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蘇聯陸軍

指数 蘇聯陸軍

蘇聯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縮寫為 CA,Soviet Army),又稱蘇維埃陸軍,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地面部隊,建立於1946年2月,延續到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但在1991年之後,在俄羅斯聯邦控制下,這隻陸軍仍然持續運作,直到1993年12月25日,方才正式被改名為俄罗斯陆军。在1946年2月25日前,它的名稱叫蘇聯紅軍,蘇聯紅軍建立於1918年1月。.

33 关系: 同盟國佔領德國期間的強姦大敵當前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巴科·薩哈揚中俄邊界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御夫座坦克德國國內邊界俄罗斯陆军喬治亞陸軍BMP-1步兵戰車理查·佐爾格立陶宛一月事件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瓦西里·柴契夫特別用途機動單位馬基恩·波波夫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阿塞拜疆旗帜列表蘇維埃陸軍陸軍大學校MSTASU-122-54自行反坦克炮T-10坦克T-44坦克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歐洲猶太人大會2S4自走迫擊砲2S5自走砲2S7自走砲430工程

同盟國佔領德國期間的強姦

同盟國佔領德國期間的強姦,指二戰結束後盟軍對德國女性的強姦。史家大多指強姦者以蘇聯陸軍為首,惟俄羅斯政府歷來否認。長期以來此事在國際媒體上鮮受關注。.

新!!: 蘇聯陸軍和同盟國佔領德國期間的強姦 · 查看更多 »

大敵當前

《大敵當前》(Enemy at the Gates),2001年的電影,由让-雅克·阿诺執導。片名是從1973年的書《大敵當前:史達林格勒戰役》(Enemy at the Gates: 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擷取而來,描述苏德战争史達林格勒戰役時,蘇俄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上尉與德國狙击手柯尼希上校決鬥的故事。现在史界一般认为这场对决是当时苏联军事宣传需要而产生的传奇故事,并非实际存在。德军也不存在柯尼希此人。儘管此故事為虛構,電影的架構大部分來源於瓦西里·扎伊采夫口述的故事。.

新!!: 蘇聯陸軍和大敵當前 · 查看更多 »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Пу́хов,),苏联上将。.

新!!: 蘇聯陸軍和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 · 查看更多 »

巴科·薩哈揚

巴科·薩哈揚(Բակո Սահակյան;),是阿尔扎赫共和国政治人物,事實上独立的阿尔扎赫共和国的总统。他在2007年7月19日首次當選為總統;2012年7月19日,他獲得三分之二的選票以連任第二個五年任期。.

新!!: 蘇聯陸軍和巴科·薩哈揚 · 查看更多 »

中俄邊界

中俄邊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的邊界。2000年代初最後的劃界完成後,確定為4,209.3公里,是世界上第六長的邊界。 中俄邊界包括兩段不連續的部分:較長的東段和相當短的西段。.

新!!: 蘇聯陸軍和中俄邊界 · 查看更多 »

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帕維爾·謝爾蓋耶维奇·格拉契夫(Па́вел Серге́евич Грачёв,)是一位俄羅斯軍事人物,最高軍階為大將,於1992至1996年期間任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長,擁有蘇聯英雄榮譽頭銜。在國防部長任期裡,由於俄羅斯軍隊在車臣戰爭中的軍事無能以及其接踵不斷的貪污醜聞,致使格拉契夫飽受批評和指控。.

新!!: 蘇聯陸軍和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 · 查看更多 »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是蘇聯元帥、司令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帶領蘇軍縱橫「德蘇戰場」,解放了许多東歐國家使之脫離軸心國佔領,并攻佔納粹德國首都柏林,戰後擔任蘇聯華沙公約組織司令員,並於任內派出數個蘇軍步兵師鎮壓1956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

新!!: 蘇聯陸軍和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 查看更多 »

御夫座坦克

FV4101御夫座中型坦克()是英國在冷战初期设计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该车以英国陆军二战时期的克倫威爾坦克为基础,在新设计的双人炮塔内安裝一門QF 20磅炮,大幅提高了反坦克能力。作为一种为增強火力的过渡型装备,御夫座在英国陆军的服役生涯相对短暂,而在出口方面则较为成功。中东国家的御夫座坦克参与了包括第三次中东战争在内的多次冲突,一直使用至1980年代。.

