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聖士提反書院

指数 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St.)是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佔地面積約,為香港面積最大的一所中學,亦是香港少數寄宿學校之一,多座校舍被列為歷史建築。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4至2015年度,學校有914名學生就讀。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及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在2014年文憑試中,一名學生奪取7科5**的佳績,成為當屆全港12位狀元之一。.

107 关系: 城巴260線城巴314線城巴6號線城巴6X線城巴73線南區 (香港)南華足球隊歷史史超域吳文遠宋漢生左霈中銀香港紫荊盃伍經衡伍華张正甫 (香港)張智軒彭文堅何廣沛何弢何艷娟区凤墀周埈年周錫年傅秉常王若琪第三屆香港立法會盧吉直接資助計劃莫幹生莫樹錦過海隧道巴士973線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聖士提反堂中學聖士提反灣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聖保羅書院聖公會呂明才中學華里士靖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袁彌明西營盤香港基督少年軍香港博物館列表香港島香港島專線小巴40線香港島專線小巴40M線香港島專線小巴52線香港中學列表...香港中學會考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之最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香港保衛戰香港傑出學生選舉香港築跡香港紅十字青年團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香港聖公會院校香港機場列表香港法定古蹟列表香港日佔時期香港教育史謝立文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黃克競黃秉乾 (律師)黃竹坑 (香港)黃耀信黃應士霍震霆胡穗珊赤柱赤柱市集赤柱監獄赤柱拘留營葉宇澄葉問葉問前傳鄧肇堅鄭達鴻 (議員)鄒文懷里斯本丸金文泰陳偉業SSC李子方李紹鴻梁耀祖梁敬國森美歲月神偷汪琳泛亞飲食溫健儀新巴14線新巴63線日军战争罪行拔萃男書院曹善允普樂1903年香港1908年香港1930年香港1966年香港2017年香港 扩展索引 (57 更多) »

城巴260線

城巴260線是一條港島特快旅遊路線,由城巴營辦,來往中環(交易廣場)及赤柱監獄之間,途經金鐘、告士打道、香港仔隧道及淺水灣,是港島區目前唯一編號為2字起首百位數的巴士路線。 本線途經香港仔隧道及告士打道,被標榜為「香港仔隧道特快」路線。然而,根據城巴網站的資料,本線的全程行車時間為60分鐘,比與本線起訖點完全相同的城巴6號線及城巴6X線的全程行車時間還要長5分鐘,本線是否特快見仁見智。.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城巴260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314線

城巴314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小西灣(藍灣半島)及赤柱的假日循環巴士路線,由城巴經營,於夏季的假日提供小西灣及柴灣來往大潭及赤柱泳灘的循環巴士服務。.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城巴314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6號線

城巴6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赤柱監獄和中環(交易廣場)的巴士路線,是赤柱居民來往灣仔和中環的路線,亦是港島區老牌巴士路線之一。.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城巴6號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6X線

城巴6X線為一條港島市區路線,來往中環(交易廣場)及赤柱監獄,途經金鐘、--、香港仔隧道、深水灣、淺水灣及馬坑。 本線另設N6X線,由城巴營辦,來往及,途經馬坑、舂坎角、淺水灣、深水灣、香港仔隧道、灣仔(皇后大道東)及金鐘。該路線行車路線及赤柱總站安排與主線相同:總站名義上位於,但實際總站位於。路線於中秋節翌日會提供單向往中環的服務;而元旦日凌晨則提供雙向服務。.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城巴6X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73線

城巴73線是香港島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數碼港/華富(北)及赤柱監獄之間。本路線是目前港島南區最長的區內巴士路線,全程行車里數為16.4公里。 城巴73P線為73的特別班次,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早上單--由香港仔(逸港居)開出兩班往數碼港。.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城巴73線 · 查看更多 »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華足球隊歷史

南華足球隊歷史悠久,起源於1908年成立的華人足球隊,成立之初為使到香港華人能夠參與當時由西方人獨佔的香港足球運動。華人足球隊於1910年更名為南華足球會,於1916年遷往跑馬地樟園之會址,及正式加入香港足球總會。其於1917/18年香港足球聯賽賽季首次加入香港乙組足球聯賽,翌年再派隊加入甲組聯賽參賽,令到球隊分成甲、乙兩組與其他的西方人足球隊競逐。 南華足球隊是香港職業足球隊中奪得香港甲組足球聯賽冠軍次數最多的足球隊,共40次,比較第二多的精工高出4倍。此外,南華29次奪得高級銀牌賽冠軍、8次總督盃冠軍、10次足總盃冠軍和3次聯賽盃冠軍。其中兩次(87/88年及90/91年賽季)囊括聯賽、高級銀牌、總督盃和足總盃四大錦標成為「四冠王」。 其成績在香港足球壇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南華過去面對外隊都屢有佳作,其中擊敗聖保羅、熱刺、南斯拉夫以及借將對洛杉磯銀河勝出等都為人津津樂道。亦正是種種原因,南華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足球隊之一。 南華足球隊歷史主要分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前期、中期和近期4個主要部分。大戰前時期由於是少數的華人足球隊,加上出產「中國球王」李惠堂,故此一直受到足球迷的喜愛。在中前期(即大戰後至1950年代),南華雄霸球壇,奪標無數。1950至1970年代,南華的「一哥地位」受到九巴及傑志等挑戰,不過由於南華本身雄厚的實力及坐擁大批足球迷,南華始終守在前列位置。到了1980年代初期南華處於低谷,連續5個球季都被精工奪得冠軍,期間數次更需要護級,引發兩次大規模足球流氓擾亂治安的事件,更首次需要降班,獲足總挽留才得以留級。1990年代中期,被東方挑戰,曾經大敗0:5。及至年禧年代初期,南華一度以「全華班」組織下,再次陷入降班危機,在羅傑承重掌足球部主委後,鋭意革新,終於重返甲組聯賽榜首,並且在亞洲賽事上有良好表現。.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南華足球隊歷史 · 查看更多 »

史超域

史超域牧師 (英文:The Reverend Arthur Dudley Stewart,),是英國在香港的傳教士,曾擔任聖保羅書院的校長。.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史超域 · 查看更多 »

吳文遠

吳文遠(Avery Ng;),外号“大将军”,出生於香港,社會民主連線主席,活躍於社會運動,是泛民主派的一員。因其說話溫文但經常參與公民抗命或社會抗爭,被傳媒形容為「斯文版長毛」。.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吳文遠 · 查看更多 »

