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論藏

指数 論藏

阿毘達磨藏(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

28 关系: 大乘起信论巴利三藏上座部佛教三藏三藏法师乾隆大藏經二十二根佛学佛经佛教心所初期佛教分別說部王舍城結集義註論書说一切有部蘊 (佛教)阿毘達磨阿毘達磨發智論阿毘達磨法蘊足論赤銅鍱部自性 (佛教)雞胤部毘婆沙永樂北藏汉传佛教本性 (佛教)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 隋朝淨影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七百歲後,大聖去遠。……於時有沙門釋子,號曰法勝,抄出二百五十行偈,造出四卷毘曇。……達磨多羅,……加二百五十行偈,抄以用造作《雜心》十一卷論也。又後八百九十歲後,出呵梨跋摩,……造《成實論》二十卷也。……雖三論主造論宣通,猶謂六識名相之事,非題極理。……復出馬鳴菩薩,……依《楞伽經》,造出《起信論》一卷也。雖文略少,義無不盡。八識常住為體,修行趣入為宗。習六、七識妄故,修盡拔眾人等,執究根原。釋八、九識真故,湛然示迷,方類趣入處也。」 ,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 隋朝費長房《歷代三寶紀》:「金光明經七卷(承聖元年,於揚州正觀寺,及揚雄宅出,即第二譯,與梁世曇無讖所出者,四品全別,又廣壽量品後,慧寶傳蕭梁筆受),彌勒下生經一卷……仁王般若經一卷……十七地論五卷(太清四年,於富春陸元哲宅,為沙門寶瓊等,二十餘名德譯),大乘起信論一卷(同四年,在陸元哲宅出),中論一卷,如實論一卷,十八部論一卷,本有今無論一卷,三世分別論一卷……金光明疏十三卷……仁王般若疏六卷……起信論疏二卷……中論疏二卷……九識義記二卷……轉法輪義記一卷……右一十六部,合四十六卷,武帝末世,至承聖年,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梁言真諦,遠聞蕭主菩薩行化,搜選名匠,軌範聖賢,懷寶本邦,來適斯土。所齎經論,樹葉梵文,凡二百四十夾,若具足翻,應得二萬餘卷,多是震旦先所未傳。屬梁季崩離,不果宣吐,遇緣所出,略記如前,後之所翻,復顯《陳錄》載序。其事多在曹毘《三藏傳》文。」 「佛阿毘曇經九卷,無上依經二卷(永定二年,於南康淨土寺出),……攝大乘論一十五卷(天嘉四年,於廣州制旨寺出,慧愷筆受,或十二卷)……右四十八部,合二百三十二卷,周武帝世,西天竺優禪尼國,三藏法師拘那羅陀,陳言親依,又別云真諦。起陳氏永定元年丙子,至太建初己丑,凡十四年,既懷道遊方,隨在所便譯。並見曹毘《三藏歷傳》云:『闍梨太建元年正月十一日午時遷化,年七十一。……闍梨外國經論,並是多羅樹葉書,凡有二百四十縛,若依陳紙墨翻寫,應得二萬餘卷。今之所譯止是數縛多羅葉書,已得二百餘卷,通及梁代減三百卷。……』」 。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新!!: 論藏和大乘起信论 · 查看更多 »

巴利三藏

巴利三藏(Tipiṭaka;Pāli Canon),又作巴利文大藏經、南傳大藏經,指錫蘭上座部所傳用巴利語寫成之佛教三藏,是早期佛教經典的結集。 其經藏部分分為五部:《長部》或稱《長尼柯耶》,《中部》或稱《中尼柯耶》,《相應部》或稱《相應尼柯耶》,《增支部》或稱《增支尼柯耶》,《小部》或稱《小尼柯耶》。前四部相當於漢傳的《阿含經》,但經數與內容較一致的只有雜阿含經,其他阿含與其他尼柯耶經數出入較大。漢傳對應小部的經典只有《法句經》等零星的經文。 巴利三藏分为律藏、经藏和论藏三大部分。南傳佛教 認為這些都是「佛語」。.

