積分曾經指無窮小的計算。更本質的講,微積分學是一門研究變化的科學,正如:幾何學是研究形狀的科學、代數學是研究代數運算和解方程的科學一樣。微積分學又稱為“初等數學分析”。 微積分學在科學、經濟學、商業管理學和工業工程學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用來解决那些僅依靠代數學和幾何學不能有效解決的問題。微積分學在代數學和解析幾何學的基礎上建立起来,主要包括微分學、積分學。微分學包括求導數的運算,是一套關於變化率的理論。它使得函數、速度、加速度和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號進行演绎。積分學,包括求積分的運算,為定義和計算長度、面積、體積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微積分學基本定理指出,微分和積分互為逆運算,這也是兩種理論被統一成微積分學的原因。我們能以兩者中任意一者為起點來討論微積分學,但是在教學中一般會先引入微分學。在更深的數學領域中,高等微積分學通常被稱為分析學,並被定義為研究函數的科學,是現代數學的主要分支之一。.

新!!: 质量和微积分学 · 查看更多 »

微流星體

微流星體是微小的流星體,是在太空中的微小固體,通常質量不到1公克。微隕石是穿越地球的大氣層之後依然存在,並到達地球表面的這種物體。.

新!!: 质量和微流星體 · 查看更多 »

後座力

後座力,通常是指槍炮發射時產生的瞬間後退力量。 後退動量相等於槍的質量乘上槍後退的速度。後座力所生的能量是可以利用動量守恆定律算出來,不過一般都是採直接測量。 小口徑武器的後座力通常由射手的身體吸收,非手持重型武器的後座力則由搭載底座承受。.

新!!: 质量和後座力 · 查看更多 »

徑向速度

视向速度是物體朝向視線方向的速度。一個物體的光線在徑向速度上會受多普勒效应的支配,退行的物體光波長將增加(紅移),而接近的物體光波長將減少(藍移)。 恆星的徑向速度,能夠經由高解析的光譜精確的測量,並且和在實驗室內測出的已知譜線波長做比較。在習慣上,正的徑向速度表示物體在退行,如果是負值,物體則是在接近。 在許多聯星中,軌道運動通常都會造成每秒數公里的徑向速度改變量。這些恆星譜線的變化肇因於都卜勒效應,因此她們被稱為光譜聯星。研究徑向速度可以估計恆星的質量和一些軌道要素,像是離心率、半長軸。同樣的方法也被用在發現環繞恆星的行星上,在這種方法下測量的運動可以確定行星的軌道週期,而位移量的大小可以用來計算行星的質量。.

新!!: 质量和徑向速度 · 查看更多 »

保質期

保质期是指产品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保质期一般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消费者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般食品、药品、护肤品、日用品等都会有保质期。 Category:安全 Category:时间.

新!!: 质量和保質期 · 查看更多 »

忠后星

(Alkeste)是第12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8月23日发现。的直径为76.4千米,质量为4.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57.784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忠后星 · 查看更多 »

忠神星

(Fides)是第3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5年10月5日发现。的直径为108.3千米,质量为1.3×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67.873天。.

新!!: 质量和忠神星 · 查看更多 »

忠诚度管理

忠诚度商业模型是一种战略管理中,利用公司资源,增加客户和其他股东忠诚度,达到预期商业目标的商业模型。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产品质量或引导客户满意的服务。客户的忠诚度直接影响了利润。.

新!!: 质量和忠诚度管理 · 查看更多 »

信神星

(Peitho)是第11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3月15日发现。的直径为41.7千米,质量为7.6×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389.411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信神星 · 查看更多 »

忤女星

(Brunhild)是第12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7月31日发现。的直径为48.0千米,质量为1.2×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15.156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忤女星 · 查看更多 »

土卫十九

土卫十九又稱為「伊米爾」(S/2000 S 1, Ymir),是环绕土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土卫十九 · 查看更多 »

土卫七

2 |- ! align.

新!!: 质量和土卫七 · 查看更多 »

土卫一

土卫一又稱為「彌瑪斯」(Mimas,Μίμᾱς,极少情况下拼为Μίμανς),是土星的一颗卫星,1789年由威廉·赫歇尔发现。 它以希腊神话中的盖亚之子Mimas命名。 土卫一是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小的在自吸引作用下呈球状的天体。.

新!!: 质量和土卫一 · 查看更多 »

土工布

複合土工布,又名複合土工膜,簡稱土工膜、防滲土工布,土工布、機織布、塑料編織布、是PE膜粘接製成的建築材料。物理結構為多層布膜,例如1布1膜是一層土工布附粘一層PE膜。2布1膜即是兩層土工布之間夾著1層PE膜。兩膜一布....如此類推。複合土工布是用為一種新型防滲布建築用物料,常用於抗拉力、防滲水、可變形、質量輕、土木工程防水工程方面、由於它成本平,所以被用於建設倉庫、水壩、圍堰、水渠、人工湖、蓄水池等水利工程上。 土工膜是以聚乙烯树脂添加一定比例的碳黑色母、抗老化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等吹塑而成,用于防渗防潮的新型防水建材。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是一种新型防渗,防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防渗防腐要求的工程之中。采用优质的高密度聚乙烯原生树脂, 主要成分为97.5% 的高密度聚乙烯,约2.5%的碳黑、微量的抗氧剂和热稳定剂,抗老化材料、紫外线吸收剂,没有使用其他添加剂、填料和膨胀剂,经三层共挤技术制成。所使用的树脂是专为柔性防渗膜应用而设计配制的原生聚乙烯树脂。经专家对防渗膜施工现场测试结果表明, HDPE防渗膜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了GRI-GM13。 土工膜产品分类:土工膜、防渗膜、HDPE土工膜、HDPE防渗膜(瑞恒牌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LDPE土工膜(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防渗土工膜、EVA土工膜。 土工膜产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GB/T17643-1998及建设部《CJ/T234-2006》标准。 土工膜主要用途:.

新!!: 质量和土工布 · 查看更多 »

圣女星

(Miriam)是第10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8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83.0千米,质量为6.0×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86.949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圣女星 · 查看更多 »

地壳

在地理上,地殼(Crust)是指一个星球最外層的實心薄殼,可以用化學方法将它与地幔區别。地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以及其它星球的地殼大部分都是由火成岩形成的,星球的地殼比起它们的地幔有更多的不相容成分。.

新!!: 质量和地壳 · 查看更多 »

地球引力

地球引力是因地球本身質量而具有的引力。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示符号為g,近似地等于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這表示,當忽略空氣阻力時,物件在地球表面上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為 9.8 m/s2。 換言之,靜止物件下落一秒後的速度為9.8m/s,兩秒後為19.6 m/s,如此類推。地球本身也受到下落物體等值的吸引力加速,也就是說地球會朝著下落物體的方向加速移動,但是地球質量遠大於下落物的質量,所以下落物對地球的加速度非常小。 地球引力又稱地心引--力或地心吸力,但這是不正確的,物理學上沒有此說法。.

新!!: 质量和地球引力 · 查看更多 »

地球地壳

地球地壳是指地球地表至莫霍界面之间一个主要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构成的薄壳,是岩石圈组成的一部分,平均厚度17公里,地壳下面的是地幔,上地幔大部分由橄榄石(一種比普通岩石密度大很多的岩石)构成。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线被称为莫氏不连续面。地壳的质量只占全地球0.2%,按结构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大陆地壳有硅酸铝层(花岡岩質)和硅酸镁层(玄武岩質)双层结构,而海洋地壳只有硅酸镁层(玄武岩質)单层结构,大陆地壳平均厚度有33公里,海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10公里。 地壳的温度随着其不断加深而逐渐升高,从200°C 到400°C 不等。.

新!!: 质量和地球地壳 · 查看更多 »

地球质量

地球质量(M⊕)是一个主要用于度量行星质量的单位,1地球质量等于一个地球的质量,即5.9722 × 1024千克。地球质量通常被用于计量类地行星的质量。 太阳系内的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以地球质量为单位,其质量值分别为0.055、0.815、1.000和0.107。 1地球质量还相当于:.

新!!: 质量和地球质量 · 查看更多 »

匈牙利自动望远镜网络计划

匈牙利自动望远镜网络(Hungarian Automated Telescope Network,HATNet)是一个由6架小型全自动化望远镜组成的网络。匈牙利自动望远镜网络计划(HATNet Project)即依赖该网络得以实施,其科学目标是使用凌星观测法探测系外行星。该网络也被用于寻找和追逐明亮的变星。目前,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负责维护该网络。 该网络的英文名简写HAT即表示“匈牙利自动望远镜”(Hungarian-made Automated Telescope),因为该网络最初是由一群匈牙利科学家发展起来的。该计划开始于1999年,并从2001年5月开始全面运作。.

新!!: 质量和匈牙利自动望远镜网络计划 · 查看更多 »

化女星

(Semele)是第8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6年1月4日发现。的直径为120.6千米,质量为1.8×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07.366天。.

新!!: 质量和化女星 · 查看更多 »

化学年表

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自有文字记载之时,但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化学史是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开始的。 后来被引入到现代化学中的早期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试图使用演绎推理来解释所处的世界,二是炼金术士(例如贾比尔和拉齐)和炼丹家(比如孙思邈和葛洪)试图使用实验方法来延长生命或进行物质的转化,例如用丹炉炼金丹,或将贱金属转化成金。 17世纪时,“演绎”和“实验”两种思想正融合到了一起,这种处于发展中的思想被称为科学方法。随着科学方法的引入,现代化学诞生了。 被称为“中心科学”的化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也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许多化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关键的发现,如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不一而足 。.

新!!: 质量和化学年表 · 查看更多 »

化学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或化学计量是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反应物或生成物前的数值。例如,图中为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方程式,方程式中O2、H2O前的数值(或“系数”)2就是它的化学计量。当一个物质前的数值为1时,便省略不写,如式中的CH4和CO2。 将一个未加化学计量数的方程补充化学计量数,使其符合物质、电荷守恒的过程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新!!: 质量和化学计量数 · 查看更多 »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是用来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不同化学反应的式子。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新!!: 质量和化学方程式 · 查看更多 »

化工流程泵

化工流程泵(英语:chemical process pump)主要是指在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输送,运输过程所使用的泵。由于化工介质的复杂,多样性,常常是具有危害、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性和糜烂作用及易产生化学反应的固体或者气体介质。并且考虑使用,成本,管理的实际问题。化工流程泵除了具备泵本身的作用以外,所输送化工介质始终对泵的材料、质量、耐腐蚀、可靠、温度、环境保护性能都有着不同标准和要求。 化工流程泵种类复杂,繁多。常见的化工流程泵有氟塑料泵、硫磺泵、磷酸泵、甲胺泵、液氨泵、低温泵、石墨泵。 Category:机械工程 Category:化学工程 Category:泵.

新!!: 质量和化工流程泵 · 查看更多 »

北盘江大桥 (杭瑞高速)

北盘江大桥位于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都格镇与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的交界处,是一座跨越尼珠河(可渡河下游)的高速公路斜拉桥,也被称为“北盘江特大桥”、“都格北盘江大桥”或“毕都高速北盘江大桥”。大桥全长1,341.4米,中心桩号为K219+004,是杭瑞高速公路(G56)毕节至都格段(毕都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桥分为两个标段建设,其中,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负责承建BD-T17标段(贵州岸),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建BD-T18标段(云南岸)。大桥总投资7.7886亿元人民币,于2013年开工建设。2016年12月29日正式建成通车,令往來六盤水市及宣威市的時間從五小時大幅縮減至一小時。.

新!!: 质量和北盘江大桥 (杭瑞高速) · 查看更多 »

包立方程式

包立方程式或稱薛丁格-包立方程式,為描述帶有自旋1/2的粒子在與電磁場交互作用下的修正方程式(自旋1/2粒子例如電子)。在此之前,用以描述粒子行為的薛丁格方程式則未考慮到粒子自旋的性質。其為狄拉克方程式在非相對論極限下的特例,應用在粒子速度慢到相對論效應可以忽略的場合。 包立方程式是由沃爾夫岡·包立於1927年所建構。.

新!!: 质量和包立方程式 · 查看更多 »

分子量

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量,单位为1。.

新!!: 质量和分子量 · 查看更多 »

分工

分工指個人、公司、國家或地區都負責自己所擅長的工作。由於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產量及產品質素也相繼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里程碑。孟子所講的「一日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一天的所需,都是別人辛苦,靠百種職業去完成。人與人互相依賴、學習,達到成長學習的效果。.

新!!: 质量和分工 · 查看更多 »

喬托號

喬托號(Giotto)是一艘歐洲太空總署所發射的太空船,主要任務是探測哈雷彗星。喬托號於1986年3月13日成功以596公里的距離通過哈雷彗星的核心。喬托號是為了紀念義大利畫家喬托·迪·邦多納而命名的,他曾在1301年觀測過哈雷彗星,並視為伯利恆之星。.

新!!: 质量和喬托號 · 查看更多 »

單筒望遠鏡

單筒望遠鏡是讓光線通過一系列的透鏡,有時也會使用稜鏡來減輕重量,將遠處景物放大與改善成像的一種折射望遠鏡。體積和重量都不到光學性質相似的雙筒望遠鏡的一半,使其變於攜帶。單筒望遠鏡產生2維的影像,而雙筒望遠鏡增加了景深 (3維影像) 的感覺。 單筒的光路是直線的,相對是較長的;稜鏡可以折疊光路,可以使用在必須縮短儀器長度的設備上 (詳細的說明請參考雙筒望遠鏡)。 單筒鏡,有時就直接稱為望遠鏡,當使用這種功能時需要將遠處的2維影像放大 (雖然有一些只是讓物體看來比較接近)。 視障人士可以利用單筒鏡觀看正常人觀看沒有困難的距離上的物件,例如讀取黑板或投影螢幕上的文章。應用在觀看更遠距離上的物件,包括博物學、狩獵、海事和軍事上的應用。 當放大率提高時,需要明亮的影像和良好的距離解析度,就需要相對較大的儀器,通常需要架設在三角架上。較小的口袋大小的「袋裝鏡」可用於不太嚴謹的應用場合。.

新!!: 质量和單筒望遠鏡 · 查看更多 »

喜神星

(Laetitia)是第3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6年2月8日发现。的直径为149.5千米,质量为3.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82.713天。.

新!!: 质量和喜神星 · 查看更多 »

命神星

(Fortuna)是第1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2年8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225.0千米,质量为1.2×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1393.378天。 命神星的名字來自羅馬神話中的命運女神福爾圖娜。 Baer最早通过沃神星的摄动测得命神星的质量约为1.08千克。Baer最近的估计认为其质量约为1.27千克。.

新!!: 质量和命神星 · 查看更多 »

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俄语:Мир,Mir,兼有“和平”与“世界”之意)是前蘇聯建造的一個轨道空间站,苏联解体后归俄羅斯。它是人類首個可长期居住的空间研究中心,同时也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经过数年由多个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 和平号空间站曾经保持着9年又358天的人类在太空最长连续逗留纪录,通过多国合作,和平号空间站曾经接待过多国的宇航员。太空梭-和平号计划期间,美国的航天飞机共拜访空间站11次,带来补给以及乘员替换。和平號由多個模块在轨道上组装而成,首個模块於1986年2月19日發射升空,其後至1996年的十年時間之中,其他多個模块相繼升空。 2000年底,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因和平號部件老化且缺乏维修经费,决定将其坠毁。和平号最终于2001年3月23日墜入地球大氣層,碎片落入南太平洋海域中。和平号的研究任務今后由國際太空站所取代。.

新!!: 质量和和平号空间站 · 查看更多 »

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

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DOS-7)是和平号空间站的第一个发射升空的组件。它在1986年2月20日被质子-K运载火箭从苏联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LC-200/39发射台发射升空。 但是在设计之初,核心舱(DOS-7)和DOS-8是做为礼炮7号的一部分。而后者一直到2000年才作为国际空间站的一部分发射升空。.

新!!: 质量和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 · 查看更多 »

哲女星

(Alexandra)是第5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9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165.8千米,质量为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31.620天。.

新!!: 质量和哲女星 · 查看更多 »

哑铃星云

啞鈴星雲(Dumbbell Nebula)又稱為扯鈴星雲、M27、梅西耶 27或NGC 6853,是一個位於狐狸座的行星狀星雲,距離地球約1,360光年。 啞鈴星雲也是最早被人類發現的行星狀星雲,它於1764年被法國天文學家夏爾·梅西耶所發現。它的視星等為7.5等,直經約為8角分。對於使用小型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的觀測者,這可能是最理想的行星狀星雲目標。啞鈴星雲也是業餘天文學一個受觀迎的觀測目標。.

新!!: 质量和哑铃星云 · 查看更多 »

再電離

再電離是在大爆炸宇宙學的黑暗期之後,宇宙中物質再電離的過程,並且是宇宙中氣體的兩次主要相變中的第二次。當主要的重子物質成為氫的型式,再電離通常指的是氫氣體的電離。宇宙原生的氦也經歷過相同的相變,但在宇宙歷史上是不同的點,並且通常會稱為氦再電離。.

新!!: 质量和再電離 · 查看更多 »

冥卫一

没有描述。

新!!: 质量和冥卫一 · 查看更多 »

冥后星

(Proserpina)是第2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3年5月5日发现。的直径为95.1千米,质量为9.0×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81.184天。.

新!!: 质量和冥后星 · 查看更多 »

冰晶

冰晶(ice crystal)是冰的宏观晶体形式。冰晶在光学及电学等物理性质方面有各向异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冰晶常呈六角柱状、六角板状、枝状、针状等形状,由于大气中的冰晶一般由水蒸气凝華产生,因此具有非常對稱的外型。在不同的環境溫度和濕度中,可以產生不同的對稱外形。当环境因素改变时,冰晶的形成方式也可能会改变,因此最终形成的晶体可能是多种样式混合而成的,例如冠柱晶。空中的冰晶下落时倾向以其侧棱平行于地平线,因此能以增强的差动反射率在偏振天气雷达信号(polarimetric weather radar)中被发现。冰晶带电后,下落的方向便不再平行于地平线。带电的冰晶也很较容易被偏振天气雷达检测出来。.

新!!: 质量和冰晶 · 查看更多 »

商业价值

在管理学中,商业价值是个非正式用语,指决定企业长期健康和福利的价值。商业价值把公司价值拓展到经济价值(也称为经济效益,经济附加值和股东价值)以外,包括其他形式的员工价值、客户价值、供应商价值、渠道伙伴价值、战略伙伴价值、管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很多价值不是通过金钱衡量的。 商业价值往往包括无形资产,不属于任何股东团体。例如,知识资产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平衡计分卡法就是一种常用的衡量、管理商业价值的方法。.

新!!: 质量和商业价值 · 查看更多 »

內含及外延性質

在物理學中,內含性質(intensive property)是指系統中不隨系統大小或系統中物質多少而改變的物理性质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p.19, M. David Burghardt, James A. Harbach, Harper Collins 1992, 0-06-041049-3,內含性質是的物理量。 相反的,外延性質(extensive property)是指系統中會和系統大小或系統中物質多少成比例改變的物理性质,二個個別獨立,不相關的系統,其外延性質有加成性,個別系統外延性質的和就是總系統的外延性質 Quantities, Units and Symbols in Physical Chemistry (3rd edn. 2007), page 6 (page 20 of PDF file)。 例如,密度和物質的多少無關,因此是物質的內含性質。物質的量常用質量及體積來表示,這二個都是外延性質。.

新!!: 质量和內含及外延性質 · 查看更多 »

內熱

內熱是源自天體內部,如行星、卫星、棕矮星和恆星,由引力坍缩、核聚变、潮汐加热、核心凝固(核心物质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时会释放热能)、放射性物質衰變等原因產生的熱。內熱與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內熱就越多。內熱能使天體溫暖而活躍。.

新!!: 质量和內熱 · 查看更多 »

全同粒子

在量子力學裏,全同粒子是一群不可區分的粒子。全同粒子包括基本粒子,像電子、光子,也包括合成的粒子,像原子、分子。 全同粒子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新!!: 质量和全同粒子 · 查看更多 »

兩種文化

兩種文化(英語:The Two Cultures),是英國科學家和小說家C·P·斯諾,於1959年在劍橋大學第一部分的標題。它的論點是「整個西方社會知識份子的生活」被名義上分成兩種文化,即科学和人文,對解決世界上的問題是一個重大的障礙。.

新!!: 质量和兩種文化 · 查看更多 »

公噸

公噸,Tonne(s)或MT(metric ton),又稱公頓,是公制的質量單位,符号為t。其雖非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之一,但符合十進制,在使用上是可以與國際單位制相合。 1 吨.

新!!: 质量和公噸 · 查看更多 »

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週期表是根據原子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週期中留有空格,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处在同一族中,如鹵素及惰性氣體。這使週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由於週期表能夠準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係,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範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現代的週期表由德米特里·門捷列夫於1869年創造,用以展現當時已知元素特性的週期性。自此,隨--新元素的發現和理論模型的發展,週期表的外觀曾經過改變及擴張。通過這種列表方式,門捷列夫也預測一些當時未知元素的特性以填補週期表中的空格。其後發現的新元素的確有相似的特性,使他的預測得到証實。 化學元素週期表将各个化学元素依据原子序编号,并依此排列。原子序從1(氫)至118(Og)的所有元素都已被发现或成功合成,其中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在2015年12月30日獲得IUPAC的确认。 而其中直到鉲的元素都在自然界中存在,其--的(亦包括眾多放射性同位素)都是在實驗室中合成的。目前Og之後的元素的合成正在進行中,帶出如何擴展元素週期表的問題。.

新!!: 质量和元素周期表 · 查看更多 »

先子星

先子星(Preon stars)在理論上是由先子構成的緻密星,這是在理論上組成夸克和輕子的一種次原子粒子。先子星的密度預測是介於中子星和黑洞之間-超過1020 克/立方公分,是極為驚人的。一顆質量與地球相似的先子星,直徑只有網球直徑大小。 這種天體原則上可以藉由經過重力透鏡觀測到的γ射線偵測出來。先子星的存在,或許可以解釋暗物質假說所造成的迷惑。 雖然很難解釋如此輕的物質如何形成如此緻密的天體,但先子星可能誕生於超新星爆发或大爆炸。.

新!!: 质量和先子星 · 查看更多 »

先驱者1号

先驱者1号(Pioneer 1 或 Able-2),是属于美国先驱者计划的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后发射的第一个航天器。探测器原计划用于探测地球附近和月球轨道上的电离层、宇宙射线、磁场、游离辐射和微陨星。但由于发射载具提前熄火,探测器未能达到理论速度,因此无法完成接近月球的计划。它在运行了43小时后进入地球大气层,最后坠落到南太平洋。.

新!!: 质量和先驱者1号 · 查看更多 »

光子

| mean_lifetime.

新!!: 质量和光子 · 查看更多 »

光學重力透鏡實驗

光學重力透鏡實驗(Optical Gravitational Lensing Experiment,簡稱OGLE)是波蘭華沙大學的一個天文學研究項目,其目標是以重力透鏡的方法,來尋找宇宙中的黑暗物質。研究項目於1992年開始,其間也發現了一些太陽系外行星。該計畫的主持人是華沙大學的。 這個項目所選取的目標分別為麥哲倫星雲及銀河系內的星系核球,由於中間有不少的恆星,因此在該恆星掩過目標時可作為重力透鏡使用。不少觀測均在智利的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進行,並與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及卡內基學院共同進行。 而計劃的前三個階段,OGLE-I(1992-1995年)、OGLE-II(1996-2000年)和OGLE-III(2001-2009年)。OGLE-I 是計畫的試驗階段,OGLE-II 是製造設置於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望遠鏡。使用8個晶片的 CCD 在波蘭製造後送往智利。OGLE-III 主要是偵測重力微透鏡事件和凌日行星。而定期偵測數百萬顆恆星的副產物就是完成了至今最大的變星星表。這一階段望遠鏡巡天的四個主要方向是在銀河系核球方向、船底座方向 、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方向。在這個階段也以重力微透鏡法發現了第一顆行星。緊接著2009年的工程階段之後,2010年正式開始使用32個晶片的 OGLE-IV 階段。本階段主要目標是增加以重力微透鏡法偵測到的行星數量。新照相機增加的視野增加了在同一天區觀測次數的可能性。.

新!!: 质量和光學重力透鏡實驗 · 查看更多 »

光分解離子成像

光分解離子成像,或更普遍地來說,產物成像是一種測量化學反應或光分解產物速度分佈的實驗技術 。 該方法使用二維偵測器,通常是微通道板,來擷取透過共振增強多光子離子化之態選擇後的離子到達偵測器的位置。第一個光分解離子成像實驗是由大衛·錢德勒(David W. Chandler)和保羅·休斯頓(Paul L. Houston)在1987年完成,其題目為碘甲烷的光分解動態學。.

新!!: 质量和光分解離子成像 · 查看更多 »

光神星

(Maja)是第6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4月9日发现。的直径为72.8千米,质量为4.0×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71.107天。.

新!!: 质量和光神星 · 查看更多 »

光速

光速,指光在真空中的速率,是一個物理常數,一般記作,精確值為(≈ m/s)。這一數值之所以是精確值,是因為米的定義就是基於光速和國際時間標準上的。根據狹義相對論,宇宙中所有物質和訊息的運動和傳播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也是所有無質量粒子及對應的場波動(包括電磁輻射和引力波等)在真空中運行的速度。這一速度獨立於射源運動以及觀測者所身處的慣性參考系。在相對論中,起到把時間和空間聯繫起來的作用,並且出現在廣為人知的質能等價公式中:.

新!!: 质量和光速 · 查看更多 »

光速可變理論

光速可變理論認爲光速(以c表示)是時空的函數,因此不是確定的數值。在經典物理學中,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常數,在國際單位制中被定義為c.

新!!: 质量和光速可變理論 · 查看更多 »

克卜勒11

克卜勒11(Kepler-11)是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位於天鵝座內,距離地球約2,000光年。這顆星是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並且由美國航空航天局於2011年2月2日公佈這個發現。克卜勒11是首個被確定擁有6顆行星的恆星。所有克卜勒11的行星质量均介于地球与海王星之间。.

新!!: 质量和克卜勒11 · 查看更多 »

克卜勒138

克卜勒138(Kepler-138),舊稱KOI-314,是一顆位於天琴座的紅矮星,距離地球約200光年。該恆星位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視野內,因此如有行星在恆星盤面通過時有機會被觀測到。 克卜勒138已確認有3顆行星存在,其中一顆是經測量後確認為發現時體積和質量最低的KOI-314c,它的質量幾乎和地球相等。KOI-314c因為密度過低,被認為是氣體行星,而非岩石行星,即使它的質量與地球大約相等。.

新!!: 质量和克卜勒138 · 查看更多 »

克尔-纽曼度规

克尔-纽曼度规(Kerr-Newman metric),简称K-N度规,是描述匀角速度旋转的带點電荷球体的引力场的度规,其数学表示是: -\left(\frac + d\theta^2 \right) \rho^2 + \left(c \, dt - a \sin^2 \theta \, d\phi \right)^2 \frac - \left(\left(r^2 + a^2 \right) d\phi - a c\, dt \right)^2 \frac 座標(r, θ, ϕ)是球座標系,Q是电荷,且: a.

新!!: 质量和克尔-纽曼度规 · 查看更多 »

克拉

克拉(carat,ct),或称卡、卡拉,从1907年国际商定为宝石计量单位开始沿用至今。可作珠玉、鑽石等寶石的質量單位,也可指貴金屬的純度比例。在香港、澳門等地,在買賣中惯用“克拉”表示黃金等貴金屬的纯度,为不混淆两者,故以希腊语Καράτι的首字母K为符号。.

新!!: 质量和克拉 · 查看更多 »

動力學

動力學(Dynamics)是古典力學的一門分支,主要研究運動的變化與造成這變化的各種因素。換句話說,動力學研究力對物體之運動所造成的影響。運動學則是純粹描述物體的運動,完全不考慮導致運動的因素。 更仔細地說,動力學研究由於力的作用,物理系統怎樣改變。動力學的基礎定律是艾薩克·牛頓提出的牛頓運動定律。對於任意物理系統,只要知道其作用力的性質,引用牛頓運動定律,就可以研究這作用力對於這物理系統的影響。 在經典電磁學裏,物理系統的動力狀況涉及了經典力學與電磁學,需要使用牛頓運動定律、馬克士威方程式、勞侖茲力方程式來描述。動力學是機械工程與航空工程的基礎課程。.

新!!: 质量和動力學 · 查看更多 »

動量算符

在量子力學裏,動量算符(momentum operator)是一種算符,可以用來計算一個或多個粒子的動量。對於一個不帶電荷、沒有自旋的粒子,作用於波函數 \psi(x)\,\! 的動量算符可以寫為 其中,\hat\,\! 是動量算符,\hbar\,\! 是約化普朗克常數,i\,\! 是虛數單位,x\,\! 是位置。 給予一個粒子的波函數 \psi(x)\,\! ,這粒子的動量期望值為 其中,p\,\! 是動量。.

新!!: 质量和動量算符 · 查看更多 »

囚神星

(Danaë)是第6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0年9月9日发现。的直径为82.0千米,质量为3.2×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881.025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0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囚神星 · 查看更多 »

回旋共振

回旋共振(cyclotron resonance),或回旋谐振,描述的是外力与磁场中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共振的现象。其得名于回旋加速器,而回旋加速器的原理正是将一个交变电场的频率调谐至其回旋共振频率,在每个周期给予粒子一定的动能,如此可以将粒子加速到较高的速度。.

新!!: 质量和回旋共振 · 查看更多 »

因次分析

物理量的量綱可以用來分析或檢核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係,這方法稱為量綱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通常,一個物理量的量綱是由像質量、長度、時間、電荷量、溫度一類的基礎物理量綱結合而成。例如,速度的量綱為長度每單位時間,而計量單位為公尺每秒、英里每小時或其它單位。量綱分析所根據的重要原理是,物理定律必需跟其計量物理量的單位無關。任何有意義的方程式,其左手邊與右手邊的量綱必需相同。檢查有否遵循這規則是做量綱分析最基本的步驟。 推導獲得的方程式或計算結果是否基本上合理,慣常可以用量綱分析來檢察。對於較複雜的物理狀況,量綱分析也可以用來構築合理假定(參見關聯模型),然後,做嚴格的實驗加以測試,或用已發展成功的理論仔細檢試。量綱分析能夠按照各種物理量的量綱,將它們詳細分類。.

新!!: 质量和因次分析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

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源於公制(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國際單位制以七個基本單位為基礎,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一致單位」。另有二十個基於十進制的詞頭,當加在單位名稱或符號前的時候,可用於表達該單位的倍數或分數。 國際單位制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公制;現行制度從1948年開始建立,於1960年正式公佈。它的基礎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國際單位制的設計意圖是,先定義詞頭和單位名稱,但單位本身的定義則會隨著度量科技的進步、精準度的提高,根據國際協議來演變。例如,分別於2011年、2014年舉辦的第24、25屆國際度量衡大會討論了有關重新定義公斤的提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厘米-克-秒制中出現了不少新的單位,而各學科之間在單位使用的問題上也沒有良好的協調。因此在1875年,多個國際組織協定《米制公約》,創立了國際度量衡大會,目的是訂下新度量衡系統的定義,並在國際上建立一套書寫和表達計量的標準。 國際單位制已受大部分發達國家所採納,但在英語國家當中,國際單位制並沒有受到全面的使用。.

新!!: 质量和国际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一系列由物理学家订定的基本标准单位。国际单位制共有7个基本单位。其中,只有公斤是用實物來定義。 中华人民共和国用的单位名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華民國用的單位名稱依據中華民國經濟部公告的《》。.

新!!: 质量和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词头

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单位的倍数和分数,目前有20个词头,大多数是千的整數次冪。.

新!!: 质量和国际单位制词头 · 查看更多 »

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

在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為行星下了定義,太陽系內的天體要成為行星的資格是:.

新!!: 质量和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行星定义 · 查看更多 »

图卢兹星

(Tolosa)是第13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是来自法国图卢兹的亨利·约瑟夫·阿纳斯塔斯·佩罗坦于1874年3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45.5千米,质量为9.9×1016千克。 图卢兹星的近日点离太阳2.051天文单位,远日点离太阳2.846天文单位,它的公转周期为3.83年,或1399.371天。它的轨道与黄道的倾角为3.208°,偏心率为0.162。 图卢兹星的表面由比较亮的矽酸鹽组成,它的反照率为0.270。它的自转周期为10小时又6分钟。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4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图卢兹星 · 查看更多 »

倍比定律

在化學上,倍比定律和定比定律同為化學計量學的基本定律。倍比定律由英國化學家约翰·道尔顿提出,又名道爾頓定律。 倍比定律內容:若兩元素可以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時,在這些化合物中,一元素的質量固定,則另一元素的質量成簡單整數比。 此定律說明了同一元素在不同的結合形式有兩種以上的化合量。舉例而言: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同是碳的氧化物。100克的碳和133克的氧反應以生成一氧化碳,和266克氧反應以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可以和100克碳反應生成此二種碳氧化物的氧,其質量比是1:2(133:266),為簡單整數比。 道尔顿於1803年首次提出他觀察到的這個現象。在此之前幾年,法國化學家普勞斯特先提出了定比定律,指出元素由一定比例構成特定化合物。道尔顿以此為基礎提出倍比定律。這對於他之後提出的原子論有深遠的影響,並且奠定了後世使用化學式的基礎。 其實在化學史上,倍比定律的應用範圍極廣。.

新!!: 质量和倍比定律 · 查看更多 »

B&T APC衝鋒槍

B&T APC()是一枝由位於瑞士图恩的(簡稱:B&T或B+T)公司設計及生產的冲锋枪。APC9發射9×19毫米口徑手枪子彈,而APC45發射.45 ACP口徑手枪子彈。APC的英文全寫為「」,中文意為「先進警用卡賓槍」。.

新!!: 质量和B&T APC衝鋒槍 · 查看更多 »

C (消歧義)

C是拉丁字母中的第3個字母。 在其他的領域,C可以代表:.

新!!: 质量和C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C·P·斯诺

查尔斯·珀西·斯诺,CBE(Charles Percy Snow,),科学家,小说家。.

新!!: 质量和C·P·斯诺 · 查看更多 »

Cinema 4D

Cinema 4D是一套由德国公司Maxon Computer开发的三维绘图软件,以其高的运算速度和强大的渲染外掛著称。Cinema 4D应用广泛,在广告、电影、工业设计、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例如影片《毁灭战士》(Doom)、《-zh-hans:范海辛; zh-hant:凡赫辛;-》(Van Helsing)、《-zh-hans:蜘蛛侠; zh-hant:蜘蛛人;-》、以及动画片《-zh-hans:极地特快; zh-hant:北極特快車;-》、《-zh-hans:丛林大反攻; zh-hant:打獵季節;-》(Open Season)等等。它正成为许多一流艺术家和电影公司的首选,Cinema 4D已经走向成熟。.

新!!: 质量和Cinema 4D · 查看更多 »

犊神星

(Io)是第8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5年9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180千米,质量为3.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78.081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犊神星 · 查看更多 »

犬后星

(Hecuba)是第10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9年4月2日发现。的直径为65千米,质量为3.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2131.062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9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犬后星 · 查看更多 »

矩阵

數學上,一個的矩陣是一个由--(row)--(column)元素排列成的矩形阵列。矩陣--的元素可以是数字、符号或数学式。以下是一个由6个数字元素构成的2--3--的矩阵: 大小相同(行数列数都相同)的矩阵之间可以相互加减,具体是对每个位置上的元素做加减法。矩阵的乘法则较为复杂。两个矩阵可以相乘,当且仅当第一个矩阵的--数等于第二个矩阵的--数。矩阵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和分配律,但不满足交换律。 矩阵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解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中未知量的系数可以排成一个矩阵,加上常数项,则称为增广矩阵。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表示线性变换,即是诸如.

新!!: 质量和矩阵 · 查看更多 »

矮行星

行星(別稱中行星、準行星、侏儒行星)是具有行星級質量,但既不是行星,也不是衛星的太陽系天體。也就是說,它是直接環繞著太陽,並且自身的重力足以達成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通常是球體),但未能清除鄰近軌道上的其它小天體和物質。 矮行星這個項目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8月通過環繞太陽天體的三種分類定義的一部分,導致新增加了發現的比海王星離太陽更遠的天體,其大小足以和冥王星匹敵,並且最後質量超過冥王星的天體,例如鬩神星。2006年,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定義上決議將矮行星排除在外,對此學界評價兩極。天文學家麥克·布朗認為這是正確的決定,而他是鬩神星和其它新矮行星的發現者。但拒絕接受這樣定義的阿蘭·斯特恩(Alan Stern),卻是在1991年4月創造矮行星這個名詞的天文學家。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目前承認的矮行星有5顆:、冥王星、、和。布朗批評官方的認可:「一個理性的人可能會認為,太陽系裡面只有5顆符合IAU定義的已知矮行星,但這些理性的人將無從修正。」 在另一份有數百顆已知的天體列在其中的清單,被懷疑都是太陽系的矮行星,估計在完整的探索過整個古柏帶之後,可能會發現200顆矮行星,而在探索過古柏帶以外的區域後,矮行星的總數可能超過10,000顆。個別的科學家認定的還有一些,麥克-布朗在2011年8月發表的清單中,從幾乎可以肯定到有可能是矮行星,就有390顆候選天體。布朗目前標示的11顆已知天體 -除5顆是已經被IAU認可的之外,還有(225088) 2007 OR10、、、、(307261) 2002 MS4和—是「幾乎可以確定」的,另外還有12顆是極有可能的Mike Brown, Accessed 2013-11-15。斯特恩也指出還有十多顆已知的矮行星Alan Stern,, August 24, 2012。 然而,只有兩顆天體,穀神星和冥王星,有足夠詳細的觀測資料可以確定它們符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定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接受鬩神星是矮行星,是因為它比冥王星更大。他們附帶決議尚未命名的海王星外天體,它們的絕對星等必須大於 +1(這意味著假設幾何反照率 ≤ 1,直徑就必須≥838公里),就會據以假設是矮行星來命名。目前,只有鳥神星和妊神星是依據這個程序被承認是矮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還沒有討論其它可能是矮行星天體的相關問題。 在其它行星系統的分類中,並未列出矮行星的特徵。.

新!!: 质量和矮行星 · 查看更多 »

石墨烯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一直被認為是假設性的結構,無法單獨穩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實驗中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為由,共同獲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纳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導熱系數高達5300 W/m·K,高於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溫下其電子遷移率超過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矽晶體(monocrystalline silicon)高,而電阻率只約10-6 Ω·cm,比銅或銀更低,為目前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 。因為它的電阻率極低,電子的移动速度極快,因此被期待可用來發展出更薄、導電速度更快的新一代電子元件或電晶體。由於石墨烯實質上是一種透明、良好的導體,也適合用來製造透明觸控螢幕、光板、甚至是太陽能電池。 石墨烯另一個特性,是能夠在常溫下觀察到量子霍爾效應。.

新!!: 质量和石墨烯 · 查看更多 »

CZ蠍式EVO 3 A1衝鋒槍

CZ蠍式EVO 3 A1()是一枝由捷克Česká Zbrojovka Uherský Brod(簡稱:CZ-UB)公司所設計及生產的冲锋枪,發射9×19毫米口徑手枪子彈。名字當中的“蠍式”意味著它繼承了蠍式衝鋒槍的名字。.

新!!: 质量和CZ蠍式EVO 3 A1衝鋒槍 · 查看更多 »

玫瑰星雲

玫瑰星雲 (也稱為科德韋爾49 )是一個大的球形電離氫區(外觀呈現圓形),位置在麒麟座,是銀河系內的一個巨大分子雲接近末端的部分。 疏散星團NGC 2244(科德韋爾50)內的恆星是由這個星雲的物質形成的,因此與這個星雲緊密的結合。 這一群星雲包括下列幾個NGC天體:.

新!!: 质量和玫瑰星雲 · 查看更多 »

玻尔半径

尼爾斯·玻尔於1913年提出了原子構造的波耳模型,其中電子環繞着原子核運轉。模型中提及電子只會在特定的幾個距離(視能量而定)環繞原子核運轉。而最簡單的原子──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軌道,該軌道也是電子可運行的最小軌道,其能量是最小的,從原子核向外找到此軌道的最可能距離就被稱為波耳半徑。.