宋漢生

宋漢生 (Greg Sung),香港專欄作者,網上書櫃 aNobii 創辦人,種子投資者 骷髏會。.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宋漢生 · 查看更多 »

左霈

左霈(),字雨荃,正黄旗汉军广州驻防。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中进士,殿试高居第一甲第二名,即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後外派云南任丽江知府。 民国元年(1912年)由蒙藏局派往筹办《蒙藏报》,任总编纂。民国七年(1918年)起,先后任清华学堂历史、国文教师,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次年赴香港,任圣士提反书院教师。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病逝。 Category:清朝翰林 Category:清朝麗江府知府 Category:汉军正黄旗人 P.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左霈 · 查看更多 »

中銀香港紫荊盃

中銀香港紫荊盃(BOCHK Bauhinia Bowl Award)是一項專為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轄下港島及九龍地域分會會員學校而設的獎項,每年一次頒發予該年度各體育比賽項目中表現最全面及優秀的學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中銀香港紫荊盃 · 查看更多 »

伍經衡

伍經衡(Richard Eng King-hang,),香港前補教名師,為香港女藝人伍詠薇之兄長,亦是大型補習社遵理學校創辦人之一。.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伍經衡 · 查看更多 »

伍華

伍華(),香港建築商,於香港出生,祖籍為廣東台山,其約於1920年代創辦的生泰建築公司承造了多個政府和私人建築工程。他亦曾任保良局和東華醫院總理。其子為曾任市政局議員的伍秉堅。 伍華當初在海軍船塢擔任工人領班,後來創辦生泰建築公司承造建築工程。省港大罷工期間,他調動旗下七百名工人替政府辦事,甚得時任香港總督金文泰歡心。香港保衛戰期間,他同樣調動工人幫助搬運政府物資。香港日治時期,伍華獲委任為以周壽臣為首的華民各界協議會的委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伍華 · 查看更多 »

张正甫 (香港)

张正甫,人稱「張公」,香港媒体资深管理层、香港新闻界鼻祖、香港电视新闻制度创始人、香港学府新闻专业开创人、香港殿堂级影星萧芳芳的现任丈夫。.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张正甫 (香港) · 查看更多 »

張智軒

張智軒(Russell Cheung Chi Hin,),香港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畢業於1996年第9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從視演出以來,飾演過很多不同的角色,多為配角。直至2007年,劇集《十兄弟》推出後,才漸漸為觀眾所注意。目前是監製潘嘉德常用的綠葉演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張智軒 · 查看更多 »

彭文堅

彭文堅(Nixon Pang Man Kin,),前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藝員,現為商界人士。他於2001年創辦中國融保金融集團,並擔任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此前曾在2005至2007年期間擔任旭日環球執行董事。.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彭文堅 · 查看更多 »

何廣沛

何廣沛(Matthew Ho Kwong Pui,),香港男演員及主持,現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何廣沛 · 查看更多 »

何弢

何弢(英文名:Tao Ho,),原籍廣東,生於上海,建築師兼藝術家。 何弢是港事顧問、香港區旗和香港區徽設計師、香港藝術中心發起人之一及總建築師、上環街市重修更新的規劃師,並負責海洋公園大熊貓館的興建計劃。何弢還是香港知識產權會首任會長,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校董、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及香港電台《講東講西》主持,亦分別出任中國藝術學院及上海同濟大學客座教授。.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何弢 · 查看更多 »

何艷娟

何艷娟(Katherine Ho,),香港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女藝員。2014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季軍。.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何艷娟 · 查看更多 »

区凤墀

区凤墀(),本名逢时,字锡桐,号凤樨,又号穑叟,广东南海人。 1864年何福堂到佛山传道时与区凤墀相识,区凤墀受其影响后开始信仰基督教。翌年前往香港,在伦敦会参与翻译圣经等工作。1872年,出任伦敦会香港湾仔堂主任。1883年,孙中山为准备投考香港学校而补习中文,拜区凤墀为师。在他鼓励下孙中山受洗成为基督徒,后来他还为孙改名为“逸仙”。1889年,他赴德国出任柏林大学中国语文教授。回港后,曾任道济会堂长老、香港华民政务司团总书记。1899年时,协助陈少白创办《中国日报》。退休后,还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圣士提反书院汉文总教席、广华医院监理等。.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区凤墀 · 查看更多 »

周埈年

周埈年爵士(Sir Tsun-nin Chau,),香港富商及華人領袖,曾為執業大律師,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歷任過潔淨局局紳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等職;戰後先後獲港府委任為立法局及行政局的首席非官守議員。周埈年亦曾任廣東信託銀行董事長,惟該行在1965年因股災倒閉,引起經濟動盪。.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周埈年 · 查看更多 »

周錫年

周錫年爵士(Sir Sik-nin Chau,),香港富商和首位香港華人耳鼻喉科醫生,曾任華人銀行、九龍巴士及牛奶公司等企業的董事長,在二戰後的1940年代至1960年代初先後擔任過立法、行政兩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亦出任過香港工業總會與貿易發展局的首任主席,是繼其堂兄周埈年爵士以後,另一位甚具影響力的華人僑領。 周錫年的牛奶公司在1972年遭英資置地敵意收購,在1976年以後復因中風而減少出席公開場合。周錫年晚年曾因其遺囑分配而與長媳及次子周啟邦展開訴訟。有關其遺囑的爭論,至他去世後仍持續多時。.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周錫年 · 查看更多 »

傅秉常

傅秉常()字褧裳,广東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中華民国政治家、外交官。.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傅秉常 · 查看更多 »

王若琪

王若琪(Takki Wong,),香港女歌手。2008年正式加入樂壇。她由歌唱老師介紹給當時的經理人認識而入行。 2016年與李端嫻組成日月系,擔任節奏結他手兼主唱。.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王若琪 · 查看更多 »

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香港立法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第三屆立法會於2004年9月12日經選舉產生,60名議員分別從地區直選及功能團體各選出30名,任期四年,由2004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本屆立法會主席為范徐麗泰,於2004年10月6日經議員互選產生。.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第三屆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盧吉

一代盧吉男爵,GCMG,CB,DSO,PC(Frederick John Dealtry Lugard, 1st Baron Lugard,),又譯盧嘉、盧迦或盧吉士,有時誤譯為「盧押」,原任英軍的旅長,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十四任總督(1907年7月-1912年3月)。.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盧吉 · 查看更多 »

