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4 关系: 卡尔·伯恩斯坦,卡拉漢內閣,卫生大臣,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威爾斯親王查爾斯,安妮·沃伯頓,安東尼·艾登,工会,工党 (英国),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 (英国),工党领袖 (英国),左利手,不滿的冬天,丹尼士·希利,丹尼斯·撒切尔,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伊恩·史密斯,信任供给,呂衛倫,哈羅德·威爾遜,哈羅德·麥美倫,唐寧街10號,党鞭长 (英国),內閣辦公廳首席捕鼠大臣,八大工業國組織,因不信任動議而下台的政府首腦列表,玛格丽特·撒切尔,理查德·尼克松,约翰·史密斯 (政治人物),芭芭拉·卡素爾,詹姆斯,財政大臣 (英國),麥理浩,黑塔VII:黑暗之塔,阿賓傑的伍頓女男爵芭芭拉·伍頓,邁克爾·富特,重大国务官位,英國上議院,英國國防大臣,英國副首相,英國病,英国工党党史,英国首相列表,欧洲理事会主席,歐盟高峰會,朴次茅斯,愛德華·肖特,托尼·布莱尔,托尼·本恩,普哈丁墓,...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卡尔·伯恩斯坦
卡尔·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是一名美國記者,是揭穿水門事件醜聞的兩名《華盛頓郵報》記者之一。.
卡拉漢內閣
C.
卫生大臣
女王陛下首席卫生大臣(Her Majesty's Principal Secretary of State for Health),是英国内阁职位和卫生部最高长官。自从1999年权力下放以来,该职对国民保健署的责任主要局限于英格兰,在苏格兰和威尔士这些构成国的国民保健署由其相应职务负责。在权力下放之前,这些事务由苏格兰和威尔士大臣各自负责,但卫生大臣在全国卫生政策的协调方面比现在更为重要。北爱尔兰的卫生服务部门一直与英国其他构成国有不同的安排,目前是卫生部长的职责。 第一届卫生委员会是由1831年6月21日、11月14日和21日颁发的枢密院令设立的。1848年短暂合并入职权内。1854年重新建立起来,还设立了主席一职。1858年再次废除,职能转交内政部。1871年担负起卫生职责。 1919年卫生部脱离地方政府委员会正式组建,委员会剩余部分组建。 从1968年起,本部与社会保障部合并为,直到1988年7月25日卫生部与社会保障部分别恢复设置为止。现任卫生大臣为杰里米·亨特,于2012年起任职。.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卫生大臣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
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Affairs,簡稱外交大臣或外相,即Foreign Secretary),是英国内阁閣員,負責主理英國的對外事務,並且是外交及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簡稱外交部,即Foreign Office)的首長。出任此職的人,除了是內閣成員外,也是英國政府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的內閣排列僅次于首相及財政大臣。.
威爾斯親王查爾斯
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Prince Charles, The Prince of Wales,),全名為查爾斯·菲利普·亞瑟·喬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現任英國王儲。他是現任英國君主伊麗莎白二世和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的長子,因此他排在英国王位继承序列的首位。 他是英國歷史上最長時間的王儲,自1952年至今,共66年。若其将来成为英国国王,那么在欧洲君主中,他等待继承王位的时间可能仅次于等候了70年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其兄長約翰二世在位期間,他一直為王儲。.
安妮·沃伯頓
安妮·瑪麗昂·沃伯頓女爵士,DCVO,CMG(Dame Anne Marion Warburton,),英國外交官,1976年至1983年擔任英國駐丹麥大使,是英國歷史上首位正式出任大使的女性。退出外交部後,她於1985年至1994年任劍橋大學露西·卡文迪許學院第四任院長。 沃伯頓於1957年加入外交部,曾在倫敦本部、美國、西德和瑞士等地任職。駐節丹麥期間,她促進了英丹兩國交流、處理雙邊農業和貿易事宜,並安排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1979年展開對丹麥的國事訪問。不過,為了節省開支,她被迫在1979年遷出已沿用125年的大使官邸。 在露西·卡文迪許學院院長任內,她推動不少改革,學生人數和校園規模都有所擴充,促成這所年輕的成年女子學院後來於1997年取得劍橋大學全學院地位。此外,她曾在1986年至1988年出任平等機會委員會委員,以及在1994年至1997年出任公職事宜標準委員會委員。1992年至1993年,她還擔任歐洲共同體調查團團長,證實波斯尼亞大批穆斯林婦女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遭塞族共和國軍和其他塞族軍人有組織地虐待,在當時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
安東尼·艾登
羅伯特·安東尼·艾登,第一代亞芬伯爵,KG,MC,PC(Robert Anthony Eden, 1st Earl of Avon,),英國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擔任外相,後來在1950年代出任英國首相。大眾普遍認為,他要對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負上絕大部分責任。在2004年,一所研究機構(MORI)舉行了一場選舉,讓139位學者對20世紀的英國首相進行評分,結果艾登得分最低。同樣地,英國BBC電台早前亦進行了類似調查 ,結果邱吉爾得票最多,而艾登則得票最少。.
工会
工会(trade unions),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會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可以与雇主集體談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工会成立的主要意图)。这些组织和联合会最常见的共同目标是“保持或改善雇佣待遇”。 ch.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工会
工党 (英国)
工党(Labour Party)是英国的一个奉行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中间偏左政党。.
