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藝術歌曲

指数 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德語:Lied)與歌曲有所不同;藝術歌曲(Lied)的德語字義即是「歌曲」,但「藝術歌曲」通常特指歐洲古典音樂中的一種歌曲型式,英語也可稱為「art song」。典型的藝術歌曲表演型式是由一位歌唱者與鋼琴伴奏一起演出。有時候多首藝術歌曲(Lieder)可以組成一組聯篇歌曲(德語:Liederkreis,英語:song cycle)—由一串歌曲連接成單一故事或主題。作曲家舒伯特及舒曼即擅長寫作這類型的音樂作品。因為在德語中,「Lied」僅指「歌曲」,因此德語的使用者也經常以更精確的字「Kunstlied」來指稱「藝術歌曲」。.

53 关系: 加布里埃爾·佛瑞卡尔·勒韦古斯塔夫·馬勒台灣民謠塔雅·图伦尼夏尔·凯什兰奥特马·舍克妖精的旋律室内乐安七炫安德烈·卡普莱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丁善德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利亞比耶夫亨利·迪帕克建中合唱團弗朗茨·舒伯特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周小燕呂泉生冬之旅冉天豪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勇士骨理查德·魏茨第9號交響曲 (貝多芬)紡車旁的葛麗卿維也納少年合唱團约翰·道兰德约瑟夫·马克思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罗伯特·舒曼美丽的磨坊女瑞克里芙·霍爾男聲合唱畢德麥雅莫五平聲樂菲利浦·約丹路易·维尔纳胡戈·沃尔夫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钢琴臧玉琰雷纳尔多·哈恩H.O.T.柠檬特调李中和歌曲 (朝鮮)...海因里希·马施纳斯義桂托馬斯·漢普遜 扩展索引 (3 更多) »

加布里埃爾·佛瑞

加布里埃爾·于尔班·福莱(Gabriel Urbain Fauré,),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以及音樂教育家。福莱前承聖桑,後繼者則有拉威爾與德彪西;早期與聖桑一同為法國國民樂派奠基,後期在巴黎音樂學院任內力行改革,提拔後進,對於法國近代音樂發展起了軸承的作用。佛瑞的音樂作品以聲樂與室內樂聞名,在和聲與旋律的語法上也影響了他的後輩。.

新!!: 藝術歌曲和加布里埃爾·佛瑞 · 查看更多 »

卡尔·勒韦

约翰·卡尔·戈特弗里德·勒韦(Johann Carl Gottfried Loewe,),德国作曲家,歌唱家。.

新!!: 藝術歌曲和卡尔·勒韦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馬勒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作为作曲家,他是19世纪德奥传统和20世纪早期的现代主义音乐之间承前启后的--。马勒之后,十二音和无调性音乐等先锋理念崛起,传统调性音乐的辉煌时代走向终结。他的指挥成就在生前就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他所创作的音乐一度被忽视,在纳粹德国时期甚至因其猶太身份而被禁止,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因指揮家伯恩斯坦等人的推廣而得到复兴,其音樂价值方为人所周知。到如今,马勒的音乐甚為频繁地被演出,亦有無數其作品之录音發行。 马勒是犹太人,出生于波希米亚(今捷克境内),出身并不显贵,但在很早就显露出了音乐才华。1878年,从维也纳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在欧洲众歌剧院中担当过指挥;并于1897年担任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现在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总监。在维也纳的十年--,马勒从信仰犹太教转变为信仰天主教,但由于其犹太血统,还是颇受反犹舆论的攻击和排挤。然而他的演出不仅水平优异,而且具有创新性,使他至今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指挥家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对瓦格纳和莫扎特舞台作品的演绎最为突出。晚年他也短暂地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总监。 马勒的创作范围较窄,作品数量不多。终其一生,作曲总是指挥之外的副业。其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交响曲和歌曲。他的十部交响曲篇幅很长,最短者也接近一个小时;规模庞大,增加了乐队编--,并在第二、三、四、八几部中加入了人声;其宏篇巨製《第八交响曲》除超大編制管弦樂團外,更动用了八位独唱家和两个混声四部合唱团,首演时乐手数达一千人以上,因而得到「千人交響曲」之別稱。马勒作品的首演通常伴随着争议,很久之后才得到批评家的认可;只有《第八交响曲》在首演时就大获成功。马勒的音乐直接影响了许多第二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尤其是zh:勋伯格; zh-hans:勋伯格; zh-hant:荀白克-、贝尔格和韦伯恩。此外,zh:肖斯塔科维奇; zh-hans:肖斯塔科维奇; zh-hant:蕭士塔高維契-和zh:布里顿; zh-hans:布里顿; zh-hant:布瑞頓-也为马勒所影响。1955年,国际古斯塔夫·马勒学院成立,以纪念其生平与作品。.

新!!: 藝術歌曲和古斯塔夫·馬勒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謠

台灣民謠是流傳在台灣的眾多民歌謠,集結許多傳統文化與鄉土氣息的歌謠,是由台灣社會文化、生活內涵、與民族習俗所合成的歌謠。多數的民謠都是經由民間集體創作而成,並經由口語代代相傳,因此內容與台灣社會傳統有著相當大的關聯。由於多數歌謠都是經由口傳,所以許多民謠都無從考據作者。.