直接資助計劃

接資助計劃(Direct Subsidy Scheme),簡稱直資,是一個在1991年開始推行的香港教育資助計劃,也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政策之一。計劃目標是以促進優質的私立學校發展,為鼓勵學生提供教育水平的非官立中學及資助學校以外的更多選擇。教學以開放式為主,以提高私立學校的教育質素。受此計劃資助的學校稱為直資學校,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收費及入學要求,接近私立學校。直資學校可得到政府按合資格學生人數提供的資助。.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直接資助計劃 · 查看更多 »

莫幹生

莫履賢,MBE,JP(Mok Kon-sang,),字幹生,號應霖,〈混跡洋行成巨賈,祖孫三代皆買辦〉,2009年5月7日。香港紳商,1917年至1931年任太古洋行末任買辦。 莫幹生來自莫仕揚家族,與祖父莫仕揚和父親莫藻泉三代均任太古洋行買辦,橫跨前後61年。在買辦任內,莫幹生協助太古拓展業務,使之在1920年代一躍而成香港數一數二的英資洋行。不過,莫幹生也透過太古糖業囤積居奇,趁價低的時候買入食糖,然後再待價而沽,從中賺取600萬至700萬港元的鉅額利潤。莫幹生透過太古糖業從中取利的做法引來太古大股東施懷雅家族的注意,促使太古方面展開調查,最終迫使莫幹生在1929年賠償25萬港元和解,至1931年再被迫辭任買辦一職,標誌著莫家勢力逐漸從太古洋行消退。 莫幹生嘗任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對教育發展尤其關注,他除了是香港大學終身校董外,也是九龍城民生書院創辦人之一,並曾慷慨捐助聖保羅男校、聖士提反書院和母校皇仁書院等校。莫幹生在半山干德道41號建有豪華大宅,大宅後來曾用作香港外國記者會,也是1950年代荷里活電影《生死戀》的拍攝場地之一,復於1960年代末拆卸重建為聯邦花園。 莫幹生不少家族成員均各有所長,其弟莫應溎和莫應基分別是執業大律師和資深股票經紀,其中莫應溎後來支持共產黨,並轉到中國大陸定居。莫幹生其中一位孫兒莫華釗是文物收藏家和註冊會計師;曾外孫女陸恭蕙曾任立法局、立法會議員和環境局副局長;而姪孫莫華倫則是國際男高音歌唱家。.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莫幹生 · 查看更多 »

莫樹錦

莫樹錦,(Mok Shu Kam Tony,)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教授,中大癌症病人針灸中心主管,廣東省人民醫院名譽教授,兼任電視節目主持,雜誌專欄作者。.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莫樹錦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973線

過海隧道巴士973線是香港城巴一條獨營的西區海底隧道巴士路線,亦是赤柱首條過海隧道巴士線,來往尖沙咀(麼地道)及赤柱市場。 此線是西環來往淺水灣及赤柱的唯一公共交通服務。.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過海隧道巴士973線 · 查看更多 »

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

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是一條已取消的節日特別巴士路線,由赤柱往尖沙咀東,由城巴營運。 此線已被全程收費$20、取道香港仔隧道及紅磡海底隧道的新線173R取代,當973號線正常收車時間後(晚上2205)後提供服務,主要方便南區泳灘遊玩的市民於節日遊玩完畢後返回九龍市區及接駁港鐵東鐵綫。.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過海隧道巴士N973線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堂中學

聖士提反堂中學(St.)是香港一所中學,直屬於香港聖公會聖士提反堂,創校於1968年9月。校舍座落在中西區內薄扶林、半山區、西營盤三地接壤處的薄扶林道與般含道交界,隔般含道與香港大學孔慶熒樓、香港大學本部大樓直接相對;东侧紧邻圣保罗书院。 自創校以迄1998年7月採用英語作為授課媒介;1998年9月起實施母語教學,該屆中一班級及其後入學之新生,皆接受以中文為授課及教材語言的中學課程。.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士提反堂中學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灣

聖士提反灣泳灘是香港其中一個游泳海灘,位於香港島南區的赤柱西岸,赤柱後灘的對面。因附近的聖士提反書院和其附屬小學而得此名,泳灘現時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聖士提反灣泳灘的設施包括小食亭、燒烤區、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及浮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士提反灣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

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是指一宗在香港保衛戰步入尾聲時發生的大屠殺事件,大量傷兵、護理人員和教職員在聖士提反書院遭到進攻香港的日本軍殺害。.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 · 查看更多 »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St.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 查看更多 »

聖保羅書院

聖保羅書院(St.)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創辦的一間著名傳統名校,屬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成員學校之一,設有小學部和中學部,俱只收男生。該校中學部校舍位於中西區半山般咸道69號,小學部則已遷離西區,於2013年落戶於港島南區薄扶林域多利道777號的全新校舍。 據正式記載,該校於1851年正式成立;但文獻顯示,早於1841年,創辦人史丹頓牧師已開始在英國籌集款項,並於1851年創立聖保羅書院。起始之時,該校只有一位導師及九位學生。聖保羅書院創校規模雖小,由於秉持辦學理念,不怕與殖民政府意見相左而堅持其治學風格,該校得以於1840至1880年間成為現代中國思想的搖籃,眾多著名中外知識分子曾任教、就讀及寓居於書院,包括王韜、、傅蘭雅、伍廷芳。現時,這間全日制學校大約有1,200名學生就讀,學生成績優異。現任校長是源迪恩先生。.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保羅書院 · 查看更多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Sheng Kung Hui Lui Ming Choi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政府津貼中學。1973年由呂明才基金資助香港聖公會成立,由於牛津大學畢業的吳美文博士擔任創校校長。學校提倡學生成為一個關愛社會的傑出領導者,維護正義及發揮由社區至全球性的影響。成為聖呂精神及該校傳統。.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 查看更多 »