新!!: 质量和玻尔半径 · 查看更多 »

玻尔兹曼方程

玻尔兹曼方程或玻尔兹曼输运方程(Boltzmann transport equation,BTE)是一个描述非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热力学系统统计行为的偏微分方程,由路德维希·玻尔兹曼于1872年提出。Encyclopaedia of Physics (2nd Edition), R.G. Lerner, G.L. Trigg, VHC publishers, 1991, ISBN (Verlagsgesellschaft) 3-527-26954-1, ISBN (VHC Inc.) 0-89573-752-3关于此方程描述的系统,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空间中一具有温度梯度的流体。构成此流体的微粒通过随机而具有偏向性的流动使得热量从较热的区域流向较冷的区域。 在现今的论文中,“玻尔兹曼方程“这个术语常被用于更一般的意义上,它可以是任何涉及描述热力学系统中宏观量(如能量,电荷或粒子数)的变化的动力学方程。 波尔兹曼方程并不对流体中每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做统计分析,而只考虑一群同时占据着空间中任意小(在数学上写作 d^3\mathbf )区域,且以位置矢量 \mathbf 末端为中心的粒子。这群粒子的动量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相对于动量矢量 \mathbf 只有几乎同样小的变化(因此这些粒子在动量空间中也占据着任意小区域 d^3\mathbf )。 波尔兹曼方程可用于确定物理量是如何变化的,例如流体在输运过程中的热能和动量。我们还可以由此推导出其他的流体特征性质,例如粘度,导热性,以及导电率(将材料中的载流子视为气体)Encyclopaedia of Physics (2nd Edition), R.G. Lerner, G.L. Trigg, VHC publishers, 1991, ISBN (Verlagsgesellschaft) 3-527-26954-1, ISBN (VHC Inc.) 0-89573-752-3。详见对流扩散方程式。 波尔兹曼方程是一个非线性。方程中的未知函数是一个包含了粒子空间位置和动量的六维概率密度函数。此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最近发表的一些结果还是能够让人看到解决此问题的希望。.

新!!: 质量和玻尔兹曼方程 · 查看更多 »

玻色子星

玻色子星為一理論中的假想天體,純粹由具有質量的玻色子構成﹝如W 及 Z 玻色子﹞,於宇宙誕生初期引力坍縮中出現的暗物質。目前我們已知的星體皆主要由費米子構成,因此玻色子星尚未被發現,但科學家希望藉偵測由一對共軌的玻色子星所發出的重力波來發現玻色子星。.

新!!: 质量和玻色子星 · 查看更多 »

玻色弦理論

玻色弦理論(Bosonic string theory)是最早的弦論版本,約在1960年代晚期發展。其名稱由來是因為粒子譜中僅含有玻色子。 1980年代,在弦論的範疇下發現了超對稱;一個稱作超弦理論(超對稱弦理論)的新版本弦論成為了研究主題。儘管如此,玻色弦理論仍然是了解微擾弦理論的有用工具,並且超弦理論中的一些理論困難之處在玻色弦理論中已然現身。.

新!!: 质量和玻色弦理論 · 查看更多 »

王后星

(Massalia)是第2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2年9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160千米,质量为5.2×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65.261天。.

新!!: 质量和王后星 · 查看更多 »

火箭推进剂

火箭推进器一般以某种形式大量存储在推进器容器里,过去被用来大量从火箭发动机喷射出以流体喷射物的形式,以产生推力作为推进。燃料推进剂往往与氧化剂推进剂燃烧产生大量非常热的气体。这些气体膨胀并从喷嘴喷出,不断加速,从火箭底部冲出产生推力直到火箭达到极高的速度。有时推进剂不会燃烧,但可以从外部加热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于较小的实验推进器,使用压缩气体通过推进喷嘴喷出以推动飞船。 化学火箭推进剂是最常用的,火箭通过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热气体达到推进目的。 在离子推进器中,推进剂是带电的原子,以磁性排斥的方式从飞船尾部推出。然而磁加速离子驱动器通常不被认为是火箭,而是一个使用电加热和磁喷嘴的类似级推进器。.

新!!: 质量和火箭推进剂 · 查看更多 »

火星氣候

火星氣候是數個世紀的科學家感興趣的課題,因為火星是唯一可從地球觀測其表面細節的類地行星。 雖然火星質量只有地球的11%,距離太陽比地球遠50%,兩顆行星的氣候仍有明顯相似之處,例如極冠、季節變化和可觀測的天氣模式,因此吸引了行星科學家和氣候學家持續的研究。雖然火星的氣候類似地球,包括季節和週期性的冰河期,也有重要的差異,如沒有液態水(雖然存在水冰)和低得多的熱慣性。火星大氣層的大氣標高大約是11公里,比地球高60%。氣候和生命現在或過去是否曾經存在於火星上有很大的關聯性,並且因為 NASA 的量測指出火星南極冰蓋的昇華增加,以致一些新聞媒體推測火星正經歷全球暖化的新聞而受到越來越多人感興趣。 早在17世紀早期人類就已使用地球表面的設備研究火星,但直到1960年代中期火星探測才開始對火星近距離觀測。飛掠和環繞探測器在火星大氣層之上觀測,並有數個登陸艇和火星車直接量測取得資料。先進的地球軌道望遠鏡今日仍持續提供一些有用的廣視野觀測以了解大範圍的氣象現象。 第一個火星飛掠任務是1965年的水手4號。快速的二日飛掠任務(1965年7月14至15日)提供了火星氣候有限而粗略的模式。之後的水手6號和水手7號提供了缺少的氣候基本訊息。之後真正取得火星氣候資料是開始於1975年的海盜號計畫和之後計畫,例如極為成功的火星全球探勘者號。 這些觀測工作已經有稱為火星大氣環流模式(Mar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MGCM)的電腦模擬計算輔助。幾個不同的迭代模式增進了火星氣候模式有限度的了解。氣候模式在顯示大氣物理和小於影像解析度的尺度上是受到限制的。它們也可能基於火星大氣機制和受到火星觀測資料品質以及時間和空間密度限制造成的不準確或不切實際假設。.

新!!: 质量和火星氣候 · 查看更多 »

獵鷹系列運載火箭

獵鷹1號火箭的設計能使發射到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可使用最低價格,它計畫把獵鷹5號火箭部分零件重複使用,第一節利用降落傘減速降落至海面,找回並重複使用。但第二節無法重複使用。.

新!!: 质量和獵鷹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球對稱位勢

球對稱位勢乃是一種只與徑向距離有關的位勢。許多描述宇宙交互作用的基本位勢,像重力勢、電勢,都是球對稱位勢。這條目只講述,在量子力學裏,運動於球對稱位勢中的粒子的量子行為。這量子行為,可以用薛丁格方程式表達為 其中,\hbar是普朗克常數,\mu是粒子的質量,\psi是粒子的波函數,V是位勢,r是徑向距離,E是能量。 由於球對稱位勢V(r)只與徑向距離有關,與天頂角\theta、方位角\phi無關,為了便利分析,可以採用球坐標(r,\ \theta,\ \phi)來表達這問題的薛丁格方程式。然後,使用分離變數法,可以將薛丁格方程式分為兩部分,徑向部分與角部分。.

新!!: 质量和球對稱位勢 · 查看更多 »

理论物理学

论物理学(Theoretical physics)通过为现实世界建立数学模型来试图理解所有物理现象的运行机制。通过“物理理论”来条理化、解释、预言物理现象。 豐富的想像力、精湛的數學造詣、嚴謹的治學態度,這些都是成為理論物理學家需要培養的優良素質。例如,在十九世紀中期,物理大師詹姆斯·麥克斯韋覺得電磁學的理論雜亂無章、急需整合。尤其是其中許多理論都涉及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的概念。麥克斯韋對於這概念極為反對,他主張用場論來解釋。例如,磁鐵會在四周產生磁場,而磁場會施加磁場力於鐵粉,使得這些鐵粉依著磁場力的方向排列,形成一條條的磁場線;磁鐵並不是直接施加力量於鐵粉,而是經過磁場施加力量於鐵粉;麥克斯韋嘗試朝著這方向開闢一條思路。他想出的「分子渦流模型」,借用流體力學的一些數學框架,能夠解釋所有那時已知的電磁現象。更進一步,這模型還展示出一個嶄新的概念——電位移。由於這概念,他推理電磁場能夠以波動形式傳播於空間,他又計算出其波速恰巧等於光速。麥克斯韋斷定光波就是一種電磁波。從此,電學、磁學、光學被整合為一統的電磁學。.

新!!: 质量和理论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砝碼

砝碼是質量非常準確的物体,於買賣交易或科學研究作為表示特定質量的工具,從而比較幾種不同東西的質量。由於要保持質量不變,砝碼必須不易發生化學作用和破損,所以多數砝碼都是用惰性金屬製造。 砝碼的重量一般以克或者千克為單位,質量大多為整數,例如10克、100克。也有一些精密電子秤用來校正的砝碼單位較小,如:500mg、200mg、100mg......等等。 另外,取用砝碼時需以砝碼夾夾取或戴手套拿取,才不易生鏽。 F F en:Weight#Measuring_weight.

新!!: 质量和砝碼 · 查看更多 »

碰撞测试假人

坐在汽车里的碰撞测试假人 碰撞测试假人是用来模拟车祸对人体的影响的真人一样大小的玩偶。 假人上装有许多测量撞击测试时产生的加载的传感器。在最佳情况下假人的生物力学性能应该和人体一样——比如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和质量,以及关节的刚性,等等,只有这样使用它们的模拟才能和现实相匹配。不同的假人模拟男性或者女性的身体,以及不同身高和年龄的人体。假人的标定主要是通过与使用尸体获得的数据的比较获得的。在近年来几乎所有载具的研究和开发均需要进行碰撞测试假人测试。对于一些交通工具来说使用碰撞测试假人的测试是型号许可的必要条件。.

新!!: 质量和碰撞测试假人 · 查看更多 »

碳閃

碳閃(Carbon detonation)是垂死的恆星重新进行劇烈的熱核融合,这通常會形成Ⅰa超新星。.

新!!: 质量和碳閃 · 查看更多 »

磨損作用 (地質學)

損作用(abrasion ,又名磨蝕作用)指,風、冰河、海浪、地心吸力或者流水,運載移動粒子,石塊和移動粒子摩擦,摩擦在物理上擦去石塊表面。摩擦後,移動粒子在石塊邊帶走又鬆散又薄弱的土石。粒子可在水源溶解。 磨損作用的大小,視乎移動粒子的硬度和濃度,又視乎移動粒子的速度和質量(所含物質的量)。.

新!!: 质量和磨損作用 (地質學) · 查看更多 »

祥神星

(Felicitas)是第10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9年10月9日发现。的直径为89.4千米,质量为7.5×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16.951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9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祥神星 · 查看更多 »

祭女星

(Velleda)是第12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11月5日发现。的直径为44.82千米,质量为9.4×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391.107天。.

新!!: 质量和祭女星 · 查看更多 »

祭神星

(Iphigenia)是第11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0年9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72.2千米,质量为3.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86.548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0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祭神星 · 查看更多 »

祸神星

(55 Pandora)是第5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9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66.7千米,质量为3.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73.243天。.

新!!: 质量和祸神星 · 查看更多 »

福后星

(Phocaea)是第2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3年4月6日由法国天文学家让·沙科纳克发现。的直径为75.1千米,质量为4.4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57.936天。.

新!!: 质量和福后星 · 查看更多 »

禽神星

(Nemausa)是第5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1月22日被法国的約瑟夫·讓·皮埃爾·洛朗发现,并用發現地法國尼姆(法文:Nîmes)的拉丁名命名。的直径为147.9千米,质量为3.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28.853天。.

新!!: 质量和禽神星 · 查看更多 »

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又稱為科學記數法或科學記法,是一種數字的表示法。科学记数法最早由阿基米德提出。 在科学记数法中,一個數被寫成一個1與10之間的實數a\,與一個10的n\,次幂的積: 其中 :.

新!!: 质量和科学记数法 · 查看更多 »

空穴

空穴又称--(Electron hole),在固体物理学中指共價鍵上流失一个电子,最後在共價鍵上留下空位的現象。 一個呈電中性的原子,其正電的質子和負電的電子的數量是相等的。現在由於少了一個負電的電子,所以那裡就會呈現出一個正電性的空位——電洞。當有外面一個電子進來掉進了電洞,就會發出電磁波——光子。 電洞不是正電子,電子與正電子相遇湮滅時,所發出來的光子是非常高能的。那是兩粒子的質量所完全轉化出來的電磁波(通常會轉出一對光子)。而電子掉入電洞所發出來的光子,其能量通常只有幾個電子伏特。 半导体由于禁带较窄,电子只需不多的能量就能从价带激发到导带,从而在价带中留下空穴。周围电子可以填补这个空穴,同时在原位置产生一个新的空穴,因此实际上的电子运动看起来就如同是空穴在移动。 在半导体的制备中,要在4价的本征半导体(纯硅、锗等的晶体)的基础上掺杂。若掺入3价元素杂质(如硼、镓、铟、铝等),则可产生大量空穴,获得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空穴是P型半导体中的多數载流子。 E E Category:准粒子.

新!!: 质量和空穴 · 查看更多 »

穆斯堡尔效应

斯堡尔效应,即原子核辐射的无反冲共振吸收。这个效应首先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于1958年首次在实验中实现的,因此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应用穆斯堡尔效应可以研究原子核与周围环境的超精细相互作用,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测量手段,其能量分辨率可高达10-13,并且抗干扰能力强、实验设备和技术相对简单、对样品无破坏。由于这些特点,穆斯堡尔效应一经发现,就迅速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冶金学、矿物学、地质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穆斯堡尔效应也在一些新兴学科,如材料科学和表面科学开拓了应用前景。 理论上,当一个原子核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出一个γ射线光子。当这个光子遇到另一个同样的原子核时,就能够被共振吸收。但是实际情况中,处于自由状态的原子核要实现上述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原子核在放出一个光子的时候,自身也具有了一个反冲动量,这个反冲动量会使光子的能量减少。同样原理,吸收光子的原子核光子由于反冲效应,吸收的光子能量会有所增大。这样造成相同原子核的发射谱和吸收谱有一定差异,所以自由的原子核很难实现共振吸收。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在气体和不太粘稠的液体中观察到穆斯堡尔效应。 1957年底,穆斯堡尔提出实现γ射线共振吸收的关键在于消除反冲效应。如果在实验中把发射和吸收光子的原子核置于固体晶格中,那么出现反冲效应的就不再是单一的原子核,而是整个晶体。由于晶体的质量远远大于单一的原子核的质量,反冲能量就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这样就可以实现穆斯堡尔效应。实验中原子核在发射或吸收光子时无反冲的概率叫做无反冲分数f,无反冲分数与光子能量、晶格的性质以及环境的温度有关。 穆斯堡尔使用191Os(锇)晶体作γ射线放射源,用191Ir(铱)晶体作吸收体,于1958年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原子核的无反冲共振吸收。为减少热运动对结果的影响,放射源和吸收源都冷却到88K。放射源安装在一个转盘上,可以相对吸收体作前后运动,用多普勒效应调节γ射线的能量。191Os经过β-衰变成为191Ir的激发态,191Ir的激发态可以发出能量为129 keV的γ射线,被吸收体吸收。实验发现,当转盘不动,即相对速度为0时共振吸收最强,并且吸收谱线的宽度很窄,每秒几厘米的速度就足以破坏共振。除了191Ir外,穆斯堡尔还观察到了187Re、177Hf、166Er等原子核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由于这些工作,穆斯堡尔被授予196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截至2005年上半年,人们已经在固体和粘稠液体中实现了穆斯堡尔效应,样品的形态可以是晶体、非晶体、薄膜、固体表层、粉末、颗粒、冷冻溶液等等,涉及40余种元素90余种同位素的110余个跃迁。然而大部分同位素只能在低温下才能实现穆斯堡尔效应,有的需要使用液氮甚至液氦对样品进行冷却。在室温下只有57Fe、119Sn、151Eu三种同位素能够实现穆斯堡尔效应。其中57Fe的 14.4 keV 跃迁是人们最常用的、也是研究最多的谱线。 穆斯堡尔效应对环境的依赖性很高。细微的环境条件差异会对穆斯堡尔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实验中,为减少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利用多普勒效应对γ射线光子的能量进行细微的调制。具体做法是令γ射线辐射源和吸收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速度,通过调整v的大小来略微调整γ射线的能量,使其达到共振吸收,即吸收率达到最大,透射率达到最小。透射率与相对速度之间的变化曲线叫做穆斯堡尔谱。应用穆斯堡尔谱可以清楚地检查到原子核能级的移动和分裂,进而得到原子核的超精细场、原子的价态和对称性等方面的信息。应用穆斯堡尔谱研究原子核与核外环境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的学科叫做穆斯堡尔谱学。 穆斯堡尔谱的宽度非常窄,因此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本领。例如57Fe的 14.4 keV 跃迁,穆斯堡尔谱宽度与γ射线的能量之比ΔE/E~10-13,67Zn的 93.3 keV 跃迁ΔE/E~10-15,107Ag的93 keV 跃迁ΔE/E~10-22。因此穆斯堡尔效应一经发现就在各种精密频差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

新!!: 质量和穆斯堡尔效应 · 查看更多 »

突尼西亞人

突尼西亞人是指以突尼西亞阿拉伯語為母語的民族。大多數居住在突尼西亞境內,少部分移民至其他國家,1956年3月20日,在殖民地獨立風潮之際,突尼西亞贏得了獨立,受到此時期民族主義的思潮影響,生長或來自此地擁有共同語言和文化的人多稱作突尼西亞人。.

新!!: 质量和突尼西亞人 · 查看更多 »

第二性徵

二性徵是指动物在性趋于成熟时身体上出现的变化。.

新!!: 质量和第二性徵 · 查看更多 »

第五种力

代物理学认为有四种基本作用力存在。然而,物理学中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理论,因此偶尔物理学家们也会假定存在一个额外的基本力——第五种力。大多数物理学家假定第五种力大约和引力的强度相近(也就是说,比电磁力和核力弱得多),而其力程则从一毫米到宇观尺度不等。.

新!!: 质量和第五种力 · 查看更多 »

等離子體參數

等離子體參數就是一系列決定電漿性質的參數。一般來說是以厘米-克-秒制來當作參數的基本單位,但是溫度卻是以電子伏特(eV)當作單位,而質量則是以質子質量(μ.

新!!: 质量和等離子體參數 · 查看更多 »

等效原理

等效原理(Äquivalenzprinzip,equivalence principle),尤其是強等效原理,在廣義相對論的引力理論中居於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它的重要性首先是被愛因斯坦分別在1911年的《關於引力對光傳播的影響》及1916年的《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中被提出來。 等效原理共有兩個不同程度的表述:弱等效原理及強等效原理。 對此原理,愛因斯坦曾如是說:「我為它的存在感到極為驚奇,並且猜想其中必有一把可以更深入了解慣性和引力的鑰匙。.

新!!: 质量和等效原理 · 查看更多 »

簧下質量

在地面車輛的懸吊系統中,簧下重量(或是簧下質量)是指懸吊的質量,車輪或車軌(如適用),和其他直接連接於其上的零件,不包含其他由懸吊支撐的零件。(車體及其他由懸吊支撐的零件稱為簧上質量)簧下重量包含眾多零件,如輪軸、輪軸承、輪轂(羊角)、輪胎和傳動軸的部分重量,減震桶和懸吊連桿。如果車輛剎車系統是安裝於舷外(在車輪框內,例外的有Alfa Romeo 75),這些重量也列入簧下重量的一部分。.

新!!: 质量和簧下質量 · 查看更多 »

米-吨-秒制

米-吨-秒制或稱為MTS單位制,是一種计量单位制,分别使用米、吨及秒作為長度、質量及時間的基本單位,和國際單位制及厘米-克-秒制一様屬於公制,但其單位較大,較適合工業使用。 米-吨-秒制是法國人發明的,因此像sthène(斯坦,力的單位)、pièze(皮玆,壓强的單位)等單位為法文,在1919年至1961年間曾為法國的法定單位系統("décret" May 5, 1961, "Journal Officiel"),蘇聯在1933年也采用此單位制,但在1955年時廢除。.

新!!: 质量和米-吨-秒制 · 查看更多 »

米制

--或稱--(metric system)是一個國際化的-zh-hk:十進制;zh-cn:十进制;zh-tw:十進位;-量度系統。法國在1799年開始使用米制,是第一個使用米制的國家。源自米制的國際單位制已成為國際大多數國家的主要量度系統。美國是现今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將國際單位制定義為官方量度系統的國家,不過自從1866年起也已開始在科研、医疗和军事领域使用國際單位制。英國政府已承諾將許多量測單位改為米制系統,但民间還沒有普遍使用,一般常用的單位仍是英制單位。 設置米制系統的原意是制訂一個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但為了政府或標準管理機構管理的需要,米制系統設置過程中仍然有對應標準單位(如長度一米或質量一千克)的米制系統原器。在1875年以前,米制系統原器是由法國政府所保管,在1875年後已交由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最後一項仍在使用的米制系統原器是國際千克原器,若國際單位制採用新的定義,也就不再使用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單位千克的標準。 米制系統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有一套互相關連的基本單位標準以及一套十的次幂的標準單位詞頭。利用基本單位及詞頭的組合可以用來產生較大或較小的衍生單位,取代以往使用的非標準化的單位。米制系統一開始為著商業需求而制訂,但其的單位也適合科學及工程方面的應用。 在19世紀時,不同的科學或工程定律使用的米制系統不一定相同,造成各米制系統會使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即使不同的定義都是基於公尺及千克的定義,但不同米制系統仍造成許多使用上的不便及混亂。在20世紀時科學家們針對不同的米制系統,重新整理一套國際通用的單位系統,1960年時國際度量衡大會訂定了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隨後也成為國際標準的米制系統。.

新!!: 质量和米制 · 查看更多 »

精密國際AW50狙擊步槍

精密國際AW50()是英国槍械製造商精密國際生產的北極作戰()系列的重型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槍),亦是AW為滿足國際市場上對於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越來越大的需求需研發的改進型(北極作戰狙擊步槍都在英國軍隊中作為制式狙擊步槍)。發射12.7×99毫米(.50 BMG)北約口徑制式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精密國際AW50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精細結構

在原子物理學裏,因為一階相對論性效應,與自旋-軌道耦合,而產生的原子譜線分裂,稱為精細結構。 非相對論性、不考慮自旋的電子產生的譜線稱為粗略結構。類氫原子的粗略結構只與主量子數n\,\!有關;更精確的模型,考慮到相對論效應與自旋-軌道效應,能夠分解能級的簡併,使譜線能更精細地分裂。相對於粗略結構,精細結構是一個(Z\alpha)^\,\!效應;其中,Z\,\!是原子序數,\alpha\,\!是精細結構常數。 精細結構修正包括相對論性的動能修正與自旋-軌道修正。整個哈密頓量H\,\!是 其中,H^\,\!是零微擾哈密頓量,H_\,\!是動能修正,H_\,\!是自旋-軌道修正。.

新!!: 质量和精細結構 · 查看更多 »

粒子

物理科學中,粒子為佔有微小局域的物体,能夠以數個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如体积或质量加以描述。.

新!!: 质量和粒子 · 查看更多 »

粒子列表

这是一份粒子物理学的粒子清单,包括已知的和假设的基本粒子,以及由它们合成的复合粒子。.

新!!: 质量和粒子列表 · 查看更多 »

約化質量

在牛頓力學裏,約化質量(Reduced mass),也称作折合质量、減縮質量,是出現於二體問題的 「有效」慣性質量。這是一個因次為質量的物理量,使二體問題能夠被變換為一體問題。 假設有兩個物體,質量分別為 m_\!\, 與 m_\!\, ,環繞著兩個物體的質心運行於各自的軌道。那麼,等價的一體問題中,物體的質量就是約化質量 \mu\!\, ,計算的方程式為 這結果可以很容易地證明出來.用牛頓第二定律,物體 2 施於物體 1 的作用力, 物體 1 施於物體 2 的作用力, 依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 兩個物體的相對加速度為 所以,我們總結,物體 1 的運動,相對於物體 2 ,就好似一個 質量為約化質量 的物體的運動。.

新!!: 质量和約化質量 · 查看更多 »

約翰·惠勒

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惠勒雖然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是他無疑是美國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作為物理學家,惠勒最重要的工作是與玻爾合作,在1942年共同揭示了核裂變機制,並參加了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他還是美國第一個氫彈裝置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作為物理學教育家,惠勒培養出了幾代美國物理學家,他指導過的博士達50位之多——當下美國宇宙學或者天體理論物理的一線人物有相當一部分是惠勒的學生。.

新!!: 质量和約翰·惠勒 · 查看更多 »

紅移

在物理學领域,紅移(Redshift)是指電磁輻射由於某种原因導致波长增加、頻率降低的现象,在可見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紅端移動了一段距离。相反的,電磁輻射的波長变短、频率升高的现象则被稱為藍移。紅移最初是在人们熟悉的可见光波段发现的,随着对电磁波谱各个波段的了解逐步加深,任何电磁辐射的波長增加都可以称为紅移。对於波长较短的γ射線、X-射線和紫外線等波段,波长变长确实是波谱向红光移动,“红移”的命名并无问题;而对於波长较长的紅外線、微波和無線電波等波段,尽管波长增加實際上是遠離红光波段,这种现象还是被称为“红移”。 當光源移動遠離觀測者时,观测者观察到的电磁波谱會發生紅移,这类似于聲波因为都卜勒效應造成的頻率變化。這樣的紅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應用,例如都卜勒雷達、雷達槍,在天體光譜學裏,人们使用都卜勒紅移測量天體的物理行為 。 另一種紅移稱為宇宙學紅移,其機制為。這機制說明了在遙遠的星系、類星體,星系間的氣體雲的光谱中觀察到的红移现象,其紅移增加的比例與距離成正比。這種關係为宇宙膨脹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比如大霹靂宇宙模型。 另一種形式的紅移是引力紅移,其為一種相對論性效應,當電磁輻射傳播遠離引力場時會觀測到這種效應;反過來說,當電磁輻射傳播接近引力場時會觀測到引力藍移,其波長變短、频率升高。 红移的大小由“红移值”衡量,红移值用Z表示,定义为: 这裡\lambda_0\,是谱线原先的波长,\lambda\,是观测到的波长,f_0\,是谱线原先的频率,f\,是观测到的频率。.

新!!: 质量和紅移 · 查看更多 »

經典物理術語

這一篇詞彙收集了經典物理內所有最常用的術語,並且簡單地表述了它們的定義。.

新!!: 质量和經典物理術語 · 查看更多 »

線密度

常用單位包括:.

新!!: 质量和線密度 · 查看更多 »

線粒體

--(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篮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多或少都拥有线粒体,但它们各自拥有的线粒体在大小、数量及外观等方面上都有所不同。这种细胞器拥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但因其基因组大小有限,所以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活动提供了化学能量,所以有“細胞的發電站”(the powerhouse of the cell)之称。除了为细胞供能外,线粒体还参与诸如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拥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英文中的“线粒体”(mitochondrion,复数形式为“mitochondria”)一词是由希腊语中的“线”(“μίτος”或“mitos”)和“颗粒”(“χονδρίον”或“chondrion”)组合而成的。在“线粒体”这一名称出现前后,“粒体”“球状体”等众多名字曾先后或同时被使用。这些现在已不再继续使用的名称包括:blepharoblast、condriokont、chondriomite、chondrioplast、chondriosome、chondrioshere、filum、fuchsinophilic granule、interstitial body、körner、fädenkörner、mitogel、parabasal body、plasmasome、plastochondria、plastome、sphereoplast和vermicle等(按首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顺序排列),其中“chondriosome”(可译为“颗粒体”)直至1982年仍见诸欧洲各国的科学文献。.

新!!: 质量和線粒體 · 查看更多 »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 equations),以克劳德-路易·纳维(Claude-Louis Navier)和乔治·斯托克斯命名,是一组描述像液体和空气这样的流体物质的方程。这些方程建立了流体的粒子动量的改变率(力)和作用在液体内部的压力的变化和耗散粘滞力(类似于摩擦力)以及重力之间的关系。这些粘滞力产生于分子的相互作用,能告诉我们液体有多粘。这样,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描述作用于液体任意给定区域的力的动态平衡。 因为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可用于描述大量对学术研究和经济生活中重要现象的物理过程,它们是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们可以用于模拟天气,洋流,管道中的水流,星系中恒星的运动,翼型周围的气流。它们也可以用于飞行器和车辆的设计,血液循环的研究,电站的设计,污染效应的分析,等等。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依赖微分方程来描述流体的运动。不同于代数方程,这些方程不寻求建立所研究的变量(譬如速度和壓力)的关系,而寻求建立这些量的变化率或通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术语来讲,这些变化率对应于变量的导数。其中,最简单情况的0粘滞度的理想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表明,加速度(速度的导数,或者说变化率)是和内部压力的导数成正比的。 这表示对于给定的物理问题,比如用微积分才可以求得其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实用上,也只有最简单的情况才能用这种方法获得已知解。这些情况通常涉及稳定态(流场不随时间变化)的非紊流,其中流体的粘滞系数很大或者其速度很小(低雷诺数)。 对于更复杂的情形,例如厄尔尼诺这样的全球性气象系统或机翼的升力,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必须借助计算机才能求得。这个科学领域称为计算流体力学。 虽然紊流是日常经验中就可以遇到的,但这类非线性问题极难求解。克雷数学学院于2000年5月21日设立了一个$1,000,000的大奖,奖励任何对于能够帮助理解这一现象的数学理论作出实质性进展的任何人。.

新!!: 质量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 查看更多 »

纺神星

(Klotho)是第9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2月17日发现。的直径为82.8千米,质量为5.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92.030天。 纺神星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克洛托。.

新!!: 质量和纺神星 · 查看更多 »

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外膜(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OMM”)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是该细胞器的界膜。线粒体外膜厚度约为6-7nm,较线粒体内膜平整光滑。线粒体外膜中磷脂与蛋白质各自的总质量几乎相等,两者比例约为0.9:1(其中心磷脂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03:0.97),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同一比例相近。线粒体外膜中的标志酶是单胺氧化酶,这种酶能阻止胺神经递质(如降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作用。.

新!!: 质量和线粒体外膜 · 查看更多 »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内膜(inn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IMM”)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内侧,包裹着线粒体基质的一层单位膜。线粒体内膜比外膜稍薄,厚约5-6nm。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与磷脂的质量比较高(约为0.7:0.3),并含有大量的心磷脂(心磷脂与磷脂的质量比约为0.22:0.78)。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分会向线粒体基质折叠形成嵴,嵴的形成可大大增加该膜的表面积。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的脂质组成与细菌细胞膜的相似,这一现象可利用内共生假说解释。该假说认为线粒体是由被真核细胞胞吞后内化的原核细胞衍变而来的。.

新!!: 质量和线粒体内膜 · 查看更多 »

线粒体核糖体

线粒体核糖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内的一种核糖体,负责完成线粒体这种细胞器中进行的翻译过程。线粒体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介干55S-56S之间,是已发现的沉降系数最小的核糖体。 不同生物的线粒体核糖体在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均比细胞质核糖体的大。.

新!!: 质量和线粒体核糖体 · 查看更多 »

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宏观世界和低速状态下,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在物理學裏,经典力学是最早被接受为力學的一个基本綱領。经典力学又分为静力学(描述静止物体)、运动学(描述物体运动)和动力学(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运动)。16世纪,伽利略·伽利莱就已采用科学实验和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力学。他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许多豁然开朗的启示。艾萨克·牛顿则是最早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力学定律的科学家。.

新!!: 质量和经典力学 · 查看更多 »

结合能

结合能(Binding Energy)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结合成更大的微粒释放的能量,或相应的微粒分解成原来的粒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这两种表述是等价的。比如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完全分解成质子和中子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这种原子核的结合能。在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结合之前质子与中子质量之和大于结合之后原子核的质量,出现质量亏损,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可以用质能方程\Delta E.

新!!: 质量和结合能 · 查看更多 »

细女星

(Sirona)是第11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1年9月8日发现。的直径为71.7千米,质量为3.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83.220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1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细女星 · 查看更多 »

罚神星

(Nemesis)是第12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11月25日发现。的直径为188.2千米,质量为7.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65.175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罚神星 · 查看更多 »

罗女星

(Lomia)是第11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1年9月12日发现。的直径为148.7千米,质量为3.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889.604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1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罗女星 · 查看更多 »

猎神星

(Artemis)是第10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9月16日由詹姆斯·克雷格·沃森发现。的直径为119.1千米,质量为1.8×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35.678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猎神星 · 查看更多 »

献血

捐血,--,指献血者自愿捐献全血、血浆或血液成分,而不收取任何报酬(但在一些情况下会赠送纪念品)的行为。這些血液通常存储在血库中,由医疗单位、血站或红十字会保管,以備需要者輸血時使用。有償獻血血液质量不能得到確保,不利于獻血者的健康,与有偿献血相比较,无偿献血得不到任何報酬。 一般人可在各地區的固定无偿献血站进行无偿献血,許多无偿献血站會定期派遣采血车到學校、單位、人流密集区,或配合地區活動來徵求捐血者。.

新!!: 质量和献血 · 查看更多 »

烏德琴

烏德琴,又称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عود;波斯語بربط;土耳其語ud或ut;希臘語ούτι;亞美尼亞語ուդ),是中东及非洲东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种传统弦乐器,有“中东乐器之王”之称。 烏德琴被认为是欧洲魯特琴和。由于现代吉它延自鲁特琴之一种类,是以烏德琴也被视为吉它之祖。 中亚国家如阿拉伯、土耳其、伊朗、亚美尼亚、伊拉克、敘利亞、阿塞拜疆的传统音乐里乌德琴占有重要地位。在北非国家如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也是人们所喜爱的乐器之一。.

新!!: 质量和烏德琴 · 查看更多 »

热力学

热力学,全稱熱動力學(thermodynamique,Thermodynamik,thermodynamics,源於古希腊语θερμός及δύναμις)是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準平衡态的物理、化学过程。热力学定義許多巨觀的物理量(像溫度、內能、熵、壓強等),描述各物理量之間的關係。热力学描述數量非常多的微觀粒子的平均行為,其定律可以用統計力學推導而得。 熱力學可以總結為四條定律。 熱力學第零定律定義了温度這一物理量,指出了相互接觸的两个系統,熱流的方向。 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内能這一物理量的存在,並且與系統整體運動的動能和系統与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位能是不同的,區分出熱與功的轉換。 熱力學第二定律涉及的物理量是温度和熵。熵是研究不可逆过程引入的物理量,表征系統通過熱力學過程向外界最多可以做多少熱力學功。 熱力學第三定律認為,不可能透過有限過程使系統冷却到絕對零度。 熱力學可以應用在許多科學及工程的領域中,例如:引擎、相變化、化學反應、輸運現象甚至是黑洞。熱力學計算的結果不但對物理的其他領域很重要,對航空工程、航海工程、車輛工程、機械工程、細胞生物學、生物醫學工程、化學、化學工程及材料科學等科學技術領域也很重要,甚至也可以應用在經濟學中。 热力学是从18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理论,主要是研究功與热量之間的能量轉換;在此功定義為力與位移的內積;而熱則定義為在熱力系統邊界中,由溫度之差所造成的能量傳遞。兩者都不是存在於熱力系統內的性質,而是在熱力過程中所產生的。 熱力學的研究一開始是為了提昇蒸汽引擎的效率,早期尼古拉·卡諾有許多的貢獻,他認為若引擎效率提昇,法國有可能贏得拿破崙戰爭。出生於愛爾蘭的英國科學家開爾文在1854年首次提出了熱力學明確的定義: 一開始熱力學研究關注在熱機中工質(如蒸氣)的熱力學性質,後來延伸到化学过程中的能量轉移,例如在1840年科學家杰迈因·亨利·盖斯提出,有關化學反應的能量轉移的研究。化學熱力學中研究熵對化學反應的影響Gibbs, Willard, J. (1876).

新!!: 质量和热力学 · 查看更多 »

热层

热层(英文:Thermosphere),亦稱熱成層、熱氣層或增溫層,是地球大氣層的一層。它位於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層之下,其顶部離地面约800km。热层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电离层便存在于在本层之中,而極光也是在热层顶部发生的。热层的空气密度极小,俄羅斯已退役的和平號太空站和现役的國際太空站均在距离地表320至380km的热层顶部运行。.

新!!: 质量和热层 · 查看更多 »

絕地救援

是一部2015年美國科幻片,為雷利·史考特執導,德魯·戈達德編劇。改編自安迪·威爾的小說《火星--任務》。由麥特·戴蒙、潔西卡·崔絲坦、麥可·潘納、傑夫·丹尼爾、凱特·瑪拉、克莉絲汀·薇格、西恩·賓、賽巴斯汀·斯坦、艾賽兒·漢寧和奇維托·艾吉佛主演。 監製賽門·金柏格和二十世紀福斯開始於2013年3月開始發展本片,並找來了德魯·戈達德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劇本。原本戈達德將會執導電影,但進度遲遲未推進,後來雷利·史考特取代了他作為導演,麥特·戴蒙被選作擔任主角、Genre Films製作。拍攝開始於2014年11月,主要取景地位于中国大陆和布达佩斯,歷時約70天左右。 電影於2015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影展上展出,在美國定於2015年10月2日上映(含3D版)。電影好評如潮,主要稱讚演員的演出和故事的合理性;在美國上映首週以5430萬美元居冠,最終全球票房總計6.19億美元。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7项提名,雷利·史考特赢得土星奖最佳导演奖。.

新!!: 质量和絕地救援 · 查看更多 »

生物量

生物量(Biomass)是指一條食物鏈可支持的生物總質量,一個動物或植物物種的活個體的總量或重量,稱為物種生物量,而群落中所有物種活個體的總量或重量,稱為群落生物量。 生物量通常以生境的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來表示,常以每單位的乾質量計算。 Category:生物学术语 Category:环境术语 Category:生态学度量 Category:生物 Category:水产学.

新!!: 质量和生物量 · 查看更多 »

生態塔

能量塔(又称能量金字塔;英文:Ecological Pyramid或Trophic pyramid)是某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占的生物质能或拥有的生物质能生产力的图形表示,用来表达各级之间生物能量的传递关系。因生物质能及其生产力一般都逐级向上递减而状如塔或金字塔而得名。 生态塔的最低一级为生产者,其上依次为初级(食草生物)、次级(捕食食草生物者)和三级消费者(捕食次级消费生物)等,有時會有捕食三級消費者的第四級消費者。.

新!!: 质量和生態塔 · 查看更多 »

电子

电子(electron)是一种带有负电的次原子粒子,通常标记为 e^- \,\!。電子屬於轻子类,以重力、電磁力和弱核力與其它粒子相互作用。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无法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电子带有1/2自旋,是一种费米子。因此,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任何兩個電子都不能處於同樣的狀態。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又称正子),其质量、自旋、帶电量大小都与电子相同,但是电量正負性与电子相反。電子與正子會因碰撞而互相湮滅,在這過程中,生成一對以上的光子。 由电子與中子、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相对于中子和质子所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显得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当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不等时,原子会带电;称該帶電原子为离子。当原子得到额外的电子时,它带有负电,叫阴离子,失去电子时,它带有正电,叫阳离子。若物体带有的电子多于或少于原子核的电量,导致正负电量不平衡时,称该物体带静电。当正负电量平衡时,称物体的电性为电中性。靜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例如,靜電油漆系統能夠將或聚氨酯漆,均勻地噴灑於物品表面。 電子與質子之間的吸引性庫侖力,使得電子被束縛於原子,稱此電子為束縛電子。兩個以上的原子,會交換或分享它們的束縛電子,這是化學鍵的主要成因。当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能够自由移动时,則改稱此電子为自由电子。许多自由电子一起移动所产生的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在許多物理現象裏,像電傳導、磁性或熱傳導,電子都扮演了機要的角色。移動的電子會產生磁場,也會被外磁場偏轉。呈加速度運動的電子會發射電磁輻射。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現存的電子大部份都是生成於大爆炸事件。但也有一小部份是因為放射性物質的β衰變或高能量碰撞而生成的。例如,當宇宙線進入大氣層時遇到的碰撞。在另一方面,許多電子會因為與正子相碰撞而互相湮滅,或者,會在恆星內部製造新原子核的恆星核合成過程中被吸收。 在實驗室裏,精密的尖端儀器,像四極離子阱,可以長時間局限電子,以供觀察和測量。大型托卡馬克設施,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藉著局限電子和離子電漿,來實現受控核融合。無線電望遠鏡可以用來偵測外太空的電子電漿。 電子被广泛應用于電子束焊接、陰極射線管、電子顯微鏡、放射線治療、激光和粒子加速器等领域。.

新!!: 质量和电子 · 查看更多 »

焓(enthalpy,读音ㄏㄢˊ|hán)是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能量参数。规定由字母H表示(H来自于英语Heat Capacity(热容)一词),单位為焦耳(J)。此外在化学和技术文献中,摩尔焓Hm(单位:千焦/摩尔,kJ/mol)和质量焓(或比焓)h(单位:千焦/千克,kJ/kg)也非常重要,它们分别描述了焓在单位物质的量和单位质量上的定义。 焓是内能和体积的勒让德变换。它是SpN总合的热势能。.

新!!: 质量和焓 · 查看更多 »

熱力學性質列表

没有描述。

新!!: 质量和熱力學性質列表 · 查看更多 »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新!!: 质量和熱帶氣旋 · 查看更多 »

熱海王星

热海王星是一类假定存在的太阳系外行星,其轨道距离母星较近(通常小于1天文单位)。该类行星的质量接近于海王星和天王星的内核和包层质量之和。近期的观测结果表明可能存在的热海王星的数量较预期的多。.

新!!: 质量和熱海王星 · 查看更多 »

牧神星

(Pales)是第4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9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149.8千米,质量为3.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979.344天。.