新!!: 藝術歌曲和台灣民謠 · 查看更多 »

塔雅·图伦尼

塔雅·圖倫尼,或译为塔里娅·图鲁宁(Tarja Turunen,),是位芬蘭抒情女高音及詞曲創作人,以芬蘭交響力量金屬樂團日暮頌歌前任主唱的身分而聞名。她在2005年10月22日離開樂團。目前她以塔雅的名義進行個人音樂事業。丈夫為阿根廷企業家馬塞洛·卡布里(Marcelo Cabuli)。塔雅曾上過數個芬蘭電視節目,包括在2007年3月27日擔任芬蘭偶像的客座評審。 ,前芬蘭總統塔里婭·哈洛寧曾稱她為「芬蘭之聲」。.

新!!: 藝術歌曲和塔雅·图伦尼 · 查看更多 »

夏尔·凯什兰

夏尔勒·路易·欧仁·柯克兰(Charles Louis Eugène Koechlin,),法国作曲家,音乐学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从马斯内和福莱学习,之后一直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其作品数量很多,体裁风格各异。常采用色彩丰富的配器,复杂的对位和接近无调性的音乐语言。柯克兰也是著名的音乐学家,写有研究福莱和德彪西的专著。.

新!!: 藝術歌曲和夏尔·凯什兰 · 查看更多 »

奥特马·舍克

奥特马·舍克(Othmar Schoeck,),瑞士作曲家,指挥家。早年从雷格学习,后回国任指挥。结识布索尼后,深受其影响。二战期间,曾因与纳粹有所合作而备受争议。舍克的作品主要以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为主,和声复杂丰富,旋律高度半音化,感情色彩强烈。某些作品也呈现无调性的风格。舍克特别擅长声乐作品的写作,他的四百余首艺术歌曲在音乐史上地位颇高。.

新!!: 藝術歌曲和奥特马·舍克 · 查看更多 »

妖精的旋律

《妖精的旋律》(エルフェンリート,Elfen Lied)是日本漫畫家岡本倫所創作的漫畫作品,於集英社的週刊YOUNG JUMP雜誌上連載,自2002年27號起至2005年39號完結,單行本全12卷。繁體中文版由長鴻出版社代理,以R18形式发行。之後改編為電視動畫,於2004年7月25日到10月17日期間放送,全12話。 而Elfen Lied在德語裡,意思是妖精的歌曲。.

新!!: 藝術歌曲和妖精的旋律 · 查看更多 »

室内乐

室内乐(Chamber music),又稱室樂,是一种古典音乐作品的体裁,为几件在室内演奏的乐器所作。室内乐由几人合奏,每人各演奏一个声部,通常不含独奏。“室内”指音乐可以在空间较小的室内演奏。.

新!!: 藝術歌曲和室内乐 · 查看更多 »

安七炫

安七炫(韓語:안칠현,),藝名Kangta(韓語:강타,有"強擊"、"強打"之意),韓國男歌手、男演員、舞者、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和廣播主持人,所屬公司是SM娛樂。1996年以韓國作為韓國人氣組合H.O.T.的主唱出道,2001年5月H.O.T.解散後展開獨立發展,於同年8月發行了第一張個人專輯《北極星願》,獲得Mnet亞洲音樂大獎「男子獨唱領域獎」。出道至今創作過上百首歌曲,包括NRG、Fly to the Sky等團體和女歌手寶兒等都曾採用他的創作。2003年,他與好友申彗星(神話主唱)、李志勳組成團體「S」,意指「Supreme」,發行了第一張專輯《Fr.

新!!: 藝術歌曲和安七炫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卡普莱

安德烈·卡普莱(André Caplet,),法国作曲家。出生于从勒阿弗尔到翁弗勒尔的一艘船上,是一名音乐神童。1901年他获得罗马大奖,名列拉威尔之前。后来他成为德彪西的好友和助手,为德彪西的许多乐曲做了配器工作(如《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儿童园地》等)。1910年到波士顿歌剧院任职,一战爆发后参军入伍,在战斗中受到毒气攻击,留下后遗症,1925年死于胸膜炎。卡普莱的作品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受德彪西影响很大。他最出色的作品是艺术歌曲。.

新!!: 藝術歌曲和安德烈·卡普莱 · 查看更多 »

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

《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Bastien und Bastienne,K. 50)是由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单幕歌唱剧,写于1768年。当时他只有12岁。这部作品是受一位来自威尼斯的医生与催眠术士的委托创作的,讽刺了当时时兴的“田园风”,其中特别还对让-雅克·卢梭的歌剧《乡村中的占卜师》进行了戏拟。这部剧的剧本由F·W·魏斯克恩与J·H·穆勒等人创作,编译自夏尔·西蒙·法瓦的剧作《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的爱情故事》(Les Amours de Bastien et Bastienne)。依所著的莫扎特的传记,该剧是在梅斯梅尔的花园中进行的首演。但这个说法没有其他的证据支持。该剧首次可以证实的演出是1890年于柏林建筑之家(Architektenhaus)进行的。 这部歌剧序曲的主题与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类似。其中的唱段则兼具法德两国作品的特点:作品的旋律大多是法国式的,但也有德语艺术歌曲风格的唱段,比如巴斯蒂妮的第一段咏叹调。这段旋律后来还在莫扎特1788年写的G大调三重奏(K.564)中出现。另一个纯艺术歌曲风格的唱段是巴斯蒂妮的咏叹调《我对于他的心思已了如指掌》。除了主角二人和解的场景外,莫扎特对于乐队的运用都较为保守。 莫扎特尽管当时尚年幼,但已经熟练掌握声乐作品写作技巧以及戏拟的诀窍。这些都会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开花结果。《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可能是莫扎特少年时写的歌剧中,较为容易表演的一部。.