新!!: 蘇聯陸軍和御夫座坦克 · 查看更多 »

德國國內邊界

德國國內邊界,又稱兩德邊界(innerdeutsche Grenze 或 deutsch–deutsche Grenze,最初也稱 Zonengrenze),即1949年至1990年間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二國的國界。它从波羅的海一直延伸至捷克斯洛伐克,總長,其中不包括意義相似的柏林圍牆。 它在1945年7月1日正式設立,作為西方国家和蘇聯在德佔領區的界線。它的東側築有連綿高聳的金屬柵欄和圍牆、有刺鐵絲網、警鈴、壕溝、瞭望塔、自動餌雷及雷區,徹底阻絕人及車輛的穿越,是當代全世界防禦工程最浩大的國界之一。東德在國界部署了五萬名東德武裝衛兵鎮守,緊鄰上萬名西德、英國與美國兵力。在國界二側的內陸,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華沙公約組織駐紮超過百萬的軍力,以備戰事一觸即發。 兩德邊界是溫斯頓·邱吉爾「鐵幕」一喻的實體呈現,在冷戰期間分隔蘇聯和西方世界,同時也象徵著界隔二種截然不同的思想體系——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它由東德自1952年至1980年代晚期分期建成Faringdon (1986), p. 284.

新!!: 蘇聯陸軍和德國國內邊界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陆军

俄罗斯联邦陆军(Сухопутные войск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时成立,中途经过多次改革,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其前身為蘇聯陸軍。.

新!!: 蘇聯陸軍和俄罗斯陆军 · 查看更多 »

喬治亞陸軍

喬治亞陸軍(格鲁吉亚语: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სახმელეთო ძალები)是喬治亞軍的陸軍組織,是格鲁吉亚军队最大的分支。格鲁吉亚陆军模仿冷戰時代的蘇聯陸軍,稱為喬治亞陸上軍。.

新!!: 蘇聯陸軍和喬治亞陸軍 · 查看更多 »

BMP-1步兵戰車

BMP-1步兵戰車是蘇聯第一種步兵戰鬥車,其設計是輕型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的結合,繼承了前西德Schützenpanzer Lang HS.30步兵戰車的設計風格。 蘇聯陸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即奉行大裝甲戰爭,以坦克組成裝甲師對敵國進行衝鋒的大縱深作戰,故此要求步兵要跟隨坦克一起行動,這也是裝甲運兵車出現的原因,尤其是冷戰期間蘇軍預計會和西方發生核子戰爭,故要求裝甲車輛可以運送士兵穿過核污染地帶直攻西歐,故在1966年蘇聯進一步推出BMP-1步兵戰鬥車。.

新!!: 蘇聯陸軍和BMP-1步兵戰車 · 查看更多 »

理查·佐爾格

查·佐尔格(,,リヒャルト・ゾルゲ,),德俄混血,20世纪最著名的苏联间谍,他的化名是“拉姆齐”(Ramsay)。.