新!!: 质量和牧神星 · 查看更多 »

物理學分支

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于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新!!: 质量和物理學分支 · 查看更多 »

物理引擎

物理引擎是一个计算机程序模拟牛顿力學模型,使用质量、速度、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变量。可以用来预测这种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它主要用在計算物理學和电子游戏以及電腦動畫當中。.

新!!: 质量和物理引擎 · 查看更多 »

物理符號表

這是一個普通物理常數和符號的清單,以粗體字表示的符號為向量。物理上,有一組常在數學表達式中出現的符號。工作者熟悉這些符號,不是每次使用都加以說明。所以,對於物理初學者,下面的列表給出了很多常見的符號包括名稱、讀法。.

新!!: 质量和物理符號表 · 查看更多 »

物理量

物理量,是物理之中能測量的量,例如質量、體積,或者是測量和通常以數和物理單位(通常偏好國際單位制單位)的積表達的結果。 在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度量衡大會(General Conference of Weights & Measures)中,選擇了七個物理量作為基本量的國際單位系統,其法文名稱"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縮寫為"SI",其基本七個物理量如下:.

新!!: 质量和物理量 · 查看更多 »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在台灣稱為物量)也被称为物质的摩尔量、莫耳數,但不是正规用法,是量度一定量粒子的集合体中所含粒子数量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量纲为N。摩尔是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物质的量可用来度量所有粒子,如原子、分子、电子等,或者它们的特定组合。使用时要说明粒子的类别。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通过了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从此物理学和化学上的“物质的量”被统一起来。.

新!!: 质量和物质的量 · 查看更多 »

特超巨星

特超巨星(Hypergiant)在約克光譜分類中的光度屬於0(是數字的零,不是字母O),位置在赫羅圖的最上方,是一種具有極高質量與光度的恆星,顯示它們質量流失非常大。.

新!!: 质量和特超巨星 · 查看更多 »

牛頓 (單位)

在物理中牛頓(符號為希腊字母Ν,Newton)是力的公制單位。它是以建立經典力學(古典力學)的艾薩克·牛頓命名。.

新!!: 质量和牛頓 (單位) · 查看更多 »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of motion)闡明,物體的加速度與所受的凈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物體的加速度與凈力同方向。 牛頓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為「物体的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和所受外力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

新!!: 质量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 查看更多 »

牛頓旋轉軌道定理

在經典力學裏,牛頓旋轉軌道定理(Newton's theorem of revolving orbits)辨明哪種連心力能夠改變移動粒子的角速度,同時不影響其徑向運動(圖1和圖2)。艾薩克·牛頓應用這理論於分析軌道的整體旋轉運動(稱為拱點進動,圖3)。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軌道都會展現出這種很容易觀測到的旋轉運動。連心力的方向永遠指向一個固定點;稱此點為「力中心點」。「徑向運動」表示朝向或背向力中心點的運動,「角運動」表示垂直於徑向方向的運動。 發表於1687年,牛頓在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一冊命題43至45裏,推導出這定理。在命題43裏,他表明只有連心力才能達成此目標,這是因為感受連心力作用的粒子,其運動遵守角動量守恆定律。在命題44裏,他推導出這連心力的特徵方程式,證明這連心力是立方反比作用力,與粒子位置離力中心點的徑向距離r\,\!的三次方成反比。在命題45裏,牛頓假定粒子移動於近圓形軌道,將這定理延伸至任意連心力狀況,並提出牛頓拱點進動定理(Newton's apsidal precession theorem)。 天文物理學家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在他的1995年關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評論中指出,雖然已經過了三個世紀,但這理論仍然鮮為人知,有待發展。自1997年以來,唐納德·淩澄-貝爾(Donald Lynden-Bell)與合作者曾經研究過這理論。2000年,費紹·瑪侯嵋(Fazal Mahomed)與F·娃達(F.)共同貢獻出這理論的延伸的精確解。.

新!!: 质量和牛頓旋轉軌道定理 · 查看更多 »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Newton's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指出,兩個質點彼此之間相互吸引的作用力,是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並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平方反比。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稱之為歸納推理的經驗觀察得出的一般物理規律。它是經典力學的一部分,是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首次發表的,并於1687年7月5日首次出版。當牛頓的書在1686年被提交給英國皇家學會時,羅伯特·胡克宣稱牛頓從他那裡得到了距離平方反比律。 此定律若按照現代語文,明示了:每一點質量都是通過指向沿著兩點相交線的力量來吸引每一個其它點的質量。力與兩個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關於牛頓所明示質量之間萬有引力理論的第一個實驗,是英國科學家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於1798年進行的卡文迪許實驗。這個實驗發生在牛頓原理出版111年之後,也是在他去世大約71年之後。 牛頓的引力定律類似於庫侖電力定律,用來計算兩個帶電體之間產生的電力的大小。兩者都是逆平方律,其中作用力與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庫侖定律是用兩個電荷來代替質量的乘積,用靜電常數代替引力常數。 牛頓定律的理論基礎,在現代的學術界已經被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取代。但它在大多數應用中仍然被用作重力效應的經典近似。只有在需要極端精確的時候,或者在處理非常強大的引力場的時候,比如那些在極其密集的物體上,或者在非常近的距離(比如水星繞太陽的軌道)時,才需要相對論。.

新!!: 质量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 查看更多 »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在經典力學裏闡明,當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必會成雙結對地出現:其中一道力稱為「作用力」;而另一道力則稱為「反作用力」(拉丁語 actio 與 reactio 的翻譯),又稱「抗力」;兩道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們之間的分辨,是純然任意的;任何一道力都可以被認為是作用力,而其對應的力自然地成為伴隨的反作用力。這成對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稱為「配對力」。牛顿第三定律又稱為「作用與反作用定律」,在本文內簡稱為「第三定律」。 第三定律以方程式表達為 其中,\mathbf_ 是物體B施加於物體A的力,\mathbf_ 是物體A施加於物體B的力。.

新!!: 质量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 查看更多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運動定律(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表明,除非有外力施加,物體的運動速度不會改變。根據這定律,假設沒有任何外力施加或所施加的外力之和为零,則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物體所顯示出的維持運動狀態不變的這性質稱為慣性。所以,這定律又稱為惯性定律。物體的惯性與其质量有關。 1687年,英國物理泰斗艾萨克·牛顿在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裏,提出了牛頓運動定律。牛顿第一運動定律是其中一條定律,在本文內簡稱為「第一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只成立於慣性參考系,又稱為牛頓參考系。有些學者詮釋第一定律為定義慣性參考系的本質。假若採用這觀點,則由於只有從慣性參考系觀察,第二定律才成立,所以,不能從第二定律以特別案例的方式來推導出第一定律。另外又有一些學者將第一定律視為第二定律的推論。特別注意,慣性參考系的概念是在牛頓之後很久才發展成功。.

新!!: 质量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 查看更多 »

牛顿运动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Newton's laws of motion)描述物體與力之間的關係,被譽為是經典力學的基礎。這定律是英國物理泰斗艾薩克·牛頓所提出的三條運動定律的總稱,其現代版本通常這樣表述:.

新!!: 质量和牛顿运动定律 · 查看更多 »

牛顿摆

牛顿摆是一个1960年代发明的桌面演示装置,五个质量相同的球体由吊绳固定,彼此紧密排列。 牛顿摆最早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埃德姆·马略特(Edme Mariotte)于1676年提出的。当摆动最右侧的球并在回摆时碰撞紧密排列的另外四个球,最左边的球将被弹出,并仅有最左边的球被弹出。 当然此过程也是可逆的,当摆动最左侧的球撞击其它球时,最右侧的球会被弹出。当最右侧的两个球同时摆动并撞击其他球时,最左侧的两个球会被弹出。同理相反方向同样可行,并适用于更多的球,三个,四个,五个甚至六个。.

新!!: 质量和牛顿摆 · 查看更多 »

狱神星

(Eurydike)是第7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2年9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55.7千米,质量为1.8×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96.687天。.

新!!: 质量和狱神星 · 查看更多 »

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质量这一名词在狭义相对论中通常是指物质在静止时所测量的质量(静质量)。这个意义的质量与牛顿力学的质量相同。不变质量是静质量的另一名称,但它通常是指由许多粒子构成的系统。 相对论性质量这一名词也被使用,而这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總能量。物体的相对论性质量包括了它所具有的动能,因此取决于观察者所处于的参考系。.

新!!: 质量和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 · 查看更多 »

狄拉克方程式

論物理中,相對於薛丁格方程式之於非相對論量子力學,狄拉克方程式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的一項描述自旋-½粒子的波函數方程式,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羅·狄拉克於1928年建立,不帶矛盾地同時遵守了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兩者的原理,实则为薛定谔方程的洛伦兹协变式。這條方程預言了反粒子的存在,隨後1932年由卡爾·安德森發現了正电子(positron)而證實。 帶有自旋-½的自由粒子的狄拉克方程式的形式如下: 其中m \,是自旋-½粒子的質量,\mathbf與t分別是空間和時間的座標。.

新!!: 质量和狄拉克方程式 · 查看更多 »

盎司

司(ounce;符號:oz),或作盎斯,港譯「安--士」或「盎士」,為英制質量、重量或體積的单位,旧称英两或唡。.

新!!: 质量和盎司 · 查看更多 »

相对论量子化学

对论量子化学是指同時使用量子化学和相对论力学来解释元素的性质与结构的方法,特别是對於元素周期表中的重元素。 早期量子力学的发展并不考虑相对论的影响,因此人們通常认为“相对论效应”是指由于计算没有考虑相对论而与真实值產生差异或甚至矛盾。本文中的重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较大的元素。由於質量較大的緣故,相对论对它们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典型的重元素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等。 在化学中,相对论效应可以视为非相对论理论的微扰或微小修正,这可以从薛定谔方程推导获得。这些修正对原子中不同原子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影响,这取决于这些电子的速度与光速的相对差别。相对论效应在重元素更加显著,这是由于只有这些元素中的电子速度能与光速相比拟。.

新!!: 质量和相对论量子化学 · 查看更多 »

盖革-马士登实验

蓋革-馬士登實驗(Geiger-Marsden experiment),又称卢瑟福散射实验,是1909年汉斯·盖革和歐內斯特·馬士登(Ernest Marsden)在欧内斯特·卢瑟福指导下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的一个著名散射实验。 实验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的被金原子散射的偏向很小,但少数的偏向角很大甚至大于90度。由此可以证明,一个原子大部分的体积是空的空间,这由没有被弹回的粒子充分说明。 这个实验推翻了约瑟夫·汤姆孙认为原子内正负电荷在空间均匀分布的“均匀原子核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核理论打下了基础。.

新!!: 质量和盖革-马士登实验 · 查看更多 »

白朗寧大威力手槍

白朗寧大威力手槍()是一把由美国著名枪械發明家约翰·勃朗宁作基礎上的設計、()和比利时赫尔斯塔尔的國營赫斯塔爾改進及完成以及FN生產的單動操作式半自動手槍,發射當時歐洲威力最強大的9×19毫米手枪子彈。白朗寧是在1926年開始設計,設計完成的數年前逝世。.

新!!: 质量和白朗寧大威力手槍 · 查看更多 »

D-麦角酸二乙胺

D-麥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也称为“麦角二乙酰胺”,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它由麥角酸中合成,對氧氣、紫外線與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D处于液態時)。纯净的LSD是一种無色、無氣味,味微苦的固体。LSD的一次典型劑量只有100微克,仅相當於一粒沙子重量的十分之一,能造成使用者6到12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可作化學武器使用。LSD一般口服,通常以某種吸取物質吸取LSD后再服用该物(比如用吸墨紙、方糖或明膠吸取LSD後再將該吸取物放入口中),不過也可以通過食物或飲料來服用。在英國、美國、澳洲、新西蘭和大部分歐洲國家,這藥物都是非法的。.

新!!: 质量和D-麦角酸二乙胺 · 查看更多 »

EnergyPlus

EnergyPlus,由美国能源部资助下开发,是以BLAST和DOE-2为基础的大型能耗分析计算软件。该软件据动态负荷理论,采用反应系数法,对建筑物及相关的供热、通风和空调设备能耗,进行模拟计算。 EnergyPlus比较适合于研究多区域气流、太阳能应用方案以及建筑物热力性能;输出是简单的ASCII文件,可供电子数据表进一步的分析。当前版本是EnergyPlus ,可在Windows、Macintosh和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 是美国能源部目前官方正式的建筑物仿真程序。 EnergyPlus也可用于模拟建筑物中照明用电和水的使用,并包括了许多革新的仿真能力:时间步长短于1小时,模块系统,多区域空气流,热舒适,自然通风和光伏系统。.

新!!: 质量和EnergyPlus · 查看更多 »

芥神星

(Klytia)是第7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2年4月7日发现。的直径为44.4千米,质量为9.2×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589.253天。.

新!!: 质量和芥神星 · 查看更多 »

芙女星

芙女星(Egeria)是第1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0年11月2日发现。芙女星的直径为217千米,质量为9.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09.977天。.

新!!: 质量和芙女星 · 查看更多 »

蟹神星

(Panopaea)是第7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由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于1861年5月5日发现。的直径为122.2千米,质量为1.9×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45.723天。.

新!!: 质量和蟹神星 · 查看更多 »

韓牛

韓牛(한우),是歐洲牛與韓國牛的混血種。這種牛肉在韓國最受歡迎,儘管價格高昂,但朝鲜人喜歡它們的程度多於便宜的美國牛肉。這個問題使美韓两國多次執拗,因為前者質量更好,更適合作韓國烤肉。韩牛在韩国饮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韩牛在韩国也是一种在节日、假日馈赠亲朋的礼品。, Sun Jin Hur, Gu Boo Park and Seon Tea Joo,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Springer New York, ISSN 1935-5130, Issue Volume 1, Number 2 / June, 2008, pp 196-200 韩国江原道橫城郡是韩牛最大的产地。.

新!!: 质量和韓牛 · 查看更多 »

聯合系列運載火箭

聯盟號運載火箭(又译为聯合號運載火箭,歐美簡稱A-2)是不可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由Korler設計局製造研發,總部位在俄羅斯的薩馬拉,曾經發射過载人的太空船,是一個從聯合號出來的小分枝,目前用來發射自動運行補給太空火箭至國際太空站(MKC),也用於發射商業衛星發射系統由自動TSSKB公司與Starsem公司研發製造,在2001年有時一次發射;另外有九次在2001年,現在的聯合號火箭從哈薩克的白寇奴爾和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發射。.

新!!: 质量和聯合系列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聯星

聯星是兩顆恆星組成,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著它們共同質量中心運轉的恆星系統。有著兩顆或更多恆星的系統稱為多星系統。這種系統,尤其是在距離遙遠時,肉眼看見的經常是單一的點光源,要過其它的觀測方法,才能揭示其本質。過去兩個世紀的研究顯示,一半以上可見的恆星都是多星系統。 雙星(double star)通常被視為聯星的同義詞;然而,雙星應該只是光學雙星。之所以稱為光學雙星,只是因為從地球上觀察它們在天球上的位置,在視線上幾乎是相同的位置。然而,它們的"雙重性"只取決於這光學效應;恆星本身之間的距離是遙遠的,沒有任何共用的物理連結。通過測量視差、自行或徑向速度的差異,可以揭示它們只是光學雙星。 許多著名的光學雙星尚未進行充分與嚴謹的觀測,來確認它們是光學雙星還是有引力束縛在一起的多星系統。 聯星系統在天文物理上非常重要,因為它們的軌道計算允許直接得出系統的質量,而更進一步還能間接估計出半徑和密度。也可以從質光關係(mass-luminosity relationship,MLR)估計出單獨一顆恆星的質量。 有些聯星經常是在以可見光檢測到的,在這種情況下,它們被稱為視覺聯星。許多視覺聯星有長達數百年或數千年的軌道週期,因此還不是很了解它們的軌道。它們也可能通過其他的技術,例如光譜學(聯星光譜)或天體測量學來檢測。如果聯星的軌道平面正巧在我們的視線方向上,它與伴星會發生互相食與凌的現象;這樣的一對聯星會被稱為食聯星,或因為它們是經由光度變化被檢測出來的,而被稱為光度計聯星。 如果聯星系統中的成員非常接近,將會因為引力而相互扭曲它們的大氣層。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接近的聯星系統可以交換質量,可能會帶來它們在恆星演化時,單獨的恆星不能達到的階段。這些聯星的例子有大陵五、天狼星、天鵝座X-1(這是眾所皆知的黑洞)。也有許多聯星是行星狀星雲的中心恆星,和新星與Ia型超新星的祖恆星。.

新!!: 质量和聯星 · 查看更多 »

達朗貝爾原理

達朗貝爾原理(d'Alembert principle)是因其發現者法國物理學家與數學家讓·達朗貝爾而命名。達朗貝爾原理闡明,對於任意物理系統,所有慣性力或施加的外力,經過符合約束條件的虛位移,所作的虛功的總和等於零: 其中,\mathbf_i.

新!!: 质量和達朗貝爾原理 · 查看更多 »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是指用華語製作的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現今華語電影發展由中國大陸、香港、澳门、台灣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漸次形成各自系統文化。 首部華語電影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隨後在上海與香港有更多華語電影拍攝,其中香港(港产片)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语梦工场”、“东方之珠”。國際及兩岸三地間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華語電影也在不斷地融合、互補、發展之中。 而為了表揚大中華的電影工作者,兩岸三地每年都舉辦多個電影獎,其中:中国大陆金鸡獎、百花奖、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被視為華人電影界的三大最高榮譽。.

新!!: 质量和華語電影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莱纳德

菲利普·冯·莱纳德(Philipp von Lenard,),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莱纳德在研究阴极射线时曾获得卓越成果,为此获得诺贝尔奖;他用实验发现了光电效应的重要规律;他也提出过一种原子结构设想。.

新!!: 质量和菲利普·莱纳德 · 查看更多 »

衝量引擎

衝量引擎(英文:Impulse drive或impulse engine),出現在科幻影視作品《星际旅行》中,做為太空船艦如聯邦星艦的一項推進工具。使用這項推進裝置僅能達到次光速(亞光速,.

新!!: 质量和衝量引擎 · 查看更多 »

衡器

衡器是指取得物质质量指标的工具。.

新!!: 质量和衡器 · 查看更多 »

行星

行星(planet;planeta),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由西向東)。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空间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2040攝氏度)。 隨著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迫切。歷史上行星名字來自於它們的位置(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内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说取代了地心说,人類瞭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2006年后被排除出行星行列,2008年被重分類為类冥天体,属于矮行星的一种)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恆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3年7月12日,人類已發現2000多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新!!: 质量和行星 · 查看更多 »

行星定義

行星定義直到2006年8月24日才有了一個比較明確且可以被接受的文字敘述。在這之前,尽管行星一詞已經被使用了數千年,但令人驚訝的是,科學界始終沒有給過行星明確的定義。進入21世紀後,行星的認定成為一個備受爭議的主題,這才迫使天文學界不得不為行星做出定義。 數千年來,「行星」一詞只被用在太陽系內。當時天文學家尚未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任何行星。但從1992年起,人類陸續發現了許多比海王星更遙遠的小天體,而且其中也不乏與冥王星大小相當者,這使得有資格成為行星的天體由原有的9顆增加至數打之多。1995年,科學家发现了第一个太阳系外行星飛馬座51b。之後,陸續發現的太阳系外行星已經有數百顆之多。這些新發現不僅增加了潛在行星的數量,且由於這些行星具有迥異的性質──有些大小足以成為恒星,有些又比我們的月球還小──使得長久以來模糊不清的行星概念,越来越有明確定義的必要性。 2005年,一顆外海王星天體,阋神星(當時編號為2003 UB313)的發現,使得對行星做明確定義的必要性升至頂點,因為它的質量比冥王星(在當時是已被定義為行星的天體中最小者)還要大。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由各國的天文學家組成負責為天體命名與分類的組織,在2006年對此問題做出了回應,發佈了行星的定義。依據這最新的定義,行星是環繞太陽(恆星)運行的天體,它們有足夠大的質量使自身因為重力而成為圓球體,並且能清除鄰近的小天體。未能清除軌道內小天體的則被納入一個新創的分類,稱做矮行星。除了以上兩類,其他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則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按照以上定義,太陽系有八個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而冥王星被排除在外。至2007年7月為止,已獲承認的矮行星則有冥王星、穀神星和鬩神星,2008年7月才增加了第四顆鳥神星,又於同年9月增加了第五顆妊神星。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這項決議並無法弭平所有爭議,部分天文學家拒絕承認此一決議。.

新!!: 质量和行星定義 · 查看更多 »

行星質量體

行星質量體(Planetary-mass objects),是一個質量落入行星定義範圍的天體:有足夠的質量,能以自身的重力克服剛體力,因此能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接近圓球體),但不足以像恆星一樣維持核心的氘的融合。.

新!!: 质量和行星質量體 · 查看更多 »

颱風納坦 (2016年)

颱風洛坦(Typhoon Nock-ten,國際編號:162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30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Nina,菲律賓華語譯名:妮娜,)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此名稱由寮國提供,是一種鳥的名字。洛坦是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最後一個命名風暴,於12月下旬形成後急劇增強直趨菲律賓,並以較原先預期更高的強度,在圣诞节當日橫掃菲律賓中部,成為史上最晚達到相當於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之「五級颱風」強度的西北太平洋風暴。洛坦在菲律賓肆虐後移入南海中部,但強烈冬季季候風南下,結果不敵季候風而轉向西南並快速減弱。由於洛坦在菲律賓造成嚴重損失,所以已在第49次颱風委員會會議中被永久除名,新名稱由「軒嵐諾」取代之。.

新!!: 质量和颱風納坦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納莉 (2001年)

颱風納莉(--,國際編號:200116,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02001,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奇科,--)為200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十六個被命名的風暴,其發展過程與路徑相當奇特詭譎、活躍期特別長久,乃該風季十分致命的風暴之一。該系統於2001年9月5日在琉球群岛南方海面形成,初期受鋒面影響而往東北行進並侵襲沖繩島,其後往西移動且與颱風丹娜絲發生藤原效應,期間又受副熱帶高壓脊與華北地區的中層大陸高壓所形成之鞍型場影響,期間數回強度反覆增強與減弱、移速遲緩乃至原地滯留、三度急轉彎侵襲琉球群島、四次超過90度大轉彎,造成當地2人罹難或失蹤。 9月13日晚間起,中層大陸高壓的所挾帶之導引氣流佔有主導地位,納莉因而往西南方向緩慢行進,並於9月16日晚間開始侵襲且滯留臺灣本島長達49小時又20分鐘,為當地帶來強降雨而導致九一七水--災,為臺北都會區造成繼2000年象神之後最嚴重的淹水災害,同時亦刷新各地測站雨量紀錄,共造成94人罹難、10人失蹤、經濟損失高達300億新臺幣(當時折合美元約8.66億)。自臺灣出海後進入台灣海峽南部、南海北部一帶,受副熱帶高壓勢力影響而往西行,直撲华南地区並在當地引致零星災害,有3人罹難與3人失蹤,經濟損失達6000萬人民幣(當時折合美元約725萬)。納莉最終深入內陸而受地形影響,9月21日在廣西消散。值得一提的是,納莉活躍期間之平均移速僅時速8.7公里,是21世紀以來平均移速第三慢的西北太平洋風暴(僅次於2001年利奇馬以及2011年南瑪都)。 儘管納莉當年在臺灣造成僅次於桃芝的極大破壞及傷亡,但由於敏感的政治因素,中華民國並非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成員,無法提出除名要求,名稱仍繼續沿用至今。然而自2013年-zh-cn:飞燕; zh-tw:燕子; zh-hk:飛燕; zh-mo:飛燕-起,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決定將部份音譯名稱改為意譯,「納--莉」亦因而被改為「百--合」,不過並不追溯在此次改名政策推出前的颱風。.

新!!: 质量和颱風納莉 (2001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

颱風莫蘭蒂(Typhoon Meranti,國際編號:1614,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6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Ferdie)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4個被命名的風暴。「莫蘭蒂」(Meranti)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指柳桉樹,是一種高大的樹,木質較軟,是常用的建築材料。 莫蘭蒂是2016年西北太平洋最強的熱帶氣旋,更是21世紀西北太平洋海域第三強風暴,僅次於2013年颱風海燕和2010年颱風鮎魚。初時各大電腦數值預報模式均預期莫蘭蒂在臺灣以東海域轉向,然而隨後兩三日預報大幅向西調整,結果莫蘭蒂以海燕後最強颱風的姿態直撲呂宋海峽,成為又一個於中秋節前後重創臺灣、菲律賓巴丹群島、中國東南沿岸的熱帶氣旋,導致福建破200億人民幣經濟損失,打破同年較早前颱風尼伯特之紀錄,成為福建史上經濟損失最嚴重之風災。由於莫蘭蒂在臺灣和中國大陸造成嚴重損失,所以已在第49次颱風委員會會議中被永久除名,新名稱由「妮亞圖」取代之。.

新!!: 质量和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鮎魚 (2016年)

颱風鮎魚(Typhoon Megi,國際編號:161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02016,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elen,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7個被命名的風暴。「鮎魚」(메기)一名是由南韓所提供,是一種在河流或湖泊裏常見的魚,嘴旁有長鬚,魚身大,它的出現令人聯想到快要下雨。此名稱為第3次使用,對上一次獲給予此名的2010年颱風--鮎魚曾經問鼎21世紀西北太平洋最強風暴,但3年後遭颱風海燕超越;該年鮎魚亦以頂峰強度橫掃菲律賓呂宋並造成嚴重破壞,但此名稱未被申請除名。此風暴成為繼颱風莫蘭蒂和颱風馬勒卡後,連續第3個影響關島和臺灣的熱帶氣旋,橫掃臺灣後再於中國福建省大舉破壞。.

新!!: 质量和颱風鮎魚 (2016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榕樹 (2017年)

颱風榕樹(Typhoon Banyan,國際編號:1712,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42017)是第12個被命名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榕樹」(國際音標:ˈbæn.jən)一名由香港所提供,華南地區常見的一種樹。。 榕樹是一個遠洋風暴,在整個行進過程中都沒有對陸地造成任何影響。氣旋源自威克島東南方的一個低壓區,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10日下午3時給予熱帶擾動編號90W。系統隨即迅速發展,日本氣象廳在翌日上午9時05分把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發佈;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3小時後跟隨升格,再過6小時升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在晚上8時50分也把此系統升為熱帶風暴並把其為榕樹。當時各部門預料榕樹會加強為熱帶風暴至強烈熱帶風暴強度,但由於榕樹移動緩慢,令其發展比預期迅速。榕樹在12日下午發展出中心密集雲團區,並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受惠於海水炎熱、比熱容量也高,加上垂直風切變微弱和熱帶對流層上部槽強化系統東面的良好環境下,發展出一「針眼」並增強為颱風,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更在下午5时31分把榕树升为强台风。 由於垂直風切變增強,榕樹的強度回落至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一級強度,至14日凌晨再增強至二級程度。當日晚上榕樹移至副熱帶高壓脊西側,改為採取東北路徑,並遇上較冷的海水而轉趨海弱,風眼被填塞,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8时半把榕树降为台风,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在16日下午5時把榕樹降為熱帶風暴,但6小時後(晚上11時)又把榕樹升為颱風。8月17日,日本氣象廳表示颱風榕樹已經轉化成溫帶低氣壓。後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也表示颱風榕樹已經轉化成溫帶氣旋。.

新!!: 质量和颱風榕樹 (2017年) · 查看更多 »

颱風泰利 (2017年)

颱風泰利(Typhoon Talim,國際編號:171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202017,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Lannie,菲律賓華語譯名:拉妮)为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8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泰利」(Talim,國際音標:taˈlim)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思為尖銳及鋒利。此熱帶氣旋是日本自1951年有紀錄以來,首個先後登陸本土4島(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的風暴。.

新!!: 质量和颱風泰利 (2017年) · 查看更多 »

飛馬座EQ

飛馬座EQ(EQ Peg / GJ 896 / HIP 116132) (SIMBAD)是在飛馬座的一個恆星系統,距離太陽系只有20.7光年,屬於接近太陽系前100名之內的恆星系 (RECONS)。距離這個系統最近的恆星系統是葛利澤880,相距僅有3.96年。 飛馬座EQ是由兩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飛馬座EQ A(EQ Peg A / GJ 896 A / LHS 3965)的光譜類型為M3.5V,視星等+10.38,有效溫度3,280K。它的質量相當於1/3太陽質量,半徑約為38%的太陽半徑。它的自轉速度很高,為每秒14公里,互繞公轉週期為1,066天。 它的伴星,飛馬座EQ B(EQ Peg B / GJ 896 B / LHS 3966),光譜類型為M4.5V,質量大約是0.16-0.19太陽質量,視星等+12.40,飛馬座EQ A比它亮8-10倍。它的溫度為3,080K,半徑是太陽的23% 。自轉速度高達每秒24.2公里,與飛馬座EQ A互繞著公轉。 這兩顆恆星相距6角秒,系統的軌道週期可能是359天。 飛馬座EQ A的金屬量豐度似乎高過太陽20%,估計年齡在9億5,000萬年。 以X射線和超紫外線觀測,這兩顆恆星可能是閃光星。.

新!!: 质量和飛馬座EQ · 查看更多 »

飛輪

飞轮(flywheel)是在旋转运动中用于储存旋轉動能的一种机械装置。飞轮傾向於抵抗轉速的改變,当动力源对旋转轴作用有一个变动的力矩时(例如往複式發動機),或是應用在間歇性負載時(例如活塞或沖床),飞轮可以減小轉速的波動,使旋转运动更加平顺。 有些測試需要間歇性的高功率輸出,若此功率直接由電力系統提供,可能會造成不想要的電流突波。若配合飞轮使用,當輸入功較輸出功大時,飞轮會將多餘能量轉換為本身的動能,同時使飞轮加速;當輸入功較輸出功小時,飞轮會減速,釋放的動能即可成為功率的輸出。 飛輪通常由鋼製成,並在傳統的軸承上旋轉;旋轉速率一般僅限於幾千RPM。; "Flywheels move from steam age technology to Formula 1"; Jon Stewart | 1 July 2012, retrieved 2012-07-03一些現代的飛輪是用碳纖維材料製成的,並採用磁性軸承,使它們的旋轉速度能夠高達60,000 RPM。, "Breakthrough in Ricardo Kinergy ‘second generation’ high-speed flywheel technology"; Press release date: 22 August 2011.

新!!: 质量和飛輪 · 查看更多 »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史介绍了从1897年以来香港电影的发展过程。.

新!!: 质量和香港电影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新!!: 质量和香港電影 · 查看更多 »

解放者星

(Liberatrix)是第12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9月11日发现。的直径为43.6千米,质量为8.7×1016千克,公转周期为1658.534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解放者星 · 查看更多 »

計重秤

計重秤,俗稱秤、稱或磅,泛指量度物體質量的工具,間中也會用作測量力量。 使用槓桿原理的天平是最原始的計重秤。現在的計重秤已經電子化。.

新!!: 质量和計重秤 · 查看更多 »

驰神星

星(Atalante)是第3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5年10月5日发现。驰神星的直径为105.6千米,质量为1.2×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62.831天。.

新!!: 质量和驰神星 · 查看更多 »

驶神星

(Camilla)是第10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11月17日发现。的直径为285千米,质量为1.09×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368.050天。.

新!!: 质量和驶神星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FRS(James Prescott Joule,),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和开尔文合作发展了温度的绝对尺度。他还观测过磁致伸缩效应,发现了導體电阻、通過導體电流及其產生熱能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常称的焦耳定律。.

新!!: 质量和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 查看更多 »

高卢星

(Gallia)是第14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8月7日发现。的直径为97.7千米,质量为9.8×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83.920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R-型小行星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高卢星 · 查看更多 »

高斯重力定律

斯重力定律也称为高斯引力通量定律, 描述的是通过一个闭曲面的引力通量与其中包含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本质上等价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新!!: 质量和高斯重力定律 · 查看更多 »

論物理力線

《論物理力線》(On Physical Lines of Force)是詹姆斯·馬克士威於186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裏,他闡述了可以比擬各種電磁現象的「分子渦流理論」,和電位移的概念,又論定光波為電磁波。馬克士威又將各種描述電磁現象的定律整合為馬克士威方程組。.

新!!: 质量和論物理力線 · 查看更多 »

論法拉第力線

《論法拉第力線》(On Faraday's Lines of Force)是詹姆斯·馬克士威于185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這是他從閱讀了麥可·法拉第的著作《電的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es in Electricity)之後,得到啟發而撰寫的一篇論文。馬克士威將法拉第想出的力線延伸為裝滿了不可壓縮流體的「力管」。這力管的方向代表力場(電場或磁場)的方向,力管的截面面積與力管內的流體速度成反比,而這流體速度可以比擬為電場或磁場。既然電場或磁場能夠比擬為流體速度,當然可以要求電場或磁場遵守流體力學的部分理論。那麼,借用流體力學的一些數學框架,即可推導出一系列初成形的電磁學雛論。馬克士威這樣陳述:.

新!!: 质量和論法拉第力線 · 查看更多 »

计量单位

單位系指給定的某一基礎物理量,單位的給定皆屬人為。常伴隨著某種表示法,例如公尺、秒、公斤等,以方便人們在溝通某一量時有共通的概念。 计量单位(度量單位)为单位的具体统称,为人类计算一个数额的方法。例如,在數字中,单位一般为“1”;在计算长度的时候,单位可以是“纳米”、“毫米”、“-zh-hans:厘米;zh-hant:公分;-(或作--)”、“分米”、“米”、“千米”、“光年”等;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单位可以是“微秒”、“秒”、“分钟”、“时”、“日”、“星期”、“月”、“年”、“世纪”等。.

新!!: 质量和计量单位 · 查看更多 »

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也称保证商标,指由对商品或服务具有检测和监督能力组织所控制,而由其以外的人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精确度或其他特定品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证明商标是证明与保证该商标的商品或服务具备特定品质。 Category:商标.

新!!: 质量和证明商标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给在物理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该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选出5名成员组成一个委员会来评选出获奖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於1901年第一次頒發,由德国的威廉·伦琴獲得。每个获奖者会得到一块奖牌,一份获奖证书,以及一笔不菲的奖金,奖金的数额每年会有变化。1901年,伦琴得到150,782瑞典克朗,相当于2007年12月的7,731,004瑞典克朗。2008年,三位获奖者(小林诚、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分享了总额为1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略多于100万欧元,或140万美元)。该奖每年于12月10日,即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以隆重的仪式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 约翰·巴丁是唯一两次获得该奖的得主,他于1956年和1972年獲獎。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至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奖得主,也是诺贝尔三项科学奖项中的最年轻得主,他在1915年获奖时仅有25岁。 至今共有两位女性获得过该奖,分别是玛丽·居里(1903年)和玛丽亚·格佩特-梅耶(1963年)。在六个诺贝尔奖项中,这是女性获奖人次第二少的奖项(只多於僅一位女性得主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截至2016年10月,共有203人获得过该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有6年因故停发(1916、1931、1934、1940至1942)。.

新!!: 质量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谐神星

(Harmonia)是第4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6年3月31日发现被赫尔曼·迈尔·萨洛蒙·戈尔德施密特。它的名字是以希腊神话中阿瑞斯和阿佛羅狄忒的女儿和谐女神哈耳摩尼亚命名的。 谐神星轨道的近日点离太阳2.1660天文单位,遠日點离太阳2.3740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为1247.514天。轨道与黄道的偏角为4.2555°,離心率为0.0471。 的直径为107.6千米,质量为1.3×1018千克,自转周期为8小时55分钟。它的表面为矽酸鹽,比较明亮,其反照率为0.242。.

新!!: 质量和谐神星 · 查看更多 »

貝瑞塔90two手槍

貝瑞塔90two()是由意大利的貝瑞塔為個人防衛和執法機關使用而設計和生產的一系列半自動手槍,它在2006年的(美國著名槍展)之中,以貝瑞塔92的增強版本之名推出,發射9×19毫米、和.40 S&W這三種手枪子彈。.

新!!: 质量和貝瑞塔90two手槍 · 查看更多 »

貝瑞塔Px4 Storm手槍

貝瑞塔Px4 Storm()是由意大利的貝瑞塔為個人防衛和執法機關使用而設計和生產的半自動手槍,主要發射9×19毫米、、.40 S&W和.45 ACP這四種手枪子彈。Px4 Storm使用了與貝瑞塔8000系列相同的槍管短行程後座作用、槍管偏轉式閉鎖槍機以及與貝瑞塔92/96/M9系列相同的操作系統。不過,從設計上可以看出與以上兩種系列完全不同的地方,例如可以減輕全槍重量和生產成本的輕質量的工程用聚合物及钢材混合材料、適合不同使用者的模組化扳機結構、可以完全地閉鎖的套筒、套筒下和扳機護圈前方的整合了一條用以安裝、雷射瞄準器和其他戰術配件的MIL-STD-1913戰術導軌以及握把使用了模塊化的可選擇更換式後方握把片。這些都是從根本上脫離過去的貝瑞塔手槍都沒有使用的設計。.

新!!: 质量和貝瑞塔Px4 Storm手槍 · 查看更多 »

貝瑞塔Tx4 Storm半自動霰彈槍

貝瑞塔Tx4 Storm()是由意大利的貝瑞塔為個人防衛和執法機關使用而設計和生產的半自動霰彈槍,發射12鉛徑霰彈。.

新!!: 质量和貝瑞塔Tx4 Storm半自動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負質量

負物質擁有的質量是負數,被稱為負質量(negative mass),由於根據相對論質量和能量可互相轉換,負質量在某種意義上又可以等同負能量。注意這裏的「負物質」與「反物质」(antimatter)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負物質擁有負質量/負能量,而反物質具有正質量/正能量。反物質與普通物質一樣會被重力場吸引,但另一方面負物質不會受重力場吸引,反而會受其排斥。 物理學家米給爾·阿庫別瑞就曾提出一個阿庫別瑞引擎(或稱曲速引擎),需要由負物質或負能量推動。 負物質仍在搜索階段,但負能量的確是存在的。卡西米爾效應的實驗中,當兩塊金屬片距離遙遠時,能量為零。當它們彼此靠近,我們能從中吸取能量,其時金屬板的能量即為負值。.

新!!: 质量和負質量 · 查看更多 »

質光比

質光比,通常的符號是\Upsilon。這是天文物理和物理宇宙學共同對佔有體積(通常是星系或星系團)的總質量和其光度之間的商數。這個比率經常使用太陽質量和太陽亮度的比值(\Upsilon_\odot.

新!!: 质量和質光比 · 查看更多 »

質點

質點是一個有质量的点,在動力學中常用来代替物体。质点是一个物理抽象,也是一个理想化模型。J.L. Meriam, L.G. Kraige, "Engineering Mechanics: Dynamics," 第三版,ISBN 0471592730。.

新!!: 质量和質點 · 查看更多 »

質能等價

E.

新!!: 质量和質能等價 · 查看更多 »

質量與重量的比較

由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的「质量」都有「重量」,也因为此兩量之间通常都呈近正比关系,在自然科學外此二概念经常被混淆視聽,以「重量」一词统称。注意,并非所有质量都有重量。1个充满氦气的玩具气球有质量, 却由于大气的浮力而拥有「负」重量。假如在氮气球中充入适量空气,将会使得这个气球有质量以及中性浮力 - 即处于悬浮状态而没有重量。然而在物理学中,质量和重量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性质 - 也就是指壹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匀速运动的趋势。反过来,重量是指带一定质量物体在引力场中所受的力。 留意右图,女孩的全部重量(引力)都由秋千的座位所支撑。如果有人站在秋千运动轨迹的最低点处,并突然使秋千停止运动,那么这个人所受到的撞击则是由女孩运动的惯性作用造成的。 物质的重量是由物体所受引力的强度的函数(即重量随引力强度变化而变化), 而质量则恒定不变(假设物体相对于观测者并不是以相对论速度运动)。相应地,对于在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来说,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抱起」他面前的通信卫星——卫星已经「失重」了。然而,由于在微重力环境下,卫星仍然保持它固有的质量和惯性,把1个重10吨的卫星从静止加速到一定的速度, 与加速一个重1吨的卫星相比,前者所需的力是后者的10倍。 在地球上,大多数物体的运动都受到重量的影响,但秋千的模型可以在基本排除重量的影响之下演示力、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成年人所坐的秋千后面并用力地推动秋千,成年人所受的加速度相对较低,而且秋千的摆动幅度相对也较小。如果将同样的力施加在一个小女孩所坐的秋千之上,这个行为所产生的加速度相比之下就大了许多。.

新!!: 质量和質量與重量的比較 · 查看更多 »

贞女星

(Virginia)是第5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10月4日由德國天文學家卡尔·特奥多尔·罗伯特·路德发现。的直径为99.8千米,质量为1.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76.682天。.