新!!: 藝術歌曲和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妮 · 查看更多 »

丁善德

丁善德,江苏昆山人,中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等。.

新!!: 藝術歌曲和丁善德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利亞比耶夫

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利亞比耶夫(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Аля́бьев,,舊曆1787年8月4日 - 1851年2月22日),拉丁轉寫爲 Alexander Aleksandrovich Alyabyev,也寫作 Alabiev 或 Alabieff,是俄國作曲家,俄羅斯藝術歌曲之父之一。他寫過7部歌劇、20部音樂劇、1首交響曲、3首弦樂四重奏、超過200首歌曲等作品。 Category:19世紀古典音樂作曲家 Category:浪漫主義作曲家 Category:俄罗斯作曲家.

新!!: 藝術歌曲和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阿利亞比耶夫 · 查看更多 »

亨利·迪帕克

欧仁·玛丽·亨利·富凯·迪帕克(Eugène Marie Henri Fouques Duparc,),法国作曲家。他是弗兰克的最初一些学生之一,1871年,与圣桑等人一起成立了民族现代音乐协会并任书记,但是在1885年,他由于长期受神经衰弱困扰辞去职务,并开始隐居,后来与克哈斯成为好友。他晚年毁掉了自己的许多作品,在他留下来的少数作品中,最重要的是十余首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诗意,歌词与音乐密不可分,是法语艺术歌曲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对后代影响很大。.

新!!: 藝術歌曲和亨利·迪帕克 · 查看更多 »

建中合唱團

建中合唱團 團隊類型 男聲合唱/TTBB 創團時間 1967年 指導老師 賴以恒 學生指揮 黃昱綸(50屆) 團員數量 約30人 組織類型 學生社團 聯絡方式 10066 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6號 網路論壇 https://www.facebook.com/ckchoir/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合唱團 (簡稱建中合唱團 、建中團、建合、英文:Taipei Municipal Chien-Kuo High School Choir、CK Choir),為台灣合唱音樂界相當活躍的社團,並是全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專任學生指揮、伴奏的高中合唱團。 宗旨以培養聲樂人才、發揚合唱藝術,並同時兼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發展為主。團內所有事務皆由學生幹部自主行政,設有指導老師一名加以輔導,是一個非校隊性質的學生社團。 社團練習室早期位於日治時期的木造建築第二學寮(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改名勾踐樓,又名木樓),這也是建中合唱團校友團木樓合唱團的名稱源由。現已遷至現址格物樓四樓與音樂科共用一間教室。(第42屆之後該教室為合唱團專用) 每年固定行程為參加台北市學生音樂比賽,並時常在市賽中晉級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與台灣各地高中合唱團互相觀摩。在每年五、六月之交,都會定期舉辦成果展,並不定期與高中友校舉辦聯合演出。成果展結束後,高二幹部則會藉由交接儀式將團務全部轉移到高一團員身上,以培養新一批學生幹部的獨立行政能力。.

新!!: 藝術歌曲和建中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神聖羅馬帝國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 因为父親是音樂家,所以十歲正式接受音樂教育,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 舒伯特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弗里德里希·席勒、海因里希·海涅、威尔赫姆·穆勒等的作品写了大量歌曲,把音乐与诗歌紧密结合在一起。他的歌曲中既有抒情曲、叙事曲、充满战斗性的爱国歌曲,也有源于民间音乐的歌曲,其中重要的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美丽的磨坊女》、《野玫瑰》、《流浪者》(2首)、《普罗米修斯》、《致音乐》、《迷娘之歌》、《纺车旁的格丽卿》、《牧童的哀歌》、《战斗中的祈祷》、《剑之歌》、《战士之歌》等 , 连篇歌曲集3部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和《天鹅之歌》。他的交响曲中较重要有第四、第五、第八、第九交响曲,其中第八交响曲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交响曲,因只写了两个乐章而称为《未完成交響曲》,第九交响曲气势磅礴,充满英勇豪迈的气概,称为《偉大交響曲》。他的作品还有d小调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钢琴五重奏《鳟鱼》、C大调弦乐五重奏、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降E大调即兴曲、A大调奏鸣曲和配剧音乐《罗莎蒙德》等。舒伯特以抒情的旋律聞名,而且總是能夠自然流露、渾然天成。 舒伯特在世時,大眾對他的認識和欣賞只是一般,但在逝世前已經有一百首著作出版。他早年擔任父親學校裏的教師,辭去職位後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經常靠朋友的接濟。 舒伯特死后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当相當崇拜却只见过几次面的贝多芬墳墓旁。.

新!!: 藝術歌曲和弗朗茨·舒伯特 · 查看更多 »

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

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Florence Foster Jenkins,)是一位美國女高音歌手。珍金絲以其缺乏節奏感、音準與整體歌唱技巧的歌聲而聞名。.