華里士

華里士准將(,),英國陸軍和英屬印度陸軍軍官,1941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先後指揮駐港英軍「大陸旅」和「東旅」。 華里士1914年加入英國陸軍,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曾於法國等地作戰,並因傷導致左眼失明。1917年,他轉入英屬印度陸軍,起初於伊拉克作戰,一戰尾聲出任摩蘇爾總政治主任,及後再被調派到波斯西南部工作。一戰結束後,他長期駐守印度南部和緬甸,1939年二戰爆發後在孟買出任內部安全部隊指揮官。 1940年,華里士奉調來香港出任第7拉吉普軍團第5營營長,同時軍階由中校晉升為准將。1941年9月,新任駐港三軍司令莫德庇少將抵港履新,重新部署香港防務,適逢當時加拿大援軍於同年11月抵港,莫德庇遂把駐港英軍分成「大陸旅」和「港島旅」,前者負責佈防九龍和新界地區,後者則負責香港島地區,而華里士則出任「大陸旅」旅長。華里士一直認為香港守備薄弱,而且不滿軍中上下普遍缺乏備戰意識,於是在「大陸旅」組成後立即加強醉酒灣防線的防務,以防深圳河以北的日軍一旦對香港展開侵略。 豈料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隨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展開對香港的侵略,香港保衛戰一觸即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醉酒灣防線不消數天便告崩潰,而華里士的「大陸旅」更在12月13日全數撤到港島地區,標誌著九龍和新界的全境陷落。此後,莫德庇重新調配駐港英軍,並把守軍改組為「東旅」和「西旅」,前者繼續由華里士擔任旅長,負責守衛港島東面地區。可是,華里士的「東旅」未能阻擋日軍於12月18日登陸港島,進而導致其在翌日進擊「西旅」位於港島中部黃泥涌峽的陣地。 隨著日軍的步步進逼,「東旅」與「西旅」逐步被日軍分隔,「東旅」更被迫退至港島南部的淺水灣和赤柱一帶,到戰事尾聲再進一步撤退到赤柱半島。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12月25日下午宣佈無條件投降後,華里士因消息阻隔的關係,繼續與日軍戰鬥,到12月26日清晨才決定「東旅」全體投降。香港淪陷後,華里士以戰俘身後先後被拘禁於香港和台灣兩地,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始獲釋放。華里士在香港保衛戰後期拒絕旗下加拿大來福槍營提出要求撤退的建議,並在後來命令來福槍營冒死反攻,造成百多人陣亡;以及在戰事早期未能守住醉酒灣防線城門碉堡等事件,均引起後世的正反爭論。他在戰後向陸軍部提交的戰時日記,則對加拿大援軍的表現予以嚴厲批評。.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華里士 · 查看更多 »

靖林

靖林(Radcliffe),是信德集團在香港中西區薄扶林的一個複式豪華住宅項目,地址是中西區薄扶林薄扶林道124號,毗鄰瑪麗醫院、香港大學。物業於2007年3月落成,同年5月開始發售,平均呎價1.2萬至1.6萬元,到2008年入伙。.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靖林 · 查看更多 »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是一個由香港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創立,由教育局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用以鼓勵及推動教育改革而設立的一個獎項。.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 查看更多 »

袁彌明

袁彌明(Erica Yuen Mi-ming;)是袁彌明生活百貨(彌明生活百貨前身)創辦人,曾參與電影及電視幕前演出。曾經擔任任香港政黨人民力量主席、人民力量執委會委員、電訊盈科見習經理、時事評論員、節目主持、作家、藝員、模特等,早年於香港赤柱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1992年畢業)以及聖士提反書院畢業(1997年中五),之後到美國麻薩諸塞州Northfield Mount Hermon School就讀預科(1999年畢業),並入讀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經濟系,於2003年畢業,祖籍浙江寧波鄞縣,是西門袁氏家族的後人,祖父是袁勃,父親是袁弓夷。。 在2005年參加香港小姐競選,於準決賽獲得「旅遊大使獎」,並於決賽位居前5名。2007年離開無綫電視,其後為報社和雜誌社寫專欄和錄Youtube短片教美容,迅速創立護膚品和健康食品專門店「袁彌明生活百貨」()。2010年因不滿民主黨支持政改方案而成立政治組織選民力量並成為人民力量執行委員。2012年與陳志全(慢必)合組名單代表人民力量參選立法會(新界東)地區直選,獲得38,042票,令拍檔陳志全成功當選。 2016年9月10日,袁彌明宣佈退任人民力量主席,原因過去在社區解釋議會拉布,以及推動全民退保的工作做得不理想。 2018年,於網上撰寫文章直言女人追求虛榮是一場災難。並表示她們容易被表面風光支配自我價值。 亦不時分享個人護膚心得。.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袁彌明 · 查看更多 »

西營盤

西營盤(Sai Ying Pun)是一座山城,位於香港香港島西部,與半山區及中上環接壤,為香港最早期發展的住宅區及學校區。西營盤可說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香港開埠的百多年前,英軍在佔領角以西的西角(West Point)一帶築起軍營,故此地有「西營盤」之名。西營盤是融匯香港歷史、展現華洋雜處樣貌的大眾生活區。在地區行政上,西營盤屬於中西區,位置為上環以西,石塘咀以東,般咸道以北,維多利亞港以南,即大約由嘉安街至威利麻街位置。.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西營盤 · 查看更多 »

香港基督少年軍

香港基督少年軍(The Boys' Brigade, Hong Kong,縮寫:BBHK)是以基督少年軍的宗旨及格言為基礎,於香港培育青少年人及為基督教教會培育屬靈領袖。截至2017年11月,香港基督少年軍共有357註冊分隊,並分別由教會、學校及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主辦。.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基督少年軍 · 查看更多 »

香港博物館列表

下列是香港各博物館的列表。截至CURRENTYEAR年CURRENTMONTHNAME為止,香港共有約60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証,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香港國際博物館日2002博物館博覽,第8頁 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館定義的香港文博機構,皆會收錄在此列表內。 此列表包括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教育機構及非牟利團體轄下的博物館、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的博物館,以及已關閉的博物館。此列表並不包括籌建或規劃中的新博物館。此列表會列出博物館的名稱、相片(如有)、啟用日期、關閉日期(如有)、管理機構(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一節)、所在位置以及入場收費。其中「相片」一欄所列出的是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館沒有自有建築物,會以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會以淺灰色背景代表設有入場收費的博物館,其所有入場門票價格均以港元計算。.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博物館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