工党全国执行委员会 (英国)
全国执行委员会 National Executive Committee(NEC)是工党的主要行政机构。多年来它的组成发生了变化,包括、国会工党和的代表、、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当然成员,如党领袖和副领袖及其若干被任命者。 在1980年代,执委会(NEC)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常常是对政党政策争议的核心。在托尼·布莱尔时代,执委会的作用下降,成员被改革,但它仍然是党的行政机构。其以前的政策发展职能现在主要由全国政策论坛执行。他的一个下属委员会具有惩罚性的权力,包括开除党员的党籍使其蒙羞或重新恢复被开除党员的党籍的能力。 曼彻斯特的人民历史博物馆的工党历史档案馆和研究中心全部保存了全国执行委员会的会议记录。.
工党领袖 (英国)
工党领袖 (Leader of the Labour Party)是英国工党的最高职位。杰里米·科尔宾于2015年9月12日任是职,他代表北伊斯灵顿选区。 2015年5月8日工党副领袖哈莉特·哈曼接替2015年英国大选中失败的爱德·米利班德代理党领袖。2015年9月12日,她交棒给赢得2015年工党领袖选举的杰里米·科尔宾。汤姆·沃特森是现任工党副领袖,与科尔宾同一天当选。科尔宾的领袖地位在2016年中受到挑战,但他再次赢得了2016年工党领袖选举。.
左利手
--,又稱--,是指擅長使用左手進行例如書寫等日常活動的人,,新文化报相對的是右撇子。.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左利手
不滿的冬天
不滿的冬天」()是指大約從1978年12月到1979年2月冬天期間,發生於英國的一連串工業行動,事件造成首相詹姆斯·卡拉漢的工黨政府聲望急挫,隨後更在1979年5月的國會大選遭戴卓爾夫人領導的在野保守黨擊敗。 1978年7月,工黨政府宣佈實施第四階段入息控制,規定全國基層職工在1978年至1979年的加薪幅度不可高於「5%上限」,引起工會激烈反響。英國福特職工在同年9月率先發動罷工,並在11月成功從資方爭取加薪17%後,觸發全國各行業相繼發動工潮。踏入1979年1月,貨運業職工發動的大規模罷工,癱瘓全國物流網絡,但政府仍拒絕正式撤回政策。 未幾,剛從海外出席峰會的卡拉漢在1月10日返抵英國後接受記者訪問,否認英國局勢日益混亂,翌日《太陽報》以「危機?甚麼危機?」為題大造文章,使情況大有火上加油之勢。1月22日,四大公營機構職工工會在全國主要城市發動稱之為「行動日」的全國性罷工,參與人數多達150萬人,是自1926年大罷工以來英國單日最大規模的罷工。至此,參與罷工的職工擴展至醫院雜工、垃圾收集工人、學校助理、機場職工、甚至是挖墓工人等各類公營機構基層人員,造成公共服務癱瘓,嚴重影響國民日常生活。在個別極端例子當中,更出現遺體無人處理,以及公共地方堆滿垃圾的情況。工黨政府與工會遲至2月14日才發表協議書,正式撤回「5%上限」的規定後,全國罷工浪潮到同月底才告大致平息。 「不滿的冬天」標誌著工黨政府與工會合作的社團主義時代告終,也意味政府主導的入息控制的失敗。戴卓爾夫人上台後,取而代之的是以強硬手段對付工會,並以貨幣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管治哲學,取代戰後以來歷屆政府以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政策為基礎的「戰後共識」,因此「不滿的冬天」也可說是英國政府管治方針更迭的一個分水嶺。.
丹尼士·希利
丹尼士·溫斯頓·希利,希利男爵,CH,MBE,PC(Denis Winston Healey, Baron Healey,),英國工黨政治家,曾先後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出任國防大臣及財政大臣等職。.
丹尼斯·撒切尔
一代从男爵 丹尼斯·撒切尔爵士 MBE TD(Sir Denis Thatcher, 1st Baronet;),英国商人,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丈夫。 丹尼斯生于伦敦路厄斯罕,是紐西蘭裔英籍商人汤马斯·贺伯特·撒切尔(Thomas Herbert Thatcher)及其妻凯瑟琳·伯德(Kathleen Bird)的长子。截至2013年,撒切尔是迄今最後一位获得世袭頭銜的非皇室成员。.
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
亞歷山大·腓特烈·道格拉斯-休姆,夏塞爾的休姆男爵,KT,PC(Alexander Frederick Douglas-Home, Baron Home of the Hirsel,又譯作何謨,),早年曾先後名叫鄧格拉斯勳爵(Lord Dunglass)和第十四代休姆伯爵(14th Earl of Home),英國保守黨政治家,早於二戰前已開始參政,戰後自1960年至1963年任外相,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出任英國首相一職。在英國歷史上,他是迄今最後一位出身自上議院的首相、最後一位由英國君主指定委任的首相,首位在20世紀出生的首相,以及唯一一位透過放棄貴族爵位,再以補選途徑進入下議院的首相。他為出任首相而在1963年10月放棄包括伯爵爵位在內的六個貴族爵位,成為庶民,名稱亦改為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Sir Alec Douglas-Home)。 儘管如此,道格拉斯-休姆爵士任內未能有所作為,其任期僅僅維持約一年,就在1964年10月的大選中,以些微差距敗於工黨韋爾遜而下野。他隨後在1965年卸任黨魁一位,後於1970年至1974年返回內閣,第二度出任外相一職。退任外相及下院議員後,他獲封終身貴族,成為夏塞爾的休姆勳爵(Lord Home of the Hirsel),得以第二度晉身上議院議政。 除了政治活動外,道格拉斯-休姆早年曾活躍參與木球運動,並多次代表瑪麗勒本木球會(MCC)等會作賽,更是唯一一位參加過一級木球比賽的英國首相。.