新!!: 蘇聯陸軍和理查·佐爾格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一月事件

立陶宛一月事件(Sausio įvykiai),是苏联末期于1991年1月苏联军队镇压独立运动高涨的立陶宛人民,导致立陶宛抗议者死伤的事件。此事件在欧美国家被称为“血腥的星期日”(Bloody Sunday),在立陶宛则称为“一月事件”。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议会通过了《》,决定脱离苏联独立。此事件刺激了苏联共产党党内的保守派和苏联军方,最终决定采用武力迫使立陶宛放弃独立。 1991年1月8日,苏联军队被派往立陶宛,其中包括克格勃特种部队和阿尔法小组。1月10日,戈尔巴乔夫对立陶宛最高议会下达最后通牒,声称立陶宛此次法案违反苏联宪法,要求立即撤销,遭到立陶宛最高议会发言人、总理的拒绝。 1月11日,苏联决定进行军事介入。11时50分,苏联军队占领维尔纽斯的立陶宛国防部。12时00分,包围维尔纽斯出版中心,随后占领了这栋建筑物。苏军对市民开炮,导致数人受伤。15时00分,反独立派的立陶宛共产党在中央委员会建筑物中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救国委员会”,自称为唯一合法政府。16时40分,立陶宛外交部长致电苏联外交部,对苏联军队在立陶宛的暴力行为表示严重关切。21时00分,苏联军队控制了内门奇内的一个电视转播中心。23时00分,苏军占领了维尔纽斯铁路的调度办公室。铁路交通随即中断,但数小时后恢复。 1月12日,立陶宛最高会议举行连夜会议。蓝茨伯基斯先后三次致电戈尔巴乔夫,但未能接通。立陶宛全境的国民自发聚集,守卫最高会议大楼、广播电台、电视塔、主要电话局等重要据点,围成人盾。 1月13日1时50分,苏联军队向守卫电视塔的非武装民众开炮,导致13人被杀、1人心脏病发作死亡。一部分苏联军队倒戈向苏联军队开炮,导致一名军人死亡。2时00分,对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进行袭击,电视讯号中断。大量支持独立的民众自发保卫最高会议大楼,夜间有2万人,早上达到5万人。他们在最高会议大楼内外设立临时礼拜所并举行祈祷,高唱民族歌曲。军车和战车车列近前,没有攻击。 立陶宛政府向全苏联和西方世界发表声明,对此次攻击事件表示强烈谴责,国际上纷纷谴责苏联的行为是对主权国家的侵略。挪威政府向联合国起诉苏联的暴行,波兰政府也宣布支持立陶宛,对苏联军队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基辅、塔林、里加等多个城市发生支持立陶宛的民众集会。1月13日以后,苏军的占领仍然继续,但没有大规模冲突。2月4日,冰岛政府率先承认立陶宛独立,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受到国际上的压力,戈尔巴乔夫表明自己反对使用武力,并下令苏军停止攻击。2月9日,立陶宛举行独立公投,93.24%的投票者赞成独立。.

新!!: 蘇聯陸軍和立陶宛一月事件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Петро́в;1917年1月15日-2014年2月1日),是一個俄羅斯高級軍事官員和蘇聯元帥。.

新!!: 蘇聯陸軍和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彼得羅夫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柴契夫

希里·格里高葉維奇·柴契夫上尉(Васи́л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За́йцев,),二戰時期蘇聯陸軍著名狙擊手,他在1942年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於11月10日至12月17日之間共擊杀225名德意志國防軍和其他軸心國的士兵與軍官(包括11名狙擊手),因此一戰成名。 据悉,截至11月10日之前,瓦西里以傳統的莫辛-納甘步槍共擊殺32名軸心國士兵;在1942年10月到1943年1月之間,瓦西里總計擊殺大約242名敵軍。不過真實數目可能更高,部分學者認為甚至可能高達400人左右。.

新!!: 蘇聯陸軍和瓦西里·柴契夫 · 查看更多 »

特別用途機動單位

特別用途機動單位(Отряд мобильный особого назначения,縮寫:OMOH;俄語拉丁化:Otryad Mobilniy Osobovo Naznacheniya,縮寫:OMON)是俄羅斯内務部(以前為蘇聯内務部)及一些前蘇聯繼承國的特種警察部隊(包括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等等),於1988年成立,成立時為前蘇聯警察的第一支特種部隊,這些單位在蘇聯解體前及後的一些重大事件和衝突當中均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特別用途機動單位比起俄羅斯内務部特別即時反應單位擁有更高的知名度及更龐大的規模,並被認為是比起一般防暴警察和憲兵等準軍事部隊更為優秀。.

