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卡斯蒂略
卡斯蒂略(Castillo)城堡的意思,可以指:.
库瓦赫特莫克
库瓦赫特莫克(Cuāuhtēmoc ;Cuauhtémoc;,另有中文譯名夸赫特莫克、瓜特穆斯(原词为西班牙语形式Guatemuz)等等,是中美洲阿茲特克帝國末代統治者(1520年至1521年在位),為了保衛特諾奇蒂特蘭而出色地抵抗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最後不敵而投降,其後亦被埃尔南·科尔特斯絞死。.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Historia verdadera de la conquista de la Nueva España),由十六世紀的西班牙士兵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所撰,內容是卡斯蒂略參與中美洲(即新西班牙)征服戰爭的全部過程,當中包括了籌備經過、征服人員的組成、武器的配置,以及無數次戰爭的情景。此外,由記載了阿茲特克的政治軍事、社會民情、經濟文化、風土人情。從史料價值而論,由於該書內容是卡斯蒂略本人的耳聞目見,故可稱為第一手資料。另外,卡斯蒂略並不著重辭藻,以直截了當的文字,寫下這部歷史,令讀者易於明白理解。 《征服新西班牙信史》的中譯本,有江禾、林光於1986年譯出的北京商務印書館的簡體中文字版。.
贝尔纳尔·卡斯蒂洛·德尔·迪亚斯
#重定向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
查看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和贝尔纳尔·卡斯蒂洛·德尔·迪亚斯
蒙特蘇馬二世
蒙特苏馬二世(Moctezuma II;Motēcuhzōma Xōcoyōtzin ;),一譯蒙特祖馬二世、蒙特蘇马·索科約特辛(“年轻的蒙特蘇马”),古代墨西哥阿茲特克帝國的特諾奇蒂特兰君主。他曾一度稱霸中美洲,最後卻被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爾特斯所征服,導致阿茲特克帝國灭亡。.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一套丛书,截至2013年已出14辑600种。主要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世界各国的各种古典学术作品的中文译作,也有少量是现代或当代的外国学术作品。从1950年代起印行至今,包含五大类:哲学类,历史、地理类,政治、法律、社会类,经济类,语言类。除常规版本外,其中一些作品还有精装本和节选本。因收录数目及翻译质量頗佳,該丛书在中国颇受好评。 对于原有单行本的书籍,被编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后,一般仍用原纸型,并不重新排版,译文及序跋都一仍其旧,故这套丛书体例并不统一。某些书籍的字体字型与现今出版物有差异。丛书中包括古希腊名著在内的各种学术名著大多是从原著直接汉译,也有部分版本参照各种语言译本翻译,如企鹅丛书等。 200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珍藏版”,共400种、490册,并于9月24日在北京召开出版座谈会。201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该丛书的“分科本”,分科本在2009年“珍藏本”的基础上又增补了从2009年到2011年新出版的第十一、十二辑书目,共500种,以软精装形式出版,并于11月19日在北京商务印书馆礼堂召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座谈会暨第十四辑专家论证会。.
查看 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持圓盾者
持圓盾者(Rodeleros)或稱作劍士(Espadachines),俗稱「圓盾劍士」,是十六世紀早期的西班牙部隊,裝備著鋼製盾或被稱作Rodela的鋼製圓盾與劍(通常是側劍)。 圓盾劍兵的起源是一個義大利人想重建劍兵軍團,他們被使用強效的專業劍兵的西班牙人所採納。除了他們的盾牌,他們經常穿著某種形式的頭盔與有襯墊的金屬甲冑保護著胸部。 荷南·科爾蒂斯的在美洲進行戰役的部隊大多數都是圓盾兵,在1520年,他的1300人部隊就有1000人是圓盾兵,在1521年,有700位圓盾兵,其他的兵種如弩兵 與鉤銃兵加起來只有118位。貝爾納爾·迪亞斯·德爾·卡斯蒂略曾經是科爾蒂斯手下的圓盾劍士。 當西班牙採用了colunella陣式時(第一種混合了槍刺與射擊的陣式),他們也使用了一小群圓盾劍士來打破長槍陣推擠的僵局(瑞士人與德國人則是採用斧槍兵來擔任此任務),在1512年的拉文納戰役證明了圓盾劍士非常致命且有效。不過當圓盾兵面對一個充滿活力且秩序井然的長槍陣時則是非常脆弱,如Seminara戰役時的情況。另外圓盾兵面對騎兵的攻擊時也是非常脆弱。 戰場上的戰術在十六世紀早期持續演進,西班牙人最後認為圓盾兵的缺點已完全壓過了優點。在1530年代,西班牙步兵改組成三分之一陣式(Tercios),圓盾劍兵這個部隊類型即被取消。.
悲痛之夜
“悲痛之夜”(La Noche Triste)是发生于1520年6月30日的一次阿兹特克帝国与西班牙征服者之间的小规模冲突,是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帝国期间的一个重要事件。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等人在阿兹特克帝国皇帝蒙特苏马二世死后,被迫从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杀出一条血路,受阿兹特克人围追堵截,造成了十分惨重的伤亡。后人将这夜称为“悲痛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