香港島(Hong Kong Island),簡稱港島或香港,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59平方公里,最高峰是太平山,海拔554米,為境內第二大島嶼。中國大陸方面並認為香港島屬萬山群島的一部份。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位於港島南區的赤柱是當時的行政中心。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並劃為維多利亞城。香港島與九龍半島由維多利亞港分隔,海岸是昔日貿易船隻停泊的地方。 香港島是香港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立法會綜合大樓、政府總部和終審法院皆位於香港島;中環、金鐘和銅鑼灣等主要商業區也位於香港島。而地區劃分(例如作為立法會選區)上的香港島,還包括鴨脷洲、大小青洲、熨波洲、銀洲等附屬島嶼,即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和南區四區的總和。.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島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40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40線是香港一條來往赤柱、淺水灣、深水灣至銅鑼灣的24小時小巴路線,由進智公交營運。 一向以來,赤柱及淺水灣居民只能乘搭班次疏落而迂迴的中巴(後改由新巴營辦)的63(不經香港仔隧道)及65號線(經香港仔隧道)往來銅鑼灣,因此本路線投入服務後,方便赤柱及淺水灣居民以直接的途徑往來銅鑼灣區,也方便往來南區海灘及赤柱遊玩的市民,完全取代新巴63及65的地位。擁有高客量。 本線另設立特快線40X,起訖點與主線40路線相同,惟不經大潭道迴旋處及赤柱正灘。而小巴公司只會在小巴車頭插上紙牌識別此線為40X,其電牌和牌布仍然會顯示為40。.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島專線小巴40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40M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40M線是香港一條已取消的小巴路線,由進智公交營運。.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島專線小巴40M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專線小巴52線

香港島專線小巴52線為香港一條來往香港仔(漁暉道)至赤柱監獄的小巴路線,擁有極大的客量。 本路線與城巴73線服務範圍相若,但不同的是取道舂坎角、馬坑邨及赤柱廣場,因此方便香港仔、黃竹坑上班或上學的赤柱、舂坎角、馬坑邨居民,由於班次非常頻密(最密更達4分鐘1班車),因此搶走城巴73線的客源,而在壽臣山及黃竹坑往香港仔的收費與巴士線相若,因此該分段的短途客亦相當多。.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島專線小巴52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學列表

本列表列出香港所有辦學中的包括官立、資助、直接資助計劃和私立中學,以及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中學和其他國際學校,以按照香港行政區劃劃分排列。 --限收錄開辦香港中一至中六課程,曾經遷校者按照現時的位置處理,曾經更名者以最近的校名為準。.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中學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學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縮寫為HKCEE,慣稱CE及會考,亦有用英文舊稱School Cert.;Hong Kong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辦的其中一個公開試,於每年4、5月舉行,8月第二個星期公佈成績。 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早期亦曾有為完成全部中學課程學生而設的中學會考。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而2010年「末代會考」(即最後一屆開放予應屆學校考生)的報考人數有127,162名,其中90,063名為學校考生;37,099名為自修生。 因香港教育改革,香港中學會考會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取代。2011年香港中學會考為最後一屆(俗稱「終極會考」,意指真正最後一次「末代會考」),並已於當年4月至5月期間舉行,考生只能以自修生身份報考而不會再開放予學校考生應考。 自1978年香港考試局接手舉辦會考,至2011年的34年間,共有約4,399,100名考生曾報考香港中學會考。.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中學會考 · 查看更多 »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Grade I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三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451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另有33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484幢。.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之最

香港之最是指香港在某一些方面最頂尖的事物,這裡列舉了一些香港之最。.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之最 · 查看更多 »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香港二級歷史建築(Grade 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二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329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二級歷史建築;另有20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348幢。.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保衛戰 · 查看更多 »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Hong Ko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ward)是一個在香港的學生比賽,表彰學生重要的學術表現、課外活動成就和為社會服務的承諾。 從1985年到2012年,該獎項由獅球教育基金會與傑出青年協會共同舉辦。從2011年開始,該獎項由青苗基金及傑出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每年,大約有10名在香港本地中學及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被選為“香港傑出學生”。.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 查看更多 »

香港築跡

《香港築跡》(HK ARTchitecture)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資訊節目,講述香港境內多項被評為歷史建築的特色建築。 該節目於2010年7月5日至11月21日,由2010年7月5日至9月20日於逢星期一晚上7時至7時30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2010年10月3日至11月21日於逢星期日晚上7時至7時30分在無綫電視翡翠台、高清翡翠台及myTV播出。另外於提供節目重溫。主持為張慧慈。 在2010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中,該節目奪得「最具欣賞價值綜藝節目大獎」。.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築跡 · 查看更多 »

香港紅十字青年團

香港紅十字會青年團(Hong Kong Red Cross Youth Units),是香港紅十字會轄下的青年及義工事務部所管轄的制服隊伍。 紅十字會青年團一般設於中學、青年中心,分區總部亦有舉辦公開團,供學校未有開設紅十字青年團的學生參加。各青年團由香港紅十字會的5個分區總部,按地區各自統籌。會員年齡由12歲至17歲。紅十字會青年團每年定期舉辦的週年活動有大會操、急救比賽、護理比賽、最佳服務主題計劃比賽、世界紅十字日、社區健康推廣日、國際交誼活動、傑出紅十字青年會員選舉等。.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紅十字青年團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是1998年成立的香港聖公會教省轄下的一個教區,管轄地區包括香港島、離島區、大嶼山北及馬灣。首任教區主教及教區榮休主教是鄺廣傑榮休大主教(即港澳教區最後一任主教及前教省大主教暨主教長)。.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聖公會香港島教區 · 查看更多 »

香港聖公會院校

香港聖公會是香港及澳門的辦學團體之一,其中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主要管理香港的小學;聖公宗(香港)中學委員會管理香港的中學。現任聖公會教育幹事是陳謳明主教,現任香港聖公會大主教教育顧問是前聖保羅書院校長夏永豪。.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聖公會院校 · 查看更多 »

香港機場列表

以下是香港機場(包括直升機場)的列表:.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機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香港法定古蹟(Declared Monuments in Hong Kong),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的歷史建築、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點與構築物。古物事務監督經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並經行政長官批准後,可刊憲公告宣布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為法定古蹟。 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港共有114項法定古蹟,其中45項位於香港島、11項位於九龍、50項位於新界(不包括離島)、8項位於離島。.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法定古蹟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香港教育史

香港的教育情況,從宋代起才有確實史料記載。英國接管香港之初,香港政府教育政策只着重培養殖民地官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飆升,教育需求隨之增加。在各方壓力下,殖民地政府才首次聘請國際顧問進行教育研究,促成了義務教育的推行。1997年主權移交以後,特區政府着手推行教育改革,卻引起連串爭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香港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謝立文