新!!: 蘇聯陸軍和特別用途機動單位 · 查看更多 »

馬基恩·波波夫

基恩·波波夫(Марки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Попов拉丁化Markian Popov,)前蘇聯軍事部隊高層指揮官,陸軍大將 ,(1965年)蘇聯英雄得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時在不同時候他率領許多戰線軍隊「軍團」作戰,有: 北方方面軍、列寧格勒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參與部份庫爾斯克戰役戰事)、波羅的海方面軍及波羅的海第二方面軍。 1956年-1962年他擔任蘇聯陸軍參謀長;.

新!!: 蘇聯陸軍和馬基恩·波波夫 · 查看更多 »

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

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Серг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Соколо́в)1911年7月1日- 2012年8月31日)是蘇聯軍事統帥,蘇聯英雄,並擔任蘇聯國防部長 (1984年12月22日至1987年5月30日),是迄今为止最长寿的苏联元帅(享寿101岁)。.

新!!: 蘇聯陸軍和谢尔盖·列昂尼多维奇·索科洛夫 · 查看更多 »

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

費奧多·瑪維耶維奇·歐克洛普科夫(Fyodor Matveyevich Okhlopkov,俄文:Фёдор Матве́евич Охло́пков),雅庫特人,生於3月2日,1908年,卒於5月28日,1968年,享壽60歲。費奧多為二戰期間蘇聯陸軍擊殺數大約排名第八的狙擊手,一共擊殺429人(一說為541人)。.

新!!: 蘇聯陸軍和費奧多·歐克洛普科夫 · 查看更多 »

阿塞拜疆旗帜列表

此為阿塞拜疆相關旗幟的列表:.

新!!: 蘇聯陸軍和阿塞拜疆旗帜列表 · 查看更多 »

蘇維埃陸軍

#重定向 蘇聯陸軍.

新!!: 蘇聯陸軍和蘇維埃陸軍 · 查看更多 »

陸軍大學校

軍大學校為大日本帝國陸軍設置培養參謀軍官的教育機構,德國陸軍、美國陸軍、蘇聯陸軍也有相同的機構,大日本帝國海軍方面與之相當的學校為「海軍大學校」。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與之相當的學校是「陸上自衛隊幹部學校」。.

新!!: 蘇聯陸軍和陸軍大學校 · 查看更多 »

MSTA

2S19 MSTA-S自行火炮(2С19 «Мста-С»,拉丁化:2S19 "MSTA-S")是一個自走的152毫米榴彈砲,於1989年在蘇聯陸軍投入服務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被俄罗斯陆军继续使用。它是基於T-80底盤的車輛,但是使用T-72的柴油發動機。.

新!!: 蘇聯陸軍和MSTA · 查看更多 »

SU-122-54自行反坦克炮

SU-122-54自行反坦克炮(Самоходно-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122-54,设计代号:600工程)是苏联于1948年开发的自行反坦克炮。冷战时期,西方情报机构根据苏联叛逃者维克多·苏沃洛夫提供的情报,曾将其错误地命名为IT-122自行反坦克炮(Истребитель танков,自行反坦克炮)。它是苏联最后一款批量装备的固定战斗室自行坦克炮。随着苏联重心从火炮向反坦克导弹转移,SU-122-54的量产计划大为削减。从1955年~1956年,共生产约77辆。.