新!!: 藝術歌曲和佛羅倫斯·佛斯特·珍金絲 · 查看更多 »

周小燕

周小燕(),湖北武汉人。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她為1937年劉雪庵作曲、潘子農作詞抗日歌曲《长城谣》原唱。.

新!!: 藝術歌曲和周小燕 · 查看更多 »

呂泉生

呂泉生(),台灣作曲家兼聲樂家,台中市神岡區客家人。呂泉生採集、改編各種台灣民謠,是將台灣民謠藝術化的第一人。創作作品則有年代橫跨詩經到現代詩的藝術歌曲七十多首,民謠合唱曲集和其他合唱曲百餘首等,作品總共有三百多首。呂泉生曾指揮過多支合唱團體,其中尤以榮星合唱團最負盛,被譽為「台灣合唱之父」。.

新!!: 藝術歌曲和呂泉生 · 查看更多 »

冬之旅

《冬之旅》(Winterreise,D. 911, 89)是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依据威廉·米勒的诗改编的声乐套曲,创作于1827年至1828年间。在这部套曲之前,舒伯特曾在1823年为米勒的《美丽的磨坊女》配过曲。它是在舒伯特日益病入膏肓时创作的,因而多少能反应出他当时的身心状态。 《冬之旅》讲述了失恋的主人公在冬季漫行时的所见所感。由于其较大的体量,并且其中歌曲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它对于表演者的诠释有较高的要求。尽管此前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曾在1816年写过套曲《》(An die ferne Geliebte),但舒伯特所写的《美丽的磨坊女》及《冬之旅》仍可称开创这种体裁先河之作。 这部套曲原本为男高音和钢琴而作,但经后人改写,其他音域的歌唱家也可演唱。在舒伯特身后,弗朗茨·李斯特等作曲家对于这部套曲进行了改编。并且,它还影响到了后世的一些作品,比如古斯塔夫·马勒的《青年流浪之歌》。后人也试图从这部套曲中读出舒伯特在政治方面的一些诉求。.

新!!: 藝術歌曲和冬之旅 · 查看更多 »

冉天豪

冉天豪(),台灣作曲家,主要創作音樂劇與合唱藝術歌曲;曾任福爾摩沙合唱團、台北男聲合唱團、T42 Singers駐團編曲;現為天作之合劇場藝術總監,台北愛樂合唱團、台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等特約編曲。。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雖未曾受正式音樂學院訓練,但自1994年大學時代開始為合唱團大量改編國、台語老歌,而後為管絃樂團、音樂劇團作曲與編曲。.

新!!: 藝術歌曲和冉天豪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

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Christoph Ernst Friedrich Weyse,),丹麦作曲家。生于德意志境内(当时属丹麦),后到哥本哈根学习音乐,并担任管风琴师。1819年起任宫廷音乐家。韦瑟是丹麦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类似维也纳古典乐派,具有和谐,优美,雅致的特点。他的歌剧和艺术歌曲创作对丹麦民族音乐的兴起有很大影响,另外他的七部交响曲也很优秀。.

新!!: 藝術歌曲和克里斯托弗·欧内斯特·弗里德里希·韦瑟 · 查看更多 »

勇士骨

《勇士骨》是創作於1938年的一首藝術歌曲,由陸華柏作曲,胡然作詞,後由蘇森墉編成男生四部合唱,迄今仍廣為傳頌。.

新!!: 藝術歌曲和勇士骨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魏茨

查德·魏茨(Richard Wetz,),德国作曲家,音乐学家。.

新!!: 藝術歌曲和理查德·魏茨 · 查看更多 »

第9號交響曲 (貝多芬)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作品125是貝多芬於1818至1824年間創作的四樂章交響曲,也是他完成的最後一部交響曲。該作品是古典音樂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之一,亦屬於貝多芬最傑出的作品。 該作品篇幅宏大,演奏全曲需約一小時。貝多芬也是首個在交響曲中使用人聲的主流作曲家。末樂章的歌詞由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的《欢乐颂》(An die Freude)中部分詩句改編而成。該作品的別稱“合唱”由此而來。 時至今日,《第九交響曲》仍在世界文化界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該曲第四樂章部分樂段經指揮家赫伯特·冯·卡拉扬整理後,以《歡樂頌》(Ode to Joy)之名成為歐洲聯盟的官方盟歌。於2003年,交響樂的手稿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行以330萬美元的天價售出,印證了其價值。正如蘇富比的手稿部負責人史提芬·路博士(Dr.

新!!: 藝術歌曲和第9號交響曲 (貝多芬) · 查看更多 »

紡車旁的葛麗卿

紡車旁的葛麗卿(Gretchen am Spinnrade), Op. 2(D 118)是法蘭茲·舒伯特所創作的一首藝術歌曲,其曲名與歌詞內容取自劇作家歌德的《浮士德·悲劇第一部》,第18景。舒伯特一生寫了六百多首、為鋼琴與人聲而做的藝術歌曲,為此領域做出了莫大的貢獻,而紡車旁的葛麗卿即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此曲原本是為了女高音而寫,但後來也有改寫給女中音與其他聲部的版本。紡車旁的葛麗卿在西元1814年十月被完成,約在舒伯特18歲生日前三個月。.