伊恩·史密斯
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GCLM,ID(Ian Douglas Smith,),津巴布韋及前羅德西亞政治家,1964年4月至10月任南羅德西亞總理,1964年10月至1979年6月改任羅德西亞總理,任內於1965年11月11日發表《單方面獨立宣言》,宣告放棄英國自治殖民地的身份獨立,以設法維持白人少數管治,其後又在1970年宣佈成為共和國。史密斯單方面從英國獨立的行動未有得到國際承認,聯合國更對羅德西亞實行經濟制裁。 史密斯是在南羅德西亞土生土長的非洲白人,早年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從南非羅德茲大學畢業後返回南羅德西亞經營農場。他在1948年投身政壇,當選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議員,1953年起改任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立法議會議員,到1962年參與創立羅德西亞人陣線,並成功當選重返南羅德西亞立法議會,歷任財政部長等職。史密斯在1964年4月16日起取代溫斯頓·菲爾德出任南羅德西亞總理,是歷來首位出任總理的本土人士。 史密斯自1965年單方面宣佈獨立到1979年結束白人管治期間,由於絕大部份黑人都沒有投票權,他領導的羅德西亞陣線每次都得以在大選中勝出。在總理任內,史密斯大力鎮壓境內黑人民族主義者由1972年至1979年展開的羅德西亞游擊戰,最後面對戰爭、制裁,以及國際壓力的困擾,他在1978年達成了一份《內部解決方案》,促使黑人黨派聯合非洲民族議會的領袖埃布爾·穆佐雷瓦在1979年就任總理,並組成了由白人及黑人共治的聯合政府。 後來,隨著《蘭卡斯特府協定》在1979年的簽署、津巴布韋在1980年的立國,以及羅伯·穆加比當選首任津巴布韋總理,標誌著該國進入黑人多數管治的時代。至於史密斯則在津巴布韋立國後,一直擔任津巴布韋國會議員,到1987年遭穆加貝政權免去議員資格為止。此後他先後退居於津巴布韋和南非開普敦,對穆加貝的獨裁統治作出不少批評。 外界對史密斯毀譽參半,批評他的人指他推行種族隔離,透過剝奪黑人來維持白人在當地的利益;但也有支持者認為史密斯任內面對國際制裁,仍然能夠帶動羅德西亞錄得穩定的經濟增長,而且國家經濟、基建發展和國民教育水平等都屬於非洲國家前列,國家維持穩定的狀況,與1980年津巴布韋獨立後,在穆加貝獨裁腐敗統治下造成經濟崩潰、貨幣大幅貶值、民不聊生和國民生活大幅倒退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信任供给
在一个西敏制下的议会民主国家,少數派政府需要通过信任供给来在下議院行使执政权利。 一个信任供应协议是议会内的一个政党或独立议员在信任动议和时投支持票或弃权,以表达对执政党的支持。但是,他们仍然有权利在与自身相关的政策投票支持或依为法案进行投票。 一个聯合政府是一种比信任供应协议来的更正式的安排,因为小党(即最大党外的政党)的成员可以在在内阁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可能获得部长职位和政府通过立法案时担任黨鞭。.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信任供给
呂衛倫
呂衛倫爵士,KCMG(Sir Frederick John Llewellyn,),英國專上教育行政人員和化學家,歷任紐西蘭基督城坎特伯雷大學校長、紐西蘭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和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校長。他在1972年至1980年出任英國文化協會會長,復於1981年至1982年獲香港政府邀請擔任國際顧問團主席,就香港教育制度作全盤檢討。 呂衛倫就任英國文化協會主席之初,協會規模原本不斷萎縮,政府在1970年代中期甚至有意將之完全裁撤。但經過他任內協助協會轉型,協會得以成功重新定位,並引入企業元素,建立協會在世界各地開辦英語培訓課程的角色,以及承辦海外國家和組織的教育項目,使協會收益大幅增加,同時減低對政府的財政依賴,避免遭受裁撤的下場。 呂衛倫在1982年發表稱之為《呂衛倫報告書》(Llewellyn Report)的《香港教育透視:國際顧問團報告書》,報告書內容對香港的教育政策起深遠影響。該報告書不單止促成教育統籌委員會在1984年的設立、還對母語教育及雙語教育的教學方法予以支持。報告書發表後,港府自1980年代中期逐漸以鼓勵學校推行母語教學為一大教育政策方針。.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呂衛倫
哈羅德·威爾遜
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里沃的威爾遜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英國政治家,兩任首相。他曾分別在1964年、1966年、1974年2月和10月的大選中勝出,雖然每次在大選只是險勝,但綜合而言,他在大選獲勝的次數,冠絕所有20世紀的其他首相。相較其他同時代的政客,他被普遍認為是一位知識型的政客。.
哈羅德·麥美倫
一代斯多克東伯爵 莫里斯·哈羅德·麥美倫 OM PC(Maurice Harold Macmillan, 1st Earl of Stockton;),英國政治家,保守黨成員,曾於1957年至1963年出任英國首相。 麥美倫的綽號是「SuperMac」,而他在晉升為貴族以前,一直也沒有使用莫里斯來稱呼自己,所以公眾一般叫他作哈羅德·麥美倫。.