謝立文是香港著名兒童漫畫《麥嘜、麥兜》系列的作者之一,謝立文負責故事創作,而他妻子麥家碧負責插圖。 謝立文另著有「屎撈人」、「樣衰阿闊」系列故事。 謝立文中學時代就讀於赤柱聖士提反書院,麥兜裏的春田花花幼稚園,部份是他母校的回憶。例如黃秋生配音的校長及黎根,就是按照他就讀時的校長葉敬平樣子繪劃,舊生們看見,無不拍案叫絕!《麥兜》動畫版中不少的歌曲皆由同校校友何崇志博士填詞及編曲。 另亦有指《麥兜噹噹伴我心》動畫電影中帶領春田花花幼稚園同學組成合唱團、有濃厚音樂底子的校長是按照他當年就讀時的音樂老師唐少偉(Leon Shiu Wai Tong)而塑造的角色。 Category:香港导演 Category:香港编剧 Category:香港小說家 Category:香港漫畫家 Category:香港兒童文學作家 Category:謝姓 Category:聖士提反書院校友.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謝立文 · 查看更多 »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是香港政府為推動當地學校把資訊科技投放於教學改革而設立的獎勵。全香港十八區除了屯門區和元朗區因為幅员較廣而設有兩個中心以外,其他各區都各有一間學校獲選為卓越中心。獲選為卓越中心的學校,除了會被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選為訓練其他老師的基地以外,亦要負責策劃推動區內學校把資訊科技運用於改進教學的計劃。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從2001年開始,本來只有15家成員學校,直至2016年9月已擴展至全香港20家中小學。.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 查看更多 »

黃克競

黃克競博士,OBE,CBE(,),原名黃祖騋、字克競、以字行,香港1960年代著名工業企業家,五邑華僑,祖籍廣東新會。黃克競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前會長,他於五十年代後期投資研發及製造光學儀器,被稱為「光學儀器大王」。同時,黃克競熱心於教育、公益事業,造福華人社會,是一位慈善家。.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黃克競 · 查看更多 »

黃秉乾 (律師)

黃秉乾,MBE,JP(,),香港事務律師,1964年至1984年擔任的近律師行合夥人,1984年因捲入「佳寧案」辭職離港,長居美國。 黃秉乾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堂,1959年註冊成為香港執業事務律師,並獲的近律師行聘用。身為當時香港少有的華人律師,黃秉乾在六十至七十年代曾擔任不少社會公職,當中包括1960年至1961年當選保良局庚子年總理,以及1961年至1962年當選保良局辛丑年首總理和博愛醫院辛丑年總理。1966年,他獲香港政府委任為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委員,促成委員會於同年12月發表報告書。他在1967年獲頒授MBE勳銜,1970年再奉委為非官守太平紳士。 1980年,黃秉乾與的近律師行高級合夥人溫寶樹和合夥人潘兆忠協助佳寧集團以高價售出整幢金門大廈,但佳寧後來被揭發其實從未完成有關交易,卻把交易利潤列入公司業績內,涉嫌串謀詐騙一眾佳寧股東和債權人。1984年5月,香港警方正式向黃秉乾發出拘捕令,然而他當時據報已經身處美國。經過多年的司法程序,黃秉乾涉及「佳寧案」的控罪最終於1988年獲當局撤銷。.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黃秉乾 (律師)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 (香港)

黃竹坑位於香港島區,在香港仔中心之東,深水灣之西。在香港地區行政中,黃竹坑屬於南區,目前主要是一個住宅及輕工業區,並且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香港海洋公園的所在地。 黃竹坑東部的壽臣山一帶,曾經是香港圍的所在地,被認為是香港地名來源之一。原村的大部分已被政府拆卸,現僅存黃竹坑新圍和小部分黃竹坑舊圍。.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黃竹坑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耀信

黃耀信(Wong Yiu Shun,),外號「師傅信」,是前香港甲組足球員,先後踢過前鋒、中場、後衛等多個位置,堪稱是一位通天老倌。退役後擔任教練,曾先後三次執教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愉園。 值得一提的是,其兄黃耀鐘,其弟黃耀民均曾是甲組足球員,實在是一門三傑。.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黃耀信 · 查看更多 »

黃應士

黃應士(Raymond R. Wong),(1937年 - )行內人稱「吉叔」,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前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香港資深新聞從業員。 黃應士為海外信託銀行創辦人、九龍樂善堂總理黃錫彬之十一子,其長兄為三狼案死者黃應求,黃應求之子亦黃應士侄兒即是以幽默見稱的體育評述員黃興桂。他曾就讀聖士提反書院,之後入讀密蘇里州Kemper Military School。他早於1955年在美國密蘇里州小鎮擔任記者,1959年畢業於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取得學士學位。1966年至1967年曾在史丹福大學作政治學研究。曾經在越戰戰地採訪。1968年回到香港,曾在英文報紙《虎報》擔任攝影記者、編輯,其後在香港浸會書院傳理系任教。後在患上腸胃炎期間被林旭華及周梁淑怡羅致,進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任新聞部主管。其後升任為助理總經理。 黃應士曾在浸會書院傳理系任教6年,有「阿sir」的稱號,在香港新聞界有很高的地位,他的學生不少在香港各電子傳媒任職。他對新聞自由亦甚為執著,他亦先後在香港、中國內地及美國擔任多間新聞及電視學院顧問。 2003年,黃應士曾親身率領其愛將譚衛兒及陳凱欣,到科威特為無線電視採訪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並在鏡頭前戴上防毒面具,但身邊兩位女記者卻只能以手巾掩鼻,成為當時香港傳媒話題之一。2004年3月31日正式退休。他喜愛打保齡球。 2006年1月17日,香港政府委任黃應士出任香港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主席,對香港電台及公營廣播政策的未來進行檢討。 2012年3月16日,香港政府委任黃應士出任新成立的通訊事務管理局成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黃應士 · 查看更多 »

霍震霆

霍震霆(Timothy Fok Tsun-ting,), 生于英属香港, 籍贯广东省番禺市, 已故香港著名爱国商人、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东長子。現任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及多項體育界的公職,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霍震霆 · 查看更多 »