新!!: 藝術歌曲和紡車旁的葛麗卿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德語:Wiener Sängerknaben,簡稱 WSK;英語:Vienna Boys' Choir,簡稱 VBC)是由一群身穿藍色水手服的男孩所組成的,這項特殊的打扮也成為了他們的標記。他們以優雅而又輕盈無比的童聲女高音與童聲女中音,演唱著各式各樣的聖歌、圓舞曲、藝術歌曲、民謠與彌撒曲目。他們平日居住在奧地利的奧嘉登宮(Augarten Palast),而暑假時則是到奧國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地的克恩頓(Carinthia)河畔與後布呂爾(Hinterbruhl) 避暑,而在這裡,他們也有自己的私人別墅供度假之用。 其發聲方式採用「美聲法.

新!!: 藝術歌曲和維也納少年合唱團 · 查看更多 »

约翰·道兰德

约翰·道兰德(John Dowland,),英国文艺复兴晚期作曲家,歌手,鲁特琴演奏家。.

新!!: 藝術歌曲和约翰·道兰德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马克思

约瑟夫·鲁伯特·鲁道夫·马克思(Joseph Rupert Rudolf Marx,),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格拉茨学习哲学,20多岁才开始作曲。后移居维也纳,担任教师和音乐评论员。约瑟夫·马克思的作品都是调性音乐,风格比较保守。他主要以艺术歌曲著名,他的歌曲有些接近印象主义,以丰富的和声与旋律著称。.

新!!: 藝術歌曲和约瑟夫·马克思 · 查看更多 »

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

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Vítězslava Kaprálová,),捷克女作曲家、指挥家。生于布尔诺一个音乐家庭,她的父亲是著名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学生、作曲家卡普拉尔(Václav Kaprál)。卡普拉洛娃从小在充满音乐的氛围中成长,她的老师包括指挥家塔利赫和明希,以及作曲家诺瓦克、娜迪亚·布朗热和马尔蒂努。其中,马尔蒂努与她相处的过程中,曾擦出类似恋情的火花,但她1940年时嫁给了艺术家穆夏的儿子、作家伊日·穆夏,然而在结婚后不到两个月,卡普拉洛娃就不幸在法国蒙彼利埃病逝,年仅25岁。卡普拉洛娃的音乐创作在捷克20世纪上半叶的音乐史中有不低的地位,在她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有众多艺术歌曲和钢琴曲目(如《四月前奏曲》)传世,还有一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军队小交响曲》等管弦乐作品。.

新!!: 藝術歌曲和维捷斯拉娃·卡普拉洛娃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舒曼

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代表人物之一。舒曼生性热情、感情豐沛,富有民主主义思想。夫人克拉拉是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布拉姆斯曾受其提携。.

新!!: 藝術歌曲和罗伯特·舒曼 · 查看更多 »

美丽的磨坊女

《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作品号25,D. 795)是由弗朗茨·舒伯特基于德国诗人威廉·米勒诗作改编的声乐套曲,创作于1823年。在此之后,舒伯特还为米勒的《冬之旅》配了曲。它是最早的一部被广为传唱的声乐套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视为艺术歌曲这一体裁的一部巅峰之作。 这部套曲原先是为男高音及女高音而作,后来被改为其他音域。由于歌词所讲是一位男青年的故事,因而这部作品经常由男歌唱家演绎。这部作品的钢琴部分不仅仅只是人声的伴奏,并且承担了这部作品相当大的比重。 这部作品演奏时长通常在60至70分钟之间。.

新!!: 藝術歌曲和美丽的磨坊女 · 查看更多 »

瑞克里芙·霍爾

克里芙·霍爾(Radclyffe Hall;),本名瑪格莉特·瑞克里芙-霍爾(Marguerite Radclyffe-Hall),是英國詩人與作家,以女同性戀小說名著《寂寞之井》著名。.

新!!: 藝術歌曲和瑞克里芙·霍爾 · 查看更多 »

男聲合唱

男聲合唱是指一种只有男聲的合唱,屬於同聲合唱。 男聲合唱的聲部分配一般來說是由第一男高音(Tenor 1)、第二男高音(Tenor 2)、男中音及男低音所構成,常簡寫為“TTBB”。如果是「理髮店式」合唱音樂()中的第一男高音,由於常使用假聲男高音(Falsetto Tenor)的技巧唱歌,跟女中音的音域重疊,故也有可能簡寫為“FTBB”及“ATBB”。 男聲合唱的曲子是十分多元化的:包括艾爾噶的《五首無伴奏男聲合唱曲——選自希臘詩集》(Five unaccompanied part-songs from the Greek Anthology, Opus 45)、沃爾夫的《三首無伴奏男聲合唱曲》(Drei Lieder für Männerchor A Cappella, Op.13)、孟德爾頌的《兩首宗教男聲合唱曲》(Zwei geistliche Männerchor, Op.

新!!: 藝術歌曲和男聲合唱 · 查看更多 »

畢德麥雅

德麥雅時期(Biedermeier)是指德意志邦聯諸國在1815年(維也納公約簽訂)至1848年(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歷史時期,現則多用指文化史上的中產階級藝術時期。 在政治背景方面,十八世紀末歷經法國大革命、美國革命和拿破崙戰爭後帝國的瓦解,行保守主義的復辟政權當道。執政者為避免自由思想再度盛行,鼓勵人民縱情聲樂。然而,同一時期,另一波相對立的政治運動也醞釀已久。這場「革命性變革」以作家格奧爾格·畢希納、海因里希·海涅等人為代表,史稱前三月時期。 在畢德麥雅時期,中產階級發展出他們的文化和藝術品味,如家庭音樂會、室內設計及時裝。在文學方面,以「襲舊」和「保守」為特色;文學家普遍遁入田園詩,或投入私人書寫。重要詩人有讓·保羅、歌德和約翰·彼得·艾克曼等。.