新!!: 质量和贞女星 · 查看更多 »

贝可勒尔

贝克勒尔(Becquerel,符号为:Bq),簡稱貝克 。是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用於衡量放射性物質或放射源的計量單位。贝可勒尔的国际单位制量纲为,同频率单位赫兹相同,但意义完全不一样。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種,若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其放射性活度即為1貝克,例如,一克的镭-226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這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值,因此常用千貝克(kBq)甚至百萬貝克(MBq)來表示。 放射性射線對人體具有危害,毫无防护下长期接触放射物质,會使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給予固定質量的放射性物質,其貝克數值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改變。因此,對於短壽命同位素,必需標明其放射性衰變率與時間戳在一起,有時候,這衰變率還會調整至某特定日期(過去日期或未來日期)。例如,安全組織時常會標明出一個十日調整數目,即十日後的放射性活度。在這時間間隔內,短壽命同位素的數量可能會大幅降低。 簡而言之,貝克表現了放射源在某一時刻的放射性活度。如果放射源不變,由於自然衰變的作用放射性活度會隨時間逐漸變小。.

新!!: 质量和贝可勒尔 · 查看更多 »

质荷比

荷质比又称比荷、比电荷,是一个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与其质量之比,其单位为C/kg。计算时,粒子无论带何种电荷,应一律代入正值计算。 电子电荷e和电子静止质量 m的比值e/m(电子比荷)为电子基本常量之一,可通过磁聚焦法、磁控管法、湯姆森法及双电容法等进行测定。现代精确测量电子比荷的值为1.75881962×1011C/kg,质子比荷的值为9.578309×107C/kg,一般计算中取1×108C/kg.

新!!: 质量和质荷比 · 查看更多 »

质谱法

质谱(mass spectrometry,缩写:MS)是一种电离化学物质并根据其质荷比(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排序的分析技术。简单来说,质谱测量样品内的质量。 质谱法被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并被用于纯样品和复杂混合物。 质谱是离子信号作为质荷比的函数的曲线图。这些频谱被用于确定样品的元素或,颗粒和分子的质量,并阐明分子的化学结构,如肽和其他化合物。 在典型的质谱法中,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样品被电离,例如用电子轰击它。 这可能导致一些样品的分子破碎成带电的碎片。 然后,这些离子根据其质荷比被分离,通常通过加速它们并使其经受电场或磁场:相同质荷比的离子将经历相同数量的偏转。离子通过能够探测带电粒子的机制被探测到,例如一个电子倍增管。 结果被显示为作为质荷比的函数的已经探测离子的相对丰度的频谱。 样品中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过将已知质量与鉴定的质量相关联或通过特征分解模式来鉴定。.

新!!: 质量和质谱法 · 查看更多 »

质量单位

质量单位用于计量质量的标准,国际单位制的基本质量单位为「千克」,又名「公斤」,符号是kg。其它的质量单位还有公吨、克、毫克等。 常用的質量單位依質量從大到小排列是:.

新!!: 质量和质量单位 · 查看更多 »

质量守恒定律

質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此定律指出,對於任何物質和能量全部轉移的系統來說,系統的質量必須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因為系統質量不能改變,不能增加或消除。因此,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保持不變。這定律意味著質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破壞,儘管它可能在空間中重新排列,或者與之相關的實體可能在形式上發生變化,例如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化學成分的質量是等於反應後組分的質量。 因此,在孤立系統中的任何化學反應和低能量熱力學過程期間,反應物或起始材料的總質量必須等於產物的質量。質量守恆的概念在化學,力學和流體動力學等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歷史上,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Mikhail Lomonosov)獨立發現了化學反應中的質量守恆,後來在18世紀晚期被安托萬·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重新發現。從煉金到化學的現代自然科學,這一規律的製定至關重要。 質量的守恆只是近似的,被認為是來自經典力學的一系列假設的一部分。在質量 - 能量等價的原則下,必須對該定律進行修改,使其符合量子力學和狹義相對論的規律,即能量和質量形成一個守恆量。對於非常有能量的系統來說,質量守恆是不成立的,核反應和粒子物理學中的粒子 - 反粒子湮滅就是這種情況。 質量在開放系統中通常也不被保存。當各種形式的能源和物質被允許進出系統時就是這種情況。然而,除非涉及放射性或核反應,否則從熱量,機械功或電磁輻射等系統逸出的能量通常太小而不能被測量為系統質量的下降。 對於涉及大引力場的系統,必須考慮廣義相對論,其中質能守恆成為一個更為複雜的概念,受到不同定義的限制,質量和能量也不如嚴格守恆狹義相對論。.

新!!: 质量和质量守恒定律 · 查看更多 »

质量的形成机制

在理論物理學之中,質量起源理論嘗試用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去描述質量可能的所有起源,目前物理學家主張不同看法。但問題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癥結點在於質量與引力相互作用有著很大的關連,但直到目前為止,一個完整描述重力的模型抑或是將標準模型與重力結合的理論都尚未出現。 目前有兩種質量形成機制:涵蓋重力的(Gravitational) 與不涵蓋重力的 (Gravity-free).

新!!: 质量和质量的形成机制 · 查看更多 »

质量矩阵

在分析力学中,质量矩阵是质量到廣義坐標概念上的推广,它给出了系统广义坐标q的变化率和系统动能T的关系,即 其中 \dot q^\mathrm 是向量\dot q的 转置 。若粒子质量m ,速度v, 那么单个粒子的动能T为 将系统中每个粒子的位置用q表示,可推导出上述的一般关系式。 例如,在一维中讨论两体粒子系统。这样一个系统的位置具有2个自由度,每个粒子的位置都可由广义位置矢量描述: 假设粒子具有质量m_1和m_2,系统的动能为 将质量列写成矩阵 那么总动能由下列公式给出: 在多维情况下,质量矩阵会变得更为复杂。例如,在二维情况下,一个给定的粒子具有两个自由度,因此,如果第i 个粒子对应自由度j 和j+1,那么 在如刚体动力学之类质量是分布式的情况下的应用中,非对角线元素非零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一般地,质量矩阵M依赖于位置矢量q,且随时间变化。拉格朗日力学中,常微分方程(组)描述了在系统中由粒子的位置所定义的广义坐标矢量随时间的变化。方程中的动能公式表示所有粒子的总动能。.

新!!: 质量和质量矩阵 · 查看更多 »

质量通量

质量通量(mass flux)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面積的質量,常用j、J、φ或Φ 表示,有時會加下標m表示是針對質量的通量。其國際標準制單位為kg s-1 m-2。.

新!!: 质量和质量通量 · 查看更多 »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縮寫為 QC)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质量控制的一种定义为:“为使人们确信某一物项或服务的质量满足规定要求而必须进行的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活动。”。 质量控制是通过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对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实施控制,以达到产品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安全性等)。质量控制贯穿在产品形成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

新!!: 质量和质量控制 · 查看更多 »

费米-狄拉克统计

费米-狄拉克统计(Fermi–Dirac statistics),简称费米统计或 FD 统计,是统计力学中描述由大量满足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粒子分处不同量子态的统计规律。该统计规律的命名源于恩里科·费米和保罗·狄拉克,他们分别独立地发现了该统计律。不过费米在数据定义比狄拉克稍早。, translated as 费米–狄拉克统计的适用对象是热平衡的费米子 (自旋量子数为半奇数的粒子)。此外,应用此统计规律的前提是系统中各粒子间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如此便可用粒子在不同定态的分布状况来描述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系统。不同的粒子分处不同能态,这点对系统许多性质会产生影响。自旋量子数为 1/2 的电子是费米–狄拉克统计最普遍的应用对象。费米–狄拉克统计是统计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原理。.

新!!: 质量和费米-狄拉克统计 · 查看更多 »

费米能

費米能量(Fermi energy)是固體物理學中的一个概念。無相互作用的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费米能量(E_\mathrm)常常表示在该系统中加入一个粒子后可能引起的基态能量的最小增量。费米能亦可等价定义为在绝对零度时,处于基态的费米子系统的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或上述系统中处于基态的单个费米子的最高能量。费米能量是凝聚體物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 虽然严格来说,费米能级是指费米子系统在趋于绝对零度时的化学势;但是在半导体物理和电子学领域中,费米能级则经常被当做电子或空穴化学势的代名词。一般来说,「费米能级」这个术语所代表的含义可以从上下语境中判断。 费米能以提出此概念的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的名字命名。.

新!!: 质量和费米能 · 查看更多 »

足球 (球)

足球是一個供不同名為足球比賽用的球。 在古代,人們採用動物(例如豬)的膀胱製作的天然物料足球,但到了今天,足球是由專業團隊按照嚴格的規格製造。每一種足球運動也有其專屬用球,但仍離不開一至兩個基本形狀:.

新!!: 质量和足球 (球) · 查看更多 »

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黑洞的一種,其質量是10^5至10^9倍的太陽質量。現時一般相信,在所有的星系的中心,包括銀河系在內,都會有超大質量黑洞。.

新!!: 质量和超大質量黑洞 · 查看更多 »

超對稱粒子

在粒子物理學裏,超對稱粒子或超伴子是一種以超對稱聯係到另一種較常見粒子的粒子。在這物理理論中,每種費米子都應有一種玻色子“拍檔”(費米子的超對稱粒子),反之亦然。沒有“破缺”的超對稱預測:一顆粒子和其超對稱粒子都應有完全相同的質量。至今仍然沒有標準模型粒子的超對稱粒子被發現。這可能表示超對稱理論是錯誤的,或超對稱並不是一種“不破”的對稱性。如果超對稱粒子被發現,其質量會決定超對稱破裂時的尺度 就實純量的粒子(如軸子)而言,它們有一個費米子超對稱粒子,也有一個實純量場。 在延伸的超對稱裏,一種特定粒子可能會有多于一個超對稱粒子。舉例,在四維空間裏,一個光子會有兩個費米超對稱粒子和一個純量超對稱粒子。 在零維的情況下(常被稱作矩陣力學),有可能存在超對稱,但沒有超對稱粒子。然而,這只有在當超對稱性不包含超對稱粒子的情況下才成立。.

新!!: 质量和超對稱粒子 · 查看更多 »

超廣角尋找行星

超廣角尋找行星(Super Wide Angle Search for Planets, SuperWASP)是一個正在執行的用凌日法以超廣角度尋找系外行星的計畫,瞄準的範圍是覆蓋在整個天空,亮度暗至約15等的天體。 SuperWASP包含兩個機器人天文台,位在穆查丘斯罗克天文台(Roque de los Muchachos Observatory)的SuperWASP-N,和位於南非南非天文台的SuperWASP-S。每個天文台都有一個8架佳能200mm,f1.8的鏡頭,配置2K X 2K科學等級的CCD的陣列。這架望遠鏡安置在光學結構有限公司的望遠鏡用赤道儀上,佳能的大視場鏡頭給天文台每次的指向可以覆蓋500平方度的大範圍天空。 這些觀測站不斷的監視著天空,大約每分鐘可以取得一張影像,一個晚上可以得到100Gigabyte的總資料量。由SuperWASP收集的資料可以測量每一顆恆星在影像上的亮度,使用凌日法,在亮度上小小的降低就可以協助找到在母恆星前方經過的大行星。 SuperWASP 由包括財團在內的8個學術機構負責營運,其中含括加那利群島天文研究所(Instituto de Astrofisica de Canarias)、艾薩克·牛頓望遠鏡集團、基理大學、 萊斯特大學、英國公開大學、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她們希望SuperWASP能夠革新我們對行星形成過程的瞭解,為未來搜尋地球型行星的太空任務鋪路。 在2006年9月26日,這個小組報告發現了兩颗系外行星:WASP-1b (以2.5天的週期600萬公里的距離環繞恆星)和WASP-2b (以2天的週期,450萬公里的距離環繞恆星) (PDF requires acrobat reader)。 在2007年10月31日,這個小組報告誘發現了3顆系外行星:WASP-3b、WASP-4b和WASP-5b。這3顆行星都是質量和木星相似,並且各自與母恆星接近,軌道週期都短於2天。發現的這些行星都是軌道週期極短的,因此與母恆星的距離都很近,所以行星表面的溫度幾乎都超過2000℃。這些發現也使SuperWASP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使用凌日法的觀測技術,在南半球和北半球都發現行星的團隊 (PDF requires acrobat reader)。WASP-4b和WASP-5b是WASP計劃的照相機在南非發現的第一批行星,而WASP-3b是WASP計劃的照相機在 La Palma發現的第3顆行星。 在2009年8月,宣布發現了WASP-17b,相信WASP-17是第一顆恆星自轉方向和行星公轉方向相反的行星。.

新!!: 质量和超廣角尋找行星 · 查看更多 »

超光速

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或稱Superluminal)是一種速度比光速還快的概念,源自於相對論中對於定域物體不可能超過真空中光速的推論限制,光速成為許多場合下速率的上限值。在此之前的牛頓力學並未對超光速的速度作出限制。而在相对论中,运动速度和物体的其它性质,如质量甚至它所在参考系的时间流易等,密切相关,速度低于(真空中)光速的物体如果要加速达到光速,其质量会增长到无穷大因而需要无穷大的能量,而且它所感受到的时间流甚至会停止(如果超过光速则可能会出现“时间倒流”),所以理论上来说达到或超过光速是不可能的(至于光子,那是因为它在真空中永远处于光速c,而不是从低于光速增加到光速)。但也因此使得物理学家(以及普通大众)对于一些疑似超光速的物理现象特别感兴趣。 相對論出現後,超光速的意义出現在兩個領域,一個是物理上的(包括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以及天文學觀測方面,另一個是科幻方面,將相關條目條列如下:.

新!!: 质量和超光速 · 查看更多 »

超级地球

超级地球是指一种绕行恒星公转,因质量约为地球的二點五到十倍,被归类在温度较热且较无冰层覆盖的类海王星与体积大小近似地球之行星中间的星体。 自从2005年格利泽876d被尤金尼亞·里維拉(Eugenio Rivera)所率领的团队发现之后,相继有数颗超级地球被世人发现。地球做为太阳系中最大的类地行星,其所身处的太阳系并不包含这一类能被当作范例的行星,举凡那些体积大过地球的行星,质量至少都在其十倍以上。.

新!!: 质量和超级地球 · 查看更多 »

超距作用

在物理學裏,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指的是分別處於空間兩個不毗連區域的兩個物體彼此之間的非局域相互作用。 在早期的引力理論、電磁理論裏,超距作用這術語最常用於描述物體因遙遠物體影響而產生的現象。更一般地,早期原子論、機械論(mechanistic theory)試圖將所有物理相互作用都約化為碰撞,其中一些不成功案例只能被歸咎為超距作用。對於這難以理解的現象所作的探索與分析,導致物理學顯著的發展,從場的概念,到量子糾纏的描述與標準模型媒介粒子的點子。.

新!!: 质量和超距作用 · 查看更多 »

超膠子

超膠子,也被叫做膠微子,是一種假想粒子,為膠子的超對稱粒子,一共有八種色荷組合。它的輕子數及重子數皆為0,而自旋為1/2。 理論上,超膠子成對產生,即粒子與其反粒子同時產生,但因它是馬約拉納費米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

新!!: 质量和超膠子 · 查看更多 »

超金属

超金属是电子简并态物质的别称,是通常物质在超高压下形成的,由原子核紧密排列,浸泡在自由电子海洋中的物质状态。(普通金属是金属阳离子浸泡在自由电子海洋中的物质状态) 最简单,也是实验室能够得到超金属的是金属氢,因为氢没有内层电子,其金属化后,所有电子都处于简并气体状态。金属氢存在于多数气态氢行星(例如木星)的内核。因为金属氢中的质子既是普通阳离子,又是原子核,因此金属氢也是唯一既属于超金属,又属于通常金属的物质。 而最常见的电子简并态物质存在于白矮星,即物质在1400000大气压下,其原子中的电子被挤出,形成类似金属中的电子气体。原子核紧密排列,密度相当大,就成为了超金属。.

新!!: 质量和超金属 · 查看更多 »

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計劃

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計劃(Trans-atlantic Exoplanet Survey,TrES,或譯為大西洋兩岸太陽系外行星調查、跨大西洋太陽系外行星調查)是使用分別位於羅威爾天文台、帕洛马山天文台和加那利群岛的三個口徑 4 英吋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的一項計劃。該計劃使用小型且相對廉價的望遠鏡組成特別設計觀測太陽系外行星通過恆星盤面的網路。.

新!!: 质量和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計劃 · 查看更多 »

點粒子

點粒子是物理裡頭常使用的一種粒子理想化的概念。 其主要的特色是維度為零,不佔有空間。 當情況在與物體的大小、形狀、結構無關時,點粒子是一個合適的描述。 舉例而言,只要離得夠遠,形狀任意的物體都會看似於一個點。 在討論重力時,物理學家習慣用一個「點質量」去描述一個具有質量但不具有結構的粒子。 類似的情況,在電磁作用中「點電荷」代表一個帶電荷的粒子。 有時由於特殊的組成性質,即使相距不遠,物體仍可視作為點粒子。 例如一個其交互作用遵守平方反比定律的球形物體,它的作用等同全部的物質集中在球心的點上。 在牛頓重力和古典電磁學中,在球面之外的場等同一個位於球心的具有相同質量/電荷的點粒子產生的場。 I. Newton, A. Motte, J. Machin (1729), p. 270–271 在量子力學裡,這個概念變得比較複雜。 由於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一個不具有結構的粒子所佔據的空間仍不為零。 例如一個氫原子軌道上的電子,其所占據的空間約 10-30 m3 。 此外,這當中電子與夸克這類的不具結構基本粒子與質子這類具有結構的複合粒子(質子由三個夸克構成)也有所不同。 基本粒子有時也被稱作「點粒子」,但這與上面討論的概念不同。 (細節請見基本粒子).

新!!: 质量和點粒子 · 查看更多 »

軸子

軸子(axion)是一種假想的亞原子粒子,大約是1970年代為了解決CP守恆問題所提出的一個假想粒子,1977年的(Peccei–Quinn theory)首先提到這個概念。目前義大利(Istituto Nazionale di Fisica Nucleare)的正在不停努力的尋找它。.

新!!: 质量和軸子 · 查看更多 »

黃蜂58反坦克火箭筒

蜂58(,「58」為火箭彈的直径)是一款最初由法国公司Luchaire SA於1980年代後期自行研製及生產的58毫米口徑无后座力反坦克火箭筒,發射以AC58槍榴彈的彈頭改進而成的58毫米反坦克火箭弹。 1980年代早期,Luchaire的銷售部門已經注意到輕型單兵反装甲/突擊武器的成本不斷上漲,導致軍隊可購置的裝備越來越少;這時需要一款可購置的成本僅略高於槍榴彈,但有著單兵火箭彈發射器般準確性和易用性都較高的新型單兵反裝甲/突擊武器。 而世界出口市場是Luchaire研發黃蜂58的主要考慮因素。.

新!!: 质量和黃蜂58反坦克火箭筒 · 查看更多 »

黑洞

黑洞(英文:black hole)是根據廣義相對論所推論、在宇宙空間中存在的一種質量相當大的天體和星體(並非是一般認知的「洞」概念)。黑洞是由質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盡後,發生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它产生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以致于大量可測物质和辐射都无法逃逸,就連传播速度極快的光子也逃逸不出來。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黑洞。在黑洞的周圍,是一個無法偵測的事件視界,標誌著無法返回的臨界點,而在黑洞中心有一個密度趨近於無限的奇異點。 當恆星內部氫元素全部核融合完畢時,因燃料用完無法抵抗自身重力而開始向內塌陷,但隨著壓力越來越高,內部的重元素會重新開始燃燒導致瞬間膨脹,這時恆星的體積將暴增至原先的數十倍至百倍,這便是紅巨星,質量更大的恆星則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無論是紅巨星或是超新星,都會將外部物質全部吹飛,直到連重元素也燒完時,重力又會使得恆星繼續向內塌陷,最後形成一顆與月球差不多大小的白矮星,質量稍大的恆星則會形成中子星,會放出規律的電磁波,至於質量更大的恆星則會繼續塌陷,強大的重力使周圍的空間產生扭曲,最後形成一個密度每立方公分約一億噸的天體:「黑洞」。直至目前為止,所發現質量最小的黑洞大約有3.8倍太陽質量。 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可以藉由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與質量,並且觀測到它對其他事物的影響。藉由物體被吸入之前因高熱而放出紫外線和X射線的「邊緣訊息」,可以獲取黑洞的存在的訊息。推測出黑洞的存在也可藉由間接觀測恆星或星際雲氣團繞行黑洞軌跡,來取得位置以及質量。 黑洞是天文物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題材之一,在科幻小說、電影甚至報章媒體經常可見將黑洞作為素材。迄今,黑洞的存在已得到天文學界和物理學界的绝大多數研究者所認同,並且天文界不時提出於宇宙中觀測到已存在的黑洞。 根據英國物理學者史蒂芬·霍金於2014年1月26日的論據:愛因斯坦的重力方程式的兩種奇點的解,分別是黑洞跟白洞。不過理論上黑洞應該是一種「有進沒出」的天體,而白洞則只能出而不能進。然而黑洞卻有粒子的輻射,所以不再適合稱其名為黑洞,而應該改其名為「灰洞」,先前認為黑洞可以毀滅資訊情報的看法,是他「最大的失誤」。.

新!!: 质量和黑洞 · 查看更多 »

黑洞热力学

黑洞热力学,或称作黑洞力学,是发展于1970年代将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应用到广义相对论领域中黑洞研究而产生的理论。虽然至今人们还不能清晰地理解阐述这一理论,黑洞热力学的存在强烈地暗示了广义相对论、热力学和量子理论彼此之间深刻而基础的联系。尽管它看上去只是从热力学的最基本原理出发,通过经典和半经典理论描述了热力学定律制约下的黑洞的行为,但它的意义远超出了经典热力学与黑洞的类比这一范畴,而将强引力场中量子现象的本性包含其中。.

新!!: 质量和黑洞热力学 · 查看更多 »

黑洞物理學年表

黑洞的物理學年表.

新!!: 质量和黑洞物理學年表 · 查看更多 »

黄超巨星

黃超巨星(yellow supergiant,缩写为“YSG”)是光譜類型為F或G的超巨星,這一類型恆星的初始質量介於10至40太陽質量之間,並且多數會在演化過程中損失超過一半的質量。質量低的恆星光度也較低,會被歸類為黃巨星,但高質量的也不會發展成為藍超巨星。 多數離開主序帶的黃超巨星只會在這個階段維持數千年,很快的就會冷卻並且膨脹成為紅超巨星,所以他們比紅超巨星更為罕见。黃超巨星在耗盡核心的氫之後,在核心外層繼續燃燒氫。核心的氦在某一個點被順利地點燃,並發展成為紅巨星,但模型的變異上不能確定是在黃超巨星階段,還是在成為紅超巨星階段之後才點燃了氦。 黃超巨星位於赫羅圖上的不穩定帶,因為它們的動態會導致溫度和亮度的不穩定。在不穩定帶觀測到的恆星多數都是變星,像是次巨星的天琴RR變星、巨星的室女W型變星(第二型造父變星)、和較亮的巨星和超巨星的經典造父變星。此外,有許多罕見的黃超巨星變星,像是金牛座RV型變星,後來被認為是前AGB星和北冕座R,極不尋常的是幾乎沒有氫的富碳星。上述的不穩定帶還發現更不穩定的黃特超巨星(也就是更為明亮),有著更不規則的脈動和大質量的損失。多數的黃特超巨星不是已經成為紅超巨星,就是演化成為bluewards。然而,至少HD 33579是個例子,它是首度演化成為紅超巨星的一個例子。 並不期望在從黃超巨星階段演化成為紅超巨星階段之前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然而目前並不清楚後紅超巨星的黃特超巨星是否會坍塌形成一顆超新星。然而發光能力不足以成為後紅超巨星超新星,可與黃超巨星有關聯,祖先可能是黃超巨星的超新星屈指可數。如果可以證實,然後解釋一顆中等質量,核心為氦核的恆星,怎麼會導致核心崩潰成為超新星。這種情況的候選人,明顯的是某種形式互動下的聯星。.

新!!: 质量和黄超巨星 · 查看更多 »

軋壓均質裝甲

軋壓均質裝甲(英文:Rolled Homogeneous Armour;德文:gewalzte homogene Panzerung),縮寫成「RHA」,又簡稱為均質裝甲是為鋼板之理論基礎象徵,RHA做為一種基數,用於對照軍事裝甲車之效能。.

新!!: 质量和軋壓均質裝甲 · 查看更多 »

輕子

輕子(Lepton)是一種不参與强相互作用、自旋为1/2的基本粒子。電子是最為人知的一種輕子;大部分化學領域都會涉及到與電子的相互作用,原子不能沒有它,所有化學性質都直接與它有關。輕子又分為兩類:「帶電輕子」與「中性輕子」。帶電輕子包括電子、緲子、陶子,可以與其它粒子組合成複合粒子,例如原子、電子偶素等等。 在所有帶電輕子中,電子的質量最輕,也是宇宙中最穩定、最常見的輕子;質量較重的緲子與陶子會很快地衰變成電子,緲子與陶子必須經過高能量碰撞製成,例如使用粒子加速器或在宇宙線探測實驗。中性輕子包括電中微子、緲中微子、陶中微子;它們很少與任何粒子相互作用,很難被觀測到。 輕子一共有六種風味,形成三個世代。 第一代是電輕子,包括電子()與電中微子 ()。第二代是緲輕子,包括緲子()與緲中微子 ()。第三代是陶輕子,包括陶子()與陶中微子()。 輕子擁有很多內秉性質,包括電荷、自旋、質量等等。輕子與夸克有一點很不相同:輕子不會感受到強作用力。輕子會感受到其它三種基礎力:引力、弱作用力、電磁力。但是,由於中微子的電性是中性,中微子不會感受到電磁力。每一種輕子風味都有其對應的反粒子,稱為「反輕子」。帶電輕子與對應的反輕子唯一不同之處是帶有電荷的正負號相反。根據某些理論,中微子是自己的反粒子,但這論點尚未被證實。 在標準模型裏,輕子扮演重要角色,電子是原子的成分之一,與質子、中子共同組成原子。在某些被合成的奇異原子裏,電子被更換為緲子或陶子。像電子偶素一類的輕子-反輕子粒子也可以被合成。.

新!!: 质量和輕子 · 查看更多 »

載重噸位

載重噸位 (Deadweight tonnage,縮寫為D.W.T.、d.w.t.、dwt或TDW)係指船舶能夠安全運載的质量,載重噸位並不包括船舶本身重量。計算上包含貨物、燃料、淡水、壓艙水、糧食、旅客及船員之重量。.

新!!: 质量和載重噸位 · 查看更多 »

齊亞帕C9-12泵動式霰彈槍

齊亞帕C9-12(;9,意為:最大裝彈數為9發;12,意為:12鉛徑)是一枝由意大利齊亞帕研發生產的現代化標準型泵動式戰術霰彈槍,發射多種2英吋、3英吋或3英吋的12鉛徑霰彈。.

新!!: 质量和齊亞帕C9-12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齊亞帕犀牛式左輪手槍

齊亞帕「犀牛」(,以下簡稱為「犀牛」)是一把由意大利齊亞帕研製和生產的左輪手槍,發射.357 S&W馬格南(或火力相對較弱的.38 S&W特種彈)、、.40 S&W子彈。.

新!!: 质量和齊亞帕犀牛式左輪手槍 · 查看更多 »

车辆动力学

车辆动力学 (Vehicle dynamics,又称车辆动态)是指车辆方面的动力学,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只在车辆与路面的关系中适用。车辆动力学是一门主要基于经典力学的工程学。 本文主要适用于汽车。对于单轨车辆,特别是两轮车量,请参见;对于航空器,请参见;对于船舶,请参见流体动力学.

新!!: 质量和车辆动力学 · 查看更多 »

轨道 (力学)

在物理学中,轨道是一个物体在引力作用下绕空间中一点运行的路径,比如行星绕一颗恒星的轨迹,或天然卫星绕一颗行星的轨迹。行星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且其绕行的质量中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当前人们对轨道运动原理的认识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是由时空弯曲造成的,而轨道则是时空场的几何测地线。为了简化计算,通常用基于开普勒定律的万有引力理论来作为相对论的近似。.

新!!: 质量和轨道 (力学) · 查看更多 »

轩辕增十九

巨蟹座55(55 Cancri),中文名轩辕增十九或轩辕增廿,是一對位於巨蟹座的雙星系統,距離地球約41光年。巨蟹座55的兩顆恆分別是巨蟹座55A和巨蟹座55B,其中巨蟹座55A是一顆與太陽差不多的黃矮星,而巨蟹座55B是一顆紅矮星,這顆恆星的距離比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上1000倍,但以恆星的尺度來,他們兩個恆星可說是幾乎靠在一起。迄2008年,已發現5個環繞著巨蟹座55A的太陽系外行星,其中4個是性質跟木星類似的氣態巨行星,其中最靠近母恆星的大小就和海王星差不多,另外還有1顆是由岩石構成的岩石行星。也因為這樣,讓巨蟹座55成了目前發現最多太陽系外行星的雙星系統,而且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規劃的類地行星發現者也把巨蟹座55A列為第63個關注的恆星(共有100個)。.

新!!: 质量和轩辕增十九 · 查看更多 »

轫致辐射

轫致辐射,又称刹车辐射或制動輻射(Bremsstrahlung, braking radiation, Bremsstrahlung ),原指高速运动的电子骤然减速时发出的辐射,后来泛指带电粒子与原子或原子核发生碰撞时突然减速发出的辐射。根据经典电动力学,带电粒子作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必然伴随电磁辐射。其中,又将遵循麦克斯韦分布的电子所产生的轫致辐射叫做热轫致辐射。 轫致辐射的X射线谱往往是连续谱,这是由于在作为靶子的原子核电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的速度是连续变化的。轫致辐射的强度与靶核电荷的平方成正比,与带电粒子质量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重的粒子产生的轫致辐射往往远远小于电子的轫致辐射。 轫致辐射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在工业上,经常使用熔点高、导热好、原子序数比较大的钨作为X射线管的阳极靶。而醫療上的X射線機大多為制動輻射。原理為將高能量電子打在固定靶上,電子突然減速,能量轉換為X射線與熱能。在天体物理学上,轫致辐射是很常见的辐射,一些X射线源(如X射线脉冲星、太阳耀斑)的辐射就属于轫致辐射。.

新!!: 质量和轫致辐射 · 查看更多 »

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

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是铁路机车车辆使用的牵引传动装置类型之一,也是应用历史最悠久的架悬式驱动装置。该驱动方式的特点将牵引电动机安装在转向架(转向架式机车)或(车架式机车)上,而车轴外面套了一根同心的空心轴,空心轴和车轴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允许发生轨道冲击时车轴的上下运动和通过曲线时的倾斜,而车轴(或车轮)与空心轴(或大齿轮)之间设有可适应各方向运动的弹性联轴器,以补偿轮对与转向架构架(即牵引电动机)之间自由的相对运动。弹性联轴器对于各向运动的适应性既可以由弹簧实现,也可以采用弹性构件或关节机构来组成联轴器。因此,在铁路技术的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先后出现了许多形式的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 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一如其他类型的架悬式驱动装置,其主要优点是减轻机车车辆的簧下重量,降低轮轨间的垂向动作用力,提高车辆的运行平稳与安全性能,为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由于线路不平顺对牵引电动机及牵引齿轮副的冲击,经过弹性元件的振动隔离作用而大幅降低,因而延长了牵引电动机及牵引齿轮副的工作寿命。.

新!!: 质量和轮对空心轴驱动方式 · 查看更多 »

轴距

轨道和公路车辆中,轴距是指前后车轮轴心的距离。.

新!!: 质量和轴距 · 查看更多 »

轉動的黑洞

轉動的黑洞是擁有角動量的黑洞。.

新!!: 质量和轉動的黑洞 · 查看更多 »

轉動慣量

在经典力學中,轉動慣量又稱慣性矩(Moment of inertia),通常以I表示,國際單位制為·。轉動慣量是一個物體對於其旋轉運動的慣性大小的量度。一個剛體對於某轉軸的轉動慣量決定了對於這物體繞著這轉軸進行某種角加速度運動所需要施加的力矩。轉動慣量在转动動力學中的角色相當於線性動力學中的質量,描述角動量、角速度、力矩和角加速度等數個量之間的關係。.

新!!: 质量和轉動慣量 · 查看更多 »

龐加萊群

在物理學與數學上,龐加萊群(Poincaré group)是狹義相對論中閔可夫斯基時空的等距同構群,由赫爾曼·閔可夫斯基引進,龐加萊群是以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命名。它是一種有10個生成元的非阿貝爾群,在物理學上有着基礎級別的重要性。.

新!!: 质量和龐加萊群 · 查看更多 »

辐射

物理學上的輻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在真空或介質中傳送。包含.

新!!: 质量和辐射 · 查看更多 »

辐照肿胀

辐照肿胀(radiation swelling)是指核燃料,如二氧化铀陶瓷核燃料,在核反应堆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的现象。其中,由中子辐射导致的核燃料膨胀被称为“”(Neutron-induced swelling)。.

新!!: 质量和辐照肿胀 · 查看更多 »

辉神星

(Aegle)是第9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2月17日发现。的直径为169.9千米,质量为5.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952.711天。.

新!!: 质量和辉神星 · 查看更多 »

龙女星

(Mnemosyne)是第5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9年9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112.6千米,质量为1.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41.056天。 忆神星的名字得自希腊神话中的记忆女神谟涅摩叙涅。.

新!!: 质量和龙女星 · 查看更多 »

龙飞船

--(SpaceX Dragon)是一個由SpaceX公司開發的宇宙飞船,是第一款由私人企业开发并发射进入近地轨道并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是首款为国际空间站进行货运补给的私人航天企业宇宙飞船,,是目前唯一有下行运输能力的货运飞船,也是目前唯一实现重复使用的货运飞船。 "龙"号飞船由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SpaceX公司正在以该飞船为基础开发载人龙飞船。.

新!!: 质量和龙飞船 · 查看更多 »

连裤袜

褲襪又稱袜裤、紧身襪或丝袜裤,是紧包从腰部到脚部躯体的服装,目前多数连裤袜乃設計供为女性所穿着,部分为男性穿着。同长袜一样,質料很多,有棉質、尼龍、羊毛混紡等。连裤袜出现在1960年代并成为长袜的另一种可选下身服裝形式。設計供女性穿著的連褲襪一般有被定位成用以展現女性雙腳線條秀麗感,這是設計供男性穿著的連褲襪所一般沒有的。 「连裤袜」名词出现在美国,意为短裤与長襪的组合(pantyhose.

新!!: 质量和连裤袜 · 查看更多 »

运动学

运动学(kinematics)是力学的一门分支,专门描述物体的運動,即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随时间的演进而作的改变,完全不考慮作用力或质量等等影响運動的因素。運動学与kinetics、動力學不同。力動學专门研究造成运动或影响运动的各种因素。動力學綜合運動學與力動學在一起,研究力學系統由於力的作用隨著時間演進而造成的運動。 任何一个物体,像是车子、火箭、星球等等,不论其尺寸大小,假若能够忽略其内部的相对运动,假若其内部的每一部份都是朝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度移动,那麼,可以简易地将此物体视为質點,将此物体的质心的位置当作質點的位置。在运动学裏,这种質點运动,不论是直線运动或是曲線运动,都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 假若不能忽略物体内部的相对运动,则当解析其运动时,必须先将物体理想化为刚体,即一群彼此之间距离不变的質點。涉及刚体的问题比较困难。刚体可能会进行平移运动、旋转运动或两者的综合。更困难的案例是多刚体系统的運動。在這系统内,几个刚体由mechanical linkage连结在一起。運動學分析某連桿裝置的可能運動範圍,或反過來,設計滿足預定運動範圍的連桿裝置。起重機或引擎活塞系統都是簡單的運動系統。起重機是一種open kinematic chain。活塞系統是四連桿組的一部分。.

新!!: 质量和运动学 · 查看更多 »

霍金輻射

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是以量子效應理論推測出的一種由黑洞散發出來的熱輻射。此理論在1974年由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有了霍金輻射的理論就能說明如何降低黑洞的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的現象。 而因為霍金輻射能夠讓黑洞失去質量,當黑洞損失的質量比增加的質量多的時候就會造成縮小,最終消失。而比較小的微黑洞的發散量通常會比正常的黑洞大,所以前者會比後者縮小與消失的速度還要快。 霍金的分析迅速成為第一個令人信服的量子引力理論,儘管目前尚未實際觀察到霍金輻射的存在。在2008年6月NASA發射了GLAST衛星,它可以尋找蒸發的黑洞中γ射線的閃光。而在額外維度理論,高能粒子对撞也有可能創造出會自我消失的微黑洞。 2010年9月,一項模擬重力研究的結果被部分科學家認為是首次展示出霍金輻射的可能存在與可能性質。然而,霍金輻射仍未被實際觀測到Hawking radiation from ultrashort laser pulse filaments Authors: F. Belgiorno, S.L. Cacciatori, M. Clerici, V. Gorini, G. Ortenzi, L. Rizzi, E. Rubino, V.G. Sala, D. Faccio http://arxiv.org/abs/1009.4634。.

新!!: 质量和霍金輻射 · 查看更多 »

蜘蛛絲

蜘蛛絲是由蜘蛛所分泌抽出的纖維,其主要成份是蛋白質。蜘蛛利用牠們所生產的蜘蛛絲建造蜘蛛網以捕捉獵物,或建構巢穴或卵囊作為蜘蛛或子代的保謢場所。蜘蛛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蜘蛛絲將自己懸吊著,以保護自己。 大多數的蜘蛛並不只有一種蜘蛛絲。蜘蛛腹部具有多種腺體專門分泌絲蛋白,通稱為絲腺。不同之絲腺會分泌不同的蛋白質,經由各自的通道,最末於絲疣將絲蛋白拉出而成為蜘蛛絲。絲蛋白在蜘蛛體內為液態,但經由絲疣開口時,由於壓力的作用,絲蛋白分子會重新排列而成為固態之絲蛋白。 許多蜘蛛幼體會利用蜘蛛絲作為飛翔的工具以進行遷徙。牠們將蜘蛛絲噴向空中,藉由風力將自己帶離原地。雖然這種遷徙方式的距離大多數公尺之遠,但極可能是蜘蛛遷徙至不同島嶼的方式。許多水手曾指出當他們在海中航行時可以在風帆上捉到蜘蛛。 在某些情況下,蜘蛛可能將蜘蛛絲當作食物。大多數的結網蜘蛛會在蜘蛛網不堪使用時以攝入蜘蛛絲的方式回收蜘蛛網。姬蛛科(Theridiidae)中有多種寄居於其它結網蜘蛛之物種,平時會偷竊宿主蜘蛛網上的獵物,或是直接攝入宿主的蜘蛛網上的蜘蛛絲作為食物。 人類已知如何以人工的方式從蜘蛛身上抽取蜘蛛絲。此動作乃將蜘蛛上下顛倒並固定其身體及步足,再利用鑷子等細物從絲疣附近拉出蜘蛛絲。若需要抽出大量的蜘蛛絲,可利用馬達等機械代替雙手以持續拉絲。.

新!!: 质量和蜘蛛絲 · 查看更多 »

能力成熟度模型

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是以軟體開發專案的自我能力改進及軟體承包商的選定作為研究的目標,在初期發展階段,CMM的用途是協助美國國防部等政府單位進行重要軟體外包作業時,作為分析軟體廠商開發能力,以及評選合格軟體承包商的工具。 CMM涵蓋一個成熟的軟體發展組織所應具備的重要功能與項目,它描述了軟體發展的演進過程,從毫無章法、不成熟的軟體開發階段到成熟軟體開發階段的過程。以CMM的架構而言,它涵蓋了規劃、軟體工程、管理、軟體開發及維護等技巧,若能確實遵守規定的關鍵技巧,可協助提升軟體部門的軟體設計能力,達到成本、時程、功能與品質的目標。.