新!!: 蘇聯陸軍和SU-122-54自行反坦克炮 · 查看更多 »

T-10坦克

T-10重型坦克(开发代号Obyekt 730,即730工程)是蘇聯於冷戰時期研製的一款重型戰車,也是KV戰車與IS系列戰車系列最終發展而成的戰車。它原名為IS-5,之後改為IS-8(取自於約瑟夫·史達林姓名的縮寫)之名於1952年投入生產中,但在史達林於1953年去世後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改名為T-10坦克。 與其直系祖先不同,T-10重型坦克車身较长、负重轮由6对改为7对、砲塔较大,拥有裝有排煙器的新式主砲、性能更佳的柴油引擎和防護力更強的裝甲。兩車的性能十分相似,但T-10坦克可以裝載更多的彈藥。 T-10(就像它們所取代的IS系列坦克)被部署於集团军属獨立坦克團和師級部隊裡的獨立坦克營内。這些獨立的坦克單位可以加强给機械化單位,執行支援步兵與突破的作戰。.

新!!: 蘇聯陸軍和T-10坦克 · 查看更多 »

T-44坦克

T-44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生產的一種中型坦克,用以取代當時大量服役的T-34坦克。對比於T-34以及後來的T-54/55坦克,T-44僅生產很少,約2000輛左右。不過這輛坦克的諸多設計被沿用在稍後服役的T54/55與T-62等坦克上。.

新!!: 蘇聯陸軍和T-44坦克 · 查看更多 »

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

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Генна́дий Андре́евич Зюга́нов;),俄罗斯政治家,1993年起任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后改中央委员会主席)。.

新!!: 蘇聯陸軍和根纳季·安德烈耶维奇·久加诺夫 · 查看更多 »

歐洲猶太人大會

歐洲猶太人大會,(以下簡稱 EJC),成立於1986年,他設立於巴黎,並在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柏林和布达佩斯設有辦事處。它是被選出的歐洲猶太人社群的歐洲唯一代表。 作為世界猶太人大會的附屬,EJC與各國政府、欧洲联盟所屬機構和欧洲委员会合作。歐洲猶太人大會是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公開協會且為一個巨大的世俗組織代表著超國250萬歐洲犹太人。EJC的分支組織分佈於42個在大陸上的國家的犹太社群。EJC的首要任務,它深度參與歐洲一體化進程,促進基於相互間友好關係的歐洲民主,相互理解和寬容。EJC與各個歐洲國家政府,國際機構和歐洲一體化組織,包括聯合國、歐洲聯盟、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EJC於歐洲理事會具有參與地位。 EJC解決當今世界最急迫的目標,例如保護人權、對抗排外主義和反犹太主义、促進宗教間的對話、實現文化和教育方案和記住猶太人大屠殺和其他悲劇由數百萬存活於世界各地的人們聲稱。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EJC發起並組織了幾次大型國際項目,特別是讓我的人民活著! 國際論壇。一系列的論壇第一次舉辦於2005年1月 克拉科夫紀念解放奥斯威辛集中营 60 週年;第二次於論壇發生於 2006年9月 基輔紀念巴比雅爾悲劇65週年。 論壇廣泛的支持領導的国际组织,包括欧洲委员会及欧洲委员会議會,以及來自許多國家,包括俄羅斯、美国、德國、 以色列、波蘭和乌克兰的資深政治家。下一次讓我的人民活著! 論壇,紀念水晶之夜悲劇發生70週年,於波兰克拉科夫舉辦。 於2011年1月25日,國際猶太人大屠殺紀念日前夕,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舉辦一個紀念大會專門回憶 猶太人大屠殺。 它正值蘇聯陸軍解放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66週年。歐洲猶太人大會為此活動的主辦者之一。 其他EJC重要的課題為當今世界最危險的威脅之一,即核子恐怖主義。EJC是盧森堡國際防止核子災害論壇的共同組織者,它 於5月於盧森堡舉辦並在核不擴散來自14個國家的50多名專家匯聚了獨特的團隊,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總幹事穆罕默德·巴拉迪領導。考慮到參加者的水平,這次會議是討論核安全問題在過去十年中規模最大,最權威的聚集地。 EJC的首要辦事處設置於巴黎,並且於柏林、布鲁塞尔、布達佩斯和斯特拉斯堡設立分部。 歐洲猶太人大會會長每隔兩年由犹太社群代表和共同工作選出的「執行人員」社區會長的 「公開大會」選出。 Viatcheslav Moshe Kantor於2007年6月被選為歐洲猶太人大會會長。自2004年到他被選為會長,他為 EJC 理事會總裁。.