新!!: 論藏和巴利三藏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論藏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三藏

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ipiṭaka),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新!!: 論藏和三藏 · 查看更多 »

三藏法师

三藏法師是一種敬稱,指精通佛教聖典「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師為唐朝的玄奘法師。在唐代,僧眾為避其名號而尊稱為「大唐三藏」,後世民間文學亦稱其為「唐三藏」,導致今日不明佛教的大眾常誤解三藏為玄奘專屬的稱號。實際上三藏之號用在一人身上是錯的,因為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師尚有東漢的安世高法師、東晉的鳩摩羅什法師與法顯法師、南朝宋的求那跋陀羅法師、唐代的實叉難陀法師、義淨法師與大廣智不空法師等。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師為靈仙法師。 《入大乘論》記載另一種說法,謂:「說法具足三乘,乃名三藏」。.

新!!: 論藏和三藏法师 · 查看更多 »

乾隆大藏經

《乾隆大藏經》,又名《乾隆藏》、龍藏、清藏,清代官版藏經。清雍正十一年(1733),於北京賢良寺設立藏經館,由和碩莊親王允祿、和碩和親王弘晝及賢良寺住持超聖等主持;雍正十三年開雕,乾隆三年(1738)竣工,雕成經版79036塊。全藏724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機字,1669部,7168卷。版式和《永樂北藏》一致。全藏也分三藏、西土聖賢撰集和此土著述。三藏和西土聖賢撰集485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漆字,內容完全和《永樂北藏》相同。此土著述239函,千字文編次由書字至機字,是由《永樂北藏》的此土著述和續藏合併刪減,又補充以雍正和乾隆年間奉旨入藏的經書而成。刷印100部,頒賜京內外各寺入藏。1935年又印過22部。經版原存宮內武英殿,後移藏於柏林寺,至今尚存。 結構如下:.

新!!: 論藏和乾隆大藏經 · 查看更多 »

二十二根

二十二根,佛教術語,是二十二種根的合稱,它們都是有“增上”義的最勝法 《鞞婆沙論》:「何以故名根?根有何義?答曰:增上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收義是根義,宗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妙義是根義,生義是根義。」 《阿毘曇毘婆沙論》:「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曰:威勢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異義是根義,喜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主義是根義。」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根?根是何義?答:增上義是根義,明義是根義,現義是根義,憙觀義是根義,端嚴義是根義,最義是根義,勝義是根義,主義是根義。」 ,在部派佛教的傳統理論中曾經有著首要的地位。.

新!!: 論藏和二十二根 · 查看更多 »

佛学

佛學(Buddhology),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疏上。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 近代中國著名的佛學研究者,有太虛法師、印順法師、梁啟超、歐陽竟無與呂澂等人。 亦有不少學校會以佛學作為科目教授。以香港為例,更有以專門傳授佛教知識的佛學社。.

新!!: 論藏和佛学 · 查看更多 »

佛经

佛經,為記載佛語和佛陀教法的經典。主要指經藏,有時也泛指經律論三藏,以及歷代後賢著作的全部佛典,古代總稱為「眾經」、「一切經」或「大藏經」。按照佛教的傳統和記載語言,佛典可分為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古漢語(漢傳佛教)、藏語(藏傳佛教)三大體系,殘存的梵語、犍陀羅語文獻,並衍生出日文、西夏文、回鶻文、蒙文、滿文、泰文、緬文、僧伽羅文、現代中文和英文等語言的再譯本。 佛教在印度一千多年的發展,誕生了為數眾多的龐大典籍。儘管有共通源頭,但經過長期抉擇、揚棄與衍生的教判過程,形成了多樣化的面貌和互異特質:.

新!!: 論藏和佛经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論藏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心所

心所(caitasika,cetasika,藏文:sems byung),又稱心所法、心所有法、心數、心數法,佛教術語,意指心的所緣、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當心識在運作時,會與心識同時發生的各種名法皆可稱為心所。它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助伴,支持心的運作。.