新!!: 质量和能力成熟度模型 · 查看更多 »

能量

在物理學中,能量(古希臘語中 ἐνέργεια energeia 意指「活動、操作」)是一個間接觀察到的物理量。它往往被視為某一個物理系統對其他的物理系統做功的能力。由於功被定義為力作用一段距離,因此能量總是等同於沿著一定的長度阻擋某作用力的能力。 一個物體所含的總能量奠基於其質量,能量如同質量一般,不會無中生有或無故消失。能量就像質量一樣,是一個純量。在國際單位制(SI)中,能量的單位是焦耳,但是在有些領域中會習慣使用其他單位如千瓦·時和千卡,這些也是功的單位。 A系統可以藉由簡單的物質轉移將能量傳輸到B系統(因為物質的質量等效於能量)。然而,如果能量不是藉由物質轉移而傳輸能量,而是由其他方法轉移能量,將會使B系統產生變化,因為A系統對B系統作了功。這功表現的效果如同於一個力沿一定的距離作用在接收能量的系統裡。舉例來說,A系統可以藉由轉移(輻射)電磁能量到B系統,而這會在吸收輻射能量的粒子上產生力。同樣的,一個系統可能藉由碰撞轉移能量,而這種情況下被碰撞的物體會在一段距離內受力並獲得運動的能量,稱為動能。熱可以藉由輻射能轉移,或者直接藉由系統間粒子的碰撞而以微觀粒子之動能的形式傳遞。 能量可以不表現為物質、動能或是電磁能的方式儲存在一個系統中。當粒子在與其有交互作用的力場中受外力移動一段距離,此粒子移動到這個場的新位置所需的能量便如此的被儲存了。當然粒子必須藉由外力才能保持在新位置上,否則其所處在的場會藉由釋放儲存能量的方式,讓粒子回到原來的狀態。這種藉由粒子在力場中改變位置而儲存的能量就稱為位能。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在重力場中往上提升一個物體到某一高度所需要做的功就是位能。 任何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舉例來說,當物體在力場中,因力場作用而移動時,位能可以轉化成動能。當能量是屬於非熱能的形式時,它轉化成其他種類能量的效率可以很高甚至達百分之百,如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或者新物質粒子的產生。然而如果以熱能的形式存在,則在轉換成另一種型態時,就如同熱力學第二定律所描述的,總會有轉換效率的限制。 在所有能量轉換的過程中,總能量保持不變,原因在於總系統的能量是在各系統間做轉移,當某個系統損失能量,必定會有另一個系統得到這損失的能量,導致失去和獲得達成平衡,所以總能量不改變。這個能量守恆定律,是十九世紀初時提出,並應用於任何一個孤立系統。(其後雖有質能轉換方程式的發現,但根據該方程式,亦可以把質量視為能量的另一存在形式,所以此定律可說依舊成立)根據諾特定理,能量守恆是由於物理定律不會隨時間改變而得到的自然結果。 雖然一個系統的總能量,不會隨著時間改變,但其能量的值,可能會因為參考系而有所不同。例如一個坐在飛機裡的乘客,相對於飛機其動能為零;但是相對於地球來說,動能卻不為零。.

新!!: 质量和能量 · 查看更多 »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闡明,孤立系统的总能量 E 保持不变。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孤立环境,即不能有任何能量或質量从该系统输入或输出。能量不能无故生成,也不能无故摧毁,但它能够改变形式,例如,在炸弹爆炸的过程中,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从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推导出第一類永动机永远無法實現。没有任何孤立系统能够持續對外提供能量。.

新!!: 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 查看更多 »

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是指在一定的空间或质量物质中储存能量的大小。如果是按质量来判定一般被称为比能。.

新!!: 质量和能量密度 · 查看更多 »

能量條件

在重力的相對論性古典場論,特別是廣義相對論,能量條件為眾多限制條件中的一項,這些條件不是場方程式的結果,但可加諸一時空模型上,作為額外的約束。目標是希望任何物理學上合理的自然界物質分佈至少會「符合」這些條件中的一項,而多數不合理的分佈則會至少「違背」其中一項。.

新!!: 质量和能量條件 · 查看更多 »

舊量子論

舊量子論是一些比現代量子力學還早期,出現於1900年至1925年之間的量子理論。雖然並不很完整或一致,這些啟發式理論是對於經典力學所做的最初始的量子修正。舊量子論最亮麗輝煌的貢獻無疑應屬波耳模型。自從夫朗和斐於1814年發現了太陽光譜的譜線之後,經過近百年的努力,物理學家仍舊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而波耳的模型居然能以簡單的算術公式,準確地計算出氫原子的譜線。這驚人的結果給予了科學家無比的鼓勵和振奮,他們的確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很多年輕有為的物理學家,都開始研究量子方面的物理。因為,可以得到很多珍貴的結果。 直到今天,舊量子論仍舊有聲有色地存在著。它已經轉變成一種半古典近似方法,稱為WKB近似。許多物理學家時常會使用WKB近似來解析一些極困難的量子問題。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物理學家Martin Gutzwiller發現了怎樣半經典地解析混沌理論之後,這研究領域又變得非常熱門。(參閱量子混沌理論 (quantum chaos))。.

新!!: 质量和舊量子論 · 查看更多 »

船底座星雲

船底座星雲(也稱為船底座大星雲、船底座η星雲、或NGC 3372)是一個包圍著數個疏散星團恆星的明亮大星雲。海山二(船底座η)和HD 93129A,這兩顆我們銀河系內質量最大和最明亮的恆星,都屬於這個星雲。這個星雲位於船底座,與地球的距離估計在6,500至10,000光年,星雲內包含數顆O-型恆星。 這個星雲是我們的天空中最大的瀰漫星雲之一,它比最著名的獵戶座星雲大四倍且更為明亮,但因為它位於南半球,因此沒有那麼的為人所知。它是Abbé Lacaille於1751-52年間在好望角發現的。 這個明亮的大星雲有一個非常小的特徵,緊密的包圍著海山二本身,這個小星雲稱為侏儒星雲(源自拉丁文的Little Man)。據信這是在1841年的一次爆發中形成來的,並且使這顆星在當時暫時成為全天第二亮星。.

新!!: 质量和船底座星雲 · 查看更多 »

舒女星

(Freia)是第76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2年10月21日发现。的直径为183.7千米,质量为6.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307.979天。.

新!!: 质量和舒女星 · 查看更多 »

阿尔法磁谱仪

阿尔法磁谱仪(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又譯反物質太空磁譜儀,簡稱AMS)是一个安装于国际空间站上的粒子物理试验设备,最初由麻省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於1995年提议开始,並主持其相關的國際合作計畫。這計畫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动员了二百多人,来自31所大学院校和15个国家。目的在于探测宇宙中的奇异物质,包括暗物质及反物质。阿尔法磁谱仪将依靠一个巨大的磁铁及六个超高精确度的探测器来完成它搜索的使命。 2013年3月,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一個講座裏,丁肇中教授宣佈,AMS已觀察到超過四十萬個正電子。在能量10 GeV至250 GeV區域,正電子與電子比例隨著能量增強而增加,但在高能量區域顯示出較緩慢的增加速度,並沒有隨時間演進而出現任何顯著的變化,也沒有出現任何特別入射方向。這些結果與正電子源自於太空的暗物質湮滅相符合,但尚未能足以確定並排除其它種解釋。相關結果已發表於《物理評論快報》。AMS仍在收集更多數據。.

新!!: 质量和阿尔法磁谱仪 · 查看更多 »

阿瑪萊特AR-50狙擊步槍

阿瑪萊特AR-50()是一枝由美国阿瑪萊特研製及生產的單發、、旋转后拉式枪机重型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發射12.7×99毫米(.50 BMG)北約口徑制式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阿瑪萊特AR-50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阋神星

鬩神星(小行星序號:136199 Eris)是現已知太陽系中第二大的矮行星,在所有直接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中質量排名第九。它估測直徑約為公里 ,比冥王星重約27%(但冥王星的體積更大一些),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0.27%。它由米高·布朗、乍德·特魯希略和大衛·拉比諾維茨在2005年1月5日,從一堆於2003年10月21日拍攝的相片中發現,並在2005年7月29日與2003 EL61一起公佈,當時它的暫時編號為2003 UB313,名字暫稱為齊娜(Xena,美国电视剧《战士公主西娜》的女主角)。 鬩神星於2005年7月位於距離太陽97個天文單位遠的位置,而它的軌道極為傾斜,公轉周期為557年。它被分類為黃道離散天體(偏離地球軌道平面的星體)。在2006年8月之「第26屆國際天文學大會」上,把2003 UB313劃入矮行星之列,賦與小行星編號136199號,並以希臘神話中的鬩神厄里斯(Ἒρις)命名。 因为阋神星看起来比冥王星要大,所以一开始它的发现者和NASA 把其称之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隨著其他类似大小天体的陸續發現,符合行星定義的太陽系天體數量驟增,促使国际天文联合会第一次重新进行行星定义。根据2006年8月24日的IAU的行星定义 ,阋神星是一个同冥王星、谷神星、妊神星、鸟神星一样的矮行星。 2010年11月6日,对阋神星掩星的初步结果显示,其直径约2326公里,誤差±12公里,只和冥王星相当 。从标准差来估计,现在还很难确定阋神星和冥王星哪个更大。估计两者固体直径大约在2330公里。.

新!!: 质量和阋神星 · 查看更多 »

赝势

赝势(pseudopotential),或有效势(effective potential),是指在对能带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时所引入的一个虚拟的势。引入赝势有助于实现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近似计算。事实上,赝势近似法是正交平面波方法(Orthogonalized Plane Wave method,OPW method)的延伸,其应用范围包括原子物理学和。“赝势”这个概念是由于1934年首先发表的。.

新!!: 质量和赝势 · 查看更多 »

赫女星

(Hermione)是第12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5月12日发现。的直径为254千米,质量为5.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347.854天。.

新!!: 质量和赫女星 · 查看更多 »

资源一号卫星

资源一号卫星是中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又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一号”。1990年代中国和巴西达成政府间协议,共同研制一种地球资源卫星,以填补两国在有关领域的空白。第一颗资源一号卫星01星于1999年10月14日由长征4B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发射成功后为中巴两国获取了大量的有关地区的地球数据和卫星图片,在农林、海洋、环保、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 质量和资源一号卫星 · 查看更多 »

赋神星

(Sappho)是第8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4年5月2日发现。的直径为78.4千米,质量为5.0×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271.350天。.

新!!: 质量和赋神星 · 查看更多 »

開放系統 (熱力學)

在熱力學中,開放系統指與外界交換能量和質量的系統。系統是隨意介定的:在研究一些特定組件時,相關的空間領域可被視為系統。 開放系統假設了外界能量供應不能減少;實際上,這種外界能量是由周圍環境的某種東西供應,而在研究需要時這種能量供應可被視為源源不絕。其中一種開放能量是所謂的輻射能系統,此系統的能量接收自由太陽輻射-一個於任何實驗都可被視為用之不竭的能量來源。某些虛構開放系統的能量接收自太空中的真空能。 太空纜索是一個開放系統的例子。當纜索在地球磁場中移動時,透過以地面以及電離層組成的迴路會被視作一個發電器,以電磁感應的方式把纜索的動能轉化成電能。.

新!!: 质量和開放系統 (熱力學) · 查看更多 »

薛定谔猫

薛定谔猫(Schrödinger's Cat)是奥地利物理學者埃尔温·薛定谔於1935年提出的一個思想实验。通過這思想实验,薛定諤指出了應用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詮釋於宏觀物體會產生的問題,以及這問題與物理常識之間的矛盾。在這思想實驗裏,由於先前發生事件的隨機性質,貓會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 根據退相干理論,貓不可能永遠處於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由於環境的影響,很快地會產生退相干效應,貓改而處於生存或死亡的經典統計學狀態,因此,一般而言,絕對無法觀察到這生存與死亡的疊加態。至今為止,物理學者只能精心製備出一些介觀物體的疊加態。 雖然這是個思想實驗,類似原理已被研究與運用在實際應用領域。當理論研討量子力學的詮釋問題時,這思想實驗也時常會被特別提出為試金石。.

新!!: 质量和薛定谔猫 · 查看更多 »

薛定谔方程

在量子力學中,薛定諤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是描述物理系統的量子態怎樣隨時間演化的偏微分方程,为量子力學的基礎方程之一,其以發表者奧地利物理學家埃尔温·薛定諤而命名。關於量子態與薛定諤方程的概念涵蓋於基礎量子力學假說裏,無法從其它任何原理推導而出。 在古典力學裏,人们使用牛頓第二定律描述物體運動。而在量子力學裏,類似的運動方程為薛定諤方程。薛定諤方程的解完備地描述物理系統裏,微觀尺寸粒子的量子行為;這包括分子系統、原子系統、亞原子系統;另外,薛定諤方程的解還可完備地描述宏觀系統,可能乃至整個宇宙。 薛定諤方程可以分為「含時薛定諤方程」與「不含時薛定諤方程」兩種。含時薛定諤方程與時間有關,描述量子系統的波函數怎樣隨著時間而演化。不含時薛定諤方程则與時間無關,描述了定態量子系統的物理性質;該方程的解就是定態量子系統的波函數。量子事件發生的機率可以用波函數來計算,其機率幅的絕對值平方就是量子事件發生的機率密度。 薛定諤方程所屬的波動力學可以數學變換為維爾納·海森堡的矩陣力學,或理察·費曼的路徑積分表述。薛定諤方程是個非相對論性方程,不適用於相對論性理論;對於相對論性微觀系統,必須改使用狄拉克方程或克莱因-戈尔登方程等。.

新!!: 质量和薛定谔方程 · 查看更多 »

藍掉隊星

藍掉隊星(Blue stragglers,BSS),或稱藍離散星、吸血鬼恆星,是疏散星團或球狀星團中與其他成員有相同的光度,但表面溫度較高的藍色恆星。因此,在星團的赫羅圖中,它們的位置有別於星團的其他成員。藍掉隊星看似違背了現行恆星演化的標準理論,因為在同時誕生的恆星在赫羅圖上應該很明確的位在同一條曲線上,而由此一位置可以測量出它們原始的質量。因為藍掉隊星偏離了這條曲線,顯示它們在恆星演化中有不同的經歷。 產生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主流的假說是它們原本是雙星,經由合併才成為藍掉隊星。兩顆恆星的合併只會創造出一顆質量更大的恆星,這顆恆星的表面溫度會比同年齡的恆星更熱和更亮。如果這種理論是正確的,則藍掉隊星就不會成為恆星演化理論上的問題,合併後的恆星在核心會有更多的氫,使它的行為像較年輕的恆星。有證據支持這種看法,在星團內藍掉隊星的數量明顯的與恆星的密集度有關,越密集處的數量越多,特別是在球狀星團的核心區域。因為在單位體積內的恆星數目越多,碰撞和密接的機會越高,而星團內確實比其他區域更容易發生。 檢驗這種假說的一種方法是研究藍掉隊星中的脈動變星。在星震學中,合併的恆星在脈動上的特性會與一般的恆星有所不同,或許可以測量出其間的差異。儘管在擁擠的區域中經常能找到小光度振幅的藍掉隊星,然而,在缺乏明顯的藍掉隊脈動星下,脈動的測量是非常困難的。 藍掉隊星的自轉迅速,通常都在太陽的75倍以上,質量也是星團中其他成員的2-3倍。最近的研究顯示藍掉隊星的碳和氧比附近區域的其他恆星要少,這意味著一顆恆星的變熱和變藍是從軌道上的另一顆恆星攫取物質所導致的;而質量被竊取的恆星會使得原本在深層含有較多碳和氧等重元素的區域被暴露在表面。.

新!!: 质量和藍掉隊星 · 查看更多 »

藤原咲平

藤原咲平()是一個日本氣象學家,也是「藤原效應」的發現者。藤原在1921年至1923年間,透過一系列實驗和觀測,發現兩個距離很近的氣旋性渦漩(例如熱帶氣旋),會因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響。.

新!!: 质量和藤原咲平 · 查看更多 »

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Fujiwhara effect),是指兩個距離不遠的水旋渦或大氣旋渦(例如熱帶氣旋),因為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響的狀態。藤原效應最早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在1921至31年間所進行的一系列水工實驗及研究發表,主要解釋當兩個颱風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因而得名。其發現兩個接近的水旋渦的運動軌跡,會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繞著圓心互相旋轉。而大氣旋渦亦出現類似情況。 由於藤原咲平在太平洋戰爭時任日本中央氣象台(今日本氣象廳)台長,任內和參與研發气球炸弹,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裁定為戰犯,故有些機構會以政治正確因素而改稱雙--颱風效應(binary interaction)。.

新!!: 质量和藤原效應 · 查看更多 »

葛利澤880

葛利澤880(GJ 880 / HD 216899 / LHS 533 / Ross 671) (SIMBAD) 位於飛馬座,是距離太陽系22.4光年的一個恆星系統 (RECONS),視星等+8.66,裸眼看不見這顆恆星。 葛利澤880是一顆紅矮星,光譜類型為M1.5V,它比太陽小很多,光度僅為太陽的1.4%,但仍然比鄰近的另一顆紅矮星沃夫359明亮。它的有效溫度是3,600K,質量相當於59%太陽質量,半徑近似於69%太陽半徑。它的自轉速度小於2.8公里/秒,鐵的相對豐度比太陽稍低。 已知飛馬座EQ與葛利澤880相距只有3.96光年,還有雙魚座BR和葛利澤829分別是7.57光年和8.04光年。所有這些恆星都是紅矮星。.

新!!: 质量和葛利澤880 · 查看更多 »

钻石

鑽石(古希腊文:ἀδάμας;法文、德文:Diamant;英文:Diamond),化学和工业中称为金剛石。鑽石是碳元素组成的無色晶体,為目前已知的自然存在的最硬物質。.

新!!: 质量和钻石 · 查看更多 »

鈦是化學元素,化學符號Ti,原子序數22,是銀白色過渡金屬,其特徵為重量輕、強度高、具金屬光澤,亦有良好的抗腐蝕能力(包括海水、王水及氯氣)。由于其稳定的化学性质,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强酸、抗强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來製造火箭及太空船,因此獲美誉为“太空金属”。鈦於1791年由格雷戈爾於英國康沃爾郡發現,並由克拉普羅特用希臘神話的泰坦為其命名。 钛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难于提取。但其相对丰度在所有元素中居第十位。鈦的礦石主要有鈦鐵礦及金紅石,廣佈於地殼及岩石圈之中。鈦亦同時存在於幾乎所有生物、岩石、水體及土壤中。從主要礦石中萃取出鈦需要用到克羅爾法或亨特法。鈦最常見的化合物是二氧化鈦,可用於製造白色顏料。其他化合物還包括四氯化鈦(TiCl4,作催化劑及用於製造煙幕或)及三氯化鈦(TiCl3,用於催化聚丙烯的生產)。 鈦能與鐵、鋁、釩或鉬等其他元素熔成合金,造出高強度的輕合金,在各方面有着廣泛的應用,包括宇宙航行(噴氣發動機、導彈及航天器)、軍事、工業程序(化工與石油製品、海水淡化及造紙)、汽車、農產食品、醫學(義肢、骨科移植及牙科器械與填充物)、運動用品、珠寶及手機等等。 鈦最有用的兩個特性是,抗腐蝕性,及金屬中最高的強度-重量比。在非合金的狀態下,鈦的強度跟某些鋼相若,但卻還要輕45%。有兩種同素異形體和五種天然的同位素,由46Ti到50Ti,其中豐度最高的是48Ti(73.8%)。鈦的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和鋯相似,這是因為兩者的價電子數目相同,並於元素週期表中同屬一族。.

新!!: 质量和钛 · 查看更多 »

育神星

(Isis)是第4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6年5月23日发现。的直径为100.2千米,质量为1.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93.737天。.

新!!: 质量和育神星 · 查看更多 »

铁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Fe,它的原子序数是26,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它是过渡金属的一种。铁是最常用的金属,是地球外核及內核的主要成份,是地殼上豐度第四高的元素和第二高的金屬。鐵常出現在类地行星中,因為鐵是高質量恆星核融合後的產物,鎳-56是放熱核融合反應的最後一個產物,之後會衰變成最常見的鐵同位素。 铁和其他8族元素相同,其氧化態範圍很廣,由−2到+6,但其中+2和+3是最常見的氧化態。在流星体及低氧的環境下,鐵會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但是鐵很容易和氧氣和水反應。鐵的表面是有光澤的銀灰色,但在空氣中鐵會反應生成水合的氧化鐵,一般稱為铁锈。許多金屬在氧化後會形成钝化的氧化層,保護內部的金屬不被氧化,但氧化鐵的密度較鐵要低,因此氧化鐵會剝落,無法保護內部的鐵不受腐蝕。.

新!!: 质量和铁 · 查看更多 »

铝(Aluminium 或Aluminum)是一种化学元素,属于硼族元素,其化学符号是Al,原子序数是13。相对密度是2.70。铝是一种较软的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铝是地壳中第三大丰度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也是丰度最大的金属,在地球的固体表面中占约8%的质量。铝金属在化学上很活跃,因此除非在极其特殊的氧化还原环境下,一般很难找到游离态的金属铝。被发现的含铝的矿物超过270种。最主要的含铝矿石是铝土矿。 铝因其低密度以及耐腐蚀(由于钝化现象)而受到重视。利用铝及其合金制造的结构件不仅在航空航太工业中非常关键,在交通和结构材料领域也非常重要。最有用的铝化合物是它的氧化物和硫酸盐。 尽管铝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没有一种已知生命形式需要铝元素。.

新!!: 质量和铝 · 查看更多 »

银河系

銀河星系(古稱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銀漢等),是一個包含太陽系 的棒旋星系。直徑介於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估計擁有1,000億至4,000億顆恆星,並可能有1,000億顆行星。太陽系距離銀河中心約26,000光年,在有著濃密氣體和塵埃,被稱為獵戶臂的螺旋臂的內側邊緣。在太陽的位置,公轉週期大約是2億4,000萬年。從地球看,因為是從盤狀結構的內部向外觀看,因此銀河系呈現在天球上環繞一圈的帶狀。 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幾乎和宇宙本身一樣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後不久的黑暗時期形成的。在10,000光年內的恆星形成核球,並有著一或多根棒從核球向外輻射。最中心處被標示為強烈的電波源,可能是個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在很大距離範圍內的恆星和氣體都以每秒大約220公里的速度在軌道上繞著銀河中心運行。這種恆定的速度違反了开普勒動力學,因而認為銀河系中有大量不會輻射或吸收電磁輻射的質量。這些質量被稱為暗物質。 銀河系有幾個衛星星系,它們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員,並且是室女超星系團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組成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一部分。整個銀河系對銀河系外的參考坐標系以大約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移動。.

新!!: 质量和银河系 · 查看更多 »

铅径

铅径(Gauge)是度量散弹枪枪膛膛径的单位。铅径是直径为所测枪膛径的铅制球体的以磅为单位的质量的倒数,也就是一磅的铅可制造的直径为所测枪膛径的球体的个数。例如,一个1/12磅的铅球的直径对应一把12铅径的枪的膛径。因此一把枪的铅径越小,其膛径越大。.

新!!: 质量和铅径 · 查看更多 »

锅炉

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或者其他热能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的品质的蒸汽、热水或者其他工质的设备。锅炉常在热力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民用生产中使用。 锅炉是由锅和炉两大部分组成。锅是装水的容器,由锅筒和许多钢管组成;炉是燃料燃烧的场所。燃料在炉内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借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换热的形式,将烟气的热量传给锅中的水而产生蒸汽。.

新!!: 质量和锅炉 · 查看更多 »

脈衝星行星

脈衝星行星(Pulsar planet)是圍繞脈衝星公轉的行星,而脈衝星即高速自轉的中子星。首個被發現的脈衝星行星即為首個被發現的系外行星。.

新!!: 质量和脈衝星行星 · 查看更多 »

脂肪酸代謝

脂肪酸被分類為脂質營養素家族的一員,其在生物代謝中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與其他營養素成員(蛋白質、醣類)比較的話,會發現藉由β-氧化分解同樣質量的脂肪酸能提供最多能量,合成最多ATP。脂肪酸代謝包含了將脂質轉化為能量並提供初級代謝產物的異化作用以及將脂肪酸合成生物體中重要分子的同化作用。此外,脂肪酸代謝對於細胞膜的形成、生物體內能量的儲存以及訊息的傳遞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新!!: 质量和脂肪酸代謝 · 查看更多 »

膠球

在粒子物理学中,胶球是一种假想中的复合粒子,它仅仅由胶子组成,而不包含任何价夸克。胶子的这种特殊的束缚态是可能的,因为胶子带有色荷,因此能够通过强核力相互作用。因为胶球总是与其它普通的介子束缚态一同产生,所以其很难在粒子加速器中被探测到。 理论研究表明通过现有的对撞机技术,人们完全有能力达到胶球能够被产生的能量水平。但是,由于上述的探测困难,直至2012年,胶球依然没有被观测到并确定地认证。.

新!!: 质量和膠球 · 查看更多 »

重力位

在古典力學中,一個位置上的重力位(Gravitational potential)是一個有質量的物體所產生純量場。等於當一件物體從一個參考位置移向該位置時重力作用於每一單位質量上的功(即能量轉移)。 一物體若令某一點距其為r,此物體質量為M,重力位可表示成P.

新!!: 质量和重力位 · 查看更多 »

重力紅移

重力紅移或稱重力紅位移指的是光波或者其他波動從重力場源(如巨大星體或黑洞)遠離時,整體頻譜會往紅色端方向偏移,亦即發生「頻率變低,波長增長」的現象。.

新!!: 质量和重力紅移 · 查看更多 »

重力電磁性

重力電磁性(gravitoelectromagnetism, GEM)與電磁學並無直接關聯,此名稱來自於重力現象與電磁學現象的類比性。旋轉的電荷除了原先即有的電場外,還會產生磁場;當質量旋轉時,除了原先即有的重力場(重力電性)外,還會出現相伴場,稱為重力磁場(重力磁性)。重力磁性(gravitomagnetism)為重力電磁性現象的另一常用稱呼。重力電磁性為廣義相對論中自然而然的預測,其中最簡單形式常被稱為參考系拖曳(frame dragging)。 引力磁性在1893年由奧利弗·黑維塞對牛頓力學拓展時發展出來,早於廣義相對論出現之前。廣義相對論建立後,以其為基礎發展出來的引力磁性理論,只與1893年的版本相差幾個變數,基礎框架仍可沿用。.

新!!: 质量和重力電磁性 · 查看更多 »

重心

重心可以指:.

新!!: 质量和重心 · 查看更多 »

重心坐标

数学中,重心坐标是由单形(如三角形或四面体等)顶点定义的坐标。重心坐标是齐次坐标的一种。 设v1,..., vn是向量空间V中一个单形的顶点,如果V中某点p满足, 那么我们称系数(λ1,..., λn)是 p关于v1,..., vn的重心坐标。这些顶点自己的坐标分别是(1, 0, 0,..., 0),(0, 1, 0,..., 0),...,(0, 0, 0,..., 1)。重心坐标不是惟一的:对任何不等于零的k,(k λ1,..., k λn)也是p的重心坐标。但总可以取坐标满足 λ1 +...+ λn.

新!!: 质量和重心坐标 · 查看更多 »

重量

在科学與工程学上,物體的重量指的通常是重力作用在它身上的力。重量是向量,它的量(純量)一般用斜體 W 表示。重量是質量 m 和當地重力加速度 g 的乘積,即為:W.

新!!: 质量和重量 · 查看更多 »

量 (物理)

量,是作为幅度和重复次数出现的一种属性。它和品质、实质、变化、关系一样是事物的一种基本类别。数量的概念始于份额,也就是可以带有数量的实体。作为一个基本的詞彙,数量被用于指代事物的任何量化的属性或特征。有些量由其本质决定(譬如,数),而另外一些是作為對状态的描述(属性,尺寸,特征),譬如重和轻,长和短,宽和窄,大和小,多和少。 量的两个基本分类,幅度和重次(或者数字),蘊涵了连续和离散的重大区别。 属于重次的量是离散的,可以分解成不可再分的单位,譬如集合名詞:军队,舰队,羊群,政府,公司,聚会,人群,合唱团,数。属于幅度的是连续的,可以一直分解下去,包括所有非集合名词:宇宙,物质,能量,液体,材料。 和对其本质和分类的分析一起,量的问题涉及很多密切相关的课题,譬如幅度和重次的关系,量纲,等式,比例,测量,测量单位,数和數系,数的类型和它们的关系。 这样,量是存在于幅度和重次的范围内的一种属性。质量、时间、距离、热和角度都是量化属性的常见例子。连续量的两个幅度,可以互相用一个比例表达,而它是一个实数。.

新!!: 质量和量 (物理) · 查看更多 »

量子2号

量子2号(俄语:Квант-2; 英语:Quantum-II/2) (77KSD, TsM-D, 11F77D) 是第三个和平号空间站的组件。其主要目的是给空间站提供新的科学实验仪器,更好的生命支持系统,及一个气密室。于1989年11月26日由质子-K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新!!: 质量和量子2号 · 查看更多 »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是物理學的分支,主要描写微观的事物,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學科,都是以其为基础。 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观系统,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学,解釋了這些現象。量子力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透过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愛因斯坦可能是在科學文獻中最先給出術語「量子力學」的物理學者。.

新!!: 质量和量子力学 · 查看更多 »

量子引力

量子引力,是對引力場進行量子化描述的理論,屬於萬有理論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嘗試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當前物理學尚未解决的問題。當前主流嘗試理論有:超弦理論、迴圈量子重力理論。引力波的发现,为量子引力理论提供了新的佐证。.

新!!: 质量和量子引力 · 查看更多 »

量子電動力學

在粒子物理學中,量子電動力學(Quantum Electrodynamics,簡稱QED)是電動力學的相對論性量子場論。它在本質上描述了光與物質間的相互作用,而且它還是第一套同時完全符合量子力學及狹義相對論的理論。量子電動力學在數學上描述了所有由帶電荷粒子經交換光子產生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現象,同時亦代表了古典電動力學所對應的量子理論,為物質與光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完整的科學論述。 用術語來說,量子電動力學就是電磁量子的微擾理論。它的其中一個創始人,理查德·費曼把它譽為「物理學的瑰寶」("the jewel of physics"),原因是它能為相關的物理量提供,例如電子的異常磁矩及氫原子能階的蘭姆位移。.

新!!: 质量和量子電動力學 · 查看更多 »

量神星

(Lachesis)是第12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4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174.1千米,质量为5.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09.115天。 量神星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之一的拉刻西斯。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量神星 · 查看更多 »

量纲

--(Fundamental unit),是表示一个物理量由基本量组成的情况。确定若干个基本量后,每个导出量都可以表示为基本量的幂的乘积的形式。引入量纲这一概念可以进行量纲分析,这既是物理学的基础,又有着很多重要应用。.

新!!: 质量和量纲 · 查看更多 »

--,有時又作--,而有時這兩字意義不相同。是中國傳統多種用途的單位,數學上有千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等意思。.

新!!: 质量和釐 · 查看更多 »

臨界質量

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是指維持核子連鎖反應所需的裂變材料質量。不同的可裂變材料,受核子的性質(如裂變橫切面)、物理性質、物料型狀、純度、是否被中子反射物料包圍、是否有中子吸收物料等等因素影響,而會有不同的臨界質量。 剛好可以產生連鎖反應的組合,稱為已達臨界點。比這樣更多質量的組合,核反應的速率會以指數增長,稱為超臨界。如果組合能夠在沒有延遲放出中子之下進行連鎖反應,這種臨界被稱為即發臨界,是超臨界的一種。即發臨界組合會產生核爆炸。如果組合比臨界點小,裂變會隨時間減少,稱之為次臨界。 恩里科·費米最先發現超臨界組合,不一定同時是超過即發臨界。他的發現開展了受控制的連鎖反應的研究,後來發展的核子反應堆及核能都是出於這一發現。.

新!!: 质量和臨界質量 · 查看更多 »

自发对称破缺

自發對稱破缺(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是某些物理系統實現對稱性破缺的模式。當物理系統所遵守的自然定律具有某種對稱性,而物理系統本身並不具有這種對稱性,則稱此現象為自發對稱破缺。這是一種自發性過程(spontaneous process),由於這過程,本來具有這種對稱性的物理系統,最終變得不再具有這種對稱性,或不再表現出這種對稱性,因此這種對稱性被隱藏。因為自發對稱破缺,有些物理系統的運動方程式或拉格朗日量遵守這種對稱性,但是最低能量解答不具有這種對稱性。從描述物理現象的拉格朗日量或運動方程式,可以對於這現象做分析研究。 對稱性破缺主要分為自發對稱破缺與明顯對稱性破缺兩種。假若在物理系統的拉格朗日量裏存在著一個或多個違反某種對稱性的項目,因此導致系統的物理行為不具備這種對稱性,則稱此為明顯對稱性破缺。 如右圖所示,假設在墨西哥帽(sombrero)的帽頂有一個圓球。这個圓球是處於旋轉對稱性狀態,對於繞著帽子中心軸的旋轉,圓球的位置不變。這圓球也處於局部最大引力勢的狀態,極不稳定,稍加微擾,就可以促使圓球滾落至帽子谷底的任意位置,因此降低至最小引力勢位置,使得旋轉對稱性被打破。儘管這圓球在帽子谷底的所有可能位置因旋轉對稱性而相互關聯,圓球實際實現的帽子谷底位置不具有旋轉對稱性──對於繞著帽子中心軸的旋轉,圓球的位置會改變。 大多數物質的簡單相態或相變,例如晶體、磁鐵、一般超導體等等,可以從自發對稱破缺的觀點來了解。像分數量子霍爾效應(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一類的拓扑相(topological phase)物質是值得注意的例外。.

新!!: 质量和自发对称破缺 · 查看更多 »

自伴算子

在數學裏,作用於一個有限維的酉空間,一個自伴算子(self-adjoint operator)等於自己的伴隨算子;等價地說,在一组单位酉正交基下,表達自伴算子的矩陣是埃爾米特矩陣。埃爾米特矩陣等於自己的共軛轉置。根據有限維的譜定理,必定存在著一個正交歸一基,可以表達自伴算子為一個實值的對角矩陣。.

新!!: 质量和自伴算子 · 查看更多 »

自由粒子

在物理學裏,自由粒子是不被位勢束縛的粒子。在經典力學裏,一個自由粒子所感受到外來的淨力是0。 假若,一個粒子的能量大於在任何地點x\,\!的位勢,E > V(x) \,\!,不會被位勢束縛,則稱此粒子為自由粒子。更強版的定義,還要求位勢為常數V(x).

新!!: 质量和自由粒子 · 查看更多 »

自然

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萬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 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等;宇宙间的天使粒子、次原子粒子、星系星云和黑洞白洞等。 人类不能理解地宗教信仰、灵魂观念和神明信念等现象,被称为超自然现象。 从对超自然现象的探索,到对自然现象的认知,是人类逐渐理解自己、适应生存环境和丰富社会活动的过程。例如,古时,火是神明,日月星辰是超自然现象;如今,卫星、电视、电脑和手机成为了神话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区块链成了全球共识共享的无字天书。.

新!!: 质量和自然 · 查看更多 »

自然单位制

在物理學裏,自然單位制(natural unit)是一種建立於基礎物理常數的計量單位制度。例如,電荷的自然單位是單位電荷 e 、速度的自然單位是光速 c ,都是基礎物理常數。純自然單位制必定會在其定義中,將某些基礎物理常數歸一化,即將這些常數的數值規定為整數1。.

新!!: 质量和自然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是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三卷本代表作,成书于1686年。1687年7月5日该书的拉丁文版首次出版发行。Among versions of the Principia online:.

新!!: 质量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查看更多 »

臺灣媒體亂象

台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該亂象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媒體批評團體反對爆料公社為目標進行大清洗,有些側重人民媒體素養之提昇,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 。.

新!!: 质量和臺灣媒體亂象 · 查看更多 »

金叶子 (货币)

金叶子,亦称叶子金,是南宋时期流通的折叠薄片状黄金货币。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收录了宋代国库管理人员(“故宋掌公帑者”)所著的《宝货辨疑》,其中就提到了叶子金。但文献中对金叶子的记述非常模糊,亦无图录,使人不得要领。20世纪末以来,才在浙江杭州、湖州、温州等地陆续出土。.

新!!: 质量和金叶子 (货币) · 查看更多 »

金衡制

金衡制是一种通常使用在金、银、黑火药及宝石的质量单位系统。.

新!!: 质量和金衡制 · 查看更多 »

镁铝合金

鎂鋁合金是一種在鋁合金中加入鎂金屬的合金,在鋁合金編號中獲編53xx的號碼序列。鎂鋁合金的優點,在於它有跟鋼一樣的強度和硬度,但重量卻比鋼輕得多,跟塑膠很接近。因此,因其質量輕,具有良好熱傳導能力,故常用於需重視散熱的電子器材。它普遍用於手提電腦的外殼。 鎂鋁合金由鎂錠和鋁錠在保護氣體中高溫熔融而成,其組成有:簡單的物理混合與已改變晶體結構的物理混合兩種說法。 Category:镁 Category:铝合金 Category:可循環再造物料.

新!!: 质量和镁铝合金 · 查看更多 »

长女星

(147 Protogeneia)是第147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7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132.9千米,质量为2.5×1018千克,軌道周期为2026.831天,位於小行星帶。 長女星的英文名字「Protogeneia」乃源於希臘神話丟卡利翁與皮拉的女兒普羅特吉尼亞。 2002年5月28日,德克薩斯州報道了長女星造成掩星現象。.

新!!: 质量和长女星 · 查看更多 »

配女星

(Eurynome)是第7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3年9月14日发现。的直径为66.5千米,质量为3.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96.288天。.

新!!: 质量和配女星 · 查看更多 »

腔量子电动力学

腔量子電動力學(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簡稱:cavity QED 或 CQED)描述了被微腔中的光場與其它粒子(例如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對强作用腔量子电动力学所作出的研究,為量子邏輯提供了的一種實現途徑,這就是建造量子计算机的原理之一。.

新!!: 质量和腔量子电动力学 · 查看更多 »

色散关系

在物理科学和電機工程學中,色散关系描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色散现象的性质。色散关系将波的波长或波數与其頻率建立了联系。由这组关系,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有了方便的确定介质中折射率的表达式。克拉莫-克若尼關係式可以描述波的传播、的频率依赖性,這關係比與幾何相關和與材料相關的色散关系更具一般性。 色散的原因可能是几何边界条件(波导、浅水)或是波与传输介质间的相互作用。基本粒子(被认为是物質波)即使在没有集合约束和其他介质存在下也会有非平凡的色散关系。 在存在色散的情况下,波速不再唯一定义,从而产生了相速度和群速度的区别。.

新!!: 质量和色散关系 · 查看更多 »

艾瑞克·波森

艾瑞克·波森(Eric Poisson,),加拿大物理學家,專研黑洞理論,目前在圭爾夫大學擔任教授一職。 波森曾在2005年獲得加拿大物理學家協會授予代表最高榮耀的赫茲伯格獎章 。.

新!!: 质量和艾瑞克·波森 · 查看更多 »

苟神星

(Ate)是第11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0年8月14日发现。的直径为134.6千米,质量为2.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26.712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新!!: 质量和苟神星 · 查看更多 »

離心機

離心機是一種機械,可藉由電動機或其他機械的帶動而高速轉動,產生數千倍於重力的離心力,以加快液體中顆粒的沉降速度,把樣品中不同沉降系數和密度質量的物質分離。離心力的大與小,轉動速度、旋轉半徑岱以及物質的融質量而決定。離心機廣泛運用於化學工程、石油、食品加工、制藥、選礦工程、炭、水處理、核能工業和船舶等部門。 .

新!!: 质量和離心機 · 查看更多 »

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大气层中的水蒸氣凝结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当云中的水珠达到一定质量以后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降雨。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大部分生态系统的水分来源,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唯一方法。雨滴也有可能在还未到达地面时就完全蒸发,有些形況就是在當雨通過森林的林木時,雨常會被森林截流,而直接蒸發入大氣中,這種情形可以減少雨對於地表的侵蝕。在有些地表炎热的地区(如沙漠地区)水分直接蒸發尤为常见。这样的降雨被称为幡状云。 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中,降雨情况的代号是RA。.

新!!: 质量和雨 · 查看更多 »

零點能量

零點能量(可簡稱零點能)物理學中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物理系統會有的最低能量,此時系統所處的態稱為基態;所有量子力學系統都有零點能量。這個辭彙起源於量子諧振子處在基態時,量子數為零的考量。 在量子場論中,這個辭彙和真空能量是等義詞,指的空無一物的空間仍有此一定能量存在,對一些系統可以造成擾動,並且導致一些量子電動力學會出現的現象,例如蘭姆位移與卡西米爾效應;它的效應可在納米尺度的元件直接觀測的到。 在宇宙論中,真空能量被視為宇宙常數的來源,和造就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相關。 因為零點能量是一系統可能持有的最低能量,因此此項能量是無法自系統移除。儘管如此,零點能量的概念以及自真空汲取「免費能量」的可能性引起業餘發明者的注目——許多「永動機」或稱「免費能量裝置」等的提案都運用這項概念來解釋,但由於從較低或相同的能量狀態之中汲取能量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並造成熵的降低,運用零點能量被科學界認為是不可能的。這項熱潮以及相伴的趣味理論詮釋促成了大眾文化中「零點能量」概念的成長,常出現在科幻書刊、遊戲、電影等處。.

新!!: 质量和零點能量 · 查看更多 »

電子伏特

電子伏特(electron Volt),簡稱電子伏,符号为eV,是能量的單位。代表一個電子(所帶電量為1.6×10-19庫侖)经过1伏特的電位差加速后所獲得的动能。電子伏与SI制的能量单位焦耳(J)的换算关系是.