新!!: 藝術歌曲和畢德麥雅 · 查看更多 »

莫五平

莫五平(),中国作曲家,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 莫五平1971年开始随其兄学习小提琴。学生时即体现出超常的创造力和强烈的创作冲动,一、二年级时所作艺术歌曲《水调歌头》(1984年,宋·苏轼词)曾获1987年《音乐创作》举办的全国艺术歌曲征稿评奖活动特别奖。室内乐《山歌》(1985年,长笛、女高音、中提琴、竖琴)深得德籍韩裔作曲家尹伊桑赞誉。弦乐四重奏《村祭》(1986年)使其在国内外乐坛一举成名;该作于1988年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参加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亚洲作曲家联盟联合举办的“国际作曲比赛”,获第二名,后被国内及亚、欧、美著名弦乐四重奏团, 如Kronos Quartet 和 Arditti Quartet广泛演奏,并成为1995年全国室内乐比赛复赛必选曲目。1990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de Paris)随日裔作曲家Yoshihisa Taira深造。留法期间,莫五平以非凡的毅力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在艰苦的条件下创作了《凡Ⅰ》(1991年,人声及九件乐器)、《无伴奏小提琴独奏》(1991年)、《凹》(1992年,大管、竖琴、低音提琴、打击乐)、《凡Ⅱ》(1992年,十二件乐器)等室内乐作品。这些作品在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韩国等欧、亚国家频繁上演,其擅长民歌演唱的天赋也同与作品在舞台上得以展示。1992年《凡Ⅰ》获在日本举办的“1992·亚洲音乐节”作曲大奖和仙台市长奖。1993年年病逝于北京。 莫五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少数几位在国内、国际乐坛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具有丰富的线条和新颖独特的旋律走向;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常将狂放、躁动与沉思、静谧融于一体;擅于应用人声与器乐的组合,极力挖掘人的真情实感。1994年在其逝世一周年时,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莫五平作品音乐会”,同时出版《莫五平作品集》。之后,荷兰新音乐团(Nieuw Ensemble)发行的中国现代音乐唱片《乐》(1994年,New Music from China)、荷兰电影导演菲利普斯(Eline Flipse)拍摄的关于中国现代作曲家的电影《惊雷》(1995年,Broken Silence)均收入莫五平作品。 M莫 M莫 M莫.

新!!: 藝術歌曲和莫五平 · 查看更多 »

聲樂

聲樂是由一個或多個歌手表演的音樂形式之一,以人聲為主要表演重點。以聲樂為業的人稱為聲樂家。 在各種音樂文化中都存在著某種形式的聲樂。聲樂也許是最古老的音樂形式,因為僅需人聲,可以不需要其他樂器伴奏。語言和音樂目的雖不同,皆有共同的音樂因子。對於聲樂而言,相當多聲樂作品(部份或全部)為模仿其他聲音或純粹內容抽象,而運用非語言音節甚或是噪音,然而一般人特別注意歌詞的使用。較短小且含有歌詞的聲樂作品常稱為歌曲。 若沒有樂器伴奏的合唱曲則通常稱為無伴奏合唱。亦有搭配樂器伴奏,但仍以人聲為主要重點的聲樂。但若只是以人聲作為伴奏,主旋律為樂器演奏的樂曲則一般稱作器樂(如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中沒有歌詞的女聲合唱)。.

新!!: 藝術歌曲和聲樂 · 查看更多 »

菲利浦·約丹

菲利浦·約丹(Philippe Jordan,1974 年,蘇黎世- )瑞士指揮家。是歐洲目前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指揮之一。 出生於音樂戲劇世家,父親是瑞士知名指揮阿爾敏·約丹(Armin Jordan, 1932-2006),母親是愛爾蘭籍芭蕾舞者,妹妹是話劇演員兼編舞家。菲利浦自小在瑞士德語區長大(故稱呼其姓為德文發音之:約丹),由於父母的關係,身兼德語、法語、英語三種母語,其後,為了發展音樂職業生涯,並兼善義大利語和俄語。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八歲時進入蘇黎世少年合唱團,不久便於蘇黎世歌劇院製作之莫札特歌劇《魔笛》中,演唱小天使一角;十一歲開始學習小提琴,隨後進入蘇黎世音樂院,學習樂器演奏和理論作曲,並先後拿下鋼琴及指揮的雙文憑。 1994 年開始他的指揮生涯,先於巴黎擔任 Jeffrey Tate 的指揮助理,演出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根指環,然後,於德國烏姆市立劇院 (Stadttheater Ulm, 即卡拉揚起家之地) 擔任常任指揮,1998 年受丹尼爾·巴倫波因 (Daniel Barenboim) 之邀,轉往柏林國家歌劇院 (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Berlin),擔任其助理,同年,以僅僅 24 歲之齡,於柏林國家歌劇院首演米堯(Darius Milhaud) 的歌劇《哥倫布》(Christophe Colombe, 1929),一舉成名,並於 2001 年,被奧地利格拉茲歌劇院 (Opernhaus Graz) 聘請為音樂總監(GMD),成為歐洲歷年來最年輕之音樂總監。2007 年起,獲邀出任柏林國家歌劇院的第一客席指揮 (Princeple Guest Conductor)。 2009 年起,接任巴黎國家歌劇院 (Opéra National de Paris) 音樂總監 (加尼葉劇院與巴士底歌劇院)、2014 年起同時兼任維也納交響樂團(Wiener Symphoniker)音樂總監。.