唐寧街10號
唐寧街10號(),位於英國首都倫敦西敏市西敏區白廳旁的唐寧街,一所喬治亞式建築。傳統上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但自從此職由英國首相兼領後,就成為今日普遍認為的英國首相官邸。其設計樸實的黑色木門,綴上白色的阿拉伯數字「10」,成為了人所共知的標記。 唐寧街10號除了是首相的官邸和首相的辦公廳外,首相的秘書、助理和顧問都在首相官邸內工作。首相每天都會在唐寧街10號與閣僚和智囊制定政策,而一般的機要部門如國會、財政部和外務部距唐寧街10號也只有數分鐘的路程,所以首相很容易便能夠取得情報和聯繫。另外,君主所居住的白金漢宮就在附近,好讓首相定期前往白金漢宮向君主匯報政事。首相官邸內有不同的會議室和晚宴廳,首相常常在那裡接見社會各界和各國領導人。因此,唐寧街10號象徵英國政府的中樞,也是英國政治的權力核心之一。 現今的唐寧街10號,原本是由一所「宮殿後的房子」和唐寧街10號本身所合併而成的。「宮殿後的房子」是一所大約建於1530年左右的樓房,而最初的唐寧街10號則是一所修建於1685年的小市區宅第。在1732年,英皇乔治二世將上述的兩座房屋一併賜予罗伯特·沃波尔(即後世通稱的第一任英國首相),以表揚他的功勞。然而,沃波尔不願以個人名義接受獎賞,而代之以其官銜,即第一財政大臣的名義接受,結果「宮殿後的房子」和唐寧街10號就成為了每任第一財政大臣的資產。自1732年至1735年,沃波尔委託了知名建築師威廉·肯特將兩座樓房連接在一起,這就是今日所知的唐寧街10號。 雖然唐寧街10號是君主的御賜禮物,但由於它面積狹小,長年缺乏維修,又建在沼土之上,歷史上不少的首相都不願意入住,有些首相甚至有意將之夷平。此外,由於英國首相一職至19世紀仍然未有明確的確立,因此唐寧街10號以往常常由其他官員入住,在當時不可算是真正的首相府。可是,時至今日,唐寧街10號已漸漸確立成為英國首相的象徵,在倫敦更加是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地標。前首相-zh-hans:玛格利特·撒切尔;zh-hk:戴卓爾夫人;zh-tw:柴契爾夫人;-就曾在1985年說過,唐寧街10號已經成為「全國的遺產中,最珍貴的珠寶。.
党鞭长 (英国)
党鞭长(chief whip)是一些国家立法机关中的一个政治职务,其任务是管理党鞭系统,以求确保党的立法机构成员按照党和党的领袖的意愿投票。在英国政治中,下议院中政府的党鞭长也会兼任财政部的国会秘书,得以出席内阁会议。政府党鞭长在唐宁街12号有官邸,但其现在会于唐宁街9号办公。 党鞭长可以对本党党员行使重大权力,甚至包括内阁成员,党鞭长的话往往被视为是首相的意见。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党鞭长以“内阁强制实施者”而闻名。 党鞭长的角色在外界看来非常神秘,因为其工作是监督和鞭策本党党员、执行党纪,而且党鞭从不在电视或者广播中亮相。但在2012年政府党鞭长安德鲁·米切尔身陷丑闻时,他不得不公开露面为自己辩护。下院的党鞭们也不能在下院发言。 党鞭长由副党鞭长、普通党鞭和助理党鞭等协助工作。党鞭这份工作本身没有薪水,他们通过兼任财政部或宫内大臣的下属职务而获得薪水。他们的兼职一般是礼仪性任务,不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副党鞭长兼任、排名最靠前的两名党鞭兼任和、其他党鞭兼任、助理党鞭和所有反对党党鞭则不兼它职,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作为党鞭的薪水。当然反对党党鞭长除外,像反对党领袖一样,他或她除了一份议员的薪水以外,还通过兼任一个公职获得额外薪水,一般是枢密院的职务。 党鞭表面上独断专行,但实际上却是党的领导层和后座议员们之间的沟通者。如果后座议员对党的领导层的决策不满意,他们会在投票时反对领导层,迫使领导层做出妥协和让步。 党鞭制度正式引入英国是在19世纪80年代,第一位党鞭是的查尔斯·斯图尔特·帕内尔,但在1846年威灵顿公爵就曾劝告过时任保守党领袖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组建“猎犬(whippers-in)队”来确保党内忠诚。.
內閣辦公廳首席捕鼠大臣
内阁辦公廳首席捕鼠大臣(Chief Mouser to the Cabinet Office)是居于唐宁街10号的英国首相家猫的头衔,历史上僅和拉里两只猫正式获得这一头衔,其它猫则往往由英国媒体赋予此暱称,亦稱「英國第一貓」。自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开始便有一只猫在财政部或唐宁街担当捕鼠家猫;当时沃尔西枢机在行使其大法官(1515年就任)职责时将一只猫置于其旁。.
八大工業國組織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亦稱「G7」),現代世界主要已發展國家所組成之政府首腦會議性質的國際組織,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除日本以外均爲西方國家。 該組織源於法國舉行的第1届六国集团峰会。1976年,加拿大加入,改稱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加入,於1998年起稱八大工業國組織。 2009年,在G20美國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宣布,G20已取代G8的主要功能,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論壇。儘管如此,G8仍繼續舉行。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而改稱為G7。.
因不信任動議而下台的政府首腦列表
因為不信任動議在議會通過而下台的政府首腦們有:.