新!!: 质量和電子伏特 · 查看更多 »

電子自旋共振

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又称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是屬於自旋1/2粒子的電子在靜磁場下发生的磁共振現象。因为類似靜磁場下自旋1/2原子核核磁共振的現象,又因利用到電子的順磁性,故曾稱作“電子順磁共振”。 由於分子中的電子多數是成對存在,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電子对中的两个电子必為一個自旋向上,另一個自旋向下,所以磁性互相抵消。因此只有拥有不成對電子存在的粒子(例如過渡元素中重金屬原子或自由基),才能表現磁共振。 雖然电子自旋共振的原理与核磁共振的类似,但由於電子的質量遠輕於原子核的质量,所以电子有较大的磁矩。以氫原子核(質子)為例,電子磁矩強度是其659.59倍。因此對於電子,磁共振所在的拉莫頻率通常需要透過減弱主磁場強度來使之降低。但即使如此,拉莫頻率通常所在波段仍比核磁共振拉莫頻率所在的射頻範圍還要高(通常是在微波的波段),因此有穿透力以及對帶有水分子的樣品有加熱可能的潛在問題,在進行人體造影時則需要改變方法。舉例而言,0.3T的主磁場下,電子共振頻率發生在8.41GHz,而對於常用的核磁共振核種——質子而言,在這樣強度的磁場下,其共振頻率仅為12.77MHz。.

新!!: 质量和電子自旋共振 · 查看更多 »

電荷共軛宇稱

物理學中,電荷共軛宇稱(charge conjugate parity、charge parity或C parity,可標為CP)是粒子的相乘量子數,用以描述一些粒子在電荷共軛的對稱運算下的行為。 電荷共軛改變所有量子荷(quantum charge)的正負號,這些量子荷為相加量子數,包括有電荷、重子數與輕子數,以及味荷如奇異數、魅數、底數、頂數與同位旋(I3)。相對地,電荷共軛不改變粒子的質量、線動量或自旋。.

新!!: 质量和電荷共軛宇稱 · 查看更多 »

蛇髮妖星

(Medusa)是第14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9月21日发现。的直径为19.7千米,质量为8.0×1015千克,公转周期为1171.128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蛇髮妖星 · 查看更多 »

透射电子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縮寫:TEM、CTEM),简称--电镜,是把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样品上,电子与样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变方向,从而产生立体角散射。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厚度相关,因此可以形成明暗不同的影像,影像将在放大、聚焦后在成像器件(如荧光屏、胶片、以及感光耦合组件)上显示出来。 由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短,--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高的很多,可以达到0.1~0.2nm,放大倍数为几万~百万倍。因此,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样品的精细结构,甚至可以用于观察仅仅一列原子的结构,比光学显微镜所能够观察到的最小的结构小数万倍。TEM在中和物理学和生物学相关的许多科学领域都是重要的分析方法,如癌症研究、病毒学、材料科学、以及纳米技术、半导体研究等等。 在放大倍数较低的时候,TEM成像的对比度主要是由于材料不同的厚度和成分造成对电子的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而当放大率倍数较高的时候,复杂的波动作用会造成成像的亮度的不同,因此需要专业知识来对所得到的像进行分析。通过使用TEM不同的模式,可以通过物质的化学特性、晶体方向、电子结构、样品造成的电子相移以及通常的对电子吸收对样品成像。 第一台TEM由马克斯·克诺尔和恩斯特·鲁斯卡在1931年研制,这个研究组于1933年研制了第一台分辨率超过可见光的TEM,而第一台商用TEM于1939年研制成功。.

新!!: 质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 查看更多 »

連續X射線譜

連續X射線譜是指某些帶電粒子(例如電子、質子等等)因為與物質相互作用而讓他的速度驟減,而帶電粒子的能量就以輻射的方式放出。當粒子的速度從V1降到V2時釋放出的輻射波長為: \lambda.

新!!: 质量和連續X射線譜 · 查看更多 »

連續性方程式

在物理學裏,連續性方程式(continuity equation)乃是描述守恆量傳輸行為的偏微分方程式。由於在各自適當條件下,質量、能量、動量、電荷等等,都是守恆量,很多種傳輸行為都可以用連續性方程式來描述。 連續性方程式乃是定域性的守恆定律方程式。與全域性的守恆定律相比,這種守恆定律比較強版。在本條目內的所有關於連續性方程式的範例都表達同樣的點子──在任意區域內某種守恆量總量的改變,等於從邊界進入或離去的數量;守恆量不能夠增加或減少,只能夠從某一個位置遷移到另外一個位置。 每一種連續性方程式都可以以積分形式表達(使用通量積分),描述任意有限區域內的守恆量;也可以以微分形式表達(使用散度算符),描述任意位置的守恆量。應用散度定理,可以從微分形式推導出積分形式,反之亦然。.

新!!: 质量和連續性方程式 · 查看更多 »

适居太阳系外行星目录

適居太陽系外行星目錄是波多黎各大學的行星適居性實驗室編製,這個列表是根據其方法及估算而使用地球相似指數(Earth Similarity Index)去為可能適居的太陽系外行星評定等級。.

新!!: 质量和适居太阳系外行星目录 · 查看更多 »

虛粒子

虛粒子(virtual particle),意即虛構粒子、假想粒子,是在量子場論的數學計算中建立的一種解釋性概念,指代用來描述亞原子過程例如撞擊過程中粒子的數學項。但是,虛粒子並不直接出現在計算過程的那些可觀測的輸入輸出量中,那些輸入輸出量只代表實粒子。虛粒子項代表那些所謂離質量殼(off mass shell)的粒子。例如,它們沿時間反演、能量不守恒、以超光速移動,每條看起來都和物理基本原理相悖。虛粒子發生在那些大致可被實輸出量相消的組合項中,因此才産生了前述那些不實的衝突。虛粒子的虛「事件」通常看起來是一個緊接著另一個發生,例如在一次撞擊的時長中,所以他們顯得短命。如果在計算中略去那些被詮釋爲代表虛粒子的數學項,計算結果將變成近似值,有可能較大地偏離完整計算得到的正確而且精確的結果。 量子理論不同於經典理論。區別在於對於亞原子過程的內部機制的計算。經典物理不能處理這種計算。海森堡認爲,在亞原子過程例如碰撞中,到底「實際上」「真正」發生了什麽,是不可直接觀測的,也沒有可用以描述的單一而且物理明確的圖像。量子力學具有這樣的特質:即它可以避開關於內部機制的思考。它把自己限制在那些實際上可觀測可感知的方面。但是,虛粒子則是一種概念化的手段,通過給亞原子過程的內在機制提供假設性的詮釋性圖像,它試圖繞過海森堡的洞察。 虛粒子不必具有和對應實粒子相等的質量。這是因爲它短命而且瞬變,所以不確定性原理允許它不必守恒能量和動量。虛粒子存活得越久,它的特徵就越接近實粒子。 虛粒子出現在許多過程中,包括粒子擴散和卡西米爾效應。在量子場論中,即使是經典力 -- 例如電荷間的電磁吸引力和推斥力 -- 也可被認爲是源于荷間的虛光子交換。 不應將反粒子跟虛粒子或者虛反粒子相混淆。.

新!!: 质量和虛粒子 · 查看更多 »

FR-F1狙擊步槍

FR-F1(;)是法國軍隊的制式狙击步枪(嚴格而言是精確射手步槍),發射7.5×54毫米法國步槍彈。.

新!!: 质量和FR-F1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Fragment's Note

《Fragment's Note》(假名:フラグメンツノート)是一款由日本游戏厂商ULLUCUSHEAVEN和ALVION共同开发、于2012年7月18日发行于iOS平台的基于触摸屏的恋爱冒险游戏。体验版于2012年8月31日发布。2012年12月19日发布1.03版,在这个版本中,添加了朝霞雪月和白鷺絵里的相关剧情,同时增加了CG模式功能。游戏全程无语音,有BGM。.

新!!: 质量和Fragment's Note · 查看更多 »

GAU-13加特林機炮

GAU-13(GAU,全寫:Gun Automatic Universal,意為:通用自動火砲)是由美国通用動力以GAU-8复仇者机炮為基礎開發及製造的電力驅動加特林式机炮,发射30×173毫米機炮炮彈。.

新!!: 质量和GAU-13加特林機炮 · 查看更多 »

GP-25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GP-30(;Обувка,,意為:鞋,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GP-25(;Костёр,,意為:篝火,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代號:/)和GP-15(;Мухи;,意為:苍蝇)是一枝由前苏联(TsKIB SOO)研製、現在的俄罗斯的KBP儀器設計廠生產的單發40毫米附加型榴弹发射器系列,主要下掛於卡拉什尼科夫(AK)槍族,發射。最初版本被命名為BG-15,並安裝在AK-74突击步枪的槍管下方。而主要生產版本,GP-25可配備不同的瞄準系統。目前最新版本是GP-34,是GP-25(GP-30)的升級版本,有著更輕、更容易量產、更容易使用和瞄準具更準據的優點。GP-25(GP-30)與GP-15的差別在於其握把,GP-15的後方小握把中央有一開孔,而GP-25(GP-30)則為實心結構。.

新!!: 质量和GP-25附加型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HK GMG自動榴彈發射器

HK GMG(,簡稱HK GMW;,簡稱HK GMG;意為:榴彈機槍)是一挺由德国黑克勒-科赫為德國聯邦國防軍設計和生產的車載用途型40毫米自動榴弹发射器,發射40×53毫米高速榴彈。.

新!!: 质量和HK GMG自動榴彈發射器 · 查看更多 »

HP9-1泵動式霰彈槍

HP9-1(又稱為N870-14.00)是由中國北方工業公司所生產的短管泵动式霰彈槍,發射12鉛徑霰彈。.

新!!: 质量和HP9-1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HTTP头字段

HTTP头字段(HTTP header fields)是指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请求和响应消息中的消息头部分。它们定义了一个超文本传输协议事务中的操作参数。HTTP头部字段可以自己根据需要定义,因此可能在 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上发现非标准的头字段。.

新!!: 质量和HTTP头字段 · 查看更多 »

ISO 31

ISO 31(国际标准化组织1992年制定的质量与单位标准)是一个被国际广泛认可的物理量和量度单位的样式指引。全球的科学和教育文件中的公式都是参照这个标准列出的。大多数国家的数学和物理教科书中的符号都依据ISO 31给出的建议书写。该标准目前已被ISO/IEC 80000取代。.

新!!: 质量和ISO 31 · 查看更多 »

Π介子

在粒子物理学中,π介子是以下三种次原子粒子之一:π+、π0和π−。π介子是最重要的介子之一,在揭示强核力的低能量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 质量和Π介子 · 查看更多 »

Τ子

--(tauon),又稱--、--,是帶負電荷、自旋的基本粒子,標記為,由馬丁·佩爾實驗團隊於1975年發現。陶子、電子、緲子與對應的三種中微子,都歸屬於輕子;陶子是第三代輕子,電子是第一代,緲子是第二代。對應於陶子的中微子稱為陶中微子。陶子的反粒子稱為反陶子,帶正電荷,其壽命、質量、自旋都和陶子相同,標記為。 陶子的半衰期為,質量為(稍加比較,電子的質量為,緲子的質量為)。陶子的相互作用與電子非常類似,陶子可以視為電子的特大質量版本。由於陶子的特大質量,陶子發射出的軔致輻射比電子少很多,因此,陶子比電子更具有穿透性,但是陶子的壽命很短,陶子的移動範圍主要是由衰變長度設定,由於數值過小,很難觀察到軔致輻射。只有在超高能量時,即能量超過PeV時,才能觀察到陶子的穿透性。.

新!!: 质量和Τ子 · 查看更多 »

Μ子

μ子(渺子,muon)是一种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自旋为1/2的基本粒子。μ子与同属于轻子的电子和τ子具有相似的性质,人们至今未发现轻子具有任何内部结构。历史上曾经将μ子称为μ介子,但现代粒子物理学认为μ子并不属于介子(參見历史)。 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粒子,μ子的反粒子是反μ子(反渺子,antimuon)。反μ子(μ+)与μ子(μ-)相比只是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质量、自旋等性质完全相同,因此又叫做正μ子。 与其他带电的轻子一样,μ子有一个与之伴随的中微子——μ中微子(νμ)。μ中微子与电中微子νe参与的反应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粒子。.

新!!: 质量和Μ子 · 查看更多 »

Α衰变

-- α衰變(Alpha decay,又名阿爾法衰變)是一種放射性衰變(核衰變);發生α衰變時,一顆α粒子會從原子核中射出(附註:α粒子,又名阿爾法粒子,即氦-4核, ,即一顆由2顆質子和2顆中子組成的原子核); α衰變發生後,原子核的質量數會減少4個單位,其原子序也會減少了2個單位。 下面之反應式式(I)是α衰變的一個例子。例如,鈾-238通過α粒子發射的衰減以形成釷-234可以表示為:Suchocki, John.

新!!: 质量和Α衰变 · 查看更多 »

Δ粒子

Δ粒子,一种重子,仅由上夸克与下夸克组成。质量为1,232 MeV/c2。自旋与同位旋为3/2。.

新!!: 质量和Δ粒子 · 查看更多 »

ΔV

ΔV在天文动力学中字面上的意思是“方向和速度的变化”,但是ΔV也有特殊的意思:一个标量的单位用来测量一个轨迹变换用多少“作用力”,比如在改物质的轨道。 如没有其他动力,而如推力的方向是常量,可以简化成: 这就是“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可是,在普遍的情况不可以怎么简化。 假设,在时间 (t_1 - t_0)/2 有常量单向的推力的方向颠倒了,v (矢量) _1 - _0.

新!!: 质量和ΔV · 查看更多 »

Λ粒子

在粒子物理中,Λ粒子是一类由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和一个奇夸克组成;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和一个粲夸克组成;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和一个底夸克组成。于1947年的一次宇宙射线相互作用中首先被发现。该粒子理论寿命为约10−23 s,但它实际存留了约10−10 s。使它存留了如此长时间的未知属性后来被称为奇异性,Λ粒子的“奇异性”(strangeness)也导致了奇夸克的发现和奇异性守恒定律这一理论的创造。该理论指出,如果某些质量较小的粒子表现出“奇异性”,它们的半衰期便会较长(因为在重子的衰变非弱相互作用力衰变过程中奇异性必须守恒)。.

新!!: 质量和Λ粒子 · 查看更多 »

Jackhammer轉輪式自動霰彈槍

Pancor Jackhammer(,意為:電鑽)是一枝由Pancor公司設計的犢牛式全自動霰彈槍(戰鬥霰彈槍),發射12鉛徑霰彈。它是極少數的全自動霰彈槍和犢牛式霰彈槍之一。.

新!!: 质量和Jackhammer轉輪式自動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Kalzium

Kalzium(來自德語的鈣)是一個開源的元素週期表軟體。 它包含103個化學元素的資訊,其中包括質量、電荷、圖片、發現信息、化學和能量數據、和這個原子的模型。該週期表本身可以設定為記數系統、物質狀態、和顏色編碼等各種顯示方式。.

新!!: 质量和Kalzium · 查看更多 »

KOI-4878.01

KOI-4878.01是一顆體積與地球相近的岩石質太陽系外行星,主星為F型主序星KOI-4878,距離地球1,075光年。.

新!!: 质量和KOI-4878.01 · 查看更多 »

M (消歧義)

M除了可表示字母,还有:.

新!!: 质量和M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M240通用機槍

M240,正式名稱為M240 7.62毫米通用機槍()是美國軍隊對FN MAG(,意為:通用機槍)槍族的官方編號,一挺可散式彈鏈供彈及氣動式操作的中型通用機槍,發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徑步枪子彈。 M240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在美國軍隊所使用。它被廣泛地給步兵,以及地面車輛、船舶和飛機所使用。儘管並不是現役而言最輕的中型通用機槍,它卻以高度重視其堅實及可靠性,並且也可以在北約成員國之間的標準化之中被視為是一個主要的優勢。 其所有的衍生型都是以可散式彈鏈作為其供彈方式,並且能夠發射各個種類的7.62毫米北約口徑彈藥。一些M240的衍生型更可以使用不可散式彈鏈作為其供彈方式,只是需要更換幾個很容易就抽換的零件就可。不同版本之間會因為受到一些可互換性的零件的限制以致不同版本之間的重量和一些功能都有顯著的差異。最初美軍使用的M240在比利时生產。目前的M240系列則是由國營赫斯塔爾(,簡稱:FN)在美国的全資分公司國營赫斯塔爾生产有限公司()在南卡罗来纳州哥倫比亞市所生產。 M240B和M240G(參見衍生型章節)通常是以其內置的兩腳架、、車輛台座裝載或是遙控武器站的方式協助射擊。關於三腳架的使用, 美國陸軍主要使用,而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M2三腳架的稍微更新型M122三腳架。.

新!!: 质量和M240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M理论

M理論(M-theory)是物理學中將各種相容形式的超弦理論統一起來的理論。此理論最早由愛德華·威滕於1995年春季在南加州大學舉行的一次弦理論会议中提出。威滕的報告啟動了一股研究弦理論的熱潮,被稱為。 弦理論學者在威滕的報告之前已經識別出五種不同的超弦理論。儘管這些理論看上去似乎非常不一樣,但多位物理學家的研究指出這些理論有着微妙且有意義的關係。特別而言,物理學家們發現這些看起來相異的理論其實可以透過兩種分別稱為S對偶和T對偶的數學變換所統合。威滕的猜想有一部份是基於這些對偶的存在,另有一部份則是基於弦理論與11維超重力場論的關係。 儘管尚未發現M理論的完整表述,這種理論應該能夠描述叫膜的二維及五維物體,而且也應該能描述低能量下的11維超引力。現今表述M理論的嘗試一般都是基於矩陣理論或AdS/CFT對偶。威滕表示根據個人喜好M應該代表Magic(魔術理論)、Mystery(神秘理論)或Membrane(膜理論),但應該要等到理論更基礎的表述出現後才能決定這個命名的真正意義。 有關M理論數學架構的研究已經在物理和數學領域產生了多個重要的理論成果。弦理論學界推測,M理論有可能為研發統合所有自然基本力的統一理論提供理論框架。當嘗試把M理論與實驗聯繫起來時,弦理論學者一般會專注於使用額外維度緊緻化來建構人們所處的四維世界候選模型,但是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界還未能證實這些模型是否能產生出人們所能觀測到(例如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的物理現象。.

新!!: 质量和M理论 · 查看更多 »

MG

Mg,MG或mg可以指:.

新!!: 质量和MG · 查看更多 »

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美國海軍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簡稱:)是一枝由美国擊發調變式軍用戰鬥步槍,利用可拆式彈匣發射火力強大的7.62×51毫米北约口徑制式步枪子彈。它是M14戰鬥步槍的一個衍生型,原本專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以下的單位所使用,例如美國海軍海豹部隊、三角洲部隊和任務具體的官方發展援助單位。 Retrieved on September 23, 2008.

新!!: 质量和Mk 14增強型戰鬥步槍 · 查看更多 »

N体问题

N体问题是指找出已知初始位置、速度和质量的多个物体在经典力学情况下的后续运动。.

新!!: 质量和N体问题 · 查看更多 »

NGC 2770

NGC 2770 是位于天猫座的一个SASc型螺旋星系,距离地球88,000,000 光年 。.

新!!: 质量和NGC 2770 · 查看更多 »

OM 50復仇女神狙擊步槍

AMSD OM 50「復仇女神」()是一枝由瑞士槍械製造商先進軍事系統設計公司(,簡稱:AMSD)研製及生產的模塊化手動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發射12.7×99毫米北約口徑(.50 BMG)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OM 50復仇女神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PAMELA

PAMELA (Payload for Antimatter Matter Exploration and Light-nuclei Astrophysics) 是一個在地球轨道卫星上架設的宇宙射線探測器模組。此探测器於2006年6月15日發射,是第一個運用衛星作载体的觀測宇宙射線的實驗。該實驗主要觀察的對象為宇宙射线中的反物質成分,比如正電子和反質子。其它任务包括長期監控太陽的对宇宙射线的调制作用,測量地球磁層中存在的的高能量粒子,以及氣體巨行星放出的電子。 此計畫也期望能夠觀測到暗物質在宇宙中湮滅的實質證據。.

新!!: 质量和PAMELA · 查看更多 »

PSO-1光學瞄準鏡

苏联PSO-1瞄准镜(PSO,俄语罗马化全寫:,,意為:狙擊手用光學瞄準具)是一種在大約1963年開始生產,使用當時是苏联最先進的光學技術設計而成的快拆式(英文:Quick-detachable)望遠鏡,大規模生產給苏联製突击步枪、精確射手步槍(,簡稱:DMR)或狙擊步槍使用。目前的PSO-1瞄準鏡是由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儀器製造工廠(NPZ國家光學機器設備廠,英文:NPZ Optics State Plant)製造,並且運送到俄羅斯軍隊,給SVD系列狙擊步槍使用。其設計特點是非常好的瞄准镜的內部分劃,令一名狙擊手迅速確定距離,並且在校正的過程中的不需要轉動手輪。瞄准镜的內部充滿氮氣,並且完全密封,以防止霧化等的情況導致光學裝置的失效。它備有一個瞄准镜袋子連協助攜帶的皮帶、瞄准镜套、物鏡罩、遮陽板、電源適配器、備用燈泡和電源。其使用的溫度範圍為±50 ℃。.

新!!: 质量和PSO-1光學瞄準鏡 · 查看更多 »

PSR J1719-1438 b

PSR J1719-1438 b是一颗在2011年8月25日发现的太阳系外行星。它围绕毫秒脉冲星PSR J1719-1438公转。这颗脉冲星行星很可能由结晶碳(钻石)构成。PSR J1719-1438 b和母星PSR J1719-1438在之前是一个联星系统中的两颗恒星,但当PSR J1719-1438的前身星发生超新星爆发并变成脉冲星后,PSR J1719-1438 b膨胀进入红巨星时期并演化为白矮星。这个联星系统中的剧烈条件将白矮星转变为主要由重元素如碳和氧组成的行星。PSR J1719-1438 b的运转轨道离母星很近,如果放在太阳系中,它将会在太阳内部运行。钻石行星的存在已经在理论上得到证实。.

新!!: 质量和PSR J1719-1438 b · 查看更多 »

QF 17磅炮

QF 17磅炮(Ordnance QF 17-pounder)是一款英國於二戰中使用的76.2mm火炮,被譽為當時盟軍最優秀的反坦克炮。同時,它還被安裝到多種戰車上(比如雪曼螢火蟲,阿基里斯驅逐戰車等。) 取代它的下一代的反戰車砲是120mmBAT無後座力砲,而下一代的戰車砲是QF20磅炮。 需要注意的是:名稱裡面的「17磅」指的是炮彈的質量,而非炮本身的質量。.

新!!: 质量和QF 17磅炮 · 查看更多 »

QF 20磅炮

QF20磅炮(簡稱20磅炮)是一款英國于1948年研發的的 84 mm (3.307 inch) 火炮。它被用在百夫長坦克和御夫驅逐戰車上。它在其前輩QF17磅炮身上作了提高,後來取代它的是L7線膛炮。 需要注意的是:名稱裡面的「20磅」指的是炮彈的質量,而非炮本身的質量。.

新!!: 质量和QF 20磅炮 · 查看更多 »

RMB-93泵動式霰彈槍

RMB-93()是一枝由前苏联圖拉(TsKIB SOO)研製、現由俄罗斯KBP儀器設計廠生產泵动式霰彈槍,發射2英吋或3英吋12鉛徑霰彈。.

新!!: 质量和RMB-93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Robocraft

《Robocraft》是一款由Freejam所開發的線上第三人稱射擊遊戲,玩家在此遊戲中要在機庫中以各種零件製作成屬於玩家自己的戰鬥機器,再去參與兩隊相戰鬥佔點的戰役。2013年3月7日開始公開測試,採免費付費並行的模式。 本遊戲在機體的設計上有極大的自由度,用各種功能的零件如組裝樂高積木般的堆砌機體外型與調整機體功能,需要注意機體的質量、質心位置、推力等等的物理性質。2015年2月18日加入鏡像編輯工具,理論上可使建造時間減半。2015年12月17日增加塗裝系統,並整併了舊有的結構體,移除駕駛座功能與將機體數量免費提升至25架等重要變更。 2015年1月5日發布訊息表示贏得2014年度最佳獨立製作遊戲(Indie Game of the Year)獎。2015年11月13日贏得(TIGA)的最佳出道獎。.

新!!: 质量和Robocraft · 查看更多 »

SIG Pro手槍

SIG Pro是由西格-紹爾生產的一把全尺寸軍用型半自動手槍,發射9×19毫米、.40 S&W和.357 SIG這三種手枪子彈。這是上述所有槍械公司第一種使用聚合物底把的手槍以及第一種設有內置通用配件導軌和可更換式握把的手槍之一。該槍採用彈匣,在護身方面具有可令人信服的優異性能。.

新!!: 质量和SIG Pro手槍 · 查看更多 »

Step

Step是一個開源的二維物理引擎,KDE教育計劃的一分子。.

新!!: 质量和Step · 查看更多 »

STS-118

STS-118是一次航天飞机到国际空间站的任务代号。本次任务由美国制造的航天飞机奋进号执行。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8月8日18时36分,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包括美国首位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美国东部时间8月10日14时02分,奋进号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到一起。8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的任务专家里克·马斯特拉基奥和加拿大宇航员戴夫·威廉斯完成了持续6小时17分钟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为空间站安装了一个结构组件,回收了一个散热器。8月13日,这两名宇航员再度出舱进行6小时28分钟太空行走,为国际空间站更换了一个负责飞行定位的陀螺仪。8月14日,摩根在太空给博伊西发现中心的学生们授课。8月15日,马斯特拉基奥和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克莱顿·安德森进行5小时28分钟太空行走,将空间站左侧P6组件的一根天线挪动位置,然后将站外的两辆移动运输推车挪开。两人还为空间站通信系统进行了升级,安装了一个信号处理器、一个无线电转发器和一对通信电子器件盒。由于中途马斯特拉基奥的手套出现破损,二人被迫提前收工。8月16日,摩根在太空给挑战者太空科学教育中心的学生授课。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9时17分,安德森和威廉斯进行5小时零2分钟太空行走,在空间站外部安装了一个用于将来安装检测吊杆的支架,回收了准备带回地面的两个检测材料抗自然老化性能的装置,拧紧了一个天线底座松弛的螺钉,最后还安装了一个无线传感系统天线。8月2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着落跑道成功着陆。 本次任务是奋进号2002年11月STS-113任务后的首次飞行,也是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107失事墜機前最後一次安全返回地球的太空任务。STS-118飛行指令長Charles O. Hobaugh也擔任及後的一次STS-107任務。.

新!!: 质量和STS-118 · 查看更多 »

Tradegood

Tradegood是尽责买家及可信供应商交流沟通,了解彼此供应链的采购社区,网络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借助其全球网络、供应链关系及高质量的信息,帮助供应链上各层级的企业实现合理经营,旨在为尽责买家和可信供应商搭建沟通桥梁。 它的前身为iSupplier Intelligence(ISI),新品牌Tradegood带来同样的可视性、联系和真确性,更多了品牌的灵魂——一张笑脸。就买家来说,他们往往希望在作出采购决定前,准确了解供应商概况、生产量、能力及资质等信息。通过Tradegood,买家确保与通过验证的合法供应商合作。供应商方面,Tradegood帮助供应商通过含资质、认证和证书等数据的文件系统向买家展示自己。 Tradegood是一个由真实公司、真实人员、真实的产品和服务所组建的社群。 作为英国富时成分股100强上市公司Intertek(代码ITRK.L)旗下的B2B商贸平台, 凭借Intertek在检测认证等领域超过130年专业经验,Tradegood可以为供应商提供在质量、社会、环境和安全领域方面的全方位认证服务,助他们提升资质、建设能力——而所有的这些都将影响到买家的采购决定。Tradegood信息是经过验证的、真实的、准确的,藉此使买家提高采购效率,能够在全球行业和市场中迅速识别可信赖的匹配供应商。 Tradegood社区包括了来自超过300多个著名品牌和零售商的3,000多个买家,以及来自100个国家的100,000家供应商。Tradegood受到各方的信赖,包括一些全球大型品牌、知名买家和供应商群体,例如国际社会责任认证组织(WRAP)、澳大利亚纺织和服装工业委员会(TFIA),以及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和出口商协会(BGMEA)。 Tradegood Café 亦同时间与Tradegood发布,以视频会议设备,为买家和供应商提供一个会谈空间,打破商贸配对的时间和地点局限。.

新!!: 质量和Tradegood · 查看更多 »

U (消歧义)

U,u是拉丁字母中的第二十二個字母。 除此之外,U還可以指代:.

新!!: 质量和U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VKS狙擊步槍

VKS“排氣者”(,全寫:,意為:大口徑狙擊步槍;研製計劃名稱:,全寫:,意為:大口徑特種狙擊步槍)是一枝由俄罗斯圖拉市KBP儀器設計廠旗下的(TsKIB SOO)槍械設計師研發生产的12.7 毫米(.50 英吋)大口徑重型犢牛式消聲狙擊步槍(反器材步槍),使用了直拉式槍機,發射亞音速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VKS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WASP-12

WASP-12是一顆距離約600光年,位於御夫座,視星等 11等的黃矮星,它的質量和半徑都予太陽相似。.

新!!: 质量和WASP-12 · 查看更多 »

W及Z玻色子

在物理學中,W及Z玻色子(boson)是負責傳遞弱核力的基本粒子。它們是1983年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現的,被認為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一大勝利。 W玻色子是因弱核力的“弱”(Weak)字而命名的。而Z玻色子則半幽默地因是“最後一個要發現的粒子”而名。另一個說法是因Z玻色子有零(Zero)電荷而得名。.

新!!: 质量和W及Z玻色子 · 查看更多 »

XO望遠鏡

XO望遠鏡(XO Telescope)是位於夏威夷茂宜島海拔3054公尺的海勒卡拉火山頂的望遠鏡。該望遠鏡以一對焦距200 mm的望遠鏡頭組成,是以凌日法偵測太陽系外行星,其原理相當類似跨大西洋系外行星搜尋計畫(Trans-atlantic Exoplanet Survey, TrES)。硬體花費為六萬美金,相關軟體花費則更少得多。.

新!!: 质量和XO望遠鏡 · 查看更多 »

暗物質暈

暗物質暈環繞在星系外圍,如同太陽圈包圍著太陽般,包圍著星系的暗物質。大多數的星系都受到這種與星系有著相同的中心,但散佈在外圍卻是星系動力學中心的主宰。.

新!!: 质量和暗物質暈 · 查看更多 »

暗能量星

暗能量星是一種假想的天體,是2005年喬治查·普林提出的理論,他認為黑洞並不存在,而目前發現類似黑洞的現象是暗能量星的作為,一般來說,黑洞是由巨大質量的天體塌縮而成的,而黑洞的中心有一個奇異點,任何東西到黑洞裡都會到奇異點然後完全的毀滅,任何相關的資訊都會消失,但是量子力學不容許資訊憑空消失的行為。廣義相對論中有提到,當一個東西到黑洞的視界時,相對它的時間就會停止,也就是說,對一個旁觀者來說,任何掉進黑洞的物體都會停在在黑洞的視界,而量子力學也不容許時間停止的行為。在解決這兩個物理佯謬時,科學家受到與此問題不相關的另一類物理現象的啟發,那就是超導晶體越過量子臨界點時,出現了一些怪異的行為,像是它們的電子自旋逐漸趨於緩慢,就像是時間停止一樣,http://my.opera.com/Rojer/blog/show.dml/363295這跟物體到了黑洞的事件視界一樣,而且沒有觸犯量子力學,而如果在恆星表面發生了這種現象,它將使時間慢下來而形成一種臨界層,此表面的行為確實類似於黑洞的視界。根據喬治查·普林的理論當巨大質量的恆星坍塌時,會形成類似上述的臨界層,而它的大小就決定於星體的質量,而星體的質量就會變成巨大的真空能量(這就是暗能量星的名字由來),喬治查·普林相信,在臨界層的夸克會衰變成正電子和伽馬射線,這也可以解釋星系中心的強大的正電子和伽馬射線源(一般認為星系中心有巨大的黑洞)。.

新!!: 质量和暗能量星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西蒙尼

查尔斯·西蒙尼(Charles Simonyi,),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原名西蒙尼·卡羅利(匈牙利语:Simonyi Károly),软件開發專家,曾任微軟公司的產品開發主任。 西蒙尼是微软的早期员工之一,他曾在十多年间主持Microsoft Office各个部件程序的开发工作。坚持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运程,为Microsoft Office主宰世界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由于他名下所持的微软股份增值迅速,西蒙尼的身价自2005年超过了十亿美金,现在他在《福布斯》世界富豪榜上居第四百位左右。 2007年,西蒙尼从微软辞职并创办了「Intentional Programming」公司,他的公司力求创造新的软件开发模式。.

新!!: 质量和查尔斯·西蒙尼 · 查看更多 »

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

柯特蟒蛇(,以下簡稱為“蟒蛇”)是一把由美国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的製造的左輪手槍,發射.357 Magnum麥格農、.38 Special、(.38/200)等子彈。蟒蛇的目標是取得來自左輪手槍業務方面的市場。蟒蛇在1955年首次推出,與史密斯威森製造的S&W M29.44麥格農於同一年推出。它有時被稱為“戰鬥麥格農”。Dougherty, Martin Small Arms: From the Civil War to the Present Day, New York City: Fall River Press, 2005, page 48.

新!!: 质量和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 · 查看更多 »

柱密度

柱密度在天文学是中指单位面积为底面的整个柱状区域中物质的数量: 而在大气科学中通常指的是物质的质量:.

新!!: 质量和柱密度 · 查看更多 »

果神星

(Pomona)是第3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10月26日发现。的直径为80.8千米,质量为5.5×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20.602天。.

新!!: 质量和果神星 · 查看更多 »

林極限

林極限是在給定的質量被壓縮成恆星時的半徑最大值。當一顆恆星達到完全的流體靜力平衡時—情況是向內的重力和電漿體向外的壓力是相配的,這時恆星的大小不會超過林極限所定義的半徑。這在恆星的演化上有著重要的涵義,不僅是收縮階段的公式化,還有稍後經由核融合消耗掉絕大部分供應的氫。 赫羅圖顯示的是恆星的表面溫度對應於光度的關係。在圖中,林極限大約形成在3,500K的垂線位置。低溫的恆星完全都是對流層,而恆星模型對在極限右邊的恆星,因為始終在對流中而無法提供恆星平衡的解答(對表面溫度更低的恆星),因此,只有所有的期間都在極限左邊的恆星能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而在極限右邊的區域就形成了"禁制帶"。但是,在林極限還是有例外,這些包括塌縮的原恆星,因為磁場干擾了恆星內部對流層能量的傳輸。 紅巨星是核心進行氦融合反應而使外面的氣殼層膨脹的恆星,這會使恆星在赫羅圖上向上和向右移動。但是,由於林極限的抑制,它們的膨脹有一定的半徑限制。 林極限的名稱取自於日本天文物理學家林忠四郎(Chushiro Hayashi)。.

新!!: 质量和林極限 · 查看更多 »

恒星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漿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非常遙遠,這些恆星看似只是固定的發光點。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至少在恆星生命的一段時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有一些恆星在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恆星核合成的過程;而有些恆星在爆炸前會經歷超新星核合成,會創建出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間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確知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它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它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圖),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所組成)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一旦耗盡了核心的氫燃料,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在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至間中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如果它有足夠龐大的質量)。 聯星和多星系統包含兩顆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縛的恆星,通常彼此都在穩定的軌道上各自運行著。當這樣的兩顆恆星在相對較近的軌道上時,其间的引力作用可以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恆星可以構成更巨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像是星團或是星系。.

新!!: 质量和恒星 · 查看更多 »

恆行星

恆行星(Planetar)是指比次棕矮星還小的行星質量等級的天體,它的質量比太陽質量的0.004倍還要低(低於4倍木星質量),甚至可能比木星質量還低,溫度比行星略高。此類星體是以恆星形成的方式,經由氣體雲的坍縮形成,溫度是來自原恆星階段來自重力能量的加熱或摩擦造成的溫度,但因質量太小無法發生核融合反應,故無法進入主序星階段,原恆星階段結束後即開始冷卻。 另外,恆行星也可以指次棕矮星,或核融合完全停止的棕矮星,質量很小的紅矮星當氫耗盡時,若質量太小無法收縮變成白矮星,而形成一個冷卻的氣體天體,也可以稱做恆行星。 恆行星還有另外的定義,就是不繞任何恆星公轉、自由漂浮在宇宙或繞著星系中心公轉的星際行星,他們可以比上述天體還小,甚至低於地球質量(0.000006太陽質量),形成原因可能是是受到其他行星等天體的引力影響而被拋出原本繞著公轉的行星系統,或是在行星系統形成期間被彈射出來原行星。 已經提出了兩個定義,但也取得了在天文學和行星科學界廣泛使用。 恆行星(Planetar)一詞是由"planet"(行星) + "star"(恆星),意即體型介於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天體,目前還沒有確定的中文翻譯,或中文翻譯還沒有共識,可以稱做恆行星、次恆星、超行星、矮次棕矮星。.

新!!: 质量和恆行星 · 查看更多 »

恆星系統

恆星系統或恆星系是少數幾顆恆星受到引力的拘束而互相環繞的系統,為數眾多的恆星受到引力的約束一般稱為“星團”或“星系”,但是概括來說都可以稱為恆星系統。恆星系統有時也會用在單獨但有更小的行星系環繞的恆星。.

新!!: 质量和恆星系統 · 查看更多 »

恆星質量

恆星質量是天文學家用來描述恆星的質量時所用的一個名詞,它通常是以太陽質量來列舉其它恆星與太陽的質量比較。因此,明亮的天狼星質量大約是2.02太陽質量。恆星的質量會隨著恆星演化而不停的改變,因為恆星風的吹送或脈動的行為而拋出質量,或是從伴星獲得而增加質量。.

新!!: 质量和恆星質量 · 查看更多 »

恆星黑洞

恆星黑洞(Stellar black hole)是一種大質量恆星(大約20倍太陽質量,但其真實質量並未證實,而且也取決於其他變數)引力坍塌後所形成的黑洞,可以藉由伽瑪射線暴或超新星來發現它的蹤跡,其質量是五至數十倍的太陽質量。目前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黑洞是15.65±1.45倍太陽質量。另外,也有証據證明IC 10 X-1 X-ray是一個擁有24至33倍太陽質量的恆星黑洞。 根據廣義相對論,可以存在任何質量的黑洞。質量越少,形成黑洞所需的密度就越高(參看史瓦西半徑)。直至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任何可以製造少於1太陽質量的黑洞方法。但如果它們存在,它們極有可能是微黑洞。 恆星的引力坍塌是一個形成黑洞的自然過程。當恆星寿终正寝时,即所有能量耗盡後,引力坍塌是無可避免的事態。如果恆星的坍塌質量低於臨介值時,將會生成白矮星或中子星的緻密星。這些星體擁有最大的質量,所以,如果緻密星的質量超過此臨介值時,引力坍塌會繼續,然後突變為重力坍塌,形成黑洞。雖然還沒證實到中子星的最大質量,但估計也有3倍太陽質量。直至目前為止,質量最小的黑洞大約有3.8倍太陽質量。 另外,也有觀察証據證明有兩種質量比恆星黑洞更大的黑洞,它們是中介質量黑洞(位於球狀星團的中心)和超大質量黑洞(位於銀河系和活動星系核的中心)。 一個黑洞最多只能擁有以下三個特性:質量、電荷和角動量(旋轉)。所有自然生成的黑洞都會旋轉,但並沒有確實觀察旋轉狀況。恆星黑洞的旋轉是因為恆星的角動量守恆而造成的。.

新!!: 质量和恆星黑洞 · 查看更多 »

搏女星

(Cyrene)是一顆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編號133,由詹姆斯·克雷格·沃森于1873年8月16日发现。的直径为66.6千米,质量为3.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953.456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3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搏女星 · 查看更多 »

東方一號

東方一號(Восток-1)是前蘇聯的太空計畫,也是人类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任務,1961年4月12日發射升空,尤里·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人,亦是第一個進入地球轨道的人。東方一號是由謝爾蓋·科羅廖夫與克里姆·阿利耶维奇·克里莫夫所設計的。.

新!!: 质量和東方一號 · 查看更多 »

東方五號

东方五号(Восток-5)与东方六号一起参加了苏联的东方计划。在此次任务中,东方五号与先行发射的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在轨道上上进行了的无线电联络。 宇航员Valery Bykovsky原本想在太空中逗留8天,但是由于太阳耀斑活动加剧,最终使得任务不得不进行更改。他最后在太空中待了5天。他在飞行中的录音(solo)一直被保存到今天。 由于飞船的废物回收系统失灵使得东方五号的生活环境十分糟糕。像东方一号和东方二号一样,在宇航员返回时,轨道舱和返回舱没有能分离。 回收后的返回舱现在在卡卢加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博物馆里展览。.

新!!: 质量和東方五號 · 查看更多 »

权神星

(Hekate)是第10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7月11日发现。的直径为89千米,质量为1.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987.636天。其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赫卡忒。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6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权神星 · 查看更多 »

核天体物理学

核天体物理学(nuclear astrophysics)是天體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的領域有恆星結構,天體質量與其壽命的關係等,並從中了解恆星如何產生能量,認識化學元素的起源和演变與,分析驱动天体物理现象的机制。.