新!!: 藝術歌曲和菲利浦·約丹 · 查看更多 »

路易·维尔纳

路易·维克多·儒勒·维尔纳(Louis Victor Jules Vierne,),法國作曲家,管风琴家。.

新!!: 藝術歌曲和路易·维尔纳 · 查看更多 »

胡戈·沃尔夫

胡戈·沃尔夫(Hugo Wolf,),又译吴尔湖,奥地利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出生于现斯洛文尼亚境内的温迪施格拉茨(现名斯洛文尼亞格拉代茨)。1875年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两年后被开除。1881年曾短暂担任过萨尔茨堡歌剧院第二合唱指挥,其他生活来源主要靠写音乐评论和友人接济。1897年,沃尔夫精神失常,1903年死于精神病院。 沃尔夫是舒曼之后最伟大的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其歌曲作品继承了自舒伯特以来的传统,又深受瓦格纳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沃尔夫非常注重歌词的文学性,强调严格按歌词的重音和分节来谱曲。其歌曲多用通谱歌体,演唱方法近似朗诵调。钢琴伴奏具有极高的独立性,常用复杂的半音和声,有时也用简单的自然音和声。沃尔夫常短时期内集中为某个诗人的诗谱曲,力图表现其作品的内涵和个人的气质。 沃尔夫亦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以常常恶毒中伤诋毁勃拉姆斯而知名。.

新!!: 藝術歌曲和胡戈·沃尔夫 · 查看更多 »

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

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Agathe Backer-Grøndahl ,),挪威女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学习钢琴演奏,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会钢琴家。1865年到柏林学习,后又到魏玛师从李斯特,并与格里格成为好友。晚年因病致聋,不得不放弃演出。她的作品数量很多,艺术歌曲优美动听,而为钢琴而作的许多练习曲则有辉煌的演出效果。.

新!!: 藝術歌曲和阿加特·巴克-格伦达尔 · 查看更多 »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阿姆斯特丹音樂廳(Concertgebouw),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由於對建築聲學的高度重視,因此與波士頓交響樂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一同被視為是世界上最佳的音樂廳 。.

新!!: 藝術歌曲和阿姆斯特丹音樂廳 · 查看更多 »

钢琴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包着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

新!!: 藝術歌曲和钢琴 · 查看更多 »

臧玉琰

臧玉琰(),男,中国直隶(今河北)黄骅人,男高音歌唱家。.

新!!: 藝術歌曲和臧玉琰 · 查看更多 »

雷纳尔多·哈恩

雷纳尔多·哈恩(Reynaldo Hahn,),委内瑞拉裔法國作曲家。哈恩的作品种类丰富,但其中最出色的是他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旋律优美动人,伴奏技法精湛,抒发了作曲家对爱情和人生的感慨,一直为世人所喜爱。.

新!!: 藝術歌曲和雷纳尔多·哈恩 · 查看更多 »

H.O.T.

H.O.T.(韓語:에이치오티),韩國第一代偶像團體,也是韓國第一支男孩團體,「韓流」的開山鼻祖。有「元祖偶像」、「韓國歌謠界的五名戰士」、「青少年的代言人」、「KPOP世界的傳奇」、「偶像們的偶像」等美譽。他們成為日後許多團體的營銷典範,是現今韓國偶像產業的發展起點,也是他們首先打開了國際市場。成員為隊長文熙俊、張佑赫、Tony An(安勝浩)、Kangta(安七炫)、李在元,1996年出道,2001年解散。曾獲得「韓國金唱片獎」、「首爾歌謠大賞」、「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net亞洲音樂大獎」等主要獎項。團名「H.O.T.」本身是縮寫,全寫是「High-five Of Teenagers」,意指「青少年的勝利」。念法為一個一個單字念「H.O.T.」,而非英語的「熱」。 他們出道三個月便取得巨大成功,在多個音樂節目連續稱霸排行榜第一名,自此之後一直位居韓國男孩團體的首位,直到解散為止。韓國音樂產業開始被爆發性增加的偶像團體主導,青少年也主宰了大眾文化。出道第一年已經席捲年輕族群,成為轟動南韓社會的現象。第二年則在韓國面臨經濟危機時,以110萬張的成績創造唱片市場神話。H.O.T.將韓國音樂的消費結構改變後,曾一度壟斷音樂市場的九成,還為整個社會帶來衝擊效應,青少年世代對他們的瘋狂追逐曾令家長們擔憂。他們創下諸多首例,包括成為第一個在首爾奧林匹克主競技場單獨開唱的韓國藝人。舉行演唱會時,市政府需要調動大批警力、醫療人員、加開地鐵班次和接駁巴士來支援。解散當時,甚至掀動了股票市場震盪。 H.O.T.共發行了五張錄音室專輯、三張現場專輯、一張電影原聲帶。成員從第三張專輯《復甦》開始創作歌曲,至第五張專輯《大愛》時已經轉型為創作歌手。除了曾是韓國的頂級人氣團體,在中國、香港、台灣、日本等鄰國也有成功的商業表現。活動近五年間,累積了超過1200萬張唱片銷量。2001年,該團體被經紀公司韓國SM娛樂有限公司單方面強制解散,導致約三千名歌迷進行針對公司的抗議暴動。解散後,安七炫與文熙俊與SM娛樂續約,分別發行個人專輯;張佑赫、安勝浩和李在元與簽約,组成新團體jtL。2004年jtL解散後,成員開始各自發展。直到2018年2月15日,五人才於MBC綜藝節目《無限挑戰》企劃特輯《星期六星期六是歌手第三季 - H.O.T.》演唱會上首度合體演出,最高創下19.3%的收視率。 因形象良好、文化影響力巨大,H.O.T.曾被任命為「中韓文化交流宣傳大使」、「韓國觀光推廣大使」和「禁毒宣傳形象大使」,被韓國總統金大中接見三次,在民意調查中獲選為「照亮韓國的名人」。他們的音樂和時尚引起青少年強烈共鳴,成為最強勢的流行風潮,韓國媒體數次以「H.O.T.症候群」、「席捲唱片市場的超級颱風」來形容其風靡程度。代表性的歌詞主題包括校園霸凌、家庭暴力、青年獨立、批判制度僵化、社會黑暗、國家意識、弱勢族群權利、政治諷刺、反戰等,呼籲國民關注這些議題。官方歌迷會是「Club H.O.T.」,應援色為白色,應援物包括白色雨衣與白色汽球。其歌迷俗稱為「白飯」,是「韓國四大海洋奇蹟」之一。在2012年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97》播出後,「白飯」也開始被外界暱稱為「成詩媛們」。.