胡穗珊

胡穗珊(Suzanne Wu Sui-shan,),香港政治人物,社區前進油麻地南社區幹事,前工黨主席。畢業於聖士提反書院及香港理工大學語言及傳意學士,在學期間曾任學生會幹事,及後再取得英國華威大學性別與國際發展碩士。她曾任職工盟組織幹事、清潔服務業職工會總幹事,及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總幹事等勞工組職要職。2015年12月13日,在工黨黨員大會選舉中獲逾六成支持,成為新任主席,任期2年。 2017年8月23日,胡穗珊辭去黨主席及退出工黨。.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胡穗珊 · 查看更多 »

赤柱

赤柱(Stanley)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淺水灣以東、石澳以西,是著名旅遊景點。 赤柱以前有很多木棉樹,树上有鮮紅色的花朵,在日出的陽光照耀下,树木看起來像赤紅色的柱,因而称为「赤柱」。.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赤柱 · 查看更多 »

赤柱市集

赤柱市集(英文:Stanley Market),又稱赤柱市場,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西北部,南望赤柱灣,北至赤柱廣場,南至八間屋。 赤柱市集內的街道有赤柱大街、赤柱市場道、赤柱村道和赤柱新街,內有多座單幢式唐樓,銷售紀念品、手工藝品、古董、成衣服裝、油畫、首飾、餐廳及外幣找換店等,大部分由赤柱原住民經營,香港旅遊協會出版的香港旅遊指南也有推介此一處景點。 赤柱市集的商店營業時間一般是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赤柱市集 · 查看更多 »

赤柱監獄

赤柱監獄(Stanley Prison)前稱香港監獄(Hong Kong Prison),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99號,於1937年1月啟用,為香港最高度設防的監獄,由懲教署管理,囚禁被判終身監禁或較長刑期的在囚人士,收容額為1,511名。.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赤柱監獄 · 查看更多 »

赤柱拘留營

赤柱拘留營(英文:Stanley Internment Camp)位於香港香港島赤柱,約為今聖士提反書院及赤柱監獄外圍一帶,為香港日佔時期日本皇軍在香港保衛戰後用作拘留日本敵國的白種國民。.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赤柱拘留營 · 查看更多 »

葉宇澄

葉宇澄(Eugene Yip,),香港歌手,畢業於聖士提反書院。於EMI卡拉OK大賽勝出而入行。現時於商業電台工作,主持雷霆881節目《書‧情‧歌》。.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葉宇澄 · 查看更多 »

葉問

葉問(Yip Man,)原名葉繼問,香港身份證上的名字為葉溢,祖籍廣東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出生於佛山,共有一妻一妾,三子二女合共五名子女。為詠春發揚人,師承陳華順及師伯梁璧,於1950年代在香港發揚詠春拳,被讚譽為「打手王」。他是武打巨星李小龍師父。葉問生平惟一入室弟子為招允,生前曾送他牌匾「詠春正統」,今牌匾仍掛在招允之子招鴻鈞武館上。招允的惟一入室弟子為尹冠中,也自成一個門派。除了武術家身份之外,也具有中華民國國軍上校軍銜。.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葉問 · 查看更多 »

葉問前傳

是邱禮濤執導一部2010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杜宇航主演,故事介紹2008年上映的《葉問》的前傳,飾演少年葉問的杜宇航是香港影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武術冠軍,正宗詠春傳人葉問之子葉準也特別參與演出,洪金寶亦為武術指導也演出葉問恩師陳華順。葉問前傳於聖士提反書院書院取景。冼國林為武術總顧問。.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葉問前傳 · 查看更多 »

鄧肇堅

---- 鄧肇堅爵士,CBE,KStJ,JP(Sir Shiu-kin Tang,),香港企業家及慈善家,曾於1933年參與創立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並長年擔任董事局主席及總監督之職。 鄧爵士以生活儉樸、熱心公益及慷慨捐款著稱,先後任東華醫院及保良局主席,曾經多次獲勳,現時不少建築物都以他命名。鄧爵士穿長衫,剃光頭的形象,亦在民間留下深刻印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鄧肇堅 · 查看更多 »

鄭達鴻 (議員)

鄭達鴻 (Tat Cheng,),生於香港,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丹拿選區區議員及公民黨港島支部副主席、前任公民黨青年公民主席。 他自12歲起在北角長大,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榮譽)學士畢業。.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鄭達鴻 (議員) · 查看更多 »

鄒文懷

鄒文懷(Chow Man Wai, Raymond,),原名鄒定鑫,廣東潮州大埔县人,出生香港,於香港聖士提反書院就讀,1949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以后返港。香港的电影事业家,制片人。前任嘉禾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1998年,获香港政府颁发金紫荊星章。其弟為鄒定歐(Chow Ting Au, Anthony),嘉禾集團前任副主席。.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鄒文懷 · 查看更多 »

里斯本丸

里斯本丸(Lisbon Maru,りすぼん丸)是一艘日本客貨輪於1920年5月31日下水,隸屬日本橫濱船塢公司,長120米、寬18米、排水量7,152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來往日本與中國之間用作運載戰俘的船隻。.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里斯本丸 · 查看更多 »

金文泰

金文泰爵士,GCMG(Sir Cecil Clementi,),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 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後擔任過英屬圭亞那政府秘書(後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學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後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 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大蕭條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和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大蕭條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車總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權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和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馬來語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 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學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話,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書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漢學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餘,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金文泰 · 查看更多 »

陳偉業

陳偉業(Albert Chan Wai-yip,)綽號「大舊」(在粵語是體型魁梧之意),生於香港,籍貫廣東順德,曾經留學加拿大。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地方選區),所屬政黨為人民力量。 曾任荃灣區議會(麗興選區)議員、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香港民主黨、香港民主同盟及社會民主連線前成員。2012年,他代表人民力量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成功當選。.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陳偉業 · 查看更多 »

SSC

SSC可能是下列两个之一的英文字头缩写:.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SSC · 查看更多 »