玛格丽特·撒切尔
撒切尔女男爵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LG OM PC FRS FRIC(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婚前姓(Roberts),通称戴卓爾夫人,英国政治家,1979年至1990年为英国首相,1975年至1990年为保守党领袖,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亦是20世纪英国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撒切尔曾被一位前蘇聯记者描述为“铁娘子”,而此綽號亦反映了其拒绝妥协的政治立场和领导风格。撒切尔在首相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與主張被後世稱為“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原於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后於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屬下的城市法學院修读法律而成为一位大律师。,撒切尔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70年爱德华·希思组建政府时任命其为。1975年,撒切尔在1975年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中击败希思,成为反对党领袖,亦为英国历史上首位领衔主要政党的女性。在1979年英国大选中,撒切尔当选英国首相。 入住唐宁街10号后的撒切尔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举措,旨在控制失业率和缓解“不满的冬天”期间英国的萧条状况。其政治哲学和经济政策强调自由化(尤其于金融领域)、灵活劳动市场、国有企业私有化及控制工会的影响力。撒切尔在任前期经济萧条持续,失业率居高不下,其支持率持续下跌,但在1982年福克兰战争胜利及此后经济状况好转的局势之下其受欢迎度回升。1983年,撒切尔当选连任首相。 1987年撒切尔再次获得连任。在其第三个任期内,她推行的(通称人头税)非常不受欢迎,其对欧洲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受其他内阁成员的支持。1990年11月,在迈克尔·赫塞尔廷对其党内地位提出挑战之后,撒切尔宣布同时辞去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1992年她自下议院退休,后被授予终身贵族爵位,称撒切尔女男爵(封邑于林肯郡),在上议院拥有席位。2002年,在一连串轻度中风之后,撒切尔被劝告不要再参加公开演说,但仍在2004年罗纳德·里根的葬礼上致了悼词。2013年撒切尔于伦敦再次中风并逝世,终年87岁。.
理查德·尼克松
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是美国政治家,曾于1969年至1974年担任第37任美国总统,1974年时成为该国历史上首位在任期内辞职的总统,也是至今唯一辞职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曾于1953至1961年担任第36任美国副总统,还曾任加利福尼亚州联邦众议员和联邦参议员。 尼克松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约巴林达。他于1934年从惠提尔学院毕业,1937年从杜克大学法学院毕业,然后回到加利福尼亚州从事法律工作。1942年,他和夫人帕特·尼克松搬到哥伦比亚特区为联邦政府工作,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尼克松获选成为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第十二国会选区的联邦众议员,又于1950年当选该州联邦参议员。阿尔杰·希斯伪证案让他成为反共主义的领导人物,也成为全国知名的政治家。尼克松在1952年美国总统选举中成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竞选搭挡,获胜后当了8年副总统。1960年他参选总统,但以微弱劣势不敌约翰·F·肯尼迪,1962年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仍然落败。1968年,他再度参选总统并胜出。 尼克松起初加大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参与力度,不过之后还是在1973年中止美国介入。1972年他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给两国外交关系打开新的篇章,同年还与苏联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并实施缓和政策。国内政策方面,他领导的行政部门普遍重视州权,侧重将权力发放各州而不是向中央集中。尼克松还发起倡议向癌症和非法药物开战,实行工资和价格管制,在南方州学校中强制废除种族隔离,推行环境改革,还提出法案对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加以改革。他主持阿波罗11号登月计划,之后以航天飞机任务取代载人太空探索。1972年,他在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连任。 尼克松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期间,中东爆发赎罪日战争,导致石油禁运和中东和平进程的重启。国内政治方面,水门事件不断发酵,导致他失去大部分的政治支持。1974年8月9日,面临国会弹劾罪名几乎必然会成立导致撤职压力的尼克松宣布辞职。杰拉尔德·福特继任总统职位后宣布赦免尼克松的一切刑事责任。辞职后,尼克松编写九部著作,走访多个国家,一定程度上恢复自己的公众形象。1994年,尼克松因中风陷入昏迷,于4天後逝世,享年81岁。.
约翰·史密斯 (政治人物)
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英国政治家,前工党领袖,于1992年至1994年馬卓安执政期间出任工党党魁兼最大反對黨領袖。 Category:英国下议院议员 Category:英國工黨黨魁 Category:英国御用大律师 Category:英国内阁大臣 Category:英國樞密院顧問官 Category:蘇格蘭政治人物 Category:蘇格蘭長老宗教徒.
芭芭拉·卡素爾
布力般的卡素爾女男爵·芭芭拉·安妮·卡素爾,PC(,),英國工黨左翼政治家,1945年至1979年擔任下議院布力般選區議員,期間於1964年至1965年任海外發展部長、1965年至1968年任運輸部長、1968年至1970年任就業及生產力大臣兼第一國務大臣、以及在1974年至1976年任社會服務大臣。離開下院後,她在1979年至1989年代表大曼徹斯特選區出任歐洲議會議員,1990年獲封終身貴族加入上議院。 卡素爾從小便對社會主義產生濃厚興趣,在牛津大學求學期間已開始參與工黨活動。1945年當選國會議員前,她曾在多份左翼報章和刊物任職記者和編輯,二戰期間也曾以公務員身份加入過英政府食物部擔任政務主任。作為下院少有的女性議員,她憑藉其鮮明的立場和不易妥協的作風,逐漸建立知名度,但她在五十年代也因為大肆批評英軍鎮壓反殖武裝力量,使她成為議會內的惹火人物。 卡素爾與另一工黨人物哈羅德·韋爾遜在政治上具密切的關係。她早於1947年至1951年擔任韋爾遜的政務私人秘書,並成為了他的追隨者。當韋爾遜在1964年出任首相後,她隨即獲邀加入內閣,更一度被視作韋爾遜的潛在接班人。在內閣任職期間,她成功推動多項改革,原本頗獲韋爾遜器重,但她在就業及生產力大臣任內於1969年1月發表的《免於衝突》白皮書,卻成為其仕途的轉捩點。該份白皮書建議立法制約工會權力,結果引起工會群起聲討,內閣以詹姆斯·卡拉漢為首代表工會的一派更公開表態反對白皮書,兩人關係從此決裂,白皮書最終胎死腹中。 卡素爾此後雖然在政壇浮沉,未能再上層樓,但她繼續活躍政壇,到晚年仍關注退休人士福利方面的政策,被視為上一代「舊工黨」的元老人物之一。卡素爾從政接近60年,其敢言作風深入民心,她把婦女參政的程度提升到更高和更前的層次,啟引後來保守黨的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當選為英國歷史上首位女首相。.
