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茅舍行動

指数 茅舍行動

茅舍行动(Operation Cottage)是阿留申群岛战役的最后一場战役,由美军和加拿大军成功夺回被日本占领的最后一座阿留申群岛岛屿:基斯卡岛。惟因为天气惡劣及失误,日军在美國军隊行动前就从基斯卡岛全身撤出,是次行动被日本称为奇迹作战。.

目录

  1. 10 关系: 基斯卡島占守级海防舰卡斯特納的兇手大日本帝國海軍相撞事故列表巴區號驅逐艦 (DD-363)秋津洲號水上機母艦響號驅逐艦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M1鋼盔果核戰鬥

基斯卡島

基斯卡島是美國的島嶼,位於太平洋海域,屬於拉特群島的一部分,由阿拉斯加州負責管轄,長35公里、寬10公里,面積277.7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1,220米,島上無人居住。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軍隊曾經短時間占領基斯卡島並將該島命名為鳴神島,後來美軍在阿留申群島戰役中發動茅舍行動將基斯卡島奪回。.

查看 茅舍行動和基斯卡島

占守级海防舰

占守级海防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设计建造的一级海防舰,共四艘,以当时日本领土中的四座岛屿命名。占守级是日本海军第一种专门建造的海防舰,与其后继型、、、并称为“甲型海防舰”。该级是丸三计划的产物,其设计初衷是保障鄂霍次克海及北冰洋等苏联沿海海域的渔业安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则经常执行、警戒和护航等任务。四艘占守级中除了石垣号被潜艇击沉外,其余三艘均幸存至战争结束。首制舰作为战争赔偿移交苏联,和则在日本拆解。.

查看 茅舍行動和占守级海防舰

卡斯特納的兇手

卡斯特納的兇手,又名阿拉斯加斥候,是阿拉斯加第一作戰情報排的別名。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的阿留申群島戰役幫助美軍擊敗日本。此部隊由65人組成,在戰時負責在阿留申群島進行偵察任務。.

查看 茅舍行動和卡斯特納的兇手

大日本帝國海軍相撞事故列表

列出大日本帝國海軍,因各種原因相撞的船艦名單。.

查看 茅舍行動和大日本帝國海軍相撞事故列表

巴區號驅逐艦 (DD-363)

巴區號驅逐艦(舷號DD-363)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為波特級驅逐艦的八號艦。她是美國第二艘以巴區為名的軍艦,紀念美國內戰時期的海軍軍官佐治·巴區(George B. Balch)。 巴區號於1934年5月16日開始建造,在1936年3月24日下水,1936年10月20日服役。巴區號接著到太平洋加入戰鬥部隊(Battle Force),並參與多次艦隊解難演習。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前,巴區號正跟隨企業號航空母艦的第8特遣艦隊增援威克島,剛好避過攻擊。此後巴區號跟隨企業號參與馬紹爾及吉爾伯特群島突襲、空襲東京、中途島海戰和瓜島戰役,並在1943年調到北太平洋參與阿圖島戰役和茅舍行動,協助盟軍重奪阿留申群島。1944年巴區號調回南太平洋,支援新畿內亞戰役,然後在7月調到大西洋負責護航任務,直到戰爭結束。1945年巴區號退役除籍,並在1946年出售拆解。 巴區號在二戰共獲得六枚戰鬥之星。.

查看 茅舍行動和巴區號驅逐艦 (DD-363)

秋津洲號水上機母艦

秋津洲(あきつしま)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艦船。雖然是屬於水上機母艦,實際上是作為負責大型飛行艇補給及維護的艦艇,因此也有飛行艇母艦的稱呼。.

查看 茅舍行動和秋津洲號水上機母艦

響號驅逐艦

响(ひびき)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为吹雪型(特型)第22号舰(III型2号舰)。在日本海军中继神风型驱逐舰“响”后,第二艘使用“响”作为舰名的舰船。由于战时的活跃表现而被形容为“不死鸟”。.

查看 茅舍行動和響號驅逐艦

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

菲爾普斯號驅逐艦(舷號DD-360)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的驅逐艦,為波特級驅逐艦的五號艦。她以美國海軍少將湯姆士·菲爾普斯(Thomas Phelps)為名。 菲爾普斯號於1934年1月2日開始建造,在1935年7月18日下水,1936年2月16日服役。海試後菲爾普斯號先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服役。1941年日軍突襲珍珠港時,菲爾普斯號正在珍珠港內停泊,並用防空炮擊落了一架日軍飛機。1942年,菲爾普斯號跟隨艦隊參與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瓜島戰役,並在1943年參與阿圖島戰役和茅舍行動,協助盟軍重奪阿留申群島。1943年底菲爾普斯號調到中太平洋,先後支援馬金島戰役、瓜加林戰役、埃尼威托克戰役和塞班島戰役。1944年8月菲爾普斯號返回美國東岸改裝,隨後在地中海負責護航任務,直到戰爭結束。1945年11月6日菲爾普斯號退役,於1947年1月28日除籍,最後於同年8月10日出售拆解。 菲爾普斯號在二戰共獲得12枚戰鬥之星。.

查看 茅舍行動和菲爾普斯號驅逐艦 (DD-360)

M1鋼盔

M1鋼盔(M1 helmet)是一款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85年期間使用於美國軍隊中的戰鬥頭盔,之後由PASGT頭盔取代。美軍將M1頭盔作為制式裝備使用長達40年,並成為其著名的代表形象之一,其設計也在其他國的軍隊中研發出數個衍生版本,甚至使用至21世紀。 M1鋼盔十分受到軍品迷和收藏家的喜愛,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越南戰爭時期的版本,由於越來越難獲得,因此比其他時期的版本更受歡迎。若是殘留有部隊標識等特殊印記的鋼盔,例如傘兵用的或M2頭盔等,更是被視為珍品 olive-drab.com。.

查看 茅舍行動和M1鋼盔

果核戰鬥

果核戰鬥是在1943年7月27日時發生的阿留申群島戰役其中一部分作戰任務,其中為了籌備在8月時有關基斯卡島島嶼攻擊計劃而使得美國海軍成立16.22任務團隊,並且集結密西西比號戰艦和愛達荷號戰艦。但是在7月27日距離基斯卡島西邊130公里處時,16.22任務團隊突然回報說遭遇一系列未知雷達探照,之後美國海軍允許開火但是並沒由命中任何目標。.

查看 茅舍行動和果核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