新!!: 质量和核天体物理学 · 查看更多 »

核子

在化學和物理學裏,核子(nucleon)是組成原子核的粒子。每個原子核都擁有至少一個核子,每個原子又是由原子核與圍繞原子核的一個或多個電子所組成。核子共有兩種:中子和質子。任意原子同位素的質量數就是其核子的總數。因此有時人們也會稱這個數字為「核子數」。 在1960年代之前,核子被認為是基本粒子,不是由更小的部份組成的。今天我們知道核子是複合粒子,由三個夸克經強相互作用綑綁在一起組成。兩個或多個核子之間的交互作用稱為核力,最終這也是強交互作用引起的。(在發現夸克之前,「強交互作用」一詞只用於核子間的交互作用。) 核子研究屬於粒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交叉領域。粒子物理學,特別是量子色動力學,提供了解釋夸克及強交互作用屬性的公式。這些公式用定量方法解釋夸克是如何結合成為中子和質子(以及所有其他的強子)。然而,當多個核子組合為一個原子核(核素)時,這些基礎方程式變得非常難直接求解,必須使用核物理學的方法。核物理學利用近似法和模型來研究多個核子之間的交互作用,例如用核殼層模型。這些模型能夠準確解釋核素的屬性,比如哪些核素會進行核衰變等。 質子和中子都是重子和費米子。質子和中子特別相似,除了中子不帶有電荷以外,中子的質量比質子僅僅高0.1%,它們的質量非常相近,因此它們可以視為同樣核子的兩種狀態,共同組成了一個同位旋二重態(),在抽象的同位旋空間做旋轉變換,就可以從中子變換為質子,或從質子變換為中子。這兩個幾乎相同的核子都感受到相等的強相互作用,這意味著強相互作用對於同位旋空間旋轉變換具有不變性。按照諾特定理,對於強相互作用,同位旋守恆。.

新!!: 质量和核子 · 查看更多 »

核聚变

--,是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子核的物质被转化为光子(能量)。核聚变是给活跃的或“主序的”恆星提供能量的过程。 两个较轻的核在融合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两个轻核在发生聚变时因它们都带正电荷而彼此排斥,然而两个能量足够高的核迎面相遇,它们就能相当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发生核反应,这个反应叫做核聚变。 舉個例子:两个質量小的原子,比方說兩個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會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中子和氦-4,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根据质能方程E.

新!!: 质量和核聚变 · 查看更多 »

核時標

核時標是在天文物理學中純粹基餘核燃料消耗速率估計的恆星壽命。如果假設的條件能夠滿足,熱和力學時標是用來估計個別恆星處在生命階段的哪一個時期,和恆星壽命的某一個階段。實際上,恆星的壽命會大於原子核時標估計的,因為當一種燃料變得缺乏時,另一種常常會取而代之-氫燃燒成氦、氦會再燃燒等等。但是,在氫燃燒之後所有階段總合在一起的時間通常仍短於氫燃燒期間的10%。.

新!!: 质量和核時標 · 查看更多 »

格令

格令(grain),符號gr,量度質量单位,旧译英厘或喱。例如: 据1856年伦敦造币厂对中国流通的银币的一次化验,证明墨西哥银元含纯银371.57英厘(grain),值英币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罗拉银元含纯银370.9英厘,值英币50.12便士。 十九世纪末,关平一两折合581.55英厘(grain),即37.68克。 最初是指一粒大麦(grain,穀物)的質量。 从1958年开始,1格令的質量正式确定为1/7000常衡磅。即1格令.

新!!: 质量和格令 · 查看更多 »

格利泽229

格利澤229 (也可以寫成Gl 229或GJ 229) 是在天兔座內距離地球大約19光年的一顆紅矮星。它的質量是58%太陽質量,半徑是 69%太陽半徑,和在赤道只有1公里/秒,非常低的投影轉速。 已知這顆恆星是低活動的焰星,這意味著它曾經是一顆表面亮度會因為磁場活動而隨意變化的恆星。頻譜中顯示出鈣的H和K發射譜線,在冕部的光譜中也曾經檢測出X射線,這可能是磁場迴圈與恆星外圍的大氣層交互作用引起的,但沒有檢測到大規模的黑子活動。 在1994年拍到次恆星伴星格利澤229B的影像,並在1995年獲得證實。它是一顆棕矮星。雖然是一顆質量太小,無法維持氫的核融合的恆星,它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20至50倍,對行星而言是太重了。格利澤229B是第一顆被確認的次恆星質量的天體,表面溫度大約是950K。 這顆恆星的空間速度分量是U.

新!!: 质量和格利泽229 · 查看更多 »

格利泽581b

格利泽581b是一颗围绕红矮星格利泽581运转的太阳系外行星。.

新!!: 质量和格利泽581b · 查看更多 »

格利泽581c

格利泽581c(英語:Gliese 581 c)是一顆繞行位於天秤座格利泽581紅矮星之太陽系外行星裏的“超级地球”,距離地球約20.5光年(193.9万亿千米)。它环绕恒星的轨道恰好处于其行星系的适居地带中,位于此地带行星的地表溫度约在攝氏0至40度之间,因此格利泽581c可能存在液態水。由於液態水是已知型態生命存在的必要因素,所以格利泽581c有可能有生命存在。它所环绕的恒星格利泽581,是依照德国天文学家威廉·格利泽制作的星表识别的。.

新!!: 质量和格利泽581c · 查看更多 »

格利泽581e

格利泽581e(英语、德语、法语、卡斯蒂利亚语:Gliese 581 e;Gliese为德语,汉译格利泽,)是迄今发现的第四颗围绕M3V型红矮星格利泽581运转的行星,属于太阳系外行星,位于天秤座,距离地球大约20.5光年。该行星的质量至少为地球的1.9倍,是迄今发现的围绕太阳系外恒星运转的最小的、同时也是质量最接近地球的太阳系外行星。不过它的轨道距离其母星只有0.03个天文单位,远离适居带;同时由于高温、过小的体积和来自恒星的强烈辐射,它也不大可能拥有大气层。.

新!!: 质量和格利泽581e · 查看更多 »

格利澤581d

格利澤581d(英語、德語:Gliese 581 d)是一顆系外行星,繞行位於天秤座的紅矮星格利澤581,距離地球約20.5光年。它的質量為地球質量的8倍,被認為是一顆超級地球或迷你海王星。於2007年發現格利澤581d的科學家小組在2009年4月下旬藉由新的觀測結果判斷該行星位於適居帶當中,意味著它可能有液態水或生物存在。.

新!!: 质量和格利澤581d · 查看更多 »

格利澤876d

格利泽876d (Gliese 876 d)是围绕着红矮星格利泽876公转的太阳系外行星。当它在2005年被发现时,它是除围绕PSR B1257+12公转的脉冲星行星之外的已知质量最小的太阳系外行星。格利泽876d在它的行星系统中位置最靠内,它和母星格利泽876之间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之间距离的五十分之一。因此格利泽876d只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一次公转。由于低质量的缘故,格利泽876d可以被归类为超级地球。.

新!!: 质量和格利澤876d · 查看更多 »

格罗顿学校

格罗顿学校(Groton School)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格罗顿镇的高中。在2003年的美国高中排名,格罗顿学校的教学质量位居美国第二。 格罗顿学校为寄宿私立学校,学校共有350左右名学生,为八年级至十二年级。同时,格罗顿学校为美国诞生了两位美国总统以及很多至今活跃在政治舞台的人物。.

新!!: 质量和格罗顿学校 · 查看更多 »

格陵蘭冰原

格陵蘭冰原是覆蓋著格陵蘭近80%,約171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冰原。這是全球第二大的冰原,僅次於南極冰原。格陵蘭冰原的南北方向長2400公里,最闊達1100公里,位於更北邊的北緯77°。冰的平均海拔高2135米。 冰一般厚於2公里,最厚點多於3公里。這並非格陵蘭唯一的冰塊,亦有獨立的冰川及冰蓋,覆蓋周邊的7.6-10萬平方公里。一些科學家相信全球暖化會將這冰原推向臨界點,並於幾百年內完全溶解。若整個冰原完全溶解,海平面就會上升7.2米。 大部份沿海城市都會被淹沒,細小的島嶼國家(如馬爾代夫)從此消失。 格陵蘭冰原的冰已有11萬年的歷史。 但是,一般相信格陵蘭冰原是於上新世晚期或更新世早期融合冰川及冰蓋而形成的。自上新世晚期就沒有再擴展,但在第一次大陸冰川作用就發展得非常快。 格陵蘭冰原巨大的冰塊將格陵蘭的中央部份壓下,接近到海平面的水平。周圍有山包圍冰原,限制了冰原的四圍。若冰都消失了,格陵蘭最有可能會變成群島,直至地殼均衡將地表重新推到海平面以上。冰原的最高海拔是位於南北兩面的崤。南崤高達海拔3000米,位於北緯63°–65°;北崤高達海拔3290米,位於北緯72°。兩個崤頂偏向於東方。冰原的冰並未到達海洋,所以沒有大型的冰架出現。大型的注出冰川流經山谷及格陵蘭周邊沖擦海洋,造成北大西洋的大量冰山。注出冰川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各布港冰河(Jakobshavn Isbræ),每日流動20-22米。 在冰原上,溫度比格陵蘭的其他地方要低。紀錄最低的全年平均氣溫為-31℃,是在北崤的中北部出現。南崤頂的氣溫則為-20℃。 於冬天,格陵蘭冰原呈清澈的藍綠色。夏天時,表面的冰會溶化,令冰看來是白色的。.

新!!: 质量和格陵蘭冰原 · 查看更多 »

标准化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指制定技术标准并就其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标准往往是一份文件,用于确定统一的工程、设计或技术规范、准则、方法、过程或惯例。标准化可有助于相对于单一供应商的独立性(商品化)、兼容性、互操作性、可重复性、安全或质量。.

新!!: 质量和标准化 · 查看更多 »

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學裏,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SM)是描述強力、弱力及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及組成所有物質基本粒子的理論,屬於量子場論的範疇,並與量子力學及狭义相對論相容。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對以上三種力的實驗的結果都合乎這套理論的預測。但是標準模型還不是萬有理論,主要是因為還沒有描述引力。.

新!!: 质量和标准模型 · 查看更多 »

标量

--(Scalar),又称--,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可用實數表示的一個量,實際上純量就是實數,純量這個稱法只是為了區別與向量的差別。标量可以是負數,例如溫度低於冰點。与之相对,向量(又称--)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在物理学中,标量是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的物理量。例如,欧几里得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相对论四维时空中在坐标变换下保持不变。与此相对的矢量,其分量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有不同的值,例如速度。标量可被用作定义向量空间。.

新!!: 质量和标量 · 查看更多 »

桂神星

(Daphne)是第4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6年5月22日发现。的直径为174.0千米,质量为5.5×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79.618天。.

新!!: 质量和桂神星 · 查看更多 »

棕矮星列表

棕矮星就是質量大於木星13倍以上的太陽系外行星,一般來說,都會繞著另一個恆星公轉,但是也有少數幾個例外,像是OTS 44。目前已發現608個棕矮星,而本頁只列出39個。.

新!!: 质量和棕矮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椭球

椭球是一种二次曲面,是椭圆在三维空间的推广。椭球在xyz-笛卡儿坐标系中的方程是: 其中a和b是赤道半径(沿着x和y轴),c是极半径(沿着z轴)。这三个数都是固定的正实数,决定了椭球的形状。 如果三个半径都是相等的,那么就是一个球;如果有两个半径是相等的,则是一个类球面。.

新!!: 质量和椭球 · 查看更多 »

槍口初速

槍口初速(muzzle velocity)指的是枪炮发射的弹头在飛離身管出口時瞬間的運動速度,單位通常以米/秒(m/s)或英尺/秒(ft/s或fps)来表示。枪口初速可以结合弹头质量来计算枪口动能(muzzle energy)。 火器类武器的初速是由推进药燃燒而形成的高压氣體所賦予的,是衡量射擊武器技術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相同的彈頭,初速愈大、飛行距離愈遠、動能愈大、而飛達目標的時間則愈短。 在一般的槍械或大砲中,影響初速的因素有:槍械的倍徑、發射物的質量、火藥的質量、火藥的微粒大小或形狀、發射物與槍管或砲管之間的摩擦力。.

新!!: 质量和槍口初速 · 查看更多 »

標準重力

標準重力通常以 g0 或 gn 表示, 是在地球表面的水平線的由于地球重力而產生的額定加速度。大約為9.80665 m/s2 (approx. 32.174 ft/s2)。 這個數值被第三次国际度量衡会议(CGPM) 確立 (1901, CR 70)。 標誌 g 通常也指代重力, 但是 g 嚴格來說表示當地的重力加速度, 而這一加速度根據在地球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參見 地球重力)。 標誌 g 不應該與 ''G''(重力常量)或者 g (沒有斜體)(公克,重量單位,gram 的簡稱)混淆 。標誌 g (英語又寫做"gee")也被用作於加速的單位, 並用上面定義的數值(參見G力)。 上面定義的 g0 的數值是在地球上額定的中間範圍的數值,代表在海平面緯度約45.5°处自由落體的加速度(忽視空氣阻力)。 它在數值上比地球的水平高度加速度大, 約為 m/s2。 雖然重力的實際強度由于地區的不同而不同, 為了測量和許多計算的目的,通常使用標準重力。 重力加速度的標準單位(SI unit)(事實上,任何加速度), 也就是米每秒的平方(meters per square second), 也可被寫作牛頓每千克(newton per kilogram)。其數值一致: gn.

新!!: 质量和標準重力 · 查看更多 »

標準重力參數

在太空動力學上,一個天體的標準重力參數 \mu \ 是萬有引力常數 G 和它質量: 標準重力參數的單位是 km3s-2.

新!!: 质量和標準重力參數 · 查看更多 »

欣女星

(Beatrix)是第8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5年4月26日发现。的直径为81.4千米,质量为5.6×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85.035天。.

新!!: 质量和欣女星 · 查看更多 »

欧女星

(Europa)是第5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8年2月4日发现。的直径为360千米,质量为5.2×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1994.629天。欧女星是目前已知在海王星轨道内第六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健神星和小行星704。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58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欧女星 · 查看更多 »

欧姆定律

在電路學裏,欧姆定律(Ohm's law)表明,导电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电体的电流成正比,以方程式表示, 其中,V是電壓(也可以標記為U,方程式表示為U.

新!!: 质量和欧姆定律 · 查看更多 »

欧拉力

在经典力学,欧拉加速度(以莱昂哈德·欧拉的名字命名)是在非均匀旋转的参照系中分析运动时出现的加速度。本文仅限于旋转轴固定的参考系。 欧拉力是一个物体受的假想力,与欧拉加速度有着F.

新!!: 质量和欧拉力 · 查看更多 »

歐拉運動定律

歐拉運動定律(Euler's laws of motion)是牛頓運動定律的延伸,可以應用於多粒子系統運動或剛體運動,描述多粒子系統運動或剛體的平移運動、旋轉運動分別與其感受的力、力矩之間的關係。在艾薩克·牛頓發表牛頓運動定律之後超過半個世紀,於1750年,萊昂哈德·歐拉才成功地表述了這定律。 剛體也是一種多粒子系統,但理想剛體是一種有限尺寸,可以忽略形變的固體。不論是否感受到作用力,在剛體內部,點與點之間的距離都不會改變。 歐拉運動定律也可以加以延伸,應用於可變形體(deformable body)內任意部分的平移運動與旋轉運動。.

新!!: 质量和歐拉運動定律 · 查看更多 »

止衝擋

止衝擋(Buffer stop,美式英語稱作bumper),是防止鐵路列車駛過軌道末端而出軌的設備。.

新!!: 质量和止衝擋 · 查看更多 »

正高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正高是指该点沿铅垂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某点的正高与过该点的水准面和起始大地水准面之间的位能差有关,不因水准路线而异,可以唯一确定,所以可以表示某一点的高程。又因为地球内部的质量和密度不均匀,导致正高不能精确测得,故又引入正常高系统。.

新!!: 质量和正高 · 查看更多 »

正電子

正电子(又称陽電子、反電子、正子,Positron),是電子的反粒子,即電子的對應反物質。它带有+1单位电荷,+1.6×10-19C,自旋为1/2,质量与电子相同,皆为9.10×10-31kg。 正电子与电子碰撞时会产生湮灭现象,这一过程遵守电荷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角动量守恒。在高能情况下,湮灭会生成其他基本粒子。在低能情况下,正负电子湮灭主要生成两个或三个光子(有时也会生成更多光子)。另外,电子和正电子在湮灭之前有时会形成亚稳定的束缚态,即电子偶素。根据电子和正电子的不同自旋状态,电子偶素分为单态(1S0,总自旋为0)和三重态(3S1,总自旋为1)。在真空中,单态电子偶素的半衰期为125ps。三重态电子偶素的半衰期为142ns。 当能量超过1.02兆电子伏特的光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成對產生),或者在放射性元素的正β衰变中(通過弱相互作用),都有可能产生正电子。 1930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从理论上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戴维·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

新!!: 质量和正電子 · 查看更多 »

武仙座

武仙座(拉丁语名称为Hercules)是依據羅馬神話的英雄海格力斯命名的一個星座,而其源頭是希臘神話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武仙座是二世紀天文學家托勒密列出的48星座之一,它今天仍然是88 現代星座之一。武仙座是北天星座之一,面积1225.15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2.97%,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五。 在希臘神話,海格力斯接受邁錫尼國王尤里斯修斯的命令,執行十二項艱難的任務,其中兩項分別是殺獅(獅子座)和殺龍(天龍座),所以在星空中武仙座的右膝著地,左腳就踩在天龍座的頭上。.

新!!: 质量和武仙座 · 查看更多 »

比容

比容(specific volume,\nu)是某單位質量的特定物質所佔的體積。比容是一物質的內含性質,配合其他內含性質就可以描述一簡單熱力學系統的狀態。使用比容也可以在不需得知系統實際工作體積(可能是實際體積難以量測或是不重要)的條件下,分析一個熱力學系統。 一物質的比容是其密度的倒數,比容的單位可表示為 \frac 、 \frac 、 \frac 或 \frac : 其中V為體積,m為質量,\rho為物質的密度。 對於理想氣體而言 其中 為個別氣體常數,T為絕對溫標下的溫度,而P為氣體的壓力。 有時比容是指莫耳體積。.

新!!: 质量和比容 · 查看更多 »

比例

在数学中,比例是兩個非零數量y與x之間的比較關係,記為y:x \; (x, y \in \mathbb),在計算時則更常寫為\frac或y/x。若两个變量的关系符合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乘以一个常数(y.

新!!: 质量和比例 · 查看更多 »

比率

在中文裡,比率這個詞被用來代表兩個數量的比值,這包括了兩個相似卻在用法上有所區分的概念:一個是比(ratio)的值;另一是變化率(rate of change,或簡稱rate),是一個數量相對於另一數量的變化量,例如,速率是物體的移動距離相對於時間的變化量,以每單位時間的移動距離來表示;心跳率是每分鐘的心跳次數;稅率則是每單位收入所應繳的稅金。.

新!!: 质量和比率 · 查看更多 »

比熱容

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符號c),簡稱比熱,亦稱比熱容量,是熱力學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比热容越大,物体的吸热或散热能力越弱。它指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升高或下降單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其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焦耳每千克開爾文,即令1公斤的物質的溫度上升1开尔文所需的能量。根據此定理,最基本便可得出以下公式: m是质量,单位千克(kg)。 ΔT是温度变化,单位开尔文(K)。 當比熱容越大,該物質便需要更多熱能加熱。以水和油為例,水和油的比熱容分別约为4200 J/(kg·K)和2000 J/(kg·K),即把水加熱的熱能是油的約2.1倍。若以相同的熱能分別把水和油加熱的話,油的温升將比水的温升大。 比熱容的符號是c,必須為小写,而大写C則為熱容的符號。以水為例,一千克(kg)重的水需要4200焦耳(J)來加熱一开尔文(K)。根據比熱容,便可得出: 比热容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也可读作焦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凯尔文、焦耳每公斤克耳文等。写作J/(kg · K)。焦耳每千克摄氏度与焦耳每千克开尔文在数值上等同。.

新!!: 质量和比熱容 · 查看更多 »

比能

比能的定義是每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能量:在國際單位制是J/kg或m2/s2。它是一種內在性質。與能量對比,這是一種整體性質(廣度性質)。比能有兩種主要的形式:場強度和運動強度。其他還有用在輻射吸收的計量單位是格雷和西弗。.

新!!: 质量和比能 · 查看更多 »

比重

比重(Specific gravity)是一物體或者气体密度與同温同压下水或者空气的密度之間的比值,為一個无量纲量。比重若大於1,在水中會沉下,反之若小於1,則可以浮在水上。以水以外的物質當作參考物,通常稱為相對比重。.

新!!: 质量和比重 · 查看更多 »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為1。氫的原子量為,是元素週期表中最輕的元素。單原子氫(H)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化學物質,佔重子總質量的75%。等離子態的氫是主序星的主要成份。氫的最常見同位素是「氕」(此名稱甚少使用,符號為1H),含1個質子,不含中子;天然氫還含極少量的同位素「氘」(2H),含1個質子和1個中子。 氫原子最早在宇宙復合階段出現並遍佈全宇宙。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之下,氫形成雙原子分子(分子式為H2),呈無色、無臭、無味非金屬氣體,不具毒性,高度易燃。氫很容易和大部份非金屬元素形成共價鍵,所以地球上大部份的氫都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比如水和有機化合物等。氫在酸鹼反應中尤其重要,因為在這類反應中各種分子須互相交換質子。在離子化合物中,氫原子可以獲得一個電子成為氫陰離子(H−),或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氫陽離子(H+)。雖然在一般寫法中,氫陽離子就是質子,但在實際化合物中,氫陽離子的實際結構是更為複雜的。氫原子是唯一一個有薛定諤方程式解析解的原子,所以對氫原子模型的研究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6世紀,人們通過混合金屬和強酸,首次製備出氫氣。1766至1781年,亨利·卡文迪什第一次發現氫氣是一種獨立的物質,燃燒後會產生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根據這一性質,將其命名為「Hydrogen」,在希臘文中意為「生成水的物質」。19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合信编写《博物新编》(1855年)时,把元素名翻译为“轻气”,成為今天中文「氫」字的來源。 氫氣的工業生產主要使用天然氣的蒸汽重整過程,或通過能源消耗更高的水電解反應。大部份的氫氣都在生產地點直接使用,主要應用包括化石燃料處理(如裂化反應)和氨生產(一般用於化肥工業)。在冶金學上,氫氣會對許多金屬造成氫脆現象,使運輸管和儲存罐的設計更加複雜。.

新!!: 质量和氢 · 查看更多 »

氢经济

氢经济(英文:Hydrogen Economy)一词,由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技术中心于1970年演讲所创。当时发生第一次能源危机时,主要为描绘未来氢气取代石油成为支撑全球经济的主要能源后,整个氢能源生产、配送、贮存及使用的市场运作体系。 氫電池即是利用氫氣經過化學反應後產生能量,是燃料電池的一種,它不但不會產生廢氣污染環境,而且也可以儲存能量,所以是目前正在研究大量生產的方法。 目標是取代現有的石油經濟體系,並達到環保目標,但是諸多技術瓶頸導致「先有雞、先有蛋」的循環難題,很多氫設備要大量使用才有成本效益,但是不先裝設這些天價設備;則根本無法吸引人使用,更不會有相關產業,如何過渡到氫時代是氫經濟的研究課題。.

新!!: 质量和氢经济 · 查看更多 »

水手4號

水手4號 (Mariner 4) 是一系列以飛越方式進行的行星際探險中的第四個,並且是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太空船。它回傳了第一張火星表面的照片,並且是第一張從地球以外另外一個行星上拍的照片。同時,這張充滿了隕石坑、死寂世界的照片,震驚了科學界。 水手4號的設計,為執行近距離火星科學觀測,並將結果傳回地球。其它的任務目標,包括在火星附近執行行星際的地表及粒子測量,並提供進行長途星際飛行的工程技術的經驗及知識。.

新!!: 质量和水手4號 · 查看更多 »

水手9號

水手9號 是NASA的太空探測衛星,用於探索火星,也是水手號計劃的一部份。水手9號於1971年5月30日發射飛向火星,並於同一年11月14日抵達,成為第一個環繞除了地球以外第一顆行星的太空船——僅僅小幅度領先蘇聯的火星2號及火星3號,它們都在一個月之內抵達。經過好幾個月的沙塵暴後它終於傳回令人驚訝的地表清晰照片。.

新!!: 质量和水手9號 · 查看更多 »

沪通铁路

沪通铁路,又称“沪通线”,是中国一条建设中的连接上海市与江苏省南通市的客货铁路干线。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跨越长江,是中国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段预计2018年底通车。 沪通铁路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货车牵引质量5000吨),速度目标值为200公里/小时(局部限速,如大桥段限速160公里/小时)。本线全长248.9公里,桥梁长度约占80%,可通行双层集装箱。沪通铁路工程估算360多亿元,其中过江方式确定为建长江公铁两用桥。 沪通铁路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四院)设计,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大桥院)则负责铁路过江通道的设计。.

新!!: 质量和沪通铁路 · 查看更多 »

河神星

(Aegina)是第9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6年11月4日发现。的直径为109.8千米,质量为1.4×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23.536天。.

新!!: 质量和河神星 · 查看更多 »

河鼓二

河鼓二,即著名的“牛郎星”,“天鹰座α”(Altair),又叫“牵牛星”或“大将军”,在日文中称作“彦星”。 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恒星,白色。在星空观测中,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它和天鹰座β、γ星的连线正指向织女星。西方称呼此星为Altair,是阿拉伯语的“飞翔的大鹫(Al nasr-l'tair:النسر الطائر)”的缩写。 位置:赤经19时48.3分,赤纬8度44分。.

新!!: 质量和河鼓二 · 查看更多 »

沃尔特·考夫曼

沃尔特·考夫曼(Walter Kaufmann,)德国物理学家。他最著名的成就是首次观察到了质量与速度的相互关系,为现代物理,尤其是狭义相对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 质量和沃尔特·考夫曼 · 查看更多 »

沃神星

(Hertha)是第13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4年2月18日发现。的直径为79.2千米,质量为5.2×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82.136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4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沃神星 · 查看更多 »

沉神星

(Leukothea)是第3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5年4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103.1千米,质量为1.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887.983天。.

新!!: 质量和沉神星 · 查看更多 »

沙漠科技隱形偵察兵狙擊步槍

隱形偵察兵(,簡稱:SRS)是一枝由美国槍械製造商沙漠科技公司(,DT;前稱:沙漠戰術武器公司,,DTA)研製及生產的新一代模塊化及多種口徑設計犢牛式手動狙擊步槍,在2008年(美國著名槍展)上首度揭幕,發射(6.2×52毫米)、6.5×47毫米Lapua、(6.5-08 A-Square,6.5×51毫米)、7毫米Winchester Short Magnum、.308 Winchester(7.62×51毫米NATO)、.300 Winchester Magnum(7.62×63毫米B)、(8.59×63.5毫米)和.338 Lapua Magnum(8.58×70毫米)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沙漠科技隱形偵察兵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波女星

(Undina)是第9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7年7月7日发现。的直径为126.4千米,质量为2.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2081.086天。波神星的名稱由來是歐洲古代傳說的水女神溫蒂妮。.

新!!: 质量和波女星 · 查看更多 »

波函数

在量子力學裏,量子系統的量子態可以用波函數(wave function)來描述。薛丁格方程式設定波函數如何隨著時間流逝而演化。從數學角度來看,薛丁格方程式乃是一種波動方程式,因此,波函數具有類似波的性質。這說明了波函數這術語的命名原因。 波函數 \Psi (\mathbf,t) 是一種複值函數,表示粒子在位置 \mathbf 、時間 t 的機率幅,它的絕對值平方 |\Psi(\mathbf,t)|^2 是在位置 \mathbf 、時間 t 找到粒子的機率密度。以另一種角度詮釋,波函數\Psi (\mathbf,t)是「在某時間、某位置發生相互作用的概率幅」。 波函數的概念在量子力學裏非常基礎與重要,諸多關於量子力學詮釋像謎一樣之結果與困惑,都源自於波函數,甚至今天,這些論題仍舊尚未獲得滿意解答。.

新!!: 质量和波函数 · 查看更多 »

波兰星

(Polona)是第14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1月28日发现。的直径为55.3千米,质量为1.8×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373.038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波兰星 · 查看更多 »

波動力學

波動力學是量子力學的一種表述形式,主要是以波函數及其模數的平方去表示物體的狀態及該狀態出現的機率。對於波函數隨時間的變化,是遵從薛丁格方程式。.

新!!: 质量和波動力學 · 查看更多 »

波江座40

波江座 40 (也稱為波江座 ο2)的名稱來自阿拉伯文的qayd,或Keid。在阿拉伯文qayd的意思是 (蛋) 殼,他是一顆距離地球小於16.5光年遠的三合星系統。這個系統位於波江座,主星波江座 40A以肉眼就能輕易的看見,伴星B和C是在1783年1月31日被威廉·赫歇爾發現的, p. 73。它在1825年再度被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Friedrich Georg Wilhelm Struve)觀測,1851年被奧托·威廉·馮·斯特魯維(Otto Wilhelm von Struve)觀測, W. D. Heintz, Astronomical Journal 79, #7 (July 1974), pp.

新!!: 质量和波江座40 · 查看更多 »

波數

在物理學裏,波數是波動的一種性質,定義為每  長度的波長數量(卽每單位長度的波長數量乘以 )。更明確地說,波數是每  長度內,波動重複的次數(一個波動取同樣相位的次數)。波數與波長成反比。用方程的語言說, 其中,\lambda\,\! 是波長。 角频率是單位時間內的角度變化,而波數為單位長度內的角度變化,因此波數即是空間上的角频率。波數對應向量爲波向量。 有時候,波數也會定義為每單位長度的波長的數目。但這樣定義比較不好使用。 從隨著時間而變的函數萃取出的一組數據,經過傅里葉變換,會得到一個頻率譜;而從隨著位置而變的函數萃取出的一組數據,經過傅里葉變換,會得到一個波數譜。 採用國際單位制,波數的單位是m^\,\!。.

新!!: 质量和波數 · 查看更多 »

泰神星

(Dike)是第9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8年5月28日发现。的直径为71.9千米,质量为3.9×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87.810天。.

新!!: 质量和泰神星 · 查看更多 »

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电解定律是法拉第在19世纪前半期通过大量电解实验得出的规律。定律内容为: 其中n为1莫耳物质电解时参与电极反应的电子的摩尔数(即化合价),(M/n)又称化学当量(Eq);F为法拉第常数,即电解1电化学当量物质所需电量 (F.

新!!: 质量和法拉第电解定律 · 查看更多 »

法拉第效应

在物理學,法拉第效应(又叫法拉第旋转)是一种磁光效应(magneto-optic effect),是在介質內光波與磁場的一種相互作用。法拉第效應會造成偏振平面的旋轉,這旋轉與磁場朝著光波傳播方向的分量呈線性正比關係。 於1845年,麥可·法拉第发现了法拉第效應。這是最先揭示光波和電磁現象之間關係的實驗證據。由於法拉第效應顯示出,在穿過介質時,偏振光波會因為外磁場的作用,轉變偏振的方向,因此,馬克士威認為磁場是一種旋轉現象。這效應給予馬克士威重要的啟發。在於1861年發表的巨作《論物理力線》第四部份,為了突顯出自己設計的「分子渦流模型」的威力,他應用這模型來推導出法拉第效應。在1870年代,詹姆斯·馬克士威進一步發展出電磁輻射(包括可見光)的基礎理論。大多數對於光波呈透明狀況的介質(包括液體),當感受到磁場作用時,會出現這種效應。 法拉第效應會使得左旋圓偏振光波與右旋圓偏振光波各自以不同的速度傳播於某些介質,這性質稱為圓雙折射。由於線性偏振可以分解為兩個圓偏振部份的疊加,而這兩個圓偏振部份之間的振幅相同、螺旋性(helicity)不同、相位不同,法拉第效應所感應出的相對的相移,會造成線性偏振取向的旋轉。 法拉第效應可以應用於測量儀器。例如,法拉第效應被用於測量旋光度、或光波的振幅調變、或磁場的遙感。在自旋電子學裏,法拉第效應被用於研究半導體內部的電子自旋的極化。(Faraday rotator) 可以用於光波的調幅,是光隔離器與(optical circulator)的基礎組件,在光通訊與其它激光領域必備組件。.

新!!: 质量和法拉第效应 · 查看更多 »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作 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定义超过3%为通货膨胀,超过5%就是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国家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可用的手段有加息、紧缩银根、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增加生产、平抑物价等。.

新!!: 质量和消費者物價指數 · 查看更多 »

淫神星

(Julia)是第8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6年8月6日发现。的直径为151.5千米,质量为3.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487.227天。.

新!!: 质量和淫神星 · 查看更多 »

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清除鄰近的小天體也可以以另外一種方法來説,也就是這顆星體是它的軌道裏最大的那顆星體。這顆天體要有足夠的質量才能把它軌道裏的其他星體清除,這就好像在一片鋪平的鐵屑之中,用一塊磁鐵以一條綫掃過這片地帶,使這塊磁鐵越來越大,從而吸取更多的鐵屑,如此類推。我們太陽系中的巨大气态巨行星就是這樣形成的:巨大的引力使它周圍的星體都紛紛撞到它的表面上。.

新!!: 质量和清除鄰近的小天體 · 查看更多 »

湮滅輻射

湮滅輻射是指粒子和反粒子互相湮滅所產生的輻射。根據質能轉換公式,其輻射的能量等於粒子的質量(一般湮滅後會產生兩個光子,每個光子都等於粒子的質量。)。在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湮滅輻射就是成對產生而造成的輻射,能量是511keV,成對產生是電磁波脈衝穿過原子時在原子核附近形成的形成正電子和電子,而電子-正電子對很快就會湮滅并释放511 keV 伽马射线。 Category:原子核物理學 Category:粒子物理學.

新!!: 质量和湮滅輻射 · 查看更多 »

湿度

溼度一般在氣象學中指的是空气溼度,它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空气中液态或固态的水不算在溼度中。不含水蒸气的空气被称为乾空氣。由於大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占空气体积的0%到4%,一般在列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成分的时候是指这些成分在乾空气中所占的成分。.

新!!: 质量和湿度 · 查看更多 »

源神星

(Arethusa)是第95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7年11月23日发现。的直径为136.0千米,质量为2.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962.561天。.

新!!: 质量和源神星 · 查看更多 »

溫徹斯特M1912泵動式霰彈槍

溫徹斯特M1912(,俗稱:Model 12或M12)是一枝由美国溫徹斯特連發武器公司生產的泵动式、內置式擊錘設計及外部管式彈倉供彈的霰彈槍。此槍在推出後不久被流行地命名為完美的連發槍(),基本奠定了此槍對泵動霰彈槍超過51年的高效率生產的生涯的標準。從1912年開始生產直到第一次被溫徹斯特下令在1963年停止生產,總共生產了近200萬枝各種各樣的版本、等級和槍管長度的M1912。最初此槍只能發射20鉛徑霰彈,後來1914年推出了12鉛徑和16鉛徑霰彈的版本,後來1934年更推出了28鉛徑霰彈的版本。.410口徑版本是從來沒有生產的,而是把M1912按照比例縮小並且被稱為M42,直接以M1912規格圖紙比率衍生而成,製作了.410的版本。.

新!!: 质量和溫徹斯特M1912泵動式霰彈槍 · 查看更多 »

潫卫一

潫卫一(Actaea)是古柏帶天體潫神星已知的衛星。.

新!!: 质量和潫卫一 · 查看更多 »

澳女星

(Ausonia)是第63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2月10日发现。的直径为103.1千米,质量为1.1×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354.023天。.

新!!: 质量和澳女星 · 查看更多 »

期女星

(Feronia)是第7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5月29日发现。的直径为86.1千米,质量为6.7×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246.123天。.

新!!: 质量和期女星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

木卫十又稱為「萊西薩」(Lysithea),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1938年被威尔森天文台的塞思·巴恩斯·尼科尔森发现的。1975年,国际天文协会正式将它授名为Lysithea(莱西萨)。莱西萨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欧申纳斯的一个女儿,宙斯的众多爱人之一。 木卫十与木星的其它五颗卫星一起属于希瑪利亚群,它们的轨道类似。.

新!!: 质量和木卫十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三

木卫十三又稱為「勒達」(Leda),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木卫十三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一

木卫十一又稱為「加爾尼」(Carme),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木卫十一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二

木卫十二又稱為「阿南刻」(Ananke),是木星的其中一顆衛星,它是一颗逆行的不規則卫星,在1951年被賽斯·尼克爾森於威爾遜山天文台發現,並命運女神阿南刻命名。 直到1975年前,木卫十二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稱,他一直只有一個簡單的編號——「木星XII」。在1955年至1975年之間,人們叫它做阿德剌斯忒亚,而阿德剌斯忒亞現在是木星另一顆衛星木衛十五的名字。.

新!!: 质量和木卫十二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八

木卫十八又稱為「德彌斯托」(S/1975 J 1, S/2000 J 1, Themisto),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發現於1975年,之後就失蹤了,直到2000年才再度被發現。.

新!!: 质量和木卫十八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六

木卫十六(Metis),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之一,它是在1979年被航海家一號發現。一開始,它只有一個叫做S/1979 J 3的臨時編號,是直到1983年它才以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墨提斯命名。.

新!!: 质量和木卫十六 · 查看更多 »

木卫十四

木卫十四又稱為「忒拜」(S/1979 J 2,Thebe),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木卫十四 · 查看更多 »

木卫三

* 注意:在希臘神話方面,名稱叫做伽倪墨得斯。關於天文學方面,名稱叫蓋尼米德,也可以叫做甘尼米德。 木卫三又稱為「蓋尼米德」(Ganymede,),是围绕木星运转的一颗卫星,公转周期约为7天。按距离木星从近到远排序,木卫三在木星的所有卫星中排第七,在伽利略卫星中排第三。它与木卫二及木卫一保持着1:2:4的轨道共振关系。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大于水星,质量约为水星的一半。 木卫三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冰体构成,星体分层明显,拥有一个富铁的、流动性的内核。人们推测在木卫三表面之下200公里处存在一个被夹在两层冰体之间的咸水海洋。木卫三表面存在两种主要地形。其中较暗的地区约占星体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间密布着撞击坑,地质年龄估计有40亿年之久;其余地区较为明亮,纵横交错着大量的槽沟和山脊,其地质年龄较前者稍小。明亮地区的破碎地质构造的产生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可能是潮汐热所导致的构造活动造成的。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其磁圈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其中的少量磁圈与木星的更为庞大的磁场相交迭,从而产生了向外扩散的场线。木卫三拥有一层稀薄的含氧大气层,其中含有原子氧,氧气和臭氧,同时原子氢也是大气的构成成分之一。而木卫三上是否拥有电离层还尚未确定。 一般认为木卫三是由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后来天文学家西门·马里乌斯建议以希腊神话中神的斟酒者、宙斯的爱人蓋尼米德为之命名。 从先驱者10号开始,多艘太空船曾近距离掠过木卫三。旅行者号太空船曾经精确地测量了该卫星的大小,伽利略号探测器则发现了它的地下海洋和磁场。此外,一个被称为“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的全新的探测木星的冰卫星的计划,预计将会于2020年实施。.

新!!: 质量和木卫三 · 查看更多 »

木卫三十

木卫三十又稱為「赫密佩」(S/2001 J 3,Hermippe),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逆行不規則卫星。 木卫三十在2002年由斯科特·谢泼德領導的天文學家小組於夏威夷大學發現。以木衛三十的軌道特性來分類的話,有可能會被歸類到阿南刻衛星群。木衛三十的直径4公里,质量0.0090公斤,半长轴21,182,086公里,公转週期629.81個地球日,轨道倾角151.242°,轨道离心率0.2290。.

新!!: 质量和木卫三十 · 查看更多 »

木卫九

木卫九又稱為「希諾佩」(Sinope),直徑38公里,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木卫九 · 查看更多 »

木卫二

木衛二又稱為「歐羅巴」(Europa,IPA: ;Ευρώπη),木星的天然衛星之一,由伽利略於1610年發現(不久之後又由西門·馬里烏斯(Simon Marius)獨立發現),是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在已知的67顆木星衛星中,木衛二是直徑和質量第四大,公轉軌道距離木星第六近的一顆。 木卫二稍微比月亮小,主要由硅酸盐岩石构成,并具有水-冰地壳,和可能是一个铁-镍核心;有稀薄的大气层,主要由氧气组成;表面有大量裂缝和条纹,而陨石坑比较罕见,有在太阳系任何已知的固体物体的最光滑表面。.

新!!: 质量和木卫二 · 查看更多 »

木卫五

木卫五又稱為「阿馬爾塞」(Amalthea),是木星的衛星之一,按离木星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

新!!: 质量和木卫五 · 查看更多 »

木卫八

木卫八又稱為「帕西法爾」(Pasiphae),是环绕木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新!!: 质量和木卫八 · 查看更多 »

木卫六

木卫六又稱為「希瑪利亞」(Himalia),是木星的一颗自然卫星。屬於不規則衛星,也是其中最大的一顆不規則衛星,1904年12月3日,它在利克天文台被查尔斯·狄龙·珀赖因发现。 1975年,国际天文协会将它授名为Himalia(希玛利亚)。在希腊神话中,希玛利亚是一个女神。她与宙斯有三个儿子。.