詹姆斯
詹姆斯(James--)是一個西方社會常見的人名,來自於希伯來語的雅各。英文「James」的名稱則來自於古法語。.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詹姆斯
財政大臣 (英國)
財政大臣(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是英國內閣中,主管經濟與金融事務之官員職稱,通常簡稱財相(The Chancellor)。財政大臣負責管理女皇陛下財政部,職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財政部長」。財政大臣一般被認為是重大國務官位之一,地位更是僅次於英國首相。 現任財政大臣是夏文達閣下,MP,屬保守黨籍。 在一眾主要官職中,財政大臣是英格蘭與聯合王國兩地,歷史第三悠久的官職。此職最初職掌是管理國庫(Exchequer),而國庫在中世紀英格蘭時代則是負責收集皇家歲入的。直至近代,財政大臣除了主理財政政策外,還負責制定貨幣政策。不過,隨著英倫銀行在1997年取得獨立控制利率的權力以後,財相失去對這方面的權力。另外,財政大臣亦照管政府部門內的公共開支。 財政大臣的英文職稱與大法官(Lord Chancellor)、(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Chancellor of the High Court)與(Lord Chief Baron of the Exchequer)相近,切忌混淆。.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麥理浩
黑塔VII:黑暗之塔
《業之門》(The Dark Tower)是美國小說家史蒂芬金所寫的長篇奇幻小說黑塔系列中的第七集,即全系列最後一集。台灣由皇冠出版社出版,內地簡體版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08年10月出版,英文原版早於2004年6月出版,當中相距近四年。 這本小說於2005年獲得英倫奇幻獎。.
阿賓傑的伍頓女男爵芭芭拉·伍頓
阿賓傑的伍頓女男爵芭芭拉·法蘭西絲·伍頓,CH(,),英國社會科學家、犯罪學家和工黨政治家,1958年8月8日成為首位獲冊封終身貴族的女性,同年10月21日成為上議院首批女議員之一。 伍頓畢業於劍橋大學格頓學院,畢業後歷任倫敦大學校外課程部導修課程學務主任和經濟學、社會學及社會研究學系主任等職,其後於1952年至1957年擔任。她多年來的學術著作甚豐,早期題材集中於經濟議題,但後期著作多數涉及犯罪學、毒品和薪酬政策等社會問題。她除了支持社會民主主義,又積極提倡設立國際性的和平制度,且親身參與創立,推動國際友好和合作。 伍頓一生參與大量公職,除了在1926年至1970年長期擔任倫敦太平紳士外,又曾擔任四個的委員,探討工人補償、傳媒、公務員薪酬和刑法等廣泛的社會議題。加入上議院後,她特別關注刑法和毒品事務,並推動不少社會改革,當中包括促成國會在1965年初步通過廢除死刑、1972年引入社會服務令、以及在1987年廢除公立及政府資助學校的體罰制度等。她在1968年底向政府提交的《》,也影響國會通過《》,減輕對管有小量大麻人士的懲罰。.
邁克爾·富特
邁克爾·麥金托什·富特(Michael Mackintosh Foot,又譯作傅特,),英國左翼政治家及作家,1980年至1983年出任英國工黨黨魁。.
重大国务官位
英国的重大国务官位(Great Offices of State)是英国政府的国会系统中四个最高级别和声望的职位。“”。“他担任所有四位重大国务官位”。politics.guardian.co.uk。卫报。2008年6月10日查阅。它们是首相、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和内政大臣。自2016年7月13日以来,这些职位分别由文翠珊、夏文達、鲍里斯·约翰逊和盧綺婷担任。按照惯例,当首相提名他的内阁时,在大选或中期改组后,首先被宣布的内阁大臣将是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和内政大臣,并且通常按此顺序。 詹姆斯·卡拉汉是迄今担任过所有四个职位的唯一一个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几个其他人接近这种殊荣: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和温斯顿·丘吉尔都担任过财政大臣、首相和内政大臣,而哈罗德·麦克米伦和约翰·梅杰担任过首相、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拉布·巴特勒和约翰·西蒙爵士担任过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和内政大臣。 重大国务官位不是國務重臣:後者是歷史上朝廷中最重要的職位,多數現在僅具儀式功能,少數演變為次要的政治官職。.
英國上議院
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 of the United Kingdom),直譯為貴族院,是英國國會的上議會。英國國會同時也由英國君主與下議院組成。上議院有大約700多名非選舉產生之議員,當中包括英國國教會的26名大主教或主教(即靈職議員)以及600多名貴族(即俗職議員,Lords Temporal)。靈職擔任者於其保有神職身份時續任,而俗職為終身職。 上議院始創於14世紀,1544年始用「上議院」(House of Lords)之名。1649年曾一度遭到由英國內戰取得政權的英格蘭聯邦廢止,復於1660年恢復。上議院之權力曾一度凌駕由選舉產生的下議院。然而,自19世紀以來,上議院之權勢逐漸凌夷,至今已遠不如由選舉產生之下議院。據1911年至1949年間通過的多條國會法令規定,除包括預算案在內之各種撥款案外,所有由下議院通過的法令最多可於上議院擱置十二個月,但不可駁回。這項權力於政治學中稱為延宕性否決(suspensive veto)。據由《1999年上議院法令》(House of Lords Act 1999)所制定進行的革新,世襲貴族的席位予以廢除,僅保留兩席給國務重臣,以及另外90席由選舉產生之貴族代表(representative peer)。現今的聯合王國政府正審慎考慮作進一步革新,但尚未通過成為法律。 除了立法功能以外,上議院昔日尚擁有司法權,對聯合王國內所有民事案件及除蘇格蘭以外的刑事案件擁有終審權。歷史上,上議院的司法職能並不由全院共同行使,而是交由院內具法律經驗的議員們,即人稱「上議院高等法官」(Law Lords)者。至於對於英聯邦地區案件的終審權,則基本上由聯合王國樞密院行使之。不過,按《2005年憲制改革法令》(Constitutional Reform Act 2005)規定,於2009年10月成立的聯合王國最高法院已接收上議院司法職能。 上議院之官式全稱為「與會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會之受尊崇的靈職與俗職們」(The Right Honourable The Lords Spiritual and Tempor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in Parliament Assembled)。上議院與下議院皆在西敏宮召開會議。.