新!!: 論藏和心所 · 查看更多 »

初期佛教

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佛教史的最初階段,一般指從佛陀證道傳教或佛滅後開始,到根本分裂後部派佛教形成之前的歷史階段,此時的教義與釋迦牟尼原始的教義相去不遠,被認為是最初始的佛教核心教義。現存所有佛教典籍都是第三次結集之後記載下來的,因而初期佛教主要研究對象仍是部派佛教三藏。 現代佛教研究學者,又將此時期稱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這幾個術語經常被混用,學者經常賦與它們不同的定義。但亦有將根本佛教一詞用作佛陀傳道時期,而原始佛教一詞用作佛滅後100年左右的使用方法。.

新!!: 論藏和初期佛教 · 查看更多 »

分別說部

分別說部(巴利語: ,梵語: ),部派佛教的部派之一,源於本上座部,與大眾部、可住子部和說一切有部並列為佛教的最初四大派系。在《大毘婆沙論》中據宗義而歸結其下各部派為分別論者。.

新!!: 論藏和分別說部 · 查看更多 »

王舍城結集

五百结集,也通稱為王舍城结集、第一次结集,“結集”或“集結”是指僧伽集會合誦經典。佛陀釋迦牟尼涅槃荼毘八王分舍利後,大迦葉尊者率五百阿羅漢至王舍城坐雨安居,于阿闍世王在王舍城毘婆羅山側七叶窟前興建的講堂,僧團舉行了第一次結集活動,為佛教經律的起源。 佛教各部派經典都記載了此次結集活動,但是其敍述多少有出入,也沒有考古或佛教之外的文獻加以佐證。.

新!!: 論藏和王舍城結集 · 查看更多 »

義註

義注(巴利語:Attha-katha,意為「解釋」,「評論」),是指上座部佛教巴利語南傳大藏經的註解。義註是對經文的傳統解釋。對義註的再註釋,叫做(ṭīkā)。複注的註釋,稱為複複注(anutikā)。 現存義注雖由覺音等人完成,但其來源為古代僧伽羅語所寫就的古代註釋書,再由覺音改為巴利語。僧伽羅語古義註的主要部份,則大約成立於公元2世紀初。義註中的一部分在其他佛教部派的三藏經文中出現,這代表有些註釋可能是來自於共通的早期來源。 從西元4世紀起,各個版本義註收錄的註解有所不同。泰國1992年版收錄的註解最少,包括以下內容:.

新!!: 論藏和義註 · 查看更多 »

論書

論書,又稱議論、阿毘達磨論書,佛教術語,針對佛教經義與法相進行論述的書籍,被歸類在論藏之中。論書又分成優波提舍、摩呾理迦、阿毘達磨等三類。.

新!!: 論藏和論書 · 查看更多 »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新!!: 論藏和说一切有部 · 查看更多 »

蘊 (佛教)

蘊(khandha,स्कन्ध,,স্কন্ধ,skandha),又譯為陰或聚,有積增聚合的意思,佛教術語,意指人類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將蘊分析成五種基本元素,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五者,又稱五蕴(पञ्च स्कन्ध,),舊譯五陰、五聚、五眾或五受陰。.

新!!: 論藏和蘊 (佛教)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

阿毘達磨(Abhidharma,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佛教著作分類之一,為論書的一種,結集為論藏,收入三藏之中。它通常是針對修多羅中的觀點,進行統整與探討。.

新!!: 論藏和阿毘達磨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發智論

《發智論》(Jñāna-prasthāna),又譯《發慧論》,也被稱為《智慧基本論》、《智安足處論》、《八犍度論》,佛教論書,作者為說一切有部迦旃延尼子,最初傳入漢地時曾誤解為十大弟子之一迦旃延所作。《發智論》是使說一切有部成為獨立教派的根本論書,因而更被稱為“身論”,其他與先上座部共通的論書則稱為“足論”。有人認為《發趣論》的地位與旨趣類似於此論書。.

新!!: 論藏和阿毘達磨發智論 · 查看更多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Dharmaskandha),又稱《法蘊足論》、《法身經》或《法蘊論》(Dharmaskandha-sastra),佛教論書,屬說一切有部。漢傳佛教中,相傳作者為大目犍連;根據藏傳佛教及梵文資料,傳說其作者为舍利弗。在說一切有部之中極受重視,被稱為六足論之一。它與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和赤銅鍱部《分別論》的地位相當,它們都本源於更為早期的佛教論書。.