新!!: 质量和木卫六 · 查看更多 »

木星

|G1.

新!!: 质量和木星 · 查看更多 »

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本條目列出一些重要但尚未解決的物理問題。其中包括理論性的,即現時理論未能夠給予觀測到的物理現象或實驗結果令人滿意的解釋;還有實驗性的,即能夠周密測試某先進理論或深入研究某物理現象的實驗,不過現時現地很難建造或完成。.

新!!: 质量和未解決的物理學問題 · 查看更多 »

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英文:Local Group;又常被誤稱為本星系團(Local Cluster):因該區域為星系群,並不是星系團,且不合語源,故屬積非成是的名詞),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组星系群包含大约超过50个星系,其质心位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之間的某处。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本星系群的為61±8 km/s.

新!!: 质量和本星系群 · 查看更多 »

振动

振动(vibration),指一个物体相对于静止参照物或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的往复运动。一般来说振动的基础是一个系统在两个能量形式间的能量转换,振动可以是周期性的(如单摆)或随机性的(如轮胎在碎石路上的运动)。.

新!!: 质量和振动 · 查看更多 »

振動學

振動學是一門研究物質振動的物理學分支。 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一个扰动,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状态,这个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称为振动。原则上,振动通常伴随有能量的转化。 状态变化是周期性进行的。每隔一段时间,系统都要回到初始状态。也可以这样说:振动是一个物理量关于时间的函数。一個基本的振動系統,通常由質量、彈簧、阻尼組成。.

新!!: 质量和振動學 · 查看更多 »

會合-舒梅克號

會合-舒梅克號(Near Earth Asteroid Rendezvous - Shoemaker)是美國太空總署的太空探測衛星,會合-舒梅克號這個名稱則是為了紀念天文學家尤金·舒梅克(Eugene M. Shoemaker)而命名的。會合-舒梅克號計畫主要目標是已超過1年的時間研究愛神星,並傳回愛神星內部構造、組成、礦物學、質量分布及磁場等數據。次要目標則包括研究風化層的特性、小行星與太陽風的相互作用、小行星表面可能出現的地質活動(例如塵埃或氣體)及小行星的自轉狀態。這些數據將幫助科學家理解小行星的普遍特徵,隕石和彗星之間的關係及太陽系早期的情況。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太空船配備一臺X光/伽瑪射線光譜儀、近紅外線成像光譜儀、裝有CCD成像探測器的多重光譜照相機、雷射測距儀和一個磁力計。科學家也使用近距離追踪系統進行無線電科學實驗來估計小行星的重力場。儀器的總重量為56公斤,並需要81瓦特的電源來運轉。會合-舒梅克號也是第1艘登陸小行星的探測器。.

新!!: 质量和會合-舒梅克號 · 查看更多 »

月神星

(Diana)是第7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3年3月15日发现。的直径为120.6千米,质量为1.8×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48.922天。.

新!!: 质量和月神星 · 查看更多 »

有限位勢壘

在量子力學裏,有限位勢壘是一種位勢。在壘外,位勢為 0 ,在壘內,位勢為有限值 。有限位勢壘問題專門研討在這種位勢的作用中,一個粒子的量子行為。如圖右,最簡單的有限位勢壘是方形壘,壘高是一個常數。在這條目裏,只研討這種位勢壘。 通常,在經典力學裏,一維的有限位勢壘問題會設定一個粒子,從位勢壘的左邊,往位勢壘移動。假若,粒子的能量大於位勢壘的位勢。則這粒子,在經過位勢壘的時候,因為動能的轉換為位能,速度會降低,但方向不會改變。當移動至位勢壘外時,速度又會回復至原本值。假若,粒子的能量小於位勢壘的位勢,則在與位勢壘彈性碰撞之後,這粒子會改變方向,以同樣的速率,往回移動。粒子絕對無法存在於位勢壘內或越過位勢壘。 在量子力學裏,粒子的量子行為,是取決於其波函數。由於粒子沒有被有限位勢壘束縛,粒子的能量不是離散能量譜的特殊容許值,而是大於 0 的任意值,因此不需要求算粒子的能量。在這裏,主要研究的是粒子的一維散射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領域。假若,粒子的能量大於位勢壘的位勢。由於往位勢壘傳播的波函數,並不是完全地透射過位勢壘,仍舊有一部分反射回來。所以,反射的機率幅大於 0 ,粒子被反射回來的機率大於 0 。假若,粒子的能量小於位勢壘的位勢,雖然波函數會呈指數地遞減,在位勢壘內,機率幅仍舊大於 0 。所以,這粒子存在於位勢壘內的機率大於 0。不止這樣,機率幅在位勢壘外的另一邊也大於 0 。假若,位勢壘的位勢並不大大的超過粒子的能量,位勢壘的壘寬也並不很寬,則粒子穿越位勢壘的機率會是很顯著的,稱這效應為量子穿隧效應。透射的可能性,稱為透射係數;反射的可能性,則稱為反射係數。.

新!!: 质量和有限位勢壘 · 查看更多 »

有限深方形阱

在量子力學裏,有限深方形阱,又稱為有限深位勢阱,是無限深方形阱的延伸。有限深方形阱是一個阱內位勢為0,阱外位勢為有限值的位勢阱。關於一個或多個粒子,在這種位勢作用中的量子行為的問題,稱為有限深位勢阱問題。與無限深方形阱問題不同的是,在阱外找到粒子的機率大於0。 在經典力學裏,假若,粒子的能量小於阱壁的位勢,則粒子只能移動於阱內,無法存在於阱外。截然不同地,在量子力學裏,雖然粒子的能量小於阱壁的位勢,在阱外找到粒子的機率大於0。.

新!!: 质量和有限深方形阱 · 查看更多 »

有效数字

一个数由若干位数字组成,其中影响测量精度的数字称作有效数字,也称有效数位。 令x是某个数量的真值,\tilde是x的近似值;x与\tilde都用十进制表示。有效数字就是指x与\tilde的多少位数字是一致的。确切地说,\tilde有x的m位有效数字,则从x的左端非零数字所在位起,绝对误差|\tilde-x|的前m个十进制数位为0,随后一位数字取值从0到5.

新!!: 质量和有效数字 · 查看更多 »

最小質量恆星列表

這是一份有關最小質量恆星的列表,依木星質量與太陽質量的多寡來依序排列。 恆星質量是恆星最重要的一個要素。質量加上化學成分能確定一顆恆星的光度、實際上的大小和最後的命運。列在表上的恆星質量都小於1倍太陽質量,包括棕矮星與紅矮星。研究顯示大於13倍木星質量的天體會發生氘核聚變,而大於65倍木星質量的天體會產生鋰聚變,因此恆星的質量不會低於13倍木星質量。棕矮星是類恆星天體的一種,它們是所謂「失敗的恆星」(Failed Star),由於質量不足,不能像正常恆星那樣通過氫核聚變維持光度,無法成為主序星。但它們的內部及表面均呈對流狀態,不同的化學物質並不會在內部分層存在。研究表明褐矮星為處於13倍木星質量與75-80倍木星質量之間的天體。.

新!!: 质量和最小質量恆星列表 · 查看更多 »

戰神五號運載火箭

戰神五號運載火箭(原稱為貨物運載火箭或稱CaLV),是星座計畫中的貨物運載火箭,戰神五號運載火箭將在NASA計畫的重返月球運載牵牛星号登月舱和地球出发级。重返月球計畫由戰神一號運載火箭運載獵戶座太空船與戰神五號運載其它艙組結合在一起飛向月球。戰神五號運載火箭的酬載能力是287,000磅(130.18公噸)到低地球軌道,或者143,300磅(65公噸)到月球軌道。戰神系列運載火箭的戰神是由希臘神話命名而來。 2010年10月美國總統簽署法案,包括戰神五號火箭在內的星座计划宣告終結,但相關技術很可能用於未來的太空探索計劃。.

新!!: 质量和戰神五號運載火箭 · 查看更多 »

戈瑞

戈瑞(Gray,缩写符号:Gy,中国大陆译作“--”,台湾译作“--”;亦有譯作“--”),简称「戈」,是一个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是物理量「电离辐射能量吸收剂量」的标准单位。.

新!!: 质量和戈瑞 · 查看更多 »

战神星

(Bellona)是第2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3月1日发现。的直径为120.9千米,质量为1.9×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91.362天。.

新!!: 质量和战神星 · 查看更多 »

星尘号

星尘号(Stardust)是一个美国发射的行星际宇宙飞船,主要目的是探测维尔特二号彗星。首次完成从彗星采样返回任务。 1999年2月7日由NASA发射升空。返回舱于2006年1月15日在美国犹他州着陆。主探测器于2011年2月15日飞掠坦普尔一号彗星,3月24日停止工作。.

新!!: 质量和星尘号 · 查看更多 »

星系顏色-星等圖

星系顏色-星等圖顯示星系的絕對星等(測量的亮度)和質量之間的關聯性。等人在2003年初部描述了此關係圖的三個領域。從COMBO-17的調查澄清了在分析史隆數位巡天資料的紅色和藍色星系所示的雙峰,並且甚至呈現在佛科留斯1961年分析的星系型態。注意到此途中有三個主要特點:紅色序列、綠色山谷、和藍雲。紅色序列包括大多數紅色的星系,通常是橢圓星系。藍雲包括大多數的藍色星系,通常是螺旋星系。在這兩者之間是數量稀少的空間,稱為綠色山谷,其中包括大量的紅色螺旋星系。不同於類似的恆星赫羅圖,星系的屬性不完全取決於它們在顏色-星等關係圖上的位置。該圖還顯示了通過時間有相當大的演變。紅色序列在宇宙演化的早期,在顏色對應於星等比較穩定,藍雲的分較不均勻,但仍呈現序列的級數。 新的研究顯示,綠色山谷實際上是綠色山谷實際上是種不同群的星系:一種是晚型星系,它們儲存氣體的場所早已枯竭了數十億年,因此恆星的行程受到抑制;另外一種是早型星系,無論是氣體的儲存和供應都很快在衰竭,可能是和/或存在著活動星系核。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因為氣體耗盡而使恆星形成緩慢,因而被假設為躺在綠色山谷。.

新!!: 质量和星系顏色-星等圖 · 查看更多 »

星際穿越

-- 是一部2014年美國科幻冒險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潔西卡·崔絲坦和米高·肯恩主演。電影講述一組太空人通過穿越蟲洞為人類尋找新家園的冒險故事。 此電影是克里斯多夫·諾蘭與弟弟強納森·諾蘭共同編劇的作品,諾蘭結合自己與弟弟的想法後於2007年擬定了一個腳本,再由自己與妻子愛瑪·湯瑪斯透過兩人的製作公司與的共同成為製片人。找來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理論學家基普·索恩,他针对理论虫洞和时间旅行的潜在可能性做了许多令人惊奇的研究和工作,同時他也是電影的執行製片人,並擔任電影的科學顧問,並交由派拉蒙電影公司發行。電影劇本吸引了--的興趣,隨即宣布將會成為該片的導演。但於2009年,史匹堡及他的公司--離開了派拉蒙而被迫放棄執導,其後強納森·諾蘭便提議由哥哥基斯杜化·路蘭成為導演。華納兄弟、派拉蒙電影及傳奇電影公司共同為電影投資。 攝影師本是克里斯多夫·諾蘭長期合作的瓦利·費思特,但由於他當時正忙於執導其處女作《--》的緣故,故改由為電影攝影,他利用35毫米菲林膠卷及用於IMAX電影的70毫米菲林膠卷的格式來拍攝。2013年底開拍,拍攝選址包括在加拿大艾伯塔、冰島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電影利用豐富的縮微模型實踐效果,而VFX創造了額外的數位效果。 2014年10月26日在洛杉磯首映,11月7日由派拉蒙公司於北美地區發布,全球票房6.75亿美元,大部分影評人都稱讚該電影的科幻題材、配樂、視覺效果以及演出。赢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在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获得了最佳科幻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等10项大獎提名。.

新!!: 质量和星際穿越 · 查看更多 »

星際行星

星際行星(Interstellar planet),或稱為流浪行星(Rogue planet)、游牧行星(nomad planet)、自由浮動行星(free-floating planet)或孤兒行星(Orphan planet),粗略地說是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或只圍繞星系公轉的行星。雖然其不圍繞任何星體公轉,卻只具有行星質量。它們或是受到其他行星等天體的引力影響而被拋出原本繞著公轉的行星系統,或是在行星系統形成期間被彈射出來原行星,以致流浪於星系或宇宙之中。2011年科學家利用重力微透鏡法首度證實星際行星的存在,並推測銀河系內木星大小的星際行星數量有恆星的兩倍之多。 NASA JPL News Release, 2011-5-18雖然它們在星際中流浪,但不代表它們不能支持生命——儘管如此,其上存在的生命可能也只是如細菌般的微生物。 而並非被拋離行星系的巨大星際行星,則是以恆星形成的方式誕生。這種星際行星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定義為次棕矮星,如只有8个木星質量的蝘蜓座110913-773444。人類已知最接近地球的星際行星為距離地球80光年的PSO J318.5-22。.

新!!: 质量和星際行星 · 查看更多 »

明神星

(Leto)是第6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1年4月29日发现。的直径为122.6千米,质量为1.9×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95.670天。.

新!!: 质量和明神星 · 查看更多 »

昏神星

(Doris)是第48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7年9月19日发现。的直径为221.8千米,质量为1.1×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003.453天。.

新!!: 质量和昏神星 · 查看更多 »

流量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特定表面的流体(液體或氣體)的量(体积或質量)。 若以體積衡量流體的量,其流量稱之為「體積流量」,這也是多數場合中,流量所指的涵義。在国际单位制(SI)中,體積流量的標準單位為立方米每秒(m3/s)。若以質量衡量流體的量,其流量稱之為「質量流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質量流量的標準單位為公斤每秒(kg/s)。.

新!!: 质量和流量 · 查看更多 »

流明星

(Lumen)是第141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1月13日发现。的直径为130千米,质量为1.6×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89.717天。.

新!!: 质量和流明星 · 查看更多 »

海卫十

海卫十是海王星的一颗不规则天然卫星,国际天文学协会授予它的正式名称为“Psamathe”(普萨玛忒)。它曾经是海王星附近的小行星,被海王星俘获,在2003年被发现,被编为S/2003 N 1。它是一个离海王星比较远的卫星之一。.

新!!: 质量和海卫十 · 查看更多 »

海卫十一

海卫十一(Sao, S/2002 N 2)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它属于离海王星比较远的卫星之一。.

新!!: 质量和海卫十一 · 查看更多 »

海卫一

海卫一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颗,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之一,具有复杂的地质历史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表面。18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尔(William Lassell)发现了海卫一(这是海王星被发现后第17天)。拉塞尔以为他还发现了海王星的一个环。虽然后来发现海王星的确有一个环,但是拉塞尔的发现还是值得怀疑,因为实际上海王星的环太暗了,不可能被拉塞尔用他的仪器发现。.

新!!: 质量和海卫一 · 查看更多 »

海卫八

海卫八(S/1989 N 1,Proteus)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第二大的卫星。 它的大小已经接近不规则星体的极限,也是海王星的最大內衛星。其英文名字「Proteus」(普罗透斯)源于希腊神话中会变形的海神。.

新!!: 质量和海卫八 · 查看更多 »

海卫六

海卫六(S/1989 N 4, Galatea)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以希臘神話中涅瑞伊得斯之一的伽拉忒亞命名。.

新!!: 质量和海卫六 · 查看更多 »

海后星

(Amphitrite)是第2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54年3月1日发现。的直径为212.2千米,质量为1.0×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1491.013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54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海后星 · 查看更多 »

海王星探測

海王星探測是指人類向海王星發射太空探測器對海王星進行探測活動。直到目前為止,人類只對海王星進行過一次探測任務,是由航海家二號(1977年8月20日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在1989年8月25日所進行的。科學界對海王星和它的系統有相當大的興趣:海王星大氣層是太陽系外行星的原型,80%是氫和19%是氦,也存在著微量的甲烷。海衛一是地質運動活躍的天體,目前大多數的理論認為它是一個柯伊伯帶天體(KBO),後來才被海王星所捕.。.

新!!: 质量和海王星探測 · 查看更多 »

斤,是中国傳統度量衡中的質量單位,起源於中國,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臺灣、馬來半島等地。又稱司马斤。現時多為傳統市場慣用。.

新!!: 质量和斤 · 查看更多 »

斯勒格

斯勒格(slug)是英制单位中的一种质量单位。若1磅力()的力作用在某物体上,此物体获得1 英尺/秒2(1 ft/s2)的加速度,则此物体的质量是1斯勒格。 1\,\text.

新!!: 质量和斯勒格 · 查看更多 »

斯泰爾SSG 04狙擊步槍

斯泰爾SSG 04(,意為:04式狙擊步槍)是一枝由奥地利研製及生產的旋转后拉式枪机狙擊步槍,是斯泰爾SSG 69狙擊步槍的改進型,可發射(6.2×52毫米)、.308 Winchester(7.62×51毫米北約口徑)和.300 Winchester Magnum(7.62×67毫米)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斯泰爾SSG 04狙擊步槍 · 查看更多 »

无量纲量

在量綱分析中,無量綱量,或称--、无维量、无维度量、无维数量、无次元量等,指的是沒有量綱的量。它是個單純的數字,量綱為1。無量綱量在數學、物理學、工程學、經濟學以及日常生活中(如數數)被廣泛使用。一些廣為人知的無量綱量包括圓周率(π)、歐拉常數(e)和黃金分割率(φ)等。與之相對的是有量綱量,擁有諸如長度、面積、時間等單位。 無量綱量常寫作兩個有量綱量之積或比,但其最終的綱量互相消除後會得出無量綱量。比如,應變是量度形變的量,定義為長度差與原先長度之比。但由於兩者的量綱均為L(長度),因此相除後得出的量是沒有量綱的。.

新!!: 质量和无量纲量 · 查看更多 »

无毛定理

1973年,史蒂芬·霍金、布兰登·卡特等人证明約翰·惠勒提出的无毛定理(No Hair Theorem)。根據惠勒,黑洞只有质量、角动量以及电荷三个不能变为电磁辐射的守恒量,其他的信息全都丧失了,幾乎沒有形成它的物質所具有的任何複雜性質。黑洞不存在如立方體、椎體或其他有凸起的形態,因此称为黑洞的无毛定理。.

新!!: 质量和无毛定理 · 查看更多 »

时间

時間是一种尺度,在物理定义是标量,藉著时间,事件发生之先后可以按过去-现在-未来之序列得以确定(时间点),也可以衡量事件持續的期間以及事件之間和间隔长短(时间段) 。時間是除了空間三個維度以外的第四維度。 長久以來,時間一直是宗教、哲學及科學領域的研究主題之一,但學者們尚且無法為時間找到一個可以適用於各領域、具有一致性且又不循環的定義 。然而在商業、工業、體育、科學及表演藝術等領域都有一些各自來標示及度量時間的方法 108 pages 。一些簡單,爭議較小的定義包括「時間是時鐘量測的物理量。」及「時間使得所有事情不會同時發生。」, 哲學家對於時間有兩派不同的觀點:一派認為時間是宇宙的基本結構,是一個會依序列方式出現的維度,像艾萨克·牛顿就對時間有這樣的觀點。包括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及伊曼努爾·康德在內的另一派認為時間不是任何一種已經存在的維度,也不是任何會「流動」的實存物,時間只是一種心智的概念,配合空間和數可以讓人類對事件進行排序和比較。換句話說,時間不過是人為便於思考宇宙,而對物質運動劃分,是一種人定規則。例如:愛因斯坦就曾運用相對論的概念來描述比喻時間對心理層面上的影響,藉此解釋時間並非是絕對的。.

新!!: 质量和时间 · 查看更多 »

时间旅行

時間旅行或稱時空旅行、時光旅行或穿越時空等,泛指人或者其它物體由某一時間點移動到另外一個時間點。事實上,所有的人都順著時間一分一秒地自然前進,所以時間旅行單指違反這種自然時間變化的方式:要麼是前往未來,要麼是回到過去。 時間旅行常常作為戲劇或者小說中,將人物放在不同時空中的手段,而穿越、穿越劇、穿越小說等名稱也成為這些作品的分類,與傳統戲劇或者小說中的分類看齊。.

新!!: 质量和时间旅行 · 查看更多 »

旅神星

(Vibilia)是第144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5年6月3日发现。的直径为141.8千米,质量为3.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579.562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5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旅神星 · 查看更多 »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化学元素或者化合物的质量。质量m与物质的量n之比,称为摩尔质量,符号为M:M.

新!!: 质量和摩尔质量 · 查看更多 »

悌女星

(Antigone)是第12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3年2月5日发现。的直径为125.0千米,质量为2.0×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774.045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3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悌女星 · 查看更多 »

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指将一些事物如变量、术语与客体等以某种操作的方式表示出来。操作定义与概念型定义相区别,强调确立事物特征时所采纳的流程、过程或测试与检验方式。举个例子,「花生果醬三明治」的操作性定义是「使用抹刀先将花生醬塗抹到一片麵包上,再将果醬塗抹在花生醬上,最後蓋上另一片厚度相同的麵包後所得到的成果。」 科學選擇研究項目時,所用的原則是操作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屬於操作定義才是科學可研究的範圍,非操作定義則不在研究範圍之內。 所謂「操作定義」,是定義中包含有測量方法;如果定義中不含測量方法,就不是操作定義。 比如「長度」的定義包含以公里、公尺、公分等為單位,和用尺做工具來測量長度的數量;「時間」的定義包含以年、月、日、時、分、秒等為單位,和用鐘錶做工具,來測量時間的數量,所以「長度」和「時間」都是操作定義。此外,「美」和「神聖」的定義沒有包含單位和測量的方法,「人命值多少」的定義中也沒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測量方法,所以「美」、「神聖」和「人命值多少」不是操作定義,因此不在科學研究之列。 在操作定義的影響之下,使得科學非常實際,遠離虛無縹緲的戲論。.

新!!: 质量和操作定义 · 查看更多 »

放射性

放射性或輻射性是指元素從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穩定的元素而停止放射(衰变产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称为衰变能量。原子序數在83(鉍)或以上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但某些原子序數小于83的元素(如锝)也具有放射性。而有趣的是,從原子序84開始一直到鉳元素有以下特性:原子序是偶數的,半衰期都比相邻的长。这是由於原子序数为偶數的元素的原子核含有適當數量的質子和中子,能够形成有利的配置結構。〈即魔數〉 對單一原子來說,放射性衰变依照量子力學是隨機過程,無法預測特定一個原子是否會衰变。不過原子衰变的機率不會隨著原子存在的時間長短而改變。對大量的原子而言,可以用量測衰變常數計算衰變速率及半衰期。其半衰期沒有已知的時間上下限,範圍可以到55個數量級,短至幾乎瞬間,長至久於宇宙年齡。 有許多種不同的放射性衰变。衰变或是能量的減少都會使有某種原子核的原子(父放射核素)轉變為有另一種原子核的原子,或是其中子或質子的數量不同,稱為子體核素。在一些衰变中,父放射核素和子體核素是不同的化學元素,因此衰变後產生了新的元素,這稱為核嬗变。 最早發現的衰变是α衰變、β衰變、γ衰變。α衰變是原子核放出α粒子(氦原子核),是最常見釋放核子的衰變,不過原子核偶爾也會釋放質子,或者釋放其他特殊的核子(稱為)。β衰變是原子核釋放電子(或正子)及反微中子,會將質子轉變為中子(或是將中子轉變為質子) 。核子也可能捕獲軌道上的電子,使質子轉變為中子,這為電子捕獲,上述的衰变都屬於核嬗变。 相反的,也有一些核衰变不會產生新的元素,受激態原子核的能量以伽馬射線的方式釋出,稱為伽馬衰变,或是將激发态原子核将能量转移至轨道电子上,轨道电子再脱离原子,稱為。若是核子中有大量高度受激的中子,有時會以中子發射的方式釋放能量。另外一種核衰变是將原來的原子核變為二個或多個較小的原子核,稱為自發性的核分裂,出現在大量的不穩定核子自發性的衰变時,一般也會釋放伽馬射線、中子或是其他粒子。 著名的例子像是鈾和釷,但也包括在自然界中,半衰期長的同位素,例如钾-40。例如15種是半衰期短的同位素,像鐳及氡,是由衰變後的產物,也有因為而產生的,像碳-14就是由宇宙射線撞擊氮-14而產生。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因為粒子加速器或核反應爐而人工合成,其中有650種的半衰期超過一小時,有數千種的半衰期更短。.

新!!: 质量和放射性 · 查看更多 »

政府化驗所

政府化驗所(英文:Government Laboratory,縮寫:GL)於1913年成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部門,負責為各香港政府部門在法證、公眾衛生及安全、環境保護、稅收及消費者權益等相關的化驗事務,提供支援。現任政府化驗師為單慧媚博士,領導約430名職員,其中約1/3是來自不同類別的科學專業人士。.

新!!: 质量和政府化驗所 · 查看更多 »

應力-能量張量

應力-能量張量,也稱應力-能量-動量張量、能量-應力張量、能量-動量張量、簡稱能動張量,在物理學中是一個張量,描述能量與動量在時空中的密度與通量(flux),其為牛頓物理中應力張量的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應力-能量張量為重力場的源,一如牛頓重力理論中質量是重力場源一般。應力-能量張量具有重要的應用,尤其是在愛因斯坦場方程式。.

新!!: 质量和應力-能量張量 · 查看更多 »

数量级

數量級是指數量的尺度或大小的级别,每个级别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通常采用的比例有 10,2,1000,1024, ''e'' (欧拉数,大约等于 2.71828182846 的超越數,即自然對數的底)。 通常情况下,数量级指一系列 10 的冪(次方),即相邻两个数量级之间的比为 10。例如说两数相差三个数量级,其实就是说一个数比另一个大 1000 倍。本文主要描述十进制下的数量级,并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新!!: 质量和数量级 · 查看更多 »

数量级 (能量)

本頁焦耳為單位,按能量大小列出一些例子,以幫助理解不同能量的概念。.

新!!: 质量和数量级 (能量) · 查看更多 »

效神星

(Erato)是第6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0年9月14日发现。的直径为95.4千米,质量为9.1×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2015.178天。效神星的名字来自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厄剌托。.

新!!: 质量和效神星 · 查看更多 »

慣性

在物理學裡,慣性()是物體抵抗其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物體的慣性可以用其質量來衡量,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艾薩克·牛頓在鉅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裡定義慣性為: 更具體而言,牛頓第一定律表明,存在某些參考系,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都保持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也就是說,從某些参考系觀察,假若施加於物體的淨外力為零,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與方向恒定。慣性定義為,牛頓第一定律中的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性質。滿足牛頓第一定律的參考系,稱為慣性參考系。稍後會有關於慣性參考系的更詳細論述。 慣性原理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原理。很多學者認為慣性原理就是牛頓第一定律。遵守這原理,物體會持續地以現有速度移動,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其速度。 在地球表面,慣性時常會被摩擦力、空氣阻力等等效應掩蔽,從而促使物體的移動速度變得越來越慢(通常最後會變成靜止狀態)。這現象誤導了許多古代學者,例如,亞里斯多德認為,在宇宙裡,所有物體都有其「自然位置」──處於完美狀態的位置,物體會固定不動於其自然位置,只有當外力施加時,物體才會移動。.

新!!: 质量和慣性 · 查看更多 »

慣性力

惯性力(inertial force)是指當物體加速時,慣性會使物體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傾向,若是以該物體為参照物,看起來就仿佛有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該物體上,因此稱之為慣性力。因為慣性力實際上並不存在,實際存在的只有原本將該物體加速的力,因此慣性力又稱為假想力(fictitious force)。它概念的提出是因为在非惯性系中,牛顿运动定律并不适用。但是为了思维上的方便,可以假想在这个非惯性系中,除了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力之外还受到一种由于非惯性系而引起的力——惯性力。加入惯性力后,牛顿运动定律成立。 例如,當公車刹車時,車上的人因為慣性而向前傾,在車上的人看來彷彿有一股力量將他們向前推,即為慣性力。然而只有作用在公車的刹車以及輪胎上的摩擦力使公車減速,實際上並不存在將乘客往前推的力,這只是慣性在不同参照系下的表现。.

新!!: 质量和慣性力 · 查看更多 »

慧神星

(Minerva)是一顆位于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編號93,由詹姆斯·克雷格·沃森于1867年8月24日发现。的直径为141.0千米,质量为2.9×1018千克,公转周期为1669.541天。.

新!!: 质量和慧神星 · 查看更多 »

手擲機

手擲機(Hand Launch Glider,HLG)是一种用手投擲的滑翔機,此类飛機是利用熱氣流上升,所以通常质量很輕。 手擲機依投擲方式分為:.

新!!: 质量和手擲機 · 查看更多 »

拉塞福散射

在原子物理學裏,拉塞福散射(Rutherford scattering)是一個散射實驗,由歐尼斯特·拉塞福領隊設計與研究,成功地於 1909 年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也導致拉塞福模型(行星模型)的創立,及後來波耳模型的提出。應用拉塞福散射的技術與理論,拉塞福背散射(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是一種專門分析材料的技術。拉塞福散射有時也被稱為庫侖散射,因為它涉及的位勢乃庫侖位勢。深度非弹性散射(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也是一種類似的散射,在 60 年代,常用來探測原子核的內部。.

新!!: 质量和拉塞福散射 · 查看更多 »

拉格朗日点

拉格朗日点(Lagrangian point)又称平动点(libration points)在天体力学中是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殊解(particular solution)。就平面圆型三体问题,1767年数学家欧拉根据旋转的二体引力场推算出其中三个点(特解)為L1、L2、L3,1772年数学家拉格朗日推算出另外两个点(特解)為L4、L5。例如,两个天体环绕运行,在空间中有五个位置可以放入第三个物体(质量忽略不计),并使其保持在两个天体的相应位置上。理想状态下,两个同轨道物体以相同的周期旋转,两个天体的万有引力与离心力在拉格朗日点平衡,使得第三个物体与前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新!!: 质量和拉格朗日点 · 查看更多 »

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

在經典力學裏,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簡稱為LRL向量)主要是用來描述,當一個物體環繞著另外一個物體運動時,軌道的形狀與取向。典型的例子是行星的環繞著太陽公轉。在一個物理系統裏,假若兩個物體以萬有引力相互作用,則LRL向量必定是一個運動常數,不管在軌道的任何位置,計算出來的LRL向量都一樣;也就是說,LRL向量是一個保守量。更廣義地,在克卜勒問題裏,由於兩個物體以連心力相互作用,而連心力遵守平方反比定律,所以,LRL向量是一個保守量。 氫原子是由兩個帶電粒子構成的。這兩個帶電粒子以遵守庫侖定律的靜電力互相作用.靜電力是一個標準的平方反比連心力。所以,氫原子內部的微觀運動是一個克卜勒問題。在量子力學的發展初期,薛丁格還在思索他的薛丁格方程式的時候,沃爾夫岡·包立使用LRL向量,關鍵性地推導出氫原子的發射光譜。這結果給予物理學家很大的信心,量子力學理論是正確的。 在經典力學與量子力學裏,因為物理系統的某一種對稱性,會產生一個或多個對應的保守值。LRL向量也不例外。可是,它相對應的對稱性很特別;在數學裏,克卜勒問題等價於一個粒子自由地移動於四維空間的三維球面;所以,整個問題涉及四維空間的某種旋轉對稱。 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是因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卡爾·龍格,與威爾漢·冷次而命名。它又稱為拉普拉斯向量,龍格-冷次向量,或冷次向量。有趣的是,LRL向量並不是這三位先生發現的!這向量曾經被重複地發現過好幾次。它等價於天體力學中無因次的離心率向量。發展至今,在物理學裏,有許多各種各樣的LRL向量的推廣定義;牽涉到狹義相對論,或電磁場,甚至於不同類型的連心力。.

新!!: 质量和拉普拉斯-龍格-冷次向量 · 查看更多 »

怨女星

(Alkmene)是第82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64年11月27日发现。的直径为61.0千米,质量为2.4×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674.795天。.

新!!: 质量和怨女星 · 查看更多 »

怒后星

(Althaea)是第119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2年4月3日发现。的直径为57.3千米,质量为2.0×1017千克,公转周期为1515.000天。 Category:小行星带天体 Category:1872年发现的小行星.

新!!: 质量和怒后星 · 查看更多 »

怂女星

(Elektra)是第130颗被人类发现的小行星,于1873年2月17日发现。的直径为215千米,质量为1.28×1019千克,公转周期为2017.954天。.

新!!: 质量和怂女星 · 查看更多 »

普朗克單位制

普朗克單位制是一種計量單位制度,由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最先提出,因此命名為普朗克單位制。這種單位制是自然單位制的一個實例,經過特別設計,使得某些基礎物理常數的值能夠簡化為1,這些基礎物理常數是.

新!!: 质量和普朗克單位制 · 查看更多 »

普朗克質量

普朗克質量是質量的自然單位,常記為m_P\,,是粒子的康普顿波长与其史瓦西半径相比拟时的质量。 2010年CODATA所建議的普朗克質量值為:2.176 51(13) × 10-8千克,圓括號中的部份是要顯示最後幾位數字的不確定性—亦即數值為21.7651 ± 0.0013 微克。 粒子物理學與宇宙學常用到約化普朗克質量,其值為: 加上8\pi\,因子可以簡化重力中的數個方程式。 不像其他多數的普朗克單位,普朗克質量的尺度對人類而言或多或少是能夠體會的,因為它大約是跳蚤質量的四千到五千分之一。当所讨论的尺度与粒子的史瓦西半径相当时,由于质量造成的时空弯曲比较明显。而康普顿波长代表粒子的量子不确定性起作用的范围。当粒子的质量小于普朗克质量时,由于不确定性的作用范围超过史瓦西半径,点粒子不会坍缩成黑洞,因此普朗克质量可以认为是黑洞的最小质量。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质量都远远小于普朗克质量。.

新!!: 质量和普朗克質量 · 查看更多 »

.50 AE

.50 AE(,12.7 × 33 mm)是一種大口徑手枪子彈。它在1988年由行動武器()的伊凡·尉德因()所開發。.50 AE是的威力升級版彈藥。.50 AE是其中一種目前生產的最強大的手槍子彈。其他能夠超過了.50 AE的彈道、威力的手槍子彈就只有、、和、。.

新!!: 质量和.50 AE · 查看更多 »

03式自動步槍

03式自动步枪(QBZ-03,QBZ为源自官方翻译的拼音「輕武器—步槍—自动」(Qīngwuqi Bùqiāng Zìdòng)的类别代码,照正常而言的拼音是「2003式自动步枪」(Zìdòng Bùqiāng, 2003),亦简称03式,以下简称为QBZ-03)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一,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三种小口径步枪。发射国产的5.8×42毫米(DBP-87式)步枪子彈。在2003年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测试,并在2006年装备,主要用户为解放军、駐港解放軍及武警边防部队。.

新!!: 质量和03式自動步槍 · 查看更多 »

08式火箭筒

08式火箭筒(全称:08式80毫米单兵多用途攻坚弹系统;,以下简称为DZJ-08),是一款北方工业公司為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为解放軍)生产的新一代80毫米口徑轻型反坦克武器,主要由步兵用于攻击和摧毁轻型装甲車輛和掩体。无后坐力加上平衡体的设计使得发射後的80毫米高爆反战车火箭弹弹头弹道相当稳定,具有良好的命中精确度,而且大大減低在任何狭小、封闭的空间内直接发射的风险。.

新!!: 质量和08式火箭筒 · 查看更多 »

09式军用霰弹枪

09式军用霰弹枪(QBS-09,QBS为源自官方翻译的拼音「枪—步—散弹」(Qīngwuqi Bùqiāng Sǎndàn)的类别代码,照正常而言的拼音是「2009式军用散弹枪」(Sǎndàn Bùqiān Qiāng, 2009),全称:09式18.4毫米军用散弹枪,亦简称09式散弹枪,以下简称为QBS-09)是由中國北方工业研制的半自動霰彈槍(戰鬥霰彈槍),发射12鉛徑霰彈(包括国产的09式杀伤散弹)。.

新!!: 质量和09式军用霰弹枪 · 查看更多 »

1000000

一百萬(1,000,000)是大於 999,999 又小於 1,000,001 的自然數。它的科學記數法會寫成106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數值可以使用国际单位制词头兆(mega)表示物理量(其他用法)。 在中文的使用上,由於使用萬進制,因此一百萬的數值以100個萬代表。而在以英文等使用拉丁字母的語文的使用上,由於使用千進制,因此一百萬的數值是專用的詞語代表。這個詞語的來源是意大利文的 milione,原意是「巨大的一千」(一千说 mille)。.

新!!: 质量和1000000 · 查看更多 »

10式枪挂榴弹发射器

10/10A式枪挂榴弹发射器(QLG-10/QLG-10A,QLG为源自官方翻译的拼音「轻武器—榴弹—掛」(Qingwuqi Liudan Guà)的类别代码,照正常而言的拼音是「2010/10A式枪挂榴弹发射器」(Guà Liudan Qiang, 2010/10A),亦简称10/10A式,以下分別简称为QLG-10和QLG-10A)是一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95-1式自動步槍(QBZ-95-1)配套的枪掛型榴弹发射器,可说是91式枪挂榴彈發射器(QLG-91)的升级型,发射中国製的35毫米無彈殼榴彈。.

新!!: 质量和10式枪挂榴弹发射器 · 查看更多 »

2009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质量和2009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质量和2010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

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是发生在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YEKT)上午9時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位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管区车里雅宾斯克市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陨石进入大气层时直径约15米,质量约7千公吨,在天空中留下大约10公里长的轨迹。主要的碎片似乎击中了切巴尔库尔湖。該次事件中有1,491人受伤。大多数受伤的原因是碎玻璃和建筑震动。 这次事件是自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以来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空中爆炸。.

新!!: 质量和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小行星撞击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7年颱風奧鹿

颱風奧鹿(Typhoon Noru,國際編號:17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72017,--)是2017年太平洋颱風季第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奧鹿」(노루,國際音標:no̞ɾu)一名由南韓提供,即東方狍,是一種性善良,體積細小,生活在荒野的森林裡的鹿隻,主要分布於在歐洲東部及亞洲的溫帶地區。奧鹿發展自2017年7月中旬於日本以東的一個低壓區,初期在良好環境下快速發展,於19日增強為熱帶低氣壓,3日後增強為熱帶風暴。其後奧鹿受東面的熱帶氣旋玫瑰牽制而逆時針轉向,但無阻奧鹿於23日增強為颱風。奧鹿吞併玫瑰後恢復西移路徑,強度一直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一級颱風和二級颱風下徘徊,直到31日急劇增強為五級颱風。 奧鹿以維持20日之久,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史以來第三長壽的風暴,僅次於1972年超強颱風麗妲的25天紀錄及1986年颱風韋恩的23天紀錄。其活躍期間有另外6個風暴陸續形成,超越1967年颱風歐珀活躍時另有5個風暴形成的舊紀錄,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史以來,風暴活躍期間周遭其他風暴形成最多者;而活躍期間有另外6個風暴陸續消散,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史以來,風暴活躍期間周遭其他風暴消散最多者。.

新!!: 质量和2017年颱風奧鹿 · 查看更多 »

261

261是260與262之間的自然數。.

新!!: 质量和261 · 查看更多 »

318

318,是介於317和319之間的一個合數。.

新!!: 质量和318 · 查看更多 »

4.6×30mm

4.6×30mm是德国黑克勒&科赫槍械製造公司為其研製的自行研制的HK MP7個人防衛武器(,簡稱:PDW)所研製的子彈,它亦會被將會完成研製的HK UCP(HK P46)所使用。其設計是為了盡量減少重量和後坐力,同時提高對--的貫穿力。它具有瓶頸型的彈殼以及尖頭、钢芯和以銅包覆的彈頭。.

新!!: 质量和4.6×30mm · 查看更多 »

50S核糖体亚基

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50S核核糖体亚基是某些抗生素(如氯霉素、氯洁霉素及截短侧耳素等)的结合位点,这些抗生素可通过阻断蛋白质生物合成来杀灭细菌。.

新!!: 质量和50S核糖体亚基 · 查看更多 »

80式通用機槍

1980年式通用机枪(简称:80式机枪)是一挺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及生产的通用機槍,发射7.62×54毫米R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80式通用機槍 · 查看更多 »

87式自動步槍

87式自动步枪(QBZ-87,QBZ为源自官方翻译的拼音「輕武器—步槍—自动」(Qīngwuqi Bùqiāng Zìdòng)的类别代码,照正常而言的拼音是「87式自动步枪」(Zìdòng Bùqiān Qiāng, 87),亦简称87式,以下简称为QBZ-87)是由中国北方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突击步枪,它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小口径步枪。發射國產的5.8×42毫米(DBP87式)步枪子彈。.

新!!: 质量和87式自動步槍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引力質量單位質量慣性質量質量质量 (物理)重力質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