李子方

李子方,JP(,),一作李子芳、又名李作聯,香港銀行家及政治家,1918年至1953年歷任東亞銀行助理經理和經理,1939年至1941年先後獲香港政府委任為市政局和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李子方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員,也是香港大學在1916年的首屆畢業生,1918年聯同兄長李冠春和紳商簡東浦與周壽臣爵士等人合作,籌組以西式經營的東亞銀行。在東亞銀行任職期間,李子方與擔任總經理的簡東浦聯手打理銀行的日常業務,為銀行的初期發展奠定基礎,使東亞銀行早在戰前已成為香港數一數二的華資銀行。 在銀行和其他商業業務以外,李子方也被港府委以不同公職,除了市政局和立法局的職務以外,他還在香港淪陷前擔任過保良局總理、教育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校董和戰時收益委員會委員等職。在立法局內,他曾經聯同局內其他非官守議員反對港府計劃開徵入息稅的建議,最終港府答應僅以開徵入息稅作為維持戰時收益的臨時手段。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以後,李子方在翌年被日治政府強迫出任華民代表會四名委員的其中之一。及至1945年香港重光,雖然他獲港府消除了通敵的嫌疑,但卻從此不再為港府敘用。晚年的李子方患有心臟病,身體健康大不如前,更需要多次前往美國接受治療,終在1953年於當地病逝,終年僅61歲。.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李子方 · 查看更多 »

李紹鴻

李紹鴻,S.B.S.,I.S.O.,J.P.(,),香港醫生及公共衛生、傳染病和醫療行政專家,1988年11月至1989年3月署任香港政府醫務衛生署署長,1989年4月至1994年6月任首位衛生署署長。 李紹鴻1958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1960年加入醫務衛生署任職醫生,署任醫務衛生署署長前,曾於1967年升任高級醫生、1970年實任首席醫生、1973年任助理署長,以及自1977年起晉升為副署長,任內處理過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衛生教育、職業與環境健康、衛生政策和醫務衛生管理等各方面事宜。醫務衛生署在1989年分拆成為衛生署和醫院事務署後,他順利過渡為衛生署署長,任內曾署任衛生福利司一職,處理過大小公共衛生等多方面的議題。 1994年退出衛生署後,李紹鴻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社區醫學講座教授和社區及家庭醫學系系主任,1999年起兼任中大賽馬會公共衛生學院首任院長,至2001年退休;後獲禮聘為社區醫學榮休講座教授,2009年進一步當選為中大榮譽院士。退休後的李紹鴻仍身兼多項與公共衛生相關的公職,歷任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主席、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愛滋病科學委員會委員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專家委員會委員等職。.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李紹鴻 · 查看更多 »

梁耀祖

梁耀祖(Leung Yiu-cho, Henry,)是香港律師,同時擔任中西區區議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梁耀祖 · 查看更多 »

梁敬國

梁敬國(Godfrey Leung,),前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梁敬國 · 查看更多 »

森美

森美(Sammy Leung,),本名梁志健,在香港出生,無綫電視(TVB)基本藝人合約藝員,組合森美移動之隊長,他亦兼任香港商業電台唱片騎師。 在香港和廣東等珠三角地區,森美與小儀早已是街知巷聞的金牌司儀和名嘴主持,兩人近年更加進軍電視業和大螢幕,成功擔任香港多部電影的主角,是香港影、視及播的三棲藝人。.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森美 · 查看更多 »

歲月神偷

是於2010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羅啟銳導演,由張婉婷監製,由任達華、吳君如、李治廷、鍾紹圖和蔡穎恩等主演,由電影發展基金資助拍製,主要外景拍攝場地包括上環永利街、拔萃男書院校舍及聖士提反書院校舍,更有多名拔萃男書院的師生客串演出。此為導演羅啟銳的半自傳電影,劇中的小弟即為羅啟銳自己。 《歲月神偷》於同年2月獲得第60屆柏林影展新生代單元適宜兒童觀看組(Generation Kplus)最佳電影水晶熊獎。.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歲月神偷 · 查看更多 »

汪琳

汪琳(Irene Wang,),原名汪曉文,前香港無綫電視藝員。她自1996年起服務無綫電視接近20年,至2013年約滿後不再續約。.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汪琳 · 查看更多 »

泛亞飲食

泛亞飲食有限公司(Asia Pacific Catering)是香港大家樂集團有限公司經營的飯堂、大家樂於機構膳食市場之核心業務單位。該公司成立於2008年3月31日,營運單位總數達54個,泛亞飲食於香港擁有逾60間分店。.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泛亞飲食 · 查看更多 »

溫健儀

溫健儀(WAN Kin Yee,)是香港田徑運動員,亦有香港「女飛人」之稱,個人獨攬100米、200米、400米、400米欄及4X100米的香港紀錄,同時也是跳遠的香港紀錄保持者 。.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溫健儀 · 查看更多 »

新巴14線

新巴14線是香港島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嘉亨灣及赤柱炮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新巴14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63線

新巴63線是一條來往港島東區北角碼頭和南區赤柱監獄的巴士路線。.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新巴63線 · 查看更多 »

日军战争罪行

日本战争罪行列出大日本帝国武装力量從军事扩张、到二战投降期间,在亞洲各地的戰爭罪行。.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日军战争罪行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曹善允

曹善允,CBE,LLD,JP(,),香港律師、政治家和紳商,1929年至1937年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曾任潔淨局議員、團防局紳、香港大學校董、華人公立醫局委員會副主席和港府教育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早年先後在上海和英國受教的曹善允,對香港20世紀初的教育和醫療發展起重要貢獻,他是香港大學、聖士提反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金文泰中學和民生書院等學府的創校人及籌款人之一,也曾多次為聖保羅書院籌募經費;此外,他又參與創辦雅麗氏紀念產科醫院、何妙齡醫院、以及在1922年與歐海倫醫生合作創辦贊育醫院。曹善允在1915年和1916年間在華人社區推動種痘運動,後在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設法維持社會秩序,深獲港府肯定,屢獲殊勳。 在1912年,何啟爵士與區德合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銳意在九龍灣填海,計劃興建稱之為啟德濱的「花園城市」。但何啟淡出後,填海計劃由本身是公司董事之一的曹善允繼續主持,並成功爭取港府在1915年批准填海計劃。共分三期的啟德填海計劃在1916年正式展開,雖然啟德公司完成了首兩期填海,然而,第三期填海卻無疾而終。為免填海計劃泡湯,港府在1927年宣佈接手第三期填海,並收回已填海但尚未發展的土地,整個地段日後逐漸發展,成為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曹善允 · 查看更多 »

普樂

普樂爵士,Kt,QC,JP(Sir Henry Edward Pollock,),英國及香港御用大律師,曾在斐濟和香港出任及署任律政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曾長年擔任香港立法局及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普樂爵士亦有份與遮打爵士及港督盧嘉爵士(後為勳爵)等人籌備創立香港大學。.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普樂 · 查看更多 »

1903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1903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08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1908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30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1930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66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1966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聖士提反書院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圣士提反书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