新!!: 論藏和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 查看更多 »

赤銅鍱部

赤銅鍱部或銅鍱部(梵語:,巴利語:),也叫做紅衣部(梵語:),是傳至僧伽羅國的分別說部佛教支派。因斯里蘭卡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新!!: 論藏和赤銅鍱部 · 查看更多 »

自性 (佛教)

在印度諸宗教中,自性(स्वभाव,,sabhāva,),又稱自體、法體、體、實性,是個哲學術語,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為自相。這個概念在不二論、毘濕奴派中是個重要的課題。佛教也接受了這個概念,在部派佛教時期發展出自己的論述。在大乘佛教和大圓滿等中,也是很重要的理論之一。 在佛教文獻中,它與本性(prakṛti)或我(ātman)經常被視為同義詞,但自性的起源較晚,直到部派佛教的論藏中才使用這個術語。.

新!!: 論藏和自性 (佛教) · 查看更多 »

雞胤部

雞胤部,又稱牛住部、牛家部、窟居部、灰山住部,部派佛教之一,源出於大眾部。 《異部宗輪論述記》記載其創始人是從雞胤部主的姓氏而立部名,這一派只弘揚論藏,而不弘經律兩藏,認為經和律都是佛陀方便之教,應捨經、律而依論藏。並且主張宣說經教容易導致憍慢,應該精進修行迅速出離。.

新!!: 論藏和雞胤部 · 查看更多 »

毘婆沙

毘婆沙(vibhāṣā),又作毗婆沙、毘婆娑、鞞婆沙、鞞頗沙、鼻婆沙,略作婆沙,一種佛教文體,對阿毘達摩論書的註釋書皆可稱毗婆沙,又稱毘婆沙論(Vibhāsā-śāstra)。.

新!!: 論藏和毘婆沙 · 查看更多 »

永樂北藏

永樂北藏,明永樂十九年(1421)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經。明正統五年(1440)完成。正藏636函,千字文編次天字至石字,1621部,6361卷(含序文1卷);大批刷印分賜全國各大寺院。雖然正藏函數和《洪武南藏》相同,但函和經的對應關係多有變更。後在明萬曆十二年(1584)又續刻各宗著述36種,41函,410卷,併入該藏,並附《永樂南藏》4種經卷和目錄,計5種,16函,162卷,改變了摺裝本藏經的傳統版式,加大了字體和版心,成為每版25行,5個半頁,每行17字,字體也採用趙體。今南通狼山廣教寺、鎮江超岸定慧寺皆存有全藏。目錄4卷。 清朝官刻《乾隆藏》和永樂北藏版式相同。 結構如下: 附入部分含《大明三藏聖教目錄》3卷。 Category:大藏經.

新!!: 論藏和永樂北藏 · 查看更多 »

汉传佛教

漢傳佛教,指以漢字記載經典或漢字文化圈的佛教,與南傳佛教、藏傳佛教形成世界上現存的三大佛教傳統。漢傳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大陸、朝鮮半島、台灣、日本與越南等地。 印度的聲聞佛教與大乘佛教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再經由中國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形成以漢譯經典為本的汉传佛教。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自唐密在汉地消亡后,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與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不同。漢傳佛教和其他各系佛教最大的差別主要是口稱南無阿彌陀佛、素食、戒疤,南傳佛教不認同「南無阿彌陀佛」之用語,素食和戒疤也是漢傳佛教獨有,並非印度佛教的戒律。.

新!!: 論藏和汉传佛教 · 查看更多 »

本性 (佛教)

本性(प्रकृति.,,巴利語:),又譯為性、自性、自然,古印度哲學術語,最早起源於數論派的二元論哲學,被認為是獨立於神我的另一實體,開展萬物,有萬物本源的意思。佛教也採用了這個術語,含義為事物的始終不變異之本質,並將它視為是自性的同義詞。.

新!!: 論藏和本性 (佛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上座部七部论阿毘曇藏阿毘達磨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