英國國防大臣
女王陛下首席国防大臣(Her Majesty's Principal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簡稱国防大臣(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fence),是英国政府的内阁级职位和英国国防部的首長。 该职位于1964年设立,以替代国防协调大臣(Minister for Coordination of Defence,1936-1940)和国防大臣(Minister of Defence,1940-1964)。该职位也取代了海军大臣、和这三个职位,海军部、战争部和也随着国防部的成立而一并撤销。.
英國副首相
英國副首相(Deputy Prime Minister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英國内阁的一個高級官員。英國副首相不是一個常設職位,其设立是由首相根据当时政治情况决定,首相还可以让副首相兼任其他职务-比如-使之成为内阁最资深者。 与其他国家政府首脑副职不同,英国副首相在宪法中没有规定,虽然这个职务一直担负特殊政府责任。而且首相不能履职,如缺席、生病或死亡时,副首相无权代理首相解散国会、任命同僚或为君主做简报。副首相也不能自动继任首相和党领袖的位置。副首相往往兼任其他内阁职位而实际(De facto)上获得权力,即使没有法律(De jure)上的权力。 在联合政府中,则任命小党的领袖(尼克·克萊格)为副首相,如2010-2015年的保守党-自民党联合政府,以使之有足够的权力执行联合协议的内容。副首相通常在首相问答环节代替首相。 2015年大选后,该职位一直空置。.
英國病
英国病(British disease)是指20世纪60年代后英国经济停滞,充实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基干行业的国有化导致社会保障负担增加,国民工作积极性下降,既得利益滋生等经济、社会问题频出的现象。该术语用于描述此类现象。 1960~1970年代英国由于劳资纠纷频发、经济增长不振,被欧洲诸国称为“欧洲病人(Sick man of Europe)”"" The Economist, May 19, 2005.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英國病
英国工党党史
19世纪后期英国工党随着工会运动而逐渐发展壮大,20世纪20年代初工党取代了自由党成为当时执政党保守党最主要的反对党。1930年代和1940年代,工党强调以工业国有化作为工具实行国家指令计划,但永远不赞成由工人控制工业。20世纪20年代工党首获执政权,1924年由拉姆齐·麦克唐纳领导少数派政府,1929-31年他又领导一个国民政府。麦克唐纳及其一半内阁成员与党内主流分裂并被视为叛徒。 1940年至1945年,工党参加了由保守党占多数的战时联合政府。在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51)领导下工党取得的压倒性胜利,组建第一个工党多数政府,建设福利国家与国家保健服务,将英国经济的五分之一国有化,加入了北约组织并在冷战中对抗苏联。1951年工党下野,随后执政13年的保守党政府无力改变工党政策。哈罗德·威尔逊的首个任期(1964-70年)促进了经济现代化。1974-79年工党执政,威尔逊回任首相两年后交棒给詹姆斯·卡拉汉。不断升级的经济危机(“不满的冬天”)和党内一部分人另立门户、由戴维·欧文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导致工党在1979年被撒切尔夫人击败而下野成为反对党长达18年。 1997年托尼·布莱尔带领工党重夺政权,获得国会多数席位179个,并以此势头赢下了2001年大选。后因内政外交施政致使支持度下降。2007年戈登·布朗接替布莱尔,次年次贷危机爆发,2010年大选败北下野成为反对党至今。.
英国首相列表
英国首相,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通称英国)的政治领导人及政府首脑。其主要职责是领导执政党和主持内阁会议,从而掌握立法权和行政权。根据英国首相的意见,英国君主还会行使其法定权力及特权,包括任命英國政府高级官员、司法人员和英国国教会的相关人员,以及颁授勋衔等。 英国首相这一职位是3百年来慢慢演化而成的,并非由君主突然下令而设立。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爵士是英国第一任首相。他在1721年被国王乔治一世任命为内阁领班,1742年辞职退仕,在位长达21年,是历史上最长任的英国首相。不过,在当时,该职位的正式名称并非首相,而是“第一财政大臣”Clarke (1993), p.
欧洲理事会主席
歐洲理事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是歐洲理事會的国家元首,負責主持和推動其在歐盟的相關事務,同時也是歐盟在世界舞台上對外的主要代表。在里斯本條約簽署後設立常任的主席,俗稱「歐盟總統」,任期為兩年半,可以連任一次,取代輪值歐盟國家主席國制度。.
歐盟高峰會
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Consiglio Europeo),是由欧盟28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行政首長与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共同参加的首脑会议。它並非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功能在於訂定歐洲統合方針與定調歐盟的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各国的外长和欧盟委员也会出席欧洲理事会。最早的欧洲理事会由前法国总统德斯坦提议成立于1974年,当时被称之为欧洲经济体首脑会议。欧洲理事会通常一年举行四次。在特殊情况下,欧洲理事会主席国也能在其国家召开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每隔5年,新的歐盟執委會主席也由欧洲理事会任命。.