新!!: 藝術歌曲和H.O.T. · 查看更多 »

柠檬特调

《柠檬特调》(Lemonade)是美国歌手碧昂丝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2016年4月23日由与哥倫比亞唱片发行。这张专辑继2013年的同名专辑之后为第二张「視覺專輯」,这同时也是一个概念专辑。当它的前一张专辑每首单曲都有其个人音乐录影带,《柠檬特调》连同前张专辑在HBO播放了长达一小时的电影。其主要为一个节奏蓝调专辑,《柠檬特调》还环绕了一群的类型,其中包括流行,藍調,摇滚,嘻哈,灵魂,放克,乡村,福音和陷阱乐。詹姆斯·布雷克,肯德里克·拉馬爾,威肯和傑克·懷特在专辑中伴唱。这张专辑包含了部分嘻哈与摇滚歌曲的采样和竄改。 这张唱片在4月23日通过碧昂丝所共同拥有的串流平台Tidal正式登上网上串流,并且在隔一天通过平台成为支付购买。它其后在4月25日在亚马逊音乐和iTunes Store以及5月6日在實體零售商推出购买单曲。这张专辑在评论家中广受好评,其称赞它为碧昂丝有史以来最大胆和最棒的制作专辑。《柠檬特调》在美国告示牌专辑榜位于榜首,在头一星期销售超过485,000的拷贝(653,000额外的)来赚得碧昂丝在城市中的六张连续榜首专辑。这张专辑发布了两首单曲 –其《》,《》和《》。在2016年4月,碧昂丝着手来推广此专辑。.

新!!: 藝術歌曲和柠檬特调 · 查看更多 »

李中和

李中和,作曲家,生於江西九江,1949年移居台灣。早年作品以軍歌、愛國歌曲、藝術歌曲居多,晚年也創作許多佛教樂曲,一生致力於音樂創作與教育工作,培養許多音樂人才。 詩人鍾雷曾讚曰:「蓬瀛到處動弦歌,慷慨激昂鼓舞多,大漢天聲傳海宇,何人不唱李中和。」,以形容李中和創作的歌曲廣泛流傳。 李中和畢生創作千餘首歌曲,手稿均已由家人捐贈給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新!!: 藝術歌曲和李中和 · 查看更多 »

歌曲 (朝鮮)

#重定向 藝術歌曲.

新!!: 藝術歌曲和歌曲 (朝鮮) · 查看更多 »

海因里希·马施纳

海因里希·马施纳(Heinrich Marschner,),德国作曲家。.

新!!: 藝術歌曲和海因里希·马施纳 · 查看更多 »

斯義桂

斯義桂(Yi-Kwei Sze,1915年4月29日- 1994年5月11日),出生於上海,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劇唱家,中國藝術歌曲先驅。於1947年赴美,1971年至1980年任教於伊士曼音樂學院擔任聲樂教授。其足跡遍及美國、歐洲、亞洲,與許多重要的管弦樂團合作。1966年曾被菲律賓政府授與年度客座音樂家。.

新!!: 藝術歌曲和斯義桂 · 查看更多 »

托馬斯·漢普遜

托馬斯·沃爾特·漢普遜 (Thomas Walter Hampson,),有美國首席男中音歌劇唱家之譽,也是著名的德語藝術歌曲演繹者。.

新!!: 藝術歌曲和托馬斯·漢普遜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德國藝術歌曲德国艺术歌曲德語藝術歌曲抒情歌曲艺术歌曲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