新!!: 蘇聯陸軍和歐洲猶太人大會 · 查看更多 »

2S4自走迫擊砲

2S4鬱金香樹(Tyulpan,2С4 Тюльпан; tulip tree)是蘇聯設計製造的一種自走迫擊砲。此砲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自走迫擊砲,於1975年首次發現已配屬蘇聯陸軍服役,故北約給予M-1975之代號(蘇聯型號為SM-240,縮寫為2S4)。 2S4於1970年代初由烏拉爾運輸與機械工業(Uraltransmash)發展,結構上與2S3和2S5兩種152公釐自走砲共用部分零組件。底盤選用GMZ裝甲布雷車,車體由鋼板焊接而成,並強化抗彈能力,以防禦小口徑武器和砲彈破片。 空間布置為,駕駛和車長位於車輛左前方的駕駛艙,右前方則為動力艙,車體後半部為乘員/戰鬥艙。車長配備1個可360度旋轉的頂塔,並加裝1挺7.62公釐機槍和1具紅外線探照燈。迫擊砲裝置在車體後半部,需要3個人才能操作,所以每套系統編制人員為5人。 火砲採外置式,是普姆機械製造工廠(Perm Machine Construction Work)設計的M-240 240公釐後膛裝填式迫擊砲,採彈艙方式給彈,由後膛裝填,彈艙為鼓形,每個可裝20枚各式砲彈,以電動或機械式擊發。主要使用兩種彈藥:一種是高爆破片砲彈,彈重130公斤,最大射程9,650公尺;另一種是火箭助推高爆破片砲彈,重量228公斤,最大射程可達20,000公尺。另外也可發射戰術核子砲彈、化學砲彈和其他特殊砲彈。 接獲射擊任務時,迫擊砲以遙控方式透過液壓驅動系統將底板置於地面,迫砲本體向後舉升,故射擊仰角介於正50至正80度之間,方向射界為左右各10度,以60度仰角持續射擊時,每次射擊間隔62秒,以80度仰角射擊則需要77秒。射擊後再裝填動作非常複雜緩慢,是本系統最大缺點。 在阿富汗戰爭和第二次車臣(Chechen)戰爭中均發現有參與其中。.

新!!: 蘇聯陸軍和2S4自走迫擊砲 · 查看更多 »

2S5自走砲

2S5風信子(2С5 «Гиацинт-С»,俄語羅馬化:Giatsint;hyacinth)是蘇聯陸軍一款152公釐自走砲,是2A36 152公釐拖曳式榴彈砲的車載衍生版本。兩者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量產和服役,但2S5自走砲在當時從未公開展出,而2A36則在1976年公開展出,故北約給予M-1976代號,並在1985年紅場閱兵中受校。.

新!!: 蘇聯陸軍和2S5自走砲 · 查看更多 »

2S7自走砲

2S7「牡丹花」(俄語:Пион,俄語羅馬化:Pion;代號216工程)是於蘇聯陸軍服役過、口徑最大的自走炮,於1975年開始服役,故北約給予M-1975自走砲之代號。2S7總共生產1,000門左右,由聖彼得堡(St.

新!!: 蘇聯陸軍和2S7自走砲 · 查看更多 »

430工程

430工程(俄語:Объект 430)是一款蘇聯的實驗性中型坦克。這款戰車是T-64主力戰車的前身,僅製造了5輛原型車。.

新!!: 蘇聯陸軍和430工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