朴次茅斯
朴次茅斯(Portsmouth,讀音:),別名龐培(Pompey),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漢普郡,南臨索倫特海峽的港口城市,位于伦敦西南70英里(110公里),南安普顿东南19英里(31公里),人口20540。朴茨茅斯是南汉普郡都市带的一部分,南汉普郡都市带包括南安普顿,哈文特,滑铁卢镇,等市镇。 朴茨茅斯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罗马时期。历来都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军港。她见证了英国800多年的海军历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干船坞。1545年朴茨茅斯为防止法国入侵而进行了堡垒化,当时的防御设施还基本保存。19世纪为防止法国入侵朴茨茅斯继续堡垒化,逐渐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防守最严密的城市,也留下了大量的防御工事。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大规模的生产线式造船基地。二战期间,朴茨茅斯的工业设施遭到德国毁灭性轰炸。 朴茨茅斯见证了英国很多历史性事件,1787年,由亚瑟.菲利普斯船长率领的11艘船组成的第一舰队,前往澳大利亚建立了流放地,现代澳大利亚从此建立。1805年尼尔森勋爵率舰队从朴茨茅斯出发,在特拉法加海战击败法西联合舰队,1945年,盟军登陆指挥部设立在朴茨茅斯,登陆部队从此地出发。1982年,由朴茨茅斯出发的英国舰队击败阿根廷海军重新控制福克兰群岛。1997年,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从朴茨茅斯前往香港移交主权,象征大英帝国的最后落幕。 朴茨茅斯至今还是英国皇家海军三分之二水面舰艇的母港。位于朴茨茅斯海军基地内,但是已经开放旅游的朴茨茅斯历史船坞里陈列了勇士号,马丽玫瑰,胜利号等著名的博物馆军舰,以前的伟农军事基地已经改造成了著名的大炮码头购物中心。还拥有百年历史的朴茨茅斯足球俱乐部。 朴茨茅斯的铁路线直达英国南部各大城市和伦敦滑铁卢车站,拥有商业码头和能到达法国和西班牙的国际渡轮码头。是英国第二繁忙的国际旅客码头。 朴茨茅斯也是作家狄更斯和著名工程师布鲁内尔的家乡。.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朴次茅斯
愛德華·肖特
愛德華·肖特(1912年12月17日-2012年5月4日),出生于威斯特摩兰的瓦卡普,英国工党政治家,享年99岁。 S.
托尼·布莱尔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國政治家,1994年至2007年任工黨黨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國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辭任黨魁、首相及下議院的英格蘭東北部塞奇菲爾德選區議員,另外又獲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 貝理雅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工黨黨魁,接替突逝的前黨魁約翰·史密斯。在他領導下,工黨進行重新定位及調整路線,結果在1997年英國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而那次也是保守黨自1832年以來輸得至為慘烈的一次大選。布莱尔執政10年,是工黨歷史上在任最長的首相,也是該黨唯一一位帶領工黨連續三次贏得大選的首相。他在任內雖然進行了不少的成功改革,但因支持及參與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而使得其相關政策備受爭議。.
托尼·本恩
安東尼·尼爾·韋奇伍德·「托尼」·本恩,PC(,),前稱第二代斯坦斯蓋特子爵(2nd Viscount Stansgate),英國工黨政治家,1950年至1960年、1963年至1983年和1984年至2001年任下議院議員,20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曾在工黨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和詹姆斯·卡拉漢的內閣歷任郵政總局局長、技術部長、工業大臣和能源大臣等職。 本恩出身政治世家,1960年因襲取父親的世襲貴族爵位,被迫放棄下院議席,後來他發起行動爭取放棄其世襲貴族身份,終促成國會通過《1963年貴族爵位法令》,從而成功重返下院。Re Parliamentary Election for Bristol South East 2 Q.B.
普哈丁墓
普哈丁墓,又稱筛海墓、回回堂、巴巴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普哈丁墓佔地10,000平方米,建築主體分為墓園和清真寺兩大部分,另設有附屬園林。墓園葬有南宋末年來華傳教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普哈丁,以及其他穆斯林或回族人,例如明朝和清朝期間的揚州知名阿訇。園林原本是1984年建成的東郊公園,在1987年11月劃為墓園的附屬園林。普哈丁墓在1957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曾因故取消,後在1982年重新列入,其後在2005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1月,普哈丁墓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遺產點之一;普哈丁墓申報世界遺產的準備工作在2015年完成,並在2016年送交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 普哈丁墓是中國唯一一座安葬了穆罕默德後裔的墓园,也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早期歷史、中西交通史以及回族歷史的重要古迹。.
查看 詹姆斯·卡拉漢和普哈丁墓
1979年英國大選
1979年英國大選(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 of 1979)於1979年5月3日舉行。時任工黨首相詹姆斯·卡拉漢於同年3月29日被國會通過對他的不信任動議後,宣布舉行大選。本屆英國大選在全國635個選區進行,使用簡單多數制(First-past-the-post)的選舉方法,即每個選區以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勝出,成為該區的代表,將在下議院獲得一個席位。獲得最多席位的黨派將組成英國下一屆政府,該黨黨魁則成為下一任首相。 是屆大選,儘管工黨在民意調查中落後保守黨,但普遍認為工黨或保守黨都不能控制議會,要組成聯合政府。但結果戴卓爾夫人帶領保守黨取得勝利,為英國寫下歷史新一頁。戴卓爾夫人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女首相,而保守黨亦開始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
2005年3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5年3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3月31日.
3月26日
3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5天(闰年第8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80天。.
3月27日
3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6天(闰年第8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9天。.
亦称为 卡拉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